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華夏聚集成就 「一家人 一夢想」

20211111-12日,因著北美回家父老許宗實牧師(許爸)於111日息勞歸主,北美家人同行團隊發起1111華夏家聚「一家人 一夢想」網上聚集。華夏父老以及年青人都分享了對許爸的感謝與尊榮,並同心宣告華夏的家要與神對齊,兩代同心承接神所分賜的外袍與恩膏,成就神賜給這個家的夢想,讓教會成為家。

願教會成為家

許宗實牧師與美津師母

許宗實牧師於1969年由台來美留學,取得微生物學博士後,因著回應神的呼召,放棄大學教職而全職服事主。他於1998年建立傳福中心,投入宣教事工至今逾40年,在最近十多年裡,他致力在美國和各地華人教會中推動回家聚集,鼓勵和強調教會要回歸「家」的本質。美國時間11月1日,許宗實牧師因感染新冠辭世歸主。10月24日,許宗實牧師在ICU中寫下最後一封題為《教會整修,改變為家》的家書,分享了自己對「教會成為家」的渴望與具體實現的思考。許宗實牧師的離開,激起了華夏家人上下兩代改變教會成為家的決心,並同心宣告要一同完成神透過許爸所釋放的夢想。

周神助牧師

台灣周神助牧師分享,他感覺許爸最後所寫的家書,就好像老約翰寫約翰福音的最後幾章。他的話語所帶來的續航力和爆發力就落在我們裡面。「我感覺許爸不是一位,而是我們每一位。許爸的家鄉在台灣,我們台灣家人願意承接這一棒,我們要看見他所夢想的在他的家鄉能夠成就,就是教會成為家。」中國家人柯潔姊妹分享,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在我們經歷了一波又一波聖靈工作和恩典之後,神藉著許爸的離去重重地說話,祂要教會成為家庭,需要真父親真兒女。過去我們以為做到了,教會已經成為家,但現在她再次感覺還不夠,我們真父親真兒女的心還需要神深深的工作。

 中國家人Irene代表下一代作出回應,在過去的10多年中,我們的屬靈父母早就已經轉向我們,現在是年青一代起來回應的時候,啟動末後大復興的鑰匙就在華人年青人手裡。「我們不需要等到以利亞離開的時候才認出他是我們的父親。今天,華人的戰車馬兵都在這裡,讓我們的心今天完全轉向他們,與他們對齊,跟隨和服事他們。」

分賜外袍

趙仲權牧師帶領家人同領聖餐,承接許爸屬靈產業

回家團隊父老趙仲權牧師分享,最近神差派他和太太回到香港。當他與香港家人相聚,發現他們突然明白許爸家書所寫的是真實的。以前他們是頭腦明白,如今心裡真實知道要如同家人般同行。「我知道主正在向這個世代釋放許爸身上所承載的恩膏和外袍。」從今天開始,為父為子的靈會降在願意委身的每一位身上。他相信許爸已經看見教會要成為家的這個嬰孩,但還沒有完全,但讓我們今天立約,讓這個嬰孩能成長成熟。趙仲權牧師又帶領家人一同領受聖餐,承接許爸留給我們的產業。為了神末後的心意和計劃,委身彼此立約,讓教會成為家。他最後宣告,神已經釋放許爸的外袍給我們每個人。

 

十年1111回家聚集摘錄

「第11個時辰」這個詞源自馬太福音206-9節,因此「11」有對齊和最後一刻之寓意。1111日回家聚集,代表神的餘民願意放下自己的計劃和夢想,來順服神的旨意同心聚集,宣告與神的心對齊,等候神揭示祂的計劃和步驟,使祂的國度在地上建立。

2011 加拿大

主藉著先知伊梅爾預言:「現在是第十一個時辰,從十一到十二,從屬天的對齊到屬天的政權。現在是關鍵的時刻,我要召集東西方的教會,預備他們領受將要發生的事。」戴冕恩以10個童女的比喻分享,我們的身分不是10位睡着的童女,乃是清醒未睡着的守望者,我們要如同預備整齊的新婦迎接新郎到臨,喚醒列國一同迎接神的榮耀降臨。

2014 以色列

822回家聚會

「822回家聚會」,出自撒迦利亞書8章22節,列國的信徒一起聚集呼求神。其中一天早上的聚集中,會眾在禱告中經歷生產的陣痛,許多華人在哭號。主從亞洲招聚華人信徒在耶路撒冷生出神的國度,猶太人將與外邦人同心同行,實現上一個世代的渴望,聚集見證「一個新人」的成就。

2016 以色列

2016年耶路撒冷全球回家聚集

來自世界各地37個國家4千多名基督徒一同宣告彌賽亞的降臨,見證以色列與以實瑪利後裔的復和。戴冕恩分享:「神招聚東方人和西方人的相會,必然會發生在以賽亞書19章所提到的大道上。」參加者中有大約1500名華人,以色列猶太牧師亞設•因崔特說,來自華人教會的這股禱告浪潮和愛的精神,不僅帶來屬靈的能力,也協助西方教會、阿拉伯與猶太信徒興起,並且幫助阿拉伯與猶太人和平共處,促成雙方的和好。聚會中,猶太牧者在台上請求阿拉伯信徒的原諒,並且祝福以實瑪利的後裔也活在神的命定中。他們共同宣告﹕「聽啊,以實瑪利,主我們的神是一!聽啊,以色列,主我們的神是一!」

