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大教派聚集 為印尼與教會合一祈禱

2019基督徒合一祈禱會於1月26日在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舉行,以申命記十六章18-20節經文「公正!你要追求公正!」為題,台灣5個教派透過詩歌、信息分享,跟隨普世教會為印尼與教會合一祈禱。

台灣教會合作協會秘書長陳科神父致歡迎詞指出,今年的主題在各種分裂與紛爭的情況當中是迫切且必須的。當我們聚集祈禱時,讓我們提醒自己,我們身為基督身體的一份子,是受呼召來尋求並體現公義的。我們在基督裡的合一可以鼓勵我們,並使我們有力量參與在更大的為了公義和促進生命尊嚴的奮鬥當中。

陳再明牧師傳講信息時指出,關顧貧窮人是耶穌傳福音的核心信念,而從窮苦弱勢族群中,我們可以學習耶穌在登山寶訓所講的「虛心的人有福了」(太五3),承認自己的軟弱,靈性貧乏,跟貧苦人的生命一起成長,同時珍惜自己被善待的機會與資源。譬如他所牧養的教會做社區工作,跟教會弟兄姊妹探訪一位窮苦的身障弟兄,這位弟兄跌斷腿,無錢就醫,由年邁母親照顧,住在簡陋鐵皮屋,人發高燒,他們見狀趕緊把人送醫,救回一命,因著這起事件,激發教會弟兄姊妹愛人愛神的心,更多去關懷社區弱勢族群。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希望在今Teen 教會機構職場合力 讓下一代真正脫貧

「扶貧研討會2018」於11月22日,由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假聖安德烈堂舉行,今年大會主題是「希望在今Teen」,有近400位教牧、機構同工、基督徒商人和有志服侍基層的信徒出席。主辦單位 期望透過座談會、工作坊及展示會,聚焦兒童及青少年貧窮問題,共同謀求下一步行動,幫助下一代重拾志氣,找到人生方向。

年青人貧窮問題嚴重

.葉兆輝教授

香港大學社工系講座教授葉兆輝向與會者分析政府的《2017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香港有137萬貧窮人口,即每5個人就有1個人活在貧窮中。」葉指出整體貧窮情況近年有改善,但兒童貧窮率仍然高達23%,主要原因有四方面:離婚率上升;新移民中六成是青少年;少數族裔收入不穩定;低收入家庭結構性貧窮。葉表示近年經濟發展未能使市民受惠,2001-2011 年間薪金按通帳調整後不升反跌,造成許多年青人不滿和絕望。葉向作老闆的發出呼籲:「大家招聘年青人時不要壓價,應慷慨一點,給予一個合理的薪水。」他又從地圖分佈發現青少年自殺的風險與貧窮有相關性:北區有6名青年在四個月內相繼自殺,他們的共通點都是只有中學畢業,沒有工作,欠缺家庭支持。葉建議教會植堂時可針對貧窮人所在的區域,在社區保護青少年,給他們介紹工作,助他們面對逆境。

以真理服事年青人

.蔡元雲醫生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副主席蔡元雲醫生在信息分享中指出,要以耶穌話語中的亮光,幫助青年向上流動。耶穌的使命宣言中(路 4:18-19),對如何服事貧窮人有不同的定義:「耶穌說要傳福音給貧窮的人,不單是提供財務資助,他們更需要聽到福音。很多年青人以為教會只關心天堂,但耶穌很關心我們在地上的生活。」耶穌又說要醫治傷心的人,調查顯示香港56% 的中學生有抑鬱徵狀,更有學童自殺,許多家庭都需要得醫治。蔡亦了解香港的年青人看不見未來的盼望,只看到黑暗和絕望,但他認為「瞎眼可以看見」:「我們要用耶穌的愛去服事他們,回應他們全人的需要。」同時,教育制度令學生追求卓越卻沒有靈魂,被困在家或在學校,耶穌叫被擄的得釋放,教育制度有必要改革,叫受壓制的得自由。蔡建議,既然每個區域都有貧窮人,教會應該與前線機構合作,以行動幫助他們。耶穌作了「向下流動」典範,他不是以高姿態去指出人貧窮,而是與貧窮人同行,作他們的朋友,謙卑地分享生命和愛。

蔡元雲特別談到基督徒踴躍參加政府政策中的「三年制友師計劃」,一萬五千名友師當中,七成是基督徒,令政府相當驚訝。友師幫助青少年追夢,關心他們的家庭,是很全面的關顧。蔡認為,友師關係要在監督之下,以保護友師和青少年。計劃讓參加者有機會進行職業探索、體驗和認定,長期陪伴青少年成長並向上流動。不少參加者透過友師加入教會,認識耶穌。

要長遠改變貧窮,蔡元雲認為可朝向個人、系統及結構性三個方向邁進。個人方面,商界及民間要擺上自己的力量。系統方面,家庭、學校、前線機構、商界及教會多方面要互相配合。蔡說:「政府很留意我們的聲音,只要有成果為證,就可影響政府扶貧及青年政策。」結構性方面,香港要走出過去的成功,走出只有四大產業的困局。

