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變賢婦 -【愛有道】專欄

常聽姊妹結婚之後的嘆息:

「婚前男友管接管送,來回港島新界沒半句埋怨;婚後我晚了回家,丈夫早已上床睡了。」

「婚前男友會替我提重物、挽手袋,婚後我要自己提環保袋。」

「婚前我撒嬌男友立即來陪不是,婚後我變臉丈夫卻視若無睹。」

在新婚適應的過程中,姊妹們漸漸對枕邊人的性情了解得更透徹,同時也要調整自己的心理,蛻變成為一個內剛外柔的妻子。

女人最需要的是陪伴和回應,但男人的「獵人」基因卻是在完成追求任務之後就休息,並且多數不善溝通,只懂作解決問題式的回應。妻子不妨明言自己的需要,告訴丈夫:「當我加班工作時,我喜歡,也欣賞你來接我下班。」

受公主文化影響,女人總以為公主都是柔弱的角色,王子一定會英雄救美。其實公主都有自己的能力,可以獨立生活,甚至擔起一頭家,公主照顧人較王子更細心,管理家事亦有自己的主見,箴言31章的賢婦甚至有很強的理財能力。一個持家有度的妻子,她對丈夫吸引力比美貎更持久。

自主的妻子不等如變成獨斷獨行,承擔所有事情,女人跟男人是夥伴。「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做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2:18),這個有力的幫助者仍然需要男人同行,夏娃沒有獨自吃了禁果,她找亞當人一起吃了。 神質問為何犯罪的時候,他們夫妻二人也要一起面對後果,承擔責任。

有姊妹把一家辛苦儲來的錢,沒有跟丈夫商量就借了給朋友,差點導致婚姻破裂。當家庭要面對重要的抉擇,如買樓投資、孩子教養升學、事業變遷,與丈夫共同商議決定,才是智慧的賢妻。


文@徐惠儀

男人肯悔改系列之:作真兒子 -【國度角度】專欄

前文提過,男人有三個不可缺失的「天職」﹕先學會作「好兒子」,再學會作「好丈夫」,最後要學會作「好爸爸」。女人的「天職」作好女兒、好妻子、好媽媽亦然。男女這三個「天職」是否稱職,直接影響家庭制度能否健康地被維䕶。這也是天父完美設計的人生成長三部曲,不同階段賦與不同的學習體驗,順序成長、成熟以至能承擔。若每階段都能順序學好,就算家境不一定富裕,也必能在愛中享受一個溫暖歡愉美滿的家庭,叫人欽㵪!

父慈子孝原是堅實的傳統中國文化,令人費解的是,現今教育雖如此普及,社會及家庭的問題卻比任何一個世代來得更複雜辣手,尤以年青的一代,更是重災區。何解?皆因現今社會對男、女的三個「神聖的天職」日漸忽略,没有像謀生專業技能般給予重點培訓,家庭關係血濃於水的觀念日漸淡薄疏離,以至倫常悲劇時有發生。再者,父母望子成龍,不惜代價積極去培養兒女的學業,以增強其競爭力,迷信擁有優厚入息,就能享受富裕的生活及過美滿的人生,結果很可能美夢變成惡夢,後悔莫及!社會棘手的問題,教會又能否成為問題的答案?

耶穌基督 —「好兒子」的最完美榜樣

主耶穌不單在眾子中作長子,更是「好兒子」的完美榜樣!年僅十二歲的主耶穌已經向約瑟及瑪利亞表明祂來世的目的:「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麼?」可見小小年紀的祂,心中所想念的事與其他孩子所想望的事截然不同,天父的事及旨意永遠是祂心中的第一優先。然而,祂同時學習順從地上的父母,侍奉在側,直到三十而立之年,才離開父母出來服事。耶穌的智慧及身量也日漸成長、成熟,叫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齊齊增長(路2:52)。試試回想,你十二歲時最上心的又是什麼?

耶穌來到這世上,並非馬上就去開工,而是首先去學會如何作「好兒子」,及後父神才提升祂去學習作教會的「好丈夫」。不懂得作好兒子就很難成為好爸爸,而耶穌為了學習從一顆「愛父的心」到「愛妻(教會)的心」,過程歷盡無數的拒絕、凌辱、唾罵、逼迫、患難、追殺,經歷極大撕裂與痛苦。這讓我聯想到,浪漫的愛情,只是為滿足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真愛而投射出來虛幻的麻醉劑,然而「真愛」卻絕不浪漫。耶穌心靈深處每次經歷掙扎與破碎,都隱含極大的痛苦。神將祂推向極限,以至祂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阿爸父救祂免於死亡的痛苦。祂雖為兒子,父卻沒有寬容祂,而祂卻因苦難學會了順從父旨意而得以完全,成為我們得救的根源及「真兒子」的最佳榜樣(來5:7-9)。

我們都擁有神兒女的名份,也以身為天父寶貝兒女而深感榮幸,但你是否願意忍受苦難的煎熬,以受苦的心志學效耶穌基督順服的榜樣,成為一個「真兒子」? 我會義無反顧地說﹕「我願意」,因我深知這是通往成為「好丈夫」和「好父親」的必經之路。


文@何寶生

童年的味道記憶 -【好食有道】專欄

馬西莫.波圖拉(Masimmo Bottura)是國際享負盛名的意大利廚師,他揉合傳統與現代手法,神乎其技,創作出別具一格的新派意大利菜。在《主廚的餐桌》訪問節目中,他憶述童年往事,每當被三個哥哥欺負時,便會躲到廚房的工作桌下面,而祖母就會用手中的麵棍趕走可惡的哥哥們。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波圖拉享受著桌上麵粉的氣味,還偷偷地抓一把祖母剛剛親手做好的意大利餃子。他表示,這就是自己在廚藝上受啟蒙的源頭,而他畢生所做的,不過是透過食物烹調將人們帶到他兒時的記憶去,特別是那個躲在工作桌下面的快樂時刻。

