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得一個真實相愛的家 -【國度角度】專欄

回家團隊最近失去了一位國寶級父老——許宗實牧師(許爸)。他的遺願——「平生無大志,只盼教會是個家」, 一石激起千重浪,為全球回家團隊帶來極大震撼。許爸多年以來寫給華夏大家庭的家書,使家人們都爭相細讀。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的子粒來。許爸雖然睡了,但仍舊在說話,他的遺願,也是天父的心願,華夏一家不單尊榮和懷念許爸,更重要的是延續他未圓的心願!

為了回應主的呼召,許爸撇下了世上令人艷羨的博士及大學教授頭銜,成為傳道者,更成為北美最大的華人教會主任牧師。但當他經歷聖靈更新後,再次撇下一切,跟隨聖靈而行,結束他在新舊皮袋中的苦苦爭扎,還寫下了《飛出鳥籠》一書,詳細地描述了他在個中的掙扎及蛻變。及後,當他遇上「回家」旅程,甘願撇下一切,追尋天父最原始的心意:為天父在地上預備一個「安息的居所」,去建立一個親密彼此相愛的家!為要支付經常飛往亞洲的旅費,許爸連要用光他的退休金也在所不惜。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家,而教會正是神的家,又有基督為兒子 ( 長子 )治理「神的家和教會 」,我們若將可誇的盼望和膽量堅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 來3:5-6 ) 然而仇敵透過法利賽人將神家「愛的基因」偷走,改變成一個「冷酷無情的宗教」。這完全違背了天父給祂兒女們最大的誡命,就是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愛人如己 。「神的家」正是天父的兒女學習盡心去愛,愛父神,及彼此學習切實相愛的最佳訓練居所。無論是可愛或不可愛,我們都要學習用天父的愛去愛,因為唯有有愛的地方,再苦也是天堂,沒有愛的地方,再樂也是地獄!

過去20年,透過回家旅程,天父正將「華人是一盤散沙」的咒詛連根拔除,轉化成為華夏屬靈合一的大家庭,並在2019年的香港「回家聚集」中同心宣告我們是一。這真是一個極大的神蹟,為要成為列國的鼓勵及祝福!我心中有一個極大的盼望,就是有天得見天父慈容之時,天父摸著這華夏兒子的頭說:你是我的愛子,因你使我的心深得安慰,我也以你為榮,因你終於成為列國的祝福,而不是咒詛!

父神終極要在地上建立的是一個愛的大家庭,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我們同住,而絕不是一個宗教,一個宗派,一個組織,乃是一個充滿溫馨,充滿神大愛的家。讓我們一同延續天父及許爸未圓的心願:平生無大志,只盼教會是個家!此刻,父神正需要你一同起來,先建家,後建國,而天父的桌子,正預留了你的一份!

文@何寶生

 

 

東方冥想與聖經默想大不同 宣教士警告 冥想向仇敵敞開大門

美籍宣教士Rosilind Jukic撰文闡述6項聖經默想和東方冥想的分別。文章以「不要墮入新紀元活動的圈套」為題,並指「除了聖經默想之外,參加任何形式的冥想都會向仇敵敞開大門」,警告信徒不應接觸任何涉及敬拜別神的活動。

Rosilind指出,不少基督徒視作減壓運動的瑜伽、禪修等各種巧立名目的冥想方式,皆起源於新紀元活動(New Age)及東方冥想。她引用申命記12章29-32節,指出分辨兩者之重要:「每當我們將基督教紀律與任何其他宗教活動混淆,我們就會激怒神。神在舊約中多次指出自己是『忌邪的神』,並命令信徒保持聖潔,不讓別的宗教習俗玷污我們對神的敬拜。因此身為基督徒,我們日常生活中若有任何活動在本質上並不能榮耀我們的主,而是敬拜別的神,我們應該立即拒絕,並將之從我們的生活中剔除。」

Rosilind列出了東方冥想與聖經默想不同的6個特質:

