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繽紛嘉年華 自閉症家庭與社區共融

由努力試課程訓練中心主辦,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贊助的「繽紛嘉年華」,於12月31日下午12點半-3點半,在油尖旺多元文化活動中心舉行。嘉年華共有12個攤位遊戲,讓參加者體驗努力試訓練自閉症小朋友的項目,例如訓練小肌肉,專注力,聽指令等,同時提供很多不同難度,以及多元化的親子遊戲和活動,讓一家大細都能享受歡樂時光。

主辦單位表示,在收回來的問卷中,超過9成人覺得今天活動有助增進彼此關係,尤其在香港現時的社會氛圍下,舉辦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嘉年華除了有攤位遊戲,還有電影播放,以及音樂表演,在即將進入新年的時刻,很多人認為這個活動向低收入家庭贈送了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很多參與的小朋友都非常開心。活動亦得到多間教會及機構支持,超過30名義工積極參與服事。

是次嘉年華得到商界資助,主要推廣努力試為有需要家庭提供的專業訓練,提高社區對自閉症兒童需要的認知,增加社區對自閉症限制的認識,以及在年底為有需要的家庭帶來一份歡樂。

(記者何雲深報導)

 

 

考古發現2200 年前銀幣 為光明節歷史提供實證

以色列文物管理局(IAA)於12月13日宣佈,考古學家在死海附近發現一批2200 年歷史的銀幣,是首次發現關於光明節猶太人受塞琉古王朝安提阿古四世伊比法尼(Antiochus IV Epiphanes)迫害而逃往猶太沙漠的考古實證。

今年5月,考古學家在 Darageh溪流自然保護區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一個保存完好的小木盒,裡面裝有15枚由埃及國王托勒密六世(Ptolemy VI)鑄造的銀幣,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70年,即塞琉古國王安提阿古四世伊比法尼頒佈嚴厲措施,限制猶太人信仰和敬拜自由之前。以色列文物管理局發表聲明,這些銀幣可能由一名逃亡的猶太人藏於洞中,打算在起義後取回。當局推斷銀幣的主人在戰鬥中陣亡,因此再也沒有回到洞中取回寶藏。

銀幣藏於Darageh溪流自然保護區的一個洞穴內

負責研究該批銀幣的專家Eitan Klein 博士表示:「這是獨特的發現,證明了猶太沙漠洞穴曾為猶太人反抗活動的舞台,或早期馬卡比起義者的逃難所。這表明人們真的在逃亡,就如次經所記載那樣。」馬加比一書2章29至39節記載馬加比起義的背景,「這時有許多好義的、追求公理的人,也都下到曠野去,就是他們,和他們的兒子、妻子、牲畜,因為大難已經臨到他們。有人去報告王的官吏,和大衛城耶路撒冷內的軍隊,說:『那些背叛王命的人已經下到曠野的藏身處去了。』於是有許多人去追捕他們,趕上他們,就在他們對面安營,要在安息日向他們開戰……就這樣,敵軍在安息日攻擊他們,使他們與妻子、兒女和牲畜一同死亡,人數多達一千。」

以色列建設和房屋部部長Zeev Elkin表示:「這是令人感動的發現,恰好在光明節之前,別具象徵意義,同時也提醒了我們開展文化遺產的重要。」光明節是猶太人慶祝起義得勝,奪回聖殿,以及聖殿燈油神蹟供應的節日。而約翰福音10章22至23節記載耶穌慶祝修殿節,又稱光明節。「在耶路撒冷有修殿節,是冬天的時候。耶穌在殿裡所羅門的廊下行走。」


新發現的銀幣和木盒將於莫迪因市的哈斯摩尼博物館展出,適逢光明節假期,Elkin鼓勵以色列民前來參觀。

禱告:願神考古發現讓人看見祂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一直看顧和保護相信祂的人,在黑暗中引領祂的子民得勝。

