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觀點] 穆斯林歸主彰顯福音的大能

神的國與撒旦的國的爭戰從沒停止,最黑暗的時代也是最光明的時代,絕望中仍然能看見神的手在掌管歷史的走向。對於穆斯林世界的現況,傳媒的焦點往往放置在極端伊斯蘭教勢力的全球擴張,令人心惶惶,而穆斯林群體在二十一世紀爆發的歸主運動,卻少人知道。宣教學者大衛‧葛瑞森博士(Dr. David Garrison),與團隊走訪十多個穆斯林國家,訪問過一千多名穆斯林背景信徒後,將調查報告寫成書,最近來港主講「靈風飊起」講座,親自講述穆斯林歸主運動的調查發現。

根據葛瑞森博士的定義,在穆斯林社區裡有逾100間教會建立或1000人受洗歸主,才符合穆斯林歸主運動的條件。從穆罕默德到主後19世紀前,沒有發現一次這樣的大規模運動的歷史記錄,20世紀有11次,但在21世紀頭12年,就錄得逾60次。他的調查發現令人興奮,但隱藏在數字之下,還有一些重要事情值得教會深思福音的大能。葛瑞森博士在90年代曾經到穆斯林地區宣教,雖然懂阿拉伯語言,又具備宣教訓練的裝備,但無論如何努力也不能結果子。後來他在印度發現穆斯林歸主運動的跡象,引起他深入調查的興趣,於是到世界各地展開詳盡調查。在一次受訪時,他被問及穆斯林是否因異象異夢這種超自然經驗而歸主,他承認有這因素,但同時又保守地表示「作為浸信會的人」,他對這些超自然經驗會有猜疑(他在美南浸信會的差會當宣教士逾30年)。這位在傳統教會事奉的宣教士,也無可否認福音的大能透過神蹟奇事彰顯在對福音封閉的群體裡。當然,在異象異夢之後,也要有信徒分享福音。

葛瑞森博士還提到穆斯林的信主經歷,他們如何渴望得救,而唯有福音的大能才能使人經歷到赦罪的平安。希伯來書說,只有耶穌的救恩才能真正洗淨我們的良心。穆斯林似乎是最難接受福音的群體,但他們所最需要的還是得救這最基本的生命需要。我們會想出各式各樣方法吸引人歸主,給予幸福人生的應許,有時候將福音簡約成為解決現世各類問題的良藥,但事實上,在福音之外,世界上還有很多途徑可以使人獲得現世的幸福,但對於良心,就只有基督的寶血才能洗淨。

在宗教改革五百周年之時,我們應當再思福音的大能是什麼,唯獨基督又是什麼的意思。宗教改革先賢在歐洲大陸流過殉道的血,就是要讓教會持守純正的福音,願穆斯林歸主運動帶給我們反思的機會。

[國度觀點] 教會扶貧使命應有思想改革

香港的貧窮問題已討論多時,學者和社會提出的解決方法包括:改善福利及退休保障政策,遏止樓價大幅上升,增加基層就業計劃等等,而教會對貧窮問題的介入,最為普遍的方式是慈惠服務。教會向來有「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精神,而且有龐大的中產階層,動員力也高,較為有優勢發展慈惠服務。但根據教內關懷貧窮的團體的經驗,向信徒募捐其實不易,無論是教會或個人家庭都有財務壓力,當自身的需要凌駕於別人的需要之上,「施比受更為有福」就只會是崇高的理念。扶貧的挑戰正正就是思想的挑戰。

解決貧窮主要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解決物質和肉身的需要,例如糧食支援、災後重建、醫療服務等,相比另外兩個層面,滿足外在需要最容易入手和處理,有時候也是最緊急的。

第二個層面是社會制度的改變,這是現今社會討論得沸騰的議題。當貧窮被制度化時,若不改變制度,貧窮問題只會一直存在。但改變社會制度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社會討論,涉及眾多持分者,各有不同觀點,而且任何制度上的改變都會對整個社會有深遠的影響,所以是漫長的過程。教會對社會制度有不同的見解,並不容易有共識及共同的行動。

第三個層面是思想的改變,這是較為容易忽略,卻是個人和社會的貧窮問題的關鍵因素。貧窮有外在的因素,但也有個人的因素,無論是外在或個人內在,都是與人的思想有關的。有教會稱之為「貧窮的靈」,是以「貧窮心態」彰顯,也可理解為「貧窮思維」,有此思維的人在外在可能不像貧窮人,但內心卻認為自己太貧窮,以致不甘心奉獻,也不樂意施捨助人,內心充滿焦慮、不安全感,因不知足而愁煩,實際上已陷入貧窮的詛咒。

聖經從舊約到新約都有慈惠的教導,這是信徒的責任,但聖經也有處理貧窮思維的教導,「施比受更為有福」,「凡事感恩」,「知足就有喜樂」,有數之不盡的教導是消除貧窮思維的良藥。事實上,教會在講台上向來都有這些信息,但僅作為牧養信徒的靈糧,而少有向社會宣揚這是革新社會的精神。不忽略人的物質和肉身需要,不否定制度化貧窮問題,但也不要輕看心靈的富足正是基督信仰可以為世界帶來的最強大資源。

[國度觀點] 進化論以偽科學滿足宗教需要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改變社會的學說,但能夠在一個半世紀之內就深入地改變西方思想,被社會的頂尖知識分子奉為經典,並且廣泛地滲入不同學科領域,就大概只有進化論。

