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之過?誰之責? -【愛有道】專欄

大學學生宿舍被揭發集體性欺凌事件,引發對舍堂文化及大學生的道德操守的議論。至終大學承認不能接受以舍堂傳統或文化為借口的惡作劇,涉事的學生被紀律處分。可是大眾仍不免搖頭嘆息,現今的孩子由小學生到大學生,對欺凌、暴力、性的道德觀念薄弱,甚至扭曲,是父母的教導不足嗎?

無論孩子年紀多大,一旦犯錯,父母都會感到難過,或會自責教子無方。然而作為成人的大學生,亦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實在無可推諉。

或許,我們都會暗暗慶幸,事件只屬單一,沒有牽涉咱家的孩子。別以為這就可以放心,社會的價值觀、文化薰陶會漸漸侵蝕孩子的思想與心靈。我們得留意這些社會的議題,特別跟青少年的孩子探討,讓他們思考,一是為防禦,避免受到欺凌的侵害,二是鞏固個人的道德價值,在罪惡面前,不為群眾壓力所動,站穩正義的立場。

反過來說,現今父母對孩子很多時過度保護,孩子犯錯,不單沒有指責,或教導他反省,倒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又或是埋怨社會的文化處境。當孩子誤以為父母是他們的「護身符」,不願意為自己的錯誤承受後果,承擔責任,他個人的道德意志會隨之減弱,一再犯錯的機會亦隨之增加。年紀愈長,父母對他的管教愈加困難,變得乏力。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言19:18)這句話對父母是一記當頭棒喝,不要等到孩子走入迷途時,才懊悔自己沒有好好管教他,又或是太縱容他,還以為是護衛著他,避開荊棘之途,這其實是睜眼看著孩子走向墮落呢!


文@徐惠儀

救救孩子 正視學童情緒

近期社會發生多宗學童跳樓自殺事件,而且年齡越趨年輕化,引起社會各界的巨大迴響及憂慮。學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似乎日趨嚴重,為了回應社會對學童的關注,香港基督教輔導學院於2月26日舉辦了「救救孩子——認識青少年抑鬱及自殺防治」專題講座,由專業精神科醫生廖廣申分享青少年抑鬱症和自殺的成因與治療方法,期望幫助更多青少年走出自殺的陰鬱,重獲生命的盼望。

青少年抑鬱及自殺成因

廖廣申醫生指出,很多人嘗試去歸納青少年自殺的原因,會歸咎於社會制度或學業等單一因素,但其實有很多因素影響青少年的自殺行為。首先要考慮的是青少年的個人問題,包括過分完美主義,不能接受改變等。其次,是父母及家庭因素,有些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很多家庭的負面對待,傷痛沒有適當處理。而有些父母,則太過被動去遷就孩子,令孩子的生命在溫室環境下,欠缺推動力。另外,就是學校及教育的因素。現在孩子學業壓力太大及教育制度不理想,令家長非常擔心孩子將來的出路,對孩子催逼過緊。所有這些都是會令青少年壓力過大,以致出現抑鬱的情況。

當青少年出現抑鬱,會失去自信及思想悲觀,再嚴重些就會可能因明明與自己無關的事而內疚自責,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有時身邊人不經意說了類似的說話,都會無形中灌輸了他們沒有價值的想法。最後,抑鬱最嚴重的境況就是絕望,唯一會想到的就是死。廖醫生團隊曾在香港的中學做過調查,大概有10%的青少年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數字驚人。今時今日,媒體報道了幾十宗自殺死亡個案,很多人覺得很擔心,覺得情況很嚴峻。但廖醫生指出,其實有很多的自殺個案是媒體沒有報道的,有些人是自殺被救回,有些人還在浮浮沈沈,生命處於最低處。我們不單單去幫助最需要,或者最明顯的那群青少年,有很多人是隱形,而且就在我們身邊,沒有被留意到。

媒體的影響及家長的回應

廖醫生又指出,現時值得注意的是,媒體的影響及家長如何回應。很多媒體在報道自殺新聞時,很詳細的講述當事人的自殺經過,甚至畫出圖畫。例如,兩年前發生的一連串自殺個案,非常值得我們關注。一個屋邨上午有人跳樓,接著下午及第二日都出現其他跳樓個案,自殺行為是會傳染及潛移默化的。如青少年身邊有同學跳樓,不經意間可能會影響他,尤其當他覺得自己和自殺者背景相似,感到自己和他面對同樣的問題。他看見同學離開了世界,很多人會懷念追思這個同學,就會錯誤認為自殺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選擇。

