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觀點】VOL 11 威爾斯大復興120週年 迎接亞洲復興浪潮

2024年,是威爾斯大復興(1904-1905年)120週年。威爾斯大復興歷時雖短,卻是燒得非常猛烈,以致世上其他地方一讀到有關它的報道消息,也受到這股復興浪潮的影響,引發復興。

今年,幾個亞洲不同地區的牧者領袖,不約而同重訪威爾斯大復興的泉源之地,他們領受基督身體要完全向聖靈降服,才能盛載聖靈的工作,也要承接禱告的棒,守望等候新一浪復興的臨到。

復興前的背景:社會問題嚴重,教會積弱,信徒冷淡

20世紀初的英國,社會貪腐、賭博、酗酒等不良風氣盛行。教會裡外受敵:自由派神學被過分高舉,亦受到進化論、各種人文主義以及世俗主義的衝擊。教會積弱,失去屬靈的影響力和見證。在威爾斯當地,基督徒對信仰冷淡,生活不敬虔;教會聚會人數下降,事工缺乏發展。在如此的蕭條的環境下,部分熱心的基督徒渴望復興的聲音,並且開始切實地向神禱告。

復興爆發的經過

大復興是從新碼頭(New Quay)的衛理公會傳教士約瑟夫·詹金斯 (Joseph Jenkins)的一系列佈道和宣教開始的。當時年僅26歲的青年礦工伊凡·羅伯斯(Evan Roberts,1878-1951)受到新碼頭等地發生的事情的影響,決定前往紐卡斯爾的傳道人預備學校接受培訓(1904年),但是他並沒有完成學業,而是受到聖靈感動返回家鄉。

某天夜裡,他在禱告中感到神親近得像是正在呼喚他,那時他已為著復興禱告了十多年。之後的三個月,他在靈裡與神有親密的來往交通,每次約歷四小時。他常常如此禱告:「主阿,折服教會,好叫世人得救。」(Lord, bend the church to save the world.)周圍的人一面感到奇怪,一面亦深受感動,不久,全礦坑的人都受影響,也起來一同禱告,如此啟動了大復興。

主阿,折服教會,好叫世人得救。

當時教會聚會不重在講道,主要都是唱詩、見證及禱告,羅伯斯也許只講五句話,或者禱告幾句,並且聚會沒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聚會,都滿了禱告。在不同的聚會中,羅伯斯繼續呼籲信徒要順服聖靈。參加聚會的人數越來越多,聚會時間也不斷延長,同時接連地產生了許多奇妙見證。報紙甚至對此作出公開的報導,威爾斯大復興的消息也就因此在各地迅速地傳開。

點燃全球的大復興

1905年2月,羅伯斯向英格蘭利物浦港的威爾斯人傳福音,有750人信主。然後,他進行旅行佈道,在北威爾斯周遊了兩個月之久。在5月底,一共有10萬人決志相信耶穌。威爾斯復興的火焰也影響其他國家。普世復興史權威歐伊文博士說:「威爾斯大復興是所有覺醒運動中遍傳得最遠的,影響了全印度、韓國及中國的福音事工,又更新了日本及南非的復興,而且在非洲、拉丁美洲及南海一帶,帶來了覺醒的浪潮。」

========================================

威爾斯大復興的關鍵人物伊凡·羅伯斯,並不是個強而有力的領袖,他沒有發表新教義,甚至不被認為善於講道,但他是「跟隨主偉大的典範之一」,鼓勵教會以正確方式接待聖靈。

伊凡·羅伯斯

========================================

威爾斯大復興的三個特徵

  1. 神決定要行動時,祂尋找的不是那些「具有足夠智慧或學養的人」,而是「有足夠順服與謙卑、願意冒險跟隨祂的人」。在威爾斯,神證明了當祂找到這樣的器皿,祂能毫無限制地藉著他們行事。從頭到尾,這次復興都不能歸功於個人魅力或促銷的能力。羅伯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不是復興的來源,他只是懷著確信而行,盡力保持順服聖靈,扮演好自己該做的角色。
  2. 容許神介入,緊緊跟隨聖靈的計劃。羅伯斯在羅赫的母會爆發復興的幾週前,原本有其他佈道計劃,但他很快發現聖靈另有計劃。這並非指教會不需領導與組織,而是當聖靈正在做新事時,最大的恩賜並非知道「該如何領導」,而是知道「該怎麼跟隨」。
  3. 新酒需要新皮袋。神很少會以同樣方式行動兩次;「創意」與「多元」是「祂的本質」。主從不使自己受限,去按任何既定公式而行動。那些蒙聖靈重用的人都有一共同特質——聽見聖靈行動的響聲,也願意按祂對當時、當地所定的方式而行。

