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要進入命定 助以撒、以實瑪利和好

四月中旬,國度事奉中心邀請到一位來自以色列的阿拉伯基督徒領袖,分享以實瑪利在末世的命定,以及他們的角色及挑戰。這位父老(不願公開姓名)在以色列建立和幫助40間阿拉伯人教會,100個傳道人,致力興起新一代領袖。

父老首先指出,以實瑪利有神的命定和應許,而不是被神撇棄的。他到穆斯林國家服事和培訓領袖,發現神正在拯救穆斯林。他說:「穆斯林世界正在瓦解中!神正在呼召以實瑪利回家。因近年的動亂,數千萬人歸向耶穌。」神今天在穆斯林中的工作是歷史性的,甚至有穆斯林國家的皇室人員集體接受耶穌。曾有難民跟父老說:「我們失去所有逃難到這裡,但我們為ISIS感謝神,因為他們令我有機會認識耶穌!」

當穆斯林接受耶穌,他們自動願意擁抱以撒。神要使用以實瑪利為以撒預備道路進入神國,接受基督。以賽亞書19章預言中東整體的復興,父老相信神會先拯救以實瑪利,然後以色列會得救。在末後,阿拉伯基督徒會保護猶太人,並跟他們說:「我們發現了你們的彌賽亞!」

另外,父老亦提到阿拉伯基督徒的角色及挑戰。首先,阿拉伯人普遍有孤兒的靈,但父老卻發現,當他們得救就再沒有掙扎。第二個挑戰是不饒恕。阿拉伯人為猶太人回歸付了代價,就像父老的家人當年也被猶太人奪去財產。終於在近年的回家聚集,猶太人領袖來阿拉伯人面前,確認當年阿拉伯人為他們付了代價;阿拉伯人也認同把猶太人帶回來是神的命定。父老提醒,要與神對猶太人的心意對齊。第三個挑戰是身分的掙扎。當阿拉伯人得救,在基督裡發現身分,這問題就不再存在。第四個,也是最大的困難,就是聖經的詮釋。不少人不按字面解讀神的話,卻按自己痛苦的經驗解讀聖經。他們接受替代神學,認為教會已取代以色列,更每年舉辦替代神學的會議。最後一項挑戰是土地問題。究竟以色列是誰的應許之地?穆斯林以前是透過武力奪取以色列地,但這地不是他們應得的。他們奪取之後更斬了許多樹,使地荒涼。聖經說外邦人佔領耶路撒冷的時間已經結束,我們需要認同。

天父的心希望兩個兒子和好,因此教會要同時為他們禱告。父老認為,華人的任務就是使以撒和以實瑪利和好及進入命定,因為神一直使用外邦人協助和教訓猶太人。華人要跟神對以撒和以實瑪利的心意對齊,而不要作旁觀者。

(記者林暐皓報道)

港公務員外國註冊同性婚姻 法院判可獲已婚福利

香港高等法院於上月裁定,公務員在外國註冊結婚的同性伴侶,可享與異性夫婦同等福利。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判決間接承認同性婚姻,影響深遠,社會各界必須高度關注,並促請政府盡快就判決提出上訴。

案件申請人梁鎮罡現職入境事務主任,2014年在新西蘭與同性伴侶註冊結婚。公務員事務局因其同性婚姻不獲香港承認,拒絕將其婚姻狀況改成已婚,亦不向其伴侶提供公務員家人的醫療和牙醫福利。另外,梁亦曾嘗試在報稅時與同性伴侶以配偶身份共同申報,但稅局指他與伴侶的關係不符合《稅務條例》中「婚姻」的定義,拒絕替二人共同評稅,梁於是向公務員事務局及稅局提出訴訟。

法官在判詞中指,公務員事務局因申請人的性傾向而不承認其外國註冊之婚姻,因而不給予有關福利,違反了《基本法》和《人權法》下人人平等的原則,故判申請人此部分覆核勝訴。至於二人共同申報稅項的覆核部份,法官則指稅局對《稅務條例》中「婚姻」一詞的定義無錯,故裁定申請人此部分覆核敗訴。

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認為,法官判詞雖然強調只是處理歧視問題而非同性婚姻問題,但將「配偶」定義包括同性伴侶,亦是簡接承認同性婚姻。「將外國有效的同性婚姻,帶到香港承認,邏輯上已是承認同性婚姻。」在公務員條例中將同性婚姻包括在婚姻之中,絕對會產生示範作用。與此同時,法官承認《稅務條例》中「婚姻」是一夫一妻的定義,其判決只會令市民感到無所適從。

他指,此判決影響深遠,提醒市民大眾留心,並促請政府提出上訴,同時要求政府全面檢討各項條例,防止出現任何漏洞,以致不乎合香港現行婚姻法例的做法有機可承。政府有責任令不同條例彼此呼應,不應出現互相矛盾的情況。

(記者楊晏暉報道)

逾越節宣告「跨勝」 進入華人使徒中心新時代

超過130位來自香港、台灣、中國內地、東南亞、北美的華人,今年4月中旬赴美國德州參加「錫安的榮耀國際事工」(Glory of Zion)的逾越節特會,其間恰克‧皮爾斯(Chuck Pierce)特別向華人釋放「興起使徒中心‧對齊猶太根源」的信息。

華人使徒中心將興起

恰克‧皮爾斯指出,神會興起不同類型的使徒中心,沒有一種固定模式。使徒中心不是由教會主導的,也不是教會的其中一個事工。使徒中心是為在華人中推進神國度而存在。恰克‧皮爾斯說:「是時候,讓神的國往前進!」

皮爾斯指出,「使徒中心是為在社會中恢復神的聲音而預備的」。如何彰顯神在你的領域中設立的新秩序?有以下幾項重點。首先,要回歸到神「起初的」盟約,對齊神的盟約子民和土地 — 以色列。要恢復「妥拉」(Torah)的教導,因為神的教導是先給猶太人。另外要重建神的豐收循環,和月朔對齊,慶祝安息日。最後,要興起作戰的軍隊,與天軍同工。

使徒中心不是直接建立神的國度,而是設立新的管理方式去開啟神的國度。使徒中心會興起新的聚集方式,當中有屬靈的兒女,而華人是這個發展的初熟果子。大衛帳幕的恢復使天地連線,恢復神的軍隊。除非華人有心志把神的榮耀帶回耶路撒冷,否則不能看到神的榮耀遍滿全地。神的約櫃正在進入中國,華人要知道如何跟神的國度同行。神正在華人當中點算祂的軍隊,華人要進入與天對齊、天地連線、把天上的權柄拉下來的時刻。當天上和地上的軍隊合一,將會震撼全地。皮爾斯請參加者宣告:「預備好成為震撼全地的人!

