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1分鐘(21) – 神對以色列的應許

305mid_israel-promises-big2
+按圖放大

普通話版影片:

神對以色列的應許

聖經的應許不少是針對以色列的,有些已經實現,但有些是指向未來以色列發生的事情。在神對末世的計劃中,以色列佔有關鍵位置,因此所有基督徒都需要認識這些有預言性的應許。
神的應許 聖經經文
救恩
神藉著「亞伯拉罕的後裔」(以色列)使萬國得福,包括救恩和其他屬靈福氣。 「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創22:18)
以色列拒絕救恩,救恩就臨到外邦人,但到外邦人在屬靈上成熟的一天,以色列也會得救恩。而這應許是不會改變的。 「我且說,他們失腳是要他們跌倒嗎?斷乎不是!反倒因他們的過失,救恩便臨到外邦人,要激動他們發憤。」(羅 11:11)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秘(恐怕你們自以為聰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幾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經上所記:「必有一位救主從錫安出來,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惡。」(羅 11:25-26)

土地
迦南全地的產業權歸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以色列)所有 「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神。」(創 17:8)
回歸
神預定在未來日子領以色列人回歸他們的土地,使他們生活豐足,又復興他們的靈性。 「我在怒氣、忿怒和大惱恨中,將以色列人趕到各國。日後我必從那裏將他們招聚出來,領他們回到此地,使他們安然居住。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神。我要使他們彼此同心同道,好叫他們永遠敬畏我,使他們和他們後世的子孫得福樂。」(耶32:37-39)
此次回歸之後,神應許不會再將以色列趕出應許之地。 「我要將他們栽於本地,他們不再從我所賜給他們的地上拔出來。』」這是耶和華你的神說的。」(摩9:15)
末後的榮耀
在神復興全地之時,祂揀選以色列的耶路撒冷為設立寶座的地方,在那裡作王管治全地。 「那時,人必稱耶路撒冷為耶和華的寶座,萬國必到耶路撒冷,在耶和華立名的地方聚集。他們必不再隨從自己頑梗的惡心行事。」 (耶3:17)

「那時,月亮要蒙羞,日頭要慚愧。因為萬軍之耶和華必在錫安山、耶路撒冷作王,在敬畏他的長老面前必有榮耀。」(賽24:23)

耶路撒冷將成為全地的敬拜中心,萬民到耶路撒冷認識主的道。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賽2:2-3)
到那日,神在耶路撒冷作王,是直到永遠的。 「耶和華說:『到那日,我必聚集瘸腿的,招聚被趕出的和我所懲治的。我必使瘸腿的為餘剩之民,使趕到遠方的為強盛之民。耶和華要在錫安山作王治理他們,從今直到永遠。」(彌4:6-7)

國度1分鐘(20) – 耶穌並不是12月出生的

+按圖放大
+按圖放大

耶穌何月出生?

– 為什麼不是12月24日?

  1. 從施洗約翰出生計算

    月份 事件 解釋
    5月 施洗約翰父親撒迦利亞按「亞比雅」班次供職,在殿裡燒香時候,天使預告施洗約翰的出生(路一)。

     

    根據舊約聖經關於祭司班次的記載(代上二十四10),亞比雅屬於24班次裡的第8班次。每個班次供祭司職分一周。第一班次從猶太曆正月(尼散月)初一日開始(出四十,代上二十七1-2),約莫在西曆的3、4月間。假如推算耶穌是在主前4年出生,當年的正月1日是3月29日,而當年的亞比雅班次第一輪供職應是5月下旬,所以天使顯現日子也是5月下旬。
    6月 施洗約翰母親以利沙伯懷孕 以利沙伯懷孕是在撒迦利亞供職之後(路一24)
    12月 馬利亞懷孕 馬利亞的懷孕與以利沙伯相隔6個月(路一26)
    次年3月 施洗約翰出生 推算以利沙伯在懷孕9個月後生子
    次年9月 耶穌出生 施洗約翰大約早耶穌6個月誕生

    (以上資料來源:http://www.oc.org/big5_txt/bh0024/2421.htm

    結論:耶穌不是在12月出生
  2. 從歷史查看

    時期 事件
    主後1-2世紀 初代教會沒有慶祝耶穌出生的節日,只重視耶穌受難和復活的紀念。
    主後3世紀 主後273年 羅馬皇帝訂12月25日為全國慶祝的「不敗之太陽神誕辰節」。之前的幾百年,12月25日為羅馬人祭奠太陽神的慶祝日。基督徒不反抗有關法令,但慶祝時以耶穌代替「不敗之太陽」。
    主後4世紀 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原是敬拜太陽神的信徒,在主後312年歸信基督教後,大力推廣基督教,但把太陽神宗教與基督教混合。
    羅馬帝國決定12月25日為聖誕節,其後羅馬的教會跟從,開始慶祝聖誕節,然後傳到東西方的教會。最早記載教會有聖誕慶祝的歷史文獻是在主後336年。
    結論:聖誕節是羅馬帝國的制定的節慶,並非承繼自初代教會的傳統。
  3. 其他參考資料

    天使向牧羊人顯現

    每年10下旬至翌年3月,是巴勒斯坦地區的最嚴冬季節,晚間氣溫可降至零度以下,而且是雨季,牧羊人不會在夜間到野地牧羊(路二8),這種事情只會發生在溫暖的夜晚。

    結論:耶穌不是在嚴冬日子出生,所以不會在12月下旬。

 

耶穌不是12月24日出生,基督徒應否慶祝聖誕節?

