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靈活躍的基督徒家庭只佔少數 有必要與家人實踐信仰

根據研究機構巴納(Barna Group)一項最新研究,公開承認主且虔誠的基督徒中,只有兩成半會和家人定期一起祈禱、讀聖經、談論神,並接待其他人。有近三成的基督徒並沒有在家中實踐這些。

這項調查是巴納與Lutheran Hour Ministries 共同進行的。調查透過網上問卷訪問2,347名成年人及青少年,他們承認基督的信仰對他們很重要,並在過去一個月曾參與教會崇拜。調查的目標是研究基督教家庭如何共同實踐信仰,因此獨居的基督徒並未包括在内。

巴納按屬靈紀律、靈性對話及接待客人三類家庭信仰活動界定基督徒家庭的「屬靈活躍度」。屬靈紀律指每一至兩天一起禱告及每星期一起研讀聖經;靈性對話指至少每星期一次談及神或信仰;接待客人指至少每月數次接待家人以外的賓客。同時實踐以上三項的,可界定為「屬靈活躍」的家庭。

結果顯示,只有25%虔誠基督徒的家是「屬靈活躍」的家庭。33%定期有屬靈紀律和屬靈對話,而14%的基督徒家庭只是接待客人。其他28%的基督徒家庭從沒實踐上述三項。

研究指出,「屬靈活躍」的家庭有以下特徵:他們與家人和家族成員共享有意義、有趣和有質素的時間。他們一同遊戲(32%),一起用餐(63%一起吃早餐,75%一起吃晚餐),幾乎每天一起分享感受(59%),又會舉行家庭會議(68%)。他們有「好像家人」的好朋友(91%)。他們會在家中分享關於神的寬恕(76%)、聖經(73%)或信仰傳統(69%),7 成認為家庭成員是屬靈的榜樣(73%)。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 及 Barna Group,2019年3月8日及5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基督徒的家庭都要成為「靈性活躍」的地方。

國度1分鐘(69) – 正確認識聖經創造論

+按圖放大

正確認識聖經創造論

創世記關於創造及世界早期歷史的記載飽受主張無神論的進化觀點衝擊,甚至有教會和信徒將科學假設與歷史事實混淆,扭曲或輕看聖經的權威,使福音的基礎被破壞。然而,聖經創造論是不容妥協的。今日信徒應該全面認識聖經所記載的創造論。

聖經創造論

創世記第1章明言神在6日內創造了天地及所有生物,所有生物各從其類的繁殖後代。人在第6日被造,因著亞當夏娃的墮落,死亡和混亂進入了世界。地球歷史只有數千年,所有化石是由全球災難性洪水造成,洪水中只有挪亞一家和少量動物能存活。但因19世紀地質學出現的均變論,使地球歷史從數千年延伸至數百萬年成為主流說法。

聖經創造論的重要性

  1. 聖經才是記述創造的終極權威,而不是不斷轉變的科學意見。
  2. 相信六日創造論,才可以訂立福音的歷史根源,包括亞當夏娃的被造和墮落帶來的死亡與破壞及末後的新天新地。
  3. 如果聖經不是宇宙的真實歷史,基督信仰只會變為一個哲學想法而已。

六「日」創造根據

  1. 創世記是平鋪直敘的歷史記述,不是詩體。希伯來文對於歷史記載有特定的文法,如大量使用連接詞,而創世記是以此方式寫成。
  2. 「日」的解讀:
    希伯來文學者都支持六日創造是「字面解釋」,希伯來文Yom「日」字,在聖經出現過410次,都是指平常的一天。
  3. 聖經指明創造是以一周為基礎 (出 20:11),神的日子與人的日子是一樣的。假如我們不能按照字面的意思明白神的話語,那麼讀聖經就沒有意義。

關於「有神進化論」(Theistic Evolution)的謬誤

「有神進化論」認為科學負責解釋宇宙起源的歷史,聖經只是說明世界為何出現。

  1. 有違神的良善:
    神創造的世界本是好的,神不會在人類出現前幾億的時間任由死亡和苦難發生在世界上。罪因人犯罪才進入世界,死亡和苦難才出現。
  1. 有違福音的內容:
    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又是從罪來的,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裏眾人也都要復活。基督既為我們受了咒詛,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林前15:21-22,羅5:12-21,加3:13)
  1. 有違末世的內容:
    將來在新天新地再沒有死亡和苦難,是復興到神原本的創造的狀態。
  2. 正確解讀聖經:
    聖經多處引述創世記的人物或事件,新約中耶穌及其門徒多次提到創世記時,也視為真實的歷史。

關於「古老地球論」的謬誤

「古老地球論」認為創世的每日等於數千萬年,嘗試容納科學的框架,然而它與聖經所描述的創造仍有以下牴觸:

聖經創造論 古老地球論/進化論
先有地球後有太陽星宿 先有太陽星宿後有地球
地球起初被水包圍 地球起初是一團熔岩
先有海洋後有旱地 先有旱地後有海洋
生物在陸地上出現 生物在海洋裡出現
先有植物後有太陽 太陽出現,過了許久才有植物
魚類及鳥類同時被造 先有魚類,過了許久才有鳥類
先有鳥類後有陸上動物 先有陸上動物後有魚類
人和恐龍共存 恐龍絕種多時,人類才出現

關於「時溝論」或「毀壞重造論」的謬誤:

在創1:1及1:2加入一段時溝,兼容科學界的看法。神創造天地以後,有一段時間,撒旦令地球變得敗壞,神以洪水審判牠,並重新創造,那時才開始第一天。另一種說法指創1:2及1:3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然後創造周才開始。

