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dom LIFE】當二胡遇上電影配樂 朱芸編:「只做最好的音樂。」

2015年年底,年僅25歲的「二胡小子」朱芸編獲邀為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英國威廉王子伉儷以二胡演奏英國著名樂曲。這名香港土生土長的年青人,自小屢獲殊榮,音樂成就非凡。除了演奏二胡,現在更開始從事電影配樂,除了音樂天分過人,還有什麼特質造就了今日的他?神又如何推動他努力前行?

少年成名背後的努力

朱芸編的爸爸是二胡音樂家,本來無意栽培兒子繼承衣缽,卻在朱芸編7歲時,從他自行模仿拉奏二胡,發現了他的音樂天分,使朱芸編開始與二胡結下不解之緣。11歲那年,他憑二胡在英國威爾斯靈閣嶺國際音樂賽及美國公開音樂賽,兩度奪得國際比賽冠軍,從此聲名大噪。但在掌聲及榮譽的背後,是一個少年人擺上的無數時間及努力。「因為練琴,少不免反覆進行一些很乏味的練習,常常會想到放棄。但想起,其實我不是一個人去面對,我要歸榮耀給神,也要歸榮耀給教導我的人,所以就靠著信念去堅持。」除了二胡,朱芸編接觸的音樂範疇也很廣闊。他在中學時期迷上了電影配樂,才驚覺「原來音樂可以令人產生許多感覺!」那時候,即使沒有看過的電影,他會買它的原聲大碟來聽。他曾幻想,如果能在荷里活電影中拉二胡或指揮樂團,一定很好玩!當時的少年白日夢,卻沒有想過,幾年後竟是夢想成真!

二胡小子修讀西樂

在報讀大學時,朱芸編做了一個選擇,影響了他之後人生的路要如何行。當時家人及身邊的朋友都鼓勵他報讀法律。但他覺得很不平安,無論怎麼祈禱都沒有用。「當時我去想,要怎麼選擇一條神所喜悅也是我想行的路呢?」後來他作出決定,選擇了音樂。「我知道路將會更加難走,但當時我心裡很有平安,就算在睡夢也會笑出來,充滿喜樂。我就知道這條路我選對了!」

專攻二胡的朱芸編,本來很可能順理成章選擇學習中樂,但他卻再次作出令人意外的決定。「既然我已學中樂多年,反而希望深造其他音樂知識。」於是帶著一把二胡,便隻身遠赴英國修讀「西方作曲及音樂學」,之後更繼續深造電影配樂,向著少年時的「電影夢進發」。

將二胡發揚光大

.朱芸編與威廉王子合影

朱芸編也想透過電影配樂,將二胡這種樂器在世界各地發揚光大。「電影的覆蓋率很大,看電影的人不可能不聽我的音樂。」他要向世界證明,二胡不單只能用在「功夫片」中,還可以作為一種聲音,設計電影中的樂章。「他們有興趣聽,便會自己再去搜尋,了解那是什麼樂器。」 在演奏方面,朱芸編在2015年10月受英國政府邀請,於訪英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威廉王子的見面會上表演二胡。習近平在演奏完畢之後,問朱芸編有什麼夢想,他回答說,要弘揚中國文化,把中樂推廣到世界各地。事實上,這並不是客套說話,而確實是他正在做的事情。當時威廉王子亦好奇地詢問他關於二胡這樂器。「我心中立即想,我的目標不是已達到嗎?連英國的王子也對二胡有興趣了!這豈不是我到世界各地演奏的目的嗎?」

只做最好的音樂

修讀電影音樂期間,朱芸編已經獲得不少參與專業製作的機會。英國廣播公司(BBC)曾邀請他參與一輯記錄片的配樂製作,該片主題是中國歷史,讓他有機會將二胡融入配樂之中。而最近,他也為多套香港電影配樂,包括2017年的《悟空傳》,以及即將上映的劉偉強導演的魔幻電影《武林怪獸》等。當他正式踏入電影配樂工作,同時也受到不少價值觀與現實之間的拉扯。

朱芸編分享,現在做電影配樂,在某些地方的價值觀很不同,在賺錢及音樂之間,就更傾向商業的考慮,甚至犧牲音樂上的內容及質量。「他們對我說,這樣做也不會有人知道的。但我告訴自己,我知道,而且我不能接受。我很清楚這是神為我預備的路,這個天賦,品德也是神給我的,所以我做的所有事都要對得起我的神,以及我對自己的要求。」朱芸編下定決定,無論是否有人發現,無論多麼簡單就可以做出來的歌,都要好好地用手上的資金,請最好的樂手及錄音室,製作出最好的音樂。「神給我的呼召不只是在音樂上,而是因為音樂上面的工作,我有機會去到世界各地,接觸不同的人,從我口中講出及行出我所相信的價值觀,這樣遠比我音樂的事業更加重要。」

(記者:陳淑安、莫嵐報導)

[國度觀點] 一代比一代精彩

從不同機構的調查中發現,未來的幾年,香港教會正面對主任牧師的退休潮。我記得五年前,柳溪教會的上任主任牧師比爾·海伯爾斯也為傳承問題大費周章。不過,人生總是要面對自己的年齡,加上下一代的思想和世界極速的改變,上一代也要承認,牧養新的一代需要新的領袖。

當我在加拿大讀神學的日子,當時有好幾位前輩牧者,其中一位牧者栽培了幾位後輩,他也放心把分堂交給他們帶領。就在這幾位的後輩忠心事奉下,數十年後這間教會成為多倫多華人教會中的大型教會。到今天就是這批往日的晚輩,已經成為前輩,怎樣走他們前輩的路,把教會傳承下去,可以說是一大考驗!

我認爲傳承最重要有以下三方面:

  1. 願意栽培:耶穌基督在大使命很清楚提到「門徒訓練」,問題是怎樣的訓練才是合乎祂的心意?對我來說,耶穌基督並沒有告訴我們一套的方法,因為祂知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完美。過去幾十年的事奉,看到有些門訓是非常的嚴謹,好像軍人集訓似的。另外,有些相對的卻非常鬆散,沒有一套內容,只是查考聖經。不同的帶領者有不同的做法。對耶穌基督來說,我相信都可以,只是一定要願意栽培。
  2. 願意信任:栽培的過程中,一定要信任下一代,所謂「信任」就是要給予事奉的機會。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遇到過不同的前輩,有一位給予我機會,也有一位認為我沒有資格成為傳道人。所以,在我事奉的生命中,我對下一代是絕對信任。只要我把責任交給一個人,我就會相信他,甚至不必要跟我一樣。我認為重要是信任他是跟隨神。
  3. 願意放下:很多年前,理查得.傅士德(Richard Fostor)寫的「錢、性與權勢」(Money, Sex & Power)是對人的三大試探。我覺得從「權力」引伸出的「眷戀」成為另一個試探。當人有了「權」,就很容易「眷戀」,而「眷戀」就不輕易放下。我相信一個成功的人要放下更難,除非迫不得已。微軟創辦人「蓋茨」與蘋果創辦人「喬布斯」在科技上都是非常精彩的人物。他們同年出生,但人生的選擇不一樣,前者從2000年開始一步一步的退下,而後者因身體不得不退。當然,我這樣說或許會有武斷成分。我可能不知道「喬布斯」已經在退下也不一定。我覺得要放下金錢已經不容易,要放下權力更難。不過,人生總是要有一天必須要放下。

