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dom LIFE】李健達 由福音出發 進入大世界

「回家,將傷痛放下,看透俗世謊話……」相信只要看見這句歌詞,大部份基督徒的心中自然就響起旋律。這一首《回家》,是少數能在主流媒體熱播的基督教歌曲,其創作人正是從事流行音樂事業多年、曾演繹及創作不少為人熟悉的流行曲,如《也許不易》、《天若有情》的李健達。今期《Kingdom Life》邀請到最近正在籌備個人演唱會的他,分享信仰與音樂創作上的心路歷程。

將於5月份舉行的《李健達十二門徒演唱會》,李健達將會演唱他創作的多首經典流行曲,並請來多位娛樂圈的好友擔任嘉賓。演唱會以基督教信仰字眼「十二門徒」命名,是否意味著將會是個音樂佈道會?「我不會分『福音』與『非福音』,因我未必是個福音歌手,而是個商業唱作人,然而在我的生命中,無論是每個動作,或是在樂壇中生存,全都在乎神。」他希望,「十二門徒」這字眼能引起非信徒的好奇心,在演唱中不用刻意講福音,只是透過音樂分享自己的生命,能做到「由福音出發,走進大世界」。除了想感動觀眾,他亦會特別邀請多位曾合作的圈中好友、音樂學生,期望透過演唱,把內心說話跟身邊未信的人分享。

曾有一段時間較少露面於本地樂壇的李健達,今次舉辦個人演唱會,可說是重新活躍於幕前的重要一步。談到未來的音樂路向,他期望能寫出對香港有貢獻的歌。事實上,十多年前他所創作的福音歌曲《回家》,也是從普遍人心出發,寫一個疲乏心靈的回轉。「其實那是在寫我自己,當時離開神很遠,因工作而活得像奴隸,生活豐盛,但心靈卻很空虛。我相信,無論什麼年齡的朋友,都有可能經歷這個階段。我希望多寫這樣的歌去鼓勵人,讓人認識神的大愛。」原來,過去初出道時,李健達曾經不敢承認自己是基督徒,其後公開自己信仰,開始創作更多帶有盼望、正面信息的歌曲。

在許多人心目中,基督教歌曲跟商業創作完全是兩回事,李健達卻認為兩者有相通之處,都是在表達生活態度及心聲。「我們是信主的人,每日經歷神的恩典,當我們在寫自己發生的事,必定會牽涉到神。現時,我在音樂上不會將『信仰』及『非信仰』二者分得太開。」他笑言,以往自己曾有一些「小聰明」,把對神的愛慕之情隱藏在情歌之中。的而且確,有些未認識神的人會比較抗拒唱帶有基督教信息的歌曲,而音樂正正是破冰的橋樑。「任何事我都希望可以『撒種』,其餘的事情就交給神。」

除了表演及創作,李健達亦會從事教學工作,培訓年青音樂人。他觀察到,現今愈來愈多年青人喜歡音樂,只是未找到方向。「我鼓勵年青人追隨自己的夢想﹗一生人有多少時間?不去追夢是多麼浪費﹗」他認為,現時年青人對音樂、創作的心態、熱誠比過往更為健康,不只求做歌手,更不求大紅大紫,反而願意下功夫去學習樂器。「音樂其實是一種藝術,是表達心聲的好媒介,只是總是被商品化罷了。」今日很多人說,香港樂壇「已死」,但李健達認為,音樂是永遠不死的。「我追隨音樂,就像追隨神一樣,是不離不棄的﹗

李健達又說,音樂能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彼此互相分享生命。「音樂真的是從神而來的,不是我們有什麼能力,而是神給我們的禮物。」他說,創作出《回家》這首大熱福音歌,也不是靠自己能力,只是神揀選了他,讓他從神「下載」這首歌。「無論你信不信,人的所有才華,甚至是一呼一吸,都是從神而來的。」

(記者陳淑安報道)

聖經節期的今日意義 神的曆法中有生命

近年不少弟兄姊妹開始學習聖經的曆法,並慶祝節期。聖經節期對我們現今的生活有何意義?Maoz Israel Ministries創辦人阿睿(Ari Sorko-Ram)拉比三月初應國度事奉中心的邀請來到香港,為我們釋除當中的迷思。

阿睿拉比指出,神的心意早已鋪陳在天象中,它們是天上的曆法。在創世的時候,神在天上創造光體,來定季節和日期。神更為每夥星命名(詩 147:4)。拉比說:「神的曆法早已在天象之中,使人明白神的救贖。」現在的問題是撒旦扭曲了屬神的星象成為「占星」的學說。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圍繞會幕的位置與天上十二星座排列的位置有關。每一個星座都在預表神的信息,因此會有月朔慶典。他舉例說,天秤座則代表罪必須付上代價;天蠍座代表罪會帶來死亡。他說:「神為了人的好處設立曆法,讓人成就命定。我們不應在神話語之外去解讀星象。」

又如神設立第七天為安息日作一個循環,使我們與人與神更加親近。拉比說我們要「守安息日為聖日」(申 5:12),要把第七天與其他六天「分開」,而不是那一天一定要很「神聖」。要計劃有安息日,只在六天安排工作。在安息日要與神與家人親近,有助滿足最大的兩條誡命。在創世的第七天,很多人認為神「休息」,但希伯來文的原意是神「停止」,所以我們只須要「停止」。「讓孩子知道每個安息日我們都會陪伴他們,是非常重要的。」拉比指出家庭的重要:「現在很多人努力工作,早出晚歸,根本見不到自己的孩子。對孩子而言,你只是一個訪客。如果神給了我人生目標,我有必要把我的家人也一起帶去。」

拉比特別談到怪獸家長和少年自殺。「我們並沒有被呼召成為怪獸家長,去迫孩子做一些神並沒有呼召他們去做的事。」他說。世界的曆法讓人消耗自己去達成屬世的目標。拉比特別提醒家長們:「家長有責任,而且只有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尋找神在母腹中恩膏他們的方向,使他們走神要他們走的路(箴 22:6),而不是按世界的標準達至「成功」。這樣他們就不會離開神,也會成為滿足的人。」

聖經曆法的目的是讓人結出果子並且倍增。逾越節是慶賀離開屬靈的埃及。逾越節之後的一天就開始數算俄梅珥,有50天讓我們培養初熟的果子、屬神的品格。神看到人的努力,然後恩膏人的收成。拉比提醒:「若你想好好慶賀其他的節期,你一定要好好處理這50天。」五旬節後經過五個月的努力,就是吹角節,代表收成已經結束,要發出警告。在那十天,人要檢視自己的內心,是否有遵守神的誡命?贖罪日要留意自己無意所犯的過錯(來9:7),這些無知的罪影響了其他人,要謙卑來到神面前求赦免。住棚節是提醒地上的生活是暫時的,但我們要帶出豐收。「不能說你在住棚節上耶路撒冷就能好好過節。若你沒有跟隨曆法慶祝之前的節期,你的收成在哪裡?神的曆法就是最好的祝福框架,你只需要參與其中,為何他求?」

阿睿拉比總結,神的曆法是包含生命、豐收、關係、認識神和建立神的國度等的益處。當世界在崩壞,我們卻有一個神所建立的系統,讓我們成為結果子的樹。這些不是宗教的儀式,而是神在尋找願意相信的人。

(記者林暐皓報道)

專業團體調查學童自殺 家長:考試壓力是重要因素

去年香港學生自殺問題嚴重,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儘管政府已用不同措施回應問題,並在去年11月公開了「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委員會)的報告,但學生輕生問題仍未解決,今年續有多名學生自殺。「香港忠僕事奉中心」、「Nice Talk 輔導中心」、「中環醫生團契」及「香港基督徒醫生網絡」關注莘莘學子的寶貴生命,由 2017 年 2 月 27 日至 3 月 12 日在網上及職場中,以問卷形式成功收集842名家長的意見,嘗試從他們的角度探討學生自我傷害及自殺問題之原因及預防措施。

在發佈會中,香港心理學會前會長鄭健榮博士公佈了調查結果。同場,精神專科廖廣申醫生訪問一曾企圖跳樓的青年的經歷及復原。調查結果重點如下:

一、參與調查之家長的子女在求學期間,有55%曾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曾出現身體上自我傷害的有7.5%,即每13名學生就有一名被父母發現曾自我傷害身體,未被發現的自我傷害之數字應為更多,這反映學生自我傷害行為嚴重。

二、就自己子女的情緒問題或自我傷害的之原因而言,家長認為主要與精神健康(69%)、考試(62%)、學習壓力(51%)、個人抗逆力(40%)、負面思想(37%)及朋輩關係(35%)有關。這些原因(以及家庭關係)亦同是家長眼中香港學生自殺的主因。

三、所有調查之家長的子女及香港學生的自我傷害行為及自殺是由眾多因素引致的(15個或以上),但每個案的成因卻是獨特的(4個以下),這些結果與委員會報告中的分析一致。

四、家長認為考試及學習壓力均是引致自我傷害及自殺行為的重要因素,這與委員會報告中的觀點「教育系統所造成的學習壓力與學生自殺無明顯和直接關連」有明顯分歧。

五、家長認同委員會報告所提及預防學生自殺之方法(包括在家庭、學校及醫療等方面)之重要性,並認為措施有相當迫切性落實執行(由 0 至 10 分, 所有措施皆在 7.5 分以上)。