  1. 如果神創造的世界本來已經有數億年的死亡和苦難,神的救贖就顯得沒有必要。
  2. 「天地」的希伯來文是指宇宙間的一切,不只是地球。
  3. 創1:2開首的希伯來字母「Vav」,作為「解釋功能的連詞」,因此第2節是第1節的補充說明,中間不牽涉數千萬年
  4. 第2節希伯來文「Hayah」英文只能解作”was”(中文「是」),不能解作”became” (中文「變成」)
  5. 「空虛混沌」只有「未形成和未填滿」的意思,不一定是邪惡或審判的結果。

參考資料

《創世答問》(The Creation Answers Book )—唐.巴滕、大衛.卡奇普爾、喬納森.薩爾法提、卡爾.威蘭編著,Creation Book Publishing, Ch. 2-4。

相關文章:聖經如何看進化論

香港大部分信徒沒有固定聚會 新護教學以行動彰顯神

近期有調查報告指出,香港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口與恆常參與教會聚會的人數有很大落差,代表大部分基督徒都沒有固定參與教會聚會。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於126日舉行主題為「相信但不相干?」的首次轉化實踐研討會,盼望透過公佈「留堂會、離堂會」問卷調查的研究結果,本地和海外學者的主題講座,探討信徒群體如何在公共空間中表達自己和信仰。聚會在伯特利神學院舉行,超過100人與會。

「留堂會、離堂會」研究結果

根據2014年的香港基督教教會普查,參與崇拜的基督徒約佔香港人口4.6%。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收集由2006年至2018年出版的香港學術研究文章當中有宗教數據的47份作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得出香港基督徒 (不包括天主教徒)比例約為20.4%至29.3%,顯示香港不少基督徒沒有穩定的教會生活(表一)。為了解香港基督徒的信仰狀態和經歷,柏祺去年進行了「留堂會、離堂會」研究,結果由中心總監陳敏斯博士發表。柏祺在2018年10月至12月間透過網上問卷訪問了2400多人,當中接近九成是基督徒,女性佔六成。研究報告以參與教會聚會穩定程度分為3個組別:1、恆常返教會(約78%);2、自稱沒有穩定教會聚會(不穩定,約12%);3、自稱過去六個月沒有參加教會聚會(離堂會,約8%)。研究收集三方面的資訊,包括信仰成熟度、表達信仰的方式及參加教會聚會與否的原因。

表一:香港基督徒人口及教會生活比率

組別 比例
香港基督徒 (不包括天主教徒) 20.4% – 29.3%
參與崇拜的基督徒 4.6%
沒有穩定教會生活的基督徒 15.8 – 24.7%
.陳敏斯博士 (Photo Credits: Simon Lau)

研究使用「信仰成熟量度表」,檢視三個組別與神及與人的關係。結果顯示,恆常返教會較另外兩組分數為高,而與神的關係比與人差距較大。與神關係的分數越高,越大機會穩定返教會,與人關係跟會否返教會則沒有因果關係。研究又探討各組別表達信仰的方式怎樣影響信仰成熟度(表二)。恆常組別中,頭三位最能預測與神關係的分數的方式是與非信徒談論耶穌、祈禱及默想;不穩定組別三大因素是祈禱、與非信徒談論耶穌及寫日記或屬靈筆記;離堂會的則是祈禱、讀經及花時間在大自然反思。與人關係中,三個組別中,有參與義工服事及與非信徒談論耶穌的人信仰成熟度較高。

表二:最能預測向神信仰成熟度的信仰表達的方式

恆常 不穩定 離堂會
1. 與非信徒談論耶穌 1. 祈禱 1. 祈禱
2. 祈禱 2. 與非信徒談論耶穌 2. 讀經
3. 默想 3. 寫日記或屬靈筆記 3. 花時間在大自然反思

研究又問到不穩定及離堂會組別不再參加教會聚會的原因,最主要的四項是:1、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2、不喜歡的文化或制度;3、找不到適合的教會;4、教會與我生活脫節(表三)。而值得留意,問及離堂會者將來會否考慮重返教會聚會,43%表示會,52%表示不確定,代表很多人仍會考慮。至於參加教會聚會的原因,三個組別大部分人都表示最重要是「讓我可以更親近神」,其次是讓我在困難和憂傷中得安慰、講道對我有幫助及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表四)。表達方式方面,越願意參與小組、參與聖餐及奉獻的人越大機會穩定返教會;原因方面,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讓我可以更親近神及讓我的孩子可以有道德基礎是穩定返教會的主因。

表三:不穩定及離堂會者不再參加教會聚會的四大原因

不穩定 離堂會
1.      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 (43%) 1. 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 (51%)
2.      找不到適合我的教會 (38%) 2. 不喜歡教會的文化 (51%)
3.      太忙碌 (36%) 3. 不喜歡教會的制度 (45%)
4.      不喜歡教會的文化 (36%) 4. 教會與我生活脫節 (45%)

表四:所有組別參加教會聚會的四大原因

1.      讓我可以更親近神 ~85%
2.      讓我在困難和憂傷中得安慰 ~65%
3.      講道對我有幫助 ~60%
4.      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 ~55%

以行動實踐新護教學

.葛霖教授(Professor Elaine Graham)(Photo Credits: Simon Lau)

英國實踐神學家,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Chester)的葛霖教授(Elaine Graham)隨後以「不需要道歉的護教學—在受宗教困擾的世界裡述說神」為題,向與會者分享信息。葛霖認為,在「後世俗」的世代,西方主流制度化的基督教正在萎縮,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口正在上升,七成16至22歲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是無神論者。對宗教的懷疑和反對越來越明顯,有人更認為宗教是社會的毒藥。然而,不少信徒卻開始更多參與在教育及政治等層面,展現信仰。葛霖表示:「信仰群體有需要實踐新的護教學,向當今文化述說神。」

