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耶路撒冷之旅(上)-【無限商機】專欄

我們的耶路撒冷之旅,是從一個微小的起點開始的。當「國際基督徒商會」的國際董事會決定在1991年於耶路撒冷召開董事會議時,我們有幸能看見第一批空運的俄羅斯猶太人返回以色列家園。我們眾人都參與在這一趟返途的贊助。1991年5月23日凌晨3點30分,我們與猶太事務局的代表站在一起,等候著第一批俄羅斯猶太人回到他們的應許之地。何等榮耀的時刻!他們魚貫地從飛機的階梯上走下來,男女老幼,有的哭泣,有的歡笑,有患病的,也有健康的。他們全都受到人們歡欣喜樂地迎接!當他們一接觸以色列地時,許多人流淚親吻著停機坪,不管老少皆如此。

當他們全都下飛機後,我們受邀站在一個特別建造的講台上。以色列國歌響起,我們應邀發表簡短的致詞,歡迎猶太人回到他們的故土家園。我代表「國際基督徒商會」領取一個牌匾,作為這次偉大時刻的紀念。當天稍晚,猶太事務局邀請我們在耶路撒冷共進午餐,一位代表猶太事務局的資深發言人挑戰我們說:「你們是『國際基督徒商會』。你們務必在以色列協助我們,為回歸的猶太人創造工作機會!」

這對「國際基督徒商會」而言是嶄新的一步。我們開始告知分佈於世界各地的代表,調查他們能從以色列進口的產品型態,以便符合他們國家的市場需求。我們以禱告的心,開始了在以色列提供工作機會的預備,為那些回歸的猶太人給予實質的幫助。

為了促進整個過程的進行,董事會同意差派雅思特和我到以色列進行為期兩週的探訪。政府代表及以色列出口協會皆熱情地接待我們,我們雙方都同意攜手密切合作。我們的探訪是一次美妙的經歷,雅思特和我非常感謝神,奇妙地為我們開了門。我們決定到最頂級的餐廳用餐慶祝,以此向主表達敬意。當我們的餐點上桌的時候,我留意到兩位男士坐在較遠的角落邊,主清楚地告訴我關於其中一個人的事。聖靈給了我智慧和知識的言語,而我全神貫注地聆聽,雅思特注意到了,問我怎麼回事。當我安靜地向她解釋時,她沈默了下來,我們幾乎一言不發地用著餐!

我結帳後起身準備離開。雅思特訝異地說:「你不去告訴他嗎?」我很緊張,不確定是否能去打擾他們。然而我妻子給了我所需的鼓勵,於是我走過去了。「請原諒我侵犯你們的隱私,」我開口說,「我有重要的事要對你說,先生。」「什麼事呢?」「主說……」接著我停頓下來,因為我想起有人曾警告我,在以色列那樣說話你可能會被踢出去!

「是的,請說!」他催促我,好奇著我有什麼話要說。「主說只有你能做你目前正在進行的事,但你必須聆聽你的內心。不要妥協,或受到任何人的壓力而有所行動,否則你會兩頭落空,而傷了你自己。假如你聆聽你的內心,神將會祝福你所做的事。謝謝您。原諒我打擾了。」

我迅速離去了。除了主給我的話語以外,我沒多說任何話。我甚至沒留下我的姓名,或索要他們的名字。然而當我們離開餐廳時,聽見他們輕呼:「哇!哇!」

過了幾個月之後,我在美國參加「國際基督徒商會」的董事會議時,有電話從華盛頓的以色列大使館打來。有四個人想要見我們:一位美國參議員、一位以色列將軍、一位主持人,以及「耶路撒冷郵報」報社之子。他們為什麼想要見我們呢?我們究竟該做什麼?

我們感到相當戰兢,決定翌日撥出半小時見他們。於是他們來了,由於我是「國際基督徒商會」的主席,他們便邀請我參加有史以來首次在耶路撒冷舉辦的「基督徒禱告早餐會」,為了向以色列政府致敬。當他們談論這件事時,我突然想到這與我在耶路撒冷的餐廳裡遭遇的事有關。我分享當時發生的情形,十分確信的是,與我說話的那位男士必定是促成這事件的主因!當他們發現這點時,我們的賓客不僅要我出席餐會,還要我加入講員的行列。


文@剛納‧歐森

(節錄自《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作者是國際基督徒商會(ICCC)的創辦人及主席,也是一位企業家。他以神國原則在職場中服侍,並經歷神在生活中的超自然帶領。)

按此購買《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

以薩迦族類正興起 職場與先知性配合

亞太國度錫安使徒中心創辦人陳騏牧師4月12-14日到訪香港,於「以薩迦族類正興起」聚會中分享先知性預言的教導與操練。會前他接受本報訪問時,談到對香港職場信徒與先知使徒合作的關鍵,以及先知性進深的實際操練。

陳認為,現代的以薩迦的族類正興起。聖經中,以色列的以薩迦是個大支派,他們很敏銳神在不同的時間或節期當下的心意。到了現代,在各領域或公眾場合,有以薩迦恩膏的人更善於安排人、事、物要做什麼,以及何時要做。從耶穌身上也能看見這恩膏的彰顯,他所釋放的說話貫穿歷史,又切合當下。「我相信這個季節神要興起末後的以薩迦族類,是與神合一、同心同行的人。他們是一群帶著神的靈和大能的族類。」

陳又指出,華人都很喜歡算命、認識自己或未來的事。當華人信徒的以薩迦恩膏開始運行,不但可以認識自己,更可以運用它的功能性,幫助各地的華人。在香港服事了五年,陳發現香港有西布倫的恩膏,也就是擁有開啟財富和職場之門的鑰匙。他領受:「香港要留意在職場上與以薩迦的恩膏配合,在職場商業上幫助神的百姓在人際關係、財富及各行各業突破。在未來七年,我們會看到神有很大的財富恩膏在香港釋放,教會要領受未來七年的大豐收,使徒性的恩賜會在職場帶來極大的突破。」

陳又建議「以薩迦要跟西布倫聯手」,西布倫代表職場人士,以薩迦能夠指出方向、命定和行動。當兩者結合,以薩迦可以告訴職場人士面對財務業績時,該如何突破。當一個企業與使徒先知結盟的時候,就開始一個奇妙的旅程。神給每間公司都有命定,有以薩迦恩膏的人可以告訴公司老闆或高層該怎樣做,得著這些領袖,看見他們轉化。「你要把握老闆見你的五分鐘,將重要啟示告訴他,讓他在短時間內看到突破。企業不能等待,事情要發生,有決定要作,但你要教導他們尋求神的話語,用神的原則,等候神奇妙的事出現。」

興起先知性需要有很多教導或訓練,因此陳一直在各地舉辦先知性和預言的系統教導,盼望興起華人先知和使徒。預言要提高準確度,心和動機必須純正,有愛心。他又指出,要提升先知性需要三個「大量」:大量方言禱告、大量讀經及大量讀書。先知要為主預備道路,為主預備合用的器皿,因此必須有主工人的性格。「先知和使徒好像天堂特務,他們必須經過嚴格的生命訓練。」

 

(記者林暐皓報導)

【Kingdom LIFE】開創時尚自然風婚紗 以嫁衣祝福新家庭

穿上潔白婚紗,在婚禮上展現最美麗動人一面……是所有新娘子的美好心願。婚禮是在神面前立下婚姻盟約的開始,婚紗設計師Winnie Li 透過為新人設計嫁衣,看到神對家庭的心意,她希望每件出自她手的婚紗都能盛載神對一段婚姻的美好祝福。

美麗自然的輕嫁衣

Winnie從事婚紗設計行業,曾在電視台工作,接觸不同衣服的設計,其中一環就是晚裝。「在電視台工作的5年中,我的工作是幫助明星設計晚裝,例如選美,一些大型節目等,那時候就接觸到晚裝設計,覺得晚裝不一定是老土的,也可以很美。」10多年前,Winnie發現香港的婚紗晚裝的質素非常參差,而且當時的時裝設計師不會想做婚紗晚裝,因為覺得婚紗比較老土,不時尚,很少設計師接觸這一範疇。Winnie反而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於是和幾個朋友一起創立了一間婚紗店,開始自己設計婚紗。

