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薩斯先知甘保羅逝世

一代神國將領甘保羅(Paul Cain)2月12日逝世,享年89歲。根據甘保羅的事工網站資料,他在76年前開始服事,行過許多神蹟奇事和醫治。

甘保羅是1940年間的醫治復興運動中最年輕的講員。他跟同期的葛培理(Billy Graham)和奧羅爾羅伯茨(Oral Roberts)一樣,在大帳篷裡領會。他有出眾的預言恩賜,常常從群眾中召人出來,並詳細地述說他們的生命的事情,如地址、孩子的生日及同事的姓名等等。

到了1950年間,甘保羅到各國服事,他在瑞士和德國舉辦的帳篷特會吸引了多達30,000人參與,但知名度卻導致他出現不道德的生活方式。他持續同性戀和酗酒的行為一段長時間,並沒有再公開事奉。

直到1980年間,甘保羅與鮑勃•瓊斯(Bob Jones)訓練出稱為堪薩斯先知群的領袖,如約翰.保羅.傑克遜(John Paul Jackson)、吉姆.歌耳(Jim W. Goll)等等。他們影響了葡萄園教會運動,陳仲輝牧師、劉竹村牧師、郭美江牧師,甚至台北以琳書房,都出自這股水流。他又與鮑勃•瓊斯一起幫助畢邁可(Mike Bickle)建立堪薩斯市團契。

2005年,甘保羅在自己的公開道歉信中說:「我現在要承認以下事情:長久以來,我都在同性戀和酗酒中掙扎。我當時應該立刻認罪,但我卻否認真相,我為此道歉……」雷克.喬納(Rick Joyner)、畢邁可及傑克.戴雅(Jack Deere)當時曾公開指責他,並要求他參與一個恢復旅程。他們又為「看見甘保羅生命的問題的同時,仍然支持他的事工」道歉。

他的屬靈遺產之一是他對將臨復興的異象,他曾預言:「將有一種比潮汐更大的東西——一場巨大的屬靈地震來到……神將再次震動地……祂的榮耀將會被揭示。一個「沒有面孔」(Faceless)的一代……人數眾多……有報導會說整個世界都在為耶穌瘋狂……體育場館充斥著滿溢的復活和醫治的神蹟。」

甘保羅在事工網站說:「我堅信,神正在教會內和教會間做一些美妙的事情。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很高興聽到有如此多的教會正在成長並經歷了神聖靈的澆灌。預言服事帶來很大的鼓勵,特別是在逆境中。」他又說:「神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呼召我們,行在聖靈的大能中,以基督的義行出清潔的行為,並且教會會更加合一地執行使命。」

甘保羅又指出聖言與瑞碼(rhema)同樣重要:「我深信,神在今天和世世代代向祂的子民所說的最有力的方式,就是通過聖靈感動,無誤和不變的聖經。而當你看到今天神的教會時,很明顯預言的恩賜已在教會中得到恢復,預言是神與子民自然的溝通方式。我們要有智慧地將每一個啟示或預言與神永恆話語作對照。」

(來源:甘保羅事工網站God TVCharisma News,2019年2月12至13日,Vasco Lam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讓先知恩賜在神的教會廣被恢復的同時,也提醒我們要活出聖潔生命。

國際基督徒猶太人團契 創會主席埃克斯坦逝世

國際基督徒猶太人團契(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of Christians and Jews,IFCJ)創會主席埃克斯坦(Yechiel Eckstein)2月6日突然病逝,終年67歲。

組織發布訃聞悼念埃克斯坦。訃聞說,埃克斯坦是具遠見的領袖、拉比、朋友及同工。他是基督教和猶太人群體中的偉人,時刻協助以色列和猶太人。他締結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友誼,功績永垂不朽。

埃克斯坦在1983年創立IFCJ,畢生致力幫助低收入的以色列家庭和大屠殺倖存者,建立以色列國和猶太民族。組織多年來籌得超過14億美元善款,當中主要來自美國福音派基督徒。他們協助以色列境內的新移民,提供就業指導,兒童保育解決方案以及向有需要的人的提供協助。在他離世前的四年間,他協助了來自31個國家遭受經濟困難、迫逼及恐怖生活環境的一萬七千多人移民到以色列。2003年,組織更被當地報章Ha’aretz列為國內第二大慈善機構。

以色列總統里夫林發文告表揚埃克斯坦在人道工作的貢獻,稱他為「偉人、偉大的猶太人、偉大的猶太復國主義者。」總理內塔尼亞胡讚揚他「努力為以色列人民求福祉,強化基督徒群體與以色列的關係。他是一個祝福。」

喪禮在2月7日舉行,數以千計人士及名人前來吊唁。其女兒讚揚他對家庭、國家及工作忠心奉獻。她說:「你畢生為他人謀幸福,雙手不住地作善工。你永遠受人頌揚。」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 Jerusalem Post,2019年2月7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為埃克斯坦的貢獻感恩,願更多以行動支持猶太人的基督徒興起。

香港大部分信徒沒有固定聚會 新護教學以行動彰顯神

近期有調查報告指出,香港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口與恆常參與教會聚會的人數有很大落差,代表大部分基督徒都沒有固定參與教會聚會。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於126日舉行主題為「相信但不相干?」的首次轉化實踐研討會,盼望透過公佈「留堂會、離堂會」問卷調查的研究結果,本地和海外學者的主題講座,探討信徒群體如何在公共空間中表達自己和信仰。聚會在伯特利神學院舉行,超過100人與會。

「留堂會、離堂會」研究結果

根據2014年的香港基督教教會普查,參與崇拜的基督徒約佔香港人口4.6%。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收集由2006年至2018年出版的香港學術研究文章當中有宗教數據的47份作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得出香港基督徒 (不包括天主教徒)比例約為20.4%至29.3%,顯示香港不少基督徒沒有穩定的教會生活(表一)。為了解香港基督徒的信仰狀態和經歷,柏祺去年進行了「留堂會、離堂會」研究,結果由中心總監陳敏斯博士發表。柏祺在2018年10月至12月間透過網上問卷訪問了2400多人,當中接近九成是基督徒,女性佔六成。研究報告以參與教會聚會穩定程度分為3個組別:1、恆常返教會(約78%);2、自稱沒有穩定教會聚會(不穩定,約12%);3、自稱過去六個月沒有參加教會聚會(離堂會,約8%)。研究收集三方面的資訊,包括信仰成熟度、表達信仰的方式及參加教會聚會與否的原因。

