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教會仳離的縮減(下)-【選民系列】專欄

2010年10月,教皇本篤十六世邀請來自中東各教會的180位主教在梵蒂岡會面,他呼籲這些阿拉伯基督徒領袖成為解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衝突的和解中介。希臘梅爾基特(Melkite)教會的大主教西里爾·薩利姆·布斯特羅斯(Cyril Salim Bustros)對此善意卻存相反看法:「聖經不能用來證明猶太人返回以色列並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是正當的,也不能用來證明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土地是正當的。我們基督徒不能說『應許之地』是猶太人的專有權利。這個應許被基督取消了,不再有選民——所有國家的男男女女都成為選民。」

他的言論證明,替代神學及其基督教巴勒斯坦主義仍然主導著一些教會。即使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承認猶太人仍然是神的選民,但這並不意味著會完全同意猶太教的四大支柱,尤其是土地問題。2015年5月13日,梵蒂岡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意味著梵蒂岡同意「兩國方案」分割土地。而5月14日是以色列國獨立日,巴勒斯坦人稱為Naqba日。Naqba的意思是「『災難』,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人口成為難民,失去了對獨立戰爭前他們居住的大部分土地的控制和所有權。」羅馬教廷於1994年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但並不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根據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第181號決議,梵蒂岡支持聖城國際化。

在新教方面,最新的突破是2015年11月11日EKD(德國福音派教會)對反猶主義的譴責。新聞稿稱:「EKD大會120名成員一致決定,德國福音派教會的決策機構,放棄了16世紀神學家迫害和驅逐猶太人的呼籲。路德曾希望剝奪猶太人的公民權並驅逐出德國。」EKD是德國信義會、改革宗和聯合教會的遮蓋機構。近500年來,德國主要新教團體首次在反猶主義問題上與其創始人馬丁路德保持距離。然而,德國的突破並不代表全世界的新教和福音派教會的整體改變。美國的長老會、美國的福音派路德教會、聯合衛理公會以及世界基督教協進會等新教教會,要麼反對以色列「佔領土地」,要麼支持抵制、撤資和制裁運動去抵制西岸和戈蘭高地定居點生產的以色列商品。

去猶太化、反猶太化和替代神學導致教會脫離以色列,並將自己定位為神應許的絕對繼承人。通過這樣做,布拉頓(Bratton)評論說,基督教會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異化自己,這意味著教會成為迫害包括猶太人在內不同信仰的人之機構。莫爾特曼斷言:「今天的教會越是從這種濫用自己的行為中解放出來,它就越清楚地認識到以色列是它的永恆起源、歷史夥伴和希望兄弟。」如果以色列是教會的起源,那麼它也是教會的未來。與以色列連結就是讓教會與以色列建立夥伴關係,共同為世界帶來希望。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反猶主義報告指 2021年反猶襲擊最為嚴重

一份由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和以色列猶太事務局聯合發表的報告指出,2021年是近十年來反猶襲擊最嚴重的一年。全球平均每天發生約10宗反猶事件,當中一半的暴力事件在歐洲發生,可幸是去年未有因反猶主義造成猶太人死亡。

2021年反猶主義報告於今年1月24日發表,正值國際大屠殺紀念日(1月27日)之前。報告指出,去年首六個月英國共發生1,308宗反猶事件,較2020年同期上升49%;奧地利的數字亦較2020年增加近一倍。德國首十個月已錄得(1,850宗),與2020年全年總數(1,909)相若。相反,據俄羅斯的猶太社群反映,當地反猶事件數字持續下降,但報告指未有足夠參考紀錄證實此說法。

緊隨歐洲的是北美洲,2021年全球約三成的反猶事件在美國發生。紐約2021年全年共錄得503宗,較2020年上升近一倍。洛杉磯2021年上半年的數字較2020年同期上升59%。這些事件主要包括蓄意破壞公物及物業財產、塗鴉和褻瀆紀念碑,而肢體及言語暴力佔總數少於三分之一。組織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實際數字遠高於此,當中有不少事件沒有呈報,因受害者恐懼,以及當地政府和執法機關對反猶暴力行為缺乏監管和執法。」