慎防貧窮陷阱

.余德淳博士

EQ研究訓練顧問余德淳博士認為協助年青人脫貧,要小心誤墮3種另類貧窮陷阱。首先是社會價值貧窮:年青人投入重複性又沒有前景的工作,只是一種沒有意義的生活。基督徒老闆要提供有社會價值的工作。其次是親情價值貧窮。余曾到木屋區探訪一個家庭,父親剛出獄回家,一家人吃飯快樂又團結。晚飯後,他卻收到另一個大學畢業生致電哭訴,她害怕結婚後收入不足以供樓。兩邊的對比給他很深的反思:「我們不要擁有居所卻沒有親情,家庭和親情才是我們所要的。」第三是個人貧窮,俗語說人窮志短,余認為只要找出年青人的志氣和方向,他們就會做得好,有力量走向豐富。

研討會中段設有七個工作坊,邀請多間教會或機構分享服事基層的孩童、中學生、大專生、職場及社區等不同年齡層及需要的經驗。研討會最後環節是展示會,有三十多個機構或單位介紹事工、尋求合作,造就基層人士。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在新聞稿中表示,盼望與會者「以此為起點,積極聯絡研討會中認識、有同樣心志的伙伴,一同計劃、開展及擴大事工規模和成效,祝福更多有需要的青少年。」

.研討會設有多個工作坊

(記者林暐皓報導)

美團體向耶城猶太人傳福音 數十人歸主

美國團體Jews for Jesus(向猶太人傳講耶穌)五月派出200名職員和義工到耶路撒冷,向當地猶太人傳福音。團體稱在為期4星期的宣教外展中與超過5,000人分享福音,有58人接受耶穌作他們的救主,1,700多人願意進一步認識耶穌,並有超過20萬名當地居民留意該團體的社交網站帖文。

Jews for Jesus過去18年來推動「Behold Your God」(看哪你的神)運動,向世界各大擁有超過2萬5千猶太人口的城市傳講耶穌。行政總監David Brickner表示,今次的宣教工作著重接觸城內不同階層人士,包括大學和經學院學生、藝術家、千禧世代和老年人、癮君子和窮困人口等,甚至是極端正統猶太教徒。同工不單沒有遇到太大的反對聲音,還與居民有許多熱切的交流。「耶穌當日走在耶城街頭,也有來自各階層的人來聽祂講道,由稅吏至乞丐,律法師至富商都有,祂為我們今日和未來的工作樹立了榜樣。」

Jews for Jesus負責以色列事務的監督Dan Sered則指出,很多人知道耶路撒冷不同種族和宗教之間的衝突,但不一定知道耶城是全以色列貧窮率最高的地方,且深受多種社會問題困擾。他們的其中一個策略就是服侍這個城市,並鼓勵其他人效法:「作為耶穌的信徒,我們看見彌賽亞怎樣為他人而活,也希望跟隨祂的腳蹤行。我們餵飽窮人、清潔公園、翻新房屋,藉此彰顯我們所信的、渴望帶來醫治、修補破口,幫助有需要的人的那一位。」

(來源:Kehila NewsJews for Jesus網站,2018年6月7日及4日,文奴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 願主繼續打開猶太人的眼睛,使他們真認識祂,接受耶穌為救主。

「青年就業及向上流動」調查發佈會 迎戰AI代工 尋找年輕人轉化新機會

2018年,「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教關)就加強青年上流能力展開調查,並於4月28日舉行「青年就業及向上流動」調查發佈會,出席人員包括企業、機構、教會、學校及家長代表。調查指出,在科技蓬勃的發展中,未來將有大量工作崗位流失;基層低學歷、欠缺動力的青年需要因此提升就業能力,取得合宜的工作,以此打破跨代貧窮。會上亦有不同工作範疇的講員分享就業市場的需要,佐證調查的發現。

顧問研究公司顏麗真女士在發佈會中指出,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提倡穩定就業,而穩定就業是向上流動的重要元素。然而,在全球各地,向上流動機會逐漸減少,貧富差距卻同時擴大。人們因著未能穩定就業、累積財富,引致長期貧窮,甚至跨代貧窮問題。要打破跨代貧窮,提升就業能力是重要關鍵,研究公司從兩個向度作出調查。第一,青少年應專注發展工作所需技能。若青少年能成功裝備五項就業具備的能力(Howard Gardner),獲聘於優質工作的機會也會提高,五項能力包括:專業紀律力,至少掌握了一種特定的學術、工藝或專業的思維方式;綜合表達能力,能從不同來源獲取信息,客觀地理解、評估並整合;創造力,提出新想法,提出不熟悉問題,喚起新的思考方式;尊重不同,尊重分歧,嘗試理解他者,並尋求合作;專業道德,思考工作本質及社會需求,不由自我利益出發。第二個向度是專注發展未來主動性就業行為,青少年必須辨清未來路向、提高適應能力,才有能力在未來管理事業。

顏麗真女士又指,社交能力在就業市場逐漸變得重要,低社交技能的工作機會會減少,而高社交技能工作的就業和工資會有大幅度的增長。若青少年成績未如理想,可投身能夠取得社交技巧的工作,如銷售員、客戶服務、店舖助理、電話/網上服務等,鍛煉社交技巧,此能力將在職涯中一生受用。

