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1分鐘(91)差遣天使的關鍵與原則

天使希伯來文是 malak,希臘文 angelos意思是「使者」(創28:12)。作為神的使者,天使是「天上的存有,受神差派承擔使命的」。

+按圖放大

 

天使的本質和屬

使是靈體來1:14),天使都是被創造的(詩148:2-5)。

天使不人類可以嫁娶(可12:25),也不會死亡(路20:36)。

使的對比人類「比天使微小一點」(來2:7)。天使不會受到人所受的限制,他們比人更有智慧(撒下14:20)和能力(彼後2:11)。但天使不是按神的形象被造,所以不能分享人在基督救贖工作上榮耀的結局。到世界的末了,被贖的人會被提升,高過天使(林前6:3)。

 

天使的分類

天使長

等級最高的天使,猶太教與基督教傳統上列名的四位天使長:

米迦勒(Michael,但10:13,12:1)

意思是「誰能像神?」。在猶大書 9 節,米迦勒稱為天使長;在但以理書12章 1節,他又稱為大君。米迦勒是以色列的護衛者(但10:21),代表以色列向撒但爭戰,又在大災難中和撒但的使者爭戰(啟12:7-9)。天使中還有一些「大君」(但10:13),米迦勒只是其中一位,不過他是神最高等級的天使。

 

加百列(Gabriel,但9:21;路1:26)

意思是「神大有能力」。加百列在宣告重要的啟示和預言時行動,負責神國度的計劃。在路加福音1章 26 至 27 節,加百列告訴馬利亞,她所生的一位將要為大,並且要在大衛的寶座上施行管治。在但以理書8章 15 至 16 節,加百列向但以理解釋有關日後的帝國的事情。加百列也向撒迦利亞宣告施洗約翰的誕生(路1:11-20)。

拉斐爾(Raphael

意思是「神已醫治,神是醫治者」。 拉斐爾首先出現在次經《多比傳》9-10章。(Book of Tobit,天主教思高本聖經稱爲《多俾亞傳》。)

 

烏列(Uriel

意思是「神的光或火,一直被神光照的人」。 他的名字亦出現在次經的《以斯拉續編下卷》(II Esdras,天主教思高本聖經則譯爲《厄斯德拉後書》)。

 

基路伯(Cherubim)

神榮耀臨在、神的至高主權和神聖潔的宣告者及保護者。他們曾站在伊甸園門外守衛,不容許犯罪的人進入(創3:24);他們是至聖所約櫃上用金造的像(出25:17-22);以西結異象中神榮耀的服役者,預備審判(結1)。

撒拉弗(Seraphim)

意思是「燃燒者」。以賽亞書6章 2 節描述撒拉弗環繞神的寶座。撒拉弗被形容為有六個翅膀,他們重複三次宣告:「聖哉、聖哉、聖哉」(賽6:3),讚美和宣告神完全的聖潔,站在神的面前事奉他的人,必須洗淨罪中的不潔。

 

天使的工作

(1)爲敬拜神而受造。他們永遠對神充滿敬畏和尊崇,並且在祂面前讚美不停。
(2)爲服役而受造。他們服事神,永遠執行祂的命令。
(3)爭戰天使,經常與魔鬼和邪靈爭戰。
(4)傳信息的天使。將信息從天國傳到地上,從地上傳到天上。
(5)報信天使。他們負責記錄一個活在世上的人所有資料。
(6)守護天使專責保護我們,「因他要爲你盼附祂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你。」( 詩91:11)
(7)神差遣引導的天使引領祂的百姓,做對的事,走對的路。(出23:20)

 

如何差遣天使

1. 憑信心支取差遣天使的權柄

天使是奉神所差遣為人類效力的,因此,如同啟動恩賜一樣,我們需要憑信心獲得差遣天使的權柄。

2. 奉神的名差遣天使

天使只會做符合神心意的事情,當我們的心與神的心意對齊,就能奉神的名向天使作出宣告,求神差遣天使為我們效力。

「聽從衪命令、成全祂旨意、有大能的天使,都要稱頌耶和華!」 (詩103:20)

3. 配合天使的工作

當天使將神的信息和應許傳達給我們,若我們聽見後能憑信心回應,就會看見神的話語成就、神蹟發生。

「天使豈不都是服役的靈,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麼?」(來1:14)

資料來源﹕《認識天使》,邵貴恩,以琳出版;《慕迪神學手冊》,殷保羅著,福音證主協會出版

 

 

八福齊匯佐敦 共享耶穌盛宴

116日,在佐敦道八福匯的外牆上,出現了一幅覆蓋17層大廈的巨型壁畫——《耶穌盛宴》,畫中不同種族、階層和年紀的人同與耶穌坐席,享受祂擺設的筵席。當日,禧福協會與其他合作夥伴,眾牧者一同為壁畫舉辦了奉獻禮,在廟街宣告耶穌的王權。

 

與耶穌共享筵席

禧福協會會長劉達芳博士

禧福協會會長劉達芳博士在奉獻禮中談及,早在10年前,神已經對他們說,佐敦是一個宣教起飛點,祂要賜廟街一棟大樓給禧福及其他伙伴,不同膚色、階層、職業的人會來這裡分享神的筵席。「八福匯不只是基督教大樓,福音大樓,而是一棟宣教大樓。」

2018年12月10日,禧福同工在禱告中領受大樓外牆要有一幅壁畫,展示八福匯的精神與祝福。「廟街有各色各類的人,黑社會,賭徒,性工作者,拾荒者等。當他們走到這裡,覺得很絕望,沒有能力活下去時,抬頭仰望,可以看到來自耶穌的盼望。」壁畫所承載的信息,能超越語言,悟性和人的學歷的限制,直接進入人心。

八福匯每個主日都有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印尼以及菲律賓等族裔的人在這裡聚會。「這幅畫現在已經實現了一半,是神自己做的。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神仍然會繼續這個夢想,八福匯將有一個地方,不同的人可以和睦共處,一同享受神的筵席。」

成就心中的夢想

壁畫家Janice分享,劉博士在2018年12月打電話給她的牧師,問是否認識人畫壁畫。「其實在牧師接到劉博士電話前一週,我曾與她見面,分享到自己的夢想:如果有一幅與神一起創作的壁畫在街上展示,人可以不用走進教會就能經歷神。這也是為何我一直堅持畫壁畫,這是我放在心中5年的夢想。」

牧師告訴Janice,這個壁畫項目應該是你的,不會是第二個人了。「我剛開始以為是一層樓的外牆,已經覺得很開心,後來知道是整棟大廈的外牆,我嚇了一跳。可以說,這是全香港最大的壁畫。」

壁畫家Janice

關於畫壁畫的夢想,Janice分享,其實源自5年前她和神的一次對話。神問Janice,你的夢想是什麼?Janice回答,我的夢想不就是服事你嗎?你叫我做什麼,我便做什麼,已經覺得很滿足。當時神對Janice說,不是,我不是想要一個奴僕,而是朋友。如果你的心正確,我想做你想做的事情。「原來神想知道我想做什麼,然後我開始想大些,我想用自己的藝術去啟發社會。」

去年2月,Janice還未有頭緒如何畫這幅壁畫,她去了台灣參加一個特會。當她一進入會場,就在靈裡見到這幅圖畫:一張十字架型的長枱,不同年紀、膚色和文化的人坐在一起食飯。「我一看到這幅畫,就知道這是神要我畫的壁畫,我馬上把它抄下來。」當劉博士在6月再次找Janice時,香港剛剛爆發社會運動,她告訴Janice,想要一幅合一主題的畫。Janice把2月領受的畫的初稿給她看,劉博士非常感動,知道這是來自神的圖畫。

動員更多人參與神的工作

項目籌款負責人林樹洪弟兄

本次的壁畫項目,除了禧福同工和壁畫家,神還感動了不同的人參與其中,林樹洪弟兄是項目籌款的負責人,神透過他的參與,不但為項目籌募足夠的經費,也令更多人認識八福匯的異象,參與神的計劃。

林分享,2017年的某一日他在巴士中看到旅發局的節目,內容是介紹香港其他宗教的景點,心裡有感動,神要在香港設立一個屬於主耶穌的地標。而在去年一個偶然機會,他與一位弟兄分享這個異象,發現那位弟兄的女朋友就是壁畫家Janice,正在畫八福匯的這幅壁畫。

後在10月18日八福匯的奉獻禮中,林認識了劉博士,並受邀參與壁畫項目的會議。「劉博士和我分享,這個項目需要籌款20萬,她挑戰我去負責籌款。剛開始時我是沒有信心的,後來我越想越開心,原來幾年前的感動,神已經預備好要使用我。我雖然不懂畫畫,也不懂裝修,但我會籌款,所以神就在這個位置上使用我。」