波圖拉的故事再次印證童年的感官經驗對終生志趣往往帶來極深遠的影響。味道的記憶可以深深存於腦海裡,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吃盡山珍海錯,但還是要重遇上童年故鄉的味道,才有一種厚實的幸福感。在這地球上,我沒聽聞過有一個民族在移居他方後,會自願地完全改變口味,不再思念家鄉菜。

我跟自己年齡相仿的朋友吃飯時,一旦發現餐廳有鮮茄紅衫魚,就會莫名地高興起來,不約而同點了這家庭菜,很多時候發生這樣的事。我記不起消失的經過,昔日香港家家戶戶都愛煮鮮茄紅衫魚,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少出現在尋常百姓家。

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只有清淡的飲食。在飄流歲月中出生的一代,沒吃過埃及的肉鍋,童年的味道大概就只有被形容為「如同攙蜜的薄餅」(出十六31)和「好像新油」(民十一8)的嗎哪。曠野日子完結了,但有嗎哪給封存在金罐裡,連帶著味道的集體回憶。後來聖殿被毁,約櫃消失了,嗎哪卻停留在記憶之中,呼喚心靈的回歸。

有些猶太教拉比認為,彌賽亞來到時,那罐嗎哪會重現。但啟示錄二章17節只預告,有隱藏的嗎哪賜給得勝者。那是什麼?詩篇一零五篇40節說,神「用天上的糧食叫他們飽足」,在基督裡的完全滿足就是給得勝者的賞賜。曠野時代的嗎哪,以色列人嚐過了,而我們在基督裡的,那隱藏嗎哪似乎就是天上家鄉的味道回憶


文@黃少芬

最抓狂的小事 -【愛有道】專欄

電影〈Wild Tales〉(台灣譯作「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一齣定位為喜劇的阿根廷電影,內容由六個小故事組成,尋常的生活場景,不尋常的巧合,莫名的情緒,眨眼間演變成難以收拾的殘局。令觀眾在狂笑中,隱隱觸動自己的生命經驗深處,也曾遇過類似的事情。

談婚論嫁的情侶,看見情人與異性言談甚歡,氣上心頭,把定婚戒還給對方;乖乖囡因為不能外出與朋友約會,痛罵媽媽一頓,還把最心愛的擺設摔碎了。義結金蘭的好姊妹,在生日慶祝會上,無意把對方的小秘密公告,歡樂宴變成絕交宴。更常見的,在擁擠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兩個乘客忽然大吵起來,甚至動武,只為一方無意輕輕推撞了對方,或觸碰了他身邊的女伴。

小事一樁何以會觸發一場人際大戰?有人歸究於生活太緊張,大家都受著太高的壓力,一旦有個破口,自然把內在的不安宣洩出來。也有人說這是個自我膨漲的時代,一丁點令「我」不舒暢的事,都不會忍受,誰擋「我」路,誰就遭殃。

還有一個不易覺察到的原因,其實這個外表強悍的「我」,內裏卻是不堪一擊,軟弱的「我」缺乏安全感,對自己沒有信心,會給別人比下去,怕被遺棄,怕失去權威……於是為自已建立無形的防衛,有時還以和藹可親的外表裝飾著,可是某時某人誤闖了防線,就是最小的事,也可能啟動了「我」的保安系統,令「我」抓狂,無法自控。

抓狂發飈之後,不要錯過發現真我的機會,懇求那位深知我們軟弱的上帝,給我們重塑這個破碎的自我,學會分辨無心之失與惡意的攻擊,能以智慧與理性回應突如其來的挑釁。


文@徐惠儀

建立個人禱告敬拜祭壇(四) -【藝術•敬拜•宣教】專欄

愛你的鄰舍

這是一位愛慕神話語的敬虔姊妹,她想祝福一對往外國宣教的宣教士夫婦,於是來跟我學習設計旌旗,主題為「宣教的心」。她說,禱告時領受路加福音二章14節﹕「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神!在地上平安歸於他所喜悅的人!」。她看見從高天之上,打開的天門,發出閃爍耀目的金光,照遍全地,明亮如白晝,祝福地上神所愛的人,得到平安。她又看見神差遣光明的使者,將福音、光明、溫暖和愛帶到黑暗冰冷的角落,帶領失喪絕望的靈魂,走出黑暗,進入奇妙光明。於是,她設計的旌旗由兩層組成,一層是聖潔的白色,而底層是金色。白色代表神的真光驅走黑暗,金色代表神的榮光。

在潔白的旌旗中間有顆心,外面的心代表天父的心,裡面的心代表宣教士的心,喻意與神同心同行,以基督的心為心,學效基督的樣式。彩虹七色代表神的應許和印證;最上端的天藍色喻意神的同在;黑色代表人所犯的罪,以及在宣教路上所遇到的種種挑戰及攻擊,亦代表靠主得勝,光明所到之處,黑暗便要退去,罪及污穢無所隱藏;最末端的紅色代表聖靈的烈火,也喻意宣教的路,不是孤單的。宣教士不但跟隨聖靈的帶領,與神同行,還有代禱團隊熱切禱告的承托、呼求、守望和爭戰,禱告祭壇上的火,永不熄滅。白色的十字架代表一切皆以耶穌的十架為中心,傳揚基督的福音和愛。

最後,她高舉旌旗宣告耶和華尼西,將一切榮耀頌讚歸於全能的天父,並且祝福神所差遣的宣教士,成為榮耀主名的神蹟器皿,阿們。


文@Esther Praise,文化宣教士(FB: Art, Worship, Mission )

前行無阻! -【Joyce Meyer】專欄

創世記37-45章講述了約瑟的故事。他是父親的寵兒,在十二個孩子中特別蒙父偏愛,哥哥們因此對他又妒又恨。一天,他更說出在夢裡哥哥們向他下拜的情境,自此,哥哥們對他的恨意已是一發不可收拾。

約瑟的哥哥們聚首商議如何除掉他,起初把他丟在坑裡不顧,要讓他死在那裡,最後把他賣給路過的以實瑪利商人作奴隸,並製造假像,設法說服父親約瑟已經死去。

這故事峰迴路轉,約瑟最後苦盡甘來。他後來成為法老一人以下、萬人之上的宰相,而且還與家人團聚,兄弟們得以復和,既往不咎。約瑟的故事要見證的是,不管生命裡經歷何事,你也能成就神在你身上的計劃,因為在神萬事都能!

