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宣教士喀麥隆遭槍撃亡 舉家移居工場僅兩周

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州(Indiana)浸信會宣教士韋斯可(Charles Wesco),在10月30日乘車途經喀麥隆西北部地區,遭兩顆子彈穿過擋風玻璃撃中身亡。

韋斯可與妻兒兩星期前剛剛抵達喀麥隆定居宣教,韋斯可就遭流彈撃中身亡,令人痛心。據稱,他在巴門達鎮(Bamenda)附近被叛亂分子和政府士兵之間交火的流彈擊中。作戰雙方都不願意承認責任。喀麥隆國防部長說,韋斯科遇到了正在準備攻擊附近一所大學的叛亂分子。分離主義份子則認為,韋斯可是被政府子彈擊斃。

韋斯可兩年前開始在美國籌款,計劃到喀麥隆宣教。今年十月計劃實現了,他們一家移居喀麥隆。他是家中8個孩子的父親。他曾在代禱信中表示:「請大家繼續為我們禱告,喀麥隆是多麽需要基督的福音。」

韋斯可美國母會信徒浸信會(Believers Baptist Church)牧師Dave HaIyaman悼念他:「我們對韋斯可遇害感到極度悲傷,但相信在這事上有神的心意。」

喀麥隆資深牧師Edward Njini表示:「我們對宣教士的死感到遺憾。他被開槍射殺實屬不幸。我不認為他是目標。」

喀麥隆局勢動盪不安,西部英語區長期被法語區的中央政府打壓,處與弱勢使他們日漸邊緣化,因此分離主義份子組成運動,希望脱離中央政府領導,建立一個名為亞巴佐尼亞(Ambazonia)的獨立國家。近年政府安全部隊和分離主義武裝團體經常爆發暴力衝突,造成英語區400名平民身亡,數以萬計難民逃離家園。

(來源:Charisma NewsRNS,2018年10月31日及11月1日,林國祥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求神安慰韋斯可一家,祈求福音臨到喀麥隆。

50萬匈牙利人得著福音 多人回轉歸向基督

8月24至26日,基督教機構基督傳萬邦(Christ for All Nations)的烈火復興特會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吸引了一萬四千多人參加,當中有接近1500人寫下決志卡,宣告要把一生奉獻給主,佔了參與人數的10%。

機構義工在當地派發了50萬本由佈道家科倫達(Daniel Kolenda)所寫新書《不顧一切的愛》(Reckless Love)的匈牙利文譯本,讓布達佩斯近25%的民眾都拿到這本簡短卻有力的小書。書本透過《聖經》中浪子回頭的比喻,鼓勵民眾接受神對世人這種慷慨、無盡、不計代價的愛。有50萬名匈牙利人(及其親友)可以以母語閱讀這本書,更清晰地領略神邀請他們得救歸主的訊息。

匈牙利三十年前曾經是社會主義國家,宣教士從前在這裡會被拘捕,現在雖然有更大的宗教自由,但當地政府認可的教會數目仍然受限制。縱使存在政治壓力,不同的佈道團體和教會仍表示匈牙利教會有所增長,基督傳萬邦也可以在布達佩斯自由工作。

這次為期三日的烈火復興特會講員包括佈道家科倫達、韋智迪(Todd White)、費茲杰拉德(Ben Fitzgerald)、吉爾慕爾(Eric Gilmour)、特拉契瑟(Jean-Luc Trachsel)、范登堡(Peter Vandenberg)以及班森(Russell K. Benson),更有匈牙利頂尖的敬拜主領和音樂家一起帶領敬拜。

敬拜團隊由基督傳萬邦的敬拜佈道家席皮爾(Charles Ciepiel)組織,他說:「看到神席捲歐洲的浪潮真的太棒了。歐洲大部分地區只有1%的人是基督徒,要在匈牙利的城市傳福音更是困難。所以,看見有一萬四千人參與聖靈充滿的特會,實在讓我們感動落淚。」他又說,匈牙利人決定成為基督徒的「心志很真誠」,神真的開始要在布達佩斯動工了,並且要擴展到各地。正如基督傳萬邦副總裁范登堡在開場禱告時宣告:「願復興的火從這裡開始擴散,橫掃歐洲!」

神更以眾多神蹟彰顯衪話說的真實。基督傳萬邦引述,在特會中一名女士,她肩膊有多年傷患,痛得難以入睡。在其中一場崇拜中,聖靈運行在她身上,她便突然舉起手,讚美神超自然的醫治。見證著種種神蹟,機構相信這個復興浪潮定會翻轉歐洲。

基督傳萬邦在1974年由佈道家布永康(Reinhard Bonnke)成立,現時由佈道家科倫達帶領,主要在非洲和其他國家舉辦大型佈道會,在過去40年在不同特會中呼召7千8百萬人跟隨耶穌,上十萬計的民眾在此經歷過神的神蹟和醫治大能。機構在10個不同國家設有辦公室,恆常制作文字、語音、音樂和視頻,透過全球電視網絡以供收看。

(來源:ASSIST News Service,2018年9月22日,Hannah Lo編譯報導)

禱告:願大復興臨到歐洲,神國得以擴展。

教會包郵輪6天 2600人歡慶海上嘉年華

611靈糧堂舉行「海上100嘉年華」,包下郵輪「歌詩達大西洋號」於7月23日正式啟航,從深圳灣港口出發,經台灣海峽,到日本沖繩、宮古島,7月28日回程,共有來自11個國家地區共2600多位牧者、信徒及親友參與。

同行還有台北靈糧堂的周神助牧師夫婦,以及來自以色列迦密山教會的Karen Davis!除遊戲玩樂,「環遊世界」也把611核心價值、福音元素注入部分攤位,經過6天旅程,有多達100位願意決志信主!。

張陳培南師母說,611很著重家庭的建造,以往隔年教會就主辦「愛爆燈國際家庭營」,為家庭注入愛和溫度。今次「海上100嘉年華」是「愛爆燈」的擴大延伸版,由陸上延伸至海上;由過去700多人增加至2600多人;參加對象亦由核心家庭延伸至單身族群、小組單位等,讓更多肢體可以同得祝福。師母指出,十年前教會80位同工曾一起上郵輪退修,當時就夢想過將來要包下整艘郵輪退修,沒想到十年後真的可以夢想成真。

(資料由主辦單位提供)

為中東祈禱 -【復興以色列】專欄

中東的局勢如此複雜,人們往往不確定到底該怎樣為它祈禱。很多有心的基督徒會被衝突的一面或另一面抓住,錯過了整體的畫面。有時由於錯誤的熱心,我們的祈禱方向甚至違背了神的旨意。因此為中東代禱,我認為需要先從提摩太前書2章1-5節審視一些基本原則。

第1節:「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萬人」這句話與神愛每個人的事實有關。在當前的衝突中,也有著種族含義。大多數基督徒最終只站在一方,可能只為猶太人禱告,或只為阿拉伯人禱告。我們必須用神的仁慈之心,延展到為兩個民族禱告。

第2節:「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首先祈禱神以祂的智慧和正直,透過最高政府領導人工作。我們需要為猶太及巴勒斯坦領袖,以及各內閣成員禱告。我們要有超自然的信心,相信神的旨意可以通過他們成就。如果我們為政府領導人祈求更多智慧和更清晰的思想,那麼局勢就會有所改善。政府領導人有一個「執行」式的功能(使徒行傳6章),以建立一個和平有秩序的社會。政府領導人不會解決屬靈上的問題,那是我們的工作。我們不要把建立神國這過大的期望放在他們身上,這是通過禱告和傳福音來實現的。政治領導人的作用是限制暴力,允許公民權利和公義,並為政治架構帶來秩序。