現在是使徒性教會在華人中間興起的日子。
現在是使徒性教會在華人中間興起的日子。

天上的大軍被頒令要與華人的大軍連結!」皮爾斯宣告他的領受。他鼓勵在中國和華人世界的信徒站穩,持守建立使徒中心的角色。「要留意你被差派的模式,也要看到改變的窗口。」現在是使徒性教會在華人中間興起的日子。

華人進入三年的異象

皮爾斯看見華人正進入「異象加速重組的窗口」的三年。神正在更新權柄架構、經濟架構,彰顯大能。我們要求問神會怎樣開啟新的供應,並且要宣告「我已預備好前進」。未來三年,中國海峽將有很大的爭戰,因此要合一地建造神的教會,去勝過陰間的門。

談到未來十年,華人將會在神的國度擁有最有影響力的位置。彌賽亞教會正在中國興起,要恢復猶太根源。華人是地上最能夠承接使徒中心和恢復猶太根源的群體。中國要帶領其他國家進入這個轉換,華人將興起帶來全球豐收的模式,天國要以新的方式在中國展開,而香港將會成為榮耀轉換的主要關口。

皮爾斯說:「我相信今年我們要得土地,並改變土地的氛圍。」教會要尋問如何在神給你的疆界建立神正在做的事,與適當的人對齊聯絡。我們正進入國度對壘的時刻,看到大衛帳幕的恢復,神的國權將超越所有地上的政權。

美洲及華人地區的原住民彼此立約,在主裡成為合一的身體。
美洲及華人地區的原住民彼此立約,在主裡成為合一的身體。

然而,神的醫治才能帶來土地的改變,而原住民的合一和復興會是關鍵的因素。是次聚會來了美洲及華人地區的原住民,他們彼此立約,在主裡成為合一的身體。

 「處於十字路口」的季節

皮爾斯認為,現在是「處於十字路口」的季節,我們須要作出必要的改變以致能夠邁進。這是神復興之火臨到的時候,不要回復以前的樣子,而是要有倍增的心態,期待三十、六十、一百倍的收成。而且要操練「此刻就跨越」的信心,這卻不是帶來歷史性復興的信心,也不是初代教會所擁有的信心,而是神為了「此刻」所賜下的信心。

永活的真神一直尋找願意與祂立約的人。祂差派獨生子耶穌來到世上啟示祂的心意,當人接受耶穌和聖靈,就能夠明白天父的心意。他宣告:「全球正轉換到使徒中心這一個新的管治模式,是服事一個地區的通訊中心。你被安置在地上是作為領袖,要與聖靈同工。」他續說:「神正在重整祂的教會,到一個地步我們可以代表神國今天在地上的工作。」

他談到,2017是「跨勝」的一年,邁向新的一頁,而華人站在前線,需要有裝備和策略去突破。這些準備包括:要成為一群希望作出很多改變的人,知道自己的關鍵定位,也知道前面將有很多抗爭,且要很靈巧地將神國滲透這世界,要很有創意,並運用國度的戰略、計劃和次序方式去突破。

(記者林暐皓報道)

[國度觀點] 逾越節的「跨越」信心

今年有逾百名華人信徒從中港台三地,遠赴美國參加「錫安的榮耀國際事工」的逾越節慶祝活動。是次主題為「解封未來的時刻」(A Time to Unseal the Future),活動不僅是紀念逾越節歷史事件,意義卻更深遠,是開啟未來的預先慶祝活動,即在預言未成就之前,就透過宣告啟動它的開始,藉信心今天就進行「跨越」,預備進入神所命定的境地。

出埃及記記載逾越節事件。神差派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向應許之地進發。他們在出發前,慶祝首次逾越節,而守這節就成為永遠的律例。神賜他們土地的應許,首先是向亞伯拉罕啟示的,這應許要等到數百年後才成就。在「解封」聚會上,有講員分享他的領受,宣告今年是神成就一切應許的一年,特別是等候多年、一直沒見實現的預言,今年都要發生。

然而今年也是爭戰的一年,地上和靈界都有激烈的戰爭,情況好像在以色列人在離開埃及前,遇上法老的阻撓和追捕。信心就成為跨勝的關鍵,所以逾越節的意義不只是關於離開為奴之地,而是關於前行的信心,無論如何也不能回頭,不能有掉頭回去的心態。所以在身軀離開埃及時,「埃及」也得離開人的心中。今年的逾越節是開啟未來的時刻,卻不能沒有屬靈的預備,而心態的改變是必須有的過程基督是逾越節的真正羔羊,因為祂,我們在未來的爭戰中必然得勝,並且有餘,但我們也需要改變自己,以配合神為我們展開的計劃。

雖然出埃及記的逾越節是歷史事件,發生在以色列人中,但因為基督才是真正被殺的羔羊,今天我們外邦人慶祝逾越節,也會深受屬靈的祝福。但這不是律法主義的要求,神不會強迫我們必須接受祂的祝福,人可以選擇祝福,也可以拒絕祝福。而在今天,出埃及記的歷史事件在神的活潑啟示下,對我們的未來有新的意義。然而逾越節的核心屬靈意義從來不變,它是在乎基督的救贖,而只有在基督寶血的大能下,我們的未來才有新改變的可能。

猶太人與外邦人必須合一 亞設.因崔特﹕教會要對齊神

「復興以色列事工」負責人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著有《當號角響起》及《是誰和亞伯拉罕吃午餐?》等書籍,也是彌賽亞猶太人的領袖。他在4月初來港舉辦三天的特會,談論到猶太人和外邦人、恩典與律法等等。

亞設.因崔特首先談到「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這是在歡迎國王耶穌回到耶路撒冷設立祂的國度和政權,認同祂是神、是列國的王,可以審判、爭戰、管轄列國,而不單是救主。「你是否相信耶穌會騎白馬回到耶路撒冷,在那裡管理全地?耶穌不單單與我們親密,更是全地的王。親密跟權柄是一樣重要的。」他說。

另一方面,除非猶太人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否則耶穌不會回來(太 23﹕39),為什麼耶穌要訂下這個條件呢?亞設.因崔特說,神與大衛立了約,地上的王權是他們的。耶穌是以大衛的後裔(猶太人)的名義在地上掌權,因此猶太人必須接受耶穌作他們的王,耶穌在等待地上的血緣家庭迎接祂。亞設.因崔特請大家為猶太人禱告,願他們接受耶穌。

另一場聚會亞設.因崔特談到基督身體,特別是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合一。神希望我們與祂成為一(約17),神渴望有人類的家人,以至於祂願意冒險和忍耐。數千年來神的家分裂,國度就敗落,是時候滿足天父的心了。祂希望兒女和睦快樂,祂的家必定包括華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他說:「這是一種彼此順服,教會接上在以色列裡,以色列也進入教會,都被收納成為家人的一部分。」亞設.因崔特代表以色列和在場的弟兄姊妹互相接納成為家人。

第二天亞設.因崔特論到「律法與恩典的五個階梯」。第一層是福音、耶穌和恩典。第二層是絕對的道德律法。第三層是次等的道德律法,一些不致死的罪。第四層次是聖經的預表或比喻,比如割禮、節期、獻祭等等。第五層是文化傳統。他提醒:「福音和道德律法比儀式和傳統重要!愛以色列或猶太文化也不應該弄錯次序。」

亞設.因崔特接著提到「教會要對齊神」。他比喻說:「脊骨不對齊,全身都麻痺。當我們對齊了,基督的身體就能動。」我們要在權柄、秩序、盟約、時間和地點對齊神。當主再來,祂會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出現,我們要配合神。幾項重要的對齊包括猶太人與外邦人的對齊、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復和及使徒先知的復興。當我們向神認罪,就帶來對齊。