然而,若我們看看從深坑至宮廷期間所發生的事,就會發現約瑟的生命經歷了多番起跌,但原來他成功的關鍵在乎堅忍,因著對神的信心,約瑟百折不撓,從來未曾放棄!

人生難免有落到深淵的時候,這深淵可以是病患、財困、人際關係或其他問題。你若身在其中,就需下定決心,無論境況如何,你也不會放棄!

記著,勝過考驗才有美好的見證,耶穌也告訴我們:「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

人生總有難處,有時你也只想放棄!但若你堅持下去,靠著神經過,祂能使你重新得力,祂能使萬事(甚至壞事)互相效力,使它們成為美事(參看羅八28),祂能因困難叫你加倍得益!(參看賽六十一7)

與此同時,改變取決於你身處深淵時的想法。記著,這是試驗,是你性格被神雕琢的時候,這時期我會稱為「靜默之年」,就像生命裡沒有發生甚麼似的,又或是你在經歷極大的痛楚不安,卻感到神在袖手旁觀。但你必須相信,神此時正在你的心中動工,為叫你更像基督,而且在神的考驗中不用灰心失敗,因為你可以有多個「再來一次」的機會!

當你落在深淵又正感到痛苦難受時,切切記著不要放棄,你須要:

  • 對付那說你已窮途末路的試探,耶穌就是道路,現在正是靠近和跟隨祂的時候。
  • 停止埋怨神,或以為祂在處罰你,祂只是使用處境在你生命裡工作,也許你常感到不是味兒,祂的旨意總是要你得著好處。
  • 做正確的事,雖然你感到難受,又或遭人惡待,你仍當盡力,隨時隨地,向眾人行善。
  • 走出幽谷,別要悶悶不樂,或把自己關起來,神常會使用別人在此時來鼓勵你。
  • 信守承諾,切勿食言,這是塑造你性格,又是預備你能立足宮廷之時。

你也許聽過一個關於驢子掉進深坑的故事。牠的主人想到坑太深了,驢也老了,就打算把牠葬在那裡,又請朋友和鄰舍來幫忙,開始向坑內堆泥土,驢驚惶起來,不停的叫喊,未幾卻靜了下來,主人以為驢死了,但當他往坑裡看,只見每當泥土掉到驢的身上,都被牠抖掉,而且牠還會踏在塵土之上,過了一段時間,驢足下的塵土已夠把牠升高,甚至牠可以從深坑裡走出來!

驢子的故事有其寓意。生命裡常有塵土掉在我們身上,這或許是關係緊張,或是財困或病患,但這正是我們學習跟從聖靈帶領的時候,

祂會指示你如何抖掉身上的塵土,站在其上,由深坑到宮廷的每一步上,讓你得見祂的榮耀。


文@Joyce Meyer

「平菜難求」的天水圍 -【好食有道】專欄

我有兩位行公義、好憐憫的基督徒朋友,都是住在天水圍的,每次相聚,從她們口中便會認識多一點有關天水圍的事情,有好的,也有壞的。

小英姊妹喜愛田園生活,幾年來都是半職工作,其餘時間不是進修神學,便是到農地做無償的流汗工作。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她吃到自己親手種植的有機蔬菜,並且有餘,收成送給家人朋友。有機蔬菜價錢較高,中產人士才有購買力,如果只是生產有機蔬菜,供應菜市場,雖然也是為世界做出好事,但貧窮人卻不能受惠,對少英來說,還是美中不足。後來她在自己所居住的天水圍,認識了理念相近的「天姿作園」,於是投入更多時間服侍自己的社區。

天姿作園」是「關注草根生活聯盟」在2003年創辦的社區經濟計劃,目標是以合作社形式提倡勞動有價、以物易物。一群基層婦女在照顧家庭以外的時間參與農務,並獲得以工作時間計算的「時分劵」,以此換取生活所需。農作物也在天秀墟出售,價格低於區外的超市,聽聞菜葉類每天很快就給搶購一空。這麼受歡迎,天水圍「平菜難求」是價格吸引以外的另一個因素。

另一個行公義、好憐憫的朋友黃姊妹,熱愛烹飪美食,常常在家設宴招待親朋戚友,所以特別關注天水圍菜市場的變化。她抱怨天水圍的食材越來越貴。天水圍沒有食環署的公眾街市,區內的食材價格一直高於其他地區。在天耀街市關閉後,便少一個可以買平菜的地方,而領展街市裝修後,高級食材比例大增,有長腳蟹、白松露等。有些居民會去元朗、屯門買菜。我住在什麼都不缺的油尖區,難以想像跨區買菜的生活。最近天水圍有居民組織呼籲爭取區內建設政府中央街市,不讓大集團壟斷。其實天水圍買不到平菜的問題,多年前已被政黨提出。爭取興建一個公眾街市,竟像搞革命一樣的艱辛!

天水圍啊,願你平安,其上的居民,願你們的生活所需得到照顧!


文@黃少芬

認錯有多難 -【愛有道】專欄

「我看不見自己錯在哪裡!」

「嘻嘻!算是我錯啦!」

「怎麼?我錯了,你也不是全對呀!」

「不用再講了,我知道啦!」

「事情都過去了,你還想怎樣呢?」

「這是誰都會犯的錯,我也不例外。」

什麼是人最容易做的事情?德蘭修女回答:犯錯。

不管你同意與否,錯總是不能避免,當錯誤影響另一個人,簡單如約會遲到,無論是因為自己的問題或是交通問題,跟焦躁地等候的朋友致歉:「對不起!我遲了,讓你久等。」看見你的誠意,對方也不好意思跟你計較了。

可是很多人都是明知錯的在自己,卻支吾其詞,不肯直接承認。對小孩子來說,不肯認錯多是因為怕受罰;父母若要孩子學習承擔錯誤的後果,先要讓子明白過而能改的道理,給孩子合理的懲罰,更給予寬容的自新機會。還有,父母若從沒有承認犯錯和說「對不起」,孩子也是「有樣學樣」吧了!