表一:香港基督徒人口及教會生活比率

組別 比例
香港基督徒 (不包括天主教徒) 20.4% – 29.3%
參與崇拜的基督徒 4.6%
沒有穩定教會生活的基督徒 15.8 – 24.7%
.陳敏斯博士 (Photo Credits: Simon Lau)

研究使用「信仰成熟量度表」,檢視三個組別與神及與人的關係。結果顯示,恆常返教會較另外兩組分數為高,而與神的關係比與人差距較大。與神關係的分數越高,越大機會穩定返教會,與人關係跟會否返教會則沒有因果關係。研究又探討各組別表達信仰的方式怎樣影響信仰成熟度(表二)。恆常組別中,頭三位最能預測與神關係的分數的方式是與非信徒談論耶穌、祈禱及默想;不穩定組別三大因素是祈禱、與非信徒談論耶穌及寫日記或屬靈筆記;離堂會的則是祈禱、讀經及花時間在大自然反思。與人關係中,三個組別中,有參與義工服事及與非信徒談論耶穌的人信仰成熟度較高。

表二:最能預測向神信仰成熟度的信仰表達的方式

恆常 不穩定 離堂會
1. 與非信徒談論耶穌 1. 祈禱 1. 祈禱
2. 祈禱 2. 與非信徒談論耶穌 2. 讀經
3. 默想 3. 寫日記或屬靈筆記 3. 花時間在大自然反思

研究又問到不穩定及離堂會組別不再參加教會聚會的原因,最主要的四項是:1、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2、不喜歡的文化或制度;3、找不到適合的教會;4、教會與我生活脫節(表三)。而值得留意,問及離堂會者將來會否考慮重返教會聚會,43%表示會,52%表示不確定,代表很多人仍會考慮。至於參加教會聚會的原因,三個組別大部分人都表示最重要是「讓我可以更親近神」,其次是讓我在困難和憂傷中得安慰、講道對我有幫助及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表四)。表達方式方面,越願意參與小組、參與聖餐及奉獻的人越大機會穩定返教會;原因方面,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讓我可以更親近神及讓我的孩子可以有道德基礎是穩定返教會的主因。

表三:不穩定及離堂會者不再參加教會聚會的四大原因

不穩定 離堂會
1.      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 (43%) 1. 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 (51%)
2.      找不到適合我的教會 (38%) 2. 不喜歡教會的文化 (51%)
3.      太忙碌 (36%) 3. 不喜歡教會的制度 (45%)
4.      不喜歡教會的文化 (36%) 4. 教會與我生活脫節 (45%)

表四:所有組別參加教會聚會的四大原因

1.      讓我可以更親近神 ~85%
2.      讓我在困難和憂傷中得安慰 ~65%
3.      講道對我有幫助 ~60%
4.      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 ~55%

以行動實踐新護教學

.葛霖教授(Professor Elaine Graham)(Photo Credits: Simon Lau)

英國實踐神學家,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Chester)的葛霖教授(Elaine Graham)隨後以「不需要道歉的護教學—在受宗教困擾的世界裡述說神」為題,向與會者分享信息。葛霖認為,在「後世俗」的世代,西方主流制度化的基督教正在萎縮,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口正在上升,七成16至22歲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是無神論者。對宗教的懷疑和反對越來越明顯,有人更認為宗教是社會的毒藥。然而,不少信徒卻開始更多參與在教育及政治等層面,展現信仰。葛霖表示:「信仰群體有需要實踐新的護教學,向當今文化述說神。」

葛霖指出,初代的基督教護教學,扎根於「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向對宗教、哲學、政治感到好奇的一群,嘗試以他們的角度,通過對話來推廣福音。時而勢易,現今護教學著重提供資訊,為教義爭辯到底,叫人信主,並證明基督教的優越。她說:「這樣違背了本身為引起討論的原意,未能展現福音對個人的力量,一味指向教條。」她認為是時候回歸到早期護教者的精神,重視三位一體的神救贖所有受造物,不單是個人得救或教會增長。

葛霖倡議一種以信心的行動為前提的「新護教學」,基督徒可作出三重回應:第一、經過神學反思和辨識,嘗試參與神在世上的工作,「找出聖靈在做什麼,並參與其中」。第二、要作主的門徒,以實踐和行動展現神的愛。第三、要言行合一,以行動彰顯神在世界之中。這是公共神學的呈現,透過對話與行動,衍生智慧和異象。她引述David Bosch的話提醒教會:「行動但沒有話語是愚昧,說話但沒有行動是空泛。」

最後,她以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點出護教真正的問題是:「誰是我的鄰舍?」富有的年輕人關心個人的得救和永生,耶穌卻指出神重視人與自己、他人和神有良好的關係。因此,最重要的不是信仰,更不是個人得救,而是所有人都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

 

(記者林暐皓報導)

美青少年停止參加聚會五大原因 中學信仰基礎無助停留教會

美國LifeWay Research最近公布研究結果,分析年輕人步入成年後停止返教會的原因。近七成18至22歲青少年升上大學後,至少一年沒再返教會。

研究發現,青少年的流失率隨年齡而增加。接近七成17歲的青少年恆常返教會至少一年;到達20歲時,只有三分一人每月繼續返教會至少兩次或以上。接近九成多停止返教會的青少年表示,生活狀況轉變是導致他們離開教會的主因。導致青少年離開教會的五個常見原因包括:升上大學因而停止聚會;教會會友經常論斷或表現偽善;感覺不到自己和教會會友有聯繫;在政治或社會議題上立場和教會有分歧,以及工作原因。

LifeWay Research總監Scott McConnell表示,和十年前同類調查相比,教會青少年信徒流失的比率沒有眀顯惡化。年輕人離開教會的原因大多反映了個人優次的轉移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即使教會通過話語和行動忠實地傳達了他們的信仰,並不代表每個參加的青少年都會接受或優先考慮這些信念。

LifeWay學生佈道總監Ben Trueblood表示,不返教會的年輕人不是由於內心苦毒、大學無神論者的影響或決定放棄信仰。七成離開教會的人表示他們的離開並不是故意的決定。他說:「那些青少年進入新的生活階段後,過去教會經歷或信仰基礎完全不能驅使他們尋求與當地教會的聯繫。他們在教堂活動的時間完全被其他事情取而代之。

Trueblood認為,教會應盡早連結學生事工,與升上大學的青少年一開始就保持聯繫。他還斷言:「在很多地方,大學是一個被遺忘、資源不足的事工領域。教會重點放在兒童、中學生身上,然後不再關心,直到他們進入年輕家庭階段。 這情況需要改變!