教關執委羅志聰先生回應,解決貧窮問題並非一個人或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調查結果的發佈亦並不代表必能為貧窮問題找到出路。扶貧和滅貧的道路上仍然需要個人、家庭及社會各界共同並長期努力才可達成。「教關」盼望能夠在使命上繼續實踐,藉由此調查及此後各項事工,結集各界的力量並互相合作、發揮所長,消滅跨代貧窮問題。

「1017 唔食都得」運動召集人姚國杰先生指出,運動在過去幾年收集了不同人對貧窮問題的看法及聲音,本年度銳意為貧窮問題尋找辦法,因此「教關」委託顧問研究公司進行調查,協助跨代脫貧工作。調查過程中發現創造力對裝備青少年日後就業的重要,因此在本年度的藝術比賽中加入短片製作,給予參加者更多想像及創作空間,透過影像拍攝更具體回應香港貧窮問題。

(新聞稿由主辦單位提供)

教會與米芝蓮大廚合作 開餐廳專招待窮人

意大利米芝蓮星級主廚博圖拉(Massimo Bottura)計劃2018年在巴黎和拿坡里開設新的餐廳,卻不歡迎有錢人來吃飯。餐廳提供免費餐點,用的是超市賣剩的菜,而且只服務窮人。

博圖拉最富聲望的餐廳開在意大利北部的摩德納(Modena),每個客人需付約250歐元,但他在米蘭的餐廳(Refettorio Ambrosiano)則餵飽了無家可歸的人,目前他計劃將這實驗性質的慈善工作再加以擴展。

Refettorio餐廳位於米蘭市郊的一座舊戲院,搜集從商店剩下的食材,按照博圖拉和其他知名主廚的食譜,煮成免費餐點。「我從不認為這些食材是無用的,我總認為麵包碎屑、過熟的蕃茄、變黑的香蕉還是有可用之處,正可以顯示出我們的創意。」博圖拉接受路透社訪問時如此表示。

博圖拉的計劃從2015年開始,他重新利用米蘭世博會餐館剩餘的食物,而在教會機構「安布羅希亞納明愛會」(Caritas Ambrosiana)的支持下,如今已成為永久的計劃。與一般傳統慈善廚房不同的是,來此用餐的客人不需要大排長龍,每個人都可以坐下來接受款待。「因此我稱它是餐廳,而不是慈善廚房。」博圖拉說。

雖然每天用餐的人數僅限96位,但博圖拉和明愛會表示,此舉可以幫助那些人重新恢復自信,並可以過正常的生活。「數字無法定義成功,你如何伸出援手是很重要的,然而你的幫助能在他們生命中產生什麼樣的激勵,這才更為重要。」明愛會負責人葛芮堤(Luciano Gualzetti)說。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資料,每年全世界有大約三分之一,即13億噸的糧食遭浪費或遺棄。

(取材自Charisma News,2018年1月2日,Sylvia編譯報道)

禱告:為這項計劃能滿足更多有需要的窮人禱告。

耶穌呼召教會服侍貧窮人

香港一直有基督教機構在社會上參與扶貧工作,但教會在服侍貧窮人上卻仍未確立清晰角色及路向。建道神學院信培部早前舉辦「從觸動到行動──香港貧窮問題與教會的回應」講座,由學者分析本港貧窮問題現況,牧者從信仰角度看扶貧工作,鼓勵教會承擔關懷貧窮的工作,再由前線同工分享關懷社區貧窮人士的實戰經驗,反思信仰如何回應日益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

 最低工資只能買一杯咖啡

krt324-16a
.葉兆輝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引述研究分析香港社會的貧窮現況,指出若以最低工資相對物價來計算,本港勞工的購買力偏低。他舉例稱,瑞士蘇黎世的最低工資時薪(港幣199元)可在當地購買超過三杯鮮奶咖啡(Latte,蘇黎世售價約港幣56元一杯),而日本東京(最低工資時薪港幣59元)則可買約1.5杯(東京售價約港幣35元一杯),但香港的最低工資時薪(港幣32.5元)卻只能在本地買約一杯Latte(約港幣30元)。當購買能力愈低時,人的快樂指數亦會較低。「在我們的制度上,是否對低技術工人有所虧欠?」

葉又稱,過去十年,香港貧富不均的情況愈來愈嚴重。1991年的家庭收入中位數是月入9,964元,2001年上升至月入18,710元,但2010年卻仍是月入20,500元,可見社會中有許多人並未受益於經濟增長。他認為,扶貧工作不應只處理人們的需要,而是要深入了解社會制度如何造成問題。

教會有一定影響力

他提醒教會,推動扶貧工作時必須按地區需要而行。而香港貧窮地區有七大板塊,就是﹕一、元朗東北、北區西北區;二、元朗北、天水圍;三、屯門中部;四、東涌;五、葵青北、荃灣南;六、深水埗、油尖旺北,以及七、觀塘、黃大仙中、九龍城南。每個地區貧窮問題的原因都不同,其需要也有所不同,例如深水埗以長者為主,若教會在逐區建立兒童中心便為不合。有些地方社會服務的「供應」很多,但需要卻並不多。教會進行扶貧工作時,需要參考數據,令工作更有效。