報告又指出,5月是反猶事件的高峰期。猶太人和穆斯林因宗教節日於以色列境內發生衝突,又與佔領加沙地帶伊斯蘭恐怖組織哈馬斯爆發戰爭。此外,當時有多個歐洲國家同時解除新冠疫情的封城和社交距離措施,人們恢復聚集,令原本只於網絡散播的反猶主義再次在公共空間出現。

報告亦帶出對「大屠殺被矮化」的憂慮。「在不少反對新冠疫苗和防疫限制措施的示威中都可以見到黃色星星等象徵大屠殺的物品,亦有陰謀論指猶太人意圖藉散播新冠病毒來控制全世界。」

聯合國大會上周通過一項由以色列和德國提出的無約束力決議,呼籲成員國特別針對社交媒體,聯手打擊大屠殺否認論和反猶主義。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轄下,打擊反猶主義部門主管Raheli Baratz-Rix表示:「每個國家都有責任令其人民感到安全,包括猶太人社區。以色列永遠都是每一個渴望被保護的猶太人的依靠。」

報告總結指,縱然數據令人擔憂,但也看到一絲曙光。許多國家採納了由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制訂的反猶主義定義,還有大屠殺教育法,以及禁止使用象徵大屠殺的物品的法律獲通過等。」

禱告:求主粉碎反猶太的黑暗勢力,興起列國信徒愛祂所愛,祝福守望以色列和各地猶太人。

(來源:Times of Israel,2022年1月24 日,Richard Chau編譯報導。)

 

 

三地歌手聯合演唱 以音樂凝聚人心

來自以色列、非洲和美國三地的著名歌手合作以希伯來語和英語演唱《The Blessing》,歌曲由致力帶領美國年輕基督徒了解現代以色列社會的志願機構Passages和以色列教育倡導組織StandWithUs聯合發佈,旨在讓人們意識到世界各地的反猶主義正日漸增長。

格林美獎得主、知名鄉村音樂歌手Ricky Skaggs與格林美得獎福音歌手Jacky Clark-Chisholm,以及以色列流行音樂界知名歌手Avraham Tal、Dudu Aharon、Narkis、Eden Meiri和Gali Atari等一起演唱,還有非洲歌手Rahel Getu、T.Y. Bello、Mynah Rams和Passages學生和聲合唱團參與其中。Skaggs表示:「這樣的合作很美好,看到歌手們傾出自己的心獻唱,以及他們臉上的笑容,實在是太美妙了。」

參與的歌手們相信音樂具有強大的力量,能抵抗反猶主義等仇恨意識形態。以色列歌手Dudu Aharon 說:「以色列可以發放很多反猶太主義的影片,但我相信音樂能帶來凝聚和團結。」Passages的執行長Scott Phillips相信音樂能夠超越文化界限,向每個聽眾的心說話。「我們的禱告是,這個項目能提高人們對反猶主義威脅的關注,加強基督徒和猶太人之間的聯繫,讓他們對聖經所記述的以色列和現代的以色列有更深的理解。」

歌曲《The Blessing》於2020年由基督教敬拜歌手Kari Jobe和Cody Carnes演唱和發行,後來被不同歌手以不同的語言翻唱。歌曲內容以民數記6章24至26節為基礎,是猶太祭司和父母在安息日對他們孩子的祝福:「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

這是首次以希伯來語和英語翻唱,項目由美國以色列裔商人Daniel Berkove牽頭。Berkove在底特律郊區長大和接受教育,現居於以色列,他的工作遠及非洲。Berkove表示:「從本質上來說,這個項目關乎我個人的經歷。我是一個來自祭司家庭並遵守律法的猶太人,每天背誦祭司祝福,合唱影片的主題正反映了我自身的經歷和信念。同時,這項目關乎團結,推動人們頌揚彼此共同擁有的價值,不要專注於讓我們分裂的事情。感謝Passages支持這個項目,使之得以實現。」