 

(來源:LifeWay Research,2019年1月15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教會更多與大學生及職青事工合作。

Lady Gaga譴責基督教學校 持守聖經婚姻價值為歧視

美國歌手兼演員Lady Gaga一月中在拉斯維加斯的音樂會中,和應最近主流媒體對基督教私立學校的攻擊,譴責副總統彭斯是基督教「最差勁的代表」。她又聲稱自己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但他們兩夫婦不是,因為他們支持聖經一男一女的婚姻。

Lady Gaga說:「彭斯認為他的妻子在一所禁止LGBTQ(同志文化)的學校工作是可以接受的,你錯了。你說人們不應該歧視基督教;你就是基督徒之中最差勁的代表。我是一個女基督徒,我對基督教的了解是我們不應該存任何偏見,每個人都是受到歡迎的。所以彭斯先生你應感到羞恥。」

自彭斯夫人早前宣布她將在一所支持關於聖經婚姻價值觀的私立基督教學校任教藝術後,Lady Gaga成為攻擊彭斯一家的眾多聲音之一。學校要求學生和教師宣認自己是基督徒,並且會根據基督教信仰行事,即使是在性取向方面。

有批評認為該政策是對LGBTQ社群的公開敵意,但這其實是全國許多基督教學校和學院的共同政策,要求學生過合乎聖經的生活。Lady Gaga將左翼的攻擊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說聖經對婚姻的看法是與「基督教」對立的。

副總統彭斯出來捍衛他的信仰和妻子:「我和我的妻子⋯⋯已經習慣了批評⋯⋯看到大型新聞機構攻擊基督教教育,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冒犯的⋯⋯美國這種對基督教教育的批評應該停止。」

葛福臨牧師亦在臉書回應評論:「作為基督徒,跟隨基督就是遵循神聖言的教導。 聖經清楚地表明,同性戀是一種罪—跟許多其他罪一樣—並且他們都有工價。 我們要靠著祂的話語來過生活。規則由祂制定,不是我們;祂定義什麼是罪,出於祂的愛和憐憫,祂為所有的罪提供了救贖,就是通過悔改和相信祂的兒子,耶穌基督。」

 

(來源:CBN,2019年1月22日,Vasco Lam編譯報導)

禱告:基督教學校繼續為神建立一群分別為聖的下一代。

坎特伯里大主教談方言操練 籲信徒為宣教合一禱告

英國聖公會坎特伯里大主教賈斯汀‧韋爾比 (Justin Welby)表示,他會每日在自己的禱告生活和日常操練中以方言禱告。他又尋求別人向自己發出知識的言語和預言,從而得到鼓勵。

大主教接受基督教電台Premier的訪問,對於自己經常進行這些被部分人視為「靈恩」的屬靈操練,他認為將「靈恩」歸類為教會內的一個族群是危險的,因為所有基督徒都要被聖靈充滿,從這個角度看,每個基督徒都是靈恩的,而禱告、抹油和按手醫治都是教會傳統 。他又打趣道,無須以唱歌跳舞來宣揚以方言禱告一事,而且由於他大清早就禱告,即使用方言禱告也通常不會有什麼狂熱的舉止,還作勢打了個哈欠 。

至於知識的言語和預言,大主教表示,每天收到許多來函,聲稱有來自神的訊息。有些訊息他不大肯定是否來自神,但有時他會感受到當中有來自聖靈的啟示。

大主教在半小時左右的訪問中又談及英國脫歐、性小眾議題、教會人數等熱門議題,並宣傳全球宣教祈禱運動「願祢的國降臨」(Thy Kingdom Come)。該運動已是第四年舉辦,在每年升天日至聖靈降臨日期間,全球百多個國家超過65個宗派的逾百萬信徒一同為宣教禱告。大主教指,參與這個運動的人數之多令他驚訝,循理宗、天主教、東正教和五旬宗的信徒都參與,這不再是英格蘭聖公會的事,而是基督身體的事。這場運動得以招聚全球教會參與,並非偶然,而是合乎聖經的,門徒當年在耶穌升天後至五旬節期間聚集禱告,聖靈就降臨了,因此這項運動最根本的理念就是遵行耶穌的誡命,回到城裡,禱告等候神的靈。他又邀請信徒每天為五人禱告,見證神藉聖靈和耶穌基督的恩典所作的事 。

 

(來源:Premier網站,2019年1月18日,文奴編譯報導)

禱告:願主藉祂的靈教導我們禱告,願聖靈興起教會,在世界各地作奇妙新事。

2019《全球守望名單》公佈 每9名基督徒就有1名受逼迫

各地基督徒受逼迫的情況日益嚴峻,趨勢響起警號。由敞開的門(Open Doors)整理出的2019年《全球守望名單》已經發佈,在調查的150個國家之中,有73個國家的逼迫程度分別是「高度」、「甚高」和「極度」逼迫,代表全球每9名基督徒便有1名受到「高度」程度的逼迫。名單列出了全球50個對基督徒最危險的國家——在當地承認自己是基督徒是一個關乎生死的決定。

名單榜首依舊是自2002年起連續18年排名第一的北韓。雖然北韓於2018年在外交方面有突破性進展,意味對基督徒的鎮壓有可能減輕,但實際上有報告說當地基督徒被搜查和鎮壓的情況反而有所加劇,他們甚或連帶家人一同被抓捕到勞改營,甚至當場被殺害。敞開的門估算現時北韓大約有30萬基督徒,有5萬至7萬名基督徒被關在勞改營之中。

