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線上國家祭壇 在震動中持守那不能震動的

已連續10年舉辦的國家祭壇,今年改為實體與線上同步於11月6日上午6至9點舉辦。全台有超過30個教會聚會點,總計超過300人參與實體聚會;616間教會、近4,000位祭司透過網上參與。2021國家祭壇以「在震動中,持守那不能震動的」為題,主題經文是「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來12:28)

在「感恩」時段中,陳文彬牧師指出,國家祭壇從2012年開始迄今,10年來已帶動台灣築壇獻祭的風氣,過去2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逾2億4700萬人染疫,500萬人死亡。台灣在神的保守下,即便今年5月間疫情升溫,進入三級警戒,有800多人染疫死亡,但3個月後疫情趨緩,出現零確診,社會逐漸恢復正常;今年3、4月台灣鬧乾旱,水庫水位見底,感謝神在梅雨季降下及時雨,解除旱象;今年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大放異彩,拿下2金4銀6銅共12面獎牌;還有強颱風璨樹來襲,靠近台灣時卻轉向,未帶來災害。

在「悔改」時段中,黃瑞成牧師指出,今年天災人禍不斷,缺水旱災,也發生太魯閣號意外、城中城大樓火災等事故。在這樣震動的時刻,我們要靠著主得勝,且得勝有餘,交託一切負面給隨時幫助我們的神:一、各樣帶風向、不正確的消息在網上流竄;二、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K型經濟興起,原物料價格飛漲,就業市場與實體經濟復甦緩慢;三、青年「躺平」思潮興起。年輕人不婚不養,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四、執政黨跟在野黨在公投案、罷免案上爭鬧不休,加上內憂外患,民心不安。

「在震動中持守不能震動的:安息」信息時段中,王道玥牧師指出,安息就是全然信靠神;安息是神與我們同在;安息就是放下自己;安息就是遵行神的旨意;安息是渴慕神的國降臨;安息是順服神。「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賽30:15)

「在震動中持守不能震動的:轉化」信息時段中,蔡善宏傳道指出,神震動一切財富和權柄,從非神價值體系進入合神心意的管理和治理,這就是「轉化」。當聖靈澆灌下來,新的局面開展時,我們不能停留在舊思維,而是要成為新皮袋,才有辦法領受新油新恩膏的澆灌,得著產業。

「在震動中持守不能震動的:回復力」信息時段中,潘劉玉霞牧師說,在震動中持守那不能震動的,第一是要在震動中得著安息。如同耶穌跟門徒搭船遇上風浪,耶穌說「我在船上,你們要安息。」第二、職場中的祭司要捉住祭壇的角。如同今年猶太曆5782年是安息年,今天也是安息日,要在震動中重新得力。

至於震動中神所賜的第三把鑰匙就是「回復力」(Resilience),潘劉玉霞說,她觀察以色列跟這塊土地20多年,以色列本身就是主的見證,「缺雨不缺水」、「缺錢不缺房」、「缺土不缺糧」,以色列經歷5次中東戰役、集體殺戮,仍能在亡國二千年後,於1948年5月14日復國,而且回歸的以色列人都是大屠殺相關當事人。「國豈一日而生?」聖靈親自撫育安慰以色列人,歷代志下7章14節告訴我們,當我們悔改、自卑禱告時,神就要醫治我們的土地,而醫治就是回復,成為物質界恢復的力量。

「興起下一個純全世代的教會」信息時段,韓慧蕙牧師指出,教會年輕人流失的現象令人憂心,18-29歲沒有信仰的年輕人佔了38%;另外,世代年輕人面對挑戰,不同於以往,最大挑戰是「元宇宙」(Metaverse),就是在網路世界製作虛擬實境,生活習性、自我價值被虛擬世界牽動,虛擬和多元取代獨一真神。下一世代年輕人內心不堪一擊,罹患憂鬱、社群恐慌,心理健康堪慮。教會要傳承給下一代的信仰核心,就是要年輕人效法但以理,分別為聖,高舉神的名,突破眼前的黑暗權勢。

(台灣國度復興報魏麒原報導)

 