成人之間的衝突,不論是朋友、夫妻、同事,或許雙方都有犯錯,最難處理的心結是,「我現在沒有怪責他,但明明是他錯了,應該說對不起啊!」「為什麼每次都要我先道歉,這次應該輪到他!」若沒有一方肯主動認錯,關係僵住,甚至愈變愈壞。

願意誠心承認錯誤的人,先要跨越「自尊」的障礙,明白認錯不等如失去了尊嚴,長輩對後輩認錯,不是自貶身價,而是敢於承擔,為自己所作所為負責任,這才是值得後輩尊重的表現。

認錯之後,大都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彷彿給事情劃上句號,不再讓自責內咎折磨自己,不在糾纏於誰對誰錯的思慮。踏出錯誤的圍城,可以重新出發,修補關係,療愈傷痕,重建自我。


文@徐惠儀

建立個人禱告敬拜祭壇(三) -【藝術•敬拜•宣教】專欄

舞動得勝的旌旗

出埃及記17章15節記錄摩西為神築了一座壇,起名為耶和華尼西,意思是耶和華是我的旌旗,因此旌旗就是敬拜神的符號。 最近,在個人的禱告敬拜中,我看見代表彌賽亞的猶大獅子,神啓示我將猶大獅子畫在旌旗上,代表高舉主和宣告祂的得勝。

近來我愈發感受到神要帶領我進入更深的敬拜,藉由舞動先知性繪畫的旗子進入聖殿,在天父的寶座前跳舞敬拜讚美。撒母耳記下6章14節記錄了「大衛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到了16節記載:「掃羅的女兒米甲從窗戶裡觀看,見大衛王在耶和華面前踴躍跳舞,心裡就輕視他。」然而大衛是明白神心意的人,他忘掉自己王的尊嚴,在神面前極力跳舞,盡情盡性敬拜祂,難怪神稱他為「合神心意的人」。

我並不擅長跳舞的,但在敬拜中,當聖靈在我身上運行時,祂會親自教導我以各種敬虔動作來敬拜衪,讓我充充足足感受到衪的大能。舞旗時,我也深深經歷聖靈的觸摸和醫治,十分奇妙。當我們在神面前跳舞敬拜,聖靈常常會大大的澆灌,因為「你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將我的麻衣脫去,給我披上喜樂」(詩篇30章11節) 。因此,當神感動我們跳舞時,我們就順服去作,為主而跳,必能經歷神奇妙的作為在我們身上。讓我們一同舞動得勝的旌旗,在我們的生命、家庭、職場和城市中,宣告神的得勝。阿們!


文@Esther Praise,文化宣教士(FB: Art, Worship, Mission )

一切從男人回轉開始 -【國度角度】專欄

上期「男人肯悔改,全球脫苦海」文章一出,就引來很多的廻響,有弟兄前來問我:為什麼一切的問題都在男人身上,男人又為何是一切問題的答案?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值得與大家一同反思。

創世記中首先被授予權柄的是男人,所以問責也是男人。神授予男人的第一件工作,就是伏在父神的權柄下,負責修理、維護、看守耶和華親自用心所栽種設立的「伊甸園」。神還向這男人清清楚楚頒佈了第一條「生死攸關的誡命」:「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2:17)

然而,這未經試煉、不知世途險惡的男人卻完全失職,不單沒有好好守護神所交付他的「園子」及「妻子」,連蛇進了園子也沒有防範。當蛇引誘他的妻子,所說的話明顯與神的吩咐相違背時,他不但沒有奮起擊退這條蛇,反而毫無掙扎地背叛了神,「順服」了妻子及那條蛇。神當然要追究這男人,尋索他並呼叫他的名字,但他卻驚惶羞恥地藏起來,也逃避承擔責任,將責任推給自己的妻子(創3:12)。這男人明知錯了,卻沒有「認罪悔改」回轉到天父的懷裏,其妻子也跟他一樣,將責任推卸到那條蛇,甚至神的身上!

犯罪本身不是最大的罪,犯了罪卻不肯承認、承擔責任、悔改回轉,才是最大的罪。神追究責任,蒙福之地因男人的罪第一次受咒詛,長出荊棘蒺藜來。男人要勞碌服苦,一家才得糊口(創3:17)。這個不稱職的男人,不單沒有作一個好丈夫,也沒有作一位好父親,為下一代樹立一個「認罪悔改」的正確榜樣,讓問題一直往下一代延續下去。

亞當的大兒子該隱,雖是聖經中第一個獻上初熟土產為祭的敬拜者,但卻不蒙神所悅納。一個沒有認罪悔改,徹底去對付並制服罪的生命,敬拜也是枉然。天父警告該隱:伏在亞當門前的罪,也必伏在你的門前,這罪必會戀慕你,咬著你不放。作為第二代的男人,你必要起來「制服」罪!(創4:7)當亞伯因信神的救贖而獻上羔羊的祭被悅納,該隱不但絲毫沒有反省及悔意,甚至惱羞成怒,殺了他的親兄弟,流了無辜人的血。「地」進一步受咒詛,不再為人效力,人卻要顛沛流離活在地上(創4:11-12)。最後,該隱帶着恐懼與不安,離開了家庭,離開了耶和華的面,離開了神的遮蓋與祝福。神所設立的第一個家庭,就此完全被仇敵擊潰!

