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盃將於卡塔爾揭幕 當地人權及宗教問題惹關注

第二十二屆世界盃足球賽將於11月20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爾舉行,是世界盃史上首次由阿拉伯國家主辦。然而,由卡塔爾主辦世界盃的決定卻一直備受爭議。10月29日,16名澳洲國家隊發出視像聲明,批評主辦國卡塔爾剝削移民工人和侵犯人權。早前更傳出歐洲不少城市為杯葛由卡塔爾主辦世界盃,將取消設置公開直播和公眾觀看的場地。

卡塔爾自2013年開始籌備興建世界盃場館,期間不時傳出外籍勞工意外死亡的消息。多年以來,卡塔爾因剝削勞工,以及限制女性及其他社會少數群體的權利而遭受人權組織讉責。針對這些抨撃,卡塔爾引入了勞工保障,改善勞工待遇,包括保護工人免在高溫下工作,實施每月最低工資1,000卡塔爾里亞爾(約275美元),以及取消妨礙外籍勞工轉換工作的卡法拉制度(Kafala system)。然而,一些人權觀察組織質疑這些改革的有效性。

卡塔爾國王塔米姆(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Thani)在10月25日發表電視講話中提到,成功申辦本屆世界盃令他們面對前所未有的指責。「起初我們本著誠意面對和處理這議題,我們甚至認為某些評論是積極和有助於我們發展的。然而我們很快就明白到,這場對抗的運動持續,並不斷擴大,當中涉及誹謗和雙重標準,達到了無情的程度。這讓許多人懷疑,這場對抗背後的真正原因和動機。」

除了人權問題,宗教自由在當地同樣受到限制。在敞開的門全球守望名單上,卡塔爾從2021年的第29位升至今年的第18位。基督徒組織指出,當地逼害程度為「甚高」,人民面對「伊斯蘭壓迫、氏族壓迫,以及獨裁政權」。

卡塔爾人口約280萬,據估計,基督徒佔當地人口十分之一,他們許多是來自亞洲的移民工人。縱然外籍基督徒也會遭受壓迫,當地的外國人教會常被政府監察,教會建築只限建於特定區域,但當地的外籍基督徒相對有較大的信仰自由。

敞開的門表示,當地有少數人民轉信基督教,他們面對自身穆斯林家庭和社群的嚴重壓迫。「穆斯林歸主者在卡塔爾不被認受,他們面臨失去法律地位,兒童撫養權及財產權等問題。無論是卡塔爾的原住民,還是外來的歸主者,他們都因信仰而面臨歧視、侵擾和警察監視等威脅。」

禱告:求神保護凡進入卡塔爾境內的人的安全,釋放平安的意念在卡塔爾政府中,保守他們的心。

(來源:Euro NewsEvangelical Focus,2022年10月26和9月30日,Joshua Chung和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猶太阿拉伯基督徒同工同行 推動職場合一

以色列近月經歷內憂外患,以巴衝突令兩地緊張關係升溫。在民族張力之中,有猶太商人和阿拉伯商人選擇共同創業,同行見証合一大能。

由猶太人Mordechai Wiseman與阿拉伯基督徒Naeem Barhoum聯合創辦的Israel Firstfruits Center for Economic Advancement,致力幫助猶太和阿拉伯信徒尋找和進入他們的職場召命,活出神國價值。Wiseman受訪時表示,Barhoum是他的同工摯友。「我是猶太人,他是阿拉伯人,本來風馬牛不相及。這段關係代表著中東版的『一個新人』,我們同為亞伯拉罕後裔,同享物質以至屬靈的產業,委身服事同一位彌賽亞。」

Wiseman續說:「猶太文化和阿拉伯文化都很熱情,非常重視關係,卻被困於彼此之間的衝突循環。身為信徒,我們相信只要互相尊榮,擁抱彼此的差異,就能讓神得著榮耀,釋放祝福。」Barhoum表示:「礙於現實,以巴才設法共存,然而作為信徒,我們必須超越現實的需要,追求進深的關係,彼此同行,成為一,這是神的吩咐。主耶穌說,我們在神裡面成為一,世界就能知道和認識祂,我們希望在職場活出合一的榜樣。」

