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的七年轉化 亞洲教會成下半場焦點

925日黃昏是猶太曆5783年的開始,列國牧者領袖都為著未來的日子領受預言啟示。91118日,金門列國匯聚主辦的可畏的日子(The Days of Awe)網上聚會,由新加坡喬治·安納多萊牧師(Dr. George Annadorai)分享關於未來7年亞洲教會應如何預備進入新一輪的復興運動。美國「錫安榮耀國際事工」(Glory of Zion)恰克皮爾斯(Chuck Pierce)與羅伯特海德勒(Robert Heidler)亦在近日分享了關於5783年的先知性啟示。

至關重要的7

新加坡喬治·安納多萊牧師(Dr. George Annadorai)

安納多萊首先分享,2030年逾越節,我們即將跨越屬靈的臨界點,世界的屬靈氛圍都要被改變,我們所熟知的教會將不再一樣,甚至列國都要來敬拜耶穌。而從2022年到2029年,我們有關鍵的7年預備自己。

為何2030年這麼重要?安納多萊指出,主後30年,天國議會(Ekklesia)誕生,到了2030年,中間隔了2000年。彼得後書3章8節:「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對主來說,2000年只是兩日,所以當我們跨過2030年,也就是「第二天」的結束,進入「第三天」。正如耶穌在第一天受死埋葬,並在第三天經歷復活,2000年後,耶穌會再次復興他的教會。「我相信在2030年,神要給亞洲教會的禮物是Ekklesia,也就是耶穌給予早期教會的禮物,在末後要還給亞洲教會。」

安納多萊又以足球比賽來比喻教會的發展,比賽的上半場,從使徒行傳可看到神在歷史中的工作,這是已經發生的事情,而且發生在西方,故事延續到歐洲和美洲,Ekklesia的概念被轉換成教會的概念,因此教會輸掉了上半場的比賽。在下半場,我們不是著眼歷史,而是領受預言,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關於東方亞洲教會的興起。神的聚光燈會打在太平洋,以及亞洲列國。這個咒詛會被打破,我們會恢復真正的教會,2030年開始,真正的Ekklesia會再次運行。

7個下半場的遊戲規則

安納多萊指出,我們必須以不同的方式去打下半場的比賽,而在兩場比賽中間的過渡期就是未來的7年,需要眾教會一同預備行動,跟隨耶穌所做的重要任務,才能進入命定。安納多萊分享了7個不同的規則來打下半場的比賽:

  1. 球門——耶路撒冷:在足球比賽中,最重要是進球,所以球門很重要。聖經說得很清楚,最重要的球門是耶路撒冷,所有事情從耶路撒冷開始,也以耶路撒冷作為結束。中國教會很早就得到異象,他們稱為回歸耶路撒冷運動。中國教會明白球門在耶路撒冷,福音就是這個球要踢進耶路撒冷球門。不幸的是,過去歐洲和美洲的教會忽略了真正的球門,就會找其他東西替代,把球踢到別的地方。大型教會成為球門,忽略了真正的目標是把福音傳回耶路撒冷,他們拒絕承認耶路撒冷很重要。
  2. 外邦人+猶太人=一個新人:在上半場,早期教會踢得很好,福音傳到歐洲和美洲之後,就把猶太人球員趕下場,只剩下基督徒比賽。這被稱為替代神學,一旦把猶太人趕下場,教會就開始一直輸。在約翰福音17章20-24節中,耶穌上十字架之前的最後一個禱告是求父使門徒能夠合而為一。耶穌在禱告,外邦人和猶太人一起上場比賽,然後世界就會看見我的榮耀。
  3. 神的榮耀不是人的榮耀:過去的幾個世紀以來,很多歐洲國家入侵亞洲建立殖民地。殖民主義是為了擴張他們的國家,得著人的利益和榮耀,與傳福音沒有任何關係,當我們進入下半場,這樣的觀念必須完全被改變。
  4. 球門面對東方:以西結書43章1-4節清楚說到,神的榮耀要再次從東方回來。今天我們稱呼耶路撒冷面向東方的門為東門,有3個城門,包括獅子門,伯大尼門和金門。現在我們特別預備金門列國來迎接主耶穌的再來,未來我們要連同另外兩個門所在國家站在當站的位置,一起迎接主耶穌再來。
  5. 金和銀都是我的:哈該書2章6-9節提到,耶和華說,萬國的珍寶必都運來,銀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在下半場,財富會回到Ekklesia當中。當教會還是孩子般幼嫩,神不能把金和銀給他們,神的應許為何還未實現,是因為神在等候教會成長為Ekklesia。正如使徒行傳記載的早期教會,金和銀都擺在使徒腳前,教會使用這些錢來解決教會之外的問題。不幸的是,今天的教會還不是Ekklesia,以致他們使用這些錢都是為了自己。當2030年教會成為Ekklesia,所收到的錢就會祝福列國。
  6. 恩賜:以弗所書4章9-16節提到五重恩賜,是從升上高天的主所給予的,到了2030年後,耶穌會再次把恩賜賜給Ekklesia。
  7. 神的政權:當教會領受五重恩賜,就能轉化為Ekklesia,神的政權就會降臨。Ekklesia等同於神的政權在地上實行管治。

5783是昌盛的季節

羅伯特‧海德勒(Robert Heidler)

羅伯特‧海德勒以「進入應許」(Crossing Over Into the Promise)為主題分享關於5783年先知性啟示。80的希伯來字母是PEY,3的希伯來字母是GIMEL,因此5783年是PEY與 GIMEL的一年。GIMEL源自希伯來文「駱駝」一詞,所以這是駱駝的一年,代表新層次的昌盛正來臨!