(來源:Times of IsraelCBN News,2022年12月13 和15日,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法國巴黎多族裔教會 各族各民合一敬拜

法國巴黎克雷泰伊(Créteil)市的馬丁路德金教會(Martin Luther King Church)擁抱多元與合一,吸引不同種族背景的人到來認識神。

教會創會牧師Ivan Carluer表示:「我不需要建立一座教堂,卻必須建立一個讓人感到被愛、被聖靈和神的力量改變生命的地方。」Carluer從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無條件的愛的信息中獲得啟發。「要按人們的本相愛他們,不要企圖改變他們成為自己的模樣。只要單單愛他們,讓他們認識神,他們的生命就會改變。」

Ivan Carluer牧師

像馬丁路德金一樣,Carluer也有一個夢想,就是創造一個空間,讓不同種族背景的人可以走在一起,反映出巴黎的多樣性。「當神呼召我時,祂要我在巴黎地區服事。我來到這裡,知道巴黎有半數以上的新生嬰兒是混血兒,我很高興。」Carluer的夢想現已成真,他笑着說:「我們教會現在有兩成黑人,一成白人,一成亞洲人,其餘六成是不能被定義的,就是耶穌的顔色!」跨越種族界限分享愛的信息是一股合一的力量,能帶來積極改變。會眾Tiffany受訪時表示:「我認為這就是這教會最不尋常,卻最觸動人的地方。在這裡,大家都是混血的,代表著不同的文化。」經常來到教會的 Daniel說:「我真的很喜歡這裡的接待方式,我真的感受到愛 。」

馬丁路德金教會是法國最大的福音派教會之一。法國現時約有2500間福音派教會,每間教會平均約有100名會眾。17年前,馬丁路德金教會成立時只有20人,如今有超過3000人。在最近一次聚會中,76名來自不同行業和種族背景的人接受洗禮,公開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 Carluer表示,他們從來沒見過有這麼多的人來到耶穌面前。「神在法國作工,是前所未有的。疫情期間,參與線上崇拜的聚會人數大幅上升,除了固定的會眾,我們看到很多非信徒在觀看。」

11月的一次聚會中,76名來自不同行業和種族背景的人接受洗禮

由於人數增長,教會需要一個更大的聚會地方。2021年9月,教會在巴黎東南郊區建立新的聚會點。因著教會在社區的影響力,地方政府非常樂意為教會提供300多萬美元建設資金。教會現在逢周六、日於可容納1000人的禮堂舉行崇拜,其餘時間教會禮堂開放予社區租用。「有公司在這裡舉辦時裝表演、汽車展和音樂會,也有其他宗教團體成員在這裡舉辦活動。」Carluer認為這是一個讓那些一般不被 「教堂建築」吸引的人能接觸福音的模式。「我希望看到所有猶太人、穆斯林、無神論者、政治家、藝術家等都被神得著,被祂的聖靈轉化,並彼此相愛,像馬丁路德金那樣。」

禱告:願神繼續在法國和全地作工,叫各國各族各民各方的人都歸於祂。

(來源: CBN News,2022年11月25 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第二十五屆歐洲祈禱早餐會 黑暗中持守愛與盼望

第二十五屆歐洲祈禱早餐會於12月7日假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大樓舉行,約480名政客和基督徒領袖出席。

今年的祈禱早餐會以俄烏戰爭為標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副秘書長Mircea Geoana發言時引用詩篇 100 篇,指出神的愛永遠長存,無論歷經好與壞,和平與戰爭,自由與壓迫。「在戰爭時期,最難看見光。然而就在那時候,我們必須倚靠內心的指南針來引導我們走在正確的路上。我們必須走在一起,同心支取信仰的力量。歷史告訴我們,希望可以實現,這也是我親身的經歷,就讓我們禱告這會再一次發生。」