葛霖指出,初代的基督教護教學,扎根於「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向對宗教、哲學、政治感到好奇的一群,嘗試以他們的角度,通過對話來推廣福音。時而勢易,現今護教學著重提供資訊,為教義爭辯到底,叫人信主,並證明基督教的優越。她說:「這樣違背了本身為引起討論的原意,未能展現福音對個人的力量,一味指向教條。」她認為是時候回歸到早期護教者的精神,重視三位一體的神救贖所有受造物,不單是個人得救或教會增長。

葛霖倡議一種以信心的行動為前提的「新護教學」,基督徒可作出三重回應:第一、經過神學反思和辨識,嘗試參與神在世上的工作,「找出聖靈在做什麼,並參與其中」。第二、要作主的門徒,以實踐和行動展現神的愛。第三、要言行合一,以行動彰顯神在世界之中。這是公共神學的呈現,透過對話與行動,衍生智慧和異象。她引述David Bosch的話提醒教會:「行動但沒有話語是愚昧,說話但沒有行動是空泛。」

最後,她以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點出護教真正的問題是:「誰是我的鄰舍?」富有的年輕人關心個人的得救和永生,耶穌卻指出神重視人與自己、他人和神有良好的關係。因此,最重要的不是信仰,更不是個人得救,而是所有人都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

 

(記者林暐皓報導)

美青少年停止參加聚會五大原因 中學信仰基礎無助停留教會

美國LifeWay Research最近公布研究結果,分析年輕人步入成年後停止返教會的原因。近七成18至22歲青少年升上大學後,至少一年沒再返教會。

研究發現,青少年的流失率隨年齡而增加。接近七成17歲的青少年恆常返教會至少一年;到達20歲時,只有三分一人每月繼續返教會至少兩次或以上。接近九成多停止返教會的青少年表示,生活狀況轉變是導致他們離開教會的主因。導致青少年離開教會的五個常見原因包括:升上大學因而停止聚會;教會會友經常論斷或表現偽善;感覺不到自己和教會會友有聯繫;在政治或社會議題上立場和教會有分歧,以及工作原因。

LifeWay Research總監Scott McConnell表示,和十年前同類調查相比,教會青少年信徒流失的比率沒有眀顯惡化。年輕人離開教會的原因大多反映了個人優次的轉移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即使教會通過話語和行動忠實地傳達了他們的信仰,並不代表每個參加的青少年都會接受或優先考慮這些信念。

LifeWay學生佈道總監Ben Trueblood表示,不返教會的年輕人不是由於內心苦毒、大學無神論者的影響或決定放棄信仰。七成離開教會的人表示他們的離開並不是故意的決定。他說:「那些青少年進入新的生活階段後,過去教會經歷或信仰基礎完全不能驅使他們尋求與當地教會的聯繫。他們在教堂活動的時間完全被其他事情取而代之。

Trueblood認為,教會應盡早連結學生事工,與升上大學的青少年一開始就保持聯繫。他還斷言:「在很多地方,大學是一個被遺忘、資源不足的事工領域。教會重點放在兒童、中學生身上,然後不再關心,直到他們進入年輕家庭階段。 這情況需要改變!

 

(來源:LifeWay Research,2019年1月15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教會更多與大學生及職青事工合作。

科學家認實聖經對所多瑪的描述為真

一項美國科學研究證實,在數千年前一個從天降下的大災難摧毀了死海附近一帶地區。

在11月中舉行的美國東方研究所年會上,來自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聖三一西南大學(Trinity Southwest University)的考古學家Phillip Silvia匯報成果。他們的團隊在約旦河及死海一帶的五個大據點進行開挖研究,他指當中的谷中戈爾地區(Middle Ghor) 曾是肥沃農地,至少2,500年都有人居住,但在大約3,700年前突然被某大災禍移平,當時約有40,000至65,000人因而被滅絕。

研究顯示,該區120個小遺址有被強大的熱力和狂風摧毀的痕跡,在塔哈曼古城(Tall el-Hammam,即舊時的所多瑪)發現大量微小的球狀礦物顆粒,在現場亦發現一些陶瓷碎片,陶瓷表面被熔化成玻璃,當中含有經歷過極之熾熱的溫度(或許與太陽表面的溫度一樣)才會形成的鋯石晶體,這個災難性的事件令當地600年來再也無人居住。

學者們曾經推敲各種導致這場災禍的成因,他們最近發現有些與100年前在俄羅斯發生的通古斯隕石大爆炸很相似的痕跡。1908年6月30日上午,一個小隕石在離地3-6英里的上空大爆炸,把俄羅斯西伯利亞770平方里的森林夷為平地。科學家估計威力相當於1,500萬噸級的核武器,是37年後的廣島原子彈爆炸之威力的1,000倍。

Silvia又發現證據,顯示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將沸騰的死海鹽水推到曾經肥沃的農田上。這些科學解釋清楚地反映了聖經中對這兩個罪惡之城遭到破壞的描述:「當時,耶和華就使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以及城中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創世記19:24-25)

學者總結:「這場災禍不只毀壞塔哈曼古城,還波及鄰近地區(即蛾摩拉和平原的其他城市),種種跡象看來最有可能是行星大爆炸所導致。」

有份參與研究的Steven Collins博士撰文指:「因著覆蓋其城市的一層灰燼,證明了它是一個被從天而降的烈火所消滅的地方。」

(來源:Breaking Israel News,2018年11月23日,Hannah Lo編譯報導)