我總覺得要「開始得好、結束得好」就是要學會以上的三個功課。我相信,只要真心的栽培下一代,一代一定比一代精彩。


文@何志滌

帶領孩童閱讀 啟發看聽說能力

高雄一甲長老教會於6月2日舉辦「啟發兒童思考的閱讀」講座,邀請人稱「阿達叔叔」的繪本作家劉清彥(好消息電視台烤箱讀書會主持人)分享,讓與會者在繪本教導與實作並用中,學習如何和兒童一起閱讀,並思想文學的意義與內涵的價值。

「閱讀的核心在於思考。」阿達叔叔分享,陪伴孩子閱讀,不但要培養他們看得懂,還要培養思考的能力,特別是激發閱讀的樂趣,並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孩子要有完整的閱讀經驗包括三方面,看(閱讀圖像)、聽(聽大人讀故事文本)、說(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提問)。

阿達叔叔從許多繪本故事中挑出一些簡易問題,鼓勵與會者分享想法。他強調孩童需要藉由看、聽與說的方式,激發出閱讀的樂趣,因此要給他們機會多讀、多體會、多想像、多思考。「尤其是面對生命、信仰真理的議題,閱讀與思考更是重要的基礎。」

「閱讀的目的在於『樂趣』。」阿達叔叔認為,現今的教育讓孩童必須應付各種評量,牢記標準化的答案,反倒失去許多活潑的思考和想像力,「讀書」變成是以學習為目的,被動且具壓力。但是「閱讀」應以樂趣為目的,是主動閱讀書籍。他透過《鴨子的假期》繪本教導與會者,如何在閱讀過程中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渴慕知道接下來的故事發展情節,讓孩子有興趣主動閱讀下去。

他建議,引導孩子思考的態度可由幾方面著手:一、真心尊重孩子的想法。先主動發現孩子的興趣,成為一起閱讀探索的主題。二、不一定有標準答案。讓孩子學習獨立思考,不用害怕說錯,而謹言慎行。三、不同意不代表反對。思考不是為了達成共識,而是讓每個人有機會表達不同的想法。四、標明「錯」的價值。幫助孩子看清自己的錯,也看見自己對的地方,讓孩子相信自己的思考能力。

阿達叔叔分享一段見證說,16年前,他在主日學帶領孩子閱讀《愛彈琴的安娜》繪本時,相對於大家熱烈互動、討論,他發現有一位女孩特別的沉默,主日學結束後,他收到女孩母親的來電詢問:「為什麼我的孩子本來不想學鋼琴,後來卻主動表達要恢復練鋼琴?」事後得知,這位女孩因為聽了繪本故事,引發了她學音樂的動機,多年後,她不但念了音樂班,還考上了第一志願大學的音樂系,後來還出國深造,取得在當地教授音樂的資格。畢業音樂會當天,她不但邀請阿達叔叔出席,還特別為他留了VIP的位子,並向他送花致謝:「謝謝你曾經在主日學說了一個學音樂的故事,讓音樂後來不會從我的指尖中停下。

阿達叔叔勉勵學員說,帶領孩子一同閱讀時,閱讀的層次會逐漸進入心中,對生命的影響是一生之久,閱讀過程若加上聖經的真理,真理的力量就會進入並深化在孩子們的內心。

(台灣復興報商可瑩報導)

2018世界傑出婦女大會 台灣代表出席 分享NGO可祝福國家

兩年一次的「世界傑出婦女大會」(International Women Leaders Conference),5月27至30日在以色列的海法與耶路撒冷舉行第30屆會議。適逢以色列建國屆滿70年,大會邀請來自歐、美、亞、非、中東50個國家的婦女領袖出席,全國禱告網絡總幹事潘劉玉霞牧師代表台灣出席。

「世界傑出婦女大會」是由以色列外交部國際合作中心(MASHAV)首創,為協助解決全球開發中國家的困境,邀集全球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的婦女領袖,分享她們所面對的困境及突破的經驗。此次會議各國代表除參訪以色列多個重要機構單位之外,以國總統李佛林也親自接見與會的各國代表。

潘表示,會議中以政治領域做為交流主軸,因此她所分享的是從非營利事業組織(NGO)角度,也就是「全國禱告網絡」這些年對社會各領域的影響與祝福。她指出,2011年禱告祭壇的雛型開始確立,台灣基督徒在同年11月聚集為台灣的命定禱告,將不合神心意的過犯帶到國家祭壇前悔改。2012年「尋訪古道‧復興職任」運動向平埔族道歉及頒發獎學金至今,全國禱告網絡一一拜訪及了解被遺忘的「平埔族」,邀請他們參與祭壇,一同站立禱告。

她又表示,1947年發生228事件,台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攻擊官署,加上當地人對外省人的報復攻擊,使得政府必須派遣軍隊鎮壓百姓,粗略估計造成數萬人傷亡。直到如今,這段歷史仍是許多老一輩的痛,更在每年228都會造成衝突的政治話題。因此,在2017禱告祭壇「請祢抱我越過」中,年輕世代在祭壇前求神憐憫台灣,在人無法越過之地,帶領台灣越過「228事件」70年的悲情,進入命定。

玉霞牧師在大會中表達:站在NGO的角色,她了解必須正視歷史傷痛,跨越鴻溝,否則一個國家難以成長,因此,禱告網絡照著聖經準則,站在歷史傷痛的破口上代禱,求神帶我們的人民越過70年的傷。這個例證讓會議中許多女性領袖看見NGO在國家的重要性,同時也深思如何與NGO合作。原來在他國的NGO鮮少做類似的事情。大部分是以弱勢族群、婦女及孤兒等問題為主,並沒有投入在歷史和好、民族等議題。

會議中,藉著與以色列92歲高齡的教育家、社會運動學者Alice Shalvi教授和以色列98歲外交家Tamar Eshel交流,潘分享,她領受到少年負軛的祝福。以色列的復國從一開始就需要面對多元、需要無中生有的生產,但是這個被壓迫的國家沒有忘記對列國、比她弱小國家的負擔。她認為,台灣在面對全球地位與角色的窘境下,要重視下一代,投資下一代,積極栽培、訓練有實力的人才。台灣需要看見,並且活出全球清楚的定位,因為神既然給予多國命定,台灣也必定有神給予的使命要完成。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劉以琳報導)

亞洲區禱告殿領袖聚集 兩代齊同行

5月28至30日,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與台灣的禱告殿領袖在墾丁天主教中心聚集,會中兩個世代的領袖合一尋求、禱告與團契,目的在於「非為事工而聚集,乃為天父齊同行。」

主責者之一、高雄廿四小時敬拜禱告中心翁國峰牧師受訪時表示,此聚集起源於多年前在美國的一場「全球禱告領袖高峰會」,該峰會集結了多國的禱告殿領袖,促成亞洲地區禱告殿領袖有機會彼此團契、連結,因而從幾年前開始有一年一次在台灣舉辦的亞洲地區禱告殿領袖聚集。

有位首次參加此聚集的青年領袖在會中分享,從來沒有想到中文的琴與爐禱告可以如此本地化的融入教會年輕族群。此外,每一場聚會中兩代之間都有熱烈的回應與禱告;青年人勇於分享,年長的以聆聽、支持回應。