第3-4節:「這是好的,在神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比起土地佔領、經濟改善或公民權利,更重要的是永恆的救贖。雖然中東的所有政治議題都具有重大的先知性意義,但第一個優先事項仍然是傳福音。宗教言論自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議題。然而,即使在反對和具有挑戰性的社會問題中,福音仍以奇妙的方式在進行。讓我們謹記持續禱告,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在本地的佈道和門徒訓練進一步擴展。

第5節:「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中東地區充滿宗教狂熱,即使是最委身的耶穌跟隨者,也往往會偏離了一個簡單的中心因素:沒有和平之君就沒有和平。若然絕大多數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拒絕祂,出於好意的努力也注定失敗。土地、和平、昌盛等聖經承諾,只有在祂回來時,才能實現。

與此同時,因著神國度在中東擴張,在政治界和自然界的外在祝福也隨著發生。目前中東的衝突並沒有脫離人類在歷史中對神和祂受膏君王的反叛(詩2:1-7),唯有順從耶穌彌賽亞才會使衝突結束。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是以色列彌賽亞信徒群體的使徒領袖,創辦「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另外在耶路撒冷「耶穌之愛教會」及「提昆國際事工網路(Tikkun International)」擔任監督職責,最近出版新書《與神對齊》。

按此購買新書《與神對齊》

印度引新宗教法拘16信徒

去年引入反改信教法例的印度東部賈坎德邦當局拘捕16名基督徒,指他們誘使他人改變信仰。

事發於7月初,賈坎德邦一條村莊的村主席報警,表示該村來了20多名青年,他們在村內設置擴音器並開始傳教。村民阻止他們並將他們禁錮一晚,警方在第二天早上將他們收押。警方代表指,村民投訴這批青年為數眾多,在晚上進村對村民構成壓力,而且對村民表示「你們的宗教不好」、「撒旦在你們拜神的地方」、「只有改信基督教才對你們有益」等。

「友好宣教祈禱團」的當地宣教士Ramesh Velraj則認為村民的投訴經過修訂,目的是利用新通過的反改教法陷害基督徒。他們的宣教士經過訓練,不會詆毀其他宗教或提及撒旦。這些以宣教為己任的宣教士已到過邦內20個村莊,看到許多靈魂得救。

據報村內唯一一個基督教家庭的女主人Biti Soren表示,這批屬於「友好宣教祈禱團」(Friends Missionary Prayer Band)的青年為她的家庭禱告和唱了幾首詩歌,村主席的支持者就禁止他們繼續。她的丈夫前往錄口供後也被扣留。她帶著孩子逃走,深怕自己也會被拘捕。

賈坎德邦的《宗教自由法案》正式生效後,任何人如強迫未成年人、婦女或指定種姓/部落的人改變信仰,即屬違法,可被判監禁4年和罰款1,500美元,如有人想改教,亦必須事先得到當局批准。賈坎德邦至今已有最少31人被援引新法例起訴。當地基督徒指責,邦政府與原住民團體合謀,阻止基督教對貧窮、偏遠和教育水平不高的原住民宣教,並將醫療衛生和教育等宣教工作視為「誘騙」人改教的手段。賈坎德邦天主教會主教團7月底向政府發出公告,不滿當局在慈善組織仁愛修會爆出涉嫌販賣兒童醜聞後嚴查和打壓所有基督教機構,強調基督教團體是非政府組織,不是非法或恐怖組織

(來源:World Watch MonitorVatican News,2018年7月16日及8月2日,文奴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 願天國的福音在印度無懼打壓快快傳開,復興臨到。

美團體向耶城猶太人傳福音 數十人歸主

美國團體Jews for Jesus(向猶太人傳講耶穌)五月派出200名職員和義工到耶路撒冷,向當地猶太人傳福音。團體稱在為期4星期的宣教外展中與超過5,000人分享福音,有58人接受耶穌作他們的救主,1,700多人願意進一步認識耶穌,並有超過20萬名當地居民留意該團體的社交網站帖文。

Jews for Jesus過去18年來推動「Behold Your God」(看哪你的神)運動,向世界各大擁有超過2萬5千猶太人口的城市傳講耶穌。行政總監David Brickner表示,今次的宣教工作著重接觸城內不同階層人士,包括大學和經學院學生、藝術家、千禧世代和老年人、癮君子和窮困人口等,甚至是極端正統猶太教徒。同工不單沒有遇到太大的反對聲音,還與居民有許多熱切的交流。「耶穌當日走在耶城街頭,也有來自各階層的人來聽祂講道,由稅吏至乞丐,律法師至富商都有,祂為我們今日和未來的工作樹立了榜樣。」

Jews for Jesus負責以色列事務的監督Dan Sered則指出,很多人知道耶路撒冷不同種族和宗教之間的衝突,但不一定知道耶城是全以色列貧窮率最高的地方,且深受多種社會問題困擾。他們的其中一個策略就是服侍這個城市,並鼓勵其他人效法:「作為耶穌的信徒,我們看見彌賽亞怎樣為他人而活,也希望跟隨祂的腳蹤行。我們餵飽窮人、清潔公園、翻新房屋,藉此彰顯我們所信的、渴望帶來醫治、修補破口,幫助有需要的人的那一位。」

(來源:Kehila NewsJews for Jesus網站,2018年6月7日及4日,文奴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 願主繼續打開猶太人的眼睛,使他們真認識祂,接受耶穌為救主。

讓神的愛在中東、北非看得見

基督教電視及數碼媒體SAT-7於6月4日假宣道會北角堂舉行分享會,並宣布機構的香港代表處於6月正式成立,SAT-7候任首席執行官Rita Elmounayer透過數據及故事分享,幫助香港教會了解中東、北非地區透過媒體進行的福音工作。

神使用本地人傳播好消息

Rita分享,現時在中東及北非地區,有5億6千萬人口,2千萬基督徒群體,其中有4億人可以透過人造衛星收看SAT-7的電視節目。他們的節目全部由中東人自己製作,目的是想透過本地人的教導、見證,甚至面孔,告訴未信者或穆斯林,基督教不是西方人的信仰,耶穌基督也是他們的救主。「如果中東自己人都不能做好傳福音工作,還有什麼人更適合去做呢? 我來自黎巴嫩,在戰爭中長大,我看過人在我眼前被殺死,我在7歲時失去母親。這不是一個特別的故事,當時在黎巴嫩很多家庭都遭遇這些慘劇。當我最初成為基督徒時,我常常想像神回答或解決我所有問題。當然神並沒有這樣做,祂希望我用信心去回應。而祂給我的答案是,我過往的經歷,在今日讓我能夠祝福身邊的人。」

.4億人可以透過人造衛星收看SAT-7的電視節目

在阿爾及利亞,有人邀請SAT-7去拍攝當地信徒的見證。Rita在拍攝前問他們:「你們本來是穆斯林,現在成為信徒,是否害怕別人看到你們的樣子?」他們看著她,彷彿不明白她在說什麼。然後Rita將鏡頭設定只對著前面兩行,如果坐在前兩行的人不想出鏡,可以坐到後面。結果是,沒有人離開,相反,後面的人坐到前兩行中!有個人聽完分享後,走到Rita面前問:「你害怕什麼?」Rita回答,我不是害怕,我是想保護你們。他說:「你是指逼迫?逼迫是我們頭上的冠冕,我們願意每天戴著,請不要將它們拿走。」於是SAT-7就在阿爾及利亞的一間教會中開始了廣播工作,從2003年直到現在。今年,這個教會關閉了,兩個節目監製卻告訴Rita:「不要緊,我們到隔壁重新開一間教會。」這就是中東人在主裡的盼望和信心,也是他們的決心,要在阿拉伯語,波斯語,以及土耳其語中將好消息散播開去。