  1. 東方冥想僅倒空人的心思;聖經默想卻是以神的話語填滿人空虛的心靈。
  2. 東方冥想以自我為中心,透過控制呼吸、身體感覺及情緒,最終達致自我實現及驕傲,使焦點離開神;聖經默想以神為中心,使人不再專注於自己,重新將焦點校正向神。
  3. 東方冥想以緩解壓力為目標,然而生命中的壓力來源:擔憂、恐懼、完美主義等,皆源於人的驕傲;聖經默想則操練信徒謙卑自己,在各種環境中與神同行。
  4. 東方冥想令人自以為可以藉自身的能力取代神;聖經默想則提醒信徒,神是全能的,祂掌管一切,神的心意必定成就。
  5. 東方冥想通過「與神合一」,即尋求更高層次的意識或改變意識狀態,逃避壓力與現實。聖經默想卻面對現實,藉着聖靈超自然的力量,帶領人克服生活中的試煉困難。
  6. 東方冥想通過使用大氣、物體、靜默,呼吸技術等方式操縱環境和氛圍,使人能夠進入冥想狀態,從而帶來心境的平和;聖經默想卻超越環境,信徒能藉著禱告直接與神對話,隨時隨地思想聖經中的應許、憑信交託,將平安帶進心中。

Rosilind又引用約書亞記1章8-9節解釋,信徒應讓聖經默想成為每日的生活習慣:朗讀聖經,挑選經文對自己重複默念,晝夜思想經文對個人生命的意義,嘗試將經文應用於日常生活中謹守遵行。「當我們將聖經默想視作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生命會被轉化。」

文章於9月中上載於Rosilind Jukic個人網站,後於10 月初獲媒體轉載。

(來源:Charisma News,2018年10月10日,潘意韻編譯報導)

禱告:主賜信徒智慧及洞察力,使我們懂得時刻警醒禱告,免得陷入仇敵的迷惑。

美國一成人「愛耶穌不愛教會」 教會需提供必須存在的理由

近年青少年及大專信徒流失問題備受關注,在美國也有類似情況。美國研究組織巴納(Barna Group)去年3月發表調查報告,指出除離教者以外,還有一群「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

調查於2016年4月至11月期間,訪問全美50個州1281名18歲以上成人,結果發現這些「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除了不去教會以外,思路基本上與一般去教會的信徒大同小異。組織綜合數據,得出這個群體佔全美總人口約十分之一,並且人數較2004年有所上升。

「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大部分(80%)介乎33至70歲之間。他們在過去半年間不曾去教會,但信念誠摯,接近九成(89%)承認耶穌對他們的生命依然重要。事實上,這群人的信仰觀比一般人傳統,甚至可以與恆常參與教會聚會的信徒相媲美:90%相信「只有一位神」(教會的信徒:90%)、94%認同「神是全知、全能,創造天地萬物,管理宇宙萬有的主」(教會的信徒:85%)、95%非常同意「神無所不在」(教會的信徒:95%)。

儘管這群「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不願上教會,他們對宗教的看法依然非常正面。他們不相信「宗教大多有害無益」(71%),比例與教會的信徒相若。相反,他們反對「所有宗教教導大抵相同」的程度(55%),比教會的信徒低(68%),卻與主流無信仰人士(51%)相近。數據反映「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缺乏教會權威提供嚴格的宗教認同,令他們較開放地接受其他宗教主張,並願意尋找和辨認這些主張之間的共通點。

然而這些「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中,大部份都將靈性問題個人化,只有18%表示「自己會不時與朋友討論信仰」。論到「傳福音的大使命」,結果更令人注目,只有28%強烈同意他們有傳教的責任。結論是,雖然他們會討論屬靈話題,但很少勸導人歸向主。他們也用非傳統方式積極實踐自己的信仰:83%維持活躍的禱告生活,與教會的信徒相若;但只有26%會閱讀聖經,閱讀屬靈書籍亦只佔9%。

與教會的信徒(24%)不同,「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從不加入教會群體或參與退修。數據反映這群人普遍放棄宗教權威提供的資源,令他們通過更多非正式和個人主導的靈修方式尋求經歷神,例如親近自然(32%)、冥想(20%)、瑜珈(10%)、默想(15%)和獨處(15%)。

組織網站總編輯Roxanne Stone指,屬靈領袖不應將這群「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與離教者混淆,因為他們對靈性的探求和接受程度皆與離教者或非信徒大相逕庭。「這群人依然緊守基督教信仰,他們依然愛主、相信經上的話語和基督教信仰中的大部分信條,但他們對教會失去了信心。縱然這群人中有不少曾遭受教會傷害,組織卻從過往研究中得知,這並非他們不去教會的主要原因,而是因為他們自覺在教會以外找到神、教會與他們個人沒有關係。這些不去教會的信徒發出的關鍵訊息是,教會必須提供一些獨特的信仰元素,讓這群『愛耶穌不愛教會』的人只在教會中才能得到,無法靠一己之力獲得,這才是教會必須存在的理由。」

(來源:Barna Group,2017年3月30日及4月6日,潘意韻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 教會領袖有為父的心,願意了解和回應「愛耶穌不愛教會」人士的需要,按照聖經真理提供更適切貼地的引導。