以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的國家位列名單的高位,第2至第9的國家依序為阿富汗、索馬里、利比亞、巴基斯坦、蘇丹、厄立特里亞、也門和伊朗。當中的穆斯林視信奉伊斯蘭教以外信仰的人士為叛國。據估計,99%的索馬里人是穆斯林,基督教在當地作為小數宗教,不斷受到嚴重的迫害和威脅。在這些國家,絕大部分被發現或被捕的基督徒的下場都是被殺害,在巴基斯坦甚至有法例可以把基督徒以褻瀆罪判處死刑。

伊斯蘭極端組織對基督徒的威脅十分值得關注。在印尼社會,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氛圍愈來愈盛;在泗水,曾經在一天之內有三間教堂受到自殺式炸彈襲擊;在穆斯林為主的地區,在名單的報告期內最少有5名基督徒在教堂襲擊中被殺。尼日利亞在去年有3,731名基督徒因信仰而被殺,逼迫主要來自穆斯林佔多數的「富拉尼牧民」,以及伊斯蘭極端組織「博科聖地」。根據報告,2019年基督徒因信仰而被殺的有4,136人,單是尼日利亞就佔了大約90%,共3,731人。

印度首次被列入名單頭10名。自從現任執政黨於2014年上任,印度極端主義分子一直對基督教家庭教會進行鎮壓,否認為數不少的基督徒的宗教自由。印度一個激進的印度教團體的領袖甚至揚言,要在2021年年底之前,將基督教趕出印度,在印度29個邦之中,已經有8個邦施行「反改信別教」的法律。

此外,2019年名單顯示,男性所受的逼迫比較「聚焦、嚴重和可見」,而女性所受的逼迫則較為「複雜、暴力和隱蔽」。女性基督徒面對的逼迫,通常是性暴力和逼婚;而男性則很多時都會被當局或極端主義者拘禁而不審訊,甚至殺死。

敞開的門(澳洲)行政總裁戈爾說:「《全球守望名單》顯明了,福音在哪裡被傳開,哪裡就有逼迫。這50個國家榜上有名,是因為這些地方的基督徒,選擇持守他們在耶穌裡的信仰。」

 

(來源:敞開的門,2019年1月16及22日,Hannah Lo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為全球因信耶穌而受逼迫的2.45億基督徒以及教會禱告。

IHOPKC最後一屆Onething特會 重回愛神愛人核心

國際禱告殿(IHOPKC)宣佈, 2018年末的第19屆Onething特會將會是最後一屆。

去年年底,IHOPKC總監畢邁可(Mike Bickle)在網誌以英文撰文,並翻譯成中文及韓文,宣佈決定及原因。「正值我們第20週年晝夜不停的禱告,我們的高層領袖團隊一致同意在接下來的這幾年當中,暫停我們的年度特會、其他的項目和活動。」他又說,「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將是我們最後一次的Onething特會。」關於暫停的原因,畢邁可指:「我們需要花時間來打造與神更深刻的連結,在強健樸實的家人環境當中,重燃對耶穌和對彼此的渴慕和熱愛。我們盼望建立更深刻、活潑的靈命,領受並分享耶穌榮美的深刻啟示,並且帶著復甦的愛來唱新歌。」他們認為有必要將注意力轉到關係上,強調對神垂直向上的愛與彼此深切相愛的需求必須對等。現在是一個必須「重新開始」的時刻。

自9月IHOPKC及回家團隊歷史性的「匯集」(CONVERGENCE)後,IHOPKC被華人家人之間深厚的關係和愛所激動,自覺IHOP的家人關係需要進深。畢戴安師母(Diane Bickle)表示:「神使用華人喚醒了我們。他們受逼迫、被家人拒絕、被監禁、在折磨和激烈的苦難中建立了堅實的兄弟姐妹關係,仍然互相遮蓋。」她認為,IHOPKC是時候更深地發展家人關係,慶賀神在大家身上的作為。

早前IHOPKC已宣佈,今年的特會將不會列出講員名單,讓參加者的目光轉向耶穌。本次特會中,丁恩‧布里格斯(Dean Briggs),陳恩藩牧師(Francis Chan),戴冕恩(David Demian)及其他講員到來輪流分享及禱告,與IHOPKC團隊一同站立,迎接改變時刻。畢邁可說:「我們必須用家庭的模式來思考,而不只是一群宣教基地裡的代禱者,或是特會事工的人員。」

IHOPKC團隊曾在2008及2009年到訪香港,舉辦「Onething活出專一特會」,呼召一代青少年全心愛耶穌,進入分別為聖的生活方式,甚至成為利未人事奉神,並為亞洲的敬拜禱告運動建立了根基。

(來源:IHOPKC網誌Charisma News,2018年11月及2019年1月12日,Vasco Lam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教會都要更重視愛神愛人,多於事工。

阿爾及利亞男帶穆斯林妻子信主 反遭對方提告

北非阿爾及利亞一名男子帶其穆斯林妻子到基督徒朋友家中聚餐,被妻子以煽動穆斯林改變信仰罪告上法庭。

事發於北部卡比利亞地區,基督徒被告Rachid Ouali去年6月偕妻子到朋友Ali Laarchi夫婦家中作客聚餐, Ouali的妻子不滿席上談及耶穌,憤而離席返回娘家並將情況告知家人,其中兩名任職警察的兄弟要求她將丈夫、該對夫婦和女兒一家三口及另一名基督徒告上法庭,指他們未經許可以家庭為崇拜場所和強迫Ouali的妻子放棄伊斯蘭教改信基督教。不過,由於控方不提證據起訴,法院以無證據定罪為由,於聖誕日判該5人無罪。Ouali對勝訴表示很高興和感恩,並指其妻較早時向他表示,是受到穆斯林親屬的壓力才向他們提告。

