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1分鐘(70) – 啟動屬靈恩賜的關鍵步驟

+按圖放大

啟動屬靈恩賜的關鍵步驟

基督的身體有太多的恩賜被埋沒了,沒有好好發揮影響世界。讓我們一同啟動屬靈恩賜,展現整個身體的大能。

屬靈恩賜的來源及運用

恩賜都是由聖靈分賜的:這一切(恩賜)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林前 12:11) 每個人得救的時候就領受了屬靈恩賜 (林前 12:7)

  • 叫別人得益處 (林前 12:7)
  • 造就教會 (林前 14:12)
  • 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 (弗 4:12)
  • 各人彼此服事,作恩賜的好管家 (彼前 4:10)
  • 讓神因耶穌基督得榮耀 (彼前 4:11)

屬靈恩賜分類

當你認識到自己的屬靈恩賜,可以開始向神禱告尋問並嘗試運用。恩賜需要有弟兄姊妹印證,也要結出果子,其中包括:

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教師、行異能、幫助人、治理、說預言、執事、勸化、施捨、憐憫、智慧言語、知識言語、信心、醫治、辨別諸靈、說方言及翻方言等等(弗4:11;林前 12:28-30;羅 12:6-8;林前 12:8-11)

屬靈恩賜的啟動步驟

屬靈恩賜啟動與救恩得著的步驟類似,可總結為以下4個關鍵步驟:

  1. 明白神話語的教導及應許,神樂意將恩賜分給祂的兒女。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10:17)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嗎?(路11:13)
    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講道。(林前14:1)
  2. 屬靈恩賜與救恩一樣,乃靠神的恩典得著。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
  3. 憑信心祈求並接受,就能得著屬靈恩賜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1:12)
  4. 宣告並依照聖靈感動行動
    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 (羅10:9-10)

 

榮撒卡(Ron Sawka):「我們禱告接受耶穌作個人的救主,也可以求神賜下預言的恩賜,並憑信心領受。」

 

比爾‧漢蒙(Bill Hamon):「你的感覺跟行動所展現的樣貌,就如同事情己經成就、禱告已蒙神應允一樣,那樣的興奮、喜樂,這才是信心的表現。」

 

資料來源:

  • 榮撒卡(Ron Sawka)及比爾‧漢蒙博士(Bill Hamon)教導
  • 《您的屬靈恩賜測試表》,彼得.魏格納及李察侯氏著,王一平譯,迎欣出版。(Peter Wagner & Richard Houts; Your Spiritual Gift Can Help Your Church Grow)

進入天上法庭 捆綁仇敵 釋放命定

2月15-17日,《天上法庭》(Courts of Heaven)作者羅伯特•亨德森(Robert Henderson)來港在特會中與香港及華人信徒分享關於天上法庭的信息,教導與會者認識天上法庭的運作,以及如何透過進入天上法庭的屬靈領域,開啟個人、家族以及國家的命定。

進入天上法庭的關鍵

羅伯特•亨德森指出,耶穌將禱告領域分成3個不同的屬靈層面:看神為父親;看神為朋友;看神為審判官。當我們來到神面前,看祂如審判官,是一個非常獨特的領域,祂打開一個屬靈層面,叫天上的法庭,而在這個領域中,我們必須學習如何呈遞案件。

羅伯特以希伯來書12章22-24節「你們乃是來到錫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裡有千萬的天使,有名錄在天上諸長子之會所共聚的總會,有審判眾人的神和被成全之義人的靈魂,並新約的中保耶穌,以及所灑的血;這血所說的比亞伯的血所說的更美。」,向會眾闡釋天上法庭的情形。如果神在那總會中如同「審判官」,意味著在天上法庭的系統面前,那些被成全義人就是雲彩般的「見證人」。見證有審判性的決策作用。「這血所說的」是為我們發聲的。一切在這段經文所形容的,都是在天上法庭氛圍裡發生的活動。經上提到,藉著主耶穌的寶血,神讓我們支取進入主耶穌所在的能力,藉著信心踏入所在恩典之中。羅伯特強調,因此藉著信心,我們可以進入任何屬靈層面,因為耶穌已經藉著他的寶血打通所有道路。

.羅伯特•亨德森(Robert Henderson)

為我們說話的寶血及見證人

羅伯特又指出,「錫安山」是指靈界有治理和管轄權的地方,不是說實體來到這座山,而是進入一個屬靈層面。主耶和華居所的山,必在眾山之上。意思是指,屬靈層面必有政權的山頭,在地上的政權都必須伏在祂的權柄之下。而24節提到「這血所說的比亞伯的血所說的更美」,是指出耶穌的血如今正釋放出見證,給神合法的權力來赦免我們的罪,我們必須認同耶穌寶血所說的。舊約中的大祭司每年用山羊的血帶到神的寶座前獻祭,給神合法權力,使國中的罪除去。當耶穌流出寶血,取消一切的虧欠,以致我們不再需要獻祭,如今這寶血仍然說話。羅伯特又以創世記第4章該隱殺害亞伯的事件作進一步解釋。耶和華說:「你做了甚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 地開了口,從你手裡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創4:10-11)因著亞伯的血作的哀告和見證,神審判了該隱。而耶穌的血所哀告的不是審判,而是哀告憐憫和救贖,按著我們的需要,祂的血為我們說話。這一切都是在天上法庭發生的。

