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部分信徒沒有固定聚會 新護教學以行動彰顯神

近期有調查報告指出,香港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口與恆常參與教會聚會的人數有很大落差,代表大部分基督徒都沒有固定參與教會聚會。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於126日舉行主題為「相信但不相干?」的首次轉化實踐研討會,盼望透過公佈「留堂會、離堂會」問卷調查的研究結果,本地和海外學者的主題講座,探討信徒群體如何在公共空間中表達自己和信仰。聚會在伯特利神學院舉行,超過100人與會。

「留堂會、離堂會」研究結果

根據2014年的香港基督教教會普查,參與崇拜的基督徒約佔香港人口4.6%。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收集由2006年至2018年出版的香港學術研究文章當中有宗教數據的47份作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得出香港基督徒 (不包括天主教徒)比例約為20.4%至29.3%,顯示香港不少基督徒沒有穩定的教會生活(表一)。為了解香港基督徒的信仰狀態和經歷,柏祺去年進行了「留堂會、離堂會」研究,結果由中心總監陳敏斯博士發表。柏祺在2018年10月至12月間透過網上問卷訪問了2400多人,當中接近九成是基督徒,女性佔六成。研究報告以參與教會聚會穩定程度分為3個組別:1、恆常返教會(約78%);2、自稱沒有穩定教會聚會(不穩定,約12%);3、自稱過去六個月沒有參加教會聚會(離堂會,約8%)。研究收集三方面的資訊,包括信仰成熟度、表達信仰的方式及參加教會聚會與否的原因。

表一:香港基督徒人口及教會生活比率

組別 比例
香港基督徒 (不包括天主教徒) 20.4% – 29.3%
參與崇拜的基督徒 4.6%
沒有穩定教會生活的基督徒 15.8 – 24.7%
.陳敏斯博士 (Photo Credits: Simon Lau)

研究使用「信仰成熟量度表」,檢視三個組別與神及與人的關係。結果顯示,恆常返教會較另外兩組分數為高,而與神的關係比與人差距較大。與神關係的分數越高,越大機會穩定返教會,與人關係跟會否返教會則沒有因果關係。研究又探討各組別表達信仰的方式怎樣影響信仰成熟度(表二)。恆常組別中,頭三位最能預測與神關係的分數的方式是與非信徒談論耶穌、祈禱及默想;不穩定組別三大因素是祈禱、與非信徒談論耶穌及寫日記或屬靈筆記;離堂會的則是祈禱、讀經及花時間在大自然反思。與人關係中,三個組別中,有參與義工服事及與非信徒談論耶穌的人信仰成熟度較高。

表二:最能預測向神信仰成熟度的信仰表達的方式

恆常 不穩定 離堂會
1. 與非信徒談論耶穌 1. 祈禱 1. 祈禱
2. 祈禱 2. 與非信徒談論耶穌 2. 讀經
3. 默想 3. 寫日記或屬靈筆記 3. 花時間在大自然反思

研究又問到不穩定及離堂會組別不再參加教會聚會的原因,最主要的四項是:1、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2、不喜歡的文化或制度;3、找不到適合的教會;4、教會與我生活脫節(表三)。而值得留意,問及離堂會者將來會否考慮重返教會聚會,43%表示會,52%表示不確定,代表很多人仍會考慮。至於參加教會聚會的原因,三個組別大部分人都表示最重要是「讓我可以更親近神」,其次是讓我在困難和憂傷中得安慰、講道對我有幫助及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表四)。表達方式方面,越願意參與小組、參與聖餐及奉獻的人越大機會穩定返教會;原因方面,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讓我可以更親近神及讓我的孩子可以有道德基礎是穩定返教會的主因。

表三:不穩定及離堂會者不再參加教會聚會的四大原因

不穩定 離堂會
1.      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 (43%) 1. 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 (51%)
2.      找不到適合我的教會 (38%) 2. 不喜歡教會的文化 (51%)
3.      太忙碌 (36%) 3. 不喜歡教會的制度 (45%)
4.      不喜歡教會的文化 (36%) 4. 教會與我生活脫節 (45%)

表四:所有組別參加教會聚會的四大原因

1.      讓我可以更親近神 ~85%
2.      讓我在困難和憂傷中得安慰 ~65%
3.      講道對我有幫助 ~60%
4.      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 ~55%

以行動實踐新護教學

.葛霖教授(Professor Elaine Graham)(Photo Credits: Simon Lau)

英國實踐神學家,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Chester)的葛霖教授(Elaine Graham)隨後以「不需要道歉的護教學—在受宗教困擾的世界裡述說神」為題,向與會者分享信息。葛霖認為,在「後世俗」的世代,西方主流制度化的基督教正在萎縮,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口正在上升,七成16至22歲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是無神論者。對宗教的懷疑和反對越來越明顯,有人更認為宗教是社會的毒藥。然而,不少信徒卻開始更多參與在教育及政治等層面,展現信仰。葛霖表示:「信仰群體有需要實踐新的護教學,向當今文化述說神。」

葛霖指出,初代的基督教護教學,扎根於「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向對宗教、哲學、政治感到好奇的一群,嘗試以他們的角度,通過對話來推廣福音。時而勢易,現今護教學著重提供資訊,為教義爭辯到底,叫人信主,並證明基督教的優越。她說:「這樣違背了本身為引起討論的原意,未能展現福音對個人的力量,一味指向教條。」她認為是時候回歸到早期護教者的精神,重視三位一體的神救贖所有受造物,不單是個人得救或教會增長。

葛霖倡議一種以信心的行動為前提的「新護教學」,基督徒可作出三重回應:第一、經過神學反思和辨識,嘗試參與神在世上的工作,「找出聖靈在做什麼,並參與其中」。第二、要作主的門徒,以實踐和行動展現神的愛。第三、要言行合一,以行動彰顯神在世界之中。這是公共神學的呈現,透過對話與行動,衍生智慧和異象。她引述David Bosch的話提醒教會:「行動但沒有話語是愚昧,說話但沒有行動是空泛。」

最後,她以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點出護教真正的問題是:「誰是我的鄰舍?」富有的年輕人關心個人的得救和永生,耶穌卻指出神重視人與自己、他人和神有良好的關係。因此,最重要的不是信仰,更不是個人得救,而是所有人都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

 

(記者林暐皓報導)

「七重」職事?!——從使從行傳看各職事的興起 -【復興以色列】專欄

在使徒行傳第1章中,只有 「使徒」是事奉人員。據第6章所載,隨著教會增長,多方面的事工是必需的,因而形成了「執事」。第8章敘述到因著受迫害、耶路撒冷社區被分散,及福音的廣傳而形成了「傳福音」 事工。第一位福音宣教士是曾被膏為執事的腓利,後來他去了撒馬利亞傳道(徒21:8)。

第11章,會眾倍增到一個地步需要領袖。古代以色列稱領袖為「長老」,因此教會領袖被稱為長老在 11章30節 中首次提及。接下來的幾年,設立長老成為每個教會的標準做法(參徒14:23)。從 15章2節 看出,當地教會內的長老和跨教會服事的使徒組成了一個延伸的領導團隊。

