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求問、求問、再求問 –【狂野的夢】專欄

你沒有資源、人際關係,及敞開的大門去實現夢想,是因為你沒有求問嗎?滿有信心的使徒雅各認為,不問與不接受聯繫在一起,至少在某些情況下是如此。「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雅4:2)神會經常使用人作為管道,來幫助你得到祂想你擁有的東西。換句話說,有時候你不得不去問那些有能力幫助你的人,因為神已經向他們展示了祂的旨意。

2014年,當聖靈告訴我這是「一年的求問」時,我相信祂的話。我尋求祂的臉,問祂想要我擁有什麼,以及祂在那個季節對我的旨意,我決心和祂一起夢想。祂告訴我,特定的人持有特定的鑰匙,去開啟祂想我走進去的特定的門,祂教會了我如何謙卑地求問。我只讓祂的靈指引我,安排我的步伐,在正確的時間,在正確的地點,與神有神聖的連結。

與此同時,我不允許恐懼或拒絕的聲音——或者害怕被拒絕的聲音,阻止我開口求問。我選擇服從神的引導,我明白即使有人告訴我不,我也不會比我求問前更差,我也不會因為我的請求被拒絕而受到冒犯或傷害。另一方面,如果神用某人來幫助我實現祂的旨意,那對每個人都是一種祝福。這是雙贏。我是誰,可以奪走別人的祝福就因為我太害怕去求問?

帶著這些啟示,我開始求問神,然後求問那些祂帶領我去找的人。結果令人難以置信。我不是數學天才,但我冒險地估算,我得到了我要求的95%或更多的東西,我要求了一些相當大的事物。

最令人難忘的例子之一發生在Charisma Media。我當時正在與一個書籍出版小組開會,討論第二年的出書構思。在會議中有人提出出版一本靈修書的想法,並請幾個著名的基督教作家來完成它,但是沒有人覺得主引導他們去答應。我聽見這話,我的靈就在我裡面跳動,但我緊閉我的嘴唇。我祈禱求問主,是否祂要我在那個季節讓我寫這本靈修書。

後來我記得,當我和這個小組的一名管理人員在電梯裡,我忽然衝口而出:「你一直在找人寫這本靈修書嗎?我想寫!」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說了這話,就像聖靈控制了我的嘴一樣!我的性格向來保守,通常不會大膽地向別人要很多東西,更遑論要別人給我一個寫書的機會了。而更令我驚訝的是,她回答:「這聽起來不錯!我們就這樣做吧!」

這本書是我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書,用三種語言,以及音頻形式出版。神使用這本書,和清晨的晨禱廣播來感動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如果我當天沒有求問神,同時沒有問那名管理人員的話,我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也不會看到這個狂野的夢想成真。 

追夢操練:練習向神求的藝術

許多人在請求別人幫助時,會用一些巧妙的手法或施展魅力。他們可能會暗示:「如果你幫我,我也會幫你。」他們可能會試圖讓你為他們感到難過或內疚,但這不是神的方式。

如果你相信神已經對你說話,那麼你就不需要玩遊戲,你可以誠實地請求幫助,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說出你需要什麼,但要向他們保證:當他們說「不」,是不會影響彼此的關係——你是認真的。

無論是對人還是對神,你都需要謙卑。你可以撒播「幫助」的種子,期待「幫助」日後能收穫。當神的靈引導你去幫助別人時,請立刻去做。加拉太書6章10節勸戒我們:「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而我們知道,我們為別人所作的事,神必照此為我們成就。去吧,開始聖靈帶領的求問吧!

(本專欄完結)


珍妮弗李克萊Jennifer Leclaire)是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覺醒禱告殿」總監;「新族類復興網絡」權威領袖;AWAKENINGTV.COM聯合創始人;目前已出版超過25本著作。本專欄文章節錄自其著作《狂野的夢》。

 

 

國際基督徒猶太人團契 創會主席埃克斯坦逝世

國際基督徒猶太人團契(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of Christians and Jews,IFCJ)創會主席埃克斯坦(Yechiel Eckstein)2月6日突然病逝,終年67歲。

組織發布訃聞悼念埃克斯坦。訃聞說,埃克斯坦是具遠見的領袖、拉比、朋友及同工。他是基督教和猶太人群體中的偉人,時刻協助以色列和猶太人。他締結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友誼,功績永垂不朽。

埃克斯坦在1983年創立IFCJ,畢生致力幫助低收入的以色列家庭和大屠殺倖存者,建立以色列國和猶太民族。組織多年來籌得超過14億美元善款,當中主要來自美國福音派基督徒。他們協助以色列境內的新移民,提供就業指導,兒童保育解決方案以及向有需要的人的提供協助。在他離世前的四年間,他協助了來自31個國家遭受經濟困難、迫逼及恐怖生活環境的一萬七千多人移民到以色列。2003年,組織更被當地報章Ha’aretz列為國內第二大慈善機構。

以色列總統里夫林發文告表揚埃克斯坦在人道工作的貢獻,稱他為「偉人、偉大的猶太人、偉大的猶太復國主義者。」總理內塔尼亞胡讚揚他「努力為以色列人民求福祉,強化基督徒群體與以色列的關係。他是一個祝福。」

喪禮在2月7日舉行,數以千計人士及名人前來吊唁。其女兒讚揚他對家庭、國家及工作忠心奉獻。她說:「你畢生為他人謀幸福,雙手不住地作善工。你永遠受人頌揚。」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 Jerusalem Post,2019年2月7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為埃克斯坦的貢獻感恩,願更多以行動支持猶太人的基督徒興起。