香港孵化箱事工馬健明牧師在會中分享自己的領受,他相信同行的關係不是關乎來自人的「遮蓋」,因為人是有限的,乃是要一起「對齊」於神。在兩代之間的同行關係中,下一代會藉由上一代的榜樣學習如何對齊。不關乎上一代交付責任給下一代,而是在於進入一起對齊的水流裡。

翁認為,這樣的聚集不是著重方法論,而是齊心找出核心價值,讓亞洲區的禱告殿能用華人的方式將敬拜與禱告持續的深化。他又指出,兩個世代的同行,首要的不是上一代如何將事工交給下一代的「傳承」,而是著重在彼此支持、同心。就如同聖經所述:「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珥二28)下一代看見的異象成就,為要滿足上一代的異夢,相信這是神要在這世代作的事。

(台灣復興報商可瑩報導)

愛爾蘭公投贊成墮胎合法化 維護生命群體:「歷史性的悲劇」

愛爾蘭於5月25日舉行公投,為是否推翻憲法的第八修正案進行表決。參與公投的選民以接近二比一的比例,即超過140萬選民贊成廢除該議案,令墮胎在愛爾蘭邁向合法化。

1983年通過的第八修正案保證未出生的胎兒及母親得享同等的生存權利,同時禁止任何情況下的墮胎。然而,作為世界上最堅定的天主教國家之一,近年愛爾蘭各項社會共識均出現轉變: 2015年成為第一個通過公投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國家;現任總理是公開的同性戀者;民眾更在最近的公投爭取墮胎權。公投前,Facebook及Google封鎖了其網站上來自外國群體關於公投的廣告,令廢除修正案的聲音接近一面倒。

此次廢除第八修正案的運動是由一名牙醫的死引發的。2012年,31歲的牙醫哈拉潘納瓦(Savita Halappanavar)流產並胎死腹中,卻在法律下無法進行墮胎,最後在醫院死於敗血性休克。衛生部調查認為過度嚴格的墮胎法是她的死因。據估計,每年約有3,500名愛爾蘭女性前往英國墮胎,亦有另外2,000人非法取得墮胎藥自行墮胎。公投有結果後,總理回應指,他將致力在未來幾個月內,在議會通過一項新的自由墮胎法。

當地的維護生命群體普遍對公投的結果感到悲傷。「為生命步行」總幹事說:「我們非常難過,許多愛爾蘭人反對愛和生命。」

「愛爾蘭天主教協會」發言人認為,贊成廢除該議案的勢力來自境外支持墮胎的利益集團。愛爾蘭誤將母親的權利與兒童的生命視為對立,改變了同時尊重兩者的立場。

「拯救第八修正案行動」發言人表示:「女人在愛爾蘭比墮胎普及的美國安全得多,墮胎合法化不會令女人得到更多保障。投票結果是個歷史性的悲劇。」

愛爾蘭一群醫生在當地報章上撰文表示:「大多數墮胎都不是以健康為理由,墮胎顛覆醫學的真正目的,而重視救人召命的醫生應該置身事外。」維護生命的醫生John Kehoe亦認為不需要修改憲法才令女性得到保護。

美國「維護生命聖職人員」總監Frank Pavone神父接受Life News訪問時認為:「今天一些支持墮胎者的歡樂的淚水預表著愛爾蘭各城各鄉的悲痛,母親會因為墮胎而流淚。」

另一方面,美國踏出維護生命的一小步。特朗普政府動議修改《公共衛生服務法》第十章,禁止計劃生育機構運用政府資助進行墮胎,轉介母親到其他墮胎服務機構或與墮胎服務機構共用職員及設施。

(來源:CBNChristian News WireLife NewsChristian HeadlinesBreak Point,2018年5月25日,Vasco Lam 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求神向普世教會啟示每條生命的重要性,遠超過個人及女性的權利。

伊拉克新領袖承諾包容各族各派 包括基督徒

伊拉克5月中舉行國會大選,由什葉派領袖薩德爾(Muqtada al-Sadr)意外勝出。當地加色丁禮天主教巴比倫宗主教區宗主教薩科(Louis Raphael I Sako)曾致電祝賀薩德爾,並希望新政府能致力促進全體伊拉克人民的共同利益。而據薩科描述,薩德爾感謝薩科的賀電,且承諾「支持基督徒」。

即使伊拉克基督徒只能在國會爭奪5席,選舉結果已反映重大轉變。梵這5席中其中4位當選人皆來自加色丁禮天主教會,而當地歷史最悠久的基督教黨「亞述民主運動」(Assyrian Democratic Movement)並未取得任何議席。這5位候任議員分別來自伊拉克基督教徒組成的「巴比倫旅」、加色丁敘利亞亞述黨(Chaldean Syriac Assyrian Council)、加色丁聯盟(Chaldean coalition)和亞述拉菲丹聯盟(Assyrian Rafidain coalition)。

雖然沒有任何獨立候選人在選舉中取得絕對優勢,但由薩德爾率領的共產黨「政治聯盟」共奪得議會329個席位中的54席,排名第一。曾於1980年代兩伊戰爭中對戰伊拉克的民兵領袖,伊拉克前交通部長阿米里(Hadi al-Amiri)領導的「法塔赫聯盟」(Fatah Coalition)以47個議席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是現任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領導的「勝利聯盟」,共取得42個席位,表現遜於預期。

然而薩德爾本人未有參與選舉,且明言不會出任總理,意味他將扮演「造王者」的角色。薩德爾屬意阿巴迪繼續出任總理。阿巴迪是溫和什葉派,曾於去年率領伊拉克軍隊擊潰伊斯蘭國,被指對解放尼尼微省而言具重要角色。為了組建新政府內閣,薩德爾、阿米里、阿巴迪已進行會談,阿巴迪於會後指,這次會面顯示新政府「將具包容性,不會將任何人排除在外。」

薩德爾曾於5月21日發Twitter帖文:「我是穆克塔達。我是什葉派、遜尼派、基督徒、賽伯伊人、雅茲迪教徒、伊斯蘭教徒、通情達理的人、阿拉伯人、庫爾德人、亞述人、土庫曼人、加色丁禮天主教徒和沙巴克人。我是伊拉克人。不要指望我與任何派別結盟或對立,以增添新仇舊恨並導致我們滅亡。我們正在走向全面的伊拉克聯盟。」

(來源:Christian News Headlines,2018年5月24日,潘意韻編譯報導)

禱告:求主幫助這些政壇領袖效法以斯帖,善用自己的議員職分保障當地基督徒安全。

二千猶太人登聖殿山破紀錄 「猶太人的心正轉向聖殿山」

本年耶路撒冷日(5月13日),猶太人紀念1967年六日戰爭統一耶路撒冷,二千零八十名猶太人登上了聖殿山遊覽,創第二聖殿以來單日最多猶太人登山的記錄。

鼓勵登上聖殿山的組織Yera’eh統計每天猶太人登山的人數:2009年共有5,658人;而2017年共有25,628人,創歷史新高。其代表Elisha Sanderman告訴Breaking Israel News:「2,080名猶太人在5月13日登山,這人數破了歷史記錄!去年今日只有900多人登山,所以我們本來預期今年有1,500人。在聖殿山上看到如此多的猶太人,真的讓人回想起到聖殿過節的歡樂日子。」他又說:「猶太人的心正轉向聖殿山!」

