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信徒集區 服侍社區 建立教會

2020年期間,美國知名華裔牧者陳恩藩(Francis Chan)舉家移居香港,回應神呼召他在「極端貧困者中建立教會、分享福音」的異象。兩位年青牧者在與Francis的一年同行中,受到鼓勵和啟發去建立新型態教會,以及聚集群體。禧福協會邊青事工負責人曾子聲(Lem)牧師,以及Roundtable Church創辦人楊亦田(Jason)分享了過去兩年帶領教會轉型的探索歷程。

學習付出 接受門訓

Lem分享,現在教會由5個家庭小教會組成,每個教會有12-15人。「我們對加入教會的人有較高要求,是要門訓年青人成為神國軍隊,其中包括了5大核心價值:敬虔的敬拜者、彼此相愛、裝備門訓、聖靈充滿的宣教士以及受苦的心志。」作為基督徒不是要想著如何過舒適的生活,而是要向神奉獻全部。「當身邊的弟兄沒有錢吃飯,沒有衣服穿,我們不會沒有感覺,而是應該盡自己能力去幫助和愛有需要的人。」

Lem 坦言,當初Francis分享這個建立教會的理念時,他覺得不可能,因為他們服事的對象是邊青。「過去我專門搞大型活動吸引年青人,我需要體貼他們的需要。後來Francis開始門訓我的年青人,大約有20人。當時我還是覺得,香港的年青人不會接受這個方式。然而結果卻剛好相反,我很驚訝,那些對信仰認真的年青人非常喜歡,反而不會趕走他們,而是都想認真跟隨。」以前叫他們禱告很困難,現在年青人每天晚上都自發禱告,互相監督讀聖經、服事和奉獻等,根本不需要提醒。在過去一年多,有差不多30人受洗加入教會。

點燃年青人的火

Lem又談到,小教會的好處是,成長有目共睹,大家彼此認識,可以學習如何愛對方。「我們的教會一週見面4-5次。我們鼓勵大家搬到一起住,現在我們大約有一半人住在佐敦。我的家每天晚上開放到凌晨1-2點,常有人出入,這是一個很好的門訓方式。我們常常一起聊天和商量各種決定。「生命中的罪逃不掉,發脾氣逃不掉,讀聖經也逃不掉。每個人都被人關顧,也要關顧人。」

上月,教會的年青人在網上參與美國The Send(差傳聯盟)舉辦的特會,生命被點燃,主動地不斷出去接觸人傳福音。在過去的週六,已經多了10位新朋友來參與聚會。最近一次星期日的聚會延續了7個小時,年青人在最後大力爆發祈禱,幾乎難以停止。Lem分享,作為一個牧者,那些20歲左右,來自基層破碎家庭的年輕人願意如此聚集祈禱,是一件很安慰的事,看到聖靈在做奇妙的工作。 

使命群體

Jason的教會於兩年前開始從家庭教會模式,轉型到使命群體模式(Missional Community),意思是指一群信徒立約委身,要共同分享生命,共同為耶穌得著一個特定的社區和群體。目前Jason的教會有3個使命群體 ,分別在沙田,深水埗和炮台山,除了平日各自運作,每個月有一次大家庭聚集。他們鼓勵使命群體一起集體聆聽尋求主,領受國度的使命。當他們知道神託付給他們的宣教禾場,他們就開始調校生活方式,時間表,住的地方,教會運作模式,去配合宣教禾場的文化。「正因為每個使命群體有自己獨特的使命,所以他們如何表達和演繹自己的教會都有不同。這是神呼召我們去作出嘗試,如同先鋒和催化劑一樣,走前一點點去擴張神國境界,希望能鼓勵和啟動多些信徒起來,隨時隨地任何人都可以建立教會。」