(記者林暐皓報道)

台灣GOOD TV進入新媒體 國度新聞網正式上線

宣誓全面進入新媒體的GOOD TV,於4月10日推出影音新聞平台——「好消息國度新聞網」。GOOD TV運用影音優勢,連結新媒體平台,以在地觀點全球視野,報導台灣與全球教會的重點新聞和專題新聞,及世界各地宣教和慈惠事工的拓展、聖地面面觀。

2014年起GOOD TV於頻道推出影音新聞——「CCWN華人基督教新聞」,以專題報導為重要議題紀實。經過多年的預備規劃,「好消息國度新聞網」正式上線,內容包含海內外教會新聞、台灣與全球專題新聞、慈惠事工、宣教事工。

第一波推出專題報導,包括「2017台灣接棒 行腳愛台灣」,記載基督徒連續22天徒步從北台灣淡水,到高雄旗津的經歷。也有GOOD TV在印度的慈惠事工「印度皇家兒童營」的報導,描述克安通牧師牧養3萬多名孤兒,神如何翻轉印度賤民階級的孤兒們的命運。而《一生建台‧馬偕宣教士》宣教專題,則報導一百多年前馬偕博士來台,如何翻山越嶺建立60多間教會的歷程。

(台灣國度復興報訊)

2017海上獻祭說明會 神要在南海做新事

「南海代禱異象——贏回海域,是一項很重要的事奉。」在4月3日召開的海上獻祭午餐記者說明會中,哈利路亞事奉中心創辦人Maria 分享了海上獻祭的異象。

在說明會中,Maria談到前兩次海上獻祭後神所作的工:2012年的揀選(一)恩典之旅完成後,台灣眾多的陸地災難平息及全地大批華人熱切的到以色列禱告;2015年揀選(二)榮耀之旅完成後,他們聽到聖靈微小的聲音說,要進入教育領域——創辦學校。

接著,Maria介紹了第三次航行——揀選(三)邁向成熟之旅,將在6月4-9日舉行﹕香港啟航南下,旅程包括﹕越南峴港—下龍灣—中國三亞—香港回程,主要為南海平安祝福。由香港啟航,是因為他們領受了香港的命定是列國宣教士的轉運站,而「邁向成熟」主要是指建造敬拜者與代禱守望者的生命品格。 他們期望建立先知性祭壇,猶如在海上的移動會幕,讓神的手可以在南海領域做新事,孕育新異象。 Maria相信,神要在眾教會中興起有使徒生命、以斯貼心志的新婦。

協辦機構新曙光敬拜中心石建華牧師,分享了所領受這第三次航海的三個重要意義:一、南海爭議與亞洲合一和分裂。現在美國宣布重返亞洲,意味著將戰場從中東調回亞洲,將造成亞洲分裂。南海一向太平,中國南海關係良好。若亞洲分裂將影響末後中國將福音傳回以色列的使命。 今次航程有著先鋒性的策略行動,祝福南海其他國家。二、古時福音是跟隨商隊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現藉著「一帶一路」商貿開通,將福音由中國經海上絲路傳回耶路撒冷,亞洲的經濟與屬靈復興將會帶入中東。三、香港是中國接通外國的重要港口,因明朝時是製造及輸出香的港口而得名。 香本用作獻祭,啟示錄中香是眾聖徒的祈禱。 現時中國正爆發宣教大軍,未來日子將會輸出更多宣教士,今次行程由香港出發別具屬靈意義。

(特約記者張綺薇報道)

大使命中心光榮結束

美國華人宣教機構「大使命中心」於4月初宣佈,將於本年6月30日正式結束該機構事工。

大使命中心在聲明電郵中表示,機構近年主要同工都先後身體欠安,需要較長期休息。董事會成員積極尋覓接班人,可惜至今仍未有合適人選;於是禱告尋求神的旨意,並多次開會,討論大使命中心的前景。最後,深覺大使命中心在過去24年中在口傳、文字、開荒宣教及宣教教育方面,對華人教會已經發生了應有的作用。因此,決定大使命中心的事工將於今年6月30日「光榮結束」,但4月至6月事工仍照常運作,本年度所安排的短宣仍會按計劃進行,並且交棒。

國際董事會決定,於本年6月在美國舉行感恩聚會,6月底事工結束後,將以三至六個月的時間作善後處理。而加拿大大使命中心將繼續推動已開始的羅姆人事工至本年12月31日,日後的羅姆人事工將交由另一機構繼續推動。

大使命中心於1993年在美國成立,創辦人王永信牧師盼望藉著他參與洛桑運動及主後二千福音遍傳運動在非華人中所建立的網絡,引介華人教會進入普世宣教。近年新開拓的東歐羅姆人事工,喚起普世華人教會的關注;美、加、香港,甚至東歐的華人教會和機構都已積極投入,並且願意承接,繼續與羅姆信徒同行。

(資訊由有關機構提供)

內塔尼亞胡與習近平會面 宣佈建立全面夥伴關係

本年3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面,宣佈雙方建立創新全面夥伴關係。內塔尼亞胡在會面時表示,以色列可成為中國的「絕佳合作夥伴」。

內塔尼亞胡首先對習近平決定建立以中全面創新夥伴關係的做法表示感謝,稱此舉「對以色列來講是十分重要的決定」。他表示:「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而以色列在科技發展領域成績顯著,因而中以有合作空間……我們知道中國有偉大的科學家與實業家,(國家)能力強大,因此我們認為,以中可以通過共同合作,讓兩國人民乃至全人類的未來更加美好。」

習近平稱,中以建交25年來,雙邊關係總體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特別是近年來,中以創新合作有力推動了兩國關係持續向好發展。兩國建立創新全面夥伴關係將進一步推動中以創新合作,更好實現優勢互補,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習近平還表示,中以兩國要重點加強科技創新、水資源、農業、醫療衛生、清潔能源等領域合作,拓展兩國務實合作深度和廣度。

(來源:以色列新聞祈禱會,2017年3月)

禱告:以色列的命定是祝福列國,願中國因此蒙福,並認識以色列的神。

神隠藏的曠世珍寶 -【國度角度】專欄

詩篇22:27﹕「地的四極都要想念耶和華,並且歸順他;列國的萬族(The families of the nations)都要在你面前敬拜。」萬族都一同回家,這會否是天父永恆的心願?天父的心緊繋著地上的萬族,縱使有九十九族已經回家,那怕祗留下一族,天父都會撇下一切去尋找那一族被困的迷羊。直至最後一族都得以脫離仇敵的魔掌,全數重回祂愛的懷抱,平安「回家」,在祂寶坐面前自由喜樂地歡然敬拜,祂的心才會得著完全的安息與滿足!