Ouali的情況似乎並非單一事件。報道宗教迫害消息的Morning Star News另一篇報道指,一名化名Ahmed Beghal的男子六年前改信基督教,妻子其後亦跟隨,兩人並於2015年受洗,但此後女方的家人強佔他們的生意,到處中傷Beghal,Beghal更數次因收到死亡恐嚇而報警求助,被迫舉家遠逃。兩年前,二人受洗的消息傳到岳丈家中,Beghal的妻子在父母面前慌忙否認信主,其後她本人更兩次將丈夫告上法庭,先是指其攻擊伊斯蘭教和損壞一個刻有可蘭經經文的盒子,近日又指他損害伊斯蘭教。雖然Beghal最終均未遭起訴,但他的妻子已申請離婚,且不讓他探望兩名年幼的女兒。Beghal表示:「我與家人分開,妻離子散,失業又無家可歸,這就是今時今日一名阿爾及利亞穆斯林成為基督徒後得到的所有。」

阿爾及利亞4千多萬人口中99%信奉國教伊斯蘭教,但自千禧年以來有數以千計穆民回轉歸回基督。阿國憲法保障信仰自由,但當地信徒所受到的騷擾自去年起大幅增加。當地一條於2006年訂立的宗教法例訂明,任何誘使穆斯林改變信仰或以媒體令一名穆斯林信仰受影響的人,可被判處監禁2至5年或罰款4千多至8千多美元。該例亦要求非伊斯蘭教崇拜場所須向政府登記,但當局審批有關申請的速度異常緩慢,壓力團體Middle East Concern表示,當地基督教聯會轄下45個堂會,未有按該宗教法獲發任何牌照,一些堂會已遭當局勒令停止活動,甚至關閉。

(來源:Morning Star News2018年12月26日2019年1月2日及9日,文奴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願主堅固阿國信徒的信心,在家人面前和社會中勇敢作見證,傳講福音。

美國公眾對聖誕宗教意識日益減弱 相信聖經對耶穌降生記載的比例下降

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一項新調查發現,對比以往,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社會現時已不再強調聖誕節在宗教層面上的意義,很多人對這個趨勢都不太在乎。調查還顯示,不只在公共社會,美國人在個人生活與信仰方面,對聖誕節宗教意識也在減弱。該調查於2017年11月29日至12月4日通過電話進行,採集了美國1,503名成年人的意見樣本。

在這次調查當中,55%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把聖誕節視為一個宗教節日,同樣數據相對於2013年的59%呈下降趨勢。

相信耶穌真的如聖經所述般降生的美國人的比例亦下降。調查顯示,66%的人表示他們相信耶穌由童女所生,比2014年的73%有所下降;68%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相信博士是由明星引領朝見耶穌,並為祂帶來禮物,比2014年的75%為低;相信耶穌的出生是由天使所預示,以及相信耶穌降生於馬槽裡的美國人的比例也有所下降。總體而言,57%美國人相信耶穌降生的記載中這四項元素都真實發生過,低於2014年的65%。在這個主題中,基督徒所佔比例有輕微下降,但值得關注,雖然大多數基督徒仍然相信聖經的關鍵記載,但整體來說,相信這四項元素都真實發生過的基督徒比例已從2014年的81%下降到現在的76%。

千禧世代(Millennial)對比30歲以上人士對聖誕的看法亦有差異。千禧世代較少把聖誕節視為一個宗教節日,較多視之為一個文化節日。只有42%的千禧世代表示他們會在聖誕節上教會,比老一輩的56%為少。另外,千禧世代相信聖經耶穌降生的記載的程度,由2014年的59%降至44%,比30歲以上人士普遍高於60%形成差異,顯示年輕一代對聖經存疑。

(來源: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12月12日,Hannah Lo編譯報導)

禱告:為普世的年輕一代禱告,讓他們認識聖誕的真義。

全球首家基督教航空成立 盼望協助宣教工作

美國德州的航空宣教機構「猶大一號」(Judah 1)將成為全球首家基督教私人飛機公司,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近日已接受其申請,預計他們將在2019年夏季投入服務,主要目標是協助宣教團隊更簡便地前往宣教工場。

猶大一號主要服務對象是教會和宣教機構,運送他們到國內及國際的宣教目的地。宣教團隊不用付行李運送費,團員的行李、物資和醫療物品等也可隨身,避免遺失。

猶大一號的創辦人和行政總裁艾弗雷特.艾倫(Everett Aaron)分享他的異象:「猶大一號是主在1994年給我的異象。我看到很多宣教士和宣教物資已經預備好,神呼召我去預備飛機讓他們可以出發。神讓我看見航空宣教的必要性,我深信猶大一號有助福音的傳播,還能見證聖靈在行動中的大能。」

根據猶大一號的網站,他們的飛機已經接載了數百名宣教士並運送了數千磅的貨物,協助了許多團隊。艾倫表示:「乘坐猶大一號可免行李運送費和減少行李與物資遺失的風險。不少宣教士乘坐一般航空公司到宣教場地的旅途中,經常遇到行李和宣教物品遺失的問題,猶大一號希望提供解決辦法。另外,乘坐猶大一號毋須通過一般機場的安全檢查,宣教團隊可以在同一架飛機上,團員和一切行李與物資都可沿路隨身,讓整個宣教旅程更加順暢。」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8年12月19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興起更多航空業的資源推動普世宣教工作。

西班牙將開設中心 幫助涉及性奴販賣的受害兒童

位於西班牙北部桑坦德的基督教福音組織開設中心,救助曾經遭受人口販賣及性虐待的年幼受害者,此項先導項目獲得當地政府支持,中心預計將於2019年1月開放。

「新生活」(Nueva Vida)基督教中心由桑坦德的同名的福音組織運營。組織主席Julio García說:「除了計劃負責人之外,中心將僱用7名全職員工,只會同時幫助8名人士。我們有絕對合資格的房子和員工,維持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的服務。」她又說:「三年前,政府告訴我們這個社會需求,於是我們教會的專家和計劃負責人便開始籌劃,現在這個項目已被納入國家稅收所支持的社會項目的預算當中。」除了公帑外,此項目亦由西班牙一家主要銀行以及來自加拿大的捐助者提供資金,項目的啟動預算為40萬歐元。

中心將會成為西班牙第三個專門為這種不幸遭遇的未成年人士開設的地方,也是唯一一個在半島北部地區運作的援助中心。目前,當地有關部門已經將一名被販賣的外國未成年少女轉介到該中心。

