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觀點] 禁食是叫生命與神對齊

教會中常提到與神對齊,就是弄清楚神在這時代的計劃和心意,然後調校我們的心思意念,以及行動與之一致。所需對齊的是人心,教會,社會,因為偏離了神的方向,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漸行漸遠。目前在進行中的全球40天禁食祈禱,就是要與神對齊。禁食祈禱是要刻苦己心去尋求神,帶來各方面的突破。這些突破性的結果就是復興的臨到:「耶和華也必時常引導你,在乾旱之地使你心滿意足,骨頭強壯。你必像澆灌的園子,又像水流不絕的泉源。那些出於你的人必修造久已荒廢之處;你要建立拆毀累代的根基。你必稱為補破口的,和重修路徑與人居住的。」(賽58:11-12)

教會渴慕復興,其實神也等待賜下復興:「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賽30:18),那時「聖靈從上澆灌我們,曠野就變為肥田,肥田看如樹林」(賽32:15)。我們或許等候恩膏的神僕來到,或外地的復興蔓延至香港,殊不知聖靈已經在我們中間。原來復興不用從外面來,因為活水的泉源已在當下,只等我們去汲取,就是鑿開磐石,讓水流出;所需鑿開的是自己肉體的老我。阻礙復興的自己的罪,就如古代猶大人在「禁食的日子仍求利益,勒逼人為你們做苦工……互相爭競,以兇惡的拳頭打人」(賽58:3-4)。刻苦己心就是誠實面對自己,認罪悔改:「你若從你中間除掉重軛和指摘人的指頭,並發惡言的事,你心若向飢餓的人發憐憫,使困苦的人得滿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發現;你的幽暗必變如正午」(賽58:9-10)。原來有了真實的悔改,復興的神蹟奇事便隨之而來:「這樣,你的光就必發現如早晨的光;你所得的醫治要速速發明。你的公義必在你前面行;耶和華的榮光必作你的後盾。」(賽58:8)。

所以,當我們禁食祈禱時,在為各地事項代禱前,先鑿開自己的硬心,認罪悔改,這樣便打通復興的水道,讓聖靈的活水江河湧流。與神對齊,我們從自己的心開始。


文@黃濠光

[國度觀點] 天國文化與共享文化

社會正靜靜地起了共享革命︰優步(Uber)、滴滴出行、共享單車,打開了共享經濟的世界。愛彼迎(Airbnb)中文譯名取自「讓愛彼此相迎」之義,現今在191個國家、65,000個城市中共有超過30萬筆房源。基督徒享受這革命的方便,但卻未從之取經。

初期教會成立之際,就以大動作展示天國文化—凡物公用。使徒行傳四章所描述的,可能是最徹底的共享文化,就是信徒既完全放下擁有權,亦同時有無限的使用權。「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而結果是他們「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4:32)

然而,教會的第一個共享經濟,並沒有叫我們成為共享文化的先驅,教會反倒是最後跟上來的 (能不能跟上來,還得瞧瞧)。教會本該是最具備條件去實踐共享經濟,因為我們一直以「彼此相愛」為理想,而且我們都有份於一個「大我」,就是基督的身體,又有共同的異象目標—拓展神的國,和共通的價值觀—登山寶訓。

再且,我認為香港教會特別需要共享經濟。為什麼呢? 因為大部分的資源都被地產吸掉了,而弟兄姐妹辛辛苦苦奉獻的金錢,無論是用來買了或租了的地方,主要是週六、日作教會用途,而週間多是置閑,即是一週只用十數小時,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奇低。

我有一個夢,就是讓教會重拾國度文化的王權,進入屬天的領域,共享神的祝福。基層、聖靈及宣教運動中,有許多後起之秀,這些雛型福音機構起步維艱,我們想為他們安排一些低成本的辦公室,有共享的茶水間,器材、會議室、開課程的地方,甚至可以有共用的會計、文員。

地方的共用,最低限度,可以製造跨機構的協同效應(synergy),讓踐行者比較能勝過挫敗,不易放棄。若他們能通力合作、互相祝福、憂戚相關、彼此欣賞、相輔相成,他們就可以進一步成為盟約群體,將「成功」定義為群體的,不是個別單位的。所匯成的基層、聖靈或宣教的運動,將會有一番新景象。


文@劉達芳

[國度觀點] 全球共同協作 創造救援奇跡

12名泰國「野豬」少年足球隊員及其教練受困山洞,連日來成為全球媒體報導的焦點 ,經過多輪拯救行動,最終全數生還,成功被救出,全球不單鬆了一口氣,更為這次救援神蹟而欣喜不已。而這次「悲劇」能化為「喜劇」的關鍵,實有賴於「全球協作精神」所展示出來的「集體力量」,這也成為了「一方有難,全球支援」的普世價值的完美示範。

在救援行動初期,泰國海豹部隊雖然已盡全力,但由於經驗及專業裝備不足,使救援行動毫無進展,面對困局卻苦無對策。就在這生死關鍵的黃金搶救時刻,一名英國探險家昂斯沃思(Vern Unsworth),為整個拯救行動的成功,提供了關鍵性的援助。6年前他為了探索泰國洞穴而來到清萊府,故此對「睡美人洞」的地形相當熟悉。一位泰國政府員工表示:「我們常常取笑他多年來對這些洞穴如此著迷,但萬萬想不到今天卻成為拯救這群少足的英雄人物。」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昂斯沃思一開始就建議這次救援行動必須找外國專家幫手,但泰國官方起初並不理會,經昂斯沃思多番堅持,才遊說成功。今次行動來自全球的拯救隊伍包括:英國、美國、澳洲、以色列等國家的精英、專家和志願者合共超過1,000人以上,他們共同組成了一支國際拯救盟軍。而90位趕到當地的潛水員當中,有50位是來自國外。

主耶穌清楚地預言,末世將有越來越多及強烈的天災人禍,特別是面對大自然的災害,相信沒有一個國家敢誇口能獨善其身,獨力面對及獨力承擔。「一方有難,各方支援」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更是天國的價值觀與文化,唯有「共同協作」才能共創奇蹟。普世教會作為全地的救主基督耶穌的身體,與眾多機構之間又該如何協作,才能更有效地配合基督在末世的拯救計劃,實在值得我們深思及深入探究。

正如耶穌所說,「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約17:22)我們深信不疑:獨力不如合力,獨行不如同行;獨奏不如協奏,獨享不如共享,你可有同感?你又會如去裝備自己,使機會來臨時,你有機會成為創造奇蹟的一份子?


