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收購推特 基督教群體望能重獲言論自由

特斯拉(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收購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之舉,獲美國基督教和保守派群體支持,期待收購能為大眾重獲言論自由。

4月25日,特斯拉董事會一致通過馬斯克以440億美元收購推特的提議。馬斯克自詡為「言論自由的絕對主義者」,他質疑推特、臉書等大型社交媒體採取「影子禁令」(Shadow Bans),屏蔽特定用戶能見度,打壓矽谷菁英厭惡的保守派。馬斯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言論自由是民主運作的基石,推特是數位言論廣場,人們能在這裡討論攸關人類未來的重要議題。我希望透過強化產品新功能,打敗垃圾郵件機器人,對所有人進行認證等,使推特更勝從前。」他更表示,希望對他最嚴厲的批評者也能繼續留在推特,實踐言論自由的真諦。

推特曾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主力發聲平台,但特朗普因被推特關閉帳號,一夜流失8800萬個追隨者。特朗普認同馬斯克的交易,但無意重返推特。基督徒和福音機構曾因立場歧異而遭推特審查禁言,尤其針對跨性別議題,用戶基本上被禁止陳述聖經教導。基督教群體因此同樣關注收購案的發展,企盼往後能無所顧慮地發表言論。基督徒作家Allie Beth Stuckey曾就東京奧委會允許紐西蘭跨性別舉重運動員Laurel Hubbard參加女子組競賽抒發己見,並以男性代名詞稱呼Hubbard,結果遭到推特暫時停權。彌賽亞猶太學者Michael Brown博士也曾因新冠肺炎相關評述而被推特禁言。愛家協會(Focus on the Family)旗下的《公民日報》(The Daily Citizen)於去年1月發表一篇關於拜登提名跨性別醫生為助理衞生部長的報導後,也遭停權處分。

美國女性關懷協會(Concerned Women for America)在馬斯克宣布收購推特後貼文喝采:「言論自由,美好的一天!」保守派媒體《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編輯團隊祝賀馬斯克,表示期待他帶領推特走向公平客觀。北卡羅萊納州羅利市首都社區教會(Capital Community Church)主任牧師Grant R. Castleberry認為,馬斯克的做法對基督徒有正面意義。他在推特貼文寫道:「馬斯克收購推特後,基督徒能自由傳福音。如同兩千年前條條大道通羅馬,感謝讚美主。」然而,也有人抱謹慎觀望態度。麥迪遜浸信會(Madison Baptist Church)牧師Griffin Gulledge回應Castleberry牧師說:「我希望你是對的,我記得臉書行政總裁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也曾高談開放社會和言論自由……我會拭目以待。」

禱告:求主賜信徒謙卑聆聽和剛強壯膽的心,無論得時不得時,發出與祂對齊的聲音。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逾150名文字工作者聯署 警告言論自由正被限制

美國近日因「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而觸發全球人權覺醒,但同時也出現一些矯枉過正的行為,甚至對言論自由造成威脅。超過150名作家、學者、記者和藝術家在美國《哈潑雜誌》(Harper’s Magazine)發表聯署信,警告目前苛責態度(censoriousness)盛行,欠缺包容氛圍,公開數落和杯葛行為成風,影響言論自由。

參與聯署的包括近日身陷歧視跨性別人士風波的《哈利波特》小說作者羅琳、《撒旦詩篇》魯西迪 (Salman Rushdie)、《侍女》作者愛特伍(Margaret Atwood)、語言學家兼政治評論家杭士基(Noam Chomsky)和人權組織創辦人兼前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洛夫(Garry Kasparov)等名人,以及多所知名學府的學者、作家和新聞工作者等。公開信的開首指出「有關種族和社會公義的示威充滿感召力,既促成遲來的警察改革,也令社會廣泛要求爭取公平共融……雖然這種覺醒非常需要,但也同時強化了一套新的道德取態和政治熱忱,往往令我們為了迎合他人的意識形態而削弱我們公開辯論和接納分歧的能力。」