 

就調查所得結果,主辦機構有以下建議:

一、委員會報告書中的每項預防自殺措施,須清楚列出具體的執行時間表、負責部門、預期效果,並公開未來相關詳細會議紀錄,以便讓家長及市民了解和監察。

二、在落實措施後,教育局須每年與參與推行措施之其他部門聯絡,檢討每項措施的成效,分析該年學生自殺的原因,從而檢討或優化每項相關措施或提出新措施,並將檢討結果及優化或新措施向市民、家長、學校及其他持分者詳細交待。若有任何一項措施未能達致預其目標或效果,教育局亦要向上述持分者交待並提出應對措施或建議。主辦機構強調上述建議是基於不願看到有關當局出現「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亡」的現象。

三、今次調查數據證實快樂婚姻、快樂父母及快樂學生有頗高的正面關係(相關系數值0.43-0.6),建議預防學生自殺措施亦應考慮相應政策,如推動「快樂婚姻、快樂父母、快樂學生」之正向目標。

四、家長之「考試及學習壓力是學生自我傷害及自殺行為的重要因素」觀察,與委員會報告中「教育系統所造成的學習壓力與學生自殺無明顯和直接關連」的意見有明顯分歧,當局須正視問題並回應,挽回市民對教育系統可能潛在的不滿。

救救孩子 正視學童情緒

近期社會發生多宗學童跳樓自殺事件,而且年齡越趨年輕化,引起社會各界的巨大迴響及憂慮。學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似乎日趨嚴重,為了回應社會對學童的關注,香港基督教輔導學院於2月26日舉辦了「救救孩子——認識青少年抑鬱及自殺防治」專題講座,由專業精神科醫生廖廣申分享青少年抑鬱症和自殺的成因與治療方法,期望幫助更多青少年走出自殺的陰鬱,重獲生命的盼望。

青少年抑鬱及自殺成因

廖廣申醫生指出,很多人嘗試去歸納青少年自殺的原因,會歸咎於社會制度或學業等單一因素,但其實有很多因素影響青少年的自殺行為。首先要考慮的是青少年的個人問題,包括過分完美主義,不能接受改變等。其次,是父母及家庭因素,有些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很多家庭的負面對待,傷痛沒有適當處理。而有些父母,則太過被動去遷就孩子,令孩子的生命在溫室環境下,欠缺推動力。另外,就是學校及教育的因素。現在孩子學業壓力太大及教育制度不理想,令家長非常擔心孩子將來的出路,對孩子催逼過緊。所有這些都是會令青少年壓力過大,以致出現抑鬱的情況。

當青少年出現抑鬱,會失去自信及思想悲觀,再嚴重些就會可能因明明與自己無關的事而內疚自責,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有時身邊人不經意說了類似的說話,都會無形中灌輸了他們沒有價值的想法。最後,抑鬱最嚴重的境況就是絕望,唯一會想到的就是死。廖醫生團隊曾在香港的中學做過調查,大概有10%的青少年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數字驚人。今時今日,媒體報道了幾十宗自殺死亡個案,很多人覺得很擔心,覺得情況很嚴峻。但廖醫生指出,其實有很多的自殺個案是媒體沒有報道的,有些人是自殺被救回,有些人還在浮浮沈沈,生命處於最低處。我們不單單去幫助最需要,或者最明顯的那群青少年,有很多人是隱形,而且就在我們身邊,沒有被留意到。

媒體的影響及家長的回應

廖醫生又指出,現時值得注意的是,媒體的影響及家長如何回應。很多媒體在報道自殺新聞時,很詳細的講述當事人的自殺經過,甚至畫出圖畫。例如,兩年前發生的一連串自殺個案,非常值得我們關注。一個屋邨上午有人跳樓,接著下午及第二日都出現其他跳樓個案,自殺行為是會傳染及潛移默化的。如青少年身邊有同學跳樓,不經意間可能會影響他,尤其當他覺得自己和自殺者背景相似,感到自己和他面對同樣的問題。他看見同學離開了世界,很多人會懷念追思這個同學,就會錯誤認為自殺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選擇。

所以,我們要思考,如何避免這些不健康想法及文化對青少年產生影響。究竟我們是否從小給孩子灌輸,無論怎樣都不能拿走自己的生命,這永遠是錯的,絕對不能做的?有時我們要反思自己是否講得清楚及強調。如果有一宗自殺新聞出現,家長應該學習如何回應孩子的困惑,不應該避而不談,這是父母的最好機會去做生命教育,讓孩子意識到生命好寶貴,是不能回頭的,這才是正確的回應態度。

如何對待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

廖醫生提出,有自殺傾向的人是有跡可尋的,例如會問很多關於生死的問題。而我們關心青少年,其實可以主動問他們,你是否想過不做人了呢?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問,是否會提醒了他自殺的想法?但研究發現,主動發問反而會減少自殺風險。原因是當別人嘗試去問,他就會發現原來不是只有自己這樣想,就會主動講出心聲。如果不問,他們反而會害怕嚇到別人,因為不知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直接問,很多時候他們會誠實講出自己的想法。

另外,大部分人產生自殺的衝動,通常都是一兩日之間的事。例如,警察多數都可以勸那些想跳樓自殺的人下來。如果企圖自殺者在想跳樓的那一刻被勸下來,再有適當的輔導介入,很多都會成功康復。很多自殺成功的人都是很可惜的,因為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和關心,他們以為自己的問題很難解決,在那個最難的關口未能過去。廖醫生說,他見過很多自殺未遂被救回的人,康復之後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正常人,甚至會覺得當時的自己很愚蠢。

如果我們想幫助這些青少年,需要足夠的時間及信任,在舒適的環境中讓他們慢慢講,令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包容與接納,不要太快判斷及給答案,他們才會講出自己想法。因為他們現在可能很亂很矛盾,只想到死,我們嘗試去給他們一個選擇,勸他先好好想想,讓他冷靜下來,提醒他有些問題未解決,給他一些挑戰,希望他暫時擱置自殺想法。如果他答應你,通常都會做到守諾言。因為大部分自殺的人都是矛盾的,所以令他冷靜想一想,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我們需要令想自殺的人保持一個動力和信心自己去找答案,繼續行下去。

培育孩子的正確心態

父母應該從小教導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要自己去努力,從小讓他看見,讀不讀書應該是自己決定和選擇,理想狀態應該是孩子比家長更緊張自己的事情。雖然這樣的教育過程很難而漫長,但當孩子繼續成長,讀到大學、博士,其實都是要靠父母小時候的教育,如他們沒有自我追求及自律,就會很容易放棄,因為他們完全不覺得是自己的責任。讓孩子懂得自己想要的,就要努力追求,這樣才是成功的教育。當然這些教育及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父母鍥而不捨及互相配合,從小持之以恆的灌輸,運用父母的權柄去教育及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真正順服。聖經裡有提到,應該從小教導孩子做人,而不是長大才慢慢改變。如果小時候只注重學業特長的學習,而不是品格的發展,正正就是沒有給予他們最需要的培育。

(記者莫嵐報道)

【Kingdom LIFE】三代領袖對談 擁抱年青人 裝備適應力

(左起﹕黃元山(論壇主持)、鄭慕智、陳君洋、楊建霞)


近年,香港社會出現嚴重的、代與代之間的撕裂,即使是各年齡層的領袖,彼此之間都缺乏溝通,甚至只著意帶領同輩,跟上一代或下一代離得更遠。在2月份舉行的「全球領袖高峰會2017」,除轉播多位世界知名領袖的演講外,更舉辦了一場貼近社會現況的本地論壇,以「不同季節的領袖」為題,邀請了三位不同年齡層的領袖彼此對話,分享其領袖歷程及領導思維。

領袖要懂「授權」、「同理心」

80年代末出生的「良師香港」(Teach4HK)創辦人及CEO陳君洋,在學業生涯上可說是「大贏家」,以會考十優的成績入讀中文大學環球商業課程,更從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畢業,卻因為眼見教育不平等,創辦Teach4HK,招募及培訓具熱誠、才幹的大學畢業生,一年全時間投入以基層為主的學校參與教學服務。身為青年領袖,每天接觸及領導不同的年青項目老師,陳君洋體會到授權(empowerment)及同理心(empathy)對領袖的重要性。「你必須做錯了才能學習。」他強調,授權需要有信任,容許對方有錯誤,同時聆聽他們的不同意見。另外,要嘗試從對方的角度去設想,了解前線工作的實質困難。「即使我的機構員工只是比我年輕兩、三年,我也有時候不明白他們的想法。然而,同理心就是領袖最重要的質素,沒有同理心就不能獲得尊重。」

核心價值團結組織

另一位講員、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總幹事楊建霞坦言,自己比陳君洋多約十年社會經驗,回看自己作為領袖的旅程,是神一直在栽培及帶領。她在機構中提倡文化更新,跟同事重新討論機構的異象、使命、價值,得出四個核心,就是基督信仰、透明度、信任及合一精神。「如果這四個核心抓不緊,再做什麼服務都只是表面功夫、包裝。」她指出,YWCA董事會強調跨代的領導,部分成員為約三十多歲的青年。