.基督徒陳嘉寶穿上Winnie設計的婚紗

與傳統的婚紗相比,Winnie設計的婚紗帶有時尚感,吸引不少名人或明星找她為自己量身設計。「由當年開始到現在,我們設計的婚紗都會加入時尚元素,以致客人不覺得老土,新鮮感很高。」10多年前香港沒有太多外國品牌的婚紗可以租或買到,所以他們的婚紗頗受歡迎。很多客人也反映,曾試過外國品牌的婚紗,但始終因為西方人與亞洲人的身材不同,他們設計的婚紗的線條比較難駕馭。Winnie有一點比較堅持,外國近年很多款式都比較性感,她認為新娘穿著應該有一個合適的尺度。「我的設計會用一個合宜的方式去更多呈現美感。另外,我希望設計的婚紗令新娘子在結婚當天能做回自己,穿得輕鬆自然,帶有一點童趣。新娘也可以呈現出少女的感覺。」

.Winnie的新系列婚紗「輕.嫁衣」

祝福家庭的呼召

Winnie在2006年信主,當時公司的生意正經歷快速發展。「我問神,如何在職場榮耀祢?我覺得工作和信仰似乎關係不大,除了做好工作份內的事,我還可以做什麼呢?」Winnie一直都沒有答案,直到幾年前,突然明白神給她工作中的呼召,然後開始設計新系列的婚紗,然後又慢慢明白神對家庭的心意。Winnie從神領受:「我可以透過我的工作去祝福這些新建立的家庭。」婚姻由開始籌備到婚禮的舉行,Winnie體會到無論是直接服務客人,還是透過設計嫁衣去接觸他們,其實每件嫁衣都是包含著一個祝福和祈禱,是神在背後去堅固一個家庭。

.婚紗設計師Winnie

Winnie兒子就讀的學校很注重建立家庭祭壇,他們一家三口常常會一齊敬拜祈禱。Winnie笑說:「每次的家庭祭壇,神的臨在都很強烈,我和先生都會被聖靈感動不停流淚,令我的兒子覺得我們很奇怪。」Winnie很感受到,神對每個家庭的心意是恢復對祂的敬拜。Winnie認為,基督徒只在每個週日返教會是不夠的,尤其是她的兒子今年7歲,如果只是上主日學,吸收到的很有限。現在由他們夫婦教導他聖經,家庭一齊崇拜,結果就很不一樣。「我記得在一次家庭崇拜中,神對我說,你給予了兒子一份很好的禮物。當他長大,回想這個畫面,爸媽一起敬拜神,是多麼美好。」

以經文設計婚紗

在大部分工作時間中,神給予Winnie的設計想法都是很自然流露的,但偶然在設計中覺得思路卡住了,Winnie會放下手中工作去祈禱,然後神會教曉她如何做得更好。例如,2017年一位基督徒藝人計劃結婚,Winnie一知道這消息就主動接觸他們,想贊助他們當日的服裝。開始時這位藝人沒有什麼反應,結果輾轉之後她得知原來自己的造型師結婚時,也是穿Winnie設計的婚紗。「於是她對我很有信心,想我為她設計婚紗。有一次我們聊天,我問她,是否有哪段經文對他們來說是有意思的?於是她就給我『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一4:19)這段經文。原來這是他們定情的經文。」Winnie將這段經文繡在婚紗的背面,她非常喜歡。結婚當天,Winnie還為她製作了一條很長的頭紗,還繡了同一段經文在頭紗上,但Winnie事前沒有告訴她。「當時我返教會崇拜,其實有些不開心。我很用心做的東西,是否有人看到?很奇妙地,那日崇拜的回應詩就是那段經文,我是教會的代禱者坐在第一行,然後那段經文就不斷出現在我面前的投影片上。神就親自回應我,她看到我所做的了。」

.繡有經文的頭紗

(記者莫嵐報導)

成為讓人熱愛跟隨的領袖 在無限賽局中留下永恆影響

隨著華人的職場及教會新一代領袖興起,領導力對於帶領教會及機構邁向卓越尤其重要。2019年度的香港「全球領袖高峰會」於3月15-16日在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舉行,主題為「人人都有影響力」。會中多名世界級領袖用視像信息分享領導力的藝術,包括克雷.葛羅雪(Craig Groeschel)、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及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等等,約有300人參與高峰會。

成為人熱愛跟隨的領袖

.克雷.葛羅雪(Craig Groeschel)
.克雷.葛羅雪(Craig Groeschel)

高峰會首先由克雷.葛羅雪分享信息,主題為「成為人熱愛跟隨的領袖」。他是領導力節目主播,暢銷書作者,也是美國生命教會主任牧師,他們的教會創建了全球通用的聖經應用軟件YouVersion。葛羅雪指出,當人跟隨好的領袖,會感到受重視、得到啟發並自覺有能力帶來改變。若領袖要創造這樣的環境,需要有關懷的心,啟發人的熱情及樂於授權。「你要成為一個愛人的領袖,人們才會想跟隨你。」相反,好的員工離職往往是為了離開差勁的領袖。他指出,領袖須要向跟隨者表達兩個重要信息:「我注意到」及「你很重要」。葛羅雪每個星期五都會在生命教會向每一位同工表達感謝及欣賞,他的宗旨是「以超過應有,再加上一倍的程度向人表達讚賞」。領袖要啟發人的熱情,將人裡面蘊藏的熱情引發出來:「熱情得到啟發,就會生出一份執著。」

其次,領袖亦必須樂於授權。葛羅雪提醒:「你可以掌控,或可以讓團隊成長,但你不能兩者兼得。」委派任務會帶出跟隨者,委派權力則培養出領袖。領袖宜多說:「我信任你、由你決定吧、我信任你的判斷力。」因為要了解團隊是否可靠的唯一方式就是信任他們。葛羅雪最後指出,耶穌就是人熱愛跟隨的領袖,以致兩千年後仍有人願意跟隨。祂關懷罪人和弱者,啟發門徒進入呼召,更授權人完成天國使命。

看得更遠更早

.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
.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

約翰・麥斯威爾接著分享「領袖的共通點」,他曾任衛理會牧師25年,現為領導力大師。他指出所有領袖有以下共通點:他們比別人看得更遠,也比別人更早看見。首先,要有豐盛的心態,擁抱創意或彈性,才會有遠見。第二、領袖要有一套「五步前進循環」:嘗試、失敗、學習、改進和重來。麥斯威爾提醒,不斷發現新方法而從不放棄,才是長遠成功之道。第三,領袖要常接觸能夠啟發你的人或場合,讓自己不斷進步。第四,領袖要每天刻意成長,好像他修訂自己25年出的書,改動了九成的內容;也像他父親在96歲高齡卻相信生命最大的可能性仍然在前面一樣。最後,要為異象留下空隙,就是「你正在做的」及「你可以做的」之間的距離,去驅動你「看得更遠」、「更早看見」。麥斯威爾總結說,人的終點就是神能力的起點,當我們到了極限,就要放手交給神。

無限賽局的新型態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

領袖除了突破個人成長,對整個戰局的理解亦非常重要。賽門.西奈克就向會眾提出一個突破性的「無限賽局」論述。一般人認為所有競爭都是「有限賽局」,就是好像足球賽一樣,有已知對手、固定規則、共同目標的競賽。而「無限賽局」是指,包括已知和未知的對手,規則隨時可變,目標是繼續留在競賽場上。西奈克提出,公司的運作和人生的旅程都是一個「無限賽局」,當中沒有所謂勝負,只有領先或落後,而真正的對手只有自己。要在「無限賽局」中領前,有以下五個重點:有正當的目標、可信賴的團隊、相稱的對手、求生的彈性及勇氣。正當的目標使人願意為之犧牲,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包容所有人,並以服務為導向。達成這個目標的主要利益,是由貢獻者以外的人獲得。領袖有責任創造出環境,讓團隊展現最好的一面,成為可信賴的團隊。「無限賽局」中相稱的對手能夠挑戰和驅使我們繼續進步,但擊敗他們並不是主要目的。為了實現正當的目標,領袖要願意砍掉現有的運作模式,這是一種求生的彈性。持續地留在無限賽局中需要勇氣,西奈克鼓勵與會者選擇讓公司、機構和人生以無限賽局的方式運作,讓我們永恆的生命,為人留下永恆的影響。

多年致力推動領導力發展的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總監陳敏斯博士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許多教會領袖受到聖經及神學的訓練,領導力方面的訓練卻相當不足:「近年香港社會對教會評價負面,青少年離開教會,許多教會也正值領導交接時期,領導力急需要得到提昇。」正值華人領袖興起的時候,她相信:「領導的恩賜能夠啟動其他的恩賜,影響力比我們想像更大。」