文@何寶生

[國度觀點] 以使徒性行動回應先知性時刻

每一個城市都有從神而來的呼召和命定。當神造訪一個國家或城市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天窗的顯明,向這個國家或城市賜下呼召以及命定。如同當神來造訪雅各的時候,就在伯特利形成一個天門(創28:17)。7月1日是香港回歸21週年。我相信神呼召香港成為一個使徒性的城市。在這之前,就要有一個天窗在中間形成。要形成這個天窗,就必須要讓香港充滿神的同在和榮耀,使神的造訪來到中間。這樣,信徒的禱告敬拜就會上到天上,而啟示和能力就會降下來。一個使徒性的城市,它的不同之處是,不但給你啟示,也給你能力。有了啟示,還要有能力,才能以回應進入到命定的當中。而當神來造訪的時候,重點是香港要做好準備,來回應神降下來的先知性的啟示。

最近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回耶路撒冷。其實美國在1995年就通過搬遷大使館的決定了,特朗普總統原本預計2019年5月才會正式實行搬遷計劃。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卻提議在201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70週年的日子,並且選在下午4點舉行搬遷開幕儀式。其實以色列正正就是在70年前的5月14日下午4點宣布建國的!這個大使非常有智慧,懂得先知性時刻的重要,而把搬遷儀式放在這個時間點,就是一個使徒性的行動。

在撒母耳記10 章,撒母耳膏抹掃羅後,告訴他,你會遇到一群先知在擊鼓吹笛彈琴,耶和華的靈必大大感動你,你與他們一同受感說話,變成新人。「這兆頭臨到你,你就可以趁時而作,因為神與你同在。」(撒上10:7)後來掃羅帶領著以色列人大大擊敗亞捫人,並在吉甲立國立王。受感說話不會帶來命運的改變,趁時而做,才會帶來命運的改變。受感說話只是得到啟示,但是沒有回應,就無法得到改變。在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候,因著耶路撒冷的沈默,沒有回應,耶穌當時說,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路19:44)如何回應,才是決定你能不能進入命定的關鍵。

因此,當我們得到了先知性的啟示,必須要有使徒性的行動來回應。香港回歸21週年,我們要思考的是,在這樣一個先知性的時刻,需要怎麼做,才能讓香港的命定成就。我們在對的時間點回應了神,有些事情就會發生。


文@章啟明

[國度觀點] 兒童要聽見神的聲音

近期,烏干達神蹟中心大教堂的Proclaim兒童及少年敬拜禱告使團來港到各教會帶領敬拜、為人祈禱醫治,發預言,彷彿一陣聖靈的風來到,攪動香港教會的兒童牧養事工。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太19:14)耶穌喜愛孩子面對面地親近祂。當成年人的心思被太多的雜念、外面的聲音擾亂,孩子心思單純,更容易聽到神說話。教導孩子聆聽神聲音的方式可以很有趣,除了教導聖經故事,還可以引導孩子透過畫畫,分享祈禱中看見的圖畫,實踐為人醫治禱告等,從生活中實在的經歷去認識神。然而今日,大多數教會教導孩子,是單向的從聖經的故事和知識向孩子灌輸信仰,卻將認識聖靈,聆聽神話語的啟蒙摒棄門外。認識神不應該與在學校乖乖坐著學習知識相等,讓孩子覺得神就是聖經中的故事而已。

以利雖然在兩個兒子的管教上得罪了神,但在教導撒母耳聽神話語上,卻提供了一個參考。以利對撒母耳說:「你仍去睡吧;若再呼喚你,你就說:『耶和華啊,請說,僕人敬聽!』」(撒上三:9)以利並沒有直接說,與你說話的是神,而是教導他如何回應神對他的呼喚,讓撒母耳自己去經歷與神的對話。今日,既然我們每個信徒都能夠來到神面前與祂對話,不也應該教導孩子這樣在生命中經歷神的同在嗎?

有些基督徒或者會擔心孩子還小,不懂分辨什麼來自聖靈,什麼來自那惡者。我們明白,基督徒與神相交是以聖經為根據,藉著與聖靈交通,並且是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我們所領受的,需要經過自己透過聖經、牧者的一同分辨、察驗。同樣,年長的也應該與孩子一起經歷這個領受、分辨的過程,幫助孩子從小就與聖靈同行,經歷真實的屬靈生命。若我們不在孩子小時就培養他們的屬靈生命,撒旦的種子就已經搶先落在他們的心田中。今日,撒旦也同樣看見孩子的重要。孩子從小就透過電視、網上視頻接觸世界的事物,各種屬世的思想、心思就已經佔據孩子的心。另外,繁重的學習壓力,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同樣也成為仇敵奪取孩子心思意念的手段。甚至,所謂的靜觀課程(Mindfulness),一種透過冥想來減壓、舒緩焦慮情緒的心理學習課程,已經滲透到幼稚園。信徒不採取主動,就已經為仇敵鋪橋設路,容讓孩子的心思被沾染。

「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詩127:4)孩子是神的產業,所賜予給我們屬靈的箭,不要輕看孩子的屬靈生命力,聖靈的大能,孩子是可以起來為人代禱、釋放醫治,發預言,祝福人的生命,為神得榮耀。

[國度觀點] 一代比一代精彩

從不同機構的調查中發現,未來的幾年,香港教會正面對主任牧師的退休潮。我記得五年前,柳溪教會的上任主任牧師比爾·海伯爾斯也為傳承問題大費周章。不過,人生總是要面對自己的年齡,加上下一代的思想和世界極速的改變,上一代也要承認,牧養新的一代需要新的領袖。

當我在加拿大讀神學的日子,當時有好幾位前輩牧者,其中一位牧者栽培了幾位後輩,他也放心把分堂交給他們帶領。就在這幾位的後輩忠心事奉下,數十年後這間教會成為多倫多華人教會中的大型教會。到今天就是這批往日的晚輩,已經成為前輩,怎樣走他們前輩的路,把教會傳承下去,可以說是一大考驗!