會中一位烏克蘭人與一位俄羅斯牧師相擁,帶來有力的見證,顯明只有神的愛能在人們散佈不信任和仇恨,甚至在死亡之中帶來復和。

禱告:願賜平安與盼望的神,保護扶持每個在戰爭和困苦中的人,興起信徒見證神愛的大能,帶來醫治與復和。

(來源: Evangelical FocusNATO網頁,2022年12月12 和7日,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耶路撒冷西牆設巨型燈臺 紀念光明節得勝

隨著光明節臨近,耶路撒冷西牆廣場12日早上放置了巨型燈臺。

光明節是慶祝猶太人戰勝希臘人的節日,今年光明節將從12月18 日黃昏開始,即猶太曆基斯流月24日。巨型燈臺高和闊逾2 米,以鑄銅製成,重約一噸,製作耗時約7個月。

在為期八天的光明節期間,每天下午 4時半在西牆廣場會舉行特別的燃點蠟燭儀式,屆時拉比和以色列民眾將齊集參與,儀式每年均吸引成千上萬人湧到該區體驗。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gW65FgvTI[/embedyt]

(來源: All Israel News,2022年12月13 日,Amy Fong編譯報導。)

第14屆基督精兵獎 劉達芳博士獲終身事奉獎

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第十四屆基督精兵獎暨30周年崇拜於2022年12月2日晚上六時假盈峯全人發展中心禮堂順利舉行。當晚大會向服事年期達50週年的禧福協會會長劉達芳博士頒發壓軸獎項 ——「終身事奉獎」,以表揚她事奉的委身和努力。

成為一個寬大的人

劉達芳博士在會中致辭時分享,香港教會需要恢復和堅持彼此欣賞和鼓勵的文化。她指出,神是寬大的神,所以該隱殺了人,神給他活路;神寬容人,在我們犯罪後給我們時間悔改。正如羅馬書2章4-6節所說,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神不與我們敵對。神既然是寬大的神,同樣喜歡我們作寬大的人。憐憫別人的,神也憐憫對他。

劉達芳博士在會中致辭

劉又分享,事奉50年的一個重要秘訣是作一個寬大的人。明白人人都是軟弱的,都會犯錯,所以我們今天希望彼此提醒,以慈悲為懷,盡量放別人一馬。這段時間在基督教圈子中出現網上欺凌,叫人說話很小心,不然就變成眾矢之的。「我們需要改變這個文化,彼此鼓勵欣賞,一個寬大的人容易饒恕,盡量去體諒別人的處境,幫人找理由饒恕他七十個七次。如果我們寬大,就不會這麼快下判斷,給別人悔改的時間,讓他再次證明自己對神的愛。寬大的人容易與人相處,雖然滿身是箭,但將箭拔出來,再親近別人的時候,就好像冬天的棉衣一樣,讓人很舒服。世界就變得更美好。」

擇善固執 服事貧窮人

大會場刊刊登了劉達芳博士關於此次獲獎所撰寫的文章——《事奉50年來:擇善固執》。劉在文中提及,自己自小就很有主見,小學老師在成績表說,「聰明伶俐、可造之才也,惟主觀頗強,盼能擇善而固執之。」在劉21歲時,神藉著約伯記22章24-30節,呼召她放下對生物的興趣與研究,拒絕國家衛生局讀生物博士的四年奬學金,以祂為珍寶。後來神的愛指向香港的貧窮人,劉在25歲的時候,離開在美國的家人,隻身回到香港,努力去接近工廠勞工。當時的製衣廠和電子廠的工作都單調無聊、充滿剝削與欺凌,最重要的是人的尊嚴被踐踏。「在那惡劣的環境中,空氣污染,機器聲震耳欲聾,但讚美的詩歌,從內心裊裊升起,因為神的愛,一次又一次充滿我。」

