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呼召教會服侍貧窮人

香港一直有基督教機構在社會上參與扶貧工作,但教會在服侍貧窮人上卻仍未確立清晰角色及路向。建道神學院信培部早前舉辦「從觸動到行動──香港貧窮問題與教會的回應」講座,由學者分析本港貧窮問題現況,牧者從信仰角度看扶貧工作,鼓勵教會承擔關懷貧窮的工作,再由前線同工分享關懷社區貧窮人士的實戰經驗,反思信仰如何回應日益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

 最低工資只能買一杯咖啡

krt324-16a
.葉兆輝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引述研究分析香港社會的貧窮現況,指出若以最低工資相對物價來計算,本港勞工的購買力偏低。他舉例稱,瑞士蘇黎世的最低工資時薪(港幣199元)可在當地購買超過三杯鮮奶咖啡(Latte,蘇黎世售價約港幣56元一杯),而日本東京(最低工資時薪港幣59元)則可買約1.5杯(東京售價約港幣35元一杯),但香港的最低工資時薪(港幣32.5元)卻只能在本地買約一杯Latte(約港幣30元)。當購買能力愈低時,人的快樂指數亦會較低。「在我們的制度上,是否對低技術工人有所虧欠?」

葉又稱,過去十年,香港貧富不均的情況愈來愈嚴重。1991年的家庭收入中位數是月入9,964元,2001年上升至月入18,710元,但2010年卻仍是月入20,500元,可見社會中有許多人並未受益於經濟增長。他認為,扶貧工作不應只處理人們的需要,而是要深入了解社會制度如何造成問題。

教會有一定影響力

他提醒教會,推動扶貧工作時必須按地區需要而行。而香港貧窮地區有七大板塊,就是﹕一、元朗東北、北區西北區;二、元朗北、天水圍;三、屯門中部;四、東涌;五、葵青北、荃灣南;六、深水埗、油尖旺北,以及七、觀塘、黃大仙中、九龍城南。每個地區貧窮問題的原因都不同,其需要也有所不同,例如深水埗以長者為主,若教會在逐區建立兒童中心便為不合。有些地方社會服務的「供應」很多,但需要卻並不多。教會進行扶貧工作時,需要參考數據,令工作更有效。

葉鼓勵信徒應將貧窮問題看成「關我事」的,且不單止去想要「做什麼」,而是要思考「怎樣做」。事實上,全香港有千多間教會,四十多萬名信徒,對社會必定能發揮一定影響力。

耶穌是尊重貧窮人的主

.蔡少琪牧師
.蔡少琪牧師

建道神學院副院長蔡少琪以不同角度看教會扶貧的參與,指出教會本身不應只是進行扶貧事工,教導與推動信徒關懷貧窮亦十分重要,特別可以在講壇中分享相關信息。例如強調耶穌本為富足,卻成為貧窮,一生以貧窮形象示人。但蔡同時強調,教會對貧窮的教導必須整全,例如要認知到有些貧窮是當事人有責任的。另一個教導是,神是會為貧窮人伸冤的,但神同時是公道的,不會只偏袒貧窮人。此外,馬太福音11章提到「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是耶穌作為彌賽亞的記號,「關心貧窮人」是認出基督的標記之一,因此教會也應該帶有這樣的記號。蔡指出,耶穌是「尊重貧窮人的主」,更曾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路加福音 22:29)在拉撒路與財主的比喻中,在世貧窮的人在死後得以在亞伯拉罕的懷裡蒙福。是否相信貧窮也是有福的,是關乎屬靈眼光,以及如何看待生命價值。蔡強調,耶穌在世時,也是一生貧窮的,能夠明白貧窮人的故事。耶穌是救贖貧窮人的主,也是一生提拔貧窮人的主,祂會使用貧窮人。最後,耶穌呼召和激勵人一生服侍貧窮人。

教會扶貧旁觀者多

.廖嘉敏傳道
.廖嘉敏傳道

「基督教超窮教會」傳道廖嘉敏分享,其教會以「超窮」命名,意謂靠著耶穌,生命可以「超越」物質生活上的貧窮,擁有豐盛的人生。他們在太子的一間餐廳聚會,日常接觸及服侍該區的基層人士,並向他們傳福音,提供門徒訓練。在她服侍貧窮人的經驗中,總結到一些教會參與扶貧時應注意的問題。首先,旁觀關心的人雖然多,真正參與者卻少。第二,物質擺上比較多,但願意投放時間者少。第三,教會較常以事工為本,重視果效,卻不是以服侍人為本。第四,教會比較多回應貧窮人的生活問題,卻較少回應生命的問題。第五,教會應留意其扶貧工作是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炭,所提供的服務是否受助者的真正需要。第六,教會要注意其服侍是放煙花,還是細水長流。她提醒信徒,我們每個人都是蒙恩的罪人,服侍貧窮人時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單單分享主耶穌的恩典。