 


重訪復興的泉源之地

曾兩次重訪威爾斯大復興所在地的孵化箱事工Catherine(馬冼嘉明 )、生命頌浸信會 May(鄭麗明) ,以及來自新加坡的法國宣教士Pearl接受訪問,談及探訪當年羅伯斯領受復興後首次講道的教會 Moriah Chapel,以及代禱使徒豪威爾(Rees Howells)所建立的 The Bible College of Wales等地。

The Bible College of Wales:承接禱告守望的棒

學院由豪威爾於1924年創立,直到今天,這所學院仍然設立為萬國禱告的殿。學院裡面有一間「Blue Room」,是當年豪威爾與一群代禱者為列國代禱的房間。May:「在二戰時的每場戰役中,神都會感動他們去禱告,其中發生了很多反敗為勝的神蹟奇事。而且不但豪威爾成為列國代禱者,他的兒子Samuel Howells也承接代禱的棒,一直為列國禱告,甚至為香港和中國祈禱。」

本書詳細講述有關代禱使徒豪威爾的事蹟,以琳空間有售

第一次威爾斯之旅完結後,這群香港牧者仍然每星期聚集禱告。孵化箱事工亦因此於今年1-3月舉辦了「潔淨我×折服我×使用我」工作坊,將從威爾斯的影響力帶回香港,興起代禱者,成為預備復興的器皿。

今年第二次回到該學院時,在Samuel Howells的房間中,香港牧者領受要承接代禱的棒。May:「Samuel沒有後代,當時我覺得很可惜,沒有人承接去繼續祈禱,但那一刻神問我,為何你們不自己禱告,作為香港人為什麼不為自己的城市禱告?我心裡有很大的感動,要接回禱告的棒,為香港中國代禱的棒。」

豪威爾父子持續多年為萬國代禱守望

宣教士Pearl 一家四口在數年前回應神的呼召,來到歐洲宣教,一直為歐洲的復興禱告。「當我去探訪這所學院,在這個120週年紀念的日子,我向神呼求,全球門徒運動的復興,如同當年的威爾斯大復興。當時羅伯斯向神求10萬靈魂,而我為新加坡向神求100萬的靈魂,同樣,我相信自己是歐洲復興的一份子,也是君王再來運動的一份子。我要用屬靈的眼睛專注神,直等到祂回來的日子。」

Blue-Room,二戰期間,每晚都有100多人聚集在這裡,為擊敗希特勒及其盟軍代禱

Moriah Chapel:讓神塑造我們,成為啟動復興的鑰匙

當香港牧者第一次踏足這個教會,聖靈就突然感動他們發出敬拜,神的同在非常強烈。一位多年留在威爾斯禱告守望的宣教士說,他曾帶過很多不同的短宣隊在這裡禱告敬拜,但這次神的同在很特別,他感覺就如同昔日大復興晚期,羅伯斯在神的殿中繼續忠心禱告敬拜一樣。

而第二次他們剛到英國那天,上空出現了北極光。「開始我們都沒有太重視,後來知道那位宣教士在2009年領受了一個預言:當你在威爾斯看到北極光,復興就快來臨了。」Catherine:「我們在出發之前曾看了美國使徒性領袖Dutch sheets的一個短片,他們團隊有人曾夢見站在講壇上的羅伯斯的外袍越來越長,而一群人會去到Moriah chapel,去承接他的外袍。神與我們集體說話,香港要接住復興的鑰匙,但是在復興之前的預備,我們的生命要成為鑰匙。我們這些鑰匙是凹凸不平的,但是我們是否可以順服全人,讓神去塑造我們,以致可以釋放的神國到地上,以及捆綁仇敵的工作。」

Catherine:「我們不要只在意聚會中的感動,而是彼此之間如何在生活中接待神的同在,管理好聖靈所感動的工作,以生命栽種復興,是更深的預備,更深的降服。」

Moriah Church

借鑑大復興熄滅的原因,遮蓋年青人,興起多代同行

May提到書籍《the Grace Outpouring》講述了有關大復興僅維持兩年就熄滅的原因。當時羅伯斯與一群10多歲的姊妹一同啟動這個大復興。神在其中使用這群在社會上不顯眼的年青人,與此同時,有部分傳統大宗派的牧者向報章媒體寫信抨擊羅伯斯,指責他們沒有讀過神學,引起很多人對復興的質疑。這些上一代的牧者,由於復興不是由他們啟動,覺得自己被排除在外,所以都不支持甚至反對這個復興。結果羅伯斯開始退後,其他人在失去領袖後,士氣低落,復興慢慢就熄滅了。

