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普世價值等同天國價值是最大的謬誤 -【國度角度】專欄

偷換概念是撒但迷惑人心慣常的手法。啟示錄12章9節提到,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偷換概念,就是把一件事物的本來意義用狡辯的手法換成另外一種看起來也能成立的解釋,混淆是非,轉移對方的注意力,以達到某種目的。

墮入偷換概念的最佳例子與最大悲劇。「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2:16-17)神的吩咐指令是確定的、清的,同時神也賦予亞當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也必須承擔其選擇帶來的後果與責任!

狡猾的蛇是如何偷換概念呢?它將「吩咐命令」偷換成「豈是真說」,將「絕對」偷換成「相對」,將「可以吃」偷換成「豈是不許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麼?將「不可吃,必定死」偷換成「可以吃,不一定死」。當人認賊作父,墮入了鬼魔的迷惑,要付上的代價必然是極為高昂,神人皆雙輸!而以色列民雖有前車可鑒,仍難逃一刧,因而以色列國也以亡國告終,整本舊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神的選民如何一再落入撒但的迷惑而失敗告終的血淚史,新約門徒若不以歷史為教訓,必然會再被歷史狠狠地教訓!

自2014年政治運動至今,社會與教會在其中都實在經歷了極大的衝擊,而教會中無論因政見不同而分裂甚至對立,或因二代間失去互信,或因恐懼絕望而移民他國,都導致信徒大量流失,香港教會大多受到不同程度的虧損,我們極需安靜下來,回到天父面前求問,並好好作沉澱與反省,求父神賜下智慧,如何從這陰霾中跳脫出來!

其中很值得我們反省的是,你我是否都曾受過以下的思想概念所熏陶?1、西方世界多受基督宗教所影響,甚至以基督教立國,所以現今其所推崇的普世價值,正是建基於聖經的價值觀。2、西方世界所追求的人權、自由、民主、公平、公義的普世價值,正是源於基督教價值觀的延伸。3、西方世界因建基於基督教所產生的普世價值,因而比東方世界更繁榮昌盛。4、教會是社會的良心,有責任是為公義發聲,應該積極支持,並同心去推動這普世價值。5、牧者有責任引導會眾,盡公民的義務,參與國家及社會的政治改革!6、教會若不積極參與推動這普世價值,以推翻不公不義的政權,就等同成為邪惡政權的共犯。

而以上所言的普世價值,又是否與整本聖經及耶穌原先一直所傳講的「天國福音」的概念與價值觀一致,或是仇敵正以其「偷換概念」的慣常手法,一再迷惑新約教會墮入古蛇所預設的陷阱,以破壞神在末世興起天國,以取代世上的國,主要作王掌權的永恆旨意與計劃?實在值得深思,一己愚見,盼望與你分享,一同察驗,一同為香港教會尋得答案與出路!

文@何寶生

 

 

「天國的福音」已被替代?

從2014年提出愛與和平,佔領中環,以違法達義,去爭取落實真普選,真民主,這是一場美夢,可或只是一個美麗的謊言?而推動佔中的三子中,有二子是愛主的基督徒,這究竟是神意、民意、可或是人意? 

主耶穌復活後用四十天之久向門徒顯現,單單傳講神國的事,可見福音最重中之重的內涵正是神的國 (1:3。耶穌還囑咐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然後末期才來到,但門徒心中最終極的關懷是: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麼?(1:6)門徒與主完全對不上「咀型」,以為彌賽亞的來到,乃為要推翻羅馬政權,為以色列復國,可見這屬地的政治觀念,仍根植在門徒的心中,奮鋭黨的西門,正是勇武抗爭的代表。可悲的是二千年後的今天,教會仍與初代門徒一樣,誤解了「天國的福音」! 