聖殿組織總部發言人Assaf Fried認為那是全球歷史進程的一部分。他受訪時表示:「昨天是自第二聖殿以來最多猶太人登山的一天。這個趨勢正在快速增長。」他又說,「以往猶太人在山上感受到威脅,穆斯林會大聲咒罵,但現在他們不能這樣做。在耶路撒冷日,有許多家庭帶同孩童前來遊覽。以前猶太教拉比會反對跟隨者登山,但最近開始有拉比鼓勵此事。」

猶太人須在警察護送下進入聖殿山範圍。他們不得攜帶任何物品,附近也沒有足夠設施存放物品。他們只能匆匆遊覽,在聖殿山停留數分鐘;不得祈禱或進行儀式,全程被警察監視,與穆斯林區隔開。

(來源:Breaking Israel News,2018年5月14日,Vasco Lam編譯報導)

禱告:祝福猶太人得到真正敬拜的啟示,現在就是在聖靈和真理中敬拜神的時候。

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院長帕特森 因多年來對女性不當評論被免職

美南浸信聯會屬下西南浸信會神學院院長帕特森(Paige Patterson)由於他過往對女性的評論被免職。

上月,一條2000年的聲帶被曝光,當中帕特森說,他不會建議被丈夫虐待的太太離婚,然後講述他曾告訴一個受虐待的太太在晚上在床邊禱告,並且「盡可能地順從丈夫」,繼續與他同住。

幾段講道錄音也被曝光,其中一段裡,帕特森對一名少女的身體作評論;另一段裡,他批評女修士不夠努力使自己外型出眾。《華盛頓郵報》亦報道帕特森在2003年指示一名聲稱被強姦的女士不要報警,反而鼓勵她原諒施襲者。該女士是神學院學生,其後曾被停學。

網絡對受虐待婦女的評論的回應很快,超過3200名美南浸信會婦女5月初在網上聯署,要求受託人對帕特森採取行動。聯署指出:「美南浸信會公約不能允許聖經的領導觀點被濫用,以致領袖可以抱持不符合聖經的權柄、女性和性別觀點而繼續領導。」受「#MeToo」反性騷擾和反性侵運動影響,不少美南浸信會婦女更使用「#ChurchToo」(教會也一樣)主題標籤,表達憤怒和指責。

經過13小時的會議,神學院的受託人董事會於5月22日發表聲明,感謝帕特森過去的貢獻及服事,表示他已退休並獲得賠償,並沒有提及導致他被撤職的任何不當評論或行為。

帕特森在任內堅決反擊女性主義和女性運動,並致力在婚姻、家庭、性別及女性的角色上恢復聖經字面主義。1998年,帕特森當選為宗派主席,他幫助推動了一項反對任命婦女的決議,又修正了宗派信仰聲明,稱「妻子應該親切地服從丈夫的僕人領導。」

美南浸信會牧者之一J.D. Greear評論指:「教會有責任保護被虐者,並為脆弱者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這一點毫無懸念。虐待絕對不能被容忍、大事化小,隱藏或『內部處理」。領導者若視而不見就是共犯,必須追究其責任。」

其後,帕特森發電郵給神學院學生和工作人員回應說:「我們當然受到傷害,但我們沒有妥協,我們仍然有我們的見證。」他並沒有就事件作出道歉。

曾與帕特森共事的Chris Thompson牧師則認為,追溯他18年前的言論來懲罰他是不公平的。

(來源:Religion News Service,2018年5月23日,Vasco Lam編譯報導)

禱告: 女性在教會中得到保護,與男性享有相同的服事機會。

使徒性與先知性復興的 3 個目標 -【復興以色列】專欄

關於使徒性和先知性的話題如今引發了很多的爭議,特別是當這些話題和耶路撒冷的彌賽亞餘民有關聯時。這個話題為什麼如此重要?以弗所書裡提到3個「先知和使徒」工作的關聯點。

第一個關聯是建立「Ecclesia」教會的根基, 使其成為神的靈之居所。以弗所書 2章20節:「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這裡說的不是地方性的教會,而是全球的教會「Ecclesia」。牧師一般專注在本地的教會,而使徒傾向於普世的教會。

第二個關聯點是神預定了讓外邦人和猶太人通過對耶穌的信心而和好的計劃。以弗所書 3章5-6節:「這奧祕在以前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像如今藉著聖靈啟示他的聖使徒和先知一樣。這奧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以色列和國際教會的合作是神國度的中心,並且也應成為從古至今先知和使徒所立的所有根基的一部分。

第三個關聯點是耶穌升天後賜到地上的屬靈權柄,五重職事裝備的事工。以弗所書 4章11-12節:「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屬靈的權柄是與耶穌升天連在一起的。耶穌高升,超乎一切力量和規則之上。祂賜下權柄給教會如給自己的身體(以弗所書 1:20-23)。祂通過祂的名、祂的靈以及五重職事的運作賜下屬靈的權柄(以弗所書 4:7-11)。「使徒和先知」與「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並列出現,清楚地表明他們的身份必須持續存在並發生作用,絕沒有消失或退出歷史舞臺。

根據以上 3 個關聯點,我們能總結出以下這 3 點某種程度上驚人的原則或事實:

  1. 教會(Ecclesia),所有第一世紀最初的信仰群體都接受及順服先知和使徒的屬靈遮蓋。
  2. 以色列,所有最初的信仰群體都是連接並對齊聖經上的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
  3. 國度,在耶穌再臨前國際教會(Ecclesia)中運作的屬靈權柄會成為耶穌再臨後千禧國度中的執政權柄(馬太福音 19:28,路加福音 19:17)。

這 3 個目標—教會(Ecclesia)、以色列和國度是先知和使徒復興的主要原因。它們是如此的重要,同時觸發了很多的屬靈爭戰,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這3個目標,以致我們能在這個時代更好地與神對齊。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是以色列彌賽亞信徒群體的使徒領袖,創辦「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另外在耶路撒冷「耶穌之愛教會」及特拉維夫「提昆國際事工網路(Tikkun International)」擔任監督職責,最近出版新書《與神對齊》。

與聖父「永恆的旨意」對齊 -【國度角度】專欄

唯有完全對齊,才能全然擁有。一切的對齊之中,重中之重乃是先與三一神對齊。

經上記著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那麼天父永恆的旨意是什麼?答案就在主禱文中:天地都要對齊,天國完全降臨於地,天父的旨意全然在地上被執行 (太6:19)。從創世記到啟示錄,從首先授權予亞當,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 (創1:28) ;到授權末後的亞當——天父的獨生子基督耶穌,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基督的國,衪要作王,直到永遠 (啟11:15)。從神的子民戰勝所有惡族建立的色列國,到神的兒女戰勝敵基督黑暗國度,建立愛子光明的國度,天父永恆的旨意、計劃與目標只有一個,在這條主軸上始終如一,從來都沒有改變。

末世教會面對最大的挑戰是:有神學卻無學神,有知識卻無樣式,有假象卻無形象,這樣的人很多,但真正認識神且活出父神的樣式的人卻少之又少。天父藉淚眼先知耶利米,豈不早早提醒神的子民:「我的百姓愚頑,不認識我,他們是愚昧無知的兒女,有智慧行惡,沒有知識行善(耶4:22 )」。天父藉以賽亞更指出:「其中看守的牧人是瞎眼,都沒有知識偏行己路,各從各方求自己的利益(賽 56:8-11)」。何解,因為仇敵只要成功迷惑神的兒女,分裂基督的教會,使之偏離天父永恆旨意的主軸「天地完全對齊」,則教會越是大發熱心,越有「主見」,其結果必然是偏離主軸越來越遠。