基督徒對聖誕節的態度

  • 反對聖誕節

    17世紀的清教徒及現今的少數宗派反對教會慶祝聖誕節,因為:

  1. 耶穌確實不是在平安夜出生
  2. 聖經不記載耶穌的出生日期,因為不重要,反而耶穌的受難和復活才應紀念。
  3. 聖經沒有要求慶祝耶穌出生
  • 轉化聖誕節意義

    既然聖誕節已成為傳統,而且是向世人宣告耶穌的救恩,只要不要聖誕老人和聖誕樹為主角,不要消費為目的,卻將焦點放在耶穌上,仍能帶出屬靈的意義。

  1. 美國福音派牧師約翰•派博(John Piper):
    雖然聖誕節有異教的根源,但時至今天,對現代人的意義已脫離了異教的崇拜。何況基督徒可以聖化這節日,因為耶穌的出生是值得慶祝的事情。
  2. 美國彌賽亞猶太人拉比阿睿(Ari Sorko-Ram):
    雖然聖誕節有異教根源,但今天基督徒不會在聖誕節跪拜聖誕樹。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過聖誕節,很可悲這成為自我中心節日,瘋狂消費和享樂,而忘記為救主慶祝生日的精神,是將祝福帶給比我們更不幸的人。
  3. 美國使徒運動領袖恰克•皮爾斯(Chuck Pierce):
    我們知道這不是耶穌降生的日子,但為耶穌歡慶總是好事,與家人團聚總是好事,慶祝聖誕節並沒有錯。

國度1分鐘(19) – 宗教改革與宗派發展

+按圖放大
+按圖放大

普通話版影片:

宗教改革與宗派發展

廣義基督教主要包括新教、天主教與正教會。新教是在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所衍生的宗派,在其後歷史中又衍生不同的大小宗派,至今全球有41,000個宗派。現時全球最大的六個新教宗派,歷史源頭均可追溯至宗教改革運動。

為何稱「新教」?

宗教改革運動「反對」羅馬天主教的一些教義、宗教儀式與教會體制,因而被稱為「抗議宗」(Protestant),後來華人教會普遍使用「新教」為中譯名稱。

「新教」包括什麼宗派?

包括聖公宗、路德宗、改革宗、五旬宗及福音派等等。

宗派發展史

大公教會(Catholic Church)

天主教以梵蒂岡為首都,在宗教改革運動時期後,教內也出現改革呼聲,並開始積極在世界各地展開宣教工作。現時全球有12億天主教徒,自1970年代起,天主教徒全球分佈情況有顯著改變,歐洲人數一直下降,在亞洲和非洲卻有增長,現今約四成天主教徒居住在拉丁美洲。

路德宗(Lutheran)

1517年馬丁路德在1517年於威登堡教堂釘上95條,為宗教改革運動掀起序幕。運動精神是恢復因信稱義教義,高舉聖經為真理的最高權威,實行信徒皆祭司的教導。

馬丁路德本來無意脫離天主教,但羅馬教廷在1521年開除他的教籍。在德國王室貴族的支持下,第一間路德宗教會在1527年創立於薩克森尼。

路德宗(Lutheran)又稱為信義宗,現時是芬蘭、挪威、丹麥及冰島的國教。歐洲仍然是會友人數最多的地區,其次是北美,在非洲和亞洲也有宣教和植堂工作。

改革宗(Reformed)

1536年改革宗(Reformed)是以神學家加爾文(John Calvin)為首的宗派,秉承宗教改革運動的「唯獨聖經」、「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基督」,但在儀式改革上與路德宗不同,盡量除去天主教的崇拜儀式,單單藉真道領人歸正。

改革宗從發源地瑞士日內瓦擴展至歐洲各處,在英國的教會稱為長老會,隨後發展到北美,近二百年在亞洲和其他地區有宣教和植堂工作。

聖公宗(Anglican Communion)

1534年英國正式與天主教分離,由英國國王出任英國教會(Church of England)的元首。

隨著宣教發展,聖公宗(Anglican Communion)現今已成為普世性的團契,全球有38個教省,自主自治,但承認坎特伯里大主教為共同的精神領袖。

浸信會

1609當宗教改革運動來到英國時,英國教會內部出現改革呼聲,其中受加爾文神學影響的領袖推動清教徒運動,後來衍生分離派,主張與英國教會分離。原為聖公會牧師的約翰•史密斯(John Smyth)屬分離派,在1609年於荷蘭創立第一間浸信會,目的是收留因宗教迫害從英國逃亡到荷蘭的信徒。

浸信會在18世紀美國大覺醒運動中擴展快速,之後積極投入普世宣教運動。美南浸信會的國際差傳部是擁有全球最多宣教士的宗派差傳組織。

偱道會(Methodist Church)

1784年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原本是英國聖公會的傳道人,在大復興時間創立偱道會(Methodist Church),1784年獨立,與聖公會正式分離,專向窮苦的勞工階級傳福音。

循道宗現今廣泛分佈於英國、美國和世界各地,成員包括美以美會、循理會、聖教會、衛理公會等,而全球最大的循道宗教會是1968年成立的聯合偱道宗(United Methodist Church)。

五旬宗

1906五旬宗始於1906年爆發的美國阿蘇撒街大復興,而該復興運動的領導人西摩(William Seymour)有循理會的背景,深受承繼循理會成聖觀的聖潔運動的影響。

20世紀初的傳統五旬宗運動,衍生出分別於1950-70年代興起的第二波靈恩運動,及始於80年代在福音派中擴展的第三波靈恩運動。

全球廣義基督徒人口分佈 
新教 36.7%
天主教 50.1%
正教會 11.9%
其他 1.3%

新教人口:801,000,000人

廣義基督徒人口:2,180,000,000人

全球新教宗派人口分佈
傳統五旬宗 10.8%
聖公宗 10.6%
路德宗 9.7%
浸信宗 9%
改革宗 7%
循道衛理宗 3.4%
其他 49.5%
全球最多新教人口國家佔總新教人口
美國 20%
尼日利亞 7.5%
中國 7.2%
巴西 5.1%
南非 4.6%

宗教改革發源於歐洲,但時至今日,新教人口最多的五個國家都不是歐洲國家。

資料來源:Pew Forum analysis of World Christian Database (Dec 2011)

 

就如身體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身體的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體;基督也是這樣。 我們無論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並且共享這位聖靈。 (林前 12:12-13, 和修本)

國度1分鐘(15) – 住棚節(The Feast of Tabernacles/Sukkot)

+按圖放大
+按圖放大

住棚節 The Feast of Tabernacles

猶太三大節期之一

出處:

「你們要住在棚裡七日……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裡,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23:42-43)

希伯來文:סוכות (Sukkot) 意為「棚屋」
時間:

猶太曆七月(Tishrei提斯利月)十五日開始,持續七天,第八天守聖會

節期意義

紀念以色列人出埃及後漂流曠野時曾住在帳棚裡,神與他們同在,供應一切所需。

 

如何慶祝住棚節?