禱告:讓我們敬畏神,祂是公義審判者。

以色列大學研究急性白血病 取得重大突破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最可怕的惡性癌腫瘤症之一。雖然今年較早時間有一些新療法在出現,但它們主要是與50至60年前開發的化療技術結合,仍然沒有治癒的把握。即使不少癌症已有突破性的新療法,過去40年來大多數白血病患者卻沒有更好的消息。

最近,有關研究終於有突破性發展。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醫學院Yinon Ben-Neriah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8月24日在科學期刊《細胞》(Cell)上發表研究報告,指他們已成功在實驗室利用老鼠研發出一種能治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生物製藥,且治癒率高達50%。

Ben-Neriah教授和負責有關研究的博士生Waleed Minzel均對有關研究成果欣喜若狂:「我們很高興觀察到這種戲劇性的變化。老鼠僅服用了一劑新藥,幾乎所有白血病症狀都在一夜之間消失了。」

白血病是由不正常的骨髓細胞所引致,異常增殖的骨髓細胞大量產生多種正常血細胞中幾乎不會產生的蛋白質,以及突變的異常蛋白質(癌蛋白),影響正常血液細胞的製造程序,使白血球、紅血球及血小板的數目變得異常,減低患者的免疫力。至今開發出的生物癌症藥物主要攻擊單一種類的白血病蛋白,然而白血病細胞很快就能通過製造其他替代蛋白質避免藥物發揮效力,令部分耐藥性較強的白血病細胞得以存活、迅速再生並惡化病情。

有別於大多數現代抗癌藥物,Ben-Neriah教授團隊開發的新藥物就像集束炸彈一樣,可同時攻擊多種白血病蛋白,從而使有關癌細胞難以逃避治療。因此,新藥僅用一劑分量,就能實現一般需要服用三至四種單獨藥物才能達到的藥效,且不帶有雞尾酒療法帶來不堪忍受的副作用。另一個重要優勢是其剷除白血病幹細胞的能力,這是過往白血病未能治癒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公司BioTheryX最近已透過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技術轉讓公司Yissum購得有關藥物專利,並打算與Ben-Neriah教授團隊合作,現正準備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申請批准,希望能在美國進行第一期臨床研究。

(來源:Medical XpressBreaking Israel News,2018年8月24及27日,潘意韻編譯報導)

禱告:求主向醫學界揭示更多奧秘,破解更多不治之症;又叫以色列繼續以頂尖科技祝福世界。

最新遺傳學研究確認聖經創造論 直接衝擊達爾文進化論

最新的基因研究發現,地球上有九成現存物種幾乎與人類同時出現。有關研究報告已於最新一期國際期刊《人類進化》(Human Evolution)中發表,令科學理論更接近聖經對創造的論述,且直接衝擊已傳承超過一世紀的達爾文進化論學說,即使未能完全將其推翻,亦勢必引起爭議。

有關研究由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人類環境計劃高級研究員Mark Stoeckle與瑞士巴塞爾大學微生物學、遺傳學教授David Thaler合作完成。他們從美國政府營運的GenBank數據庫中存取了地球上10萬種現存動物的線粒體基因進行分析,發現有跡象顯示在這些物種中,有90%於10萬至20萬年前同時誕生,與智人(Homo sapiens)出現的時間相若。

研究結果指出,當代生物學普遍接受的進化理論出現謬誤。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數量大、長期存在、分布很廣的物種(例如:螞蟻、老鼠、人類),藉著物種基因的「中性變異」(neutral mutations),加上物競天擇,其基因會隨著時間演進變得更多樣化。然而研究結果發現,被分析的動物的線粒體基因多樣性「大致相同」,意味這些物種的遺傳多樣性,10萬年來一直沒有太大改變。Thaler向媒體表示:「這個結果令人驚訝,而我已竭盡所能(尋找反證)與之抗爭。」

同時身為正統猶太人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Gerald Schroeder博士認為,研究結果展示科學與宗教信仰可以如何互補,又嘗試為這次研究成果提出理論。他向媒體指:「我們觀察到人類出現時傾向殺死大型動物。10萬年前第一批智人的出現,可能大大改變了生態系統。人類在這自然演化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這可能就是創世記1:28中的意思。」

Schroeder博士又解釋,研究指「物種於10萬至20萬年前出現」的時間線,與猶太曆法所指「人類於5778年前被造」的論調並無牴觸。「所有動物都有『魂』(נפש nefesh)但只有人有『靈』(נשמה neshamah)。從科學角度,智人於10萬年前作為物種誕生;但從聖經角度,人必須有『靈』才能成為人,而智人有『魂』卻沒有『靈』。科學不會看到人在6000年前接受『靈』時所發生的變化。」

Schroeder博士憶述自己數年前參觀倫敦大英博物館,裏面展示人類於大約5500年前開始建立城市,是人類社會的里程碑:「從聖經角度,動物有『魂』,能關心自己族群中的成員,卻將直屬族群外的人與物視為威脅。然而猶太曆5,778年前,人接受了『靈』,使他們能感知到『他者』的存在,令人有能力對直屬族群以外的人或物表達同理心,並組織大型社會。」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Breaking Israel News,2018年6月8日及13日,潘意韻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求主向科學界揭示更多奧秘,印證《聖經》的真理。

美國一成人「愛耶穌不愛教會」 教會需提供必須存在的理由

近年青少年及大專信徒流失問題備受關注,在美國也有類似情況。美國研究組織巴納(Barna Group)去年3月發表調查報告,指出除離教者以外,還有一群「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