延續三個月的反修例風波,不單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香港這顆「東方之珠」身上,但可悲的是,這顆熣燦的「珍珠」卻被無情地踐踏在地上,光茫盡失,叫世人無不痛心婉惜!這讓我想起啟示錄中大巴比倫城的悲劇:哀哉,哀哉這大城阿,一時之間就成了荒場,光華不再了!(18:19 

教會全都睡了,且睡得得很香?無論你同意與否,這是主親口的預言,必然是不爭的事實,因經上記著説,十個童女預表末世等候主再來的教會,但無論是聰明或愚拙的,有預備、無預備的,竟全都打盹,睡著了?25:5 

單有禱告還不成,還要有靈的「儆醒」,沉睡的人縱然禱告了,卻仍是體貼肉體的意思而非體貼神的意思,以致入了仇敵的迷惑卻不自知。(26:40-41)「迷惑」之所以極其危險,乃因被迷的人自己一無所知,尤有甚者,還以爲自己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彼得及掃羅 (保羅就是最佳例子,二者都以為自己最愛神、認識神、且最熱心服待神,豈不知自己反是出賣主、逼迫主,與神為敵的人。若不是主的寛宏大量,一早已被神撃殺了!總要謹慎,不要違背天上來的警誡。神正在震動天地,一切人手所建的系統即將全然崩潰,唯有那不被震動的常存。 

我求問天父,藉此一役,袮想向袮的眾教會,袮的家,以及袮的兒女說什麼?袮要我們學會什麼功課?我清清楚楚地聽見神向我說「謙卑」及「回轉」這詞尸。何解呢?我求問天父,祂說:香港太驕傲了!」猶如烏西雅王得了神非常的幫助,甚是強盛,就心高氣傲,行事邪僻,干犯神 (代下26:15-16)。唯有教會首先悔改、自卑、禱告、尋求神的面,轉離現在的惡行,香港才能有望能從「蒙羞之城」恢復至「蒙福之城」。 

 

 

擁抱天國的震撼 回轉歸向天父的心

91屆港九培靈研經會於81-10日舉辦,本屆聚會以「我靈甦醒,迎主再來」為主題,在早堂的研經會中,來自加拿大維真神學院的莊達睿牧師(Rev. Darrell Johnson)帶領會眾解讀路加福音中耶穌講述的比喻,揭示天國福音的奧秘,以及天父對世人匪夷所思的愛。

耶穌帶來震撼
福音書的4位作者總共記錄了耶穌的47個比喻。為什麼耶穌要用比喻說話呢?莊達睿提出有三個詞能幫助我們理解:世俗(secular)、驚奇(surprise)和震撼(scandal)。 耶穌的每一個比喻,差不多都是從世俗的觀點出發,去講神國的事情和觀點。耶穌每一個比喻都讓我們驚奇,故事竟然有這樣的轉折,然後我們會感受到震撼,這是刻意的。

而關鍵是,我們怎樣處理這個震撼?其實耶穌本身的存在就是讓人震撼的,令人質疑自己對世界的一切理解,包括作為一個人、行公義、愛、即將來臨的神國,以及神是一位怎樣的神。我們要麼擁抱耶穌和得到醫治,要麼就跌倒和繼續破碎。只有我們迎接和擁抱震撼,我們才能真正看到,真正聽到,回轉和得到醫治,這些是要透過擁抱耶穌才能達到的。放下我們的觀點,接受耶穌的觀點,讓祂帶我們進入驚奇、誇張揮霍的新世界裡。看見,聽見,回轉,得醫治。

屬靈的水腫
在7日早上的研經會中,莊達睿帶領會眾查考路加福音14章,關於耶穌在安息日醫治水臌病人。水腫(dropsy,edema),是指身體有不正常的液體積聚,導致某些部位浮腫,但奇怪的是,這個狀況會帶來極度的口渴。水腫的人在當時是不潔淨的,他竟然在安息日出現在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裡,這很有問題。法利賽人把那個水腫的人帶到屋子裡,等於問耶穌:「在安息日,一個潔淨的法利賽人的家裡,耶穌會怎樣對待這個不潔淨的人?」

這是一個陷阱。在安息日,有個不潔淨的人站在耶穌面前,他們用款待客人的文化來掩飾設立的陷阱,看看他會否失足。耶穌醫治了這個水腫的人,然後講了一個關於款待客人的比喻。這兩個答案是並行的:耶穌醫治的行動和耶穌教導的比喻錯綜相關。