我認爲傳承最重要有以下三方面:

  1. 願意栽培:耶穌基督在大使命很清楚提到「門徒訓練」,問題是怎樣的訓練才是合乎祂的心意?對我來說,耶穌基督並沒有告訴我們一套的方法,因為祂知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完美。過去幾十年的事奉,看到有些門訓是非常的嚴謹,好像軍人集訓似的。另外,有些相對的卻非常鬆散,沒有一套內容,只是查考聖經。不同的帶領者有不同的做法。對耶穌基督來說,我相信都可以,只是一定要願意栽培。
  2. 願意信任:栽培的過程中,一定要信任下一代,所謂「信任」就是要給予事奉的機會。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遇到過不同的前輩,有一位給予我機會,也有一位認為我沒有資格成為傳道人。所以,在我事奉的生命中,我對下一代是絕對信任。只要我把責任交給一個人,我就會相信他,甚至不必要跟我一樣。我認為重要是信任他是跟隨神。
  3. 願意放下:很多年前,理查得.傅士德(Richard Fostor)寫的「錢、性與權勢」(Money, Sex & Power)是對人的三大試探。我覺得從「權力」引伸出的「眷戀」成為另一個試探。當人有了「權」,就很容易「眷戀」,而「眷戀」就不輕易放下。我相信一個成功的人要放下更難,除非迫不得已。微軟創辦人「蓋茨」與蘋果創辦人「喬布斯」在科技上都是非常精彩的人物。他們同年出生,但人生的選擇不一樣,前者從2000年開始一步一步的退下,而後者因身體不得不退。當然,我這樣說或許會有武斷成分。我可能不知道「喬布斯」已經在退下也不一定。我覺得要放下金錢已經不容易,要放下權力更難。不過,人生總是要有一天必須要放下。

我總覺得要「開始得好、結束得好」就是要學會以上的三個功課。我相信,只要真心的栽培下一代,一代一定比一代精彩。


文@何志滌

[國度觀點] 香港踏進超自然的時間已經來臨

5月11-12日在香港舉行的「超自然經歷神特會」為香港教會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史無前例的門,香港現在要看見超自然得以在自然的物界中彰顯出來。這是一個全新的契機,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神是個靈,那就是說,祂是一個超自然的神,不受限於自然界的運作,因為時間和空間都是祂創造的。從始至終,神都盼望祂所創造的人要在超自然中運作——以超自然為核心去管理自然界的運作。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優先次序的問題,而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正如耶穌吩咐信徒要「先求祂的國和義,吃、喝、穿的東西都要加給他們」。吃、喝、穿與神超自然的國度不是敵對的,但須要按着超自然來運作。

然而,墮落的人卻喜歡停留在自然中運作,認為肉眼看見的、手能摸到的就是一切,拒絕讓超自然介入並管理自然的運作。基督的教會過去一直受西方希臘思想影響。當中有信徒直截了當地否認耶穌能醫病、趕鬼、叫死人復活,認為神蹟真的與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因着耶穌崇高的情操和道德而被感動和找到生命的價值。另外,有些信徒則不否認耶穌行過的神蹟奇事,但是認為超自然的醫治和釋放等事情只屬於耶穌和初期新約教會的時代,它們隨着使徒時代的完結已經「終止」了。又有一些信徒不單相信耶穌和初期教會醫病、趕鬼和叫死人復活,而且相信超自然的事情今天仍然不斷發生,但是他們卻仍然停留在自然的運作中——沒有藉着自己把超自然的國度在自然界中彰顯出來,沒有跟隨耶穌那樣倚靠聖靈去醫病、趕鬼、叫死人復活。

上述的三種信徒的情況雖然程度不同,但是跟昔日以色列人於七七節在西乃山領受神的律法時的情況差不多,都是停留在自然的運作中,拒絕行在祂超自然的大能中。神起初為何把十誡寫在石版上,而非以色列人的心版上?因為以色列人的心硬。石版是硬的,象徵他們的硬心。因為以色列人不願意在神的靈的超自然中運作,只想在自然的頭腦和肉身中運作。雖然神知道以色列人心硬,不是真心的跟隨祂,但是神仍然超自然地用祂的指頭把十誡寫在石版上(出31:18)。果然,以色列人的硬心在神的考驗下真的顯露無遺,他們選擇埃及的金牛犢,也不選擇祂。結果,雖然神再次賜他們新的法版,但不再是超自然的運作了,正如以色列人想要的那樣。神再沒有超自然地用祂的指頭把十誡寫在石版上,而是要摩西把十誡刻在石版上(出34:27-28)[28節的耶和華的原文是他,指的應該是摩西]。

超自然是輕省的,自然是艱難的。香港踏進超自然的時間已經來臨!往後將會如何,那就要看香港的教會如何回應了。


文@朱其傑

[國度觀點] 以色列七十年國慶 迎向屬靈的回歸

「耶和華如此說:『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我要眷顧你們,向你們成就我的恩言,使你們仍回此地。』」(耶29:10)

今年5月14日是以色列依照西曆計算的獨立紀念日,但按照猶太曆,剛過去的4月19日才是猶太人真正的國慶。亡國二千五百多年後,竟然能夠復國,以色列是顯給世人看的神蹟,有如枯骨復活一樣。基督徒為耶路撒冷求平安,復活的盼望也在我們心裡燃點著。雖然以色列人在七十年前已被帶回到應許之地,但屬靈的景況仍未復興,到了七十年時期的結束,真正的枯骨復活神蹟或許已不遠了。

「70」在聖經裡有特別的象徵意義。當雅各帶同家人移居到埃及地時,創世記說當時他們共有70人;在民數記,摩西有70位長老;在福音書,耶穌有70位門徒。無論是地上的以色列國或是天國,都是從70人開始的,神在祂至高無上的主權下呼召70人建立祂的國度。雖然以色列的不順服使他們一度亡國,神國的計劃卻沒因而告吹,在神的慈愛和憐憫下,祂預定了以色列被擄到巴比倫70年,這時期結束,就是回歸的日子。在這70年,應許之地成為荒涼之地,列國從以色列的遭遇認識神的公義,而以色列也得著回轉的機會,轉向尋求神。70年的荒涼其實是神的美好旨意。「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29:11-13)

