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快訊】 2023韓國回家聚集 3 回家同行改變牧者的心 戴冕恩祝福下一代的興起

「2023韓國回家聚集」於2月14-16日在首爾舉行。在2月15日的下午聚集中,加拿大Alain牧師分享回家團隊多年來的同行旅程,是我們堅忍去追求神的旅程,也是關乎神所渴望的一個旅程,就是神與列國同住。他又指出回家團隊的核心價值:第一,等候神,直至神說話,並且調整我們的時間表配合神。第二,讓神有一個安息之所。他提到,回家聚集的特色是沒有特定流程,讓聖靈帶領,要訓練自己屬靈的耳朵跟隨神。Alain牧師尊榮戴冕恩牧師,因著他在神面前的生活方式轉化了許多的人。他宣告即使戴冕恩不在某些國家,那些國家都會興起,因為那裡有屬靈兒女被興起了。

另外,香港馬健明牧師尊榮戴冕恩為他的屬靈父親,他分享從22年前,神呼召他從一間浸信會的牧師到進入回家同行,他的生命發生極大的轉變。他開始學習聆聽神,與家人同行。「戴冕恩每次看見我,都問我有什麼領受,很多時候我都回答沒有。直到有一天,我發現他在門訓我,以及在回家聚集中門訓列國。」他又指,神在這個旅程中會轉化石心成為肉心。當他的心轉向屬靈父親戴冕恩與趙仲權時,他便能領受在他們身上的產業。

薩摩亞原住民Sika分享,前來韓國聚集時,神對他說:巨人已被打敗,而大衛打敗巨人的那夥石頭名為「盟約」。他感謝神呼召韓國與教會與彼此成為立約家人前行,又為萬王之王站立爭戰。隨後他又感謝回家團隊為原住民預備一個家,又感恩戴冕恩不眠不休為神預備安息之所。最後他帶領會眾宣告韓國活過來,又以薩摩亞語宣告神的名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Sika又向戴冕恩、Alain及馬健明贈送項鍊,感謝和尊榮他們的付出。

最後,戴冕恩牧師尊榮趙仲權牧師及師母的遮蓋與分辨,以及同行,又感謝馬健明牧師一家在回家敬拜團的付出。他也邀請女兒Anna上台,分享了Anna的異象是在回家路程中興起年青人,戴冕恩感謝Anna讓他明白如何與年青世代同行,並且將項鍊轉贈Anna,祝福下一代的年青人將會比他們跑得更遠更快。

(KRT訊)

 

 

Z世代渴望真理和引導 需要上一代遮蓋與傳承

基督徒演員兼作家Sadie Robertson於2020年11月14日出席由基督徒網上交流平台「Q」創辦人Gabe Lyons主持的網上論壇,與年輕佈道者Gabrielle Odom和基督徒作家Grant Skeldon一同探討與Z世代相關的議題。

Robertson在會上表示,Z世代渴望獲得絕對真理、引導,以及屬於他們的社群。她認為目前教會對年輕人的要求和期望太低,甚至不斷為他們的不足找藉口。她提及過往曾參與教會領袖的會議,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居然會說,「孩子們喜歡去派對,或許我們不應在晚上辦聚會」。她卻認為,「這正正是晚上辦聚會的原因,如果連我們也對年輕人期望那麼低的話,他們就只會去派對。我們需要讓他們作出選擇,要跟從世界還是跟從神。」

Robertson還表示,年輕一代並不像過往的世代般不冷不熱,他們反而是熱者熱,冷者冷。「現在的人覺得有立場是一件很帥的事情,所以完全投入跟隨神是帥,完全投入世界也是帥。不像過往,中間派反而讓人感覺不太行。」她也直指現在不少教會的教導過分軟弱。「清楚的真理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世代偏離軌道的原因是我們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權衡,但卻沒人為我們指出絕對的真理,而我認爲下一代所探尋的正是這份教會不肯提供的清晰度。」

Robertson和Odom也討論了社交媒體對精神健康的影響。雖然作爲一個善用社交媒體的意見領袖,Robertson指出社交媒體存在非常負面的影響。「有很多研究指出,讚好按鈕直接影響人們的精神健康,因為它所表明的是『你只有這麽受歡迎,只有這麽多人認可你。』這讓我們心裡一直想著要表現,要篩查自己的言行,要無時無刻表現出最好的自己,卻不是朝著積極的方向,這些都讓我們精神非常疲勞。」

作爲年輕一代,Robertson鼓勵年輕人邀請具經驗的基督徒分享他們的智慧,接受他們的指導。「有些時候我們不敢向年長一輩提出請求,更不敢邀請長輩對我們的生命說話,指引我們當行的路,但其實我們心裡非常渴望上一代的指教。

在聚會的最後,Robertson促請上一代起來為這世代爭戰。「許多人正在爭取我們的注意力,教會願意為我們爭戰嗎?教會願意把我們帶入他們正在創造的歷史中,繼承他們的產業嗎?我們需要給後人建立基業,而下一代將是接棒的人,我們有必要裝備他們。」Robertson最後以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作結:「來年我們還要看著我們的年輕人在憂鬱、孤獨與絕望中徘徊嗎?還是我們想要看見他們說,『我可以為這些問題做什麽?』,然後在與我們一同尋索的路上找到耶穌呢?」

禱告:願各世代在主裡彼此尊榮同行,同得神的祝福和基業。

(來源:GOD TV,2020年11月17日,Eason Pun編譯報導。)

 

(九)時光旅行 -【家的韻律】專欄

今天的孩子都愛做穿越時空的夢,不是要回到過去改變不愉快的一天,就是想跨越未來預見百年後的世界。穿越時空是書本和電影喜愛的主題,但我們也發現,原來在腦子裡進行這樣的時光旅行,是強化家庭的有效方法,因為我們希望幫助孩子活出將來生活的場景。眾所周知,孩子總是不會想到將來,即便是下週或自己生日過後的日子,他們的行為往往是這樣的不顧後果。

記得自己讀四年級時,看到一位高中生,我曾這樣想:「我不會讀到十二年級的」,這對我實在是太遙遠的事了。然後在讀高中時,我又想:「我不會長大到進入大學,或結婚,或生兒育女的階段」。生命中每個階段的來臨,似乎都令我措手不及,而我總是等到每階段來到眼前時,才會想到這時候該作的事。與你的孩子進行時光旅行,不單可預備他們面對未來,還對他們如何活在當下有重大的影響。

當我們最年幼的女兒還是三歲的時候,她經歷了一段反叛期,只有三歲的她,在我們面前總善於扮演可愛小天使,背地裡卻會做出各種搗蛋搞鬼的事情。作為大人,我們想過跟她講道理,讓她知道這樣下去對她將來會有多差勁的後果。但她畢竟只有三歲,我們需要以她能理解的方式跟她溝通。

我們其實已花了不少時間,向孩子灌溉家族傳承的概念。在我們的家,「有一天你成為爸爸/媽媽」是我們常談的話題,我們對話的內容包括他們將來想有多少子女、想到哪個國家居住、想與哪位兄弟姊妹同房等,但他們最難充分了解的是,擔起父母角色是要執行家規的。

我們對女兒這樣說:「有一天你會是一位媽媽,你想你的孩子不聽從、又不尊重你嗎?」然後,從她的眼睛裡,我們看到她在想像自己是位媽媽,孩子正在她的身邊走來走去。腦子裡經歷了作媽媽的情景,她好像明白到有位不聽話孩子的心情。「不!」她回答我們,語調是那麼的認真。

很多時,我們在管教孩子時都用這樣的對話,孩子越年長,這樣的對話就更深入。這不是叫孩子看別人比自己強那麼簡單,對孩子而言,考慮他人的感受和生命是困難的,但在這方面,讓我們的孩子放眼未來卻最有效。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既知道自己是受訓中的父母,就能接觸到自己將來的感受,又讓這經驗影響他們今天所作的決定。

