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指創傷知情讀經 有助舒緩抑鬱焦慮

美國聖經協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簡稱ABS) 推行「創傷知情讀經」(Trauma-informed Bible Reading)課程,協助人們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創傷。

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資料顯示,2020年夏季至2021年春季,美國成年人出現焦慮和抑鬱症症狀的比例上升了5%。10人當中有1人報稱心理保健需求未被滿足。ABS創傷治療總監馬丁(Nicole Martin) 表示:「疫情帶來隔離、家人離世、經濟壓力和憂心前路等傷痛,這將持續數年,並不是接種了疫苗,可自由出入,就會自動消失。」

最近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受ABS委託,研究其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及讀經的「醫治創傷」課程之成效,課程於維珍尼亞洲一所地區監獄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在接受課程後,學員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減少,憐憫、寬恕和使命感則提升。ABS主席兼執行長Robert Briggs說:「美國正值心理健康危機,是次研究顯示了以信仰為本的關顧對創傷者的潛在裨益。」

研究獲210名年齡介乎18至65歲的在囚人士自願參與,他們平均入獄5至6次,其中白人和黑人各佔一半。研究對象需參與5節課堂,由受訓導師帶領一同讀經,引導他們識別傷痛,分享傷痛經歷,把傷痛帶到基督十架前領受醫治,使他們日後可以自我關顧,並服侍他人。研究的另一對照小組由139位囚犯組成,他們單單參與問卷調查,無須參與課堂。研究員在比對兩組數據結果後發現明顯差別,參與課程的學員的抑鬱感、焦慮感和憤怒感均有減少,負面情緒、否認創傷和逃避等「複雜性悲傷」下降,自殺念頭也減少。比起對照小組,學員的復原力亦相對較高。

研究員Byron Johnson和團隊表示,他們預期對照研究會顯示不同的結果,但想不到差別如此顯著。「囚犯面對的傷痛比一般人大,如果調查對象是普羅大眾,效果未必這麼顯著。課程並不是為在囚人士量身訂做,相信創傷知情讀經對每個人都會有效。」

美南浸信會神學院副教授,傑克森第一浸信會主任牧師Heath Lambert親眼目睹會友在疫情中經歷傷痛,部份人失去摯愛,很多人與教友和家人分隔,面對難以承受的孤獨。「他們感到孤單、難過,以及受傷,常常流著淚與我通話。聖經多次提到創傷、孤單、疏離和危機,基督徒可以透過聖經,引領身處恐懼的人與掌管萬有、看顧世人的神相遇。相信疫情過後,會有更多人來到教會,因為他們都在尋找答案和一個自己所屬的群體。

馬丁說:「ABS希望幫助教會作好準備,以聖經材料協助人們面對創傷,這將改變人們對傷痛和苦難的想法。我們每個人都曾受傷,都有傷口,我們受邀藉著聖經與那位『受傷的醫治者』相遇,祂的大能可以改變生命。」

禱告:求主扶持傷心失望的人,讓人從祂的話語得著安慰、醫治、釋放和新生命。

(來源:Christianity Today,2021年5月3日,Asher Chiu編譯報導。)

 

 

香港基督教輔導學院 資助有志者接受輔導培訓

近年香港社會自殺風氣漫延,自殺個案有增無減,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與討論。為回應需要,「香港基督教輔導學院」及「香港基督教輔導服務」近日開展「社區支援計劃」,培訓輔導員服侍社群。

「社區支援計劃」目標在全港十八區每區支援「兩位」輔導員,共贊助三十六位有心服侍社群卻缺乏經濟能力之人士的培訓經費,合共籌募港幣三百六十萬元(學費每位港幣十萬元,訓練為期三年)。學院期盼更多社會人士及教會信徒能得著有效的心理輔導訓練,能夠使用在社區、家人、親友、同事、同學及教會之關懷上,使面對情緒困擾者本身及其家人得著有效的舒緩和轉介。學院在6月中為此計劃舉行啟動晚宴,其中的拍賣活動反應熱烈,籌得不少款項。

「香港基督教輔導服務」成立於2007年,為香港政府認可的慈善機構,過去先後獲得「社會福利署」及「那打素基金」資助推行的社區輔導服務,希望藉著大量培訓普羅大眾街坊人士成朋輩輔導員,向身邊受情緒困擾及精神壓力的人,提供即時聆聽,舒緩及開解的關愛。

(資訊由主辦單位提供)

救救孩子 正視學童情緒

近期社會發生多宗學童跳樓自殺事件,而且年齡越趨年輕化,引起社會各界的巨大迴響及憂慮。學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似乎日趨嚴重,為了回應社會對學童的關注,香港基督教輔導學院於2月26日舉辦了「救救孩子——認識青少年抑鬱及自殺防治」專題講座,由專業精神科醫生廖廣申分享青少年抑鬱症和自殺的成因與治療方法,期望幫助更多青少年走出自殺的陰鬱,重獲生命的盼望。

