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俗難免? -【愛有道】專欄

結婚大日子對年輕人是最緊張和興奮的,但籌備的過程卻不是無驚無險。令他們感到煩惱的和最容易引至衝突的,其一是要滿足雙方家長及長輩的繁文縟節。就是最開明的長輩,總會對禮俗傳統有所執著,要求大至如何宴請親朋戚友,小至穿戴什麼衣飾,足夠惹起爭議。更難達至共識的是不同的信仰禮儀,例如要否祭祖,敬茶需要下跪嗎?

不想喜事變成僵局,事前必須了解長輩各人的想法,意思不是要全數滿足他們的要求,而是掌握足夠的資料,再思考如何回應。就以「過大禮」為例,若等到雙方長輩會面時才討論,出現爭執的話,局面難以收拾,親家隨時反臉變冤家。好像國家元首會面之前,外交部早已作好斡旋,鎂光燈下進行的儀式才會順利。

不過,預備結婚的當事人,可要小心調整自己的心理,既要站在自己父母尊長的一方跟對方作出要求,也要顧及未婚夫/妻的感受,大家要共同面對難處,而不是強對方所難,婚前不能同心,婚後更難同行。

至於不同信仰的儀節問題,若事前談不攏,更要小心面對婚禮當日被迫就範的情況。兩人應就可能出現的局面,預備應對的方法,就是受到辱罵,總不要以惡報惡;溫柔地堅持或婉拒,總比情緒化的回應佳。

長輩最需要的是關心與尊重,這在平常相處的日子,可以多點表達,建立了更親密的關係,讓他們更了解未來女婿/新婦的行事為人,尤其是不同的信仰價值,更要多點日子相處,才能理解和接納,放下成見。

縱使婚禮的過程中,或有不順遂的情境,亦只是一天的不愉快事件,不要長久放在心上,影響以後的生活。


文@徐惠儀

對立 -【愛有道】專欄

魯易斯(C.S. Lewis)論朋友:「戀人是面對面的,朋友是肩並肩的。」戀人的心思會被對方佔據,而朋友的相交是以共同的旨趣出發。

與一個志趣相投的朋友相聚,大家會渾然忘我,激發奇想。能夠並肩作戰,稱為「戰友」的,是經歷過開墾荒原,克勝險阻,患難與共的日子。

「友誼永固」是好友之間的期許,卻非必然。朋友由「肩並肩」變成「背對背」的對立的局面在所難免,原因可以有千百種,最普遍也是最難處理的是嫉妒,原來不分彼此的「我們」改換成「你我」。

兩個好友分道揚鑣,因「我」不能接受「你」跟另外一個人或一夥人交往,「他」或「他們」跟「我」不同道,「你」選擇「他」或「他們」等同背叛「我」。說到底,兩人之間,早已是你要跟在我後面的關係了。

三人行的小組,其中一人忽然感到另外兩個關係比較密切了一點,漸漸出現了「我」跟「你們」的分歧,「我」感到被孤立,「你們」聯盟叫「我」難受。再大一點的朋友圈子分裂,站到「我」這邊來的才算是朋友,是「我們」,站到另一邊廂的,是「你們」。兩邊都不願意加入的,也就歸在「他們」之列,是屬於第三幫人,同樣不算是「我」的朋友。

非友即敵不一定是朋友背道而馳的選擇,若心胸寬廣一點,眼光放遠一些,昔日的友情是人生一段寶貴的經驗,感謝對方陪伴走過。雖然今日的「你」與「我」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放下過去,生活可以各自各精采。

緊抓著對方,視之為敵,最終可能發現你的敵人其實是子虛烏有,你花了太多心思力氣去築起防護的圍牆,結果把自己困在其中,失去了重新建立友情的自由。


文@徐惠儀

真情假意 -【愛有道】專欄

你會在什麼時候想到找朋友呢?又會找誰呢?無聊時,喜慶宴客時,有困惑苦惱時,有急難需要幫助時或想關心一下身邊人時,你心中會有一些人選,一份名單,按著當時的需要處境去聯絡,你會捫心自問,分辨出誰是你真正的朋友,跟你的交情孰近孰遠。

至於誰可以得失,誰可以捨棄?你心中的價值量器自然作出篩選。以喜宴為例,長袖善舞的人,喜歡高朋滿座,不論遠親近鄰,一律在邀請名單之內,只怕掛一漏萬,得失了權貴,所謂「俾面派對」,與主人家關係浮淺的參加者亦深明這是個應酬活動,到場陪笑而已。以親友為主的中小型的宴會,擬訂請客名單比前者更有難度,有云:「擺酒容易請酒難」,你心目中的好友不一定有空光臨,亦有不在你心上的人風聞你請客,即表示你不請他是不當他是朋友。我個人頗不愛酬酢活動,前者不請我,絕對沒有所謂;後者不把我放在名單之內,若是真心的好友,亦不會介懷。若以一頓飯去定義朋友,忘卻過往的深交情誼,氣量未免太狹窄。