正因他們珍惜自己將會為人父母,他們也就能夠重視眼前的父母。我們亦高興見到,他們腦子裡進行的時光旅行,對改善他們的其他行為也有幫助。


作者Shani Ferguson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彌賽亞信徒敬拜主領,熱衷祈禱及家庭牧養。她和丈夫Kobi在耶路撒冷領導耶穌以色列(Yeshua Israel)以及以色列藝術家啟動」事工,讓以色列藝術家和音樂家聚集,敬拜,培育和擴展恩賜。他們5個孩子現居於耶路撒冷。

母親比父親更多影響孩子信仰

美國有調查指,在家庭中,母親對孩子的信仰影響最大。不少基督徒在成長過程中曾受家人影響信仰,當中近七成(68%)指母親的信仰影響他們,認為自己有受父親影響者只有約四成半(46%),祖父母輩則不足四成(37%)。

研究機構巴納(Barna Group)在去年進行這項調查發現,基督徒青少年較常表示自己過去一個月曾與母親一同禱告或談論信仰。青少年有較大機會表示母親「鼓勵我上教會」、「和我談及神的饒恕」和「教我關於聖經的事」,當他們需要鼓勵、意見和別人的同理心時,通常會找媽媽。母親們對孩子的信仰建立以及他們的品格發展帶來的巨大影響。爸爸只在孩子需要金錢、要人幫忙安排事情和尋找運動伙伴這三個方面,才較母親優勝。

巴納的總編輯Roxanne Stone表示,教會對支援母親和鼓勵她們主動影響孩子的信仰生命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但似乎對父親的支援不足,未能協助他們成為孩子屬靈和情緒指引的一部分。「我們在調查期間發現,即使是信仰生活活躍的基督徒,他們也顯然沒有和自己的父親好好享受相聚的時間,關係甚至連近親或遠親也不如。」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9年3月22日,文奴翻譯報導)

禱告:願主幫助為父的信徒作為家中的屬靈榜樣與遮蓋,建立敬虔的下一代。

(八)家庭聚會 -【家的韻律】專欄

家庭聚會有點像運動員在更衣室內聽到的打氣說話。 與孩子傾談,特別是聆聽他們的討論,是健康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家叫人最難受的,莫過於在當中醞釀的難言之情。當然,面對孩子的個人問題,我們也會與他們單獨傾談,但一起共同面對孩子的掙扎,能啟動一股家庭力量,足以解決不少問題。

就如去年,我其中一名女兒面對在校小休時的社交問題,我們大人可能會嘗試很多改善的方法,但後來還是其他女兒成了她的幫助。她們起初建議把欺負她的人揍一頓,在我們說服她們去想一個較好的手法後,她們就邀請她小休時與她們一起玩,事情就此解決了。這個經從長計議得出的方案,讓我的幾個女兒操練現實生活的解難技巧,又叫她們姊妹間的感情親密起來。

家庭聚會能讓我們重申家庭的異象。就如成立企業時不能沒有異象和使命宣言來指引商業決定,建立一個家庭也不例外。作為家長,我和丈夫都清楚說出彼此對家庭未來的異象,又將這異象與我們的孩子分享,擁抱家庭異象為我們平日的辛勞添上意義,又能在我們作出困難的決定時,幫助孩子更體諒和明白。

我們在家庭聚會中有時會禱告,但走在一起更是為了溝通。我們可以討論過去一週發生的事、下週的計劃,以及提出潛在的關係問題(通常是幾個孩子之間的)。給予討論的空間,能幫助孩子分享她們放在心上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能教導她們明白各人都有自己的難處,並要走在一起彼此幫助。作為大人,我們也要以身作則,分享自己的難處。

孩子們常聽到人吩咐他們「別做這、別做那」,怪不得父母也常聽到孩子不斷說「不」了! 家長都明白在孩子還年幼時,須常常提醒他們避免燒傷、觸電、   踫撞,或會引致窒息的舉動,但我們希望孩子從我們的讚賞,而不是更正中經歷更多的愛。家庭聚會是一個可以製造更多進步和成績的地方。在其他家人面前讚賞每名孩子(及配偶)在該星期做得對的地方,能加強他們持續做好的願望,又能激勵其他家人追求好的表現。

每當家人有突出的表現,我們都會以外出或特別聚餐來獎勵。我們喜歡以特別的經驗,多於物質作為獎勵。遇上家人感到失意的時候,我們會特意鼓勵他,重提他往日的成績和將來的夢想。這角度能再次鼓勵他看自己為家庭隊伍的一員,而不是「觀眾」。我們家庭成員走在一起,在成功時可以分享喜悅,在困難時能夠彼此扶持。


作者Shani Ferguson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彌賽亞信徒敬拜主領,熱衷祈禱及家庭牧養。她和丈夫Kobi在耶路撒冷領導耶穌以色列(Yeshua Israel)以及以色列藝術家啟動」事工,讓以色列藝術家和音樂家聚集,敬拜,培育和擴展恩賜。他們5個孩子現居於耶路撒冷。

受召服事兒童 讓愛除去一切恐懼

每年舉辦的「MEBIG研習會」都讓許多服事兒少族群的台灣教牧同工從中充電、重新得力。今年3月5-6日在台南北門長老教會舉辦的研習會中,內越努牧師(日本北海道札幌愛鄰教會主任牧師)率領團隊透過課程、信息、有趣的破冰、見證故事,裝備與會者明白「讓朋友全然改變的秘訣——諮商協談」。

內越努綜合兩天的課程強調,當與孩子談到他的錯誤和罪的時候,需要特別謹慎,關鍵在於孩子是否對教牧者有「信任」,因為協談著重於關係的深度。此外,若發現孩子有受虐的狀況,或是孩子自己分享出來,都必須報告教會的主任牧師,不應自己處理,也不要輕易承諾孩子會完全保密。因為許多時候老師或輔導不一定能夠有權柄或能力處理這類的問題,必須由教會的屬靈遮蓋介入。

內越努在最後一堂課以「神聽了少年的禱告」為題分享信息,他引用創世記21章8-21節,談到夏甲經歷了三個階段:一、夏甲的眼睛被遮蓋、蒙蔽,甚至看不到井水。好比現代的我們,也可能因著許多傷心的經歷或關係的傷害,以至於眼睛看不見神的預備與祝福。二、神聽見童子的聲音,在17節的經文中,重點在於神聽見童子的聲音,當生命發出聲音、要求幫助、表達需要有人瞭解他的時候,神總是會聆聽和回應。三、神對夏甲說話,她的眼睛就明亮。

內越努引用最後一點呼籲,無論在服事的任何景況,神都了解、明白一切,祂要每個人都經歷「愛將一切懼怕除去」的力量。因著夏甲愛孩子,所以神將她的恐懼除去;因著教牧者服事下一代的熱情與愛,一切服事的恐懼都要被除掉。「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彼前三9)內越努勉勵與會者,每位服事者的生命都會經歷許多基督的恩典,而這樣的恩典要成為回應呼召的確據,無論景況如何、服事的生命如何,都定意要跟隨主。

內越努牧師牧養的愛鄰教會在去年7月正式建立新會堂,共有7棟房子、內裝是3000坪大的地方。他深信,因著該教會將孩子事工放在最優先,而有這些祝福。他們也使用這樣的地方祝福許多兒童,例如:在日本的學校會規定不可以在走廊上奔跑,但在愛鄰教會,會鼓勵孩子盡情奔跑,所以也常在當中看到許多孩子的笑容,也因此,孩子們就在輕鬆的環境中認識信仰、經歷神。

