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繪畫有逾千年歷史 -【文化守望者】專欄

我從來都不會在聖經上寫字或劃線,若增添什麼,好像會損壞一本神聖之書,實不忍心。但自從在網上看到有人在聖經上繪畫,就蠢蠢欲動,好想打破自己的規範,試試這新奇有趣的靈修活動。(但我仍需要一點時間突破自己的心理關口,OK?)後來在一個聖經文物展覽中,方發現聖經繪畫原來是古老基督教的傳統,有逾千年的歷史。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現正舉行《輝煌的啟示(貳)》展覽,展品有11至18世紀的亞美尼亞及格魯吉亞基督宗教手稿,包括聖經手抄本、祈禱書捲軸、福音書彩繪手抄本等。宗教與藝術的融合,並非新鮮事,歐洲有數目不菲的中世紀教會畫作、雕刻及建築。但對於亞美尼亞,相信大家都感到陌生,記憶中,我在神學院讀教會歷史時,好像沒聽過亞美尼亞教會的事跡。直到十年前我走進耶路撒冷舊城的亞美尼亞區,好奇心的驅使下,參觀他們的博物館,才知道亞美尼亞是史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比羅馬帝國早),而在20世紀慘遭鄂圖曼帝國(土耳其前身)的滅族大屠殺,150萬人喪生。亞美尼亞的歷史充滿憂患,今天國家仍然存在,位於歐亞的交界處,與土耳其接近。但大屠殺後,流散外地人口遠多於國民人口。

其他古老中東教會也有宗教藝術,但亞美尼亞對聖經的藝術裝飾特別講究,手抄本加入大量圖畫。亞美尼亞對聖經(非聖像)的重視非比尋常,一位修士在5世紀創造了亞美尼亞文字後,他們隨後就翻譯希臘文和叙利亞文聖經,迫不及待要有自己人民能夠閱讀的整本聖經。他們會親吻聖經,對著聖經敬拜,戰士又會帶同聖經上戰場,好像護身聖物。當然這產生偶像化的爭論,亞美尼亞教會否認他們將聖經及宗教藝術品偶像化,更為此有辯護的神學,大家有興趣不妨研究一下,相信會豐富我們對基督教藝術的認識。

亞美尼亞的國旗由紅、藍和橙三種顏色構成,設計簡單,但每一種色彩都代表他們的渴想。紅色代表亞美尼亞高原(傳聞發現挪亞方舟的亞拉臘山的所在處),這是亞美尼亞人的發源地,代表他們為信仰和生存繼續奮鬥;藍色代表天空,表達人民對和平的渴求;橙色代表亞美尼亞的創意天分和勤勞性情。如果你參觀《輝煌的啟示(貳)》展覽,便會發現展品的圖畫經常出現紅藍兩色,橙色則不是主色,但卻有耀目的金色,猜猜這代表什麼吧。展覽在6月初就完結,不要錯過!


文@黃少芬

感動之旅聖經展 神的話是活著的

The Inspired Exhibit「感動之旅聖經展」於3月23日至4月11日期間在聖安德烈堂舉行,展出了七十多件來自各地的古代聖經抄本和罕有的早期印刷本,細說著聖經的歷史,晚上則有不同講員主講聖經講座。3月24日晚上,由「逐家歸主」(Every Home for Christ)國際總裁易迪克博士(Dick Eastman)主講「神的話是活著的,帶神的話語去到世界」講座。
展覽展出了七十多件來自各地的古代聖經抄本和罕有的早期印刷本,細說著聖經的歷史。
展覽展出了七十多件來自各地的古代聖經抄本和罕有的早期印刷本,細說著聖經的歷史。

「我深信神的話是活著的,更是神的屬性和性情的延伸。每一個信徒都需要有聖經。」易迪克博士以此開始他的講座。他接著以希伯來書4章12節及提摩太後書3章16-17節,說明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更是有益的。他相信世上每一個信徒都要有自己的聖經。他指出,按照他們的預測,因著科技的發展,在接下來的15-17年,每一種語言都會有自己的聖經。然而,更重要的是把聖經送給需要的人,特別是信主的人。易迪克博士說:「在歷史中,神的話被保全,以致今天人們可以讀聖經。」