撒旦誘惑我們的終極目的是要我們「離家」,與他「同歸於盡」;基督救贖我們的終極目的是要我們「回家」,與他「同歸於一」。在末世預言中,主耶穌早已提醒我們一樣非常重要的預兆就是﹕「民要攻打民」(nation will rise against nation)。即是在主回來之前,撒旦必會透過各種方式來挑動族群仇恨,至終達至種族屠殺,甚至種族滅絕,以達至其「同歸於盡」的目的!然而,教會在末世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與基督同工,在這個充滿血腥殺戮的世界中,播下寬恕與和好的種子,引領萬族「一同回家」與基督「同歸於一」。

神的靈一直感動我們,要把原住民及少數民族一個個帶回家。去年,「華夏回家」帶來的,不單是普世華人大家庭的突破,更是漢原二族及二岸少數民族相互結連、彼此擁抱的突破。沒想到,這突破卻引爆了如海嘯式的骨牌效應。剛結束的「民族相愛合一,民族興起發光」聚集,正是華夏回家的延續。來自55個散落在全國的不同族群,同心合意砍斷千百年來族群被巫術與邪靈捆綁的魔咒,也化解了多年族群間的恩怨情仇,重新贖回神寶貝兒女的身份。家人各自穿上五彩繽紛、獨特有緻的民族服裝,各按自己族群獨特的文化,在父的寶座面前合成一體,載歌載舞地敬拜。這豈不是天父多年來的期盼如今得償心願,又如啟示錄的預演?我們不禁感動得熱淚盈眶,心中興奮莫名,深深感受到坐在天上寶座的父神也「老懷安慰」,感動不已﹗

這一切都源於加拿大教會向原住民認罪和好所帶來的突破。原住民(土著)族群原本擁有美洲大陸上一切豐厚的資源。歐洲白人給了他們聖經,卻霸佔了他們肥美的土地,鵲巢鳩佔,更將他們趕盡殺絕。土地的主人反淪為貧窮落後、被邊緣化的少數民族,這傷透了天父的心。天父感動了代禱者,著教會痛悔認罪,不單帶來了教會與族群,更帶來了族群與族群間的極深的醫治與和好。這條醫治的河流一直流到台灣,流到馬來西亞,流到中國,流到泰國,流到澳洲,流到印尼。今年五月份將再回流到泰國的「全球族群大聚集」(Global Tribal Gathering),匯流成為一條不能逆反的醫治大河,所到之處都勢如破竹,攻破了撒旦千百年來堅固的營壘,帶來合一,重新得著仇敵的城門。

天父更深的啟示是,原住民及少數民族乃天父隠藏的曠世珍寶,是末世秘密的武器!以往各民族的歌舞被騎劫用作通靈、行巫術,致使千百年來族群都活在痛苦咒詛之中,但如今各族的身份、文化及歌舞都一并被贖回。通靈變成「通天」,成為末世反攻仇敵強而有力的武器,這是神奇妙又偉大的計劃。神並且應許,最小的族要加增千倍,微弱的國必成為強盛。「我,耶和華要按定期促成這事。」 (賽60:22)

讓我們一同用信心的眼睛,拭目以待這反敗為勝的一幕好戲上演!


文@何寶生

【Kingdom LIFE】「宣子」成長路

宣教士子女,簡稱「宣子」,是一個很特別的群體,他們隨父母到陌生的世界生活,成為第三文化孩子。他們是宣教運動的見證者,同時也只是一群面臨文化及身份認同衝擊的普通孩子。2016年,由香港差傳事工聯會出版的《未為人知的故事——亞洲宣子成長路》收集了17個宣子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道出了宣子在宣教工場遇到的困惑和掙扎,以及如何以獨特的方式來回應神的呼召,同時承傳屬靈的產業。

宣子缺乏群體支持

本書的其中一位作者Sky Siu(蕭加欣),隨宣教士父母到西非迦納生活了15年,在美國完成第一個學位後返港工作,現時在香港一間為青少年提供預防和治療濫藥及酗酒的服務的本地機構工作。談到神怎樣給她負擔去關心宣教士子女,加欣分享:「這與我個人的親身經歷有很大關係,因為我也是宣子的一員,我明白他們的需要及掙扎。」當時加欣的父母回應神的呼召,被差派到西非迦納宣教,那個年代是沒有短宣這種形式的宣教體驗,所以宣教士都是憑信心去的。加欣的父母在當地沒有一個人認識,而且行李在3個月之後才能到齊,在艱苦的條件下,加欣一家在西非迦納扎根下來。

加欣坦言:「很多時候,當一個家庭去宣教,父母有從神而來的呼召,但小朋友是沒有領受呼召的,只是跟隨父母行動,不是理所當然地對於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在其他人看來,覺得宣子只是去外地生活,但其實有很多文化適應、身分認同及屬靈生命方面的問題。關於跨文化經歷,加欣是屬於比較幸運的,因為只是去了西非迦納這個地方生活,而有些宣教家庭因著事工需要,去過很多地方事奉,有些宣子在很短時間就轉了5、6間學校的情況並不罕見。很多宣子認識朋友很容易,但建立深入的關係卻有一定的困難。而因著跨文化的經歷,引起身份認同的問題,從而影響到宣子的屬靈生命。很多宣子沒有穩定及持續的教會生活,主要依靠父母去認識神,較少有屬靈群體的支持。加欣回港後,也感到適應上有很大壓力。別人會認為宣子一定與神的關係很親密,但其實這並不是必然的。

關心助突破身份障礙

作為香港的教會及信徒,又可以如何去支持這些在外的宣子呢?加欣這樣回應:宣教士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回來述職的,其實教會可以趁這個時間積極去認識宣子,例如帶他們出去玩,和他們建立關係,因為友誼及群體的關心很能幫助他們建立對香港及教會的歸屬感。我以前回來香港1、2天就會很想離開,因為我覺得和這個地方沒有連繫。通常教會及機構對宣教士的事工關心很多,但其實宣教士的家庭狀況都是很需要關心的。另一方面,教會可以鼓勵差遣短宣隊,除了支持宣教事工,同時也關心及支持宣教家庭,可以為宣子舉辦一些活動,例如教讀寫中文等。「我在迦納時,沒有機會學習中文,其實覺得好可惜及遺憾,以致之後回港要很辛苦地學習中文,其實語言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連繫。宣教家庭及宣子作為中國人,是需要對自身的文化有一個認同的。」

另外,宣子雖然不經常在香港,但現時網絡科技發展迅速,已經有多種不同方式可以與他們交往。例如將他們放入教會的代禱裡等。宣教士可以分享事工,宣子其實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及見證,例如安排他們在兒童主日學裡與小朋友分享。「我8歲時隨父母回港述職,有一次我跟隨父母去一個教會分享事工。有一個家庭在崇拜結束後主動來認識我們,並在我們回迦納後開始同我們通訊,還不時送禮物給我們。而我也會回信,透過幾年的信件往來,我們之間就建立了關係。而正是因著他們的緣故,我會開始期待回香港的時間,因為可以與他們見面。這些事情好像很細微,但就好像一條線一樣將我與我的家鄉——香港聯繫了起來。」

因著對宣子的負擔,加欣由10年前回港後,就積極參與宣子的關懷事工。在香港差傳事工聯會轄下有一個關心宣子的委員會,是由一群對宣子很有負擔的弟兄姊妹組成的,而加欣就是最早加入的委員會成員之一。每年的暑假,加欣與其他成員都會舉辦宣子夏令營,而今年已經踏入第10個年頭了,這個夏令營目的是為了幫助那些回到香港的宣子可以認識相同背景的朋友,找到一起同行的屬靈夥伴。

(記者莫嵐報道)

從牧者到職場 禱告運動接連興起

由職場合一團契發起,多個基督徒團體協辦的「眾職場興起祝福香港100天敬拜禱告運動」,已於3月24日展開。來自不同界別的弟兄姊妹連續100天興起為香港職場守望禱告,運動將持續直至7月1日香港新政府上場。而「52週重建城牆」,亦緊接早前「52天祝福香港‧重建復興這城」興起,正式進入「52週重建城牆」的下一階段深化建造工程!