葉鼓勵信徒應將貧窮問題看成「關我事」的,且不單止去想要「做什麼」,而是要思考「怎樣做」。事實上,全香港有千多間教會,四十多萬名信徒,對社會必定能發揮一定影響力。

耶穌是尊重貧窮人的主

.蔡少琪牧師
.蔡少琪牧師

建道神學院副院長蔡少琪以不同角度看教會扶貧的參與,指出教會本身不應只是進行扶貧事工,教導與推動信徒關懷貧窮亦十分重要,特別可以在講壇中分享相關信息。例如強調耶穌本為富足,卻成為貧窮,一生以貧窮形象示人。但蔡同時強調,教會對貧窮的教導必須整全,例如要認知到有些貧窮是當事人有責任的。另一個教導是,神是會為貧窮人伸冤的,但神同時是公道的,不會只偏袒貧窮人。此外,馬太福音11章提到「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是耶穌作為彌賽亞的記號,「關心貧窮人」是認出基督的標記之一,因此教會也應該帶有這樣的記號。蔡指出,耶穌是「尊重貧窮人的主」,更曾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路加福音 22:29)在拉撒路與財主的比喻中,在世貧窮的人在死後得以在亞伯拉罕的懷裡蒙福。是否相信貧窮也是有福的,是關乎屬靈眼光,以及如何看待生命價值。蔡強調,耶穌在世時,也是一生貧窮的,能夠明白貧窮人的故事。耶穌是救贖貧窮人的主,也是一生提拔貧窮人的主,祂會使用貧窮人。最後,耶穌呼召和激勵人一生服侍貧窮人。

教會扶貧旁觀者多

.廖嘉敏傳道
.廖嘉敏傳道

「基督教超窮教會」傳道廖嘉敏分享,其教會以「超窮」命名,意謂靠著耶穌,生命可以「超越」物質生活上的貧窮,擁有豐盛的人生。他們在太子的一間餐廳聚會,日常接觸及服侍該區的基層人士,並向他們傳福音,提供門徒訓練。在她服侍貧窮人的經驗中,總結到一些教會參與扶貧時應注意的問題。首先,旁觀關心的人雖然多,真正參與者卻少。第二,物質擺上比較多,但願意投放時間者少。第三,教會較常以事工為本,重視果效,卻不是以服侍人為本。第四,教會比較多回應貧窮人的生活問題,卻較少回應生命的問題。第五,教會應留意其扶貧工作是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炭,所提供的服務是否受助者的真正需要。第六,教會要注意其服侍是放煙花,還是細水長流。她提醒信徒,我們每個人都是蒙恩的罪人,服侍貧窮人時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單單分享主耶穌的恩典。

 

(記者陳淑安報道)

[國度觀點] 教會扶貧使命應有思想改革

香港的貧窮問題已討論多時,學者和社會提出的解決方法包括:改善福利及退休保障政策,遏止樓價大幅上升,增加基層就業計劃等等,而教會對貧窮問題的介入,最為普遍的方式是慈惠服務。教會向來有「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精神,而且有龐大的中產階層,動員力也高,較為有優勢發展慈惠服務。但根據教內關懷貧窮的團體的經驗,向信徒募捐其實不易,無論是教會或個人家庭都有財務壓力,當自身的需要凌駕於別人的需要之上,「施比受更為有福」就只會是崇高的理念。扶貧的挑戰正正就是思想的挑戰。

解決貧窮主要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解決物質和肉身的需要,例如糧食支援、災後重建、醫療服務等,相比另外兩個層面,滿足外在需要最容易入手和處理,有時候也是最緊急的。

第二個層面是社會制度的改變,這是現今社會討論得沸騰的議題。當貧窮被制度化時,若不改變制度,貧窮問題只會一直存在。但改變社會制度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社會討論,涉及眾多持分者,各有不同觀點,而且任何制度上的改變都會對整個社會有深遠的影響,所以是漫長的過程。教會對社會制度有不同的見解,並不容易有共識及共同的行動。

第三個層面是思想的改變,這是較為容易忽略,卻是個人和社會的貧窮問題的關鍵因素。貧窮有外在的因素,但也有個人的因素,無論是外在或個人內在,都是與人的思想有關的。有教會稱之為「貧窮的靈」,是以「貧窮心態」彰顯,也可理解為「貧窮思維」,有此思維的人在外在可能不像貧窮人,但內心卻認為自己太貧窮,以致不甘心奉獻,也不樂意施捨助人,內心充滿焦慮、不安全感,因不知足而愁煩,實際上已陷入貧窮的詛咒。

聖經從舊約到新約都有慈惠的教導,這是信徒的責任,但聖經也有處理貧窮思維的教導,「施比受更為有福」,「凡事感恩」,「知足就有喜樂」,有數之不盡的教導是消除貧窮思維的良藥。事實上,教會在講台上向來都有這些信息,但僅作為牧養信徒的靈糧,而少有向社會宣揚這是革新社會的精神。不忽略人的物質和肉身需要,不否定制度化貧窮問題,但也不要輕看心靈的富足正是基督信仰可以為世界帶來的最強大資源。