所以,我們要思考,如何避免這些不健康想法及文化對青少年產生影響。究竟我們是否從小給孩子灌輸,無論怎樣都不能拿走自己的生命,這永遠是錯的,絕對不能做的?有時我們要反思自己是否講得清楚及強調。如果有一宗自殺新聞出現,家長應該學習如何回應孩子的困惑,不應該避而不談,這是父母的最好機會去做生命教育,讓孩子意識到生命好寶貴,是不能回頭的,這才是正確的回應態度。

如何對待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

廖醫生提出,有自殺傾向的人是有跡可尋的,例如會問很多關於生死的問題。而我們關心青少年,其實可以主動問他們,你是否想過不做人了呢?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問,是否會提醒了他自殺的想法?但研究發現,主動發問反而會減少自殺風險。原因是當別人嘗試去問,他就會發現原來不是只有自己這樣想,就會主動講出心聲。如果不問,他們反而會害怕嚇到別人,因為不知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直接問,很多時候他們會誠實講出自己的想法。

另外,大部分人產生自殺的衝動,通常都是一兩日之間的事。例如,警察多數都可以勸那些想跳樓自殺的人下來。如果企圖自殺者在想跳樓的那一刻被勸下來,再有適當的輔導介入,很多都會成功康復。很多自殺成功的人都是很可惜的,因為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和關心,他們以為自己的問題很難解決,在那個最難的關口未能過去。廖醫生說,他見過很多自殺未遂被救回的人,康復之後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正常人,甚至會覺得當時的自己很愚蠢。

如果我們想幫助這些青少年,需要足夠的時間及信任,在舒適的環境中讓他們慢慢講,令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包容與接納,不要太快判斷及給答案,他們才會講出自己想法。因為他們現在可能很亂很矛盾,只想到死,我們嘗試去給他們一個選擇,勸他先好好想想,讓他冷靜下來,提醒他有些問題未解決,給他一些挑戰,希望他暫時擱置自殺想法。如果他答應你,通常都會做到守諾言。因為大部分自殺的人都是矛盾的,所以令他冷靜想一想,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我們需要令想自殺的人保持一個動力和信心自己去找答案,繼續行下去。

培育孩子的正確心態

父母應該從小教導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要自己去努力,從小讓他看見,讀不讀書應該是自己決定和選擇,理想狀態應該是孩子比家長更緊張自己的事情。雖然這樣的教育過程很難而漫長,但當孩子繼續成長,讀到大學、博士,其實都是要靠父母小時候的教育,如他們沒有自我追求及自律,就會很容易放棄,因為他們完全不覺得是自己的責任。讓孩子懂得自己想要的,就要努力追求,這樣才是成功的教育。當然這些教育及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父母鍥而不捨及互相配合,從小持之以恆的灌輸,運用父母的權柄去教育及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真正順服。聖經裡有提到,應該從小教導孩子做人,而不是長大才慢慢改變。如果小時候只注重學業特長的學習,而不是品格的發展,正正就是沒有給予他們最需要的培育。

(記者莫嵐報道)

【Kingdom LIFE】Go Kids 放下恐懼 釋放孩子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孩子是神賜給父母的屬靈產業基督徒父母都希望按著神的心意去養育下一代無奈在香港現時社會的教育氛圍下孩子失去快樂的童年父母失去神所賜予的教導能力來自聖士提芬會的Esther Chu決定向「贏在起跑線」的教養方法說不為兒子開設自家學堂而因著她的堅持神開始祝福這個事工更多家庭被召聚一起決心為孩子一個營造自由快樂的成長空間

自家學堂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

Esther本身在聖士提芬會負責青少年事工,幫助那些有毒癮、情緒或家庭問題的青少年走回正軌。Esther發現這些青少年每個都有特別的才華,只不過現時香港的教育方法未必適合他們。於是Esther會用創意的方法去教導他們,例如用Rap「饒舌」的方法教中文等等。後來Esther有了小朋友,才發現香港的填鴨式教學從幼稚園已開始,如果想拒絕這種教育,就要讀學費高昂且位置偏僻的學校。我發現自己工作的地方所有幼稚園可以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做而且我也有教學經驗於是我有一個想法不如自己教小朋友吧!當時機構裡有4個同工的小朋友是同齡的,4個媽媽決定開始「不上幼稚園」的自家學堂。

Go Kids要成為世上的光

在自家學堂的兩年裡,Esther大兒子的「上學時間」過得快樂又充實。他最喜歡媽媽的「教學」,這令到Esther也覺得好快樂,因為她擁有的第一個「粉絲」就是自己的兒子。「兩年後我的小兒子出世了我希望自家學堂能延續下去於是我開始了一個類似play group的社群就改名叫『Go Kids』意思是希望所有小朋友都能自由快樂地成長勇敢向著自己的夢想奔跑