信中指出,「資訊和意念的自由交流,是自由社會的命脈,但這種交流目前正日益受到限制。」聯署者支持各方均可就某議題進行充實甚至尖銳的反詰,但如今常見的反而是許多人一旦覺得對方有觸犯言論和思想過犯之嫌,旋即呼籲群起嚴懲。「編輯因出版爭議性作品而被解僱,書籍因被指不真實而下架,記者被禁止報導某些題材,教授因在課堂中引用某些文學作品而被調查,一名研究人員因為傳閱一份獲同行審議的學術研究而失去工作,一些組織領袖有時單純因為拙舌失言而被迫下台。」作家、藝術家和記者現在都擔心如果自己偏離社會共識,甚至附和得不夠熱心,都可能會丟失飯碗。「這種令人窒息的氛圍,最終會對當前最重要的議題造成傷害。不論是高壓政府,還是缺乏包容的社會,都會窒礙辯論,傷害無權勢的人,削弱所有人以民主方式參與的能力。」

信末指出:「對抗壞主意的方法,是將之曝光、進行爭辯和游說,而非試圖滅聲或讓事情過去。我們拒絕在公義和自由之間作出偽選擇,因為兩者是唇亡齒寒的。我們需要空間去探索、冒險,甚至犯錯,我們需要能夠真誠地不同意一些看法而不用承擔悲慘的專業後果,這是我們工作賴以存在的基礎,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去捍衛,那我們也不應該期望公眾會為我們捍衛。」

公開信出版後備受抨擊,部分聯署者被指在過去的言行與信中批評的苛責心態相符,有聯署者聲言不知道其他聯署者的身分或不贊同聯署內容而要求除名。對於有批評指聯署者因害怕轉變而感到恐懼,聯署牽頭人、作家Thomas Chatterton Williams反駁指,聯署者都是擔憂社會出現不包容的氛圍並相信公義和自由是唇齒相依的人,害怕的人根本不會聯署。他又指出,聯署者並非一群白人老翁,也包括黑人思想家、穆斯林思想家、猶太思想家、跨性別人士和同志,老少和左翼右翼皆有,聯署中提及的價值觀是普世和共享的,聯署名單也反映這點。

禱告:求主賜人謙卑聆聽的心,賜信徒分辨力,發出與祂心意對齊的聲音。

(來源:Evangelical Focus 和英國《衛報》,2020年7月9和8日,文奴綜合編譯報導)

 

 

加州議案不利宗教言論自由 買賣克服同性戀傾向書籍 可能已違法

美國基督教關注家庭事工Focus on the Family主席Jim Daly於4月10日在個人網誌上撰文,評論現時已於加州眾議院快速通過,並將送交參議院繼續討論的第2943號議會法案(Assembly Bill 2943),並提醒基督徒:議案一旦獲得通過,便會送交總統簽字正式生效,意味反對同性戀的群體的宗教及言論自由均可能受到威脅。

有關議案旨在修改《消費者法律救濟法案》(Consumer Legal Remedies Act)中的條款,以表明「任何改變人們性取向的嘗試皆屬非法行為」。

Daly在文中拆解議案內容,闡釋它將如何對基督徒產生不利影響:「比方說,僅一次簡單的貨幣交易,如購買一本有關克服同性戀傾向的書籍,或對性別混淆的狀況付費尋求輔導,都可能觸犯法案。」

因此,對確信「同性戀是罪」的人們而言,他們將可能就進行與此信念相關的金錢交易,而面臨法律後果。「簡言之,堅守傳統婚姻觀和性觀念的基督教學校、教會或其他群體,都有機會因就同性戀或跨性別主義提出真理教導而捲入訴訟。」

Daly希望人們閱畢他的文章,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並鼓勵讀者付諸行動爭取宗教自由,例如瀏覽California Family Council網頁,並留言聲援。

(來源:Christian News Headlines,2018年4月13日,潘意韻編譯報道)

禱告: 求主使全球各地基督徒剛強站立,在這悖謬世代中勇敢發聲,捍衛宗教自由及聖經真理。

歧視 -【愛有道】專欄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甘地在倫敦大學念法律時,遇上一個討厭及歧視他的教授,一次在飯堂,甘地坐在教授隔鄰,教授對他說:「一隻豬和一隻鳥是不會坐在一起吃飯的。」甘地心平氣和地回答:「我將會飛離開。」然後到另一張桌子去,教授給氣炸了。

歧視及標籤的問題不是已過的歷史,今天仍然會在不同的處境中發生,甚至是我們自身的經歷。有試過穿著得老套一點走進名牌服裝店,給以貎取人的售貨員冷待,在他們的眼中,貴客有一定的樣子。