.愛鄰教會走廊的牆壁創作——「創世記中的七天創造」。擷取自內越努牧師臉書
.愛鄰教會走廊的牆壁創作——「創世記中的七天創造」。擷取自內越努牧師臉書

內越努牧師分享一段見證,在該教會的一層樓裡,特別邀請孩子一起在牆上噴漆作畫,主題為「創世記中的七天創造」,原本要孩子們在牆上作畫,總難免會擔心美觀、畫得好不好看。但是他和美術老師討論後,認為可以嘗試看看,沒想到孩子們作畫的最後,就由美術老師用噴漆將整層走廊改造成非常有生命力的一幅畫,成為兩個世代共同打造的一幅榮美作品。

北門長老教會鄭育智牧師認為,與其說要「教育」下一代,更貼切的說法應是「養育」,意思就是不只給予信仰教育,而是全人的牧養。當學業成績與屬靈生活相提並論,家長如何為孩子選擇?有些家長可能在考試期間對孩子活動的取捨就選擇不要去教會,或不用去服事,久而久之,這樣的價值觀深入在孩子心中,自然就覺得委身教會、敬畏神並不是那麼的重要。除了活出敬畏神的榜樣,鄭育智認為家長必須讓孩子明白如何排列優先順序,並且要了解在學校獲得知識不只是為了未來的學位、經歷,也因為這樣的忠心也是一種敬畏神的方式。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商可瑩報導)

(七)作單身者的生命師父 -【家的韻律】專欄

我們的社會以為步入成年的年輕人都愛玩樂和獨立,而父母照顧幼兒也實在過於忙碌,家庭因而未能發揮培育年輕人踏入成年的功能。讓我們大感意外的是,雖然年輕人或會享受步入成年的自由自在,但倘若他們的家庭情況不甚理想,從兒童期進到成年期就容易感到無所適從,亦未能得著安穩的家庭環境所帶來的幫助。

我來自一個充滿關愛的家庭,我在家中是最年幼的,童年大部份時間都與比自己年長的人一起,人們常讚賞我表現得比實際年齡成熟,在人群中最年幼但不需最多的照顧,這也令我感到自豪。然而,我第一次抱著嬰兒到大學上課的那刻就感到相當狼狽。未有兒女以前,我和丈夫都沒有照顧孩子的經驗,雖然在以色列的街頭,間中會見到有人在兜售各類的顧問服務,但要掌握有用的育兒技巧,我們真的需要訓練和實習機會,我想到很多家庭定必像我們一樣,缺乏為人父母的生命師父。或許也是這樣的需要,孕育出一系列如「超級保姆」的真人秀節目來。學習如何養兒育女,觀看人家如何做,要比翻看有關理論的書本實在得多。

即使那些專門協助家庭的組織,也甚少展現他們自己的家庭,這是可理解的。家庭生活是凌亂不堪的,家長的缺點頃刻便會表露無遺。孩子在最不恰當的時候大發脾氣,在壓力下家長容易失去耐性,或父母雙方爭拗起來。不論是什麼原因,大部份父母都是從書本,而不是其他人身上學習親職技巧。雖然沒有人作過我們的生命師父,但我們願意將所學到的,傳授給願意認識的人,要向人傳遞持家之道,單身人士不是較其他人更適合的對象嗎?於是,我們只要有空,就邀請單身人士,甚或年青夫婦前來,有些單身人士會前來與我們共進晚餐,有些與我們同住數個月的時間。

當首次同住的訪客分享從我們身上學到家庭和管教子女的一切時,我們以為他們不過在是說客套話罷了,可不是嗎?我們當時的三個孩子,最大的不過四歲,三個這樣年幼的以色列孩子所帶來的「凌亂美」,對單身者來說不會是個好經驗吧!但當其他共住的訪客也給予相似的回應時,我們才明白到這些前來協助我們的單身者能從我們這個家庭獲益,正如我們也得到他們的幫助一樣。

現在孩子大了些,不再經常需要保姆,但我們仍維持開放家庭的傳統。我們鼓勵其他家庭也去尋找單身者,把他們「領」到家中,因為單身者開口要到別人的家是困難的。你不用為此開一個門徒課程,可以是一起用膳,或是讓他們看到你們如何生活和彼此相愛,這就已經是服事了!家庭為單身人士提供滋養心靈的良機,同時,他們的出現也為平淡的家庭生活帶來新鮮感,叫你們樂在其中。


作者Shani Ferguson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彌賽亞信徒敬拜主領,熱衷祈禱及家庭牧養。她和丈夫Kobi在耶路撒冷領導耶穌以色列(Yeshua Israel)以及以色列藝術家啟動」事工,讓以色列藝術家和音樂家聚集,敬拜,培育和擴展恩賜。他們5個孩子現居於耶路撒冷。

(六)聖經中的假期 -【家的韻律】

假期能讓人調整生活節奏,是享受家庭之樂的最好時刻。很多文化中都有不少的「一天假期」,但你不妨考慮在年度計劃中加入一些聖經中的假期 (也稱為上主的筵席,或猶太人的節期),這些節期可以長達一週,讓你有足夠的時間去細味它的意義。

以我們的家庭為例,這些節期就給予我們機會,在教導子女認識國家歷史和神的作為時可以多點趣味。有些人因猶太人的節期傳統看似沉悶而感抗拒,但這些在聖經裡被視為重要的日子,原為紀念神奇妙的作為,我們提及這些節期時愛這樣說:「他們要殺害我們,但神得勝了,我們就吃喝吧!」通常在探討猶太人的節期時,很容易會因由拉比添上的眾多傳統做法而感到迷失,這些在聖經原文是沒有的,你可以選擇遵守,也可以不用理會,如果慶祝主的筵席成為你的重擔,你的做法就不對了。

當我們的孩子被問到最喜愛的節期是什麼時,住棚節 (Sukkot) 可能位列榜首。當然,思想到這個問題時,他們也可能會提及其他的節期,事實上,猶太人的節期為各年齡層的人都帶來歡樂,一口果醬餅,一聲吹角,每個節期自有它的獨特傳統,已成為以色列國民的習俗。

慶祝住棚節的時候,人們會在自己家中的院子或陽台 (大多數以色列人現居於大廈裡的樓房) 築起sukkah (臨時帳幕),這sukkah多是以木材或金屬造的支架搭成的正方棚架,四邊用布圍上,上面掛滿新鮮水果,閃亮的金片,串串的燈飾,和孩子在學校造的飾物。 很多家庭都會整個星期在這棚內用餐,更虔誠的會足足一個星期在棚內生活。 我們會唱傳統的歌曲,禱告,並加上我們家庭的傳統,以結合新約聖經的教導,例如當築起我們的臨時居所sukkah 時,我們每人會造一個牌寫著 「這世界是暫時的」,我們會談到這世界並非我們的家這真理,並我們在地的日子就如在sukkah 裡面一樣短暫。

我們也有其他教育性的活動,如背包比賽,每個孩子都要跑兩趟,並且是計時的,跑第一趟時背包是滿滿的,另一趟時背包則是空空的,他們不需與其他孩子比試,只與自己做的時間競賽,賽事以後,孩子從中經歷到第一趟背著重量的跑步是多麼的累,而且需時比第二趟更久。我們跟著會談到以色列人昔日在曠野經常隨神移動前進,想到只要我們不讓過多的物質或情感的包袱 (如苦澀的恨意) 纏累,要成就神在我們生命上的旨意就會輕易得多了!