 2017 北美

「華人以斯帖,醒起興起!」聚集強調,海內外華人的身分與命定的對齊。聖靈感動他們再次使用1995年加拿大首次聚集的經文,祂要再次從溫哥華「發嘶聲」聚集「播散在列國中」的海外華人身體(亞10:8-9)。主還感動海外華人與中國家人於中國時間11月11日11時在網上見面,華人以斯帖和華人末底改彼此祝福,宣告對齊,海內外華人都願意站在破口中來成就主的心意。

2018 台灣

列國的華人家人在台灣台南立約同行,與主對齊也彼此對齊,爲主預備安息之所。參與聚會的家人都感受到聖靈正在催促台灣及亞洲的教會進入合一的水流,盟約中同行的新約教會正在產生,他們宣告合一的基督身體正在台灣和亞洲成形,台灣及亞洲的屬靈母腹要產出神的夢想。

(記者莫嵐報導)

 

 

兩代對講 (5) 教會領袖團隊的同工與分工

為探討年青人與上一代的想法差異,促進兩代間的理解和溝通,我們透過不同年齡信徒對同一議題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不同世代的心聲得以向信徒群體傳遞。

1. 曾有教會領袖或執事在會議中表示,教會的傳道同工只是教會聘用的員工,不是「自己人」。對於這個說法,你怎麽看?

上一代

下一代

我們不會視傳道同工單單為員工,我們希望同工能擁抱相同的異象,最理想是能夠興起堂會裡的年輕人成為同工。他們比較能明白教會的理念和想法,更能同心服事。我認為教會之間應該建立事奉網絡,讓教會能夠根據年青人的異象和恩賜,差派他們到不同的教會服事,這是我對教會的長遠願景。

 

傳道人是我們的牧者和老師,我不會因為傳道人是受薪同工,就認為他們不是教會一份子。他們受過專門訓練,在教會教導和造就會眾,但這不是一個職位或工作,不應該因為他們是受聘就界定為不是自己人,這樣對教會並不健康。
我不同意這個看法,牧師和傳道人這稱呼已代表著他們牧羊人的身分,是在教會帶領群眾的,因此他們必定是領袖團隊的其中一員。 我認為同工確實是教會的員工。對我來說,我從一年多前開始在自己成長的堂會全職服事,相比以前作為普通會友,我成為同工後經歷了身分的轉變。我的媽媽與我在同一間教會,但現在我會更謹慎,站在同工的立場,不會與媽媽談論某些關於教會的事情,好保護教會和弟兄姊妹 。
雖然牧者或傳道人的聘任是由執事決定,但在屬靈層面,牧者是執事的領袖,是教會群體的一份子。因此不應該再分「你」和「我」,應該只有「我們」。 即使牧師或傳道人是受聘的,他們當初也是因著認同教會的異象和使命而來到教會服事,因此不能說他們不是自己人。他們日常在前線服事,了解教會的情況,我們不該只視他們為執行者,他們的想法和計劃也值得被聆聽和採納。

        2. 對於教會領袖團隊,與牧者同工之間的關係,你有何看法?

上一代

下一代

在現實中,因著牧者和傳道同工是受薪同工,很多工作理所當然都放到他們身上,例如是講道和牧養。教會牧者同工與執事之間應該按恩賜彼此配搭分工,執事若有講道恩賜,可以負責講道。教會是集體帶領和負責的,不該只集中於某個人負責。 牧者同工和執事擁有不同的經驗和視野,可以互補不足,他們應是緊密同行的同工,一同帶領教會的方向和管理教會事務,因此要一起商討,而不是單方面決定,然後詢問對方意見或讓對方跟隨。
牧者同工和執事都是神的僕人和教會的領袖,當中的分別是,牧者是將自己全然獻給神,牧者在教會領取薪金,就如當年祭司吃陳設餅,是應該的,也是神所祝福的。同工團隊需要清楚彼此的身分角色,彼此尊重。我曾遇過教會的牧者和執事彼此之間就如一家人,他們不但有商有量,更能分擔彼此的軟弱,互相代禱。

 

牧者同工和執事的關係是伙伴,是一個團隊,要彼此信任。在決策上,大家都是平等的,要彼此聆聽,而不是由個別人主導和作決定,為著教會的好處大家一起商討。如果教會的領袖不同心,很難帶領教會繼續向前。
牧者同工在教會服事是回應神的呼召,而教會領袖團隊因著知道同工是神所揀選的,就一起跟從。服事團隊之間最重要的是避免讓不滿累積,形成暗湧。若遇到問題,或覺得牧者或領袖不合適或不稱職,我們要禱告,求神賜智慧和帶領,我不贊成用政治的手段處理團隊的關係。 作為年輕同工,我認為團隊之間應該開誠佈公,例如面對團隊間有不同意見,我會如實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最後的結果跟我的想法不同,我會選擇順服在上權柄的決定,曾試過在順服後,神打開了我的視野,讓我看到不一樣的結果。

受訪對象:Cyrus、Priscilla、川、Miumiu、Sally、Yee Yee

 

 

【國度觀點】孕育夢想的基地

2022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於近日公布,申請人數創近9年新低,相信是受到移民潮所影響。無論是移民還是揀選學校,父母都是為孩子謀求最好的出路,以致日後能有更大的競爭力去實現人生夢想。夢想,對於今天香港的孩子和年青人來說依然遙遠嗎?