希伯來書12章1節提到「有雲彩般的見證人圍繞我們」。他們因信得到美好見證,意思是他們在天上有美好的身分,天上法庭會聽他們的說話。如果信徒不能為神放下自己的生命,離世後也不能進入雲彩般見證人的行列。當耶穌説,你必要成為我的見證,意思是必為我受難,指放下自己旨意,為成就祂的旨意。聖經告訴我們,這些人是被揀選的族群。因此,讓我們放下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仰望使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激起我們心中的渴望,願意更多放下自己的生命,與神相遇。當我們追尋耶穌,可能會與見證人相遇。(啟19:10)他們會在天上法庭為我們說話,因為他們是屬於這屬靈領域的。

先是審判,再來爭戰

關於天上法庭這個屬靈領域的運作,羅伯特以他為兒子亞當禱告的經歷向會眾闡釋。當時亞當患上抑鬱症,羅伯特已經持續為他禱告兩年了,他嘗試斥責、捆綁仇敵,用盡所知的方法都沒有用。但有一天早上他禱告時聽到主説,你要把亞當帶到天上法庭,憑著信心代表他來認罪,並且你自己也要悔改。因為羅伯特曾因為擔心亞當而對妻子說了負面的話語。主告訴他,仇敵拿著你的話語,營造一個案件來攻擊亞當。於是他代表亞當認罪,也為自己批評亞當認罪,流淚悔改。「當我認罪後,主要我説預言,宣告亞當的命定,然後主又要我斥責憂鬱症的靈。當時我不明白我所做的,是在天上法庭取消了撒旦攻擊亞當的權利和案件,而且藉著我的認罪,以及為他説預言,向法庭呈現另一個案件,使所有事情都在屬靈上有合法地位。」一個半禮拜之後,亞當打電話告訴羅伯特,所有憂鬱症的症狀都已經離開他了。羅伯特鼓勵與會者:「這是我第一次上到天上的法庭。聖靈幫助我知道如何進行。羅馬書8章26節:『聖靈說不出的嘆息為我禱告』。我只需要願意嘗試,神就幫助我們。所以不要害怕嘗試,你不會明白直到你憑信心開始操練,聖靈會用各種的方法帶領你。」

啓示錄19章11節:「我觀看,見天開了。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稱為誠信真實,他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審判是司法的行為,爭戰是上戰場的,我們必須先上法庭,藉著悔改認罪搞清楚呈現的案件,然後再上戰場斥責魔鬼,開始爭戰,如果我們按照神的話語進行,我們就必然得勝,因為已經得著所有權柄。不但是個人,國家層面也是如此,除非天國議會(Ecclesia)上到天上法庭,來到神面前代表一個國家認罪,除去瓦解國家合法地位的攻擊,之後就可以站立斥責魔鬼,贏得每場爭戰。「我曾向一些國家的基督教領袖説,我們要誠實面對現在發生的時候,我們在90年代就學會屬靈爭戰,但國家現在的情況比以前更差,爭戰沒有效果,我們必須先上法庭,先為國家認罪悔改,之後才上戰場。當我們這樣做,國家才能再次被奪回。這是神的次序,先是審判,再來爭戰。」

耶穌成就的屬靈交易

羅伯特又分享,屬靈的立約及交易的運作原則。以賽亞書28章14-15節指出,褻慢的人要聽耶和華的話,你們曾說與死亡立約。每一次這樣的事情發生,總有一個交換的條件,以致這個盟約成立,有時甚至是血的祭。因著這個供物,就在靈界出現交易。「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53:5)當耶穌死在十字架,就成就了整個歷史上最大的交易。羅伯特指出,我們肉體常常軟弱,不想禱告,但當我們禱告就是踏入交易的廣場。每次當他禱告完,他就能享受神的同在。正如以賽亞書61章3節所說,如果我們常常進入天上的交易廣場,把軟弱交給祂,替換祂的剛強;把悲哀交給祂,交換祂的喜樂;把失敗交給祂,換取祂的成功,我們就成為公義樹,是主耶和華親自栽種的。我們唯一要學習的,就是如何交易,交易是屬天的活動。撒旦同樣知道交易的能力。當耶穌來到地上,撒旦向耶穌應許,如果你來敬拜我,我將萬國榮耀給你。撒旦永遠嘗試將你拉近他的交易廣場,給他權力奪取本來屬於你的。當你與偶像立約,藉著交易,就是向仇敵奉上你的合法權益。我們取消這個交易的唯一方法就是到天上法庭。

交易是天上的屬靈活動,撒旦總是竊取天上的屬靈原則,牠不是創造者,只能模仿神所做的,用在自己國度中。當我們踏入耶和華的聖山,那交易之處,因著我們帶來的屬靈交換,在地上我們就能經歷一些事情。創世記8章20節,諾亞從方舟出來,第一件事就是建立祭壇,獻上燔祭。祭壇就是他的一個交易廣場。藉著諾亞所獻的供物,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決定使地不再受到咒詛。(創8:21)不是供物燃燒的味道感動神的心,乃是諾亞心中所發的清香。當我們帶來一個交易,乃是在乎我們的心的清香如何連結在所獻的祭上。純淨的心靈觸摸神,以致生命中攔阻的咒詛都會被挪去。

(記者莫嵐報導)