我們還有一個障礙賽以回應節期的主題,一個孩子的眼睛蒙上黑布,聽著指示的聲音走過賽道,孩子要學習不理會其他孩子發出干擾他的叫囂聲,其後,我們會教導在生活裡要聆聽和跟從神的聲音,能辨識及不理會其他的滋擾。每個節期都有它獨有的活動和傳統,每個活動都教導一個原則,我們在每年的節期都重複這些活動,正好讓孩子牢牢記住這些教導。


作者Shani Ferguson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彌賽亞信徒敬拜主領,熱衷祈禱及家庭牧養。她和丈夫Kobi在耶路撒冷領導耶穌以色列(Yeshua Israel)以及以色列藝術家啟動」事工,讓以色列藝術家和音樂家聚集,敬拜,培育和擴展恩賜。他們5個孩子現居於耶路撒冷。

(五)「無電」的相交 -【家的韻律】

當孩子還年幼的時候,我們常帶他們到一些有同齡孩子的朋友家中,讓我們大人相聚時,孩子們也可一起玩耍。然而,這樣的情況時有出現:我們在朋友家中的客廳剛坐下來,正享用一杯熱烘烘的咖啡,我們的孩子就會來到身邊,一臉失望,在我們耳邊輕聲的問道:「何時可以回家?」其實,他們不過想回家玩平板電腦,或看電視節目。

此後,我就加倍的提醒自己和家人,當我們在別人家中作客,或有朋友到訪,我們是整個家庭跟人團契,不容許有任何電子產品打擾我們的相交 (嬰兒監控器等除外,並無異議)。既然有人花了時間親自與我們見面,他們就要比一切的人或事來得優先,將所有的注意給予在我們面前出現的人身上,就如說聲「請」或「多謝」同樣重要,這實在是表達對他們的尊重。

我們執行「無電子產品令」是有兩個原因的。首先,電子產品多是個人玩意,使用時並不需要與人聯繫。其次,當孩子或成年人知道不能使用電子產品時,心智中的社交和創意那部份便自然活躍起來,相交也變得豐富、滿足。

我們對孩子還有進一步的要求,就是規定當有客人到來時,不以媒體作為談話的內容,這不是禁止的,但我們並不鼓勵。孩子並不擅於總結,即使他們嘗試分享電影中的一個精彩片段,他們不是記著一個簡短空洞的笑話,就是帶出一個冗長的前傳,同樣是無聊之至。當有人來到另一個人的家時,他實在是說: 「我遠道而來,為的是想用我寶貴的時間與你分享,我想認識你,你的想法,你的夢想,你對生命獨有的見地,甚或只是上星期在商店發生過的趣事。」 如果你有什麼精彩的表演、電玩、歌曲等想他們知道,簡單的一句評語如:「你得試試/看看這個,我可以給你那個網址」,那就已經足夠了。

人們常稱讚我們的孩子能夠參與成年人的交談。但事實上,像其他孩子一樣,只要有部智能電話在身旁,他們的手就會自然遊走到那裡,很快進入忘我的狀態。電子產品不是一項選擇,因為孩子需要啟迪,要在心智和情感上與現實世界接觸。當我們成年人有重要的事情要談,我們有時會讓孩子自己玩,但大部份時間,我們會讓孩子留下來,而他們也寧願與我們大人一起交談。 我們常有朋友到來,起初是不習慣孩子在旁的 (更不用說我們有五個!) ,但原來被小孩接待是個獨特的經驗,朋友都享受在我們家中渡過一個晚上。孩子表現的愛和純真,有著非常叫人釋懷的能力,我們願意人們離開我們的家時,感到被愛,得著更新。要有這樣的效果,「無電」的相交生活,就是一個最簡單不過的方法。


作者Shani Ferguson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彌賽亞信徒敬拜主領,熱衷祈禱及家庭牧養。她和丈夫Kobi在耶路撒冷領導耶穌以色列(Yeshua Israel)以及以色列藝術家啟動」事工,讓以色列藝術家和音樂家聚集,敬拜,培育和擴展恩賜。他們5個孩子現居於耶路撒冷。

希望在今Teen 教會機構職場合力 讓下一代真正脫貧

「扶貧研討會2018」於11月22日,由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假聖安德烈堂舉行,今年大會主題是「希望在今Teen」,有近400位教牧、機構同工、基督徒商人和有志服侍基層的信徒出席。主辦單位 期望透過座談會、工作坊及展示會,聚焦兒童及青少年貧窮問題,共同謀求下一步行動,幫助下一代重拾志氣,找到人生方向。

年青人貧窮問題嚴重

.葉兆輝教授

香港大學社工系講座教授葉兆輝向與會者分析政府的《2017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香港有137萬貧窮人口,即每5個人就有1個人活在貧窮中。」葉指出整體貧窮情況近年有改善,但兒童貧窮率仍然高達23%,主要原因有四方面:離婚率上升;新移民中六成是青少年;少數族裔收入不穩定;低收入家庭結構性貧窮。葉表示近年經濟發展未能使市民受惠,2001-2011 年間薪金按通帳調整後不升反跌,造成許多年青人不滿和絕望。葉向作老闆的發出呼籲:「大家招聘年青人時不要壓價,應慷慨一點,給予一個合理的薪水。」他又從地圖分佈發現青少年自殺的風險與貧窮有相關性:北區有6名青年在四個月內相繼自殺,他們的共通點都是只有中學畢業,沒有工作,欠缺家庭支持。葉建議教會植堂時可針對貧窮人所在的區域,在社區保護青少年,給他們介紹工作,助他們面對逆境。

以真理服事年青人

.蔡元雲醫生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副主席蔡元雲醫生在信息分享中指出,要以耶穌話語中的亮光,幫助青年向上流動。耶穌的使命宣言中(路 4:18-19),對如何服事貧窮人有不同的定義:「耶穌說要傳福音給貧窮的人,不單是提供財務資助,他們更需要聽到福音。很多年青人以為教會只關心天堂,但耶穌很關心我們在地上的生活。」耶穌又說要醫治傷心的人,調查顯示香港56% 的中學生有抑鬱徵狀,更有學童自殺,許多家庭都需要得醫治。蔡亦了解香港的年青人看不見未來的盼望,只看到黑暗和絕望,但他認為「瞎眼可以看見」:「我們要用耶穌的愛去服事他們,回應他們全人的需要。」同時,教育制度令學生追求卓越卻沒有靈魂,被困在家或在學校,耶穌叫被擄的得釋放,教育制度有必要改革,叫受壓制的得自由。蔡建議,既然每個區域都有貧窮人,教會應該與前線機構合作,以行動幫助他們。耶穌作了「向下流動」典範,他不是以高姿態去指出人貧窮,而是與貧窮人同行,作他們的朋友,謙卑地分享生命和愛。

蔡元雲特別談到基督徒踴躍參加政府政策中的「三年制友師計劃」,一萬五千名友師當中,七成是基督徒,令政府相當驚訝。友師幫助青少年追夢,關心他們的家庭,是很全面的關顧。蔡認為,友師關係要在監督之下,以保護友師和青少年。計劃讓參加者有機會進行職業探索、體驗和認定,長期陪伴青少年成長並向上流動。不少參加者透過友師加入教會,認識耶穌。

要長遠改變貧窮,蔡元雲認為可朝向個人、系統及結構性三個方向邁進。個人方面,商界及民間要擺上自己的力量。系統方面,家庭、學校、前線機構、商界及教會多方面要互相配合。蔡說:「政府很留意我們的聲音,只要有成果為證,就可影響政府扶貧及青年政策。」結構性方面,香港要走出過去的成功,走出只有四大產業的困局。

慎防貧窮陷阱

.余德淳博士

EQ研究訓練顧問余德淳博士認為協助年青人脫貧,要小心誤墮3種另類貧窮陷阱。首先是社會價值貧窮:年青人投入重複性又沒有前景的工作,只是一種沒有意義的生活。基督徒老闆要提供有社會價值的工作。其次是親情價值貧窮。余曾到木屋區探訪一個家庭,父親剛出獄回家,一家人吃飯快樂又團結。晚飯後,他卻收到另一個大學畢業生致電哭訴,她害怕結婚後收入不足以供樓。兩邊的對比給他很深的反思:「我們不要擁有居所卻沒有親情,家庭和親情才是我們所要的。」第三是個人貧窮,俗語說人窮志短,余認為只要找出年青人的志氣和方向,他們就會做得好,有力量走向豐富。