信靠神帶領人生路

第三位資歷較深的講員鄭慕智博士,在本港作執業律師超過三十年,曾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及擔任多個政府公職。當年他學業成績不佳,幾經波折才入讀香港大學首屆新開設的法律學系,藉律師這個專業服侍社會大眾。他以兩段經文勉勵與會者,並說明多年來的心路歷程。馬太福音二十26-28﹕「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鄭指出,基督徒每天要學習順從天父旨意,虛心服侍人。另一段經文是「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十二2)不論什麼行業、年齡的基督徒,都應該讓神的旨意在自己身上活出來,顯出與非信徒的分別。基督徒擁有最大的恩典,正是有天父同行。若工作是天父給予的,祂必定會賦予足夠能力應付。

三代領袖看香港青年

論壇上提到當今年青人因社會環境而缺乏機會,鄭慕智卻認為今日年青人創業成功例子比他年青時更多,而服務社會機會仍然存在。「當你想投身服務社會,總會找到機會,而我也鼓勵年青人不要太專注於一個範疇,必須多方面地均衡發展。」陳君洋則表示,香港年青人確實對社會、政治環境感到迷茫。然而他相信,社會雖然缺乏空間,但每個人仍然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去改變社會。「不過,給年青人希望是十分重要的。世界不斷改變,不可以用上一代的『獅子山精神』去衡量下一代。」

楊建霞認為,自己年輕時物質生活不充裕,必須先「搵食」,生活安穩之後才可以追求夢想,而現今年青人大部份不缺乏基本生活需要,因而期望的東西亦不同。陳君洋則指,今日年青人即使有一定收入,卻因土地問題而無法有安定居所,難以成家立室。另外,香港社會亦缺乏「失敗文化」,年青人若生命中走錯路,就不會再有機會。「年青人關心社會的心,我們有責任去珍惜,並且幫他們用於正確地方。」總括而言,在不斷變化的世代中,三位講者都認為,年青人必須終身學習,裝備自己適應任何困難與挑戰。

(記者陳淑安報道)

基督徒選委公開交流會 選委並未表達確切意向

香港下屆特首選舉在即,制度將沿用由一千二百個選委組成的選舉方式。基督教協進會於35日舉辦了《2017基督徒選委公開交流會》,讓基督教選委及其他界別的基督徒選委了解其他信徒的投票意向及考慮因素,以作參考。交流會當日下午在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舉行,約有100人出席,包括7名基督教界選委及11名其他界別的基督徒選委。

 

交流會採用輪流自由發言的方式,每人每次發言3分鐘。2個半小時的交流會共有28人相繼發言,交流意見。大會亦提供紙張予參加者寫下問題,及在Facebook直播中留言發問。

 

《門徒媒體》的發言人提出要抵制小圈子選舉,建議選委投白票。香港中文大學的鄭漢民博士認為世上必定有現實政權,要改變社會,不應投白票。基督教選委林亨利亦認同選委現有的投票權是一種話語權,應把握機會表態。社會福利界基督徒選委黃旭熙亦發言表示:「既然不進入小圈子,小圈子都存在,我們應考慮如何反抗中央操控及如何加大民主參與。」

 

有人亦發言關注候選人對性傾向歧視及同性婚姻的政策,要求選委向候選人表達意見。基督教選委劉致滔回應指:「基督教選委們對此未有統一看法。三位候選人曾回應。胡官表示支持反歧視立法,但無意為婚姻立法;林鄭及曾俊華則表示,反歧視方面香港受到不少國際壓力,聯合國要求香港達標。至於同性婚姻,二人表示沒有立法計劃,但林鄭指出外國員工的同性伴侶來港有困難。」

 

對於林鄭月娥的政綱6.42 – 6.44段提出設立「宗教事務小組」,九名基督教界選委己聯署去信林鄭要求交待。信中指出「實在看不到有設立『宗教事務小組』的必要」及要求她承諾「不會設立任何部門影響一國兩制下香港之宗教自由」。醫學界基督徒選委彭潔儀代表聖法蘭西斯行動發起網上聯署,呼籲林鄭收回政綱6.42 – 6.44段。

 

最後,關於投票意向,有人發言要求咨詢全港20萬基督徒的投票意向,並跟隨民意綑綁式投票。醫學界基督徒選委彭潔儀表示,基督教界不應按自己界別的利益投票,應以全社會的遠景為標準,才是造福社會。其他界別的基督徒選委表示,他們將會以港大民調Popvote的結果作參考。由於《民主300+320日開大會,才有投票意向結論,他們在此以先不會表態。

 

(記者林暐皓報道)

「Mercy憐憫」敬拜音樂會 李思敬博士:讓神在聖靈與真理中改變你

2月18、19日,由同心圓‧敬拜者使團主辦之「Mercy憐憫」敬拜工程高峰敬拜音樂會於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一連四場聚會共有近8,000人參與。其中李思敬博士在「全港敬拜讚美研習會」中,與會眾分享了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的真正屬靈涵義。

耶穌關心撒瑪利亞婦人

「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4:24)李思敬博士一開始與會眾分享,這句聖經金句對帶領敬拜讚美的弟兄姊妹應該一點都不陌生,甚至在祈禱的時候閉上眼睛都可以背出來。但耶穌為何要說,敬拜神要用心靈和誠實?上文是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談論她的丈夫。基督徒經常因此段經文,對這個婦人有一個很不好的判斷。但細心思想,古代男性為主的傳統社會,一個婦人怎麼可能有5個丈夫。耶穌這句說話,只有一個理解,就是這個女人很年輕就結婚,帶著憧憬進入她的第一段婚姻。不知什麼原因,婦人的婚姻結束,但在哀傷當中,這個婦人沒有放棄生命,仍然追尋愛情,仍然相信婚姻,所以她有第二個丈夫……直到第五個。我們可以批評她現在的第6段關係不符合聖經,不過李博士認為應該欣賞這個婦人,仍然堅持每日中午出來打水。而耶穌是坐在井旁等她,還打發門徒去買東西,單對單和她談話。耶穌不是和這個婦人討論神學問題,不是譴責她沈淪在罪惡情慾當中不能自拔,耶穌關心的是她的生命。

真理的聖靈來到我們當中

耶穌說:「神是個靈。」耶穌的意思是不在乎敬拜的地方,只在乎心靈和誠實的敬拜。但李博士指出,敬拜不是耶穌在這個時候和撒瑪利亞婦人討論的焦點。參考一些比較近代的聖經譯本,「In Spirit and in truth」,意思是在靈裡及真理裡敬拜。這裡所用的「靈」這個字眼,不是說世間的靈,而是聖靈。根據約翰福音1-4章,每一次出現「靈」這個字,其實都是指聖靈。譬如施洗約翰為耶穌作見證。他說,我看見聖靈降臨在他身上。而第3章,耶穌和尼哥底母談論重生,人若不從水和聖靈生,就不能見神的國。敬拜不是講人的心靈,而是講神的聖靈。敬拜不是單單講人的誠實,而是神的靈和祂的真理。約翰福音13章到第17章祈禱之前,耶穌講的主題是真理的聖靈。而這個主題其實早在第4章,耶穌已經和撒瑪利亞婦人講過,敬拜神,是靠著神的靈和真理。耶穌說,人要從水和靈重生,是指施洗約翰的水,主耶穌所應許的聖靈。施洗約翰的洗禮是悔改的洗禮,但他說,耶穌來了,不單單是要你決志悔改,也不是要你參加約旦河的水禮,那些都是外在的。主耶穌所應許的,是生命的改變,是聖靈的能力工作,是真理改變人的心,釋放自由。

李博士又指出,嚴格來說,耶穌和這婦人講的不是敬拜,因為上下文都不是在討論敬拜。耶穌不是開敬拜研習班,而是在和這個婦人講活水,講生命的改變。耶穌明白這個婦人咬緊牙關,經歷這麼多的挫折,仍然沒有放棄。耶穌愛她,找她,並放下九十九隻羊,為了這一隻迷路的羊,耶穌坐在井旁等這個婦人。因此,耶穌不會改變話題,不會人講什麼,祂就跟著講什麼。耶穌的每一句說話,都拉回來到祂等這個婦人要和她說的主題。耶穌告訴她,不是靠你自己去改變,而是靠神。神的恩典臨到你,神的靈改變你,你願意嗎?這個婦人說,我等了很久,我知道彌賽亞要來。耶穌說,和你說話的這位就是祂。

敬拜是容許神來改變你

李博士最後談到,敬拜是生命的改變,不是人努力爭勝,做一場好的表演給神,為要得到神的掌聲及天使的歡呼。有時候領詩主席會鼓勵弟兄姊妹大聲唱,神才能聽到。但其實神無所不在,我們心裡唱不出的聲音,祂都知道。耶穌說,你來敬拜,是神改變你,是神向你動工。我們不想改變,只想安安樂樂及重複好的感覺。我們以為敬拜就在我們看得見的這個群體,但真實情況是,敬拜是看不見的神,是神的靈和真理改變我們的生命。曾經有位牧師說敬拜是天下間最危險的事,因為你來到獨一的真神面前,你承認祂是神。我們要祈求的,是我們要聽祂的說話,而不是祂要聽我們無窮盡的申訴:「主啊,我要這樣那樣……」祈禱不是給神一張購物清單。祈禱是求主改變我們。