【Kingdom LIFE】醫生跨越音樂界別 發揮文化影響力

「從前食嘢愛油鹽,食到超標不太掂……」試下以Beyond經典金曲《不再猶豫》旋律去唱這句歌詞,是否覺得朗朗上口?去年年底,一隊由醫生組成的樂團二次創作的歌曲《不再油鹽》受到社會各界熱烈追捧。今期Kingdom Life訪問了樂隊主唱蔡振興醫生,與大家暢談醫生『夾band』玩音樂的故事。

經歷面癱,重拾兒時夢想

2017年初,蔡醫生與太太去旅行期間,在第3日早上起床時發現自己的臉不受控制:右邊臉和嘴巴不能動,眼睛不能閉上,而且臉也歪了,連說話也漏風。太太以為他中風了,而蔡醫生照鏡子看到自己的樣子變了,自信心受到很大打擊。幸好當日蔡醫生能立刻回港就醫,證實是患上了面癱而非中風,但康復的過程也比較漫長。「大約過了3個星期,我的眼睛才能合上。在那3個星期裡,為了不讓眼睛太乾,我每晚都要用膠紙粘住眼皮才可以睡覺。之後再過了兩個星期,我的嘴巴才可以動。其實最初兩個星期一點進展都沒有時,我非常擔心,我在想:『如果我不能康復,又或者中風半身不遂,我有什麼事情未做而留有遺憾?』」

蔡醫生馬上就知道答案:「有的。」他想起了小時候曾想參加合唱團,或者歌唱比賽,都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成功。康復之後,蔡醫生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在2017年參加一次歌唱比賽。「我尋找老師教我唱歌,後來參加了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簡稱:聖約翰)的一個歌唱比賽,很幸運地獲得了冠軍。」

.蔡振興醫生

聖約翰是一個有8000多名義工的機構,蔡醫生獲獎之後不時被邀請在機構的活動中獻唱。原來聖約翰裡面有一支樂隊。「班主」鐘醫生聽完蔡醫生唱歌後,就邀請他加入樂隊。在每年聖約翰的大型活動——杏林之夜,樂隊都會參與演出。「我發現加入這個樂隊,其實完成了我的一個心願。廣東話有句俚語叫『friend過打band』是很對的,因為『打band』,我認識了一班很好的朋友。」

醫生樂隊大熱

或許不少人都聽過,政府近幾年成立的減少食物中的糖和鹽委員會。這個機構會定期推出一些宣傳,鼓勵市民注意飲食,他們於是找到一群醫生做代言人。最初的想法是由醫生帶市民去街市買菜,後來發現這個想法行不通。最後他們用了Beyond的歌《不再猶豫》重新填詞,改編成《不再油鹽》,結果是出乎意料地受到歡迎。

「我又不是鼎爺肥媽,醫生教人煮餸買菜,怎麼會有人看。但我們想到,醫生在香港社會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行業,是否可以利用這個身份去改變市民生活行為,飲食習慣,所以就利用這個機會去二次創作。文化有時容易『入心』,對社會產生影響力。例如我有些朋友說,以前喝咖啡落很多糖,現在會『飛砂走奶』。真的很奇妙,原來我可以對這個社會構成一點點的影響,改變世界少少,覺得很有意義。」

.醫生樂隊

《不再油鹽》既使減鹽減糖的宣傳獲得超過預期的效果,也使這隊醫生樂團接到陸續不斷的演出邀請,甚至有內地的電視台邀請他們出席跨年演唱會。「藉著這首歌,其實讓我踏入了不同領域的服事,有些政府關於健康的計劃,我們的樂隊都有機會從文化切入點去參與。其中有個計劃叫『邁向2025』,是關於推廣運動、注意飲食等健康衛生,將有一系列的活動會舉辦。我們樂隊亦有份參與,將《同步過冬》這首歌,改編成《糖分過高》,是繼少鹽少油之後的又一力作。」蔡醫生笑言。

[su_youtube url=”https://youtu.be/_thM6u3AXt4″ height=”340″]

跨界別的服事

醫病和唱歌,蔡醫生還曾經出書,以及成立服事年青人和長者社區機構……神賦予蔡醫生不同的恩賜和身份,藉此使他能夠跨界別服事不用領域的人。他的社區機構與香港扶貧委員會合作,配對一些中學,為學生做生涯規劃,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為未來作好準備。「想成為醫生的這個想法沒有對錯,但年青人最重要是從兩個方面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能力;認識自己的興趣。認識自己能力,很多時候不同科目的成績可以告訴我們,但認識自己的興趣,很多時候整個中學生涯未必會有人會與你談過。這是我特別有負擔的事情,就是幫助下一代認識自己,找到未來方向。

 

(記者何雲深報導)

[國度觀點] 認識天上的屬靈原則

繁忙與喧囂成為現今信徒親近神的最大阻力,許多信徒無法聆聽神聲音,不懂支取聖靈能力去活出豐盛生命。事實上,耶穌透過道成肉身,向我們示範如何在地上過得勝的生活。耶穌說:「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近日有國際講員來港分享天上法庭的信息,是神向香港信徒發出的一個提醒:今日我們要活出得勝,關鍵在於是否明白天上的屬靈原則及運作。