神的話語透過不同形式展示。出來
神的話語透過不同形式展示出來。

神話語的七大路標

他接著分享詩篇119章,那是聖經中最長的一章。當中充滿智慧,說明神話語的權威。他引用第7-8節,指出耶和華的律法是清楚的,有一系列的路標指引我們。

第一個路標是「神的話帶領我們」。第105節說神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第二個路標是「神的話潔淨我們」。第9-10節提到遵行神的話就可以潔淨自己的行為,不會偏離神的命令或得罪神。下一個路標是「神的話帶來喜悅」。易迪克博士分享自己的經驗,他跟太太來訪香港四十多次。2004年,他們來港宣教期間,他們在美國其中一個5歲的孫兒在睡夢中過世。他們恆常為每個孫兒禱告,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呢?神透過一名醫生提醒他們,應當毫無憂慮,用神的話恢復喜樂。正如第143節說:「我遭遇患難愁苦,你的命令是我的喜樂。」第四個路標是「神的話裝備我們」。第96-98節提到,唯有神的話是沒有限制的,能夠使人有智慧。易迪克博士鼓勵眾人要開始背誦神的話,因為人必先有神的話,心中才可以一直思想。下一個路標是在第112-114節,當中說神是我們藏身之處,「神的話更新我們」。「神的話是我們禱告的力量!」易迪克博士說。最後兩個路標,首先是「神的話照亮我們」。第129-130節說到神的話很奇妙,會發出亮光。易迪克博士每次讀聖經都會禱告:「求主令祢的話語活過來,讓我看到一些我之前不知道的事。」最後是「神的話堅固」。第175節指出神的話會幫助我們。神的話在我們裡面的程度亦是我們有多能夠讚美神的程度。

易迪克博士相信神的話是活著的,更是神的屬性和性情的延伸。每一個信徒都需要有聖經。
易迪克博士相信神的話是活著的,更是神的屬性和性情的延伸。每一個信徒都需要有聖經。

華盛頓聖經博物館的先知性基礎

在華盛頓的聖經博物館還未開始時,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華盛頓有一位弟兄叫Jason,2008年3月,一位他不認識的德國弟兄致電Jason,告訴他:「神要你買3,000本聖經,把它們埋在土裡,圍繞華盛頓。」當天晚上Jason跟代禱者聚會的時候分享這事。一個姊妹睜大眼睛,因為她曾在夢中見過一班青年在埋東西,但看不到他們在埋什麼。他也覺得這樣很瘋狂,沒有立即去做。其後他在每星期三晚聚集等候神的聚會中,有不同地區的人來參與。等候神之後,一人看到腰帶、另一人看到腰帶扣、一人看到耶利米書13章4節,提到把「買到的腰帶埋了」。這些人都不知道華盛頓的環城公路就是「首都腰帶」(Capital Beltway)。他就認為得到神的印證,開始預備。到8月的時候,那個德國弟兄再次打來,說有人會提供買聖經的錢。他們一班青年在超過一百公里的「首都環線」埋了聖經。在他們去埋聖經的最後一晚,地點是國會大樓前,那裡有一個巨大的白色十字架。他們就圍著十字架,埋下最後一本聖經。在這件事後,聖經博物館就開始收集聖經,並慢慢建立起來。

「逐家歸主」踏入70周年,已快將探訪第2億個家庭。他們有6萬名義工,每月探訪2百萬個家庭,把神的話帶到人的家中。他們已經傳講救恩信息接近5億次,收到將近2億個回應盼望知道更多或接受耶穌。「逐家歸主」每年也在世界各地建立超過2萬間教會。易迪克博士最後總結說:「我曾遇到非洲的牧者,帶領教會14年來都沒有整本聖經。神的話對每個信徒都是非常重要的!」

神的話是活著的,帶神的話語去到世界。
神的話是活著的,帶神的話語去到世界。

(記者林暐皓報道)

講自己的故事,難在哪裡?-【文化守望者】專欄

敍事文體佔整本聖經的比例是多少?我經常用這問題考考別人的聖經知識,大多數的人都沒想過這方面的知識有什麼重要性,所以沒去研究,於是就答不出來。據我所知,答案是約莫四成,十分高的比例啊。而我根據這粗略的資料,大膽地引伸出一個結論:神喜歡講故事!(為何大膽?因為聖經沒有直接說神有這喜好。)較為仔細的說法是,神喜歡用故事這形式向人講述祂想傳遞給人的信息。聖經收錄了神介入人間事務的故事,我們宣講聖經,也就包括講故事,所以講故事是我們信仰的古老傳統。