  1. 建棚:
    「你們要住在棚裡七日…」(利23:42)
    猶太人在住棚節時會建造茅草棚,棚頂放上樹枝,在棚內用飯﹑睡覺,回憶當年以色列人出埃及飄流曠野的日子。
  2. 歡樂:
    「也要在年底從田裏收藏你勞碌得來之物時,守收藏節。」(出23:16)
    「…因為耶和華你神在你一切的土產上,和你手裏所辦的事上要賜福與你,你就非常的歡樂。」(申16:13-16)
    住棚節也被稱為「收藏節」,是慶賀秋天收成的節期,棚內會放上各樣水果、蔬菜和其他農作物,是感恩與歡樂的節慶。
  3. 揮舞:
    「第一日要拿美好樹上的果子和棕樹上的枝子,與茂密樹的枝條並河旁的柳枝,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歡樂七日」(利23:40)
    過節期間,猶太人會拿著棕樹枝﹑香櫞果環繞會堂揮舞。這是一個歌頌﹑舞蹈的日子。第七天被稱為「偉大的和散那」(Hoshana Rabba),要更極力讚美。
  4. 奠水:
    住棚節有一個傳統叫奠水儀式,是求雨祈禱,因為以色列要依靠秋季的雨水來使收穫豐富。

「住棚節」的重要信息:
神住在我們當中﹗

  1. 神與人同在:
    神渴望與人同住,昔日神叫摩西建會幕的目的也是使祂「可以住在他們中間」(出25:8)。
  2. 榮耀重回聖殿:
    所羅門在住棚節獻殿,神的榮耀充滿聖殿(代下5:1-3),猶太人期待神的榮耀在這節期重回聖殿。
  3. 預表:
    住棚節預表了耶穌道成肉身住在人當中,及神的帳棚將降臨人間,永遠與人同住(啟21:1-3),祂的心願最終得圓滿。

『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21:1-3)。

耶穌出生的日子?

不少學者指出住棚節才是耶穌真正出生的時期。
  • 住棚節的意義是「神住在我們當中」,正正是耶穌「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的信息 (約1:14)。(「住」原文是「帳棚」的意思。)
  • 耶穌另一名字「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太1:23)。
  • 根據撒迦利亞供職的班次(代上24:10),推論出施洗約翰受孕的時間,再推論出耶穌受孕及出生的時間 (路1:5-36)。

 

參考:

– 維基百科

– TOD「猶太月曆及節期」

– 黃濠光牧師「猶太節期及其屬靈意義」講義

 

國度復興報(香港)編印

國度1分鐘(14) – 吹角的時候

+按圖放大
+按圖放大

號角

希伯來文:שׁוֹפָר

英文:Shofar

古代的一種樂器,在聖經中多次被提及。

第一次吹角聲

聖經第一次提及角聲,是當神在西乃山頒佈律法前,藉角聲招聚百姓迎接祂(出十九10-17)。這角聲是從天上來的,可見吹角是由神親自設立。聖經中亦提及耶和華親自吹角(亞九14),祂的同在有角聲伴隨(詩四十七5)。

吹角用途及目的

 

1. 節期
  • 吹角節(利二十三23;民二十九1)
  • 禧年贖罪日 (利二十五9)
  • 月朔﹑月望和過節(詩八十一3)
2. 招聚
  • 掃羅吹角招聚以色列人 (撒上十三3-4)
  • 基甸吹角招聚亞比以謝人(士六34)
  • 尼希米以角聲招聚猶大人 (尼四20)
3. 讚美
  • 用角聲讚美神(詩一五零3)
4. 歡慶
  • 用角聲在耶和華面前歡呼(詩九十八6)
  • 大衛和以色列人抬約櫃時歡慶(撒下六15; 代上十五28)
  • 亞撒改革時人民歡呼(代下十五14)
5. 爭戰/
軍事指令
  • 攻佔耶利哥城時吹角(書六4-5)
  • 在米甸軍營四圍吹角 (士七18-22)
  • 預備打仗 (耶四5、19;五十一27)
  • 招聚各國攻打巴比倫 (耶五十一27)
6. 警號
  • 守望者吹響號角警號 (結三十三3-6)
  • 警示耶和華的日子將到 (珥二1)
7. 重要宣佈
  • 吹角召開嚴肅會 (珥二15)
  • 立王 (撒下十五10; 王上一34、39;王下九13)
8. 末世
  • 談及末世時多次提及吹號 (林前十五52; 太二十四31; 啟八至十一)
    (* 不少學者認為號筒與號角的功用等同或相近)

現今常用的號角

  • 羊角
    Ram’s Horn
  • 聖經中提及的羊角 (書六4)
  • 小旋角羚角
    Kudu’s Horn
  • 後來也被廣泛使用,大部份由非洲進口

吹角節(Yom Teruah)

 

吹角節(七月初一日)
贖罪日(七月初十日)
七月初一,你們要守為聖安息日,要吹角作記念,當有聖會……(利二十三23;民二十九1) 當年七月初十日,你要大發角聲;這日就是贖罪日,要在遍地發出角聲。(利25:9)

註:「當年」原文是指禧年

  • 猶太曆七月(Tishrei,提斯利月)初一日為吹角節,亦是猶太新年(Rosh HaShana)。
  • 聖經形容這天為「吹角的日子」(民二十九1),要「吹角作記念」(利二十三至二十五),並有聖會。
  • 猶太傳統會在這天到猶太會堂聚會,吹角,提醒審判的到來。
  • 吹角節後的第十日是贖罪日。聖經吩咐在禧年的贖罪日要吹角,拉比後來定了每年贖罪日也吹角。

吹角方式

猶太傳統一般教導四種吹角方式:

  1. 吹號 (Tekiah):一次長的單音
  2. 短號 (Shevarim):連吹3個短音
  3. 警號 (Teruah):連吹9個短音
  4. 長號 (Tekiah Gedolah):很長的角聲

 

(編印:香港國度復興報編輯部)

國度1分鐘(12) – 使徒中心

295mid-使徒中心
+按圖放大

使徒中心的定義

使徒性中心是一個地區的中央樞紐和資源中心,或母港(Central hub)的功能,能支援每個地區的教會支取五重職事的服事。

使徒中心的功能

  1. 使地區接觸到五重職事
  2. 地區的教導及訓練中心
  3. 地區的慶典聚集地(逾越節等)
  4. 差派信徒、服事團隊出去的中心

初代教會的使徒中心

  • 新約聖經中的教會是由散布在一個地區的數百或數千個小小的家庭教會所組成,每個教會都連結於一個使徒性中心 (central hub)。
  • 聖經使徒中心例子:
    1. 耶路撒冷(使徒行傳二章42節)
    2. 安提阿(使徒行傳十一章24-26節)
    3. 以弗所(使徒行傳十八章4、8-11節)
    4. 哥林多(使徒行傳十九章8-12節)
    5. 羅馬(使徒行傳二十八章23、30-31節)
  • 信徒在家庭教會進行崇拜,在使徒性中心接受教導及訓練。

為什麼要在這時復興使徒性教會?