首先的亞當,下一代的該隱,兩個男人都失敗了,全地也都受了咒詛。然而,父神早己為我們預備了救贖的大計﹕主耶穌來到世上是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勝過一切罪的轄制而反敗為勝,成為一切男人的救贖及得勝的榜樣男人,你被呼召及命定不是要作失敗者,乃是要作得勝者,作一個「好男人、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最終成就天父在地上「建家立國」的宏願。


文@何寶生

從異端到主流的飲食之道 -【好食有道】專欄

有些異端因為本質上的錯謬,永遠都是異端,但有些異端卻會最後成為主流,當初只是不被主流所接納,才被視為異端。幾十年前,坎貝爾博士(Dr. T. Colin Campbell)就已提出素食為主的飲食才是健康的王道,雖然今日被廣泛接納,但與當時美國社會的營養學觀念不相同,忠言就被視為異端學說。

坎貝爾博士在2006年出版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The China Study),被稱為震驚營養學世界的著作。他引用調查數據,證明肉類為主的飲食習慣與慢性疾病、癌症有關,所以現代人應該減少吃肉,不吃加工食品,日常餐飲以蔬果為主。我們不是常常聽見這種說法嗎?有何特別呢?原來在坎貝爾博士踏足營養研究的時期,美國還沒有這種觀念,健康飲食是吃肉,吃雞蛋,喝牛奶,注重蛋白質的吸收。他將肉食與疾病扯上關係,甚至提出健康飲食習慣才是最有威力對抗疾病的方法,當時這是奇怪的講法。

為什麼他的研究與中國有關呢?70年代初,周恩來總理患癌病後,發動了一項規模龐大的全國健康調查,動用65萬工作人員在全國各地搜集資料,坎貝爾博士看出這調查結果為癌病與環境、生活習慣之間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線索,後來獲得學界和撥款支持,就在中國廣泛地區展開深入的研究,最後將結論出版成書,名為《中國健康調查報告》。

他在書上指出,今天健康資訊雖然很多,飲食與健康的研究也做了很多,但只有很少的人真正知道如何能促進健康,連醫生也不能告訴你,為什麼?因為真的科學被埋沒在一大堆無關重要、偽科學資訊和食品工業的議程之下。換句話說,噪音太大,將需要聆聽的聲音淹沒了。我們如何得知真相?

我不是科學家,如何判斷什麼說法值得相信?為什麼我會相信坎貝爾博士,而不是其他人?我們通常會看這個人是不是健康,有沒有患癌病,才決定要不要相信他講的一套。但患病的因素很複雜,百分之二至三的癌病個案與基因有關。基本上,我會用常理和知識判斷,但較為重要的,也看這個人是不是可信任的。他提倡的言論與自身的利益有什麼關係?什麼驅動他這樣做?有沒有為他的言論付代價?即是要問,他對自己的言論忠誠嗎?這跟買有機蔬果一樣,認人不認證,與其信任一個缺乏監管力的認證,不如信任生產者的品格。對於素食為本的飲食方式,我支持,也願意身體力行。


文@黃少芬

三家人 -【愛有道】專欄

婚姻把兩個人連結,建立了一個新家庭,同時把兩家人關係拉近,成了姻親。

這三家人看來關係密切,可是實際上親疏有別。丈夫與妻子各自跟父母有血緣之親,加上養育之恩,感情自然更深厚。因此,媳婦與奶奶不能和平共處,丈夫夾在妻子與媽媽之間,肯定「左右做人難」。換了岳丈看女婿不順眼,妻子亦不容易調和兩人的關係。

還有一些複雜的情況,例如兩家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夫家親戚多又愛熱鬧,經常聚集吃喝玩樂,丈夫樂此不疲,妻子則感到疲於奔命。相反,當外家偶然有飯局,丈夫卻不熱衷參與,妻子和家人會感到不平等。日久,兩家人的關係會變得疏離,導致夫妻之間出現嫌隙。

兩個素不相識的家庭建立良好的關係,看的是兒子與女兒是否意識到他們是家人關係網絡的中樞,明白雙方父母都是長輩,尊重是首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婚後要保持與兩家的來往,不能說你爸媽由你負責,你家的事與我無關。

時間的安排與協調固然令人頭痛,遇上節慶日子,若不預早約定,恐怕會得失兩家長輩。最難處理的是三家人一起聚會,愛面子的老人家講究禮數傳統,吃一頓飯都會擦出火花,媳婦女婿要小心維護家人嚴尊,不能過度徧坦,令場面陷入僵局。夫妻不要忘記咱們是一家人,不要把老人家的對立變成自己家庭的內鬨。

原生家庭造就了每個人不同的性情,夫婦之間少不免摩擦,切記不要論及對方的父母,例如:「你就跟你媽媽一樣小心眼!」「你和你爸爸都是牛脾氣!」一下子觸動了親情的神經,本來是兩個人的衝突,隨時變成了兩家人的大戰。


文@徐惠儀

建立個人禱告敬拜祭壇(二) -【藝術•敬拜•宣教】專欄

馬灣基慧堂城市宣教學博士何湛亮牧師於3月中在基慧堂透過藝術敬拜造旗來推動拿細耳運動,學習拿細耳人的精神,將自己分別為聖,每天來親近主。鼓勵弟兄姊妹合一禁食40日,閱讀40日禁食禱告手冊「宣告神的名」和四福音。並在聖靈降臨節前舉辦榮耀耶穌祈禱會,一起見證這40天的生命更新和改變。

何牧師講解民數記六章拿細耳人的願,其中六章22節祭司為以色列人的祝福語﹕「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把「耶和華」神的名字希伯來文四個字母放於旗上,如此奉「耶和華」的名為以色列人祝福、宣告神的名是大有能力的,因祂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

那怎樣得到這位全能者的祝福呢?造旗時,以白色的絲綢代表將自己分別為聖,效法聖潔的神;以天藍色的絲綢代表得着神所賜的平安,在神的同在裡面。整支旗的造型是靈火的形態,代表禱告的火。願禱告的火點燃內心對神的渴慕,建立個人靈修和禱告祭壇,在耶和華面對獻上自己當做活祭。