研討會中段設有七個工作坊,邀請多間教會或機構分享服事基層的孩童、中學生、大專生、職場及社區等不同年齡層及需要的經驗。研討會最後環節是展示會,有三十多個機構或單位介紹事工、尋求合作,造就基層人士。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在新聞稿中表示,盼望與會者「以此為起點,積極聯絡研討會中認識、有同樣心志的伙伴,一同計劃、開展及擴大事工規模和成效,祝福更多有需要的青少年。」

.研討會設有多個工作坊

(記者林暐皓報導)

(四)特別的日子、特別的聚餐 -【家的韻律】

安息日是個頗富爭議性的話題,很多神學書籍已有討論,我們在此不用多談。我只想單單指出,七天的一週以休息的一天結束,已是創世以來的自然循環,無論你是否打算在這天休息,讓自己從新得力,還是你明白安息日這神聖日子背後的奧秘,每星期的這一天,原是為了讓你歇下來,與神和所愛的人更親近。

這特別日子的設立,不是為了要完成一個長長的清單、沒完沒了的事情,而是讓你終於可以放下每天的煩擾,停下來作真正重要的事情。有時我們會特意把這天出來,用作禱告或好好睡個覺,但通常我們把星期六用作優質相處的時間,有時我們會在家裡玩遊戲,或者外出與朋友見面。現在我們一家人平均每週有五天一起用餐,如果你們一家人只能做到每月一次,那已是一個好的開始呢。

每逢週五,我們會吃一頓特別的晚餐去迎接安息日的來臨。孩子知道這是一個特別的場合,都會刻意的打扮自己,我們也會邀請友好來共進晚餐,並以別出心裁的菜餚款待。我們開始用餐時,會按照傳統點燃臘燭,擘開無酵餅,然後我們會唱傳統希伯來的歌曲,家中的男人便會為妻子和兒女祝福。這些做法並不是必需的,不過是我們猶太人的傳統方式,用來祝福自己的家庭,及慶祝每週最美好一天的來臨。

在以色列,週五晚一起用餐歡迎安息日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因為大部份的商店都關門了,我們明白有些人因週末要工作而不可以這樣做,所以這是可以因應每個家庭的情況而修改的。一起用餐一向是猶太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許有人不以為然,我們不是每天都進食嗎? 但事實上,與人一起享受食物能增進感情,是個獨特的經驗,簡單來說,如果你接受或拒絕與某人一起用膳,就說明了你對那人的感覺。一起用膳也是我們訓練孩子的重要時光。用餐時,我們會略略分享各人的近況,我們會問孩子他們喜歡的學校活動,好友近況如何? (這個每星期都在改變呀!) 哪個老師最優秀? 哪個最差勁? 以及我們作父母的在當天曾討論過的屬靈話題。

「特別的日子、特別的聚餐」這原則,為你製造了空間,可以花時間在重要的事情上,不至被沒完沒了的急事逼得喘不過氣來。就試一試吧,你會漸漸發現,這個週而復始的常規,將成為你每星期的精彩時刻!


作者Shani Ferguson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彌賽亞信徒敬拜主領,熱衷祈禱及家庭牧養。她和丈夫Kobi在耶路撒冷領導耶穌以色列(Yeshua Israel)以及以色列藝術家啟動」事工,讓以色列藝術家和音樂家聚集,敬拜,培育和擴展恩賜。他們5個孩子現居於耶路撒冷。

11.11祈禱會 祝福這城.祝福家庭

11月11日,「祝福這城.祝福家庭」祈禱會於政府總部添馬公園露天劇場舉行,約有200多位弟兄姊妹出席,同心為政府、房屋、家庭、夫妻及親子關係五方面禱告守望。祈禱會由甩石行者及以勒基金主辦,甩石行者執行長陳慧貞牧師主領祈禱會,以勒基金陳歐陽桂芬總幹事(陳太)分享禱告心得。會中亦有禧福協會的天國耆兵表演敬拜舞蹈及讚美操協會(香港)港島東區的夫婦表演讚美操。

陳太鼓勵與會者透過禱告,以神的話語取代城市中一切的問題。「負面的說話說四句就好,之後就要禱告。我們要得著仇敵的城門,不讓牠進入這城市。」她認為,任何國家都需要興起美言者,好像迦瑪列一樣,平息爭議的風波。我們可以認同正直人的禱告,宣告神的話語。她祝福與會者得著聖靈的大能,有足夠的心力禱告,並要成為蒙福的代禱守望者,禱告層面要不斷擴展,香港要成為守望全世界的城市。

陳慧貞牧師帶領與會者為香港房屋問題禱告。她指出香港基層家庭居住劏房的嚴重性,求主賜下智慧給予香港的掌權者,讓他們可以解決房屋問題。與會者同心禱告,祈求主釋放香港的土地,幫助香港建造房屋,地產商及有地的人要顧別人的事,讓市民有安居之所。

大會其後為家庭中的長者、夫妻及親子關係禱告。禧福協會的天國耆兵表演敬拜舞蹈,代表長者也要起來敬拜神,為這城禱告。基督徒的婚姻要彰顯神的臨在,成為在山上的城,香港的見證,讓人看到出路。親子方面,家長要教導孩童認識真理的主,照顧孩子心靈的需要,使他們心中有力量,又求神使恩言充滿家庭。大會以吹角作結束,願天國的管治和家庭價值觀臨到香港。

(記者林暐皓報導)

聖經動畫聯合福音聚會 於日本東京接觸二千人

11月初,日本88間教會與當地「生命之道出版事工」合作,在東京舉行年度大型福音聚會Joy Joy Festival。基督徒踴躍邀請朋友及小孩出席,讓他們有機會聽聞福音。聚會有接近二千人參加,當中一半從未加入教會。聚會中有聖經動畫系列Superbook的表演環節,並送出Superbook DVD套裝,有助推動聖經在日本的兒童間傳播。

Superbook 是CBN製作的兒童動畫聖經系列,作為向日本傳福音的工具。動畫已在日本電視上播出兩個月,CBN的日本區域總監譚約翰(John Tan)形容能夠在電視播出是一個神蹟及恩典。「初時當局告訴我們是『不可能的』,多年前日本有邪教在東京進行毒氣襲擊,令人對宗教,包括基督教的意義產生了很多混亂,因此很難讓宗教節目播出。可是,當他們認識到Superbook的動畫及故事確實對孩子們有幫助,他們就讓我們播出。」

生命之道出版事工的區域總監Niimi Sachico亦表示:「人們不知道聖經的整個故事,他們期待每週都能聽到故事。我認為故事對父母和孩子都有益處。他們一起學習並應用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

當地一些教堂,好像東京地平線教會,也在他們的主日學課程中使用聖經動畫系列。地平線教會主日學校Daishi Takita牧師說:「對於日本年輕人和孩子們來說,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他們沒有任何盼望,不知道未來該如何。教會在基督裡卻有真正的盼望,基督徒有必要將真正盼望帶給他們,而Superbook就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孩子們分享他們從Superbook學到的東西。Shiori Saito說:「我從Superbook那裡學到的就是在我做的每一件事上,把耶穌放在第一位。」另一名學生Rintaro Yanashita說:「我喜歡耶穌死在十字架上之後復活的那部分,因為耶穌寬恕我們的罪,並死在十字架上。我邀請朋友到我們家看Superbook。我希望他們告訴他們的母親關於Superbook,使她們可以認識耶穌。」