自18世紀起,俄國、歐洲對猶太人的迫害越來越大,到了大屠殺達到頂峰,苦難催促流散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對回歸重燃盼望,開始步入與神心意對齊的民族發展路線。排除萬難在1948年終於復國,但時至今日,世俗化猶太人仍是主要人口,接受耶穌為救主的彌賽亞猶太人仍是稀少。但有指望,人口比例雖小,增長率卻是驚人,有機構估計以色列本土現有一至二萬彌賽亞猶太人。

「耶和華說:『我必被你們尋見,我也必使你們被擄的人歸回,將你們從各國中和我所趕你們到的各處招聚了來,又將你們帶回我使你們被擄掠離開的地方。』這是耶和華說的。」(耶29:14)猶太人已陸續回歸神賜給他們的土地,但屬靈的回歸才剛開始,更重要的是,以色列要從屬靈的巴比倫歸回神,進入屬靈的大復興。

[國度觀點] 聖靈更新運動的再更新

從阿蘇撒街大復興到今天,聖靈復興運動已走了一百多年,從小溪到大河,從大河分流到四方,產生不同的支流。這股渴慕超自然屬靈恩賜的運動到了今天,整體上仍在全球擴展,信眾人口也繼續強勁增長。然而,神對教會的評價絕不是人數,而是忠心。滾石不生苔,更新後若沒有再更新,就容易陷入倒退。

圈內人、美國牧者米高·布朗(Michael L. Brown)博士看見今日聖靈更生教會的危機,例如一味追求新事卻沒有行動的習慣性傾向,以及淡忘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聖潔。為此危機作出先知的呼喊,他寫書《玩火:喚醒五旬節—靈恩教會的警號》(暫譯:Playing With Holy Fire: A Wake-Up Call to the Pentecostal-Charismatic Church ),今年剛出版。

布朗博士在書中指出三個必須正視的危機。第一、經常將聖靈和人的心思形成對立,好像二者常在爭戰中,完全輕視理性的作用;第二、輕視神學教育及聖經學術研究,很多靈恩領袖本身沒有堅固的聖經教育基礎,故此傾向輕視神學;第三、以對聖靈的啟示開放為藉口,容易犯下用聖經以外的啟示去否定教義的錯誤。

聖靈隨己意分派恩賜,各人所領受的不同,這本是神的美好心意,叫我們彼此合一,看別人比自己強。在超自然恩賜外,神還將智慧、知識分派各人,同樣叫我們彼此合一,看別人比自己強。將超自然恩賜的位置抬高,高於神賜下的其他恩賜,這本是與「看別人比自己強」的教導相違背,結果就成為合一的阻礙。施洗約翰沒行過一件神蹟,但他忠心完成世上的使命,為主預備道路。超自然恩賜的目的是使我們完成神的使命,本是好的,但若果因人的偏見和驕傲,妨礙基督身體的合一,到最後也會妨礙自身經歷聖靈的更新,而更新是持續的過程,不進則退。持續的更新才是真實聖靈更新運動的標記。

[國度觀點] 天主教徒或成為未來最大宣教禾場 — 挑戰與危機

「向基督徒傳福音」本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說話,但徒有虛名的基督徒的存在,使它成為當前的一個大使命。人口和社會處境因素可能導致天主教徒將成為下一波宣教運動的最大禾場,挑戰巨大,危機也不能輕看,新教與天主教的關係將受到考驗。

3月15-19日在意大利羅馬舉行的全球「洛桑運動」(The Lausanne Movement),以「向每個基督徒傳福音」為主題。今次會議討論向掛名基督徒傳福音和進行門徒訓練的策略。45名與會者來自不同背景,有神學家、宣教學家、宣教士和社會學家,分別來自北美、歐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

洛桑全球分析雜誌總編輯班寧特(David Benett)撰文,為「掛名基督徒」作以下定義:只有虛名或徒有形式,與真實身分有別。他們可能是在基督徒家庭裡出生及成長,或是在基督教社群一員,又或是經過某類型的宗教形式而成為基督徒,然而信仰對他們生命只有很微小的影響。只有基督徒的表面身分,在生活上卻從沒有活出這身分,言行也不反映基督教信仰。他們甚至沒有悔改與重生的經歷,因此也沒有屬靈的成長,沒有結出聖靈的果子。掛名基督徒在任何宗派和堂會裡都能找到,不論是福音派、東正教或天主教。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自稱為「基督徒」,人數有25億,包括真的基督徒和掛名基督徒。2018年全球人口突破74億人,而根據天主教官方數據(2014年報告),天主教人口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7.77%,接近13億人。換句話說,天主教人口總數接近穆斯林人口總數。穆斯林國家的未得之民人數龐大,就這方面說,穆斯林是最大的宣教目標群體。然而,由於限制宣教活動和社會封閉,進入穆斯林群體異常困難,這塊福音硬土還需更多的靈雨澆灌,才會廣泛地出現茂盛生機。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大部分的天主教徒生活在宗教自由國家,包括歐美、拉丁美洲和一些宣教歷史悠久的亞洲、非洲地區。雖然其中的「掛名天主教徒」人數無法準確估計,但因為所在地區有高度的宗教自由,可以想像假如洛桑運動一呼百應,「掛名天主教徒」的宣教活動可以出現急速發展,這樣的話,天主教徒可能成為下一波宣教運動的最大禾場。

宗教改革五百年後,新教與天主教的復和已邁進一大步,還需要注意的是,「掛名天主教徒」的宣教活動很可能影響兩方的關係。有悔改重生經驗的基督徒應否加入或留在天主教體系?新教似乎還沒對此有清晰的立場,對此進行探索和討論就不能避免了。今次會議在梵蒂崗所在地區——羅馬——舉行,看來有點意思。