然而今日仇敵比我們更清楚屬靈領域的運作原則,以模仿神的方法去迷惑人心,誘騙人偏離神的道路。對於屬靈領域的活動,信徒應該更嚴謹去求問是否符合神的心意,或是已落入似是而非的迷惑。有不少人或許認為管理情緒、操練心靈平靜的方法,例如靜觀禪修等,是可以融會貫通,實質是忽視了屬靈層面的影響力。使用不屬神的方式,就是在靈裡為仇敵打開了一扇門,以致讓那惡者有機可乘。聖經說,人若不是行在神的道路上,就是行在世界的道路,也就是屬仇敵的道路(約15:19)。在申命記中,神反覆向以色列人強調,不可沾染一點別的宗教習俗,因為祂是忌邪的神。不少始於佛教禪宗的精神操練,其屬靈根源是來自偶像的屬靈體系,也就是不屬神的源頭。羅馬書11章16節提到:「所獻的新麵若是聖潔,全團也就聖潔了;樹根若是聖潔,樹枝也就聖潔了。」當根源出現不純全,所出也必定帶著沾染,這是屬靈層面的運作模式。

在舊約聖經中,用來表達「默想」的兩個希伯來字一共出現了58次,意思為聆聽神話語、沉思神的律法、反思神的作為和事工等——每種意義都是強調以神為中心的相交。大衛在詩篇中不斷向神呼求:「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我藉著你的訓詞得以明白,所以我恨一切的假道。」(詩119:103-104)我們在默想中學習倒空自己,是為了要讓神完全的充滿佔據我們,使神的旨意在我們的生命中暢行無阻,這就是神的屬靈原則。然而靜觀禪修的最核心思想是要倒空自己,使人從以神為中心轉向以自我為中心。在馬太福音12章43-45節中,空屋被7個污鬼佔據,「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這邪惡的世代也要如此。」這不正是仇敵模仿神法則,迷惑人心的寫照嗎?

末世對齊以色列 與彌賽亞猶太人建立一個身體

2月13-14日,「復興以色列」事工假基督教復興教會舉辦「以色列.神國.末世對齊——從彌賽亞信徒角度來看神國復興藍圖」特會,邀請了復興全球(Tikkun Global)彌賽亞猶太信徒網絡總監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來港分享,有超過400名香港及華人信徒出席聚會。

亞設•因崔特指出,耶穌第一次來是為了人的罪付上贖價,但很快他要第二次來,為要在地上除去一切的不完美和邪惡,建立一個完美世界。那一天不是很遙遠的未來,而是關於這一代的。「今天我們彌賽亞猶太人可以和華人談到神的國,並且合而為一,就象徵我們正處於最後一個世代。」亞設認為,我們已經進入「末後」的世代,將會有很多爭戰及困難,但同時神的子民卻有極大的榮耀。我們必須要預備好,才能得勝。

他引用兩段經文談到耶穌重臨地上的光景。啟示錄19章提到天開了,耶穌是天軍的元帥,他帶著烈怒的火焰,帥領騎著白馬的眾天軍,為要審判和作戰。另外,撒迦利亞書14章提到,列國必會聚集來攻打耶路撒冷,耶穌要與他們爭戰,並要站在橄欖山上,使它裂開。亞設指出,錫安的原文是「路標」的意思,因此耶路撒冷只是一個記號,代表耶穌在地上的權柄,他定意要設立她作未來國度的首都。「對撒旦來說,十億人上天堂對牠沒有影響,但當耶穌來到地上執掌王權時,牠在地上就沒有地方了。」撒旦想攔阻耶穌,於是不斷嘗試毀滅耶路撒冷及猶太人,使沒有人民和地方去迎接耶穌回來,牠就可以留在地上到永遠。如何預備迎接末後?亞設總結,今天我們就可以祈求打開天門,邀請天使來幫助我們,與以色列同站立,催促耶穌快來,並將撒旦驅逐。耶穌要來將我們心中的國度帶到現實世界中。他呼召與會者向神委身:「每個年青人都想建立一個更好的世界,但我們可以委身與神建立一個完美的世界,不要讓世界吸引你的注意力,今天就決定將自己獻上服事神的國度吧!」

亞設又相信,當猶太人和華人信徒合一的時候,協同效應(Synergy)將會發生,力量比雙方的總和更大。以弗所書3章談到五方面的協同效應,包括奧祕、伙伴關係、天國議會(Ekklesia)、成為家庭及天地合一。當世界最大(華人)與最小(彌賽亞猶太人)的基督徒群體放下自己的身分和產業,建立伙伴關係,我們會明白更多神的奧祕,透過天國議會彰顯神百般的智慧,靈裡合一成為一家人,天地所有的都同歸於一。亞設邀請在場的華人成為以色列家的一部分:「當我們大家的拼圖拼在一起,才可以看到神奧祕、整全的計劃。」在場華人領袖回應:「華人和彌賽亞猶太人都必須加入,成就一個新人,作基督的身體。」亞設最後宣告:「我們將自己獻上,成為一家人,降服在天父的心意中,彼此連結。」

 

(記者林暐皓報導)

2019天國文化領袖高峰會 用真理轉化心思 以感恩為國代求

睽違兩年,「2019天國文化領袖高峰會」於2月12-14日再度在高雄舉行,為期3天的特會約有2,000人參與,主題為「身份、信念、啟動命定和轉化」。首次受邀來台的講員史蒂夫‧貝克藍(Steve Backlund)牧師,勉勵與會者在真理裡得著自由,建立正確的信念系統。