  1. 五重職事是神原本所設的教會運作模式
    • 牧養模式並不是神的計劃
  2.  起初復興的策略
    • 初代使徒在耶路撒冷、安提阿、以弗所、哥林多、羅馬設立使徒中心,裝備信徒,把福音爆炸性地傳遍亞細亞及歐洲。
  3. 使徒性教會才可以興起每一個信徒實行耶穌的命令
    • 初代教會行在聖靈大能中,充滿醫治釋放、趕鬼、神蹟奇事。
    • 所有門徒都起來服事,各盡其職,建立基督身體

使徒職份

  • 使徒(Apostolos)原文是指「被差派」
  • 使徒不只是出現在初期教會時代,今天神仍要差許多使徒出去拓展祂的國度。
  • 使徒的功能是建立教會,並有神所賜的恩膏設立五重職事去裝備聖徒(以弗所書四章11節)。

五重職事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 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以弗所書四章11-13節)

職事 工作目標
使徒 建立教會和設立治理方式
先知 給予異象與方向

設立預言準確度的標準

教師 教導與訓練
牧師 餵養、安慰、保護羊群
傳福音 領人歸主

讓你的教會先成為使徒性教會:國度1分鐘(10) – 使徒性教會

(資料來源:「使徒性教會正興起」Chuck Pierce)

國度1分鐘(11) – 宣教未得之民

294-未得之民B
+按圖放大

中國教會自1940年代領受「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異象,要把福音沿著絲路經過中亞傳回耶路撒冷。絲路沿線國家位於「10/40之窗」內,即大多數未得之民的地域。這些國家主要為伊斯蘭教國家,教會需要有策略地得著這批未得之民。

為何要關心「10/40之窗」?

10/40之窗是指北緯10度至40度的區域,由西非至亞洲。
雖然地域僅佔全球土地1/3,卻擁有全球2/3的人口。

  1. 全球最少福音化的地區
    全球97%列為「福音未及群體」的國家位於這窗之內。
  2. 全球三大宗教的陣營
    這窗之內有7.6億多回教徒、7.2億多印度教徒及1.5億多佛教徒,涵蓋全球三大主要宗教的發源地和中心。
  3. 全球最貧窮的地區
    24億赤貧之民 (每年平均收入500美元以下)住在此窗之內。

宣教知多點

何謂「福音未及群體」?

一般來說是指基督徒不到2%的族群

目前全球有:

  • 6,671個福音未及族群(佔全球40.4%)
  • 4,000多個語言族群未有母語聖經
  • 超過3,100個族群沒有宣教士
  • 35億穆斯林﹑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需要聽到福音

(來源:The Christian Broadcasting Network及Joshua Project)

何謂「MUUPGs」?

即Muslim Unreached and Unengaged People(福音未及穆斯林族群)

至2016年3月,全球有1,087個MUUPGs,保守估計共有1.2億名穆斯林。

何謂「40-70之窗」?

是指北緯40度至70度的區域,由歐洲至中亞洲地帶,包括歐洲、土耳其、俄羅斯等地。這地域的人通常已聽聞福音卻未曾真正接受福音。

是由差傳學家彼得‧魏格納(Peter C.Wagner)於2000年提出。

(來源:前線差會)

 

(各國家資源來源:Joshua Project)

國度1分鐘(10) – 使徒性教會

+按圖放大
+按圖放大

 

聖經中教會的定義

「教會」希臘文「Ekklesia」是由Ek(出來)及kaleo(呼召)組成

  • 是指「一群被呼召出來的群體」
  • 在希臘文中「Ekklesia」指的是國會或殖民政府,有立法院、治理團隊﹑軍隊、戰士的概念
  • 所以,教會是一個被呼召出來治理的團體

(來源:章啟明長老 -「大衛會幕禱告中心」網站)

使徒性教會  VS 傳統牧養型教會

傳統牧養型教會

Pastoral Church

使徒性教會

Apostolic Church

領袖角色
  • 牧師是主要職份
  • 通常擔當教會管理、講道、事工執行、牧養等角色
  • 使徒和先知為根基(弗二20)
  • 以五重職事運作
會眾角色
  • 由一群「平信徒」組成會眾
  • 接受牧師的餵養
  • 裝備每一個信徒去服事
  • 視所有信徒是「傳道人」
事工目的 以滿足需要為目標:

  • 滿足會眾的牧養需要
  • 確定羊群受到照顧和安慰
以異象為主導:

  • 幫助信徒尋找生命中的呼召
  • 裝備、訓練及差他們出去
事工重點
  • 著重堂會發展,人數倍增
  • 較內聚
  • 著重拓展神的國度
  • 差派人出去不同工場及領域發揮影響力
要建立使徒性教會,必先連結於使徒中心:國度1分鐘(12) – 使徒中心

(資料來源:「使徒性教會正興起」Chuck Pierce)

國度1分鐘(8) – 「回家」.里程

+按圖放大

普通話版:

「回家」旅程核心價值

  1.  天父的呼喚
    天父期待所有屬祂的兒女們都回家。我們是被呼召來在同一條路上追著祂,所以這是一群家人被呼喚來到轉向的路上(瑪四6)。
  2.  一個從未經歷過的旅程
    這並不是一個聚會、一堆活動,甚或許多事工,而是一個旅程、一個追著祂的榮耀而跑的旅程。
  3.  遵主啟示前行
    沒有前設的一起來敬拜天父,等候祂,與祂的心對齊,也彼此對齊,好讓我們能聽到聖靈向我們所說一致的話。