夢想與異夢其實是同一個詞(dream),聖經中常常提到神透過圖畫和靈裡的經歷,向祂的先知傳遞說話與啟示。夢想,不是虛空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夠在腦海中形成畫面,有具體形象的一個目標。而人被造的特性是,圖像的刺激,或者活生生的經歷能令我們深刻地記在腦海中。因此,神常常以異象異夢去激勵人走向祂所設立的命定。而有些人的靈裡經歷,甚至能夠完全反轉他的一生,例如保羅。

以今天的觀點去看,聖經中講述了大量夢想家的故事,亞伯拉罕、摩西、大衛和保羅⋯⋯筆者相信,當神向這些偉人傳授異象時,他們肯定都嚇一跳,摩西更是忍不住出聲推託神,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出4:13)而在踏出行動的過程,更難免遭到身邊人的嘲笑和阻攔,看看大衛如何東躲西藏地躲避掃羅的追殺,亞伯拉罕離開家族的時候,想想他的家人有何反應。但是這些信心的偉人跟隨著神行走,就真的看到一個個超越人所能想像的夢想實現。

我們的神是賜下異象和夢想的神,而每一個信徒都應該是夢想家。然而今天,信徒群體無法向世界彰顯出神本應有的大能和創造力。在過去一段長時間中,仇敵透過宗教系統,以及人為加添的世上小學(西2:20-22),限制了信徒群體聆聽聖靈的能力,以致從神而來的夢想和異象無法被傳遞。

今日我們能夠透過求問聖靈,歡迎聖靈說話,讓教會恢復孕育夢想的能力。教會不是需要更多的知識和神學,成為我們所依賴的一種慣性,以致簡單化去看待神的作為,抹煞了聖靈向我們說話的空間。相反,今日神透過席捲全球的震動向我們說話,教會應跳出宗教與神學的框架,站立在過去我們所知道和理解的根基上,恢復一種如同初期教會的簡單模式,以致聖靈將祂的異象和夢想毫無攔阻地向我們開啟,使教會彰顯出一種創新的行動力,成為神蹟奇事、偉大夢想的孕育基地。

 

 

召會建會邁向百年 第一百會所響應榮耀見證

召會在主的僕人倪柝聲和李常受弟兄的帶領下,將於2022年邁進成立一百週年的里程碑。召會在台發源地──台北市召會,也為此獻上一份歷史性馨香之禮,11月14日正式成立台北市召會第一百會所,聚集文山區二、三大區會所,在位於羅斯福路六段的會所舉辦成立大會。聚會以6個會場同步連線進行,全場共計23個會所、近4千位信徒及福音朋友齊聲讚美敬拜主,一同見證這歷史性的榮耀時刻。

「我們所信的這位三一神,就是為了要把祂自己的生命分賜到人裡面,產生並建造基督生機的身體。」召會同工林鴻弟兄在大會中表示,這個神聖的啟示是神命定之路,也是召會實行的中心要點。從16世紀馬丁路德改教,一直到20世紀主興起倪柝聲和李常受弟兄,主的僕人們一直致力於落實這個啟示。1984年,李常受在台灣查考聖經,開始在召會中實行「改制」,建立「福、家、排、區」的架構,實行「生、養、教、建」,也就是這個啟示落實的路。

台北市召會第一百會所,目前由台北市召會「文山二、三大區」的會所繁增建立,源於台北市召會十三會所。大會開始時,由其大區負責弟兄鄭桂明及鄭桂忠,以簡報介紹十三會所歷史沿革及蒙恩要點。十三會所於1968年成立,自1985年起,由鄭新華、余鴻禧和李信和弟兄三位長老帶領,在30多個年頭裡歷經三輪的增長,主日聚會信徒從150多位增加至4千多位。長老們承襲倪柝聲和李常受弟兄的託付,帶領聖徒堅定持續實行神命定的路,藉由每年「增排增區不間斷」的目標,透過扎實建立晨興網、在職成全、禱告聚會和外出探訪等四大基礎工程,並輔以確切的實行方法:訂定目標、列名禱告、接觸人、增區不斷,以及建構各年齡層之專項服事,建造並繁增基督生機身體。

鄭新華長老表示,弟兄們一直在負擔裡籌備增出第一百個會所,但一度因疫情而受阻,其中更經歷疫情警戒從二級升到三級,卻仍一直不斷在信心裡向主為此事禱告。「就在弟兄們宣告要在11月14日成立第一百個會所之前,大會能不能辦得成,我們都還不知道,但就在兩週前,政府宣布取消室內聚會人數限制,加上這幾年來幾個會所陸續購建完成,以及今天的好天氣,今天大會終能順利如期舉辦。非常感謝主,這都是主的祝福」,鄭說。

五十多年來,弟兄姊妹喜樂的召會生活照片,就在眾人引頸期盼之下,一張張展示出來。「這是主活的行動。這個啟示和託付在我們身上不是一個外面的名稱和形式,而如當初在倪弟兄、李弟兄他們身上時那樣的新鮮清楚,是召會繼續往前的關鍵。」召會同工陶國清弟兄說。

會中長老弟兄們介紹新增的11個會所,所負責帶領的20位新負責的弟兄。目前文山二、三大區共有61位會所負責弟兄。陶國清也引提摩太後書2章2節:「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從我所聽見的,要託付那忠信、能教導別人的人。」勉勵眾弟兄,除了忠信,最重要的是要將這些託付「教導」別人,能夠成功複製這個託付,使之代代傳承。

