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4穆斯林齋戒月 當我們愛神 就必須愛所有的人

今年5月6日至6月4日為穆斯林「齋戒月」。5月4-5日,「穆光之城」愛穆文化節在和平長老教會舉行,4日晚上,大會特別邀請了致力於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和好、及推動阿拉伯人宣教事工(AFTA)的約旦牧師Afeef Halasah分享「如何愛穆斯林鄰舍」。

Afeef牧師首先以經文解釋「我們為什麼要愛穆斯林」。約翰一書4章7-8節:「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他說,當我們說愛神的時候,就必須也愛我們的弟兄姊妹,因為世上所有的人都是按著神的形像所造(創世記1章26-28節),也意味著無論任何種族的人包括穆斯林,每一個人身上都存有神的DNA與樣式。但彼此相愛只是愛主內的弟兄姊妹嗎?Afeef引用聖經律法師與耶穌的對話(馬太福音22章35-40節)說,基督徒常將「要愛鄰如己」局限在教會內的弟兄姊妹,但神所說的「鄰舍」,指的是每一個祂所放在我們身邊的人。「若我們連身邊鄰舍都無法愛的話,更別說愛神了。」Afeef說,當我們真的愛神,就必須要愛所有的人,包括我們的仇敵,即便很不可愛,他們仍是以神的形像所造,不然我們就成為「說謊者」。

Afeef又分享,自己很榮幸能夠真實認識穆斯林族群,因為他們都是神的兒女,只是仇敵使他們離開神所給的異象,被誤導成為轄制者。他說,穆斯林的信仰,比任何人都信得認真及嚴肅,如每天清晨5點起床、每天五次到清真寺做禱告禮拜,甚至因著信仰願意成為炸彈客,為了取悅他們的神而死。「可惜他們所信的是錯誤的。」他又指出,使徒保羅在信主前,就是一名殘害基督徒的恐怖份子,後來因認識了耶穌基督,保羅極力追隨主及傳福音的熱心與信心,比任何一位基督徒更大。「穆斯林也是如此,若今天他們有機會轉向正確的福音信仰,相信他們必是願意竭盡所能的為真理而活,甚至放棄所有只為了尊崇耶穌!」

「愛不是虛空的話,而是需要真實行動的!」Afeef提醒,愛那些愛我們的人,這種愛是「正常且應該的」;但願意愛那些恨我們的人,這才是真正「神的孩子」所具備的「愛」。神不願一人沈淪,所以神道成肉身,付上一切代價救贖人,也呼召祂的兒女,要傳揚福音直到祂再來的日子。教會建立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將福音宣揚出去,若教會沒有宣教使命的話,是毫無存在意義的,甚至在神眼中「這不是教會,只不過是一間俱樂部」。

最後Afeef說,當教會願意按照神的旨意行的時候,在使徒行傳1章8節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若教會選擇不聽從神的吩咐,去愛世上所有的人及傳福音,所遭受到的就會是使徒行傳8章1節,「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兩者所帶來的結果將會是極大相反的狀態。

回首過去十年,Afeef牧師看見神在穆斯林族群中,施行超乎所求所想的福音工作,使許多穆斯林願意敞開自己接受福音!如今,阿拉伯宣教事工不斷門訓穆斯林成為福音使者,並將福音傳開至全村莊,但相信基督信仰的穆斯林處於極大的迫害與挑戰的處境,所以教會需要更多興起,看見穆斯林福音的需要,成為神使用的福音使者,讓神翻轉局面!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教會省下聚會宣傳費 為千多家庭清還醫療債務

美國堪薩斯州威奇托市(Wichita)的道路教會(Pathway Church)在復活節前將用在宣傳復活節崇拜的預算,用於幫助一千六百個家庭清還醫療債務。

教會的主任牧師Todd Carter說:「今年我們將宣傳復活節崇拜的預算,及一些幫助有需要家庭的奉獻,用來還清了一千六百個家庭的醫療債務。」這些家庭將收到一封信,寫道:「我們是道路教會,也許我們從未見面,但我們奉耶穌基督的名義行了一件善事,你的債務已經被寬免了。」Todd Carter說:「當他們收到這封信時,意識到債務已被赦免……這正是耶穌基督希望你每一天去感受的。」