調查於2016年4月至11月期間,訪問全美50個州1281名18歲以上成人,結果發現這些「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除了不去教會以外,思路基本上與一般去教會的信徒大同小異。組織綜合數據,得出這個群體佔全美總人口約十分之一,並且人數較2004年有所上升。

「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大部分(80%)介乎33至70歲之間。他們在過去半年間不曾去教會,但信念誠摯,接近九成(89%)承認耶穌對他們的生命依然重要。事實上,這群人的信仰觀比一般人傳統,甚至可以與恆常參與教會聚會的信徒相媲美:90%相信「只有一位神」(教會的信徒:90%)、94%認同「神是全知、全能,創造天地萬物,管理宇宙萬有的主」(教會的信徒:85%)、95%非常同意「神無所不在」(教會的信徒:95%)。

儘管這群「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不願上教會,他們對宗教的看法依然非常正面。他們不相信「宗教大多有害無益」(71%),比例與教會的信徒相若。相反,他們反對「所有宗教教導大抵相同」的程度(55%),比教會的信徒低(68%),卻與主流無信仰人士(51%)相近。數據反映「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缺乏教會權威提供嚴格的宗教認同,令他們較開放地接受其他宗教主張,並願意尋找和辨認這些主張之間的共通點。

然而這些「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中,大部份都將靈性問題個人化,只有18%表示「自己會不時與朋友討論信仰」。論到「傳福音的大使命」,結果更令人注目,只有28%強烈同意他們有傳教的責任。結論是,雖然他們會討論屬靈話題,但很少勸導人歸向主。他們也用非傳統方式積極實踐自己的信仰:83%維持活躍的禱告生活,與教會的信徒相若;但只有26%會閱讀聖經,閱讀屬靈書籍亦只佔9%。

與教會的信徒(24%)不同,「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從不加入教會群體或參與退修。數據反映這群人普遍放棄宗教權威提供的資源,令他們通過更多非正式和個人主導的靈修方式尋求經歷神,例如親近自然(32%)、冥想(20%)、瑜珈(10%)、默想(15%)和獨處(15%)。

組織網站總編輯Roxanne Stone指,屬靈領袖不應將這群「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與離教者混淆,因為他們對靈性的探求和接受程度皆與離教者或非信徒大相逕庭。「這群人依然緊守基督教信仰,他們依然愛主、相信經上的話語和基督教信仰中的大部分信條,但他們對教會失去了信心。縱然這群人中有不少曾遭受教會傷害,組織卻從過往研究中得知,這並非他們不去教會的主要原因,而是因為他們自覺在教會以外找到神、教會與他們個人沒有關係。這些不去教會的信徒發出的關鍵訊息是,教會必須提供一些獨特的信仰元素,讓這群『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只在教會中才能得到,無法靠一己之力獲得,這才是教會必須存在的理由。」

(來源:Barna Group,2017年3月30日及4月6日,潘意韻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 教會領袖有為父的心,願意了解和回應「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的需要,按照聖經真理提供更適切貼地的引導。

研究發現:聖經比咖啡更適合開展每天的生活

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委派研究組織巴納(Barna Group)進行了《2018年度美國聖經使用狀況研究》,訪問了二千多名美國成年人。結果發現,61%「以聖經為中心」的人認為聖經比咖啡更適合用作開展每天的生活。

美國聖經公會總幹事彼得森(Roy Peterson)指出:「許多美國人意識到,雖然咖啡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暫時性的能量提升,但只有改變生命的聖經信息,才能帶來持久的盼望和平安。聖經為今日的恐懼、挑戰和掙扎提供了切合時代的智慧。」

2018年度的研究不單評估美國人閱讀聖經的頻率,更研究這對他們的選擇、人際關係、靈性及道德層面的影響。研究按照聖經在受訪者生活中的參與程度(聖經參與度)分組:「以聖經為中心」佔9%,「經常與聖經互動」佔17%,「對聖經友善或中立」佔20%,其餘54%為「不與聖經互動」的人。研究發現,聖經參與度越高,越有可能感受到以下情況:渴望更多閱讀聖經;相信「聖經包含了一個人過有意義的生活所需要知道的一切」;認為聖經對美國社會影響力太小;相信聖經比美國憲法為更重要的道德結構;美國的道德和價值觀正在變差。

另外,閱讀聖經也對生活有正面影響。在「每個月至少讀聖經一次」的人中,56%表示他們更願意持守信仰,54%表示他們更願意向其他人展現愛心,42%在時間、精力和財力上更加慷慨。

關於恐懼與盼望,4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比過去更加恐懼,特別是女性(47%)和千禧一代(49%)。相反,聖經明顯地改變了其讀者的生活,41%的受訪者覺得閱讀聖經時感到平安;而在「經常與聖經互動」的組別中,62%的人表示他們的恐懼水平在過去五年沒有增加。另外,81%的美國人對未來有盼望,其中78%「以聖經為中心」的人有盼望,比「不與聖經互動」的組別只有24%高出許多。

(來源:Charisma News,2018年10月5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更多人發現以聖經為生活中心的好處。

歐洲青少年現信仰危機

最近,一份由英國一所大學發表的報告顯示,歐洲多國的大部分16至29歲年輕人宣稱自己「沒有宗教信仰」。研究負責人、宗教信仰與社會學教授Stephen Bullivant更告訴《英國衛報》:「在20至30年內,主流教會將會萎縮,但是留下來的少數人將會是熱心投入的。」