最後,召會同工陳俊良弟兄引述簡報表示,這樣的繁增結果是因為「人人盡功用、家家都打開、組組動起來、區區都增區,還要再加上會所增會所。」他引用雅比斯的禱告祝禱:「求主將祂的豐厚賜福祂的召會,擴張我們的境界,不僅在文山區、台北,更是在全台島、全地都要得著如此祝福、進入基督生機身體的實際。」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四顆腦瘤奇蹟好轉 蕭祥修牧師分享醫治心路歷程

「今年7月26日照了斷層掃描,外科主任看過片子,表示腦室旁邊那顆腫瘤已經消失,那是最危險的一顆腫瘤。另外一顆腫瘤也幾乎找不到,還有另外兩顆腫瘤變小了,感謝主!感謝大家的代禱!」台中旌旗教會主任牧師蕭祥修表示,去年發現腦部一共有四顆惡性腫瘤,如今病況已好轉,連醫生都覺得他的狀況「不尋常」。他相信這個被神醫治的恩典,是因為神聽見大家的禱告,也做了「不尋常」的醫治工作。

重新回到主日講台的蕭祥修牧師,於11月7日的主日聚會中,以「感恩,是蒙神祝福的思維」為題,與弟兄姊妹分享自己從發現到醫治腫瘤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醫生從醫療上來看,我這個病令我沒有辦法活太久,所以我現在還活著真的感謝神。」他表示,不要讓抱怨占據你的心,這樣就會被苦毒淹沒了,我們不僅要對神常懷感恩,對人也要常懷感恩。

蕭祥修牧師在主日分享

蕭牧師也提到,在生病的過程中,他因為身體的不適而明白到,當人處於艱難中,大聲讚美神是多麼的不容易,而這也是我們必須要鍛鍊的。他引用路加福音17章11-19節,耶穌醫治長大痲瘋的病人,十個人裡面卻只有一個人回來感謝神。創世記裡,以色列人看見神行十災、分紅海的神蹟後,來到曠野卻因為生活諸多不如意而抱怨神。蕭表示,我們常常都會覺得這些人很誇張,為什麼不懂感恩?但其實人是很容易遇到艱困環境時就軟弱了。一不小心就落入控告之中,抱怨為什麼神不肯出手幫助我們脫離苦難。他引用勞威廉(William Law)著作《呼召過聖潔生活》指出,抱怨是一種認為神還不夠完全的控告,感謝便是對祂的完美的一種認知。如果你為每一件不幸的事向神感謝和讚美,你便將它轉變為祝福。

蕭指出,凡事謝恩是需要鍛鍊的。在使徒行傳16章中,保羅和西拉去傳福音時,被控告、被抓、被關,還被痛打一頓,可能他們已全身是傷,就一般人來說,可能會覺得很倒楣,甚至心裡會埋怨神,但是可以看見保羅和西拉仍然「選擇」唱詩讚美神!

「反差越大,就越要用意志來做選擇,感覺不會讓你想要感謝神,但是感恩的思維是一種屬靈的操練。就好像身體需要鍛鍊才會強壯。為了健康,我們也會勉強自己起來運動,那麼我們為了生命蒙受祝福,我們也要起來反思、感謝神。」蕭表示,當感謝神時,神就會大大的加恩和賜福。保羅和西拉被抓被打,實在沒什麼好感謝的,但是他們兩個選擇唱詩讚美神時,地大震動,監獄的大門敞開,連禁卒後來都全家受洗。

蕭回想在生病這一年當中,特別覺得需要家人,也很注意家人的一舉一動。太太有時候出去運動,會特別掛心,每次她回來,蕭就在心裡為她禱告感恩。蕭表示,每次看見太太回來,就覺得很想念她,因此常常對她說:「我很感謝妳、我實在很愛妳、謝謝妳沒有遺棄我。」他也總是很掛心兒子,兒子在台北工作,為了看顧父親,常常要台北台中兩地往返。他就看著手機定位追蹤,每次兒子平安到家,他就感謝神。他相信當我們成為一個時時感恩的人,也就會吸引神的心,神會常常與我們同在。「一個人有多少感恩,跟他感受到神有多愛他有關。一個人感受到更多的赦免,他的愛就更大更多。」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在「世界中心」呼喚什麼- 【出發進行】專欄

相傳的「世界肚臍」原物,現存放於博物館中

對於基督徒來說,我們的信仰中心應是耶路撒冷;對於撒馬利亞人來說,他們的世界就是以基利心山為中心。可見在不同的族群中,就著自己的信仰、信念和歷史淵源等,各有不同的「世界中心」。

對古希臘而言,世界中心則是古城德爾菲(Delphi):這裡位於希臘大陸中央的帕那索斯山(Mt. Parnassos)山腰上,傳說希臘眾神之首宙斯在尋找世界的中心時,派了兩隻鷹從兩方出發,他們不約而同地在德爾菲會合,故此,古希臘人稱德爾菲為「世界的肚臍」(Ompholos),也是世界的起始點。

在德爾菲,當求神問卦應驗後,求問的人就會以貴重的禮物還神。這是由雅典城所建立的,用作放置酬謝神恩的禮物的「珍寶庫」
另一用作標志「世界中心」的三腳柱,羅馬帝國後來將之搬到「新羅馬」君士坦丁堡,作為帝國公路起始的標記