新生活組織已有23年相關經驗,他們主要透過桑坦德地區的另一個中心幫助遭受性販賣的女性,該中心目前有8名婦女和2名未成年人居住。

組織主席García說:「我們的角色是要回應社會上這個巨大的需求,我們現在只窺見冰山一角。

(來源:Evangelical Focus,2018年12月28日,Hannah Lo編譯報導)

禱告:求主祝福中心順利運作,讓更多受害者得拯救。

伊拉克列聖誕為法定假期 伊朗聖誕抓捕基督徒

聖誕節期間,伊朗的基督徒面對特別嚴重的迫害,截至12月20日,已有超過150名信徒遭伊朗當局拘禁。

伊朗基督教傳媒Mohabat報道,當局於11月30日在德黑蘭省和附近地區合共拘捕最少100名信徒。另外,伊朗東北部馬什哈德一對三十多歲的夫婦,上月初在他們7歲的女兒面前遭情報部門人員擄走,當局此後一直禁止他們與家人或律師接觸。西南部阿瓦士一對年青姊妹與另外兩名信徒亦於上月初遭便衣革命衛隊成員擄走,家中書本、電話和電腦被充公。該對姊妹更在盤問過程中被毆打,她們的家人多次提出按法官要求以巨額保釋二人,均被阻撓。外界估計當局遲遲不肯釋放二人,是要讓她們先從毒打造成的瘀傷中復原。

關注中東情況的團體Middle East Concern表示,伊朗的抓捕情況前所未見,似乎有人定意有組織地消滅基督徒社群及威嚇信徒。該組織指,基督教在伊朗是合法宗教,但當局嚴禁非穆斯林遊說穆斯林改變信仰,由伊斯蘭教改信基督的信徒和其他基督徒經常受政府迫害。分析員估計伊朗的保安部門因為擔心削減撥款,於是通過拘捕大量基督徒來證明辦事效率,藉此合理化政府撥款。組職的倡議及發展經理Miles Windsor指,許多人正為當地的基督徒群體能夠站立得穩禱告,願主安慰被扣留的人,醫治遭伊朗當局傷害身心的人,使壓迫得以紓緩,信徒可以再次自由敬拜神。

在另一個中東國家伊拉克,內閣通過修例,將聖誕節定為全國假期。政府通過Twitter帳戶祝願所有基督徒國民、所有伊拉克人以至全球慶祝聖誕的人聖誕快樂。伊拉克於2003年遭美國入侵時約有140萬名基督徒,但該國此後遭逢多番巨變,加上受伊斯蘭國蹂躪,如今全國只剩約30萬信徒。

在北部基督教城鎮Bartella,300多名逃離伊斯蘭國迫害的居民乘坐旅遊巴重返該鎮,在美伊兩國聯軍的保護下到天主教堂出席聖誕彌撒。他們的教堂在五年前遭伊斯蘭國燒毀,整個城鎮亦被佔領,直至三年前才得到解放。

北伊拉克基督教救助組織的執行總監Emanuel Youkhana神父表示,當地對基督徒的迫害早於伊斯蘭國入侵前已經存在,要重建當地的信徒社群,並非單單將伊斯蘭國趕走就可以,而是要重建和加強信徒的信心,給他們生活的保障。他希望教會不會成為博物館,而是一個為信徒和社會人士帶來活著盼望的群體。

(來源:Morning Star NewsCNN, 2018年12月20日及25日,文奴編譯報導)

禱告:願主保守伊朗和伊拉克的信徒,在患難中仍有指望,並止住那惡者在中東地區的計謀。

埃及信徒廣受迫害 受襲擊性侵綁架求助無門

埃及東北部塞馬盧特一所新近落成的科普特教會在12月初遭當局指其未獲發牌,將其強行關閉,並截斷水電供應。二千五百名信徒在教會外的街道上高呼反對,並禱告聚集。

該教堂較早前遭伊斯蘭狂熱分子襲擊。當局兩年前通過修改發牌程序,訂明如果教會要獲得當局認可,必須不構成安全隱患。國際基督徒關注組織(International Christian Concern, ICC)相信,伊斯蘭狂熱分子利用在教堂生事這種技倆,令本應早已獲當局承認的教堂遭無限期關閉。

一名當地人表示:「實在很難過,不知道該怎麼辦。政府為什麼容許我們建教堂,卻又把它強行關閉?我們已經幾乎不開新教堂。警察也不會保護我們。」一名牧者則慨嘆這並非極端分子首次來犯,他相信是政府針對基督徒,但亦表示:「我們沒什麼可以做,只能禱告。神是美好的。」

ICC中東地區經理Claire Evans表示,查封教堂在埃及非常常見,雖然當局精簡教會獲承認的程序,但部分條例含糊不清,令教會繼續遭關閉,政府亦藉此討好強硬的宗教極端分子。她也呼籲不斷為埃及的弟兄姊妹禱告:「尤其聖誕臨近,他們在這個時候往往會公開宣認信仰,使他們面對更大的威脅。」

研究全球宗教迫害情況的美國作家吉爾伯特(Lela Gilbert)表示,埃及基督徒社群不單在聚會時面對困難,在生活各方面均面對危險,包括聚會時遭暴力威脅,載滿基督徒的巴士遇襲。由信徒經營的生意遭攻擊,向穆斯林收款時遭人賴帳、拘禁,甚至誣告下監。

吉爾伯特在專欄撰文指出,西方媒體鮮有報道埃及基督徒的困境,但其實大量基督徒婦女多年均面對被綁架、強暴、毆打和虐待,受害者和家屬通常保持緘默,當局亦對狀況充耳不聞。

她說,部分綁架婦女事件是在街上隨機發生,部分則由伊斯蘭教團體策劃,目的是要壯大伊斯蘭教同時使基督教衰落。綁匪可獲多達三千美金報酬。歹徒會禁錮性侵這些婦女,並迫她們改信伊斯蘭教。成功逃脫的受侵犯婦女通常只能待在家中,成為家族中不能說的醜聞。

國際人道組織Shai Fund的創辦人Charmaine Hedding表示,除了以金錢援助這些受虐婦女外,亦須讓社會知道她們的慘況,為她們帶來更多援助和關注。

(來源:英國每日快報耶路撒冷郵報,2018年12月13日及14日,文奴編譯報導)