聖經的箴言17:17,「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有解說患難見真情的朋友關係如兄弟般親密,經驗這樣的友情是一種幸福。患難是友誼的試金石,在軟弱無助之時,需要人扶一把,或一句鼓勵安慰,或站出來說句正義公道的話,或一粥一飯的施予,點滴見恩情。真心關懷你的朋友不一定天天陪在身邊,只是一通電話,一個訊息,即時作回應,不需客套多言,已是心有靈犀。

朋友交往不一定望回報,卻也不要忘記:「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太7:12)


文@徐惠儀

手足情深 -【愛有道】專欄

家庭是我們學習人際關係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老師,兄弟姊妹是同學。

同學之間互相砥礪,同時又產生爭競。童年時,這一刻一起玩得歡樂相擁,轉過頭卻變臉扭打。最團結的場景是對抗鄰居的孩子,不管誰有道理,哥姊們會站出來維護咱家的弟妹,所謂「打死不離親兄弟」。

可是手足的內部矛盾也不少。哥姊們經常被訓誨大要讓小;兩三歲的哥姊,在弟妹出生以後,失去了家中「唯一」的地位,爸媽把時間和專注都投放到新生嬰兒身上,哥姊們的嫉妒感覺悠然而生,父母處理不當,就成為日後手足關係的嫌隙。在長幼有序的傳統之下,弟妹又會受「孔融讓梨」的教導,哥姊們亦懂得運用身形權力去以大欺小,弟妹們也學會保護自己,向爸媽打小報告。父母的偏心,加劇了孩子之間的競爭,甚至造成手足相殘,聖經中以掃和雅各的故事是最典型的例子。

父母是維繫家庭的關係的軸心,不時扮演著警察、法官又或輔導者的角色,讓孩子們的緊張關係得到舒緩或平息紛爭。當父母年事漸高之時,手足關係考驗期才來到。有的選擇不相往來,有只在節慶相聚吃飯,算是給父母面子。最大衝突在於年邁父母患病,就是送往醫院或護老院,誰會去探望?有資產的家庭,當父母離世時,還會爭產對簿公堂。

當然也有美好的見証,有朋友告訴我,他跟兄姊們本來感情一般,但母親患病在醫院時,大家卻緊密地聯繫,不只是協調探病照顧,還互相支持慰問,讓他再次感受到一家人的親密。如詩人所描述的手足情深圖畫:「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詩133)


文@徐惠儀

探病 -【愛有道】專欄

試過因切除腫瘤住醫院,手術前最想要的是安靜及丈夫的陪伴,從手術室出來,麻醉藥未過,但睜眼見到親人,滿心感恩與平安。昏昏欲睡的我,對於有甚麼人來過探病,已不太關注,連打個招呼也沒精神了。

有剛經歷生產之痛的姊妹,亦最怕在頭一天被大群的親朋戚友來探訪,看見自己蓬頭垢面,一臉倦容,不停迎賓送客,還要照顧初生孩子,完全沒有休息的時間,但又不好意思掛個「謝絕探訪」的牌子。

有弟兄動大手術,牧者熱切地表示手術前後都要來為他祈禱,令他受寵若驚。令人不解的是這牧者十年都沒有探訪關顧他,甚至有時打招呼也沒有,再探問之下,牧者表示這是他的關顧工作,但凡患病入院的,他都一視同仁這樣做,這真夠「專業」吧!

曾經是病人,也曾有家人住院一段日子。我最近才因為探訪一位患癌症經常出入醫院的姊妹,學會一點關顧病人的常識。

那位久病的姊妹告訴我,她的家人為照顧她已筋疲力竭,我為她送來的飯食是最美味的,雖然我其實並非烹飪高手,但這對姊妹來說是舒緩了家人的照顧壓力。

需要全身麻醉動手術的病人,通常最少臥床休息一至兩天,他們要的是親人或好友的陪伴,一個或兩個輪流己足夠,更不要在這時送什麼水果糕點來,因為病人根本不會吃。太多人探訪,只會影響病者休息和增加他虛弱身體的感染機會。之後要探病,最好先跟家人聯絡一下,可以作更合適的支持。探訪的時間也不要過長,以免影響病人的休息。

真心的關懷不只在於出現在病房的一刻,私下的代禱,發問候鼓勵的訊息,也是看不見的關注。


文@徐惠儀

愛情長跑 -【愛有道】專欄

尋覓終身伴侶是人生歷程的重要任務之一。

愛情路上最傷痛的莫過於相戀經年,儼如夫婦,只欠一紙婚書的親密關係,忽然出現波折,瞬間情人變陌路人。有時令旁觀者感到迷惑的是,幾個月後,失戀的一方還沒有把臉書上的舊相片隱藏或刪除,已貼出新歡的合照,不多久更宣告結婚。