駱駝是負重的運載體,能把我們的供應從遠方帶來。當我們在聖經中看到駱駝,它經常是一個記號,指出將要成就的命定與傾倒而出的完全供應!「如果這是駱駝的一年,預備自己迎接來臨的加增是重要的!」恰克·皮爾斯說:「這是移開遮蓋我們的東西,並以神國擴展所需的財富遮蓋地土的時刻!」因此,我們需要尋問神,「我現在需要做什麼,以確保我們得著神的供應渡過下一個季節?」

 

(記者莫嵐報導)

 

 

 

路得記電影 傳遞神的世代信息

音樂劇電影《路得記One New Man》,由韓國知名音樂家崔赫牧師編導,從去年9月開拍,6月底前完成大部分拍攝,期待今年底能夠放映。崔赫牧師憑神給予的感動,跨界拍攝音樂劇電影。崔赫說,其實他對以色列事物並不感興趣,直到幾年前,韓國大地教會成立為以色列服務的團體,拜託他製作音樂劇,還到以色列耶路撒冷演出。他返國後,從羅馬書明白神所揀選的以色列為何那麼重要,就開始為以色列禱告,禱告中神感動他,製作這部音樂電影。

路得記拍攝場景之一

崔赫原本以為那只是他個人的想法。因為新冠疫情,不管做什麼事都很難。沒錢沒人,絕對不能著手開始什麼事工,更別說拍電影。只是神一直給他感動,於是克服萬難,電影開拍了。《路得記》拍攝劇組只有六人,包括電影導演崔赫牧師及師母、擔任音樂總監的大兒子、擔任攝影師的小兒子,加上化粧師及一位福音歌手。崔說:「《路得記》完全沒有拍攝基金,神賞賜,我們就走一步,神再賞賜,我們就再走一步。」拍攝過程的每時每刻,他都邊禱告神邊前進。神感動一位在台北牧會牧師和教會一位師母,為電影撒下第一個奉獻的種子。」他看到種子後,就相信這是出於神的旨意,後來每當拍片需要經費,就有美國、韓國、台灣許多素未謀面的人奉獻,迄今仍不知道他們是誰。除了天使奉獻外,崔赫牧師全然擺上,把身邊能賣的都賣了,包括他從韓國帶來的樂器和裝備。

崔赫說,這部電影所要傳遞的信息,其實就在電影片名所寫的《One New Man》。「One New Man」(一個新人)一詞對於很多基督徒來講很陌生,其實這是整本聖經的核心內容。以弗所書2章說,以色列猶太人和外邦人通過耶穌不再分離,成為一個新人,成為一體了。「現在那個時間已經到了!猶太人和外邦教會應該成為一個新人,這是神的心意。」路得記所記載的就是波阿斯接受摩押外邦女子成為一體。原本還有一個比波阿斯更近的親屬,應該繼承路得丈夫家的基業,這位猶太人卻拒絕外邦女子路得。如同現今猶太人中也有人拒絕外邦人,但也有像波阿斯一樣的猶太人,邀請外邦人成為一體,當以色列與外邦教會合而為一時,耶穌就會通過那美麗的景象再降臨到地上。

 

(新聞來源:Good TV新聞中心)

 

 

所有權柄研討會 順服主就得著主賜的權柄

7月23日,復興以色列香港在網上舉辦了「所有權柄」研討會,由《所有權柄》作者,彌賽亞信徒領袖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牧師與參與會眾探討關於權柄的運用原則,以及信徒對於權柄應持有的正確認知。聚會共有超過300名華人信徒參與。

順服我們的主
亞設首先指出,我們要順服在主耶穌的權柄之下。我們被救贖,接受耶穌作為生命的主,那麼我們生命中的美好事情都要先順服在神主權,才可以發生。承認耶穌是主,就應該做祂叫我們做的。然而很多基督徒去教會,卻不代表主在他生命有主權。正如很多猶太人常提到彌賽亞,但沒有服在耶穌的主權之下。

以弗所書1章提到,我們曾經都是叛逆的兒女,所以我們活在神的忿怒之下。這個世界透過社會文化、媒體,以及新聞告訴我們,所有有趣的事物都是叛逆的。而聖經所說的卻是相反,叛逆根源從撒但而來,我們需要將屬撒但的性格拿走,在生命每個時刻,不斷尋求如何順服主,知道祂的心意。「我想做順服的兒女,我想在生命中任何事情上順服祂。」這是心靈裡很深的改變。

彌賽亞信徒領袖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牧師

順服權柄,就擁有權柄
當我們有這個轉變,我們生命中所有事情都會開始改變。在權柄之下,我們就擁有權柄。在路加福音7章,百夫長說,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當我們順服權柄,我們也被賜予權柄,讓人跟從我們。正如在軍隊中,當軍官聽王的話,他就有王的權柄,所以我們有耶穌流下來的權柄。

這是關於神創造天地的心意,當神創造我們,我們就在神以下,所有受造物之上。當我們犯罪,就服在墮落天使主權之下,把權柄給了撒但,他們就管轄我們,所以罪把我們的主權轉換了。如果繼續順服主,就有祝福還有權柄,當罪讓我們把權柄給了撒但,得到的就是死亡。這就是神國運作的原則。

神向人分賜權柄
神把祂的權柄分賜到不同層面,包括地上政府,家庭,商業還有教會。我們應該理解,所有權柄均從神而來;不同層面的人都得到神分賜的部分權柄。我們作為耶穌的門徒,應該經常將自己最好的擺上,我們不只為他們做事,而是焦點對著神。

亞設又強調,香港面對政權的壓力,中東、美國也有這樣的難處,全球每個角落都有。然而無論什麼政府,無論他們是好是壞,我們還是要做好的公民。當耶穌面對彼拉多,他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亳無權柄辦我。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約19:11)耶穌清楚他身上的權柄是天父賜的,他做的對與錯不是我的問題,他要對所作的事負責,我的工作是做對的事。

那麼我們到底如何回應地上權柄?亞設就談到順服與尊重的分別。我們尊重所有權柄,也認知神的權柄在所有權柄以上。我們不會順服所有權柄,而是在屬靈權柄的範圍內順服它,例如在職場我們只需順服自己的老闆,不需要順服其他老闆。我們要尊重權柄,但只順服我們其上的權柄,除非權柄叫我們做違反價值觀的事,這樣我們要抱著尊重的心態去拒絕。

正確運用權柄
亞設最後指出,啟示錄10章中所講到的第七號角還沒有吹響,我們對神的國就不會有全面的認知。而啟示錄11章15節:「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這是我們世代最末了的啟示和最後的奧秘,在這之後,耶穌就來掌管地上的國,地上所有權柄都會被重奪,所有政府職場家庭宗教都伏在祂的絕對權柄之下。

我們需要預備自己,神在這個世代給我們機會成為父母,職場的人,政府的人,神在這個世代給我們位置,我們正在使用位置中的影響力。當耶穌回來,他會重奪所有權柄,他會問我們用權柄做了什麼。如果我們使用權柄做邪惡的事情,就會受懲罰,如果行使美善,就將與耶穌一同作王。因此我們在這個世代中,服事神的國度,將來也會在祂國度服事祂。

(記者何雲深報導)

 

 

「列國的香膏」聚集 線上共度逾越節

「列國的香膏:逾越節——神聖的對齊」聚集於4月7日晚透過網路直播舉行。為時4小時的聚集,全球約有146個國家、超過10萬人參與,翻譯成26個語言。從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宣告合一,直到年輕、年長世代彼此分享渴慕同行,真實的彼此對齊、與主對齊。