母親的影響

劉達芳博士對基層的委身,開始時不是出於神學的理解,乃是出於感情上的牽動,媽媽的榜樣叫她明白體貼的愛、肯定的愛、珍惜的愛是如何的。

小時候,劉家裡請了兩個鐘點傭人,幾天來一次做家務,一個洗衣,一個燙衣。洗衣的那位常被丈夫打。每次她向媽哭訴,媽總是陪她哭。後來她在留產所生孩子,媽在門外陪著;她在產房哭喊,媽在外面落淚。燙衣服的那位有四個孩子,每次她來幫忙,媽總是先忙好一陣子,準備吃的給孩子們。來了之後,傭人燙衣服,媽就給她看孩子。教會有信徒住在徙置區,雖然媽有嚴重膝痛,還是走上七層樓去探望他們。「今天我固執於基層福音,可以說是她給我的屬靈遺產,是她種下『人人都尊貴』的價值觀,是她影響我去愛受傷的貧窮人。她沒有講什麼基層福音神學和理念,卻是活出神愛的福音來。」

父親的遺傳

1970-80年代,香港比較少教會關心基層,劉為基層的需要吶喊,很少人理睬,也引來不少誤會及批評。劉任職工業福音團契時,有牧者寫信給在美國的爸爸(劉翼凌先生)告狀:你女兒加入了左派組織了。在中神的時候,劉帶學生到廟街派單張,有牧者毀謗,扭曲劉帶神學生看脫衣舞。「我要擇善固執,因此要求自己不懼怕和不在乎人的誤會與排斥。這特性是父親的遺傳及培養出來的,他生於清朝,小學時論革命,大學時參與非基督教運動。爸爸沒有教我要賢良淑德,他教我忠於自己的召命,不要為討好別人而妥協。我成為一個死不悔改的理想主義者,是拜父親的基因及教養所賜。」

蘇恩佩的鼓勵

劉於大學三年班的時候訪港,見到新建的20層公屋把人像雞塞在菜市場的籠內一樣。在七層的徒置區,兒童被迫入黑社會,過上賣白粉的日子。大窩口的山邊,「道友」漫山都是,這一切叫劉非常震撼。及至劉讀神學的時候,看到蘇恩佩的文章描寫教會漠視這一切,只顧享受屬靈的盛宴。看罷,劉開始每天晚上夢到香港貧窮人的情況,在夢中哭醒。這些感情的牽動,最終帶動她回香港做基層工作。

在外地延展基層工作

劉分享,現今香港基層工作略有規模,是時候開展外地的基層事工,把神在香港施的恩惠,繁殖在世界各地。禧福所舉辦的短宣包括禱告宣教團、服侍窮人團,事工拓展團,務要推動更多華人長期出去做跨文化的事奉。事主五十年,喜見後輩出現,無論在禧福同工同學中,或是眾教會機構中,有好些清心愛主的,他們在內在生命的操練,或是超自然能力的彰顯,都緊密與聖靈同工。他們又因愛神的心熾熱,委身貧窮人,不怕艱難,不輕易言敗,向著標杆直跑。

(KRT訊)

 

中央化與去中央化之爭論 -【國度角度】專欄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這名言乃出自阿克頓1887年的著作《自由與權力》。歷史已經一再証明其真確性,所以也被奉為無容置疑的金科玉律。為了制衡絕對的權力 ( 獨裁者)所帶來絕對腐化之惡果,因而產生了三權分立 (立法、司法、行政)相互制衡的民主政體。這在世人而言,當然有其正當性與合理性,但若從聖經的亮光及所啟示的天國觀來看,我們當信奉的是屬世的金科玉律,還是屬天的真理?為免我們不至因誤判而與天國的法則背道而馳,越行越遠,對聖經一貫啟示的深度認識尤為重要!