第13章,當安提阿教會增長時,除了使徒和長老,另外還發展出「先知教師」(徒 13: 1)。「先知」這名稱,是採用古以色列對先知的叫法,但此時的先知代表了一種新階段的預言 ── 新約教會中領導團隊之一部份。那時之前,教導職責是由使徒擔任,後來聖經教導的職責已延伸到其他的教會領袖身上。

第14章,保羅和巴拿巴受安提阿教會差派,出去宣講福音並教導聖經。他們在安提阿服事時,既是先知又是教師。當他們開始建立教會,並委任長老時,他們就變成 「使徒 」(徒 14:14)。保羅和巴拿巴代表了使徒性事工一個新階段的倍增和延伸,許多其他的使徒隨後而上;比如羅馬書 16章7節 提到的安多尼古和猶尼亞安,還有像亞波羅這種「超級使徒」(林前 3:3-6)和雅各(林前 15:7)。

使徒性領袖興起,成為在新約教會裡被接受的恩賜與功能的一部分(林前 12:28-29)。使徒性事工的豐滿可在以弗所書 4章11節 中看出 —— 其中有「 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教師 」。最初的使徒同時擔任這五種職分,後來使徒的角色演變成五種不同職分,也稱為「五重職事」;這五種職分是聖靈的恩賜,由耶穌升天後賜給信仰群體(弗 4:7-10)。

有意思的是,「牧師 」(希臘語 poimen)這個詞彙在新約只出現過一次,就在以弗所書四章。若無使徒、先知、傳福音和教師共同運作,牧師是難以成就的。在使徒行傳中,亦無特別提及牧師的角色,但對使徒的描述卻不少。今天,許多人認為不再需要使徒,對教會的資深領袖就直稱「牧師」;其實,許多資深教會的領袖是優秀的教師或使徒。這樣看來,牧師的角色是由長老的角色發展而來,是教會中的資深領袖。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是以色列彌賽亞信徒群體的使徒領袖,創辦「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另外在耶路撒冷「耶穌之愛教會」及「復興列國(Tikkun International)」擔任監督職責,最近出版新書《與神對齊》。

按此購買新書《與神對齊》

【Kingdom LIFE】毒海回航 立志服事無家者 陳家洛:「神呼召我服事街頭的人」

港島東的某條天橋,除了聚滿鴿子,更有不少無家者在此「紮營」。一個瘦削、黝黑的男人走近,熱情地向幾位無家者打招呼那人就是家洛。一旦沾染毒品,想要抽身回頭是很困難的事。曾經染上毒癮的家洛,如今已從墮落的深淵走出,決志信主,立志服事其他他一樣的淪落人。

誤交損友 沉淪毒海

家洛現為「關愛動員」等幾間基督教機構的義工,專門服事露宿者及吸毒人士等。他年少時誤交損友,在朋輩的哄誘下吸食毒品。本以為一次半次無問題,沒想到這一食便是30年。家洛眯起雙眼,回想往事:「父親在我11歲那年過身,在我的成長環境中,沒人教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家洛曾經墮入痛苦的深淵,每天活在吞雲吐霧之間:吞下的不是雲,是痛苦與掙扎;吐出的不是霧,是人性和健康。

.家洛帶同關愛動員的義工去探訪露宿者

數年前在筲箕灣公園,家洛初次接觸信仰。那時他看到有一群來自教會的人去關心那些無家者,好奇心驅使下,他主動走去接觸他們。「我覺得很好奇,他們有車有樓,有正當職業,為何每個星期一都來這個地方?我觀察了他們9個月,我不明白為何他們要這樣做,我很想認識他們經常說的耶穌。」在弟兄姊妹的關心鼓勵下,家洛赫然發覺自己不可以再過這樣的生活,想要走一條新的路。回想往事,戒毒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家洛很感激神把他從深淵裡拉回來。決志後,家洛感到很大掙扎,但仍決定主動去教會。「一個30年的吸毒者,生命一塌糊塗,其實心裡很害怕,但我不知道為何有勇氣走進教會,是聖靈不斷堅固我。初時我沒有這麼健康,比較邋遢,教會對我有很大的接納和包容。」

.家洛手上佈滿過去因吸毒留下的肝斑,他現在稱這是恩典的記號

家庭關係的復和

家洛認識耶穌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反省自己,他感到很自責,以前沒有盡過做爸爸、兒子、丈夫的責任。「妹妹『嬲』了我30年,最近才開始多聯絡,關係和好,我的妹夫是警察,他以前很討厭我,但現在會邀請我去他家,煮飯給我食。尤其我女兒,她很『嬲』我小時候曾將她放在保良局一年。今日,女兒願意叫我一聲『爸爸』,這都是神的恩典。」以前家洛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其他人,但原來所作的最傷害的是家人。「信仰幫助我最大的,是關係的和好。這是一個復和的主,以前我不明白,但一路看到的印證,令我不能否定祂的同在,能力和愛。」

家洛記得有一次全家人為他慶祝生日,他妹妹本來是拜神的,但吃飯之前她竟然不上香,看見家洛在吃小食,她竟然說,你們吃東西有祈禱嗎?「原來有好多事情不需要我開口講,她會看見。我曾經問過她如何看我的信仰,她說:『你的信仰我不是很清楚,但我在你身上看到沒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發生了。』這些印證,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家洛過去常常在這裡流連,現在立志將福音帶給這裡的朋友

興起街頭傳福音文化

對於那些無家者,家洛總有一份特別的感情。「可能是身同感受吧,看到他們的同時看到曾經的自己——失去了家庭、信、望、愛。」家洛在六年前跟隨機構到街上或公園探訪。他笑稱自己一開始也不知道怎樣和無家者溝通,一路上磕磕絆絆。隨著探訪的次數增加,家洛漸漸學習到溝通的關鍵:「和無家者溝通最重要是關心、關懷,讓他們知道神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們。」經歷了幾年的街頭福音工作,家洛也坦言:「我在街上信耶穌,在街上洗禮,但我看到教會的福音很多時候流不到街上。一些教會文化、傳統觀念攔阻了神的工作。」而神給家洛的異象,就是在將街頭傳福音的文化帶到不同的機構和教會,推動「無牆教會」。於是家洛把聚會地點遷到天橋上,更每周向無家者派發飯盒。

神也真的使用家洛的服事,如同光照進黑暗人群。「以前有個與我一起『食白粉』的朋友,我之前邀請了他很多次去公園,他推脫了我幾次。有一日他找我聊天,我拒絕他。我說,如果你想聊天,來公園吧。後來他真的來了,他一來就決志信耶穌了,而且馬上決定戒毒,今日他已經在另一個機構服事神。」

.陳家洛

(資料來源:關愛動員,記者莫嵐綜合報導)

埃及信徒廣受迫害 受襲擊性侵綁架求助無門

埃及東北部塞馬盧特一所新近落成的科普特教會在12月初遭當局指其未獲發牌,將其強行關閉,並截斷水電供應。二千五百名信徒在教會外的街道上高呼反對,並禱告聚集。

該教堂較早前遭伊斯蘭狂熱分子襲擊。當局兩年前通過修改發牌程序,訂明如果教會要獲得當局認可,必須不構成安全隱患。國際基督徒關注組織(International Christian Concern, ICC)相信,伊斯蘭狂熱分子利用在教堂生事這種技倆,令本應早已獲當局承認的教堂遭無限期關閉。