難道試過愛情長跑不能到達終點,狠下決心趕快完婚就是愛的保障?是的,只享受愛情,不打算委身於婚姻的戀人,愛的感覺會被時間沖淡,若出現第三者,這段早已變得薄弱的關係自然斷裂。

相識、相知到相愛,由拍拖的跑道轉入婚姻旅程,不是愛情長跑的終點站,反而是換了更考驗耐力的「鐵人賽」,夫妻二人不要抱著累了或受到挫折就離場的想法。婚姻的長跑不是兩個人自由地按著自己的步速前進,而是好像二人三足,彼此牽制;任何一方想加速或放緩,都要跟另一方溝通,彼此都要留心體察對方的需要與反應,不能獨斷獨行。很多人艷羨那些面貌神情都十分相似,展示無聲勝有聲溝通默契的夫婦,那不是一朝練成的「神功」,是經年累月的磨合關係。

婚姻長跑的幾個障礙點最容易叫夫妻放棄。初婚是離婚的危險期,若容不下配偶的真我個性,很容易以「性格不合,因了解而分開」為離婚理由。育兒期的年輕夫婦,身心疲憊,缺乏支緩又忽略維繫愛與性關係,可以在毫無徵兆之下被第三者入侵了。中年重新出發尋找肯定自我,沒有同步的配偶亦可能漸行漸遠。

無論婚姻在哪個階段,若同心仰賴那位人生的領跑者,相信祂會帶領我們跨越障礙,攜手走到終點。


文@徐惠儀

心太軟 -【愛有道】專欄

「心太軟」是一款甜品,看來是巧克力蛋糕,但用小匙敲開,就流出暖暖的巧克力溶液,喜愛吃的人會有甜入心的感覺,不愛甜點的只能淺嘗,多吃會嫌太膩。

現今父母對孩子的寵愛真有點像濃濃的「心太軟」,孩子歡喜接受,父母卻是無法硬起心腸,總覺得自己愛得不足,做得不夠好。

單單觀察每年開學的日子,暑假結束,之前為考試與學位折騰,理應是歡歡喜喜上學,父母卻是忐忑不安。上幼稚園的怕他不適應,整天哭著找媽媽,不懂上廁所,想像會發生什麼意外;升小學的,怕他在學校迷路,交不到朋友,聽不懂老師授課,漏寫家課冊;升中學的,升大學的,同樣怕他丟三落四,恨不得陪孩子上學去。

當大眾都在議論和關心學生壓力大,呼籲大家給孩子多點空間,不要太緊張課業之際,有些父母以為要更多噓寒問暖,替孩子做更多的事,例如替他檢查書包功課,聯絡老師要求更多關心自己的孩子,替他搜集專題的資料,謝絕應酬活動待在家中陪伴孩子溫習。

這對幼兒或許仍有點效用,至於少年孩子,可會弄巧成拙,令孩子感到煩擾抗拒。若是孩子對父母的好意照單全收,你也不必以為是成功的徵兆,他仍享受著你貼身的照顧,不懂掙取自主獨立,是不願意長大,還是被你的溺愛窒礙了他的成熟發展呢!

「心太軟」的父母一定是愛孩子的,只是不要讓愛過度湧流,把孩子的潛能淹沒。當孩子面對學習的挑戰時,鼓勵他試試去迎戰,相信你的愛已為他打好最堅固的信心根基,就是在他受到挫敗時,你不會嘲諷責難他,當他成功的時候,你會為他喝采。


文@徐惠儀

信仰啟蒙 -【愛有道】專欄

新手父母最緊張孩子的教育。只要是標籤了有教育性的玩具,那怕只是玩一陣子,也會給孩子購買;跑到老遠去參加遊玩小組(play group),大人和孩子都感覺疲累,卻憧憬著未來投考心儀的幼稚園而力撐;孩子腳步仍未穩定,也未懂得上廁所,已經開始入學。

我們都重視幼兒教育,可是現行的教育制度令父母的焦點轉移,看重的是入學年紀與學校名氣,這些現實的風氣與價值觀,給父母帶來無奈與壓力。

另一邊廂,教會對培育下一代也亟欲推進,以期信仰能代代傳承。然而教會的資源所限,幼兒的栽培課程,大多由願意投身事奉的弟兄姊妹負責,中間或有專業的幼教老師,卻也只是少數。當然,父母也不會對這班有愛心的導師們諸多要求或挑剔,因為大家對一星期參加一次的教會聚會不抱太高的期望,大多是放下孩子,自己可以安心參加崇拜就可以。