根據詩篇2篇及啟示錄17章12-14節給天國子民有關末世的預言及啟示:世上的萬民、君王、臣宰,將聯合起來一同敵擋耶和華和祂的受膏者基督耶穌 (詩2:1-2),而世上的君王將同心合意將他們的權柄高度集中起來,給予那獸 (Super Power) ,好與羔羊 (受膏君基督)決一死戰,至終羔羊必勝過他們,因為羔羊才是真正的萬主之主、萬王之王,同着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也必得勝 。(啟17:12-14)主竟願將自己完整的身體擘開 (捨了),分賜給我們(林前11:24),至終為要贖回一個父與子及新婦,完全對齊合一的家、身體與教會。主餐只是一個儀式,還是表明一個盟約、信念與行動?教會去中央化,會否正與此心願背道而馳?值得牧者信徒深思!

當法利賽人指控抹黑耶穌是靠鬼王趕鬼的時候,耶穌直斥其非及邏輯謬誤。(太12:24-30)可見天父的兒女,天國的子民若要戰勝魔鬼黑暗國度,就必須效法基督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捨己」精神,至使主的身體、教會及新婦都與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天國受膏君基督耶穌完完全全地高度對齊合一,因為主說,不與我相合的,就是敵我的。啟示錄更清楚告訴我們:當七號吹響之時: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啟 11:15)保羅曾經與主背道而馳,大大逼迫及分裂教會,但當他被聖靈更新以後,卻語重心長地囑咐教會,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且應許說,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 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

近日有一種新思維正方興未艾——由中央化到去中央化(From Centralize to Decentralize),並且討論之風已經吹向教會群體,尤其是在疫情其間,教會聚會由實體轉向虛擬,更加劇了這種張力。究竟對齊與對立,集中與分散,熟優熟劣?教會當如何小心慎地選擇一條合乎聖經,又適切現實環境需要的更新路向,以致不因誤判而全軍覆沒?正確的認知與選擇,此刻顯得更為重要!

文@何寶生

 

 

神國降臨(四)全球戰爭與審判 – 【復興以色列】專欄

千禧年的和平國度將在末後的哈米吉多頓戰爭之後到來。所有國家都會攻擊以色列,那些軍隊將被摧毀。我希望我們能夠「略過」全球戰爭,但這是不可避免的。全球戰爭在全球和平以先;在全地攻打耶路撒冷的戰爭中,彌賽亞將帶領天軍介入,然後在地上建立祂的和平國度。

當我們看到耶路撒冷作為以色列首都所引起的爭議,我們就明白,最後一場大戰的時間越來越近了。世界迅速朝著對耶路撒冷發起全球性的聯合攻擊這方向發展。當那日,耶穌作為以色列的王和天軍的元帥介入其中,來拯救祂的城市,然後從祂的首都耶路撒冷建立祂的國度。彌賽亞榮耀降臨之前的大戰也是審判的時刻。神審判列國的方法之一,是按著他們對耶路撒冷的回應而定。我們希望為每個國家盡可能減少參與敵對以色列的戰爭而祈禱。

在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人恨惡神,想要攻擊神,反抗神的權柄。在每一個國家,也有人愛神,順服祂的計劃。聖經將針對耶路撒冷的戰爭描述為對耶穌本人的攻擊(亞 12:9,14:3-4;啟 17:14,19:19)。因此,在末後的外邦列國中會有兩批人,一批人會恨耶穌和耶路撒冷;另一批會愛耶穌和耶路撒冷。

末後將有全球性的災難,是來自神懇切的警告,因為審判時間近了。神如此愛我們,以至於祂會做任何事情,去阻止我們免受永恆的懲罰。在每一個末後的號角聲中,都有災難、審判和先知性啟示,第七號包含天國奧秘的最後一部分(啟 10:7)。「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 11:15第七號描述了這世界的政權被天上的神國接管。詩篇 145 篇 13 節說神的國是永遠的,祂政權是存到萬代的。