教會通過非牟利組織RIP Medical償還債務。該組織會償還所收捐款一百倍的債務。教會最終花費了大約2萬2千美元來幫助那些家庭清還了220萬美元的債務。

(來源:Relevant Magazine,2019年4月25日,Vasco Lam編譯報導)

禱告: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香港大部分信徒沒有固定聚會 新護教學以行動彰顯神

近期有調查報告指出,香港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口與恆常參與教會聚會的人數有很大落差,代表大部分基督徒都沒有固定參與教會聚會。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於126日舉行主題為「相信但不相干?」的首次轉化實踐研討會,盼望透過公佈「留堂會、離堂會」問卷調查的研究結果,本地和海外學者的主題講座,探討信徒群體如何在公共空間中表達自己和信仰。聚會在伯特利神學院舉行,超過100人與會。

「留堂會、離堂會」研究結果

根據2014年的香港基督教教會普查,參與崇拜的基督徒約佔香港人口4.6%。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收集由2006年至2018年出版的香港學術研究文章當中有宗教數據的47份作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得出香港基督徒 (不包括天主教徒)比例約為20.4%至29.3%,顯示香港不少基督徒沒有穩定的教會生活(表一)。為了解香港基督徒的信仰狀態和經歷,柏祺去年進行了「留堂會、離堂會」研究,結果由中心總監陳敏斯博士發表。柏祺在2018年10月至12月間透過網上問卷訪問了2400多人,當中接近九成是基督徒,女性佔六成。研究報告以參與教會聚會穩定程度分為3個組別:1、恆常返教會(約78%);2、自稱沒有穩定教會聚會(不穩定,約12%);3、自稱過去六個月沒有參加教會聚會(離堂會,約8%)。研究收集三方面的資訊,包括信仰成熟度、表達信仰的方式及參加教會聚會與否的原因。

表一:香港基督徒人口及教會生活比率

組別 比例
香港基督徒 (不包括天主教徒) 20.4% – 29.3%
參與崇拜的基督徒 4.6%
沒有穩定教會生活的基督徒 15.8 – 24.7%
.陳敏斯博士 (Photo Credits: Simon Lau)

研究使用「信仰成熟量度表」,檢視三個組別與神及與人的關係。結果顯示,恆常返教會較另外兩組分數為高,而與神的關係比與人差距較大。與神關係的分數越高,越大機會穩定返教會,與人關係跟會否返教會則沒有因果關係。研究又探討各組別表達信仰的方式怎樣影響信仰成熟度(表二)。恆常組別中,頭三位最能預測與神關係的分數的方式是與非信徒談論耶穌、祈禱及默想;不穩定組別三大因素是祈禱、與非信徒談論耶穌及寫日記或屬靈筆記;離堂會的則是祈禱、讀經及花時間在大自然反思。與人關係中,三個組別中,有參與義工服事及與非信徒談論耶穌的人信仰成熟度較高。

表二:最能預測向神信仰成熟度的信仰表達的方式

恆常 不穩定 離堂會
1. 與非信徒談論耶穌 1. 祈禱 1. 祈禱
2. 祈禱 2. 與非信徒談論耶穌 2. 讀經
3. 默想 3. 寫日記或屬靈筆記 3. 花時間在大自然反思