禱告:願神興起更多國家,對齊神對以色列的心意,同得神藉以色列所釋放的福氣。

(來源: CBN News,2021年10月28日,Joshua Chung編譯報導。)

 

 

以巴衝突引發反猶浪潮 歐洲以色列聯合會促遏制

以巴衝突剛剛平息,歐美各地相繼出現反猶太人示威。德國總理默克爾強烈警告示威者切勿展示反猶物品,否則將受嚴懲,又強調示威必須和平進行,不容歧視他人宗教或種族及行使暴力。於5月22日的示威中,60人被捕,100名警員受傷,反猶標語到處可見,以色列國旗被焚燒,猶太會堂亦遭受破壞。

英國有示威者在倫敦街頭拖行以色列國旗,號召是次示威遊行的巴勒斯坦團結運動組織(The Palestine Solidarity Campaign)稱有超過18萬人參與。若所報屬實,是有史以來在英國最大規模的反猶太人遊行。參與者包括前工黨黨魁郝爾彬(Jeremy Corbyn)及工黨財相麥祖恩(John McDonnell)。麥祖恩怒指以色列是「種族隔離國家」,並聲言「縱然以巴已停火,我們杯葛、撤資、抵制以色列等行動不會停止。」主辦單位否認倡導反猶主義,但有示威橫額標籤以色列國和錫安主義等同「納粹主義」,標籤猶太人為「妖魔」。其中耶穌十架畫像最為矚目,寫著「不要重蹈覆轍」。激進主義分子Tariq Ali指,聲援巴勒斯坦的示威並非反猶太行動,而是由以方炮轟加沙和攻擊耶路撒冷觸發,但Ali卻絕口不提以色列遭恐怖分子逾4千支火箭攻擊。

歐洲以色列聯合會(European Coalition for Israel,簡稱ECI)去信歐盟主席馮德萊恩,促請歐盟動員各方媒體、公關、思想領袖及社會組織攜手遏制反猶浪潮,指「沉默不是辦法,急需成立高峰會打擊反猶主義。」ECI創辦人Tomas Sandell表示,過去一年反種族歧視的大規模示威湧現,卻不見任何對抗反猶太這最古老仇恨的大型遊行。「如今反猶主義是民間自發的跨國活動,比以往更隱蔽、更難處理。」新一浪反猶主義引起全球猶太人恐慌,從焚燒會堂到各地暴力事件,甚至在英國有人聲言侵犯猶太女孩,英國首相對此表示強烈譴責。Sandell認為或許更令人震驚的是,沒有遊行,也沒有社交媒體對此公開發聲,難道猶太人的命不是命?

5月23日,法國外長勒德里昂接受當地傳媒訪問時表示,以色列若採取「兩國方案」以外的方式解決以巴衝突,將帶來種族隔離風險。內長達爾馬寧因擔心14年巴黎恐襲重演而禁止反猶遊行。雖然歐洲公開拒絕反猶主義,但自以巴衝突發生,英、法、德等國爆發遊行示威,瑞典、丹麥、西班牙亦出現反猶標語,聲言要消滅以色列。

禱告:求主粉碎煽動仇恨的黑暗勢力,醫治和光照人心,賜下復和與平安。

(來源:All Israel News,2021年5月23和27日,Asher Chiu綜合編譯報導。)

 

 

新冠病毒引發 移民以色列浪潮

兩個協助移民安排的組織指出,受新冠病毒危機刺激下,移民以色列的人數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大幅上升。

以色列一般每年約吸納3萬名移民。致力於促進以色列與海外猶太人關係及鼓勵猶太人移民以色列的猶太事務局(Jewish Agency),於7月6日向一名以色列國會委員透露,以色列在未來3至5年內將有約25萬新移民。

協助來自英語國家的猶太人移民以色列的機構Nefesh B’Nefesh 於7月8日表示,該組織於今年6月收到1,350份移民申請,去年6月則只有399份。熱線中心收到詢問移民過程的電話也較去年多,今年6月共收到25,435個電話查詢,去年6月為5,349個。