[國度觀點] 一個查經聚會被視為預言的應驗

以色列國會定期舉行查經聚會,本來不是什麼新事,但今年2月底的一次查經聚會卻是史前無例的,獲得國內媒體關注,相比之下,國際媒體卻冷淡對待。這不難理解,基督徒和猶太人一起查經,西方社會都會發生,有何值得關注呢?在多元文化共融的社會,真不是什麼大事,但在一個對基督教宣教忌諱的猶太人國家,在友好的氣氛下,共同查考雙方都奉為神聖的經書,對猶太人來說,這可不是尋常的事。因此,有份促成此事的一位拉比宣稱,這是以賽亞預言的應驗。以色列建國以來,首次被認為應驗預言的查經聚會,就因為邀請了基督徒參與,而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以及屬靈意義。

這次查經聚會背後的推動者之一Schindler Society,是一家美國基督徒組織,它過去也曾推動美國國會舉行查經聚會。該組織負責人是美國總統的宗教顧問團成員Jim Garlow牧師,當初是他與太太主動向以色列國會議員Yehuda拉比,提議在以色列國會舉行查經聚會。但由於以色列正統猶太教領袖高度提防基督教宣教活動,聯合性的查經聚會容易引起猜疑,甚至會成為極端猶太教徒控訴基督教以查經聚會為名,舉行實質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傳教活動,於是查經聚會由一家促進錫安主義基督徒和以色列的關係的本地組織Israel365協助籌備。

聖言(神的道)是從猶太人開始傳到外邦教會的。但在初代教會時期,外邦教會日漸強盛,因著一些原因要從猶太人教會劃分出來。脫離原本的橄欖樹,意味著斷開汲取養分的源頭,自此之後,從當代盛行的希臘思想汲取養分,生產自己的神學和教義。直到近代,有些外邦教會開始重尋信仰的希伯來根源,謙卑下來向猶太人請教聖經真理,包括信耶穌的彌賽亞猶太信徒。其實,猶太拉比到世界各地教會教導聖經,並非最近才有的事,現今更是普遍。但今次在以色列國會的查經聚會,因為是在國會舉行,也就具有不容忽視的象徵性意義。

在以賽亞書二章中,以賽亞先知預言,外邦人有一日會到錫安認識神的道,好叫他們能行神的路。今次的國會查經聚會不是要叫猶太人為自己的民族感到驕傲,也不是否定外邦教會在過去二千年從神領受到的教誨,而是叫世人都看出,神的話語應驗了,因此要警醒,知道主的日子(the Day of the Lord)臨近了。

[國度觀點] 善待香港的寄居者

居者無其屋是香港的嚴重民生問題。房屋是為居住需要而設,當目的扭曲,而成為投機者的生財之路,生活空間就不斷被壓縮,陷入居者無其屋的苦況。當大眾感到不公義,社會怎能和諧呢?當人感到自身利益被侵奪,就容易將矛頭指向其他人,結果造成更大的分裂。

社會有些言論認為,新移民人數不斷增加,而這些「外來者」正搶奪公屋資源,那原本是屬於港人的福利。雖然新來港人士居住公屋的比例很大,但戶主其實是港人,新來港住戶來港是為與家人團聚,自然會與港人家人同住。「新移民搶奪公屋」不是事實,因為公屋編配政策規定,雖然新來港人士可以申請公屋,但到輪候編號到分配階段時,輪候家庭必須最少一半家庭成員居港滿七年,才有資格分配公屋,否則申請會被凍結。「新移民搶奪公屋」只是一種偏見。住滿七年,還被視為外來者,這則是一種主觀看法。

聖經有善待寄居者的觀念。來港未滿七年的新移民不算是有永久居留權的港人,從這方面看,最初的七年內,他們是「寄居者」。對寄居者的善待,即對新移民的善待,不該包括偏見、歧視、惡言,反之卻要關注他們的需要,幫助他們適應和融入新的環境。港人也是新移民的後代,應當「知道寄居者的心情」(出23:9,《和合本修訂版》)。

然而,善待寄居者的聖經觀念並不充許「文化入侵」。在舊約時代,寄居者住在以色列人中間,必須順從以色列的信仰和文化。寄居者來自外邦,都可能有拜異教的背境,若果他們來以色列寄居時,散播異教文化,或是違反摩西律法,那就會影響以色列的屬靈光景。神對以色列有特別的命定,要她成為世界的光。以色列人善待寄居者的同時,也藉著神的話語和行出神的話語,領寄居者也進入他們的命定。可惜後來以色列君王因容讓外邦異教文化入侵,導致亡國。

神對香港也有特別的命定,香港教會不僅要善待新移民,也得藉著神的話語和行出神的話語,領他們進入他們的命定——神安置他們在香港的心意。

[國度觀點] 真實活現「一個新人」的生命

雅各書說,聽道卻不行道,就是自欺。以色列迦密山堂會(Kehilat HaCarmel)兩位創辦人是最早傳揚「一個新人」的先鋒,不僅言教,更將自己置身於這真理裡,將生死置身事外。雖然大衛.戴維斯牧師已於2017年安息主懷,但因著信,留下以利亞傳承給下一代的生命傳奇。

大衛的遺孀凱倫(Karen)於2月初來港,在一場公開聚會上表示,迦密山堂會所在之處危機四伏,她指出迦密山以北25里有一個獲伊朗資助的恐怖組織。不料,聚會過後一星期,伊朗無人飛機入侵以色列領空,以色列將之擊落,使以色列北部與敍利亞邊境局勢突然緊張。同日,以色列派空軍攻擊敍利亞境內的伊朗軍事據點。憂患多年未止,一直忠心守住迦密山,絕不簡單。

根據戴維斯牧師的自傳《通往迦密山之路》(香港國度出版),當年夫婦領受在以色列服侍的呼召,就離開生活舒適的紐約,憑信心遷居以色列。他們看出迦密山的屬靈地位,在地理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屬靈上是「祭司村」,於是開始在迦密山上用敬拜和策略性的代禱服侍神。在長達十年的炮火衝突時期,他們只能抓住神的應許,而不是防空洞。

「一個新人」是指猶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裡二合為一,保羅在以弗所書裡的教導。有趣的是,戴維斯是外邦人,而凱倫是猶太人,兩人在婚姻裡的結合象徵「一個新人」。在真理實踐上,多年以來,他們一直環繞著「一個新人」而發展事工。他們建立了融合猶太人和外邦人的教會,開創了以色列教會的先河。在他們的聚會裡,經常輪流用不同語言敬拜讚美,展現不同民族在主裡的合一。教會也有幫助猶太人、阿拉伯人和其他外邦人戒毒的宿舍服務。