父母其實不應把培育孩子信仰的責任委托給教會,敬拜不只是星期日的生活環節,家庭才是孩子學習敬拜的中心,本於信仰價值觀的家教才是孩子信仰的重要基石。

不過,教會的兒童栽培是給孩子學習集體敬拜相交的場所,父母也不要置身事外,尤其是襁褓的幼兒,父母的陪伴與教導是最合適的,因為一星期才見一面的導師跟天天上學都遇上的幼教老師實在不一樣,幼兒需要更多的安全感,熟識的人事物會讓他們更安心,情緒更穩定。就是上了學的兒童,父母或不想自己教導孩子,也可以作其他班級的導師,易子而教令你對孩子的需要認識更多,也更開放表達信仰。

愛子的父母,請不要推卻作孩子信仰啟蒙導師的責任。


文@徐惠儀

信任 -【愛有道】專欄

「請相信我,不會再有下一次。」犯錯的孩子希望得著父母的寬恕,並給予改過的機會,重新相信他仍是孺子可教。

「嫁給我吧!我會愛你一生一世。」男友的盟誓,期盼女友以身相許,相信他是那位保護她,讓她終生幸福的天使。

一段關係能夠延續、進深,信任是一根看不見,而且是十分脆弱的線。信任的根基是本於愛,同時經歷過時間的考驗。一個初次犯錯的孩子,父母肯定會輕輕放過他,因為誰也不想自己的孩子變壞,只是會提高警覺,留意孩子會否再犯。假若他一再犯錯,除了加重懲罰,信任這根線亦會愈加收緊,懷疑他是否在欺哄你。

成人之間的信任關係變數更多,當發現一個跟你出生入死,信誓旦旦的人,竟然背叛你,信任的線被切斷,愛的根基亦會因為不信而搖動,導致好友親屬反目成仇,夫妻離異。

妻子或仍深愛不忠的丈夫,但如何再相信枕邊人不再出軌呢?不信的自然反應是猜疑,疑心使人不斷陷落,產生更多不切實際,超乎事實的可怕想像,眼前人變成了陌生人,猜不透,摸不著。

重建信任的關係之先,必須跟對方澄清自己的心裡的疑懼,給對方一個辯解的機會。信任再連線不會一下子就接通,也不是一再口頭保證就能夠讓對方放下疑慮偏見。雙方都要給點耐性和時間,事實是最好的明證,例如一個怕丈夫不在身邊就是跟第三者約會的太太,丈夫就要多待在家,出外也時常給她發訊息,叫她心安。

受過傷害欺騙的人,更難重新信任別人,有些甚至生活在驚恐之中,與人保持距離,不容易進入親密的關係,要突破心理的障礙,必須尋求專業的輔導。


文@徐惠儀

安穩的感覺 -【愛有道】專欄

在意外頻生的日子,我們特別渴望曾經擁有的安穩感覺;在孩子離巢時,父母會緬懷跟反叛少年角力的激鬥;脫離父母管束,獨自居住的年輕人,意欲品嘗昔日吃膩了的家常小菜;轉換了天天衝鋒陷陣的工作環境,卻又回想之前天天嚷著單調沈悶的日程。

那些過去令人沈悶、煩擾,甚或是激心的時間,竟然都變成珍貴的回憶,當要離開、放下或改變關係時,心底反而有種不捨的焦慮。那些我們天天都不想相見,嘮嘮叨叨令人心煩氣躁,又或不言不語毫無情趣的家人,在相處日久之後,原來有著一份微妙的關聯與感情。

家庭關係的特質之一是穩定性,家人各有自己的角色功能,不會經常浮動改變;家不需要華美寬敞,只要有爸媽每日與孩子一起生活,他們自會感受到安穩舒暢,看來毫無變化的平淡生活,已足夠讓孩子感受到愛與快樂,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要維護家庭關係的安穩,不只是一個安份守己的丈夫、妻子、父親、母親或孩子可以做到。而是要留意彼此的互動,按著個別成員的需要調節關係。例如:育養幼兒的夫妻,應更多爭取兩人的相處時間;孩子踏入青春期,要鼓勵自主獨立。

隨著婚姻的年期與孩子長大而不斷更生的關係,才不會變成僵化的關係。有活力迎向家人關係的轉變,反倒能夠維護家庭的穩定,因為大家對這個家有自然的歸屬感,成員之間的關係不是勉強捆綁在一起,而是自由的走向對方,彼此聯繫。