仇敵如何引誘迷惑我們離開這條天地對齊的主軸?主特別提醒我們:一個人不能事奉二個主,又事奉主又事奉瑪門財利。在一切所求所需之上,至為重要的是先求神的國與神的義(太6:24-33)。在人一切的夢想、理想、野心及貪心之上,首先必定要與天父心中永恆的「天國大業」的目標「對齊綁定」,你先關心天父的事,天父也必關心供應你世上一切所需要。但要切記,神不是要來滿足你的「想要」乃是要滿足你的「需要」。約翰提醒我們,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因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 (約一2:15-20)。

末世仇敵引誘教會進入最大的困局就是迷惑與分裂;末世聖靈引導教會進入最大的破局就是對齊與合一。父神啟示了一個奧秘,等到日期滿足之時,天上地下,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弗1:9-10)。我們不再是散兵游勇去打游擊戰,乃是與神對齊合一的天國大軍去打整體戰。聖靈正在恢復基督身體各樣恩賜、職事及功能,使各盡其職,完全合一,彼此擁有,唯有同心合意與主完全對齊的教會,才能得著屬天的恩膏、權柄與能力,並手握天國的鑰匙,去攻破黑暗國度中陰間的權柄,拯救那些被囚的靈魂出監牢、被壓制的得自由,叫被捆綁的得釋放。


文@何寶生

這個夢是關於我的嗎? -【夢教室】專欄

未被解釋的夢是沒有意義的。即使夢境再美好,除非我們理解它並作出回應,才會帶出神所計劃的影響。

首先,要學習分辨夢是關於誰的。一個人在夢中出現並不代表該夢與他有關。作夢者在扮演什麼角色?在大多數的夢中,作夢者扮演夢的焦點,參與者或旁觀者。

夢的焦點

當作夢者是夢的焦點時,夢就是作夢者通過自己的眼睛來看,及經歷這個夢,就像自己拍攝的電影。如果作夢者是一切行動的中心,這是一個「內在的夢」。作夢者與其他的夢境元素互動,他們的行為對於夢境的情節至關重要。如果作夢者不是夢的一部分,夢境的情節就會完全崩潰。

夢的參與者

假如作夢者是夢的一部分,並與夢中的其他元素互動,但對情節並不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把作夢者抽離夢境,情節並不會分崩離析,只會留下一些空白。在這類的夢中,各人(至少兩個,有時更多)都在做一些事情。也許那夢是關於一群人騎自行車上山,不同的車手都遇到問題,而作夢者只是這群人中的一員。這是一個「參與型的夢」的經典例子。

當作夢者是一個群體的一部分,夢不是專門給作夢者。這是關於作夢者所身處的群體。這個群體是他們的家庭嗎?若是,夢的解釋將適用於他們的家庭。如果這個群體是教會的人,這可能是關於他們的教會發生的事情。如果他們的同事是夢的一部分,這可能是關於他們的職場。這稱為「外在的夢」。夢是關於一個群體,而不是直接關於作夢者。然而,夢中存在的問題會按作夢者的參與程度影響他。

夢的旁觀者

當作夢者只是在觀察這個夢,他們對夢的情節幾乎沒有任何影響。有時候,他們覺得自己在夢中像「鬼魂」,沒有人看到或聽到他們的聲音。這是另一種「外在的夢」。夢不是關於作夢者,而是關於他們正在觀察的個人或群體。行動的重點是誰?誰的行為會影響夢的發展?那個人才是關鍵。夢的信息是給他們的。

神在做什麼?

大多數的夢是「內在的夢」。神在告訴我們關於我們的事。祂在幫助我們克服障礙,改變我們的思想,鼓勵我們進步,給我們未來的希望或糾正我們的方向。然而,有時候祂會告訴我們其他人或團體正在發生的事情。請緊記:每當神向我們展示某人或某事時,祂是在邀請我們禱告,「外在的夢」總是為了激發代禱。

繼續做夢,並求問耶穌正在做什麼、在說什麼、祂給你這些夢是什麼意思。通過這樣的學習,提升你的能力,必定可以令你與耶穌的關係進深,使你在神面前得蒙喜悅。(提後 2:15)


文@莊.多馬,國際溪水事工總幹事(John E. Thomas, Stream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教導預言服事、解夢和神的國度。)
譯@盧輝

611「網絡會議」首移師大馬遇變天 教會領受「榮耀教會」恩膏

5月17-19日,香港611靈糧堂為分堂及門徒教會主辦的「網絡會議」(下稱『網絡』),首次從香港移師至吉隆坡,恰巧遇上馬來西亞執政黨執政61年來,第1次變天的關鍵時刻,會議向來自15個國家地區、57間教會,共超過480位教牧同工、領袖及弟兄姊妹,傳遞了「榮耀教會」的異象和恩膏。

主任牧師張恩年及其團隊,透過解釋瑪拉基書,指出當年以色列人背棄了利未之約﹑列祖之約和夫妻盟約,導致咒詛重重。其根源在於當代的祭司藐視神,容許百姓以殘疾和瘸腿的牲畜為祭獻給神,自己也如此行,大大羞辱神,神因此沉默了四百年。張恩年帶領全場牧者同工,檢視自己的生命,並向神認罪,承認沒有把神的榮耀和能力活出來,求神改變,重新委身跟從神,求神復興教會。

他指出,耶穌要建立的是榮耀的教會,將萬有服在祂的腳下(弗1:22)。「榮耀教會」有三個特點:其一、教會要作萬有之首,帶領萬有歸向神,順服神。其二、一個新人:外邦人和猶太人成為基督的身體,好像夫妻的合一。其三、基督的新婦: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使教會成為榮耀的教會。他又強調,當牧者的心轉向神,神接著就差遣以利亞,使兩代的心互相轉向,家庭就會轉化。今日很多神的僕人都流失下一代,兩代不和,遍地就出現咒詛;而打破咒詛的方式就是兩代復和。他們呼籲眾教會要一起來打這場仗。

見證:鐵漢子變柔情父親 兩代復和觸動人心

GA611靈糧堂副主任牧師邢志中,今天是一位柔情的父親,很難想像,他過去對女兒很暴怒,甚至以為打者愛也。Hanna是家中的長女,自小是一個活躍、善於表達的孩子,但因為爸爸很嚴厲,對她期望又很高,她在家會封閉自己,不跟父母分享。她不能穿短褲、沒袖子的衣服,如果沒達到要求,爸爸就會怒打她。

邢分享他的成長背景,他是家中長子,爸爸來自中國北方,當過軍人,脾氣暴躁,嚴格認真,對他的功課有高要求。但小時好玩,常惹爸爸生氣,也常被毒打,不單身體疼痛,心裡也充滿恐慌。但男人有淚不輕流,他不斷用意志力壓制情緒,以為這樣可以好過一點,沒想到變成感情阻塞,不懂得表達感覺。他坦誠自己不懂表達愛,他越想愛女兒就越著急和衝動,甚至用手打她,以為這就是愛,卻不知傷害了女兒。2004年,他和夫妻一家五口到香港母堂安息3個月。當時,牧師為他們做深度醫治釋放,讓他開始感受到天父的大愛。