研究又問到不穩定及離堂會組別不再參加教會聚會的原因,最主要的四項是:1、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2、不喜歡的文化或制度;3、找不到適合的教會;4、教會與我生活脫節(表三)。而值得留意,問及離堂會者將來會否考慮重返教會聚會,43%表示會,52%表示不確定,代表很多人仍會考慮。至於參加教會聚會的原因,三個組別大部分人都表示最重要是「讓我可以更親近神」,其次是讓我在困難和憂傷中得安慰、講道對我有幫助及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表四)。表達方式方面,越願意參與小組、參與聖餐及奉獻的人越大機會穩定返教會;原因方面,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讓我可以更親近神及讓我的孩子可以有道德基礎是穩定返教會的主因。

表三:不穩定及離堂會者不再參加教會聚會的四大原因

不穩定 離堂會
1.      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 (43%) 1. 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 (51%)
2.      找不到適合我的教會 (38%) 2. 不喜歡教會的文化 (51%)
3.      太忙碌 (36%) 3. 不喜歡教會的制度 (45%)
4.      不喜歡教會的文化 (36%) 4. 教會與我生活脫節 (45%)

表四:所有組別參加教會聚會的四大原因

1.      讓我可以更親近神 ~85%
2.      讓我在困難和憂傷中得安慰 ~65%
3.      講道對我有幫助 ~60%
4.      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 ~55%

以行動實踐新護教學

.葛霖教授(Professor Elaine Graham)(Photo Credits: Simon Lau)

英國實踐神學家,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Chester)的葛霖教授(Elaine Graham)隨後以「不需要道歉的護教學—在受宗教困擾的世界裡述說神」為題,向與會者分享信息。葛霖認為,在「後世俗」的世代,西方主流制度化的基督教正在萎縮,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口正在上升,七成16至22歲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是無神論者。對宗教的懷疑和反對越來越明顯,有人更認為宗教是社會的毒藥。然而,不少信徒卻開始更多參與在教育及政治等層面,展現信仰。葛霖表示:「信仰群體有需要實踐新的護教學,向當今文化述說神。」

葛霖指出,初代的基督教護教學,扎根於「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向對宗教、哲學、政治感到好奇的一群,嘗試以他們的角度,通過對話來推廣福音。時而勢易,現今護教學著重提供資訊,為教義爭辯到底,叫人信主,並證明基督教的優越。她說:「這樣違背了本身為引起討論的原意,未能展現福音對個人的力量,一味指向教條。」她認為是時候回歸到早期護教者的精神,重視三位一體的神救贖所有受造物,不單是個人得救或教會增長。

葛霖倡議一種以信心的行動為前提的「新護教學」,基督徒可作出三重回應:第一、經過神學反思和辨識,嘗試參與神在世上的工作,「找出聖靈在做什麼,並參與其中」。第二、要作主的門徒,以實踐和行動展現神的愛。第三、要言行合一,以行動彰顯神在世界之中。這是公共神學的呈現,透過對話與行動,衍生智慧和異象。她引述David Bosch的話提醒教會:「行動但沒有話語是愚昧,說話但沒有行動是空泛。」

最後,她以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點出護教真正的問題是:「誰是我的鄰舍?」富有的年輕人關心個人的得救和永生,耶穌卻指出神重視人與自己、他人和神有良好的關係。因此,最重要的不是信仰,更不是個人得救,而是所有人都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

 

(記者林暐皓報導)

[國度觀點] 以新歌釋放神的啟示

近期香港社會在政制、民主及公共財政等議題上爭論不斷,年青一代對個人的身分認同感到迷茫,對這片土地的未來展望普遍悲觀。教會本應是山上的城(太5:14),向整個地區提供盼望,卻常在各個社會議題上進退失據,流於口誅筆伐,心志無法相同,更遑論作出有影響力的行動,因此教會近年在社會上逐漸失去話語權。聖經說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甚至可譯作滅亡(箴29:18)。香港的教會如何在仇敵的破壞面前拒絕被動,照著預言打那美好的仗(提前1:18)?