識破假先知的迷惑誘騙 -【國度角度】專欄

我當然相信神,也相信先知的預言;因信神就必立穩,信神的先知就必亨通(代20:20下)。但在這充滿迷惑欺騙的末世中,我們更要留意的是聖經中關乎末世「先知更確的預言」,因如明燈照在黑暗中,絕無私意,唯獨神意,我們若能留心去察驗揣摩,就能使我們明白神末後的計劃、策略,通達現今的時務、季節,作為個人行事的指引(彼後 1:19-21),而不是去追逐先知主觀性個人的預言。

那凡稱自己是先知的,就可深信不疑、不用察驗,照單全收?當然萬萬不可,因為聖經的歷史一再告誡我們,以色列曾經從最小到最大,從先知到祭司,因心中一味的貪婪,都行事虛假,報喜不報憂,只説吉言,不說凶言,他們輕輕忽忽醫治百姓,說是有平安,其實沒有平安。他們最終必然扑倒,也惹來神的追討及刑罰(耶6:13-15)。巴蘭正是那貪愛不義之工價的先知,為利而出賣神,出賣神的子民(彼後2:15)。

聖經一再提醒:從前有假先知,假師傅,他們因有貪心,要用捏造的言語,在你們身上「取利」(彼後2:1-3)。他們壞了心術,以敬虔為得財利的門路,使那些想要發財的人,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有害的私慾的敗壞及滅亡之中(提前 6:5、9)。如今末世,其詭詐蒙騙手法,比前更為高超,且能言善道,更善於斷章取義,以迎合會眾的胃口及需要。尤其現今有許多落在債務危機及捆鎖當中,想走捷徑去解決財務紓困的肢體,正是這些凶暴的豺狼涶涎的對象。唯貪財乃萬惡之根,無論是假先知,假使徒,假信徒,凡是心中貪戀不義之財者,必被引誘迷惑,離開真道,終必被許多愁苦將自己剌透(提前6:10)。

現代聰明的豺狼,很懂得利用激昂的敬拜,加以醫治釋放,聖靈撃倒等等場面,營造出一個濃厚神同在的氣氛及假像,然後發出煽情的信息:「主來是要你得生命,且得的更豐盛的生命(約10:10),神要你凡事興盛Prosper in all things(約三1:2),你若仍活在貧窮之中,這是咒詛,這是罪,並不榮耀神。如今神要藉我助你打破『貧窮的靈』所帶來的魔咒,領你進入神無限的豐盛富足之中,更要救你脫離債務的危機及綑綁,帶來財富的大轉移,財務的大突破。)

但你不要妄想不撒種就有豐收,相信帶著「信心」去撒種的種(奉獻),會帶來財務的突破,越大的財困就需要用越大的「信心」去撒種(奉獻),相信那一連串煽情的見證。結果無論貧富,牧師、信徒都興奮莫名,蜂擁到台前,撒下他們「信心的種子」。我多次親眼見證著主的羊被豺狼所迷惑吞噬,任人宰割,這讓我心裡淌淚!

至於他們的財務危機最終有沒有突破,我真不知道,但有一點我肯定知道的,那豺狼的財務危機,就一定得到突破,財富已經順利轉移到他們的口袋中!


文@何寶生

播道兒童之家 過渡計劃 助無家青年獨立

按現時福利政策,在播道兒童之家長大的孩子,到了18歲後便不能繼續在院舍居住,卻又無家可歸,這群18歲的青年該何去何從? 早前播道兒童之家得到凱瑟克基金資助,並委託了突破機構,調查訪問了200多位青年進行一項研究,期望更深入了解離院青年面對獨立生活時的困難及需要;並檢視現行服務所扮演的角色。

報告指出最困擾「無家青年」的是住屋問題,他們收入僅僅可以糊口,難以應付高昂租金,對於未來發展,不敢抱有期望,只能「見步行步」;加上缺乏學歷及資源進修,令這群無家青年正面對向下流動的危機,延續跨代貧窮。有見及此,播道兒童之家開展「第二人生助跑計劃」,透過計劃,增加過渡性住宿位予無家青年,亦期望藉著「衛星/ 空巢家舍」,就是有心人以慈善方式捐出單位,提供住屋予無家青年居住,讓服務擴展到院舍以外,幫助青年獨立生活,繼續人生路。

一名受訪青年Ben,約10歲時因家庭問題經社工安排到播道兒童之家居住。Ben形容那時在兒童之家的生活很安穩,又可以安心讀書;然而到了18歲,他坦言一切都變得混沌、迷茫。「18歲那年,按規定我要離開家舍,返回家中跟爸爸住。爸爸患有精神病,病情亦非常嚴重,試過用菜刀威脅媽媽的性命。這個家,住不下去。後來,媽媽返回國內,而我則要另覓居所。試過入住臨時居住中心,個人物品只可以放在床邊,很容易被人偷去,品流又相當複雜,曾經與吸毒的人、逃避追殺的人同住一室。也試過在深夜時,有個男人一直站在我床邊望著我,我就一直假裝睡覺,不敢出聲,那一刻真的很驚。我感到很無助,只是求有安穩棲身地方。」

經由社工及兒童之家院長的介入,Ben最後成功申請入住青年宿舍,為期兩年過渡性的住宿服務。在這期間,Ben得到穩妥的生活及宿舍的支援,可以重拾對未來發展的方向。現時他在一家中學從事IT的職位,有能力自及自足,過穩定的生活。

