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備的呼召 -【荒年中的恩寵-在關鍵時代重讀約瑟故事】專欄

2016年春天,信耶穌的以色列拉比阿睿(Ari Sorko-Ram)來香港主講一個聚會,題目是「禧年的恩寵」。聖經說,禧年是人得到神的恩寵的時候,為奴的獲得自由,欠人錢債的可一筆勾銷。猶太曆的禧年將在那年的10月結束,時不延遲,抓住最後幾個月的機會,我們很想知道怎樣可以經歷神的恩寵,或許懂希伯來文的拉比知道我們從沒聽過的「策略」。

雖然我們的眼神充滿渴求,但阿睿拉比沒有告訴我們引頸翹望的「策略」。一開始,他就說,禧年和聖經節期確實是會讓人蒙福的,但最重要是「事前的預備」,如果我們沒有預備自己迎接禧年,禧年的恩寵就不會出現。沒錯,又是回到生命的課題,神給人應許,不是要人發呆地等候,或有空想的藉口,而是在信心中等候,「並」作出有信心的行動。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

「預備」就是本書的寫作目的。

有些人奉信「屬靈樂觀主義」,認為只要相信,好的日子必然長久,不用為未來做任何準備。

有些人緊盯著時局的惡化,充滿無能感,認為沒什麼可做,因為壞的事情始終會發生。

有些人因看見了異象,認為已掌握天機,於是大安旨意,等候神在某天為他成就一切,而繼續如常過生活。

但有些人希望認識神在這時代的作為,又願意為無法掌握的未來做自身能力之內的準備,但求忠心過日子,卻不為未來憂心。

這本書是為以上的人而寫的。「預備」本是不應停止的屬靈操練,歷世歷代的天國子民都在他們一生中預備自己,如裝飾整齊的新婦等候耶穌再來。每一個時代都有獨特的呼召,神在作出奇妙的事情前,往往會呼召屬祂的人為此有所預備。約瑟並未預知自己遭患難,就已作了先行者。來到危機四伏的這一年,面對未來,我們有太多的不確定,然而不能作為不去準備的藉口,特別是在這關鍵年代,約瑟的故事實在是適時的提醒。


文@黃少芬

(本文摘錄自作者的同名著作《荒年中的恩寵》,作者保留版權)

每天都可以活得喜樂 -【Joyce Meyer】專欄

年青的時候,我總愛在周五的晚上打保齡球,記得有一次我表現失準,卻聽到主對我說: 「求我幫助吧﹗」那刻,我立時想﹕豈能求祢幫助打保齡球?然而,我還是聽從了神的意思,禱告說﹕「好吧,主啊,請幫助我表現得好些。」說罷,祂真的幫助了我!這經驗至今仍記憶猶新,令我大開眼界的是,原來神真的關心我們生活的每一部份,祂渴望參與我們所作的每一件事。

約翰福音十章10節說: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主為我們捨命,為叫我們得著真正的生命,而不是得過且過,和無所事事的生活。神渴望我們每一個都與祂建立深厚、親密和個人的關係,好能享受每一天,並學習與祂一起過活,這裡所指的是,我們日常生活所作的每件事情,都是與神同工,為神而作。當我們明白到,無論在家洗衣或出外購物,我們能親近神,猶如在教會裡或在禱告中一樣,那我們在凡事上就體貼祂的心意了。

在剛開始牧職事工的幾個年頭,我一點也不享受,終日埋首工作,過份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我之所以如此,原來跟成長的經驗有關,以為只要努力工作,成就愈多,別人與我一起就會更快樂,日子有功,我成了首屈一指的工作狂。我花了不少時間才明白到,只知工作、沒有娛樂的人生並不健康,神要我們活得豐盛,我就需要學習如何權衡生命的優次,將個人與神關係放在首位,其他一切均屬次要,這優次的平衡也包括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工作和休息的時間。

努力工作不是壞事,我也喜歡工作,但若我沒有撥出時間來休息和娛樂,很快我就會生活失衡,喜樂全失。只懂工作叫生活變得枯燥乏味,我們唯有打破常規,例如外出旅遊散心,安排特別節目,又或給自己買件新衣服,才會感到興奮。所以,很多人都培養了「為週末工作」的思維,然而,這樣的享受只是基於官感的刺激,並不是神所賜的喜樂。

主賜的喜樂遠遠超越單純快樂的感覺,即使你身處困境,似乎沒有喜樂的道理,它亦能為你的心靈帶來平安和滿足,正如尼希米記八章10節下所說﹕「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這樣的喜樂,能叫週一至週五的平常日子樂也融融!

在約翰福音十五章11節中,耶穌說: 「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另一個翻譯本說: 「使你們能滿有喜樂和歡欣,充充足足的,甚至滿溢出來。」在這之前的10節經文中,耶穌就談到常在祂裡面,因為這就是活出主喜樂的關鍵。

「常在主裡面」就有居住和停留的意思,這不單是指每週一次出席教會的聚會,而是與基督發展個人的關係,與祂合一,結伴走過人生的旅程。事實上,離了主,我們所做的都沒有真正的價值,唯有與主同工,我們才能結出許多好果子來(約十五5)。

神甚願每一天,從早到晚,都與我們同在,祂不想你只有回到教會,或沮喪無助的時候才尋找祂,祂渴望與你建立個人的關係,叫你在所作的每件事情上,都能經歷祂的同在,這樣的話,你就能真真正正的享受每一天了!


