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 夏忠堅﹕教會不是老人家的殿堂

第九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於8月22日至26日在台灣召開,主題為「國度‧榮耀‧使命:改變為基督」,透過聯合聚會、華語及英語平行專題會議、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大會於25日下午舉行「行動研究及模式發展組」(Action Research and Model Development Team,簡稱︰ARMD)專題總結,由華福台灣區委會主席夏忠堅牧師擔任結論人。

本屆會議以「門訓」和「差傳」作為兩大主軸,分設中文與英文兩個區塊,探討「青年」、「家庭」、「堂會」、「職場」、「教育」、「社區」、「文化媒體」七面向與差傳之間的關係。夏忠堅表示,若是沒有青年能夠交棒,教會就無法持續發展。這次大會除了加入互動討論的元素外,在會議的籌備上也將主要權責交給年輕一輩的牧者來進行規劃。參予籌畫的許多同工都具備了「牧二代」的身分,傳承了父母親獻身給神的異象,不將服事視為畏途,這不僅是永續發展的基礎,也實際的提醒眾人「教會不是老人家的殿堂」,要能夠給予年輕人舞台,也要接納新世代與自己的不同。

其次,家庭是社會中最基本的單位,這是神所創造的美好組織,要明白家庭的優先順序先於教會,教會的功用在於帶人回到家中、回到神最初創造的樣貌,而要帶領眾人回家的要訣就是以身作則,傳道人都須學會將家庭的順序放在服事之前。

第三,當代教會對於門訓一詞多半耳熟能詳,各教會也都選用不同的教材或系統來進行門徒的培訓。然而,在講求方法之餘,有果效的門訓一樣要從自身做起,傳道人在教導會友如何成為門徒之前,自己同樣要先緊緊的跟隨耶穌,成為主的門徒。

第四,職場亦是當代教會開始看重的禾場,轉化職場才能轉化社會與國家。目前時常會發生未信者願意在工作場合接觸、聽聞福音,但卻因著各樣的因素無法在主日時走入教會。就此,與其希望他人能配合聚會時間,不如教會轉換心態,就地將職場視為教會的分堂,縱使人數極少,但這種各處林立的「微型教會」必然成為未來的趨勢。

第五,隨著教會的型態改變,在教育的層面上則須讓所有信徒都有能力牧養他人,從小子轉變為父老。而在教育的過程中,也必須著重不只是傳授學習技能而已,重要的還是在過程中對於人生命的培塑。

第六,教會要跨出自己的圍牆、走入社區,學習愛人、服事人。佈道的方法很多,但最要緊的是與人接觸,和人建立關係,如此才能讓他們感受到愛與關心,這才是領人信主的最好方法。

最後,好的文化能將人從邪惡中領出,而媒體的功用則是用來影響和改造文化,因此教會界需要學習更多的使用媒體,也要學習彼此連結、發揮影響,用實際的行動來為主贏得全世界。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林稚雯新北報導)

「魏格納領袖學院」香港成立 建立使徒訓練中心

猶大領軍事工(JFM)於8月底連同台灣牧者團隊於香港舉辦「2016年復興與革新特會」,由祈安牧師(Rev. Che Ahn)主講,分享在香港建立使徒中心的異象。

他回顧了近期所經歷的復興運動,提到廿多年前「多倫多大祝福」的葡萄園運動讓信徒按感動追求先知預言、說方言等,信徒的靈恩生活得以復興,教會變得有「生氣」,有需要的人也能夠蒙祝福和被醫治。當時,魏格納牧師從主領受要進入「先知與使徒」季節,成為神國祭司,各就各位,轉化社會的七座山。

魏格納牧師在2010已經將自己一生在主裡的事工做了美好的交棒。祈安牧師承接了「魏格納領袖學院」(Wagner Leadership Institute——WLI),一直致力擴展WLI到拉丁美洲和中國,目的是要建立國度使徒培訓中心。他在2015年向神禱告,盼望能把WLI擴展至香港。

祈安牧師指出,任何國家或城市若有使徒中心被建立,那地方必會被轉化。正如使徒行傳提及,當時耶路撒冷、以弗所及安提阿使徒中心被興起,各城市出現福音大收割,經濟興旺,全面復興。如今,「魏格納領袖學院香港分校」(WLI Hong Kong)在籌備過程中,他祝福香港將會有更多使徒中心被興起.。

(新聞稿由主辦單位提供)

