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對講】(4) 十一奉獻的看法

+按圖放大

為探討年青人與上一代的想法差異,促進兩代間的理解和溝通,我們透過不同年齡信徒對同一議題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不同世代的心聲得以向信徒群體傳遞。

1. 信徒該如何作十一奉獻?有些人將十一奉獻分作幾份,分別奉獻給教會和其他機構;有些人認為,十一奉獻應該全給所在教會,其他奉獻應該作為另外的支出,對此你有何看法?

上一代

下一代

如果我穩定參與一家教會,我認為十一奉獻是全數給教會的,要使神的家有糧,這是聖經說的,也是我一直的做法。對其他事工機構的支持,我會在十一奉獻以外作。

而對於一些比較漂泊,沒有固定在一家教會的信徒而言,並不代表他們不需要作十一奉獻,他們可以奉獻給一些有感動支持的事工和宣教士。

 

我會把十分一全數奉獻給教會,因為教會的運作上有需要。此外,我會按感動來看是否要支持其他機構,還是教會的其他需要,我會問神該如何回應
我認為兩個做法都可以,個人傾向十一奉獻不限於教會,而是給所有神國的事工。神吩咐以色列民當納十分一,供應給專心會幕的事的利未人,我認為只要是支持神的事工就可以。

奉獻心態比數目重要,十分一只是最少的數目,是先預留的部分,在這之上可按能力和感動更多奉獻。

 

我認為十一奉獻是支持神的家,包括其他機構和事工。我也會看教會有那些不同的事工,如果堂會本身已經有社區服事或支持其他事工機構,把十一奉獻全給堂會就是在支持神的家。
我認為十一奉獻是給所在的教會,因為這是我對這個家的委身和負擔。聖經提到,猶太人所奉獻的,十分一是基本,加上慈惠和守節期等捐獻,其實可以達到23-24%。

十一奉獻是一個初熟的果子,以至我們得著屬神的智慧去運用其餘的十分九。例如我們請別人吃飯,與人結連,可以是一個平安祭的奉獻。

我認為神的家不單單指教會,而是神的創造,而奉獻的精神是要幫助神所看顧、有需要的人,如何分配是按感動和看到的需要,因此我不會將十一奉獻全給教會,會把一部分奉獻支持其他機構和自己有負擔的事工。

 

2. 有些教會為鼓勵信徒作十一奉獻,會公開刊登十一奉獻名單,並且會提醒或要求未能作十一奉獻的會友加以解釋,對此你有什麼想法?

上一代

下一代

十一奉獻是個人對神的回應和交代,其實即使刊登出來,也無從得知所作的奉獻是否收入的十分之一,而這樣又會否因披露了大家的收入而引起肢體間的比較呢?奉獻是要甘心樂意,不應以太多人為的做法來強迫。 我認為奉獻應出於想歸給神的心,而不是應付規條。我是一個自由工作者,收入不太穩定。神透過一次經歷讓我體會奉獻是一個恩典的流動。當時神感動我奉獻500元給一個機構,這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但神跟我說:「你怎麼知道之後不會有更多的500元?」我沒有立即回應,不久之後有人奉獻500元給我,我就明白神要我學習的功課,我便把那500元全數奉獻,之後有一段時間,我仍然沒有收入,但突然間又收到別人給我的奉獻。
曾經聽一位聖經老師說過,民數記裡記載十二支派的奉獻,每個支派的名字和數目都清楚列明,例如牛羊的數目,彷彿是一張收據,記錄了我們對神的回應和作的本分。

我們的教會也有刊登奉獻者的名字,然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與神的關係,捐得甘心樂意,是神所喜悅和賜福的,所以不要作難,按著神給我們的恩典去給。

我明白教會有經濟上的需要,但要有智慧地去管理收支和鼓勵信徒作奉獻。教會應首先關顧弟兄姊妹的生命,當他們的心被觸動,就會願意付出更多。就個人經驗而言,剛畢業初入職場的弟兄姊妹,因著要償還學費貸款、給家用和進修等負擔,要奉獻收入的十分一實在很困難。
我個人不會採取公開刊登這方法,因為這涉及私隱問題,也有機會讓弟兄姊妹落入陷阱,把某些奉獻數目多的人看成特殊階層,是教會的支柱,理應有權力,甚至看少奉獻較少的肢體。

至於對十一奉獻的提醒,我們一般會在講道時教導,還有在信徒申請受洗時鼓勵他們。

我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太理想,教會應該是幫助信徒明白奉獻背後的意義,讓他們甘願付出,而不是從上而下施壓,規定信徒一定要向教會作十一奉獻。他們可以按感動支持其他事工,又或許他們突然遇到經濟困難,未能作十一奉獻。

受訪對象:Victor、Sarah、Patrick、泉牧師、阿詩、Kel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