Hanna又分享,父親節時,他們一家在餐廳慶祝,媽媽建議要向爸爸感恩。她只能說一兩句話,就開始哭泣,爸爸當時就擁抱她,兩父女擁在一起痛哭,神的醫治就臨到他們。她又感恩有媽媽作她和爸爸的橋梁,常鼓勵她跟爸爸分享,也教導她傾聽爸爸的心。

2014年,邢牧師在一個特會中被神醫治了他的創傷。講員要大家寫一封信給爸爸,於是他就寫了內心的話,這封信讓他大得醫治。回到家後,他為自己給女兒帶來的傷害道歉,求女兒原諒,彼此擁抱哭泣,父女的關係終於在愛中修復了。

(新聞稿由主辦單位提供)

國度1分鐘(53) – 醫治服事的五步模式

+按圖放大

醫治服事的五步模式

醫治,如同救恩,是在代贖中給了我們的。耶穌被釘十架,為我們的得救,也為身體和情緒的疾病得醫治付了代價。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53:4-5

耶穌委任我們去醫治病人

  1. 醫治是耶穌服事的重要部分。聖經中提到耶穌傳福音的大部分經文,也會提及醫治。
    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太4:23 
  1. 醫治是耶穌給所有信徒大使命的一部分。奉耶穌的名去按手服事,是耶穌對「信的人」的命令。
    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可16:15-18

醫治服事前的預備

  1. 服事前和服事中都多用方言禱告。(林前14:2)
  2. 求問聖靈,是否有人需要饒恕,如有,立刻從心裡饒恕他。(太6:14-15)
  3. 求聖靈向你顯明生命中是否有未認的罪;如有,立刻悔改並求神赦免。(路13:2-5)
  4. 求神給你祂的愛去愛每一位你服事的人。(林前16:14)

五步模式:

  1. 面談
    簡要地與請求禱告的人面談。態度要專注並溫柔,愛的態度會讓人確信自己會得到好的照顧。問他哪裡不舒服需要禱告,毋須太過關注細節,以致談話過長。

  2. 診斷
    從面談的信息中判斷導致症狀的原因,例如:

    1. 意外導致受傷:通常是自然的原因
    2. 生來就有的症狀:可能是自然的原因,或者家族的咒詛
    3. 部分痛症:可能由情感或壓力引起。
    4. 屬靈原因,如習慣性的罪帶來的後果。

    如果原因不明,求聖靈帶領去了解症狀的本質和可能的原因。

  3. 禱告方式的選擇
    • 懇求:向神、耶穌或聖靈請求醫治
    • 命令:對有症狀的身體或製造問題的靈發出命令
  4. 禱告服事

    1. 出聲邀請聖靈降臨。
    2. 奉耶穌的名禱告或發出命令,要簡短。
      無論做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他感謝父神。(西3:17)
    3. 無論神做了什麼,感謝祂!
    4. 當做醫治服事時,如果你不僅知道症狀,也了解產生症狀的原因,要尋求對付狀況的源頭。除了醫治病症,更要將病源連根拔起
    5. 若禱告一次不成功,不要灰心,要再次禱告
  5. 禱告後的建議
    • 鼓勵被服事的人與神同行,並與他分享一段經文。
    • 有智慧地建議被服事的人改變引起疾病的陋習。
    • 如沒有得醫治,或者未完全醫治,鼓勵他繼續尋求禱告醫治。

 

資料來源:蘭迪.克拉克(Randy Clark)及湯姆.瓊斯(Tom Jones),《醫治特訓——服事團隊訓練手冊》

因耶穌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讓我們和身邊的人一同見證這個應許成就吧!

啟動香港進入超自然運動 馬都納多:要飢渴慕義吸引神同在

超自然經歷神特會已於5月11-12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在七場聚會中,平均每場有六千人參加,兩天中共發生了350多個被記錄的神蹟,耳聾聽見,瞎眼看見,瘸腿起來行走,趕鬼釋放等。馬都納多牧師亦在會中釋放信息,勉勵信徒運用神的大能,釋放醫治的恩膏;又要飢渴慕義,呼求聖靈的運動來轉化香港及中國!

成為行神蹟的人

在第一晚的特會中,馬都納多傳講鼓勵人行出神蹟的信息。他向會眾發問:「神蹟奇事的發生,使基督信仰不是一個宗教。若沒有超自然,我們有什麼可提供給這世界?」他指出,耶穌生平充滿神蹟。假如教會沒有神蹟奇事,耶穌就只是一名哲學家!「為什麼我們拒絕神蹟,只是輔導被魔鬼折磨的人?」他認為,神蹟是神愛的表彰,代表神在觸摸絕望的世界。他定義神蹟為:神超自然的介入世人不可能的狀態中。在他多年的服事中,曾見證天生只有眼窩洞的阿根廷少女生出眼珠;因病割去乳房的女人,在聚會出長出完整的乳房。他藉此鼓勵與會者:「神可以用任何信徒,只要你願意就可以。」

每到一個服事的地方,馬都納多的團隊都會啟動當地的信徒成為行神蹟的人,這次在香港也不例外。他帶領與會者宣告:「我是行神蹟的人。中國人會成為行神蹟的族群!」其後,他向會眾示範如何為病人祈禱,奉耶穌的名命令疾病離開。然而,他也分享,曾為同一個人禱告七次,對方才經歷神蹟,因此鼓勵信徒不要因為神蹟未出現就灰心。他說:「不要等神彰顯,要用信心行出神蹟!」最後團隊為與會者得著聖靈的能力禱告,然後邀請他們為身邊有需要的人禱告,多人得醫治並到台上作見證。

為香港教會拒絕聖靈認罪

第二天的上午聚會中,馬都納多帶領與會者進入神的同在,並為香港的教會拒絕聖靈工作認罪禱告。他提出,當你開始感受到神的同在,必須作出回應,呼求、流淚、舉手都可以。神用不同的方式向人介紹祂自己,所有聖經人物都跟神有超自然的相遇,他們更新改變後,神才可以使用他們震撼所處的世代。與神相遇可以是神主權的決定,也可以是人主動去追求。「當人渴慕尋求神,那份飢渴吸引聖靈來造訪你。在香港有飢渴的人嗎?」他又指出,神的榮耀跟同在有重要的分別,摩西求神讓他看見神的榮耀(出33:18-23),神讓摩西看祂的背面,祂的恩慈。相反,神的同在原文是指「神的面」,是與神面對面的狀況。人被造原是活在神的同在中,但罪孽成為我們的阻隔。隨後,他邀請香港的教牧為教會拒絕聖靈的恩賜、神蹟和感動,並為教會間的不合一認罪。「香港的牧者們呀,要悔改,讓我們回轉到神的同在中,一同呼求復興,求神造訪我們。前台的祭壇是開放的,前來呼求神吧。」他不下十次作出呼籲,多人被聖靈感動上前來流淚呼求及認罪祈禱。

進入末後聖靈運動

在最後一場特會中,馬都納多作出呼求及宣告,啟動香港,特別是年青人,進入末後聖靈的運動。他指出,廿一世紀到現在還未有一個像阿蘇撒街的大復興。個人名氣、宗教系統阻止了神恩膏的運作,使徒先知職分被取代了。他相信,末後的聖靈運動是一個包羅萬有的超自然運動。他這次來香港,盼望啟動香港進入一個救贖、豐盛、醫治、釋放、轉化和各種恩賜都出現的聖靈運動。他又邀請香港的牧者反思:「神正在香港教會推動什麼運動?」最後,他呼召所有25歲以下的年青人到台前,因為聖靈的火將要臨在到他們,盛載末後的運動,倍增過往的復興。