全球趨勢調查:重視「靈性生活」多於「宗教信仰」

據全球第三大研究機構Ipsos最新一份「Global Trends」調查指,歐洲受訪者普遍著重「靈性生活」多於「宗教信仰」,且有逾8成中國籍受訪者「嚮往生活更具靈性深度」。

「Global Trends」調查乃全球最大型的同類調查,繼2014年後,最近一次於2016年底進行,以問卷形式訪問來自23個國家,共超過18,000名市民,內容涵蓋科技應用、個人健康、環境保護、展望將來等主題。

論及宗教實踐,逾8成來自中國(84%)、印尼(84%)、南非(84%)和祕魯(80%)的受訪者均不約而同認為自己「嚮往生活更具靈性深度」。

除此以外,超過九成(93%)印尼籍受訪者同意「我的宗教信仰對我十分重要」。不少來自南非(88%)、印度(78%)和土耳其(77%)的受訪者也認同此觀點。調查更將此項數據與2014年的結果進行比對,發現認同宗教信仰重要性的人數上升,並且超過半數(53%)。

值得留意的是,數據顯示大部分歐美國家受訪者重視「靈性生活」多於「宗教信仰」,反觀非洲、亞洲國家,重視「宗教信仰」的人數仍佔較多數。總體而言,著重「靈性生活」多於「宗教信仰」已成為全球趨勢。

(來源:Evangelical FocusIpsos Global Trends網站,2017年5月2日,潘意韻編譯報道)

禱告:求主指引各人將信仰融入生活,無論在教會內外均身體力行活出真理教導。

歐洲青少年現信仰危機

最近,一份由英國一所大學發表的報告顯示,歐洲多國的大部分16至29歲年輕人宣稱自己「沒有宗教信仰」。研究負責人、宗教信仰與社會學教授Stephen Bullivant更告訴《英國衛報》:「在20至30年內,主流教會將會萎縮,但是留下來的少數人將會是熱心投入的。」

研究收集歐洲多國16至29歲的年輕人數據,並比較2014—2016年期間數據的差異,結果綜合在《歐洲青少年與宗教報告》中。

研究發現,捷克有最低的青少年基督徒比例(9%),曾經禱告的比例亦最低(20%)。跟鄰國波蘭和奧地利形成鮮明對比,這兩國大部分受訪者宣認自己是基督徒(波蘭83%,奧地利52%)。兩個國家均擁有悠久的傳統天主教背景。

Bullivant教授表示:「相鄰的國家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卻有截然不同宗教信仰數據。年輕人宣認或信奉宗教的比例逐漸減少。」

在宗教信仰認同方面,捷克(91%)、愛沙尼亞(81%)、瑞典(75%)、荷蘭(72%)和英國(70%)絕大多數受訪者宣稱自己「沒有宗教信仰」。相反,波蘭(83%)、立陶宛(75%)、奧地利(52%)、斯洛文尼亞(59%)、愛爾蘭(59%)和葡萄牙(57%)的受訪者則大多數宣稱自己是基督徒。

一些國家如俄羅斯、瑞士和西班牙,約有一半的年輕人對基督教信仰毫無興趣,而另一半則有參與基督教信仰團體。有研究發現,許多自認為基督徒的人是名義上的基督徒,對信仰沒有很深的委身。

在禱告程度方面,捷克、愛沙尼亞、瑞典、荷蘭、英國、法國和比利時超過6成的受訪者從未試過禱告。

Bullivant教授總結道:「歐洲的新宗教主流是沒有宗教信仰。」《英國衛報》的標題亦指出:「歐洲正逐漸去基督教化。」

(來源:Evangelical Focus,2018年3月22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委身的基督跟隨者興起,再次挑旺歐洲的復興。

洛桑會議:「掛名基督徒」為宣教目標

自稱為基督徒的25億人中,有多少是真的基督門徒呢?全球「洛桑運動」(The Lausanne Movement)於3月15-19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進行諮商會議時,便以「向每個基督徒傳福音」為主題。會議發起人認為,掛名的基督徒將成為另一個宣教的目標,「每個教會、傳統宗派、神學潮流,以及文化背景,都有這群人的蹤影。」洛桑全球分析雜誌總編輯班寧特(David Benett)在文章中如此表示。

「在基督徒是少數的地區,不管是更正教派/福音教派、天主教會、東正教會裡,『唯名論』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在25億自稱是基督徒的人中,大部分不是原生家庭擁有某些宗教文化背景,就是有過短暫的信仰經歷,卻對他們的日常生活沒有或很少產生影響的人。」