神國不僅僅是這個世界系統的政府或社會改變,它主要是心和靈的改變。耶穌的第一次來臨是帶著受苦僕人的身份,祂的第二次來臨將帶著得勝君王的身份。在猶太人的思想中,聖經中有兩組關於彌賽亞的預言:「約瑟之子」和「大衛之子」,受苦的僕人和得勝的君王。在此基礎上,猶太教相信有多個彌賽亞。

我們認識的真理:不是兩個彌賽亞,而是同一個彌賽亞的兩次降臨。許多人錯過了耶穌作為受苦僕人的彌賽亞角色,因為他們正在尋找得勝的君王;有些人如果不是在尋找一個得勝的君王,就有可能誤解耶穌的再來。

這兩個角色也可以在耶穌(Yeshua)這個名字的含義中找到。耶穌的意思是「耶和華拯救」,耶穌來拯救我們脫離罪的捆綁。耶穌也是約書亞(Joshua) ( 希伯來文Yehoshua, יהושע 的簡稱)。約書亞是一位偉大的軍事指揮官,他征服了應許之地。耶穌也以約書亞的形象回歸、得勝;不僅奪取迦南地,而是奪回整個地球。「因為,耶和華是審判我們的;耶和華是給我們設律法的;耶和華是我們的王;祂必拯救我們。」(賽33:22)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是一位以色列彌賽亞信徒領袖,創辦「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並在「復興全球 (Tikkun Global)」及耶路撒冷「Ahavat Yeshua教會」擔任監督。著作包括《與神對齊》、《所有權柄》、《盟約關係》等。FB事工專頁「復興以色列」

 

 

由梵蒂岡到香港 -【出發進行】專欄

「出發進行」由土耳其七教會起行,一年過去,今期我們來到了梵蒂岡。

外表平凡無奇的西斯汀小堂

梵蒂岡作為天主教教廷所在地,是「全世界最小的國家」,地位卻一點都不少,名勝古跡,如聖伯多祿廣場、聖伯多祿大殿、梵蒂岡博物館等,多不勝數。不過當中最印象深刻的,可以說是西斯汀小堂(Sacellum Sixtinum)。

西斯汀小堂裡面的《創世記》和《最後的審判》壁畫,絕對驚人!

西斯汀小堂緊鄰聖伯多祿大殿,面積當然比之為小(其實規模都是宏偉的),外表平平無奇,但其作用卻無比重要:每逢教宗出缺時,紅衣主教們就會齊集於西斯汀小堂,一同選舉出新任教宗。教堂也以擁有米高安哲羅所繪的《創世記》穹頂畫,以及巨形的《最後的審判》壁畫而聞名。

手持米開朗基羅人皮的巴多羅買

《創世記》穹頂畫以創世記中開天闢地到洪水方舟的九個場景為題,其中最著名的可是《創造亞當》中,畫出神與阿當「手指指」的一幕,引來爭議,更帶出一代藝術的革命。而教堂的祭壇畫《最後的審判》壁畫,規模其實不亞於前者,故事一樣豐富。米高安哲羅的靈感除了是馬可福音中最後審判的描述,也有參照但丁的敘事詩《神曲》中的地獄篇來創作——人人必有一死,且死後有審判。據聞在畫中間,施行審判的耶穌右腳下方,坐在雲端上的使徒聖巴多羅買手中,拿着一張殉道者被割下之人皮,正是米高安哲羅自己。

創世記中的阿當

誰會想到,2022年,邀請米高安哲羅為西斯延教堂繪畫壁畫的時任教皇保祿三世的藏品,遠洋過海,從意大利的那不靳斯,送到香港藝術館,於剛完成的「走進巴洛克」展覽中展出,讓市民近距離欣賞。原畫作是在教堂內牆的壁畫,現場只能遠遠觀看;今次帶來的是由巴洛克時期大師維努斯蒂(Venusti)的臨摹作品,讓大家可以近距離看到畫作的細緻部份,畫中細節的確比原物更多!