中心找著了,接著他們是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嗎?原來是為問卦!在希臘神話中,亞波羅在德爾菲透過女祭司皮提亞(Pythia)解答求問者的問卦,後來眾希臘城邦的人紛紛為著個人前景,甚至君王為著國家大事,都特地前來德爾菲尋求神諭(Oracle of Delphi,這情境在電影《戰狼300》中曾提及過),並帶來價值連城的貢物酬謝神明。久而久之,德爾菲建成了一座座「珍寶館」(Treasury)來擺放華麗的供物,或是因神明保佑打勝仗所得之物等。和奧林比亞一樣,德爾菲除了是求神問卜的聖地,也是全希臘四大運動會場地之一,這裡有皮提亞運動會(Pythian Games,就是以解答問卜女祭司命名),各城邦以賽跑、賽馬車、音樂及戲劇競技比拼,爭奪桂冠和榮譽。

原有72條大柱的阿波羅神廟,女祭司就在此獻靈為信眾解答疑問
以銀片銅釘接駁而成的「金牛犢」,是為公元前6世紀希臘藝師的作品。當金屬片接駁好後,牛犢足有2.3米高,相當龐大

說到獻祭,在以色列人的歷史裡,除了在聖殿獻祭外,最出名就是在出埃及的路途上,製造了金牛犢,並以之為耶和華來敬拜。聖經中對這個金牛犢的描述不多,形狀大小如何,也是無從得知。波波Sir從旅行出發角度思考,以色列人一路出行,如果要帶著這樣龐大的祭像,定必十分困難。誰知在德爾菲博物館中,展出了考古人員發掘出來的金牛犢,是用一塊一塊的大型金屬薄片接駁而成的。當金屬片扣起成型後,牛犢大小竟比一個真人還高大!這會不會就是猶太人當時的做法?實在不得而知!

全盛時期的德爾菲原貌

波波Sir,大學社科系老師,尤愛鑽研世界歷史地理。「出発(發)進行」是一日本漢語,意思是指在列車出發時,車長發出的「指差喚呼」。香港人酷愛旅行,在疫情反覆,不能外出的日子,讓我們以相片帶動眼睛旅行,透過遊歷七教會,以信仰反思生命。

 

 

神揀選了中國教會 -【回家的旅程】專欄

「大衛,是什麼攔阻我在中東建立我的國度?」2001年,戴冕恩將要在洛杉磯一場大型特會中分享信息,當他求問主要分享什麼信息時,主這樣反問他。「是人們對逼迫與死亡的恐懼。」他很快回答。戴冕恩是在埃及這個穆斯林國家中出生和成長的。「是的,但我預備了一群不懼怕逼迫和死亡的餘民。他們就是華人,在釋放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進入末後命定的事情上,他們將會扮演一個非常特別的角色。」主如此說。

2001年7月,戴冕恩應愛修園陳仲輝牧師之邀前往一個特會講道。他帶著一家八口出發,竟然在路上發生了幾乎使全家喪命的大車禍,但神超自然地保護了他們一家。雖然經歷如此大的屬靈爭戰,他還是決定趕到會場。當他求問神要講什麼信息時,主和他有了以上的對話。

當晚,他遵命分享了主的啟示,神彰顯了非一般的同在,全體會眾都非常激動,陳仲輝牧師當場提出要製作一百萬張光碟,把此信息分享到華人世界,後來卻意外發現那段信息的錄音竟完全空白!一開始戴冕恩認為這是從仇敵來的攻擊,但主清楚告訴他:現在還沒到廣傳這信息的時候。

因著神的啟示,也因看到這個信息在靈界的攪動和份量,他的心開始關注中國,等候中國的命定與神的時間對齊。事實上,11年後(2012年),神給戴冕恩靈裡的啟示才成爲眾望所歸的事實:中國受逼迫的領袖和他們的下一代勇敢地站立在舞台上,從西方教會手中接過在新季節作帶領的鑰匙。

在2016年華夏聚集中,戴冕恩對此作出相當完整的分享。他先概括了整個華人回家旅程從2009年到2012年的進程。在2009年猶太新年期間,主開門使第一次華人聚集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1000名信徒聚集敬拜等候主。華人很擅於籌劃和安排事情,但他們把天然人的才幹放在一邊,完全讓聖靈來帶領聚會。主彰顯祂的同在來尊榮他們的順服,也使用這次聚會播下種子,促成2010年5月,在香港舉辦的第一次全球華人聚會。香港如同亞洲的母腹和橋樑,10年中舉辦了七次大型聚集,把各地華人連在一起,生出了「五胞胎」(中,港,台,澳和海外)的華人身體。

2012年8月1-4日,一萬五千名來自各國的家人再次在香港匯聚參與「神國降臨」聚集。神使用華人作整個基督身體的先知性種子,宣告神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列國的基督新婦都要承認祂超然的主權。當時美國恰克‧皮爾斯(Chuck D. Pierce)牧師代表西方教會領袖,將一把刻著以賽亞書22章22節的鑰匙交給華人教會領袖,先知性地象徵著西方教會確認神如今賜給華人的角色,就是來領導教會下一波的復興浪潮。


始於1995年萬國守望者團隊於加拿大的聚集,後因華人信徒的加入,促成了2010年香港全球華人回家聚集,從此回家聚集成為了一個席捲全球的信徒運動,為了聚集同心合意的信徒走上回到天父家的旅程。本專欄節錄自同名書籍《回家的旅程》,透過作者曉林的親身經歷,向讀者展示這個旅程中的幕後故事及神的計劃。

 

 

 

 

鄒天慧牧師:敬拜的核心是順服 -【巾幗戰士】專欄

鄒天慧牧師(Diana),自小在美國長大,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乖乖女。一直以來,她學習不單在敬拜上,而是在生命的任何階段都選擇順服神。默然回首,她才驚覺原來神給予她敬拜的恩賜,在神恩手的推波助瀾下,她站立在敬拜者的位置,去成就神在她生命中的命定與旨意。