.大會今年製作了大型標板協助人明白主題脈絡

(記者林暐皓報導)

[國度觀點] 興起職場宣教士的差派運動

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根據2006-2018年多份宗教研究報告分析得出——香港基督徒比例約為20.4-29.3%,此數字與2014年教會普查中參與教會崇拜的基督徒比例4.6%之間的差異甚大。這個差異未必完全反映真實情況,卻也是向現今教會牧養工作指出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大部分信徒或曾決志的人都沒有穩定的教會生活。這些流失的信徒都是在職成年人,他們有自己的選擇標準,當教會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便選擇離開。針對此現象,從教會群體的角度,教會的牧養是否過於『離地』,難以幫助信徒面對職場的挑戰?而在職場群體內,神已預備大量可以收割的莊稼,卻缺乏適切的工人?今日,職場成為尤其是香港這樣的大城市的宣教工場,職場宣教士的差派運動已悄然在各行業興起。

在新約時代,主耶穌就是頭一位被差派的,他成就了使全人類得救贖的計劃。主耶穌在復活升天之前對門徒所作的,就是差派的宣告:「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20:21)被差派的十二使徒,被聖靈充滿得著能力,開啟了初代教會的宣教運動。再後來在安提阿教會,聖靈第一次差派門徒出去作祂的工。今日我們常常說要恢復教會的使徒性,而其運作的最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差派的發生。當近代宣教浪潮經歷了幾個不同階段的發展,到今日已是「人人都是宣教士」的新階段,宣教和差派,不單是指到異國或者跨文化的宣教,也不再是與地理上的距離,文化上的差異掛鉤,更大的差派應該是發生在職場當中,是信徒回到所熟悉的世界群體中,發揮影響力,使與自己有相同想法、相同職業、相同興趣,甚至是相同困境的人看到耶穌才是那道路、真理和生命。

今日不少成熟的職場信徒領袖已經看到神在不同行業領域的心意,不同形式的小組、團契或職場教會正在各個領域興起,收割和牧養那些流離在堂會之外的基督徒。現今是末後的日子,神要接管不同領域和山頭的時刻到了,那群教會以外的信徒,正是神存留的後備大軍,如今正等待聖靈的風吹起,成為神極大的軍隊。(結37:10)而問題的關鍵是,作為信徒一份子的你,已經預備好成為你所在領域的宣教士,喚醒祂的軍隊為主作戰嗎?

憑信心踏足未知行業 身心並治 帶來中醫新文化

如果神帶你離開生活多年的環境及工作,到別的文化中生活,更要在未曾接觸的行業創業,你會如何回應?Tommy和Stella Ip兩夫婦跟隨神呼召進入中醫行業,創立了一所以「身心並治」為目標,融合中醫、理療及茶療的中醫治療會所。Stella說:「沒想到原來我們正好在做的事,是神一直盼望成就的事。」

神打開中醫的門

Tommy在英國出生和長大,本來經營房地產投資生意;太太Stella則是一名室內設計師。回港初期,他們打算做傢俱生意,神卻突然關了所有的門。後來,有人向他們推介中醫養生行業的前景,他倆都沒有這方面的背景和知識,神卻大大供應人和資源和他們連結,中間經歷一年多的尋求摸索。Tommy回憶道:「我們當時帶著疑惑向前走,會問神為什麼要我們繼續尋求,又為何一直開路,要我們連結更多這方面的人。」Tommy一方面覺得自己中文並不好,更別說對中醫的認識。另一方面,他認為中醫及理療生意難以經營,香港租金和創業風險很高。可是,他們仍禱告說:「神啊,如果這方向是祢的旨意,就繼續開路吧,否則就關門吧。」

奇妙地,神原來在兩夫婦離開英國前就埋下了伏筆,給他們醫治的呼召。在離開英國前,教會組長向Stella發預言,說她會為許多人醫治禱告。她從未領受過這樣的異象,卻沒想到種子已經種在心中。

幾年間,Stella看到香港人生活壓力大,容易引致各種身體病痛,甚至是心靈的疾病,她對醫治越來越有負擔。然而,心靈和身體的醫治常被分割,醫療著重身體上調理,心靈上的需要卻被忽略。本著「身心並治」的治療理念,Stella開始著手設計環境舒適的中醫會所,打破「有病才來看醫生」的診所既有文化。

.海景露台讓人品茶養生

樹上的葉子醫治萬民

當夫婦二人開始以實際行動回應呼召時,神就在過程中一步步地賜下更清晰的方向與計劃。在會所開業前兩個月,他們認識了浸會中醫老教授,接觸到茶療能夠幫助人調理身體,平衡自身修復機制,從而達到保健養生的效果。現在茶療是會所的主要項目之一,Stella才驚訝發現她起初對會所的設計竟然與茶療和應。會所設計參考以西結書47章12節,地板鋪設好像生命河,兩旁的房間以聖靈果子為名,沖茶的露台代表葉子可以治病。Stella說:「當時純粹考慮設計的角度,但原來是神的計劃,祂應許樹上的葉子可以醫治萬民!」

中醫推拿行業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智慧,但靈性上卻是一個很混亂的領域,參雜各家學說,偶像崇拜等。幾年前Tommy認識到一位基督徒的中醫,他獲得啟發,希望建立安全有神同在的中醫文化。Stella亦覺得,神透過大自然所賜的藥物跟靈性不應有衝突,他們領受異象:「要在這個行業,為神拿回應有的權柄,帶出神創造的美好。」踏上信心的旅程,他們自嘲說先鋒在人眼中都是瘋狂的人:「我們的中文不好,又是外行人,如何在一個別人屹立已久的山頭為神插旗呢?所有聽到我們理念的人都覺    得不可能。我們也不相信自己做得到,而是神自己要做的事,就不斷開門。」Tommy也說:「我們看不見、不敢做,就不去做嗎?我們的信心要行在水面上。這是一個神蹟。」

團隊合一的身心治療

在沒有登過招聘廣告的情況下,神親自帶來了一個接近全基督徒的團隊,有教會的組長,也有神學生。他們每天都以敬拜開始一天的工作,在服務時亦暗暗為客人祈禱。不少客人回應說:「時間好像停頓了一樣!」「很久沒有試過這種寧靜的感覺了。」他們經常聽到,就明白神的同在常常在他們當中。有一次,Tommy有一位在台灣生活的德國友人來香港與他見面。Tommy見他面色很不好,原來他生命各方面都處於低谷,就為他安排舒緩推拿。會所整個團隊一起禱告,很多人都看見圖畫,領受知識言語。推拿過後,德國友人說:「不知何故,心中很多東西得釋放了,我有平安。」他過往曾參加教會,當天往會所途中,神跟他說話,他就唱起聖詩《全所有奉獻》(I surrender all)。「我來香港是為了工作,神卻給我很大的祝福,要我轉變到新的季節。」Tommy過往營商是金錢至上,現在看到客人改變,得著醫治,情緒得釋放,他認為這些才是無價的。

.團隊每天工作前都先一起敬拜

會所開業近半年,Tommy和Stella仍然每天跟隨神的腳步。Tommy說:「我們只是資源整合、協調者,什麼都不知道,神說了我們就做。」Stella說:「如果一開始神就跟我們說整個計劃,我們會覺得目標太遠大,根本不會去做。祂每次只讓我們看到前面的一步,在細節中不斷調整,祂在適當的時候就向我們揭示更多。這些都是神自己的工作。」

.Tommy & Stella Ip

 

康和樂中醫身心療會所

尖沙咀山林道38號16樓全層
(港鐵佐敦站D出口,步行4分鐘)
營業時間:早上11時至晚上8時(星期一至六)
聯絡電話:+852 25926000
Whatsapp : +852 93322600
聯絡電郵: info@hongwolok.com

(記者林暐皓報導)

做個討神喜悅的職場達人 從一雙願意聽的耳朵開始

迦南會北部大專團契於2月23日舉辦「討神喜悅的職場達人──基督徒如何化解工作上的衝突」講座,邀請正道神學院董事朱正中長老主講。曾擔任可口可樂公司亞洲副總裁的他以自身職場經歷出發,向與會者分享,如今無論是在家庭、職場、教會中,最缺乏的就是「一雙願意聽的耳朵」,進而彼此能「協同合作」,並透過神的教導來化解衝突,使自己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人。