2007年,一班年輕信徒為增強以色列彌賽亞信徒群體的經濟實力,成立彌賽亞信徒商人團契(Messianic Business Fellowship),為5年後機構成立奠定基礎。Wiseman 說:「10年來,我們為以色列的信徒提供資源和訓練,幫助他們整合聖經原則和實際營商技巧,在業務和職業生涯上取得成功。我們從以色列少數的志願者開始,現已發展成為一個國際信徒網絡。」

機構每年舉辦創業方案比賽,優勝者可獲創業基金。兩年一度的商業論壇,結連全球有心祝福以色列的基督徒商人,投資當地「救贖」企業。Wisemann表示:「無論在哪個地方,創業都不是輕易的事,以色列立國以創新成名,並成功建立財富,造就商業精英。然而一般民眾生活依然潦倒,收入低微。以色列信徒希望事業有成之外,更渴望實現生命中的呼召,很多信徒又誤以為全職服事比職場服事聖潔,因此我們支持本地創業,並特別看重合一和慷慨的屬靈原則。」

「企業家提供實際解決方案,救贖企業家是以色列平安的先驅,帶來恢復與復和。當我們在職場活出神的愛,就能釋放祝福和轉化個人、家庭,以至社區的大能。看到信徒大膽地踏進他們職場的呼召,在社區和家裡發出神的光,實在美好。從詩篇133篇我們可以看到,神的祝福要傾倒在弟兄和睦合一的地方,只要我們活出這救贖的原則,便能得著祝福。作為耶穌的門徒,我們的任務是實踐這救贖使命。」

禱告:求主興起以色列企業家和職場專才,釋放合一的大能,在家庭和國家帶來恢復和祝福。

(來源:All Israel News,2021年6月30日,Asher Chiu編譯報導。)

 

 

以色列向聯合國大會提出決議 要求承認猶太難民身分

「寄居在你們那裡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並要愛他如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19:34,RCUV)

本月3日,駐聯合國以色列大使丹尼‧丹儂(Danny Danon)宣佈以色列將在聯合國大會中提出決議,要求正式承認來自阿拉伯國家及伊朗地區的猶太難民身分。該決議將在聯合國大會進行表決。

駐聯合國以色列大使丹尼‧丹儂(Danny Danon)

丹儂在演說中批評一些成員國對以巴衝突採取片面態度,指責國際社會不承認來自中東國家的猶太難民,只援助巴勒斯坦難民。丹儂說:「估計有85萬猶太人於20世紀被迫離開阿拉伯國家和伊朗,成為難民。這些猶太人受到殘暴攻擊和侵擾,被逼拋下一切,逃離伊拉克、埃及、摩洛哥、伊朗和許多其他國家。然而,國際社會在討論難民問題時從未提及他們,也許是因為這不符合巴勒斯坦的說法。」

以色列政府選定11月30日為紀念日,紀念猶太人被迫離開居住了幾千年的阿拉伯國家和伊朗的慘痛歷史。在阿拉伯土地上的猶太難民困境很少被提及,可能是因為它抵消了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難民的困境。在1月,以色列政府要求阿拉伯七個國家及伊朗賠償猶太人在以色列立國後被迫離開而留下的家財資產,共2500億美元。離開阿拉伯國家的猶太人有85萬,約80萬在以色列安定下來。他們的後代成為以色列主要的猶太人口。繼續留在阿拉伯國家內的猶太人,只有8500人。

阿拉伯國家從猶太人手中沒收的土地總面積接近4萬平方英里,大約是以色列整個國土的五倍。以色列政府的這項索償抵消了巴勒斯坦政府10年前提出1,000多億美元的索償,要求以色列賠償當地阿拉伯人留下的資產。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將難民定義為遭受暴力或壓迫而被逼逃離自己國家的人。聯合國駐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UNRWA)是專門為援助巴勒斯坦人而設立的。救濟處對難民的定義包括巴勒斯坦難民的後代。在1947年,約71萬巴勒斯坦人逃離以色列,1967年再有30萬人離開。根據聯合國對難民的定義,UNRWA稱現在有近500萬名巴勒斯坦難民。事實上,目前約有3萬名巴勒斯坦人是1947年的實際難民。

