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背後 -【蹤跡】專欄

坐在我面前的威廉四十多歲,神情落寞失意,不停搓著雙手,該是鼓起了最大的勇氣來約見我吧。他出身顯赫家族,父親在城中頗有名望,報章雜誌上的他總是西裝筆挺, 帶著濃厚英國紳士的魅力風采。相反地,面前的兒子衣著十分樸實,腳上那雙半黒半灰的皮鞋讓我窺見到他內心的破碎。威廉說,他活得很苦,飽受折磨,快熬不下去了。才剛開口,抑壓多時的情緒和眼淚如缺堤一般洶湧而出。我從未見過這麼能哭的男人。他與父親共同掌管家族龐大的生意,可是廿年來他視父親如陌路人,拒絕對話,非不得已的溝通都交由太太和助手去達成。

威廉是家中的長子,被認定為家族企業的接班人,父子關係親密,直至那年他出國留學後回歸香港,家裡發生了巨變,父親在外養了姨太太,與太太鬧得翻天覆地。眼見至愛的媽媽痛苦得快要瘋掉了,威廉與父大吵了一場,父親卻依然故我。威廉憤而起誓永不再理會他,要他終生受懲罰。自此,他硬著心腸對父親不瞅不睬,實行以零交流零對話表示不滿。轉眼廿年都過去了,父母的婚姻雨過天青, 相安無事,可是威廉對父親的態度就是扭轉不過來。他堅守誓言,漠視父親和家人苦心的勸告和調解,表面看是贏了,裡面卻是破碎不堪。

耶穌在馬太十八章說那不肯饒恕人的惡僕有如此的下場:「王大怒下令把他交給獄卒受刑,直至他還清全部的債務。如果我們不從心裡饒恕,天父也要這樣對待我們。」英文NLT譯本更說王把那不肯饒恕的人關進牢,交給折磨者去施行折磨和煎熬。讀到這裡,威廉叫了出來:「那不正是我的寫照﹗」我領他首先向神認罪,跟著去原諒父親,也原諒了自己。奉主的名取消了他向父親所發的所有誓言。他哭了一條河的眼淚。

我對威廉說,該是打破僵局的時候了。他從褲袋掏出殘舊的手機,猶疑了好一會,不敢想像父親那方的反應。找著了父親,未開口已哭起來:「嗲吔!嗲吔!是我。」父親説:「我一直在等你這句話。」「嗲吔!是我的錯,你會原諒我嗎?」父親也哭了:「倆父子,有什麼事情不能解決的!萬事有商量啊!」這時威廉哭得像個小孩:「嗲吔,我愛你!」父親説:「我一直都愛你!」威廉伏在沙發上,手機緊緊貼著臉,像是要努力抓住父子倆心連心這珍貴的一刻。

不久之後,威廉帶同太太一起來見我,她說神給威廉換了一個新造的心。威廉笑著說:「真有重新做人的感覺!我發誓要懲罰爸爸,卻自食其果。不寛恕的代價太昂貴了。」

作兒女的請緊記﹕請在言語上、行動上和思想上都尊重和敬愛父母親。打從心裡寛恕父母一切的過錯。放下包袱,讓過去的成為過去。聖經裡沒一個是完美的父母,包括合乎神心意的大衛和最具智慧的所羅門。聖經四次講到孝敬父母這誡命,並附帶了美好的應許,可見神不但非常認真,更要我們在世上蒙衪的福,活得暢順亨通,並享長壽。


文@Pastor Lindy Heung (香港超自然事奉學校校長, 禱告醫治室負責人)

可愛的老寶貝 -【愛有道】專欄

記得有一句曾經成為潮語的電視對白:「嫲嫲係大廳,乜都唔駛驚!」主角「嫲嫲」受到後輩愛戴尊崇,是家庭重要的精神支柱。

近年請家傭困難,雙職父母的家庭,若有老人家幫忙照顧孩子和家務,簡直就是如獲至寶。老人家本於愛心擔起照顧孫子的責任,但後輩卻視之為與他們繼續同住的原因,這隱藏式的「功能關係」,在老人家表現不達孩子心中期望,或過度入侵他們的親子關係,彼此的關係會變得緊張。當孫子長大,老人家健康欠佳,無力再承擔家務時,他們彷彿失去了功能,感到無用自卑,若孩子不懂父母心,關係會進一步疏離,甚至怨恨叢生。

若不想家中的長輩因為年邁而變得不可愛,就當反省與他們相處之道,正面的看待他們,增加彼此的了解,建立更合適的相處模式。

父母是尊長,切忌吩咐他們「做這做哪」;我們都是他們育養長大的,或許他們做得不夠好,卻不是有惡意的,若選擇了他們照顧孩子,就得接受他們的方式,可以商量提點,但態度必須良好,勿以批評出發,試試邀請他們一起參加講座或活動,讓他們有機會接觸更多新的觀念。

記著,我們才是孩子的父母,這身分誰也不能奪去,無論如何忙碌,也需要有時間跟孩子待在一起,跟他們玩耍、談心,更要教導他們尊重老人家,不能視他們為傭人般差使,反倒要學會照顧和幫助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

老人家的心理會隨著身體的衰弱而轉變,父母之年不可不知,兒女必須留意他們的健康狀況,不要讓他們操勞過度,鼓勵他們擴闊生活圈子,享受晚年,做個快活的老人。


文@徐惠儀

三家人 -【愛有道】專欄

婚姻把兩個人連結,建立了一個新家庭,同時把兩家人關係拉近,成了姻親。

這三家人看來關係密切,可是實際上親疏有別。丈夫與妻子各自跟父母有血緣之親,加上養育之恩,感情自然更深厚。因此,媳婦與奶奶不能和平共處,丈夫夾在妻子與媽媽之間,肯定「左右做人難」。換了岳丈看女婿不順眼,妻子亦不容易調和兩人的關係。

還有一些複雜的情況,例如兩家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夫家親戚多又愛熱鬧,經常聚集吃喝玩樂,丈夫樂此不疲,妻子則感到疲於奔命。相反,當外家偶然有飯局,丈夫卻不熱衷參與,妻子和家人會感到不平等。日久,兩家人的關係會變得疏離,導致夫妻之間出現嫌隙。

兩個素不相識的家庭建立良好的關係,看的是兒子與女兒是否意識到他們是家人關係網絡的中樞,明白雙方父母都是長輩,尊重是首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婚後要保持與兩家的來往,不能說你爸媽由你負責,你家的事與我無關。

時間的安排與協調固然令人頭痛,遇上節慶日子,若不預早約定,恐怕會得失兩家長輩。最難處理的是三家人一起聚會,愛面子的老人家講究禮數傳統,吃一頓飯都會擦出火花,媳婦女婿要小心維護家人嚴尊,不能過度徧坦,令場面陷入僵局。夫妻不要忘記咱們是一家人,不要把老人家的對立變成自己家庭的內鬨。

原生家庭造就了每個人不同的性情,夫婦之間少不免摩擦,切記不要論及對方的父母,例如:「你就跟你媽媽一樣小心眼!」「你和你爸爸都是牛脾氣!」一下子觸動了親情的神經,本來是兩個人的衝突,隨時變成了兩家人的大戰。


文@徐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