文@Joyce Meyer
譯@Shirley Cheng

趙鏞基牧師:異象領受 禱告成就

8月28至30日,世界最大教會創辦人趙鏞基牧師與數位來自韓國、台灣及香港的牧者在「2017祝福香港 生命傳承大會」中,與香港眾信徒及教會分享生命承傳的屬靈經驗及教會復興的得勝之方。

孕育神所賜的異象

在8月29日晚的特會中,趙鏞基牧師以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的事蹟開始他的信息分享。神向亞伯拉罕應許,他的後裔將會如天上的星星一樣多。亞伯拉罕信神所說的話,並遵行去做,神的應許就成就了。所以,當你聽到神對你說話,並用信心宣告出來,你周圍的環境就會變成創造的平台。聖靈首先將一個異象圖畫放在人的心裡,當人擁抱這個異象,聖靈就使用你成為一個孕育的器皿,使神所給予的異象可以成真。

「60年前,我開始教會的服事。當時主日崇拜只有3、5個人參加,但當我向他們講道時,我看見的是300、500人。因為我裡面盛載了從神而來的異象異夢,然後我就按照這個異象作一個器皿去禱告。按照我看見的異象,我見到300個人在我面前。然後我對神說,可以再多些嗎,500個人可以嗎?神很快就帶了500人來我們的聚會,然後是1000人。如果一個人祈禱不是按照神所給的異象,是沒有果效的。亞伯拉罕是一個蒙神所愛的人,但他初時的祈禱是空洞的,因為沒有按照神所給的異象去禱告。神等了10年,他才成為一個合神所用的器皿。當你去祈禱,你一定要深信,你是一個裝載神異象異夢的器皿。神會藉著已經向你啟示的異象,將你一生的命定彰顯出來。我一直以來都是這樣按著異象異夢祈禱的,神解答及應允了我所有的禱告。」

趙牧師憶述,當他的教會有一萬個信徒時,他問神:「如果有一個建築物能容納一萬人聚會就好了。」當他心裡出現這個夢想,就為此禱告。「面對困難的經濟環境,神仍然聽我們的祈禱,可以容納一萬人的教會就建成了!」趙牧師續說:「有一天,當我讀報紙時,聖靈跟我說,你去創辦一份關於我的報紙。當我和周圍的基督徒說時,他們都取笑我,你一定搞不成的。突然之間,我領受了的豐盛思想沒有了。於是我開始禁食禱告:『聖靈啊,你與我同工吧!』我每日都在想像有一份基督教日報,每日按信心祈禱。就是這樣,今日韓國就有這份很受人歡迎的基督教日報。」他又說,當他在感謝讚美神時,神對他說:「我要你辦一所基督教大學,很多年青人將會因著進入這間大學,生命被改變。」他聽見了,就繼續在心裡孕育這個夢想及圖畫。就是透過這樣的禱告和夢想,一所美麗的基督教大學就成就了。「接受神的話語,成為你的圖畫和夢想,神才可以藉著你的禱告叫這件事發生。」趙牧師鼓勵信徒禱告說:「主啊,是你給我的圖畫和異象,現在我心裡渴望的,就是你按照這個圖畫叫它成真吧!」當人相信又宣告出來時,就是一個創造性的行為。「你怎樣相信,就怎樣說話;你怎麼宣告,就會怎樣成就。」

心思意念的更新

「神應許的,你照樣相信和宣告,你就會經歷祂的供應。」趙牧師說,「當你來到教會聽道和聚會,並不單單為了異象,你必須在教會裡經歷神。如果你不能經歷神,這是軟弱信心的表現。聖靈告訴我們,每一日,你的心思意念都需要被更新改變。你如何思想,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如果你總往消極方面去思想,你的生命有可能會被仇敵摧毀。」仇敵的工作是來偷竊殺害毀壞,祂靠什麼方法?就是同樣放一些種子和話語在人的心裡,孕育某些圖畫。「你要如何保守你的心思意念不被攪擾呢?你必須親近耶穌,依靠耶穌的寶血每日遮蓋你的心思意念,魔鬼就不能將祂的話語放進你的心思裡面。透過耶穌的寶血,你去禱告,祂會保護你。透過耶穌寶血的大能,你會明白原來你的生活是大有能力,得勝有餘的。你就會不但得著醫治,而且咒詛會成為祝福。」

「耶穌受死流血,從死裡復活,升天,坐在天父的右邊,就是為了你。很多時候,魔鬼撒旦都嘗試用祂的話語來叫我恐懼混亂受驚。每一次我經歷得勝有餘,都是按照主的話語去敵擋仇敵的話語,粉碎祂的計謀,全部都因為聽到神的聲音而去遵行。奉耶穌的名,撒旦退去吧!」趙牧師說,「當你選擇這樣做,神的平安和喜樂就會充滿你的心。」

(記者莫嵐報道)

張蒙恩:教會要示範天國 憑信心活在恩典中

台灣高雄FIGHT.K教會的張蒙恩牧師八月底來港,與國度事奉中心合辦一場牧者交流研討會,共七十多位來自香港各區青少年教牧出席,希望尋著牧養青少年的新方向。

張蒙恩開首提出,時代已經不一樣了,現在40歲以下的人在乎教會的信息是否「落地」才會來,光是說得動聽是沒用的。他提醒與會者,作為教牧,要示範天國,因為耶穌的重點是天國。教會應著眼於如何把天國運行在地上,而不是教會增長。教會應跟隨耶穌傳揚天國的福音,而不是靠恐嚇說地獄近了。他是第二代基督徒,「耶穌愛我」他知道卻感受不到。他後來才明白那套宗教的模式是「人的遺傳」,是活在「律法之下」。