(來源:Breaking Israel News,2019年12月4日,Joshua Chung 編譯報導)

禱告:求神釋放智慧及公義的判斷在兩國政府官員的心中;釋放和好的職事、饒恕的種子在其中。

 

 

為中東祈禱 -【復興以色列】專欄

中東的局勢如此複雜,人們往往不確定到底該怎樣為它祈禱。很多有心的基督徒會被衝突的一面或另一面抓住,錯過了整體的畫面。有時由於錯誤的熱心,我們的祈禱方向甚至違背了神的旨意。因此為中東代禱,我認為需要先從提摩太前書2章1-5節審視一些基本原則。

第1節:「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萬人」這句話與神愛每個人的事實有關。在當前的衝突中,也有著種族含義。大多數基督徒最終只站在一方,可能只為猶太人禱告,或只為阿拉伯人禱告。我們必須用神的仁慈之心,延展到為兩個民族禱告。

第2節:「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首先祈禱神以祂的智慧和正直,透過最高政府領導人工作。我們需要為猶太及巴勒斯坦領袖,以及各內閣成員禱告。我們要有超自然的信心,相信神的旨意可以通過他們成就。如果我們為政府領導人祈求更多智慧和更清晰的思想,那麼局勢就會有所改善。政府領導人有一個「執行」式的功能(使徒行傳6章),以建立一個和平有秩序的社會。政府領導人不會解決屬靈上的問題,那是我們的工作。我們不要把建立神國這過大的期望放在他們身上,這是通過禱告和傳福音來實現的。政治領導人的作用是限制暴力,允許公民權利和公義,並為政治架構帶來秩序。

第3-4節:「這是好的,在神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比起土地佔領、經濟改善或公民權利,更重要的是永恆的救贖。雖然中東的所有政治議題都具有重大的先知性意義,但第一個優先事項仍然是傳福音。宗教言論自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議題。然而,即使在反對和具有挑戰性的社會問題中,福音仍以奇妙的方式在進行。讓我們謹記持續禱告,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在本地的佈道和門徒訓練進一步擴展。

第5節:「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中東地區充滿宗教狂熱,即使是最委身的耶穌跟隨者,也往往會偏離了一個簡單的中心因素:沒有和平之君就沒有和平。若然絕大多數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拒絕祂,出於好意的努力也注定失敗。土地、和平、昌盛等聖經承諾,只有在祂回來時,才能實現。

與此同時,因著神國度在中東擴張,在政治界和自然界的外在祝福也隨著發生。目前中東的衝突並沒有脫離人類在歷史中對神和祂受膏君王的反叛(詩2:1-7),唯有順從耶穌彌賽亞才會使衝突結束。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是以色列彌賽亞信徒群體的使徒領袖,創辦「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另外在耶路撒冷「耶穌之愛教會」及「提昆國際事工網路(Tikkun International)」擔任監督職責,最近出版新書《與神對齊》。

按此購買新書《與神對齊》

沙特阿拉伯王子訪問英國 聖公會大主教關注信仰自由

聖公會蘭柏宮辦公室發表聲明,指沙特阿拉伯王子穆罕默德.本.薩爾曼(Prince Mohammed bin Salman)3月8日在倫敦會見了英國聖公會領袖,承諾促進不同宗教之間的對話,作為他國內改革的一部分。

王子此行期望宣揚沙特阿拉伯是一個寬容的現代化經濟體,並與英國建立更廣泛的貿易和投資關係。3月8日,王子與坎特伯里大主教賈斯汀.威爾比(Justin Welby)在蘭柏宮會面。

聲明又指,大主教對沙特阿拉伯限制基督教崇拜表達關注。沙特阿拉伯不容許非穆斯林公開地表達他們的信仰,迫使基督徒在私人住宅中聚會,甚至被捕。

王子早前在開羅最大的科普特大教堂與科普特主教Tawadros II見面,嘗試改變沙特阿拉伯作為「全球極端保守伊斯蘭主義的出口國」的形象。

(來源:Charisma News,2018年3月5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沙特阿拉伯給予人民信仰自由。