朱正中分享,在東方華人文化中,仍有許多人會把反饋視為是一種批判。其實,反饋的目的絕非批評,而是「學習從別人的回應中找到成長改進的機會」,透過溝通與達成共識,將衝突的負面效應轉化為正面的成長動力。如同聖靈來到世上的工作,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出自己的軟弱,並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在發生衝突時,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坐在一起談論事情,不要把耳朵關起來,否則衝突是無法解決的。」無論在家庭、職場、教會,因為缺乏「一雙願意聽的耳朵」,不聽,導致衝突無法化解,最終形成了分割式的社會狀態。「很多時候,衝突的表面是事情,但其實回到衝突的根本,往往是基於『人』。當衝突沒有即時解決,久而久之感受就會漸漸發酵,甚至節外生枝,以致最終產生複雜且難解決的爆炸性衝突。」

怎麼樣才能以雙贏的局面解決衝突問題呢?朱正中說,「協同合作」的方式才是真正雙贏的解決方法,最重要的條件是彼此一同討論思想,找到第三個解決方法,在不犧牲的情況下,滿足雙方的需要。「協同合作」也是將衝突化為健康衝突、利人利己的最佳方案,當然在彼此溝通時,也必須做到尊重他人的差異、理解對方感受、雙贏思維、聚焦於「問題」本身、有自信表達想法,才能將共識定位目標,努力讓公司更卓越。

朱正中又分享,自己經常很早到公司,就會到員工位子上禱告,幾個月後公司辦事變得越來越好,深信這就是基督徒進入職場的目的。「無論在任何環境,衝突都是避免不了的,但神託付我們最大的使命,就是能夠作光作鹽,把人帶到祂的面前!所以,我們透過神的教導來化解衝突,並使自己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人。」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Kingdom LIFE】3秒想出新設計 公司勇奪7個大獎 Jason Li:「神是一切創造的源頭」

Jason Li(李崇山)自小就對解決問題的充滿熱忱,這驅使他長大以後,成為產品設計師,開辦自己的產品設計公司,卻沒想到過程中使他不斷經歷和遇見神。他設計的產品奪得了多個國際設計獎項,但公司的工作時間卻不斷縮短,這怎麼可能?

神是終極設計師

Jason從小有一種特別的天賦,他看見一件產品,就會追溯設計者的理念,甚至製作的過程。他的思考很快,總是能想到方法改善每件產品。常規的教育限制著他破格的思維,他的學業不是很出眾,老師只會覺得他不專心。早在中五的時候,他已經打算創辦自己的公司,並以「Think more, Learn more」(想更多,學更多)為口號勉勵自己。曾經有一段時間他去學烹飪,才發現煮食跟設計很相似,都是整理已有的東西,不是無中生有。當時的廚師認為他成為設計師比廚師更有天份,令Jason繼續尋求他的夢想。

「設計師不是創造者,許多設計師都是模仿最厲害的造物主而已。我作為設計師,只是將神創造的東西重新配搭,更好的發揮它們的功用。」Jason從未讀過產品設計,一直都是自學解決問題的知識,他發現很多東西都是書本以外的世界教給他的。尋求神的過程也一樣,沒有人帶他到教會,他是自己走進去的。他從眾多的產品和被造物中看見創造主的心意,更真實地遇見了主。他在設計的過程中不介意碰壁,寧願不斷嘗試再修正。信主以後,他的思路也改變了:「以前想到新意念會覺得是自己聰明,現在反而明白了一切創造的源頭是神。對準神就可以下載創新的想法,原來幫助是從耶和華而來。」

設計大賽勇奪7

「沒想到一個意念冒起,三秒就想出了整件產品。」Jason最近設計了一支形狀特殊的多功能筆——「Flipen」,這個設計勇奪3個設計獎項,更為他帶來很多遇見神的經驗和意想不到的連結。當時,教會有一位姊妹問他,可以用什麼作為教會紀念品送給新朋友,他就想到有教會送瑩光筆,卻不能和聖經放在一齊,又會忘記帶。他沒想到跟創造主連結以後,三秒就「下載」了一枝分為三截,可摺疊成為書簽,形狀又便於書寫的筆。下載了意念,他就落實設計產品。可是從意念到成品的過程相當艱鉅,他們曾嘗試用不同的物料和做法,很多工廠也說做不了或成本很貴,很多人說該意念不會成功。但他卻認為:「神不讓我做,我一定做不到。如果神想我做,即使我不想做都能做出來!」最終這支筆成為了他公司開業第7年的產品。他多年來幫很多客戶設計了得獎的產品,但他對獎項卻沒有太大興趣。豈料,公司共拿了5件產品去參加一個第7屆的設計大賽,竟然得了7個獎回來。Jason相信,7在聖經中是代表完全的數字,是神與他同在的印證。

國度性的設計公司

.Jason定期在公司舉行團契聚會

身處產品設計行業,當同業常常要加班,日夜顛倒,Jason的公司一反常態,工作時間不斷縮短,成為行業的神蹟。Jason堅持星期一早上全公司要一同吃早餐、敬拜和祈禱去開始一週的工作。「我跟見工的人說,我們是很國度性的公司,星期一的早會是必須參與的。」即使有客戶要求星期一會面,他也從不妥協。到星期五的時候,他們四點半就休息,為要守安息日。「我希望讓同事明白,是神的同在使我能夠建構這樣的工作環境。是神能夠做什麼,不是我這個老闆的聰明。我盼望當非基督徒的同事適應了這種生活,能夠慢慢認識神,了解我的價值觀。」Jason喜愛不問回報地幫助客戶解決難題,亦很容易成為客戶人生的朋友,已經帶領其中一位信主,和幾位客人想更認識耶穌。

Jason認為,基督徒不用常常跟人說自己是基督徒,反而要述說神的大能,超自然的見證。他相信,當他在自己的崗位上成為一個活祭,自然會在人生和生意上榮耀神。

(記者林暐皓報導)

以色列立國70年 跨代承接 開啟未來

2018是以色列立國70年的日子。70這個數字在聖經及猶太人文化中具重要意義,今期我報專訪彌賽亞信徒事工茂滋以色列(Maoz Israel Ministries)創辦人阿睿–高獅(Ari Sorko-Ram)及Fellowship of Israel Related Ministries」(FIRM)領袖MichaelYoel他們鼓勵弟兄姊妹著眼歷史,關注現在及展望將來禱告並按神的應許作出行動,連結及聚集當地彌賽亞猶太信徒群體,跨世代繼承神國異象。

靈要從四方吹進以色列

阿睿分享,聖經中的數字有特定的秩序,如但以理從耶利米書上讀到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為滿,他就禁食禱告(但9:2-3)。「當現在以色列復國70年,代表猶太人的散居和掙扎已經終結。教會要學習但以理,按著神的應許禁食禱告,領受神的心意並開始行動。我們要做任何必要的事,使以色列回到命定。」他指出,神已經將猶太人從分散到萬民中召集回來,正是申命記30章1-4節的應驗,但是下一步是要開啟以西結書37章。「……氣息啊,要從四方而來,吹在這些被殺的人身上,使他們活過來。」(結37:9)原文的「氣息」一詞是「靈」,以色列的枯骨需要「靈」,列國的教會要與神同工,「靈」要從四方而來,吹在這些猶太人身上,使他們認識主。神國的王與王后要乳養年輕的以色列(賽49:22-23),協助這個嬰孩成長。他又指出,以色列是神「眼中的瞳人」,若傷害了它,就看不見神在做什麼。若我們照顧和建立它,就有能力看見神的作為,讓祝福臨到列國。以色列是首先被試驗的,摩西之約的意義之一,就是透過以色列的失敗,證明任何人都不能靠自己成聖,需要救贖。當教會明白及尊重以色列頭生的角色,協助以色列復興,列國才會蒙福。