那如何活在「恩典之下」(羅 6:14-15)呢?張蒙恩綜合聖經,配合自己的經驗說,第一步是像亞伯拉罕,離開固有模式,跟隨神就是悔改。在已有的體制之內做一些小改變,也許不能改變整個系統,有時候神要我們「另起爐灶」。「經歷應許的關鍵是信心!」他回想FIGHT.K開始的時候,是一分錢都沒有從舊的地方拿走,但他們相信天父會引導他們到寬闊之地。到了今天,他們仍是零貸款,而且戶口存款一直都只有幾萬台幣。

「恩典才是翻轉世界的關鍵!」張蒙恩清楚地指出,「世界就是做得好才有好東西,如果教會也是說要努力、要拼搏,跟世界有何不一樣?」做錯了還有恩典,才是恩典。基督徒經歷過當神的孩子有多好,才可以給別人恩典,否則就會要求別人也照樣拼。「能不能得著產業,跟你的軟弱沒有直接關係。當你相信自己是神的孩子,就有產業!」新約的重點是接受憐憫和恩典,不是靠行為稱義,那是無知(加 3:3)。我們要學習披戴基督,因為神是由看耶穌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每天去宣告:「我是寶貴的、尊榮的,天父非常愛我,非常喜歡我。(賽 43:4)」接受與耶穌那份關係,而不是追求東西、業績;從心底感謝耶穌的救贖。當我們善用天父的恩典,神就還要加給我們,讓我們每天都活在恩典之中。

張蒙恩相信,真理是任何年代、領域、環境都通用的。因此轉化職場在於先禱告跟天父的真理溝通,不按傳統習慣、自己的方式,把天父的創意和策略運作在職場。對客人來說,簡單的祝福禱告,提供超乎期望的服務,就是福音(Good News)。他也守安息日,雖然是主任牧師,但他們星期日沒有聚會,睡到自然醒,下午休息看電影,跟家人吃飯,安息日就是慢活,不做與謀生有關的事。

神恩待張蒙恩,把他來香港的機票升到商務倉,座位是「17HK」。他相信天父耶穌聖靈在高雄做的,在香港也可以實現。

(記者林暐皓報道)

禱告豈能疑惑?-【Joyce Meyer】專欄

禱告是我們與神關係重要的一環。禱告並非責任,而是莫大的權利,想想,創造萬物、能知萬事的神,竟然渴望我們來到祂面前,坦然無懼,靠著基督與祂建立關係,這是何等的寶貴!希伯來書四章16節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相信神愛我們,並深知祂滿有憐憫,使我們藉著基督得以在祂面前稱義 (林後五21),這是多麼的重要,因為若不是這樣,我們就必須苦苦掙扎,才能相信神聽禱告和渴望幫助我們。

神實在認識我們的一切——我們的對、我們的錯,祂的愛是無條件的,祂樂意與我們相交,滿足生活的每個需要,祂能夠且願意應允禱告,我們的缺點與此毫無關係。

然而,疑惑往往是禱告蒙應允的障礙,我們心裡疑惑,常是因為我們只注視自己,著眼自己的軟弱和過錯。但禱告的關鍵在乎仰望神,相信祂賞賜智慧和分辨的能力,叫我們知道當信的是甚麼,當作的是甚麼。雅各書一章5節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

神是真智慧的源頭,祂願意厚厚的、不帶斥責的,把它賞給我們。「厚厚」所指的,是那豐足有餘的供應,而「不斥責」的意思是,即使弄得一塌糊塗,我們仍可以來到神的面前,祂必幫助我們。

這不是說,當我們犯錯的時候,祂不會糾正和教導我們,就像所有愛自己兒女的父母,祂會管教我們,希望我們得著最好的,當我們遇上麻煩時,祂不會按我們的表現而決定是否幫助我們,祂的愛並不附帶條件。就讓我舉個例子說明吧!倘若我的兒子被隔壁的人欺負,需要我和他爸爸幫助時,我們不會視乎他是否做好所有的家務才有反應,若然聽到他求救時,我們還先去檢查他是否已做好本份才介入的話,那就很荒謬的了。

作為父母,即使孩子不是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對、做得完美,又或沒有照我們的意思去作,我們不會因此拒絕幫助他們。神是我們的父親,祂知道我們都是不完全的,祂樂意參與我們生活的每一部份,我們根本不用懷疑!

當我們懷疑神,就落入相信與不信的夾縫當中,變得心懷二意。但哥林多前書二章16節指出,我們活著是有基督的心思了。換句話說,我們要效法神的心思意念,好叫自己不被肉體的情慾牽動,過著不體貼聖靈的生活。

雅各書一章6節說到,當我們來到神面前求智慧,就必需「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這不是說我們就永不動搖,而是當我們感到疑惑時,我們曉得當怎樣迎難而上。

當我在講壇前,看到會眾的反應,有時也會懷疑自己是否在分享「正確」的信息,這刻我便需要倚靠神,並對自己說: 「我已為此禱告,又為到講道的信息尋求神的指引,因此,我不要心懷二意,我要倚靠神!」

為到心裡所願的向神祈求吧,並堅定相信祂要成就自己的旨意。不管自己心情如何,眼前處境怎樣,別人說的是甚麼,決心相信祂和聖經吧!唯有聖經的教導才是至關重要,每次禱告的時候,只要單單信靠主,你就定能戰勝疑惑。


文@Joyce Meyer
譯@Shirley Cheng

禱告蒙應允之秘訣 -【Joyce Meyer】專欄

當你禱告時,有否感覺像欠缺甚麼似的?你感到禱告沒有能力?或感到疑惑、恐慌?甚或根本沒信心神聽你的禱告?以前的我常有這樣的感覺,以為是說錯了甚麼,或是禱告太短,還是不夠口齒伶俐,因此,總擔心禱告是否有用,感到十分沮喪。

每次禱告之後,我總渴望見到神在作工,我的禱告帶來了改變。但我們卻往往把事情變得複雜,以為要用指定的方式,作指定的事,才會見到果效。其實,大有能力和改變生命的禱告,可以是出奇的簡單!