因為父母離異, Diana在十多歲時隨母親移居美國。自小學習小提琴的她很快被教會邀請加入敬拜隊服事。有一次祈禱會,因敬拜者臨時爽約,牧師讓她頂上做司琴,從未學過鋼琴的她唯有在數天內不斷學習;又有一次,敬拜隊的主領需要出差,牧師又讓Diana頂上,她只有一個星期時間學習,結果敬拜帶得非常好。「當時並不知道神要在敬拜上用我,我只是不斷跟神說,我願意,迫自己不斷學習,直至可以做到為止。」

「我覺得,敬拜是一種生命的流露,是人與神之間關係的表達;敬拜不是敬拜者去表達個人情感的洶湧澎湃,也不是關於唱功如何了得,而是在乎人與神建立恆久真實親密的關係,謙卑俯伏於主面前。即使自己當下遇上多大的困難和挑戰,心中有多大的憂傷和失望,仍然選擇真心讚美那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宰,相信祂在你生命中會有美好的計劃。」

後來教會經歷分裂,Diana順服神的帶領,在教會中重新組織敬拜隊,儘管經歷很多痛苦、挫折、失望,仍咬緊牙關堅忍渡過。「因新招募的成員原本不是學習這些樂器的,一切從零開始,不斷出錯,又不斷練習修正,最終在教會舉行音樂佈道會時,我才真正感受到神肯定了我在敬拜隊的領導和恩賜。」Diana一直忠心事奉,即使在懷孕期間,也只在生產的那一週缺席。不過Diana也曾掙扎過是否要上台帶領敬拜。「有一次主日的早上,我心情很難過,再過15分鐘崇拜就要開始,但那一刻我還在哭,無法收拾心情。我覺得自己的敬拜有瑕疵,不應該上台,但當刻聖靈對我說:『我明白你很傷心,但你要將我放在首位!』於是我就堅持上台,獻上敬拜。」

不只在教會的事奉,Diana也學習將生命的每一部份都降服於神。她與先生的婚姻曾經歷重重考驗,更面臨分離的邊緣。「我對神說,不如我放手,讓他去追求他的熱情。神要我原諒他,並繼續愛他到願意被他傷害的地步。我們每天都讓神失戀,但神仍然愛我們,神要我用這般的愛去愛他。我回答神:『若這能令我更體貼祢的心,我願意順服!』」結果是神所許配的,沒有人能分開,先生祈禱後順服神的帶領。

10年前,Diana和丈夫帶同女兒回流返港,Diana受邀出任教會的敬拜牧師,但敎會的敬拜模式跟她一向接觸的很不一樣。Diana順服主任牧師的帶領,虛心向他學習,不久已可獨當一面帶領敬拜隊。「我做到主任牧師的要求後,再將我從小到大在教會的敬拜方式與之融合為一時,成就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原來當我放下個人偏好等待神,我發現萬事都互相効力,那一刻真的感受到我的敬拜事奉達致圓滿。」

2021年,神帶領Diana進入新的事奉崗位──培訓新一代敬拜者,她尤其想活出生活化的門訓模式。「我與這班年青人經常在一起,開組、敬拜,在生活上教導他們如何愛神愛人,才可以做到今天在台上的服事,否則他們所作的就與單純的唱歌沒有分別。年青人勿將個人情感放得太大,因為神才是中心。神要求敬拜者將情感放下,順服在祂的大能中,在生命中完全相信祂。我來港時,神給我一幅圖畫,要我將人放在肩上,令他們可觸及超過我能觸及的高度,所以我知道我的使命是要興起更多下一代。」


在世界舞台上,有不少女性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聖經也記載了女士師底波拉率領希伯來人成功反擊迦南王耶賓的軍隊,她有勇有謀,又有公義慈愛。在現今華人教會裡,也有很多出色的女性屬靈領袖,本專欄由國度復興報編輯部撰寫,透過她們的生命故事,述說巾幗戰士的特質,激發女性回應時代的任命。

 

 

 

以色列考古學家發現堡壘廢墟 為光明節提供實證

今年的光明節於11月28日開始,一連8日紀念馬加比家族帶領猶太人起義,奪回被偶像崇拜褻瀆的耶路撒冷聖殿,重新潔淨及奉獻聖殿,並在殿中點燃燈台的事蹟。公元前約153年,馬加比家族成員被任命為耶路撒冷祭司長,從此成為哈斯摩尼家族的始祖,馬加比家族因而又稱為哈斯摩尼家族。

考古學家在遺址發現的陶器

以色列古物管理局於11月16日公佈,在距離耶路撒冷西南60公里,位處希伯崙西邊的拉吉森林(Lachish Forest) 發現了一座古希臘風格的堡壘廢墟,其歷史可追溯至2,100年前,相信在猶太馬加比家族(Maccabees)起義中被摧毀。堡壘面積15米乘15米、石牆厚3米的防禦結構,有7個房間,相信是連接到二樓的台階保存完好,考古學家估計建築結構約有5米高。

在挖掘的過程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武器、燒焦的木樑、數百陶器和幾枚錢幣。發掘主任在聲明中表示:「出土的遺址提供了光明節(Hanukkah)故事的切實證據。看來我們發現的建築物,是希臘軍隊指揮官為了保護希臘化大城市瑪利沙(Mareshah)免受哈斯摩尼人(Hasmonean)襲擊而豎立的其中一道防禦線。然而,遺址的發現顯示防禦並不成功,堡壘最終被哈斯摩尼人焚毀。」考古學家認為,在遺址發現的錢幣顯示,堡壘約於公元前 112 年,在哈斯摩尼領袖John Hyrcanus攻陷瑪利沙時遭摧毀。