漫天風雪 圍爐取暖(下) – 【逆境中的恩典】專欄

這是一個極具挑戰的時代,領袖需要團隊圍爐取暖。在我與七位領袖建立的另類抗疫小組中,有組員沒有同行的組群,卻更加重視隱密處,更發展了「煲講道」習慣,抓緊真理繼續前行;也有組員刻意經營不同組群,無論是個人的掙扎迷惘,或是迎向下一代的挑戰,大家彼此吐露心聲,卻不停留於此,最後總是在禱告中得力。

緊緊依傍與神的關係

當現實並非按我們的禱告和懇求發生,甚至每況愈下,有組員從而深刻地反省:若所盼望的,是自己在世都無法見到的,自己依然會信神嗎?仿佛生命在擠壓中才會於信仰上有深層的反思。是的,沒有指望仍要盼望,盼望在於神,而非來自幻變的世界,方能匍匐而行,縱然看不清,仍決定放下自我,觀看神在香港和世界的作為。

雅各書說,明天如何我們不知道,這是一個學習深度謙卑的季節。與其為神圖謀大事不一定可行,不如每天憑信前行,活於當下,做眼前能做而又應該做的事情。有牧者背景的組員就主動先行,不聚焦評論移民的對錯,反而為將移民的肢體主動提供牧養,聆聽、接納和鼓勵他們帶著使命移民,獲得了很好的反應和推廣。

為神預備安息之所

我們的信仰總是偏向講求功能:為人帶來什麼祝福?遍傳後多少人信主?然而,聖經展現的信仰,重視價值多於目標。我們被隔離和限制做事情,或許是要我們再思人生目標——獲得成就,或是親近主就夠?神在地上尋找安息的所在,當人向祂發出渴慕的邀請,神就願意在停留其中。大衛被稱為合神心意的人,因為他渴慕為神設立安息之所。(詩132:5)神一直渴望與人同住,主樂意與我們親近,只是我們有發現祂的同在嗎?我們有為祂締造空間嗎?這是一個進入更多安息,為神締造安息的季節。

神聖的混亂

這個時代,混亂和顛覆或許都可以是神聖的!境況就有點像使徒行傳的時代。當時的政局和民生都在權威的統治下,教會和事工都遭到打壓,但神的恩典絲毫沒有離開,甚至是強而有力的同在。聖靈在混亂中,創造了許多契機,帶來屬靈的變革與突破,是聖經中精彩絕妙的一頁。強權反而突顯神的大能大力。

世界奉行理性、計劃、科學和大數據等,一切都是以計算來滿足人要掌控的慾望,但如今連大數據和網上資訊都不一定可靠,甚至將我們蒙蔽在假信息裡。信仰倡議的單純而行反而是時代的必修科。再者,神總是不按理出牌,置身其中的人會感到混亂和懼怕,但也提醒著我們,在混亂的時刻,更要學習放開掌控的習慣,單純地放手,期待恩典的來臨和無法言喻的驚喜。


賴淑芬博士,豐收慈善基金總幹事,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顧問,致力推動關懷中港貧窮人。本專欄藉著經文與見證,清晰指出主是掌管政權、經濟、困境和生死的大主宰。有信德的人自能於種種困局中經歷神的恩典和大能更多資訊請瀏覽領袖生命事工網http://leadersbedoing.net

 

 

(19)與疲倦戰爭 -【狂野的夢】專欄

如果你在遊走──或走向神賜給你的夢想過程中一直感到疲倦,你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摩西在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爭戰的時候,就手發沉(出17:11-13)。約伯在痛苦的試煉中變得疲憊不堪(約10:1)。大衛因唉哼而困乏,流淚哀哭浸濕了他的枕頭,把褥子濕透(詩6:6)。這就是疲倦!疲倦會帶來沉重和昏厥的靈,令你想放棄。疲倦會扭曲你的觀點,使你以黯淡的眼睛看這個世界,甚至是教會。疲憊的「朋友」是沮喪和困惑。

休息是恩膏的一部分
當疲倦來臨時,你該怎麼辦?嗯,首先把你那「超級基督徒」 的緊身衣折疊整齊,然後把你的斗篷掛在衣櫥裡。換句話說,在疲倦出現第一個徵兆時,立即去休息。記住,疲倦是通向枯竭之路的第一站。神命令我們每星期守一次安息日,耶穌有時也會感到疲倦,儘管他是永生神的兒子。休息是恩膏的一部分。就像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征服的,你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實現你的夢想。請先調整自己的步伐。

