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教會的仳離(一)仳離的源頭作者 -【選民系列】專欄

使徒保羅用橄欖樹的意象來代表神的子民以色列(羅11:17-24)。在意象中,培植的橄欖樹有一些折斷的枝條和接上的野橄欖枝。折斷的枝條代表不信的猶太人,野橄欖的枝條代表信主的外邦人,因此信心是折斷和接上的關鍵因素(羅11:20)。如果猶太人有信心,他們將再次被接上。如果外邦人不堅持信心,他們將被剪除(羅11:22-23)。除了不信之外,使徒保羅還警告外邦信徒,他們不要自高,反要懼怕(羅11:20)。他知道在他的時代大部分猶太人是不信的,但他似乎預見到外邦信徒的問題會是自高。

隨著歷史的發展,猶太人與教會之間的仳離是不信和傲慢的結果。馬文·韋爾森(Marvin R. Wilson)感嘆道:「保羅告誡教會要心存敬意,『戰戰兢兢』,教會卻從來沒有認真地理會他這句話。」分道揚鑣是漸進的,探索分道過程可能有助於找到重新連接猶太人和教會的方法,使他們繼續接連在橄欖樹上。

教會初期完全由猶太人組成,信徒每天都在殿裡敬拜(徒2:46)。在第一世紀,猶太教是一個派別繁多的宗教,有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愛色尼人和奮銳黨人,耶穌的追隨者被視為猶太教中的另一個教派。在羅馬百夫長哥尼流和他的家人成為信徒之後(徒10:24-48),外邦人開始加入教會。隨著越來越多的信徒加入教會,安提阿人開始認為這個教派與猶太教不同,並稱耶穌的門徒為基督徒(徒11:26)。安提阿教會由猶太信徒和外邦信徒組成(徒11:20-21)。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邦人加入教會,有一種說法指那些外邦信徒必須受割禮並遵守摩西的律法才能得救。這個問題被帶到耶路撒冷的使徒那裡,會議得出結論是,摩西的律法,包括割禮,不會強加給外邦信徒,除了「禁戒偶像的污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徒15:20)這個決定意味著外邦人通過耶穌可完全接觸神和祂的聖約,也意味著外邦信徒接上以色列的大家庭,卻不必為了成為猶太人而消除他們的身份和角色。在耶穌裡的猶太人和外邦人是一體的,但又可以不一樣。該決定駁回了外邦信徒猶太化的問題,就是皈依者無須遵循猶太教的宗教操守和習俗。

新約書卷沒有任何線索暗示,耶路撒冷會議所認可基督身體內文化和種族的多樣性,會導致猶太人和外邦信徒之間的仳離。李察·隆靖力嘉(Richard N. Longenecker)將這種仳離歸因於「在未來外邦化的教會所表現出來的勝利主義、傲慢和驕傲的罪惡。」另一方面,詹士·鄧恩(James D.G. Dunn)指出,主流猶太教認為教會質疑和重新定義猶太教的四大支柱(神、妥拉、以色列人民和以色列土地)是不可以接受的。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以色列中心地位(二) 以色列跟神有緊密關係 -【選民系列】專欄

當神向摩西顯現時,祂說:「我是你父親的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出3:6,15;4:5)祂顯明自己為以色列祖先或族長的神,告訴以色列人,他們的神同樣是他們父輩的神。德懷特·普賴爾(Dwight A Pryor)指出:「祂(神)有一個名字,有一個身分,在揀選上有主權、自由和恩典。祂選擇將自己與一個特定的家庭聯繫在一起,並通過這個家庭成為地上所有人的祝福。」當神與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連結在一起,以自己來認同以色列,就說明了一種緊密關係:神必須支持以色列。替代神學和成全神學不明白這一點,就聲稱以色列不再是神的選民。神視以色列為至寶,以至於祂說:「……摸你們的就是摸他眼中的瞳人。」(亞2:8)

神視以色列人為「我的百姓」(出3:7, 10)。祂向他們宣告:「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神。你們要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是救你們脫離埃及人之重擔的。」(出6:7)以色列百姓是神的子民,使徒保羅稱其為「神的以色列民」。(加6:16)塔夫亞·扎列茨基(Tuvya Zaretsky)堅持認為「神的以色列民」是以色列的餘民,或所謂猶太基督徒。