一名當地人表示:「實在很難過,不知道該怎麼辦。政府為什麼容許我們建教堂,卻又把它強行關閉?我們已經幾乎不開新教堂。警察也不會保護我們。」一名牧者則慨嘆這並非極端分子首次來犯,他相信是政府針對基督徒,但亦表示:「我們沒什麼可以做,只能禱告。神是美好的。」

ICC中東地區經理Claire Evans表示,查封教堂在埃及非常常見,雖然當局精簡教會獲承認的程序,但部分條例含糊不清,令教會繼續遭關閉,政府亦藉此討好強硬的宗教極端分子。她也呼籲不斷為埃及的弟兄姊妹禱告:「尤其聖誕臨近,他們在這個時候往往會公開宣認信仰,使他們面對更大的威脅。」

研究全球宗教迫害情況的美國作家吉爾伯特(Lela Gilbert)表示,埃及基督徒社群不單在聚會時面對困難,在生活各方面均面對危險,包括聚會時遭暴力威脅,載滿基督徒的巴士遇襲。由信徒經營的生意遭攻擊,向穆斯林收款時遭人賴帳、拘禁,甚至誣告下監。

吉爾伯特在專欄撰文指出,西方媒體鮮有報道埃及基督徒的困境,但其實大量基督徒婦女多年均面對被綁架、強暴、毆打和虐待,受害者和家屬通常保持緘默,當局亦對狀況充耳不聞。

她說,部分綁架婦女事件是在街上隨機發生,部分則由伊斯蘭教團體策劃,目的是要壯大伊斯蘭教同時使基督教衰落。綁匪可獲多達三千美金報酬。歹徒會禁錮性侵這些婦女,並迫她們改信伊斯蘭教。成功逃脫的受侵犯婦女通常只能待在家中,成為家族中不能說的醜聞。

國際人道組織Shai Fund的創辦人Charmaine Hedding表示,除了以金錢援助這些受虐婦女外,亦須讓社會知道她們的慘況,為她們帶來更多援助和關注。

(來源:英國每日快報耶路撒冷郵報,2018年12月13日及14日,文奴編譯報導)

禱告:願主垂顧在埃及地的信徒,保守他們的安全。

簡明的末世觀 -【復興以色列】專欄

在末世時期,有三件將臨到的大事:1、大災難;2、主再來;3、千禧年。大災難是個世界性連續出現的困難時期,直至全球聯合起來攻擊以色列而到高潮(馬太福音24章)。主的再來發生在戰爭達到慘烈的頂峰,也就是耶路撒冷城近乎不堪仇敵重壓的時刻(撒迦利亞書14章)。千禧年是聖徒與主耶穌一同在地上作王一千年,神的國和平繁榮(啟示錄20章)。

「大災難」一詞讓人聯想到舊約先知書中提到雅各遭難的時候 (耶30:7,但12:1)。這個時候,不只有困難,還有復興,福音廣傳,超自然的保守,教會被潔淨,以色列的恢復。

主再來是耶穌作為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在最後時刻介入,並一舉擊敗邪惡的力量(啟示錄19章)。那時,魔鬼被趕出去,一批信徒首先從死裡復活,和超自然被提的真信徒一起歡迎耶穌回到地上掌權。值得強調的是,被提是在大災難後,而不是主再來前,大災難開始之先。我看重復興,而不是被提;贏得靈魂,而不是逃避困難。

大戰之後,彌賽亞的國(亦即千禧年)就要開始。耶路撒冷要成為世界政治和屬靈之都,政權將由耶穌和同祂一起掌權的人來領導,將有大和平,大繁榮,和公平公義的社會。

在末世將會有雙重收割,在啟示錄14章14-16節,我們看到一位天使宣告在地上有成熟的大豐收,是數以百萬計的靈魂收割;17-20節,我們看到第二次大豐收,神烈怒的葡萄被毀滅了,這是對惡人的懲罰。末世的災難是善惡力量之間衝突的頂點。災難的一部分將是邪惡勢力對聖徒的迫害。災難的另一部分將是神之手對罪人的懲罰。這兩股力量在最後的衝突中會重疊及爆發。魔鬼對聖徒的逼迫是為了阻止世界復興和福音廣傳。神對罪人的懲罰,是要使他們悔改和復興(啟9:20-21;16:9,11)。這是聖徒參與禱告和傳福音的重要時刻。

現在地上政治、經濟、社會的形勢,早已經趨向這些將發生的事件。耶穌曾用婦人的難產來比喻這個過程,開始的陣痛輕微而間隔長,之後陣痛會越來越劇烈及頻密(約16:21)。現在我們迫切要做的是徹底悔改,堅定信心,使我們在將要來的時刻仍能站立得穩。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是以色列彌賽亞信徒群體的使徒領袖,創辦「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另外在耶路撒冷「耶穌之愛教會」及「復興列國(Tikkun International)」擔任監督職責,最近出版新書《與神對齊》。

按此購買新書《與神對齊》

關懷普悠瑪傷患及家屬 「教會站到第一線」

10月21日下午,台鐵新馬站的普悠瑪列車發生翻覆意外,187名傷患中,除了30人轉院至花蓮地區的醫院診治外,多數都送往羅東博愛醫院及羅東聖母醫院接受治療。宜蘭聯禱會主席、宜蘭靈糧堂游本義牧師受訪時表示,羅東地區的眾教會在事故發生後,在徵詢傷患家屬以及本人同意下,進行關懷探訪,雖然大部分的傷患及家屬都不是基督徒,但普遍都願意接受祝福禱告求平安。

蘇澳芥菜種靈糧堂的張孟訓牧師,除了第一時間到事故現場關懷外,且開放教會接待多位卑南國中的學生食宿,並在22日邀請心理諮商師為劫後餘生的孩子做團體輔導。教會芥菜種愛鄰全人關懷協會的志工們也進到聖母、博愛、蘇榮醫院協助送餐和營養品,陪伴仍在住院的學生。張孟訓受訪時表示,原本計劃去發放礦泉水及麵包等物資給受困的乘客,讓他們在等待接駁車回鄉時可以暫解飢渴,沒想到在現場卻看到令人怵目驚心的景況。當時警消和宜蘭當地的駐軍都全力投入救援工作,不僅死傷的病患需要趕快送醫,現場隨處可見滿臉驚恐的乘客四處茫然遊走。

談到接待卑南國中學生的經過,張孟訓說,他是在新馬車站遇見卑南國中的校長及6名學生,知道他們無處可去,就邀請他們到教會。由於21日是教會15週年主日,教會裏很多弟兄姊妹都很願意參與服事,無論是煮飯還是陪伴,都因為看見受苦者的需要,而願意多走一里路。張孟訓說,這次的普悠瑪翻車意外事故,不僅造成很多乘客死傷,也讓家屬現面臨煎熬,災後的復原工作,人們心裏的傷,比身體的傷更難癒合。感謝神讓宜蘭聯禱會的眾牧者在救難及後續關懷的相關事工上同工,不僅是宜蘭地區的教會,後續也需要花東地區的教會持續關懷跟進,為人心預備好土。