被「伊斯蘭國」挾持人質 死前拒放棄信仰

美國基督徒人質凱拉·穆勒(Kayla Mueller)落入「伊斯蘭國」(IS)手上後,仍然忠於自己的信仰,拒絕改變宗教,又不顧念自己的安危,幫助亞茲迪(Yazidi)人質逃生。雖然她已過身,卻因信仍舊說話。

穆勒於2013年8月4日在敘利亞參與人道救援工作時,被「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綁架。這位25歲的女孩被囚禁了18個月,其間忍受虐待、強姦、言語侮辱及奴役。但她從沒放棄自己的信仰,及永遠將其他人的需要放在自己之上。

來自丹麥的獲釋人質丹尼爾·拉伊向美國新聞媒體講述穆勒如何對抗綁架者,其中一人說:「這就是凱拉了,她比你們任何一個男人都堅強和聰明。她皈依伊斯蘭教了。」穆勒立即拆破謊言,說:「不,我沒有。」

另一個來自瑞典的人質Frida Saide獲釋後表示:「她常常考慮別人的需要,即使她自己處於一個非常艱難的處境。她從來沒有停止過關心那些正經歷可怕戰爭的敘利亞人民。」

後來,穆勒及另外6名雅茲迪女孩被逼成為性奴。其中一名13歲雅茲迪女孩茱莉亞憶述,為了令其他被囚禁的雅茲迪女孩能順利逃出,穆勒決定留下。她說:「穆勒說,『我是美國人,如果我和你們一起逃走,他們會用盡所有方法找我們。你們自己走吧,我會留下。』」不但如此,穆勒還為那些雅茲迪女孩祈禱,希望她們能順利逃出去。茱莉亞說,她永遠不會忘記穆勒的犧牲。」

根據ABC新聞報道,「伊斯蘭國」聲稱穆勒死於2015年2月約旦對敘利亞的一次空襲,但白宮就宣佈她死於不明原因。

(來源:CBN,2016年8月26日,Mok Laam編譯報道)

祈禱:穆勒的見證使人認識她所相信的神

美國工程師發現 聖經會幕屬圓拱型

美國機械工程師安得烈‧凱依(Andrew Hoy)從聖經原文研究發現,聖經中的會幕可能是一座六層高的圓拱型建築物,而非傳統所認為的長方型。

凱依有數學頭腦和對聖經的熱愛,又前往以色列學習希伯來文,以原文研讀聖經。當他研讀出埃及記關於會幕的記載,發現會幕不是長方形帳幕,而是一座巨大的六層高圓拱形建築物。他也質疑院子的木板是以銀造成的說法,因為若以銀為底座,將會超越聖經所限的一百他連得銀子用量。他以工程學理念加上聖經中確切的木材和銀子份量,構想出一個類近於蒙古包的形態,以皮料遮蓋山羊毛罩棚和底下的幔子。

(來源:Breaking Christian News,2016年8月23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祈禱:求神引導凱依的研究,讓人對聖經有深入的認識。

四天內15,000名會友退出挪威教會

挪威政府屢次要求國家教會信義會改善會友資料管理後,挪威信義會終於設立網站,提供網上申請及取消會籍功能。豈料服務推出後,四天之內共收到15,035個取消會籍的申請,卻只有549人申請入會。

挪威信義會的一位主教說:「我們已預計到有大量會友離去,但我們非常尊重個人選擇。」一位教會理事會領袖也表示:「挪威信義會將繼續開放和歡迎,但沒有人應該是非自願的。」教會委員會主任亦解釋,需要會友電子記錄是為了方便與會友聯繫。

挪威信義會有國家教會地位,聲稱擁有大約380萬會友,佔全國人口約73%。教會正逐漸脫離國家管治,但到目前為止仍然主要是靠國家資助,並由文化事務和體育部監督。

(來源:AFP,2016年8月20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教導教會牧養祂的羊

伊朗地下電影提及《安妮日記》

一部講述在迦薩被槍殺的巴勒斯坦少女的電影,近日在伊朗舉行秘密首映。電影裡提及大屠殺時期被害的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Anne Frank),而伊朗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一直否認大屠殺一事。

影片名為《安妮.弗蘭克:過去和現在》,講述八個年輕巴勒斯坦婦女追尋安妮的故事,當中還採用了暢銷書《安妮日記》裡的內容。電影只播放給有興趣的教師和學生。為保護觀賞者,首映秘密舉行。導演說:「我們談到藝術能對現今世界帶來影響。」他希望這部電影能接觸到伊朗廣泛的觀眾,並督促觀眾告訴其他人有關大屠殺的歷史。