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關係重大轉變 巴林國王取消以色列旅遊禁令

巴林國王公然譴責阿拉伯國家抵制以色列,同時宣布他的人民可以自由到訪以色列,並指出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關係已經轉變。

這也是第一位有阿拉伯國家元首呼籲維護宗教自由和保護中東所有宗教信仰團體。題為《巴林宗教包容宣言》的文件請求「任何信仰的人都應該尊重和保護其他人和平及有尊嚴地實踐宗教信仰的權利」。文件的五個主要部分包括:

  1. 尊重宗教信仰與表達;
  2. 承認選擇信仰的自由;
  3. 承認對神的旨意有不同解讀,但不接受以暴力傷人;
  4. 所有信仰人士都應享有宗教權利和責任;
  5. 所有信仰都為世界帶來希望。

據阿拉伯媒體報道,9月初,沙特阿拉伯國防部長以及未來王位繼承人沙特王子穆罕默德.本.薩爾曼訪問以色列並會晤了以色列官員。這次會議的重點是恢復以巴和平進程的阿拉伯倡議,並應付伊朗對該地區的威脅。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訪問中美洲國家期間,也認同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關係發生了轉變。他與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會晤後指出:「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建立了新的關係,他們不再將以色列視為敵人,而是重要盟友,一同反對某些人嘗試將輝煌的人類歷史變回野蠻人時代。」他所提的是伊朗和激進的伊斯蘭教。

(來源:Kehila News Israel,2017年9月19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感恩以撒及以實瑪利的後裔開始和好。

 

中東基督徒用詩詞接觸阿拉伯人

阿拉伯海灣的中東基督徒正在使用創意文化,如詩詞,向人介紹耶穌。詩詞在阿拉伯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義。

「中東傳媒」新一系列短片「雙膝跪下」中,拍攝來自穆斯林背景的當地信徒寫作詩詞,用他們的目標對象所尊重和理解的媒介,去傳遞耶穌改變生命的力量。該系列將由阿拉伯語海灣區方言的365部短片,以及散文和祈禱組成。這些都是當地信徒撰寫和製作的,並將阿拉伯的傳統詩詞與現代網絡媒體的力量結合在一起,將神的愛的信息傳遞給該地區的數百萬人。

這個系列的製作人之一巴斯馬是當地信徒,他指出:「歷史上,阿拉伯人生活在不同的土地之中,他們不知道一個人是否一個真正的阿拉伯人。當有懷疑的時候,他們就是要求對方背誦詩詞,藉以測試對方的真偽。如果他的詩很好,他們就知道他是真正的阿拉伯人!」

許多阿拉伯穆斯林對基督徒有一定的看法,通常會將他們與西方的文化和意識形態聯繫起來。但當中東基督徒通過詩詞談到他們新的信仰,就能破除刻板印象,表明有可能成為耶穌的追隨者而不放棄自己的文化遺產。巴斯馬說:「詩詞是觸動人心的語言。」

(來源:Inspire Magazine,2017年7月31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讓藝術和媒體向人心啟示真正的創造之主。

國度1分鐘(29) – 以撒與以實瑪利-同蒙應許的後代

+按圖放大
+按圖放大

普通話版影片:

【三國一律系列】以色列、埃及、亞述

以撒與以實瑪利 – 同蒙應許的後代

神正在呼召以撒與以實瑪利的後代一同回到神的家中。
我們普遍認知以撒的後代是以色列人,那麼以實瑪利的後代又是誰呢?