(資料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國度觀點] 重塑神家的生活

教會就是永生神的家,是以天父為中心,透過彼此切實相愛來活現永活的神住在其中。每一個信主的基督徒都是天父寶貝的兒女,被救贖進入祂的大家庭中,經歷祂無條件的大愛。這家也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這裡指出不單是要教導真理,守護真理,同時是活出真理的地方,所以在神的家中,我們不單要按真理盡心竭力去愛天父,天父的兒女亦要按真理彼此相愛,這是主吩咐我們遵守愛的誡命(參太22:37-40,約13:34-35)。

在過去10多年中,神興起了回家聚集的運動,叫我們各人同心聚集到天父跟前,放下自己的宗派習慣,事工,計劃和操控,彼此委身相愛,歡迎天父臨在祂的家中,接納我們的敬拜尊崇,單單停留在神的同在中,聆聽祂的聲音,回應祂的說話,作出不同先知性行動的回應,或悔改,或劬勞生產,或迫切守望禱告等,都願意按著神的引導。結果是看見祂奇妙的手成就奇妙的工作,叫人與人,族群與族群,國與國的復和連結,甚至一些多年來未能解決的問題,都進入一個新的轉變開始,例如猶太族群與阿拉伯族群的復和,南北韓的互相轉向,中日韓攜手同行等,都見證着當我們在神的家裡彼此相愛,同心轉向神,也彼此轉向,神就可以成就奇妙的事,往往超乎我們所想所求的。

現時教會在東九龍地區的服侍,也有相類似的經驗,來自不同教會的一群牧者每星期聚在一起團契,祈禱,尋求神,在其中慢慢建立起神家的生活,互相配搭在教會的牧養和社區中服侍,建立深入關係。不再是事工導向,而是討主喜悅的生命追求,將牧者聚在一起,不單彼此祝福着對方的生命,更能夠食成為所牧養教會弟兄姊妹的榜樣,實在感謝父神。

教會不應是一連串的宗教活動的場所,也不單是推動一大堆事工的地方,當然更不是一間充滿競爭,只講求業績的有限公司,而是活現天父臨在的大家庭。我們要常常帶着一個天父兒女的心,去愛神和愛人,尊崇我們的天父上帝,熱切愛祂,我們也要彼此尊榮肯定,彼此鼓勵去正確發揮我們的生命,來影響這個世界,轉化我們的世代,讓更多人看見而被我們所吸引,歡歡喜喜進入神的家中,得着我們所經歷天父家的美好。


文@李炳南

Hillsong教會宣布脫離宗派組織 進入獨立管治

澳洲Hillsong教會宣布,為教會發展緣故,脫離當地最大的五旬宗組織澳洲基督教會(Australian Christian Churches,ACC),為要更好管理教會。

ACC是全球最大五旬宗組織世界神召會的分支機構,Hillsong教會全球資深牧師Brian Houston在致ACC的函件中表示,Hillsong教會日趨國際化,已無法從屬一個地方教會宗派,因此決定離開ACC:「隨着Hillsong教會日益成長,我們不再視自己為足跡遍全球的澳洲教會,而是一所以澳洲為根的國際教會,我們的全球辦公室現在設於美國,每周出席的會友中有三分之二居於澳洲以外地區。」

Brian Houston又表示,Hillsong教會已向政府登記為認可宗派,能夠自行為牧師提供牧職證明,還能改組教會,為自己的管治、風險、教會健康、安全和其他政策盡上自己的責任,這些改變對Hillsong日後在全球的發展至關重要。

然而,Brian Houston在教會網站上澄清,他們並未打算成為基督教的另一個「宗派」,註冊純粹是為了上文所述實際原因:「Hillsong教會的本質,基因或精神不會改變。ACC仍然會是我們在澳洲的主要聯繫。我們仍會與他們保持緊密聯繫,共同構想澳洲的未來。我們的信條沒有轉變,信仰聲明和ACC仍然相近。」

ACC主席Wayne Alcorn在向ACC牧者發出的電郵中形容,Hillsong脫離該會有如小孩長大自立,為要建立更大的家庭。Brian Houston則表示自立是經過兩年來與全球和ACC內教會領導層的禱告討論後作出的決定,強調對ACC完全沒有怨懟,雙方也沒有不和。

Hillsong教會目前在全球24個國家的百多個校園和地點派駐牧職人員,每周末舉行二百多場崇拜。Houston表示,今後仍會持守五旬宗的教條,但事工將採取現代化方針。

(來源:Christian Post 及 Hillsong.com,2018年9月18日及10月4日,文奴編譯報導)

禱告:願主繼續興旺和帶領祂的教會,成為各國信徒和慕道者的祝福。

流堂回魂夜培靈會 復活生命彰顯神榮耀

8月17日,由陳韋安主講的Flow Church(流堂)首個公開聚會——回魂夜培靈會於佐敦突破中心地庫禮堂舉行。陳當晚以約翰福音11章拉撒路的復活為信息主題,勉勵現場會眾,真正活著的生命在於彰顯神的榮耀。

陳分享,「拉撒路復活」是一段很有趣的經文。你會發現耶穌好像玩遊戲過關一樣。耶穌從遠處的約旦河來到伯大尼,然後到達故事的核心——拉撒路的墳墓。所以,今日的講道有三幕:第一幕是馬大,第二幕是馬利亞,第三幕是撒拉路。

第一幕馬大,主題是神學討論。耶穌與馬大的對話,其實是神學對話。雖然他們兩個在交談,但彼此沒有真正溝通。馬大在耶穌面前說了4句在神學和信仰上都無可指責的說話,卻是沒有回應耶穌的意思。其實耶穌來到馬大面前,只是說一句簡單清楚的話:「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可以說,這句話是我們常常在安息禮拜誤用的。耶穌這句說話的意思,不是說拉撒路死了,將來會復活,而是說,現在他不會死。正正是與安息禮拜意思相反的經文。

第二幕馬利亞,主題是哭。而耶穌哭了,是這段經文的焦點。為何耶穌會哭?我們不能忘記耶穌來的目的——就是要叫拉撒路復活。耶穌知道拉撒路是不會死的,所以沒有理由會為拉撒路而哭。約翰福音11章33節:「耶穌看見她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裡悲歎,又甚憂愁」。在希臘原文中,耶穌不是傷心這麼簡單,而是「心裡憤慨,又甚難受」。那是因為馬利亞和一群猶太人的哭,是接受了拉撒路的死。其實,耶穌看見這個情景覺得非常激動,耶穌不是為了死了的人哭,而是為了活著的你們而哭。今日想和大家說,死亡並不可怕。死人復活對神來說,是很簡單的事。神從來不擔心這種的死亡,最令神擔心的死亡,是活著的死:明明活著,卻將生命看作沉重的重擔,失去生命力。真正可怕的死亡,是將生命看作負資產一直沉重地背負下去。而你的復活生命是否埋葬在教會裡面呢?