香港藝術館有幸舉辦「走進巴洛克」展覽,展出維努斯蒂(Venusti)的臨摹作品

是次展覽也展出很多經典畫作,例如瓦卡洛(Vaccaro)所畫的《大衛戰勝歌利亞》,將大衛舉起歌利亞巨大頭臚的一幕,像拍照那樣凝結在畫報上,彷彿親歷奇景一樣。

斯托姆(Stomer)所畫的《以馬忤斯的晚餐》

另外還有斯托姆(Stomer)所畫的《以馬忤斯的晚餐》——按路加福音24章的理解,信徒通常聚焦在耶穌與失落的門徒同行,教訓他們,卻未被認出的故事。但細心的作者,將焦點放在耶穌被強行留下來,與門徒吃飯的那一刻——晚飯預備好了,耶穌祝謝了,大家驚訝地發現,那個被強留下來的陌生人,竟然就是耶穌——那個小小的燭光,點明了暗暗的房間,也點明了門徒失落的心。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從開埠以來就擁有了這個身份,比如國際交流會,博物展覽燈,香港早於19世紀已有舉辦,香港只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保持與世界接軌,就可以了。

 


波波Sir,大學社科系老師,尤愛鑽研世界歷史地理。「出発(發)進行」是一日本漢語,意思是指在列車出發時,車長發出的「指差喚呼」。香港人酷愛旅行,在疫情反覆,不能外出的日子,讓我們以相片帶動眼睛旅行,透過遊歷各地教會及歷史遺跡,以信仰反思生命。

 

 

中國教會的普珥節 -【火煉的使徒】專欄

1976年1月,我因反革命政治罪名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被送到河南省西華縣五二農場勞動改造,那年我剛滿25歲。勞改隊生活條件惡劣,病痛沒有醫藥治療,農活又重又累,整天餓著肚子工作。犯人在改造中就算會病死,也不許保外就醫,於是犯人的墳墓成爲另一道「風景」。

當時我得了腸炎,病得非常重,每天至少拉肚子七、八次,獄中也不給藥治療。這樣持續了三個月之久,以致我四肢無力,骨瘦如柴,心想自己十之八九要葬在這裡了,心裡非常絕望。我的病愈來愈嚴重,幹活遠遠被甩在後面。一天,主管我的張隊長親切地對我說:「張榮亮,我也信你的主。這是我妻子聽說你的病情之後,給你買的幾種藥,以後你有難處就找我,但不要告訴別人,請幫我保密。」我接過藥,激動得淚水不住流。張隊長的妻子是一位虔誠的門徒,不斷來幫助我,送藥送食,不久後我的病就痊癒了。

1977年春季的某一天,獄警叫我們其中一些犯人去蘋果園拉樹枝到打穀場,他們把我一人留在千畝的蘋果園,因為獄警知道我的品格為人,對我很放心。我向主禱告:「主啊,三年半我的膝蓋沒有挨過地,禱告只能是默想,從不敢出聲。今天, 我要盡情向你歡呼。」我感到多麼新鮮和親切,那種感覺真是太好了。在看守所時,政府知道基督徒跪地就是禱告,所以跪下來是不得了的事。即使晚上也不能跪,都有人監視。我當時就跪在蘋果園中,迫切求主幫我換環境,從勞改院搬到院外居住,一個人一間房子,無人監視,可以唱詩禱告讀經。

禱告後,當天晚上神就給我一個異象:獄警帶我去養豬場,但是沒有拿鑰匙,門無法打開。我醒了,深知是我禱告不夠,因爲禱告就是鑰匙。第二天我便禁食禱告說:「主啊,可憐我,我已三年半沒有跪下禱告了,我多想能有個地方跪下敬拜祢!」主聽見我的禱告。那天晚上10點,大院內的人都睡了,劉隊長進到大院,將我叫醒,輕聲告訴我說:「你明天搬出去餵豬,但要保密。」那天晚上我再沒有闔眼,深知主是聽禱告的主。