異象傳承與跨代同跑

阿睿亦提出,異象是跨代傳承,任務卻是屬於每一代。異象就像接力賽,每一代都在異象中有份,但每一代都有責任跑完自己的一棒,並且交棒給下一代。「不要因為自己完成不了神的異象就氣餒,要學習如何與下一代同跑。」他看到運動場上能力再強的隊伍,交棒出問題同樣會失敗。他勉勵信徒:「年青的領袖,現在就要開始學習交棒給下一代,讓異象跨世代繼承。」他感恩神賜給我們兩份禮物,第一份禮物是饒恕,當我們願意饒恕,才有能力幫助別人。「許多傷害你的人是你將要交捧的人,他們只是步伐跟你不一樣。」另一份禮物就是神協助我們,也協助身邊的人進入命定。他發現,幫助別人成功會大大成就自己的命定,「你不會幫助人比神幫助你更多!」他又鼓勵當今的年輕領袖:「你們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世代,你們可以影響世界,看見最大的復興,甚至耶穌的再來。神選擇你們活在這個世代,祂必定信任你們。」

連結信徒群體,興起年青世代

FIRM事工的Michael及Yoel是年青一代的彌賽亞信徒領袖,他們在訪問中談到興起以色列年青世代的重要及對未來的看法。FIRM是一個事工網絡,連結以色列五十多個事工群體,致力啟發列國年青信徒關愛以色列,裝備他們到當地服事。Michael指出,除了聖經的歷史和耶穌的腳蹤,以色列現在及未來的發展更值得關心。他相信彌賽亞信徒和外邦信徒可互相祝福和學習,鼓勵列國教會與當地的信徒連結。他們發現年青一代有才幹和精力到當地服事,但需要找到適當的機會,並與當地信徒建立關係。因此他們每年舉辦「遇見耶路撒冷」特會,啟發有志認識以色列的信徒,並協助他們投入服事。為興起以色列的千禧世代,有事工機構為彌賽亞信徒提供當兵前後的門訓計劃,堅固他們的信心,尋找人生意義。另有事工機構創作切合時代的希伯來文敬拜音樂,讓千禧世代認識以色列。Michael又邀請列國的教會為眾多以色列事工在合一之中展示卓越和專業的運作,並為興起下一代的信徒禱告。

以色列職場信徒追求卓越

Yoel主要負責連結商界信徒及職場轉化事工,他鼓勵彌賽亞信徒應積極投身職場或開展生意,成為社會的支柱。他認為信徒順服神的引導,應該比非信徒更加成功。「神呼召我們成為卓越,在任何位置做到最好,改變人的生命。」他又挑戰來到以色列營商的人,求問神應如何參與以色列的未來。職場人士與事工應構成有效的合作夥伴:職場的人需要許多事工的代禱者幫助他們作出決定;事工人員需要職場人士的專業經驗幫助他們營運機構。他盼望教會可以為彌賽亞職場信徒禱告,求神賜下合一,讓他們跨代興起,成為卓越,在社會中彰顯神的榮耀。

(記者林暐皓以色列報導)

【Kingdom LIFE】設計時裝讓人看見神的榮耀 時裝設計師漫談從成立品牌到成立時裝團契

Hidy(伍均琪)從小喜歡時裝,讀中學時,她就經常給自己做衣服。「我很愛美,也很喜歡穿靚衫出去玩。當時每件衣服我穿兩次就不會再穿,所以我不停為自己做衣服。」Hidy笑著回憶年少時的輕狂。當時Hidy只是單純喜歡做衣服,直到她毅然決定從會計轉行到時裝設計,才真正尋找到夢想及生命方向。「踏足時裝設計兩年後,我舉行了人生第一個時裝展,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雖然我還未信耶穌,但我回望就知道神一直在帶領我走時裝設計這條路。」

品牌誕生

後來Hidy來到現在的公司工作,而在她信耶穌後兩個月,神就為她預備了「Hidy N.G.」這個品牌的誕生。那是2002年的某一天,老闆給了Hidy一份時裝設計比賽的報名表格。「我從未想過參加任何比賽,直到比賽截止前兩日,神感動我記起這個比賽,當時我只用了幾個小時拍攝了一輯相,就寄去參加比賽了。」結果神很大的祝福,Hidy比賽入圍了,後來還得了幾個獎項。神就是藉著這個契機,讓Hidy團隊在2003年「沙士」期間,正式成立了品牌。

「神透過這個品牌,將我的工作180度地翻轉了,我開始接觸很多不同的人,境界不斷擴闊。」品牌開始在美國、法國、意大利成立及發展,完全是超出她的所想所求。在法國時,有些當地的銷售人員知道Hidy是基督徒後,會與她分享他們需要,邀請Hidy為他們祈禱。在美國時,Hidy常與顧客食飯聊天談信仰。其中一位顧客聽後很抗拒的,但隔了幾年,卻突然打電話告訴Hidy,她信耶穌了。「除了透過我們的衣服讓人看見神的榮耀之外,其實我們的銷路去到那裡也能將神的榮耀帶到那裡。在香港,我也會到店鋪與銷售人員一起祈禱,求神祝福這個地方。」

開啟新大門

2008年,正值金融危機爆發,品牌的銷售業績開始下跌。面對經營出現的困境,Hidy向神祈禱,求神按著祂的旨意關門開門。「神就這樣關掉了所有其他門,但留了一扇更大的門給我們。」那時Hidy老闆很喜歡他們設計的圍巾,建議Hidy去做圍巾系列產品。「其實我不太懂做圍巾,但神就不斷開門,讓我專注去發展設計圍巾。」當時Hidy有位計劃開時裝店的朋友來邀請Hidy設計圍巾。時裝店在2008年10月開張,剛好是金融風暴中生意慘淡時期,但是Hidy的圍巾一到店裡,馬上售罄。神透過這件事給Hidy一個很大的鼓勵。在2009年,Hidy在法國舉辦了以圍巾為主打的時裝發佈會。「當時生意很難做,但在圍巾這個單品上,在我們之前是沒有人做過的。很多顧客從2008年到今日,仍然是我們的顧客。神讓我明白,無論是03年『沙士』,08年金融危機,我不是要看著周圍的環境去做事做決定,因為看著實際情況,我只會想到『執笠』不做了,但神卻是使用環境造就新的大門為我們而開,讓我們學習更多的依靠祂的能力去作工。

時尚團契

2001年,當時香港時裝行業還沒有基督徒團契,神給Hidy一幅圖畫,有很多人追著目標,奔跑到神的面前,紛紛表示要信耶穌。之後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的會長並未信耶穌,竟然主動邀請Hidy開始一個團契。藉著會長的一句說話,兩個星期之後時裝團契就開始了。「開始團契這個意念放在我心裡很久了,但我明白要等候神的時間,而神一開門,我就會向前衝。我們的團契是走時尚路線的,因為時裝行業的人普遍有個性,對美也很有要求。其實時裝行業有很多範疇,有買手,物流,採購,設計等等,在團契中,同行間的語言比較接近,大家也更容易明白對方的處境。」Hidy有朋友常來團契,原本目的不是來查經,而是很喜歡與他們一起,但很奇妙地,她來了兩三個月後,就自己主動尋找教會。

時裝佈道會

「我們每3年會搞一次的佈道會,在佈道會中我們會展示一些新產品及設計,因為在其他業界的團契,未必有這麼有創意的事情發生。時裝設計師給人的感覺是有些探討,有些神秘,我們想藉著佈道會做一些產品及設計去表達對神的讚美及敬拜,吸引人來觀看,呼召人信耶穌。」今年的4月28日,時裝團契將會舉行佈道會,今次佈道會的作品展示環節,將有20名設計師參與,但有趣的是,只有4、5位是設計時裝,其他人選擇做藝術作品。「這是一個新的突破,更多從藝術角度去展示神的榮美,大家都很開心可以用第二個方式去表達自己的創意。」

 

(記者莫嵐報道)

【Kingdom LIFE】航空網絡覆蓋世界 成就守望連結

在很多人眼中,航空業是一個夢想行業,多少人夢想著有一天能衝上雲霄,傲遊天際。而神也在航空業中使用一群立志服事祂的基督徒,去成就一些超越距離限制的奇妙事情。今期Kingdom Life就訪問了來自香港航空業基督徒聯盟(HKACU)的機師Joel(李漢傑)、空中服務員Eddie(鄔吉倫)及後勤人員Villa(蕭文綺),見證神如何在香港航空業開始轉化的工作,並賜下共同守望的連結。