按估算,因家庭問題,例如與家人關係惡劣、家人長期患病、父母離異等因素,未能有安穩居所,有需要入住青年院舍的年輕人大約有7,000人,但現時社會提供的青年宿位並不多,以播道兒童之家為例,青年宿位也只有18個。

播道兒童之家院長 羅美珍 分享道:「這群無家青年,他們大都是『叻仔叻女』,很懂得為自己打算。只要我們能夠扶他們一把,他們是可以向上流,成為社會的棟樑。」

(新聞稿由有關機構提供)

[國度觀點] 從寄居者心態看待住屋需要

在缺乏良好經濟因素的支持下,香港樓價不斷創新高,中層市民也難以置業。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本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連升15個月,最近達336.1點,半年以來累積升幅為9%,15個月以來則接近兩成半,而房租也跟著樓價破頂。在自由經濟政策主導的社會,房地產已成為短速致富的投機貨品,而住屋問題則成為每代香港人的沉重包袱,即使教育水平大大提昇,社會階層流動性大大增強,也難以終止貧富懸殊的惡化。

薪金追不上樓價是本港政府必須優先處理的社會問題,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多次主動表示「必須立刻正視」問題,也提出對策。她早前表示成立由非官方專業人士領導的專責小組,其後經過社會辯論,與各界人士商討如何開發新的土地,並定出土地發展的長遠政策。地少人多一直以來是限制本港發展的困境,填海也不能在短時期內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況且,本港樓價瘋狂上升,也不是純粹土地供應不足的原因,如果房地產投機繼續熾熱,無論土地供應增加多少,樓價只會繼續因投機炒買活動而不受約束地上升,脫離大眾市民的購買能力。

聖經說,人在世是寄居者,沒有人有土地的永遠擁有權,在永恆的時間表上,置業安居不過是暫時的,土地是受託管之物,住屋需要的滿足亦是神的恩惠。一方面,基督徒知道人生在買樓以外有更高的使命,工作不完全為買樓,買樓不是人生目標。另一方面,無論是買樓或賣樓,是業主或租戶,都應從寄居者心態看待房地產,知道自己有受託的身分,而房屋是為產生有益於人的價值的工具。投機不是建基於創造價值的經濟活動,甚至含有貪婪的本質,剝削勞動者的居住需要,因此炒樓風氣不應鼓吹,也不應追隨,寧可將資金投放在產生價值和意義的經濟活動上。除此之外,基督徒可以祈求神的智慧,就土地發展政策提出跟這世界不一樣的意見。

【Kingdom LIFE】關懷貧窮 體現真實信仰

左起﹕梁俊豪、冼嘉儀、何偉圻、趙崇明

近年,教會年青人流失問題嚴重,其中一個原因是年青人覺得教會「離地」,對社會問題關心及行動不足。事實上,關懷社區需要是教會使命之一,問題在於如何實踐。香港神學院、使命公民運動及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早前合辦「窮途」青年論壇,邀得神學學者、社關運動核心成員及機構社工主講,探討教會在關懷窮人路上的角色

早期教會的社關

香港神學院聖經科副教授梁俊豪首先分析聖經中的慈惠工作。他指,舊約聖經要求人在農耕制度中關顧貧窮人,特別是應付那些「暫時性」貧窮的人,而新約聖經之中,耶穌及其門徒特別多照顧「結構性」貧窮的人,例如長期病患者,更處理他們的深層次生命問題,如「罪的問題」。「比照顧一餐兩餐更多,是更革命性的改變。」

他提到,初期教會關於慈惠的教導主要是接待信徒、為逝世信徒埋葬、探望為義受逼迫的信徒。然而他亦找到些初期教會關顧未信者的例子。就是在公元二、三世紀時發生瘟疫,基督徒奮不顧身照顧病者,因而患病死亡。在天災人禍時,早期信徒就能突破框框,把慈惠工作伸延到教會以外。

不用「說」的福音

平等分享行動核心成員冼嘉儀指出,社區中最有需要、生活最困難的人,未必可以受惠於教會或機構舉辦的活動。例如靠拾紙皮維生的公公婆婆,要小心看管花大量時間拾來的紙皮,必定沒有時間參加教會舉行的嘉年華。她指出,大部份教會或機構都希望聚集更多人,讓其他人看見。平等分享行動的理念卻是「一盤散沙」,就是把關顧別人的價值觀分享出去,像沙一般四處散播,不需要「做大事」,只需要每個人在自己的社區關心身邊人的需要。

「平等分享行動是信念、價值觀、生活模式,著重人人身份平等,也著重分享。」她強調,「老實說,少少物資能幫得上什麼?幫不了他脫貧其實也沒用。不要看自己所做的事『太高』,事實上做與不做的分別不大。我們希望大家有分享的心態。」參加者不分是否信徒,也不分是什麼教會、機構。透過行動,冼嘉儀跟街坊建立了彼此關係,了解到他們的實況。曾有無家長者受了傷卻不肯入醫院,因為怕家當會不見了,冼便把對方的家當帶回家,替他保管。