換句話說,許多掛著基督徒稱號的人,其實未曾真的體會過福音。「他們從未認罪或接受耶穌作他們的救主,靈命、知識和順從的心未曾增長。生命沒有改變,所以找不到聖靈的果子。」

此次在羅馬的諮商會議,將依據先前洛桑運動的聚會內容和資源,「分析過去40年來世界的改變,也將檢視目前的潮流,以及向掛名的基督徒傳福音並進行門徒訓練的有效策略。」

來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南太平洋和歐洲各地的社會學家、神學家和宣教學家,將在會期中與45位受邀者共同進行討論。

(取材自evangelicalfocus,2018年3月19日,台灣國度復興報Sylvia編譯報道)

祈禱:每位基督徒都能成為主的門徒。

著書分享離開伊斯蘭教經歷 護教家庫雷希英年辭世

美國護教學者納比‧庫雷希醫生(Nabeel Qureshi)9月16日因胃癌辭世,終年34歲。

庫雷希的父母是來自巴基斯坦的移民,生為伊斯蘭教徒的庫雷希在大學攻讀醫科期間信主,並在2009年醫科畢業前一年修畢基督教護教學,此後再攻讀宗教學和新約研究,並成為國際福音護教組織RZIM的講者。庫雷希在2014年出版處女作《在清真寺尋找,十字架下尋見》,分享他由伊斯蘭教改信基督教的經歷,作品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納比在2016年再出版兩本書,期間發現自己患上末期胃癌。此後一年多,納比一邊接受治療,一邊仍不忘在社交媒體發文和錄製影片,分享抗癌經歷和信仰觀點。離世前幾天,他在社交網站Facebook發出最後一則影片,呼籲基督徒應以愛與和平的心和不同信仰的人分享真理,並希望世人記得他流傳後世的是愛、和平、真理和關懷。他又請弟兄姊妹為他的家人禱告。

庫納希遺下太太和兩歲的女兒,他生前在眾籌網站發起籌募100萬美元醫療和生活費,目前籌得超過68萬美元。

美國出版商Crossway的執行副主席Justin Taylor在庫納希曾經供稿的網站The Gospel Coalition中寫道,庫雷希自小受父母栽培成為穆斯林,五歲已能背頌整本《可蘭經》。但他在大學期間通過與基督徒同學的信仰辯論而得到啟迪,並在幾年的尋索過程中發現基督教比伊斯蘭教更可信,因而放棄伊斯蘭教,改信基督教。這個重大決定讓他的父母感到被背叛,但神透過聖經親自安慰他。對於經常被稱為「前伊斯蘭教徒」,庫雷希曾表示希望以後能夠專注講述神道成肉身和救贖的大能,但一日有穆斯林,基督徒便需裝備好自己,以火熱的心與他們分享福音,建立基督的身體。

(來源:The Gospel Coalition及庫雷希的youtube影片,2017年9月16日,文奴翻譯)

禱告:求主安慰庫雷希的家人,並繼續引領更多穆斯林歸主。

信耶穌後,創作力會倒退?-【文化守望者】專欄

信耶穌的人因為有重生的經驗,有世人沒有的屬天視野,裡面有比這世界更大的力量,所以在理論上,在文化創新方面應該有更高的成就。但在現實世界裡,很遺憾,又困惑,我們卻看不見這是普遍的現象;相反,思想行為越是離經叛道的,創作力越是旺盛。在今日的藝術文化領域,正統的精神內涵往往只是依附陳舊的形式,給人「真理就是老土」的印象。

不時聽到別人說,某某本來很有才華,但信耶穌後,創作水平低落了,再沒有突破。不僅是信耶穌的,基督徒經歷生命復興後,都可能有這情況,而且在各種界別都有。他們誠心誠意追求神的使命,但創作上難求突破,後來索性放棄創作,可能轉做教會工作,圓了事奉的夢。如果這是神的帶領,轉換跑道當然是好事。但如果只是因為再沒有創作突破,而又不甘於過沒有使命的人生,就跟著主流的事奉路線,卻錯過神給他們的命定,那就太可惜了。