深水埗使命群體在家中舉行浸禮

活出慷慨文化

Jason的使命群體位於深水埗,其中有幾家人住在同一幢樓。他們開始嘗試活出初期教會凡物公用的生活方式,共享食物、時間和空間。「我們都不鎖門,我們家就好像一個飯堂,不用提前通知,隨時來到就可以坐下來一起吃飯,一定足夠。我們願意這樣做,希望活出聖經中所說的款待,醞釀一種開放和慷慨的文化。」群體中有一位弟兄,原本每天開車去上班。當他得知Jason他們每天要親自送孩子上學,路途遙遠,於是主動把車讓給他們用,自己坐地鐵去上班。弟兄還開放自己家的客廳,作為群體主要的共享空間。「雖然我們常常開放自己的家去款待他人,但神的供應也足夠我們所需。我們開始看到天國的經濟效應,大家都願意拿出自己所有,樂意與人分享,就沒有人有缺乏。」

Jason (左) 開放屋企接待少數族裔

Jason又分享,過去這兩年,他們的孩子也一同經歷了很多,面對挑戰,與神冒險的時刻。「他們見證了情緒病人、無家者在家中同住一個多月,也參與一個月一次歡迎吸毒者,無家者和難民來家中吃飯的愛筵。我們也經歷過為著搬來深水埗一同尋求主。孩子和我們一同經歷神的大能和信實,就是給他們最寶貴的教育。」同時,孩子會在聚會中發預言,分享見證,以及神如何透過日常生活教導和挑戰他們。「他們的分享很有能力,我們大人都受到鼓勵和祝福,也被他們的單純和信心感動。」孩子也成為他們接觸社區的秘密武器,能夠打開談話的大門,軟化人心,帶來突破。

Jason帶著孩子探訪露宿者為她慶祝生日

(記者莫嵐報導)

 

 

扎根教會DNA 尋求轉化 到處建立小教會

疫情不斷打亂了全球的格局,更打亂了教會的常態,令更多教會在全新的環境中尋求轉型和更新,來自信義會蒙恩堂的周輝牧師在多年前已經帶領教會走過轉型的道路,最近他還出版了新書《到處都是小教會》,分享他教會轉型及建立小教會的經驗,鼓勵信徒植根教會DNA,突破框架,發揮才能,建立教會。

牧師被門訓

周輝牧師

早在多年前,周輝牧師已經在尋求教會轉型,他坦言,當時自己的心不是很純正,覺得轉型就能變成大教會。他們看了一本書,上了一個課程,就開始做,結果不到2年,教會出現了很多問題,甚至同工也被調職。就在那時,周認識了一位牧師,並接受她的門徒訓練。「當時是我第一次學習何謂『埋身』(近身)門訓。在過程中,我曾被她責罵,但在責罵的背後我看到很多愛。她需要牧養一間頗大的教會,卻仍然來關心我。」現在,周的教會將主日學和查經班等都拿走,只做門徒訓練。弟兄姊妹為門徒上完基本訓練後,就會按著門徒的進度和需要,慢慢進入「量身定製」的訓練歷程。

帶頭改變

在教會轉型過程中,周分享,最大的阻力是自己這個牧師。「我有太多框架,如果我不能先突破,他們也不能突破。」關於做門訓,最初周很抗拒,心態是弟兄姊妹做就好,自己很忙,需要講道,教主日學等,而弟兄姊妹也不敢質疑。「但是作為牧師一天不做,他們也不懂如何去做;自己不先轉變,教會也不能轉變。」

蒙恩堂的教會異象和主題

過去主日崇拜,周會穿牧師袍,自己也感覺很好。第一次選擇不穿袍,以及走下講壇,周直言,他緊張到心都快要跳出來。「當時我手還摸著講壇,弟兄姊妹不知道我很緊張,因為我要離開這個很保護我的地方。」周發現,原來轉變是很難的,而且很多時候不是傳統的阻力,而是自己是否願意踏出這一步。