(節錄內容擷取自 asiagathering.hk 網站)

異象

「回家是從中國人開始,但不會止於中國人。突然間亞洲的國家會加入,突然列國會加入,以撒和以實瑪利的後裔也會加入。我相信這將是我們在末後的日子將會看到和見證的其中一個景象。」

戴冕恩(David Demian)

「回家」旅程背景

1995年萬國守望者團隊(Watchmen for the Nations)在加拿大惠斯勒(Whistler)舉行第一次「加拿大聚集」,其後在1996年7月,1998年11月及1999年的7月再舉行聚集。神引導他們在不同族群中建立和好和合一。

2001年7月,神向戴冕恩牧師啟示:祂已經預備了不懼怕逼迫和死亡的華人,在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末日命定的釋放中,將扮演非常特別的角色。

2001年11月,戴冕恩牧師因周神助牧師相邀到了台灣,在聚會中分享華人的命定。華人立約同行,和好與合一的旅程啟動。

「回家」聚集重要里程

 

2010年
5月
香港 「華人同心攜手回家」聚集

  • 神呼召華人回到天父家裡
  • 為拜偶像及高舉人的智慧與計畫的罪來悔改
  • 台灣家人宣告消除心靈的台灣海峽
  • 香港與台灣為未有適切地服侍內地向中國內地教會認罪
  • 宣告華人被揀選成為列國的祝福,更祝福掌權者在公義中與神同行
  • 以撒的後裔歡迎以實瑪利的後裔返回阿伯拉罕的家裡
  • 華人牧者宣告全球華人進入神的末世的藍圖,得著智慧和啟示的靈。
2010年
6月
加拿大 以色列「19」聚集
2011年
6月
香港 「同心同道」聚集

  • 神帶領全球華人進入全新的季節:放下自己的時間表,依從祂的時間表,無條件地降服在神面前
  • 阿拉伯裔基督徒代表以實瑪利的後裔,為弟弟以撒的後裔(以色列)和耶路撒冷求平安
  • 華人帶領萬人立約,承諾與所有家人同行
  • 非洲的家人願意為中國人打開非洲的門
2011年
11月
加拿大
溫哥華
「11-11」聚集

  • 德國的周邊國家與德國復和。
  • 馬來西亞為予要成為一匹「西行去中亞世界的馬匹」的異象,願意為主被破碎
  • 神要在聖靈與新婦之間釋放一種成熟的同步
  • 末後華人要修直返回耶路撒冷的大道,並有復興的高速列車駛向耶路撒冷。祂要從中國釋放屬靈的軍隊進入中東世界及共產國家
  • 為中東禱告,應驗以賽亞書十九章的預言,釋放祝福給全球
2012年
8月
香港 「神國降臨」聚集

  • 恰克‧皮爾斯(Chuck Pierce)代表西方教會將象徵神國領導權柄的鑰匙」交給華人教會代表。
  • 西方教會為過去向華人傳講不純全及有所添加的福音認罪。
  • 中國大陸的青年尊榮上一代,兒女輩請求父老輩遮蓋。
  • 華人在末世的命定是宣告彌賽亞第二次降臨。
  • 馬來西亞宣告必不容讓中國、香港、台灣單獨前行。
  • 韓國、日本、印度、菲律賓、越南、蒙古的代表宣告一同走入命定。
  • 大陸的父老們宣告:現在是神命定中國進入宣教的時候。
2013年
7月
香港 「聖潔行伍」聚集

  • 昔日八國聯軍入侵中華的國家屬靈代表,同心向華人認罪並尋求饒恕。
  • 華人領袖為祖先曾殺害西方宣教士認罪。
  • 華人尊榮韓國家人,多年來為華人禱告、來華宣教和培訓等貢獻。
  • 南韓領袖宣告南韓和日本為北韓祈禱,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
2013年
9月
以色列 「午夜呼聲禱告之旅」
2013年
10月
馬來西亞 「預備道路」聚集
2013年
11月
台灣
高雄
「興起發光」聚集
2014年
5月
台灣 「台灣興起 進入命定」 聚集
2014年
6月
馬來西亞 「初熟果子」全國聚集
2014年
7月
日本
沖繩
日本沖繩回家聚集

  • 宣告日本進入命定的時候到了:二戰在1945年結束,日本要在70年循環期結束前在神面前歸正
  • 日本家人為他們敬拜天王認罪,粉碎偶像的權勢
  • 日本教會之間的牆被拆下來,不同宗派的牧者彼此相愛
  • 戴冕恩牧師分享:神要從仇敵手中奪回日本,到時候全世界就知道祂是神,並且列國將形成軍隊與神的旨意對齊
  • 日本牧者表示,吹襲日本的颱風都是來自沖繩,沖繩舉行的「回家」,形成復興風暴,吹襲整個日本
2014年
10月
馬來西亞 「新季節」聚集
2014年
11月
以色列 「822」全球聚集

  • 猶太裔信徒和阿拉伯裔信徒雙方彼此認罪復和。
  • 外邦基督徒要與猶太信徒合一。
  • 彌賽亞猶太信徒為自身的驕傲向外邦信徒認罪。
  • 宣告以色列的神也是列國的神,彼此相連,一起得見神的國降臨。
2015年
5月
日本
神戶
日本神戶回家聚集

  • 日本牧者在屬靈上代表國家,就當年侵略行為向亞洲人民認罪。
  • 屬靈上宣告廢棄120年前的不平等「馬關條約」。
  • 日本與德國更破除70年前邪惡軸心的結盟,兩國建立聖潔新約關係,未來要服侍世界,成為全地的祝福。
  • 戴冕恩宣告日本將成為最後的賽跑手,把福音帶回耶路撒冷。
  • 日本人要領受「父親的心」,打破所有家庭中的分裂、分離。
2015年
7月
香港 「亞洲回家」聚集

  • 天父在亞洲建立更大的盟約家庭。
  • 亞洲基督的身體接納日本的家人進入這屬靈的大家庭。
  • 越南、中國、韓國、日本的領袖圍成一個圈,以筷子同吃一碗飯,立約成為筷子盟約大家庭。同心宣告,這是亞洲新的一天!我們是一個身體,一個家庭,一個國度,尊榮同一位君王!
2015年
8月
加拿大 「在祂同在中」聚集
2015年
9月
新加坡 「回轉向天父」聚集