而同一時間,Esther開設了「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的臉書專頁,開始撰寫有關兒童教育的文章,目的是讓更多人知道,0-6歲小朋友應該多玩多探索,而不是去參加很多興趣班,過早讀書識字其實對他們的成長並沒有好處。這個專頁一出現就大受關注,Esther歸因於現時的教育氛圍對小朋友及家長均造成巨大壓力。Esther記得有一次寫文章談到,不理解香港為何需要3、4個人才能照顧好1個小朋友,現時很多人失去作為父母應有的能力。之後這篇文章在網上產生很大的迴響,有人贊同也有人批評,接近10萬人看過這篇文章。「那一刻我心裡覺得好忐忑。我反問自己在做什麼?其實我可以正常照顧自己的小朋友,而不需要受到那麽多人注意。」但那天Esther靜下來祈禱時,神就對她說,Go Kids可以作光,去照亮那些未找到出路的父母。之後我就明白這是神的心意也是我應該去做的而不是去在意別人的評論所以我沒有刻意去開始Go Kids而是人很自然地渴慕這個地方我知道這是神的意思讓這件事發生也是我的榮耀.

敢於與眾不同

Esther認為,對於「不讀幼稚園」這個決定,香港父母最難突破的是自身的恐懼,懼怕別人的看法,懼怕教育失敗。而對Esther來說,當初20多年前決定來聖士提芬會服事青少年,剛開始時甚至沒有「人工」,身邊很多人質疑她的決定甚至認為她根本不是在工作,但都因著抓住神的呼召而繼續堅持。「當我經歷過這種反對之後,對於今日我怎麼教養小朋友,別人的看法對我影響已經不大了。」而很多香港的父母,除了考慮小朋友的前途之外,還有就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因此在教養小朋友的過程中隱藏了很多的恐懼。我覺得這是一個難關香港父母要經過的他們需要找到自己的信念而堅持去行。

追隨呼召實現夢想

關於夢想,Esther相信神對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呼召,每個人一生都要去尋找那條屬於自己的道路,而夢想是令人有熱情並且渴慕快跑追尋的。當然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有時可能需要人退後一步,甚至放下一些堅持。Esther在中學時有很多夢想,例如想做護士、社工、演藝、老師和作家等等。但中學畢業後Esther成為了一名導遊,之後因著聽見神的呼召,辭去做了4年的導遊工作而全時間在聖士提芬會服事青少年。

「青少年的服務工作我已經做了20多年,在我的生命裡發生了很多奇妙的事情!雖然我不是護士,我可以藉著神的能力醫治人的心靈;我不是社工,但所做的工作比社工還廣泛;我不是教師,但我教一班別人不看好的孩子去尋找夢想。今年我出版了《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這本書,而最近我們完成了《追龍》這套話劇……如果我當初不是跟從神的呼召去事奉我一定完成不了這麼多事情我為神的呼召放下穩定的工作神就幫助我實現了所有的夢想還擁有很好的家庭兩個兒子同心事奉的丈夫一切的豐盛都是從神而來而且超過我當初所想所求

個人簡介Esther Chu於聖士提芬會負責青少年輔導工作為了兩愛兒不需追逐起跑線過簡單快樂童年而決定開始自家學堂更成立關懷家庭的社群Go Kids並出版著作《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

(記者莫嵐報道)

為什麼藝術可作為教會的情感教育? -【文化守望者】專欄

藝術是有關對真善美的追求,也離不開情感這重要元素,沒表達情感的,沒觸摸別人情感的,便算不上是藝術作品。藝術可以成為情感教育,在創作過程中感知內心的情感世界,培養對真善美的感受力。

很可惜,情感世界是今天我們基督徒所忽略的,愛是最大的誡命,但沒有真實情感的「愛」,是很容易假裝出來的。噓寒問暖,探訪病患者,代禱服侍,甚至醫治趕鬼,都可以是沒有情感的外在行為。而在信仰上最大的失落,莫過於對神作出沒有情感的回應,祈禱、讀經、事奉,即使還未成為例行公事,也可能不過是「順從命令」的宗教行為,以換取我們一直以為還未得到的天父兒女的身分。

我這看法不是沒有根據的。在弟兄姊妹禱告後,服侍後,甚至為神創作藝術後,我問他們有什麼感受,回答不是感受,而是「命令」,例如:「神要我更多親近祂」,「神要我放下一切跟從祂」,「神要我更多禱告等候」。這些「神要」都是好的,但感受呢?內心有什麼情感呢?啞口無言!神造的是沒有感受的人嗎?