有一次,有位街坊問冼嘉儀是否不開心,引用聖經安慰她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冼感到十分驚訝,原來自己雖然沒說,對方竟然都知道自己是基督徒。「原來不一定要用口說出來。教會一年一次的活動,當然也比沒有好,但作為信徒,甚至是作為一個人,跟街坊同行,也是傳福音的渠道。」她表示,傳統教會的福音只是關注人死後靈魂,而耶穌的福音卻關注人現世群體生命。

社關不可流於物資

關懷無家者協會資深社工何偉圻指,跟貧窮人同行是自己有福,如果過程中覺得辛苦,那是不合乎聖經的。他帶領大家反思如何看待貧窮人及貧富不均的問題。他曾接獲某些大型教會來電稱,他們活動後剩下一些食物,要送來給無家者,感覺非常不尊重貧窮人。「貧窮問題是跟公義有關的,你光顧貴價食物還要吃剩,本身已不公義,還要把剩食送來給無家者﹗」

何偉圻指出,教會的社關行動多流於物資。他強調,關懷貧窮人工作涉及靈性層面,跟貧窮人相處中會有平等,彼此生命可以交流,並且會時常記掛他們,那是貼近基督的經驗。而在貧窮上身上,更令何偉圻明白什麼是「人的絕處」,因而更深經歷信仰的真實。

他觀察到,教會的人力財力足以影響很多,而且充滿社交性、社會習慣、專業、興趣、儲備。關懷無家者協會不斷跟教會合作,了解不同教會的結構及特徵,商討如何去回應社會的需要。最近,協會更大膽向教會提出,將物業借出來回應無家者的需要。「貧窮人除了缺乏錢,也缺乏發展的空間,教會卻充滿空間跟社區合作。」

(記者陳淑安報道)

第五屆關懷貧窮日 關注年長拾荒者權益

新福事工協會轄下之「關懷貧窮學校」於1月14日舉行「第五屆關懷貧窮日」,在本港十一個區域進行關懷環保先鋒的行動。行動除了認識環保先鋒,亦即環保回收工作者,俗稱「拾荒者」這個群體外,更希望以一個整全的角度去認識環保回收工業的狀況。當日除了關懷行動,更為環保工業及年長拾荒者發聲,收集參與者對這行業的看見及接觸環保先鋒的感受,並完成有關他們生活狀況的問卷調查,期望在未來有更多資料為他們爭取權益及表達訴求。

300位參與者於各區主動協助整理紙皮的工序,從過程中認識及進入環保先鋒的生活,感受他們的處境狀況,了解他們在社會有否被忽視其工作性質的重要及其工作環境的安全性。同時更為環保先鋒進行授勳儀式,頒發環保先鋒勳章。活動引發思考對基層勞動群體應有尊重和恢復其尊嚴及社會地位,帶動關注環保工業前景及老齡人口的福利保障。

主辦單位指,在行動中不是幫助環保先鋒,只是用了一天幾小時的時間去體驗感受他們的處境,並付出些少時間和勞力去分擔他們這天的工作,實際上對他們幫助不大。不過,重點在於今天的這一個開始,你能夠學習欣賞及肯定他們,體會及經驗他們的生活,這是一種謙卑的學習,藉此引導大家明白及從行動中塑造一種關懷的「態度」,而不是「行為」。行動的核心在於將平等尊重,恢復尊嚴的想法及價值觀「內化」到你的生命裡,而你亦以虛己的情操將愛與關懷化作與他們同行的行動。

(資訊由主辦單位提供)

宣教動向直擊:吉爾吉斯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Kyrgyzstan)站立在一個很重要的屬靈位置,從中國新彊向西移的第一個國家就是吉爾吉斯斯坦,是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的重要關卡。

吉爾吉斯斯坦的主要信仰是伊斯蘭教,回教徒佔87.2%,基督徒僅佔0.42%[1]。吉爾吉斯斯坦是鄰近五個「斯坦」當中,對福音工作相對較開放的國家。當地政府法例不容許在公開場所傳福音,但不禁止人參加聚會。吉國亦容許滿200名會友的教會註冊,現時能成功註冊的教會有數間,會友大部分是以俄羅斯及朝鮮族為主。多數福音工作是在北部首都Bishkek一帶,而集居於南部的本地吉爾吉斯族/柯爾喀孜族(吉族/柯族)就大多數是村落家庭教會。當地教會缺乏資源及牧養,亦很需要裝備,特別是村落工場缺乏工人。對於改信基督教的柯族信徒來說,最大的壓力是來自親友和鄰舍的杯葛,及面對社會上不公平待遇。

根據統計,現時吉國人口約六百萬,72%是吉族/柯族人,9%是俄羅斯人,14.5%是烏茲別克人[2]。 當地主要語言是吉語/柯語及俄語,因為曾受俄羅斯統治,俄語仍是主要商務語言。當地一般收入為每月100至300美元,在貧窮線以下。另外,當地家庭問題嚴重,倫理關係複雜,酗酒家暴情況普遍。