李博士又講到一個金魚缸換水的比喻,養過金魚的人都知道,換水最多只能換走三分一,如果全部水換成清水,魚就會死。同樣,神在我們的生命當中,不會一次做完所有工作,祂可以出手,但我們會承受不住的,所以我們願意透過敬拜來到祂面前,其實是對神說:「主啊,我很不舒服,不過我願意聽你,請你動工,請你繼續完成你未完成的工作。」神是靈,所以敬拜神不是我們在做什麼,而是我們在聖靈和真理裡去經歷神的信實和慈愛。所以,這樣的信徒群體,生命經歷神的改變,來到神的面前,有不同的情感流露,但那個決心那個信靠,就成為托住整個敬拜的實質,而不是那個氣氛,不是說話流利,而是我們來到神的面前,願意祂的手在我們的身上、我們的教會、我們的家庭及我們所愛的人動工。「主啊,你是陶匠,我是泥土,這就是敬拜。」

(記者莫嵐報道)

【Kingdom LIFE】培養孩子財務智商 由父母做起

農曆新年之後,許多父母頭痛如何教導子女運用利是錢,有的與孩子一起開立銀行儲蓄戶口,有的則會讓孩子自由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基督徒父母在這方面有否特別要注意的地方?曾主講多個親子財務智商工作坊的Persy Chung弟兄表示,金錢運用跟神國價值觀息息相關。

財務智商關乎人生價值

Persy修讀教育,曾任職教師,家人有超過三十年的投資理財工作經驗,自己亦曾參與其中,其後接觸到一些關於財經的事工及機構,獲邀開辦培訓課程,訓練財務策劃師。他又與商人團契合作,舉辦整全企業家培訓,不但鼓勵職場事奉,亦強調回轉到家庭,以家庭為核心,更會探討培育子女的良方。他亦曾參與國內的工商團契,及基督徒企業家的家庭活動。此外,香港的教會、學校也曾邀請他主講親子財務智培訓。

Persy指,坊間的親子理財書籍、課程,內容都是教小朋友分辨什麼東西是什麼東西是他們「需要」的,什麼東西只是他們「想要」;怎樣分配零用錢,以及如何替小孩子開戶口儲蓄等等。然而,真正的「財務智商」,不止是涉及計算及實際金錢運用,而是關乎小朋友全人的成長,包括節制的訓練。

「例如小孩子喜歡吃雞腿,看見雞腿便要立即吃掉它。原來我們的飲食、生活、溝通,都影響我們怎樣去看不同的事物,其中包括金錢。假如小孩子看見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卻能訓練到有所節制,那麼在金錢的處理上,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財務智商的培訓,是關乎孩子整個人的價值,靈性、品格、家庭關係等等,這些都會影響他們將來如何運用金錢。

家庭影響理財計劃

在培訓孩子的財務智商上,父母的角色十分重要。「許多父母都想子女看書,但他們自己不看書。」Persy強調,「親子」第一要緊就是「榜樣」。孩子需要有人與他們一起參與、討論、認識,才容易學會一件事物。「我認識一些弟兄,剛剛畢業已很懂得做生意,原來他們的父母平日不單會跟他討論學業,還會討論如何經營生意。」他說,「我們不是要教小朋友貪錢,也不是教他們如何去買股票,而是讓他們認識不同的東西有不同回報、風險,也是裝備的一種。」除了教育小孩子什麼是投資、什麼是投機外,同時亦是要讓他們知道,有什麼工具有助他們達成人生目標。

事實上,如何計劃金錢運用,充分反映了一個人的價值觀。Persy曾接觸許多年青人,當中跟父母、家庭關係良好的,都會比較多思考怎樣儲蓄,以致將來能支持父母及自己的家庭生活。至於來自破碎家庭的年青人,的確比較少為家庭而計劃,甚至可能對自己的將來也沒有想法。好好利用金錢,為將來而計劃,是珍惜家人關係的表現,同時亦是重視天父為我們定的計劃,努力透過金錢計劃去實踐。

「曾有年青人畢業後從事財務,能賺到很多金錢,卻花很多錢在網上遊戲。」Persy指,年青人在現實世界面對壓力,缺乏成功感,因此尋求虛擬世界的肯定、滿足感。他鼓勵父母觀察孩子如何用錢,從中了解他們的價值及需要。例如有少年人將很多錢花在染頭髮,反映他希望令人關注。在財務技巧以外,父母應培養孩子有國度觀的財務智商,包括神的價值、健康家庭關係、生命目標價值,以致他們在金錢上做抉擇時,會考慮到自己及別人有什麼真正需要,訓練整個思考過程,學習解決問題及人際關係。

父母與子女切實同行

Persy說,親子財務智商的訓練,是父母與子女同行的歷程,也是父母自己的操練。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訂立中、短、長期目標,期間的溝通可以令彼此關係保持新鮮感。Persy舉辦親子財務培訓活動,會要求父母參與互動,甚至希望父母先來上課,因為真正影響小孩子價值觀的是父母。「參與工作坊對孩子來說,只是人生很小的一點,最重要的是父母與孩子切實同行。」

眼見現今許多父母只重視為孩子選購些甚麼玩具才能令他們學到更多東西,Persy認為更重要的是透過金錢運用建立正確價值觀及家庭關係。「財務智商是終身受用的生命價值,藉著親子財商,我看見兩代的關係改善,生命質素提升。」他鼓勵父母與孩子一起奉獻,或以金錢祝福其他人,例如跟子女一起買禮物給祖母,透過金錢運用學懂愛的回應,具體實踐尊重。

奉獻亦是對神的愛回應,帶著感恩的心,並非因教會要求而做。「除了教小朋友把儲蓄拿出來擴堂,還要教他們怎樣把金錢看成對家人、別人的生命禮物。」調查發現,傳統教會真正有行「什一奉獻」的人,只有5、6%。「大家『有』才去做,而其實像供養父母一樣,不是我們『有』才去供養,而是『沒有』也要供養。」正如做生意有高低起跌,但無論如何都要重視關係、感恩、信心。「耶穌表明要記述那位用價值很高的香膏來給耶穌洗腳的女士所作的,來表揚她,表示神非常看重此事。既然如此,相信祂對該名女士的祝福必定很奇妙吧﹗」

(記者陳淑安報道)

[國度觀點] 教會增長熱潮過後

美國教會在過去半世紀熱衷於教會增長研究,其間衍生不同的增長模式,而作為文化輸出大國,也滿腔熱誠將教會增長的理論、教材、專才帶到世界各地,香港是其一受惠地區。然而半世紀之後,雖然教會經歷人數增長,但社會文化不但沒有與蒙恩相稱的進步,更有被攻陷的現象,自由主義、性解放思潮、消費主義等相繼滲入教會,於是開始探索健康教會的本質,重塑教會在世界上的身分和使命。

台灣的周神助牧師曾表示,台灣眾教會過去熱心追求教會增長的知識和技巧,但卻是在教會開始合一後,真實的增長才出現。香港的教會也曾經有教會增長的熱潮,以此為主題的講座和出版出現過蓬勃發展,但調查數據卻顯示,整體教會只出現微增長,而青少年信徒的流失更響起警號。事倍功半,而事奉工人為增長達標已筋疲力盡,難免有一場空的感觸。

隨著香港政治氣候的改變,近幾年關注焦點移至政治和社會參與等議題,但似乎停留在討論階段,整體教會失去可以全力委身的目標。當教會增長已不是熱門的追求目標,在這熱潮後,教會應當開始尋求新的目標,或是回歸最重要的問題加以反思,就是教會本身存在的意義?後者當然為最重要,這是關乎教會的身分,也是一切事工及發展的原因。知道自己是誰,才曉得怎樣才是健康成長,成長的目標是復原神對教會的心意,回歸才有復興,「復」是在「興」之前,這是屬靈興旺的次序。

耶穌和使徒沒有將教會增長看為聖徒的目標,是神將得救人數天天加給他們。神不願看一人沉淪,得救人數的增多,確是神所喜悅的,但這不一定為個別堂會帶來增長。增長是數字的量度,而得救之人可以被差派到各地,而不必聚合在一處。保羅使徒對教會的勸導,多是關乎屬靈素質和人倫關係,忠心、聖潔、仁愛等等,才是基督的教會的標記。多結果子很好,但果子若不好,樹木本身其實出現了問題。

從神學角度 看電影與飲食

「神學路思」於農曆新年期間(1/31-2/4)舉辦了第二屆培靈研經大會。本次大會除研經及培靈講座外,更在工作坊中,與信徒探討神學與電影及飲食等生活議題的聯繫,期望能從大公而多元的神學向度,重新對福音及信仰作深度及在地的詮譯。

電影與神學

講員王礽福指出,看電影其實是看故事,而每個故事總有一個歷程,總有一個問題要去處理。世俗的電影想講的是:人關心什麼;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能否用信仰的眼睛去看電影及萬事萬物。

首先,我們應該學習如實地解讀電影。現時,大部分基督教影評都有「借題發揮」的現象。有時電影中的角色是否說過某句話,還是透過一些象徵性的方式去表達想法,這些都需要分清楚。其次,我們要思考應從什麼位置引入信仰的討論。基督徒不能先有一個神學觀念,然後套入電影裡面去講自己想表達的想法,而是應該透過剖析電影裡的故事情節,將電影裡面含有的信仰及神學成分帶出來。就如同講道一樣,有時牧者的講道內容感覺上千篇一律,是因為他們心裡已經先有自己想說的話,然後再找一段經文來解釋,而不是讓經文自己講說話。同樣地,如要從電影帶出信仰的話題,首先要喜歡這部電影的故事,才能根據電影的實在內容去探討信仰。