達爾文(Charles Darwin)於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時至今日,進化論的觀念不時反映在科學、心理學、人類學、哲學、社會學、藝術的理論上,這披著科學外袍的宗教塑造二十世紀的不可知論社會,將懷疑信仰的種子撒播在其後的幾個世代,更將人與動物在本質上等同,偷走神所賜予的獨特身分,當人不知道自己的本位,就不會知道人生的方向,這也就偷走了人的命定。

最近伯明翰紐曼大學發表調查結果,指少於一成的英國人接受創造論,其實其他有悠久基督教歷史的西方國家也有相似現象。早於2006年就有科學媒體的調查報告指,全球有十個國家逾七成人口接受進化論,其中九個是基督徒人口為主的西方國家,加上日本,全部都是知識分子為社會創新力量的國家。事實上,皮尤研究中心有數據顯示,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傾向接受進化論。這解釋為何進化論能夠塑造社會的思想形態。

雖然進化論以科學包裝,但卻是從沒經過科學實驗證實的一種「假設」,而有關生命起源的說法,根本無法用科學方法證實,它不是真正的科學。人是誰?人從哪裡來?這些是宗教性或哲學性的問題,進化論對生命起源作出假設,根本就是宗教或哲學。宗教必然有超自然的概念,但進化論對生命的解說除去超自然的因素,所以更精確的說,它是人的哲學。

知識分子為什麼擁抱偽科學?人都有探求生命意義的需要,就要為「人是誰」和「從哪裡來」找出答案,但這不可能是科學能提出的答案。科學去到最深的一層,就會涉及宗教,可是與宗教分離的科學一直存在著生命的不確定性,要抺走不確定性,就需要製造一個論說,假設就是一個方法,進化論為滿足人類的宗教需要而生。

建基於不實假設的一切論說,即使如煙花的耀眼,卻是在沙土上建造的屋子,有一日將會倒塌。

[國度觀點] 使徒運動與地方堂會的關係

「錫安榮耀國際事工」負責人恰克.皮爾斯(Chuck Pierce)近年在世界各地除教導猶太根源的恢復外,更積極推動使徒運動,最近他和團隊來香港主講特會,主題正是「使徒性教會興起」。如其他教內的復興運動一樣,使徒運動對教會的運作必會帶來重大改變,而這將加強地方堂會的繁殖功能。

根據皮爾斯和他的同工羅伯特‧海德勒(Robert Heidler)的觀點,使徒運動與猶太根源的恢復息息相關,因為在使徒行傳年代,初代教會就是以使徒中心的模式運作,教會的最高領袖是使徒,他們在耶路撒冷和主要外邦城市建立使徒中心,監督其範圍內的聚會點。當年的教會不像大部分的現代教會,並沒有一座教堂建築物,信耶穌的人以家庭聚集的方式崇拜和團契,而聚會點分佈在不同地區的信徒家裡,在使徒中心之下與其他聚會點形成緊密的教會網絡。海德勒引述初代教會教父的文獻指,當時教會經常有先知預言、醫治神蹟等聖靈恩賜的彰顯。

來到二十一世紀,教會大多數是在堂會聚會,又不是家庭教會,為什麼需要恢復使徒中心模式呢?海德勒提出一個實務考慮,就是恩賜互補。他們很早就宣講五重職事的恢復,即一家健康的教會必須有使徒、先知、牧師、教師和傳福音的,在這五種恩賜的交互運作下,才能完善地裝備門徒各盡其職,在世界建立神的國。雖然很多教會都接納五重職事,並決心推行,但當他們日後探訪這些教會時,發現很少能夠實行,原因是在一家中小型教會裡不容易有整全的五重職事團隊。所以海德勒認為,使徒中心可以補足地方堂會的恩賜缺欠,在從屬關係中發揮五重職事的功能。

在今年的兩次華人聚集期間,皮爾斯都預言到使徒運動在華人教會中的興起,以及華人教會的新模式,並認為將對世界帶來極大的影響力。在現今的時勢下,華人教會無法不變革,從舊日的植堂模式,轉向分散式的聚集,而這必須在緊密的網絡中互相連結,才能在五重職事架構下發揮完善的教會功能,在黑暗的時代成為明亮的燈台,見證那將要來臨的國度。

[國度觀點] 天災使教會成為焦點

耶穌在馬太福音五章說,教會是世上的光,是不能隱藏的,正如城被建造在山上,又如一盞明亮的燈被放在燈台上。然而,在歌舞昇平的時代,教會在世人眼前並不顯眼,反而在災難發生後,教會向受災者給予關切和援助,雪中送炭的好行為不再是隱藏的,叫人將榮耀歸給神。但不幸地,媒體趁機製造題材有爭議性的新聞,也是將公眾的焦點放在教會,卻是醜化的目的。

「哈維」風災重創美國德州,造成20人以上死亡,估計對美國造成580億美元財物損失,被認為是1900年以來第9個嚴重的天災。救援工作正迫切進行時,媒體將焦點放在休士頓的湖木教會上,批評這家由約爾.歐斯汀(Joel Osteen)領導的巨型教會沒有開放教會設施給災民作為臨時庇護中心。因為歐斯汀牧師早已被批評為成功神學宣講者,新聞立時引發富裕教會忽視民間疾苦的輿論。