林又說:「劉博士也對我說過,神不是叫你捐錢,而是透過這件事去經歷神,也讓更多人能參與。所以整個過程我都是很開心地和人分享,而不是在意他們是否奉獻。」

*********************************************************************

畫中每個與耶穌同枱食飯的人物,都是神親自啟示的。例如右上角一個光頭的小朋友,是Janice教會的一個4歲小妹妹。她2年前發現患上癌症,直到現在還在與病魔搏鬥中。神感動Janice把她畫上去,是宣告她是屬於耶穌的。她的父母知道後,覺得很開心,這是一個從神來的鼓勵。*********************************************************************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觀點】餐桌上的天國文化

古代儒家經典《禮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意思是,原始的禮儀行為就是從人們的飲食活動中產生的。飲食在中華文化上扮演重要角色,每逢重大時節,華人總離不開筵席。在農村,過年仍舊有全村人參與的大團年飯。華人結婚,會置辦喜宴;孩子出生,擺滿月酒或百日宴;喪禮白事,有解慰酒。生老病死,各樣人生大事都少不了筵席的出現,可以說,筵席是華人關係的一種延伸和維繫的方式。

同枱食飯,也是華人「家文化」的彰顯。在華人傳統觀念中,無論一年有多麼忙碌,離家多遠,總會在春節趕回家,與家人團聚吃飯。中國每年的「春運」是世界最大型的「遷徙」活動。中國家庭喜歡圓桌,菜餚放於桌子中間,一起享用,是一種團結合一以及重家文化的象徵。

今年1月中開始,若你經過佐敦道與廟街的交界,不難發現一幅覆蓋整棟大廈的「耶穌盛宴」壁畫——各式各樣的人物與耶穌同枱食飯。在希伯來文裡,「桌子」的意思是「恩典的所在」。壁畫將圓桌改為十字架型,也是將耶穌憐憫人的天國文化與中國家文化的融合,展示的就是一種和平共處,人不但可以來到耶穌跟前如家人般相處,不同人物之間出現在同一張飯桌,也是一種互相的接納和認同。

耶穌曾親自向我們展示,他如何接納和憐憫世人。「耶穌在屋裡坐席的時候,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與耶穌和他的門徒一同坐席。」(太9:10)耶穌不是等這些人悔改後,成為潔淨的義人後,才與他們一同食飯。相反,在他們還作罪人時,透過一同坐席,向他們展示神的愛和憐恤,呼召罪人悔改跟從。

今日的香港,能平心靜氣「坐埋一枱」吃飯,越見彌足珍貴。不同族裔,不同政見,甚至是不同職業都能成為分隔人的標準和框架。年關將至,何妨嘗試效仿全心憐憫我們的主耶穌,鼓起勇氣,約見一些久未露面,又常常放在心中記念的人吃飯?聽聽他們的心聲,一同享受美食,已能為人在這個亂局中帶來一點點安慰。跟從耶穌,有時並不需要「高言大智」,同枱食飯,輕鬆談笑之間,愛和關係就能在無形中建立。這個新年,讓我們一同與耶穌共享盛宴吧!

 

 

世界華福TIP Talk 「我們其實沒有那麼特別」

「我們其實沒有那麼特別!」在巴布亞幾內亞Biem原始火山島宣教的Radius Asia宣教訓練中心總幹事陳維恩牧師, 8日晚上在世界華福中心於台北iM教會奇蹟館舉辦首場的「世界華人福音運動TIP Talk」中談到,不論是他們全家搬到遠方需要福音的地方,或是另一位講員iM教會松慕強牧師把夜店變成教會,或是用貼紙藝術創意傳福音的LabQ共同創辦人龔義欽,「我們其實沒有那麼特別!」,因為回到聖經來看,都是正常的!他說,若我們跟著世界價值觀走,好像只為得到世界按「讚」,從聖經來看,這樣的生命「很特別」,但「不是好的特別!」

松慕強牧師也表示,這個世界病了,我們必須從病者的角度幫助對方有病識感,讓他們自己知道需要福音。他們沒有見識到福音大能,是因我們太過保留自己,福音大能沒有從我們身上展現。期待每個人透過神蹟奇事、職場卓越表現,滿足憐憫人的心腸、個人美好的品格,來展現福音的大能。

世界華福2020年在全球推展「煽風點火」計畫(The Set-A-Fire Campaign),TIP Talk的「TIP」代表「煽風點火」概念的三大元素:科技(Technology)、創新(Innovation)、先知性(Prophetic),每次三位講者分享。世界華福2020年在全球推展「煽風點火」計畫(The Set-A-Fire Campaign),TIP Talk的「TIP」代表「煽風點火」概念由三大元素組成:科技(Technology)、創新(Innovation)、先知性(Prophetic),簡稱為「TIP」,每次三位講者分享。主持TIP Talk的黃志靖長老說,基督徒往往在教會受到信仰教導,遇到實際生活,價值觀又變得不一樣;照理說,我們在教會內外言行應該一致,也應用同樣標準行事。他期待我們從講員的生命不是學到「成功方程式」,或神如何扭轉他們,乃是讓我們一起浸泡在神的作為,也對福音帶來新的想像。

陳維恩牧師曾寫書《走到比錢更遠的地方》,描寫自己離開矽谷優渥生活搬至火山小島拓荒的宣教故事。他從小在台灣長大,十四歲移民到加拿大,後來到美國。在他懂事後,住最長的時間是在巴布亞幾內亞的Biem原始火山島。

「你們沒有權利帶你們的孩子去這樣的地方!」陳說,很多人在他們全家去的時候如此挑戰他們。在華人的世界觀,都想要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他心想自己從小去加拿大,父母也沒有問他們要不要去。一般都認為,帶孩子去到好的國家,是能讓自己生命進步更好的地方,似乎也理所當然;但是他們選擇去到需要福音的地方,或「聖經命令需要我們把福音帶去的地方」,反而是被人挑戰。

陳牧師用三張圖,分享他在當地的生活。第一張是兩個女兒,晚上在一個燈泡下讀聖經。他說,在島上九年的生活,是他們家最困難,卻也是最不困難的時候。島上沒有敬拜讚美,只聽到海浪的聲音,「到底我們有沒有把最好東西的留給孩子?」兩個女兒在島上認識神,讓他很感恩。

第二張圖是島上的人因著在聖經的話語中成長,有一天成為教會長老在台上教導神的話,他反而坐在底下聽。他不是講「宣教士多麼偉大」,希望看到的是「本來我們教他們,現在他們教我們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從他們身上領受到神改變一個生命的福音。

第三張是全黑沒有影像的照片。他說,記得有一天,在夜深人靜時,他和十幾個當地男生決定去島的後面釣魚,在沒有電的情況,帶著幾支手電筒,用部落的方式釣,誰釣到魚就直接煮來給大家吃;若釣到魚又讓魚跑掉,就被大家罵。雖然他們後來因為下雨,很狼狽的回來,但當晚他們談了很多話,彼此間的距離從未有過這麼近,這也是他的家庭過去和當地人一起生活建立的情感。

當天晚上沒有任何照片,但這是他心中的「第三張照片」。神在我們生命中成就的事,或最有意義的時刻,對他來說,就像這第三張照片,是無法放在臉書或IG上的。他也希望,我們的生命,與神最親近的時候,也會像他一樣,也有張無法放在臉書或IG上的第三張照片。而那張照片,不只是一瞬間,乃是把生命扎根下去所累積下來的成果。

四福音書中都有記載耶穌教導「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希望我們的生命能與永恆的事連結。他也鼓勵大家「開始去找你們自己的故事!」成為有故事的人。

形容自己「以前是建築師,現在賣貼紙」的龔義欽說,他從台灣去到上海。當時在上海生活過得不錯,事情也做很熟練,但他總覺得不對勁。後來發現他的工作都在處理「人的罪的問題」,不論是客戶或是他的罪,雖然已信主,他卻覺得自己生命活得像「死」的人一樣。

2014年一天晚上,他看聖經《傳道書》睡不著,突然發現自己做很久的基督徒,卻覺得「天堂與我無份」。他也問會眾:「你是否相信有神,卻不相信有永恆的盼望?」若我們知道有天堂,也有準備,就會像聰明的童女一樣,等新郎來,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是聖經的應許。

保羅說:「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保羅沒說好在哪裡;C.S Lewis曾說:「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是否渴望過天堂以外的任何事物。」對他而言,覺得時間不夠用,又要為生活糊口,是很痛苦的事;但是老約翰告訴我們未來的日子,讓我們對未來有盼望,「就在我們去新天新地前,我們要幫助身邊的人。」