(來源:CBN,2018年11月9日,Vasco Lam 編譯報導)

禱告:祈求聖經的真理和盼望進到日本許多家庭中。

(三)家庭崇拜 -【家的韻律】

我們被造原為敬拜。不錯,我們在世不斷求神的旨意成就,但我們被造的終極目的,是為活出一個敬拜的人生。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和作出的抉擇中,就顯出我們敬拜的對象,為要活出能榮耀神的生命。在世界各地,音樂已被視為敬拜的代名詞,因為一首歌或調子,能驅走煩擾,幫助我們聚焦獨一的真神。因此,雖然唱詩或跳舞並不是敬拜的唯一表現方式,在這裡我們就乾脆用它們來代表敬拜吧。

記得還是孩童的時候,在大型聚會中,我常留意大人怎樣拍掌、舉手、擺動身子,甚至有時動也不動。雖然不理解為何有人站立不動,又有人轉動身軀,但我很想知道,怎樣才算是以「正確的」方式敬拜。關於「以心靈而不是肉體敬拜」,已有大量的神學論述,當然,「以肉體敬拜」究竟是怎樣的,人人的意見會有不同,是否那些唱詩聲量太大的人? 還是手舞足蹈,或以奇特動作引人注意? 另一方面,是否那舞姿優美的人就是「以心靈敬拜」? 無論如何,大多關注都放在勿以「錯誤的」方式敬拜。

舞蹈可以是有力的敬拜表現。我的祖父來自一個保守的背景,他反對社交舞蹈,因為那年代的美國人認為這是放蕩敗壞的表現。就在一次到以色列的旅程中,他參觀哭牆時遇上一場慶典,有一群以色列軍人放下槍枝,開始唱詩,感謝神帶領他們回歸故土,而且還圍圈跳起舞來,他們跳舞慶祝表現的喜樂,祖父也不禁駐足觀看,這時候,突然有軍人一手抓住他,把他拉到這個跳舞圈中,看著他蹣跚的踏步,努力跟上舞蹈的拍子,同行的朋友都笑了起來。這一刻的經歷對他的改變非常深遠。

兒女能經歷以舞蹈的方式敬拜,自由歡樂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對於我們在主裡作父母的,這是相當重要。若然跳舞敬拜要遵守一籃子的規矩,孩子寧願隨著收音機播放的無聊音樂起舞才感到自在的話,這才是羞恥呢! 因此,能在家裡一家人一起敬拜是美好的。

當你們跳舞時,可以一邊哼著一首歌,或者十首歌,又或重重複複唱著一首歌,無論你的家庭敬拜形式怎樣,在家裡一起做吧! 如果你的孩子還年幼,你可以不斷的把他們舉起又放下,隨著幼稚的歌曲與他們一起舞動身子榮耀神。如果孩子大一點的話,可以選他們喜歡的近代敬拜音樂,跟他們學習一些舞姿,可以與你的女兒轉轉圈,或者與你的兒子蹦蹦跳,可以一起跳著,也可以分開的跳,牽著他們的手,大聲的笑著、唱著,又或者謙恭的屈膝跪下、靜默主前。讓孩子看到你在神面前的敬拜,隨後一起暢談你的經歷吧!


作者Shani Ferguson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彌賽亞信徒敬拜主領,熱衷祈禱及家庭牧養。她和丈夫Kobi在耶路撒冷領導耶穌以色列(Yeshua Israel)以及以色列藝術家啟動」事工,讓以色列藝術家和音樂家聚集,敬拜,培育和擴展恩賜。他們5個孩子現居於耶路撒冷。

孕育天國夢想家 與天父同築夢

「築夢文化」特會於10月17-19日由孵化箱事工舉辦,大會邀請了美國伯特利教會,「神國在商界」事工及全球轉化學院總監安迪美臣(Andy Mason)為主要講員,安迪美臣說:「神透過身邊的人塑造你。神邀請我們加入一個築夢的群體——一個催促人跨越自己的能力範圍,發現和活出夢想的群體。」他又鼓勵與會牧者及信徒去建立築夢的氛圍,以致下一代能更好活出充滿夢想的生命。

認識天父是追尋夢想的根基

.安迪美臣(Andy Mason)

追尋夢想的根基並不是夢想本身,而是成為天父的兒女,天父會滿足兒女的想望。安迪說:「追夢離不開認定神是神,而我們是祂的兒女。祂是無限的,而我們是有限的。」他指出,我們不能用努力去達到神的標準,只能承認沒有耶穌就會失敗。生命是為了學習去體驗神有多愛我,不是證明我們有多愛祂。他引述約翰福音17章3節說:「永生是什麼?是認識獨一的真神,認識耶穌基督。」當人願意捨去生命,不再為自己而活,所做的一切都可以尊榮神。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空洞,就是不理解神的本質是一位父親,未能感受祂的愛,與祂親密同行。若神只是滿足你的需求,你仍無法明白祂是位父親,因為這些監獄長也能做到。父親會滿足兒女心中的夢想和渴望。他又強調:「萬物在等待神的眾子顯現,是兒女而不是工人、臣僕(羅8:19)。」

安迪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你裡面蘊藏的東西比你所知的更多。神用你的身體包裹著來自祂的夢想。當你踏出一步,發現和活出夢想,你會在過程中發現神更多。所盼望的遲延未得,令人心憂;所願意的臨到,卻是生命樹。(箴13:12)生命樹就是你的獎賞。其實你甚至不用完成那個夢想,當你開始前進,並慶賀所踏出的每一步,那份堅毅和辛勤,那些鍛鍊品格的挑戰,你在過程中所獲得獎賞將超越你所能想像。那些在你身邊的人,此刻就在等待你活出夢想,啟發他們,並給他們盼望。這個世界需要更多全然活著的人,那人就是你!關於信徒如何開始與神築夢,他又指出,步驟比許多人想像中簡單。「若我能看到神看事情的角度,如果凡事都是做得到的,我會做什麼呢?這就是我們追夢的根基。不要只是尋求我能做的事,而是問神如何看待這件事。常常我們只看到有什麼不可能,卻沒看見自己手上有什麼。我當下能做一件什麼事走向夢想呢?」

.「夢想清單」工具,鼓勵與會者踏出追夢的下一步

起來擁抱天國夢想家

.馬健明牧師

馬健明牧師也在會中分享了他對年青人興起的夢想。他引用詩篇 110篇3章,指出一群帶著屬靈的激烈,奮力將天國拉到地上的年青人,已經在我們當中。他們以聖潔的妝飾,甘心犧牲自己,並在清晨最黑暗的時候出現。對於如何孕育出為天國發夢的一代,馬分享了7個建議:一、在先知性的家庭中成長,神會告訴他們怎樣向前走,進入突破。二、教導並使他們掌握神的話語。三、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經歷超自然。四、看重和相信他們的夢想。五、期待他們都聽見神的聲音。六、與他們同行,面對跌倒,變得成熟。七、基督末後的軍隊必須是一個屬靈的家:將軍是為父為母的、士兵是兒女們、武器是神的同在。馬宣告:「讓我們這一代開始保護和孕育天國夢想家,使他們好像耶和華的軍隊向前走。我們一定要突破,絕對不能再浪費這一代的年青人。」他又激勵與會者說:「總要有一代人起來擁抱下一代,總要有一代人起來說魔鬼的手不能再觸碰我們的下一代,他們是屬於耶和華的。」

馬又以自己十多年前的經歷為例分享,他剛開始領受異象要開始孵化箱事工時,有人寫下一張紙條給他:「Pastor Eddie(馬牧師),我們相信你的夢想。」寫字條的人後來奉獻了555萬,讓孵化箱事工這個夢想得以實現。馬牧師說:「因為有人相信我們的夢想,事情就發生。」他最後又分享了對香港的下一個夢:「香港會成為使徒性的城市,作為中國的南大門影響中國。有夢想的一代要起來營造這個城市。」

(記者林暐皓報導)

[國度觀點] 以新歌釋放神的啟示

近期香港社會在政制、民主及公共財政等議題上爭論不斷,年青一代對個人的身分認同感到迷茫,對這片土地的未來展望普遍悲觀。教會本應是山上的城(太5:14),向整個地區提供盼望,卻常在各個社會議題上進退失據,流於口誅筆伐,心志無法相同,更遑論作出有影響力的行動,因此教會近年在社會上逐漸失去話語權。聖經說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甚至可譯作滅亡(箴29:18)。香港的教會如何在仇敵的破壞面前拒絕被動,照著預言打那美好的仗(提前1:18)?