研究收集歐洲多國16至29歲的年輕人數據,並比較2014—2016年期間數據的差異,結果綜合在《歐洲青少年與宗教報告》中。

研究發現,捷克有最低的青少年基督徒比例(9%),曾經禱告的比例亦最低(20%)。跟鄰國波蘭和奧地利形成鮮明對比,這兩國大部分受訪者宣認自己是基督徒(波蘭83%,奧地利52%)。兩個國家均擁有悠久的傳統天主教背景。

Bullivant教授表示:「相鄰的國家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卻有截然不同宗教信仰數據。年輕人宣認或信奉宗教的比例逐漸減少。」

在宗教信仰認同方面,捷克(91%)、愛沙尼亞(81%)、瑞典(75%)、荷蘭(72%)和英國(70%)絕大多數受訪者宣稱自己「沒有宗教信仰」。相反,波蘭(83%)、立陶宛(75%)、奧地利(52%)、斯洛文尼亞(59%)、愛爾蘭(59%)和葡萄牙(57%)的受訪者則大多數宣稱自己是基督徒。

一些國家如俄羅斯、瑞士和西班牙,約有一半的年輕人對基督教信仰毫無興趣,而另一半則有參與基督教信仰團體。有研究發現,許多自認為基督徒的人是名義上的基督徒,對信仰沒有很深的委身。

在禱告程度方面,捷克、愛沙尼亞、瑞典、荷蘭、英國、法國和比利時超過6成的受訪者從未試過禱告。

Bullivant教授總結道:「歐洲的新宗教主流是沒有宗教信仰。」《英國衛報》的標題亦指出:「歐洲正逐漸去基督教化。」

(來源:Evangelical Focus,2018年3月22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委身的基督跟隨者興起,再次挑旺歐洲的復興。

圓桌峰會剖析葛培理成功之道

每年雷克.喬納(Rick Joyner)都會邀請約25位基督教資深領袖出席圓桌峰會,談論當下共同面對的問題,及交流事奉經驗。與會者包括蘭斯‧沃爾(Lance Wallnau),湯海士牧師(Tom Hess)等人。本年度峰會在葛培理(Billy Graham)離世歸主後發生,他們對這位屬靈偉人的生命有不少反思。

已故先知鮑伯‧瓊斯〈Bob Jones〉曾經預言說,當五位重要的屬靈領袖過世後,世界會出現一些重大事情。至今已有四位離世:奧羅爾羅伯茨(Oral Roberts),白立德(Bill Bright),甘堅信(Kenneth Hagin)和最近的葛培理。

雷克.喬納說:「若我們不尊榮父親,第三次大覺醒不會來臨!」無父問題造成的不道德、暴力和無法無天,是一種在文化中擴大的癌症。家庭和教會需要尊敬他們的父親。而葛培理與葛福臨的父子關係,正是很好的典範。

美國研究組織巴納(Barna Research)發現90%的基督徒希望獲得裝備面對當代的問題,但只有10%的牧師願意這樣做,因為他們害怕失去收入和會友。老底嘉教會的毛病必須被對付,牧師必須帶領和發聲,好讓人們面對當代的問題時能夠自信地擇善發聲。葛培理面對具爭議問題立下了勇敢的榜樣。在50年代,他親自破除種族歧視,不在佈道會中區分黑人白人坐位。在同性婚姻的鬥爭中,他堅持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結合。面對墮胎,他維護生命的神聖。他說:「當勇者堅持立場時,其他人的腰椎也能挺立。」

葛培理70年來果子豐碩,且事工沒有醜聞,因他與神有親密的關係。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曾說:「因為葛培理之故,我每天都祈禱,求智慧作出決定。」

雷克.喬納在會上總結道:「要享受與耶穌的親密關係,聆聽祂的聲音,領受這個關鍵時刻的天國藍圖,我們必須每天住在祂裡面。」

(來源:Charisma News,2018年3月5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基督徒要仿傚葛培理,承接傳福音的外袍。

六成美國Z世代基督徒稱:「在教會以外找到神」

美國研究組織巴納(Barna Group)發表調查報告,數據顯示美國13至18歲青少年中,自稱無神論者人數(13%)比成人(6%)多一倍。報告並且指出,妨礙這些青少年信主的最大障礙,是他們認為「信仰欠缺理據」和「教會生活不重要」。

報告中受訪的Z世代青少年和青壯年,都比成年人更傾向於認為「罪惡、苦難的存在」是他們信心的難關。這顯示今天的青少年和歷史上其他無數的青少年一樣,掙扎於為「罪惡、苦難與慈愛的神並存」尋找具說服力的理據。

接近四成(37%)受訪者認為要「肯定知道神是否真實」是不可能的事。他們缺乏信心,與廣泛文化大力鼓吹相對主義有關。不分老幼,調查中超過一半受訪者都同意「許多宗教都可導人進入永生;沒有『獨一真正的宗教』。」Z世代傾向覺得,其他人認為真實的事,對自身而言不一定真確,而他們比成人更難同意「一個人真誠相信的事物可以是錯誤的」。

接近一半(46%)受訪Z世代青少年表示他們「需要事實確據來支持信仰」,而且認為科學和聖經相輔相成的青少年和青壯年(28%和25%)明顯比較年長者(81%)少。這顯示他們對科學和聖經之間的關係感到不安。

有趣的是,受訪的無神論者中,Z世代在較少程度上認為「基督徒的偽善」是他們「信心上的明顯障礙」,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有過與基督徒或教會接觸的不愉快經歷。