龔分享曾透過用完即丟的經文紙杯,無意中帶領人信主為例,那經驗激勵他更相信「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神的話會帶來力量」。他說,神呼召他們團隊用獨特創意的方式傳福音,一個賣貼紙的他,把每天都當成活在新天新地裡,做永恆的事來回應大使命,也期待大家一起加入「新天新地的每日生活練習」。

世界華福候任總幹事董家驊牧師說,「世界華人福音運動TIP Talk」將在世界各地辦十二場聚會,並不是要告訴大家怎麼做,而是集體聆聽上帝在世界各地,藉由一群「沒那麼特別的人」做出與世界不同的事,這是福音的大能!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2020天國文化特會 回到主禱文的使命

2020天國文化特會於1月10-11日在台北靈糧山莊舉辦,由伯特利教會使徒性治理團隊資深領袖Bill Johnson牧師主講,吸引近1,500人次參與。

成為被應許擁有的一群人 

「對我來說,最大的使命是馬太福音第六章的主禱文。」Bill Johnson在第一場聚會中,以「何為呼召」為題,講述如何讓神國度的真實,彰顯在個人生命中,以致於「在地如在天」成為可能。

他首先帶領會眾唸主禱文,點出「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代表神的旨意在地上還沒有完全成就。在天上,沒有主禱文所敘述的任何缺乏,沒有惡者、缺乏、疾病,他鼓勵大家要「具體對焦地禱告,因為我們的禱告是要讓神國度的真實,來形塑我們所在的世界!」

「耶穌教門徒用主禱文禱告時,也預備好一切所需的,讓禱告可以在地上成就。」Bill Johnson強調,神選擇用祂的兒女來完成應許,給予我們自由意志,而不是被迫成為機器人,因為「這是關係的旅程,祂選擇讓自己曝露在傷痛中,就是面對我們的不順服、悖逆。」領受主禱文的使命,回應的主權在於你我。「神為祂兒子預備的是新婦,是在自由意志中選擇順服、在生活中彰顯神的屬性,是自願敬拜、愛慕神,盛載神的心意和使命。」

圖右為Bill Johnson牧師,左為周巽正牧師擔任翻譯。Asia gor JESUS國度豐收協會提供

 

「我們都喜歡看事情的結果,但神喜歡的是走這個旅程的過程。」Bill Johnson鼓勵大家,當感到焦慮、疲乏時,主動向神呼求,持續用信心活出豐盛的生命。他強調,很多基督徒窮盡一生,活在沒有成就的應許中,其實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責任,進而帶下神成就應許。「神從未來帶了應許進到現在,給我們力量可以走到未來,祂給我們的話語,是我們的武器,得以藉此爭戰進到未來。」

「在與黑暗權勢的戰爭中,大部分的戰役,都在我們平日的思維中。」他最後鼓勵會眾,抓住應許、憑信心敵擋仇敵的火箭,如果魔鬼的謊言穿過「信德的藤牌」射中你,那就用聖靈的寶劍化為小刀,把謊言從身體裡挖出來,「藉著神過去對你說的話,再次更新你的心!」

讚美是一把關鍵鑰匙

第二堂信息,Bill Johnson談到某個週日清晨,他「被神搖醒」。神對他說:「一個有城牆的城卻沒有城門,不安全。」他默想這句話的意義,想起聖經中談到「你必稱你的牆為拯救,稱你的門為讚美。」(賽六十18) 理解到在舊約時代,城牆的高度與厚度代表著這個國家的強盛程度。當城門敞開或有破損,就像對著敵人說,「嘿!你可以從大門進來!」

「城牆就像拯救,是神為我們付上的代價;城門就像讚美,是我們的回應。」他說,不能明白的奧秘,其實是神在邀請你靠近祂、在自由意志裡找到祂,而不是強迫我們接受教導。如同珍珠有沙和刺激物進入,才慢慢的被塑造出美麗;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樣,需要經歷各種犧牲和不舒服,才能被形塑完全。

他提醒,基督徒對於負面情緒也無法免疫,「要記得這把關鍵鑰匙──讚美。」當年他的父親病重臥床,他縱然心中困惑、遺憾、負面情緒不斷,但仍選擇獻上讚美的祭──讚美神是良善的、是醫治者(即使父親並未得著醫治)。因為他知道,這是最珍貴的獻祭,是有一天當我們在沒有疾病的天上時、再也無法獻給神的。

在特會中,Bill Johnson帶領會眾回到主禱文的使命,回到「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的核心思想中,重新對焦於神;鼓勵弟兄姊妹將生命中的大小事都帶到神面前,以單純的心來回應祂,相信這就是台灣走向「在地如在天」的關鍵時刻。

(KRT訊)

 

 

選擇祝福或咒詛(上)- 【羊回家】專欄

每逢新年時節,我們都會期望收到別人的祝福。然而,我們的靈若沒有被開啟,被神光照,可能會招來咒詛而不自知。

美國一個學者Dr. Bronfenbrenner做了一個研究,發現一個中產家庭的爸爸,每天平均跟孩子互動的時間是37秒,相對孩子每週暴露於商業電視節目時間為40小時,即平均每天約5.7小時之多!我們可想而知,孩子的價值觀是如何構成的了。今天我們的物質很豐富,但是心靈匱乏,我們可以享有很名貴的車、大屋,美食,生活卻可以很不開心。

我們常期待美好的果效,然而卻作了錯誤的投資。現今社會最典型的例子是家長很緊張孩子的學業,不能做醫生也最好做律師、會計師、精算師或建築師等,其他的都不看在眼內。孩子的品格、屬靈生命、以致將來在社會中成為什麼樣的人,若果我們沒有從屬靈上培養自己和家人,可能會與世界的王並肩作戰,讓魔鬼成為我們的隊友!今天很多父母親手把自己的孩子迫害,讓他們落在很多艱難中。其實他們的童年是可以過得很開心的,可以有空間去玩和發展自己獨特的創意。然而家長寧願他們讀更好的學校和更多的興趣班,使他們的成長空間被剝奪。其實我們有沒有問過他們,他們真的願意做這些事嗎?更甚的是,很多孩子已習慣在這種模式下生活,連自己也欺騙了,覺得這個模式也挺好,完全失卻了自己。

神是很愛我們,定意要賜福予我們(申1:11,7:7-16),只是我們是否願意接受。神也叫「以神眼光」看事物的人才能得著應許,十二探子回報,但只有迦勒和約書亞得著(申1:36-38)。此外,神沒有叫我們做的便不要做(申1:42)。當我們用己意去做某些事,結果會弄得一團糟,事倍功半。如果能安息在神裡面,便不會持續地被世界追趕。沒有其他神是祝福的來源(申4:39-40),唯有耶和華祂是神。當我們遵守神誡命便可得福,子孫也要得福,且在地上得以長久,這不是很好嗎?神已將生死禍福向我們陳明(申30:15,16,19-20),當我們怎樣選擇,禍福便隨之而至。

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夠得著祝福呢?第一是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6:5)。我們的天父爸爸很富有,那你常常跟爸爸在一起是否很有福份?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常常跟爸爸不和,不貼著爸爸,那麼爸爸有多大的福份你也無法領取。我們的心態只要向著神,不向世界,我們就能領取很大的福份。此外,我們要追求世界的成就,還是屬靈的好處呢(詩34:4)?世上的成就固然是好,但當我們放下世界所追求的,我們的生命能結出好的果子,別人會羨慕我們的生命,那是神所喜悅的生命,是那上好的福份。


馮小滿,註冊職業治療師,本專欄圍繞家庭的不同層面,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家庭為主題,目的是讓人學習在家庭生活中應用神的話,真正享受神的愛。

 

 

(10) 跨越失敗 -【狂野的夢】專欄

神對失敗的看法和大部分人對失敗的看法不同。神憎惡罪,但我們的失敗不一定是罪。換句話說,你未能實現夢想,並不代表你是失敗的人。或許是時候未到,或許醜惡的仇敵在抬頭,或許你尚欠缺推動夢想前進所需的某些技能。就追尋夢想來說,唯一的失敗只有撒手不幹。

「這只是一個挫折,不是你的未來。(It’s just a setback; it’s not your future.)」我還記得幾年前聖靈對我說的這句話。那時,我剛剛經歷了一次極沉重的打擊。我被打得一個趔趄,頭昏腦脹,雙腿也站不穏。可以說我完全沒有想過事情會這樣發生。我的夢想簡直徹底地死了。