過去我訪問別人,聆聽別人的故事,經過消化和整理,有了自己的觀點,但也克制地,盡量客觀地寫別人的故事。寫別人的故事,難度不大,故事越有趣,我寫得越起勁。近年我開始梳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卻一直寫不出來,寫了一點,卻感到不是這樣,修改,再寫,刪去,又寫,仍是不滿意。人生中遭遇的事情,錯綜複雜,千絲萬縷,思想與情感互滲,梳理已不容易,怎能化簡成為講給別人聽的故事呢?天才就是懂得化繁為簡,看出核心的部分,用最簡單的方式達致最大程度的清楚。我不是天才,所以糾纏於複雜的事情,想寫得完全,卻無法實行。過去我訪問別人,我是局外人,但求一個符合自己期望的故事,反而更能提取該寫的事情,因為我的目標太簡單,只是寫一個故事。但受訪者所經歷的事情,根本不是一個故事所能完整地表述出來。我們越期望自己講得完整,講得清清楚楚,越難寫出來。反而坦誠地面對限制,老老實實,謙謙卑卑,只寫該寫的,才能有一個好的故事給這世界。

從創世至今,神在人間中參與和成就的事件,豈只有聖經裡的記事呢,單是耶穌的神蹟,也不全收錄在聖經裡。「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二十30-31)聖經確有主題,在聖靈的感動下,不同時代的眾多作者沒有經過討論和共識,卻能夠環繞「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這最大的主題作出巧妙的篩選。


文@黃少芬

妥拉天地(二):為什麼基督徒要認識妥拉?

上一期我們分享到,妥拉就是神的紅心。從另一個角度看,妥拉是神為以色列人設定,在迦南地生活的「保護籬笆」。當以色列人遵行妥拉時,他們就在籬笆裡面,享受神的供應和保護,用聖經的術語就是「祝福」(申 28:1-14)。相反,當以色列人違反妥拉時,他們就在籬笆外面,不單得不到神的供應,還會受到敵人的攻擊,用聖經的術語就是「咒詛」(申 28:15-68)。

保護籬笆是什麼?一方面,它攔阻以色列人走出籬笆外面,免受敵人的攻擊;另一方面,它也攔阻以色列人的敵人進入籬笆裡面,傷害他們。2016 年 7 月 23 日,中國北京延慶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發生老虎咬死人事件!兩名女遊客在園內自駕遊時先後下車,遭躲藏在附近的老虎襲擊,其中一名女子當場被老虎咬死,另一人身受重傷。

彼得說:「…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如果我們的敵人像動物園的老虎,被關鎖在鐵籠裡面,我們便很安全。可惜現是,我們的敵人卻像野生動物園的老虎,我們必須藏身在車內(也就是我們的保護籬笆),才可以免受老虎的襲擊。

如果以色列人違反妥拉,他們就在籬笆外面,按照聖經的說法,以色列人就有了罪。神為以色列提供了解決罪的方法,就是獻祭(利 1:1-6:7)。獻祭不單是把祭牲殺了,把部份或全部燒了,在殺祭牲前還有一個認罪的過程。獻祭的人要按手在祭牲的頭上(利1:4),承認自己的過犯,還要親手把祭牲宰殺。

我們作為外邦信徒,耶穌就是我們的贖罪祭牲。聖經告訴我們:「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 1:9)我相信很多認真的信徒也會經常為自己的軟弱認罪,祈求神的赦免和潔淨。問題是,我們認什麼罪呢?我是香港人,比較熟識香港法律,但假如有一天我移民到加拿大,我會否天真地認為,在香港可以做的,在加拿大也可以做呢?我是否需要認識一下加拿大的法律,免得自己誤墮法網呢?

當我成為基督徒後,我就成了天國的子民,當然也應該認識天國的法律。天國的法律在哪裡呢?很多人認為在新約聖經。新約聖經當然有很好的教導,但天國的法律卻主要在舊約聖經,特別是在五經──妥拉。所以我們雖然是新約信徒,卻也不能不讀妥拉,否則神的紅心在哪裡,我都無從知道,更別說認罪了!