以撒與以實瑪利的對比

以撒 以實瑪利
喜笑 希伯來文意思 神聽見
「我必使你(亞伯拉罕)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創17:6) 神的應許 「至於以實瑪利,我也應允你(亞伯拉罕),我必賜福給他,使他昌盛,極其繁多。他必生十二個族長;我也要使他成為大國。」(創17:20)
1.      後裔極其繁多

2.      國度從你而立

3.      君王從你而出

神的祝福 1.      使他昌盛,極其繁多

2.      生十二個族長

3.      使他成為大國

亞伯拉罕的家庭

亞伯拉罕
基土拉 撒拉 夏甲(埃及人使女)
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書亞 以撒 以實瑪利
以掃 和 雅各

12個兒子:

尼拜約、基達、亞德別、米比衫、米施瑪、度瑪、瑪撒、哈大、提瑪、伊突、拿非施、基底瑪

1個女兒:

瑪哈拉(又名巴實抹)

「亞伯拉罕打發他們離開以撒,往東方去。」
(創25:5)
利亞之子:

流便、西緬、利未、猶大、以薩迦、西布倫

辟拉之子:

但、拿弗他利

悉帕之子:

迦得、亞設

拉結之子:

約瑟、便雅憫

神給雅各新名字 – 以色列,其十二兒子的後裔被稱為以色列人,包括今天的猶太人。

「他子孫的住處在他眾弟兄東邊,從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書珥,正在亞述的道上。」
(創25:18)
+按圖放大
+按圖放大

問題一:所有阿拉伯人都是以實瑪利的後代嗎?

  • 不是。
  • 古時阿拉伯人泛指在阿拉伯半島的多個遊牧民族,以實瑪利只是其中之一。按照創世記,阿拉伯半島的遊牧民族包括閃的後代-約坍-的後代(創10:26-29)、亞伯拉罕與基土拉的子孫(創25:1-4)、以掃的後代(創36:1-19)等。現代阿拉伯人的血統更複雜,在中世紀伊斯蘭教侵略中東和北非後,更多的民族成為阿拉伯人。

問題二:歷史證明穆斯林是以實瑪利的後代 

  • 不是。
  • 有指以實瑪利長子尼拜約是穆罕默德的先祖,但只是傳聞。聖經只說,以實瑪利住在巴蘭的曠野,而母親從埃及地給他娶了一個妻子。(創21:21)。聖經中的以撒瑪利人是遊牧民族和商旅,在西奈、阿拉伯半島等地出沒。第二聖殿時期,猶太人認為阿拉伯人是以實瑪利的後代,國破家亡後散落在亞洲、非洲各地時,將以實瑪利的故事傳給阿拉伯人。後來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聽聞,就認為自己是以實瑪利的後代。(資料參考: “These are the Names of the Sons of Ishmael”,David Al-Gavish,2015年11月7日)

華人要進入命定 助以撒、以實瑪利和好

四月中旬,國度事奉中心邀請到一位來自以色列的阿拉伯基督徒領袖,分享以實瑪利在末世的命定,以及他們的角色及挑戰。這位父老(不願公開姓名)在以色列建立和幫助40間阿拉伯人教會,100個傳道人,致力興起新一代領袖。

父老首先指出,以實瑪利有神的命定和應許,而不是被神撇棄的。他到穆斯林國家服事和培訓領袖,發現神正在拯救穆斯林。他說:「穆斯林世界正在瓦解中!神正在呼召以實瑪利回家。因近年的動亂,數千萬人歸向耶穌。」神今天在穆斯林中的工作是歷史性的,甚至有穆斯林國家的皇室人員集體接受耶穌。曾有難民跟父老說:「我們失去所有逃難到這裡,但我們為ISIS感謝神,因為他們令我有機會認識耶穌!」

當穆斯林接受耶穌,他們自動願意擁抱以撒。神要使用以實瑪利為以撒預備道路進入神國,接受基督。以賽亞書19章預言中東整體的復興,父老相信神會先拯救以實瑪利,然後以色列會得救。在末後,阿拉伯基督徒會保護猶太人,並跟他們說:「我們發現了你們的彌賽亞!」