逾半受訪Z世代認為教會生活「不太重要」(27%)或「完全不重要」(27%),只有兩成人(20%)表示教會生活對他們「非常重要」,是調查中最不受歡迎的選項。甚至連有參與教會生活的Z時代青少年,對教會有消極觀感。這些教會青少年中,接近一半(49%)表示「教會似乎拒絕大部分科學教導我們有關世界的事」,近四成人認為「教會過分保護青少年」(38%),或「教會裡的人都是虛偽的」(36%)。此外,超過兩成人表示「教會不是表達疑惑的安全環境」(27%),或者聲稱他們在教會接觸的教導「相當膚淺」(24%)

認為教會生活不重要的受訪青少年中,逾六成信徒表示自己「在其他地方找到了神」(61%),而相約比例的非基督徒也說「教會與我無關」(64%)。雖然非基督徒不上教會的理由不無道理,但當連基督徒青年也認為上教會不重要,這便至少是一個指標,顯示有些教會未能幫助青少年與神建立翻轉生命的關係。

(來源:Barna Group,2018年1月24日,潘意韻編譯報道)

禱告:求主賜眾教會智慧和新的策略,引導青少年正確地認識真理,與神同行。

播道兒童之家 過渡計劃 助無家青年獨立

按現時福利政策,在播道兒童之家長大的孩子,到了18歲後便不能繼續在院舍居住,卻又無家可歸,這群18歲的青年該何去何從? 早前播道兒童之家得到凱瑟克基金資助,並委託了突破機構,調查訪問了200多位青年進行一項研究,期望更深入了解離院青年面對獨立生活時的困難及需要;並檢視現行服務所扮演的角色。

報告指出最困擾「無家青年」的是住屋問題,他們收入僅僅可以糊口,難以應付高昂租金,對於未來發展,不敢抱有期望,只能「見步行步」;加上缺乏學歷及資源進修,令這群無家青年正面對向下流動的危機,延續跨代貧窮。有見及此,播道兒童之家開展「第二人生助跑計劃」,透過計劃,增加過渡性住宿位予無家青年,亦期望藉著「衛星/ 空巢家舍」,就是有心人以慈善方式捐出單位,提供住屋予無家青年居住,讓服務擴展到院舍以外,幫助青年獨立生活,繼續人生路。

一名受訪青年Ben,約10歲時因家庭問題經社工安排到播道兒童之家居住。Ben形容那時在兒童之家的生活很安穩,又可以安心讀書;然而到了18歲,他坦言一切都變得混沌、迷茫。「18歲那年,按規定我要離開家舍,返回家中跟爸爸住。爸爸患有精神病,病情亦非常嚴重,試過用菜刀威脅媽媽的性命。這個家,住不下去。後來,媽媽返回國內,而我則要另覓居所。試過入住臨時居住中心,個人物品只可以放在床邊,很容易被人偷去,品流又相當複雜,曾經與吸毒的人、逃避追殺的人同住一室。也試過在深夜時,有個男人一直站在我床邊望著我,我就一直假裝睡覺,不敢出聲,那一刻真的很驚。我感到很無助,只是求有安穩棲身地方。」

經由社工及兒童之家院長的介入,Ben最後成功申請入住青年宿舍,為期兩年過渡性的住宿服務。在這期間,Ben得到穩妥的生活及宿舍的支援,可以重拾對未來發展的方向。現時他在一家中學從事IT的職位,有能力自及自足,過穩定的生活。

按估算,因家庭問題,例如與家人關係惡劣、家人長期患病、父母離異等因素,未能有安穩居所,有需要入住青年院舍的年輕人大約有7,000人,但現時社會提供的青年宿位並不多,以播道兒童之家為例,青年宿位也只有18個。

播道兒童之家院長 羅美珍 分享道:「這群無家青年,他們大都是『叻仔叻女』,很懂得為自己打算。只要我們能夠扶他們一把,他們是可以向上流,成為社會的棟樑。」

(新聞稿由有關機構提供)

科學家指 死後靈魂仍然存在

一些備受尊崇的科學家指出,死亡不一定是終結,人類有靈魂,會在人死後離開身體。

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爵士(Sir Roger Penrose)相信靈魂是一些藏在「量子層面的資料」。他興奮地表示已經找到證據,那些資料藏於細胞的微管,會在人死後離開身體。羅傑爵士認為,當人瀕死的時候,這些「量子層面的資料」會被釋放到宇宙中;當人真的死去,這些「資料」會在身體以外存在,甚至到永遠。換言之,人類的靈魂會在離開身體後永遠活著。

德國慕尼黑的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支持羅傑爵士的理論。他們認為:物理世界只是一個感知,當人死後,有一個永恆存在。

(來源:The Sun,2016年11月5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啟示科學家,證明生命有永恆的本質。

科學研究: 教會生活穩定 死亡率偏低

過去的研究表明,大多數基督徒承認他們在參與每周的崇拜後都會感覺更好。但根據哈佛大學的Tyler J. VanderWeele教授研究團隊進行的一項為期20年的研究,證明穩定教會生活也能同時改善身體健康。

研究結果顯示,每周穩定參與教會生活的人士,在開始教會生活後的10年半,死亡率顯著較低,尤其是基督教及猶太教信徒的自殺率也較低。科學家歸因於這些信徒在聚會期間常聽到有關盼望的信息。

而宗教活動也常常與較低的自殺率、自殺傾向及自殺想法有關。因為研究同時發現,那些擁有強烈宗教身份認定的人,抑鬱症發作機率降低57%;而每周至少祈禱一次的人,也較低機會患上抑鬱。除此之外,還有證據顯示,成人若每周參加崇拜,有助於改善血壓、心血管功能、免疫功能、內分泌功能,甚至婚姻關係及幸福感等方面問題。

(來源:CBN,2016年10月30日,莫嵐編譯)