點燃行內的復興之火

Eddie分享,數年前的一個夜晚,神透過夢境向他揭示地獄的真實,於是他開始每晚花1個多小時跪在神面前為未信者祈禱。「我記得很清楚,有一晚聖靈在祈禱中對我說,你一個人是完成不了整個航空業的復興計劃,你要改變禱告方式,連結更多行內基督徒一起禱告。」於是在2013年,Eddie與幾位航空業的基督徒成立了禱告小組。「我們領受小組要開始每週禱告會,從2013年5月直到今日,禱告會已經進行了230多次。每個星期都有一位弟兄姊妹預備禱文及祈禱事項,非常奇妙地,在這230多個星期中,我們沒有一個星期停止發放禱文。我相信,這不是人能堅持的,唯有神帶領。」直到今日,聯盟已經有300多位基督徒參與其中了。

除了禱告會,聯盟每年都在國泰城舉辦2-3次的福音聚會,除了香港人,當中更有很多不同國籍的同事參與。在2016年11月的一次福音聚會中,聯盟的50位義工中有35位可以出席。Eddie形容,這可以說是一個神蹟,因為航空業的工作都是輪班的,有些人甚至是從外國趕回來參與。當日參與聚會的人中,有約20位同事及家人來到台前接受耶穌。

行李牌宣告神的平安

在尋求如何認識更多行內基督徒時,Eddie有很強烈的感動,神想將祂的話語釋放在行業當中,讓人看到真理的重要。經過8個月的印證,他們領受要製作有神話語及圖畫的行李牌。「當時我一直拿著筆和紙不斷畫,但一直都沒有靈感,直到神將一個異象放在我心裡,我照著畫出來,後來就發現那些圖畫與諾亞方舟很有關聯,圖畫中出現了星星,彩虹等元素。神過去使用諾亞方舟救贖了人類,而現在神是使用無數的飛機,透過航空業的優勢將福音發放世界各地。

在派發行李牌的那段時間,也正正是馬航事件發生不久,很多人甚至是航空業的工作人員都對飛行失去信心,心裡感到不平安。Villa形容,這些行李牌就是一個個的Gospel Tag(福音牌),將神的平安發放出去。「Gospel Tag這個意念,是想讓大家知道耶穌是賜平安的神,是我們的保護者,只有神能除去他們心中的不安。」而很多未信的同事收到行李牌後,都主動邀請他們為自己代禱,神就透過他們的祈禱向未信的同事釋放平安,也有同事在其中信主了。也是透過發放行李牌,Eddie認識了機長Joel。現在,Joel已經是聯盟中的核心成員了。

.Gospel Tag(福音行李牌)

空中的祈禱守望

Joel是香港人的民航機師,在10多年前,透過神的奇妙帶領,他毅然決然辭職到澳洲受訓,回港實現了衝上雲霄的飛行夢。因此,Joel很渴望抓緊機會在行業裡見證神。「我有一個夢想,將來在每次起飛之前都能與基督徒同事一起祈禱,祝福飛機及每個旅客。當飛過不同空域時,也可以祝福那些國家及地方,與不同國家的宣教士及教會連結。之後我認識了Villa及Eddie,加入了HKACU,就很清楚這是神為我預備的地方。」Vila也分享到,團隊在之前的禱告中就領受異象—— 飛機要成為流動的禱告祭壇。飛機有不同航線,就好像連成一張網,我們想推動飛機上為乘客禱告,也為空中經過的國家禱告,從上空去守望這個網絡,就如同彼得網魚一樣,神使我們可以得人如得魚。

東南西北的連結

在尋求聯盟的未來方向時,神有一天告訴Eddie,他將會與一位美國航空的基督徒聯絡。而3天後,有位弟兄就告訴Eddie,他認識了一位來自美國航空的姊妹,她非常想買那些行李牌。「這位姊妹當時住在費城,神奇妙地安排我坐一班機到了紐約與她見面。透過我分享關於我們的聯盟還有派發行李牌的行動,我們就成功與美國航空的基督徒小組結連了。」而在不久前,一位在悉尼成立航空基督徒聯盟的弟兄也與Eddie分享了他們的狀況,而Eddie也因工作緣故得以到悉尼參與他們的成員會議,並贈送了一些行李牌鼓勵他們。同樣,另外有一位其他國家的行內姊妹向他們購買了60個行李牌。就是這樣,神透過這些行李牌讓HKACU與其他國家的3家航空公司的基督徒聯盟結連。我問神,為何是這3家公司結連呢?一位姊妹就提醒我,這3家公司再加上他們,正好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神親自將我們聯繫一起,正好像印證了我們異象一樣,要建立屬靈的網絡覆蓋及守望世界。

.HKACU成員Joel, Villa及Eddie

(記者莫嵐報道)

2018香港「全球領袖高峰會」 賦予員工工作意義 克服恐懼有助追夢

2018年度香港「全球領袖高峰會」於2月2至3日在教會「Island ECC 」舉行,數百位來自各行業有志提升領導力的信徒參與了此次會議。本年度講員包括芝加哥柳溪社區教會主任海波斯牧師(Bill Hybels)、領導力作家安迪.史丹利(Andy Stanley)、 谷歌高級顧問拉茲洛.博克(Laszlo Bock)及國際正義使團(IJM)執行長侯嘉理(Gary Haugen)等。

史丹利帶領美國北點事工超過二十年,他發現成功機構都有一個獨特又卓越的「產品」,就是比競爭對手出色,能夠挑戰固有前設,及翻轉行業的營運模式。因此,他認為領袖要建立一個文化去認出而非抗拒這些創新想法。首先,持續學習,不要批評。其次,保持心思及眼光開明,因為「心思封閉的領袖封閉人心」。再者,嘗試以「嘩」代替「怎做到」,鼓勵團隊和下一代 「獨特又卓越」的想法。

博克領導谷歌人力工作多年,期間谷歌超過一百次獲嘉許為最佳僱主。他發現了一些在各行各業都通用的管理原則,主要包括:一、賦予及提醒員工其工作意義。研究發現,當人了解到自己的工作能夠幫助人,是提升工作表現最有效的激勵方式。二、成功的公司都相信自己的員工,會將公司的目標、財務狀況及計劃進程向員工公開,因為信任和尊重員工可以激發他們的創意及令工作表現變好。三、主管應該聘請比自己優秀的下屬。不好的下屬毒害業績,拖累其他人的表現、士氣和精力。「寧願請不到人,也要等待那些優秀的人選。」他說。最後,重點在於持之以恆地做上述的事,才能保持成功。

最後,國際正義使團侯嘉理分享,他發現領導力的頭號敵人是恐懼,若不妥善處理,一切夢想都是空談。領袖必須找出真正的恐懼,並將之帶到神面前,聽聽祂對於該夢想有何說法。他又指出,我們應該採取進攻姿態,而非防守,因為耶穌已經勝過世界(約16:33)。他提到,國際正義使團曾在肯亞幫助被警察欺壓的計程車司機。而在一次公聽會後,這位司機及團隊的律師均被擄去並被殺害。眾人感到恐懼是合理的,但當他們去到肯亞,欲發現團隊的人數增加了20%。他總結:「建立一個堅持勇敢的群體有助追夢。」

(記者林暐皓報道)

勇者無懼 台灣領袖高峰會人數破紀錄

連續第9年舉行的台灣領袖高峰會,今年在全台舉行7場,共有3000多人報名,是歷年來人數最多的一年。繼高雄、台南、花蓮場後,台北場於11月24至25日在新店行道會美河堂舉行,有1100多人參加。

今年台灣領袖高峰會主題為「勇者無懼」,共有12堂信息,由基督教福音協進會夏忠堅秘書長與標竿教育基金會夏昊霝執行長擔任促進員,帶領討論與回應。臉書執行長雪柔‧桑德柏格在與比爾‧海波斯牧師對談時表示,人如何看待自己,就會變成怎樣的人。在用人方面,她會僱用有能力的人更甚於有經驗的人,也會雇用目前還用不到,但未來卻需要的人。曾在2012、2013年獲選時代雜誌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的雪柔,在兩年前歷經喪夫之痛,因此也特別分享自己如何在創傷中成長,並強調陪伴的重要。

職場白色空間執行長茱莉亞‧芳特在分享「策略性暫停」時指出,過度的忙碌會降低整體的績效,讓人的生活、工作甚至團隊,都付上嚴重代價。她提醒會眾要注意四個「產能的小偷」,這些小偷都是由一般認為好的事物過度發展所衍生出來的,如:衝勁可能會造成疲勞過度、卓越可能會造成完美主義、資訊可能會造成資訊爆炸,而活動可能會造成失控。若要對付這些產能小偷,就要用對應的問答來擊敗它。例如在講求衝勁時,要問「有什麼是我可以放手的嗎?」在追求卓越時,要想「好到什麼程度才夠好?」吸收資訊時,要了解「什麼是我真正需要知道的?」參與活動時,要了解「什麼才是真的值得我留意的,並透過篩選讓生命去蕪存菁。」