媒體成為祝福的管道

.Rita Elmounayer

Rita又透過一個11歲女孩和埃及工作室的見證,與會眾分享神透過他們的節目所作的工。6個月之前,有個11歲的伊朗女孩子打電話給他們:「我看過你們的廣播節目中有關耶穌的教導。我看了很多遍,我做了一個決定,就是跟隨耶穌。於是我跟著節目主持去祈禱。現在我知道我是一個基督徒了。」2,3個月後,她又再次來電,說她依然在追看這個節目,節目中的老師說,除非受洗去宣告跟隨神的信心,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基督徒。她不認識任何教會和牧師,但她想到一個辦法,就是在浴缸中裝滿水,然後奉耶穌基督的名浸下去,為自己施洗。「這就是中東新一代,他們透過媒體的傳播,打開了眼目,明白神的福音和真理。可能神會使用一個11歲的伊朗女孩去散播這個種子,聖靈去親自澆灌這些種子,就算是沒有盼望的地方,聖靈也可以作工,這不是人所能作的事。」

Rita談到,到目前為止,神都非常保守SAT-7的運作,而2002年埃及工作室中發生的事,不但讓他們看見神的保護,也看到神如何祝福他們的事工。當時SAT-7的電視台剛剛誕生,他們買了很多新的器材,然而在某一個夜晚,工作室被人縱火,焚燒後什麼都沒有剩下。但驚訝的事情發生了,那些透過這個頻道被祝福的人,大部分都是婦女,開始敲他們工作室的門。她們摘下耳環給他們,有一位寡婦除下她的結婚戒指,說她不再需要了,也奉獻出來。他們就是用這些婦女奉獻的珠寶重新建立工作室。「這就是我們在逼迫中的喜樂,也是我們繼續持守神的呼召的動力。」

香港代表處的成立

.Rebekah Chan

會中,SAT-7的香港代表處負責人Rebekah Chan分享到,她相信現在正是神的時間,讓SAT-7在香港開始他們的工作。現在他們所作的不只是分享或接受信息,而是向人傳遞神的心意及啟示,使神的愛更多臨到中東這個地區。「今日我站在這裡,是因為看到天父的眼目真的轉向中東這些國家。我在香港長大,從前沒有太多機會聽講中東的事情。但因著神的恩典帶我走出這個情況,從學校第一堂歷史開始,然後到中東地區參與服事。當我認識當地人,我的心被改變了。我曾探訪一個仍然使用亞蘭語的東正教教會,也認識了一位阿拉伯天主教徒等等,與他們的認識,神打開我的眼界,讓我看見中東有一個歷史及屬靈上很重要的角色,如同一幅美麗的圖畫,向我展示從創世記到啟示錄聖經當中的啟示。當你眼目定睛中東時,你會明白神所看到及聽到的,仇敵想拆毀破壞中東,但神對它有一個特別的計劃。」

(記者莫嵐報導)

【Kingdom LIFE】藝術家放下自我 為神興起發光

不知你對藝術家的印象如何,是否覺得他們離經叛道難以捉摸?「其實藝術家是一群渴望被理解接納的人。」沙畫藝術家馬仔(馬穎章)說。今期Kingdom Life 採訪了馬仔及演員June(林兆霞),他們如何被神呼召在藝術領域為神得著這個群體。

.馬仔的沙畫作品

藝術領域服事團隊

馬仔過去一直從事沙畫及藝術有關工作,直到2016年在一個職場轉化特會中,神呼召他起來為藝術山頭贏回土地,並帶領他到一間非牟利機構成為駐場藝術牧者。藝術牧者的工作,就是牧養藝術家,幫助他們在藝術領域找回命定。藝術家工作時間飄忽,觸覺敏銳,情感細膩,甚至非常自我,在信仰,教會及信徒這三角型的關係中,未必懂得如何平衡和遷就。「聽牧師講以前與我相處的事,他也覺得我很有性格,不易相處的。因為我也是一個藝術家,也是性情中人。既然我是過來人,我明白與藝術家溝通,是源於什麼基礎及方式。神讓我在前半生先處理自己與神的關係,然後讓我成為藝術家與信仰相遇的橋樑。」

馬仔曾帶一位音樂家去教會,這位音樂家之前是不喜歡教會的,因為他覺得教會的音樂很差。「我嘗試告訴他,其實神很愛你,很想你用不同的方式敬拜祂,所以你可以用自己的音樂敬拜神的。」經過幾次的交流,他願意繼續去教會,因為他感覺到教會對他的接納。

June是一名演員,同時與馬仔在同一團隊中從事行政工作。June在2015年拍的一部電影中扮演流浪的婦人,一星期後巧遇一位朋友正要去探訪露宿者。「我聽到之後腦中好像微波爐一樣『叮』一聲,就立刻加入他們一起探訪。之後他們就邀請我去教會,所以很暢順地,我就信主了。」2016年,June偶然重遇馬仔,當時他正在現時的機構中開荒,正正也欠缺一名行政員工,就是這樣,June加入了團隊,並且在馬仔初信栽培的牧養下快速成長。June形容,這是她在信仰裡的一個轉折點,神感動她配合團隊在藝術範疇做職場轉化的工作。

.《春嬌救志明》劇照(左:June)

表演散播福音種子

「有時我會想,我是一名演員,如何在一些重要的場合,去事奉神或者愛別人?然後我想到,可以與別人的生命直接接觸的,我最拿手就是演戲了。」於是June想到用表演去接觸小朋友或街坊。「可能日後有其他人向他們傳福音,而我們所做的就是其中一個點,當他們以後將所有點連起來,就會成為一條路帶領他們回到神的家。」最近June在參與一個與音樂有關的藝術項目,源於她有一個基督徒朋友是吹長笛的,他一直有在網上做直播。June發現他直播中演奏的音樂能夠安撫人的心靈。June很想與他合作,就嘗試以唱歌形式加入朋友的直播。June後來收到的反應都很正面,很多朋友都覺得這種的合作很好。偶然他們也會在直播中播放詩歌,她認為如同撒種一樣,期待神將有一天使它們發芽。

.June聖誕互動故事劇場《熊出沒主意》

而近期最令June深刻的一次表演服事,是在去年機構的聖誕活動。當時她既要負責行政工作,又要負責一個獨角話劇表演。因著行政工作實在太忙碌,臨近聖誕那段時間,她差不多通宵幾個夜晚趕工,而話劇劇本卻一直抽不出時間完成。最後在表演開始的前一晚,June已經筋疲力竭,但她深知這是神想她去做的表演,咬緊牙關用一個通宵的夜晚很高效率地排好整部劇。第二天的表演,小朋友和街坊的反應都很好。「我最記得表演結束後,有一位小妹妹本來一直很安靜地看話劇的,竟然突然抱著我的腿,對我說:『我想和你做朋友。』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眼淚忍不住湧出來。」