眾職場100天禱告運動的發起人是來自醫療界的家庭醫生Albert Siu。他提到運動的源由時表示,四年前沙士疫症十週年,醫護基督徒曾經發起100天禁食禱告運動,祝福香港醫療界。近年,許多界別的職場祭壇都被興起,例如會計界。當Albert分享異象時,很多界別的基督徒團體立即起來響應,一同發動及促成今次的禱告運動。其後他們發現,這個職場100天敬拜禱告運動的開始日期,正正是緊接著「52天祝福香港‧重建復興這城」禱告運動。原來,教會父老已首先起來祝福香港,而職場則被興起接續這禱告浪潮。

Albert強調,運動是「跨世代、跨界別、跨教會」的。「職場本身都有不同階層,有上層、中層、新晉職員等,而神想我們彼此祝福,上司可以鼓勵及信任下屬,而下屬亦會尊榮上司,打破職場之中的張力、營疉。另外,以往我們只關心自己的界別,但神想我們彼此關顧祝福。」另外,他希望職場與教會有更多結連,教會能更多擁抱職場,並帶動職場的轉化。

參與今次運動的界別,包括醫護、會計、財經、飲食、社福、教育、傳媒等等,可說是「七山」都有參與其中。在100天的運動期間,職場合一團契將每星期於名為「眾職場興起」面書專頁按不同主題發佈相關經文,以及禱告及行動指引。

另外,早前「52天祝福香港」的合一建造,匯聚了60位城中父老和牧者們,代表著77個堂會和機構撰寫禱文,帶出兩文三語、菲語和印尼語的合一禱告。

緊接「52天祝福香港」,運動亦正式進入至「52週重建城牆」的深化建造工程,將在三個層面同步推動及進行,包括個人、小組與家庭,以及堂會或機構。同時,運動鼓勵堂會或機構作24小時禱告,為基督身體的轉化、城市社區的轉化、國家和華人民族之轉化、列國的轉化而呼求。

(記者陳淑安報道)

聖經節期的今日意義 神的曆法中有生命

近年不少弟兄姊妹開始學習聖經的曆法,並慶祝節期。聖經節期對我們現今的生活有何意義?Maoz Israel Ministries創辦人阿睿(Ari Sorko-Ram)拉比三月初應國度事奉中心的邀請來到香港,為我們釋除當中的迷思。

阿睿拉比指出,神的心意早已鋪陳在天象中,它們是天上的曆法。在創世的時候,神在天上創造光體,來定季節和日期。神更為每夥星命名(詩 147:4)。拉比說:「神的曆法早已在天象之中,使人明白神的救贖。」現在的問題是撒旦扭曲了屬神的星象成為「占星」的學說。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圍繞會幕的位置與天上十二星座排列的位置有關。每一個星座都在預表神的信息,因此會有月朔慶典。他舉例說,天秤座則代表罪必須付上代價;天蠍座代表罪會帶來死亡。他說:「神為了人的好處設立曆法,讓人成就命定。我們不應在神話語之外去解讀星象。」

又如神設立第七天為安息日作一個循環,使我們與人與神更加親近。拉比說我們要「守安息日為聖日」(申 5:12),要把第七天與其他六天「分開」,而不是那一天一定要很「神聖」。要計劃有安息日,只在六天安排工作。在安息日要與神與家人親近,有助滿足最大的兩條誡命。在創世的第七天,很多人認為神「休息」,但希伯來文的原意是神「停止」,所以我們只須要「停止」。「讓孩子知道每個安息日我們都會陪伴他們,是非常重要的。」拉比指出家庭的重要:「現在很多人努力工作,早出晚歸,根本見不到自己的孩子。對孩子而言,你只是一個訪客。如果神給了我人生目標,我有必要把我的家人也一起帶去。」

拉比特別談到怪獸家長和少年自殺。「我們並沒有被呼召成為怪獸家長,去迫孩子做一些神並沒有呼召他們去做的事。」他說。世界的曆法讓人消耗自己去達成屬世的目標。拉比特別提醒家長們:「家長有責任,而且只有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尋找神在母腹中恩膏他們的方向,使他們走神要他們走的路(箴 22:6),而不是按世界的標準達至「成功」。這樣他們就不會離開神,也會成為滿足的人。」

聖經曆法的目的是讓人結出果子並且倍增。逾越節是慶賀離開屬靈的埃及。逾越節之後的一天就開始數算俄梅珥,有50天讓我們培養初熟的果子、屬神的品格。神看到人的努力,然後恩膏人的收成。拉比提醒:「若你想好好慶賀其他的節期,你一定要好好處理這50天。」五旬節後經過五個月的努力,就是吹角節,代表收成已經結束,要發出警告。在那十天,人要檢視自己的內心,是否有遵守神的誡命?贖罪日要留意自己無意所犯的過錯(來9:7),這些無知的罪影響了其他人,要謙卑來到神面前求赦免。住棚節是提醒地上的生活是暫時的,但我們要帶出豐收。「不能說你在住棚節上耶路撒冷就能好好過節。若你沒有跟隨曆法慶祝之前的節期,你的收成在哪裡?神的曆法就是最好的祝福框架,你只需要參與其中,為何他求?」

阿睿拉比總結,神的曆法是包含生命、豐收、關係、認識神和建立神的國度等的益處。當世界在崩壞,我們卻有一個神所建立的系統,讓我們成為結果子的樹。這些不是宗教的儀式,而是神在尋找願意相信的人。

(記者林暐皓報道)

專業團體調查學童自殺 家長:考試壓力是重要因素

去年香港學生自殺問題嚴重,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儘管政府已用不同措施回應問題,並在去年11月公開了「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委員會)的報告,但學生輕生問題仍未解決,今年續有多名學生自殺。「香港忠僕事奉中心」、「Nice Talk 輔導中心」、「中環醫生團契」及「香港基督徒醫生網絡」關注莘莘學子的寶貴生命,由 2017 年 2 月 27 日至 3 月 12 日在網上及職場中,以問卷形式成功收集842名家長的意見,嘗試從他們的角度探討學生自我傷害及自殺問題之原因及預防措施。

在發佈會中,香港心理學會前會長鄭健榮博士公佈了調查結果。同場,精神專科廖廣申醫生訪問一曾企圖跳樓的青年的經歷及復原。調查結果重點如下:

一、參與調查之家長的子女在求學期間,有55%曾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曾出現身體上自我傷害的有7.5%,即每13名學生就有一名被父母發現曾自我傷害身體,未被發現的自我傷害之數字應為更多,這反映學生自我傷害行為嚴重。