聚集由「萬國守望者」 (Watchmen for the Nations)發起,自4月7-9日連續3天,不間斷進行的敬拜禱告、同領聖餐,每小時由不同國家的敬拜團帶領敬拜,讓各國同行的基督徒都在網上透過直播同心效法聖經中的馬利亞,將至好的香膏獻與主。

戴冕恩牧師(David Demian)於開場時歡迎列國參與的家人,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家、以不同的語言敬拜,但就如進入同一個客廳一樣的聚會,因為是同一個基督的肢體。亞設.因崔特牧師(Asher Intrater,「復興以色列」事工)勉勵,這不只是一個事工或聚會,而是能夠彼此相愛的聚集,這也不只是耶穌的最後晚餐、猶太人逾越節晚餐,也是屬於全球聚集的晚餐。

亞設.因崔特牧師與戴冕恩牧師一家人共同歡迎列國家人 

各國領袖分享逾越節意義

亞設.因崔特表示,這天的聚會特別要尊榮阿拉伯人願意和猶太人一起慶祝逾越節,過去是分裂的關係,現在卻能夠合一的一起敬拜。他引用一位猶太拉比的說話:慶祝逾越節,不只是回顧過去,也看見更大的救贖臨到。

接續有敬拜領袖Paul Wilbur與其兒子Nathan Wilbur一同介紹逾越節。Paul Wilbur表示,逾越節晚餐是關乎盟約的宴席,新、舊約分別代表不同的意義:摩西的逾越節,記念神極大的救贖;另一個是耶穌的逾越節,宣告神要除去一切世人的罪,耶穌成為贖罪羔羊,洗淨我們一切的罪。Paul Wilbur引用希伯來書2章11節提醒,人被稱為聖潔,因為神是聖潔。神不以我們為恥,在餐桌上永遠都有祂兒女的位子,因此我們也不以弟兄姊妹為恥,無論來自何國,都是基督身體其中的一部分。

Paul Wilbur與兒子Nathan一同介紹逾越節

Dan Juster博士分享,逾越節是一個跨世代的聚集,如同此日他們也是3代一起歡慶。在出埃及記裡,神超自然的介入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也釋放祂的百姓。「耶和華的日子,也是神以大能介入的時刻,會有審判也會有救贖。」祂會審判行惡的人,同時會救贖祂的百姓,不光是猶太人,而是每一位願意跟隨祂、願意悔改認罪的百姓。

Dan Juster一一讀出聖經的十災,帶領全家一起紀念以色列人所受的苦,孩子們一起讀十災時,就用酒在盤子上沾一下。「十災」顯出了神的審判,卻也是一個傳福音的契機、傳揚救恩的時刻。

Avi Mizrachi牧師(Dugit彌賽亞外展中心)與女兒Orel一起分享,在逾越節的早上,也就是在當日晚餐前,全家會一起清除掉所有的酵,也會將剩餘的麵包燒掉。並且會一起吃無酵餅,吃之前會先祝謝,用希伯來語讀兩個祝福,接著一起分享無酵餅。接續用3塊布縫在一起的袋子分別裝著無酵餅,每一個口袋都代表不一樣的意思:第一個代表以色列,中間代表祭司,最後代表神。首先會拿起中間口袋,將它藏在家裡的某一處,讓孩子去尋找,找到後就用一個小禮物獎勵,以此記念逾越節帶來救贖的喜樂。

Avi Mizrachi牧師與女兒Orel示範吃無酵餅前以希伯來語讀兩個祝福

 百姓同歸於一 領受產業

列國家人同領聖餐,宣告在主裡同歸於一,一同領受基督寶血的保護

亞設.因崔特分享,逾越節的意義在於一群人敬拜同一位神,一同在此日歡慶。埃及裔的戴冕恩特別回應,自己代表許多的阿拉伯人與外邦人,過去仇敵扭曲、分化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產業,但神已經量給祂的百姓,也就是每一個人加入主的聖餐,領受同一份產業。因此,亞設與戴冕恩率領眾領袖特別在進入聖餐時刻之前,重新立盟約,共同宣告「你們的百姓就是我們的百姓,你的神就是我們的神。」要一起同歸於一。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商可瑩採訪報導)

 

 

近千名猶太人聚集哭牆 為中國疫情祈禱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繼續擴散,以色列於當地時間2月16日下午4時30分,在耶路撒冷老城聖殿山山下西側的哭牆,聚集了近千名來自以色列全國各地的猶太人為中國人的健康和福祉舉行祈禱大會,祈求神的介入,讓中國如瘟疫般的新冠肺炎止息。貼在哭牆的告示用簡體中文和希伯來文寫著:「猶太人民為中國的平安和戰勝困難而禱告」。

據《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 Israel)報導,主辦單位發布的聲明指出,儘管一度下起傾盆大雨,仍有近千名猶太人與目前居住在該國的數十名中國公民,一起參加了這場祈禱。除用希伯來語進行祈禱外,他們還用普通話祈禱。此外,他們還吹響了號角(Shofar),祈求神的憐憫。

 

祈禱大會是由採法特市(Safed)首席拉比什穆爾﹒以利雅胡(Shmuel Eliyahu)於13日晚號召。以利雅胡表示:「我們被呼召為中國人民禱告,我們也被呼召為所有其他國家的感染者禱告。願神垂聽我們的禱告,並通過我們使創世紀28章14節──『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成為見證。」

以利雅胡拉比還表示,「中國人民要知道猶太人正在想念著他們,並為他們祈禱,與他們一起。願這場不幸的災難從中國人民身上,乃至全世界都停止並消失。」

早在2月13日,以利雅胡還發表了一篇感人至深的信息。「以色列人民有著一種傳統的認知,一個祝福會帶來另一個祝福。撒母耳記24章寫道,當以色列全國發生疫情時,大衛王教導我們感謝和祝福每一個我們從神那裡得到的恩典。『如此,耶和華垂聽國民所求的,瘟疫在以色列人中就止住了。』我們從大衛王那裡得到的恩典,我們也想轉贈給中國人民。」

 

以利雅胡續說:「大衛王教導我們以歌曲祝福人,所以我也呼籲所有創意人才,包括作曲家、音樂家和歌手,為以色列人民創作一首祝福中國人的歌,作為禮物。一首互為肢體、祈禱和祝福的歌。阿們!」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與以色列連結的神學基礎(下)- 【選民系列】專欄