飲食與神學

講員趙崇明先生在「飲食與神學」工作坊中,就從聖經內容去闡釋飲食與福音的關係。聖經中神對人類第一個明確的命令,就是和食物有關。創世紀2章16-17節提到:「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而亞當和夏娃想和神一樣能夠分辨善惡,有神性,但食了之後不但沒有神性,連人性也扭曲了,罪就出現了。本來在伊甸園裡關係親密的一對戀人,變得關係破裂,互相推卸責任,更加逃避見神的面。聖經描述人類第一次犯罪就是從食而來的。西方有句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亞當夏娃吃了想如神一樣分別善惡的果子,最終就成了罪人。

為要幫助我們解決罪的問題,耶穌道成肉身。這位很強調肉身性的耶穌基督出來傳道之前,是先進入曠野受試探。聖經中兩處福音書都講到耶穌受試探,不過第二及第三處的試探次序是調轉的,唯獨關於食物的試探,兩處福音書都是放在第一位。這個次序遙遙地呼應著之前所說的:人的罪因為食而來。當時耶穌已經禁食40日,但他選擇不吃,然後說出那句大家很熟悉的話:「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話。」遙遙地呼應創世紀最開始記載,人不聽神的說話。耶穌沒有否定食物的重要,唯有食物加上神的話,才能養活人的生命。在日常生活裡,吃什麼及怎樣吃,我們可以有好多選擇,可以在生活裡做出一些判斷和辨識,這就是福音的見證。

而「大使命」中耶穌吩咐我們要作門徒,而耶穌自己是怎樣宣講這個福音呢?福音書中記載了耶穌經常被人說貪食好酒,以及被文士批評,和稅吏、娼妓及罪人同枱吃飯。文士法利賽人以不能跟那些人一起用膳這講法,來排擠異己。耶穌正正透過與罪人吃飯,批判文士法利賽人的偽善,來說明天國福音的核心精神,就是無條件去接納罪人。有人說,耶穌這種做法是一個好有福音性行動,透過飲食實踐另一種的平等精神,打破階級及人與人之間的界限。作耶穌門徒正是成為耶穌的同伴,同伴在英文原文中,是指一起分享麵包的人。原來福音呼召我們成為耶穌的門徒同伴,也是去實踐成為一起分享的人。

資本主義與本土經濟

在另一工作坊中,社區傳道人孔維樂則談到他目前正在推動的飲食事工,從實踐中去探討信仰能否對社區提出新的價值。這個名為「廚師@KUC」的項目,由一群廚師透過共廚共食來與食客思考信仰,在食飯的同時,也邀請不同人來分享及介紹食材,讓互不認識的人可以走到一起,從新角度談論基督教文化,從飲食方向思想生活。他們期望從基督教角度去提出一種公義、健康、節制、環保及支持小店的精神,並將所有元素加進去成為一種新的飲食習慣。

同時,他們也會支持社區中有需要及有價值的活動。例如他們認識了社區裡有兩個無家者是種芒果的,就嘗試透過項目中食客的奉獻去支持這兩個人的工作,而社區經濟就這樣策動了。隨後,孔維樂又向觀眾展示幾包芒果乾,是從「家家士多」買到的韓國合作社的產品。他指出,關注食品來源以及支持香港本土生產的產品,就可以幫助本地產品製作者繼續為大眾提供不經長途運輸及污染的產品,推動社區經濟。

(記者莫嵐報道)

香港福音盛會2017 發起「1領3」領人赴會

「香港福音盛會2017」於1月21日假尖沙咀聖安得烈堂舉行「領人歸主祈禱大會」,目的是鼓勵各教會及弟兄姊妹領人參加今年底的全港佈道大會。出席活動人數逾六百人。

當天邀請了佈道大會公開場講員李炳光牧師分享信息,李牧師提醒各教會本身的責任就是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傳揚開去,領人歸主,千萬不要將教會變成「俱樂部」,反之,我們要將佈道付諸行動。不佈道的教會就等如一潭死水,保羅説:「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林前9:16)我們已得到神的恩典,我們必須分享,「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9:20)

在領人赴會組組長張啟明牧師帶領下,全場站立一起誦讀「齊心為主傳福音、同領三友得救恩」的口號,正式啟動「1領3」領人赴會行動。大會呼籲各教會的傳道部部長或同工擔任領人大使組長,推動教會弟兄姊妹成為領人大使,積極帶領三友即老友、親友、朋友參加佈道會。大會的推廣工作包括製作「領人錦囊」、展開「3合1培訓」課程及於各教會舉辦「推動佈道主日」。

「香港福音盛會2017」獲得全港各基督教宗派的支持,將於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香港大球場舉行四日七場全港佈道大會,包括四場公開場及三場特別場(中學生場、普通話場及國際場)。

(消息由主辦單位提供)

新媒體教會研討會 訓練門徒跨界服侍

在新媒體興起的年代,教會必須應對時代需要,跨進網絡及手機世界,將信仰帶進去。台灣新生命小組教會過去一直致力於新媒體教會建造,並鼓勵弟兄姊妹進入不同領域跨界服侍。本月初,他們的團隊來港出席由阡陌社區浸信會主辦的「新媒體教會研討會」,分享其理念及見證。

音樂人見證跨界生命

在1月7日晚的復興特會中,一對音樂人夫婦Angus與小倩,上台與會眾分享見證。神祝福這對音樂人的生命,呼召他們過跨界的生活,常常踏出去做人不能做但神帶領完成的事。

小倩過去是台灣某女生樂團的貝斯手,生命裡的唯一目標和夢想就是把音樂做得更好,但組團數年後,她經歷了人生的低潮,樂隊找不到出路,而且出現負債。她變得非常憂鬱,而且患上輕度厭食症。後來神不但醫治了她的身體和心靈,更幫助她開啟新領域。原本只會做音樂的小倩開始學習室內設計,過程中雖然有懷疑和矛盾,但小倩學習不斷禱告依靠神。結果小倩從正常8-9年縮短到兩年成為了專案設計師。

Angus自小在加拿大生活,後來到台灣發展音樂。本來Angus自信滿滿,事實卻是,在台灣基本沒有人喜歡他們的音樂。那時候Angus生活作息已經脫序,晚上開始失眠,直到有位弟兄邀請他去教會。之後,Angus很單純地在教會裡成長,現在他已經是教會裡的區長,牧養著近100人的生命。除此以外,Angus在3年前成為HTC全球行銷總部的創意人員,參與了非常多的創意策略和行銷策劃。同時,Angus的音樂夢也沒有停過,在這7,8年裡,他們的樂團每發行一張專輯都入圍台灣的金曲獎。

神呼召門徒跨界

隨後,大會講員以馬可福音4章:35-41節指出,門徒從被召到被差的關鍵,是門徒經歷了跨界。經文35節一開始講到:耶穌要求門徒渡到那邊去。這裡耶穌的邀請,其實是對門徒跨界的呼召。跨界,其實就是從這邊到那邊:這邊是指門徒被呼召聽講道看耶穌行神蹟的地方;而那邊是指門徒需要面對千萬人需要的地方。當門徒渡到那邊的時候,就遇到了聖經中被鬼附最嚴重的格拉森人。後來門徒甚至還讓死人復活。跨界是神呼召門徒從自然跨入超自然,呼召門徒面對生命的突破,領域的擴充和格局的提升。所以我們不難發現,信仰本來就是要不斷的跨界。而福音的廣傳,也是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世界地極的。可以說,整個基督信仰至今都不斷在跨界。

依靠神突破跨界的考驗

經文36-37節講到,門徒回應耶穌的呼召,踏上了這個旅程,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跨界的考驗——湖上忽然起了暴風。經文特別提到「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這個暴風開始步步緊逼,把彼得這些老練的漁夫們逼到一個快要喪命的臨界點,去真實地面對他們的信仰。聖經告訴我們,跨界與考驗的關係密不可分。就如每個被神呼召的領袖必然遇到考驗。門徒若沒有遇到暴風,他們就以為自己很愛主,但暴風一來,才知道自己信仰的本像。

很多時候,人想要跨界,卻想逃避考驗。那麼,我們的跨界就只是喊口號,我們在迴避真正的信仰及呼召。當我們的生命被逼到底線,不要忘記,神有極大的恩典,耶穌希望我們可以靠著祂跨過去。當我們的信心臨界點突破了,就表示我們生命的器皿被擴充了,我們就可以被主使用更多。風暴很大,但是耶穌與門徒一起在暴風的中心,祂是永不改變的與我們同在的神。