然而,湖木教會發言人解釋道,物業前身體育館有受水災侵襲的歷史,因考慮安全問題,因而選擇成為糧食和必需品的救災品分派中心。另外,他們得知市政府已在市內多處開放庇護中心,其中有一個大型會議中心,面積比湖木教會大五至六倍,而且在距湖木教會五公里的地點,基於以上因素,就決定只在其他庇護中心不足應付需要的情況下才開放教會設施。

今次事件中,媒體在發布新聞前,沒有向湖木教會要求回應或澄清,新聞欠缺平衡觀點。另一方面,在受災者等待救援時,媒體卻操控焦點,在社會掀起仇恨情緒,猶如火上加油。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9月3日為哈維受災者禱告的國家禱告日,在新聞稿上引詩篇四十六篇1節:「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願教會不被隱藏,在任何時期,特別是患難中,透過宣講神的話語、禱告、捨身的愛和關懷行動,見證神是我們隨時的幫助。

[國度觀點] 為千禧羊群擴大「草場」領域

皮尤研究中心發現,美國千禧世代以社交媒體、健身運動和美食社交代替教會,似乎是教會一大隱憂。報告指,僅約27%的千禧世代人口有上教會的習慣,相比上世代,年輕人較少參與宗教活動,但仍然尋求靈性的滿足,只是渠道再不是傳統教會的形式。雖然研究對象是美國人,但現象有全球化的跡象,華人教會不能迴避流失千禧世代的問題。

皮尤的報告指,對千禧世代來說,透過健身運動更能接觸內心世界,反而在教會卻沒有如此實在的經驗,而健身教練好像扮演牧者角色,提供靈性指引,以及建立群體生活。另外一些千禧群體選擇在社交媒體,尋求歸宿感和使命感,與人聯繫,分享生命和生活,或是在餐飲場所得到社群關係的滿足感,甚至認為這就是教會。

華人教會重視薪火相傳,總不願意看見青少年不斷流失,而教會日漸老化。但是對策往往只是外在形式的改變,例如提供活潑有趣的活動,豐富青少年喜歡的社交生活,希望吸引他們留下來。然而,外面世界的活動永遠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其實所有人都有靈性的追求,年輕人也不例外,補救方式應針對靈性的不滿足。對於千禧世代,「坐著聽道」如紙上談兵,無法讓他們經驗神,一位實實在在介入他們生命的主。千禧世代更熱衷於社群關係、社會關懷、公義行動、人生使命等,對於上代信徒,這些不是信仰的核心關注,但無可否認卻是人能夠經驗神的場景,是神給他們尋見的道路。如果教會能將「草場」的概念,在合乎聖經觀念下,擴大它的領域,千禧羊群就有他們的草場,而不會四處流浪逐水草而居。

擴大對「草場」的觀念,與教義無關,也不是改變教會本質,卻也不是表面形式的改變,而是教會對神國觀念的更新,將異象的範圍擴大至社區、城市,甚至全球,將神國的福音從個人得救擴大至城市的轉化,建立信徒為職場祭司,更新社會文化,實踐愛和公義。

[國度觀點] 從寄居者心態看待住屋需要

在缺乏良好經濟因素的支持下,香港樓價不斷創新高,中層市民也難以置業。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本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連升15個月,最近達336.1點,半年以來累積升幅為9%,15個月以來則接近兩成半,而房租也跟著樓價破頂。在自由經濟政策主導的社會,房地產已成為短速致富的投機貨品,而住屋問題則成為每代香港人的沉重包袱,即使教育水平大大提昇,社會階層流動性大大增強,也難以終止貧富懸殊的惡化。

薪金追不上樓價是本港政府必須優先處理的社會問題,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多次主動表示「必須立刻正視」問題,也提出對策。她早前表示成立由非官方專業人士領導的專責小組,其後經過社會辯論,與各界人士商討如何開發新的土地,並定出土地發展的長遠政策。地少人多一直以來是限制本港發展的困境,填海也不能在短時期內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況且,本港樓價瘋狂上升,也不是純粹土地供應不足的原因,如果房地產投機繼續熾熱,無論土地供應增加多少,樓價只會繼續因投機炒買活動而不受約束地上升,脫離大眾市民的購買能力。

聖經說,人在世是寄居者,沒有人有土地的永遠擁有權,在永恆的時間表上,置業安居不過是暫時的,土地是受託管之物,住屋需要的滿足亦是神的恩惠。一方面,基督徒知道人生在買樓以外有更高的使命,工作不完全為買樓,買樓不是人生目標。另一方面,無論是買樓或賣樓,是業主或租戶,都應從寄居者心態看待房地產,知道自己有受託的身分,而房屋是為產生有益於人的價值的工具。投機不是建基於創造價值的經濟活動,甚至含有貪婪的本質,剝削勞動者的居住需要,因此炒樓風氣不應鼓吹,也不應追隨,寧可將資金投放在產生價值和意義的經濟活動上。除此之外,基督徒可以祈求神的智慧,就土地發展政策提出跟這世界不一樣的意見。

[國度觀點] 牧者向公眾發言 傳媒公關知識不可少

《今日基督教》最近發布一則消息,指世界知名靈修學大師畢德生(Eugene Peterson)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他願意主持同性戀的婚禮,對同性婚姻也改觀了。消息獲得迅速散播,一日之內,「畢德生改變立場,支持同性婚姻」引起國際社會的巨大迴響。但事隔一日,畢德生已作出澄清,明確地表示他一直持守聖經的一男一女婚姻觀,只是在接受訪問時被誤導。同性婚姻是今日社會的敏感議題,而畢德生是福音派的權威人物,媒體按其主觀立場操控訪問,實屬不幸,牧者在媒體時代向公眾發言,最好有傳媒公關的基本認識,以免誤進狼圈。