神賦予每個兒女使命,按照神的心意治理全地(創1:28、太 28:19-20),而先知性及使徒性恩賜現正逐漸在普世教會被恢復。神釋放教會作為天國議會(Ekklesia)的啟示(希12:23),教會在地上捆綁的在天上也捆綁,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釋放(太16:19)。恰克•皮爾斯(Chuck Pierce)過去曾多次宣告,華人將在未來10年會成為最有影響力的族群,香港是釋放突破和開啟亞洲的門戶。時候到了,香港教會要將這些在靈裡看見、神在永恆已經成就的計劃釋放到地上,並作出使徒性的行動見證神的作為。

唱新歌,是其中一種新穎又有效的釋放神啟示的方式。新歌是從神領受天上的啟示,然後透過聲音釋放出來,不一定需要完整的歌詞或旋律。新歌超越人的理性,改變氛圍,讓聽見的人倚靠神(詩40:3),認同祂在香港的奇妙新工作(詩98:1)。讓我們學習拿起這屬靈武器在香港釋放神的判決:除滅魔鬼的作為、挪移空中魔鬼的座位、設立神的旨意,改變屬靈氛圍、恢復國家命定。因此我們可以唱新歌來頒令,香港的命定是一個將敬拜的香氣呈獻給神的港口。教會要同心投入末後敬拜禱告運動,興起本地的聲音,不單單倚賴外國的歌曲及模式。

香港是中國的門戶,要將神國度的豐富和啟示引進中國。神既然把我們設立於這個時代,我們必定能夠尋見神對此地更高的心意,並以敬拜和禱告帶著合一集體的權柄轉化香港。讓充滿藝術文化的香港,以創意的方式付諸行動,讓我們乘著這一浪華人的復興而上,彰顯神的國度。

[國度觀點] 以使徒性行動回應先知性時刻

每一個城市都有從神而來的呼召和命定。當神造訪一個國家或城市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天窗的顯明,向這個國家或城市賜下呼召以及命定。如同當神來造訪雅各的時候,就在伯特利形成一個天門(創28:17)。7月1日是香港回歸21週年。我相信神呼召香港成為一個使徒性的城市。在這之前,就要有一個天窗在中間形成。要形成這個天窗,就必須要讓香港充滿神的同在和榮耀,使神的造訪來到中間。這樣,信徒的禱告敬拜就會上到天上,而啟示和能力就會降下來。一個使徒性的城市,它的不同之處是,不但給你啟示,也給你能力。有了啟示,還要有能力,才能以回應進入到命定的當中。而當神來造訪的時候,重點是香港要做好準備,來回應神降下來的先知性的啟示。

最近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回耶路撒冷。其實美國在1995年就通過搬遷大使館的決定了,特朗普總統原本預計2019年5月才會正式實行搬遷計劃。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卻提議在201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70週年的日子,並且選在下午4點舉行搬遷開幕儀式。其實以色列正正就是在70年前的5月14日下午4點宣布建國的!這個大使非常有智慧,懂得先知性時刻的重要,而把搬遷儀式放在這個時間點,就是一個使徒性的行動。

在撒母耳記10 章,撒母耳膏抹掃羅後,告訴他,你會遇到一群先知在擊鼓吹笛彈琴,耶和華的靈必大大感動你,你與他們一同受感說話,變成新人。「這兆頭臨到你,你就可以趁時而作,因為神與你同在。」(撒上10:7)後來掃羅帶領著以色列人大大擊敗亞捫人,並在吉甲立國立王。受感說話不會帶來命運的改變,趁時而做,才會帶來命運的改變。受感說話只是得到啟示,但是沒有回應,就無法得到改變。在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候,因著耶路撒冷的沈默,沒有回應,耶穌當時說,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路19:44)如何回應,才是決定你能不能進入命定的關鍵。

因此,當我們得到了先知性的啟示,必須要有使徒性的行動來回應。香港回歸21週年,我們要思考的是,在這樣一個先知性的時刻,需要怎麼做,才能讓香港的命定成就。我們在對的時間點回應了神,有些事情就會發生。