神賦予每個兒女使命,按照神的心意治理全地(創1:28、太 28:19-20),而先知性及使徒性恩賜現正逐漸在普世教會被恢復。神釋放教會作為天國議會(Ekklesia)的啟示(希12:23),教會在地上捆綁的在天上也捆綁,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釋放(太16:19)。恰克•皮爾斯(Chuck Pierce)過去曾多次宣告,華人將在未來10年會成為最有影響力的族群,香港是釋放突破和開啟亞洲的門戶。時候到了,香港教會要將這些在靈裡看見、神在永恆已經成就的計劃釋放到地上,並作出使徒性的行動見證神的作為。

唱新歌,是其中一種新穎又有效的釋放神啟示的方式。新歌是從神領受天上的啟示,然後透過聲音釋放出來,不一定需要完整的歌詞或旋律。新歌超越人的理性,改變氛圍,讓聽見的人倚靠神(詩40:3),認同祂在香港的奇妙新工作(詩98:1)。讓我們學習拿起這屬靈武器在香港釋放神的判決:除滅魔鬼的作為、挪移空中魔鬼的座位、設立神的旨意,改變屬靈氛圍、恢復國家命定。因此我們可以唱新歌來頒令,香港的命定是一個將敬拜的香氣呈獻給神的港口。教會要同心投入末後敬拜禱告運動,興起本地的聲音,不單單倚賴外國的歌曲及模式。

香港是中國的門戶,要將神國度的豐富和啟示引進中國。神既然把我們設立於這個時代,我們必定能夠尋見神對此地更高的心意,並以敬拜和禱告帶著合一集體的權柄轉化香港。讓充滿藝術文化的香港,以創意的方式付諸行動,讓我們乘著這一浪華人的復興而上,彰顯神的國度。

跨越公投500萬票門檻 幸福盟全台總動員

距離愛家公投第三階段(11月24日)只剩7週,下一代幸福聯盟(簡稱幸福盟)發出總動員令,期盼全台4,500多間教會表態支持,且將比照「選舉」模式推出一連串造勢活動,於10月20日推全國同步大擺攤。

愛家公投三案,不僅通過中選會第一階段審查,第二階段還以每案近70萬連署人,超越預期35萬份的兩倍。參與其中的寇紹恩牧師(台北基督之家主任牧師)於10月3日表示,如今面對又大又難的第三階段大選綁公投,且要跨越500萬同意票的通過門檻,神給他的感動是:「不要隨便說不,你去禱告!」

「雖然沒有人看好大衛可以打倒巨人歌利亞,但大衛心中有神,倚靠耶和華他就得勝!」寇牧師說。這些日子以來,因著愛家公投的推動,他領受到三件事:一、基督徒的靈魂甦醒。以前教會不碰教會門外的社會議題,但什麼都不碰,如何作光作鹽?如何發揮影響力?鹽巴總放在罐子裡,是不會對菜餚發揮影響力的。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冷漠,冷漠的結果就得承受後果,因著愛家公投的推動,基督徒靈魂甦醒過來,預備好為主爭戰。二、教會的體質改變了,以往內斂著重牧養的教會,搖身一變成為外展型教會,成為耶和華的軍隊。如同以西結書37章所描繪的滿山遍野的枯骨,當骨與骨相連,注入神同在的氣息,就成了耶和華的軍隊。三、看見神做奇妙的工作,促使不同宗派的教會連結,國語跟台語教會,原住民跟漢人教會,放下彼此宗派不同意見,同心合意連結在一起。

距離11月24日大選綁公投投票日,只剩7週左右,幸福盟第一波宣傳主軸是「讓他們都知道」,盼望全台4,500間教會懸掛「愛家公投」布條,表態支持愛家公投。寇牧師說,當初愛家公投連署遇到的最大困難,其實最大比例是不知道愛家公投的意義,也沒聽過多元成家、多元情慾、不當性平教材的嚴重性,因此要讓民眾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才會主動去投票;另外鼓勵上百萬的基督徒,在汽機車上懸掛布條或貼貼紙,表明支持愛家公投的屬靈立場,渴望讓更多人注意到這件事。

在第二波的宣傳,幸福盟發出教會動員令,盼望眾教會牧者加入愛家教會LINE群組,彼此連結。幸福盟已在各地聯禱會大力宣傳推動,目前已逾1,100人加入群組。第三波的宣傳,幸福盟將於10月20日推出全國大擺攤,比照公投連署階段擺攤行動,鼓勵民眾加入各地愛家盟LINE群組,藉由社交媒體分別從社會、教育、法律不同角度,提供愛家公投相關資訊,讓大部分不是基督徒的民眾了解究竟發生什麼事。之後的7週會陸續宣傳愛家公投的活動,不僅鼓勵大家參與公投,還要投對的票、投對的選項。

 

(台灣國度復興報魏麒原報導)

(二)家庭問答比賽 -【家的韻律】專欄

在世上尋找立足之地,是很多人經年累月的追求。人們為求得到歸屬感,會作出許多糊塗無知的事情來。雖然我們的孩子在青春期中難免會做出愚笨之事,但你可以放心,孩子若視自己的生命是一個更大故事的延續,便不會傻乎乎的在朋友面前證明自己。他們高中畢業時或許仍未找到人生目標,但在還未取得學位以前,他們肯定已認識自己家傳的智慧和文化。

去年,在我們女兒就讀的三年級課堂中,班上正談論家庭歷史這題目,女兒對自己家族歷史的認識程度叫老師驚訝,女兒亦解釋這是因為我們常在用餐時間以問答比賽形式談論家庭歷史。那天晚飯的時候,她很自豪的分享,同學多麼的羨慕她,因為她對自己的認識是那麼的多,又因為我們是她班中唯一仍恆常共進晚餐的家庭。

走訪世界各地,我發現當需要作簡短的自我介紹時,人們總以他們是何時何地出生開始,似乎他的世界是在他呼吸第一口氣時才出現,然而,猶太人介紹自己時,往往會以「我的祖父母來自……」開始,花幾分鐘談及背景才分享自己的出生。他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猶太人的身份不是個人的,而是歷代猶太人的傳統深深影響著今天的我們,刪去那部份就缺失了自我身份的一大部份。別以為教導孩子家庭歷史是一年一度,在家中壁爐旁邊的莊嚴大事。教導家庭歷史宜以滴水穿石的形式,有些家庭故事需詳述背景,但很多家庭史實都能以「家庭問答比賽」形式分享出來。我們將點點滴滴的家庭歷史以問題形式提出,看誰能回答,這問題又會在年中重複提出,看誰會記起來。