畢德生的專訪原刊於Religion News Service(RNS),還未獲得查證結果前,快速地被《今日基督教》及其他媒體引述報道。後來畢德生回應事件作出澄清,指當天被問有關主持同性婚禮時,他以為是以「長老會牧師」身分回答,退休前他是長老會牧師,而長老會是接納同性婚姻的教會,基於「假設」的在職身分,並且「假設」有同性伴侶邀請他主持婚禮,他如何作答?他說「會」(yes)。於是新聞稿發布時,標題是「暢銷書作者畢德生改變對同性婚姻的看法」。畢德生其後澄清時表示,他後悔給出這回答。他說,過去牧會生涯中,從沒被要求回答這種問題,而作為牧師,也不善於回答「假設性」的問題,實際上,也很少會對人說「不會」。但訪問完畢後,他靜下來思想禱告,就後悔自己的回答。

RNS的專訪曾一道引起公關災難,美國基督教連鎖書店LifeWay揚言,如果畢德生確實支持同性婚姻,將拒絕售賣他的著作。雖然經查證及溝通後,事件已獲平息,但對於一個不善於處理公關災難的老牧者,卻是身心煩擾的不幸經歷。

作為教會領袖的牧者,有時候需要就某些與真理有衝突的社會議題,向公眾社會發表意見。但信息傳播在今天的媒體時代已變得異常複雜,如何面對傳媒,如何適時傳播適切內容,如何防避觀點被扭曲及操控,如何化解公關危機,這些學問都是今天教會領袖不可缺的,可是卻未被栽培教會領袖的神學院所重視,而教外的傳媒學科又沒有神學與信仰的整合。傳媒時代的來臨為社會轉化、宣教、牧養帶來各式各樣的挑戰,神學院和教會需要並肩作戰,對社會發出堅定的聲音,傳播純正的真道。

 

[國度觀點] 剖析新興宗教現象 委員會需增強代表性

日前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新興宗教關注事工合辦「辨識真假牧人」公開講座,分別請來深圳和本港的信徒,親身講述受「假牧人」之害的經歷,藉此提醒教會分辨真假牧人,引入「羊」時,也得將「狼」趕走。正如當日講員所說,審查及公開假牧人罪證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主辦機構甘心「自討苦吃」,為眾教會負起守護的責任,誠然可敬。可是也因為吃力不討好,願意介入事件的教會領袖少之又少,造成發言人經常只有兩三人,而受限於各人的神學思想、信仰經歷和教會背景,對剖析新興宗教現象容易陷入偏頗的結論。

雖然是次講座的主題是「假牧人」,並呈現真實個案,但在剖析原因時,不免涉及教會現象。講員在會上表示,根據國外個案,「假牧人」事件多數發生在靈恩背景教會裡,同時慎重地表示這只是文化土壤的問題,因強調個人領受和無從驗證的屬靈經驗,他不是表示靈恩背景教會必然有假牧人。他的觀察並非無理,正正因為靈恩背景教會易生亂象,審視工作就更需要有這些教會的領袖參與,若然缺少他們的視角和觀點,審查工作容易演變成教義之爭卻不自知。因此,有為眾教會守望的審查委員會,應該邀請靈恩背景教會領袖加入,加強代表性,以取得平衡觀點,作出較為客觀結論。

今天香港的教會已變得多元化,靈恩背景教會在福音工作上有相當重要的貢獻,但如其他教會一樣,都可能因有盲點而在真理宣講和教會發展上失去平衡,因此與其他教會在合一裡共同守護神的教會,加強溝通,彼此守望,比起各自進行監察審查,更能做好看守弟兄的工作。

[國度觀點] 以色列回歸條件苛刻 攔阻彌賽亞猶太人回歸

以色列人口調查中央部門最近發表報告,顯示2016年移居以色列人數較前一年下跌7%。過去數年,歐洲出現反猶主義,導致從歐洲回歸的人數明顯增加,現時恐襲疑雲未消,但歐洲的回歸潮似乎已去,2016年從法國回歸的人數錄得36%的跌幅。

以色列自1948年復國後,至今有320萬人回歸,逾四成是在1990年之後,這時期的回歸原因多與原居住地的反猶主義、政治壓迫和經濟問題有關。而居住在相較富裕和安舒的國家的猶太人,回歸動力較弱,所以今天全球流散猶太人中,佔最大的比例是美國猶太人。

但有一類猶太人心繫以色列地,相信回歸是神聖的呼召,卻往往遭拒絕,有家歸不得。他門就是彌賽亞猶太人,即信耶穌的猶太人。以色列政府和猶太教都認為,信耶穌等於改變宗教,而宗教不能與民族身份分開,因此信耶穌的猶太人就不再是猶太人,不能符合以色列回歸法對猶太人身份的定義。在申請移民手續中,他們須要重申宗教信仰,更會被要求回答是否信耶穌。內政部經常拒絕彌賽亞猶太人的移民申請,而上訴只會費財費力。

近年有開明的猶太人組織倡議修改回歸法,容許對猶太人身份的定義有更大的彈性,因為猶太人身份在現代社會變得複雜,現今法律的定義,或猶太教的定義,都不能有助確認猶太人的真正身份。一個不上會堂崇拜,不遵守宗教規條,價值觀受其他文化影響力的世俗化猶太人,仍然可以因母親是猶太人這事實,而被確認為猶太人,從而獲得回歸資格。的而且確,人口調查證實,世俗化猶太人佔以色列猶太人總人口的四成。