當何牧講道完畢,彼此分享代禱靈修,進入「相愛」的關係。鼓勵與你愛的人一起靈修禱告,領受神的啟示,並將其化為敬拜的行動,與對方一起同心合意製作敬拜禱告的旌旗,彼此配搭,進入與神同在的相愛關係。


文@Esther Praise,文化宣教士(FB: Art, Worship, Mission )

思維比飲食法更重要 -【好食有道】專欄

你有一個心願,可能是改變飲食習慣,促進健康,或者單一明確目標例如消脂。於是你到書店想找一本健康飲食指南,橫掃健康主題書櫃時,定會眼花撩亂,接著進入迷失狀態,選擇太多,卻不知從何入手。坊間流行的健康飲食法層出不窮,即使每月試一個方法,十年八載也未能試完,新的說法只會接踵而至,永不休止。

健康飲食當然有些基本原則,我認為這離不開天然無污染的「真食物」,「真食物」是指在天然原本狀態的食物,沒經加工。真食物也有千千萬萬,吃什麼才好?我一直在尋尋覓覓,但自從看了「葉博士」(Dr. Leaf)的書,我才有頓悟,最重要的其實是我們的思維,而聖經老早就給予了智慧之言。

Dr. Caroline Leaf是美國一位心智腦神經科學家,自80年代起研究心思和大腦結構的聯繫。美國的科學家多的是,但很多受進化論影響,而Dr. Leaf卻是熱愛引述聖經的科學家,她發現存在於我們腦裡的思想是「真實的東西」,並非純粹抽象概念,日想夜想,久而久之那些思想會改變腦部結構,可以是朝向好的方向,但也可以相反。所以每天選擇思想什麼,腦部結構就發生相關的變化,結果影響全人身心靈。將行為歸咎於生理問題,例如腦部結構出現問題,故此人不應為行為負責任,這種論說在美國很流行,但Dr. Leaf卻引用研究力證,人是可以改變自己的思考,所以應為自己的行為和人生負責任。她喜歡在演講時引這經文:「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十5)

她的著作《Think and Eat Yourself Smart》針對大腦與健康飲食的關係。她首先批評追求便捷、效率、生產力的文化,導致食物供應系統出現畸形發展:十億人口饑荒,每天卻有海量食物浪費;但同時其他人口進食摧毀健康的加工食品,我們明知不好,卻偏偏要吃不好的東西,為什麼?這位腦神經科學家就開始解釋,我們吃什麼,主要是受到心思的影響,正確的思考就會有健康的飲食生活。可是現代的飲食集團(食品公司、超市、快餐店等)透過各種方式和資訊塑造「方便文化」,用以取代我們的思考,吃什麼不吃什麼,不知不覺間受到操控。因此只有改變思想,我們才能重建健康生活,真正能為神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益處。

她建議的第一步如戒毒一樣,人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她直言,今天很多基督徒悲觀地認為世界是墮落了,毫無盼望,置身道外,但真相是基督已更新一切,而神給我們的責任是看守祂所造的大地。你願意踏上這一步嗎?


文@黃少芬

永不放棄! -【Joyce Meyer】專欄

聽說在二次大戰正進行激烈之際,英國首相邱吉爾發表了只有一句話的演說,他說:「永不,永不,永不,永不要放棄!」相信同一句話正是聖靈今日要對我們許多人說的,不要放棄,因為神為我們的人生有極豐富的預備。

當事情變得棘手時,放棄是何等容易,有時人在當下的困境中見不到出路,很自然會想到放棄,或許覺得自己不夠精明或資質平庸,或曾遇到創傷或經歷失敗,又或犯了嚴重的錯誤。

但聖靈膏抹我們,原是叫我們堅持,即便事情未如人意,仍能勇往直前,以致得勝。經歷失敗不等於已別無他法,你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再接再厲,你將會認識到甚麼可行,甚麼不可行,再從那裡起來前行,你能將障礙轉化為成長的機會,變得更有智慧,靈性更趨成熟。

神願意我們活出美善的生命,然而,我們沒有捷徑,要訣卻是信心和持守,約翰福音十章10節說:「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聖靈會帶領我們一步一步的前行,走進神為我們每人預備的美善生命。

人生難免有障礙要跨越,有難關要經過,但我們亦總有再來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只要你不放棄,永遠沒有太遲的!神總是叫人有全新開始的機會,我們若認罪悔改,祂要赦免我們的過犯,饒恕我們的錯失,而我們也需要學習原諒自己,別再想起神已不再記念的過失,也不要再為你的過去嘗盡苦頭,只要接受祂的赦免,繼續前行,你在基督裡就是新造的人(看林後五17)。

正因如此,在神凡事都能。聖靈會一步一步的帶領我們,給予我們重生的能力,在不利的景況下仍能過喜樂的人生。當然,仇敵會盡牠的本事設下各樣的路障,牠本相如此。但當聖靈在前面引路時,你在艱難的時刻亦不會停滯不前。只要心思專注,立定志向,順服聖靈,祂必領你經過。

關鍵就是順服。與聖靈同工吧,順服祂的引領,別心生抗拒,想想你曾否因不悅而抗拒聖靈的引導?就如祂曾提醒你要遠離某些損友,但你因情感上的需要把心裡的催逼置諸不顧。然而,神要引領你發展更健康的人際關係,祂永遠以你的最佳利益為依歸。

在「等候之時」你必須持守,任何在你「等待之時」要發生的事都是一個成長的機會,讓你的信心更堅壯,與神更親密。

記得多年前的一個早上,聖靈向我的心說話,祂吩咐我要到世界各地宣講祂的話,發展龐大的教導事工。但在等候之時,我需要學習新的事物,例如怎樣在神的領導下發揮領導之才,我也要學習順服、謙卑和饒恕。

有次在等待的時候,我感到壓力之大,只想一走了之,我抱著書桌的腳狂哭,求神幫助我能堅持下去。多謝聖靈的幫助,經過了數年的試煉、成長和發展,我在42歲那年終於開始了這全時間的事工。對我來說,那不是一覺醒來會發生的事情,對摩西、大衛、路得或保羅,都不是瞬間發生的事,對任何人也是如此。但只要你不放棄,神為你生命的計劃必然成就。

即或你的人生沒有好的基礎,你仍可以再來一次,擁有一個新的開始、一個美好的終結。總要意志堅定,永不放棄!