問題可以是有多個答案的,如「家族裡誰有不少於3名兄弟姊妹?」,答案可以是數個名字,問題也可以是指向某位家族成員,如「誰曾為兩個不同的國家服兵役,這兩個國家的名字是……」設題要適齡,但亦可以是家族歷史中不光彩的事情,如我們在家中就問過「誰燒了祖屋,又帶著保險金離家出走?」。這問題可以帶出一個更詳盡的故事,那燒毀祖屋的故事最後就演變成一個浪子回頭的有力見證。想想,你會驚訝你的家庭曾有過的許多故事,一下子如泉湧般在腦海浮現出來。我們常在晚飯時玩這個遊戲,當然,其他場所也會適合,就如在長途車上,或是到診所候診,大家悶坐在一起的時候。


作者Shani Ferguson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彌賽亞信徒敬拜主領,熱衷祈禱及家庭牧養。她和丈夫Kobi在耶路撒冷領導耶穌以色列(Yeshua Israel)以及以色列藝術家啟動」事工,讓以色列藝術家和音樂家聚集,敬拜,培育和擴展恩賜。他們5個孩子現居於耶路撒冷。

【Kingdom LIFE】青木瓜汁營商宣教 改變沖繩破碎家庭

近期,各色各樣的市集在香港遍地開花,「行開市集」的朋友們是否留到有一支來自沖繩的青木瓜汁?原來這個主打青木瓜汁的品牌Forever Bride背後有一個從神而來的異象——餵養沖繩的兒童及修補破碎的家庭。今期Kingdom Life訪問了這個沖繩的兒童事工及品牌創辦牧師,了解神如何帶領他們透過營商,支持神國工作。

嚴重的家庭問題

.日本沖繩

沖繩風光如畫,是廣為人知的渡假勝地,但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根據日本總務省2014年的人口調查數據,沖繩縣是全日本離婚率最高的地方。當地許多人很年輕就結婚,生子後很快離婚再婚的個案也不少。在新家庭中,這些來自上一段婚姻的孩子容易被漠視。有些後父不容許這些孩子和他們現在所生的孩子同桌吃飯。即使一家人到餐廳吃飯,後父會丟下這些孩子在餐廳門口等他們吃完。沖繩很多小孩子在這樣複雜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食物上都未必得到飽足,更遑論家庭溫暖,據統計,沖繩每3個小孩子就有1個面對家庭暴力問題,身心靈都受到傷害。

服事兒童的異象

.砂川和美師母

Forever Bride創辦人砂川和美師母分享,15年前,她在沖繩開始自己的飲品公司,直到10年前,神在夢中給她異象:「我看到很多小孩子,他們心中有鬱結,希望有人可以幫助他們表達。」後來她發現,很多來自破碎家庭的小孩子,每天只能吃一餐,就是所讀小學所提供的午餐。他們的家人不會給他們提供早餐和晚餐,因此常常挨餓。原來即使在日本這樣的文明國家,在沖繩還有很多小孩子缺乏營養。神就是這樣透過一個異夢,呼召砂川和美去服事這些兒童。4年前,她就用自己飲品公司的資金,開辦了兒童食物銀行事工。由舉辦興趣班開始,在下課後提供食物給小孩子。她由一星期開放三天,漸漸擴展至每天開放。事工地點取名Kodomo Café,避免了「食物銀行」這種扶貧機構的標籤。砂川和美解釋:「我們不能叫做食物銀行,以免其他小孩子覺得只有很窮的小孩子才可以來。」Kodomo Café成為小孩子聚集的地方,讓他們一同讀書學習,或做義工,並且在基督裡找到盼望。然而,營運這種兒童事工需要的資金從何而來呢?

.Kodomo Café的孩子

從神領受青木瓜汁配方

數年前,砂川和美自覺身體開始轉差,於是就向神禱告,給她一種能讓身體變得健康的飲品。神再次透過異夢,賜給她青木爪汁的配方——運用沖繩的青木瓜、四季桔、生薑、艾草、蘆薈等食材,製成營養豐富,容易被身體吸收的飲品。她將青木爪汁給人試飲,反應都很正面。沖繩很多人有酗酒問題,當某項健康指數超過10度就會有健康問題。她遇到一個指數已達9度的人,一個月喝了六支青木爪汁後,指數已降至5度。而有一位患有癌症和高血壓的病人,醫生說他只有兩個月的壽命。他喝了青木爪汁8個月後仍然在世,還可正常進食。神對她說,很多人會買這青木爪汁,產品收入可以用來資助兒童工作,因此她將售賣青木瓜汁收入用作營運Kodomo Café。

神的愛醫治眾多家庭

Kodomo Café運作了2年多,超過30個小孩子來這裡認識耶穌,再向父母傳福音,結出了不少美好的果子。有父母改變了,不再吸煙。甚至有父母交出刀和槍給她,說他們決定放棄暴力。不少來到Café的孩子本來只能用粗口溝通,砂川和美說:「即使他們喜歡你,他們只會用粗口罵你,甚至打你,因為這是他們從家中學來的,並不知道有其他的表達方式。」有一些孩子被家暴,本來不能原諒父母。當他們相信了耶穌,禱告了一段時間後,願意放下仇恨,原諒父母。有一個男孩非常恨父親每晚打他,甚至想殺死父親。他來了Café一年,開始禱告,學習愛和原諒父親。然後突然有一日,他的父親決定,從此晚上10點就睡覺,不再深夜酗酒及打他。

在港工作多年的日本姊妹加藤宮子被Kodomo Café所作的工作感動,神呼召她成為Forever Bride在香港的代理人,除了推廣這個健康的青木瓜汁飲品,透過營商方式為事工籌募資金,更向香港教會及信徒傳遞沖繩的屬靈需要,常常帶領香港短宣隊到Kodomo Café服事,見證神醫治與改變下一代的大能彰顯。

.加藤宮子在觀塘市集向人介紹木瓜汁

Forever Bride

(記者林暐皓報導)

[國度觀點] 共建青年多元牧養平台

近年,香港教會青少年流失率高企,教會不斷老化,青年牧者亦大量流失,使教會青黃不接。另外,青少年外展處處碰壁,即使花費大量資源投入佈道事工,福音卻無法落地生根。不少教會看見牧養下一代的迫切需要,然而礙於資源不足,缺乏專職牧養青少年的牧者。很多青年牧者除了牧養固定的青少年群體,還同時兼顧門訓、講道、外展、探訪、行政等,長期的單打獨鬥和身心靈透支,實在倍感乏力,服事熱情也逐漸被消磨。面對內憂外患,教會該如何面對?

在使徒時代,聖靈降在門徒身上,使信主人數不斷增加。後來,不同團隊更被差派去開展和堅固各處會堂門徒,形成「網絡牧養」的模式。「亞波羅算什麼?保羅算什麼?我們都是神的執事,藉着我們,你們信了;這不過是照着主給各人的恩賜去做罷了。我(保羅)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使它生長。」(林前3:6)保羅和亞波羅按著神給他們的恩賜,事工分別著重於傳福音和幫助信徒生命成長,彼此相輔相成來牧養信徒。神給各堂會、牧者的恩賜都與眾不同,各人應各盡其職,發揮神所賜的信心及恩賜,使神的工作藉著他們得以成就,建立基督的身體。

現今面對新世代多元文化的展現,香港教會必須認知多元牧養的需求。基於不同群體的需要,香港教會發展出不同光譜的堂會,創建多元平台去接觸、牧養、門訓新一代,這可算是香港教會的特色。多元牧養提供不同平台,讓年青人被建立服侍,與牧者同心同行,更讓牧養帶來更大的果效。東區有兩間堂會,每週一齊舉行青少年崇拜,結束後分堂小組牧養。在資源和人手短缺下共享資源,兩堂的牧者互相搭配,青年領袖也合一服侍,人數更持續增長。由此可見,資源共享是未來中小型教會的出路之一,除聯合崇拜外,聯合青少年營會、外展活動等,可讓不同堂會各司其職,彼此建立下一代,創建多元牧養的模式,已達致更高的牧養成效。


文@胡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