以西結書預言,神必將以色列子民帶回以色列地,包括信耶穌和未信耶穌的猶太人,但彌賽亞猶太人在以色列有為主作先鋒的使命,我們要為他們的回歸禱告,除去攔阻的機制和因素,也要為他們承擔作光作鹽的身份禱告,求主施恩加力。

[國度觀點] 台灣同婚釋憲 香港更要堅持反對立法

5月24日,台灣的司法院大法官就同性婚姻案,裁定《民法》違憲,要求立法及行政機構在兩年內修改或制定法律,保障同性伴侶有婚姻權。假如兩年內完成修法程序,台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地區。反對同婚的最大社會團體為「護家盟」,由基督教、天主教、統一教、佛教、道教等宗教團體組成,因此今次被視為傳統宗教與平權運動的對疊。

雖然司法院作出裁判,但需要處理的法律程序繁複,兩年內未必能順利完成,然而平權運動認為這已是初步的勝利。台灣的平權運動僅用二三十年的時間,就從推動關注平權議題發展到立法的階段,而中間必須經過的社會廣泛討論,來到今天,似乎只有傳統宗教團體著力鞏固傳統婚姻觀。

教內就有人提出,既然大局已定,教會也因反對同權運動而給人頑固保守,站在道德高地審判罪人的印象,何不放下抗爭的姿態,放下審判的姿態,而專注於福音工作,以及影響社會價值觀的工作。福音及文化工作確實是教會的使命,但教會所傳的是神國的福音,雖然福音是恩典,但卻要求真實的悔罪,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六章9節指不義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國,列出一連串罪行,我們只是福音的使者,斷不能降低進入神國的門檻。教會以耶穌的愛去愛同性戀者,也接納真誠悔改,卻仍有同性戀掙扎的基督徒,但反對同婚卻是與愛恨無關,這本質上是對真理的見證,透過社會行動見證神國的福音。但因為平權運動用自己主觀的定義解釋「歧視」,將教會的反對言行曲解為「仇恨」。

台灣的「護家盟」和眾教會在同婚議題的表達上,盡量避免染上宗教色彩,以免引起社會對宗教團體的壞印象,而社會卻對平權思潮越來越接納。此時,教會更要清楚地看到自身的使命,並毫不畏懼地向社會展示神國福音的本質。

[國度觀點] 教會與家校合作 防止學童自殺

本港近來出現青少年自殺年輕化的警號,今年2月份有8宗青少年自殺個案,若不計17歲死者的一宗,死者平均年齡就僅13.6歲。最近有團體呼籲社會關注沒有明顯徵兆的隱性自殺,因為現今教育局提供的指引適用於有明顯自殺徵兆的學童,而防止隱性自殺卻可透過關係密切的身邊人的觀察和關注。教會向來善於關懷探訪及建立群體,又以「家」的觀念發展彼此委身的同行關係,發揮守望精神,若然與家校加深合作,對防止學童自殺應該有重要的貢獻。

日前,香港宣教會學校服務隊及人本精神健康實務學會在記招會上表示,今年2月的學童自殺個案,不少屬於隱性自殺,即事前無明顯意圖及徵兆,因此難以發現,所以更需要家長、學校及身邊的人花時間溝通和觀察,才能預防自殺事件發生。學童與成人不同,未必有能力或意願直接表達內心問題,及表白自殺意圖,很多時候需要透過活動建立關係,然後在對話中流露內心怨憤。

在防止學童自殺的工作上,社會服務機構、政府機關無疑能提供專業協助,但卻不是長時間建立關係,只是某段時間介入個案。教會作為屬靈的家,能夠跨越不同成長時期,提供陪伴及關懷。由於教會善於牧養靈性及建立小組關係,常年有定期穩定的聚集,鼓勵分享與守望代禱,因此容易察覺隱性自殺徵兆,在防預工作上確能有貢獻。但學童平日最多時間是在學校和家裡,由學校師生和家長提供靈性牧養是最理想的情況,但當現實不是理想,教會也可與學校、家庭合作,補救不足,成為學童的心靈庇護中心。

[國度觀點] 司法機關應避免影響同性婚姻立法

男性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梁鎮罡,不滿他與同性伴侶不能享有已婚公務員福利,而申請司法覆核,高院法官裁定他勝訴。維護家庭團體對裁判感到失望,認為法官間接承認同性婚姻。日前明光社發起聯署行動,促請政府上訴及檢視法例,以免存有漏洞讓人挑戰傳統婚姻制度。

司法覆核申請人梁於2014年與一名英藉男子在新西蘭註冊結婚。他申請已婚公務員福利時,要求改變婚姻狀況,但公務員事務局以香港法律不承認同性婚姻為由,故也不承認海外的合法結婚,為遵守香港婚姻法,拒絕批准有關申請。

法官判案時表示,公務員福利制度對梁有間接歧視,因為他不可能有香港法律定義下的一男一女婚姻關係,不接受他的婚姻便是歧視其性取向。

梁也對稅務局拒絕他和同性伴侶以夫婦名義報稅提出司法覆核,而法官則判他敗訴,因為《稅務條例》清楚列明婚姻必須獲香港法律承認,根據現時香港婚姻法,妻子必須為已婚女士,因此稅務局認為同性婚姻不是婚姻,法官認為這是正確決定。