巴西一直是每年向以色列輸出最多移民的國家之一。去年有750個巴西家庭開始了申請移民程序。猶太事務局預計,2020年申請總數將達1,200個。

猶太事務局主席艾薩克.赫爾佐格(Isaac Herzog)於7月8日參與視像新聞簡報會,與會者包括不同海外猶太人社區的領袖。赫爾佐格指出導致移民人數激增的各種原因包括:1.以色列處理新冠疫情的效率;2.世界各地反猶太主義升溫;3.在危機中人們渴望更靠近在以色列居住的親人;4.知道即使有新冠病毒,以色列依然有強大的醫療保健系統和社會服務,相對許多其他國家的經濟已亮起紅燈。

然而,以色列近幾個月的失業率也有所上升。赫爾佐格對移民和吸納海外猶太人的事務委會表示:「我們必須利用這次歷史性挑戰,而政府需要掌握其中的機遇,擬定國家計劃以消化這波移民潮。」

禱告:求神賜以色列政府智慧認識祂的心意和計劃,倚靠祂作好準備,發揮祝福列國的作用。

(來源:Jewish Telegraphic Agency,2020年7月8日,Joshua Chung編譯報導。)

 

 

以色列與教會的共同命定 -【選民系列】專欄

以色列人是神立約的子民,信了耶穌的外邦人是為新約教會的信徒,也是神的子民,所以兩者是有關係的,可是尚未完全地及實質地連結。以色列既是一個國家,也是一個民族。以色列國在歷史上曾消失了一段很長的時間,而猶太民族繼續存在於地球上。教會是信徒的屬靈團體,所信奉的耶穌為猶太彌賽亞,因此教會從以色列而出。教會始於耶路撒冷,成員都是猶太人(徒2:5,14,41)。神學家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說,以色列是教會在「歷史上原初、持續和最終的伙伴」。我們要從聖經看看神對世界的救贖計劃中,以色列的命定以及與教會的關係,並解釋將兩者的命定融合在一起的必要性。

莫特曼說:「沒有一種生命可以從其自身的角度來理解。只要活著,他就存在於與其他人的生活關係中。」以色列和教會都不是為自己而存在,以色列被揀選為要祝福世界,而教會被揀選為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來拯救失喪的人。兩者都是神立約的子民,當以色列活不出自己的命定時,神就興起教會,不是取代以色列,而是加入以色列,成為世界的祝福。在歷史上,以色列和教會從一體走向對立,但從本質上講,兩者都是屬神的,出於神的,也是為神的。

使徒保羅提醒外邦教會關於其猶太根源(羅11:17-18)。以色列的命定受到神盟約的約束,宣教學家查理斯·樊·恩根(Charles van Engen)說:「衪是萬有之主,在盟約內已賦予以色列跟其他國家有特殊的目的。因此,在盟約內與耶和華結盟意味著,有份參與耶和華對整個世界的普遍旨意。以色列不能永遠保持排他性,因為耶和華的心意是賜福所有民族。」神的旨意是要以色列祝福全世界,但隨著替代神學和反猶主義的興起,教會反而跟神的旨意背道而馳,用行動破壞以色列。

使徒保羅提到耶穌再來的條件:「天必留他,等到萬物復興的時候,就是神從創世以來、藉著聖先知的口所說的。」(徒3:21)耶穌留在天上,直至萬物復興的時候,復興就是恢復過來。在近代,神正在復興以色列,恢復它作為一個國家存在於世上,並且興起餘民彌賽亞信徒,以此榮耀祂並祝福世界。

「所以,你要對以色列家說,主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家啊,我行這事不是為你們,乃是為我的聖名,就是在你們到的列國中所褻瀆的。」(結36:22)以色列並不完美,但是神正在恢復其命定,並為耶穌第二次降臨做準備。教會應認識到以色列的角色,並與以色列團結。為此,教會需要放棄替代神學,並承認以色列在神救贖計劃裡的中心地位。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反猶主義以猶太人為始 不以猶太人為終