新媒體教會的根基建造

在最後一天的專題研習中,台灣新生命小組教會顧其芸牧師闡述新媒體教會如何建造根基,強調唯有耶穌基督才有資格成為教會的根基。神的福音第一要緊是了解祂的國度,然後就是要悔改,而真正的悔改不只是知道自己有罪,而是要改變。人要靠神的兒子改變裡面的靈,若靈裡沒有改變,就沒法在神的國度中存在。「當你悔改歸向主,祂就使萬物都歸向你。」信仰是一種「不自由的自由」,就是用心靈誠實獻出主權。「當你獻出主權,就會感動神更多地彰顯主權,而祂的主權彰顯,亦會吸引你更多地把自己的主權獻上,這就是教會建造的秘訣﹗」顧牧師說,「在耶穌回來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福音佈道。當得救的人數滿足,讓神的心得到滿足,耶穌基督就會第二次再來。」

顧牧師十分重視門徒訓練,因為主的門徒才有辦法建立教會。國度、教會、永生是同義詞,因為建造教會是神終極的目標。他指出,小組教會是自馬丁路得以來,教會改革的第二波,將教會有形的牆拆掉。若教會小組化,每個小組都是一個教會,而小組長就是牧師。小組的架構是由兩、三個「小家」組成,每個家再由「小家長」帶領下面的二、三個「預備小家長」,他們再帶兩三個慕道者或是初信者。「教會最基本的單位就是兩三個人。」小組以佈道為導向,而建立教會就是為了完成大使命,那麼門徒訓練才有意思。他同時強調聚會的重要,因此要訓練弟兄姊妹在聚會中敬拜,宣講神的話語,並且作權能服侍。教會每個人都是講員、解經家、佈道家。他又提醒,建立教會要很仔細,而接受門訓必須願意謙卑下來服侍,並且台上台下所結的果子必須一致,腳踏實地去建立教會。「不要做消費者,要做個生產者。」最後,顧牧師引用創世紀指,神只是生了阿當、夏娃一次,卻把「生產」的能力給人,因此信徒要做佈道。

(記者莫嵐、陳淑安報道,照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Kingdom LIFE】玩具積木 盛載倍增祝福

砌積木是不少人最愛的童年玩意之一,更有些成年人喜歡收藏積木。用積木來砌出聖經人物,甚至是聖經故事場景,具體傳遞信仰,相信亦會受到許多人歡迎。「Multi-Blessings」創辦人Charlotte,正是利用創意,設計出玩具積木產品,把倍增的祝福帶給別人。

商人的華麗轉身

Charlotte本身從事會計行業,曾有幾年在中國內地工廠工作,並有參與當地教會的聚會及事奉。後返港工作,老闆發掘出Charlotte的營商才能,於是將公司的一部分業務交由她負責。當她接手公司業務後,發現自己原來並不是一個木訥的會計人,是有做生意的頭腦。之後她開始朝著營商方向發展,也越來越認識自己的特質,確信營商是她更有恩賜及感動做的工作。在繼續尋求未來方向時,Charlotte碰巧得知她有一位親戚當時正在做玩具積木生意,而她對這項產品很感興趣。更奇妙的是,Charlotte這個親戚的公司剛好就在她之前返的內地教會附近,而Charlotte當時仍然每星期都返這間教會聚會。所以,每個星期Charlotte都可以從教會走過去親戚的公司商量工作事宜。這真是神的一個奇妙安排,也是神給Charlotte開路的印證。在繼續求問神的心意後,Charlotte就開始踏上創業之旅。

Charlotte公司的名字是「Multi-Blessings」,意思是倍增的祝福,而公司的標誌是用積木砌成的一棵葡萄樹,背後代表了約翰福音15章5節這段經文:「我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 當時Charlotte從神領受了這段經文,就邀請一位設計師設計了這個葡萄樹的標誌。她非常清楚公司的異象,就是要像葡萄樹,希望透過所出的產品去祝福別人。目前Charlotte雖然還在探索的過程中,但她的產品,例如:卡通模型及手機殼等,現在已經進駐了HMV、LOG ON、City Super等大型的連鎖百貨。最新設計的「Christian Blocks」系列的積木模型,有耶穌、彼得、大衛及歌利亞4個角色,分別講述了「耶穌拯救因小信而下沉的彼得」及「大衛靠著神戰勝歌利亞」兩個聖經故事。

神恩典帶領

生產模型首先要設計好不同的圖形及方案,開始時Charlotte用自己很初階的軟件去摸索設計,需要花大量時間去不斷嘗試是否可行。目前Charlotte已經申請了專利的手機殼砌圖版,就是用這樣原始的方法設計出來的。後來,在神的帶領下,Charlotte認識了一些積木設計師,令她在產品設計上的獨特性可以更大發揮了。現在她可以自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設計產品,尋找材料及生產,再推出市場。

獨力開拓一門生意,Charlotte體會到創業的艱辛,但也看見神的細心拖帶與照顧。一款積木模型,其實需要好多不同型號及顏色的積木砌成。現在Charlotte設計出大約60種的積木,如果生產時訂漏了一粒,都會導致產品不能出貨。最近,Charlotte預訂的一批貨未能準時送達,在十萬火急補訂第二批貨時,反而幫助她將所有之前不夠的貨都補足了。感恩之餘,Charlotte也看見神的細心安排及鼓勵!

傳遞家庭連結的核心價值

關於產品的核心價值,Charlotte希望能祝福家庭的連結與同行。Charlotte形容,這個積木是一個打破家庭隔膜的工具,因為產品本身是設計給青少年以上人士玩的,砌的過程會有一些難度,因此在一齊動手砌模型的過程中,一家人需要互相配合去完成,家人之間的對話及連結就可以很自然地發生了。配搭過程中,也能看見每人的長處及不足,大家可以互相鼓勵及補足。完成的模型成為一個擺設,也是家庭裡的一個提醒,這是一家人合力完成的作品。

最令Charlotte感恩的是,自己的家庭首先成為被祝福對象。因為家庭問題,Charlotte從小就非常獨立,與父母的關係疏離。但在創業期間,Charlotte看見媽媽對她的愛及關心,連續幾個通宵幫助她安排出貨,細心安排各樣事情,這都是出乎Charlotte意料的。因為剛開始創業,Charlotte只是顧著往前衝,並不知道創業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及後發現工作量遠超過她的預計,家人就成了她事業的最大支持,常常主動來幫忙。以前Charlotte既獨立也有能力,一直認為是自己在照顧家人,但現在卻反過來,被家人是細微地去照顧,發現原來媽媽一直非常的關心及支持自己。Charlotte覺得非常感恩:「原本我想透過這個產品去祝福他人,但我卻是首先被祝福的那個。」

(記者莫嵐報道)(受訪者提供相片)

 

現有少量現貨可供讀者以優惠價訂購,詳情請查詢:

電話:2235 5223

電郵:pr@kingdommin.org

[國度觀點] 香港教會老齡化 改變從聆聽開始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節前後,在社交媒體上出現很多針對教會問題的討論,前瞻總是從反思開始。歷史上沒有一個時期,教會是沒有問題的,出現問題並非不正常,但問題若持續下去而沒有解決,便會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漸漸演變成危機。教會當前面對的危機,其中之一是領導層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會眾整體上老齡化,日漸失去活力。

根據2014年教會普查數據,香港的15-24歲信徒人口佔會眾總人口的12.8%,略高於香港相同年齡階層佔總人口比率11.5%,香港本身也是正邁向高齡社會。普查也反映教會對青少年事工的關注,最大的關注是導師不足,其次是青少年信徒流失。雖然對青少年流失現象有反思,並提出一些因素,但普查的目標對象只是教會,所得的資料和數據來自教會,即是說,研究範圍限於教會。若然深入剖析青少年流失現象,研究範圍便應該擴大至社會層面,題目可包括探討香港青少年對教會、基督教、甚至是宗教的觀念。

然而社會研究的成本很高,教會未必有資金投放在大規模的研究項目上。正如處理人際關係一樣,化解問題始於聆聽,教會領袖可以親身進入社區,透過觀察、交談、訪談、記錄等,聆聽青少年的心聲,這是今天就可以起動的工作。從教會領袖角度看青少年流失問題的聚會已有很多,但給予青少年表達心聲的渠道相對較少。我們是被差遣到世界去,「去」是耶穌給教會的大使命的「特質」,與其坐著反思問題,不如動身進入人群中,用心聆聽,真誠回應。生命影響生命,不是在研討會裡發生的,而是在人與人的真實接觸中,這才是道成肉身的見證方式。

面對腦退化症 輕鬆相信神憐憫

台北靈糧堂及喜樂家族基金會執行長潘秀霞牧師於1月6日來港舉辦「與失智共舞」座談會,分享多年來照顧患腦退化症母親的經歷,並如何在神的恩典之中,以愛和尊重善待患病的母親。

潘秀霞牧師發現,失智症並不可怕,而是因無知而錯誤的對待才可怕。她聽說過一些人以為失智症是精神病,把患者關在家裡,且嫌棄她。「你不可以羞辱她,要誇張地鼓勵她。如果身為家人都嫌棄和不尊重她,誰會去珍惜她?」她鼓勵病人的照顧者要放鬆,因為「放輕鬆就有智慧,緊張只會憂慮」。她一路走來的秘訣就是相信「神的憐憫永不斷絕」。每天早上,她都會播放詩歌給自己和母親聽。當家人能夠用愛說出四個「道」:道歉、道愛、道謝和道別,就會經歷神的恩典。