另外,父老亦提到阿拉伯基督徒的角色及挑戰。首先,阿拉伯人普遍有孤兒的靈,但父老卻發現,當他們得救就再沒有掙扎。第二個挑戰是不饒恕。阿拉伯人為猶太人回歸付了代價,就像父老的家人當年也被猶太人奪去財產。終於在近年的回家聚集,猶太人領袖來阿拉伯人面前,確認當年阿拉伯人為他們付了代價;阿拉伯人也認同把猶太人帶回來是神的命定。父老提醒,要與神對猶太人的心意對齊。第三個挑戰是身分的掙扎。當阿拉伯人得救,在基督裡發現身分,這問題就不再存在。第四個,也是最大的困難,就是聖經的詮釋。不少人不按字面解讀神的話,卻按自己痛苦的經驗解讀聖經。他們接受替代神學,認為教會已取代以色列,更每年舉辦替代神學的會議。最後一項挑戰是土地問題。究竟以色列是誰的應許之地?穆斯林以前是透過武力奪取以色列地,但這地不是他們應得的。他們奪取之後更斬了許多樹,使地荒涼。聖經說外邦人佔領耶路撒冷的時間已經結束,我們需要認同。

天父的心希望兩個兒子和好,因此教會要同時為他們禱告。父老認為,華人的任務就是使以撒和以實瑪利和好及進入命定,因為神一直使用外邦人協助和教訓猶太人。華人要跟神對以撒和以實瑪利的心意對齊,而不要作旁觀者。

(記者林暐皓報道)

耶路撒冷全球回家聚集 以色列、以實瑪利敬拜一神

耶路撒冷全球回家聚集於11月7 日至11日舉行,眾家人宣告彌賽亞的降臨,同心見證以色列與以實瑪利後裔的復和,拆毀數千年來仇敵的工作!

 「聖誕節」提早來臨

聚集首晚,列國家人熱烈敬拜主後,被聖靈帶領進入靜默,戴冕恩牧師宣告﹕「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以賽亞書9:6-7)眾家人隨即同聲高唱「普世歡騰」迎接耶穌這位君王。聚集第二天,有家人分享,原來早已有美國領袖及先知預言,今年屬靈的「聖誕節」將會提早來臨。「昨天晚上,天使佈滿整個以色列,他們吹角並且宣告﹕你們長久等候的,已經來到了﹗」戴冕恩說。

聖殿山屬基督掌權

在敬拜中,一名猶太彌賽亞信徒領袖被來自列國的家人在台上抬起,並由他來高舉冠冕,以希伯來語宣告﹕「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及後他分享指,自己在台上被其他弟兄舉起來時,曾感覺不舒服,但他在禱告中感到神要彌賽亞信徒群體信任外邦弟兄。「要信任你們,主才會被高舉。」他也曾因被阿拉伯弟兄們舉起而感到驚慌,但看見對方委身的表情,十分感動。「這是一個盟約,願意為彼此捨命,這是世人未見過的。」阿拉伯弟兄姊妹將舉起彌賽亞信徒,幫助以色列進入命定。當耶穌回來時被尊為王,以色列必然要在其中扮演一個角色。

戴冕恩指,去年10月慕尼黑聚集時,正是聯合國成立70週年。當時神對他說,祂給列國70年時間去「合一」,看看他們能做什麼,結果比70年前更糟。「神說,從今開始我要在屬靈上帶來合一﹗」聖殿山並不屬於聯合國,也不屬於任何政府,而是屬於神的山,是主耶穌基督掌權之地。「這座山是屬於主耶穌基督的﹗」然後,來自埃及、敘利亞及以色列的領袖手牽手宣告,主耶穌要在錫安作王,在耶路撒冷被敬拜。

枯骨都要復生

聚集第三天下午,從非洲中部來的家人分享,其國家經歷過大屠殺,卻得以從新復興。「奉耶穌的名,枯骨都要復生﹗」他宣告,來自被逼迫國家的家人,要像獅子一樣被差出去,在逼迫及仇敵面前站立,因為猶大的獅子在他們背後。與此同時,南太平洋薩摩亞群島的家人跳出爭戰之舞,宣告主耶穌是活的﹗及後,有阿拉伯家人受聖靈感動痛哭,眾家人於是同心舉手為以實瑪利的後代呼求釋放。