長輩的支持

很多人認為,教會轉型會失去一群長者,但周沒有這個感受。當時他希望教堂更有活力,想將原本的傳統木長凳換走,第一時間是擔心長者是否願意。「於是我一個個去問長者的意見,發現他們原來不如我們想像般守舊。很多長者都説,轉吧,我不捨得,不過教會需要進步。」第一次在崇拜中加入敬拜讚美,當時感覺很吵。有一次崇拜之後有位老人家對周説,敬拜很吵,不過你們繼續吧,教會需要。「想起他們我就很感動。我們的長老,今年100歲,如果不是因為疫情,每個禮拜他都會坐在後面參加崇拜,他從過去的禮儀崇拜到今天唱讚美詩歌,我肯定他有9成的歌不會唱,但他願意每個星期回來支持我們。他們裡面是有掙扎,因為這些改變與他們人生走過的路不同,不過他們想祝福下一代,所以心懷很闊。」

這幅瓷磚畫是由蒙恩堂的長老所繪的

萬事起頭難

華人是很心急的,做了一件事,希望兩年之後就有很大的改變。但實際上教會轉型的最初一兩年,沒有任何實質的改變可以見到。「第一年,我花了9個月訓練的第一個小組分成兩個小組,多了兩個組對整個教會來說是沒有分別的。然而2、3年過去後,出現幾代門徒的改變,大家才能感覺教會的不同。要熬過這個時間,就要放下自己的企圖心。」周又指出,作為牧師,當然想教會增長變大,但牧養是他們的責任,變大是神的恩典。

小教會的誕生

在教會轉型後,周發現教會不是繼續增大,其次開始看到弟兄姊妹並未得到最好發揮,於是尋求是否有更多發展平台。「在教會60週年時,我們進行集體聆聽,領受到做小教會。」周開始時不懂何謂小教會,甚至去美國觀摩其他教會模式,但他發現別人做到的,他們在香港未必能做到,這幾年發現,他要學的不是模式,是好好扎根自己的DNA。「雖然是小教會,但我們不要將目光放在數字上,而是放在教會建立時的DNA上。如果教會的其中一個DNA是『愛耶穌』,即使教會人數很少,然而它是一間愛耶穌,願意帶門徒的教會就可以了。」

最近2、3年,教會差派弟兄姊妹出去建立小教會,並且釋放小教會成員不需要星期日回來參與崇拜,他們認為,好的基督徒不是看是否在主日出現,是否有十一奉獻等,而是看他們是否愛耶穌及懂得訓練下一代。

植根教會DNA

「在最初轉型階段,我的老師就提過我,不要做太多表面的東西。」很多同工一進入轉型,就說要改崇拜,改制度,其實這些都不重要,因為人不轉變,改變其他表面的東西只會引起大家緊張,不會長久。

 我們很懂得抄,哪裡有成功模式,我們就會去抄,無論是香港還是外國的經驗,然而我們很少看到自己的DNA,或者花時間於教會的DNA中扎根。」周認為,教會是可以百花齊放的,小教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現在的情況是,我們很容易一窩蜂去學,有些人學到了外殻,但做不到生命,很快一有風浪來,就會轉。

門訓的傳承

心平(左),心平的門徒(中)與周輝牧師(右)

周的其中一名門徒心平分享,一開始她聽到牧師説要門訓自己,她是極度緊張的。雖然她過去在小組中不斷成長,但從來不懂如何與神建立關係,以及聆聽神聲音。然而在門訓中,心平學習如何親近神和祝福下一代。「門訓讓我看見身教很重要,我會和牧師一起去服事和工作,看他如何活出生命。」

後來心平在禱告中聽到神吩咐她去為別人做門訓。但當她去做近身門訓,門徒出現各種情況,令她自我質疑。「但當她們有微小的改變,就覺得一切都值得。牧養不是一朝一夕,一個人的生命改變是用年來計算的。我本身也是很急的人,很想很快看到改變,門訓讓我看到,我是牧養生命,不是一件事情。」

(記者莫嵐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