(記者林暐皓報導)

【Kingdom LIFE】藝術家放下自我 為神興起發光

不知你對藝術家的印象如何,是否覺得他們離經叛道難以捉摸?「其實藝術家是一群渴望被理解接納的人。」沙畫藝術家馬仔(馬穎章)說。今期Kingdom Life 採訪了馬仔及演員June(林兆霞),他們如何被神呼召在藝術領域為神得著這個群體。

.馬仔的沙畫作品

藝術領域服事團隊

馬仔過去一直從事沙畫及藝術有關工作,直到2016年在一個職場轉化特會中,神呼召他起來為藝術山頭贏回土地,並帶領他到一間非牟利機構成為駐場藝術牧者。藝術牧者的工作,就是牧養藝術家,幫助他們在藝術領域找回命定。藝術家工作時間飄忽,觸覺敏銳,情感細膩,甚至非常自我,在信仰,教會及信徒這三角型的關係中,未必懂得如何平衡和遷就。「聽牧師講以前與我相處的事,他也覺得我很有性格,不易相處的。因為我也是一個藝術家,也是性情中人。既然我是過來人,我明白與藝術家溝通,是源於什麼基礎及方式。神讓我在前半生先處理自己與神的關係,然後讓我成為藝術家與信仰相遇的橋樑。」

馬仔曾帶一位音樂家去教會,這位音樂家之前是不喜歡教會的,因為他覺得教會的音樂很差。「我嘗試告訴他,其實神很愛你,很想你用不同的方式敬拜祂,所以你可以用自己的音樂敬拜神的。」經過幾次的交流,他願意繼續去教會,因為他感覺到教會對他的接納。

June是一名演員,同時與馬仔在同一團隊中從事行政工作。June在2015年拍的一部電影中扮演流浪的婦人,一星期後巧遇一位朋友正要去探訪露宿者。「我聽到之後腦中好像微波爐一樣『叮』一聲,就立刻加入他們一起探訪。之後他們就邀請我去教會,所以很暢順地,我就信主了。」2016年,June偶然重遇馬仔,當時他正在現時的機構中開荒,正正也欠缺一名行政員工,就是這樣,June加入了團隊,並且在馬仔初信栽培的牧養下快速成長。June形容,這是她在信仰裡的一個轉折點,神感動她配合團隊在藝術範疇做職場轉化的工作。

.《春嬌救志明》劇照(左:June)

表演散播福音種子

「有時我會想,我是一名演員,如何在一些重要的場合,去事奉神或者愛別人?然後我想到,可以與別人的生命直接接觸的,我最拿手就是演戲了。」於是June想到用表演去接觸小朋友或街坊。「可能日後有其他人向他們傳福音,而我們所做的就是其中一個點,當他們以後將所有點連起來,就會成為一條路帶領他們回到神的家。」最近June在參與一個與音樂有關的藝術項目,源於她有一個基督徒朋友是吹長笛的,他一直有在網上做直播。June發現他直播中演奏的音樂能夠安撫人的心靈。June很想與他合作,就嘗試以唱歌形式加入朋友的直播。June後來收到的反應都很正面,很多朋友都覺得這種的合作很好。偶然他們也會在直播中播放詩歌,她認為如同撒種一樣,期待神將有一天使它們發芽。

.June聖誕互動故事劇場《熊出沒主意》

而近期最令June深刻的一次表演服事,是在去年機構的聖誕活動。當時她既要負責行政工作,又要負責一個獨角話劇表演。因著行政工作實在太忙碌,臨近聖誕那段時間,她差不多通宵幾個夜晚趕工,而話劇劇本卻一直抽不出時間完成。最後在表演開始的前一晚,June已經筋疲力竭,但她深知這是神想她去做的表演,咬緊牙關用一個通宵的夜晚很高效率地排好整部劇。第二天的表演,小朋友和街坊的反應都很好。「我最記得表演結束後,有一位小妹妹本來一直很安靜地看話劇的,竟然突然抱著我的腿,對我說:『我想和你做朋友。』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眼淚忍不住湧出來。」

用藝術進入不同社群

.馬仔沙畫表演

神也透過沙畫,不斷擴張馬仔的服事邊界。當他第一次倒沙落燈箱時,神就說話,其實你也是一粒沙。人不喜歡沙塵,落到身上都想拍走,但神說祂喜歡,因為是祂創造的。「不要小看幾粒微小的沙塵,當它們堆積一起,有光就有變化,很美麗的圖畫就可以創造出來。」對馬仔來說,以前從沒有想過可以進入精神病院教精神病康復者畫沙畫。「我覺得很奇妙,畫畫可以去到醫院、監獄甚至肢體殘障社區等,那裡的人全部都是社會看來不美麗,殘缺的人。這又令我想起沙,因為沙也是石頭經歷過無數磨蝕及粉碎才變成。所以神也愛那些殘缺的人,神都愛的我們就要去服事。我發現自己在服事過程中也被建立和鼓勵,這才是我最大的得著。」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觀點] 香港踏進超自然的時間已經來臨

5月11-12日在香港舉行的「超自然經歷神特會」為香港教會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史無前例的門,香港現在要看見超自然得以在自然的物界中彰顯出來。這是一個全新的契機,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神是個靈,那就是說,祂是一個超自然的神,不受限於自然界的運作,因為時間和空間都是祂創造的。從始至終,神都盼望祂所創造的人要在超自然中運作——以超自然為核心去管理自然界的運作。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優先次序的問題,而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正如耶穌吩咐信徒要「先求祂的國和義,吃、喝、穿的東西都要加給他們」。吃、喝、穿與神超自然的國度不是敵對的,但須要按着超自然來運作。

然而,墮落的人卻喜歡停留在自然中運作,認為肉眼看見的、手能摸到的就是一切,拒絕讓超自然介入並管理自然的運作。基督的教會過去一直受西方希臘思想影響。當中有信徒直截了當地否認耶穌能醫病、趕鬼、叫死人復活,認為神蹟真的與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因着耶穌崇高的情操和道德而被感動和找到生命的價值。另外,有些信徒則不否認耶穌行過的神蹟奇事,但是認為超自然的醫治和釋放等事情只屬於耶穌和初期新約教會的時代,它們隨着使徒時代的完結已經「終止」了。又有一些信徒不單相信耶穌和初期教會醫病、趕鬼和叫死人復活,而且相信超自然的事情今天仍然不斷發生,但是他們卻仍然停留在自然的運作中——沒有藉着自己把超自然的國度在自然界中彰顯出來,沒有跟隨耶穌那樣倚靠聖靈去醫病、趕鬼、叫死人復活。

上述的三種信徒的情況雖然程度不同,但是跟昔日以色列人於七七節在西乃山領受神的律法時的情況差不多,都是停留在自然的運作中,拒絕行在祂超自然的大能中。神起初為何把十誡寫在石版上,而非以色列人的心版上?因為以色列人的心硬。石版是硬的,象徵他們的硬心。因為以色列人不願意在神的靈的超自然中運作,只想在自然的頭腦和肉身中運作。雖然神知道以色列人心硬,不是真心的跟隨祂,但是神仍然超自然地用祂的指頭把十誡寫在石版上(出31:18)。果然,以色列人的硬心在神的考驗下真的顯露無遺,他們選擇埃及的金牛犢,也不選擇祂。結果,雖然神再次賜他們新的法版,但不再是超自然的運作了,正如以色列人想要的那樣。神再沒有超自然地用祂的指頭把十誡寫在石版上,而是要摩西把十誡刻在石版上(出34:27-28)[28節的耶和華的原文是他,指的應該是摩西]。