伊朗和敵國誓言摧毀以色列,在四面楚歌之時,我們外邦信徒不免會因為太關切以色列,而忽略了其他民族。阿拉伯人先祖以實瑪利和猶太人先祖以撒,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聖經對二人的後代都有應許。戴維斯夫婦的生命見證鼓勵我們,真實活現「一個新人」這真理,必須將自己置身於真理裡,付代價,奮勇爭戰,真實關愛猶太人、阿拉伯人和其他民族。

[國度觀點] 復興神學為「無父世代」提供的解決方案

當時代轉入二十一世紀,家庭崩壞已成為普世現象,無論是東方或西方,單親家庭數目不斷上升。無可否認,家庭健全是社會幸福度的量度尺,而聖經觀念對家庭制度的鞏固也有重要的指引,基於聖經的復興神學為此提供了解決方案。

有研究指,全球有14%的兒童(0-17歲)來自單親家庭,而大部分的情況,母親是家庭的唯一支柱。「無父世代」是今日世界的悲歌。最近的分享會「這世界需要父親」實在是及時的提醒,講員安德魯(Andrew Houghton)用撐傘子的象徵行動,說出丈夫在神面前有責任撐起屬靈的遮蓋,這不是神交給妻子的責任。基督教家庭雖然有同一信仰,但家庭健全與否,還需要各成員擔起自身的責任,這也是屬靈上的對齊(spiritual alignment),因為神命定了各成員的責任和角色。安德魯也指出,男人有屬靈的軟弱和傷害,這令遮蓋失效,補救方法是男人願意修補破口。

復興神學正是有修補破口的主張。就以烏干達牧師慕約翰為例,他推動的禱告祭壇策略是為城市和國家的復興。為什麼禱告祭壇會帶出復興?按他對聖經的理解,神往往會揀選一些人,呼召他們成為聖潔,並為城市和國家的罪惡代禱,只要被揀選的人數得滿足,神就會使復興發生。這些被揀選的人在代禱上有祭司的職分,在復興上有關鍵的作用。社會有什麼問題,國家有什麼問題,當然要有行動去解決,但復興神學提出最重要的焦點,就是教會的責任,因為教會在某地方的設立,代表在該地方有祭司的代禱職分,在這屬靈層面上若沒有改變,人的最大努力都是力量有限的,因無法抗衡空中的掌管者——邪惡的根源。當然人有責任,就是悔改。悔改導致復興,全是神的恩典。

從復興神學看,「無父世代」的詛咒是需要祭司代禱去破除的,誰是祭司?在家庭中,父親有這屬靈的職分;在城市中,教會有這屬靈的職分。願弟兄們和教會都興起,舉起聖潔的手為這世代禱告!

[國度觀點] 「聖俗二分」的徹底打破

經過多人多年的深耕細作,職場使命觀在本港逐漸普及,每年也有不少職場神學講座培訓人材。然而,很多人觀察所知,聖俗二分的觀念未被真正打破,而這正是職場使命觀能否大幅推進的關鍵之一。過去,職場召命的推動以傳授知識教育為主,透過神學著作和課程改變聖俗二分觀念,但思想與行為其實互相影響,先後次序未必固定不變,從外在的行為開始變革,即從教會的制度、事奉模式、活動形式等進行更新,也可打開一條新路。

聖俗二分是指將神聖與世俗完全分開的觀念,凡屬教會的事情和工作都是神聖的,而信徒在世界裡的工作和事務都沒有神聖的價值。在此觀念下,只有聖職才是神聖的召命,信徒在職場的神聖任務就只有傳福音、愛人如己,或賺取金錢支持教會的聖工,除此之外便沒有什麼神聖意義。

聖俗二分觀念要打破得更徹底,可考慮將堂會內的一些職分與職場信徒分擔,例如講道、施行聖禮等,當然也要謹慎地在教會傳統和革新之間作出明智的決定。如果可行,並且時機成熟,也可考慮正式按立職場信徒擔任特別聖職,甚至授予職場傳道的獨特身分。

職場神學教育當然不可缺,但不應該局限於佈道技巧、個人生命成長、職場倫理等,傳道與建立文化是不能分開的召命。聖靈使生命成聖,同時賦予改變世界的權能,因此有能力建立文化的職場神學教育必須有「賦權」(empowerment)的元素,「權」是指聖靈在人身上彰顯的大能。耶穌在教導門徒這方面,沒有太多的神學講課,而是提供實戰經驗,差派門徒出去實習。教會打破聖俗二分觀念,不應只有課程,還要提供差派出去實習的體驗機會,形式可以多元化,最好由職場信徒與牧者共同摸索。

職場信徒被賦與的能力,不僅是宣講的能力,也要有屬靈爭戰的能力,爭戰的領域又不僅是人的內在心思,也有結構性的邪惡,就是要將根基建立在錯誤思想、違反天國價值觀的系統連根拔起。若果改變只局限於人的內心,而身處的邪惡環境完全沒有被震動,職場召命還只在幼苗階段,並未有在好土裡茁壯成長。

外在的改變並不困難,但為什麼願意尋求改變?今天聖俗二分觀念仍然牢不可破,其一原因是對現時狀況感到舒適,因為留在安舒區是人的習性。所以在進行變革之先,也許要尋求大的推動力,大得足以使整個教會都願意脫離舊的模式,成為真正有能力改變職場的教會。

[國度觀點] 當電玩成為福音事工

保羅說,他向什麼樣的人,就做什麼樣的人,跨文化宣教中有福音信息應該適切於受眾文化的主張,而保羅的這番話為此提供聖經基礎。清朝時代,有些海外宣教士來華後,仿傚當代華人留長髮辮、穿華服。他們相信,只要沒有改變福音本質,改變信息的傳播方式,以致對福音對象有適切性,是可以採用的宣教策略,當然他們也經過認真的分辨,確保福音本質沒有被改變。當年宣教士面對的是民族文化的跨越,而來到今天的後現代,宣教工作所要跨越的卻是更複雜的社會文化,適切的宣教模式可以打開很多機會之門,然而分辨卻並不容易。