首先,禱告時對神有信心是極其重要的。希伯來書十一章6節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需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撫心自問:「我信神聽我嗎?我信祂關心我,願意參與我生命的每一部份嗎?」若我們不是真的認識到神愛我們,及祂希望幫助我們,那麼要對祂有信心就必須經過一番掙扎。認識和經歷神的慈愛,是建立大有能力的禱告生活之關鍵。

此外,以真誠的心來到神的面前也是同樣重要。雅各書五章16節說: 「……義人(竭力)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一顆真誠的心只會注目神,相信祂聆聽你、應允你。誠心禱告並不需要流淚或叫喊,而是在乎內心對神的態度。神愛我們,關心我們,渴望幫助我們,這樣的認知叫人何等興奮,但我們也要盡上本份,就是透過禱告,才能得著神為我們所預備的。雅各書四章2節說: 「……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

然而,我們務要求神的旨意成就,而不是單單為自己的想望或需要祈求。雅各書四章1節告訴我們,為肉體的私慾竭力追求,只會帶來「爭戰」和「鬥毆」,叫我們嫉妒,貪戀別人的所有,並會因「得不著」(雅四2)所求的滿足和快樂而心生憤恨。這經文指出了人生種種問題的源頭。我們以為不快樂,是因為得不著渴望得著的所有,但事實是,只有神能滿足我們內心的渴求,只有祂是公義、平安和喜樂的源頭。(羅十四17)除非我們學會住在祂裡面,相信祂作的工都是為我們最大的好處,否則我們難以享受生命。

假若你仍未確定,是否正在尋求祂的旨意在你的生命成就(而我們所有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那麼,你需用時間單單住在主裡面。在約翰福音十五章7節中,耶穌說: 「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常在裡面」就是活著、居住、停留的意思,這不是週日早上與神相聚片刻,然後按著你的喜好過著其餘的日子。神願意與我們共度週一、週二、週三、週四、週五和週六呢!當我們研讀聖經,默想祂的說話,在禱告中與祂相交,祈求神為我們成就祂的計劃,我們便能在心裡知道祂的旨意。

能夠與神對話是何等奇妙的權利!你可以來到神面前,為到你心裡的渴望向祂禱告,說: 「主啊,我不求任何祢不願意我得著的東西,假如這不是祢的旨意,就求祢不要把它賜給我,我相信祢,請祢掌管我的生命。」為到你心裡的所有事情祈求吧,並要簡單、直接。記著,禱告不過是與神交談,你可以隨時、隨地、整天禱告,祂必定應允。


文@Joyce Meyer
譯@Shirley Cheng

抓緊眼下的幸福 -【愛有道】專欄

幾經掙扎思量,他決定向上司遞辭職信,離開這個十多年的位置。有同事替他不甘,這個上司才到任一年,弄得滿城風兩,人心惶惶,已相繼有同事被辭退,他算是「老臣子」,還不敢對他有所行動,不應自動離職。也有同事稱讚他「走為上著」,不要等人家下逐客令,「炒老闆魷魚」是保全自己的尊嚴。

稍有人生閱歷的人,都曾試過一次又一次的「去留」抉擇—一段糾纏已久的關係,一個充滿鬥爭的團體,一個令你失去動力的工作崗位,一片看不清前景的土地……。

眼下的幸福該如何解讀?十多年安穩的工作崗位是幸福,踏出安舒區是一場冒險;被動地承受著上司的臉色是一種壓力,提起勇氣離職是有尊嚴的幸福。數年後回首,重新評定昔日的決定,留下或離去總有另一番景象,但事過境遷,再沒有可以推倒重來的機會。你可以回顧往事,或默念哀悼,或暗自歡喜慶幸,卻不要停駐太久,因為現今的日子才是真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面對曠野的生活就後悔了,他們眼目的焦點不在明天與及神的看顧,也忘記了作奴僕失去自由與尊嚴的心靈痛苦。他們看不見眼下的幸福,給回憶與後悔扯著後腿,只能在曠野兜圈,四十年未能進入應許之地。

因此,在作出抉擇之前,絲毫不能輕率,不經思考的衝動決定,容易把眼前的幸福給斷送了。可是,猶豫不決的人,亦可能錯過開拓與建造幸福新天地的機遇。一旦作出明智的選取,就不要心懷二意,相信或遭遇困難,施恩的上主,必不會捨你而去,信靠祂的,仍然走在幸福的路上。


文@徐惠儀

「耶穌君王國際事工」訪台 馬都納多﹕神榮耀釋放超自然更新

美國「耶穌君王國際事工」(King Jesus Ministry)的創辦人基耶摩‧馬都納多(Guillermo Maldonado)牧師及其團隊,6月初前往台灣舉辦「超自然大能與使徒性教會特會」,盼透過教導與服事帶領與會者經歷天父超自然能力,並啟動超自然的事奉。