 

(記者陳淑安報道)

[國度觀點] 教會扶貧使命應有思想改革

香港的貧窮問題已討論多時,學者和社會提出的解決方法包括:改善福利及退休保障政策,遏止樓價大幅上升,增加基層就業計劃等等,而教會對貧窮問題的介入,最為普遍的方式是慈惠服務。教會向來有「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精神,而且有龐大的中產階層,動員力也高,較為有優勢發展慈惠服務。但根據教內關懷貧窮的團體的經驗,向信徒募捐其實不易,無論是教會或個人家庭都有財務壓力,當自身的需要凌駕於別人的需要之上,「施比受更為有福」就只會是崇高的理念。扶貧的挑戰正正就是思想的挑戰。

解決貧窮主要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解決物質和肉身的需要,例如糧食支援、災後重建、醫療服務等,相比另外兩個層面,滿足外在需要最容易入手和處理,有時候也是最緊急的。

第二個層面是社會制度的改變,這是現今社會討論得沸騰的議題。當貧窮被制度化時,若不改變制度,貧窮問題只會一直存在。但改變社會制度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社會討論,涉及眾多持分者,各有不同觀點,而且任何制度上的改變都會對整個社會有深遠的影響,所以是漫長的過程。教會對社會制度有不同的見解,並不容易有共識及共同的行動。

第三個層面是思想的改變,這是較為容易忽略,卻是個人和社會的貧窮問題的關鍵因素。貧窮有外在的因素,但也有個人的因素,無論是外在或個人內在,都是與人的思想有關的。有教會稱之為「貧窮的靈」,是以「貧窮心態」彰顯,也可理解為「貧窮思維」,有此思維的人在外在可能不像貧窮人,但內心卻認為自己太貧窮,以致不甘心奉獻,也不樂意施捨助人,內心充滿焦慮、不安全感,因不知足而愁煩,實際上已陷入貧窮的詛咒。

聖經從舊約到新約都有慈惠的教導,這是信徒的責任,但聖經也有處理貧窮思維的教導,「施比受更為有福」,「凡事感恩」,「知足就有喜樂」,有數之不盡的教導是消除貧窮思維的良藥。事實上,教會在講台上向來都有這些信息,但僅作為牧養信徒的靈糧,而少有向社會宣揚這是革新社會的精神。不忽略人的物質和肉身需要,不否定制度化貧窮問題,但也不要輕看心靈的富足正是基督信仰可以為世界帶來的最強大資源。

【Kingdom LIFE】關懷貧窮 體現真實信仰

左起﹕梁俊豪、冼嘉儀、何偉圻、趙崇明

近年,教會年青人流失問題嚴重,其中一個原因是年青人覺得教會「離地」,對社會問題關心及行動不足。事實上,關懷社區需要是教會使命之一,問題在於如何實踐。香港神學院、使命公民運動及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早前合辦「窮途」青年論壇,邀得神學學者、社關運動核心成員及機構社工主講,探討教會在關懷窮人路上的角色

早期教會的社關

香港神學院聖經科副教授梁俊豪首先分析聖經中的慈惠工作。他指,舊約聖經要求人在農耕制度中關顧貧窮人,特別是應付那些「暫時性」貧窮的人,而新約聖經之中,耶穌及其門徒特別多照顧「結構性」貧窮的人,例如長期病患者,更處理他們的深層次生命問題,如「罪的問題」。「比照顧一餐兩餐更多,是更革命性的改變。」

他提到,初期教會關於慈惠的教導主要是接待信徒、為逝世信徒埋葬、探望為義受逼迫的信徒。然而他亦找到些初期教會關顧未信者的例子。就是在公元二、三世紀時發生瘟疫,基督徒奮不顧身照顧病者,因而患病死亡。在天災人禍時,早期信徒就能突破框框,把慈惠工作伸延到教會以外。

不用「說」的福音

平等分享行動核心成員冼嘉儀指出,社區中最有需要、生活最困難的人,未必可以受惠於教會或機構舉辦的活動。例如靠拾紙皮維生的公公婆婆,要小心看管花大量時間拾來的紙皮,必定沒有時間參加教會舉行的嘉年華。她指出,大部份教會或機構都希望聚集更多人,讓其他人看見。平等分享行動的理念卻是「一盤散沙」,就是把關顧別人的價值觀分享出去,像沙一般四處散播,不需要「做大事」,只需要每個人在自己的社區關心身邊人的需要。