用藝術進入不同社群

.馬仔沙畫表演

神也透過沙畫,不斷擴張馬仔的服事邊界。當他第一次倒沙落燈箱時,神就說話,其實你也是一粒沙。人不喜歡沙塵,落到身上都想拍走,但神說祂喜歡,因為是祂創造的。「不要小看幾粒微小的沙塵,當它們堆積一起,有光就有變化,很美麗的圖畫就可以創造出來。」對馬仔來說,以前從沒有想過可以進入精神病院教精神病康復者畫沙畫。「我覺得很奇妙,畫畫可以去到醫院、監獄甚至肢體殘障社區等,那裡的人全部都是社會看來不美麗,殘缺的人。這又令我想起沙,因為沙也是石頭經歷過無數磨蝕及粉碎才變成。所以神也愛那些殘缺的人,神都愛的我們就要去服事。我發現自己在服事過程中也被建立和鼓勵,這才是我最大的得著。」

(記者莫嵐報導)

第30屆亞細亞聖徒訪韓盛會開幕 12萬人與會 逾4,000華人參與

第30屆亞細亞聖徒訪韓盛會,於5月16-18日在韓國首爾汝矣島純福音教會舉行。16日開幕時,有來自全球71國7,000人參與,其中包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台灣等地區逾4,000華人與會。本屆是最後一屆訪韓聖會,適逢汝矣島純福音教會60週年慶,有別以往在純福音禱告山舉行,改以首爾的汝矣島純福音教會為主場,最後一天更移師至可容納12萬人的「上岩世界盃體育場」盛大舉行。

在開幕崇拜中,創會及前主任牧師趙鏞基,一開始就吟唱經文「親愛的弟兄啊!我願你們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們靈魂興盛一樣」,向所有會眾問安。趙鏞基以使徒行傳一章8節證道,勉勵聖徒倚靠聖靈幫助教會繼續成長,並且無論得時或不得時都要傳福音,為救贖靈魂而努力。同時,他也宣告下一個60年要成為宣教、禁食禱告、聆聽聖靈聲音的教會,因為60年前他就相信神必會成就這樣偉大的異象。

.趙鏞基牧師(左)傳講信息

汝矣島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李永勳,也在教會異象宣言中提到三項重點:第一、要常常被聖靈充滿,並將教會標語定為「唯有聖靈」;第二、每天儆醒遵行神的話語,努力行善事,戰勝試探過得勝的生活;第三、成為服事周圍受冷落的人的先鋒,人人都成為小耶穌,同時教會也將每年三分之一的預算運用在貧困人身上,更加積極參與世界慈惠宣教事工。

5月18日,禱告大聖會在亞洲最大足球場「上岩世界盃體育場」舉行,禱告主題包括:為南北韓合一和平、社會慈惠救濟工作,以及亞洲華人教會復興來禱告。擔任大會翻譯長達29年,台北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張漢業受訪時表示:「我們華人參加的禱告會都是幾百或幾千人,但這次能夠參加來自世界各地10多萬人的禱告會,我相信大家會大開眼界,也會增廣我們屬靈的廣度跟深度,帶給大家對復興更大的動力和啟發。」

回顧過去30年,不論是非典型肺炎(SARS)、口蹄疫或禽流感,甚至戰爭威脅都不能阻止訪韓聖會的進行,真可謂是神蹟。訪韓聚會,使聖靈的火焰傳到全世界各國家,例如在台灣,10多年前開始舉辦的烈火特會,從300人參加,到今年數千人出席,也是訪韓聖會所結的美好果實。當主辦單位去年宣布2018年是最後一屆訪韓盛會,立刻收到許多教會反應,認為訪韓盛會是把復興的火焰帶到各地的重要聚會。主辦單位也認同訪韓聖會是個重要的宣教策略,因此決定明年將開始新一屆特會,也就是Overseas Chinese Conference in Korea(OCCK),未來的重點是傳承,讓第二代也領受禱告和復興的生活。

(台灣國度復興報綜合報導)

[國度觀點] 天主教徒或成為未來最大宣教禾場 — 挑戰與危機

「向基督徒傳福音」本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說話,但徒有虛名的基督徒的存在,使它成為當前的一個大使命。人口和社會處境因素可能導致天主教徒將成為下一波宣教運動的最大禾場,挑戰巨大,危機也不能輕看,新教與天主教的關係將受到考驗。

3月15-19日在意大利羅馬舉行的全球「洛桑運動」(The Lausanne Movement),以「向每個基督徒傳福音」為主題。今次會議討論向掛名基督徒傳福音和進行門徒訓練的策略。45名與會者來自不同背景,有神學家、宣教學家、宣教士和社會學家,分別來自北美、歐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

洛桑全球分析雜誌總編輯班寧特(David Benett)撰文,為「掛名基督徒」作以下定義:只有虛名或徒有形式,與真實身分有別。他們可能是在基督徒家庭裡出生及成長,或是在基督教社群一員,又或是經過某類型的宗教形式而成為基督徒,然而信仰對他們生命只有很微小的影響。只有基督徒的表面身分,在生活上卻從沒有活出這身分,言行也不反映基督教信仰。他們甚至沒有悔改與重生的經歷,因此也沒有屬靈的成長,沒有結出聖靈的果子。掛名基督徒在任何宗派和堂會裡都能找到,不論是福音派、東正教或天主教。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自稱為「基督徒」,人數有25億,包括真的基督徒和掛名基督徒。2018年全球人口突破74億人,而根據天主教官方數據(2014年報告),天主教人口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7.77%,接近13億人。換句話說,天主教人口總數接近穆斯林人口總數。穆斯林國家的未得之民人數龐大,就這方面說,穆斯林是最大的宣教目標群體。然而,由於限制宣教活動和社會封閉,進入穆斯林群體異常困難,這塊福音硬土還需更多的靈雨澆灌,才會廣泛地出現茂盛生機。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大部分的天主教徒生活在宗教自由國家,包括歐美、拉丁美洲和一些宣教歷史悠久的亞洲、非洲地區。雖然其中的「掛名天主教徒」人數無法準確估計,但因為所在地區有高度的宗教自由,可以想像假如洛桑運動一呼百應,「掛名天主教徒」的宣教活動可以出現急速發展,這樣的話,天主教徒可能成為下一波宣教運動的最大禾場。

宗教改革五百年後,新教與天主教的復和已邁進一大步,還需要注意的是,「掛名天主教徒」的宣教活動很可能影響兩方的關係。有悔改重生經驗的基督徒應否加入或留在天主教體系?新教似乎還沒對此有清晰的立場,對此進行探索和討論就不能避免了。今次會議在梵蒂崗所在地區——羅馬——舉行,看來有點意思。

以色列電影《一個新靈》題材敏感 見證耶穌 但惹猶太人批評

一套關於耶穌基督信仰的電影《一個新靈》(A New Spirit),在以色列各大電影院上映,最受歡迎的新聞節目也花了13分鐘介紹該電影。但因為該片牽涉對耶穌的信仰,就遭到特別多的批評。

導演Doron Eran表示:「人們說電影很精彩,但對猶太人卻是很大問題。他們會說我是基督徒,背棄了猶太人的身分。當我跟他們說耶穌也是猶太人,他們不喜歡。」

故事記述當地貧窮小鎮幫派成員達姆卡尼(Yacov Damkani)的真人故事。他在70年代逃亡到美國,接受了耶穌作救主,其後回到以色列的街頭傳福音直到今天,特別是向極端正統猶太人傳福音。

Eran亦因著達姆卡尼而認識耶穌,才知道耶穌是個徹頭徹尾的猶太人。「以前以為耶穌是基督徒,卻不知道他是猶太人。」

雖然面對批評,但Eran積極地計劃未來,深深相信電影是改變人最有效的媒介,認為以色列需要多十套關於耶穌的電影。「只要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就有機會從完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這件事。」他認為只要引起人反思就足夠。