青少年抑鬱及自殺成因

廖廣申醫生指出,很多人嘗試去歸納青少年自殺的原因,會歸咎於社會制度或學業等單一因素,但其實有很多因素影響青少年的自殺行為。首先要考慮的是青少年的個人問題,包括過分完美主義,不能接受改變等。其次,是父母及家庭因素,有些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很多家庭的負面對待,傷痛沒有適當處理。而有些父母,則太過被動去遷就孩子,令孩子的生命在溫室環境下,欠缺推動力。另外,就是學校及教育的因素。現在孩子學業壓力太大及教育制度不理想,令家長非常擔心孩子將來的出路,對孩子催逼過緊。所有這些都是會令青少年壓力過大,以致出現抑鬱的情況。

當青少年出現抑鬱,會失去自信及思想悲觀,再嚴重些就會可能因明明與自己無關的事而內疚自責,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有時身邊人不經意說了類似的說話,都會無形中灌輸了他們沒有價值的想法。最後,抑鬱最嚴重的境況就是絕望,唯一會想到的就是死。廖醫生團隊曾在香港的中學做過調查,大概有10%的青少年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數字驚人。今時今日,媒體報道了幾十宗自殺死亡個案,很多人覺得很擔心,覺得情況很嚴峻。但廖醫生指出,其實有很多的自殺個案是媒體沒有報道的,有些人是自殺被救回,有些人還在浮浮沈沈,生命處於最低處。我們不單單去幫助最需要,或者最明顯的那群青少年,有很多人是隱形,而且就在我們身邊,沒有被留意到。

媒體的影響及家長的回應

廖醫生又指出,現時值得注意的是,媒體的影響及家長如何回應。很多媒體在報道自殺新聞時,很詳細的講述當事人的自殺經過,甚至畫出圖畫。例如,兩年前發生的一連串自殺個案,非常值得我們關注。一個屋邨上午有人跳樓,接著下午及第二日都出現其他跳樓個案,自殺行為是會傳染及潛移默化的。如青少年身邊有同學跳樓,不經意間可能會影響他,尤其當他覺得自己和自殺者背景相似,感到自己和他面對同樣的問題。他看見同學離開了世界,很多人會懷念追思這個同學,就會錯誤認為自殺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選擇。

所以,我們要思考,如何避免這些不健康想法及文化對青少年產生影響。究竟我們是否從小給孩子灌輸,無論怎樣都不能拿走自己的生命,這永遠是錯的,絕對不能做的?有時我們要反思自己是否講得清楚及強調。如果有一宗自殺新聞出現,家長應該學習如何回應孩子的困惑,不應該避而不談,這是父母的最好機會去做生命教育,讓孩子意識到生命好寶貴,是不能回頭的,這才是正確的回應態度。

如何對待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

廖醫生提出,有自殺傾向的人是有跡可尋的,例如會問很多關於生死的問題。而我們關心青少年,其實可以主動問他們,你是否想過不做人了呢?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問,是否會提醒了他自殺的想法?但研究發現,主動發問反而會減少自殺風險。原因是當別人嘗試去問,他就會發現原來不是只有自己這樣想,就會主動講出心聲。如果不問,他們反而會害怕嚇到別人,因為不知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直接問,很多時候他們會誠實講出自己的想法。

另外,大部分人產生自殺的衝動,通常都是一兩日之間的事。例如,警察多數都可以勸那些想跳樓自殺的人下來。如果企圖自殺者在想跳樓的那一刻被勸下來,再有適當的輔導介入,很多都會成功康復。很多自殺成功的人都是很可惜的,因為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和關心,他們以為自己的問題很難解決,在那個最難的關口未能過去。廖醫生說,他見過很多自殺未遂被救回的人,康復之後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正常人,甚至會覺得當時的自己很愚蠢。

如果我們想幫助這些青少年,需要足夠的時間及信任,在舒適的環境中讓他們慢慢講,令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包容與接納,不要太快判斷及給答案,他們才會講出自己想法。因為他們現在可能很亂很矛盾,只想到死,我們嘗試去給他們一個選擇,勸他先好好想想,讓他冷靜下來,提醒他有些問題未解決,給他一些挑戰,希望他暫時擱置自殺想法。如果他答應你,通常都會做到守諾言。因為大部分自殺的人都是矛盾的,所以令他冷靜想一想,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我們需要令想自殺的人保持一個動力和信心自己去找答案,繼續行下去。

培育孩子的正確心態

父母應該從小教導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要自己去努力,從小讓他看見,讀不讀書應該是自己決定和選擇,理想狀態應該是孩子比家長更緊張自己的事情。雖然這樣的教育過程很難而漫長,但當孩子繼續成長,讀到大學、博士,其實都是要靠父母小時候的教育,如他們沒有自我追求及自律,就會很容易放棄,因為他們完全不覺得是自己的責任。讓孩子懂得自己想要的,就要努力追求,這樣才是成功的教育。當然這些教育及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父母鍥而不捨及互相配合,從小持之以恆的灌輸,運用父母的權柄去教育及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真正順服。聖經裡有提到,應該從小教導孩子做人,而不是長大才慢慢改變。如果小時候只注重學業特長的學習,而不是品格的發展,正正就是沒有給予他們最需要的培育。

(記者莫嵐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