由於神是以色列的神,而以色列是神的以色列民,因此他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緊密關係。以色列是神的喜樂,是祂所喜悅的,又是祂的冕旒。(賽62:3)猶太人「像冠冕上的寶石」。(亞9:16)

神說以色列是「我的百姓」時,祂也以父子關係作比喻。祂宣稱:「我是以色列的父,以法蓮是我的長子。」(耶31:9)以法蓮是以色列的同義詞。在出埃及記中,神告訴摩西:「你要對法老說:耶和華這樣說:『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出4:22)神說:「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愛他,就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何11:1)另一個比喻是婚姻關係,神對以色列說:「因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賽54:5)「耶和華說:背道的兒女啊,回來吧!因為我作你們的丈夫。」(耶3:14)神哀嘆:「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耶31:32)神宣告:「我必聘你永遠歸我為妻,以仁義、公平、慈愛、憐憫聘你歸我;也以誠實聘你歸我,你就必認識我耶和華。」(何2:19-20)

基督徒藉著耶穌基督加入了以色列的大家庭。基督徒信奉的神是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祂是以色列的神,以色列是祂的長子,也是祂的妻子。與以色列結連就是承認神與以色列之間的緊密關係。由於有這種關係,教會必須支持以色列,也要愛猶太人。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以色列地(二) 選民回歸以色列地 -【選民系列】專欄

以色列的土地問題與神的末日計劃有關,正如預言所揭示,「耶和華如此說:我現在回到錫安,要住在耶路撒冷中。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萬軍之耶和華的山必稱為聖山。」(亞8:3)沒有以色列地,以色列的恢復就不可能完成。施霖克(M. Basilea Schlink)在談到撒迦利亞的預言時指出:「這意味著神對以色列的計劃轉折的第一階段是與她的土地有關。眾先知的預言十分清楚表明,猶太人恢復和救贖會在以色列地發生,也只有在那裡。」耶穌談到祂第二次降臨時,就告訴門徒說:「他要差遣使者,用號筒的大聲,將他的選民,從四方,從天這邊到天那邊,都招聚了來。」(太24:31)「祂的選民」就是以色列,而重新聚集的地方是「以色列地」,都是根據這節經文:「我將你們安置在本地。」(結37:14)

當以色列國於1948年成立,全世界的猶太人開始重返以色列地時,這些預言就實現了。1967年六日戰爭中,以色列從約旦奪回了耶路撒冷老城,有人認為這標誌著「外邦人日期」的結束,實現了耶穌第二次降臨之前提到的一個標誌:「他們要倒在刀下,又被擄到各國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踐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滿了。」(路21:24)儘管如此,現時耶路撒冷中心的聖殿山仍在阿拉伯穆斯林的控制之下,猶太人無權上去。葉光明(Derek Prince)承認:「但預言尚未完全實現,因為猶太人民沒有控制住。」鑑於耶路撒冷的未來地位存疑,約翰·安東尼(John Anthony)說:「我們正在迅速接近彌賽亞到來的時刻。」教會正在注視著這片土地,特別是耶路撒冷,看末日預言如何實現。

基督教巴勒斯坦主義聲稱,在新約時代,神的國優先於土地,因而否認以色列擁有以色列地的權利,可是巴勒斯坦人卻希望將該片土地據為己有。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支持兩國解決方案,通過該方案去建立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成為鄰國,以解決當前的中東衝突。這個解決方案實際上是分割以色列地,一旦發生,將引來神的審判。「我要聚集萬民,帶他們下到約沙法谷,在那裡施行審判;因為他們將我的百姓,就是我的產業以色列,分散在列國中,又分取我的地土。」(珥3:2)

施霖克堅稱:「只有以色列,沒有其他人有權擁有這塊土地。」這是符合聖經的,因為尼希米對亞捫人和阿拉伯人這樣說:「你們卻在耶路撒冷無分、無權、無紀念。」(尼2:20)今天,有一百多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以1967年停火線為邊界。以色列承受著國際社會的壓力,要跟隨「兩國解決方案」,這意味著要破壞神與以色列的盟約。與以色列連結的基督徒必須持守聖經立場,叫以色列地不被分割,只由猶太人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