禱告:感謝神祝福人的身心靈健康

基督教出版人 首次進行閱讀習慣調查

基督教出版聯會及香港基督教零售業協會早前舉辦了一連多日的「基督教華人文字事工研討會」。為搜集資料作研討之用,大會於9月底開始進行「基督徒閱讀習慣問卷調查2016」,透過網上填寫問卷的形式收集跨地區的回應,了解華人基督徒的閱讀習慣、對基督教書籍的看法與期望,從而進行分析,找出更切合信徒需要的出版方向及模式。

調查首階段的結果,於10月11日在研討會上發佈。截至發佈當日,約1065人填寫網上問卷,75%來自香港,16.8%來自台灣,其餘來自中國內地及海外,受訪者當中60%沒有接受過任何神學教育。填寫問卷者中有41人沒有看書的習慣,341人每週花1-3小時看書,230人每週花少於小時看書,而在網上看文章、資訊,或看手機訊息等等,每週花1-3小時的人數比看書略多。

至於閱讀興趣方面,受訪者閱讀的動力主要是個人興趣、有所得著、有所共鳴,而選擇購買某本書與否,大多是基於其內容介紹、內容試讀,其次是作者,第三是書評。此外,令讀者不能看完一本書的原因主要包括﹕太忙、內容太悶,或不認同其內容。調查同時發現,大部份讀者每年只願花少於500元購買基督教書籍。

(記者陳淑安報道)

美國工程師發現 聖經會幕屬圓拱型

美國機械工程師安得烈‧凱依(Andrew Hoy)從聖經原文研究發現,聖經中的會幕可能是一座六層高的圓拱型建築物,而非傳統所認為的長方型。

凱依有數學頭腦和對聖經的熱愛,又前往以色列學習希伯來文,以原文研讀聖經。當他研讀出埃及記關於會幕的記載,發現會幕不是長方形帳幕,而是一座巨大的六層高圓拱形建築物。他也質疑院子的木板是以銀造成的說法,因為若以銀為底座,將會超越聖經所限的一百他連得銀子用量。他以工程學理念加上聖經中確切的木材和銀子份量,構想出一個類近於蒙古包的形態,以皮料遮蓋山羊毛罩棚和底下的幔子。

(來源:Breaking Christian News,2016年8月23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祈禱:求神引導凱依的研究,讓人對聖經有深入的認識。

研究指:返教會減低自殺機會

路透社新聞報道,美國一項大型研究指出,每周至少參與一次信仰活動能帶來精神上及社交上的支持,從而減低自殺機會。

「護士健康研究計劃」用了十年時間跟進近9萬名婦女,發現那些習慣參與信仰活動的婦女的自殺率較沒有參與信仰活動的婦女低5倍。

研究對象是一班30至55歲的女護士,她們每兩年需要回答一項有關生活方式的詳盡問卷。當中有宗教信仰的婦女主要是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徒,其中約2,000名是猶太教、佛教、印度教或其他宗教。

受訪者中,1.7萬人表示她們每周參與信仰活動超過一次,3.6萬人每周參與一次,1.4萬人少過每周一次,2.2萬人從來沒有參與信仰活動。

研究結果顯示,到2010年已有36名婦女自殺了,參與信仰活動的婦女只佔當中人數的16%。研究人員認為酗酒、抑鬱症、融入社會程度也可以是導致自殺的原因,但這些原因卻無法解釋這麼大的差異。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代表說:「參與信仰活動的人通常有較多同儕支持、較少患抑鬱症、及較少酗酒。」

(2016年7月7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彰顯更多基督信仰的好處

近代詩歌內容研究 多講「恩典」 少講「罪」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網絡ESPN的網絡雜誌FiveThirtyEight所搜集的數據顯示,當今流行的基督教詩歌內容較多是積極正面的。

分析員研究過往五年最受歡迎的基督教詩歌,分析歌詞中提到的對比詞(例如生與死,恩典和罪等),並計算正面與負面詞語的比例。結果,他們發現歌詞中用「恩典」比「罪」多2.5倍,用「生命」比「死亡」多8倍,用「愛」比「恐懼」多7倍。 

研究還發現,相對於19世紀的詩歌,現今的詩歌內容正面積極得多。雖然早期的讚美詩和基督教歌曲整體來說也是積極和樂觀的,但相比現今的詩歌,它們較多提及「罪」、「審判」、「悲傷」和「黑暗」。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6年6月3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使用詩歌帶人認識神及明白真理。

研究顯示: 以色列穆斯林比基督徒及猶太人更虔誠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中東地區的穆斯林、猶太人、基督徒及德魯茲對信仰的委身程度。結果顯示在以色列的穆斯林比猶太教徒及基督徒更虔誠,但卻不及鄰近國家的穆斯林。

研究指出,以色列有68%的穆斯林認為信仰是他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比只有30%的猶太人,57%的基督徒,和49%的德魯茲有此想法。

然而,在巴勒斯坦和約旦的穆斯林比在以色列的穆斯林更委身於信仰。在巴勒斯坦和約旦有85%的穆斯林表示信仰是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在摩洛哥,這數字更高達89%,而黎巴嫩是周邊唯一少於59%的國家。

研究準則是基於伊斯蘭教的一些重要規條。在以色列只有過半數的穆斯林表示有每天5次禱告,而鄰國則有63%的穆斯林。另外,在以色列只有83%的穆斯林表示有守齋戒月,摩洛哥則有96%。

此外,以色列有97%的穆斯林相信除阿拉外沒有別神,及承認穆罕默德是先知,在周邊國家高達100%的穆斯林確定這信念。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6年5月19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提升基督徒和猶太人對神的渴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