電玩已是今天青少年的生活文化,教會以此為青少年福音工作的接觸點,並且開放堂會空間,是具有創新精神和靈活性的宣教工作。雖然電玩是媒介,但教會有明確的方向,就是將福音傳給青少年,並且扭轉各人躲在家裡單獨打機的失聯現象,從而建立互助互愛的群體。香港有一名教人打機的網紅,不但成立慈善機構關心青少年需要,更在他的頻道中鼓勵青少年返教會。他曾在教會為電玩迷舉行佈道會,吸引千人出席,當場有一百多人決志。教會不只是在「傳」道,福音工作中也有改變社會文化的元素,實踐整全的福音使命。

有適切性的宣教模式有很多美好的見證,但慎思明辨也重要,以致保守福音工作沒有偏離福音的正軌。沈溺不過是其中一個顯著潛在問題,自制是聖靈果子,教會絕對有能力在這方面提供幫助。然而,科技並不如一般人所想的,就只是價值中立的工具,人類用科技創作的文化,即使是電玩,本身的設計反映著創作者的企圖,不論是善是惡,都帶著創作者的價值觀的痕跡。況且,電玩有不同主題和玩法,可以視之為文本,從信息分析是可行的第一步。

香港的電玩宣教工作可能是剛起步的階段,前面的路還遠,在路途上需要反思電玩的本質、實質操作,以及所建立的是什麼價值。

[國度觀點] 分割耶路撒冷為兩國首都——一個沒有歷史根據的主張

雖然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一直是美國不變的立場,但為免影響中東和談,幾位前任總統都沒付諸行動。美國國會在1995年通過《耶路撒冷大使館遷移法》,早已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並決議將大使館遷移至耶路撒冷。2002年國會通過的外交法也要求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但最高法院在2015年的判決撤回該法。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陸續履行競選時的承諾,而在12月開腔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並宣布將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移至耶路撒冷,這比之前的任何聲明更觸動國際社會的神經。有反以色列傾向的聯合國大會,就在特朗普發表聲明前,搶先進行投票,以151票對6票,壓倒性決議否認以色列對耶路撒冷有合法的主權。聯合國多次通過相關議案,為巴勒斯坦未來立國定都東耶路撒冷舖路。

國際社會譴責特朗普的聲明,認為巴勒斯坦人將奮力反抗,美國的舉動必會破壞中東和平。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爭取東耶路撒冷為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意味著耶路撒冷遭分割為二,而拒絕分割的以色列將被迫放棄土地,只能保留西耶路撒冷為其首都。耶路撒冷是中東最棘手的問題,任何一個方案都會引致某一方的不滿,衝突無可避免,只能盡量減少禍害。美國遷移大使館的決定或許會使局勢不穩定,但將耶路撒冷分割為兩國首都,根本不能解決長遠問題,宣揚以毀滅以色列為大任的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居民置身如此的近距離,必構成國家安全問題。更重要的是,未來巴勒斯坦國有權定都耶路撒冷,是沒有歷史根據的主張。

為什麼現時還沒有誕生的一個國家(未來巴勒斯坦國)對耶路撒冷有合法的主權?在以色列復國前,曾佔領耶路撒冷的鄂圖曼帝國在一次世界大戰時戰敗已離去,當時由英國暫時托管的巴勒斯坦地有不同的民族聚居,有基督徒、猶太人和穆斯林,但不存在著一個國家。以色列是聯合國在巴勒斯坦地首先獲承認而又確實成立了的國家,以色列在1967、1980年先後在法律文件上宣稱耶路撒冷為首都。而當初主張兩國分治的聯合國,在「181議案」上沒有將耶路撒冷納入分地的計劃中,而是主張將耶路撒冷交由國際社會暫時管治,日後進行主權的公投,所以當時並沒有支持阿拉伯國家定都耶路撒冷。但「181議案」因阿拉伯國家拒絕兩國分治方案,繼而向以色列發動戰爭,而最終沒有落實。巴勒斯坦自治組織在1964年成立時,當時憲章沒有提到耶路撒冷,到以色列奪回耶路撒冷後,才在1968年在憲章上提出耶路撒冷為首都。聯合國也是在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後,才提出分割耶路撒冷為兩國首都的主張。

最近的一次聯合國大會投票顯示,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如今就只有投反對票的其他五國:美國、加拿大,以及三個太平洋小國,分別是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瑙魯國。美加的外交政策若然出現大改變,那就只餘下三個太平洋小國。不論結局如何,歷史的進程在神的掌權中,但祂也呼召守望者忠心地按祂的心意為列國禱告。

[國度觀點] 真正的福音必然是「天國福音」

神學的爭論本是平常的事情,但近幾年間,無論是本港或美國,因政治議題而引起的神學分歧對基督的身體帶來撕裂的破壞力量,而且縫合的機會似乎越來越渺茫。無獨有偶,最為核心的爭論最後都是聚焦在福音的真意上,對何為純正福音各自都有其解說及演繹。然而,若不回到天國福音的探討,就不能對福音有整全的認識,因為耶穌所傳講的是天國福音,別無其他的福音。

剛舉行完畢的「主愛臨香江—香港福音盛會2017」,展示教會合一佈道的力量,然而有批評者認為盛會沒有傳講真正的福音。在世界的另一個半球,本年11月,美國有300多名神學家聯署〈波士頓宣言〉(The Boston Declaration),指控美國福音派扭曲了聖經教義,沒有活出真正的福音。發表宣言當天,這些神學家們披麻布,額頭塗聖灰,猶如痛心疾首的舊約先知,情詞迫切呼籲保守的福音派基督徒盡快悔改。他們有的來自自由主義的紐約神學院、波士頓神學院等,認為福音派的保守立場扭曲了基督教的教義,甚至影響公共政策,拒絕同性戀者、穆斯林等,離棄了愛鄰舍的使命。宣言寫得動人,表示跟隨耶穌的意思就是反對種族主義、經濟剝削,打擊貧窮問題。但看細節,其中寫道他們承認所有人身上都反映神的形象,不論是任何gender或sexuality,用詞反映他們實際上反對福音派在性議題上的聖經立場。名義上是反對恐同,及對同性戀、跨性別群體施予暴力,但在公共政策上實踐時,卻反映對同性戀、跨性別運動的價值取向的認同。