(來源:茂滋以色列報告,2018年2月號,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禱告更多猶太人認識耶穌是猶太人,也是彌賽亞。

「全港十八區信徒復興大會」 同心推動教會復興信徒

由一生最美的祝福音樂巡迴佈道團主辦的「全港十八區信徒復興大會」,於2月6日假太子譽宴舉行,當晚有來自全港十八區教會的牧者傳道、信徒徒領袖等,共超過340人出席。今年佈道團邁進第五年,大會播放了由創世電視製作的「燃點生命 復興全城」的特輯來回顧佈道團在香港、中國和北美的事工,團長蔣麗萍、梁燕城博士及建道神學院蔡少琪牧師等牧者在會中分享異象及信息,激勵與會者同心立志推動教會復興信徒,傳揚福音。

蔣麗萍呼籲香港各教會牧者同心參與神的聖工,努力復興全港信徒,將本港基督徒人數由5%增加到30%,更鼓勵大家藉愛基金的平台建立使徒行傳式的宣教事工,同心合一接受主的差遣。林誠信牧師亦分享了教會推動佈道會和福音運動的重要性,他強調城市宣教實在刻不容緩,教會需要合一,信仰需要傳承,信徒需要復興。另一位嘉賓講員蔡少琪牧師表示現今普世教會的發展面臨著樽頸,教會一般有「五缺」,包括:「缺生命力、缺突破力、缺年輕人、缺好質素、缺熱心人」,他認為教會要大復興,首要是求神賜下復興,信徒亦要甘願「為耶穌基督做傻瓜」,興起更多「肯承擔、求改革、求復興、一生委身事奉主」的忠僕。

(新聞稿由主辦單位提供)

彌賽亞猶太人中心被騷擾 反造就見證耶穌機會

根據中東關注組(MEC)資訊,以色列南部城鎮底摩拿(Dimona)一個彌賽亞猶太人的聚會中心繼上年5月後,今年1月又被極端正統派猶太人騷擾。該中心在1月初重開後兩星期,又有極端正統派猶太人來示威抗議。

中心負責人,別是巴市「耶穌產業教會」長老諾斯特(Albert Knoester)說:「我們差點被人投擲的石頭撃中!」他們的房屋損毀、門窗被打碎,兩位小女孩心靈受創。

可是,諾斯特說:「這件事令其他市民關心我們,邀請我們談話。不少市民替我們不值。我們至少有6次機會向拉比解釋為什麼我們相信耶穌是彌賽亞。」一位拉比在報紙上寫道:「我們打算逼令他們沉默,但那個女人(諾斯特的妻子)說個不停!」

當地媒體認定聚會中心是為宣教而設,於是作出虛假的報導,包括:指控他們賄賂人改信基督教,誹謗他們以送出一輛汽車誘使人改信,把特別粉末放進咖啡裡去將猶太人變成基督徒,強迫人改信等等。諾斯特說:「由於他們無法找到任何把柄指控我們,於是改以謊言、編造事實和勒索來攻擊我們。他們更在廣告牌上登大字報,警告人們注意並保護他們的孩子免受我們的傷害。」

諾斯特跟猶太拉比會面後決定暫時關閉中心。

(來源:Morning Star News,2018年1月26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以色列的彌賽亞猶太人在壓迫中堅強站立。

【Kingdom LIFE】裝備青年大軍進入演藝界別

如何在職場中活出天國文化?基督徒可以在演藝界別發揮屬神的影響力嗎?今期Kingdom Life採訪了「新生命動力協會」會長梁鴻華(Tony)及其課程學員招子揚(子揚),他們透過建立團契,設立培訓課程等方式,牧養有志在演藝行業發展的邊緣和弱勢青年,期望能「落地」職場,發揮天國文化影響力。

瀕臨破產下成立團契

Tony本身從事電影業工作,早在20年前,Tony就對台灣的共生社區非常感興趣,並且一直期望在香港建立一個活出天國文化的共生社區。直到2016年,Tony的經濟狀況很差,面臨破產。原來神一直感動他成立團契,牧養一群破碎的年青人。但之前Tony認為自己不可能站在講台,遲遲不敢去做。直到瀕臨破產邊緣,Tony反而把心一橫,決定開始這個「新生命動力」團契。「既然到這個地步,已經沒有什麼可失去,所以我覺得一定要完成神一直想我去做的事。」團契成立了幾個月後,就運作不下去,因為已經拖欠房租3個月以上。面對破產,Tony態度從容,但最放心不下的是團契牧養的那群年青人,他嘗試向東九教牧的一位牧者尋求幫助。「我可以破產,可以什麼都沒有,我知道自己有能力賺回來。但是我不能撇下這班年青人的生命,團契成立了,他們信耶穌了,照顧他們是我當做的事。」

.新生命動力團契合照

一個月的租金供應

那位牧者答應下一個星期來講道後再與Tony商量。而當日,Tony接到房東通知,要求他在第二天中午12點前最少交一個月租。如果他做不到,必須馬上搬走。這時候,神蹟發生了!牧者來團契分享信息後宣佈,他們會安排幾位牧者來照顧這個團契的年青人,繼續尋求神的帶領。「那個時候我的心情很複雜,如果交不了房租,還能有明天嗎?」其實當時Tony有輛曾用於拍戲的「老爺車」待出售,之前Tony刊登報紙一段時間,都沒有回應。但那天他剛坐下與牧者開會,就接到了電話,有人想買他的車,而且現在就在樓下。Tony分身不暇,就由他的太太到樓下與買主見面。會議在6點結束後,Tony馬上衝到樓下,見到買主一家人正在等他出現。買主的兒子一直勸爸爸不要買,但他卻立刻決定要買下那輛車。第二天,他們就辦理過戶手續,而賣車的錢剛好是一個月的租金!

後來那個爸爸解釋,他是做地盤工程的,需要一輛車在地盤範圍內用,車殘舊和費油問題不大,最重要的是車身要大,冷氣系統好,所以Tony的車完全符合他的所有條件。之後,團契就繼續有下一個星期,再下一個星期,直到今天。「這個神蹟告訴我,神定意要建立一群這樣的人,他們現在看來是不及格的,沒有聖經知識,屬靈生命很幼嫩,甚至未能被神裝備去事奉。但我知道神有祂的方法,祂想我陪著他們,慢慢去建立他們的生命,直到適合的時候,就裝備差派他們出去作祂的工。」

徒園計劃

團契成立了兩年,已經匯聚一群投身電影行業的年青人穩定參與。神就在這時感動Tony去實行「徒園計劃」。「我們越往前行越知道這計劃的龐大,我們沒有足夠資金及支援,如果用理智去想,應該會越來越沒有信心,但我的信心卻在不斷增長,我深信,神插手的事,是沒有不成的。」20多年前的領受,現在神容讓它透過Tony手所作的在香港實行。Tony希望在香港構建一個不同類型的共生社區,有著天國的文化和生活模式,可以活出神所預備的豐盛生命。「徒園計劃」3月開始招生,期望匯聚100多位有興趣投身演藝及電影行業的基督徒學生,參與一年的幕前幕後課程,並且必須參與團契的牧養。「我們需要明白自己在打一場什麼樣的仗,理念要相通。這群學生日後畢業,可以帶著天國的文化和看法去影響演藝界別,一點點去改變或者修正原本不屬神心意的文化。」