靈裡的壓逼正試圖壓碎我的靈魂,但當聖靈把這簡單的句子告訴我時,這壓逼一下子粉碎了。我突然有了全新的、充滿希望的視角。我不再專注於剛發生的事,開始尋求下一步行動,實踐神對我未來的夢想。

你有沒有遇過擋在夢想前的挫折?出乎意料的事使你的計劃泡湯,又使你的心下沉。那可以是一段失敗的關係、財務災難或是健康問題。親愛的,看清楚挫折的本質。挫折是延誤、是阻礙,但不一定是失敗。你不會因被擊倒而失敗;只有你被擊倒後選擇不再站起來重新出發才是失敗。這只是一個挫折,不是你的未來。

我會這樣理解:挫折是現實環境一種回應。換句話說,遇到挫折,你應當暫停一下,以審視你的處境。你是怎樣來到這一步的?你本來可以用其他方法做嗎?現在應該怎樣應對呢?停下來、看一看、聽一聽,求問聖靈,你會得著智慧,讓你在奔往神為你安排的未來途中不再遇上類似的挫敗。

從挫折中恢復

為了達成夢想,我也遇到不少挫折——真的很多。其中之一是財務危機。我過去曾與一間大型廣播公司合作,負責一個著名小資企業網站的編輯工作。我做得很成功,賺了大錢,前景一片光明。然後不幸的事發生了,互聯網泡沫爆破,合約眨眼間不見蹤影。如同諺語所說,我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內,全部碎了——挫折。

我有兩個選擇:恢復或是挨餓。我可沒有時間停留在失敗的打擊中。我要讓沒有分散投資的錯誤成為我的教訓。它教會我多方面發展的重要性。今天,我不再倚靠單一的資金流;我的資金流有好幾個,而且來源不同。即使其中一個源流斷絕了,還有其他資金讓財政運作暢順。

你可能從未面對過諸如離婚或失業的重大問題,但要是你沒有保持正確的觀點和態度,輕微的挫折也可以使你脫離正軌。我生命裡出現過很多挫折——從被遺棄、離婚、被背叛到坐牢都經歷過。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灰心喪志了(參詩27:13)。我若沒有接受挫折僅僅是挫折,我早已決定放棄了。這只是一個挫折,不是你的未來。

不要再把目光放在過去——即使「過去」只是今天早上——定睛望向衪吧。使徒保羅面對過挫折,但他努力堅持,眼望明日,抓緊耶穌基督要他做的事,而耶穌也因這事緊緊捉住他的手。「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14)記住,這只是一個挫折,不是你的未來。神仍然坐著為王。

追夢操練:在神裡激勵自己

失敗——縱使只是主觀感受的失敗——確會令人‎氣餒。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回到洗革拉時,亞瑪力人已經焚燒了他們的營地,擄去他們的妻子和兒女。跟隨大衛的人放聲大哭,要用石頭打死他。(撒30:1-6)。撒母耳記30章6節說:「大衛卻倚靠耶和華他的神,心裡堅固。」我相信,大衛在這感到挫敗的時刻提醒自己往日在神裡經歷的勝利。他記起在曠野打倒獅子和熊,記起在谷中擊敗歌利亞。當你因失敗感到意志消沉時,要提醒自己往日的勝利,不要反覆思量當下的失敗。


珍妮弗李克萊Jennifer Leclaire)是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覺醒禱告殿」總監;「新族類復興網絡」權威領袖;AWAKENINGTV.COM聯合創始人;目前已出版超過25本著作。本專欄文章節錄自其著作《狂野的夢》

 

 

盟約式關係 -【復興以色列】專欄

以色列從亞伯拉罕這一個家庭開始,成為一個民族,而神向亞伯拉罕起誓說祂會信實不變。以色列的故事是關於神恩典的故事︰賜給人不配的愛及信實。所以,一切的基礎在於神和祂的信實。當我們說神是盟約的神,意思就是,祂是信實的神。既然神是信實的,祂也要求信實——不但是對祂,也是在基督身體裡彼此持守信實。

在兩個人之間制定最古老和最確立的盟約,就是在婚姻中訂立的婚盟。婚姻是表達屬神信實的一個機會,藉著一生的委身把盟約實踐在生命當中。這同樣適用於藉著耶穌的血所立的新約。如果我與耶穌有一個盟約,你與耶穌也有一個盟約,那麼你和我就因這盟約而連結。當我們明白這一點,就可以採取盟約式的忠誠態度彼此相待。

那麼如何成就此事呢?我們首先把愛和恩典延伸到所有人,就像耶穌所做的。但是一段關係並未開始,直到對方同樣以信任回應這愛和恩典。當我們不斷向別人證明,他們的蒙福和成功對我們來說是優先的 —— 有時更甚於我們自己的成功,信任就建立起來(腓2:3)。一旦建立了信任,就必須有意識地發展忠誠。但這需要時間:沒有人會認為一個人在結婚幾週後就能表現出顯著的忠誠度!

正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實踐盟約的兩個主要原則:對人忠誠也持守著正直。我們還必須學習用話語溝通來建立信任。我們「用愛心說誠實話」(弗4:15),也確保每個字都是「造就人的好話」(弗4:29)而沒有任何閒話;「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太18:15)。

最後,這持久顯出的忠誠會為合作建立一個基礎,並在多年後成為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見證;這樣的見證將會增加事工及其領袖所持的立場與教導的可信度。然而,盟約式關係的真正「潛力」,將會透過世代承傳見證到它的圓滿。

當我們按著盟約式原則去追求及建立關係,這些關係很自然連帶在事工關係中,使我們彼此的肉身及屬靈孩子也產生盟約式的連結。這些孩子成長時將會有著藉上一代在生命中顯明的原則,包括彼此相愛、有恩典、信任、忠誠、承擔和合作。如果這些做對了,下一代將願意承繼父母已開始了的關係,目的是為向下一代顯明相同原則。隨著每一代人過去,直到耶穌再來,基督的身體會因著對盟約式連結有共同的理解而有越來越大的合一。總括來說,盟約式關係可以用這個簡單的公式來概括:

盟約式關係 =(你的成功 + 我們的共同進退)+ 世代承傳

(本專欄完結)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是一位以色列彌賽亞信徒群體的領袖,創辦「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另外在耶路撒冷「耶穌之愛教會」及「復興國際 (Tikkun International)」擔任監督職責,最近出版新書《與神對齊》。

 

 

2020年《全球守望名單》發佈 每8名基督徒就有1名面臨逼迫

每年1月下旬由敞開的門(Open Doors)發佈的「全球守望名單」(World Watch List,簡稱WWL)列出全球受逼迫前50個最嚴峻的國家。與2019相比,前10名國家的唯一變化是蘇丹和厄立特里亞互換了第6和第7位。在蘇丹,儘管擔任了30多年的總統巴希爾(Omar al-Bashir)被罷免,但到目前為止,全國基督徒的情况幾乎沒有改變。

73個國家顯示「極度、甚高或高度」的逼迫水平,在全世界,每8名基督徒就有1名被衡量為面臨極度、甚高或高度逼迫。綜觀前50個國家,壓力正在上升。有34個國家的逼迫水平達「甚高」,有2.6億基督徒面臨極度、甚高或高度的逼迫水平。去年(2019)是29個國家。據估計,在23個未列入前50名的國家中,至少還有5,000萬基督徒面臨「高度」逼迫狀況。

WWL的制定是基於廣泛的調查和專家訪談,以及全球頭條事件人物的遭遇,例如巴基斯坦的Asia Bibi,終於擺脫了死亡威脅,於2019年5月在加拿大開始了新生活。

世界上兩個基督徒人口最多的國家,一個是印度,另一個是中國,分別面臨著「極度」和「甚高」逼迫,儘管呈現方式非常不同。

印度於去年首次進入前10名,今年仍不變。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人民黨政府在2019年5月連任第二屆任期後,極端的印度民族主義有所增長。WWL的分析師今年至少記錄了447宗事件,而被殺基督徒比2019年少。

中國從去年的第27位上升到今年第23位。隨著新的法規在全國推行,不僅限制地下家庭教會,還限制國家認可的三自愛國運動和中國天主教愛國協會的教會。因為公共領域禁止宗教,使得一些老師和醫務人員受到壓力要簽署文件說他們沒有宗教信仰。在某些地區,老年人被告知,如果他們不放棄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他們的養老金將被削減。這一切都是在通過人臉識別和其他技術進行越來越普遍的監控背景下發生的。

在某些國家是政府給基督徒施加壓力,有時還施加暴力。在中東、東南亞、東非和薩赫勒地區,是其他勢力使基督徒的生命沒有保障。特別是在薩赫勒地區,伊斯蘭激進分子的崛起不僅對基督徒,而且對該地區的國家和政府的存在,甚至對世界其他地區都構成了挑戰。