「很多人認為,聖經教導的『心意更新變化』是要人更努力去做,但這是一個謊言。」史蒂夫帶領會眾以「嘲笑謊言」的方式操練「心意更新變化」。他強調,願意棄絕舊有屬謊言的信念,用新的合神心意的信念轉化,才能真正改變心思意念,並且要讓心思意念高過所見環境。

他提出三個練習更新心意的步驟:一、發現自己在哪些領域一直沒有顯著改變,代表在那個領域聽信了撒但的謊言。二、將那些領域用文字描述出來。三、帶著主的喜樂進入這個領域進行改變。他強調,喜樂的心乃是良藥,且能拆毀仇敵的謊言(參箴十七22、詩二4)。史蒂夫過去曾有17年的牧會經驗,他常常陪伴人哭泣,卻也常常和人經歷喜樂帶來恢復的力量。四、以聖經中的真理取代過去的謊言,意即相信神的應許,透過禱告帶來改變。史蒂夫牧師舉例,當他坐在車上聽到不好聽的電台,就會按下其他按鈕轉換頻道,心思意念也是如此。而屬靈爭戰最高峰就是將人的心意奪回(參林後十4-5),也就是在心思戰場上,透過真理的力量,盼望就要更多加增、眼光也將會改變。

「藉著愛人的行動,成為獻給天父的祭。」比爾・強生(Bill Johnson)牧師強調,要將天父擺在生命的首位和優先。多年來,他聽過許多人分享自己的生命優先順序:神是第一、家庭第二……然而有些牧者會將教會事工放在家庭之上,以致家庭關係有虧損,甚至孩子對教會感到排斥。「委身於愛妻子、孩子的家庭關係,就好像是在服事主,而且這比任何福音信息都還要有力量。」

接著,比爾引用提摩太前書2章1-4節教導,要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禱告,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所以教會也應該用「感恩的禱告」為國代求。他表示,感恩的禱告生活會自然活出尊榮領袖的文化。不是在禱告中抵擋執政在位者,也不是藉由禱告控告他們。如果教會未能用感恩的禱告回應,則會造成很大的虧損。

比爾指出詩篇67篇的關鍵,他認為這段經文所描述的就是一個健康的家庭、職場、城市的景象,特別第2節所述,世人要從神兒女的生命裡,看見良善的天父擁有慷慨的屬性。因此,每位基督徒都應該在所在之處發揮影響力,且要做得卓越,像是為主而做的。若是教育者、政治家或是醫療領域的工作者,都要將這份呼召活出卓越,帶來影響力,如此一來就能將這樣的生命歸榮耀給神。他強調,「呼召的偉大,不在於我們做什麼,而是因為呼召我們的那一位。」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商可瑩報導)

美調查指青年信徒自覺準備好福傳 但行動審慎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當地千禧世代活躍信徒自覺準備好傳福音,但近半人某程度上認同「不應該向其他宗教的信徒傳福音,然後期望他人終會改信自己的信仰」。

調查由美國啟發課程委託研究機構巴納(Barna Group)於去年五月進行,訪問兩組各約一千名成年人,一組受訪者是認為信仰重要且於之前一個月有上教會的基督徒,另一組則為已不上教會、有其他信仰或無信仰的人。基督徒的一組中,九成半以上受訪者都相信為耶穌作見證是信仰的一部分,逾九成認為信主是一個人生命中最好的事,而其中稱為「千禧世代」的二十至三十四歲信徒更是最覺得自己準備好與人分享福音的一群,超過七成人認為別人問起有關信仰的問題時知道怎樣回答,另有73%覺得自己有傳福音的恩賜,比例較其他世代(X世代、嬰兒潮和長者)的基督徒更高(56%-66%)。

不過,巴納指許多千禧代信徒不懂怎樣實踐福音使命。四成七人認為,向其他宗教的信徒傳福音,然後期望他人終會改信自己的信仰,某程度上是錯的。巴納認為,千禧世代信徒平均有四名近親信奉其他宗教,嬰兒潮信徒平均只有一個異教近親,令千禧代在談論屬靈事情時比年長信徒更留意文化敏感度。巴納早前另一調查指出,六成半千禧世代信徒認為,今時今日與人分享自己的信仰較以往更容易冒犯他人。

巴納主席David Kinnaman指,調查顯示基督徒須加強對信仰中某些方面的信心,例如要確信向人傳福音是好的、福傳值得我們花時間、心力和投資進行。我們亦必須向年青一代信徒,特別是高中和大專信徒傳遞堅毅的信仰,因為信徒流失是真實的問題,對整體傳福音環境亦會造成「寒蟬效應」。不再上教會的信徒對非基督徒有何影響尚未可知,但他們帶來的「反福傳」打擊是不能輕忽的。他表示:「這個世代強調『你做你的』和『不要批評他人的人生抉擇』,也強調主情論和感覺為先,要培養深刻、穩定和堅毅的基督教信念並不容易。傳福音從來不只關乎拯救未得之民,也是要提醒我們這是重要的、聖經是可信的,以及耶穌可以改變一切。」

(來源:研究機構巴納網站,2019年2月5日,文奴編譯報導)