以色列人民聯同軍隊 為敍利亞難民帶來援助和盼望

七月初,非牟利戰爭救援組織Israeli Flying Aid在敍利亞西南部的德拉省連夜協助保護大批物資送予逃離阿薩德的上萬個敍利亞人民,這批物資包括帳篷、食物、嬰兒奶粉、藥物和衣物等,是由以色列國防軍Israel Defense Forces(IDF)的救援部門Operation Good Neighbor(好鄰舍行動)所捐贈。在當中的帳篷上,敍利亞難民會找到以「Salam Aleikum」(阿拉伯語「願你們平安」)開首的信函。

該信由Israeli Flying Aid 創辦人Gal Lusky以英文書寫。Lusky寫道:「縱然你們被視為我們的宿敵,縱然我們的義工正冒著生命危險在戰場上工作,作為在大屠殺中倖存的猶太人的後代、作為救援組織Israeli Flying Aid義工,以猶太裔以色列國民身分為榮的我們,寧可犧牲自己性命,也不會對被殘害的婦孺就手旁觀。」

在之後的24小時,她收到了不少的電郵回覆,當中甚至有感動她落淚的小孩畫作。Lusky表示:「我為此很感觸,我要讓他們感受到一點點的團結,以填補他們的心靈和肚腹。」

很多以色列人,尤其是那些住在戈蘭高地的人民,也跟Lusky一樣有助人的熱心。涵蓋32個以色列城鎮的戈蘭地方議會,在過去幾年也曾經數次呼籲市民為敘利亞難民收集需用的物資。議會發言人Dalia Amos指出,他們在7月1日獲得了史上最多的回應:「這一次我們收到整個以色列的人民巨大的迴響,而非只限於我們的社區。看見不同的家庭都為敘利亞的小孩子收集物資,給他們玩具、畫具、糖果,我認為這是一件十分令人振奮的事。當敘利亞母親看見他們的小孩開心的時候,他們也會感到高興。」當地甚至有工廠和商舖來電,希望可以捐獻不同的物資,Amos補充,每年他們在戈蘭所收集到的物資,都會透過IDF轉送予敍利亞人民。

美國的人道主義救援組織Friend Ships Unlimited(FSU)於2017年8月在IDF位於以敘邊境的前軍事基地建立了Mazor Ladach戰地診所,為戰爭中的傷者提供救援,為敍利亞難民收集物資。組織的義工領袖Teri Shields表示,他們已在以色列低調工作四年,只要IDF好鄰舍行動有需要,他們便會為之效力。

FSU的Shields說:「我們全都是義工性質,現時極需要醫生和護士加入我們。15人的團隊至今已在診所為約8,000名敘利亞人民提供醫療服務。」

對於熱切想提供幫助的以色列人民,Shields表示:「戈蘭高地的以色列人民有不凡的心思,竟然會施予他們的敵人,實在令我驚訝。」

Lusky說:「IDF一直冒極大風險做著令人驚嘆的救援行動,他們在過去的兩年半用上百萬人力物力,讓軍兵把受害的敘利亞人民救到以色列。」

IDF 好鄰舍行動自2016年6月起,已提供1524噸食物、90多萬公升燃料、近8千份尿布包、54噸嬰兒食品、2萬5千箱藥品和醫療工具、775台醫療器械,以及衣物、衛生用品和帳篷給敘利亞人民。Israeli Flying Aid亦已為敘利亞14間醫院提供價值共過百萬的藥物,當中包括由德州貝勒大學捐獻的儀器和美國猶太人組織送贈的藥物。

(來源:Breaking Christian News,2018年7月6日,Hannah Lo編譯報導)

禱告: 求主供應和保護正在戰火間求生的敍利亞人民,並保守以色列軍和所有義工的安全。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正確解釋是什麼?-【請教拉比】專欄

出埃及記2123–25節:若有別害,就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烙還烙,以傷還傷,以打還打。這條律法是關於當一個人致使他人死亡,或者導致他人身體的殘疾,應當如何懲罰的命令。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38-42節的教導與這條律法是否相違背?

拉比回答:

其實這段經文所說的並非字面上的含義,正確的理解應該是,解決傷害的方式不是奪去另一個人的生命、眼睛、或肢體,而是傷害者對於失去了生活能力的受害者的補償,用傷害者的健康眼睛、或者健全四肢等來幫助受傷者。這裡經文的原則是:我應當使用我健全的眼睛來幫助他們去看見,因為他們失去了他們的眼睛。如果我讓某人失去了一個手臂或一隻腳,我就要用我的健全的手臂或腳來幫助他,以此彌補他們的損失和因著功能失效而導致的行動不便等等。

馬太福音5章38-39節:「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耶穌說這話確認了這個原則——不要以惡報惡。在38節中祂說:「你們聽見他們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卻在39節中闡述了這個誡命的相反的一面,也就是讓受害者如何處理及解決衝突。祂告訴這個因著他人的行為而失去了一個家庭成員的家庭不要去復仇!因著另一個人的行為,不管是被傷害導致了一隻眼失明或一個肢體殘疾,還是其他的傷害,都不要尋求報復或者以惡報惡。這些誡命的兩個方面的重點在於不僅能使雙方保持和平,而且能讓傷害者為受害者提供補償,這使生活可以按照最佳的方式繼續前進。所以,耶穌並沒有改變這個誡命,祂只是闡明該誡命的真正含義。

如果每一次意外的死亡,或某人失去一隻眼睛或一個肢體,都要通過剝奪另一個人的生命、拿走另一個人的眼睛、或剁掉另一個人的肢體來增加悲劇發生的話,這又有什麼益處呢?這樣會導致持續不斷的損失和苦難甚至戰爭!神的律法和誡命的目的,是給生活在神的律法下的人民帶來和平、饒恕和豐盛的生活。


文@Ari Sorko-Ram (作者是以色列彌賽亞猶太人運動的重要領袖,也是Maoz Israel Ministries創辦人,精於教導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