敞開的門國際行政總裁Dan Ole Shani說:「自1992年,敞開的門一直關注世界各地因信仰而遭受逼迫的基督徒困境。從2002年的WWL開始,北韓一直被列為最惡劣的國家。今年阿富汗是緊隨其後的第2名,然後是索馬里。今年前10位的變化不大,包括利比亞和葉門等受衝突困擾的國家。另外,由於來自家庭、同事、社區、警察、法律制度和國家結構的壓力和暴力加劇,基督徒面臨高度逼迫的國家數目有所增加。」

至於第6位的厄立特里亞,因為「宗教自由繼續被剝奪」,聯合國於2019年5月聽說有數百名基督徒面臨拘留。6月,政府突然關閉了全部22所天主教經營的診所,並逮捕了5名東正教神父。8月,厄立特里亞的東正教宗主教(於2007年被政府軟禁)被親政府的主教指控為異端而被逐出自己的教會。

從撒哈拉以南非洲到斯里蘭卡,基督徒承受著高度壓力:

  • 斯里蘭卡在復活節主日有三座教堂和旅館遭受襲擊,釀成250多人喪生,其中包括45名兒童;超過500人受傷。
  • 在菲律賓南部霍洛島一個村莊的天主堂,20人遭炸彈炸死。
  • 在中國,國家認可的和「地下」教會至少在23個省受到侵擾或關閉。在新疆,已知至少有一所國家認可的教會,要求聚會者排隊進行人臉識別檢查。
  • 在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暴力的伊斯蘭激進分子殺害了教會領袖,綁架家人以勒索贖金,並燒毀了教堂和學校。
  • 在埃及,恐怖分子襲擊了一輛前往參觀修道院的公共汽車,造成7名科普特基督徒被殺。襲擊發生的同一地點,約近18個月前,有28名科普特基督徒被殺,當時蒙面槍手向他們的車輛開火。
  • 在伊朗,有194名基督徒被捕,其中114人在2018年聖誕節前一週被捕;9個城市的幾個家庭教會遭突襲搜查。

 

(KRT訊)

新聞來源:敞開的門

禱告:求主為受逼迫的信徒開道路,轉化當地屬靈氛圍;願信徒在患難中持守信心和盼望,見證主的慈愛和美善。

 

 

 

美國聯合衞理公會同婚爭議持續 傳統派將另組新宗派

美國聯合衞理公會(United Methodist Church)內部就同性婚姻與同性戀者授予聖職的分歧達成初步解決方案。公會將為打算分離的傳統派堂會提供2,500萬美元另組新宗派。

公會於1月3日公佈「分離達致復和與恩典協議」(Protocol of Reconciliation & Grace Through Separation) ,指出分離和重組是解決內部分歧的最佳方法,能讓各堂會繼續忠於其神學理解,同時能顧及各人的尊嚴、平等、完整及尊重。

保守派和進步派均認為這妥協方案的誕生是禱告得蒙應允。協議獲宗派內不同組織代表組成的16 人調解小組一致支持,仍需於5月舉行的宗派大會上通過,才能正式落實。

《佳音》(Good News)總裁及休斯頓伍德蘭市聯合衛理公會教會(Woodlands UMC)的Rob Renfroe牧師表示:「這很可能結束我們過去47年來經歷的問題。過去根本找不到可以共同前進的路徑。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讓彼此能自由地去做神所託付的工作,這目標終於得以實現了。」

聯合衞理公會有1,250萬名會友,數十年來一直在同性戀議題上僵持不下,於2019 年特別大會上投票通過反對同性婚姻和按立同性戀神職人員的傳統立場。結果,有些會友離開了教會;一些繼續公然藐視教會的立場;一些質疑該次教會投票的合法性。

衞斯理聖約協會(Wesleyan Covenant Association )會長Keith Boyette牧師表示:「協會領袖將啟動建立傳統新宗派。」該會由1,500個成員教會組成,有12.5萬名會友,他們支持聯合衞理公會的傳統婚姻立場。多年來他們一直擔心與進步派的分歧已達到不可調和的境地。按協議,將獲2,500萬美元財務支持成立新宗派,協會未來不會提出額外申索。

同時,將暫停對違反宗派內對同性戀相關禁令的神職人員和會友的指控。

跟不少會友一樣,Tom Berlin牧師感覺如釋重負。「這矛盾一旦解開,聯合衞理公會將有機會重現活力和生氣。這協議容讓教會選擇忠於自己的神學信念及聖經詮釋。」

在同性議題上,聯合衛理公會信眾接納程度較主流新教宗派低。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調查發現, 60%聯合衛理公會信眾認為應接納同性戀,49%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低於其他主流新教宗派(66%和57%)。

聯合衛理公會的同性婚姻支持者歡迎該計劃,期待最終打破該教派於這議題上的僵局。參與審定協議的「和解事工網絡」(Reconciling Ministries Network)執行主任Jan Lawrence說:「這是令人興奮的。反同(雙)性戀及跨性別(anti-LGBTQ)的言詞很可能於2020年消除。」

塞拉里昂會督John Yambasu表示:「我們都是教會的僕人,不是這些事情的第一決策者 。我們謙卑地向2020年大會的代表交付已完成的工作。希望這有助於治癒教會內的傷害和衝突。讓我們為神國作更好的見證。」

禱告:奉主的名粉碎私慾的迷惑,願教會持守聖經真理,維護屬神的婚姻觀。

(來源: Christianity Today,2020年1月3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首部手語耶穌電影 7千萬聽障人士將得聞福音

全球約7千萬聽障人士,在數年內能觀賞到以他們心靈語言演出的福音電影。戲中演員會以美國手語(American Sign Language, 簡稱ASL)演譯,這將是全球首部手語福音電影。電影拍攝由Deaf Mission及 Jesus Film Project合作促成, 以眾籌方式籌募480萬美元製作經費,目前已籌得100萬美元。

現時,聽障人士必須靠隱藏字幕(closed captioning)觀賞有關耶穌的電影。Deaf Missions 行政總監Chad Entinger接受Mission Network News訪問時,以手語透過翻譯員表示,手語福音電影在福音傳播上有強大的影響。「語言與個人身分有關。當一個人看到以自己的語言呈現的東西時,他們的心會被吸引,會感受到:『喔,他們真的跟我說話,這是我的語言。』」

電影請來以手語為母語的演員出演,從聽障人士的角度呈現耶穌的故事。Entinger表示:「我們確信神可以,並且會使用手語電影接觸聽障人士。」

Mission Network News表示:「許多聽障人士認為三一真神只是聽力正常的人的神。這是由於教會傾向把大量資源投放於聽力正常的人身上。」這電影會改變這個觀念。

整套電影製作時間為三至四年。製作單位早前發佈了一段10分鐘的試播片,為項目揭開序幕。

Deaf Mission在其官方網站表示:「資源的缺乏,是聽障群體認識耶穌福音的主要阻礙。我們看到的是,當失聰群體取得手語資源時,他們會有極大的成長。而現今科技的進步使聽障群體能享有的資源較以往多。」

禱告:感謝神讓手語電影成為可能,讓聽障群體得聞福音。

(來源: Christian Headlines,2020年1月3日,Joshua Chung編譯報導。)

 

 

2020全球聖經年 運用科技加速完成大使命

全球不少音樂家和政客正宣告2020年為「聖經年」。這為期一年的運動,旨在推動全球慶祝神的話語。

耶穌曾說,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就是向各國、各族、各方、各民傳揚,然後末期才來到。今天有了新的技術,過去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現正以更快的速度進行,當中包括聖經翻譯。

在二、三十年前,聖經翻譯人員為了翻譯事工,不得不與親友道別,離鄉往海外生活多年。今天,有了視像通話、短訊以及全球網絡互聯,事工人員可以在自己的家中參與服事,以遙距方式與翻譯團隊聯絡。

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 的John Chesnut博士在7日接受CBN訪問時表示:「過往完成新約全書翻譯需要二、三十年,現在可以於六至八年內完成,這速度太不可思議了。」

Chesnut指,現今的科技讓更多當地人可以投入這項事工。他亦指出智能手機正取代印刷品。他說:「智能手機可以把文字、經文和影片傳送到一些印刷品無法達至的地方,尤其是禁止信仰印刷品的國家。」

Chesnut說:「可能你會認為到了2019年,聖經翻譯工作應該將近完成,但事實是當今世上有近7000種語言,估計其中約2100種語言仍未有屬於他們語言群體的聖經。我們相信大約有1億7千萬人還未擁有母語聖經。」