過去,我們談呼召,談神的引導、神的心意,若然提到自己的感覺、熱情、喜好,好像不夠屬靈。有一種設想,滲入情感,就會滲入人的意思,那就不純正,神的意思豈能滲入人的意思呢。於是情感被排拒於教會門外,但人不可能沒有情感,這違反神造人的設計。我們在信仰上壓抑情感,只會導致情感沒經歷聖化,有些人變得冷漠,對神只有機械式的順從;有些人則永遠處於掙扎狀態,理智與情感在屬靈成長中失衡發展,長期不協調,在這種狀態下,很難辨識神的引導。

腦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大腦情感區受損,可以導致人無法作出簡單的生活決定,本來以為是純粹理性的決定,原來沒那麼簡單,其實涉及情感。我們都會說,基督徒如果只是不停聽道、讀經,而沒行動,大腦越來越大,四肢仍然瘦小。但加上情感的缺失,只是一部分的大腦越來越大,樣子更加怪異。藝術能作為情感教育,所以當藝術進入教會,就可以造就健康信徒,讓心理得平衡發展,邁向全人康盛。


文@黃少芬

以色列教育部長: 聖經乃學校最重要的科目

以色列教育部長Bennett在9月中強調,聖經和猶太信仰是孩子在學校裡學到的最重要的主題。

Bennett是虔誠的猶太人,曾領導一場運動去迫使猶太宗教學校開辦核心科目如數學和科學,如果他們想獲得政府資助。這項訴求在幾個月前被迫放棄,因為在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聯盟裡,極端正統派的各個政黨施加壓力大加反對。

Bennett解釋說,他希望看到虔誠的孩子學習核心課程,絕不意味著削弱聖經研究的重要性。他說:「學習猶太教,達至卓越水平,在我看來比數學和科學更為重要。即使以色列是一個高科技的超級大國,又將知識和創新輸出給世界,我們必須(也)是屬靈的超級大國,將屬靈知識出口到全世界。

他提醒以色列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成為列國之光」。「因為訓誨出於錫安,神的話從耶路撒冷而來。」「僅僅是個開創(startup)的國家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成為聖經的人。」

在本學年開始的兩個星期前,內塔尼亞胡同樣號召全以色列的青年學生學習聖經。他告誡說:「學習聖經,這是我們為甚麼在這裡,及為甚麼我們回到這裡,以及我們為什麼住在這裡的基礎。」

(來源:以色列新聞祈禱會,2016年9月)

禱告:猶太人熟讀聖經及認出耶穌是神的兒子

[國度觀點] 沒有異象 教育就放肆

教育改革是香港當今面對的重大議題之一,而討論重點主要集中在語文政策、學制及考試制度等上,卻甚少從教育精神及本質出發,重塑全人教育的模式。基督教在本港教育工作上貢獻良多,然而沒有異象的基督教教育,根本與其他教育無異,都是不能引領人進入基督裡的豐盛生命。美國「Worldview Matters」總監奧化文(Christian Overman)提出基督教教育走向二元化的危機(有關新聞見本報P.3),直指這世俗化的趨勢導致基督教教育失去本身的意義。

奧化文指出,基督教教育是培育人成為敬拜神的人,所有科目都應具有聖經觀念,而不是將基督教變成一個獨立科目,與其他科目沒有聯繫。教育本來是培育思維、品格,但在競爭劇烈的社會,提升謀生機會及就業率成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基督教教育本應有更崇高的目標,但失去異象的基督教教育,所提供的教育缺欠聖經觀念,學生不能在倫理、科學、商業、藝術等各範疇中認識聖經原則,也無法從聖經角度理解人、社會和世界的一切。即使他們成為基督徒,但因為發展了二元化思維,當他們進入社會,也是以世俗的方式發展工作,建立家庭,以及參與社會事務,只有在教會參與信仰活動時,才回到屬靈的思考方式。這就是奧化文所提出的二元化危機。

當信仰不是人生的全部,而只是一個科目或一個宗教活動,信仰就不是真實的信仰。基督教教育的改革應優先處理整合的問題,以聖經價值為本,提供整合信仰和知識的全人教育。在香港開埠的早期歷史,大量西方宣教士來港投入教育工作,開辦學校,惠及貧苦大眾。今天有基督教背景的學校遍佈全港各校區,不少更是名校。如果這些學校真正將教育基督化,轉化社會就指日可待。

 

 

學者提出危機 基督教教育走向二元論

美國「Worldview Matters」總監奧化文(Christian Overman)認為,基督徒失去了文化領域,是因為失去了校園,而有些基督教學校更失去了基督教的獨特性。他認為影響國家要由兒童心智教育開始。