特會一連三天在台北靈糧山莊舉行,超過200間教會,約1,500人參加,其中有許多病得醫治的神蹟彰顯。在第一天聚會上,馬都納多牧師說,信心本是超自然領域的開始。他引用出埃及記三章14節問「神是誰?」神的名字是自有永有、全能全知,並且無所不在的神。因此,祂不是將來的,或是過去的,「祂是現在的神!」他說,關乎神的一切都是超自然的,神遠遠超過自然的定律、科學、教育、疾病、癌症、危機、困難等有限的狀態與思維。「信心」從哪裡來,就是從神而來,而從神來的就是超自然。

第二日晚間,馬都納多牧師教導「聖靈」的重要性。他表示,聖靈更深的意思就是神的同在。聖經說,聖靈運行彷彿風,而風意指行動,當聖靈運行的時候,就會像水潔淨、像火煉淨,當聖靈在運行的時候,就會有動力發生,會帶出奇妙的事。創世記一章2節說,起初,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因此,他鼓勵教會,要渴慕聖靈的同在,邀請聖靈運行在人的裡面,神會被人的渴慕吸引而充滿同在。

在第三日晚間,馬都納多牧師講解「神的榮耀」。他指出,神的同在帶出神的榮耀,而神的榮耀就是神自己!因著人的信心和渴慕,神彰顯祂自己的榮耀,甚至帶出醫治與恩膏。哈該書二章6-9節說:「……過不多時我必再一次震動天地、滄海、與旱地……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當神的榮耀降臨時,即便人沒有為你按手禱告、或碰觸到人,也會有神蹟奇事發生,因為神的榮耀,就是神自己在人當中做超自然的改變與更新,或醫治釋放的工作。

會上,馬都納多牧師帶領與會者進入更深的渴慕,他教導說,當人陷在極度飢渴的裡面時,就是謙卑的時刻,並且全心全人的仰賴神,毫不保留的呼求祂。他也提醒信徒,不以自己經歷為滿足,應更多的渴慕、謙卑來到主面前。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劉以琳綜合報道)

奪回所失 -【Joyce Meyer】專欄

我被劫了! 當我開始認真研讀聖經,並發現自己沒有活出基督藉捨身賜我的新生命時,這啟示對我猶如當頭棒喝。起初我真的接受不了,但我真的需要認識這真理,才能開始經歷那奇妙的改變,活出今天真正享受的生命。

作了信徒多年,昔日的我對與神同行並不著緊,終日只有愁眉苦臉,沒有經歷真正的平安和喜樂,且常有罪疚的感覺。感恩的是,透過約翰福音十章10節,神指示了我不用活得苦澀,並能靠基督得著豐盛的生命,但我必須作出改變! 於是,我求神指示我該作甚麼,才能成為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所說的「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當然,要成為從裡到外的「新人」是個漫長的過程,當我們接受基督作個人的救主,並重生之時,我們就有份於神的本性,像種子一樣,約翰一書三章9節:「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原文作「種」)存在他心裡…..」種子需經澆水,往下扎根,才能開花結果。扎根於基督的生命,就能結出這些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加五22-23),靠著神的恩典,我們能以面對人生的挑戰,並克服困難,讓別人見到基督活在我們心裡,並渴望得著我們所得著的。

要經歷這樣的人生,關鍵在於識別那到來「要偷竊、殺害、毀壞」的盜賊。(約十10)在約翰福音十章10節中,耶穌指出我們的敵人魔鬼,旨在叫我們離開神,但當你讀畢整章聖經,你會發現耶穌指責的其實是被魔鬼操控的宗教制度,因為牠最想攔阻你認識到神有多愛你,並你能透過與基督的關係,奪回魔鬼從你身上所偷去的一切。

當我認識到神對我無條件的愛,並祂為我的人生有美好的計劃時,我便明白到祂渴望與我建立深入、親密和個人的關係,而且基督徒的人生並不在乎宗教,而是與基督的關係,因為宗教就是那盗賊,攔阻我們變成基督的樣式。

當然,我說的「宗教」並不是指出席教會聚會。到教會去學習神的說話,幫助我們靈命成長,這固然重要,但我們要小心那靠行為表現的思維,它會誤導我們,以為神是否悅納我們,取決於我們的行為。

擁抱宗教態度的人會說:「我只要多禱告、多讀經、多作善事,或穩定出席教會聚會,神就會喜悅我了。」這樣,我們就像踏上跑步機一樣,疲於奔命的幹著各樣事情,為討神的喜悅。

事實上,與神的關係只建基於祂愛我們這個真理,它指出我們在基督裡的身份,我們認識到神有多愛我們,那是因為耶穌為我們死在十架上,透過祂的犧牲,我們能擁有所需的一切,成就神在我們身上的心意。

我們禱告、讀經、到教會聚會,幫助別人解決困難,這一切都是美事,但重點是我們所作的,只是我們對神的回應,而非為博取祂對我們的愛。我們要知道救恩是神給我們的禮物,我們為主而活是為了表達對祂的愛,這是關係,不是宗教。

在基督裡的新生命是十分美妙的,因為我們能因此成為神的殿,祂的靈也會住在我們心裡,與我們同工,在我們生命的每個範疇帶來修復和完全。當我們學習跟從聖靈的帶領,我們就能得著神為我們所預備的,並奪回本是屬於我們的一切!