Chesnut說,能夠見證人們第一次收到自己語言的聖經時的表情,實在是可貴。「這是我們在美國不會體會得到的,因為我們由出生那天便可以接觸到神的話語。但當一個群體第一次接觸到母語聖經,他們就會體驗到——神正以我的語言向我說話,是用我的語言,不是其他語言。這是能轉化生命的。」

即使採用了新科技,聖經翻譯工作仍然存在危險。「福音未及至某個群體,往往是因為他們處於難以接觸的地方,或是世界上傳福音最困難的地區。外國人去到那裡或許會被逐出去,但生活於其中的當地人才是最危險,所以對所有事工人員來說,這是為主而作的一種犧牲。」

Chesnut說,神正在使用科技擴張祂的國度。「因此,我們希望繼續全心投入技術研究,看看神將如何加快翻譯速度,提高翻譯質量,同時以不同形式把神的話傳遞出去,讓人認識和明白祂的話。」

禱告:願主使用翻譯工作,使祂的話更快和更廣的傳開,更多人能透過本身的語言和文化認識祂,生命得轉化。

(來源:CBN NEWS,2020年1月7日,Hannah Lo編譯報道)

 

 

國度1分鐘(90)港口——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兩千多年來,這條海上通道不但促進物產交流,更讓不同種族、宗教及文化互相交融,其中的港口,更是發揮了連接不同國家與文明的門戶作用。16世紀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入華也大都由海路而來,如利瑪竇、湯若望等,他們一方面向中國人傳播西方的科學知識和天主教教義,另一方面將中國文化介紹到西方。

 

一、海上絲綢之路的五個歷史階段

形成期——秦漢

先秦時期,嶺南地區的海上交往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後來漢武帝開辟了海上通道。據學者考証,漢代使臣的航線,大致是經今天越南、緬甸,到達孟加拉灣,再由印度東海岸,經斯里蘭卡回航。東漢還記載了與羅馬帝國第一次的來往。

發展期——魏晉

三國時代是在海上絲綢之路從陸地轉向海洋的承前啟後與最終形成的關鍵時期。據文獻考証,當時孫吳造船業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準。同時,絲織業已遠超兩漢的水準與規模,始創了官營絲織。絲綢業與造船業的發展,促進了東海絲綢之路的形成。

繁盛期——隋唐

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而唐代通往東南亞、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大陸的航路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唐代,這條以運輸絲綢到西方的航路,叫作「廣州通海夷道」,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

鼎盛時期——宋元

中國與世界60多個國家有直接的商貿往來。南宋十分重視和鼓勵海外貿易,不僅在沿海各地設置市舶司,而且還派人攜帶詔書和絲織品出海招徠外國商人來華貿易。元代陸海並舉,中西交通路線空前擴展與暢通,此時中國人頭腦中的「西方」概念,已從兩漢與唐宋時期的中亞、西亞、北非地區擴展到了歐洲。

由盛及衰——明清

明代,15 世紀初鄭和下西洋,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了鼎盛時期。鄭和先後七次率船隊遠航,持續 28 年之久,足跡遍及亞、非39個國家和地區,標志中國的造船技術和航海能力發展至歷史的巔峰,同時也將海上絲綢之路推向了鼎盛。明清兩代,由於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廣州成為惟一對外開放的貿易大港,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循環貿易,並且一直延續和保持到鴉片戰爭前夕而不衰。

 

二、中國境內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港口

廣州

從3世紀起,廣州已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清朝推行「一口通商」政策,使廣州成為全國海外貿易的唯一合法口岸,並設立十三行商,負責經營進出口貿易。廣州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惟一的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泉州

宋末至元代,泉州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並稱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作為東西洋間國際貿易網的東方支撐點,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在馬可波羅遊記裡,泉州港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深受馬可波羅遊記影響的哥倫布致力尋找東方新航路,在意外發現美洲時還認為終於到了泉州。

寧波

古稱明州。寧波的海外交通始於東漢晚期。唐代,明州成為中國港口與造船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躋身於四大名港之列。兩宋時,靠北的外貿港先後為遼、金所佔,或受戰事影響,外貿大量轉移到寧波。中國的東海航線主要由寧波進出港。

南京

15世紀,明朝鄭和下西洋使南京成為其造船基地和始發港,見證了海上絲路最後的輝煌。永樂皇帝曾修建大型官辦造船基地龍江寶船廠等歷史遺存,見證這一航海壯舉。

揚州

從空間地理上來講,大運河把「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聯繫起來。揚州則借其在大運河沿線城市中的獨特位置,成為「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連接點。

香港

位處珠江三角洲邊陲,靠近廣州,地理上扮演著廣州門戶的角色。在唐代,屯門是往來廣州商船的必經之地。後來,隨著廣州在宋明時期發展成主要港口,香港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也日趨重要。到了清代,廣州成為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外國商船在進入廣州以前,往往會停泊於香港仔石排灣海面補給。

 

 

守望這城廿四.七2019 為我城呼求神

香港青年禱告匯聚一同敬拜禱告守望城市進入20202019年的跨年「守望這城廿四.七」敬拜禱告,聚集了超過40隊來自香港不同機構及教會的敬拜隊伍,12月25至1月1日期間,以24小時不止息的敬拜禱告,為這城祝福。

兩代的擁抱

根據主辦單位分享,廿四.七跨年敬拜禱告聚集已經舉行超過3年,今年的聚集有四個特點:全部隊伍均是由年青人組成;其中不少敬拜隊伍是跨教會及機構的組合;今年增設多元媒體服事區,包括舞蹈服事、先知性繪畫祝福,以及天父的擁抱等;兩代的同行和擁抱,上一代表達對年青人的接納。

多元媒體服事團隊負責人明娜分享,在最近的這段日子,他們看到神不斷使用多元媒體形式,去服事很多社區。今年的廿四.七聚集,他們很想使用這些元素去祝福每個參與廿四.七的基督徒,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攤位,就是「天父的擁抱」。當很多年青人來到這裡,被神的靈和說話觸動時,很需要上一代好像天父爸爸的擁抱,帶來一個多代的修補。

家的呼求

天梯使團總幹事吳文麗傳道(Eva)分享,很多年青人心裡都對香港有一份情,在屬靈上,有一群年青人已經預備好為這個城市向神呼喊。他們裡面有一個渴望:原來這個城市我是有份的。Eva又談到,如果以前對年青人說,這個城市你有份,他們會覺得比較抽離。現在他們對香港的擁有感大了很多,這是好的,他們的心被神調教,對城市的負擔大大增加。

Eva又談到,現在無論是這個城市,還是這個時代,都在呼求「家」,大家心底有一個呼喊:「能否有一個地方可以讓我們真實做自己?」這個呼喊不是一個方法,而是一種真實的關係。現在很多年青人都很珍惜這樣一種關係——我們怎麼也不分開。這種同尊同榮的關係本來在神的家是應該有的。新的時代,屬靈的家要預備好迎接下一代——不同年紀的人回來。「我相信不久將來的日子,會有很多醫治和復和發生,超過我們過去見的。當神做醫治的工作,就不單是屬靈的家,還有肉身的家都會得到復還。」

期待復興降臨

青少年禱告之家負責人王大維分享,今年的廿四.七聚集和很多聚會不同,他們被邀請來到八福匯參與,是與大家一起建構一個新的運動,而不只是為一個七日的聚會,神正在預備這個城市的氣氛。

很多人說,2020香港要經歷復興,王指出,自己從來未像現在這麼肯定復興將要發生。「復興是,耶穌來到這個城市中間,無論是否相信耶穌的人都在突然之間發現自己生命的藍圖與天上的藍圖接上;突然之間,發現自己被造原來是為著此時此刻,所有的創傷和痛苦原來是有原因的,天國是可以將所有咒詛反轉成為祝福。原來街上有很多比自己更慘的人需要救恩,由我們行出來,將流淚谷變成泉源之地。」

神正在呼召教會成為一:我可以和你有不同的神學主張和呈現,性格可以不一樣,看法可以不一樣,但仍是一家人。每個人都可以放下自己,渴望與別人成為一,全部人只有一個焦點,就是耶穌。耶穌不只是解決我們城市表面的問題——止息暴力,恢復秩序,尋找出路,而是要滿足人心中最深層的渴想。甚至神容許震動發生,是要將黑暗震走,將我們裡面最榮耀和最光輝的帶出來。不但是信的人,未信的人也會如此。

撒種與建造

年青人敬拜團隊之一的Kingdom Army召集人呂卓豪分享,2020年,將會贖回失落的夢想,許多的新事將要成就,神的時間亦在加速進行。正因這令人興奮的季節將要來到,生命的撒種與建造亦顯得額外重要。