奧化文在他新出版的電子書《教育失落的意義》中清楚地闡明教育出了什麼問題,並給予教導4至18歲學生的基督徒教師和校長,主日學老師和其他教會事奉人員一個有系統、有目標且可重複的解決方案。

他提出,在聯邦政府接管學校教育之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基督徒的努力。這不單是在營運學校上,而是因為它是建基於基督徒對神、生命、世界和人性的構想。當中主要構想就是「基督是一切的主」,不單是「宗教」科目的主,更是一切包括生物學、數學,甚至物理學的主。

當政府接管教育,一些基督徒警告說學校將成為無神論的灌輸中心。奧化文並不完全同意,相反他認為教育變得「世俗」並被要求中立。神由知識的中心變為周邊。教育專家並不是灌輸「神不存在」的理念,而是祂不再重要。雖然這不是無神論,卻衍生了更陰險的二元論,正如有人把它稱為「實用無神論」。

奧化文說:「支持二元論的人,不會把神的話連繫到周一至周五的生活。他會認為『信仰』是個人私事,而工作場所是公共和世俗的。」

的確,這種二元論往往在所謂的「基督教教育」中是很明顯的。在許多學校,基督教教育,只是教學上加上一點基督教色彩:在一個安全的、基督教的環境學習,加上聖經班和崇拜。雖然聖經班也是重要的,但並不足以使教育真正基督化。

理察.約翰紐豪斯(Richard John Neuhaus)在他的文章〈基督教大學的11項綱領〉中說:「基督化不應該是一間學校的標籤。相反,它是教育起點、終點和沿途的指引。」

整全的基督教教育是帶著基督化的目標、願景、教育學,和明白我們所教導的是誰。加爾文說,人本質上是敬拜者,所以教育是為了教導人如何敬拜神,而基督化教育應該教人們如何在生活的每一個領域中敬拜神。

克里斯汀在他的《失落的學習意義》電子書中(免費下載),正確地指出二元論的內在問題。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解決方案。

(來源:Break Point,2016年9月6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基督教辦學團體教導學生成為敬拜者

心太軟 -【愛有道】專欄

「心太軟」是一款甜品,看來是巧克力蛋糕,但用小匙敲開,就流出暖暖的巧克力溶液,喜愛吃的人會有甜入心的感覺,不愛甜點的只能淺嘗,多吃會嫌太膩。

現今父母對孩子的寵愛真有點像濃濃的「心太軟」,孩子歡喜接受,父母卻是無法硬起心腸,總覺得自己愛得不足,做得不夠好。

單單觀察每年開學的日子,暑假結束,之前為考試與學位折騰,理應是歡歡喜喜上學,父母卻是忐忑不安。上幼稚園的怕他不適應,整天哭著找媽媽,不懂上廁所,想像會發生什麼意外;升小學的,怕他在學校迷路,交不到朋友,聽不懂老師授課,漏寫家課冊;升中學的,升大學的,同樣怕他丟三落四,恨不得陪孩子上學去。

當大眾都在議論和關心學生壓力大,呼籲大家給孩子多點空間,不要太緊張課業之際,有些父母以為要更多噓寒問暖,替孩子做更多的事,例如替他檢查書包功課,聯絡老師要求更多關心自己的孩子,替他搜集專題的資料,謝絕應酬活動待在家中陪伴孩子溫習。

這對幼兒或許仍有點效用,至於少年孩子,可會弄巧成拙,令孩子感到煩擾抗拒。若是孩子對父母的好意照單全收,你也不必以為是成功的徵兆,他仍享受著你貼身的照顧,不懂掙取自主獨立,是不願意長大,還是被你的溺愛窒礙了他的成熟發展呢!

「心太軟」的父母一定是愛孩子的,只是不要讓愛過度湧流,把孩子的潛能淹沒。當孩子面對學習的挑戰時,鼓勵他試試去迎戰,相信你的愛已為他打好最堅固的信心根基,就是在他受到挫敗時,你不會嘲諷責難他,當他成功的時候,你會為他喝采。


文@徐惠儀

萬箭齊發 復興校園

新學年開始,全港各區的教會、機構於大專、中學、小學發起各式各樣的福音行動,希望以「萬箭齊發」的方式奪回下一代。各區教會與事工網絡正展現新形態的合一,興起青年人的生命展露福音的大能。

各區的教會網絡,於本學年之始一同在多間中學及大學推動「尋找珍寶」行動。學生準備自製珍寶卡和珍寶珠,回到學校送給校內同是信徒的同學或新生,提醒他們都是神的珍寶。多區的教會及機構網絡一同響應,包括東區校園事工網絡,約有18間學校參與,他們更已經自製珍寶卡。港島南區的網絡亦被激勵,約5間學校將會加入。東九龍區的網絡連同慈黃區及Show Love Movement等亦發起接近20間學校的同學參與,設計珍寶卡,一同尋找珍寶。歡迎其他區域自發加入。行動資料