.在導師帶領下,學員於拍攝現場學習場記工作

學員的生命改變

子揚是之前參與演藝課程的學員之一,他成長於破碎的家庭,媽媽是2010年發生的馬尼拉人質事件中的生還者易小玲,家庭經歷的巨大事故,令子揚變得非常反叛,初來上堂時完全沒有反應,不說話也不合作。因著參加團契,子揚慢慢被改變,開始願意與人溝通分享。「我在團契中感受到愛,是梁生(Tony)的牧養令我開始改變。那段時間媽媽發生的事故令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回到團契,就好像離開了香港的繁忙生活一樣,令我心裡的壓力得到舒緩,放鬆下來,內心得到平靜。」

子揚本身對演藝行業興趣不大,在Tony舉辦的一個微電影的項目中,他抱著嘗試的心態去參與機器組,就發現攝影很有趣,於是決心投身電影業的幕後工作。「目前我想做好影相及拍攝,雖然我的夢想還在摸索中,但比起所有工作,我是不會離開電影行業的,因為我覺得這一行太豐富了!過去我是一個迷失的人,但現在有穩定工作和收入,有自己目標。以前我的家人和學校都不看好我,覺得我沒有用。但現在,家人以我為榮,是神透過這個團契改變了我,令我成熟長大,甚至可以去照顧別人。」

 

(記者莫嵐報道)

.舞台劇《變心》劇照

【Kingdom LIFE】從師生變同事 十載同行信仰路

從記者到老師,從壞學生到神學生,李德慰老師與學生阿勇在亦師亦友的關係中同行10年,一起走過高山低谷。今期 Kingdom LIFE與大家走進校園,一同傾聽這對師生在同行裡如何經歷神在各自生命以及校園中的轉化。

「看見」的重要

 李德慰老師與阿勇的「相遇」是由一個祈禱開始的。李以前是一名記者,神呼召成為老師後,在工作上遇到不少難題,有一次他向神祈禱:「神啊,我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之後他行出辦公室,經過自修房時看見阿勇和他的同學坐在裡面。李覺得很好奇,於是走過去與他們打招呼。阿勇竟然主動和他聊起信仰:「老師,你為什麼會信耶穌?」於是,他們開始聊起信仰話題,建立起真實的關係。「在這種機緣巧合下,我就帶了他和其他同學回教會。就是這樣,開始了與阿勇的同行,至今有10年了。」

透過這次相遇,李意識到,看見很重要。很多時候人太忙就會看不見,與阿勇的相遇就是神教給他的一個功課。「『你想作我的工,就出去行下吧﹗你在學生群中多些走動,你見到就會做,不用我再提醒你。』這是神在祈禱中對我說的話。當我看見阿勇坐在自修房溫書,就如同摩西看見荊棘著火一樣,怎麼可以不走近去了解?當一走近,就會明白神有工作給我去作。我們不要讓自己趕『死線』,就會看見神的工作。

故事的另一主角阿勇形容,李老師一向有為他們補習,陪他們溫書到很晚。所以,當時阿勇心裡會有疑問,為何這位老師會願意留下來陪他們,因為學校放學之後是沒有人的,很少有老師像他一樣繼續留下。於是阿勇就好奇問他是否有信仰,信的是什麼。是李的生命令他對信仰有了興趣。「李老師不是用一種教化的方式向我傳遞信仰,而是用行動去實踐自己是基督徒的身份,這是最能說服我的。」

師生的同行

進入這間中學的頭兩年,李坦言,自己哭過很多次,對著這班學生,他不知道怎麼教,和同學有很多衝突,很多次他都想過放棄。「剛剛開始做老師時,我不懂怎麼事奉,只是答應了神要陪著祂的羊長大。」之後他就遇到了阿勇,阿勇以前很粗魯和頑皮,會在學校咆哮,惹事打架等,但李認為神就是想將福音帶給這些所謂的壞學生。在他眼中,雖然這群學生不守規矩,很頑皮,但李覺得他們心地善良,只不過不適合坐著讀書而已。「在我的成長經歷裡,我也算是教育制度的失敗者,試過重讀,也是剛好遇到重視我的老師,我才沒有學壞。所以當我在這裡教這些學生時,就想起那些老師。其實對著這些學生是很開心的。別人會說我在幫助他們,其實在服事他們的過程中,我找到從事生命工作的意義。看見他們怎樣認識神,神如何扭轉他們的生命,我深信,這是聖靈自己親自作工。

阿勇憶述當年自己嘗試去變好時,其實很想讀好書,去過一個正常學生的生活。但那些老師對他的印象不好,當阿勇有學習問題請教他們時,其實都不太願意理他。後來遇到李老師,阿勇覺得他很不同。李老師真的願意用心教導他們,即使他們在學校的形象非常差。「當時覺得好開心,自己被人重視,因為從小在家中,因著父母離異,我得不到父親的愛和重視。」而李老師對他的影響非常深,現在阿勇在教會服事,也是立志要將信仰活出來。「現在我主力服事年青人,我不會單單只叫他們去做事,我自己都會落手一起做,與他們同行,這是年青人最需要的。」

神在異夢中的鼓勵

在10年的教學生涯中,李坦言,所受到的衝擊並不少,其中學生的離開對他的打擊最大。在服事的第6年裡,他帶了一群年青人回教會,也信主了,但當找工作或各樣事情受到衝擊時,他們都離開了。那段時間李非常低落和沮喪,他去求問神,我要怎麼做?神回應,你要經歷聖靈。「那一晚,我就跪在神面前祈禱,神啊,求你的靈充滿我,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我快要放棄了。而當晚,我就開始發異夢。我平時很少發夢,但這個夢我到現在都記得很清楚。夢中,耶穌安慰我鼓勵我,為我披白袍,還對我說,你要繼續教書。我3點醒了,不斷流淚。神,你是真實的,原來不是那些學生會不會留下的問題,而是這是神的呼召問題。神的呼召,我就不走,我要經過流淚谷,神就應許讓我看見結果。

而阿勇的委身,就是神彰顯的結果。李未曾想到會見這一幕,阿勇順服神的呼召,回到這間學校成為福音幹事,後來更去讀神學。「原來神的靈會工作的,在之前我是看不見,唯有繼續等待,是神讓我看見祂一直在作工,令我有動力繼續前行。」阿勇進來學校服事後,他們的關係從師生變成同事,在事工的配搭中,也會產生摩擦。「開始時我都不知如何繼續牧養他。這也是我的一個新學習,以前他們年紀小,會聽你說話,長大了就會有自己的意見。我自己也在學習欣賞這個年青人在神面前有領受,能夠看見我看不到的事情,以新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同行。」

(記者莫嵐報道)

【Kingdom LIFE】太太欲出家 丈夫為她削髮 神大能修補破裂婚姻

俗語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就如人的生命一樣,每個家庭都會面對不同問題與難處,但我們的神是定意要祝福家庭的主,使夫妻、父母與子女,甚至是三、四代人之間的關係經歷和好與復興。今期Kingdom Life採訪了唯君一家,與大家分享神是如何改變和祝福他們的家庭,成就神家庭復興的心意。