  • 新加坡領袖帶領當地會聚認罪,承認自己過往著重追求名聲、卓越,只靠自己的能力、方法去做事,卻沒有用心聆聽神的聲音。
2015年
9月
馬來西亞 回家聚集
2015年
10月
德國
慕尼黑
全球聚集

  • 年青人尊榮上一代,踢走「孤兒的靈」。
  • 1972年曾發生以色列運動員被殺事件的奧林匹克運動場,歷史的傷痕要被醫治,以色列及德國要從新立約彼此相愛、合一。
2015年
11月
台灣
新竹
「靈風吹起」聚集
2016年
1月
韓國
釜山
韓國回家聚集

  • 天父要來結束無父的世代,權威性人格一直在韓國人的信念中根深柢固
  • 德國將西德、東德統一的恩膏帶來韓國:為北韓祈禱,叫阻隔韓國的牆都拆下來
  • 越南的家人接受韓國家人為60、70年代戰事道歉
  • 兩岸四地及海外華人與原住民領袖代表亦一同立約,委身建立一個父神所要的國度合一大家庭
2016年
7月
香港 「華夏回家」聚集

 

香港「華夏回家」聚集 (7月13-16日)

「2016年1月初,一群來自大中華各族群及海外華人領袖,在香港的「挪亞方舟」聚集,一同為著華人的命定尋求主。在兩天的敬拜、禱告、分享和尋求中,天父再次向我們發出呼召:在2016年的7月13至16日,香港要再次成為孕育天父心意的母腹,讓華人包括海外的、國內的、台灣的、澳門的,及不同的族群,加上列國的家人,再一次一同「回家」,回到天父的同在及心意中,讓祂對我們說話。」

報名參加

(節錄內容擷取自asiagathering.hk網站)

資料來源:
《神國歷奇》- 戴冕恩
《國度復興報》、
asiagathering.hk
Watchmen for the Nations
malaysiagathering.org 

國度1分鐘(7) – 重建大衛的帳幕

+按圖放大
+按圖放大

兩約都有重建大衛帳幕的應許:

神無論在舊約還是新約都提到「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究竟這個帳幕有什麼特別呢?

舊約 以色列復興 「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衞倒塌的帳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使以色列人得以東所餘剩的和所有稱為我名下的國。」此乃行這事的耶和華說的。(摩 9:11-12)
新約 外邦人歸主 正如經上所寫的:『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衞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餘剩的人,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這話是從創世以來顯明這事的主說的。(徒 15:16-18)

大衛帳幕和摩西會幕的由來:

重要進展 內容 經文
1 建造會幕 耶和華在西乃上指示摩西建造會幕和製造其中一切器具,包括約櫃的樣式 出 25
2 曠野敬拜 離開埃及約一年後,會幕完工。在曠野四十年,移動的會幕成為敬拜的中心 出 40:1-4, 17
3 進入迦南 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後,會幕設立在示羅 書 18:1
4 約櫃被擄 到了以利祭司的時代,約櫃曾離開會幕,被非利士人在亞實特之戰擄走 撒上 5:1
5 基列耶琳 後來約櫃被送回基列耶琳,停放在亞比拿達家中20年 撒上 7:1
6 移到基遍 掃羅戰死基利波山後,沒有約櫃的會幕被移到基遍 代上 16:39
7 迎回約櫃 大衛擊敗非利士人,到基列耶琳迎回約櫃。路上發生烏撒遭擊殺事件,大衛將約櫃轉運至俄別以東家中 代上 13:6
8 大衛帳幕 大衛再次派人到耶路撒冷迎回約櫃,抬到大衛城的帳幕裡 代上 15:3; 16:1
9 建造聖殿 所羅門建聖殿後,將約櫃從大衛城抬進聖殿的內殿,也帶走會幕和會幕的一切器具 代下 5:5-7。
10 聖殿被毀 巴比倫攻入耶路撒冷,約櫃就被擄走從此消失無蹤 代下 36

大衛帳幕 vs. 摩西會幕

大衛作王期間的三十年,摩西的會幕和大衛的會幕同時存在,前者在基遍,後者在耶路撒冷(代上16:39;21:29)。這期間,大衛安排兩批祭司分別在這兩個會幕中事奉。

摩西的帳幕 大衛的帳幕
約櫃被擄走之前大祭司只會每年一次進入至聖所,在約櫃前行贖罪之禮,把祭牲的血彈在施恩座的上面和前面(利 16:14-16) 大衛安排祭司
彈琴、鼓瑟、唱歌、敲鈸、吹號
還有守門的(代上 16:4-7; 37-38)
約櫃被擄走後,歸回基遍的時候,大衛也只是安排祭司早晚獻祭給耶和華(代上16:40) 晝夜讚美侍奉耶和華
沒有約櫃 有約櫃

約櫃的樣式:

大小: 長2肘半(113公分),闊1肘半(68公分),高1肘半(68公分)
材料: 皂莢木包以精金
櫃內: 法版(出 25:16)
盛嗎哪的金罐(來 9:4)
亞倫發過芽的杖(來 9:4)

天上的約櫃在啟示錄出現

當時,神天上的殿開了,在他殿中現出他的約櫃,隨後有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雹。(啟 11:9

 神永遠與人同在的啟示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約 1:14

「住」的希臘原文是「帳幕」

耶穌基督成為肉身,祂是屬天的帳幕。新天新地時,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永遠與人同住(啟廿一3)。

為何神選擇重建大衛帳幕?