夏子強,寫於耶路撒冷

妥拉天地(一):什麼是妥拉?

torah01w2

 

另外,如果我們覺得新約信徒毋須讀妥拉,肯定是個誤會。保羅在提摩太後書 3:16 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保羅所說的聖經就是我們的舊約聖經,也就是猶太人的聖經。猶太人將聖經分為三部份,分別是妥拉(Torah)、先知書(Nevi’im)和聖卷(Ketuvim),妥拉就是五經,先知書的第一卷書是約書亞記,聖卷的第一卷書是詩篇。

保羅時代的信徒,沒有新約聖經,讀完妥拉,打開先知書的第一頁,就會讀到「這律法書(律法書就是妥拉)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書 1:8)讀完先知書,打開聖卷的第一頁,就會讀到「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律法就是妥拉),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 1:2)神期望我們喜愛祂的律法,晝夜思想,成為有福的人,道路亨通,凡事順利。

夏子強,寫於耶路撒冷

發現第12個死海古卷洞穴 60年來最大突破

考古學家稱在約旦河西岸昆蘭地區發現第12個死海古卷洞穴,但未有在洞內發現新的古卷,相信裡面原有的古卷已遭盜去。

考古隊在昆蘭以西懸崖一個山洞深處,發現曾經用來盛載古卷的容器和蓋,這些容器藏於類似壁龕的凹槽內,大部分已經破碎,裡面的皮卷全失。洞內還發現鐵製的鶴嘴鋤頭,相信是盜挖文物者於上世紀50年代留下。

其他在洞內發現的文物,還包括一塊在容器裡預備作書寫用途的空白羊皮卷、包裹書卷的布、綑綁書卷用的繩子、處理過的皮(原屬古卷一部分)等。洞內亦有燧石和箭頭,顯示早在銅石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在此活動。

領導考古隊的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考古學院學者Oren Gutfeld博士形容,今次是60年來最令人興奮的發現,程度僅次於發現新的死海古卷。他說:「以往我們認為死海古卷只是存放在昆蘭11個洞穴裡,但現在這個洞穴肯定是第12個。」是次發現為研究昆蘭和死海古卷的考古學家提供重要的新證據。

死海古卷是在1947年由一名年輕的貝都因牧人在在昆蘭地區放牧時意外發現的。迄今發現的古卷或古卷碎片來自900多份手稿,內容包括希伯來文聖經和其他經典,成書日期估計可追溯至主前3世紀至主後1世紀,歷史較其他聖經手稿早一千年,是非常重要的文物發現。

(來源: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網站、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死海古卷數碼化圖書館,2017年2月,Ronald Cheung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賜恩給以色列考古工作。

以色列教育部長: 聖經乃學校最重要的科目

以色列教育部長Bennett在9月中強調,聖經和猶太信仰是孩子在學校裡學到的最重要的主題。

Bennett是虔誠的猶太人,曾領導一場運動去迫使猶太宗教學校開辦核心科目如數學和科學,如果他們想獲得政府資助。這項訴求在幾個月前被迫放棄,因為在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聯盟裡,極端正統派的各個政黨施加壓力大加反對。

Bennett解釋說,他希望看到虔誠的孩子學習核心課程,絕不意味著削弱聖經研究的重要性。他說:「學習猶太教,達至卓越水平,在我看來比數學和科學更為重要。即使以色列是一個高科技的超級大國,又將知識和創新輸出給世界,我們必須(也)是屬靈的超級大國,將屬靈知識出口到全世界。

他提醒以色列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成為列國之光」。「因為訓誨出於錫安,神的話從耶路撒冷而來。」「僅僅是個開創(startup)的國家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成為聖經的人。」

在本學年開始的兩個星期前,內塔尼亞胡同樣號召全以色列的青年學生學習聖經。他告誡說:「學習聖經,這是我們為甚麼在這裡,及為甚麼我們回到這裡,以及我們為什麼住在這裡的基礎。」

(來源:以色列新聞祈禱會,2016年9月)

禱告:猶太人熟讀聖經及認出耶穌是神的兒子

學者認為: 新約聖經用「猶太希臘語」直接寫成

「以色列研究中心」最近刊登聖經學者埃利亞胡博士(Eliyahu Dr. Eliyahu Lizorkin-Eyzenberg)的文章,內容指,新約聖經原文是由猶太基督徒以「猶太希臘語」(Koine Judeo-Greek)寫成的,不是現時一般人所認為,由希伯來文寫成,再翻譯成希臘文,而是直接由精通多種語言的猶太人以「猶太希臘語」完成寫作。

簡單來說,「猶太希臘語」是猶太人用來交流的一種希臘語,這種語言保留了許多希伯來語的詞彙、短語、語法結構及思維模式。因此可以說,「猶太希臘語」繼承了猶太人的思想及表達方式,有別於其他群體所使用的希臘語。