雖然現時在吉國的福音工作並不興旺,當中也有些令人振奮的見證。一位吉族/柯族牧師講述他信主的奇妙經歷。他以前是虔誠回教徒领袖,一次讀可蘭經時,竟三次說出「耶穌是主」,讓他非常震驚﹗後來,他接觸到基督徒帶他上教會,掙扎了半年後決意跟隨耶穌。於是,他全職事奉神,建立教會,現在正支援六個家庭聚會點,平均聚會人數由幾位到十多位,都是以吉族/柯族人為主,並與其他鄉村教會合作推行門徒訓練。聚會時只有簡陋的樂器,但卻滿有神的同在。

一位柯族姊妹藉職場事奉神的見證也非常鼓勵。這位姊妹因著神醫治了她病危的兒子而信主。她禱告神為她預備一份可事奉祂的工作,兩年後便被一間機構邀請推行社區發展計劃。這計劃包括教導村民探討村中的衛生環境和安全問題,及如何處理。藉著這工作,他們有機會接觸村民,向他們傳福音。後來,在主帶領下,她開始教導不同教會推行社區發展計劃,讓教會有機會進到農村服事。教會更與政府合作,在一個農村設立了一間照顧傷殘兒童的中心,透過這計劃帶了7人信主。

另一邊廂,當地的牧者要面對不少挑戰。一對吉族/柯族牧師夫婦曾被親戚邀請參加ISIS,他們堅決為真理站穩,後來這幾位親戚在一次聖戰中陣亡。

在回教國家服事神實在很不簡單,需要我們切切禱告支持。當地福音工作有很多不同層面的需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誠邀你參與10月7日晚上7:30至9:30於國度事奉中心舉辦的「吉爾吉斯斯坦祈禱分享會」,了解可如何參與當地福音工作或代禱。

(記者陳細細報道)

吉爾吉斯斯坦祈禱分享會

日期:10月7日(五)
時間:晚上7:30-9:30
地點:國度事奉中心 – 九龍灣啟祥道22號開達大廈7樓A室
報名:http://goo.gl/O0nDuF

因場地座位有限,請盡早報名

 

[1] Joshua Project

[2]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德蘭修女的屬靈爭戰 -【文化守望者】專欄

德蘭修女將大半生的時間獻給印度最貧窮的人,在世人眼中早已有聖人的地位,但按照梵蒂岡的規舉,還需要有兩宗神蹟事件的確認,才能被冊封為聖人。今年9月初,她的封聖儀式終於舉行,同時一部根據傳記及私密信件而改編的電影也乘勢上映。

電影《聖德蘭修女》(The Letters)講述德蘭修女在加爾各答開展仁愛傳道會的故事,以她在信件中自述的心靈黑夜鋪展劇情。她生前曾要求毀掉這批信件,但在死後十年被公開,也許在冊封聖人的過程中,沒有什麼可保守秘密,包括這批寫給靈修導師的私密信件,即使當中對自己的心靈掙扎有毫無隱藏的披露。

在別人眼中,她是聖人的典範,慈愛無私,一生效忠基督。她在信中卻多次提及自己被孤單感所折磨,渴慕尋見主,卻經歷不到祂的同在。在剛開始進入貧民窟工作時,就感受到自己被神遺棄,孤單感伴隨她的大半生。天主教靈修大師十架約翰也提出心靈黑夜之說,信徒在某些時期感到靈裡枯乾,與神遠離,卻不是因罪的緣故,這心靈黑夜其實是預備他們進入與神更親密的關係裡。然而,德蘭修女的黑夜經歷卻離奇地漫長,長達60年,直到過世前,似乎不是十架約翰所指的心靈黑夜。她一直沒有離開印度的貧窮人,而黑夜也沒有離開過她。當然她並非不信神,但感受神的同在是另一件事。

德蘭修女有這句名言:「最可怕的貧窮,是孤獨與沒有人愛的感覺。」一個奉獻自己一生,希望幫助別人消除被遺棄感受的人,卻被同樣的感受所折磨。她的靈修導師認為這是神的工作,使她對服侍受眾的遭遇更能感同身受,而她不能解釋自己的痛苦經歷,最後也接納了,視之為與耶穌認同的靈性之路,忍受超過半世紀。但除這個解釋之外,還有別的嗎?我相信也有屬靈爭戰的可能。當神國在擴展時,黑暗國度便會反抗,往往是以對敵的方式進行。德蘭修女服侍被遺棄的貧窮人,讓他們感到被愛,而仇敵可能就刻意用那種被遺棄的痛苦煎熬來展開攻擊。

電影中有一幕是仁愛傳道會在市政府的批准下,將一座荒廢的印度古廟改裝為臨終護理院,德蘭修女為這安排表現雀躍。但後來一批印度教徒在門外示威恐嚇,進行暴力攻擊,認為屍體會沾染他們的神聖地方。德蘭修女聲稱不改變印度人的信仰,只是真心服侍貧窮人,才得到社區的接納,但做在基督身上的,從來都沒有「純粹的扶貧工作」。屬靈爭戰不需要人的同意或明白才會發生,它在外面發生,也在人的內心發生。

蒙召轉化社會文化的信徒,也有機會遇上類同的屬靈爭戰,你致力讓世界不被悲觀情緒支配,悲觀思想卻悄悄潛入你的心思裡。所以有文化使命的信徒要看清楚「具體戰場」在哪裡,不能輕敵。最激烈的屬靈爭戰是在人的心思裡。


文@黃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