文@Joyce Meyer

建立個人禱告敬拜祭壇(一) -【藝術•敬拜•宣教】專欄

雅各第一次領受異夢,神指示他要在伯特利築壇。雅各曾說:「這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門。」伯特利是雅各與神相遇之地。期待與神相遇的基督徒,哪裡是今日的伯特利?經文說:「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我們裡頭嗎?」

我禱告聖靈的火點燃內心對神的渴慕,要建立個人靈修和禱告祭壇,在耶和華面前獻上自己當成為活祭。

曾為一間國際教會創作「耶穌是代禱者」敬拜藝術作品,邀請來自不同國籍的弟兄姊妹將禱告寫在畫紙上,再以混合媒體把異象中的「耶穌」拼貼出來,我感受到神強烈的恩膏從畫中流出來。

我的靈向耶穌歌唱:「耶穌是聽禱告的神,日日夜夜為我代禱,我所有的心事都寫在祢的衣裳。在禱告敬拜祭壇,跳舞讚美如同大衛王,因祢的血進入至聖所,我與袮面對面對話,親近祢!親近祢,讓我親近祢,進入與祢的同在,袮的愛充滿我,袮是聽禱告的神 !耶穌是聽禱告的神,在父神面前為我代禱,我所有的呼求都寫在袮的臉上。每個種族向祢呼求,彩虹是祢與我們的約,祢的聖光照亮全世界。我與祢面對面對話,親近祢!親近祢,讓我親近祢,進入與祢的同在,袮的愛充滿我,袮是聽禱告的神!」


文@Esther Praise

(作者為文化宣教士,FB: Art, Worship, Mission

婚前的迷惑 -【愛有道】專欄

一切都準備好了,大日子臨近,沒想到他突然說不想結婚。她崩潰了,有第三者嗎?他含糊其辭,只說想停一停,冷靜一下。

浪漫的婚禮是很多戀人的憧憬,也可以變成關係的終極測試。

年輕人愈來愈重視求婚,花費不在話下,搞盡腦筋為女生製造驚喜,為博紅顏一笑或感動流涕,應允下嫁。完成目標之後,男生放下心頭大石,籌辦婚禮轉由女生作主,她是個完美主義者,巨細無遺每事問,又舉棋不定,他壓抑著煩躁的心情,換個心不在焉的狀態來抗議。若兩人沒有良好的溝通基礎,只把不爽藏在心中,就只等一個刺激來戳破這個浪漫的泡泡。

戀愛時期,天天見面是甜蜜,但婚期愈近,心情或會變得焦慮不安,旁邊的同性朋友有時會提醒你很快就改換身分,不再是單身,現在應趁著自由的日子,好好享受。想到婚後要承擔的責任,例如經濟、家務,還有姻親的關係等等,都可以成為婚前的心理關卡,而逃避壓力的其中一個自欺借口,就是工作忙碌,減少約會。

跨過婚姻門檻的最大考驗,當然是一個令人迷惑的問題:他/她是否我的真愛?「閃婚」有危機,但戀愛的日子愈長,亦不代表感情穩定深厚。中學時期的初戀情人,維持了十年的關係,表面已是「老夫老妻」,可是談婚論嫁時,女生卻感到猶疑,心中一直問:「我是愛他的,但他就是我唯一的選擇嗎?我只談了一次戀愛啊!」

婚禮只是一天的過程,婚姻卻是一生之久的關係,若遇上婚前的種種心理情緒障礙,不要輕忽迴避,為大家將來的幸福,應該認真謹慎地處理。


文@徐惠儀

男人肯悔改 全球脫苦海 -【國度角度】專欄

「為父的心,兒子的靈,二代復和,家庭重建。」這些詞彙皆成為近日的關鍵詞,無論我到世界那一個國家、城市中服事,這都不約而同成為主旋律。剛在洛杉磯舉行的The Call Azusa 110周年特會,在宣傳短片中,Lou Engle 也是以此為題,何解?因如今全世界面臨最大痛苦的根源,就是神所設立最神聖的家庭制度,正受到史無前例的最嚴峻的攻擊,仇敵誓要達到的目標是使「家庭制度」完全被肢解,而「男人」正是仇敵攻擊最關鍵的目標。原因何在?

男人是全世界最大的問題,但也是最大答案。三而一的神,賦予男人一生有三個最重要的「天職」:先是學會做一個「好兒子」,其次是學會做一個「好丈夫」,再次是學會做一個「好父親」。男人小時候先要學會做孝順兒子,成家後要學會做好丈夫,生兒育女後要學會做好父親,這是天父對祂所創造的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託付!若男人學會做好這三個「天職」,全世界都蒙福,反之全世界都遭殃受咒詛。

無論男人在事業上有多成功,若在神所賦予的這三個天職中任何一個角色有缺失,這將對天國降臨到地上做成極大的破壞,也是對神創世的目的與計劃相違背,這是極其嚴重的事,父神必定向我們男人問責。男人被造的目的,是要代表三一真神,被授予權柄,在這混沌黑暗的世界中「建家立國」,使其重新恢復秩序,並按三一真神合一、彼此相愛的形象與樣式,去治理及管治全地。男人的使命是要在地上建立神國的制度,在家庭、教會、社會中作帶領、作榜樣,成就天國完全掌權在地上的天國大業,並在家庭、城市、國家各領域中向父神負責!