倘若當下發現自己與家人的關係漸行漸遠,請不要以「為時已晩」作借口,趕緊給對方發個愛的訊息,喚醒他/她心深處渴求的安穩感覺。


文@徐惠儀

可愛的老寶貝 -【愛有道】專欄

記得有一句曾經成為潮語的電視對白:「嫲嫲係大廳,乜都唔駛驚!」主角「嫲嫲」受到後輩愛戴尊崇,是家庭重要的精神支柱。

近年請家傭困難,雙職父母的家庭,若有老人家幫忙照顧孩子和家務,簡直就是如獲至寶。老人家本於愛心擔起照顧孫子的責任,但後輩卻視之為與他們繼續同住的原因,這隱藏式的「功能關係」,在老人家表現不達孩子心中期望,或過度入侵他們的親子關係,彼此的關係會變得緊張。當孫子長大,老人家健康欠佳,無力再承擔家務時,他們彷彿失去了功能,感到無用自卑,若孩子不懂父母心,關係會進一步疏離,甚至怨恨叢生。

若不想家中的長輩因為年邁而變得不可愛,就當反省與他們相處之道,正面的看待他們,增加彼此的了解,建立更合適的相處模式。

父母是尊長,切忌吩咐他們「做這做哪」;我們都是他們育養長大的,或許他們做得不夠好,卻不是有惡意的,若選擇了他們照顧孩子,就得接受他們的方式,可以商量提點,但態度必須良好,勿以批評出發,試試邀請他們一起參加講座或活動,讓他們有機會接觸更多新的觀念。

記著,我們才是孩子的父母,這身分誰也不能奪去,無論如何忙碌,也需要有時間跟孩子待在一起,跟他們玩耍、談心,更要教導他們尊重老人家,不能視他們為傭人般差使,反倒要學會照顧和幫助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

老人家的心理會隨著身體的衰弱而轉變,父母之年不可不知,兒女必須留意他們的健康狀況,不要讓他們操勞過度,鼓勵他們擴闊生活圈子,享受晚年,做個快活的老人。


文@徐惠儀

公主變賢婦 -【愛有道】專欄

常聽姊妹結婚之後的嘆息:

「婚前男友管接管送,來回港島新界沒半句埋怨;婚後我晚了回家,丈夫早已上床睡了。」

「婚前男友會替我提重物、挽手袋,婚後我要自己提環保袋。」

「婚前我撒嬌男友立即來陪不是,婚後我變臉丈夫卻視若無睹。」

在新婚適應的過程中,姊妹們漸漸對枕邊人的性情了解得更透徹,同時也要調整自己的心理,蛻變成為一個內剛外柔的妻子。

女人最需要的是陪伴和回應,但男人的「獵人」基因卻是在完成追求任務之後就休息,並且多數不善溝通,只懂作解決問題式的回應。妻子不妨明言自己的需要,告訴丈夫:「當我加班工作時,我喜歡,也欣賞你來接我下班。」

受公主文化影響,女人總以為公主都是柔弱的角色,王子一定會英雄救美。其實公主都有自己的能力,可以獨立生活,甚至擔起一頭家,公主照顧人較王子更細心,管理家事亦有自己的主見,箴言31章的賢婦甚至有很強的理財能力。一個持家有度的妻子,她對丈夫吸引力比美貎更持久。

自主的妻子不等如變成獨斷獨行,承擔所有事情,女人跟男人是夥伴。「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做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2:18),這個有力的幫助者仍然需要男人同行,夏娃沒有獨自吃了禁果,她找亞當人一起吃了。 神質問為何犯罪的時候,他們夫妻二人也要一起面對後果,承擔責任。

有姊妹把一家辛苦儲來的錢,沒有跟丈夫商量就借了給朋友,差點導致婚姻破裂。當家庭要面對重要的抉擇,如買樓投資、孩子教養升學、事業變遷,與丈夫共同商議決定,才是智慧的賢妻。


文@徐惠儀

最抓狂的小事 -【愛有道】專欄

電影〈Wild Tales〉(台灣譯作「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一齣定位為喜劇的阿根廷電影,內容由六個小故事組成,尋常的生活場景,不尋常的巧合,莫名的情緒,眨眼間演變成難以收拾的殘局。令觀眾在狂笑中,隱隱觸動自己的生命經驗深處,也曾遇過類似的事情。

談婚論嫁的情侶,看見情人與異性言談甚歡,氣上心頭,把定婚戒還給對方;乖乖囡因為不能外出與朋友約會,痛罵媽媽一頓,還把最心愛的擺設摔碎了。義結金蘭的好姊妹,在生日慶祝會上,無意把對方的小秘密公告,歡樂宴變成絕交宴。更常見的,在擁擠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兩個乘客忽然大吵起來,甚至動武,只為一方無意輕輕推撞了對方,或觸碰了他身邊的女伴。

小事一樁何以會觸發一場人際大戰?有人歸究於生活太緊張,大家都受著太高的壓力,一旦有個破口,自然把內在的不安宣洩出來。也有人說這是個自我膨漲的時代,一丁點令「我」不舒暢的事,都不會忍受,誰擋「我」路,誰就遭殃。