1977年搬出去後,我自由多了。白天在豬場養豬,夜間可以下鄉傳道。那時我接觸到西華縣農村傳道人。他騎著破爛的自行車,隔幾天就來養豬場找我。他白天通知信徒,晚上便帶我去聚會講道,講完道再把我送回來。參加聚會的一般都是本村信徒,人數並不是很多,大約有二、三十人。那時一般都是晚上9點開始聚會,除了講道外,大家還在一起唱歌,都不願散去。你唱一首,我唱一首,在那個不自由的情況下,能夠在一起團契,就是個難得的機會,大家非常珍惜。聚會時,聖靈一動工,常常到黎明時分才停。

1974年,四人幫江青被人問道:「中國還有多少基督徒?」那時江青果斷地回答:「再過兩年,我就會把中國的基督教送進歷史博物館去。」中國信徒聽到這話,無不震驚懼怕,全國信徒不約而同禁食哭泣,似乎有生存不下去、活不成的感覺。家家戶戶關門祈求,不分白天黑夜。每個人都覺得,再過兩年到1976年,不是基督徒全死去,就是有神的大能作為出現。

1976年是死亡與中國教會擦肩而過的一年,也是教會化險為夷的一年。正當中國的文革向深處發展,中國教會進入被整治、消滅、剷除的關鍵時刻,四人幫被推翻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就此終止。江青被判死刑,後來在保外就醫時懸樑上吊,中國信徒沒被關進博物館。這與哈曼要釘死人,結果自己反被釘在自己所造的木架上,沒什麼兩樣。

中國教會躲過了死亡一劫,哭著走過死亡的一夜。 這天是中國教會的普珥節,如同猶大人脫離仇敵得平安,轉憂為喜,轉悲為樂的吉日。中國教會何嘗不是轉憂為喜、轉悲為樂、轉哭為笑、轉死為活呢?這就是中國教會的見證!我們「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張榮亮是中國教會最黑暗時期的福音拓荒者,其創辦的華人歸主教會(前稱方城教會)是中國五大家庭教會之一,他走過如同在爐火中行走的歲月,也見證了中國家庭教會從火中出來的血淚史。本專欄節錄自其自傳——《火煉的使徒》。

 

 

第14屆基督精兵獎 97位同工董事獲獎 打破紀錄

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第十四屆基督精兵獎暨30周年崇拜於2022年12月2日晚上六時假盈峯全人發展中心禮堂順利舉行。 當晚有97位來自18間福音機構的同工和董事獲得大會頒發的各個獎項,打破以往各屆的人數紀錄。今年大會亦增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忠心事奉獎,以肯定各同工在機構服事的忠心。

三十年忠心事奉獎得獎者

 

劉達芳博士獲頒終身事奉獎(Michael Chan 攝)

當晚大會亦頒發「生命事奉獎」與各機構提名的董事,以肯定各人長期的服事委身,得獎人包括關啟文博士、李煥華牧師、梁名遠弟兄、羅錦庭傳道、林均堂弟兄、李炳光牧師、胡平凡長老,以及曾錫華牧師。當晚大會更向服事年期達50週年的禧福協會會長劉達芳博士頒發壓軸獎項 ——「終身事奉獎」,以表揚她在禧福協會事奉的努力。

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主席蔡志森致辭

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主席蔡志森以「作個無愧於大時代的小尖兵」為題,指出過去幾年香港經歷巨變,在人心不安、社會不穩的大時代,勉勵眾機構同工奮力繼續前行,甚至成為弟兄姊妹、以及身邊未信的市民的鼓勵,成為暗夜裡的一點燭光、波濤之中的一艘救生筏 。當晚大會亦邀請了李炳光牧師上台分享,勵勉在場百多位各基督教機構的同工、董事們。在聚會結束時,全場一起唱「要忠心」,並為各基督精兵獎得主禱告。

(KRT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