今年年初,哈梅內伊發表了一段短片回應大屠殺,說:「就算這確實是真的,我們也不知道它是如何發生。」今年大屠殺紀念日前兩星期,伊朗開始了一項以否認大屠殺為主題的繪畫比賽。

(來源:Bridges for Peace,2016年8月19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使用這影片為公義發聲。

德蘭修女的屬靈爭戰 -【文化守望者】專欄

德蘭修女將大半生的時間獻給印度最貧窮的人,在世人眼中早已有聖人的地位,但按照梵蒂岡的規舉,還需要有兩宗神蹟事件的確認,才能被冊封為聖人。今年9月初,她的封聖儀式終於舉行,同時一部根據傳記及私密信件而改編的電影也乘勢上映。

電影《聖德蘭修女》(The Letters)講述德蘭修女在加爾各答開展仁愛傳道會的故事,以她在信件中自述的心靈黑夜鋪展劇情。她生前曾要求毀掉這批信件,但在死後十年被公開,也許在冊封聖人的過程中,沒有什麼可保守秘密,包括這批寫給靈修導師的私密信件,即使當中對自己的心靈掙扎有毫無隱藏的披露。

在別人眼中,她是聖人的典範,慈愛無私,一生效忠基督。她在信中卻多次提及自己被孤單感所折磨,渴慕尋見主,卻經歷不到祂的同在。在剛開始進入貧民窟工作時,就感受到自己被神遺棄,孤單感伴隨她的大半生。天主教靈修大師十架約翰也提出心靈黑夜之說,信徒在某些時期感到靈裡枯乾,與神遠離,卻不是因罪的緣故,這心靈黑夜其實是預備他們進入與神更親密的關係裡。然而,德蘭修女的黑夜經歷卻離奇地漫長,長達60年,直到過世前,似乎不是十架約翰所指的心靈黑夜。她一直沒有離開印度的貧窮人,而黑夜也沒有離開過她。當然她並非不信神,但感受神的同在是另一件事。

德蘭修女有這句名言:「最可怕的貧窮,是孤獨與沒有人愛的感覺。」一個奉獻自己一生,希望幫助別人消除被遺棄感受的人,卻被同樣的感受所折磨。她的靈修導師認為這是神的工作,使她對服侍受眾的遭遇更能感同身受,而她不能解釋自己的痛苦經歷,最後也接納了,視之為與耶穌認同的靈性之路,忍受超過半世紀。但除這個解釋之外,還有別的嗎?我相信也有屬靈爭戰的可能。當神國在擴展時,黑暗國度便會反抗,往往是以對敵的方式進行。德蘭修女服侍被遺棄的貧窮人,讓他們感到被愛,而仇敵可能就刻意用那種被遺棄的痛苦煎熬來展開攻擊。

電影中有一幕是仁愛傳道會在市政府的批准下,將一座荒廢的印度古廟改裝為臨終護理院,德蘭修女為這安排表現雀躍。但後來一批印度教徒在門外示威恐嚇,進行暴力攻擊,認為屍體會沾染他們的神聖地方。德蘭修女聲稱不改變印度人的信仰,只是真心服侍貧窮人,才得到社區的接納,但做在基督身上的,從來都沒有「純粹的扶貧工作」。屬靈爭戰不需要人的同意或明白才會發生,它在外面發生,也在人的內心發生。

蒙召轉化社會文化的信徒,也有機會遇上類同的屬靈爭戰,你致力讓世界不被悲觀情緒支配,悲觀思想卻悄悄潛入你的心思裡。所以有文化使命的信徒要看清楚「具體戰場」在哪裡,不能輕敵。最激烈的屬靈爭戰是在人的心思裡。


文@黃少芬

不要疑惑、大膽相信 -【Joyce Meyer】專欄

使徒行傳二十七章記載了使徒保羅的一件重要事蹟。那時候,他與其他人在坐船的途中,忽然有「狂風從島上撲下來」(14節),風浪多天不止,船隻顛簸得厲害,甚至眾人要把船上的器具拋到海裡,最後他們連生還的指望都沒有了。然而,保羅卻站在眾人當中,對他們說﹕「我還勸你們放心,你們的性命一個也不失喪……」(22節) 接著,他又分享這是神的使者應許他的,並繼續說﹕「所以眾位可以放心,我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25節)