二、就自己子女的情緒問題或自我傷害的之原因而言,家長認為主要與精神健康(69%)、考試(62%)、學習壓力(51%)、個人抗逆力(40%)、負面思想(37%)及朋輩關係(35%)有關。這些原因(以及家庭關係)亦同是家長眼中香港學生自殺的主因。

三、所有調查之家長的子女及香港學生的自我傷害行為及自殺是由眾多因素引致的(15個或以上),但每個案的成因卻是獨特的(4個以下),這些結果與委員會報告中的分析一致。

四、家長認為考試及學習壓力均是引致自我傷害及自殺行為的重要因素,這與委員會報告中的觀點「教育系統所造成的學習壓力與學生自殺無明顯和直接關連」有明顯分歧。

五、家長認同委員會報告所提及預防學生自殺之方法(包括在家庭、學校及醫療等方面)之重要性,並認為措施有相當迫切性落實執行(由 0 至 10 分, 所有措施皆在 7.5 分以上)。

 

就調查所得結果,主辦機構有以下建議:

一、委員會報告書中的每項預防自殺措施,須清楚列出具體的執行時間表、負責部門、預期效果,並公開未來相關詳細會議紀錄,以便讓家長及市民了解和監察。

二、在落實措施後,教育局須每年與參與推行措施之其他部門聯絡,檢討每項措施的成效,分析該年學生自殺的原因,從而檢討或優化每項相關措施或提出新措施,並將檢討結果及優化或新措施向市民、家長、學校及其他持分者詳細交待。若有任何一項措施未能達致預其目標或效果,教育局亦要向上述持分者交待並提出應對措施或建議。主辦機構強調上述建議是基於不願看到有關當局出現「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亡」的現象。

三、今次調查數據證實快樂婚姻、快樂父母及快樂學生有頗高的正面關係(相關系數值0.43-0.6),建議預防學生自殺措施亦應考慮相應政策,如推動「快樂婚姻、快樂父母、快樂學生」之正向目標。

四、家長之「考試及學習壓力是學生自我傷害及自殺行為的重要因素」觀察,與委員會報告中「教育系統所造成的學習壓力與學生自殺無明顯和直接關連」的意見有明顯分歧,當局須正視問題並回應,挽回市民對教育系統可能潛在的不滿。

抑鬱的背後 -【蹤跡】專欄

好朋友十萬火急找我,他上司的妻子被抑鬱症苦纏八年, 四處向心理專家和精神科醫生求診,卻都束手無策。近月病情惡化,一天到晚鬧著要跳樓,家人心急如焚,教會為她禁食禱告。

那天莉莉第一次來見我,她衣著時尚,挽着粉紅色的名牌手袋踏進我的辨公室, 很漂亮的年青太太。可是,她臉上長了一層又一層的膿瘡,遍訪了最有名的皮膚專科甚至是美容院,試盡各類治療方法,中西藥都沒法子根治,原因是五年來沒睡過一覺,再重量的安眠藥也不能換來一小時的安睡。

莉莉服用抗抑鬱藥八年,心情極度鬱結,加上失眠的折磨,疲累得頭也抬不起來。我問:「聽說你每天都嚷著要死?」她更正說:「不是每一天,我是每一分鐘都想死!」她懇求說:「請你們不要再阻止我!」這時候,她丈夫開口了:「多少次她站到窗前求我開窗讓她往下跳,我不止一次心軟,幾乎要開窗去成全她! 」這時莉莉說:「你看我﹗滿面膿瘡,終日尋死,丈夫都沒跑掉,不離不棄。」這話她重覆了三遍。

我強烈感到莉莉問題的癥結繫於她和父親的過去。丈夫點頭同意,莉莉卻堅持與爸爸絕無關連。她申辯說,自己從小就是爸爸的掌上名珠,萬千寵愛都落在她這獨生女兒身上。可是, 經我的旁敲側擊,埋藏了20多年的心結終於浮現上來。莉莉六歲那年發現父親在外面另有一個兒子。從此,她竭盡心思要把父親留住,使盡辦法去證明爸爸只愛她一個。可是八歲那年爸爸仍是離開了她和媽媽,在男孩那邊建立了新家庭。

莉莉說從沒為這件事介意過,我當然不相信。我帶她做了一個簡單的禱告:「主耶穌,我饒恕爸爸的背叛,我饒恕他拋棄我和媽媽。不但原諒他,而且 從今天開始,我不再懲罰他,也不再懲罰愛我的人。」這是莉莉頭一次肯去承認和處理這一直壓抑在心底的童年創傷。禱告服侍後,她作了一個深呼吸說﹕「壓在心頭的石塊挪開了,有說不出的舒暢﹗」

莉莉過去並不真的想康復起來,因為在潛意識裡,她要藉著這病使丈夫留在身邊證明他的愛。我著她親自向耶穌清楚表示很想痊癒:「主耶穌,我要得醫治,我要得蒙福,我要得長壽。」

一星期後,莉莉回來見我,與之前判若兩人。她悄聲說:「我不再失眠,停服了安眠藥呢﹗最奇怪的是,我再沒有自殺念頭﹗為什麼我以前總吵著要死?幸好沒死掉﹗」

再過一星期,莉莉踏進我公司那一刻,同事們都呱呱叫哄動起來,我過去湊熱鬧,差點沒把她認出來。她剪了個輕盈的短髮, 臉上皮膚白裡透紅, 纏繞了五年的膿瘡竟沒留下半點兒痕跡,簡直是新造的人﹗她的改變,連精神科和心理科醫生都嘖嘖稱奇。

事隔數年,我和莉莉在一個婚宴酒會上再碰面,花枝招展的她舉起雙指給我來個勝利手勢,表示一切仍然安好。

以弗所書6:2說:「你們為子女的,要按主的旨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第一條帶著應許的誡命就是,要孝敬父母,使你在世上蒙祝福、享長壽。」聖經共四次提到孝敬父母,可見神是認真的。 作兒女的必須敬愛、尊重父母,並饒恕父母所犯的過錯,神自會使得你在世上順暢亨通,不但活得好,並活得長久。這是我在醫治事奉十八個年頭所得來的一個重大啟示。


文@Pastor Lindy Heung (香港超自然事奉學校校長, 禱告醫治室負責人)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國度角度】專欄

末世景況就是「以假亂真」,打假只會越打越多。網購的「A貨」,會否比「正貨」還多?其實自古至今,「假」永遠在追逐「真」; 有「真」就有「假」,且「假」往往混在「真」之中,魚目混珠,以假亂真。

亞伯拉罕的兒女多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但不都是他的「真兒女」。自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反是魔鬼的兒子(約8:39,44;太3:7-10)。同樣,天父也有很多兒女,但不一定都是「真兒女」;真正「貼心」的兒女很少,「窩心」的就更是。「愛聽道」的兒女,不一定都是「愛聽話」的兒女,「聽話」比「聽道」重要得多了!(約8:47)。在肉身父母面前是好兒女,不一定在天父面前是真兒女;在天父面前是真兒女,在肉身父母面前必定是好兒女。稱呼「我主啊」的不一定是「真僕人」,稱呼「我父啊」的不一定是「真兒子」!因為主說: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 7:21)麥子就是麥子,稗子就是稗子;父神的兒子結出善果,魔鬼的兒子結出惡果!因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不是嗎?