外邦信徒與以色列在基督裡成為一個新人,這是連結與合一,都有聖經的根據(弗2:15),然而在神學上卻有爭論。接續上期提到的關於替代神學、兩約神學以及聖約觀念的爭論,今期將討論第四個神學議題——末世論。

聖經論到末世,是當耶穌回來與選民猶太人相認(太24:30-31),因此猶太人從世界各地回歸及以色列復國是主再來的必須條件,這也是聖經應許的(結37:21)。幾百年來,篤信聖經的基督徒一直期待關乎猶太人和以色列的預言得以應驗。

從1897年起,錫安主義運動標誌著選民恢復過程的開始,但因著納粹德國屠殺了六百萬猶太人,猶太人復國的機會甚為渺茫。結果二戰後,猶太人在大屠殺的灰燼中起來,於1948年5月14日在應許之地建國。到今天,住在以色列的猶太人已有六百多萬,超越了被納粹軍人屠殺的人數,而全球猶太人的人口約有一千五百萬,這表示仍有過半猶太人住在以色列境外。

聖經預言說:「主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將以色列人從他們所到的各國收取,又從四圍聚集他們,引導他們歸回本地。我要使他們在那地,在以色列山上成為一國」(結37:21-22)。這是神要做在以色列身上的,相信也可以計算耶穌回來的時間表。彼得塚平牧師認為,以色列在末世論中佔了重要的位置,跟世界歷史和時事同步。他提出時針和分針的比喻,說以色列是時針,快接近午夜十二時,即主的再來,而分針代表列國,教會須將福音傳遍天下,這樣主才再回來。

這個比喻說明,以色列和教會是同行去實現神的計劃。以色列人是神的選民,外邦基督徒也是神的選民。彼得說:「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彼前2:9),但這不表示有兩個選民。

猶太人一直都是神的選民,並沒有其他民族替代過他們。外邦信徒之所以也是選民,皆因藉著基督加入了以色列,這就是保羅所說的「一個新人」,就是重生的猶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裡合而為一。外邦基督徒不是與全以色列合一,只與那些在基督裡的猶太人合一,一同祝福以色列,叫選民能活出其命定,成為外邦人的光(賽49:6)。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以色列與教會的雙重復興 彌賽亞猶太人是全以色列的初熟果子

推動彌賽亞運動的父老之一,但恩.賈斯特博士(Dr. Dan Juster)最近來港,與「邁向耶路撒冷議會II」(Toward Jerusalem Council II)的領袖之一拜恩.考克斯牧師(The Reverend Canon Brian Cox)一同於4月29日舉行「教會的身分——以色列與教會的雙重復興」聚會中分享信息,約有200人出席。

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合一

但恩.賈斯特於1970年代開始推動彌賽亞信徒運動,他現今監督多個彌賽亞信徒網絡,連結眾多教會和事工。1972年,他在神學院學習的時候思考一個問題:「如果猶太人信了耶穌會怎樣?」一年多後,他得出結論:信了耶穌的猶太人,仍然應該保持猶太人的身分及妥拉的生活方式,只要同時符合新約的基督徒生活原則。現在,但恩是「復興國際(Tikkun International)」事工的監督,也致力推動「邁向耶路撒冷議會II」的異象。

.但恩.賈斯特博士(Dr. Dan Juster)

「邁向耶路撒冷議會II」運動致力推動列國不同宗派的教會跟以色列及各國的彌賽亞猶太人事工合一、連結和合作,讓彌賽亞猶太人在耶穌基督裡興起,展現一個新人。但恩指出,這個運動的神學根源非常久遠,由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已經開始,當時的人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必須要做什麼,才可以迎接耶穌再來?」他們的結論有四方面:第一、教會要復興,人要對耶穌有熱情。第二、教會要合一(約17:20-21),使世人相信耶穌是天父差派來的。五重職事(弗4:11)的恢復會使教會走向合一。第三、福音要傳給萬民(太24),傳遍每個族群。第四、普世宣教的終點在於以色列得救。救恩臨到外邦人,為要使猶太人發憤(羅11:11)。當他們嫉妒,願意相信耶穌,重新接上,那是教會的標誌性的得勝。最後,但恩補充第五點,認為是前人所忽略的:彌賽亞猶太人及外邦人將會彰顯什麼是一個新人。他指出:「基督的身體若沒有猶太人,不能成為一個新人。當以色列有彌賽亞猶太人在當中作為初熟果子,全民族就因他們變得聖潔(羅 11:16)」。他引用300年前的解經家Matthew Henry的見解,認為約翰福音17章的「合而為一」是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合一,因此仍要有猶太人和外邦人之區分。

外邦人在耶穌裡的身分也跟彌賽亞猶太人息息相關。但恩指出,初代信徒認為,耶穌叫他們先向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傳福音,之後再逐步向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作見證。初代信徒領受要「全世界的猶太人」認識耶穌,當整個民族接受主,全世界就會轉化。但恩說:「接觸外邦人的想法在使徒行傳第十章之前從未出現!」彼得只是打算向猶太人傳福音,保羅宣教也是先到猶太會堂,當猶太人拒絕後,才向外邦人傳福音。直到使徒見證了聖靈也降臨在外邦人身上,才在耶路撒冷會議(徒15)決定接納外邦人。因此,外邦人得救,首先證明耶穌是彌賽亞,天國已降臨。其次,新約中猶太人和外邦人已在天上合而為一,與耶穌坐在天上(弗2:6),超越了舊約的聖殿中兩者分隔的條例,可直入至聖所,因此不必在耶穌以外尋找以色列的身分。當外邦教會與彌賽亞猶太人連接,以色列就是教會身分的一部分,以色列是教會的父親,列國的教會是以色列的子孫。

猶太人外邦人復和

.拜恩.考克斯牧師(The Reverend Canon Brian Cox)

其後,拜恩.考克斯牧師談到「邁向耶路撒冷議會II」的根基。第一是禱告,第二是悔改,第三是復和。他指出,耶路撒冷會議接納外邦人成為門徒,他們不用放棄身分,成為猶太人。後來反猶主義在教會中開始萌生,到了第八世紀第二尼西亞會議,在沒有猶太信徒參與的情況下,領袖卻決定要求猶太人放棄身分,成為外邦人,才可作耶穌的門徒。

這個結論有三方面的展現:替代神學、大屠殺及真教會主義。

拜恩認為要對齊以色列,要認同錫安主義的三方面:首先,以色列要有國民在境內。其次,要有一群服從神主權的子民,今天猶太人守摩西律法仍是降服神主權的表現,直等到他們認識更大的管家耶穌。再者,以色列要成為列國的光,祝福列國。「邁向耶路撒冷議會II」的領袖團隊到各國見證猶太人外邦人復和,作出先知性行動,看到聖靈大大的醫治和工作。