禱告:願主賜這世代的信徒勇氣和智慧,在多變多元的世代中作祂的見證。

逾千名科學家聯署 反對達爾文進化論

每年2月12日達爾文進化論支持者都會記念達爾文誕辰,但今年一份有超過一千名科學家聯署的聲明認為進化論的宣稱應被重新審視。

美國智庫發現學會(Discovery Institute)在2001年提出了一份簡短聲明:「我們質疑達爾文的生物隨機突變和自然選擇論能解釋生物複雜性的宣稱,鼓勵各界謹慎察驗達爾文理論的證據。」對達爾文進化論抱質疑態度的權威科學家可以參與聯署。在2001年時名單有大概100位科學家簽署,直至今年這份名單已集得超過一千名科學家的簽名。

根據聲明的網站(DissentFromDarwin.org),簽署名單的人士必須「持有科學領域的博士學位」或「持有碩士學位並任職醫學教授」。現時名單當中包括演化生物學家兼作者Stanley Salthe、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量子化學家Henry Schaefer、俄國自然科學院胚胎學家Lev Beloussov以及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員Fellow Lyle Jensen(歿)等等。支持者表示這份聲明不含任何政治動機。

這份聲明的網站上寫道:「這是科學家們對於他們在新達爾文主義的科學證據上所進行之評估,以及有必要在現代達爾文理論的證據上仔細審查的態度作出肯定的專業聲明。」

支持這份聲明的科學家表示,發表這聲明是必要的,因為一些達爾文進化論的支持者試圖壓制反對進化論的聲音。

網站上又寫道:「近年來,部分現代達爾文理論的支持者致力否認新達爾文主義的科學批評,並阻止人們公開討論對於新達爾文主義的立場。這份達爾文主義存在科學異議的聲明,是為了糾正公共記錄,表明社會上有科學家支持公開查驗與現代達爾文理論有關的證據,以及質疑新達爾文主義能否充分解釋自然世界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2019年2月12日,Hannah Lo編譯報導)

禱告:更多基督徒科學家認識創造科學,讓世人知道造物主是獨一真神

堪薩斯先知甘保羅逝世

一代神國將領甘保羅(Paul Cain)2月12日逝世,享年89歲。根據甘保羅的事工網站資料,他在76年前開始服事,行過許多神蹟奇事和醫治。

甘保羅是1940年間的醫治復興運動中最年輕的講員。他跟同期的葛培理(Billy Graham)和奧羅爾羅伯茨(Oral Roberts)一樣,在大帳篷裡領會。他有出眾的預言恩賜,常常從群眾中召人出來,並詳細地述說他們的生命的事情,如地址、孩子的生日及同事的姓名等等。

到了1950年間,甘保羅到各國服事,他在瑞士和德國舉辦的帳篷特會吸引了多達30,000人參與,但知名度卻導致他出現不道德的生活方式。他持續同性戀和酗酒的行為一段長時間,並沒有再公開事奉。

直到1980年間,甘保羅與鮑勃•瓊斯(Bob Jones)訓練出稱為堪薩斯先知群的領袖,如約翰.保羅.傑克遜(John Paul Jackson)、吉姆.歌耳(Jim W. Goll)等等。他們影響了葡萄園教會運動,陳仲輝牧師、劉竹村牧師、郭美江牧師,甚至台北以琳書房,都出自這股水流。他又與鮑勃•瓊斯一起幫助畢邁可(Mike Bickle)建立堪薩斯市團契。

2005年,甘保羅在自己的公開道歉信中說:「我現在要承認以下事情:長久以來,我都在同性戀和酗酒中掙扎。我當時應該立刻認罪,但我卻否認真相,我為此道歉……」雷克.喬納(Rick Joyner)、畢邁可及傑克.戴雅(Jack Deere)當時曾公開指責他,並要求他參與一個恢復旅程。他們又為「看見甘保羅生命的問題的同時,仍然支持他的事工」道歉。

他的屬靈遺產之一是他對將臨復興的異象,他曾預言:「將有一種比潮汐更大的東西——一場巨大的屬靈地震來到……神將再次震動地……祂的榮耀將會被揭示。一個「沒有面孔」(Faceless)的一代……人數眾多……有報導會說整個世界都在為耶穌瘋狂……體育場館充斥著滿溢的復活和醫治的神蹟。」

甘保羅在事工網站說:「我堅信,神正在教會內和教會間做一些美妙的事情。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很高興聽到有如此多的教會正在成長並經歷了神聖靈的澆灌。預言服事帶來很大的鼓勵,特別是在逆境中。」他又說:「神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呼召我們,行在聖靈的大能中,以基督的義行出清潔的行為,並且教會會更加合一地執行使命。」

甘保羅又指出聖言與瑞碼(rhema)同樣重要:「我深信,神在今天和世世代代向祂的子民所說的最有力的方式,就是通過聖靈感動,無誤和不變的聖經。而當你看到今天神的教會時,很明顯預言的恩賜已在教會中得到恢復,預言是神與子民自然的溝通方式。我們要有智慧地將每一個啟示或預言與神永恆話語作對照。」

(來源:甘保羅事工網站God TVCharisma News,2019年2月12至13日,Vasco Lam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讓先知恩賜在神的教會廣被恢復的同時,也提醒我們要活出聖潔生命。