第三幕拉撒路,主題是彰顯神的榮耀。在拉撒路復活前,耶穌對人說的一句話是:「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榮耀是神的光輝,光是世界上最直接的東西,世上沒有東西比光更加直接,當人遇上神,必然看見神的榮耀。當神的光照到人時,一切都得以改變。約翰福音有7個神蹟,每一個神蹟都是回到一個主題——神的榮耀,是每個神蹟出現的原因,也是每個難題改變的答案。我們生命的故事回到最簡單的主題——神的榮耀。如果你仍然相信,這是天父的世界,那麼請你相信任何故事,最終仍然是神的故事。事實上,出路未必是直接解決問題,很多生命的傷口並不需要完全醫治,不過,不要緊,神的榮耀叫我們仍然走下去,這就是神蹟的意思。

 

(記者莫嵐報導)

加州參議員撤回 阻止教會幫助同性戀者法案

加州參眾議院通過一法案,禁止教會教導性觀念、禁止改變性傾向的諮商,將任何想改變性傾向的努力都訂為非法行為。面對爭議及教會的反對,提案人參議員駱伊凡(Evan Low)終於8月31日撤回提交法案。

駱伊凡議員提出AB 2943法案時指,該法案將遏止他認為是欺詐的心理諮詢。加州家庭委員會(California Family Council)總幹事凱勒(Jonathan Keller)說:「最令人難過的是該法案試圖限制渴望改變的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及跨性別者(LGBT)有所選擇。6月12日我們曾與數十名脫離LGBT圈子的男男女女到首都華盛頓遊行,向眾人訴說他們的見證、談論他們在基督裡找到的盼望與醫治。他們透過書籍、座談會、各種資源,得著恢復。」數百名加州牧師曾到首府薩克拉門托(Sacramento)反對該法案,擔心它會使教會不得有教導性觀念的聚會、禁止出版談論性觀念的基督教書籍,且不准任何人付錢尋求諮商改變性傾向。

9月2日,駱伊凡發表聲明表示:「我來回奔波數月的時間,和多位牧師、專業輔導,以及前同性戀者會談,他們鼓勵了我。我對未來懷著希望,儘管參眾議院支持法案,但我今年不會送出給州長。」

凱勒感謝駱伊凡的決定,表示:「加州和全國各地信仰人士很深地關心確認LGBT的家人、朋友、鄰居和同事,AB 2943會悲慘地限制我們表達同情與支持他們的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甚至不能向他們傳講耶穌無條件的愛和翻轉生命的信息。我們也要感謝輔導員、事工領袖、牧師,以及曾經是同性戀者勇敢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以確保立法過程中這些重要的觀點不被忽略。」

(來源:CBN,2018年9月2日,台灣國度復興報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為事件在理性溝通與理解中得著合神心意的美好結局感恩。

父母信主 兒女較不易自殺 教會對處理自殺問題的準備不足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療中心進行的一項針對三代家庭、歷時30年的調查顯示,父母有信仰的話,兒女自殺率較低。調查來自112個核心家庭的214名6至18歲兒童及青少年,這些家庭中八成半為白人基督教家庭,發現父母一代越相信信仰的重要性,子女一代自殺的風險越低。而不管子女自己是否信徒,父母的信仰還是會對他們有正面影響。

研究員表示:「但據我們所知,以往並無調查研究父母的信仰狀況對子女的自殺行為是否有影響。但以往的調查顯示,父母的信仰狀況對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狀況有正面影響。」

雖然父母的信仰可能有助防止子女自殺,但教會在防止自殺一事上,似乎準備不足。美國組織Lifeway Research去年的調查顯示,在1,000名受訪基督徒中,超過八成認為教會有責任向精神病患者和家屬提供資源和支援,但在有家人親友自殺身亡的會友中,只有4%表示教會領袖在他們的家人親友自殺前知道他們的問題。另外,只有14%會友指教會在過去一年向事工領袖提供培訓或資源,協助他們識別有自殺風險的人。另一項對1,000名牧者進行的調查中,六成半受訪者從不、甚少或每年只有一次在講道中提及精神病問題。

(來源:Daily MailChristianity Today,2018年8月8日及3日,文奴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願主使用教會作平安之子,關心自殺邊緣的人。

南蘇丹過百萬難民烏干達避難 尋求教會醫治創傷

南蘇丹自2013年發生內戰,再演變成種族衝突,至今已造成數萬人喪生,200萬人在南蘇丹流離失所,另有200萬人在鄰國尋求庇護,在烏干達避難的南蘇丹難民人數超過100萬。烏干達難民營中,許多人從新興起的教會中尋得慰藉。

位於烏干達北部的Bidi Bidi難民營是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現在是超過25萬南蘇丹人的家園。據烏干達官員稱,難民營出現了數十間教堂並且越來越受歡迎。許多教會領袖在內戰爆發時與南蘇丹信徒一同流亡。「當這些教會領袖到達營地時,他們開始了自己的教堂,有不同的宗派。」難民教師兼代表Deng Bol說。

許多情況下,難民都患有創傷後壓力症,營地輔導員經常鼓勵難民參加教會作為醫治的途徑。難民營的創傷顧問Gabriel Mayen說:「許多難民通常去教堂,因為它是營地中唯一可以幫助他們從創傷中恢復過來的地方。教會給了他們新的希望,這對難民和任何經歷過創傷的人都很重要。」

2016年,基督事工教會的牧師John Deng逃離南蘇丹。他的教會內有交戰部落Nuer和Dinka的成員聚集在一起,有助促進部落間的合作。他說,如果有人在營地或南蘇丹的家中失去家人,教會會提供情感上的醫治。他說:「教會在統一相互仇視的南蘇丹人民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很高興人民在遠離家鄉的營地裡和平相處。」

(來源:Religion News Service,2018年8月8日,Vasco Lam編譯報導)

禱告:南蘇丹內戰止息,人心和土地得醫治。

活化教會空間 以新方式接觸社區

為了鼓勵教會透過開放及活化現有物業,讓社區各階層能加深與教會的連繫,「建築師規劃師團契」於7月30日舉辦「教會.共享——創新教會空間的探索」講座。本次講座由建築師王緯彬主講,主要探討香港教會空間未來的發展,以及如何活化教會平日閒置空間,建立共享平台。講座有超過一百位教牧及機構同工出席。

教會空間的使用現況

.建築師王緯彬

王緯彬提出,教會社群的空間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傳統教會社群,主要在星期日崇拜使用,可稱為「現有空間」。第二層是「共享空間」,是開放讓社區的居民能夠參與的。第三層是「虛擬空間」,使用流動應用程式建構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共享平台。王認為,若教會更多善用第二及第三層的空間,將會更有效地接觸教會四面牆以外的人。他的團隊十多年來曾為不少教會進行設計、裝修或翻新。他們發現,過往大部分教會都購置新地方,但近年較多教會選擇活化現有空間。王引導與會者反思:「我們可以想想,我們在擴堂以外可否選擇活化?除了擁有物業,我們能否共享?」

上一年政府施政報告鼓勵公司及機構更多使用共享空間,市場上亦出現了許多新型共享商務中心。王緯彬指出,共享空間的概念其實出自聖經使徒行傳2章42-47節,當中信徒「凡物公用」,而神就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得救的人」英文翻譯為「教會」(church),是初代教會的模式。王說:「當教會平日空置的時候,教會附近的咖啡室卻坐滿了人。當中有不少青少年是身兼數職的斜槓一族(Slash)。他引述《經濟日報》的調查指,超過一半15-34歲的青少年在過去一年曾做過兼職。「若我們能釋放教會的空間,他們就可以上來坐坐。若香港教會把所有空間釋放出來,足以分給每位香港居民半呎地方。」