拜恩鼓勵華人按聖經與以色列對齊(創12:1-3)。作為華人餘民,我們可以作認同式悔改,好像但以理為以色列悔改一樣(但9)。中國可以成為鹽和光,祝福以色列。不論是個人或國家,只要正確地與以色列建立關係,就是與彼此之間正確地建立關係的關鍵。

主辦:復興以色列

 

(記者林暐皓報導)

(二十)和好的職事 -【無限商機】專欄

聖經說到我們已經領受和好的職事。我們是基督的使者,這一點在我們的國際特會上帶來了一些特定的經歷,我們看見基督和好的大能不可思議地影響著人的生命。我們在神國度的道路遠比所想像的更大更廣。

當我們於1992年在以色列舉辦國際特會時,開始領悟到和好信息中更深的意涵。在最後一場聚會中,講員葉光明(Derek Prince)牧師說到雅各與以掃之間的爭鬥,就如同猶太人與外邦人,以及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爭鬥。雅各的掙扎結束於他在哥哥以掃面前,七次俯伏於地尋求他的饒恕。他宣稱以色列在得救之前,將必須歷經雅各那般的掙扎。他在信息的尾聲,呼召以利亞・班漢(Eliyahu Ben-Haim)和貝利・席格(Barry Segal)到講台上代表猶太人,麥可・芬頓-瓊斯和我本人則代表外邦人。貝利和以利亞俯伏跪地七次,每一次他們都為著他們的人民如何藐視外邦人,以及如何棄絕自己的繼承權和耶穌基督的救恩,並否認他們將天國福音向世人傳遞的呼召而認罪。

當聖靈臨到我的時候,我也回報他們。身為西方世界的代表,我們為著歷世歷代以來,敵對猶太人的滔天兇殘罪行請求饒恕,我們當為此以示負責。我們一個接著一個全都來到聖靈大能的光照同在之下,俯伏在地,以手掩面,在主面前大聲哭泣。

這個過程在聖靈清晰可見的同在下持續了一段時間。由於我們使用的是飯店的宴會廳,有其他外賓也被吸引來到這個房間,包括有30位穆斯林,他們好奇地瞧著裡面正在進行的活動。他們知道那是一場基督徒的聚會,但是我們卻俯伏在地板上,十分類似穆斯林面向麥加祈禱的姿勢。正當他們觀看時,他們被全能神的同在觸摸了。我們的攝影師站在他們當中,他們問他:「我們也可以加入嗎?」聖靈的同在把他們許多人帶入一陣極深的哀傷哭泣之中,有幾個人因而接受了耶穌成為他們的救主。這就是和好的大能,當主藉著祂的愛和耶穌基督的寶血吸引眾人聚在一起時,便產生這樣的能力。

因此我們繼續巡遊列國,並且學習在主引領我們進入深切和好的時刻時,跟隨主而運行。1996年我們拜訪了維吉尼亞州的凱普亨利(Cape Henry),為我們涉入令人髮指的奴隸交易懇求饒恕,因為許多被賣到美國的奴隸都在凱普亨利登陸。當我們一到那地方,神的同在便臨到我們。一個來自瑞景大學的人上前來。他是一位非裔美國籍的弟兄,是黑奴的後代,當他開始說話時,來自黑奴交易國家的非洲人,也就是販賣自己兄弟姊妹的人開始哭泣,並向非裔的美國人懇求饒恕。神引領我們歷經了幾個小時的深切悔改與和好。

我們於1999年12月在非洲舉辦了第一場和好特會。這是由貝寧政府以及數名代表黑奴出口國的國家元首一同主持的官方特會。特會中,貝寧總統大膽地在國家電視台上宣告,除了透過耶穌的寶血之外,沒有任何方法能醫治和赦免這個罪。當時為「國際基督徒商會」主席的麥可・芬頓・瓊斯,代表黑奴交易國發言,並且懇求饒恕,深深地感動了全場。最後佩林主教,非裔美國人教會之牧師為代表,予以饒恕。他說:「我們絕不可忘記,也絕不該忘記,但是我們能奉耶穌基督的名饒恕!」我留意到貝寧政府想要以特別的方式紀念這個日子,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都被取了一些與該事件相關的名字,像是「饒恕」、「和好」、「愛」、「盼望」等等。

這是和好進程的第一步,之後,由非裔美國基督徒領袖所規劃的一趟航行之旅,一艘郵輪將搭載600名非裔美國人前往塞內加爾、加納和貝寧,三個黑奴出口的主要港口。這時有大型慶祝會以及福音慶典,節目中包含了藝術與音樂,象徵約瑟在埃及的財寶。這是貝寧光榮的一刻,舉國上下無不受感動。最後,和好進程的第三步計劃,是一場交易博覽會,將開啟非洲財寶並為世界上大部分區域提供新的交易連結。目的是要使這場貿易展舉行一年兩次的活動。


文@剛納‧歐森

(節錄自《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作者是國際基督徒商會(ICCC)的創辦人及主席,也是一位企業家。他以神國原則在職場中服侍,並經歷神在生活中的超自然帶領。)

按此購買《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

如何與以色列連接 -【復興以色列】專欄

根據羅馬書11章和以弗所書 2-3章,猶太人與外邦人的連結將會促成神計劃中的復興和主再來的完滿實現。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看見某些連結雖好,但虧缺了豐滿之處,那麼我們該怎樣做才能達到豐滿的連結呢?

如果我們要尋找豐滿的連結,我們就必須針對合乎聖經中三個條件的「以色列人」:身為以色列人,相信耶穌為彌賽亞,是猶太餘民—猶太人(種族),屬以色列國(國籍),是重生的信徒,是有著聖靈印記的以色列餘民。依照保羅在羅馬書 11 章中所說,這樣的猶太人,不但肉身也在靈裡,就是背負了神豐滿的約和對以色列應許的一群人了。(羅馬書 11:1-15)

在以弗所書中,保羅在描述猶太人與外邦人在彌賽亞裡和好並合一成為「一個新人」時,經文應許我們,當列國中的教會在正確的亮光中,看到自己接枝在以色列餘民身上,而以色列餘民也認識到,他們與列國的基督徒乃「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時,我們就一起站在跨入末世豐滿的位置上了—復興,重建,以及等候耶穌的再來(羅11:11-15;弗3:6)。的確,在下列這些方面,它已經發生了:

教導:我們需要從神的話語和聖靈那裡得到有關這方面的啟示,我們必須接受保羅的警告,要尋求,而不要對這奧祕「無知」。(羅 11:25)