曾拍攝「守護家園」國軍形象影片的導演洪成昌表示,當初受邀參加高峰會時,因得知是影片型的會議,並不抱太高期望,但看完影片後,對影片製作、運鏡技巧、光影層次,都給予高度的肯定。洪成昌並指出,每位講員所講的內容都是其親身經歷,用詞精簡,充滿人生智慧。「這是一個很棒的會議,不但有最新的領導知識,而且深深療癒人心!」

(台灣基督論壇報報道)

西洋棋大師不畏排斥 勝敗仍歸榮耀給神

國際象棋玩家之中,信耶穌基督的不多。菲律賓裔美國西洋棋「特級大師」蘇偉利(Wesley So)可算是當中的另類。但因其信仰,他不時遭受同行的排斥,因為在象棋精英眼中,無知的人才會信耶穌。

《今日基督教》刊登蘇偉利的故事。他自6、7歲開始從剪報中學習國際象棋。可惜國際象棋在菲律賓不太受歡迎,他雖然代表國家參加區域錦標賽賺了一些錢,可是家境不容許他獲得高級的培訓,成為精英棋手。到了16歲左右,他陷入抑鬱,停止練習。因為他覺得自己下棋的特殊才能,似乎沒有任何意義,也沒人會關心,難以向專業棋手的方向發展。直到18歲的時候,他收到一間美國大學的象棋隊邀請,也提供學位,便前往美國,一切就改變了。

在美國,蘇偉利認識了基督徒的寄養父母,他們問他想要做什麼,他回答說他喜歡下棋,但並不認為有才華。寄養父母支持他用兩年時間全心投入國際象棋的訓練,即使失敗都可以隨時回到學校。一年後,2014年底,他開展了專業棋手生涯,更與耶穌基督建立了關係。寄養父母要求他每天晚上都要讀聖經,並且周末陪著他們上教堂。他們教他在聖經中找到人生問題的答案,作為最終的權威。他們努力工作,總是幫助別人,不作不道德的事。 蘇偉利說:「我想要他們喜歡的那種簡單、滿足、敬畏神的生活。」

現在蘇偉利在比賽中或勝或負,他都歸榮耀給神。即使有時不明白神的方式,他深相信神的遠見比自己的更大。不論能否成為世界冠軍,他相信神,亦專注下好每一盤棋。

(來源:Christianity Today,2017年8月18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求神興起更多敬虔的父母,培養敬虔的下一代。

【Kingdom LIFE】非一般家庭醫生 連繫神國身體 醫治病人心靈

如何能在地如在天的活出天國文化?如何在職場上活出基督的樣式?一位家庭科醫生,又如何透過他的專業,為病人甚至及其家人帶來重新得健康的身體和人生,更與不同機構連結為社區帶來祝福轉化?今期受訪者蕭烜醫生(Albert Siu)為大家訴說他的經驗。

踏進這間位於北角的醫務所的接待處,最引人注意的是擺放著一張叫做「仁愛關懷卡」的綠色單張。任何人都可以填寫此卡,接受醫生或姑娘為自己或親友代禱。診症室內的環境亦令人十分舒服,光線柔和而充足,牆上桌上都有放置一些金句經文的擺設,跟一般令人感覺冰冷的診症室完全不一樣。

與教會連結的診所

蕭醫生以往在瑪麗醫院工作,2005年才轉為執業私家醫生,算起來在私營醫生的工作經驗已有十二個年頭。一般人常常將家庭醫學跟普通科混淆,其實家庭醫學的理念及方向是注重身心社靈,即是不單止病人身體,也包括心理、社交關係與心靈健康。家庭醫生經過訓練,從教育正確的生活概念入手,幫助病人改善生活習慣,從而活得更健康,而不是只單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003年沙士期間,蕭醫生仍在瑪麗醫院受訓,當時醫療界甚至整個城市也面對很大的衝擊。當時他在醫院跟一班弟兄姊妹祈禱,也會跟重災區醫院的弟兄姊妹連繫。他同時觀察到,私營普通科醫生的處境很孤單,受到任何衝擊或者危難都得不到足夠支援。他們為這些事祈禱,神就感動他們要去到社區表達愛及全人關懷,並連結其他私營的基督徒醫生。從那時開始,就慢慢醞釀一種新模式,將有神同在的家庭醫學帶進到社區。

2005年10月,蕭醫生與一些教會合作,開設了北角醫務中心,後來更在葵涌區增加了一個服務點。展開服務初期,蕭醫生得到自己教會的傳道牧者幫助,藉著醫療及教會連結社區。他坦言,最初的幾年只是學習怎樣運作,例如怎樣去管理一間診所、管理藥房、怎樣聘請人、怎樣訓練同事、怎樣跟進病人,都是一些重要的基礎。當時傳道牧者會跟他一起在診所禱告,分享領受怎樣去為病人看病,怎樣幫助跟進病人。慢慢地,神開始再打開一些門,連繫到其他地區教會。

用心聆聽 醫治心靈

醫務所的名字Agape Clinic,標誌是一個心形像聽筒內有十字架,意思就像用聽筒細心聆聽神的聲音和感動,從而去服侍病人。由於醫務所的基督信仰形像在社區裡很明顯,於是逐漸可以連結到不同的教會,開始展開不同的服事,例如舉辦健康講座,為街坊的健康檢查,甚至乎舉行健康嘉年華等等。如此服侍三年,商區福音使團亦邀請蕭醫生去分享三次聚會,都是跟情緒健康的主題有關。「這是神的新帶領,就是要關注人們的情緒。那時香港人嚴重的情緒問題已開始浮現, 每4.5人就有一個人需要情緒輔導。」蕭醫生又發現,自己服侍有情緒困擾的病人時,能夠耐心聆聽,也不會覺得累或辛苦,反而越服侍越有力,便知道這是神的恩賜,更清晰看到神給他的服侍方向,於是開始發展婚姻輔導及家庭治療。他表示,家庭治療是有時更是指跨代的服侍,例如小朋友的情緒問題可能來自父母的問題,最終會發現父母也是受到上一輩祖父母的影響。

「很多時身體上的毛病是關乎當事人情緒心理以及人際關係的問題。」蕭醫生說,不少病人初時是因身體毛病來求醫,而他會從這切入點去關心病人,明白他們的心,後來對方願意打開心窗,關係就慢慢建立起來。他分享了一個個案,有一位在地盤工作的男士腰痛前來求醫,過程中發現他同時患有抑鬱症,每天要服最少十款藥物,卻仍不能為他減輕痛楚。該名男士漸漸覺得生活上受到限制,失去自信、失眠,與家人的關係也越來越差。有一天,當他正乘搭渡輪時,他忽然興起跳海自殺的念頭。就在此時,一位公立醫院的基督徒醫生打電話給他,表示受神感動要打電話給他,問他正在幹什麼。他覺得很驚訝,卻不敢說出自己正要自殺,只說壓力很大且不開心。那位醫生於是轉介了他的個案給蕭醫生。蕭醫生發現,對方其實是很渴望得到醫治及恢復信心,於是鼓勵他讀聖經及祈禱,好像每天服藥一樣,並且有信心他會慢慢減少服藥的數量。他照著去做,漸漸地能夠睡得好,腰痛也減少了,跟家人的關係也恢復了。後來,他的妻子及兒子到蕭醫生處看病,結果最後一家人都信主了。

神國要crossover

就這樣,蕭醫生學習關心社區與基層,明白神想在社區要做的工作,並學習與神一起動工,而他只做自己該做的部分。他直言,雖然自己很想幫助每一個病人,但有時未必有適合的機會。因此,他有兩個原則,第一個是連繫,第二個是彈性。他凡事會彈性處理,若有從神而來的感動,就立即回應,否則會跟病人先保持聯繫,稍後再跟進。這個也關乎與神的聯繫,順服神的感動與帶領怎樣去處理及關心病人,與神一起動工。縱然工作忙碌,但他仍緊守進行安息日,以保持工作家庭的平衡。在這方面,蕭醫生也得到神的供應,給他合適的醫生拍檔一起同行。