文@Joyce Meyer
譯@Shirley Cheng

敢於相信 -【Joyce Meyer】專欄

父親於83歲高齡歸主,雖然多年來我都以為「他這個人永不會改變的」,但我為他的禱告並沒有停下來,感謝神,他終於改變了,並且可以說是脫胎換骨。

更新改變指的是由內至外的徹底改變,當我們成為重生的信徒,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說我們「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當聖靈臨到我們,祂就開始在我們裡面作工,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志和情感,叫我們變得一天比一天更像耶穌。當我們在靈裡成長,聖靈在我們心內動了的善工,就能透過我們的行事為人彰顯出來,成為神作為的見證。

可惜的是,人總是不相信自己能徹底改變,且以為別人也是如此。事實上,只有神是永不改變 (來十三8),祂更渴望我們敢於相信,祂「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

問題是,你期望神為你作甚麼?或許你正經歷艱難,想到你的孩子不能改變,婚姻不會改善,體重持久不下,又或很想找到更好的工作,或是能以還清所有債務。但耶利米書二十九章11節說,神為我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祂為你設定了美好的計劃,以致你能敢於相信,祂能醫治你任何一處的傷痛,助你面對每一個的困難。現在就開始吧,期望神為你做得更多,遠超過你的所求所想。

要得著神所想你得著的,關鍵在於效法祂的想法。羅馬書十二章2節教導我們要心意更新而變化,要過體貼聖靈的生活,我們需要在以下幾方面改變我們的想法﹕一、對神的想法。認識神的性情是多麼重要。祂不是輕易發怒的神,也不是嚴苛、強硬、尖酸、壓逼的神,祂是恩慈、和善,叫人輕省的神。(太十一30)神愛你,若你此刻明白祂有多愛你,你就能心存盼望,相信生命中需要改變的都能得著改變。二、對自己的想法。若你不喜歡自己,你在生命的每一方面將會甚為艱難。不要追求完美,沒有完全人,無論我們做的是甚麼,我們總會找到不足——我們禱告不足、讀經不夠、工作未盡全力,但神曾對我的內心說話,祂說﹕「喬依絲,你永遠是不足的,但我卻是足夠有餘。」因此,耶穌來了﹗只要相信,你在基督裡已得以稱義,並能靠著祂凡事都能作。(林後五21,約十五5,腓四13)三、對生命中的試煉與痛苦的想法。哈巴谷書三章19節說,神是我們的力量,祂要幫助我們「穩行在高處」,雅各書一章2-4節又鼓勵我們「在百般的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乃是神的作為,要叫我們「成全完備,毫無缺乏」。四、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想法——我們容易讓別人的行為和說話影響自己,感到「如果你不喜歡我,我就糟糕了」,但事實是,若我們在乎討人的喜悅過於討神的喜悅,我們就不能照著神造我們的心意而活,並作祂呼召我們要作的事。(加一10)

透過讀經,你能從中認識神真正的性情及祂的心是多麼愛你。敢於相信,在你生命中並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祂不能改變的,包括你自己!


文@Joyce Meyer
譯@Shirley Cheng

【Kingdom LIFE】Go Kids 放下恐懼 釋放孩子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孩子是神賜給父母的屬靈產業基督徒父母都希望按著神的心意去養育下一代無奈在香港現時社會的教育氛圍下孩子失去快樂的童年父母失去神所賜予的教導能力來自聖士提芬會的Esther Chu決定向「贏在起跑線」的教養方法說不為兒子開設自家學堂而因著她的堅持神開始祝福這個事工更多家庭被召聚一起決心為孩子一個營造自由快樂的成長空間

自家學堂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

Esther本身在聖士提芬會負責青少年事工,幫助那些有毒癮、情緒或家庭問題的青少年走回正軌。Esther發現這些青少年每個都有特別的才華,只不過現時香港的教育方法未必適合他們。於是Esther會用創意的方法去教導他們,例如用Rap「饒舌」的方法教中文等等。後來Esther有了小朋友,才發現香港的填鴨式教學從幼稚園已開始,如果想拒絕這種教育,就要讀學費高昂且位置偏僻的學校。我發現自己工作的地方所有幼稚園可以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做而且我也有教學經驗於是我有一個想法不如自己教小朋友吧!當時機構裡有4個同工的小朋友是同齡的,4個媽媽決定開始「不上幼稚園」的自家學堂。

Go Kids要成為世上的光

在自家學堂的兩年裡,Esther大兒子的「上學時間」過得快樂又充實。他最喜歡媽媽的「教學」,這令到Esther也覺得好快樂,因為她擁有的第一個「粉絲」就是自己的兒子。「兩年後我的小兒子出世了我希望自家學堂能延續下去於是我開始了一個類似play group的社群就改名叫『Go Kids』意思是希望所有小朋友都能自由快樂地成長勇敢向著自己的夢想奔跑

而同一時間,Esther開設了「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的臉書專頁,開始撰寫有關兒童教育的文章,目的是讓更多人知道,0-6歲小朋友應該多玩多探索,而不是去參加很多興趣班,過早讀書識字其實對他們的成長並沒有好處。這個專頁一出現就大受關注,Esther歸因於現時的教育氛圍對小朋友及家長均造成巨大壓力。Esther記得有一次寫文章談到,不理解香港為何需要3、4個人才能照顧好1個小朋友,現時很多人失去作為父母應有的能力。之後這篇文章在網上產生很大的迴響,有人贊同也有人批評,接近10萬人看過這篇文章。「那一刻我心裡覺得好忐忑。我反問自己在做什麼?其實我可以正常照顧自己的小朋友,而不需要受到那麽多人注意。」但那天Esther靜下來祈禱時,神就對她說,Go Kids可以作光,去照亮那些未找到出路的父母。之後我就明白這是神的心意也是我應該去做的而不是去在意別人的評論所以我沒有刻意去開始Go Kids而是人很自然地渴慕這個地方我知道這是神的意思讓這件事發生也是我的榮耀.