為什麼在信耶穌後,創作力大不如前?人生和人性都是很繁雜的,我當然沒有標準答案。我只能分享近年的觀察和體會。以前我是這樣想的,這些在創作上已有相當成就的基督徒,信耶穌後,在宗教化的環境下成長,「宗教化」在他們心思裡設置無形枷鎖,這不利於創新。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後來我閱讀創意心理學研究文章時,發現不少創作人是倚靠負面的力量引發澎湃的創作力。人們以為天才藝術家都是有憂鬱症、狂躁症的,好像情緒病,甚至精神病,和藝術才華是錢幤的兩面,但這是過於簡單的推論,其實換個角度想想,有些人本來就有情緒病、精神病,而恰巧他們又能借用強大的情感力量激發創作。

這個發現讓我想到,有些人在信耶穌前是倚靠負面的力量進行創作,信主後,知道不好,於是尋求改變,拒絕給負面情緒綁架,內心越來越平靜安穩。但是,過去習慣地靠著負面力量,當失去這精神支柱,便難以激發新的創作。但不是注定這樣的。重生的人有聖靈內住,理應有更活潑的生命力,但有些人脫離舊的,卻沒進到新的階段,卡在「平靜安穩」狀態下,不退不進。水不前進,就是死水,水是不會逆流的,表面是「平靜安穩」,實質上是倒退,走向衰亡。所有按神的形象被造的人都有創作的欲望和本能,當這能力步向呆滯衰微,是時候檢視真實的靈性狀況。


文@黃少芬

奪回所失 -【Joyce Meyer】專欄

我被劫了! 當我開始認真研讀聖經,並發現自己沒有活出基督藉捨身賜我的新生命時,這啟示對我猶如當頭棒喝。起初我真的接受不了,但我真的需要認識這真理,才能開始經歷那奇妙的改變,活出今天真正享受的生命。

作了信徒多年,昔日的我對與神同行並不著緊,終日只有愁眉苦臉,沒有經歷真正的平安和喜樂,且常有罪疚的感覺。感恩的是,透過約翰福音十章10節,神指示了我不用活得苦澀,並能靠基督得著豐盛的生命,但我必須作出改變! 於是,我求神指示我該作甚麼,才能成為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所說的「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當然,要成為從裡到外的「新人」是個漫長的過程,當我們接受基督作個人的救主,並重生之時,我們就有份於神的本性,像種子一樣,約翰一書三章9節:「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原文作「種」)存在他心裡…..」種子需經澆水,往下扎根,才能開花結果。扎根於基督的生命,就能結出這些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加五22-23),靠著神的恩典,我們能以面對人生的挑戰,並克服困難,讓別人見到基督活在我們心裡,並渴望得著我們所得著的。

要經歷這樣的人生,關鍵在於識別那到來「要偷竊、殺害、毀壞」的盜賊。(約十10)在約翰福音十章10節中,耶穌指出我們的敵人魔鬼,旨在叫我們離開神,但當你讀畢整章聖經,你會發現耶穌指責的其實是被魔鬼操控的宗教制度,因為牠最想攔阻你認識到神有多愛你,並你能透過與基督的關係,奪回魔鬼從你身上所偷去的一切。

當我認識到神對我無條件的愛,並祂為我的人生有美好的計劃時,我便明白到祂渴望與我建立深入、親密和個人的關係,而且基督徒的人生並不在乎宗教,而是與基督的關係,因為宗教就是那盗賊,攔阻我們變成基督的樣式。

當然,我說的「宗教」並不是指出席教會聚會。到教會去學習神的說話,幫助我們靈命成長,這固然重要,但我們要小心那靠行為表現的思維,它會誤導我們,以為神是否悅納我們,取決於我們的行為。

擁抱宗教態度的人會說:「我只要多禱告、多讀經、多作善事,或穩定出席教會聚會,神就會喜悅我了。」這樣,我們就像踏上跑步機一樣,疲於奔命的幹著各樣事情,為討神的喜悅。

事實上,與神的關係只建基於祂愛我們這個真理,它指出我們在基督裡的身份,我們認識到神有多愛我們,那是因為耶穌為我們死在十架上,透過祂的犧牲,我們能擁有所需的一切,成就神在我們身上的心意。

我們禱告、讀經、到教會聚會,幫助別人解決困難,這一切都是美事,但重點是我們所作的,只是我們對神的回應,而非為博取祂對我們的愛。我們要知道救恩是神給我們的禮物,我們為主而活是為了表達對祂的愛,這是關係,不是宗教。

在基督裡的新生命是十分美妙的,因為我們能因此成為神的殿,祂的靈也會住在我們心裡,與我們同工,在我們生命的每個範疇帶來修復和完全。當我們學習跟從聖靈的帶領,我們就能得著神為我們所預備的,並奪回本是屬於我們的一切!


文@Joyce Meyer
譯@Shirley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