還記得耶穌和他的門徒從猶太回去加利利的時候嗎?耶穌到了一個城,名叫敘加,靠近雅各給約瑟的那塊地。「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約4:6)耶穌累了,那時才是中午!因此你可以讓你自己休息一下,累了也沒關係。耶穌甚至鼓勵他的門徒休息。「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他們就坐船,暗暗的往曠野地方去。」(可6:31-32)我彷彿聽到你們中間有一些人說:「請把那條船給我!」

現在,如果你在船上休息一會兒後,仍然感到疲倦,那麼你和我的問題就有些不同了。希伯來書的作者警告我們不要對行善感到厭倦,因為我們可能會心靈疲倦,灰心喪志(來12:3)。當然,敵人會趁我們疲乏手軟的時候,計劃攻擊我們。(見撒下17:1-3)

當疲倦困擾你的心思意念,就是一個信號,表明你的心靈沒有得到休息,你沒有在主裡安息。改變看法是消除疲憊的最佳處方。求主教導你如何透過屬靈的眼睛看事物,而不是只看事物自然的一面。保羅在羅馬書8章5-6節中說:「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

等候耶和華
我們有自己需要履行的責任,但必須等候主。當大衛在疲乏無水之地,切切的尋求神,他喊著說:「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詩篇63:1)如果你已經對向夢想狂奔感到疲倦,耶穌現在呼召你到祂的安息之所。他說:「你累了嗎?已耗盡了嗎?因宗教行為心靈枯竭?來到我面前,與我同行,你就會找回你的生活。我會教你如何真正休息。 跟我來,與我同工──看我怎麼做。學習領受恩典的自然節奏。我不會增添你任何沉重或令你不適的東西。與我一起,你就會學會自由自在地生活。」(參太11:28-30)

追夢操練:擺脫疲倦
倦怠使你疲憊不堪,但你可以領受耶穌在馬太福音11章28-30節中的應許:「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 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不要讓魔鬼給你帶來沉重的負擔,以為神使你的夢想從你手中流走。求主教導你如何進入祂的安息,這樣疲倦就會遠離你。


珍妮弗李克萊Jennifer Leclaire)是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覺醒禱告殿」總監;「新族類復興網絡」權威領袖;AWAKENINGTV.COM聯合創始人;目前已出版超過25本著作。本專欄文章節錄自其著作《狂野的夢》。

 

 

【國度觀點】從自我隔離到自我反省

新冠肺炎令今年4月成了全球的隔離月,神讓全球進入一個安息的氛圍,停頓的時間。原本忙到停不下來的香港人,在這段日子也獲得一個難得的喘息空間去休整,重新調校生命的方向。「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信徒在自我隔離期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自我反省:

安全感建立在物質上還是基督裡?疫情的蔓延令很多人陷入恐慌,媒體上屢屢出現市民大肆搶購,超市貨物短缺的新聞。作為天國的子民,我們是否也加入了世界的恐慌行列,以物質來構建我們的安全感?當信徒真正明白自己的身份,就知道我們的保障和安全,是在耶穌基督裡,真正的豐富不是因為物質的富足,而是內在生命的強大,使我們裡面所出的,勝過環境對我們的影響和挑戰。

回到過去還是迎向改變?神透過一切震動告訴祂的子民,改變已經發生,時代的巨輪正在加速前進。信徒若無法洞悉神的心意,還妄想恢復過去的生活方式,重返自己的舒適圈,那麼他們注定要失望,因為不明白神的心意,反而讓自己落入自憐,埋怨神人的境況。而那些積極迎向改變的信徒,必然看見神正在破舊立新。這是一個做新事的季節,他們心懷盼望,在這段隔離的日子主動預備自己的生命,以待隨時參與到神的復興計劃。

被動等候還是積極面對?被動等候疫情過去的人,注意力只會放在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想方設法為自己在疫情中謀求最大益處;而積極面對疫情的人,除了考慮自己的事情,還會主動關心有需要的人,常常為他人著想。他們不計較自己的得失,看到神預備的機遇,和等待收割的禾場,隨時聽候神的差遣,擴張神國的境界,彰顯神的大能。

摩西在臨終前向以色列人述說了一番肺腑之言:「我今日呼天喚地向你作見證;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申30:19)神很愛祂的兒女,但祂亦給我們選擇的機會,今日我們是選擇生命,回應神在這世代的心意,還是選擇回應自己的需要和仇敵的誘惑?信徒不妨好好利用這個隔離月,將它變為分別為聖的日子,進入神的隱秘處,容讓神去調整自己的生命吧!