敢於與眾不同

Esther認為,對於「不讀幼稚園」這個決定,香港父母最難突破的是自身的恐懼,懼怕別人的看法,懼怕教育失敗。而對Esther來說,當初20多年前決定來聖士提芬會服事青少年,剛開始時甚至沒有「人工」,身邊很多人質疑她的決定甚至認為她根本不是在工作,但都因著抓住神的呼召而繼續堅持。「當我經歷過這種反對之後,對於今日我怎麼教養小朋友,別人的看法對我影響已經不大了。」而很多香港的父母,除了考慮小朋友的前途之外,還有就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因此在教養小朋友的過程中隱藏了很多的恐懼。我覺得這是一個難關香港父母要經過的他們需要找到自己的信念而堅持去行。

追隨呼召實現夢想

關於夢想,Esther相信神對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呼召,每個人一生都要去尋找那條屬於自己的道路,而夢想是令人有熱情並且渴慕快跑追尋的。當然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有時可能需要人退後一步,甚至放下一些堅持。Esther在中學時有很多夢想,例如想做護士、社工、演藝、老師和作家等等。但中學畢業後Esther成為了一名導遊,之後因著聽見神的呼召,辭去做了4年的導遊工作而全時間在聖士提芬會服事青少年。

「青少年的服務工作我已經做了20多年,在我的生命裡發生了很多奇妙的事情!雖然我不是護士,我可以藉著神的能力醫治人的心靈;我不是社工,但所做的工作比社工還廣泛;我不是教師,但我教一班別人不看好的孩子去尋找夢想。今年我出版了《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這本書,而最近我們完成了《追龍》這套話劇……如果我當初不是跟從神的呼召去事奉我一定完成不了這麼多事情我為神的呼召放下穩定的工作神就幫助我實現了所有的夢想還擁有很好的家庭兩個兒子同心事奉的丈夫一切的豐盛都是從神而來而且超過我當初所想所求

個人簡介Esther Chu於聖士提芬會負責青少年輔導工作為了兩愛兒不需追逐起跑線過簡單快樂童年而決定開始自家學堂更成立關懷家庭的社群Go Kids並出版著作《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

(記者莫嵐報道)

從天上而來的細語 -【蹤跡】專欄

那是星期一晚上,我半躺在床上看書,正處半醒半睡之際,腦中略過一影像:極度紅腫、痕癢和發炎的皮膚在我眼前復原。影像一閃即逝。我隨即拿起枕邊的手機,把這訊息發送到「禱告醫治室(The Healing Rooms)的WhatsApp群組:「我剛收到知識言語,感到神要醫治皮膚病,就是紅腫、痕癢和嚴重炎症的皮膚。誰有這症狀?」一分鐘內有十多人回應,當中有四、五人患上濕疹以及各類的皮膚狀況。(禱吿醫治室是個極活躍的群組,約四十人的團隊,都是香港超自然侍奉學校HKSSM的校友。)

我這樣寫道:「我見到紅紅的班痕和皮疹在眼前消失,神醫治的恩膏在運行中。這就接受你的醫治吧。」接著,禱告醫治室成員Marlon發來一張照片説:「我要代朋友的孫兒Baby Isaac接受醫治。」照片中的嬰兒那胖胖的小臉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除了鼻子和一對眼睛,每一吋肌膚都受到感染,紅的、灰的、爆裂了的,全都堆滿在小臉上﹗我以手按在手機的照片說:「噢!Baby Isaac,我奉耶穌之名命令你完美的肌膚要出現。廿四小時﹗」我們的團隊一呼百應,阿門不絕。我隨即睡去了,手一直按在照片上的臉。

感謝主!第二天早上,有兩位成員向大家報告皮膚病得醫治的好消息。我的助手臉上那片纏繞了多年的濕疹亦散退了。我問神說:「那Baby Isaac呢?昨晚的領受是廿四小時得醫治的啊﹗」我們都屏著氣,熱切地等待好消息的來臨,而我們唯一的聯絡是遠在青藏高原的祖母。

然而,不出神所預料,不久之後我們輾轉間收到一條短片,當中看見Baby Isaac滿面笑容,手舞足動,臉上的皮膚簡直是「零瑕疵」﹗過去九星期長滿一臉的紅腫和瘢痕完全了無㾗跡!事後我才知道,九週大的Baby Isaac患上嚴重濕疹和真菌感染,一直醫不好。他住在溫哥華,是他住在青藏高原的祖母把照片發到香港呼籲代禱。

約翰福音十二章28節記載,「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神開口說話了,站在耶穌旁邊的眾人聽到的卻是雷聲,也有説那是天使和耶穌在對話,然而耶穌説那天上的聲音是為他們而來的!為什麼眾人都錯失了?這令我聯想到另一次的經歷。那次,從天上而來的只有四隻字,來得並不強烈鮮明,只在腦中一閃而過,其後卻驚覺這四隻字盛載著天父的一個愛心行動,目的是拯救一個在自殺邊緣的人。事情始末,留待下回繼續跟大家分享。


文@Pastor Lindy Heung (香港超自然事奉學校校長, 祈禱醫治室負責人)