多間中小學推動「尋找珍寶」行動,
學生準備自製珍寶卡送給同學,
提醒他們都是神的珍寶。

燊火青年網絡(U-fire)總幹事胡裕勇表示,過往各區網絡的連結及近來的Acts 2 Gather 平台帶來了「地區化新動力」。「我們不再需要以某一個機構或單位的名義去開展活動,而是有相同異象,演繹和推行的時候卻可以保存各自的獨特性」。現在大家各按其職、發揮各自的強項而不分你我,推動福音比以前容易了。這樣可以讓所有參與的人都擁抱同一異象,同時連結校園及地區教會網絡,做到百花齊放卻又合一。

另一方面,大專的福音事工亦有同樣景象。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學園傳道會及U-fire近年來一直同行及保持交流,早前FES更在開

學前舉辦培靈奮進大會,點燃大專生對福音的熱情。三個機構期望建立長遠的關係,互相合作接觸不同類型的學生:著重理性思考的、著重禱告敬拜的、想要行動的、著重社會公義和弱勢社群的。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大專部主任盧家輝(Fox)曾說:「當青年人關心這些議題,而教會不關心,教會就會和他們越來越疏遠!」因此他們也在尋問福音的新可能,正探索如何突破傳福音的框框。

至於三個機構是否會有下一步聯合行動?胡裕勇表示:「現階段我們只是認識各自在校園的工作,建立關係和信任。然而,這種互相接納和認可,比因著合辦一個聚會或活動的『合一』來得更可貴。」Fox也表示:「聖靈帶領我們三個機構在一起,因為我們都希望和大專的青年人同行。」各機構都明白到牧養青年人的方式已經改變,不能再用舊的方法、單打獨鬥,有必要共同尋求新的策略,面對下一代的流失。

胡留意到現在青年人的需要:「現今的青年人要求信仰與生活不能脫勾,他們渴望看到真實生命的呈現,明白自己如何活出耶穌的樣式。教會需要更真實地進入生活之中,不能僅限於聚會當中,否則就要面對下一代大規模的流失。」他發現青年人很想知道信仰如何不只是聽和講,更可以在生活中流露出福音的大能。當別人可以從你生活中的抉擇,好像學業、態度、關係或金錢等方面,看到生命的信息,你口中所傳的才有說服力。

要興起學校,可以透過「徒園結義」行動招募更多義軍,一同守望校園。各區的大專校園亦會持續有禱告祭壇,相信不止息的禱告敬拜會點燃下一波的復興。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參看Acts 2 Gather Facebook,謝謝。

(記者林暐皓報道)

信仰啟蒙 -【愛有道】專欄

新手父母最緊張孩子的教育。只要是標籤了有教育性的玩具,那怕只是玩一陣子,也會給孩子購買;跑到老遠去參加遊玩小組(play group),大人和孩子都感覺疲累,卻憧憬著未來投考心儀的幼稚園而力撐;孩子腳步仍未穩定,也未懂得上廁所,已經開始入學。

我們都重視幼兒教育,可是現行的教育制度令父母的焦點轉移,看重的是入學年紀與學校名氣,這些現實的風氣與價值觀,給父母帶來無奈與壓力。

另一邊廂,教會對培育下一代也亟欲推進,以期信仰能代代傳承。然而教會的資源所限,幼兒的栽培課程,大多由願意投身事奉的弟兄姊妹負責,中間或有專業的幼教老師,卻也只是少數。當然,父母也不會對這班有愛心的導師們諸多要求或挑剔,因為大家對一星期參加一次的教會聚會不抱太高的期望,大多是放下孩子,自己可以安心參加崇拜就可以。

父母其實不應把培育孩子信仰的責任委托給教會,敬拜不只是星期日的生活環節,家庭才是孩子學習敬拜的中心,本於信仰價值觀的家教才是孩子信仰的重要基石。

不過,教會的兒童栽培是給孩子學習集體敬拜相交的場所,父母也不要置身事外,尤其是襁褓的幼兒,父母的陪伴與教導是最合適的,因為一星期才見一面的導師跟天天上學都遇上的幼教老師實在不一樣,幼兒需要更多的安全感,熟識的人事物會讓他們更安心,情緒更穩定。就是上了學的兒童,父母或不想自己教導孩子,也可以作其他班級的導師,易子而教令你對孩子的需要認識更多,也更開放表達信仰。