 

【Kingdom LIFE】享受安息日 進入神祝福的循環

今年是以色列建國70週年,筆者有幸親臨聖地探訪,除了參觀歷史遺跡,追尋耶穌當年行走的腳蹤,也有機會參與當地華人信徒的安息日家庭聚會,親身經歷這個已經繼承超過數千年的安息日傳統,更深體會安息日是神祝福的循環的關鍵,不但對猶太人,還有當代信徒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以色列,猶太人的時間管理及運作是以安息日為中心的。安息日是從星期五黃昏至星期六黃昏,筆者於星期五上午抵達耶路撒冷,便與當地華人信徒直奔城內最大的猶太人市場採購當晚安息日晚餐的食物。市場熙來攘往,到處擠擁著急於採購的猶太人,因為市場甚至整個耶路撒冷城的猶太人商舖都會在下午3點左右關閉,整個民族進入到安息日的預備中,準備與家人度過一個美好的晚上。接待筆者及一眾訪客信徒的華人信徒Jimmy是一名商人,他已於耶路撒冷定居7年,同樣按著神的感動過安息日也有7年了。

Jimmy為人謙卑低調,他自稱為蒙福的商人。以前Jimmy的生意經營範圍很廣,在多個大城市中都設有分公司,常常由加拿大到中國,甚至世界各地不斷奔波。但當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生活開始越來越忙碌,甚至連安靜和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更遑論與家人有美好的關係。直到7年前來到以色列,當Jimmy夫婦在耶路撒冷居住下來,就發現聖經的真實,城中的一花一草,一磚一石都具體地展現出神的真實及對這片土地的祝福。他們開始不滿足於當時忙碌的生活,發現猶太人得力及生活智慧的來源是從享受神所設立的安息日開始。於是他們決定學習聖經中猶太人的生活方式,享受每週一天的安息與喜悅。當Jimmy一家開始堅持過安息日,發現夫妻關係開始變得更和諧及美好,從前孩子們不喜歡回家吃飯,也開始準時在星期五晚在家中筵席中出現,有時甚至會帶朋友及同學參與安息日晚餐。

「享受安息日就好像扣好襯衫的第一粒扣鈕。」Jimmy邊做扣衫鈕的動作邊與我們分享。當第一粒扣好了,其他扣鈕就會按順序排列好。同時,猶太人守安息日是對神的信實一個重要表現。以賽亞書30章15節:「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Jimmy感嘆,很多信徒都記得這節經文的上半句,「得救在乎歸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但卻忘記了下半句,就是「你們竟自不肯」。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尤其對華人信徒,雖然我們頭腦知道神的安息,但很多時候心裡並沒有真正相信。「神透過安息日想向我們傳遞的核心信息是,我們是否對神百分百信任。就好像神問我們:『你信任我嗎。』而我們過安息日的屬靈意義在於回應對神的信心。因為信任,我們才會懂得放手及交託,才能回轉向神,真正享受神的安息。

安息日當晚,Jimmy為我們到訪的眾人預備了豐富的晚餐,其中專門為安息日預備的有安息日麵包及甜酒。晚餐開始時,首先由家中的女主人Jimmy的太太點燃兩支蠟燭,邀請神的光來到家中。然後由男主人Jimmy祈禱祝謝,擘開安息日麵包,並將鹽撒在上面,喻意我們要成為世上的鹽及光。Jimmy提到,麵包提醒我們,神是一切的供應者,滿足我們靈性、身體以及工作的需要。然後他又舉起安息日的葡萄酒,因為這酒是為提醒我們,神是生命的源頭。接下來Jimmy用箴言31章來祝福太太,然後祝福孩子們及下一代。最後大家一同享受安息日的晚餐,享受與家人朋友相交的時刻

這就是筆者所經歷的第一次安息日晚餐的過程,除了認識猶太人的文化更多,也讓筆者經歷到神在家庭及承傳下一代的心意,信仰的生活化是我們從屬世的人中分別為聖的標記,也是我們生命彰顯神榮耀的屬靈印記。晚餐結束後,筆者暗暗祈禱,一定要將享受安息日的文化帶回香港的家中呀