教會當竭力持守純正的福音,但大前提是認識什麼才是純正的福音,在實踐上,偏重任何一面都會失去福音的整全性。以社會公義為旗幟的福音,若在道德上偏離聖經觀點,都不是完整的福音,道德根本上不能與公義分開。這裡引用馬歇爾(Chris Marshall)的觀點(《王國降臨》,學生福音團契:2008),他指出從耶穌的教導和行動中,看出天國異象的三個向度:帶有終末力量的作為(靈恩派所重視),帶來神與人親近的感覺(福音派所重視),呼召人轉化社會(自由派所重視)。由此來看,天國福音也具備超自然力量的彰顯,例如醫治和釋放趕鬼,經歷神人關係的親密,並領受更新世界的使命。

探討什麼是純正的福音,必須從耶穌的天國觀來審視,才能有整全的圖畫,也只有這樣,爭論才會產生有意義的結果。

[國度觀點] 誰偷走了我們的感恩節?

尋根溯源,感恩節源於17世紀從英國移民至北美新大陸的基督徒的宗教節慶。在艱難的開荒期,他們排除萬難,在土著的幫助下開墾耕種,第一次享受收成,倖存者就舉行節慶感謝神的恩惠和看顧。加拿大是另一個有感恩節的國家,同樣是有屬靈的根源,起初是為面對進化論的危機,教會希望有全國的感恩節,向世人見證神的存在。因此美加兩國的感恩節都是人對神表達感謝之情。但來到21世紀,感恩節變成瘋狂購物的假日,美食、派對、家庭團聚成為主題,失去本來的原意。誰偷走了我們的感恩節?

起初,感恩節與豐收有關,基督徒誠心地向神表達感恩,特別是經歷過一半人因惡劣環境而死去,倖存者更能體會神的大恩。豐收可以是神賜福的證據,卻不是感恩節的主角,但隨著生活越來越安定和富庶,加上進入工業化的時代,能夠準確控制的大量生產系統,供應穩定,滿足現代人的一切需要,而我們不像農夫那樣體會什麼是無法掌握的大自然變化。高端科技、高效能的商業運作不但成為我們滿足生活一切所需的手段,更成為「倚靠」,但其實是靠自己,社會逐漸形成自我中心的文化。每年仍有感恩節,但只是享樂和消費的節日。

感恩節世俗化並不只是不信者群體的情況,基督徒仍是美國主要人口的信仰,但美國的感恩節給一年一次的瘋狂購物日搶走光芒。過去,美國最高消費的日子是聖誕節,但近年「黑色星期五」(感恩節翌日)已取代了首位。

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前,摩西就預告了他們將來離棄神,但這不是命運,祝福和詛咒是可以選擇的。以色列人經歷出埃及神蹟,心中充滿感恩;經過曠野時,不耕不種,但沒有挨餓,衣服也沒破,心中仍充滿感恩;但安居在流奶與蜜之地後,享受豐盛的時期,試探才是最危險。

感恩是需要持守的屬靈操練。美國女作家莎拉(Sarah Josepha Hale)因40年的堅持,不停進行遊說,感恩節才得以成為全國的假期。我們也要堅持,但不是在節慶形式上,不是在守住一個節日上,我們的堅持是在感恩節的精神上,在艱難和順利的日子都能真誠地感謝神。

[國度觀點] 穆斯林歸主彰顯福音的大能

神的國與撒旦的國的爭戰從沒停止,最黑暗的時代也是最光明的時代,絕望中仍然能看見神的手在掌管歷史的走向。對於穆斯林世界的現況,傳媒的焦點往往放置在極端伊斯蘭教勢力的全球擴張,令人心惶惶,而穆斯林群體在二十一世紀爆發的歸主運動,卻少人知道。宣教學者大衛‧葛瑞森博士(Dr. David Garrison),與團隊走訪十多個穆斯林國家,訪問過一千多名穆斯林背景信徒後,將調查報告寫成書,最近來港主講「靈風飊起」講座,親自講述穆斯林歸主運動的調查發現。

根據葛瑞森博士的定義,在穆斯林社區裡有逾100間教會建立或1000人受洗歸主,才符合穆斯林歸主運動的條件。從穆罕默德到主後19世紀前,沒有發現一次這樣的大規模運動的歷史記錄,20世紀有11次,但在21世紀頭12年,就錄得逾60次。他的調查發現令人興奮,但隱藏在數字之下,還有一些重要事情值得教會深思福音的大能。葛瑞森博士在90年代曾經到穆斯林地區宣教,雖然懂阿拉伯語言,又具備宣教訓練的裝備,但無論如何努力也不能結果子。後來他在印度發現穆斯林歸主運動的跡象,引起他深入調查的興趣,於是到世界各地展開詳盡調查。在一次受訪時,他被問及穆斯林是否因異象異夢這種超自然經驗而歸主,他承認有這因素,但同時又保守地表示「作為浸信會的人」,他對這些超自然經驗會有猜疑(他在美南浸信會的差會當宣教士逾30年)。這位在傳統教會事奉的宣教士,也無可否認福音的大能透過神蹟奇事彰顯在對福音封閉的群體裡。當然,在異象異夢之後,也要有信徒分享福音。

葛瑞森博士還提到穆斯林的信主經歷,他們如何渴望得救,而唯有福音的大能才能使人經歷到赦罪的平安。希伯來書說,只有耶穌的救恩才能真正洗淨我們的良心。穆斯林似乎是最難接受福音的群體,但他們所最需要的還是得救這最基本的生命需要。我們會想出各式各樣方法吸引人歸主,給予幸福人生的應許,有時候將福音簡約成為解決現世各類問題的良藥,但事實上,在福音之外,世界上還有很多途徑可以使人獲得現世的幸福,但對於良心,就只有基督的寶血才能洗淨。

在宗教改革五百周年之時,我們應當再思福音的大能是什麼,唯獨基督又是什麼的意思。宗教改革先賢在歐洲大陸流過殉道的血,就是要讓教會持守純正的福音,願穆斯林歸主運動帶給我們反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