文@章啟明

[國度觀點] 聖靈更新運動的再更新

從阿蘇撒街大復興到今天,聖靈復興運動已走了一百多年,從小溪到大河,從大河分流到四方,產生不同的支流。這股渴慕超自然屬靈恩賜的運動到了今天,整體上仍在全球擴展,信眾人口也繼續強勁增長。然而,神對教會的評價絕不是人數,而是忠心。滾石不生苔,更新後若沒有再更新,就容易陷入倒退。

圈內人、美國牧者米高·布朗(Michael L. Brown)博士看見今日聖靈更生教會的危機,例如一味追求新事卻沒有行動的習慣性傾向,以及淡忘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聖潔。為此危機作出先知的呼喊,他寫書《玩火:喚醒五旬節—靈恩教會的警號》(暫譯:Playing With Holy Fire: A Wake-Up Call to the Pentecostal-Charismatic Church ),今年剛出版。

布朗博士在書中指出三個必須正視的危機。第一、經常將聖靈和人的心思形成對立,好像二者常在爭戰中,完全輕視理性的作用;第二、輕視神學教育及聖經學術研究,很多靈恩領袖本身沒有堅固的聖經教育基礎,故此傾向輕視神學;第三、以對聖靈的啟示開放為藉口,容易犯下用聖經以外的啟示去否定教義的錯誤。

聖靈隨己意分派恩賜,各人所領受的不同,這本是神的美好心意,叫我們彼此合一,看別人比自己強。在超自然恩賜外,神還將智慧、知識分派各人,同樣叫我們彼此合一,看別人比自己強。將超自然恩賜的位置抬高,高於神賜下的其他恩賜,這本是與「看別人比自己強」的教導相違背,結果就成為合一的阻礙。施洗約翰沒行過一件神蹟,但他忠心完成世上的使命,為主預備道路。超自然恩賜的目的是使我們完成神的使命,本是好的,但若果因人的偏見和驕傲,妨礙基督身體的合一,到最後也會妨礙自身經歷聖靈的更新,而更新是持續的過程,不進則退。持續的更新才是真實聖靈更新運動的標記。

【Kingdom LIFE】二手書包 贈山區貧困學童

不經不覺,暑假已經過了一半,不少家長都開始為子女的新學年作準備,包括購買新的文具及書包。當幸福的香港孩子挑選自己喜愛的新書包時,大概未有想過身處某些地方的小朋友,不但負擔不起一個書包,就連到學校上課亦非必然。由雲彩行動主辦的「二手書包徵集計劃」(Give my bag Program),不但培養香港學童資源共享,惜物環保的美德,更能讓廣西山區貧困學童受惠。

雲彩行動一直致力服務國內廣西山區的貧困學童、孤兒及殘障孩子。過去兩年開始於各學校、商舖回收整潔的二手書包,轉贈廣西山區貧困學童。總經理蔡溢菁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廣西山區土壤貧瘠,農作物收成有限,導致當地人民難以脫貧。孩子們住在偏遠山區,最少需要走一、二小時的山路才可以上學。「他們不會有袋或書包,只是提著殘破的膠袋上學去。」孩子們的書本雖然不多,但由於他們要在學校寄宿,每星期往返山區的路上,都要徒手拿著許多個人物品。

「孩子的家人多數不在家中,已出外打工,且多有農村觀念,期望小孩子到一定年齡便要打工養家,事實上他們才不過是小學生﹗」蔡解釋,雲彩行動資助並鼓勵孩子們繼續讀書,教育他們認識其他出路。「他們對外界接觸不多,也對將來沒太多希望。因此,舉辦捐贈書包這類活動,亦是想讓他們知道,外面的人會關心他們,而他們只要努力讀書,亦可以擁有不一樣的將來﹗」一個從遠方而來的書包,對孩子們來說,不只是解決生活上的需要,更是對外界關懷的體驗,甚至是繼續求學的動力。