(記者莫嵐以色列報導)

發展不是硬道理 聖經土地觀才是真祝福

「土地、居住與生活研討會2018」於2月9-10日舉行,主題為「吾『慌』無地!?──土地開發的信仰反思」,當中由香港中文大學王福義博士及中國神學研究院李耀坤博士分享的「開發地土X天父世界」講座,探討了香港土地供應、保育政策及聖經土地神學等問題,並勉勵教會進入社區服務寄居者。

資本主義土地觀

根據香港規劃處「香港土地用途2016」資料,香港75.7%為未建設土地,當中的41.7%為郊野公園,34.3%為未被使用的土地,包括棕地、私人土地、私人康樂土地、墳地、採礦區、禁區及軍事區等。其中棕地和私人土地各有超過1,000公頃。而根據2016年香港審計處的「住戶開支統計調查」結果,當中住屋開支佔總開支的34.3%,住私人房屋的住屋開支達到40.5%,而飲食開支則退居第二。

李耀坤博士就香港的住屋實況及資本主義土地觀指出,「香港人不是為『口』奔波,而是為『樓』奔波。」香港是全球最難負責住屋的城市,樓價與入息比率達19.4%。大部分人認為住屋是人生重要的保障及投資,願意跨代參與置業。社會文化把能否置業作為衡量個人成就的標準。他又形容,這是一種形成中的階級矛盾:社會高度獎勵擁有財富的人,將更重的軛放在貧窮人身上。他解釋,在資本主義土地觀之下,土地是個人生命的延伸,是具有排他性的勞動成果。因此,土地與人的關係由共生共存,變成只剩下擁有權。土地變成可交易的商品,只是眾多資本的其中一項,用作最大化經濟效益。土地的市場價值決定一切,只有能負擔的人才可以在當中生活,人與土地之間的感情沒有價值

截然不同的聖經土地觀

關於聖經的土地觀,王福義博士指出,土地是神創造的,並交給世人管理(詩115:16),但神並非放手不理土地(創6:12)。神對土地使用有要求,不容人玷污,不容忍不公平,也要求給予土地安息,人才會受保障。王說:「在香港,人對土地為所欲為,不理會土地能否承擔。大自然不單是人賺錢的工具,土地也是承托著人的生存環境。大地是神所創造的,人不應該破壞。」

李則提出三點信仰土地觀。首先,土地是立約的禮物,不是私有財產。「地不可以賣斷,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25:23) 人不能在土地上為所欲為,神對土地有規範。神的子民只是土地的管家,當人擁有土地時,應想起神的恩典,而不是自己的豐功偉績。第二,土地要安息 (利 25:2-7)神為所有受造物預備了休息,並要求每7年土地要守安息年,出產要給僕人、寄居和走獸享用。李說:「累積財富,要『賺到盡』,只會帶來奴役壓榨。神要求子民有另一種對待生產的態度,要與其他人分享神的供應、平安和福樂。」最後,土地代表實踐立約責任(利25:24-28)神要求至近的親屬,要贖回弟兄因際遇不佳所賣的產業。聖經中「贖回」和「親屬」來自同一個字根,原文是神作以色列的救贖者。神的子民要學習作鄰舍的救贖者,推廣一個關愛的社會文化。

資本主義土地觀認為,經濟發展就是必然、要賺到盡、土地只是商品。信仰的價值觀卻認為,人只是土地的管家,土地也要休息,而且要看顧客旅寄居。

最後,兩位講員鼓勵信徒應該反思,為何置業是成功指標。當樓價是一個重軛,參與在其中就是進入了一個不易察覺的現代奴隸制度。在教會方面,應考慮如何服務社區中的客旅寄居者,成為「至近的親屬」的代贖者,而不是由執事會決定教會用途。李舉例說:「星期一至五,丟空的教會物業有否發揮作用?假如今日你的堂會在社區消失,居民會覺得若有所失還是慶幸?」社會方面,宜反省多年的發展政策是否真的能祝福土地?我們要一味追求繁華,還是一片祝福生命的沃土?