超自然是輕省的,自然是艱難的。香港踏進超自然的時間已經來臨!往後將會如何,那就要看香港的教會如何回應了。


文@朱其傑

「響起全城敬拜的聲音」啟動禮

近期Busking文化在城中掀起熱潮,許多熱愛音樂的年青人擺脫狹窄空間的束縛,紛紛現身街頭為夢想高歌。為幫助香港新一代的基督徒音樂人搭建平台,發出屬於香港的敬拜聲音,奉獻力量與國度事奉中心合作舉辦「響起全城敬拜的聲音」的活動,計劃在6-9月期間,結集100隊本地的年青敬拜隊伍,走上街頭帶領300場敬拜Busking。5月20日,主辦單位舉辦了活動的啟動禮,奉獻力量事工顧問陳利泉先生,及國度事奉中心總幹事何寶生先生分別在會中致辭,並邀請了天虹小學兒童busking樂隊,德志香港武術團及國際青年音樂家朱芸編到場表演。

陳利泉在致辭中提到,今日是五旬節(Pentecost),一個主所預備的特別日子。這次的活動他從神領受「5P」:Prophetic(先知性),今次的活動是一個先知性的運動,要抓住神給我們的呼召與異象,以致整個活動都是由聖靈帶領;People(群眾),這個活動要去到群眾當中,將神的好消息,透過音樂及不同的藝術方式在街頭向群眾表達及傳遞;Praise(讚美)及Prayer(祈禱),這是一個向神發出的敬拜及祈禱的活動;Proclaim,香港被稱為文化沙漠,其實今日人的心靈就好像沙漠,需要聖靈的活水江河,我們要在城中宣告神的國要臨到。

何寶生在致辭中提起當年他在維園敬拜的經歷。當時因著他和弟兄姊妹的敬拜充滿神的同在及喜樂,吸引很多人加入他們敬拜的行列,又有多人信耶穌。因此,他祝福在座的年青人:「今日是全城敬拜的啟航日子,祝福100隊敬拜及表演隊伍為神走上街頭表演,就是將神的榮耀從天上帶下來,改變香港的屬靈氣氛及文化,使這片土地充滿「神氣」。

啟動禮中,主辦單位還邀請了兒童、少年及青年3個年齡組別的表演嘉賓以歌聲、武術及樂曲率先向全城響起敬拜的聲音。他們分別是:來自有Happy School 之稱的浸信會天虹小學的小朋友組成的Busking樂隊;德志香港國術會的少年武術團,曾於全港各大型武術比賽中屢獲殊榮;國際青年音樂家朱芸編先生,土生土長的香港年青人,以二胡演奏揚威海外,曾於國家主席訪英期間在與威廉王子夫婦的見面會上演奏,亦曾為BBC紀錄片及荷里活電影演奏配樂。

組隊參與「響起全城敬拜的聲音

(記者何雲深報道)

第30屆亞細亞聖徒訪韓盛會開幕 12萬人與會 逾4,000華人參與

第30屆亞細亞聖徒訪韓盛會,於5月16-18日在韓國首爾汝矣島純福音教會舉行。16日開幕時,有來自全球71國7,000人參與,其中包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台灣等地區逾4,000華人與會。本屆是最後一屆訪韓聖會,適逢汝矣島純福音教會60週年慶,有別以往在純福音禱告山舉行,改以首爾的汝矣島純福音教會為主場,最後一天更移師至可容納12萬人的「上岩世界盃體育場」盛大舉行。

在開幕崇拜中,創會及前主任牧師趙鏞基,一開始就吟唱經文「親愛的弟兄啊!我願你們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們靈魂興盛一樣」,向所有會眾問安。趙鏞基以使徒行傳一章8節證道,勉勵聖徒倚靠聖靈幫助教會繼續成長,並且無論得時或不得時都要傳福音,為救贖靈魂而努力。同時,他也宣告下一個60年要成為宣教、禁食禱告、聆聽聖靈聲音的教會,因為60年前他就相信神必會成就這樣偉大的異象。

.趙鏞基牧師(左)傳講信息

汝矣島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李永勳,也在教會異象宣言中提到三項重點:第一、要常常被聖靈充滿,並將教會標語定為「唯有聖靈」;第二、每天儆醒遵行神的話語,努力行善事,戰勝試探過得勝的生活;第三、成為服事周圍受冷落的人的先鋒,人人都成為小耶穌,同時教會也將每年三分之一的預算運用在貧困人身上,更加積極參與世界慈惠宣教事工。

5月18日,禱告大聖會在亞洲最大足球場「上岩世界盃體育場」舉行,禱告主題包括:為南北韓合一和平、社會慈惠救濟工作,以及亞洲華人教會復興來禱告。擔任大會翻譯長達29年,台北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張漢業受訪時表示:「我們華人參加的禱告會都是幾百或幾千人,但這次能夠參加來自世界各地10多萬人的禱告會,我相信大家會大開眼界,也會增廣我們屬靈的廣度跟深度,帶給大家對復興更大的動力和啟發。」

回顧過去30年,不論是非典型肺炎(SARS)、口蹄疫或禽流感,甚至戰爭威脅都不能阻止訪韓聖會的進行,真可謂是神蹟。訪韓聚會,使聖靈的火焰傳到全世界各國家,例如在台灣,10多年前開始舉辦的烈火特會,從300人參加,到今年數千人出席,也是訪韓聖會所結的美好果實。當主辦單位去年宣布2018年是最後一屆訪韓盛會,立刻收到許多教會反應,認為訪韓盛會是把復興的火焰帶到各地的重要聚會。主辦單位也認同訪韓聖會是個重要的宣教策略,因此決定明年將開始新一屆特會,也就是Overseas Chinese Conference in Korea(OCCK),未來的重點是傳承,讓第二代也領受禱告和復興的生活。

(台灣國度復興報綜合報導)

大台中全球禱告日 為年底選舉及公投連署禱告

5月20日是一年一度的聖靈降臨節,台中市教會發展策略聯盟與中部地區眾教會舉行「2018全球禱告日——中部地區禱告會」,六百多位牧者及弟兄姊妹一起在敬拜中歡迎聖靈的同在,盼以具體的禱告行動來轉化城市、翻轉台灣、改變世界!

今年禱告日特別聚焦在「年底選舉及推動婚姻定義公投」的議題上,鼓勵眾教會弟兄姊妹同心禱告,積極參與婚姻定義公投的第二階段連署。場外設置多個公投連署站,許多弟兄姊妹踴躍索取並填寫連署書,以具體行動表達對婚姻定義公投的支持。

台灣基督教聯盟秘書長、台中旌旗教會蕭祥修牧師引用調查最新數據指出,2017年基督徒人數與台灣人口比率,福音派(7.15%)加上天主教(1%)預估可達到8.15%,其中大台中地區基督徒(含天主教徒)比例約7.95%,換算為人數約有22萬1977人。目前進入第二階段的公投連署,希望在八月底前大台中地區連署目標至少10萬票,鼓勵每位基督徒都能邀人簽出5-10張公投票,呼籲中部眾教會能夠積極動員參與。

(資料來源:基督教論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