還有一個不易覺察到的原因,其實這個外表強悍的「我」,內裏卻是不堪一擊,軟弱的「我」缺乏安全感,對自己沒有信心,會給別人比下去,怕被遺棄,怕失去權威……於是為自已建立無形的防衛,有時還以和藹可親的外表裝飾著,可是某時某人誤闖了防線,就是最小的事,也可能啟動了「我」的保安系統,令「我」抓狂,無法自控。

抓狂發飈之後,不要錯過發現真我的機會,懇求那位深知我們軟弱的上帝,給我們重塑這個破碎的自我,學會分辨無心之失與惡意的攻擊,能以智慧與理性回應突如其來的挑釁。


文@徐惠儀

認錯有多難 -【愛有道】專欄

「我看不見自己錯在哪裡!」

「嘻嘻!算是我錯啦!」

「怎麼?我錯了,你也不是全對呀!」

「不用再講了,我知道啦!」

「事情都過去了,你還想怎樣呢?」

「這是誰都會犯的錯,我也不例外。」

什麼是人最容易做的事情?德蘭修女回答:犯錯。

不管你同意與否,錯總是不能避免,當錯誤影響另一個人,簡單如約會遲到,無論是因為自己的問題或是交通問題,跟焦躁地等候的朋友致歉:「對不起!我遲了,讓你久等。」看見你的誠意,對方也不好意思跟你計較了。

可是很多人都是明知錯的在自己,卻支吾其詞,不肯直接承認。對小孩子來說,不肯認錯多是因為怕受罰;父母若要孩子學習承擔錯誤的後果,先要讓子明白過而能改的道理,給孩子合理的懲罰,更給予寬容的自新機會。還有,父母若從沒有承認犯錯和說「對不起」,孩子也是「有樣學樣」吧了!

成人之間的衝突,不論是朋友、夫妻、同事,或許雙方都有犯錯,最難處理的心結是,「我現在沒有怪責他,但明明是他錯了,應該說對不起啊!」「為什麼每次都要我先道歉,這次應該輪到他!」若沒有一方肯主動認錯,關係僵住,甚至愈變愈壞。

願意誠心承認錯誤的人,先要跨越「自尊」的障礙,明白認錯不等如失去了尊嚴,長輩對後輩認錯,不是自貶身價,而是敢於承擔,為自己所作所為負責任,這才是值得後輩尊重的表現。

認錯之後,大都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彷彿給事情劃上句號,不再讓自責內咎折磨自己,不在糾纏於誰對誰錯的思慮。踏出錯誤的圍城,可以重新出發,修補關係,療愈傷痕,重建自我。


文@徐惠儀

三家人 -【愛有道】專欄

婚姻把兩個人連結,建立了一個新家庭,同時把兩家人關係拉近,成了姻親。

這三家人看來關係密切,可是實際上親疏有別。丈夫與妻子各自跟父母有血緣之親,加上養育之恩,感情自然更深厚。因此,媳婦與奶奶不能和平共處,丈夫夾在妻子與媽媽之間,肯定「左右做人難」。換了岳丈看女婿不順眼,妻子亦不容易調和兩人的關係。

還有一些複雜的情況,例如兩家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夫家親戚多又愛熱鬧,經常聚集吃喝玩樂,丈夫樂此不疲,妻子則感到疲於奔命。相反,當外家偶然有飯局,丈夫卻不熱衷參與,妻子和家人會感到不平等。日久,兩家人的關係會變得疏離,導致夫妻之間出現嫌隙。

兩個素不相識的家庭建立良好的關係,看的是兒子與女兒是否意識到他們是家人關係網絡的中樞,明白雙方父母都是長輩,尊重是首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婚後要保持與兩家的來往,不能說你爸媽由你負責,你家的事與我無關。

時間的安排與協調固然令人頭痛,遇上節慶日子,若不預早約定,恐怕會得失兩家長輩。最難處理的是三家人一起聚會,愛面子的老人家講究禮數傳統,吃一頓飯都會擦出火花,媳婦女婿要小心維護家人嚴尊,不能過度徧坦,令場面陷入僵局。夫妻不要忘記咱們是一家人,不要把老人家的對立變成自己家庭的內鬨。

原生家庭造就了每個人不同的性情,夫婦之間少不免摩擦,切記不要論及對方的父母,例如:「你就跟你媽媽一樣小心眼!」「你和你爸爸都是牛脾氣!」一下子觸動了親情的神經,本來是兩個人的衝突,隨時變成了兩家人的大戰。