假兒子的果子是悖逆;真兒子的果子是順服,憑果子就認出樹(羅 5:19)。先前亞當的迷失,正是因為貪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惡果而生出「自私」與「自義」來,使他從以神為中心的生命轉向了以自我為中心,知識樹的毒勾正是叫人自高自大(林前 8:1 下),妄想獨立於之外自己能分別善惡,結果偏行死路。末後亞當——耶穌扭轉了厄運,吃的是生命樹的善果,生出「無私」與「公義」,從自我中心的生命回轉到以父神為中心,一切以體貼天父的心意作依歸,與父神全然對齊,同心同行,直走到永生!

天父一直在尋找迷失的「真兒女」,能令祂窩心的兒女,能與天父在靈裡對齊的「真兒女」。主說:「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seeking 尋找)這樣的人拜祂(約4:23)。失羊、失錢、失兒子的比喻(路15),正正流露出天父這份萬分失落的心情。父的心是何等的焦急,何等地逼切,日夜守候在家門前,盼望浪子早日回家,等待贖回他「真兒女」的身份!

然而,浪子比大兒子還容易回轉,因為在困苦潦倒的時候終於「醒悟」過來,從「離家」走上「回家」之路,更體貼到天父的大愛與憐憫的心腸。浪子的回轉,千百年來不知激勵了多少浪子回家,反之,大兒子肉身雖然終日在家,卻被困於自義、自私、惱怒的「宗教牢籠」之中不能自拔,因而沒法繼承天父最寶貴的屬靈產業:一顆充滿愛、柔和、謙卑,與憐憫為父的心,成為天父的真兒子。反因他的惱怒,天父本來充滿愉悅喜樂,歡慶浪子回家的心,再一次被刺透摔倒在地上,又淌血。

「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裡挑出來。」(太13:36-41)然而屬神的浪子終必回家,回轉成為「真兒女」,去取締一切「假兒女」,叫天父的心不再淌血。


文@何寶生

妥拉天地(二):為什麼基督徒要認識妥拉?

上一期我們分享到,妥拉就是神的紅心。從另一個角度看,妥拉是神為以色列人設定,在迦南地生活的「保護籬笆」。當以色列人遵行妥拉時,他們就在籬笆裡面,享受神的供應和保護,用聖經的術語就是「祝福」(申 28:1-14)。相反,當以色列人違反妥拉時,他們就在籬笆外面,不單得不到神的供應,還會受到敵人的攻擊,用聖經的術語就是「咒詛」(申 28:15-68)。

保護籬笆是什麼?一方面,它攔阻以色列人走出籬笆外面,免受敵人的攻擊;另一方面,它也攔阻以色列人的敵人進入籬笆裡面,傷害他們。2016 年 7 月 23 日,中國北京延慶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發生老虎咬死人事件!兩名女遊客在園內自駕遊時先後下車,遭躲藏在附近的老虎襲擊,其中一名女子當場被老虎咬死,另一人身受重傷。

彼得說:「…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如果我們的敵人像動物園的老虎,被關鎖在鐵籠裡面,我們便很安全。可惜現是,我們的敵人卻像野生動物園的老虎,我們必須藏身在車內(也就是我們的保護籬笆),才可以免受老虎的襲擊。

如果以色列人違反妥拉,他們就在籬笆外面,按照聖經的說法,以色列人就有了罪。神為以色列提供了解決罪的方法,就是獻祭(利 1:1-6:7)。獻祭不單是把祭牲殺了,把部份或全部燒了,在殺祭牲前還有一個認罪的過程。獻祭的人要按手在祭牲的頭上(利1:4),承認自己的過犯,還要親手把祭牲宰殺。

我們作為外邦信徒,耶穌就是我們的贖罪祭牲。聖經告訴我們:「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 1:9)我相信很多認真的信徒也會經常為自己的軟弱認罪,祈求神的赦免和潔淨。問題是,我們認什麼罪呢?我是香港人,比較熟識香港法律,但假如有一天我移民到加拿大,我會否天真地認為,在香港可以做的,在加拿大也可以做呢?我是否需要認識一下加拿大的法律,免得自己誤墮法網呢?

當我成為基督徒後,我就成了天國的子民,當然也應該認識天國的法律。天國的法律在哪裡呢?很多人認為在新約聖經。新約聖經當然有很好的教導,但天國的法律卻主要在舊約聖經,特別是在五經──妥拉。所以我們雖然是新約信徒,卻也不能不讀妥拉,否則神的紅心在哪裡,我都無從知道,更別說認罪了!

夏子強,寫於耶路撒冷

救救孩子 正視學童情緒

近期社會發生多宗學童跳樓自殺事件,而且年齡越趨年輕化,引起社會各界的巨大迴響及憂慮。學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似乎日趨嚴重,為了回應社會對學童的關注,香港基督教輔導學院於2月26日舉辦了「救救孩子——認識青少年抑鬱及自殺防治」專題講座,由專業精神科醫生廖廣申分享青少年抑鬱症和自殺的成因與治療方法,期望幫助更多青少年走出自殺的陰鬱,重獲生命的盼望。

青少年抑鬱及自殺成因

廖廣申醫生指出,很多人嘗試去歸納青少年自殺的原因,會歸咎於社會制度或學業等單一因素,但其實有很多因素影響青少年的自殺行為。首先要考慮的是青少年的個人問題,包括過分完美主義,不能接受改變等。其次,是父母及家庭因素,有些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很多家庭的負面對待,傷痛沒有適當處理。而有些父母,則太過被動去遷就孩子,令孩子的生命在溫室環境下,欠缺推動力。另外,就是學校及教育的因素。現在孩子學業壓力太大及教育制度不理想,令家長非常擔心孩子將來的出路,對孩子催逼過緊。所有這些都是會令青少年壓力過大,以致出現抑鬱的情況。

當青少年出現抑鬱,會失去自信及思想悲觀,再嚴重些就會可能因明明與自己無關的事而內疚自責,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有時身邊人不經意說了類似的說話,都會無形中灌輸了他們沒有價值的想法。最後,抑鬱最嚴重的境況就是絕望,唯一會想到的就是死。廖醫生團隊曾在香港的中學做過調查,大概有10%的青少年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數字驚人。今時今日,媒體報道了幾十宗自殺死亡個案,很多人覺得很擔心,覺得情況很嚴峻。但廖醫生指出,其實有很多的自殺個案是媒體沒有報道的,有些人是自殺被救回,有些人還在浮浮沈沈,生命處於最低處。我們不單單去幫助最需要,或者最明顯的那群青少年,有很多人是隱形,而且就在我們身邊,沒有被留意到。

媒體的影響及家長的回應

廖醫生又指出,現時值得注意的是,媒體的影響及家長如何回應。很多媒體在報道自殺新聞時,很詳細的講述當事人的自殺經過,甚至畫出圖畫。例如,兩年前發生的一連串自殺個案,非常值得我們關注。一個屋邨上午有人跳樓,接著下午及第二日都出現其他跳樓個案,自殺行為是會傳染及潛移默化的。如青少年身邊有同學跳樓,不經意間可能會影響他,尤其當他覺得自己和自殺者背景相似,感到自己和他面對同樣的問題。他看見同學離開了世界,很多人會懷念追思這個同學,就會錯誤認為自殺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選擇。