不要疑惑、大膽相信 -【Joyce Meyer】專欄

使徒行傳二十七章記載了使徒保羅的一件重要事蹟。那時候,他與其他人在坐船的途中,忽然有「狂風從島上撲下來」(14節),風浪多天不止,船隻顛簸得厲害,甚至眾人要把船上的器具拋到海裡,最後他們連生還的指望都沒有了。然而,保羅卻站在眾人當中,對他們說﹕「我還勸你們放心,你們的性命一個也不失喪……」(22節) 接著,他又分享這是神的使者應許他的,並繼續說﹕「所以眾位可以放心,我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25節)

在這樣凶險的風暴當中,究竟保羅如何能叫眾人「放心」,保持正面的態度?因為他毫不疑惑,心裡相信的是﹕「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在絕處的景況中,因信神而有這般的信心,這話我非常喜歡!只要我們像保羅一樣勝過疑惑,就能有像他這樣的信心。

人生難免經歷風浪,縱然各人經歷不同,但試驗和苦難無人能以倖免,所以我們需要神所賜的信心,就是以弗所書六章16節稱為「信心的盾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而疑惑就是仇敵用來打擊我們信心的一枝「火箭」。

很多人做了決定後常會感到疑惑,雅各書一章6節就指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就像你被左右拉扯,痛苦萬分,不知道如何是好。然而,這正是抉擇的時候,究竟我們要相信神還是仇敵;相信神還是我們的感覺;相信神的話還是旁人的話;聚焦神自己還是當前的處境……

當疑惑來襲時,我們要舉起信心的盾牌,不要再滿腹牢騷,或怨天尤人,我們只管張開口,照著神的吩咐說話。當我們跟從聖經說話、禱告和行事,我們就能釋出信心,所以在疑惑時只要放膽說﹕「我相信神跟我說的都要成就!」

也許你仍在懷疑,是否真的能聽到神的聲音。其實,我不是說真的聽到神的聲音,而是我們在心裡清楚知道神的教導,如何是對,如何是錯。這是神微小的聲音,凡相信耶穌基督的人都有這聲音在心裡,只是很多人對此不夠信心。

雅各書一章5節說,我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可以到神面前來,向那厚賜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主祈求,祂就必賜給我們。雖然我們並不完全、滿有瑕疵,但不論我們本相如何,神愛我們,祝福我們,必賜給我們所需用的,祂還要用我們,因為祂是信實的! 對此我們絲毫不用置疑。

透過與神建立的個人關係,我明白到神並不期望我是完美的,祂會以祂的話,並在我心內的提醒,領我前行,我只要行在祂的旨意中,竭力而為,憑著信心踏步。記著,祂要我們對祂全然相信,祂真的渴想向你說話,又按著祂對你人生定下的計劃領你前行。因此,不用害怕邁步向前,隨心而行,即若走錯了,你也會在當中有所領悟,跌了再起,我們都要這樣繼續前進。

現在就開始每天認罪吧,這會助你對神的信心茁壯成長,我們亦要作這樣的宣告﹕「神愛我,祂要向我內心說話,我能聽到祂的聲音,祂是信實的,必按祂的旨意領我走過此生,我亦相信神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靠著神的恩典,我們能夠在人生的風暴中戰勝疑惑,信心大有膽量。


文@Joyce Meyer
譯@Shirley Cheng

[國度觀點] 政經動盪持續 耶利米買地的啟示

全球經濟已有步向衰退的現象,而英國的脫歐決定,更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巨大震盪,向疲弱的經濟抛擲大石,壓得喘不過氣來。另一邊廂,多個主要大國的政治局勢同樣動盪。土耳其剛發生政變,委內瑞拉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令國民憂慮,而伊斯蘭極端勢力的恐怖襲擊在歐洲造成前所未有的恐慌。政治經濟的動盪仍未出現止停的先兆,一個更高的浪接一個高浪的衝擊卻似乎是未來的常態。信徒相信歷史在至高神的掌握中,心裡有平安,但在實際的預備行動上可以有怎樣的計劃?

耶利米向以色列民宣告,神要將耶路撒冷交在巴比倫王的手中,因而得罪猶大王西底家,最後遭囚禁。在被囚的護衛兵院內,神吩咐他向叔叔的兒子哈拿篾買地。哈拿篾果然來見他,求他買下便雅憫境內亞拿突的一塊地。耶利米在見證人面前,付十七舍客勒完成交易,將契約放入瓦器中收存。當時,那塊地連同那城其實已在迦勒底人的手中,在人看來,耶利米買地是極其愚蠢的決定。根據猶太人傳統說法,耶利米最後被猶太人擄到埃及,然後被石頭打死,或是死在巴比倫。他買的地沒有為他帶來好處。耶利米早已預言被擄,心裡應有打算,對這塊地的前景沒有憧憬,單單為順服神而買地。

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是神的旨意,將來回歸並經歷復興,也是祂的旨意,在祂沒有難成的事。耶利米買地,是為預告今天這荒涼之地,日後必有人買賣土地,即預告猶太人重獲自由回歸家鄉,關乎靈性復興的盼望。

政治經濟不穩,信徒難免憂慮,為個人的財務狀況和投資計劃而苦惱。然而,單單追求個人的經濟得失,只向神求個人的平安,信仰便會變得個人化。我們當尋求神對這世代的旨意:祂如何施恩憐憫,賜下盼望?我們的決定如何能配合祂的旨意?或許祂會透過我們做的「投資」行動,在世人眼中,成為先知性的行動,預言那位「沒有難成的事」的神,將會再次復興這世代。我們可有耶利米那樣的信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