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慶典 呼召年輕人獻身

由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簡稱北部大會)主辦的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學馬借/帶門徒/傳福音」慶典晚會/青年獻身會,於3月5日晚上在台北和平籃球館舉行。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基督教研究智庫林鴻信牧師,以「我願意」為題證道。馬偕年輕時回應神的呼召,從「我願意」開始來到台灣,學台語,把台灣當成自己的家鄉,在醫療宣教、傳福音、神學教育,有很大的貢獻和影響。馬偕把神呼召去的家鄉看得很重要,我們應反思「神呼召你的家鄉在哪裡?」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會中身著醫師袍,帶領市政團隊向防疫英雄致敬

林鴻信引用約翰福音15章13-14節:「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這段經文談到,做朋友是心甘情願,能為朋友捨命是最大的犧牲,是完全付出、不計代價,這也是耶穌對我們的愛。「耶穌是我們的朋友,祂也邀請我們做祂的朋友,遵行耶穌所吩咐的。」馬偕就是來台灣尋找耶穌基督所要尋找的朋友。與耶穌做朋友,就是與耶穌一同喜樂、一同受苦,一起背十字架。當年馬偕來台灣非常困難,因馬偕是一個人,不是一個團隊。馬偕來了台幾個月後就有人信主,就請學生邀人來,開始做神學教育,為未來預備同工。

馬偕有三個故鄉,父母的故鄉在蘇格蘭,自己出生的故鄉在加拿大,他的呼召故鄉在福爾摩沙。福爾摩沙對馬偕是非常遙遠的地方,但是馬偕回應呼召「哪裡是他的呼召,哪裡就是他的家」。他提到,我們的一生中,常會受到父母的期待、自己的意願和神的呼召所影響。我們很容易為別人而活,受到眾人聲音的影響;另外是為自己活,當我們想到都是「我」時,眼界就變小。但若我們為神而活,開始看神喜悅的,會追求神看為好的,眼界就會被打開。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會中特別身著醫師袍,帶領市政團隊向防疫英雄致敬。他在致詞時讚揚馬偕是台灣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他景仰的對象。他說,馬偕博士在1872年來到台灣後,為這塊土地奉獻了一生,對台灣的現代教育與醫療發展都有很大的貢獻。

馬偕宣教故事戲劇

柯文哲也表示,熱愛神學、科學與醫學的馬偕,除了宣教以外,來台不久就成立了「滬尾偕醫館」,為所有貧困的病人提供治療服務,並建立了台灣第一家西式醫院,也就是現在馬偕醫院的前身。馬偕博士在幾十年間,替齲齒病人拔了2萬多顆牙齒、也幫助偏鄉貧苦病人,這種精神可以說是醫者的最佳典範。此外,馬偕也成立牛津學堂,教授自然與社會科學,對推動台灣的現代化教育功不可沒。最後,他希望大家在紀念馬偕的同時,也為守衛我們的前線醫護人員鼓掌與致敬。

北大會議副議長周信榮牧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馬偕在台灣近30年,開60間教會,為4000人施洗,現今北部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延續下來,有270多間教會以及6個機構,包括馬偕紀念醫院、馬偕醫學院、真理大學、淡江中學、台灣神學院、馬偕專校等,都是因著馬偕建立而逐漸擴大,對北部台灣帶來極大祝福。這次活動為喚起教會追隨馬偕宣教腳蹤,愛台灣、愛百姓、愛傳福音,特別希望能呼召150位年輕人,全然奉獻給神、服事神。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