與以色列連結的政治基礎 -【選民系列】專欄

外邦信徒與以色列連結除了聖經、神學以及宣教基礎外,還有歷史及政治的基礎。歷史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連續體,要了解現在,就不能忽視過去,從而展望未來。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時,是第一聖殿被毀後2,534年及第二聖殿被毀後1,878年的事。歷史發展顯示,導致現代以色列重新建立的事件順序,正好與古代以色列滅亡的次序相反。

以色列國重新建立的第一步,是猶太人回歸以色列的土地,而滅亡的最後一個事件是在第一世紀和第二世紀猶太人的分散。在二十世紀初,以色列土地上的猶太人口為5萬;1948年為65萬;2020年為680萬。重新建立的第二步是在1948年立國並於1967年統一耶路撒冷;而滅亡的第二件事件是古代以色列國的傾覆。重新建立的第三件事將會是建造第三聖殿,而滅亡的第一件事是在公元70年拆毀耶路撒冷聖殿。

目前,耶路撒冷的聖殿學院正努力籌備建造聖殿,準備好殿內的物件,以及建築設計。未來第三聖殿的地點在是今天金頂清真寺的位置,是穆斯林視為伊斯蘭聖地之一。管理聖殿山的穆斯林團體Waqf否認與該地點有任何猶太聯繫,因此任何改變現狀的嘗試必然會引致緊張和暴力,聖殿山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尤其是那些關注末日事件的基督徒。

不僅如此,近年來針對以色列的國際抵制、撤資和制裁(BDS)運動也開始了,為要孤立以色列,迫使她脫離所謂的西岸,來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BDS運動涵蓋了學術、體育、商業、金融和其他經濟活動領域。聯合國大會所通過針對以色列的決議案,超過了任何其他國家。聯合國很少譴責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但當以色列進行報復時,聯合國就表示關切,甚至譴責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支持「兩國解決方案」,即在以色列旁邊建立一個巴勒斯坦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在美國將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前,全部邦交國的大使館都在特拉維夫。每當以色列政府批准在東耶路撒冷和「西岸」進行房屋建設項目時,聯合國和歐盟便會譴責以色列,因為他們視該地區為「佔領區」,是屬於巴勒斯坦人的。

對於以色列來說,耶路撒冷已經是以色列的首都有三千多年之久,但是世界大多數國家並不承認以色列對聖城的主權。這樣對耶路撒冷的認知不同,將會觸發未來的大戰。大衛王寫道:「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詩122:6)。外邦基督徒藉相信基督而加入了以色列,為耶路撒冷祈禱便是一個使命了。為以色列代禱,並支持以色列抵抗世界的偏見、敵對和孤立,這就是與以色列連結的實際內涵。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