記者:莫嵐

全家決志歸主

唯君以前是一名佛教徒,從來沒有聽過福音。在她的女兒剛剛出生時,因著先生在異性關係上的軟弱,他們夫妻的關係非常差,有好幾年的時間唯君都覺得很辛苦,找不到希望和方向。而那些法師卻與唯君說,因為她的行為不夠好,功德也不夠,才會出現這些苦難。「當時我不斷去祈求,很想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條出路。在女兒出生後不久,我甚至想要出家。」唯君回憶過去,自己曾置身於絕望的處境中。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唯君的女兒讀幼稚園K1時,那年女兒從聖誕節派對回來後,不斷在唱一首詩歌給父母聽。唯君覺得很好奇,於是問女兒:「耶穌是誰?你為什麼會唱這首歌?」很奇妙地,女兒竟然拉著他們的手,說:「爸爸媽媽,我們一齊祈禱吧!」唯君和先生都很感動,流著眼淚聽女兒為他們祈禱。女兒在這個幼稚園的四年裡,學校的宣教師不但教導孩子認識神,也一直向我們一家傳福音。2013年,女兒上小學之前,唯君的先生又因著同樣的軟弱,夫妻之間的關係再次經歷巨大的危機。「有一天,我實在忍受不了這樣的狀態,我心底裡其實相信這個神是真實的。於是,我們一家三口就決定按著福音小冊子的祈禱文,在家中決志信主了!現在回過頭望,我知道神在那一刻不但已經進入到我們的心中,也已經成為我們一家之主了。」

不再一樣的家庭

從決志的那天起,唯君全家真實地經歷了神的改變與祝福。之前唯君的婚姻出現破裂,是因著先生生命中的軟弱和罪的捆綁,令他無法靠著自己改變,夫妻間衝突不斷。但從決志的那天開始,先生立刻就被神改變,過去在異性相處上的軟弱,現在連想都不再去想。而先生本身的工作非常忙碌,過去基本上除了過年的那幾天休息,平時都在工作。但信主之後,從2013年9月1日開始,先生就決定每逢主日都會休息,分別出來歸給神為聖,直到現在也是這樣。

而他們夫妻之間的關係也經歷了和好,從過去的兩三天就大吵一架,到現在懂得以祈禱守護對方。「例如,有一次,當我先生回家時,我心裡有些不平安,隱約感到是他有異性方面的試探。如果是以前的自己,我可能會大發脾氣,甚至試過將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但其實這樣做只令他離我越來越遠。但現在我會問他:『你最近是否有特別事需要代禱?』先生會明白我的關心和憂慮,於是回應:『你為我工作祈禱吧,讓我有智慧,懂得如何應對。』神的平安就在唯君一家中間了,讓夫妻兩個都不再受到仇敵的威嚇和攪擾。而家庭祭壇也從他們一家決志開始建立了。以前,唯君在家中有個神壇,是不讓任何人碰的,而今天,他們常常全家一齊敬拜祈禱,甚至6個小時也不會疲倦。「當初,我差點出家了,是我的先生親自為我剃頭,我們的婚姻和我的人生都幾乎走到了盡頭。而今日,我明白了人的盡頭,其實是神的開始。以前我覺得沒有快樂,常常是圍繞自己的問題,找不到出路,但今天,我們仍然會遇到難處,但我卻有從心裡出來的喜樂。」

唯君削髮後

唯君一家的信主,也成為了兩個家族,三代人的祝福。唯君的媽媽從前有黑社會背景,遺留下不少的壞習慣,但因著唯君一家的緣故,也決志並且受洗了。她的生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經常在家附近的公園看聖經,有時長達6小時,已經維持了一年半的時間。而有時媽媽出現軟弱,甚至想離開耶穌時,唯君都會鼓勵她,一起向耶穌傾訴祈禱。而最近唯君與媽媽發生衝突,關係出現破裂,唯君就向神祈禱,祈求神幫助她饒恕媽媽。而在上個星期弟弟的婚禮當中,因著唯君的兒子向婆婆索抱,成為唯君與媽媽之間橋樑,關係的冰封開始融化,最後和好就在婚禮中成就了。唯君很感謝神,保守看顧他們家族三代人的屬靈生命。

家庭復興的異象

談到對家庭的服事關鍵,唯君認為同行是最重要的。「我喜歡與別人同行。而我自己就是經歷了女兒幼稚園的宣教師與我們家庭的4年同行,才能渡過艱難,並且願意接受神。如果沒有同行,即使有見證其實也是不夠的。」唯君的女兒讀幼稚園時,她經常去參加幼稚園星期五的親子崇拜。而就在她剃頭後第二天,唯君去參加幼稚園家長會時,情緒非常低落,那位宣教師見到後,就為她祈禱,唯君就開始不斷的流淚。「我相信,我當時被神的愛和聖靈觸摸了!」

因著自己和家庭經歷神的更新,唯君對家庭的復興特別有感動去服事。現在她也常常為著所認識的家庭祈禱,當中有很多都在經歷著困難,唯君選擇與他們同行,鼓勵太太們去祈禱,告訴他們有時人真的不能做什麼,唯有神能改變一切,不能放棄祈禱。「現在我們也常常站在台上講見證。而每次我們都是全家出動去為神作見證的。現在我的兒子只有幾個月大,但每當聽到某些家庭有緊急需要,我都會抱著兒子衝出去。我覺得能夠一家服事神就是最大的祝福了

一家參加「伊甸園共證婚盟」典禮

布永康正式交棒予科倫達

世界著名佈道家布永康(Reinhard Bonnke)11月中返回尼日利亞,舉行最後一次的佈道會,同時將「基督傳萬邦」的火炬傳給接班人科倫達(Daniel Kolenda)。

正如以利亞呼召以利沙進入事工之前,遇見他在耕田,布永康找到科倫達的時候,是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的基督傳萬邦總部。當時科倫達只是辦公室的郵寄部門員工,遇見布永康時,他正在翻動一堆郵件。當時年輕的科倫達是植堂牧師,為糊口和供養家庭而入職基督傳萬邦。

科倫達是第五代牧師,畢業於佛羅里達州的萊克蘭東南大學和彭薩科拉市的布朗斯維爾復興事奉學院。他自14歲開始傳教。可是他說,他最重要的學習是發生在與布永康合作的時期。

布永康向參加告別佈道會的人們舉薦科倫達,並宣佈他是接班人,又為他禱告,並請求與會者為他禱告。布永康說:「主明確地告訴我,他已經任命並指定科倫達為我的接班人。」這日之前,布永康已經帶領了科倫達約十年的時間。

布永康曾形容科倫達說:「科倫達是一位出色的佈道家,他帶著救贖的信息,他知道如何拋網,如何收網,許多人因此得救。」

科倫達現時是基督傳萬邦的主席及行政總裁,根據基督傳萬邦的網站:「他曾在一些最危險、困難和偏遠的地方進行大規模的露天傳福音行動,已經帶領超過1,700萬人相信基督。科倫達傳教事工的特點是以耶穌的模範去傳講和教導真理,為人醫治禱告,更以強大的傳福音恩膏和令人訝異的神蹟為標記。盲人恢復了視力,跛腳的行走,痲瘋病人得潔淨,聾人聽見,他甚至看過死人復活。最重要的是,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來源:CBN,2017年11月14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祈求主透過基督傳萬邦成就更大的事。

史無前例的穆斯林歸主浪潮

近年全球各地同時出現穆斯林大型歸主浪潮,關注該情況的大衛.葛瑞森博士(Dr. David Garrison)與他的團隊於2007至2012年間進行研究,用三年時間走訪伊斯蘭世界的九大區域十多個國家,考證當中的「穆斯林歸主運動」,訪問了超過一千名穆斯林歸主者,發現神正在史無前例地推動「歸主浪潮」,並寫成了《靈風飊起》一書。前線差會、中國神學研究院、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播道神學院於10月19至23日期間合辦了「靈風飊起」系列講座及研討會,邀請葛瑞森博士來香港分享「穆斯林歸主浪潮」。