公務員事務局和稅務局同樣拒絕承認梁的同性婚姻為有效的婚姻,然而,法官一方面認為,公務員事務局的決定是錯,另一方面卻認為稅務局的決定是對,表面看似矛盾,其實是因為條例存有漏洞。《稅務條例》清楚寫明婚姻必須符合香港法律,即一夫一妻關係,不符合香港法律的婚姻關係,毋須接納為有效的婚姻。而公務員福利制度卻沒有清楚註明,以致存有漏洞,讓法官有空間審視其拒絕承認外國婚姻的動機。

雖然法官認為,同性婚姻的合法性應交由立法者而非法庭決定,但其裁決是間接承認同性婚姻,司法機關應避免影響同性婚姻立法。今次法官的裁判不僅影響公務員的福利制度,也為將來同性戀平權組織爭取同性婚姻合法開綠燈,一旦合法,便順利成章引進性傾向歧視法,這就是同志運動在全球借助立法而剝奪宗教自由的厲害武器。

[國度觀點] 逾越節的「跨越」信心

今年有逾百名華人信徒從中港台三地,遠赴美國參加「錫安的榮耀國際事工」的逾越節慶祝活動。是次主題為「解封未來的時刻」(A Time to Unseal the Future),活動不僅是紀念逾越節歷史事件,意義卻更深遠,是開啟未來的預先慶祝活動,即在預言未成就之前,就透過宣告啟動它的開始,藉信心今天就進行「跨越」,預備進入神所命定的境地。

出埃及記記載逾越節事件。神差派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向應許之地進發。他們在出發前,慶祝首次逾越節,而守這節就成為永遠的律例。神賜他們土地的應許,首先是向亞伯拉罕啟示的,這應許要等到數百年後才成就。在「解封」聚會上,有講員分享他的領受,宣告今年是神成就一切應許的一年,特別是等候多年、一直沒見實現的預言,今年都要發生。

然而今年也是爭戰的一年,地上和靈界都有激烈的戰爭,情況好像在以色列人在離開埃及前,遇上法老的阻撓和追捕。信心就成為跨勝的關鍵,所以逾越節的意義不只是關於離開為奴之地,而是關於前行的信心,無論如何也不能回頭,不能有掉頭回去的心態。所以在身軀離開埃及時,「埃及」也得離開人的心中。今年的逾越節是開啟未來的時刻,卻不能沒有屬靈的預備,而心態的改變是必須有的過程基督是逾越節的真正羔羊,因為祂,我們在未來的爭戰中必然得勝,並且有餘,但我們也需要改變自己,以配合神為我們展開的計劃。

雖然出埃及記的逾越節是歷史事件,發生在以色列人中,但因為基督才是真正被殺的羔羊,今天我們外邦人慶祝逾越節,也會深受屬靈的祝福。但這不是律法主義的要求,神不會強迫我們必須接受祂的祝福,人可以選擇祝福,也可以拒絕祝福。而在今天,出埃及記的歷史事件在神的活潑啟示下,對我們的未來有新的意義。然而逾越節的核心屬靈意義從來不變,它是在乎基督的救贖,而只有在基督寶血的大能下,我們的未來才有新改變的可能。

[國度觀點] 新興獨立教會需要屬靈遮蓋

21世紀的教會呈現多元發展,南北半球均出現增長驚人的超級教會,但同時小型的新興獨立教會如雨後春荀冒起。這類教會在初期發展階段,組織架構一般不嚴謹,而權力往往高度集中於創辦人身上,缺乏互相制衡機制。倘若創辦人出現問題,教會便會面臨瓦解的局面

本報今期報道「真實的敬拜」(Authentic Worship)事工及教會MCCC(Messianic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負責人公開承認教義、性道德和金錢三方面的操守問題。MCCC是新興獨立教會,不屬任何宗派,負責人已宣布停止公開聚會。今次事件引發對屬靈遮蓋的反思。

據本報消息,上述事件被揭發後,擾攘半年,才有今次的公開交待,但至今仍未知道事情會如何跟進。在事件被揭發前,不時有針對負責人操守行為的傳聞流傳於信徒群體中,卻沒得到正視。

聖靈更新運動恢復教會的活潑靈性,而著重個人主觀領受和自由運作的特色,加上後現代社會文化的獨立自主精神,新興獨立教會數目有上升趨勢。由一兩個人領受異象,便開始聚會,繼而建立教會。這類教會的優點是高度靈活,不受傳統及組織架構束縛,有較大的自由發展空間,讓創辦人更能跟隨聖靈的感動而行事,而不用將時間消耗在會議和討論上,以取得會友的共識,才可開展工作。但由於權力過度集中在創辦人身上,缺乏制衡,人性的軟弱便會成為教會的致命傷,甚至可以使所有事工完全停頓。

其實,聖靈工作和監管制度並非彼此排斥,恰當地設立監管是為保護群羊建立屬靈遮蓋。新興獨立教會雖然不從屬宗派,但可以加入一種具有屬靈權柄的聯會組織,例如使徒性的網絡,這樣可以獲得屬靈遮蓋,而行政仍然獨立自主。另外,教會內部應設立良好的監督團隊,由聖靈充滿又有美好品格的領袖組成。一方面與其他教會結成網絡,有在上應當順服的權柄,並獲得屬靈遮蓋,另一方面在內部有完善的監督制度,這是新興獨立教會現今可行的模式。