愛子的父母,請不要推卻作孩子信仰啟蒙導師的責任。


文@徐惠儀

活出教會使命 帶來城市轉化

香港豐收佈道團於6月30至7月2日舉辦「2016香港城市轉化會議」,由艾德史福索博士教導教會的異象和使命,及一眾職場和講台牧者分享奇妙轉化見證。

「Ekklesia」教會的使命

史福索博士指出,「教會」的希臘原文是「Ekklesia」,意思是「聚集的群眾」,有權柄去掌治一個城市。耶穌說要建造教會在磐石上,勝過陰間權勢(太十六18)。因此,教會有權柄把神的國度帶下來,勝過世界的體系。他指出但以理書二章24至25節中提到那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是教會,是說神要用我們打碎仇敵,並且這石頭會長成大山,即是說神國要彰顯壯大,用新的次序替代舊的次序。

史福索博士又分享到基督徒對於職場有四個參與的程度。第一層次是只期望在職場上生存的基督徒,對於他們來說信仰及職場是分開的。第二層次是在職埸上運用聖經原則的基督徒,他們也許會聚集一起禱告讀經,但焦點是自己,不是改變職場。第三層次是在職場上運用聖靈大能的基督徒,在職場中啟動屬靈恩賜。第四層次是轉化職場的基督徒,讓神的國度臨到職場。

史福索博士提醒,轉化是一個過程,可能我們現在的信心未達到改變香港,但卻足以改變我們所在的環境。而當我們轉化周遭的環境,這轉化會延續下去帶來更大的轉化。

香港轉化見證

多位本地職場及教會牧者分享奇妙的轉化見證,以下是部份見證:

時裝品牌AMENPAPA創辦人Geoff認為時裝能表達我們的身份及價值觀,為此,他盼望藉時裝傳遞神的話語。他指出把公司的部份收入用來支持事工可以是Business as Mission (使命營商)的一種,但他認為可以再行多步。以他所創辦的品牌AMENPAPA來說,從產品設計到宣傳銷售也是帶著宣教使命。每季的系列都有一個信仰主題,是很好的福音工具,有人因穿了這些T恤而帶了朋友信主。另外,他們在大型宣傳活動中呈現聖經故事,激發人思考信仰,為未信者禱告,藉宣傳活動作佈道。Geoff最後鼓勵會眾,如果每個人都回應一兩個負擔,便足以改變世界。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朱國強校長分享提到學校曾面臨殺校危機,但當校監校長校董三人奉獻學校給神後,神跡便發生。神興起他的學校成為牧養跨境學童的器皿,老師學生及家長進入關愛文化,政府更批3,500 萬元建新校舍。朱校長在學校實行禱告佈道,學生成績越漸提升, 成為模範學校,學校更獲教育局三個獎項,學生常常獲獎。

在國泰工作的鄔先生生命被神復興,從神接收拯救靈魂的火。跟着神的帶領建立國泰禱告WhatsApp群組,由7位成員開始增長到現在200多位。他們構思製作具福音信息的行李牌,並把這些牌用禱告佈道分發去祝福一萬人,進入10多間航空公司。神更帶領他們成立香港第一個連結香港航空業的基督徒慈善團體,為航空業復興定下重要的里程碑。

王寶玲牧師也分享到如何具體地實行轉化。他們連結過百個群體,包括教會、機構、商界、政界一同推動轉化,當中也有海外的伙伴。以天水圍為例,這地區30多間教會的牧者連結起來,彼此配搭。具體行動包括﹕推動晨禱、每月兩次請貧窮人食飯、認領貧窮人群體向他們傳福音,並到學校傳福音等。

(記者陳細細報道)

英政府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 提審查教會方案 教會團體極力反對

為了打擊恐怖主義,英國政府正計劃方案,要求教會先註冊才能做青年工作,並會派審查員到教會進行檢查。此方案引起眾多基督教團體不滿,他們於是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基督教界採取行動反對政府實行此計劃。

聲明說:「要求英國的教會先註冊,才能合法地教導孩子學習基督教價值觀,是違反宗教自由的不合理限制。」 他們續說:「我們不認為教育局應該成為管制國家信仰的角色。讓審查員來教會審查主日學、聖經班、青年聚會及教會活動是非常侵擾的。檢查人員查問義工和兒童是無理侵入私人信仰和家庭生活。」

政府說,教育局只會在接到投訴時檢查教會是否遵守英國的價值觀。然而,無理的投訴是相當普遍的,尤其現今社會充滿激進的世俗和宗教主義。一些基督教學校的經驗是,審查員本身可能敵視基督教的信仰和做法

