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xon在獲得美國偶像第7名,發行了第一張專輯,以及獲得金鴿獎(Dove Award)後,生命經歷了不同的試煉。他的雙胞胎女兒出生時,大女兒沒有脈搏和呼吸,經過醫護進行心肺復甦後最終活過來。Dixon從妻子Annie的領受中明白,神要藉此預備他進入事業的下一個季節。這些經歷給他創作《Build A Boat》的信心和領會。Dixon表示,他已經能夠寫出神要求他在生命中活出的堅強信心。當他重溫挪亞的故事時,看到挪亞不管旁人有何說法,在沒有任何下大雨的先兆下建造方舟,Dixon被挪亞的勇氣而震撼。「當挪亞向人們說『神告訴我將有洪水來臨』時,他們無法認真對待他所說的話。有多少時候,我們被人的意見左右了未來?我們相信人所說的過於神所說的。」
現時全球約有6.5萬人使用佐語,當中許多人是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移民,以及因宗教迫害而逃離的難民,包括在美國28個城市。儘管佐語聖經的翻譯在2019年已完成,但至今還未於緬甸印刷發行,加上許多佐族人並不識字,無法閱讀,《耶穌傳》佐語版將讓他們以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認識耶穌的故事。耶穌電影項目(Jesus Film Project)執行董事Josh Newell表示:「能夠以佐語發行《耶穌傳》是我們多年來的創新和奉獻的成果,也是我們的榮幸。當我們繼續翻譯這個能改變生命的故事時,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感到興奮。」
卡塔爾國王塔米姆(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Thani)在10月25日發表電視講話中提到,成功申辦本屆世界盃令他們面對前所未有的指責。「起初我們本著誠意面對和處理這議題,我們甚至認為某些評論是積極和有助於我們發展的。然而我們很快就明白到,這場對抗的運動持續,並不斷擴大,當中涉及誹謗和雙重標準,達到了無情的程度。這讓許多人懷疑,這場對抗背後的真正原因和動機。」
除了需肩負英國君主的世俗責任,伊莉莎白二世還需監督英國國教各種教會事務。這個職位可以追溯到亨利八世國王,他因教宗拒絕批准他的離婚,而與羅馬天主教分裂,並使自己成為英國國教──英國聖公會(Church of England,英格蘭教會)的領袖。王室網站解釋說,「根據首相的建議,女王任命英國聖公會的大主教、主教和院長,然後他們宣誓效忠並向女王陛下致敬」。
曼薩的信徒首次用他們的母語Aushi閱讀和聆聽新約聖經後,高興得跳起舞來。Mumba說:「這彷彿是神在說我們的語言。」他指出,聖經是Aushi語的首部文獻,是前所未有的。除了Aushi語的翻譯,新約聖經還被翻譯成Nynja和Laya兩種語。來自利文斯頓市(Livingston)的Buster Paul Tembo牧師領導教會的聖經翻譯工作,他表示:「我們國家有73種語言 ,由於當中只有7種被稱為官方語言,聖經只翻譯成這7種語言。」Tembo 認為,基督徒能夠接觸自己語言的經文,對他們的屬靈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當你拿出自己語言的聖經閱讀,就能夠更清晰理解;朗讀出來與他人分享時,也更容易明白。」
除了Creative Church,德國福音派教會(EKD)和福音派自由教會聯盟(Federation of Free Evangelical Churches of Germany)都是促成這部音樂劇公演的重要推手。日前,三個國家合共約有10,000參演者在他們所在的地區參與音樂劇排練。參與演唱的成員年齡最小的是7歲,最年長的為91歲。
數百名歌手在德國的韋茨拉爾排練
作曲家Hanjo Gäbler和Christoph Terbuyken是這部音樂劇的創作人。他們曾參與製作音樂劇《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和《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以及流行音樂神劇《馬丁路德》(Pop-oratorium Martin Luther)。記者及馬丁路德金研究專家Andreas Malessa也加入了製作團隊,參與撰寫劇本。Malessa說:「『我有一個夢』代表一個烏托邦,一個縱使此時未能完全實現,也值得為人們為之奮鬥的理念。這部音樂劇是關於馬丁路德金的原則,以及他為支持被剝奪權利的人而進行非暴力抗爭行動的實際體現。60年代美國黑人對馬丁路德金的意義,正好對應今天21世紀歐洲的難民和『在職貧窮人口』對我們的意義。」
Springtide Research Institute於 2021年秋季至2022年春季進行研究,訪問了3,139名13至25歲的學生,其中包括313名就讀宗教學校(主要為基督教)的中學生和大學生。他們的研究顯示,59%受訪的宗教學校學生表示,他們曾向精神健康顧問尋求幫助,而非宗教學校的學生只有46%曾尋求幫助。另外,宗教學校學生因精神健康問題而住院或用藥的比例也較非宗教學校的學生高。研究也指出,宗教學校的學生更傾向視學校為成年人關心他們的地方。75%受訪宗教學校學生表示學校裡的成年人努力去了解他們,公立學校只有62%的受訪學生如此認為。
Deall表示:「我們可以選擇抗爭、逃跑,或者饒恕。一些朋友選擇為土地而戰,最終為此喪命。我的朋友大多離開了津巴布韋,這都是人之常情,但我們一家決定追求第三種選擇,就是饒恕,因這國家已經充斥著苦毒了。」Deall的房屋和農地被十多個家庭接管了,他與家人搬到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Deall後來加入一個志願組織Foundations for Farming,開始向接管了他農地的新地主和其他農民傳授神向組織創始人Brian Oldreive啟示的一種獨特耕作方式。
美國家庭與人權中心(Center for Family and Human Rights)研究主任Rebecca Oas說:「人們將可以引用世衛的手冊,表示要跟從專家,用科學方法處理性別議題。」Oas指出,性別畸形焦慮(Gender Dysmorphia)曾一度被列為與變性人有關的精神疾病。世衛於2018年將變性從其精神疾病清單中剔除時,就率先將變性納入主流。「他們一方面說,你沒有問題。另一方面表示,我們可為你提供治療,以手術和荷爾蒙解決不是出於你的問題。」
美國基督教組織Focus on the Family生命課題分析員Nicole Hunt表示,世衛這次修訂性別主流化手冊將會觸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這個行動是要威脅在性別議題發聲的人,收窄思考和討論空間。在文化層面,我們也看到施壓的跡象,例如詞典出版機構Merriam-Webster較早前就宣佈修改『女性』(female)一詞的定義為『任何擁有與男性相反的性別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