「神國內是要有不同crossover的連結,不要固步自封,不要單獨地去做,要與神國裡其他不同領域的人連結一起去做,要認識彼此、關心彼此、以對方的心及需要為先、彼此同行守望,學習怎樣回應神的愛及祂的同在,學習回應神此時此刻的感動,立即行動。」蕭醫生相信,這條路並不孤單,只求神賜下同行者一起同心同行。「要跟隨聖靈當下的帶動,在那個文化之下想我們做什麼。福音是簡單的,不要將它複雜化形式化,我們自己就是福音去到人群當中。」他現時最大的夢想就是以家庭醫生的身分去祝福其他家庭,恢復每個家庭的屬天關係與樣式,並且連結屬天家人去做神想做的事。「要在職場上見到神的國,跨越不同領域、界限、宗派,聯合一起活出天國文化。」

(特約記者張綺薇報道)

 

眾職場祝福商界祈禱會 心意更新跟隨聖靈

眾職場興起祝福香港100天敬拜禱告運動」自第8週起進入了第二階段,每週為七山不同的山頭禱告。他們在5月15-21日首先為商界禱告,亦在5月18日晚上舉行了「眾職場祝福商界祈禱會」,由不同領袖一同分享及禱告。

馬建明牧師到場分享他對這個運動的看法。他形容禱告運動是很「危險」的,一份「屬靈的不滿足」曾點燃不少宣教運動。當人不是為自己禱告,而是願神的國降臨,足以改變職場的氣氛。因此,這個運動首先是一份「屬靈的不滿足」,大家會不斷求問神。其次,這運動會承接過往職場領袖的辛勞和代價,以之成為跳板。再者,馬牧師認為這條水流是聖靈的工作,只能跟隨,不能自己製造出來。大家都印證聖靈正在激動多人和匯集水流,更會越來越水深。馬牧師鼓勵所有人都「下水」,亦要心意更新轉化才可以跟隨聖靈。他用比喻說:「平時每塊田都會看到邊界,但當莊稼熟了,邊界就不見了。」職場運動不能在大家不一致的事上浪費時間,而是在大家認同的事上努力。

馬建明牧師再重申教會要走進職場,他說:「很多關鍵的人都未信耶穌,未被神點燃。今天教會來,是與大家同行。」他認為這運動由草根興起,全民皆兵。當適當的人在適當的位上,就會有事情發生。他看到這運動有三階段的發展,第一階段要叫職場中已經灰心的人再次起來,給他們盼望。大家要同心禱告,求聖靈吹氣。第二階段要跟隨聖靈,找尋同行者,一同以最簡單的信心面對巴比倫系統。第三階段要在職場興起與地方教會不同的五重職事領袖,因為每天公司之內都需要。堂會願意與他們同行,由牧師遮蓋,釋放他們。他反省過往的經驗,指出:「教會是拓展神國的工具,但不是神國的全部。」

神正使用職場成為新皮袋,去預備豐收。繼商界之後,「眾職場興起」將每週為七山不同的山頭禱告。它們順次序為教育、教會、娛藝、媒體、家庭及政府。最後一週正正就是7月1日香港新政府上場。

(記者林暐皓報道)

張蒙恩鼓勵青少年 向天父求禮物

國度事奉中心於3月24日邀得台灣Fight K教會主任牧師、《親愛的公主》作者張蒙恩牧師,主領「得地為業 — 天父的禮物見證分享會」。當天一共兩場,分別為「青少年牧者交流會」及「職場牧者分享會」。

你的天父有多大?

張蒙恩牧師說:「你禱告的內容決定你的天父多大。」他鼓勵信徒奉耶穌的名向天父求禮物,因為我們都是天父的孩子。聖經指出我們得不著,因為不求(雅四2),而求也得不著是因為妄求(雅四3)。他解釋妄求的定義是「浪費」,如經文說不要把珍珠丟給豬(太七6),為證明自己而有的祈求,屬於妄求。他亦特別提醒信徒,撒旦也會給我們東西,所以要小心。

等候是為更美好的結果

他指出,聖經提到能力時,都與等候有關,例如「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賽四十31),信徒得著聖靈前也要等候(使一4)。他說,沒預備好的等是乾等,就像以色列人死在曠野,而預備好的等,是為更美好的結果。

另外,等候是因為相信神有能力。神有時會故意遲到,讓我們在延遲的過程中更認識自己。就像掃羅等不及撒母耳來獻祭,便自己獻祭。對他而言,獻祭只是手段,他要的是贏,並非真心敬畏神。

天國經濟學:「凡有的,還要給他」

張牧師又說,我們可決定人生經歷多少神的應許。他以聖經中好管家的比喻,指出天國經濟學是「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太二十五29)。我們不需覺得不公平,卻應好好運用神所給予的。

信仰核心是關係

張牧師又說,教會通常提到十字架就是受苦,但耶穌來不只是為死,也是示範如何活,神的國如何運行。因此,受苦只是過程,耶穌的死是為成就我們做不到的事情,以致我們能把神的國帶下來。耶穌來是讓我們跟神建立關係,我們信仰的核心是關係,因此教會的核心應該是建立家庭關係。

苦難是曠野 終點是迦南地

談到很多教會認同苦難神學時,他指出苦難只是曠野的過程,不是終點,終點是迦南地。他指出神向人懷的「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耶二十九11)。他鼓勵信徒面對苦難要放心,中間雖然會有波折,但只管放心往前走。曠野的日子是讓我們去經歷,將來能成為別人的光。就像他曾經為情自殺,他明白那種掙扎及傷痛。因著這些經歷,他所寫的愛情書成為暢銷榜第一名,他亦被台灣百多間學校邀請去教導青年人談戀愛。

職場領袖要「主」觀

張牧師有感教會一般太客觀,沒面對現實。教會辦很多活動去吸引人來聚會,卻很少談及職場,沒教導信徒如何在職場上得勝,因此很多青年人進到職場時便離開教會,結果教會失去20至35歲這年齡界別的群體。

他說,工作是屬靈的,神給亞當工作,教會需要教導青年人在職場上發光,特別是領導力及聆聽這兩方面。領袖能帶出信息,唯有跟隨神的領袖能帶出神的信息,而不是人的意見。客觀的人,無法帶人進迦南地,所以要成為「主」觀的人,主說什麼就說什麼。

多結果子就能榮耀神

張牧師說,當我們結果子時便能榮耀神。結果子有三方面:生命、生活及福音。生命指的是聖靈果子;生活是讓人看到的,如智慧。當我們連結與主,就會有供應,而能結果子。耶穌說,父因兒子得榮耀。別人從我們身上看到的,不是信一個宗教,而是進入一個新的家庭,有一個很棒的爸爸。

財務祝福的見證

張牧師的教會現時有900多名年青人,自由參與的禱告會每星期有約390人參加。張牧師說,因為人經歷到神,便想來禱告會。接著,他分享到神超自然地送一塊一萬平方米的地給他們建堂,而且就在捷運站旁。神又感動一位未信主的老闆送演唱會級的音響設備給他們,就像神感動波斯王古列資助猶太人回耶路撒冷建殿般。張牧師說,神能動用萬有,讓我們體驗祂的全能。

居上不居下 創造新的文化

張牧師表示,神要基督徒「居上不居下」,目的是改變政策,創造新的文化,把神國的法則運行出來。張牧師以自己所經營的牙醫診所做例子,他的診所是全高雄第一名,藉此成為模範,帶動全行業要善待員工。他說,當神還未提升我們時,環境一定是很惡劣的,但我們必須預備好,在逆境中不只求生存,還要卓越,以致讓神透過我們彰顯祂的國。


 

十字架的「五個呼召」

張牧師分享到聖靈啟示他如何從彼得前書看到十字架的「五個呼召」。

  1. 活出聖潔

「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前一16)

十字架的核心是聖潔。聖潔不是「做」,而是「關係」,我們能夠聖潔因為我們在基督裡,不聖潔就是關係的撕裂。

  1. 透過生命改變見證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

我們被召是為了宣揚耶穌的美德,透過生命改變作見證。

  1. 受苦也要忍耐

「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甚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彼前二20)

在生命當中會遇到不同事情,要堅持做神眼中正確的事。

  1. 彼此相愛

「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彼前三8)

要像神,學習愛人,也要愛不可愛的人。

  1. 今生得百倍 將來得永遠榮耀

「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裡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彼前五10)

當我們跟從主,不只是將來有榮耀,今生也能得著百倍的祝福。

(記者陳細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