文@徐惠儀

婚前的迷惑 -【愛有道】專欄

一切都準備好了,大日子臨近,沒想到他突然說不想結婚。她崩潰了,有第三者嗎?他含糊其辭,只說想停一停,冷靜一下。

浪漫的婚禮是很多戀人的憧憬,也可以變成關係的終極測試。

年輕人愈來愈重視求婚,花費不在話下,搞盡腦筋為女生製造驚喜,為博紅顏一笑或感動流涕,應允下嫁。完成目標之後,男生放下心頭大石,籌辦婚禮轉由女生作主,她是個完美主義者,巨細無遺每事問,又舉棋不定,他壓抑著煩躁的心情,換個心不在焉的狀態來抗議。若兩人沒有良好的溝通基礎,只把不爽藏在心中,就只等一個刺激來戳破這個浪漫的泡泡。

戀愛時期,天天見面是甜蜜,但婚期愈近,心情或會變得焦慮不安,旁邊的同性朋友有時會提醒你很快就改換身分,不再是單身,現在應趁著自由的日子,好好享受。想到婚後要承擔的責任,例如經濟、家務,還有姻親的關係等等,都可以成為婚前的心理關卡,而逃避壓力的其中一個自欺借口,就是工作忙碌,減少約會。

跨過婚姻門檻的最大考驗,當然是一個令人迷惑的問題:他/她是否我的真愛?「閃婚」有危機,但戀愛的日子愈長,亦不代表感情穩定深厚。中學時期的初戀情人,維持了十年的關係,表面已是「老夫老妻」,可是談婚論嫁時,女生卻感到猶疑,心中一直問:「我是愛他的,但他就是我唯一的選擇嗎?我只談了一次戀愛啊!」

婚禮只是一天的過程,婚姻卻是一生之久的關係,若遇上婚前的種種心理情緒障礙,不要輕忽迴避,為大家將來的幸福,應該認真謹慎地處理。


文@徐惠儀

背自己的擔子 -【愛有道】專欄

孩子遇到困難時,向父母求助,父母伸出援手,這是人之常情吧!

全城傳得火熱的新聞,行政長官為已進入機場禁區的女兒,涉嫌運用特權把孩子留在外面的行李送入禁區。事情鬧大了,不只是父母幫孩子解決一個問題那麼簡單,當事人受壓不在話下,還牽連了整個政府的公信力。

父母替孩子強出頭的事件,時有所聞,例如:孩子犯校規被老師記過,父母為孩子討回公道,要求撤銷記錄;孩子求職,父母陪同面試,用盡人事關係為孩子開路獲得聘用;孩子遲遲沒有戀愛對象,父母不停安排「相睇」,給孩子做媒人。

也想起聖經中雅各的故事。母親利百加為小兒子雅各奪取長子的祝福,不惜損害丈夫以撒與孩子的關係,破壞雅各與以掃的兄弟之情,還狂言:「我兒,你招的咒詛歸到我身上,你只管聽我的話……」(創二十七)結果,家庭被分散了,雅各帶著欺騙得來的長子名分與祝福遠走天涯,逃避兄長的追殺,離開父母的庇蔭,嘗盡被騙的滋味,亦學會了自己解決困難和依靠上帝。

父母都願意陪孩子多走一程,替他們化解危機,分擔重擔。然而,願意放手,承受著膽顫心驚的壓力,靜靜等候孩子一步一步,慢慢地背著自己的擔子,掙扎著朝目標進發,最終為孩子的成功而歡呼的父母,他們和孩子都是更有福的一群。

從小就教導孩子背自己的擔子吧!我們可以減輕他書包的重量,但背書包是學生的標記;讀書做功課也是孩子的責任,父母總不能代替他學習;面對工作、戀愛、婚姻、養兒育女等人生大事,父母只要給孩子從旁打氣,勉勵他做最好的抉擇


文@徐惠儀

不能平衡的算式 -【愛有道】專欄

甲勸導乙不要結婚:「婚姻是戀愛的墳墓!」乙:「能夠入土為安,總比做孤魂野鬼好!」電視劇的編劇可真幽默,一語道破了婚姻關係中的兩難,叫人會心微笑。

進入親密的關係之前,最好不要高估自己的「實力」,尤其是包容和忍耐。沒有好好在求戀期觀察對方的性格,在彼此的互動中發現大家的優缺點,學會調整接納,進入婚姻的路肯定是荊棘滿途,耗盡了熱戀期的愛火後,關係亦由甜蜜變為苦澀。令人疑惑的是,究竟這類婚姻關係是如何維繫?又為何忽然結束呢?