關係:我們看到全球的教會領袖和彌賽亞餘民的領袖之間的團契正在日益增長,「一個新人」的意思並不表示每一個猶太人和外邦人的信徒都非常熟稔—以全球教會人數之龐大和目前彌賽亞信徒相形之下的少數來看,這是非常不可能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的領導者就處在機要的位置:當代表這些團體的領袖集合在一起禱告,彼此信靠,息息相關的時候,全球性的「一個新人」就實現了。

合作: 當彼此的關係促進增長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在其他方面的合作也跟著增長,好比敬拜禱告的特會,外展,傳媒方面等等。

政體: 神現在正在重新建立祂的使徒,先知預言,和屬靈的豐滿政體,而這復興的豐滿決定於主內的以色列人和外邦人所合成的「一個新人」,是否對準了神的心意,搭配得當。


艾立耶(Ariel Blumenthal)

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的亞洲總監及耶路撒冷「耶穌之愛教會」牧師。著作:《一個新人》。

611「網絡會議」首移師大馬遇變天 教會領受「榮耀教會」恩膏

5月17-19日,香港611靈糧堂為分堂及門徒教會主辦的「網絡會議」(下稱『網絡』),首次從香港移師至吉隆坡,恰巧遇上馬來西亞執政黨執政61年來,第1次變天的關鍵時刻,會議向來自15個國家地區、57間教會,共超過480位教牧同工、領袖及弟兄姊妹,傳遞了「榮耀教會」的異象和恩膏。

主任牧師張恩年及其團隊,透過解釋瑪拉基書,指出當年以色列人背棄了利未之約﹑列祖之約和夫妻盟約,導致咒詛重重。其根源在於當代的祭司藐視神,容許百姓以殘疾和瘸腿的牲畜為祭獻給神,自己也如此行,大大羞辱神,神因此沉默了四百年。張恩年帶領全場牧者同工,檢視自己的生命,並向神認罪,承認沒有把神的榮耀和能力活出來,求神改變,重新委身跟從神,求神復興教會。

他指出,耶穌要建立的是榮耀的教會,將萬有服在祂的腳下(弗1:22)。「榮耀教會」有三個特點:其一、教會要作萬有之首,帶領萬有歸向神,順服神。其二、一個新人:外邦人和猶太人成為基督的身體,好像夫妻的合一。其三、基督的新婦: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使教會成為榮耀的教會。他又強調,當牧者的心轉向神,神接著就差遣以利亞,使兩代的心互相轉向,家庭就會轉化。今日很多神的僕人都流失下一代,兩代不和,遍地就出現咒詛;而打破咒詛的方式就是兩代復和。他們呼籲眾教會要一起來打這場仗。

見證:鐵漢子變柔情父親 兩代復和觸動人心

GA611靈糧堂副主任牧師邢志中,今天是一位柔情的父親,很難想像,他過去對女兒很暴怒,甚至以為打者愛也。Hanna是家中的長女,自小是一個活躍、善於表達的孩子,但因為爸爸很嚴厲,對她期望又很高,她在家會封閉自己,不跟父母分享。她不能穿短褲、沒袖子的衣服,如果沒達到要求,爸爸就會怒打她。

邢分享他的成長背景,他是家中長子,爸爸來自中國北方,當過軍人,脾氣暴躁,嚴格認真,對他的功課有高要求。但小時好玩,常惹爸爸生氣,也常被毒打,不單身體疼痛,心裡也充滿恐慌。但男人有淚不輕流,他不斷用意志力壓制情緒,以為這樣可以好過一點,沒想到變成感情阻塞,不懂得表達感覺。他坦誠自己不懂表達愛,他越想愛女兒就越著急和衝動,甚至用手打她,以為這就是愛,卻不知傷害了女兒。2004年,他和夫妻一家五口到香港母堂安息3個月。當時,牧師為他們做深度醫治釋放,讓他開始感受到天父的大愛。

Hanna又分享,父親節時,他們一家在餐廳慶祝,媽媽建議要向爸爸感恩。她只能說一兩句話,就開始哭泣,爸爸當時就擁抱她,兩父女擁在一起痛哭,神的醫治就臨到他們。她又感恩有媽媽作她和爸爸的橋梁,常鼓勵她跟爸爸分享,也教導她傾聽爸爸的心。

2014年,邢牧師在一個特會中被神醫治了他的創傷。講員要大家寫一封信給爸爸,於是他就寫了內心的話,這封信讓他大得醫治。回到家後,他為自己給女兒帶來的傷害道歉,求女兒原諒,彼此擁抱哭泣,父女的關係終於在愛中修復了。

(新聞稿由主辦單位提供)

「一個新人」特會 末後以色列與教會對齊

由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主辦的「一個新人|對齊特會於3月31日假孵化箱事工舉行。復興以色列事工的創辦人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呼籲華人信徒擁抱亞伯拉罕為屬靈父親,得著神與人立約的祝福,進入新的位分。

首場由復興以色列事工亞洲總監艾立耶(Ariel Blumenthal)分享「一個新人」的信息。他指出「一個新人」是以色列與列國同得的好信息。根據以弗所書3章6節,這是個奧秘——「外邦人在基督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外邦人」的希伯來原文Goyim,是「列國」的意思,是神在創世記12章呼召亞伯拉罕成為「國」這字的眾數。接著,他引用以弗所書2章11至16節中提到外邦人原本在應許上是局外人,唯有猶太人是蒙揀選、蒙受神的應許。這就形成了一道深厚的牆阻隔在猶太人與以色列人中間,造成驕傲、妒忌、比較、歧視甚至彼此仇恨的出現。然而,藉著基督的身體,拆掉了中間隔斷的牆,將兩下合而為一造成「一個新人」。他廢掉了在律法上某些隔開猶太人與外邦人的「規條」(原文dogma)。根據歌羅西書2章14至16節,這些規條包括飲食條例、潔淨條例、節期。外邦人不需守飲食條例、潔淨條例、節期才能承受神給猶太人的應許,只要保存蒙召時的身份便行了。