我們常常說,現今是一個多元的世界,要學會接納不同的種族、宗教、政治、價值觀念……,不應歧視排斥別人。可是這個同時強調自我與自由的社會,又讓人陷入另一種困惑,我可以為爭取自己的權益或表達個人的意見而攻擊別人,沒有想過退讓。最近,香港教育大學民主牆張貼了詛咒教育局副局長喪子的標語,引至軒然大波,有學校即時停止「教大」學生的實習,亦有不同院校學生作出維護言論自由的反擊行動,對立愈演愈烈。

無論我們站在哪方的立場,讓甘地與教授的對話給我們一點反省,當你受到歧視攻擊時,不要代入對方給你設定的角色;當你不同意別人時,不要以為對方的讓步是他們承認自己是錯的,只是不願與你一般見識而已。

聖經記載的一個情境亦給我們很重要的提醒,法利賽人來問耶穌為什麼與稅吏和罪人一同吃飯,耶穌回答:「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耶穌要讓法利賽人思考,若信仰欠了對人的生命價值的認同,他們宗教的熱誠只是一種虚偽。


文@徐惠儀

同運將發展重心轉移耶路撒冷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以色列今年的同性戀驕傲大遊行將在耶路撒冷舉行,以往每年的主要遊行都是在特拉維夫舉行。

特拉維夫擁有龐大的LGBT(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群體,該市對同性戀持開放寬容的態度。但耶路撒冷的同性戀組織JOH力推今年在耶路撒冷舉行同性戀驕傲大遊行。JOH代表告訴以色列媒體:「我們希望將重心轉移到耶路撒冷,將這座城市變為主要的平台。這是很關鍵的一步,我們暫時不會對外公佈,以免遭到阻撓。」

但這決定尚未與耶路撒冷市長巴卡特進行協商。為避免冒犯當地的極端正統猶太教派群體,巴卡特去年並未參加該市的遊行。

2015年7月耶路撒冷舉行一年一度同性戀遊行時突發襲擊事件,導致人員傷亡。但那次事件也增強了同性戀遊行的影響力,次年遊行規模因此更大。

(來源:以色列新聞祈禱會,2017年3月26日)

禱告:同性戀遊行被禁止在耶路撒冷舉行。

[國度觀點] 仇恨言語審查 恐被利用打壓保守言論

人與人之間不應存著仇恨,而仇恨化成暴力行為或言語,便會帶來傷害。暴力行為可依刑事法入罪,對暴力行為的界定亦甚少有爭議,但仇恨語言卻不同,因為所造成的傷害不容易量度,動機也難以判斷,立法禁止仇恨語言有相當大的困難。一些國家已經或蘊釀制定仇恨法,懲罰發表仇恨言語的人士。然而,如何判定仇恨成分?如何界定仇恨言論與意見表達?如何執法才不會妨礙言論自由?最近歐盟委員會和全球四大網絡公司宣布共同合力制止仇恨言語的傳播,但被視為打壓言論自由的舉動,特別是對付所謂「政治不正確」的保守派意見。

今年5月底,歐盟委員會與面書、推特、谷歌、微軟宣布,共同發出道德操守,內容包括打擊在歐洲散播的網上仇恨言論。此行動亦鼓勵關注團體成為「記者」,報告仇恨言語訊息,而社交媒體會在24小時內刪除內容。當今恐怖組織使用社交網絡影響青少年,引起仇恨和暴力,故此提高對網絡仇恨言語的監管的關注。

然而「仇恨」的界定有主觀因素,過度管制會壓制言論自由,被利用作為打壓異見人士的工具。歐盟委員會針對的仇恨言語,包括被認為有恐同傾向的言語表達。保守立場人士警告,反對同性戀運動、墮胎及穆斯林移民的意見,將被視為「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很有可能被壓制,在社交媒體被消滅。

如此下去,將來只有「政治正確」的言論充斥網絡世界,於是被視為社會的主流意見,這便會對政策條例的修訂有重要影響。「政治正確」已經成為自由派人士壓制異見人士的言論,在學術界損害學術自由。「政治正確」也是藉詞爭取平權的自由派人士,以此混入歧視之罪名,消滅道德立場保守的言論。

鼓勵自律比立法往往產生更好的效果,而節制作為一種愛的品格的培育,才是真正能止息仇恨、建造和諧社會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