而父子二代的關係是否對齊合一,大大影響了宗族傳承的優劣,成功與失敗,榮耀與恥辱。列王記上下,以大衛王一生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作凖繩藍本比較,其子孫後代誰效法他,那個朝代就蒙福得勝。反之,背叛先祖大衛,行耶和華看為「惡」的事的王,則蒙咒詛,帶領國家人民進入萬劫不復,苦不堪言的悲慘境況之中。歷史是一面無情的鏡子,同時反映出最美及最醜的一面。

先建家後建國,先學會建家,才懂得建國。世上的國家如是,天國的系統也如是,毫不例外。順者昌,逆者亡,這是不能逆轉的天國法則。舊約最後一卷書,最後一章最後二節,即瑪拉基書四章5-6節,早在2,400年前,預言了極其嚴重的警告,「男人」在家庭中這三個天職上有缺失,不單做成二代之間的破裂,更造成全地受咒詛!

然而,父神已經差遣末後的以利亞來,他要使為父為子的心互相回轉,「真父親、真兒子」的興起,二代彼此復和,彼此對齊,神家得以重建,已從神的家開始,兩岸四地華人教會的突破,已成為日本、韓國的突破!聖父、聖子、聖靈,正大大地運行。結束無父無子的世代,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實實在在發生在列國家人同行的旅程之中,我們是何等榮幸能親眼目睹,成為這大時代的見證人!然而一切都從男人的回轉作開始 !


文@何寶生

背自己的擔子 -【愛有道】專欄

孩子遇到困難時,向父母求助,父母伸出援手,這是人之常情吧!

全城傳得火熱的新聞,行政長官為已進入機場禁區的女兒,涉嫌運用特權把孩子留在外面的行李送入禁區。事情鬧大了,不只是父母幫孩子解決一個問題那麼簡單,當事人受壓不在話下,還牽連了整個政府的公信力。

父母替孩子強出頭的事件,時有所聞,例如:孩子犯校規被老師記過,父母為孩子討回公道,要求撤銷記錄;孩子求職,父母陪同面試,用盡人事關係為孩子開路獲得聘用;孩子遲遲沒有戀愛對象,父母不停安排「相睇」,給孩子做媒人。

也想起聖經中雅各的故事。母親利百加為小兒子雅各奪取長子的祝福,不惜損害丈夫以撒與孩子的關係,破壞雅各與以掃的兄弟之情,還狂言:「我兒,你招的咒詛歸到我身上,你只管聽我的話……」(創二十七)結果,家庭被分散了,雅各帶著欺騙得來的長子名分與祝福遠走天涯,逃避兄長的追殺,離開父母的庇蔭,嘗盡被騙的滋味,亦學會了自己解決困難和依靠上帝。

父母都願意陪孩子多走一程,替他們化解危機,分擔重擔。然而,願意放手,承受著膽顫心驚的壓力,靜靜等候孩子一步一步,慢慢地背著自己的擔子,掙扎著朝目標進發,最終為孩子的成功而歡呼的父母,他們和孩子都是更有福的一群。

從小就教導孩子背自己的擔子吧!我們可以減輕他書包的重量,但背書包是學生的標記;讀書做功課也是孩子的責任,父母總不能代替他學習;面對工作、戀愛、婚姻、養兒育女等人生大事,父母只要給孩子從旁打氣,勉勵他做最好的抉擇


文@徐惠儀

福爾摩斯飲食研究 -【好食有道】專欄

怎樣閱讀一本書?方式可以很多,可以很有趣味,可以稍稍遠離一下書的中心思想,跑到外圍注視本來看為微不足道的事件。這非無聊,也非低級趣味,只要用心去讀,用腦思考,花時間追蹤,一個細節也可以讓讀者對世界、歷史、文化有更大的發現。

福爾摩斯是偵探小說的經典,作者在情節中暗藏線索,讓讀者與福爾摩斯一同破案。日本的福爾摩斯迷関矢悦子,卻將焦點放在故事中出現過的食物上,引伸至歷史文化的研究,最後將成果出版成書–《福爾摩斯的飲食與生活研究》,帶讀者「跟著小說情節破解英國餐桌文化及日常線索」。無論是火腿蛋、小型蘇打水製造瓶等,都可以是線索,追尋的目標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飲食文化。例如在《銀色馬》中,從晚餐的咖喱羊肉(加入鴉片)找到破案的重大線索(魔鬼在細節),但作者的更大興趣是英國人吃咖哩的歷史,她在書中引用古籍,將十八世紀的咖喱羊肉食譜呈現給今日的讀者。日本人對工作的認真和專注令人佩服。

最近我帶人查經,特別點出經文中的細節,看似平凡沒特別意思的一個地名、一個動作、一個詞語,可能隱藏重大意思,一旦發現了,如同抓住一把鎖匙,打開更廣闊的天地,對經文有更深的認識

今年4月的逾越節,大家有沒有吃逾越節餐呢?如有,應該會提到出埃及記十二章以色列漏夜逃出埃及的故事吧。9節說,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要烤羊,不能生吃,這點我們大概明白;但耶和華又吩咐,不能用水煮,到底水煮與火烤有何不同?味道當然不同,但煮食方式與出埃及事件有何關連?真的這麼重要嗎?既然命令清晰下達,一點不含糊,可能隱含特別意思吧。聯合神學院舊約教授Thomas B. Dozeman在釋經書《出埃及記》(Exodus)裡的見解可能有助我們找出線索。

他指,聖經中向神所獻的祭通常是火祭,用烤的方式才產生馨香的氣味去到耶和華面前,而聞香氣表示祂的悅納。用煮的方法處理祭物則有三種情況:一是祭司承接聖職禮(出二十九31),二是贖罪祭(利六28),三是拿細耳人還俗禮(民六19),三種情況都涉及參與者本身的有所改變。但逾越節是「耶和華的逾越節」,是祂對付邪惡的時刻,不涉及人自身任何的改變

讀者們可以自行思考是否同意他的觀點,但我想說的是,當我們以敬畏的好奇心研讀、查考、思想、默想經文,這樣的查經就會成為有趣的探索,而在過程中所獲得的會更深刻。心理學家也指出,學習過程若有難度,又付出努力,學習成果比舒適的學習更大,滿足感也更大。不然,那個福爾摩斯迷怎會在飲食研究上展示巨大的熱情?


文@黃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