[國度觀點] 迪士尼迎合市場 童話故事開始滲入同性戀元素

迪士尼經典動畫電影《美女與野獸》,故事再次搬上銀幕,新版本由真人演出。今次電影加入具有爭議性的同性戀角色,為迪士尼首次有同性戀元素的童話故事,相信是為應合市場需求。新加坡教會全國協會(NCCS)大力反對,聲稱研究指觀眾會受到電影的同性戀角色所影響,因而傾向接納同性戀生活方式。

坊間有言論認為反對聲音不公平,有歧視同性戀之嫌。他們認為世界上確實有同性戀,在電影裡抺殺同性戀角色人物,等同於否定他們的存在,所以是無知的行為。這些言論只是將焦點放置在故事內容,卻沒從創作動機和意圖去分析電影對公眾社會的影響。即使現在未能評估傳播效果,卻可從傳播者的動機解讀媒體。

《美女與野獸》在一對主僕的關係裡加入同性戀元素,僕人來富有親吻主人加斯頓的欲望。導演比爾干頓曾對傳媒表示,來富渴望親吻加斯頓,並對這感覺有困惑,而他表示這是「好的同性戀情節」。這並非只是有沒有同性戀人物的問題,導演的動機就是將同性戀情節加入電影裡。雖然同性戀不是這電影的主題,但同運近年間積極向兒童觀眾打主意則是鐵一般的事實。同運分子去年積極遊說迪士尼在《冰雪奇緣》續集加入同性戀元素,要求女主角愛莎有女朋友。歐美的兒童故事書早已有同性戀內容的出版。

《美女與野獸》在道德保守的亞洲國家已引起震盪,馬來西亞決定刪剪片段後才可以P13類分級上映,即13歲以下的兒童必須在成人陪同下才可入場觀看,但迪士尼公司寧願延後在該國上映。而俄羅斯將電影列為16歲以下孩童不可觀看的影片。印尼只准13歲以上人士觀看。新加坡列為PG,建議父母陪同兒童觀看。香港評為 I級,適合任何年齡人士。雖然同性戀元素在今次電影裡僅佔很小的位置,但小火不熄,大火便會漫延,基督徒父母對引導子女的娛樂選擇要有堅定立場。

[國度觀點] 預苦、苦難與神的沈默

苦路是中世紀教會為來到耶路撒冷朝聖的信徒而構想出來的靈性操練,藉如親歷其境的活動進行默想,紀念主耶穌的受難。這是聖化空間的信仰實踐,將空間分別出來,賦與信仰的內涵。苦路默想每天皆可進行,而剛開始的預苦期,則一年一次,是聖化時間的信仰實踐,將時間分別出來,賦與信仰的內涵。

預苦期的傳統始於四世紀的教會,後來演變為四十天的節期,始於聖灰日,終於復活節。在預苦期內,信徒特別抽出時間禱告和懺悔,反省生命,深刻認識耶穌的受苦意義。二十一世紀,社會文明制度和科技發展大大減少人類的痛苦經歷,但現代人忍受痛苦的能力更低,人生和生活的各樣決定都是為避開受苦,甚至一點兒的不舒適,先苦後甜的傳統智慧已不復在,築起的是無痛的烏托邦的幻象。預苦期的屬靈操練不僅使人靠近神,更是抗衡今天的追求無痛文化,勇敢承認人生有苦難,然而又不止於此,黑夜後將有黎明,相信我們的指望是在於神,生命在祂,復活也在祂。

受苦可以讓人更深經歷神,但若然神只有沈默,就進入信心的最大試驗。2月,講述日本17世紀幕府時代的葡萄牙神父被迫害的電影《沈默》舉行首映。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在80年代拍攝《基督的最後誘惑》,對耶穌的人性的荒謬想像,曾受到教會的猛烈批評,而《沈默》改編自日本作家遠藤周作的同名小說,以殉道與見證為主題,但也是探討人性的脆弱。當時日本信徒因不願叛教而遭酷刑,苦難當前,神父所感受到的卻是一位沈默的神。當神沈默,人能忍受苦痛的程度受到最大的考驗,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出忍耐。啟示錄預示一連串苦難,同時又指出信心是如火煉淨後的真金。

受苦節也許是苦難的預習,今天全球局勢微妙地改變,我們的信心不在於聽見多少先知預言,認識多少聖經知識,禁食禱告多少時間,更在於身處黑暗的時代,我們是否確實相信與耶穌同受苦,末後必與祂同享榮耀?在信心的真實考驗來到之前,預苦是其中一樣屬靈準備。

[國度觀點] 教會增長熱潮過後

美國教會在過去半世紀熱衷於教會增長研究,其間衍生不同的增長模式,而作為文化輸出大國,也滿腔熱誠將教會增長的理論、教材、專才帶到世界各地,香港是其一受惠地區。然而半世紀之後,雖然教會經歷人數增長,但社會文化不但沒有與蒙恩相稱的進步,更有被攻陷的現象,自由主義、性解放思潮、消費主義等相繼滲入教會,於是開始探索健康教會的本質,重塑教會在世界上的身分和使命。

台灣的周神助牧師曾表示,台灣眾教會過去熱心追求教會增長的知識和技巧,但卻是在教會開始合一後,真實的增長才出現。香港的教會也曾經有教會增長的熱潮,以此為主題的講座和出版出現過蓬勃發展,但調查數據卻顯示,整體教會只出現微增長,而青少年信徒的流失更響起警號。事倍功半,而事奉工人為增長達標已筋疲力盡,難免有一場空的感觸。