如何建構共享空間

要建構「共享空間」,王緯彬引用坊間共享商務中心的例子,向教會作出硬件及軟件兩方面的建議。硬件方面,共享空間必須有高速無線網絡(wifi)及充電插座,讓年青人願意停留。其次,要提供飲料及零食,亦可以擺放一些報章、書籍、文具及影印機等,鼓勵學生來溫習。場地宜使用溫暖柔和的照明,播放音樂,採用時尚的傢具及設計。空間可以劃分為流動工作區、開放茶水區、咖啡機、電話會議室、儲物櫃、圖書館、遊戲室、電競區、兒童房間及音樂室等,按各教會盼望接觸的人群來選擇。他又建議教會外牆可用LED製作顯示板來吸引人。

軟件方面,王認為共享空間的重點在於建立一個社群,讓參加者的知識、才能、時間都共享。他指出坊間共享商務中心的成功原因在於設有社群管理員,聯絡各人並舉辦活動,教會亦可仿效,建立共享社群。透過會員制,讓教會能夠在安全、管理、開放及傳福音之間取得平衡。王又指出,要轉型成為共享空間,教會的異象、事工、禱告及團隊都要配合,才能夠成事。教會現有的各項活動,比如跳舞班、補習班、烹飪班、音樂訓練及電競牧養等都可以在共享空間的形式下更有效地發展。他舉出香港多間教會機構轉型成共享空間的例子,發現他們雖形式及設計各異,但都非常受社區歡迎。

講座期間,王緯彬亦邀請所有與會者參與電子投票,測試各教會對共享空間的意向。結果發現,有25%受訪者的教會已經開設共享空間或正在籌備中,有35%的受訪者表示「很希望教會能有共享空間,會與領袖分享」,另有30%表示「有機會,但阻力會很大」,數字初步反映共享空間或會成為香港教會的一個發展方向。另一方面,王亦正在研究流動應用程式,讓基督徒能在虛擬空間建立群體,甚至共享教會設施。

 

(記者林暐皓報導)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發佈 教內性騷擾經驗研究報告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性別公義促進小組於6月24日發佈《不再沉默—收集教內被性騷擾經驗》研究報告及獻議。小組由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共收集55份有效問卷,其中51%的問卷填寫人表示加害者為教會同工或信徒領袖,35%表示加害者為教友;男(加害)對女(受害)佔85%,其次的是男對男佔11%。受害人被性騷擾的方式依次為「不受歡迎的身體接觸」(33%),「强逼進行性行為」(17%),「引起性聯想的評語、玩笑或提問」(5%)等。55 份問卷中,超過一半受害人表示曾向教牧、相熟教友、社福機構甚至警方求助,並已轉到其他堂會或已沒有再參與教會聚會,仍有三成受害人仍留在原來堂會。

研究報告中亦針對問卷內容及訪談結果提出以下幾點分析:1、教會架構階級分明又同時關係緊密如家人,使加害者利用其得到信任的地位和關係,對受害人作出涉及性的行為。2、參與教會的人是願意表露脆弱的群體。教會強調群體生活,常鼓勵人表達情感,建立深入的關係。加害者往往就是看準他們的需要,假借「關懷」為名,向他們進行性侵犯。 3、教會的信仰論述被斷章取義使用,例如「寬恕」、「人的回轉」、「神的時間」、「順服」、「等候」等都是訪談中提及的信仰價值,使這些信仰論述成為受害人告發及投訴的障礙。 4、教會的群體文化:和諧合一。教會普遍重視群體的關係,不少受害人因為不願破壞群體關係、體貼別人的感受,而把自己所受的傷害隱藏。5、教會的性別定型。男性受害人的經驗和感受容易被否定及忽視,部份會基於面子或害怕被恥笑而保持沉默,成為更隠藏的一群。6、受害人在尋求幫助時遇到二度傷害。部份支援者對性暴力的誤解或對性的忌諱,容易將性暴力事件歸咎於受害人的行為,甚至為加害者提供解釋以合理化其行為。

最後,報告提到受害人期望教會正視問題、建立機制,不要逃避議題、視而不見。他們認為,認真和重視的態度會令受害人感到被聆聽,並且當教會強調對性暴力零容忍時,也能提醒整個教會群體,包括潛在加害者。

資料來源:《不再沉默—收集教內被性騷擾經驗》研究報告及獻議

美國一成人「愛耶穌不愛教會」 教會需提供必須存在的理由

近年青少年及大專信徒流失問題備受關注,在美國也有類似情況。美國研究組織巴納(Barna Group)去年3月發表調查報告,指出除離教者以外,還有一群「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

調查於2016年4月至11月期間,訪問全美50個州1281名18歲以上成人,結果發現這些「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除了不去教會以外,思路基本上與一般去教會的信徒大同小異。組織綜合數據,得出這個群體佔全美總人口約十分之一,並且人數較2004年有所上升。

「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大部分(80%)介乎33至70歲之間。他們在過去半年間不曾去教會,但信念誠摯,接近九成(89%)承認耶穌對他們的生命依然重要。事實上,這群人的信仰觀比一般人傳統,甚至可以與恆常參與教會聚會的信徒相媲美:90%相信「只有一位神」(教會的信徒:90%)、94%認同「神是全知、全能,創造天地萬物,管理宇宙萬有的主」(教會的信徒:85%)、95%非常同意「神無所不在」(教會的信徒:95%)。

儘管這群「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不願上教會,他們對宗教的看法依然非常正面。他們不相信「宗教大多有害無益」(71%),比例與教會的信徒相若。相反,他們反對「所有宗教教導大抵相同」的程度(55%),比教會的信徒低(68%),卻與主流無信仰人士(51%)相近。數據反映「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缺乏教會權威提供嚴格的宗教認同,令他們較開放地接受其他宗教主張,並願意尋找和辨認這些主張之間的共通點。

然而這些「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中,大部份都將靈性問題個人化,只有18%表示「自己會不時與朋友討論信仰」。論到「傳福音的大使命」,結果更令人注目,只有28%強烈同意他們有傳教的責任。結論是,雖然他們會討論屬靈話題,但很少勸導人歸向主。他們也用非傳統方式積極實踐自己的信仰:83%維持活躍的禱告生活,與教會的信徒相若;但只有26%會閱讀聖經,閱讀屬靈書籍亦只佔9%。

與教會的信徒(24%)不同,「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從不加入教會群體或參與退修。數據反映這群人普遍放棄宗教權威提供的資源,令他們通過更多非正式和個人主導的靈修方式尋求經歷神,例如親近自然(32%)、冥想(20%)、瑜珈(10%)、默想(15%)和獨處(15%)。

組織網站總編輯Roxanne Stone指,屬靈領袖不應將這群「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與離教者混淆,因為他們對靈性的探求和接受程度皆與離教者或非信徒大相逕庭。「這群人依然緊守基督教信仰,他們依然愛主、相信經上的話語和基督教信仰中的大部分信條,但他們對教會失去了信心。縱然這群人中有不少曾遭受教會傷害,組織卻從過往研究中得知,這並非他們不去教會的主要原因,而是因為他們自覺在教會以外找到神、教會與他們個人沒有關係。這些不去教會的信徒發出的關鍵訊息是,教會必須提供一些獨特的信仰元素,讓這群『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只在教會中才能得到,無法靠一己之力獲得,這才是教會必須存在的理由。」

(來源:Barna Group,2017年3月30日及4月6日,潘意韻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 教會領袖有為父的心,願意了解和回應「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的需要,按照聖經真理提供更適切貼地的引導。