文中又寫道,具有猶太人思考模式的新約聖經作者,所引用的舊約聖經主要來自猶太人從希伯來文翻譯成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因此,無須驚訝新約聖經的希臘文文本充滿希伯來文的表達方式。根據猶太人的傳說,「七十士譯本」是由70位猶太學者各自獨立完成希伯來文聖經翻譯,後來對照他們各自完成的希臘文翻譯,發現完全吻合。在這個傳說中所提及的數字「70」,很可能是象徵古代猶太教所指世界上的70個國家。這項翻譯工作使希臘語猶太人和外邦人也可以閱讀原文為希伯來文的聖經。

(來源:Israel Study Center,2016年9月25日,莫嵐編譯報道)

禱告:聖經學者的研究有助於猶太人和基督徒的信仰交流,使人更明白真理。

ESV譯本聖經不再有修訂

英語標準版聖經(ESV)出版商宣佈,現在發行的版本將是最後的版本。

這決定是由出版商Crossway的董事會及ESV的翻譯監督委員會一致作出的。Crossway宣佈:「由2016年夏天開始,ESV譯本將會保持不變,如同KJV版本自250年前保持不變至今一樣。」

繼KJV及NIV之後,ESV是美國排名第三位的聖經譯本。自ESV在2001年出版起,已印刷了超過一億冊,包括去年三千萬冊。像KJV譯本,ESV重視字面意思的翻譯,而不是翻譯背後的意義或思想。最新的版本更改了52個字,涉及29句經文,這個最後版本是17年來努力的成果。

(來源:Baptist News,2016年9月23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使用這版本讓人更明白祂的話語。

創新聖經翻譯系統 惠及沒有書面文字族群

威克理夫協會(Wycliffe Associates)推出創新的「流動輔助支援翻譯系統」(MAST),為沒有書面語言的族群翻譯母語聖經。該系統令耗時的翻譯工作大大加速完成時間。

「流動輔助支援翻譯系統」僅面世兩年。在2014年初次投入運作時,翻譯人員僅用了兩個星期就為一項翻譯項目,完成了新約聖經48%的母語翻譯。相比之下,傳統方法需25-30年才能完成相同工作,新系統帶來突破性的進步。

威克理夫協會主席及首席執行官布魯斯·史密斯(Bruce Smith)解釋為何協會如此重視聖經翻譯:「這世界上還有大量人口只有口述語言。但基督耶穌為他們死,正如他為你和我死一樣。我們不能撇下他們。我們必須,而且一定會得著這些群體。現在,我們的團隊正致力將這套翻譯系統帶到全球最偏遠的地區去建立福音的工作,並幫助更多人認識耶穌及在真理上紮根。」史密斯繼續說,「從我們的試驗得知,這策略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6年9月8日,莫嵐編譯報道)

禱告:MAST大大加速聖經翻譯工作

美國工程師發現 聖經會幕屬圓拱型

美國機械工程師安得烈‧凱依(Andrew Hoy)從聖經原文研究發現,聖經中的會幕可能是一座六層高的圓拱型建築物,而非傳統所認為的長方型。

凱依有數學頭腦和對聖經的熱愛,又前往以色列學習希伯來文,以原文研讀聖經。當他研讀出埃及記關於會幕的記載,發現會幕不是長方形帳幕,而是一座巨大的六層高圓拱形建築物。他也質疑院子的木板是以銀造成的說法,因為若以銀為底座,將會超越聖經所限的一百他連得銀子用量。他以工程學理念加上聖經中確切的木材和銀子份量,構想出一個類近於蒙古包的形態,以皮料遮蓋山羊毛罩棚和底下的幔子。

(來源:Breaking Christian News,2016年8月23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祈禱:求神引導凱依的研究,讓人對聖經有深入的認識。

中國考古新發現 骸骨歷史接近挪亞時代

One News Now報道指,中國考古學家近日在黃河谷發現古代兒童骸骨,他們生前疑似被巨大的洪水所圍困。骸骨歷史被鑑定為主前二千年,這正是科學家及歷史學家認為洪水毀滅全地的挪亞時代。

著名的聖經科學家肯咸(Ken Ham)表示,不管是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澳洲原住民或中國人,世界各地的古文明民族都有古代洪水的傳說。特別是在中國的傳說中,提到一個淹沒全地的洪水,並且有一個人物與這洪水有關