國際基督徒猶太人團契 創會主席埃克斯坦逝世

國際基督徒猶太人團契(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of Christians and Jews,IFCJ)創會主席埃克斯坦(Yechiel Eckstein)2月6日突然病逝,終年67歲。

組織發布訃聞悼念埃克斯坦。訃聞說,埃克斯坦是具遠見的領袖、拉比、朋友及同工。他是基督教和猶太人群體中的偉人,時刻協助以色列和猶太人。他締結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友誼,功績永垂不朽。

埃克斯坦在1983年創立IFCJ,畢生致力幫助低收入的以色列家庭和大屠殺倖存者,建立以色列國和猶太民族。組織多年來籌得超過14億美元善款,當中主要來自美國福音派基督徒。他們協助以色列境內的新移民,提供就業指導,兒童保育解決方案以及向有需要的人的提供協助。在他離世前的四年間,他協助了來自31個國家遭受經濟困難、迫逼及恐怖生活環境的一萬七千多人移民到以色列。2003年,組織更被當地報章Ha’aretz列為國內第二大慈善機構。

以色列總統里夫林發文告表揚埃克斯坦在人道工作的貢獻,稱他為「偉人、偉大的猶太人、偉大的猶太復國主義者。」總理內塔尼亞胡讚揚他「努力為以色列人民求福祉,強化基督徒群體與以色列的關係。他是一個祝福。」

喪禮在2月7日舉行,數以千計人士及名人前來吊唁。其女兒讚揚他對家庭、國家及工作忠心奉獻。她說:「你畢生為他人謀幸福,雙手不住地作善工。你永遠受人頌揚。」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 Jerusalem Post,2019年2月7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為埃克斯坦的貢獻感恩,願更多以行動支持猶太人的基督徒興起。

恐龍骨與創造的時間框架有衝突嗎?-【創造問答】專欄

人們說恐龍滅絕於6500萬年前,那麼恐龍骨的存在,是否已經推翻聖經中關於創造的時間框架呢?

約十多年前,瑪麗.史懷哲(Mary Schweitzer)博士在恐龍骨骼中意外地發現了軟組織,其中包括血細胞、血管和一些蛋白質,如膠原蛋白等。根據測得的降解速率,即使將它們保存於零度(先不考慮恐龍生活的溫暖氣候),這些組織也不可能存留6500萬年(進化論者認為恐龍滅絕於6500萬年前)。

在一次電視訪問中,瑪麗.史懷哲博士說:「我們想一想看,根據我們所知道的,包括化學和生物學的定律,這些組織都不應該存在了,應該被完全降解了。」

在一篇論文中,她寫道:「根據生物化學研究的資料推測,在年齡超過一百萬年的化石裡不可能存在原有的生物分子,而人們卻在這個保存完好的恐龍化石中發現了膠原蛋白,這表明我們應該使用實際的自然條件來模擬計算生物分子的降解率,而不是脫離大自然的實際情況,在理想的實驗室條件下對生物分子的降解率進行推算。」

作為一名嚴謹的科學家,在恐龍化石中發現了富有彈性的血管和其他軟組織後,瑪麗.史懷哲博士又完整地複查實驗資料。一篇報導引述了瑪麗.史懷哲博士的話:「這些發現令人十分震驚,直到實驗重複了17次後,我才相信這個結果。」

其他進化論者看到這個發現對他們的年老地球論(認為地球有億萬年歷史的理論)非常不利,便宣稱:「這些血管是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這些血細胞是富含鐵元素的微球。」但這忽視了瑪麗.史懷哲博士提供的大量證據。並且她也詳細的駁回了這些說法,縱使史懷哲自己仍是無神論者。

在發現恐龍的DNA之後,年老地球論者面臨的挑戰就更加尖銳了。在0℃時DNA穩定保存的上限是12.5萬年。10℃下是1.75萬年,20℃下是0.25萬年。瑪麗.史懷哲早期的言論形容得很精準:這看起來完全像現代骨骼的情況,我當然不敢相信。我對實驗室的技術員說:「畢竟這些骨骼有 6500萬年的歷史,血細胞怎麼能保存那麼久呢?」

這恰恰說明了她的思維被年老地球論框架局限了。更合理而且也更科學的問題應該是:「這看起來像現代骨骼,我已經看到血細胞和血管,並且檢測到血紅蛋白、肌動蛋白、微管蛋白、膠原蛋白、組蛋白和DNA。真正的科學表明它們不能保存6500萬年。而我看不到所謂的億萬年歷史,所以我們應該拋棄年老地球論的錯誤教條。」


「創造問答」為常見的關於創造的問題提供解答,分享最新的創造科學資訊,見證聖經是創造者真實可靠的話語。歡迎電郵發問ask@creation.hk,或瀏覽香港創造科學資源事工網站。

所有權柄(一) —— 行使權柄去賜福 -【復興以色列】專欄

權柄的用途是帶來祝福。神創造並祝福我們,亦將權柄授予我們,好讓我們能像祂一樣去祝福;權柄與祝福的結合是起初創造時的使命核心。權柄就是祝福的「能力」,是祝福的「器皿」。

「權柄」的希伯來文字根是samach ——סמך ,意思是將手按在某人身上。權柄的最基礎概念就是將手按在人身上去祝福他。古時的以色列族長理解他們是按神形像作為父親的角色去祝福孩子。他們將手按在孩子身上,說出帶權柄的話去祝福他們。那些帶著權柄與祝福的話語,透過按手之禮是有永恆影響力。在猶太傳統中,當父親按手在兒子身上,作亞倫式的祝福時,會用祈禱巾覆蓋他們作為權柄的象徵。這是一幅為父、權柄、祝福與按手交織的美麗圖畫。