在這樣凶險的風暴當中,究竟保羅如何能叫眾人「放心」,保持正面的態度?因為他毫不疑惑,心裡相信的是﹕「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在絕處的景況中,因信神而有這般的信心,這話我非常喜歡!只要我們像保羅一樣勝過疑惑,就能有像他這樣的信心。

人生難免經歷風浪,縱然各人經歷不同,但試驗和苦難無人能以倖免,所以我們需要神所賜的信心,就是以弗所書六章16節稱為「信心的盾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而疑惑就是仇敵用來打擊我們信心的一枝「火箭」。

很多人做了決定後常會感到疑惑,雅各書一章6節就指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就像你被左右拉扯,痛苦萬分,不知道如何是好。然而,這正是抉擇的時候,究竟我們要相信神還是仇敵;相信神還是我們的感覺;相信神的話還是旁人的話;聚焦神自己還是當前的處境……

當疑惑來襲時,我們要舉起信心的盾牌,不要再滿腹牢騷,或怨天尤人,我們只管張開口,照著神的吩咐說話。當我們跟從聖經說話、禱告和行事,我們就能釋出信心,所以在疑惑時只要放膽說﹕「我相信神跟我說的都要成就!」

也許你仍在懷疑,是否真的能聽到神的聲音。其實,我不是說真的聽到神的聲音,而是我們在心裡清楚知道神的教導,如何是對,如何是錯。這是神微小的聲音,凡相信耶穌基督的人都有這聲音在心裡,只是很多人對此不夠信心。

雅各書一章5節說,我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可以到神面前來,向那厚賜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主祈求,祂就必賜給我們。雖然我們並不完全、滿有瑕疵,但不論我們本相如何,神愛我們,祝福我們,必賜給我們所需用的,祂還要用我們,因為祂是信實的! 對此我們絲毫不用置疑。

透過與神建立的個人關係,我明白到神並不期望我是完美的,祂會以祂的話,並在我心內的提醒,領我前行,我只要行在祂的旨意中,竭力而為,憑著信心踏步。記著,祂要我們對祂全然相信,祂真的渴想向你說話,又按著祂對你人生定下的計劃領你前行。因此,不用害怕邁步向前,隨心而行,即若走錯了,你也會在當中有所領悟,跌了再起,我們都要這樣繼續前進。

現在就開始每天認罪吧,這會助你對神的信心茁壯成長,我們亦要作這樣的宣告﹕「神愛我,祂要向我內心說話,我能聽到祂的聲音,祂是信實的,必按祂的旨意領我走過此生,我亦相信神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靠著神的恩典,我們能夠在人生的風暴中戰勝疑惑,信心大有膽量。


文@Joyce Meyer
譯@Shirley Cheng

信仰啟蒙 -【愛有道】專欄

新手父母最緊張孩子的教育。只要是標籤了有教育性的玩具,那怕只是玩一陣子,也會給孩子購買;跑到老遠去參加遊玩小組(play group),大人和孩子都感覺疲累,卻憧憬著未來投考心儀的幼稚園而力撐;孩子腳步仍未穩定,也未懂得上廁所,已經開始入學。

我們都重視幼兒教育,可是現行的教育制度令父母的焦點轉移,看重的是入學年紀與學校名氣,這些現實的風氣與價值觀,給父母帶來無奈與壓力。

另一邊廂,教會對培育下一代也亟欲推進,以期信仰能代代傳承。然而教會的資源所限,幼兒的栽培課程,大多由願意投身事奉的弟兄姊妹負責,中間或有專業的幼教老師,卻也只是少數。當然,父母也不會對這班有愛心的導師們諸多要求或挑剔,因為大家對一星期參加一次的教會聚會不抱太高的期望,大多是放下孩子,自己可以安心參加崇拜就可以。

父母其實不應把培育孩子信仰的責任委托給教會,敬拜不只是星期日的生活環節,家庭才是孩子學習敬拜的中心,本於信仰價值觀的家教才是孩子信仰的重要基石。

不過,教會的兒童栽培是給孩子學習集體敬拜相交的場所,父母也不要置身事外,尤其是襁褓的幼兒,父母的陪伴與教導是最合適的,因為一星期才見一面的導師跟天天上學都遇上的幼教老師實在不一樣,幼兒需要更多的安全感,熟識的人事物會讓他們更安心,情緒更穩定。就是上了學的兒童,父母或不想自己教導孩子,也可以作其他班級的導師,易子而教令你對孩子的需要認識更多,也更開放表達信仰。

愛子的父母,請不要推卻作孩子信仰啟蒙導師的責任。


文@徐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