然而,不少科學家及傳媒卻否認那淹沒孩童的洪水是聖經創世記的洪水。肯咸指出:「全球各地都有洪水的沈積層,代表全球性的洪水曾經發生。他們看不到這個事實,是因他們被教導那是數百萬年前的事。」他認為當人不願意承認屬靈的真理,會對明白科學事實產生阻礙。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6年8月8日,林暐皓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打開科學家的眼睛看到屬靈的真理可以幫助科學發展。

葛培理女兒推動「8-8-8:神說話」 聆聽聖經帶來全球復興

葛培理的女兒安妮(Anne Graham Lotz)正邀請不同國家的人,一起聆聽神的話語,為世界帶來復興。

在基督教廣播網(CBN)訪問中,「信道從聽道來」(Faith Comes by Hearing)副主席Troy Carl述說關於「8-8-8:神說話」倡議。這個全球性的讀經運動,將於8月的首8天舉行。它將包括每天1小時,合共8小時的聖經聆聽。

安妮鼓勵信徒參與這個運動,她的異象是真正的復興,且是「神的靈澆灌,令神子民醒來」。「在這些混亂、騷動、沒有盼望、無助的日子,如果每個人都讓生活停下來,抽時間聆聽神要說的話,將會發生什麼事呢?」她指出,在歷代志下,當約西亞王讀聖經時,人們便經歷到復興;而在尼希米記中,當文士以斯拉讀出神的話語時,人們亦經歷到復興。

多媒體應用程式將會協助活動進行。參加者可以用三種不同的方法登記,在900種語言中選取一種,來聆聽神的話語,包括登入Bible.is或YouVersion,在收件夾中接收讀經資料。多個參與的電台亦會廣播聖經誦讀。所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語言的參加者,都將聽到相同的經文。

(來源:CBN,2016年7月28日,陳淑安編譯報道)

禱告:閱讀神的話語為全地帶來復興

筆跡研究或會改變聖經古卷年期推算

不同領域的以色列學者採用筆跡分析技術,得出結論:某些手抄本聖經古卷的歷史可能比原來推算的時期更早。

根據ABC新聞報導,特拉維夫大學的數學系博士生、數學教授、考古學家及物理學家,使用一種類似情報機構及銀行分析簽名的技術來研究古代筆跡。是次研究的筆跡不是來自手抄本聖經古卷,而是在以色列南部一個古代軍事要地遺址發現的陶瓷碎片上刻有的文字。學者們採用多光譜圖像技術重顯已經磨損的希伯來文字,然後用電腦分析筆跡。最後發現文字由不同階層人士的筆跡組成,引伸出當代以色列社會的識字率比以往估計的更高,而得出結論:

該時代的手抄本聖經文字可能在更早的時期寫成。

學者們一直在爭論到底約書亞記到列王記下是在公元前586年以色列人被擄之前,還是之後編寫成的,一般都認為是被擄後,當以色列人有時間去回顧所發生的事時才編寫。但筆跡分析的結果卻提出這部分經文的編成可能是在被擄前。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6年4月12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使用科學及考古學去證實聖經的可信性

2015年聖經翻譯發展迅速 「福音傳給萬民」目標在望

在2015年內,聖經公會協助完成了50種語言的聖經翻譯,讓1.6億人受用。該年度的翻譯工作發展迅速,首次出現不少於28種語言、覆蓋三千多萬人口的翻譯工作完成,11個族群首次有屬於他們的全本聖經,6個族群首次有新約聖經,及11個族群首次有部分聖經。

語言是不斷在變化中,所以聖經公會也致力於修訂現有的翻譯,並提供新的翻譯。2015年,有20個新的譯本及兩個研讀版本完成,可以讓一億多人受惠

至今,完整的聖經已被翻譯成563種語言,覆蓋51億人口。另外,新約聖經已被翻譯成1,334種語言,覆蓋六億多人口。現在,剩下近三億人只有部分聖經,及近五億人沒有任何版本的母語聖經。

另外,服務聾人群體的手語翻譯聖經也有顯著的進步。全球超過三億人估計是聾人,其中七千萬人以手語作為他們的第一語言。現在有超過400種獨特的手語,但新約只有美國手語。此外,全球近三億人估計是視力受損,其中四千萬是盲人,為盲人而設的盲人聖經現在亦有顯著發展

(來源:United Bible Societies,2016年4月12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使用這些不同語言的聖經譯本把真理傳遞給世界各地未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