禱告:願主垂顧在埃及地的信徒,保守他們的安全。

墨西哥政府擬立法 禁止基督徒幫助同性戀人士

墨西哥政府近日擬修改刑法,涉及進行「反同性戀治療」的人士可能會因而入獄,當地教會呼籲基督徒為新總統針對性別意識形態的政策禱告。

墨西哥新上任總統奧布拉多爾(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所屬的國家復興運動黨(Morena)在國會提出倡議,擬拘禁任何對未成年人執行「反同性戀治療」,以「矯正」其性傾向的人士。

這項倡議由國會議員Temístocles Villanueva主導,他亦是知名的同運活躍份子。若草案通過,刑法將會修改,任何「威脅不認同異性戀者的人之尊嚴、德行及安全」的父母、親人、教師、醫護人員,甚至是傳道人,都會被判處1-3年有期徒刑。刑法第206條也將改為把「性傾向轉換治療」(conversion therapies)視為虐待,因為這是「違反人權,並會造成心理傷害」的做法。此項法例將適用於任何會改變未成年人身份表現形式的治療,包括不會造成身體或心理傷害的治療。

當地基督徒擔憂這一波支持同(雙)性戀和跨性別人士(LGBT)的政策會嚴重限制他們的良心自由、言論自由和宗教自由。

基督教使命中心牧師Gilberto Rocha、基督教跨宗派教會組織牧師Aarón Lara,以及全福音神的教會牧師Julio César Meléndez透過聯合聲明表示:「若有人來到我們的崇拜、聚會中尋求幫助或輔導,我們認為,基於倫理道德和屬靈的責任,以及我們的信仰和職責,我們都應該施予援手。」

代表著墨西哥4,000多間教會的團體表示:「按照新法,我們將因著持守信仰而被判入獄;作父母的將喪失子女的監護權,失去教育他們、引導他們價值觀的能力。」

牧師Aarón Lara組織了生命與家庭禱告運動(Prayer Movement for Life and Family),他說:「回應『阻礙福音傳播』的倡議的方法應該是禱告。」

9月,108個禱告活動在墨西哥29個州舉行,有超過10,000人參與;「天藍浪潮」 (sky-blue wave)活動亦在10月舉行,以抗議國家復興運動黨支持墮胎的計劃。

在今年7月的總統選舉,許多基督徒投票給反墮胎及反同性戀的社會集結黨(Social Encounter Party),這個黨派由基督徒組成的政黨和奧布拉多爾所屬的國家復興運動黨聯盟而成。

有基督徒在選舉時擔心奧布拉多爾的左翼政策可能會把性別意識形態強加於學校和其他社會領域上,而奧布拉多爾在當選後,承諾會尊重「言論和宗教自由」,但如今,墨西哥各地的福音派人士已經對國家復興運動黨宣布的政策表示失望。

(來源:Evangélico Digital,2018年11月8日,Hannah Lo編譯報導)

禱告:求主開墨西哥政府的眼睛,改變政策方向。

澳洲承認西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

12月15日,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宣佈澳洲正式承認西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然而,他表示大使館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達成最終和平協議之前,不會搬遷。消息指澳洲將在耶路撒冷設立一個臨時領事辦公室,直到他們準備好支付高達2億美元的搬遷費用。

早前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大使館(ICEJ),澳洲猶太復國主義聯盟,澳洲和新西蘭拉比理事會以及和平之橋(Bridges for Peace)等組織組成的聯盟撰寫了一封信,敦促莫里森盡快搬遷大使館。信中指:「澳洲承認耶路撒冷是現在及未來以色列首都的現實,向世界發出一個重要信號,表明猶太人過去3,000年與耶路撒冷的歷史、宗教和民族關連是不可否定的。」

莫里森在宣佈期間亦譴責哈馬斯和那些拒絕將它列為恐怖主義組織的人。他還批評聯合國提出反對以色列的決議的數量,標誌著澳洲對以色列政策的轉變:「上個月,在我的指示下,澳洲反對六項在聯合國大會上攻擊以色列的決議……過去,我們對這些決議投了棄權票,在我的監督下不會發生了。」

(來源:The Times of IsraelBridges for Peace,2018年12月11日及17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更多國家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

耶路撒冷入境旅客人數 2018年增長矚目

英國市場調查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歐睿國際)公布了2018年100大旅遊城市名單,根據入境旅客人數排列的世界最受歡迎的城市。報告預計2018年到全球各個城市的旅客數量將達約14億人次。研究涵蓋了600個城市,預計全球入境旅客人數較去年增長5%。

報告認為耶路撒冷是值得期待的城市。經歷了2013年至2015年之間的低潮後,預計耶路撒冷在2018年的入境旅客人數會增長37.5%,這成績有賴其「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及強而有力的市場營銷推動」。根據資料,以色列旅遊部提供「黑色星期五」折扣令旅客查詢前往以色列的機票的次數提升了20%。

根據旅遊部部長Yariv Levin的說法,該部決定參加這項計劃,是為了「繼續打破記錄,增加以色列的來訪旅客,滿足許多需求。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我們希望黑色星期五的慶祝活動將成為一種傳統。」

旅遊部官員預計,第四百萬名遊客將於2018年12月抵達以色列。此外,預計以色列將在2018年打破其入境旅客的記錄。

(來源:JNS,2018年12月5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讓更多旅客在以色列認識耶穌。

簡明的末世觀 -【復興以色列】專欄

在末世時期,有三件將臨到的大事:1、大災難;2、主再來;3、千禧年。大災難是個世界性連續出現的困難時期,直至全球聯合起來攻擊以色列而到高潮(馬太福音24章)。主的再來發生在戰爭達到慘烈的頂峰,也就是耶路撒冷城近乎不堪仇敵重壓的時刻(撒迦利亞書14章)。千禧年是聖徒與主耶穌一同在地上作王一千年,神的國和平繁榮(啟示錄20章)。

「大災難」一詞讓人聯想到舊約先知書中提到雅各遭難的時候 (耶30:7,但12:1)。這個時候,不只有困難,還有復興,福音廣傳,超自然的保守,教會被潔淨,以色列的恢復。