約櫃是會幕的核心,代表神與人同在
神會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使人在敬拜中可以親近神,並且會恢復神的同在在人間

國度1分鐘(5) – 阿蘇撒街大復興 Azusa Street Revival

+按圖放大
+按圖放大

今期的「國度1分鐘」和大家講述「阿蘇撒街大復興」的故事。

簡介:

1906年聖靈強而有力地澆灌一群在美國洛杉磯的信徒,他們領受靈浸,說出方言。於是,他們就在阿蘇撒街312號一幢樓房內,連續3年每日不間斷地聚會。 多人悔改得救,有人領受聖靈說方言,有人經歷神蹟醫治,有人領受別國的語言及海外宣教的異象。聚會高峰期,人數多達一千三百人

跨越一個世紀的影響:

  1. 恢復靈浸,以及方言、醫治神蹟及預言恩賜的聖經教導
  2. 打破種類隔離:讓不同膚色種類的人破天荒一齊敬拜
  3. 女性在教會的地位被提高
  4. 近代五旬節運動的源頭:五旬節聖潔會及神召會等都是由此而出
  5. 啟動了席捲全球的宣教運動:現時全球五旬宗及靈恩信徒的人數達到五億八千萬人,佔全球基督徒的26.7%以及全球人口的的8.5%

主要人物:威廉•西摩
(William Joseph Seymour)

  • 出生於美國南方家庭
  • 父親曾是黑奴
  • 自幼家境窮困
  • 小時候按照天主教儀式接受洗禮
  • 長大後參加聖潔運動
  • 患上天花令他左眼失明,但卻促使他獻身傳道
  • 1902年被按立傳道人之後自由傳道

主要人物:查理·巴罕
(Charles Fox Parham)

  • 1901年起教導靈浸和方言
  • 帶領有五旬宗信仰特色的「使徒信心運動」
  • 1905年在侯士頓開設聖經學校
  • 西摩到學校聽課,受其啟蒙
  • 1906年 西摩當時雖然沒有靈浸和方言經歷,但開始自己教導有關課題,同年移居洛衫磯。

爆發復興的1906年:

  1. 西摩移居洛衫磯之後被教會拒絕
  2. 一位信徒Edward Lee收容他,西摩去到他邦尼布雷街(Bonnie Brae Street)214號的家住了下來,每日禱告聚會
  3. 1906年4月9日多人興奮地禱告使徒行傳二章4節發生在他們身上: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

  4. 多人經歷靈浸
  5. 4月12日,西摩自己也經歷靈浸,說方言
  6. 聚會人數越來越多,他們轉移至阿蘇撒街312號一座樓房
  7. 4月17日 《洛衫磯時報》記者到現場採訪,翌日登出新聞,但有嘲諷意味。
  8. 4月18日 新聞刊出之日,發生舊金山大地震,結果吸引更多人造訪阿蘇撒街312號。
  9. 持續三年半每日12小時的聚會,其間不斷有人從世界各地湧來

阿蘇撒街312號:

  • 「阿蘇撒」源於印弟安語,意思是「有福的神蹟」。
  • 曾是非洲裔循道長老教會的會址,開始舉行復興聚會之前,卻只是一幢40呎乘60呎兩層高的倉庫和馬房。
  • 原址因違反防火條例,於1931年拆卸
  • 現址是日本人區小東京的Noguchi Plaza。

同期大復興:

1904–1905年  英國  威爾斯大復興
1906–1915年  美國  阿蘇撒街大復興
1907–1910年  韓國  平壤大復興

AzusaNow聚會:

於2016年4月9日於洛杉磯舉行,正是復興爆發的110年

相信和呼求神更大的復興臨到這世代之中

全段12小時回顧:Azusa Now Livestream

分段回顧: Azusa Now – God TV

國度1分鐘(4) – 逾越節的羔羊基督

+按圖放大
+按圖放大

今期的「國度1分鐘」會與大家一起認識「逾越節的羔羊基督」。

…… 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 (林前 5:7)

逾越節 The Passover

猶太三大節期之一

逾越節:希伯來原文(PESACH)有「越過」的含義

出處:

出埃及記十二章記載,當晚耶和華差派使者擊殺埃及地的長子,救贖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為奴之地。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宰殺羔羊,將羔羊的血塗抹在門楣和門框上作為保護的記號。當使者擊殺長子時,會「越過」有記號的房屋。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每年守逾越節,作為永遠的定例。

你們要守無酵節,因為我正當這日把你們的軍隊從埃及地領出來。所以,你們要守這日,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出 12:17)

節期在十二章17節稱為無酵節,在七天節期之內要吃無酵餅,不可吃有酵的食物,家中也不可有酵的存在。

聖經 猶太教傳統 2016年
正月14至21日

(出十二18)

猶太曆

尼散月15至22日

4月22日日落至30日傍晚

(對應猶太曆)

守節方式:

聖經吩咐(出十二) 猶太人傳統
1. 首天和最後一天舉行聖會,其他日子不能工作。

2. 每個家庭宰殺一隻無殘疾一歲公羔羊。

3.  晚上吃被宰羔羊的肉(火烤)、無酵餅、苦菜。

4. 七天之內不能吃有酵的餅,只吃無酵餅,家裡不能有酵。

1. 首兩天及最後兩天停止所有工作,中間日子可以進行某些工作。

2. 在聖殿被毁後,猶太人不能獻祭,逾越節餐盤裡放烤羊骨,代表祭物。

3. 逾越節第一天和第二天晚上,猶太人在家裡舉行逾越節宴席,這是節期的高潮。宴席包括15個步驟,其間述說出埃及的歷史故事,分四次在不同時段喝葡萄酒,按照儀式進食具有象徵意義的五種食物。

4.  猶太人在逾越節前清除家中的酵,逾越節宴席上吃無酵餅,節期內不吃有酵的食物。

 

四杯葡萄酒:

四杯葡萄酒代表出埃及記六章6-7節中的四個應許,表達神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賜予自由的應許。

第一杯:成聖之杯

應許:耶和華帶我們離開埃及

第二杯:審判之杯

應許:耶和華拯救我們脫離為奴生活

第三杯:救贖之杯

應許:耶和華用大能救贖我們

(接著倒出「以利亞之杯」,舉行迎接以利亞儀式。)

第四杯:讚美之杯

應許:耶和華要我們作祂的子民

逾越節宴席(SEDER)預表基督救恩:

次序 猶太人傳統15個步驟 預表基督救恩
1 為逾越節的設立感謝神,祝謝後,喝第一杯葡萄酒(成聖之杯)。 耶穌在最後晚餐(逾越節)上喝第一杯葡萄酒:

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你們拿這個,大家分著喝。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神的國來到。」(路二十二17-18

2 吃青菜之前,用水洗手,作為潔淨的禮儀。 耶穌沒有洗手,卻為門徒洗腳,以此取代洗手儀式,樹立謙卑服侍榜樣(約十三2-17)。
3 吃沾鹽水的青菜
4 在三塊無酵餅(matzah)中,取出中間一塊擘開兩半,其中一半稱為「甜點」(afikoman),由父母收藏起來,成為孩子的尋寶遊戲。 步驟12有詳細解說
5 孩子提出問題,然後父親回答,講述出埃及的歷史故事及逾越節的意義。