耶穌說,凡聽祂的說話就去行的,就如把房子蓋在磐石上。相反,就如把房子蓋在沙土上(太7:24-27)。神的「榮耀」在希伯來文中亦有「重量」的意思。若在新的時代中,我們沒有藉着神建造一個穩固的根基——磐石上的建造,那麼神的新事便有可能把我們拆毀。或者為我們好的緣故,神會再次延遲祂的應許。正如耶穌說,新布縫在舊衣服上,恐怕新布會帶壞了舊衣服;新酒裝在舊皮袋裡,恐怕酒和皮袋就都壞了。(可2:21-22)

建造與撒種的關鍵便是聆聽。若我們不是聽神的聲音而行,就是順着情慾撒種;若我們對齊神的心意,明白神給予我們的命定與任務而行,便是順着聖靈撒種(加6:8)。凡撒種的必收割自己所種下的,或是壞果子,或是好果子。撒種看似只是一件小事,然而所收的卻是一棵大樹與其上的許多果子。因此我們要更留意自己所行的每一步,花更多的時間尋求並聆聽神。

神亦在加緊預備我們個人的皮袋。新的季節,神會不斷的冒犯,更新和擴張我們。有趣的是,就算新皮袋已預備好,仍會被新酒模造和擴張,以便適合裝載新酒。而我們對神冒犯的回應,便是對自己生命的撒種與建造。若我們願意被神對付我們的內心,順服神,我們定能更對齊神的心,並預備好盛載神的新酒。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觀點】復興的屬靈港口

港口,是連繫內陸和海洋的一個交匯點,是水陸交通集結的出入口。自古以來,港口都是一個城市乃至國家的重要戰略之地,無論從經濟、文化和與世界的接觸,都走在潮流的最前線。

聖經中記載的最古老的港口——「約帕」(Joppa),具有3500年歷史。在所羅門時代,約帕是耶路撒冷向外通商的門戶。所羅門用以建造聖殿的香柏木,正是由黎巴嫩浮海而來,在約帕古港上岸,然後運往耶路撒冷(代下2:16)。以斯拉時代,重修所羅巴伯聖殿的同類木材,也是由約帕入境 (拉3:7),可見約帕之港口地位歷久不衰。

同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例如廣州、泉州等地,當年的繁華,各種文化融合和交匯所迸發的活力實在令人驚嘆,同時帶動著遠至歐洲、非洲的東方文明熱潮。筆者上月曾有機會造訪廣州的黃埔碼頭,就是當年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以及進入中國的必經碼頭。第一個來華的宣教士馬禮遜就是經此登陸中國。香港,自唐宋開始就擔當著往來廣州必經之地的角色。自1841年開埠以來,香港成為中國與外國之間一個主要的轉口港,至今貿易仍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經濟支柱。

每個城市的誕生和建立都有神賦予的身份和命定,其地理位置、人物風情,以及天然資源,都與其命定息息相關。香港是一個港口,除了具有經濟上的繁榮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外,屬靈上亦扮演著中國教會興起的重要門戶和出入口之角色。

正如過去香港教會不斷為內地的家人和信徒輸送物資、運送聖經、派遣宣教士,收留逃難而來的困苦流離的人等。門戶的建立,並不是單為著自己的好處,重要之處在於連結,以及帶動門戶內外世界的興旺。因此,香港的興起,並不是為著自己,而是在整個華人信徒興起中,發揮著前鋒和門戶的功能。

香港信徒群體若是看不見神賦予香港的使命所包含的重量,就會落入仇敵的詭計,企圖獨善其身,實則是自我孤立和隔離。神國的下一波復興,必然是全地的復興,香港是神所規劃的復興路線上一個連結之處,一切的豐富,將要透過香港這個港口而進入中國和華人地區。2020年,香港要更深走進港口的命定,成就神國在華人中興起的關鍵門戶。

 

 

首屆創世紀文學獎 推動華人基督教文學發展

以傳遞文字事奉異象、裝備牧養文字工人為目標的「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以下簡稱創文),於12 月22 日推出「第一屆創世紀文學獎」徵文比賽,以「深耕信仰文化、發掘優秀作品、提升信徒創作」為活動宗旨,鼓勵華人基督徒一起來讀聖經寫故事,推動華人基督教文學的發展。

「辦文學獎是當初創文領受的文字異象之一!」創文主任莫非表示,「創世紀文學獎」的舉辦,是更進一步希望透過徵文選拔,推動基督徒文人提筆創作,為神書寫; 另一方面,希望把得獎作品集結成書,為後人留下珍貴的屬靈寶藏。

為了配合徵文大賽,創文今年陸續在北美、台灣、香港及網路書苑開設「聖經故事書寫課程」,幫助信徒對聖經故事文體有正確認識,運用想像力進入聖經場景裡,深入每個故事背景及細節,但提醒創作者想像力的發揮必須有根有基,以確保不偏離聖經原意。

「讀了聖經,何須故事?」莫非指出,這是一般大眾對聖經故事的迷思。她說華人教會界多看重講道及見證,不太重視「聖經故事」這個文體。為此,創文第一屆徵文比賽特別以「聖經故事」為選項,鼓勵基督徒結合信仰與文學,用鮮活創意的方式,創作出啟示真理又感動人心的精彩故事,也為讀者開展一個個屬靈的文學洞天。莫非說,文字異象的推廣,要靠所有人凝聚共識。創文期盼藉著這次的「創世紀文學獎」,無論是參賽、代禱或奉獻,歡迎每一位對神國文字事工有負擔的弟兄姊妹,在時代裡共同攜手參與,未來希望可以辦成年度獎,讓華人基督徒作者有一個長期努力的方向。

「第一屆創世紀文學獎」報名截止日期為2020年3月22日,詳細徵文辦法和報名資訊請上「創世紀文學獎網站」gwcontest.org查詢。

(新聞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江子翠行道會職場講座 張恩傑:「建立團隊是關鍵」

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18年上班族實質薪資為38,235台幣,還不如17年前(2001)的水準。但平均總工時卻達2033小時,高居全球第4。曾於2015年榮獲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選為「全國最佳總經理」的德微科技董事長暨創辦人張恩傑,12月28日應邀在江子翠行道會職場講座以「錢……為什麼這麼難賺?」為題與職場信徒分享信息。

成為職場不可取代者
張恩傑表示,現今的職場由於自動化及大數據取得容易,所以「每個人的被取代性都變高」,進入障礙(門檻)愈低的,愈容易被淘汰。張恩傑鼓勵每個職場工作者要靜下心思考:「十、二十年後的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神帶領的方向是什麼?」

「一份沒有累積性的工作,以及一個沒有紀律的生活和工作團隊,會讓職場工作者失去野心和衝勁。」張恩傑直言,特別是年輕人,在做職涯規劃時,一定要看這個職業是否有累積性。如果做了十年以後,新進人員可以輕易取代你的位置,那一定要慎重。

隨著自動化及AI的應用普及,被取代性愈高的職場工作者,薪資上漲的「錢」景是有限的。張恩傑觀察,未來的就業趨勢是「成為一個能陪在你旁邊的人」的人文類行業會愈來愈看重,「人的溫度」是機器人沒有辦法取代的,但任何一個具有累積性的工作,都必須願意「埋」下去做。

建立團隊的關鍵

張恩傑從聖經的教導,帶領大家一起了解在職場「建立團隊」的重要及必要性。「如果你是大衛,想要喝敵人旁邊的井水來解渴,三名勇士冒死取水回來給你喝,你怎麼辦?」張恩傑對大家提出這個挑戰。大衛選擇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並在三位勇士面前說:「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樣,我斷不敢喝!」張恩傑問大家:「你所在的職場有如同三個勇士為你冒險去拿水的夥伴嗎?拿了水回來之後,你怎麼謝謝他們?」

「如何在職場建立團隊及得人心,是每個人都要努力學習的功課!」張恩傑強調:「一個團隊一起賺錢,會比一個人單打獨鬥更容易賺到錢!」

最後,張恩傑再引用撒母耳記上22章1-2節說,當時大衛躲避掃羅的追殺,逃到亞杜蘭洞,凡受窘迫的、欠債的,以及心裡苦惱的,都聚集到大衛那裡,跟隨大衛的約有400人。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400人都是loser(輸家),但這群烏合之眾,後來都成為大衛的開國將士與英雄。就像世界知名的貝爾實驗室,就是結合不同恩賜的人,一起建立團隊來賺錢的例子。建立團隊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是:「從了解身邊的人開始做起」。約拿單以及大衛建立團隊的時候,都不是他們人生最風光的時刻,建立團隊最關鍵的就是「讓跟隨者從你身上看到願景」。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平安夜向總統蔡英文報佳音 宣告神的國度降臨在台灣