►《靈風飊起》- 大衛.葛瑞森博士著

葛瑞森博士首先提出,17億穆斯林並不是居住在同一個伊斯蘭世界,而是九個「房間」或「家門」。它們分別是東非、北非、西非、波斯地區、突厥斯坦地區、阿拉伯地區、南亞西部、南亞東部及印尼馬來西亞地區。它們有完全不同文化、信念及宗教習俗,有需要以獨特的方式接觸每一區;但共通點是神在每個「房間」都在工作,許多更是前所未見的。

20世紀中以前 極少穆斯林歸主

該研究的目標為伊斯蘭教興起後一千四百多年來的「穆斯林歸主運動」,定義是「單一語言及族裔中,有一千位穆斯林接受水禮」,因為願意接受威脅生命的水禮,才是真信徒。

葛瑞森博士發現,自伊斯蘭教興起至1950年前的一千三百多年間,穆斯林歸主運動只發生過幾次。伊斯蘭教興起的頭三百五十年,只有一個運動。及後的九次十字軍東征,都沒有產生任何運動,反而有不少基督徒歸入伊斯蘭教。十四至十八世紀歐洲文藝復興及宗教改革期間,五百多年完全沒有運動產生。葛瑞森博士說:「原來基督徒是『不能令穆斯林歸主』的專家。」直到十九世紀末,印尼和埃塞俄比亞才出現了兩次歸主運動。二十世紀的前半部,因著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及共產主義興起,完全沒有運動產生。

►21世紀的頭12年間,就有69個運動產生

在二十世紀的後半部,到了1965年,印尼約有二百萬人轉信基督,成為歷史上最大規模穆斯林歸主運動。1971年孟加拉獨立後,宣教士帶領數以萬計穆斯林歸信基督。1979年伊朗成為伊斯蘭教國家,1989年蘇聯鐵幕倒下,1990年北非阿爾及利亞的穆斯林內戰,都促使穆斯林歸主運動發生。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三十五年,共有十一個運動,超過了之前一千四百年的總和。令葛瑞森博士意想不到的是,在廿一世紀的頭十二年間,有六十九個運動產生,更在每一個伊斯蘭房間都有。

要與神的工作對齊

葛瑞森博士指出:「我們活在歷史上穆斯林最大規模歸主的世代!」他們親身考察過四十四個穆斯林歸主運動,發現聖靈正在世界各地吸引人認識耶穌。他又說:「許多神在列國中的工作,令我們大大驚奇,甚至不信(哈 1:5)。神盼望世界認識主,正在興起浪接浪的復興浪潮,我們要與神的工作對齊,與神一同『滑浪』。」基督徒應該學習神今天在穆斯林中間的工作,宣告今天就是得救的日子,跟他們分享福音,也要告訴其他基督徒,神盼望穆斯林得救,不是要把穆斯林殺光,要改變恐懼和憎恨。最後,我們要參與在其中,不應漠視。

►我們活在歷史上穆斯林最大規模歸主的世代!

他們訪問了千多位歸主者,歸納出神正在使用十道橋樑叫穆斯林歸主。第一是以信心為主出去的基督徒。第二是禱告,神確實在答允許多基督徒的禱告。第三是將神的話以當地的母語,透過聲音、畫面及多媒體送到穆斯林當中。第四是聖靈的工作,好像異夢和異象。許多穆斯林在夢中看見一位發光的人向他伸手(太17:2),當他們有機會讀到聖經,就會知道是耶穌。第五是忠心的見證,許多宣教士和信徒已經預備道路,即使到死仍未看見果子(來 11:13)。第六要向各肢體學習。葛瑞森博士說:「如果基督的身體真的知道整個基督的身體所知道的,互相學習,就會知道如何做神的工作。」第七是有效的溝通,以福音廣播、網上平台、當地人易於明白和接受的本色化語言和福音工具,避免不必要的西方模式的溝通障礙。第八是本土化,讓當地人承擔教會發展和承接歸主運動,外國人不應在前線帶領。第九是創造空間讓穆斯林自己發現耶穌是誰,也發現伊斯蘭教的問題。最後,神正使用伊斯蘭教帶穆斯林歸主:穆斯林很多時候不了解穆罕默德,但當他們將穆罕默德和耶穌對比時,就會知道沒有比較。葛瑞森博士指出:「我們反而應該鼓勵他們認識穆罕默德,然後與耶穌比較。很多見證告訴我們,當他們真正讀了可蘭經,就會發現當中有天堂地獄,有公義審判,卻沒有拯救。因此向穆斯林傳福音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問:『你有看過可蘭經嗎?』之後給他一本,讓他讀完再談。這個方法已經令2萬多人受洗歸主。」

►約有二百人參加10月19日的公開講座。

(記者林暐皓報道)

香港福音盛會2017 推動青年關愛社區

由「香港福音盛會2017」青年組於2017年10月8日假尖沙嘴浸信會舉辦的「愛臨香江‧堅唔離地——愛‧挑戰」青年慶典晚會,反應熱烈,約140人出席。

是次青年慶典晚會是青年組過去一年多舉行多項康體、演藝及媒體創作活動的總結,當中包括《夢想做得到》籃球邀請賽及見證分享、基督教新界北區單車巡遊、《仲夏夢Faith行》夜行大帽山、動畫大師劉大衛見證分享會、攝影及微電影工作坊與及以《愛臨香江.堅唔離地》作主題的歌唱比賽和攝影/微電影比賽。目的是透過不同平台推動年青人關愛社區,以正面積極態度面對困難。

青年組組員盧偉祺牧師分享他如何透過單車活動來建立年青人的自信,從開始時不懂怎樣踏單車,到活動完結時已能操控自如,最難能可貴是他們學懂了為人「破風」而非單單只求自己的益處。他憶述在2014年以單車用了80天的時間,從上海踏單車到西藏,途中經過單車能到訪的最高點5013米,沿途他遇到很多難忘的事,當中他經常被問及的三條問題是:一、你從那裡來?二、你在這裡做甚麼?三、你要往那裡去?這三條問題確是值得我們作深刻反思。

「香港福音盛會2017」獲得全港各基督教宗派支持,將於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香港大球場舉行四日七場全港佈道大會,包括四場公開場及三場特別場(中學生場、普通話場及國際場)。查詢詳情及預留門票請瀏覽大會網頁:www.hkgospelfestival.org

 

(新聞稿由主辨單位提供)

美研究發現: 小型教會吸引新人的小因素

美國惠頓學院的葛培理中心(Billy Graham Center)和新奧爾良浸會神學院的卡斯基卓越教會中心(Caskey Center for Church Excellence)的新研究發現,有最多歸信者的教會最能吸引新人,以及留住新信徒,也歸納出小型教會持續增長的小因素。

研究由LifeWay Research進行,由11個宗派贊助。於2017年3月期間,電話隨機抽樣訪問了1500位美國福音派和黑人新教教牧,再以地區和宗派比重加以分析,得出可信度高達95%的結果。LifeWay Research測試了29個可能影響人決定跟隨耶穌及參與小型教會的因素,並歸納出吸引和留住新信徒的因素:

  • 至少每六個月在教會以外服事,向教會外的人分享福音;
  • 至少每六個月為新信徒提供課程;
  • 會友每周向人們分享見證,邀請人接受基督;
  • 會友每周至少分出一段時間,在教會以外向非基督徒分享信仰;
  • 至少每六個月提供個人傳福音的培訓;
  • 有30%以上的預算用於傳福音和宣教。

LifeWay Research執行董事Scott McConnell說:「沒有單一的做法或策略可以令小教會有更多的新信徒,要靠很多小因素加起來。」

(來源:LifeWay Research,2017年8月28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求主激勵教會更關注教會以外的失喪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