反猶主義正在全球增長,尤其是在歐洲。全球主要的猶太人機構8月在紐約開會討論應對辦法,因美國和歐洲同樣面對這日益危險的境況。

比利時阿爾斯特(Aalst)今年舉行狂歡節巡遊,其中一輛花車仿效納粹時期描繪猶太人成貪婪的形象——他們坐在一堆金錢上,肩上有一頭老鼠。當面對猶太人團體質詢時,市長為此辯護。在2013年的狂歡節巡遊,亦有一輛花車設計成納粹時期運送猶太人往死亡集中營的火車。

比利時今年舉行狂歡節巡遊,其中一輛花車仿效納粹時期描繪猶太人成貪婪的形象

歐洲反猶主義的證據時而明顯,時而隱晦,如猶太人悄然離開所居住的社區,因為覺得不再安全。CBN記者跟猶太領袖Joel Rubinfeld到布魯塞爾參觀他童年時聚會的會堂。該會堂現在要出售了,因為那地區對猶太人過於危險。他表示跟家人來這裡感到不安全,離開前往較安全的地方,是較好的選擇 。

猶太人自公元1世紀以來已在布魯塞爾生活,然而面對反猶主義和暴力威脅,當中很多人選擇遷離。他説這不是回歸以色列或大遷移,而是內部的遷移。人們只是遷往較另一個城市,沒有離開原來的國家。又或是離開原來的社區,前往較安全的社區。

布魯塞爾猶太博物院的展覽,向公眾展示了猶太人在比利時2000年的歷史。然而歐洲人似乎忘記了較近期的歷史。2014年一名回教恐怖分子在博物院殺死4人。在德國,猶太人遭受暴力襲擊於去年上升接近一倍。七月下旬一位著名的拉比當眾遭唾面。在英國,反猶事件連續三年上升。反猶主義甚至開始出現於法國黃背心運動。

居於巴黎的美籍作家Nidra Poller説,這顯示對有財有勢人士的反對行動無可避免地也轉向猶太人。Poller説:「反猶主義就如社會表面裂開後,中心冒出的火焰和煙霧。其實它一直都在,當冒起後便沒法處理,並很具破壞力。」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反猶主義在美國日益增長。有些人也説反猶主義已侵染了民主黨。Rubinfeld並發出警告,基督徒將會成為下一個目標。他説:「問題會接踵而來,這僅是開始。我們認識反猶主義,它以猶太人為開始,卻不以猶太人為終結。」

( 來源:CBN News ,2019年8月5日,林國祥編譯報道)

禱告: 粉碎仇敵攻擊神的選民的計劃,願更多人成為和平使者,守望以色列。

 

 

歐洲猶太人憂恐襲 七成不打算新年守節

根據近期的網上調查結果顯示,70%的歐洲猶太人因擔心恐怖襲擊,將不會在猶太新年和贖罪日上猶太會堂守節。

這次調查是由歐洲猶太人協會(EJA)和歐洲的猶太教中心進行,一共訪問了78位猶太社區領袖和拉比,代表宗教和社會層面的意見。遍及歐洲700個主要城市的受訪者表示,反猶太主義加劇會攔阻他們在猶太新年(10月2日)及贖罪日(10月12日)參與崇拜。

法國是擁有世界上最大猶太人群體的國家之一,也是歐洲穆斯林人口最大的地方。2013至2014年間,在法國發生的反猶事件增加了一倍,並持續加增。加劇的恐怖主義導致居法猶太人在過去幾年間突破性地移民到以色列。

EJA的領導人表示:「猶太社區所面臨的挑戰在近幾個月增加了一倍,由穆斯林難民和移民推動,針對個人、機構及社群的反猶活動加增。另外,隨著難民危機,右派極端份子策劃的活動也顯著加劇。」他續催促歐盟在學校課程納入停止反猶太主義的教導。「反恐措施能拯救生命,但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若不能有效地從教育方面除去反猶主義,這問題將會持續。」

(來源:CBN,2016年9月21日,陳細細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攔阻反猶主義活動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