(記者林暐皓報道)

勇者無懼 台灣領袖高峰會人數破紀錄

連續第9年舉行的台灣領袖高峰會,今年在全台舉行7場,共有3000多人報名,是歷年來人數最多的一年。繼高雄、台南、花蓮場後,台北場於11月24至25日在新店行道會美河堂舉行,有1100多人參加。

今年台灣領袖高峰會主題為「勇者無懼」,共有12堂信息,由基督教福音協進會夏忠堅秘書長與標竿教育基金會夏昊霝執行長擔任促進員,帶領討論與回應。臉書執行長雪柔‧桑德柏格在與比爾‧海波斯牧師對談時表示,人如何看待自己,就會變成怎樣的人。在用人方面,她會僱用有能力的人更甚於有經驗的人,也會雇用目前還用不到,但未來卻需要的人。曾在2012、2013年獲選時代雜誌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的雪柔,在兩年前歷經喪夫之痛,因此也特別分享自己如何在創傷中成長,並強調陪伴的重要。

職場白色空間執行長茱莉亞‧芳特在分享「策略性暫停」時指出,過度的忙碌會降低整體的績效,讓人的生活、工作甚至團隊,都付上嚴重代價。她提醒會眾要注意四個「產能的小偷」,這些小偷都是由一般認為好的事物過度發展所衍生出來的,如:衝勁可能會造成疲勞過度、卓越可能會造成完美主義、資訊可能會造成資訊爆炸,而活動可能會造成失控。若要對付這些產能小偷,就要用對應的問答來擊敗它。例如在講求衝勁時,要問「有什麼是我可以放手的嗎?」在追求卓越時,要想「好到什麼程度才夠好?」吸收資訊時,要了解「什麼是我真正需要知道的?」參與活動時,要了解「什麼才是真的值得我留意的,並透過篩選讓生命去蕪存菁。」

曾拍攝「守護家園」國軍形象影片的導演洪成昌表示,當初受邀參加高峰會時,因得知是影片型的會議,並不抱太高期望,但看完影片後,對影片製作、運鏡技巧、光影層次,都給予高度的肯定。洪成昌並指出,每位講員所講的內容都是其親身經歷,用詞精簡,充滿人生智慧。「這是一個很棒的會議,不但有最新的領導知識,而且深深療癒人心!」

(台灣基督論壇報報道)

每天都可以活得喜樂 -【Joyce Meyer】專欄

年青的時候,我總愛在周五的晚上打保齡球,記得有一次我表現失準,卻聽到主對我說: 「求我幫助吧﹗」那刻,我立時想﹕豈能求祢幫助打保齡球?然而,我還是聽從了神的意思,禱告說﹕「好吧,主啊,請幫助我表現得好些。」說罷,祂真的幫助了我!這經驗至今仍記憶猶新,令我大開眼界的是,原來神真的關心我們生活的每一部份,祂渴望參與我們所作的每一件事。

約翰福音十章10節說: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主為我們捨命,為叫我們得著真正的生命,而不是得過且過,和無所事事的生活。神渴望我們每一個都與祂建立深厚、親密和個人的關係,好能享受每一天,並學習與祂一起過活,這裡所指的是,我們日常生活所作的每件事情,都是與神同工,為神而作。當我們明白到,無論在家洗衣或出外購物,我們能親近神,猶如在教會裡或在禱告中一樣,那我們在凡事上就體貼祂的心意了。

在剛開始牧職事工的幾個年頭,我一點也不享受,終日埋首工作,過份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我之所以如此,原來跟成長的經驗有關,以為只要努力工作,成就愈多,別人與我一起就會更快樂,日子有功,我成了首屈一指的工作狂。我花了不少時間才明白到,只知工作、沒有娛樂的人生並不健康,神要我們活得豐盛,我就需要學習如何權衡生命的優次,將個人與神關係放在首位,其他一切均屬次要,這優次的平衡也包括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工作和休息的時間。

努力工作不是壞事,我也喜歡工作,但若我沒有撥出時間來休息和娛樂,很快我就會生活失衡,喜樂全失。只懂工作叫生活變得枯燥乏味,我們唯有打破常規,例如外出旅遊散心,安排特別節目,又或給自己買件新衣服,才會感到興奮。所以,很多人都培養了「為週末工作」的思維,然而,這樣的享受只是基於官感的刺激,並不是神所賜的喜樂。

主賜的喜樂遠遠超越單純快樂的感覺,即使你身處困境,似乎沒有喜樂的道理,它亦能為你的心靈帶來平安和滿足,正如尼希米記八章10節下所說﹕「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這樣的喜樂,能叫週一至週五的平常日子樂也融融!