耶穌看出屬靈上的水腫在威脅著法利賽人的健康。在第1世紀,水腫是一種修辭說法,形容愛錢、貪心、渴望認可和地位,而這些都是法利賽人的動力。在晚宴裡,這個法利賽人的水腫扭曲了原本的款待客人的文化,因為他需要保護和增加自己的地位,所以只邀請那些能給回報的人來晚宴。在耶穌的晚宴裡,沒有所謂的上等座位,全都是最好的,耶穌如果邀請你吃飯,他會坐在每張桌子上。耶穌來到晚宴裡,從各樣的水腫中釋放我們。

在晚宴,耶穌醫治了一個有病患的人,同時也向那些屬靈病患的人伸手,願意醫治他們。祂拆毀了變質的款客之道,從而帶入神國的款客之道,新的社會結構。在這裡我們被接納,因為祂邀請我們,這是我們唯一需要的。與耶穌一起,邀請被世界排斥和忽略的人進入筵席,就有福了;邀請那些沒有能力回饋你的人,就有福了。我們就從水腫中得到釋放和自由。

匪夷所思的愛
在9日的研經會中,莊達睿帶領會眾進入被喻為史上最偉大的故事——路加福音15章中浪子的比喻。故事中叛逆的小兒子悔改,決定回家後,父親對小兒子所做的每一項舉動,在當時文化來說都是非常驚奇的。透過這些行動,父親親自承擔兒子的羞辱。在比喻的上半部分,耶穌讓文士和法利賽人明白,那位熱誠保護的神,是擁抱回轉的罪人,並且舉辦盛宴的神。祂放下自己的聖名來歡迎我們迷失的兒女回家。

比喻的下半部分就進入父親和長子的互動。大兒子代表我們大部分的基督徒,我們沒有遠走高飛和生活放蕩,我們嘗試忠心和順服,努力實踐職責。雖然大兒子沒有遠走高飛,但他同樣讓父親心碎。耶穌指出了兩種罪人:破壞律法的和遵守律法的,兩種都需要恩典。

大兒子回家聽見發生的事,就生氣了並且拒絕進去。在村莊所有人面前,大兒子公開地羞辱自己的父親,他可能比小兒子更傷透了父親的心。父親怎樣回應呢?就如同他怎樣對待小兒子,是出乎意料之外地,匪夷所思地:「父親出來勸他」(28節)。一天內爸爸兩次出去公開地羞辱自己,來承擔大兒子的羞辱。在比喻的上半部分,神承擔犯律法罪人的羞辱;在比喻的下半部分,神承擔遵守律法罪人的羞辱。

大兒子怎樣回應父親匪夷所思的愛呢?他進一步羞辱自己的父親:「你看,」(沒有尊稱),「這麼多年來,我服侍你,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令,你卻從來沒有給過我一隻山羊羔,好讓我和朋友一同慶祝。」我的朋友?那麼家裡這些人是誰?整個村莊的人都在這裡!大兒子無意中顯露出,他不屬於這個家庭和這個圈子,認為他和爸爸的關係建立在遵守規矩之上,這是主僕的關係。大兒子留在家,但從來不明白父親的心。

大兒子所做的一切都在傷害父親。父親再次匪夷所思地回應這進深一步的攻擊,在眾人面前羞辱自己:「孩子,」(充滿愛的稱呼),「你時常和我在一起,我的一切都是你的。」爸爸再次確認他的身份和權力,因為父神充滿恩典,祂不會從我們身上抽取恩典然後將恩典給別人。接著父親敞開他的心:「但你這個弟弟卻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的,所以我們應該歡樂慶祝。」天父請求他的兒女進入祂自己的恩典的喜樂當中。莊達睿指出,如果父親對小兒子的信息是「回家吧」,那麼對大兒子的信息是「進來吧」,進入父親的心。

文士和法利賽人認為,他們跟神的關係是建立在他們的表現和品格,所以對罪人和稅吏做出同樣的要求。如果我們覺得我們能進入神的國,是因為我們努力賺取的,我們也會期待其他人努力賺取。今日教會裡充滿了大兒子的病態:很多自稱基督徒的,認為確據是來自他們的忠誠、過去回轉信主的經歷、宗教上的參與、和很少出現的不順服。莊達睿最後強調:「我們能成為神家庭的一份子只因為天父來到我們這裡,透過祂唯一的兒子,承擔我們全部的羞恥,在這匪夷所思的愛裡接受我們,沒有其他原因。」

(記者莫嵐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