反對此方案的基督教團體認為,那些極端分子會迴避註冊要求,這些計劃只會削弱了用來真正打擊極端分子的資源。他們緊急呼籲基督徒、教會和受影響的組織,在英國聯繫他們的國會議員,並向他們表達反對這個計劃。

(來源:The Christian Institute,2016年4月20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阻止這方案立法,保護基督教信仰自由

學者討論亞洲基督教教育使命

由台北基督學院主辦,「2016基督教教育國際研討會」於3月18至20日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建立基督教教育根基:亞洲基督教教育之使命、異象與發展」。大會邀請國際基督教學校協會助理副會長、韓國中央基督教學校校長及校牧、美國聖約學院教育及社會學系主任等多國講者與會分享。會議期間同時舉行「基督教教育博覽會」,讓相關學校、教會、組織等機構能藉此機會多所交流。

美國聖約學院教育及社會學系主任雅各瑞斯勒(James Drexler)演講的主題為「基督徒教師:何能深具影響、卓越非凡?」從聖經教導出發,以人類學、知識論、倫理道德等三個層面來說明「聖經架構中的教育是什麼」,以及「聖經中對於以基督信仰為辦學理念的期待」。

從現實層面來看,瑞斯勒提到,宣稱具有信仰背景的教師可分為「老師但剛好是基督徒」、「基督徒教師」兩種不同類別,而後者顯然才是有潛力為學生帶來影響和改變的身分。

他說,人的教育觀必然受到其所相信的世界觀影響。身為基督徒教師,他對於世界的認識自然是奠基在聖經之上。聖經教導,人類是依照神的樣式而造,都是獨一無二,也有尊嚴與自尊的需求。聖經也教導人們只能因信稱義,除了擁有神的形象外,也披帶神公義的外袍。教師對待學生時,除了用從神來的愛去關心、理解學生的需要之外,也要曉得對方同樣是神所造的寶貝,要以平等、合理的方式看待學生的過犯與不足。

此外,從聖經中得知,世上的一切都是神所造,每個學科雖然看似各自獨立,但其實彼此有互相依存的關連。同時,各學科所呈現的內容其實都是神創造的奧秘。瑞斯勒提醒,教師在傳授課業時,要明白除了透過教育來增進學生的知識深度外,也不忘帶領學生將腦袋中的學識轉化成言語、行為上的改變。生命透過學習得著建造,知道神創造萬有的奇妙偉大,從中經歷神,不僅知識越發增長,也能和神有日漸親密的關係。

第三,當今有許多學校為辦學成績所苦,會著重學生的升學率及畢業後是否考取名校就讀。瑞斯勒表示,教育的重要層面向來不是這些屬世所追求的量化成果。基督徒教師該要明白,學習的過程是讓人擁有掌管、治理全地所需的技能,每個人都是藉由學習,來裝備自己,保持對世界的好奇與熱情,以此來完成神所託付的各樣使命。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林稚雯台北報道)

 

讓孩子遇見神 異象:孩子在患難中呼求耶穌 -【藝術•敬拜•宣教】專欄

當我在密室禱告時,神的靈讓我「看見」一個異象:「洶湧澎湃的巨浪正鋪天蓋地衝向一個毫無反抗能力的孩童,他立即跪在磐石上呼求耶穌的名,『救我脫離凶惡!』忽然間,一陣陣彩虹色彩的靈風飄至,巨浪瞬間就像水牆一樣的凝固。雖然依舊波滔洶湧,但孩童並沒有受到傷害。」「讓孩子遇見神」這個異象,是給這世代兒童教育的一個重要啓示。

根據香港幼兒發展指標,香港三至四歲幼兒的入學率較一眾OECD國家為高。家長為了催谷年幼子女能「贏在起跑線上」,為子女編排各種學習班,期望取得優良的學業成績,以及擁有課外活動證書和獎項。據報,德國和台灣已立法禁止學前的學科教育,目的是避免幼兒的大腦變成電腦硬碟,失去思考和創作能力。英國教育專家指出,六歲以下的幼兒應該透過遊戲活動發展社交技巧和學習控制情緒。香港教育重知識而忽略了感情、情緒和品格的培育,出現失衡情況。當今藝術教育及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認為,透過藝術教育可達到健全的人格,並促進心智的成長。但「贏在起跑線」的教育如同兇惡的海嘯,要淹沒這一代的兒童!

身為基督徒的老師和家長,怎樣為這世代的孩童禱告?怎樣將心愛的兒女釋放到神的手中,效法亞伯拉罕將獨生子以撒獻為「燔祭」給神?怎樣憑信心相信神為兒女的人生預定豐盛的計劃?


文@Esther Praise

(作者為文化宣教士,FB: Art, Worship, 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