May :「我心裡感覺主叫我們多代同行,我們作為上一代需要去遮蓋下一代,兩代之間有信任,復興才可以在合一中承傳下去。我們需要從過去的經驗去學習,以致再來能夠好好預備,去迎接末後的復興。」

教會需要持續的渴慕與專注

630日,網上禱告平台重建大衛的帳幕」(RTOD)的列國聚集,由香港團隊主持,以「威爾斯大復興120週年迎上復興浪潮」為主題,邀請了烏干達禱告使徒Dennis Kasirye以哈拿的故事,對比威爾斯大復興領袖的生命特質,向香港教會發出呼籲。

撒母耳記上一章提到,哈拿持續禱告求神動工,即使丈夫分給她雙份的肉,但她還是不滿足,她沒有讓接收到的一切模糊自己的眼睛。「今天的教會擁有很多不同資源,但是這一切不能拿走對神工作的渴慕。」第二,哈拿的對頭毘尼拿持續地激動她,但哈拿沒有灰心,反而更加將焦點對準神。「為了迎接復興,威爾斯的先鋒們也沒有因為身邊事情激動而灰心,而是保持對神的火熱,不斷持續向神發出渴慕:神折服我們,破碎我們。今天的教會也需要同樣呼求,主,折服我們。」最後一點,哈拿最終得到突破,因著她不斷地劬勞禱告。復興需要心裡憂傷,劬勞禱告的人,讓聖靈帶領我們,重新注視十字架,完全降服在神面前,完全順服聖靈的帶領,讓舊人死去,新人興起。(西3:9-10)

Dennis最後指出,今天的教會有這麽多聚會和講道,轉化卻是很少。當神折服世界之前,祂先來折服我們,讓我們的心可以成為盛載神心意的器皿。「現在就是時候,同一位聖靈,祂現在想再做一次。世界有很多事情發生,但是香港已經預備好了,已經成熟了,去迎接神的工作。」

威爾斯大復興於1905年的聚集

===========================================

從威爾斯大復興看今日香港迎接新一浪復興的預備

一. 120年前的大復興,聖靈就是以全新的方式,去點燃那些預備好去盛載聖靈工作的人,今日基督的身體同樣要求主賜下新的思維,建立新皮袋,去裝載神的新酒。

二. 無論是羅伯斯,還是豪威爾父子,都是以持續不斷的劬勞禱告,去迎接復興,守望世界,今日教會也應該在黑暗和挑戰中持續禱告,直等到聖靈的澆灌。

三. 現在正是年青人被興起的時候,作為上一代,應該從靈裡去認出下一代,以及聖靈在他們身上的工作,成為他們靈裡遮蓋,在多代同行中,盛載復興運動。

四. 神正在興起亞洲的信徒群體去回應宣教的時刻,以致帶動新一浪的復興,回到歐洲,祝福列國。

===========================================

國度1分鐘(94)20世紀全球復興歷史回顧

+按圖放大

威爾斯大復興(1904-1905

靈裡的親密相遇

威爾斯大復興的代表人物是伊凡.羅伯斯(Evan John Roberts)。1904年,羅伯斯某夜跪在床邊禱告時,感到神正在呼喚他。之後的3個月,他在靈裡與神有親密的來往交通,每次約歷時4小時。周圍的人亦深受感動,漸漸加入,和他一同禱告;不久,全礦坑的人都受了影響,起來一同禱告。

 

隨時隨處的聚會

後來在一個禮拜之內,連續有聚會舉行,主要都是唱詩、見證及禱告,並且聚會沒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聚會,都滿了禱告,聚會時間可以是在半夜,也可以在清晨。聖靈大大地彰顯祂的能力,參加聚會的人數越來越多,聚會時間也延長了。一時之間,在威爾斯的礦場裡、火車上、電車間等地方,都有禱告聚會,並且接連地產生了許多奇妙的生命見證。

 

威爾斯的烈火

1905年2月,羅伯斯向英格蘭利物浦港的威爾斯人傳福音,有750人信主。然後,他進行旅行佈道,在北威爾斯周遊了兩個月之久,在5月底,一共有10萬人決志相信耶穌。後來,復興的烈火傳到英格蘭康威爾,而教會大復興的消息也傳遍了全世界。

 