面對正在冒起的早發性失智症,台灣失智症協會開始建立「瑞智學堂」,提供早發性失智家庭多元服務。他們希望建立一個友善安全的環境,符合年輕病患對空間的需要,也讓不同的家庭互相扶持。潘牧師發現香港的教會及社會上對失智症仍然缺乏支援,建議我們仿傚台灣友善社區的概念。

(記者林暐皓報道)

第五屆關懷貧窮日 關注年長拾荒者權益

新福事工協會轄下之「關懷貧窮學校」於1月14日舉行「第五屆關懷貧窮日」,在本港十一個區域進行關懷環保先鋒的行動。行動除了認識環保先鋒,亦即環保回收工作者,俗稱「拾荒者」這個群體外,更希望以一個整全的角度去認識環保回收工業的狀況。當日除了關懷行動,更為環保工業及年長拾荒者發聲,收集參與者對這行業的看見及接觸環保先鋒的感受,並完成有關他們生活狀況的問卷調查,期望在未來有更多資料為他們爭取權益及表達訴求。

300位參與者於各區主動協助整理紙皮的工序,從過程中認識及進入環保先鋒的生活,感受他們的處境狀況,了解他們在社會有否被忽視其工作性質的重要及其工作環境的安全性。同時更為環保先鋒進行授勳儀式,頒發環保先鋒勳章。活動引發思考對基層勞動群體應有尊重和恢復其尊嚴及社會地位,帶動關注環保工業前景及老齡人口的福利保障。

主辦單位指,在行動中不是幫助環保先鋒,只是用了一天幾小時的時間去體驗感受他們的處境,並付出些少時間和勞力去分擔他們這天的工作,實際上對他們幫助不大。不過,重點在於今天的這一個開始,你能夠學習欣賞及肯定他們,體會及經驗他們的生活,這是一種謙卑的學習,藉此引導大家明白及從行動中塑造一種關懷的「態度」,而不是「行為」。行動的核心在於將平等尊重,恢復尊嚴的想法及價值觀「內化」到你的生命裡,而你亦以虛己的情操將愛與關懷化作與他們同行的行動。

(資訊由主辦單位提供)

時代變遷中 活出慈愛生命

進入2017,回望過去一年,無論是本地或是世界都充滿動盪不安,時局變化莫測,令人無所適從。的而且確,在時代變遷中的某些時刻,神似乎像是缺席了。在這些景況中,基督徒又如何藉著聖經信息的鼓勵,繼續信靠神,並且活出非凡的真信仰呢?

美國三一神學院舊約與閃族語言教授馬格里博士於12月底訪港,主講以「時代變遷中的真信仰」為題的聖經神學講座,分享如何以方法論研讀路得記,從該書卷中的各人物之平凡生命中,實現出非凡的、活出慈愛的真信仰。

神「缺席」卻仍然「同在」

馬格里首先強調,貼近及理解聖經所想要表達的信息之重要。他解釋,我們怎樣形容神是十分要緊的,因這將影響我們的行事為人。神透過創造、話語,甚至是耶穌基督去啟示祂自己,以至我們能明白祂,然而我們的理解與知識始終有限,不能完完全全知道神的偉大、良善及能力。若然我們將神的任何屬性誇大地表達,將會不準確地呈現神。

馬格里接著指出,神的同在是不容置疑的,但找出神「缺席」的經文能助我們理解聖經作者所要表達的。整個世界都是伏在全能的神之下,而聖經中對神說話、行事的描述都是一致的。然而,基督徒必須了解兩個並存的概念﹕第一、神知道所有事,存在於任何地方,會主動在祂的創造中間行事,甚至會內住於人裡面;第二,神同時亦是超然而獨立於一切之上,跟大自然與人類歷史獨立分開,超越於其上。

在舊約故事中,神跟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有三種不同的敘事方法。第一種敘事中,神的行動及介入會清楚地被闡明,例如在創世記39:1-6中提到,約瑟在埃及官員家中服侍,因「神的同在」而凡事順利。聖經作者於此處直接指出神的同在,以及神如何對事件發展產生驅動性的影響。這種敘事方式,在舊約聖經中應用頻率最高。

第二種敘事中,神是「缺席」的,但其「同在」卻隱含在故事中。例如在以斯帖記中並沒提及神主動做了一些甚麼,亦沒有任何角色提及神的旨意或作為。即使在四章14節中,末底改對以斯帖說﹕「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當中也沒有提及那「拯救」是來自誰的。然而,馬格里分析指,以斯帖記作者以相對的手法記述災難事件與完全相反的結果,就是「轉憂為喜,轉悲為樂」(斯9:22),由受害到「反倒」轄制了仇敵,隱含了神仍然主導歷史的意思。作者之所以不直接記載神的動作,乃是希望指出人的行動亦有其重要性,明白人本身在歷史旅程中的責任。同時,人若信靠神,就能以更闊角度理解歷史,期望別人所不期望的結果。

 

活出慈愛的非凡生命

第三種敘事中,神好像沒做任何事情,也沒有介入其中。在路得記,作者只記述神主動做了兩件事﹕第一,就是故事開始之初,拿俄米聽聞「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得1:6);第二,就是波阿斯娶了路得為妻後,耶和華使路得懷孕生了一個兒子(得4:13)。整個路得記中,神做了這兩件只有祂才能做到的事,而其餘所有的敘述,都是由其他角色的言語、行動來驅動故事發展。過去,不少學者嘗試在路得記中尋找更多「神的作為」,但馬格里卻認為,作者既然選擇如此敘事,必定是想讀者將注意力集中在故事角色的行為,也就是人類如何作為中介,使其他人從其身上看見神的屬性。

透過路得記的人物,馬格里觀察到「慈愛」的轉化能力。慈愛本身是神的屬性,而神希望藉著我們活出這種特質,讓人經歷祂的慈愛。平凡的生命要是活出了慈愛,就能令另一個人的人生變得更好,甚至可以改變歷史,正如路得、拿俄米、波阿斯一樣,因著他們的慈愛行動,成就了耶穌的家譜。他又指出,慈愛是一種看得見的特質,是神想在我們待人接物之中看見的特性。

路得、拿俄米、波阿斯的言語、行動都是為了別人著想,以他人的好處為行動的動機。即使在自身條件不佳的情況下,仍不惜付上代價,活出慈愛的生命。例如﹕拿俄米不怕失去依靠,勸媳婦離開自己尋求更安穩生活;路得為照顧婆婆而毅然踏入異鄉;波阿斯甘冒財政上的危險,為路得與拿俄米贖回土地。客觀的環境沒有阻礙他們活出慈愛生命,最終卻成為別人的祝福。他們之間以慈愛建立的關係,外人也許看為負擔,最後卻成了不能逆轉的資產。故事中每個人都彼此需要,像是其中一塊拼圖般,是對方解決問題的答案。因此,活出慈愛的生命,就是彰顯出神偉大拯救之其中一個實質元素,而慈愛的行為亦能使其他人因而對神產生讚美。

最後,馬格里指出,活出慈愛的生命,的確沒有保證能有回報,而這對今日神的子民來說,或者比較難以理解,皆因受到消費文化影響,每個人在付出代價時,都會計算回報。然而,人在活出神的屬性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沒有任何藉口可以讓我們不去實踐慈愛的生命,且並不是間中有熱情、有勇氣在單一事件上實踐,而是在每天、每刻都要為神的榮耀如此活著。

(記者陳淑安報道)

【Kingdom LIFE】觀塘海濱聖誕活動 將福音帶入社區

以往不少教會都會趁`節舉辦佈道會,或上街唱詩佈佳音。近年,除了上述傳統佈道方法外,許多教會亦會花盡心思,設計更多樣化的活動接觸社區人士。在剛過去的聖誕節,兩個不同的教會群體,不約而同在觀塘海濱公園舉辦活動,先後將歡樂及聖誕信息帶給人群。

家信教會——親子嘉年華

聖誕假期是不少家庭的親子日,適合一家大小參與的聖誕嘉年華必定能吸引許多父母帶同子女參加。12月24日,家信教會於觀塘海濱公園舉行嘉年華和音樂會外展。活動由下午3時開始,當中包括免費的兒童攤位遊戲、小食和其他為家庭而設的免費活動。

其後,大會舉行了兩個音樂會,家信教會敬拜隊在燈光、雪和煙霧的配合下熱烈的彈奏了「Carol of the Bells」。為了吸引年輕人和家庭,莎敏牧師在美麗的冬季佈置下穿上電影「冰雪奇緣」中愛莎的服裝並唱出「Let It Go」。

krt_305-14

聖誕歌曲和絃目的燈光表演過後,大會透過一齣精彩的話劇,生動地展現了今日香港人所面對的挑戰及癮好的捆綁,並帶出福音的信息。很多人看完話劇後,都回應了史提夫牧師的禱告呼召,邀請耶穌成為他們的救主。

透過今次的活動,史提夫牧師領受的異象不單是邀請人們來到教會,而是把福音帶到人群當中。據估計,當日大約有8,000人次出席,是次活動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及效果。

 

東九龍教會——青少年市集

因應近年市集及即興表演等文化創意活動在年青人當中深受歡迎,東九龍教牧同工團契在12月25日當晚籌辦的「聖誕Live‧集」於觀塘海濱公園反轉天橋底一號場舉行,吸引眾多來自不同教會及群體的中學生及年青人熱烈回應。本次活動除了有不同的中學生樂隊輪番上場演出,及設有攤位遊戲供參與者玩樂,中間時段也安排了詩歌敬拜及聖誕信息分享。當晚除了大部分參加者是學生,活動的工作人員也是由學生自己負責,整個活動不但氣氛活躍而且秩序良好。