第四天早上,猶太彌賽亞信徒及阿拉伯基督徒互相宣告﹕「聽啊,以實瑪利,主我們的神是一!聽啊,以色列,主我們的神是一!」彌賽亞信徒坦言,過去他們曾經驕傲,以為自己是首先的,其實以實瑪利若不能得到應許,猶太人也無法進入命定。有阿拉伯姊妹分享,當年夏甲從撒拉面前逃跑,令阿拉伯基督徒同樣活在「逃跑」的咒詛下,四處移民,但今天他們要破除這咒詛,並願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支持猶太彌賽亞信徒。

戴冕恩代表埃及接著說,夏甲本身是埃及人,因此埃及必須為其將孤兒的靈帶給列國而悔改。兩位分別是猶太人和埃及人的姊妹在台上彼此洗腳,預表願意謙卑彼此同行、服侍,成為家人。猶太彌賽亞信徒領袖於是為埃及的突破禱告,宣告豐收將在埃及發生。最後,列國的家人圍繞猶太彌賽亞信徒,以及埃及與阿拉伯基督徒,宣告以賽亞書19章預言的大道正在建造。

美國伏在神旨意下

是次聚集期間正值美國大選,戴冕恩在第一晚聚集上邀請美國家人來到台前,為大選禱告。「今天我們當中有來自列國的屬靈權柄。」他說,美國大選的結果確實會震動列國,然而「除了神的旨意之外,我們甚麼都不要﹗我們不是要站在哪個黨派,而是要比黨派更高﹗」列國的家人謙卑合一地禱告,上升到那擔在主肩頭上、永存無盡的政權,宣告主的國度要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向美國的弟兄姊妹舉手,向美國的上空舉手,宣告任何與神敵擋的武器都不能通過,所有仇敵的計劃都要終結﹗」現場所有家人帶著從各種各方來的權柄,揚起聲音宣告。「願祢的旨意在這選舉中成就,所有隱藏的事、仇敵的計劃都要敗壞﹗」

今次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家人在耶路撒冷聚集,有領袖分享異象指,列國的敬拜要聚集成旋風,潔淨過去流人血的罪,為主耶穌預備道路,而耶穌是乘駕在真理、謙卑、公義的馬車上來的。恰克‧皮爾斯亦曾在台上發預言﹕「主說,因為你們的聚集,我要開始從這城市差派天使出去改變列國。因為這個聚集,列國必須要選擇是否要與我對齊。我說,如今就是麥子與稗子、山羊與綿羊分別的時候。這聚集將決定列國豐收如何開展。我聚集你們,乃是為列國帶來從天而降的歡呼,而當你們歡呼,在這裡聚集的天使要被差出去。主如此說。」

讓小孩子畫出異象

回家聚集過去不斷以不同形式的敬拜,打破列國家人宗教的靈,拆毀代與代之間的牆,今次除了在聚集時段以外舉行青年聚集外,更在第三天早上邀請小孩子在台上、台下自由地跳舞、繪畫,眾人在輕鬆的氣氛下敬拜,彼此享受家人同聚。一名年青彌賽亞信徒向眾人分享所畫的耶穌畫像,原來他曾在異象中看見耶穌,而當時他生命正面對一些困難。身穿白衣、容貌極美的主耶穌對他說,天堂的一切都是白色的、美麗的,而人生的困難就像是情侶在婚禮前的小風波,到婚禮完成時便不再在乎。因此,當面對一切的困難與挑戰,便要想到極美的耶穌及天上的婚禮,而且所有困難都會過去的。

戴冕恩隨後說,繪畫、雕塑、歌唱、舞蹈等媒界,可以表達言語所不能描述的感覺。「在家裡,我們鼓勵每種獨特表達的方法,讓每個家人都可以安全、自由地表達自己。祂創造我們,每個人都承載了祂的不同部份,因此我們表達時,就展現了祂的不同風貌。」多名孩子被邀請上台分享他們所畫的圖畫。「我們何等有福,有這新一代向聖靈開放,能看見和領受事情。我們要保護他們,珍惜他們所畫的,不要輕看他們,如此他們就可以長大成為有異象的人。」戴冕恩又說﹕「聚集的最大動力並非異象,而是家人,因為一家人有異象時會一起去努力,但若只是以異象為動力,異象完成,家便分散。」

(記者楊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