考古學家在遺址掘出一把劍的碎片

發掘主任Ahinoam Montagu說:「我們在該址沒有發現人類骸骨,只掘出幾塊動物骨頭和一把劍的碎片,相信當時堡壘內並沒有發生戰鬥。我們的推測是,塞琉古人(Seleucids)在敵軍逼近時封鎖了堡壘入口,逃往城中,哈斯摩尼人到達後隨即放火燒毀之。」

禱告:願主使用考古發現,引領人更認識神與人同行的歷史。

(來源:Jewish Telegraphic AgencyThe Jerusalem Post,2021年11月18和16日,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蘇丹政變期間向穆斯林傳福音 近八百名青年歸主

10月25日早上6點,來自黎巴嫩的John Sagherian和Elie Heneine走進蘇丹東部的一所酒店大堂,從電視直播新聞得知,當地軍隊正在90里以外的首都喀土穆發動政變。

年僅27歲的Youth for Christ (YFC)同工Heneine表示:「剎那間,我們當天的一切計劃都落空了。」YFC區域主任Sagherian年屆74歲,一直渴望能到訪蘇丹。他於兩年前認識了YFC在蘇丹的負責人Sabet,終於有機會到訪當地。縱然簽證和虐疾防禦等要求繁複,過程難關重重,二人內心卻滿有平安。

在政變發生的前兩天,YFC團隊花了3小時才到達Sabet在瓦德邁達尼(Wad Madani)的佈道學校,Sagherian受邀向當地會眾講道,約有30人擠在鐵皮屋裡,聽他分享信息「神為什麼對我們這樣做?」Sagherian回想:「當時我還帶領大家思想,『我們會否變得憤怒和苦毒』,沒想到次日就發生政變。」

後來他們得知瓦德邁達尼的基督徒加入了當地穆斯林人民反對政變的行列。Sabet花了兩個小時了解原定的聚會是否能繼續進行。當地來自三間教會的35位教會領袖準備就緒,要迎接YFC隊伍。Sabet得知大家仍在等候,便叫了一輛三輪車前往。Heneine說:「街上人頭湧湧,我們看見示威者毀壞行人道,在馬路上堆放雜物堵塞交通。我們的車不斷在社區繞圈,嘗試找出路。最後向其中一位示威者請求而獲放行。這裡有別於黎巴嫩,人民之間沒有仇恨和敵意,他們團結一致,單單反對政變領袖。人民響應公民抗命,白天仍會上班但不工作,中午時段聚集街頭,設置路障,焚燒車胎。」

10月25日下午,政府切斷了全國的電話通訊和互聯網絡,希望打斷示威行動,同時也打斷了YFC的計劃。他們於是精簡訓練,放慢腳步,在尼羅河畔享用午餐,打算次日就乘坐飛機回家,殊不知機場於第二天開始關閉。團隊無法離開,Sabet於是與佈道學校的校長召集一個年青人聚會。校長於10年前改信基督,是村內的第一人。信主後他積極傳揚福音,組織團契、建立教會和學校。

次日晚上,他們號召了鎮上九成半穆斯林學生前來,超過1,000人聚集在操場上。Sagherian與他們分享:「試想像你要從紅海游到印度,你們當中或許有些人會比其他人游得更遠,但不會有人可以游到印度。就算你的生命有多好,神不會因此而滿足。試想像,倘若朗拿度的思想控制了我,即使我今年74歲,我仍然可以在球場上奔馳,運球射門。這就是耶穌進入我們生命的景況,我們的生命可以讓神得著滿足。」Sagherian呼召希望接受耶穌的人站起來,一個、兩個……不久全體都站立起來。於是他讓他們都坐下,向他們重申這個決定的重要,最後有八成人舉手決志信主。

有機會傳福音給那麼多穆斯林青年,Sagherian感動哽咽:「我們只是活出神的應許,並不覺得危險,也知道很多人為我們代禱。我們二人完成了使命離開當地,但蘇丹仍在奮戰之中,我們要繼續為他們禱告守望。」Heneine從Sagherian身上學會等候神。「神親自改變環境,把我們放到沒有想到的位置上,就像下了一盤好棋,而神最終贏了。」

禱告:願主在蘇丹國中掌權,在青年人的心裡動工,引領他們出黑暗進入奇妙光明。

(來源:Christianity Today,2021年11月3日,Asher Chiu編譯報導。)

 

 

葛福臨接受心臟手術 期待來年繼續巡迴佈道

佈道家葛福臨牧師(Franklin Graham)早前入院接受心臟手術,術後透過社交平台感謝各方代禱,表示在手術過程中感受到神的同在。

葛福臨因患上收縮性心包炎,導致心臟囊硬化,無法正常運作。他在11月8日於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進行手術,次日他在社交平台貼文表示:「感謝大家的禱告,我知道禱告的力量,因此我並不害怕。我感受到神於整個過程中與我同在,願榮耀歸給祂!」

他還表示期待繼續到世界各地傳講福音。「非常感激我的主診醫生和護理團隊,感謝他們優秀且專業的照料。醫生說我復原得很好,待我完全康復後,就能夠恢復日常活動和服事。我期待2022年在世界各地宣講耶穌基督的福音,於不同地方邀請人們接受和信靠耶穌。我期待天氣回暖時,能夠再次騎上電單車。感謝大家的代禱!」