活動聯絡人賴奕純指出,本次活動由東九龍教牧同工團契轄下的東九青少年轉化團隊籌辦,從去年的聖誕Band Show(樂隊演出)延續至今年聖誕的市集,當中除了樂隊演出還加入攤位遊戲,以嘉年華形式吸引年青人來參加,同時為年青人提供一個平台去發揮自己的恩賜及才能。今年的市集除了有東九龍7間教會共同組織,也有5間學校及教育機構的學生參與演出。當晚活動共有800人次出席,高峰時間大約有400人,大會也安排了即場佈道隊,共向大約60位年青人面對面分享了福音,而佈道隊的8位工作人員全部都是年青人,牧者同工只是負責現場指導。

對於現時不少人覺得青少年工作難做,賴奕純認為,今時今日的青少年不是需要別人告訴他們什麼是真理,而是要親身經歷信仰的真實。無論是在學校還是社會活動,如他們經歷到神的真實,自然就會告訴他們的同學朋友,發揮巨大的同輩影響力。再者,年青人容易覺得孤單,受家庭、學業影響而覺得自己不夠好及沒有自信,所以群體的支持十分重要,能讓他們知道身邊有人一起同行及面對。因此,青少年轉化團隊舉辦聖誕市集等活動,一方面向年青人傳揚福音,另一方面更是要凝聚不同教會的年青人,願意被神興起作工,成為一支年輕的屬靈軍隊,自己推動青少年事工。對於明年的計劃,青少年轉化團隊期望日後的聖誕市集由已參與過的核心年青人主導及組織,而牧者同工只做背後支援工作。

(記者莫嵐報道、家信教會提供消息)

以航假期十周年分享會 剖釋猶太人信耶穌障礙

以航假期十年來帶領近五千人踏足聖地。為慶祝成立十周年,以航假期於12月19日在黃埔宣道小學舉行感恩分享會,邀請資深導遊王清儀女士及猶太人牧師撒母耳分享。撒母耳指出以色列的重要及猶太人接受耶穌的四大障礙,值得大家反思。

撒母耳提到亞伯拉罕的約,是無條件的。在以色列亡國以先,神已經應許說:「我必從各國收取你們,從列邦聚集你們,引導你們歸回本地。」(結 36:24)因此現在以色列復國,猶太人歸回就是亞伯拉罕之約的實現。撒母耳邀請大家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詩 122:6),又要安慰以色列的子民(賽 40:1-2),因為兩者都是神要求其他人為以色列做的。

以色列現在有一萬五千至二萬名彌賽亞信徒,但普遍的猶太人仍未接受耶穌基督是彌賽亞,撒母耳認為他們面對四大障礙。第一個障礙是猶太人與教會的歷史。猶太人歷史上多次受苦,不少更是出於基督教名義。他們會問,若耶穌是彌賽亞,和平在哪裡?其次,猶太人很難接受一個「受苦的彌賽亞」。聖經中的拉比、門徒和施洗約翰都認為彌賽亞要作王,將猶太人從羅馬統治中解救出來。猶太教拉比認為彌賽亞會在聖殿被毀前來到,但現在聖殿已被毀,令他們很疑惑。撒母耳指出:「受苦的彌賽亞已在舊約出現,要以舊約解答猶太人的疑問。」創世記提到,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創 49:10)細羅就是彌賽亞的另一個稱呼。以賽亞書53章也提到彌賽亞會受苦,成為完美的祭物。

另外第三個障礙,也是最大的,就是他們不能理解神的道如何成為肉身。撒母耳說:「神的話成為人,不是新約的概念!」舊約中每一次神的使者與人相遇,都是稱為遇到「神的話」。最後一個障礙是「蒙恩得救」。猶太人要爬「公義的梯」,才可得神的喜悅。他們會問:「為何你什麼都不用做,神竟然要為你做事?」撒母耳說:「沒有人能夠做到神的公義標準。反倒因神赦免我,我願意走在神的路上。」

(記者林暐皓報道)

教會普查分區研究 走進社區 活出使命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下稱「教新」)出版之《2014香港教會普查》為教會發展策略提供參考,而最近教新更將結果整理及分析成分區研究報告,於月初舉行之「走進社區的堂會──教會普查分區研究(2016年版)」交流會中,向教牧及機構同工分享。教新總幹事胡志偉牧師相信,透過認識所屬區域的特點,可協助堂會制定適切的使命對策,接觸社區。

尋問社區服事界線

教新執行幹事梁國全提出,教會是使命群體,要與外面世界連結。這不單是教牧或宣教士的責任,而是所有基督徒的職責。「教會須要尋問自己在社區的服事界線在哪裡。」他建議當堂會審視與社區的關係時,可以從以下6條問題開始:一、會眾對現時外展事工有何看法;二、外展事工是否太多或重覆;三、社區有何需要;四、有沒有機構可合作;五、如何鼓勵會眾參與;六、如何使每一個人都有份。他指出,一間教會只須半年,就足以走遍所座落的整個區域。「我們要在現實中尋找理想,好像耶穌在人群中動了慈心。」唯有「落區」印證,對社區的理解才會具體和「不離地」。

教新同工劉梓濠首先講解中西區。該區堂會歷史久遠,500人以上堂會比例較多。因人口老化,中西區未來人口會減少,但教會的人口老化問題將比其所在地區更嚴重。至2024年,中西區的總撫養比率為全港第2高,在職人士壓力將更大。雖然中西區入息為全港最高,但貧富差距卻是全港第2高,草根階層容易被忽視,然而區堂會在社關、扶貧及新來港事工方面亦有相當進展。

建立長期同行關係

其後,香港西區潮語浸信會(西潮浸)堂主任蔡宗正牧師分享他們的社區服事。從過往經驗中,他們歸納出3個重點:一、要去到社區當中;二、要建立長期關係;三、目標要清晰,就是傳福音。首先,他們與堅尼地城一間有名的酒家建立長期的同行關係,甚至連一般人認為不可能信主的廚房部員工也有突破。另外,他們也有採訪安老院。「我們不是想這些老人家做會友,而是想他們信主,這是人生最後一站最重要的。」西潮浸亦到展能中心舉辦活動,後來也舉辦了「平安夜福音晚宴」,邀請他們到堂會中,結果多人決志信主。最後,由於西潮浸在港大附近,他們最近開放場地讓內地生上廣東話班,找機會與他們分享福音。蔡指出,西潮浸參與的嘉年華中,最多人排隊的攤位竟然是傳福音的攤位,所以教會要去,不要再等待。

教新同工接著解說深水埗區的社區數據。深水埗的堂會在商住兩用樓宇的比率為全港最高。過去5年崇拜人數跌幅較大,女性會眾佔會眾64%,為全港第2高。會眾的年齡分佈比社區人口年輕。住戶入息為全港最低,貧富差距較細。未來5年將會有至少3萬人入住該區新建成的公屋。該區堂會積極服事社區,但崇拜人數並無明顯改善。

教會應設立社區幹事

中華基督教會長沙灣基道堂主任鄧達强牧師表示,他們在最近十多年才想到要做社區工作。「教會不要困在四面牆內,要真正走入社區。」當時,基道堂設立了社區部,與禧福協會一同展開在順寧道街市的事工,另外一位姊妹也在所住屋邨建立了聚會點,開拓無牆教會。鄧建議:「教會應設立社區幹事職位。」基道堂社區幹事陳志慈指,教會曾與社區飯堂、安老院及託管中心合作,他們亦與區內學校開辦家長事工及學生小組,在周末為區內兒童辦英文班。陳舉出幾項有效走進社區的方法,包括在祈禱會動員,邀請會眾繪畫社區地圖,舉辦節日活動,又以祝福行動去到社區當中。她強調,祈禱求問神很重要,又要持續穩定地接觸人,並要安排跟進。

(左起:劉梓濠、梁國全、蔡宗正、鄧達强、胡志偉)
(左起:劉梓濠、梁國全、蔡宗正、鄧達强、胡志偉)

禱告等候神開門

在問答環節上,有與會者問到怎樣可以打破堂會觀。蔡牧師回應說:「不要大聲疾呼,要禱告及嘗試實行。」教會起初可能不習慣,但嘗試一兩次之後,執事和會眾漸漸習慣和改變,牧師也要多宣傳所做的社區工作。弟兄姊妹若有心志,但教牧不支持或資源不足時,要禱告等候神的帶領和開門。很多社區工作不須要太多花費或人手,弟兄姊妹可嘗試帶頭,等待教會遮蓋。另外有人問及若教會沒有地區工作的專業,憑什麼做社區工作。鄧則回應說,教會要做的是建立長期的社區關係網,向「和睦之城」的目標進發,這須要有定時定點的委身。胡志偉牧師表示,教會可以從人群、地區、興趣、工業及族裔等分類去發現社區的服事對象。面對傳福音和社區需要的拉鋸,蔡牧師認為:「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法只有神的拯救。」

教新已完成18區分區研究報告及網上電子版,協助各區教會制定合適的社區策略。

(記者林暐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