「平等分享行動是信念、價值觀、生活模式,著重人人身份平等,也著重分享。」她強調,「老實說,少少物資能幫得上什麼?幫不了他脫貧其實也沒用。不要看自己所做的事『太高』,事實上做與不做的分別不大。我們希望大家有分享的心態。」參加者不分是否信徒,也不分是什麼教會、機構。透過行動,冼嘉儀跟街坊建立了彼此關係,了解到他們的實況。曾有無家長者受了傷卻不肯入醫院,因為怕家當會不見了,冼便把對方的家當帶回家,替他保管。

有一次,有位街坊問冼嘉儀是否不開心,引用聖經安慰她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冼感到十分驚訝,原來自己雖然沒說,對方竟然都知道自己是基督徒。「原來不一定要用口說出來。教會一年一次的活動,當然也比沒有好,但作為信徒,甚至是作為一個人,跟街坊同行,也是傳福音的渠道。」她表示,傳統教會的福音只是關注人死後靈魂,而耶穌的福音卻關注人現世群體生命。

社關不可流於物資

關懷無家者協會資深社工何偉圻指,跟貧窮人同行是自己有福,如果過程中覺得辛苦,那是不合乎聖經的。他帶領大家反思如何看待貧窮人及貧富不均的問題。他曾接獲某些大型教會來電稱,他們活動後剩下一些食物,要送來給無家者,感覺非常不尊重貧窮人。「貧窮問題是跟公義有關的,你光顧貴價食物還要吃剩,本身已不公義,還要把剩食送來給無家者﹗」

何偉圻指出,教會的社關行動多流於物資。他強調,關懷貧窮人工作涉及靈性層面,跟貧窮人相處中會有平等,彼此生命可以交流,並且會時常記掛他們,那是貼近基督的經驗。而在貧窮上身上,更令何偉圻明白什麼是「人的絕處」,因而更深經歷信仰的真實。

他觀察到,教會的人力財力足以影響很多,而且充滿社交性、社會習慣、專業、興趣、儲備。關懷無家者協會不斷跟教會合作,了解不同教會的結構及特徵,商討如何去回應社會的需要。最近,協會更大膽向教會提出,將物業借出來回應無家者的需要。「貧窮人除了缺乏錢,也缺乏發展的空間,教會卻充滿空間跟社區合作。」

(記者陳淑安報道)

對人性不能完全樂觀 -【文化守望者】專欄

之前參加一個神學講座,與會者輪流發言時,有人就說:教會忽視了社會的結構性的罪惡,而講員用誇張語氣覆述「結構性」這詞語,突顯這是今天流行的用語。正因為忽視結構性的罪惡,於是教會每次有針對個人倫理道德的罪惡時,就被批評有偏頗。將罪惡制度化,也是罪,而社會不能沒有制度,制度需要正確地建立和維護,而被破壞的制度就需要重建。但為什麼我們會忽視?我想起一次遠足的經驗。

有一次跟弟兄姊妹郊外遠足,上山時我感到吃力,所以慢下來,最後遠遠落後其他人。心臟和雙腿都軟弱,但我的大腦還有思考的能力。我想起跟教外朋友或行山隊的遠足經驗,他們會安排殿後,即留守在最後的人,確保在行程中不會遺留任何人。另外在分岔口做標記,讓後面的人知道走哪條小徑。相反,跟弟兄姊妹遠足,對安全措施較為鬆懈。比較之下,就感到有趣。有時候不是有沒有這方面策略的原因,我想出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弟兄姊妹在「慣性」相親相愛的關係裡,感到大家必然會互相扶助,對屬靈安全網很樂觀,自然地輕忽了針對人為錯失的措施。誰會在自己家裡設立制度呢?有的都是潛規則。

而教外的遠足隊,成員之間關係不深,或是根本是陌生人,不會經常注視你的安危和需要,於是感到需要設立安全措施,確保不會發生不幸的事情。當我們對人性樂觀,指望大家用愛心相待,有憐憫,有恩典,就不會去想到制度化的需要,幸福建基於愛的關係上,這是真理。在教會裡,我們還可以在溫室中學習愛的功課,不倚靠制度,有人犯錯了,就會有人在基督裡寬恕,有人接納,跟著大家就痛哭擁抱,到下次有人犯錯,這恩典的循環便再次發生。當然教會也不是完全沒有制度這回事,但在學習成為天國子民的地方,恩典勝於制度。但在社會裡,若對人性有完全的樂觀,因而輕忽制度,就會有危機。保護,也是一種愛人如己的行動。

當良善與兇惡並存,我們需要設立安全制度,我們所完全信任的不是(墮落後)人性,而是公義的神。在未完全得贖的世界,祂仍向世人廣施恩惠,包括保障安全和權益的制度,都是有祂的掌權。


文@黃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