晚場由復興以色列事工的創辦人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主講末後教會與以色列對齊的信息。亞設引用創世記12章3節,指出地上萬族都要因亞伯拉罕得祝福。在亞伯拉罕之約之前的一千年,神與挪亞立約,挪亞代表著所有民族的始祖。神以彩虹為記號——不同顏色和諧地結合一起,散發屬天的美麗。這好比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結合成普世教會,彰顯神的榮耀。在創世記17章4至13節,神要立亞伯拉罕為多國的父。那時,神已經看到祂將來的列國後裔,亞伯拉罕就在三、四千年前憑信心成了我們的屬靈父親。因著信基督,我們亦成為亞伯拉罕的家族。亞設又給華人教會三個建議:1. 擁抱亞伯拉罕為我們的屬靈父親,釋放家族醫治。 2. 祝福我們的身份,不單個人身份亦包括民族身份。3. 與以色列連結。 他指出,明年是中國建國70週年,華人要進入新的位份,關鍵是向埃及借鑒。在約瑟年代,埃及因善待神的子民,被神高升至最大最富裕的國。然而,當埃及在摩西年代苦待神的子民,埃及便受咒詛,所以我們要為中國成為約瑟時期的埃及而切切禱告。

 

賴特撰寫保羅傳記

撰寫《認識耶穌的十堂課》及《再思保羅神學爭議》等著作的聖經學者賴特(N.T. Wright)最近撰寫了一本保羅的傳記。賴特希望透過該傳記使人明白使徒當時的世界。

賴特認為早期基督教的歷史背景蘊含信仰的真正意義,也有一定複雜性。保羅生活在第一世紀的猶太人世界,猶太人雖散居各地,但有不少在耶路撒冷。希臘文化和哲學充斥著保羅所談的「靈」等理念,保羅卻提出新的意義。羅馬帝國也影響著文化,對凱撒的崇拜正崛起成為新宗教。

保羅不但是早期基督教的重心人物,更是一個猶太人。他用猶太人的方式思考、書寫、爭辯。他非常了解妥拉,引用的經文包括以賽亞書、耶利米書和但以理書。這些經文述說一個宏大而長達數千年的故事,而保羅的時代就是一個歷史高峰。當保羅遇到耶穌,以他猶太人的角度來說,就是神的應許成就了。這不是人們所期望的,但卻推翻了死亡和一切執政掌權的。

賴特表示,當代有許多屬靈小群體(教會)湧現,這些社群是跨文化的,有猶太人和希臘人,有奴隸和自由的,男性和女性,成為家庭一起生活,這在古代世界聞所未聞的。教會應該是顛覆性的,信徒都真誠激進地尋求成為新的創造。

賴特又說,若保羅今天活著,他會希望教會合一,因為世界必定能察覺教會合一的力量。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8年3月29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對保羅更深的認識,讓人更認識教會的力量。

[國度觀點] 一個查經聚會被視為預言的應驗

以色列國會定期舉行查經聚會,本來不是什麼新事,但今年2月底的一次查經聚會卻是史前無例的,獲得國內媒體關注,相比之下,國際媒體卻冷淡對待。這不難理解,基督徒和猶太人一起查經,西方社會都會發生,有何值得關注呢?在多元文化共融的社會,真不是什麼大事,但在一個對基督教宣教忌諱的猶太人國家,在友好的氣氛下,共同查考雙方都奉為神聖的經書,對猶太人來說,這可不是尋常的事。因此,有份促成此事的一位拉比宣稱,這是以賽亞預言的應驗。以色列建國以來,首次被認為應驗預言的查經聚會,就因為邀請了基督徒參與,而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以及屬靈意義。

這次查經聚會背後的推動者之一Schindler Society,是一家美國基督徒組織,它過去也曾推動美國國會舉行查經聚會。該組織負責人是美國總統的宗教顧問團成員Jim Garlow牧師,當初是他與太太主動向以色列國會議員Yehuda拉比,提議在以色列國會舉行查經聚會。但由於以色列正統猶太教領袖高度提防基督教宣教活動,聯合性的查經聚會容易引起猜疑,甚至會成為極端猶太教徒控訴基督教以查經聚會為名,舉行實質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傳教活動,於是查經聚會由一家促進錫安主義基督徒和以色列的關係的本地組織Israel365協助籌備。

聖言(神的道)是從猶太人開始傳到外邦教會的。但在初代教會時期,外邦教會日漸強盛,因著一些原因要從猶太人教會劃分出來。脫離原本的橄欖樹,意味著斷開汲取養分的源頭,自此之後,從當代盛行的希臘思想汲取養分,生產自己的神學和教義。直到近代,有些外邦教會開始重尋信仰的希伯來根源,謙卑下來向猶太人請教聖經真理,包括信耶穌的彌賽亞猶太信徒。其實,猶太拉比到世界各地教會教導聖經,並非最近才有的事,現今更是普遍。但今次在以色列國會的查經聚會,因為是在國會舉行,也就具有不容忽視的象徵性意義。

在以賽亞書二章中,以賽亞先知預言,外邦人有一日會到錫安認識神的道,好叫他們能行神的路。今次的國會查經聚會不是要叫猶太人為自己的民族感到驕傲,也不是否定外邦教會在過去二千年從神領受到的教誨,而是叫世人都看出,神的話語應驗了,因此要警醒,知道主的日子(the Day of the Lord)臨近了。

以色列國會查經小組應驗以賽亞預言 首次猶太人、基督徒共同參與

約200名基督徒和以色列猶太人2月底於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國會聚集,一同研讀聖經。此舉被認為是應驗以賽亞書22章3的預言,為外邦人與猶太人邁向合一踏出重要一步。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國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民族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到雅各神的殿。他必將他的道教導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教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以賽亞書2:2-3)

查經小組由猶太教正統派拉比暨以色列國會議員Yehuda Glick主持,並與以色列國會推動聖經研究核心小組(the Knesset Caucus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Bible Study)、將查經引入美國國會的基督教機構Schindler Society、致力連結錫安主義基督徒和以色列本土的Israel365聯合主辦。

Yehuda Glick於會後向媒體透露感受:「正如以賽亞書記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人們從世界各地來研讀來自耶路撒冷的聖經。能夠耳聞目睹先知的話語應驗成就令人鼓舞。」

Israel365總監Tuly Weisz拉比亦向媒體表示:「這是猶太人與外邦人歷史上首次在以色列國會研讀聖經真理。在漫長的歷史中,聖經一直是兩族人分裂的根源,如今卻成為他們合一的源頭。」他認為,聚會在耶路撒冷舉行,在屬靈上更具代表性。「以賽亞書記載:『教誨必出於錫安』,且有許多民族前往,尋求神的教導。今天先知預言正在此地(以色列國會內)應驗,確實振奮人心。」

Schindler Society創始人Jim Garlow及Rosemary Schindler不能出席查經聚會,但拍攝短片分享他們鼓勵研讀聖經的理由:「我們與以色列一同站立,因為帶領猶太人歸回是神的美好計劃,並且神應許我們因參與其中得到祝福。基督徒並非為了帶領聚會而來,卻要學習、聆聽神的話語。」