使徒性與先知性復興的 3 個目標 -【復興以色列】專欄

關於使徒性和先知性的話題如今引發了很多的爭議,特別是當這些話題和耶路撒冷的彌賽亞餘民有關聯時。這個話題為什麼如此重要?以弗所書裡提到3個「先知和使徒」工作的關聯點。

第一個關聯是建立「Ecclesia」教會的根基, 使其成為神的靈之居所。以弗所書 2章20節:「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這裡說的不是地方性的教會,而是全球的教會「Ecclesia」。牧師一般專注在本地的教會,而使徒傾向於普世的教會。

第二個關聯點是神預定了讓外邦人和猶太人通過對耶穌的信心而和好的計劃。以弗所書 3章5-6節:「這奧祕在以前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像如今藉著聖靈啟示他的聖使徒和先知一樣。這奧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以色列和國際教會的合作是神國度的中心,並且也應成為從古至今先知和使徒所立的所有根基的一部分。

第三個關聯點是耶穌升天後賜到地上的屬靈權柄,五重職事裝備的事工。以弗所書 4章11-12節:「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屬靈的權柄是與耶穌升天連在一起的。耶穌高升,超乎一切力量和規則之上。祂賜下權柄給教會如給自己的身體(以弗所書 1:20-23)。祂通過祂的名、祂的靈以及五重職事的運作賜下屬靈的權柄(以弗所書 4:7-11)。「使徒和先知」與「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並列出現,清楚地表明他們的身份必須持續存在並發生作用,絕沒有消失或退出歷史舞臺。

根據以上 3 個關聯點,我們能總結出以下這 3 點某種程度上驚人的原則或事實:

  1. 教會(Ecclesia),所有第一世紀最初的信仰群體都接受及順服先知和使徒的屬靈遮蓋。
  2. 以色列,所有最初的信仰群體都是連接並對齊聖經上的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
  3. 國度,在耶穌再臨前國際教會(Ecclesia)中運作的屬靈權柄會成為耶穌再臨後千禧國度中的執政權柄(馬太福音 19:28,路加福音 19:17)。

這 3 個目標—教會(Ecclesia)、以色列和國度是先知和使徒復興的主要原因。它們是如此的重要,同時觸發了很多的屬靈爭戰,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這3個目標,以致我們能在這個時代更好地與神對齊。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是以色列彌賽亞信徒群體的使徒領袖,創辦「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另外在耶路撒冷「耶穌之愛教會」及特拉維夫「提昆國際事工網路(Tikkun International)」擔任監督職責,最近出版新書《與神對齊》。

教宗發表宗座勸諭 依賴知識和個人意志妨礙進入真理

3月19日,教宗方濟各發表了宗座勸諭《歡喜快樂》(Gaudete et Exsultate),警告基督徒小心兩項一直存在,但在現今世代被重新包裝的異端邪說——崇尚知識的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和強調個人意志能力的伯拉糾主義(Pelagianism),更指幾個世紀以來,基督徒一直都被引誘墮入這兩條「妨礙進入真理的歧途」。

諾斯底派以學問淵博為傲,相信只有其理論有助完善自己、全面理解信仰和福音真理,並且完美無缺,足以使他們成為聖人,比「無知的群眾」更完美更好。教宗認為諾斯底主義是其中一種最陰險的意識形態,他們「將奧秘通俗化」,並且自以為知道一切,但教宗反駁:「當某人能解答所有問題,這表明他偏離真理。《聖經》表明神本為大,且行奇妙的事,祂的智慧也無法測度。由此可以推斷,希望一切清晰確定的人想要抑制神的超然地位。」另一方面,教宗相信教會容許人對真理提出懷疑和詢問,並非封閉的系統:「各種闡釋基督徒生活和真理的方式可以在眾教會中合法共存。」

另一方面,伯拉糾派則強調意志,為個人努力達致的成就感到自豪。他們最終只相信自己的力量,認為人的意志無所不能,並自覺比其他人優越,恩典往往只是附加元素。「若當中有部份人對弱者說:『一切都可以靠上帝的恩典完成』,其實他們心底裏傾向認為人的意志能實現所有事情,彷彿意志是純粹、完美、無所不能,然後才加上恩典。」今天有部份基督徒靠自身力量尋求理據。「結果他們自滿於自我中心和精英主義,喪失了對神真正的愛。」

「恩典建基於自然,它不能一下子就完全治癒人類的弱點。不承認人的限制妨礙恩典在我們生命中更有效地作工。除非我們承認自己的能力實在有限,否則一旦神親自吸引我們、賦予我們恩賜,我們將無法看到主每時每刻逐步真實可行的引領。何況眾教會已反覆教導,人稱義不是因着行為,而是因為神主動賜下恩典。我們無法依賴自己的成就討神的喜悅,只有神出於愛的恩典喜悅人。」

教宗建議信徒應該被聖靈的愛引導。「如果教會不遵循聖靈的帶領,它將成為一件文物,或被少數人所控制。當一些信徒群體太重視某些規則、習俗或行為方式時,福音的大能往往會因此受到限制,失去其純樸、吸引力和味道。」這解釋了何以部份群體、運動或社區往往從激烈的靈性生活開始,最終卻變得腐敗僵化。

教宗提醒,要避開這些引誘,我們可以提醒自己「愛」是神學道德中重中之重,正如「盡心盡性盡意愛主」和「愛人如己」才是一切律法和先知書的總綱。諾斯底派和伯拉糾派也同樣忽略了這一點。

(來源:Religion News Service,2018年5月10日,潘意韻編譯報道)

禱告:各種闡釋基督徒生活和真理的方式可以在眾教會中共存,教會遵循聖靈的帶領牧養信徒。

炸彈襲擊印尼三間教堂 兒童被利用執行恐襲

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的三間教堂於5月13日遭受連環自殺式炸彈恐怖襲擊。施襲者是同一家庭的六名成員,包括四名9至18歲兒童,分別到三間教堂引爆炸彈,共導致13人死亡,40多人受傷。伊斯蘭國已承認策動襲擊。

當日早上8時前,一家六口中的兩名十多歲兒子駕駛摩托車衝入聖瑪利亞教堂(Santa Maria Church)引爆炸彈,15人受傷,包括一名警員。5分鐘後,父親接載母親並兩名9歲及12歲的女兒到GKI教堂(GKI Diponegoro Church)。據美聯社援引一名保安人員的話,母親在擁抱一位教友後,引爆她身上的炸彈。有報導指,這是印尼首次有女性執行自殺式爆炸襲擊。5分鐘後,泗水中五旬節教會(Surabaya Center Pentecostal Church)也遭攻擊。父親駕駛載著炸彈的汽車到該教會引爆。

三處襲擊共導致13人死亡,包括該一家六口。警方在差不多時候亦阻止了針對另外一間教會的襲擊。印尼警察總長指出,這個家庭與支持伊斯蘭國的印尼泗水的激進組織「神權游擊隊」(JAD)有聯繫,一家不久前才從敘利亞返回印尼。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譴責襲擊,認為是「非常野蠻及懦夫的行為,超越人性的極限」。教宗方濟各為受害者禱告:「讓我們呼求賜平安的神阻止暴力和仇恨,以和解和友愛來取代。」