葛福臨在英國夥拍2,600 間教會,分享基督十架救恩的好消息。受疫情影響,原定今年於當地的巡迴佈道要延期舉行,但他曾發佈視頻,表示將福音信息帶到英國至關重要。「這國家曾差出如此多的傳教士,到世界各地傳講福音。在過去的 20 和 30 年間,這國家經歷很多的變化,但人心的需要並沒有改變。人心裡的那個洞,內心的空虛,只有神能夠填補。」

禱告:求神醫治保守葛福臨身心靈健康,也在英國當地興起佈道家,傳揚神的福音。

(來源:CBN News,2021年11月18日,Amy Fong編譯報導。)

 

 

老師對抗末期癌症 小學生齊集醫院唱詩祝福

11月3日,威斯康辛州一群小學生為正在對抗末期癌症的老師送上暖心祝福。

Carol Mack老師在沃基肖郡Big Bend鎮上的路德會救主學校(Christ Lutheran School)任教超過45年。即使在接受治療期間,Mack今年依然堅守教學崗位。直至最近病情轉差,她不得不放下教學任務,接受療養護理。

https://www.facebook.com/AuroraHealth/videos/934662400524683

Mack的同事和朋友希望讓她在進療養院前能與學生團聚。在醫院的配合下,26位一至四年級的學生聯同家長和舊生們,齊集醫院探望Mack,更站在醫院門口為老師唱詩。Mack受訪時表示:「那是非常特別的時刻,我希望人們看到這些孩子和他們的老師多麼愛彼此,我們的學校社區怎樣團結在一起。」

其中一位照顧Mack的護士Luiza Campols說:「看到她和孩子們一起歌唱,是最美麗和動人的事,能夠參與其中,我們感到很幸運。」職業治療師Nicole Bartnik說:「Mack沒有自己的孩子,但她有的孩子多不勝數。能夠見證這樣滿滿的愛回到如此無私付出的Mack身上,這是我們的福氣。」

禱告:願天父不止息的愛藉著祂的眾兒女在地上彰顯。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21年11月10日,Amy Fong編譯報導。)

 

 

聖經應用程式下載量達5 億次 「人們正在轉向神的話」

11月10日,聖經應用程式YouVersion迎來重要的里程碑,慶祝全球下載量超越5億次。

YouVersion創辦人Gruenewald 在接受訪問時分享了一個YouVersion使用者的故事。來自加拿大的無神論者Scott想要指出父親信基督是錯誤的,於是決定下載聖經應用程式。「他基本上想說:『看,我讀了聖經,我要讓你知道為什麼你所信的是錯的。』」但出乎意料地,Scott開始以一個嶄新的眼光來看待聖經。「他開始從經文中聽到神的聲音。」他不但沒有以聖經反駁父親,反而發現自己被所讀的經文吸引,不久之後更成為了基督徒。在他試圖以閱讀聖經來反駁父親的時候,神使用他所讀的經文來引導他與耶穌建立關係。「 這正正表明了聖經的話語帶有轉化的力量。這不是憑我們自己的力量可以做到的,而是神要成就的事,我們非常蒙福,能夠參與其中。」

Gruenewald還談到美國現時的信仰辯論,人們指聖經信仰正在消亡。他表示,他的團隊所看到的剛好是相反。他們看到,對聖經感興趣的人數在急劇增長。2021年的聖經閱讀量較2020年增長了21%,相比2019年,增長是56%,而這個增長趨勢並沒有放緩的跡象。「聖經是活的,我們看到很多人正在轉向神的話語。」Gruenewald尤其提到新冠疫情期間,YouVersion的使用量大增。

這個受歡迎的聖經應用程式不僅提供經文閱讀功能,使用者還可以參與讀經計劃,並透過應用程式與朋友和親人聯繫。Gruenewald 認為,現今有太多的人過分注視負面的事情。「人們喜歡談論消極的事,但卻不都基於事實。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現實。有人說,人們不再讀聖經了,這並非事實,我們有不同世代的人,為著神的話語而激動和興奮 。」

禱告:願更多的人轉向神的話語,得著安慰、引導、力量和新生命。

(來源:Faithwire,2021年11月11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華人】華夏家聚同心尊榮 已故父老許宗實牧師

由北美回家團契發起的華夏家聚「一家人 一夢想」於11月11-12日在網上舉行。列國華夏家人,尤其是父老們分享了對11月1日息勞歸主的回家團隊父老——許宗實牧師(許爸)的感謝與尊榮,並同心宣告華夏的家要與神對齊,多代同行,在家的恩膏之下,同心成就神賜給這個家的夢想。

許宗實牧師在1969年由台灣來美留學,許宗實牧師取得微生物學博士,曾任教中原大學,後因著回應神的呼召,放棄生化教授教職而全職服事主。許宗實牧師於1998年建立傳福中心,投入宣教事工至今逾40年,同時近十多年來在美國和各地華人教會中參與與推動回家聚集,鼓勵和強調教會要回歸到「家」的本質。美國時間11月1日,許宗實牧師因感染新冠辭世歸主。

10月24日,許宗實牧師在ICU中寫下最後一封題為「教會整修,改變為家」的家書,分享了自己對「教會成為家」的渴望與具體實現的思考,其中凝聚了他服事多年的沉澱和經驗。

第二場聚集將於11月12日上午9點(香港時間)開始,歡迎家人一同參與。Youtube實時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fwdm16t59Q

(KRT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