Return Ministries國際總監Dean Bye是其中一位與會者。他所帶領的組織總部位於加拿大,且在以色列設有分部Aliyah Return Center。他向媒體表示:「這次聚會震撼人心,我祈求主能讓更多基督徒有類似經歷。」

(來源: CBNKehila News Israel,2018年2月23日及3月5日,潘意韻編譯報道)

禱告: 願世人能藉此事看見神應許的真實,祂的作為奇妙可畏。

神永恆的愛火不滅 教會應以進攻姿態 推進神國度

以色列迦密山會(Kehilat HaCarmel)創辦人Karen Davis於2月初來港舉辦「敬拜聚會暨新書發佈會」,會中她帶領香港本地敬拜者以希伯來語、英語及華語唱出以色列詩歌,帶領會眾進入以色列式的熱情敬拜,並分享信息鼓勵香港信徒要保持心中祭壇之火永不熄滅,並向神發出得勝的呼喊,以進攻姿態推進神的國度。

用愛融化猶太人的心

Karen生於美國的猶太人家庭,她是一位藝術家及模特兒,雖然從小認識神,生命卻從來沒有經歷過神。她曾嘗試用各種方法、宗教尋求真理,但全部都沒有答案。直到她遇見一位單身卻充滿喜樂的姊妹,她為Karen禱告,又帶她參與藝術家團契,最後Karen在她的鼓勵下祈禱邀請耶穌進入自己的生命,向神認罪並請求饒恕。Karen說:「二千年來,許多傷害猶太人的事都是由西方基督徒策動的,更是奉耶穌的名攻擊我們。作為一個猶太人,基督徒應該是敵人,耶穌的名字也是猶太人的禁忌。可是,當我接受主那天起,啟示的靈穿透了我心上的帕子,讓我認識耶穌,成為一個猶太人信徒。」因此, Karen邀請香港的弟兄姊妹加入「用愛去融化猶太人的心」的行列。「許多猶太人在神的國度以外,神在這個時候把我們帶進祂的國度,就像以斯帖,我們要把握『現今的機會』為猶太人代禱。」

眾水不能熄滅神的愛火

Karen 的丈夫David Davis 在8個月前離世歸主,這8個月也是Karen生命裡最黑暗的一段日子。在得知David患上癌症那天起,Karen就很害怕會失去她的丈夫。聖靈卻提醒她:「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裏面(西 3:3)」,於是她明白到她不會失去任何東西,漸漸從恐懼步向自由。雖然她停止了所有公開的服事來照顧丈夫,但她學會了在何時何地都敬拜神,不一定需要音樂。她明白到當人獻祭的時候,神的火焰就會降下。「過去兩年,我在火中被鍛煉,神以祂的烈火來回應!」她強調,眾水不能熄滅神火熱的愛火,無論你經歷多少憂傷、流過多少眼淚,神永恆的愛火,是不能被撲滅的!末後的日子,許多人的愛心冷淡,但神在此刻正在呼召人守護心中的火,令祭壇之火永不熄滅。

透過敬拜爭戰彰顯神的得勝

Karen以自己牧養的迦密山教會為例,呼籲香港教會要發出神的光輝。她指出,以色列四境都有邪惡的力量,在迦密山以北25里的地方就有一個獲伊朗資助的恐怖組織,為要摧毀以色列。在超過十年的時間裡,Karen與她的丈夫都抓住神在彌迦書7章14-15節的應許,「在迦密的樹林牧放出埃及地的羊群」。神亦信實地在山上顯出了神蹟奇事。她鼓勵與會者,「要宣告神的應許和得勝,憑信心不憑眼見,透過先知性敬拜,讓神的話語破開黑暗」。她深信,敬拜是在敵人面前擺設筵席,信徒不必妥協、認輸或自憐,因為我們在基督裡一無所缺,常被神的榮耀充滿。而教會要向天上執政的、掌權的彰顯神百般的智慧。「我們要採取進攻姿態,在神裡面作得勝者,推進神的國!」經歷生命中的失望,國家環境的挑戰,Karen更加堅定地發出信心的宣告。

(記者林暐皓報道)

[國度觀點] 真實活現「一個新人」的生命

雅各書說,聽道卻不行道,就是自欺。以色列迦密山堂會(Kehilat HaCarmel)兩位創辦人是最早傳揚「一個新人」的先鋒,不僅言教,更將自己置身於這真理裡,將生死置身事外。雖然大衛.戴維斯牧師已於2017年安息主懷,但因著信,留下以利亞傳承給下一代的生命傳奇。

大衛的遺孀凱倫(Karen)於2月初來港,在一場公開聚會上表示,迦密山堂會所在之處危機四伏,她指出迦密山以北25里有一個獲伊朗資助的恐怖組織。不料,聚會過後一星期,伊朗無人飛機入侵以色列領空,以色列將之擊落,使以色列北部與敍利亞邊境局勢突然緊張。同日,以色列派空軍攻擊敍利亞境內的伊朗軍事據點。憂患多年未止,一直忠心守住迦密山,絕不簡單。

根據戴維斯牧師的自傳《通往迦密山之路》(香港國度出版),當年夫婦領受在以色列服侍的呼召,就離開生活舒適的紐約,憑信心遷居以色列。他們看出迦密山的屬靈地位,在地理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屬靈上是「祭司村」,於是開始在迦密山上用敬拜和策略性的代禱服侍神。在長達十年的炮火衝突時期,他們只能抓住神的應許,而不是防空洞。

「一個新人」是指猶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裡二合為一,保羅在以弗所書裡的教導。有趣的是,戴維斯是外邦人,而凱倫是猶太人,兩人在婚姻裡的結合象徵「一個新人」。在真理實踐上,多年以來,他們一直環繞著「一個新人」而發展事工。他們建立了融合猶太人和外邦人的教會,開創了以色列教會的先河。在他們的聚會裡,經常輪流用不同語言敬拜讚美,展現不同民族在主裡的合一。教會也有幫助猶太人、阿拉伯人和其他外邦人戒毒的宿舍服務。

伊朗和敵國誓言摧毀以色列,在四面楚歌之時,我們外邦信徒不免會因為太關切以色列,而忽略了其他民族。阿拉伯人先祖以實瑪利和猶太人先祖以撒,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聖經對二人的後代都有應許。戴維斯夫婦的生命見證鼓勵我們,真實活現「一個新人」這真理,必須將自己置身於真理裡,付代價,奮勇爭戰,真實關愛猶太人、阿拉伯人和其他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