(來源:CBNMorning Star NewsChristianity Today報道,2018年5月13及14日,Vasco Lam綜合編譯報道)

禱告:求主拯救兒童脫離恐怖活動,回教國家的基督徒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

【Kingdom LIFE】商界的職場教會 倍增門徒發揮轉化影響力

Leo本身從事保險業,他從自己教會的職青(職場青年)身上觀察到一個兩極化現象:一些職青參與越來多服事,非常忙碌;另外一些職青卻越來越少回教會,開始流失。從去年開始,Leo就與4個組員在家中開始祈禱聚會,尋求如何得著職青。適逢「眾職場興起」正推動100天禱告運動,並受到Alpha事工的啟發,他們就從神領受用相聚食飯,播放影片,自由分享的形式去接觸職青。剛開始時,5個組員每人邀請一個人參與聚會,漸漸經朋友間互相介紹,就增長到有30人的聚會。當中除了5個核心成員,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認識信仰,或者初信者。

Aspire Church成立

「初時,我們並沒有計劃成立教會。直到我看了由艾德–史福索牧師所寫的《Ekklesia》這本書,而我認識的一些職場領袖都非常推介這個職場轉化運動,給予我很大的啟發,認識到其實教會可以很簡單,原來我們已經是一間教會了!Leo的母會中華完備救恩會大埔堂非常支持他們在職場人士工作的地方建立教會,以致人可以很方便很生活化地來到教會聚會。「他們來到會感覺很放鬆,我們的佈置和環境都與傳統的教會有不同,所以就降低了職場人士去教會的門檻。」

「我們的教會叫Aspire Church,『aspire的意思是追求,其實在20-30多歲這個年紀的年青人,有很多東西在追求,例如事業,婚姻,物業等。我們想與這些年青人一起同行去追求人生,並且告訴他們人生真正需要追求的是什麼。」Leo認為,想要得著這群職青,就先要明白他們的需要和現況,不單單是灌輸聖經知識道理,而是在人生的旅程中,與他們一起去認識及追求心裡真正的渴望。

轉化運動在商界

「我們當中大部分人來自商界,正正就是最多未得之民的地方。這群商界的人在他們工作中是很有影響力的,在將來甚至可以影響整個社會。Aspire Church的理念就是回到自己的群體及圈子中,建立有神同在的地方,讓人去認識祂。」當Leo透過教會去得著這群人,與他們連結,帶領他們認識神在他們生命的計劃,很多見證就發生了,不少初信者都願意站出來分享得救見證,去影響更多人。這群商界的人很多在事業上都很成功,生活無憂,不是很受傷而要信耶穌那種,而是很能幹的,擁有很多財富、能力及恩賜。「我們就是透過這裡告訴他們,人生擁有這些東西是為了什麼?有了這麼多影響力,我們應該怎麼用、為誰而用。我們首先要認識,這些所有都是來自神,然後明白要將這些所有重新奉獻給神使用,放到有需要的地方去倍增影響力。這就是神所賜予Aspire Church在商界的定位。

同時,Aspire Church也吸引了一些其他教會的信徒來探訪及觀摩,Leo也期望倍增更多弟兄姊妹去成立屬於他們的職場教會。最近,Leo去了4間大型的本地教會分享他們建立職場教會的經驗和做法,原來很多本地教會都看見Ekklesia的重要,都想差遣信徒回到職場發揮影響力。「其實我們不是很艱辛去做,只是跟隨神的帶領,神就供應我們。」

打破教會框架

Aspire Church沒有讀過神學的全職傳道人,Leo很認同信徒皆祭司的牧養方式。教會的5個核心成員都在做牧養栽培工作。Leo也很感謝母會牧者給予的信任及支持,提供很多的支援及代禱,也放手讓Leo他們自己負責教會的牧養。今年1月,母會舉行了差遣禮,在500人面前,正式差遣這5位弟兄姊妹開展Aspire Church這個職場教會。「教會透過行動告訴所有弟兄姊妹,平信徒即使沒有經過正式的神學訓練,也可以成為職場牧者,是用帶職身份去牧養透過工作接觸的人。

談到教會模式,Leo認為,小組、團契都是教會的一部分。而在香港教會的傳統觀念中,教會就等於什麼都要有,什麼人都要服事,需要齊備各種機制,才能稱作教會。教會被框架出來是這樣那樣,但聖經告訴我們,信徒的聚集就是教會,神就在當中。對於別人怎麼稱呼我們,我很開放的,叫我們是小組、團契,甚至飯局都可以。但為何我們仍然要稱自己為教會,就是想告訴其他人,我們這樣的聚集已經是教會了。就是你來到這裡,已經可以遇見神,並且是肢體的一部分。」

 

(記者莫嵐報道)

2018台灣牧者國是論壇 跨區域教會連結 看見家庭婚姻盼望

2018第八屆台灣牧者國是論壇於1月22-24日在桃園機場飯店舉行,全台共有174位牧者及35位機構代表參加。在22日上午的開幕聚會中,台灣基督教聯盟(台基盟)舉行新舊秘書長交接儀式以及公佈新秘書長團隊。台基盟理事長台北真理堂楊寧亞牧師及新店行道會創會張茂松牧師,帶領眾人為台基盟的新團隊禱告祝福,盼望從跨區域的教會相互合一連結的行動開始,帶給台灣社會以及城市對於家庭及婚姻的盼望。

一起健康、一起宣教、一起轉化

新任秘書長台中旌旗教會蕭祥修牧師在會中宣告,台基盟的三個主要目標是「回應國家社會重大議題」、「促進各城市教會網絡健康發展」及「傳福音宣教完成大使命」。2018年,台基盟要和眾教會及機構一起連結同工,促進台灣教會「一起健康、一起宣教、一起轉化」。其中,一起健康就是「促進教會健康增長,彼此連結」,一起宣教就是「建構教會宣教植堂協作平台」,一起轉化則是「聯合教會同心轉化國家社會」,而推動家庭主流化就是轉化國家社會非常關鍵的部分。蕭牧師也再次重申2015年國是論壇的決議,推動台灣教會2020年的目標:每間網絡教會要100%成長、共差出2000位海外宣教士,以及堅固婚姻、關懷弱勢及教育下一代。

桃園市長與會肯定教會

桃園市長鄭文燦與會致辭時表示,他要感謝大桃園基督教聯盟(桃基盟)牧者及桃園眾教會對政府部門的協助,他相信不僅是桃園地區,各縣市的教會對於社區的深耕都是很紮實的。教會不只是傳福音,更是政府的好夥伴及倚靠的力量。鄭也提到,他去年參加救助協會在中秋節舉辦的課輔活動,從孩子臉上的笑容看到他們從教會得著的信心及盼望。他也在教會所做的醫療、長期照顧、毒品及監所關懷等層面中,看到各個角落的愛的力量。桃園市社會局長古梓龍也表示,不只是桃園,其實全台灣都在面臨少子化、高齡化以及跨國婚姻等衝擊,他看到教會在家庭及婚姻議題的關懷上,不僅與政府部門有很好的配搭,也帶出很大的祝福。

今年牧者國是論壇三天議程,將針對家庭主流化的危機與轉機以及未來的挑戰、長照議題、宣教植堂、教會建造等議題進行研討分享。

(基督教論壇報記者梁敬彥桃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