如果關係可以用一條方程式計算,雙方都付出,雙方都受惠的話,大家都感到滿足,彼此欣賞,關係可以長久「平衡」,這可是極難得的理想關係。

當一方不斷付出,對方只受惠不作回饋,這種不能「平衡」的關係早已暗藏危機,付出的一方心中的怨憤日積月累,只等合適爆發的時機,例如遇上「第三者」或是儲存了足夠的「反叛」能量,決定不再為對方犧牲,為自己討回公道。

還有一種可以維繫卻存在破裂危險的關係是,雙方都付出,但一方雖然受惠,關係表面「平衡」,實際心中不滿,等到日子下來,甚至厭棄對方,查找對方諸般的不是,作為結束關係的借口。例如一個享受太太天天給他煮飯煲湯,照顧孩子的丈夫,總覺得她不能滿足他的心靈需要,等到孩子長大之後,家庭的需要減少,關係亦漸趨惡劣。

世上沒有完美無瑕的人,亦沒有完全美滿的關係。若關係的方程式只計算自己的「收入」,不理會對方的付出,在「受惠」之時不表達自己的真實需要,反轉過來指責對方說:「我受夠了!」這肯定是不公道的。


文@徐惠儀

不帶批判的聆聽 -【愛有道】專欄

一個星期有四宗學生自殺,這學年還有幾個月才完結,累積的人數已達20,全城震驚。

記憶中,學生自殺的高峰期通常都在剛剛開學或公開試放榜的日子,但現在隨時都可能發生,引起更大關注的是大學生輕生的人數增加。為何過五關斬六將,身經百戰,已進身最高學府,最炙手可熱學系的年輕人,竟然抵不住壓力,要選擇走上絕路?原因千絲萬縷,但尋死的致命傷是抑鬱。

墮入抑鬱幽谷中的人,軟弱無力,旁人不了解,初時可能會嘗試鼓勵,為他打氣,但眼見他好像不為所動,交情淺的朋友,會漸漸遠離,關係密切的也會束手無策,感到無能為力,甚至怒惱他不愛惜自己。

對抑鬱症的徵狀有正確的認知,才能接納患者不能自控的情緒低落,不是一句「加油」就可以即時提升他的心情,反倒是不離不棄的陪伴,願意隨時聆聽,不帶批判的態度可以讓患者感到溫暖,重燃生命的動力。好像基督耶穌在以馬忤斯的路上遇見兩個人,他們因耶穌被殺害和傳言衪已復活的事,帶著迷惘的心情離開耶路撒冷–那個充滿凶險的地方。他們自顧自說話,耶穌只是隨行聆聽,到合適的時間才給他們指出事情的重點,解開他們心中的疑惑。然而他們只感到需要這個人相伴,留他同住,直到主耶穌為晚餐祝謝,他們的心眼才打開,認出主和回想到他在路上同行時的教導,並即時起行回耶路撒冷去(路二十四:13-34)。

面對嚴重的情緒困擾,是一場硬仗,照顧者同樣需要支援關顧。不要因為「家醜不外傳」的觀念而放棄求助,帶孩子見輔導或自己尋求協助才是正確的處理途徑。


文@徐惠儀

 

帶著盼望的堅忍 -【愛有道】專欄

初生嬰兒的母親為了母乳餵哺,又要兼顧一個幼兒,每天只有三四小時的睡眠,承受著巨大的體力與精神的壓力,幾近崩潰。有什麼力量支撐著她繼續堅持這份母職呢?

想到自己的媽媽育養兄弟姊妹四人,一個人頂著家務,照顧孩子,還要跟丈夫一起經營小店。她是怎樣走過來的呢?印象中,媽媽是個硬性子的人,雖然經常嘮叨,甚至責罵孩子不聽話,但絕少發怨言,抱怨生下孩子。現在看著兒孫滿堂,她更是笑逐顏開,數算著昔日孩子兒時的光景,沒有嘆息,只有歡樂。她說一切彷如昨日一般,沒想到一晃眼,孩子都長大了。

面對眼前的難處,好像挪不開的巨石,阻擋了視線,看不到遠處的出路,本能的反應是埋怨,更甚的是放棄。育養孩子的階段漫長,無助無力是父母常有的感覺,支撐著他們肩負重任,勉力前進的除了對孩子的愛與責任之外,還有是存著盼望,讓他們的心靈視野跨越眼前的障礙,看到不可知的未來――孩子長大了,他們可以享受辛勞的成果,再苦的日子都變作甘甜。

盼望源於信念,父母要相信孩子是家庭的一個重要成員,他們將會傳承家庭的系統,社會的建設,父母是橋樑,讓孩子在其上安穩走過,邁向明天。父母要相信今天弱小頑皮的小孩,長大了就不一樣,他們會如蝴蝶蛻變,變得年輕力壯,處事有度。相對於天生天養的觀念,更相信孩子是上主的恩賜,衪更會賜我們教養的智慧。

感激有父母前人留下佳美的腳蹤,讓我們接繼育養下一代的棒時,從自身的成長中,看見孩子將來的影兒,帶著盼望的堅忍,等候孩子從襁褓走向自立。
文@徐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