隨著香港政治氣候的改變,近幾年關注焦點移至政治和社會參與等議題,但似乎停留在討論階段,整體教會失去可以全力委身的目標。當教會增長已不是熱門的追求目標,在這熱潮後,教會應當開始尋求新的目標,或是回歸最重要的問題加以反思,就是教會本身存在的意義?後者當然為最重要,這是關乎教會的身分,也是一切事工及發展的原因。知道自己是誰,才曉得怎樣才是健康成長,成長的目標是復原神對教會的心意,回歸才有復興,「復」是在「興」之前,這是屬靈興旺的次序。

耶穌和使徒沒有將教會增長看為聖徒的目標,是神將得救人數天天加給他們。神不願看一人沉淪,得救人數的增多,確是神所喜悅的,但這不一定為個別堂會帶來增長。增長是數字的量度,而得救之人可以被差派到各地,而不必聚合在一處。保羅使徒對教會的勸導,多是關乎屬靈素質和人倫關係,忠心、聖潔、仁愛等等,才是基督的教會的標記。多結果子很好,但果子若不好,樹木本身其實出現了問題。

[國度觀點] 福音變質起因:神學被希臘哲學模造

日前舉行的「神學路思培靈研經大會」,課題涉及政治、經濟和生活,都是現今社會人士認為「落地」的事務,相比傳統的培靈會,內容更著重於神學對今天世界的多方面積極參與,同時有更新對福音的詮釋的神學任務,而後者顯然是影響前者的重要因素。雖然「做神學」是在世界裡不斷實踐的過程,但每一小步的起行都是先有思想的意識,想法先於行動。當福音的定義出了偏差,神學反思在復原真理上就有必要,然而不可忽略的是,我們所使用的神學眼鏡本身有沒有偏差了?如果有,我們需要從哪裡開始修正呢?再次借用世界的哲學,或是從聖經尋回詮釋真理的模式?

「神學路思」是由本港不同神學院的老師發起,希望建立一個有多元神學向度的平台,而宗旨是「對整全的福音作具深度及在地的詮釋」。這個宗旨意味著今天教會對福音的詮釋有三方面的欠缺:不夠整全、不夠深度和不在地。正如講員之一、趙崇明牧師在工作坊上表示,今天教會所宣講的福音,僅關乎個人的「靈魂上天堂」,因此不夠整全、不夠深度和不在地。

使徒時代和初代教會對福音的詮釋確實與今天的普遍認知有別。對福音的詮釋的改變,不能不追溯至三至六世紀的教會時期,當時外邦教會極力與猶太信徒割斷關係,屬靈文化承傳出現斷層,後來外邦神學家從希臘哲學吸收養分,開始發展「靈魂才屬靈」的信念,講道更集中在靈魂得救的主題上,漸漸淡化福音對全地(世界)的救贖,而將「新天新地」的意思屬靈化。宣教學者大衛‧博許(David J. Bosch)在其著作《更新變化的宣教》中表示,當時教會受希臘哲學影響,一方面撇掉末世論,另一方面強調靈魂得救,導致信仰內容的焦點從神介入人類的未來,轉移至行善有賞賜,並有上天堂的福氣。

無疑,現今神學的重大任務是更新福音的詮釋,以致教會發展合乎聖經的整全使命,福音的擴展不是僅關乎個人的靈魂救贖,而是世界各方面的文化內涵、文化結構都是神國實踐的範圍。然而,神學本身也需要更新,可行之路是檢視在過去歷史中受希臘哲學的滲透影響,並展開屬靈尋根,尊榮與新舊約時代已領受神話語的希伯來民族的屬靈遺產,而這也是尊榮神的揀選,就是祂在人類歷史上行事的方式。

[國度觀點] 香港教會老齡化 改變從聆聽開始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節前後,在社交媒體上出現很多針對教會問題的討論,前瞻總是從反思開始。歷史上沒有一個時期,教會是沒有問題的,出現問題並非不正常,但問題若持續下去而沒有解決,便會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漸漸演變成危機。教會當前面對的危機,其中之一是領導層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會眾整體上老齡化,日漸失去活力。

根據2014年教會普查數據,香港的15-24歲信徒人口佔會眾總人口的12.8%,略高於香港相同年齡階層佔總人口比率11.5%,香港本身也是正邁向高齡社會。普查也反映教會對青少年事工的關注,最大的關注是導師不足,其次是青少年信徒流失。雖然對青少年流失現象有反思,並提出一些因素,但普查的目標對象只是教會,所得的資料和數據來自教會,即是說,研究範圍限於教會。若然深入剖析青少年流失現象,研究範圍便應該擴大至社會層面,題目可包括探討香港青少年對教會、基督教、甚至是宗教的觀念。

然而社會研究的成本很高,教會未必有資金投放在大規模的研究項目上。正如處理人際關係一樣,化解問題始於聆聽,教會領袖可以親身進入社區,透過觀察、交談、訪談、記錄等,聆聽青少年的心聲,這是今天就可以起動的工作。從教會領袖角度看青少年流失問題的聚會已有很多,但給予青少年表達心聲的渠道相對較少。我們是被差遣到世界去,「去」是耶穌給教會的大使命的「特質」,與其坐著反思問題,不如動身進入人群中,用心聆聽,真誠回應。生命影響生命,不是在研討會裡發生的,而是在人與人的真實接觸中,這才是道成肉身的見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