所以,我們要思考,如何避免這些不健康想法及文化對青少年產生影響。究竟我們是否從小給孩子灌輸,無論怎樣都不能拿走自己的生命,這永遠是錯的,絕對不能做的?有時我們要反思自己是否講得清楚及強調。如果有一宗自殺新聞出現,家長應該學習如何回應孩子的困惑,不應該避而不談,這是父母的最好機會去做生命教育,讓孩子意識到生命好寶貴,是不能回頭的,這才是正確的回應態度。

如何對待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

廖醫生提出,有自殺傾向的人是有跡可尋的,例如會問很多關於生死的問題。而我們關心青少年,其實可以主動問他們,你是否想過不做人了呢?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問,是否會提醒了他自殺的想法?但研究發現,主動發問反而會減少自殺風險。原因是當別人嘗試去問,他就會發現原來不是只有自己這樣想,就會主動講出心聲。如果不問,他們反而會害怕嚇到別人,因為不知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直接問,很多時候他們會誠實講出自己的想法。

另外,大部分人產生自殺的衝動,通常都是一兩日之間的事。例如,警察多數都可以勸那些想跳樓自殺的人下來。如果企圖自殺者在想跳樓的那一刻被勸下來,再有適當的輔導介入,很多都會成功康復。很多自殺成功的人都是很可惜的,因為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和關心,他們以為自己的問題很難解決,在那個最難的關口未能過去。廖醫生說,他見過很多自殺未遂被救回的人,康復之後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正常人,甚至會覺得當時的自己很愚蠢。

如果我們想幫助這些青少年,需要足夠的時間及信任,在舒適的環境中讓他們慢慢講,令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包容與接納,不要太快判斷及給答案,他們才會講出自己想法。因為他們現在可能很亂很矛盾,只想到死,我們嘗試去給他們一個選擇,勸他先好好想想,讓他冷靜下來,提醒他有些問題未解決,給他一些挑戰,希望他暫時擱置自殺想法。如果他答應你,通常都會做到守諾言。因為大部分自殺的人都是矛盾的,所以令他冷靜想一想,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我們需要令想自殺的人保持一個動力和信心自己去找答案,繼續行下去。

培育孩子的正確心態

父母應該從小教導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要自己去努力,從小讓他看見,讀不讀書應該是自己決定和選擇,理想狀態應該是孩子比家長更緊張自己的事情。雖然這樣的教育過程很難而漫長,但當孩子繼續成長,讀到大學、博士,其實都是要靠父母小時候的教育,如他們沒有自我追求及自律,就會很容易放棄,因為他們完全不覺得是自己的責任。讓孩子懂得自己想要的,就要努力追求,這樣才是成功的教育。當然這些教育及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父母鍥而不捨及互相配合,從小持之以恆的灌輸,運用父母的權柄去教育及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真正順服。聖經裡有提到,應該從小教導孩子做人,而不是長大才慢慢改變。如果小時候只注重學業特長的學習,而不是品格的發展,正正就是沒有給予他們最需要的培育。

(記者莫嵐報道)

【Kingdom LIFE】三代領袖對談 擁抱年青人 裝備適應力

(左起﹕黃元山(論壇主持)、鄭慕智、陳君洋、楊建霞)


近年,香港社會出現嚴重的、代與代之間的撕裂,即使是各年齡層的領袖,彼此之間都缺乏溝通,甚至只著意帶領同輩,跟上一代或下一代離得更遠。在2月份舉行的「全球領袖高峰會2017」,除轉播多位世界知名領袖的演講外,更舉辦了一場貼近社會現況的本地論壇,以「不同季節的領袖」為題,邀請了三位不同年齡層的領袖彼此對話,分享其領袖歷程及領導思維。

領袖要懂「授權」、「同理心」

80年代末出生的「良師香港」(Teach4HK)創辦人及CEO陳君洋,在學業生涯上可說是「大贏家」,以會考十優的成績入讀中文大學環球商業課程,更從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畢業,卻因為眼見教育不平等,創辦Teach4HK,招募及培訓具熱誠、才幹的大學畢業生,一年全時間投入以基層為主的學校參與教學服務。身為青年領袖,每天接觸及領導不同的年青項目老師,陳君洋體會到授權(empowerment)及同理心(empathy)對領袖的重要性。「你必須做錯了才能學習。」他強調,授權需要有信任,容許對方有錯誤,同時聆聽他們的不同意見。另外,要嘗試從對方的角度去設想,了解前線工作的實質困難。「即使我的機構員工只是比我年輕兩、三年,我也有時候不明白他們的想法。然而,同理心就是領袖最重要的質素,沒有同理心就不能獲得尊重。」

核心價值團結組織

另一位講員、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總幹事楊建霞坦言,自己比陳君洋多約十年社會經驗,回看自己作為領袖的旅程,是神一直在栽培及帶領。她在機構中提倡文化更新,跟同事重新討論機構的異象、使命、價值,得出四個核心,就是基督信仰、透明度、信任及合一精神。「如果這四個核心抓不緊,再做什麼服務都只是表面功夫、包裝。」她指出,YWCA董事會強調跨代的領導,部分成員為約三十多歲的青年。

信靠神帶領人生路

第三位資歷較深的講員鄭慕智博士,在本港作執業律師超過三十年,曾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及擔任多個政府公職。當年他學業成績不佳,幾經波折才入讀香港大學首屆新開設的法律學系,藉律師這個專業服侍社會大眾。他以兩段經文勉勵與會者,並說明多年來的心路歷程。馬太福音二十26-28﹕「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鄭指出,基督徒每天要學習順從天父旨意,虛心服侍人。另一段經文是「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十二2)不論什麼行業、年齡的基督徒,都應該讓神的旨意在自己身上活出來,顯出與非信徒的分別。基督徒擁有最大的恩典,正是有天父同行。若工作是天父給予的,祂必定會賦予足夠能力應付。

三代領袖看香港青年

論壇上提到當今年青人因社會環境而缺乏機會,鄭慕智卻認為今日年青人創業成功例子比他年青時更多,而服務社會機會仍然存在。「當你想投身服務社會,總會找到機會,而我也鼓勵年青人不要太專注於一個範疇,必須多方面地均衡發展。」陳君洋則表示,香港年青人確實對社會、政治環境感到迷茫。然而他相信,社會雖然缺乏空間,但每個人仍然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去改變社會。「不過,給年青人希望是十分重要的。世界不斷改變,不可以用上一代的『獅子山精神』去衡量下一代。」

楊建霞認為,自己年輕時物質生活不充裕,必須先「搵食」,生活安穩之後才可以追求夢想,而現今年青人大部份不缺乏基本生活需要,因而期望的東西亦不同。陳君洋則指,今日年青人即使有一定收入,卻因土地問題而無法有安定居所,難以成家立室。另外,香港社會亦缺乏「失敗文化」,年青人若生命中走錯路,就不會再有機會。「年青人關心社會的心,我們有責任去珍惜,並且幫他們用於正確地方。」總括而言,在不斷變化的世代中,三位講者都認為,年青人必須終身學習,裝備自己適應任何困難與挑戰。

(記者陳淑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