在約翰福音十五章11節中,耶穌說: 「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另一個翻譯本說: 「使你們能滿有喜樂和歡欣,充充足足的,甚至滿溢出來。」在這之前的10節經文中,耶穌就談到常在祂裡面,因為這就是活出主喜樂的關鍵。

「常在主裡面」就有居住和停留的意思,這不單是指每週一次出席教會的聚會,而是與基督發展個人的關係,與祂合一,結伴走過人生的旅程。事實上,離了主,我們所做的都沒有真正的價值,唯有與主同工,我們才能結出許多好果子來(約十五5)。

神甚願每一天,從早到晚,都與我們同在,祂不想你只有回到教會,或沮喪無助的時候才尋找祂,祂渴望與你建立個人的關係,叫你在所作的每件事情上,都能經歷祂的同在,這樣的話,你就能真真正正的享受每一天了!


文@Joyce Meyer
譯@Shirley Cheng

從安息中得著神超自然能力

8月4-5日,由孵化箱事工主辦的職場特會「活過來」,邀請了伯特利教會神國在商界及全球轉化學院總監安迪美臣(Andy Mason)分享信徒如何在生活及職場中認定自己身份,得著神的超自然能力及恩寵。

獲取神的超自然能力

在第一個夜晚的特會中,安迪分享的主題是「神發出的邀請」。使徒行傳10章38節提到,神以聖靈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穌。為何要強調耶穌是拿撒勒人?因為經文在這裡的著重點是,耶穌是人,而神怎樣藉著聖靈和能力去恩膏耶穌這個人。安迪又提到,他曾經非常努力行善,懇切禱告,勤讀聖經,努力讀書,定時奉獻給教會,跟著聖經原則去行。但後來他發現其實行善並不足夠,所有人都是這樣跟著信念去行。而我們怎樣看出一個人是真的信神?事實上,跟隨神的人必有神蹟奇事出現,病得醫治,死人復活,驅趕邪靈等。除非這些事發生,否則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我們是基督徒,而每個信耶穌的人都應該是這樣。而那些未行過神蹟奇事的信徒就不是真的信徒嗎?也不是,只不過他們還未經歷到耶穌在十字架上為他們付的代價所帶來的權柄。這就是神的一個邀請,每一個信徒所到之處都可以有神蹟出現,因為有神在我們裡面,有這個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同在。

安迪以親身經歷為例子,當神幫助他重整自己的身份後,他就發現自己過去活得像僕人而不是神的兒子。於是他開始和當地的一些商人在平常的日子去經歷聖靈。上個月,安迪和團隊裡的弟兄參加一個市場營銷會議,而這並不是一個基督徒舉辦的活動。他在會議中有一個講座,是講關於神為你生命帶來的益處。當他去將神的信息講出來時,聽眾就開始去經歷那些好處。安迪邀請他們站起來,問誰需要神蹟。而在人開始為他們祈禱之前,已經有超過12人馬上得醫治。對神來說,其實並沒有分什麼是為聖,什麼是俗世的,什麼是屬靈的,什麼是自然的。在神眼中,所有都是自然的事情。神蹟並不只是在祭壇,而是應該在每日的生活中發生。

隨後,安迪又提到,他離開紐西蘭9年了,但每次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家裡的雪櫃,馬上拿出他最喜歡的朱古力品嚐。因為他明白自己的身份,他是媽媽的兒子,他得到完全的權利去享用雪櫃裡的食物。這就正如,我們都是神的兒女,所以我們都有完全的權利去支取天父的能力與資源,因為耶穌寶血已經為這個權利付上了代價,使我們完全,我們不再是外人了,而是神家中的一員。你有權去使用神的雪櫃、神的糧倉。