講及十災時,每一災後,將自己杯中的酒倒出幾滴,表達重獲自由過程中必須受苦,這使歷世歷代猶太人的喜樂受損,因滿溢的酒杯象徵完滿的喜樂。

父親解釋逾越節食物(羊肉、無酵餅與苦菜)的象徵意義。

喝第二杯葡萄汁(審判之杯),唱讚美詩。

6 在吃無酵餅前進行第二次洗手,吟頌辭。
7 為吃無酵餅第一次祝謝,感謝神賜予出產,為晚餐做感恩禱告
8 為吃無酵餅第二次祝謝,然後分吃無酵餅。
9 吃苦菜,紀念以色人在埃及為奴的痛苦。
10 將苦菜、果醬和無酵餅夾在一起同吃。
11 享用正式晚餐,包括盤裡的雞蛋。 聖殿被毁後,獻祭停止,從此以羊烴骨代替整隻公羊羔。

以賽亞書五十三章一節中的「膀臂」與羊烴骨(zeroah)的希伯來原文相同,表示舊約時期基督身分被隱藏,但將會向有信心的人顯露出來。

「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賽五十三1

12 孩子要找到早前被收藏的「甜點」(afikoman),然後大人用「贖金」(通常是禮物)取回。

如果找不到「正式甜點」,逾越節宴席便不能結束。

猶太學者David Daube認為,afikomen源自希臘語afikomenos,意思是「將要來的一位」。

正式甜點在收藏前被擘開,而耶穌在最後晚餐上表示祂的身體為他們的緣故,像手上的餅被擘開,為的是紀念祂。

被收藏的甜點指向彌賽亞,祂的身分原先被隱藏,卻要在末後日子顯露出來。

13 晚餐後,唱讚美詩。

喝第三杯葡萄酒(救贖之杯),並唸頌辭。

特別為「以利亞之杯」倒一杯葡萄酒,表達以利亞將重返人間宣布救贖的來到。家門打開,表示邀請以利亞進來。

在路加福音二十二章20節,耶穌舉起第三杯酒時表示,這是用祂的血所立的約。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路二十二20

 

14 唱讚美詩,感謝神救贖先祖離開埃及,並揀選以色列人為神的子民。

喝第四杯葡萄酒(讚美之杯),同時唸頌辭。

在約翰福音十七章,耶穌讚美父神,為門徒作分離前的禱告。(有學者認為十三至十七章的背景是逾越節)

 

15 唱讚美詩,高舉神是在萬有之上。

禱告祝願彌賽亞時代的來臨,所有人能在耶路撒冷安居。

參考資料:NCSY逾越節資訊圖、以斯拉百科網、Jews for Jesus網站

 

逾越節餐盤解讀:

烤羊烴骨(不進食):象徵古時在聖殿獻上的羔羊

果醬(混合蘋果、核果、棗子):象徵泥磚,紀念以色列人在埃及時被迫做苦工。

苦菜(傳統使用辣根或羅馬生菜):紀念以色列人在埃及做奴隸時的痛苦

鹽水沾青菜(通常是香菜或芹菜):紀念以色列人在為奴之地留過的眼淚

雞蛋:三種解讀

  1. 表達失去聖殿的哀傷
  2. 表達經過痛苦後生命更堅強,雞蛋在煮熟後才變硬。
  3. 代表離開為奴生活後的新生命

國度1分鐘(3) – 數算俄梅珥

+按圖放大
+按圖放大

今期的「國度1分鐘」會與大家一起「數算俄梅珥」。

俄梅珥(Omer):一束小麥或大麥禾捆

來自:

『你們要從安息日的次日,獻 禾捆 為搖祭的那日算起,要滿了七個安息日。到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共計五十天,又要將新素祭獻給耶和華。』利未記二十三章15-16節

進行時期:

  1. 為期50天
  2. 每年逾越節到五旬節之間
  3. 即2016年的4月23日(黃昏後)至6月10日(黃昏)

意義:

  1. 標記初熟的麥穗
  2. 在50天內細心栽培
  3. 將結出的初熟果子獻給神
  4. 神會超自然地祝福我們有豐富的收成

阿睿拉比金句:

「如果你忽視初熟的果子,神也會忽略你的成長。」

「再也沒有比不好的品格更能偷走你的命定!」

「如果我們每年這樣做,神應許我們會有加倍的豐盛。我們做神要我們做的事,並且經營神給了我們的恩賜,我們就會豐盛。」

以色列人數算俄梅珥:

  1. 逾越節後:到田地裡把長出來的麥穗作標記,這是初熟的果子。
  2. 50天內:每天澆灌、除草、鬆土
  3. 50天後:把有標記的初熟果子帶到聖殿獻給神

耶穌數算俄梅珥:

  1. 耶穌死裡復活後,立即去門徒(初熟果子)當中,開始數祂的俄梅珥(門徒將要成為初熟果子)。
  2. 屬靈澆灌:培育門徒生命
    屬靈除草:祂在提比哩亞海邊,把彼得內心懼怕人、門徒爭論誰為大的野心 及多馬內心懷疑的雜草都拔除。
  3. 五旬節前10天:祂升上天,將初熟的果子獻給父神,神的膏抺便在10日後降在這些初熟果子身上,這就是福音開始遍傳的時刻。(50天)

耶穌就是初熟果子的主,父神是莊稼的主人。

我們數算俄梅珥:

  1. 進到自己內心的禾場,數算自己的尚未開發的才能恩賜(俄梅珥)。
  2. 禱告澆灌:每天用禱告來澆灌,照顧個人的麥穗:神給了我們但尚未開發的才幹、恩賜
    品格除草:除掉內心不好的品格的雜草,例如:不饒恕、憤怒、懼怕、不信、懷疑等。
    努力提升:培養才幹、恩賜,目的是為別人帶來祝福
  3. 50日後,帶著你初熟的果子-即自己和恩賜,獻給神,表明你的順服。

(資料來源:台灣國度復興報及Maoz Israel創辦人阿睿•索爾克•萊姆著作《先是猶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