主再來是耶穌作為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在最後時刻介入,並一舉擊敗邪惡的力量(啟示錄19章)。那時,魔鬼被趕出去,一批信徒首先從死裡復活,和超自然被提的真信徒一起歡迎耶穌回到地上掌權。值得強調的是,被提是在大災難後,而不是主再來前,大災難開始之先。我看重復興,而不是被提;贏得靈魂,而不是逃避困難。

大戰之後,彌賽亞的國(亦即千禧年)就要開始。耶路撒冷要成為世界政治和屬靈之都,政權將由耶穌和同祂一起掌權的人來領導,將有大和平,大繁榮,和公平公義的社會。

在末世將會有雙重收割,在啟示錄14章14-16節,我們看到一位天使宣告在地上有成熟的大豐收,是數以百萬計的靈魂收割;17-20節,我們看到第二次大豐收,神烈怒的葡萄被毀滅了,這是對惡人的懲罰。末世的災難是善惡力量之間衝突的頂點。災難的一部分將是邪惡勢力對聖徒的迫害。災難的另一部分將是神之手對罪人的懲罰。這兩股力量在最後的衝突中會重疊及爆發。魔鬼對聖徒的逼迫是為了阻止世界復興和福音廣傳。神對罪人的懲罰,是要使他們悔改和復興(啟9:20-21;16:9,11)。這是聖徒參與禱告和傳福音的重要時刻。

現在地上政治、經濟、社會的形勢,早已經趨向這些將發生的事件。耶穌曾用婦人的難產來比喻這個過程,開始的陣痛輕微而間隔長,之後陣痛會越來越劇烈及頻密(約16:21)。現在我們迫切要做的是徹底悔改,堅定信心,使我們在將要來的時刻仍能站立得穩。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是以色列彌賽亞信徒群體的使徒領袖,創辦「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另外在耶路撒冷「耶穌之愛教會」及「復興列國(Tikkun International)」擔任監督職責,最近出版新書《與神對齊》。

按此購買新書《與神對齊》

研究發現人類基因可追溯至一對父母 現今所有物種同一時期出現

美國和瑞士的科學家今年五月有驚人發現:今天的人類都是同一對父親和母親的後代,他們在10萬到20萬年前活在地上。而其他9成的動物物種的祖先都在差不多相同的時期開始出現並繁衍。該發現挑戰了進化論認為物種由簡單生物進化而成的說法,與聖經的創造觀吻合。

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馬克・斯托克爾(Mark Stoeckle)聯同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的戴維・塞勒(David Thaler)組成的專家團隊進行基因研究,他們分析了來自10萬個不同物種的500萬隻動物的線粒體基因序列。線粒體基因好像「基因條形碼」,由雌性代代相傳下去,每次繁殖時都會出現誤差。通過測量累積誤差,條形碼之間的模糊或多樣性,科學家能夠推斷出時間的流逝。結果顯示,今天所有動物物種的百分之九十都來自約10萬年前的父母。

塞勒博士說:「專家們分析發現人類中的遺傳變異較低,這是由於我們最近十萬年才從一個小群體擴展而來的,其中一個母親的序列成為所有現代人類線粒體序列的起源。」

根據進化生物學家的說法,物種在數百萬年間逐漸發展。斯托克爾和塞勒則發現大約10萬年前發生了一件創造事件,衍生了全新有別於過往紀元的物種。物種並非數百萬年間漸進而出現,各種物種屬於非常獨特、廣泛分離的基因族群,正切合聖經所描「各從其類」的描述。

遺傳變異在同一物種的兩個個體之間線粒體基因序列差異,不會隨種群大小而增加。斯托克爾說:「有人可能會認為,由於人類數量眾多,地理分佈廣泛,可能會產生比其他動物有更大的基因多樣性。人類的基因多樣性並不是特別大,在人類重視個體和群體差異的時代,我們更應花時間研究人類之間,以及與其他物種之間的相似之處。」

(來源:Fox News英國每日鏡報,2018年11月24及25日,Human Evolution期刊2018年5月號,Vasco Lam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人類及萬物都是神所創造的真理在世上廣傳。

科學家認實聖經對所多瑪的描述為真

一項美國科學研究證實,在數千年前一個從天降下的大災難摧毀了死海附近一帶地區。

在11月中舉行的美國東方研究所年會上,來自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聖三一西南大學(Trinity Southwest University)的考古學家Phillip Silvia匯報成果。他們的團隊在約旦河及死海一帶的五個大據點進行開挖研究,他指當中的谷中戈爾地區(Middle Ghor) 曾是肥沃農地,至少2,500年都有人居住,但在大約3,700年前突然被某大災禍移平,當時約有40,000至65,000人因而被滅絕。

研究顯示,該區120個小遺址有被強大的熱力和狂風摧毀的痕跡,在塔哈曼古城(Tall el-Hammam,即舊時的所多瑪)發現大量微小的球狀礦物顆粒,在現場亦發現一些陶瓷碎片,陶瓷表面被熔化成玻璃,當中含有經歷過極之熾熱的溫度(或許與太陽表面的溫度一樣)才會形成的鋯石晶體,這個災難性的事件令當地600年來再也無人居住。

學者們曾經推敲各種導致這場災禍的成因,他們最近發現有些與100年前在俄羅斯發生的通古斯隕石大爆炸很相似的痕跡。1908年6月30日上午,一個小隕石在離地3-6英里的上空大爆炸,把俄羅斯西伯利亞770平方里的森林夷為平地。科學家估計威力相當於1,500萬噸級的核武器,是37年後的廣島原子彈爆炸之威力的1,000倍。

Silvia又發現證據,顯示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將沸騰的死海鹽水推到曾經肥沃的農田上。這些科學解釋清楚地反映了聖經中對這兩個罪惡之城遭到破壞的描述:「當時,耶和華就使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以及城中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創世記19:24-25)

學者總結:「這場災禍不只毀壞塔哈曼古城,還波及鄰近地區(即蛾摩拉和平原的其他城市),種種跡象看來最有可能是行星大爆炸所導致。」

有份參與研究的Steven Collins博士撰文指:「因著覆蓋其城市的一層灰燼,證明了它是一個被從天而降的烈火所消滅的地方。」

(來源:Breaking Israel News,2018年11月23日,Hannah Lo編譯報導)

禱告:讓我們敬畏神,祂是公義審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