認識我們在神國的身份

第二晚的特會中,安迪的資訊主題是:「安息中得著能力」。現時仍然有很多人像昔日的以色列人般為法老王工作,總想方設法用少些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永遠不滿足。而在宗教方面,我們總想著祈禱多些,禁食多些,奉獻多些,但這也似乎永遠不足夠。聖經中,摩西是400年預言裡的成就者,他是個不斷工作的人,但神的計劃是使用他去釋放整個以色列民族。在出埃及記33章,當時有300萬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上。神對摩西說:「你可以去應許之地,但我不會與你同去。」如果神只派天使與以色列人同去,和神親自同去,有什麼分別?在經文裡,神說:「我必親自與你同去,使你得安息。」而摩西回應:「怎麼將我們與地上的萬民分別,除非你的同在。」平安及安息是我們與世界的最大的分別。什麼是安息?安息就是知道我們是誰。在安息中得著能力是我們的核心價值之一,這與睡眠無關,而是關於我們的身份。如果你想常常行在超自然中,其實和我們要做的事情無太大關係,是關於你的身份,而我們不需要特別去做事去證明我們是誰。在你身邊是否有人工作過勞,去實踐神的應許?這就是好像在作神的工作,卻失去神的同在與安息了。

安迪又提到,如果耶穌帶來安息與安靜,魔鬼叫我們痛苦及努力爭取。我們每一日像誰多一些,我們究竟和誰在同工?聖靈住在每一個信主的人身上,但只安息在少數的人身上,很少人能給祂安息之處。生命,就是每日去經歷神有多愛你,而不是去證實我們有多愛神。我們做得最好的工作在神裡面都不值一提,我們工作是因為我們本身有價值,而不是去製造價值。

 

(記者莫嵐報道)

何處是吾家? -【國度角度】專欄

香港是我家,我深愛她,且一直以她為傲。由於事奉的緣故,有機會接觸到不同國家城市,不同制度,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但我心底卻獨愛香港。她不一定完美,但我就是愛她,愛她百折不朽的奮鬥精神,愛她的自由開放。然而,最近我們所深愛的香港,被一層莫名的「恐懼」所籠罩,變得異常焦慮徬徨,甚至狂燥不安。我們的下一代,似乎未能繼承上一代的香港奮鬥精神,我們的年輕人更相繼以「自殺」作最後的抉擇,以結束這内心無法駕馭的恐懼。無可否認,我們所愛的香港真的病了,且病得很嚴重。

根據資源管理顧問機構 ECA International 於2015發表的報告,香港仍是亞洲第6位「最適宜居住」的地區,但在全球排名中則從第16名,下跌至第33名。無論這份評估的基準如何設定、是否準確,無可否認,我們的家正與亞洲以至世界「最適宜居住」的城市背道而馳,越行越遠!怎不叫我心痛?愛之深,痛之切!

我們的家究竟出了什麼問題?誰在毀壞我們多代艱苦努力建立的美好根基?究竟是誰的錯?有人認為一切都是中央的錯及特首領導的政府強行小圈子選舉之錯!有人認為自由民主、一人一票是唯一出路,有人甚至選擇以暴易暴,用更激烈的抗爭手段對抗,港獨才是出路。面對這困境,誰能識破仇敵的詭計?誰可醫治拯救香港?誰可帥領香港力挽狂瀾、反敗為勝?

天地之大,我卻無家可歸!何處是吾家?嘿!你可聽得出,這是天父向祂的兒女以色列所發出莫大的哀鳴,作兒女的怎能不扎心?我心深處頓時被這句話抓住,眼淚不禁奪眶而出!天大地大,天父心繋於錫安,哀嘆找不到一個祂可安息的地方,一個讓祂可安然居住的居所,一個溫暖的家。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裡是我安息的地方呢?(賽六十六1)原來天父心中所想望的,不是一座金碧輝煌的聖殿,而是一個能叫祂的心得完全安息的地方

主耶穌是世上最偉大的天國屬靈文化革命之先行者,一切非暴力抗爭之父,吩咐他的門徒「收刀入鞘罷」(太二十六52)祂以公義和平作政治綱領,以善勝惡,以犠牲的大愛作武器,征服了當時無數的人心,連逼迫祂的敵人,也成為祂忠心至死的追隨者,效法祂柔和謙卑的樣式,建立了彼此相愛的家。天父終於找到了一個能使祂的心安息同在的地方,這個家豈不更成為當時動蕩不安,充滿爭鬧的世代的逃城,成為神人皆可安竭之處

教會不是組織架構,更不是建築物,乃是你我共同去建設的一個屬神的家,一個在燥動不安的城市中的逃城!無愛不成家。那裡有真愛,心靈就有家可歸,得以安息!


文@何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