阿蘇撒街大復興(Azusa Street Revival)(1906–1915

1906年聖靈強而有力地澆灌一群在美國洛杉磯的信徒,他們領受靈浸,說出方言。於是,他們在阿蘇撒街312號一幢樓房內,連續3年每日不間斷地聚會。 多人悔改得救,有人領受聖靈說方言,有人經歷神蹟醫治,有人領受別國的語言及海外宣教的異象。聚會高峰期,人數多達1300人,並帶來一整個世紀的深遠影響。

(詳情請參考國度復興報288期)

 

平壤大復興(1907-1910

饒恕帶來復興

1904年,日俄戰爭在朝鮮爆發,當時朝鮮愛國主義興起,人民仇恨日本人,並對宣教士產生不信任。1907年1月12日,宣教士威廉.布雷爾(W. N. Blair)在查經會中分享肢體合一的信息,但會眾反應冷淡。直到吉鮮宙長老在大眾面前公開認罪悔改,使會眾得著釋放。聚會結束之後還有六百多個人願意留下來繼續禱告,到了清晨兩點時,聖靈如五旬節般降臨,並開始引發起平壤大復興。

 

復興激流湧向全城

平壤多間教會持續舉行特別聚會,為期長達一個月,大復興的激流波及到全平壤市區的大街小巷,悔改並不只限於認罪和哭泣,也帶出了悔改的行動。全城的人挨家挨戶向他們曾經傷害過的人認罪,並且歸還所偷的東西和金錢。

 

信徒還立下心願,要在一年之內將福音傳遍全國。他們揀選傳道人往福音未到的地方;一年內,就售出了70萬本聖經。復興運動為韓國基督教會開創了一個新的紀元,讓朝鮮教會度過以後日本殖民36年的迫害時期。

 

山東大復興(1931-1937

1927年,在宣教士大撤退中,留守中國的孟瑪麗宣教士開始為婦女信徒禱告守望,並開始婦女查經班聚會,啟動了復興的運動。後來本來30幾人聚會的鄉村小教堂,10幾天就差不多有100人信主。之後,單單孟瑪麗的牧區就有超過3千人歸信基督。後來伯特利佈道團成立,足跡遍及全國,向 50 萬人傳福音,其中約 5 萬人決志信主。

(詳情請參閱國度復興報364期)

 

阿根廷大復興(1949-1954

復興從八小時禱告開始

1949年,阿根廷第一夫人伊娃•裴隆(Eva Peron)是全國最有影響力的人,她熱衷招魂術,並引導國家進入一個公開招魂交鬼的境界。為教會衰弱感到沮喪的愛德華.米勒(Robert Edward Miller)牧師,決定一天禱告8小時祈求復興。初時只有3位會友回應,到了第4天晚上,牧師帶領大家繞桌唱詩。當有姊妹按感動敲桌子的一瞬間,眾人立即被聖靈充滿。次日消息傳遍教會,會友紛紛到教會禱告。1949年6月初,這股復興的活水開始流遍阿根廷全地。

 

五十天醫治佈道大會

1954年,美國佈道家湯姆•海克斯(Tommy Hicks),領受到神要差派他到阿根廷舉辦聚會,要他去找總統裴隆。他憑信心到了總統府,並祈禱醫治了他的皮膚病。總統當場發佈命令,從今以後容許人民有完全的宗教自由,並同意舉行醫治佈道大會。

 

1954年4月至6月,一連50天的醫治佈道大會,各式各樣的人前來參加聚會,每天都有人身體恢復健康,或心靈被更新。據統計,共有600萬人參加這次醫治佈道大會,從此打破了阿根廷崇拜偶像的傳統黑暗勢力,帶動了阿根廷的大復興。當佈道會停止後,復興的火焰繼續燃燒,達10年之久。

 

 

印尼大復興(1965

帝汶島吹起聖靈風

1965年的印尼,發生了全球震驚的九三〇事變,而在政變的前4天,由帝汶島開始,出現了一次屬靈的大復興,幫助了印尼的基督徒度過了最黑暗的屠殺與動盪,也展開了各地的宣教行動。

 

帝汶島長老會的傳道人塔利原到教會參加禱告會,當時大約有200位信徒。正聚集禱告的時候,忽然天上來了一陣響聲,好像颱風吹起所驚動的響聲般!於是所有人都隨著聖靈的引導一起同聲禱告。附近村民看見教會有火光,卻沒有被焚燒,被這般奇特情景吸引,後來有多人因此信耶穌,被聖靈充滿。

 

村民信主對外宣教

帝汶島長老會被聖靈充滿三週後,一共有70個信徒的佈道團,繼續進入內陸各地宣教,經歷聖餐中水變酒、病得醫治,甚至是死人復活等神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