12月24日平安夜,「安定力量黨」號召數百位關心家庭、教育政策的志工,向總統蔡英文報佳音,從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繞行博愛特區,並至總統官邸高唱《愛平安夜》,並齊聲宣讀《愛家承諾書》,其中不乏愛家志工、來自各區的爸爸媽媽帶著孩子。

大衛會幕禱告中心(TOD)章啟明長老也動員了許多關注社會議題的愛家夥伴,他說:「過去許多年間教會缺乏關注政治、教育及媒體等領域,因此,我們要逐步去贏得回來。」很多人看「安定力量黨」或基督徒候選人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但是他強調說,在這裡的每一個人如同基甸三百勇士,今天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投入的基督徒會越來越多,相信影響力也會跟著擴大。

章表示,假若你沒有一開始就投入當中的話,就很難看到神的大能與作為。而神的超自然介入不單單是在教會內的肉體醫治、心靈飽足等,更要在政治、媒體、教育、經濟及各領域中,經歷神超自然的大能,帶來成長的突破。他呼籲教會要有天國的眼界與概念,進入到全新的領域時,神的百姓所要做的就是讓天國、神的國度降臨台灣。

「為這使命,當然要全力以赴!」章堅定地說,教會不論抱持什麼樣的立場,政治山頭是教會及基督徒遲早要投入的。從天國(國度)的眼光來細看,我們的國家一定要被轉化,而且這才是神給台灣的呼召與命定。他舉例提到國父孫中山建國時所參與的革命烈士,許多都是基督徒勇敢奮戰,因著他們而開始建國運動。此外,以色列建國運動,也是從一小群人開始,直到一大群人前仆後繼加入建國運動。

章表示,台灣的未來,若要完成上帝給我們的呼召與命定,現在就是關鍵時刻,應當要前仆後繼來響應,勇敢的回應。他個人相信且篤定地說,接下來將會有很多人投入,會有很多人看見並意識到這個運動的重要性,此刻的投入就如同撒出許多的種子,未來將會看到30倍、60倍、100倍的收割。他說,此刻他不急著把稗子除掉,他要做的事是在天國中盡量的撒種,一切交給神!

台灣復興報記者高怡霖報導

 

 

與以色列連結的神學基礎(上) -【選民系列】專欄

外邦信徒與以色列在基督裡成為一個新人,這是連結與合一,都有聖經的根據(弗2:15),然而在神學上卻有爭論。第一個爭論是替代神學,替代神學認為隨著耶穌基督的到來,教會已取代猶太人成為神的選民,這意味神廢棄了跟猶太人的約。替代神學在教會歷史早期已發展出來,而正式成為神學主張是公元325年的尼西亞會議。教會帶頭敵對猶太人,引致世俗社會的反猶主義。即管在現代,仍有一些教會贊同替代神學,認為教會才是「真以色列」。

聖經怎樣說呢?外邦信徒「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弗2:19)。「聖徒」是指神的子民,「同國」就是一同,這句話直接否定了替代神學所宣稱的。事實上,神跟以色列所立的聖約是永約(創17:7),神不會棄絕祂的子民(羅11:1-2)。以色列也擁有新約,彌賽亞信徒教師Shulam說:「跟隨耶穌的人都屬於新約,這是真的,但新約是跟猶大家和以色列家立的,不屬於教會,卻屬於以色列。」(耶31:31)按這種說法,教會不能替代以色列。

第二個爭論是兩約神學,兩約神學主張神跟猶太人有一個約,跟外邦世界有另一個約。意思是猶太人可以藉著舊約的律法而得救,而免除於接受耶穌為得救的唯一途徑。這種神學相信今天神根據舊約的條款來拯救猶太人,他們不用來到基督面前。這種說法違背了聖經的教導,因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意思是說除耶穌以外,得救別無他法。使徒保羅堅信耶穌是唯一的拯救,他說:「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羅10:9)。這個得救方程式適用於猶太人和外邦人,「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沒有分別」(羅10:12)。這樣,兩約神學否定了向猶太人傳福音,就是大錯特錯,是大使命中的大失誤。

第三個爭論是關乎聖約的觀念。聖約在希伯來文的意思是「切割」,所以立約伴隨有割禮和宰殺祭牲。聖約定義了神與人類的關係,流血把聖約封存到永遠,不能廢止。保羅宣稱,諸約屬於以色列(羅9:4)。在諸約中,最基本是亞伯拉罕之約——神單方面在火中走過祭牲中間,把約封存起來,而亞伯拉罕卻睡著了(創15)。幾年後,神重申這個約,稱為永約(創17:7)。亞伯拉罕之約是無條件的,不能廢止。基於聖約的本質,神有責任遵守亞伯拉罕之約,以及日後摩西之約和大衛之約,儘管以色列多次違約。當神守約而緊緊連繫著以色列,外邦教會因信耶穌而加入了以色列,豈不更要跟選民連結嗎!正如神應許亞伯拉罕:「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創12:3),外邦教會應該祝福以色列國和人民。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9)斷絕錯誤的連結 -【狂野的夢】專欄

連結的人──你跟從、同行或是有緊密關係的人──可能以你沒有想過的方式影響你的生命。與持續犯罪的人連結,你會受到影響。相反,跟行在聖潔中的人連結,你會被感染。與美善的人的連結也可能是錯誤的。他們或許聖潔、 愛人、對神火熱,但若不是神安排的連結就是錯誤的連結。如果我們花光所有力氣與某個美善的人同工,卻沒有神命定的連結,便可能錯失了聖靈安排的、令我們更快活出命定的另一些關係。

不合適的伙伴會污染夢想

對於大膽做夢者,唱反調的人會污染屬神的渴慕。尤其是當你面對阻礙、 延誤和屬靈爭戰時,要與支持你達成夢想的人連結。我們或許沒有發覺,即便是信神的人,也不一定能與自己同負一軛。如果你們的靈命有顯著差異,這軛可能會拖累你。若你的伙伴在信仰生活中有習慣性的犯罪,那麼他的捆綁有機會成為你的負擔。如果你跑得明顯比你的基督徒伙伴快,他可能會拖慢你的步伐,令你錯失神命定的、等候你來完成責任的機會。

尋求屬天的連結

屬天的連結由神親自安排,或許表面看來沒有緣由,卻能對你的生命產生極大影響,對達成生命中父神呼召你完成的事至關重要。這些關係可能只維持很短的時間,但足以徹底扭轉你的生命。

屬天的連結符合聖經教導,而且有其必要性。摩西與約書亞有屬神的連結,撒母耳與大衛有屬神的連結,以利亞和以利沙有屬神的連 結,保羅和提摩太也有屬神的連結。每段關係都有命定出現。約書亞從摩西手中接過棒來,前往應許之地;撒母耳膏大衛為王;以利沙拾起以利亞的外衣;還有提摩太接續保羅傳揚福音。

分辨屬天的重新連結

聖經記載有屬天的連結之餘,我也看到影響深遠的屬天關係重新連結或復和,顯現神的救贖和修補大能,當中以保羅和馬可的關係復和意義最大。掃羅和巴拿巴到宣教工場,帶上年輕的馬可(徒12:25)。基於某些原因,馬可放棄了那次宣教旅程(徒13:13)。後來,掃羅和巴拿巴分開,因為巴拿巴想帶上馬可,但保羅認為馬可在第一次出發時突然退出,因此不應帶他同行。不過神叫這關係復和。保羅最後一封獄中書信裡提到馬可;他叫屬靈的兒子提摩太「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後4:11)。

和屬天的關係連結一樣,屬天關係的重新連結也無法憑人力達成。這是它們被稱為「屬天」的原因之一。那是神按祂的方式和時間行的事。關係重連與復和要在祂選定的時刻、依祂的旨意實現。

追夢操練:分辨對與錯的連結

「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 唯獨壞樹結壞果子。」(太7:16-18)同樣的道理也可應用到連結上。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分辨他們是否好的連結者。若與你連結的人只懂挑起事端、爭戰或帶來悲傷,你便要反思,日後還要和他走得多近,還是不再同行。神把屬天的關係帶進你生命,必使你有所加增。花點時間想想你的關係所結的果子,是使你更接近夢想,還是走相反的路呢?


珍妮弗李克萊Jennifer Leclaire)是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覺醒禱告殿」總監;「新族類復興網絡」權威領袖;AWAKENINGTV.COM聯合創始人;目前已出版超過25本著作。本專欄文章節錄自其著作《狂野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