過去兩年,「二手書包徵集計劃」(Give my bag Program)總共收到近3,000個書包,全部已派發山區學童。他們的損耗十分厲害,由於天雨及山路長途,去年拿到的書包很快已經變得殘舊,再需要另一批新捐贈的。今年暑假,雲彩行動再次舉辦徵集計劃,目標是3,000個書包。首輪的書包回收活動已於六月啟動,得到各學校的老師及同學支持,當中包括港大同學會小學、滙基書院、香島中學、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撒母耳學校、東涌靈糧堂秀德小學、堅樂中學,及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等,已收到300多個書包,亦有其他學校將於九月開學後鼓勵師生支持書包回收活動。

公眾回收會於7月28日至9月11日在香港、九龍及新界多個不同的回收點進行 (回收時段及地點詳情見附表一)。收到書包之後,會由義工整理、分類、進行簡單消毒,最後包裝及運送到山區轉贈學童。雲彩行動鼓勵大家踴躍捐出二手書包之餘,更可捐款支持二手書包的運費(港幣50元大概可以資助5個書包的運費) 。「過去兩年都有些有心人幫助運送書包往廣西,今年卻還未有,所以我們亦希望有心人提供物流上的援助。」

是次活動,雲彩行動更邀請了「我是一個大書包」的原唱人陳敏婷小姐,以及一班熊熊兒童合唱團的小朋友,重新演繹這首經典兒歌金曲,透過集體回憶喚起各界關注。填詞人祖詩(熊熊兒童合唱團音樂總監)認為小朋友也可以用他們的方法去回饋社會,例如將自己的舊書包轉贈給有需要的人。此外,一班藝人,包括李璧琦、張致恆、及唱作人徐偉賢均表示全力支持二手書包徵集計劃,透過「徒手體驗挑戰」徒手拾起所有物件,跳三下,體驗山區孩子沒有書包的困難。大會歡迎各界人士分享「Givemybag 雲彩行動二手書包徵集計劃」Facebook 專頁中的歌曲、短片,鼓勵身邊朋友參與活動,齊齊幫助廣西山區貧困學童。

回收書包計劃完成後,雲彩行動將後續舉行步行籌款活動。響應國際消除貧窮日(10 月17日),機構將於 10 月16日在香港仔水塘舉行「咩咩咩咩咩書包」山路慈善行,延續關愛山區孩子的行動, 為廣西貧困學生及留守兒童的工作項目籌款。所有活動詳情或捐款資料可瀏覽www.givemybag.com 致電雲彩行動熱線3488 4395查詢。

(記者陳淑安報道)

 

捐贈書包須知:

  1. 兩肩背帶款式
  2. 必須整潔及沒有損壞,九成新為佳
  3. 避免有金屬板的護脊書包及拉桿書包
  4. 適合小學生使用
  5. 凡印有任何學校或機構名字均不適合

 

 

收集地點

收集日期
Laurence Lai Gallery

香港中環天星碼頭一樓 1-1號舖 (近7號碼頭)

日期:28/7 – 8/8

時間:1pm – 6pm

 

新都會廣場辦公大樓

新都會廣場1座辦公大樓2樓大堂接代處

(港鐵葵芳站,商場二樓奇華餅家附近入口)

日期:28/7 – 11/9

時間:9am – 8pm

 

沙田廣源商場  回收箱

廣源邨街市(工商銀行櫃員機旁設置回收箱)

日期:28/7 – 11/9

 

屯門H.A.N.D.S商場  回收箱

屯門安定邨定祥樓(停車場入口Killiney Cafe對面設置回收箱)

日期:28/7 – 11/9
LUSH 嵐舒  香港門市

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店(港鐵D3出口)

尖沙咀加連威老道24A號店(港鐵B1出口)

銅鑼灣駱克道492號順禧銅鑼灣中心3-7號店(港鐵C出口)

中環擺花街21號Soho Square地下(港鐵D2出口)

日期: 14/8, 21/8, 28/8, 4/9 (星期日)

時間: 12pm – 7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