神在創造的第一個行動就是傳遞權柄。如今祂仍然希望分賜權柄,祂正在尋找能正確地使用權柄的人。權柄的用途是帶來祝福保護供應栽培造就。當祂找到渴求這樣行使權柄的人,祂就會將權柄授予他們。祂不是要我們為祂的益處而順服,而是為了我們的益處而順服。神只會將權柄授予順服權柄的人。 假如我們想要祝福別人,那麼我們就要順服神,好讓祂能夠授權予我們權柄去賜福別人。使徒保羅明白這個原則,並如此形容自己的權柄:「主賜給我們權柄,是要造就你們,並不是要敗壞你們。」(林後10︰8)「這權柄原是為造就人,並不是為敗壞人。」(林後13:10)大多數人渴求權柄是為了自己的益處,那種對權柄的自私慾望不但主導政界與商界,不幸地,也發生在我們的信仰群體中。然而,清心為祝福人而渴求權柄是可發生的,這是在基督身體裡作領袖的首要要求。

讓我們建立這種祝福人的渴求去祝福每個人,特別是我們地上的家與教會。那些處於掌權位置的人應利用這位份去祝福別人。作為丈夫與父親的應行使權柄去祝福與保護妻兒。僱主則應利用自己的位份去幫助僱員成功並供應他們。 我們不應為了獲得權柄而對權柄本身著迷,任何因為權柄而帶來的榮耀或注視都是不相干的。

權柄的用途是帶來祝福而我們藉行使權柄去建立人;兩者都源於所有權柄從神而來,而神是愛(約一4:8)。最大的愛就是願意為人捨命(約15:13),因此最大的權柄在乎你有多願意將自己交給那些在你權柄以下的人。真正的權柄來自犧牲的愛。神按我們愛人與願意為人獻上自己的程度將權柄授予我們,為使他們得益處;權柄是從愛而生。因此,我們可從以下3方面總結從神而來的權柄:1、愛是真實權柄的基礎;2、權柄的用途是帶來祝福;3、我們行使權柄去造就人。


( 文章輯錄自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新書《所有權柄》)

(十五)國度企業——榮耀的領域 -【無限商機】專欄

身為商業界的一份子,這世界是向我們敞開的,我相信在耶穌基督再來以前,神要在各行各業中見證祂自己。耶穌的寶血必要深深地穿透人類生活的每個層面,正如罪已滲透了這世界一般。基督的救贖包含了一切,連企業金融也在其中!

國度企業與世俗企業之間的主要差異是什麼呢?首先,企業需要建立在基督,也就是磐石上,即是企業界也與基督和好了。因此,一個與基督和好的企業在神的國度裡是有一席之地的。透過耶穌所流的寶血,它也蒙了救贖,但這只能因著對祂的信心才得以進入。職場是一個國家的命脈,由神所造,為了它的維持與成長。工作理當要充滿喜樂、創造力,並且是豐盛多產的!

然而,還有另一方面能區分國度企業與世俗企業的不同,那就是榮耀的領域!這個層次對基督徒企業家來說,應當要視為平常,我需要學會這件事,因為主在我們的公司「亞法培」帶領我們歷經了各樣的狀況。

我們公司屬於塑膠工業,生產大型儲物袋。我們引進了這款儲藏青貯飼料的方法,立刻就主導了整個市場。然而有一年我們經歷了一個極大的問題。產品從12月開始生產,將近4月底的時候,我們已經生產數十萬個儲物袋了,價值數百萬元。現在這批貨正準備要運出去,我弟弟卻跑來找我,當時他是公司的總經理。他面帶憂色:「剛納,我想我們『亞法培』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了。」

他解釋過去這5個月來所生產的袋子,全都出了毛病。在加工生產的過程中,塑膠分子發生問題,結果並非製造出兩頁塑膠片的袋子,而是砌在一起形成單頁的塑膠片。直到發現的時候已經太遲了,我們有超過一千個貨盤準備出貨,卻沒有一個是能夠使用的!那一週來自全歐洲的專家都被找來了,可是沒有人想得出辦法來。我們的產品全數成了廢物,這些瑕疵袋只能作回收。

「亞法培」無法承受這樣大的損失,且也絕無法再重回市場。我召集全家人,將這消息告知大家。接著我們決定藉著禱告把目前的處境呈到主面前,然後聆聽聖靈的聲音。雅斯特說:「假如耶穌能把水變為酒,那麼塑膠袋不成問題的!」我認為如果我們擁有芥菜種那樣大的信心,就能夠命令這座困難的山自己舉起,並且投入海裡。因此我們都同意了,我們不接受這個難題,即便它是個事實。我們要接受解決辦法。

就在我們結束的時候,電話響了。有人從倫敦打來。「聽著,」他說道,「我不知道怎麼回事,但我有話要給你。你必須向那看不見的發話。」他的話真是給了我一擊。我們大大地讚美主,感謝祂垂聽了我們禱告!那通電話再次向我們保證了祂的慈愛,我感受到肉體承受重擔的壓力離去了。

我們一致同意經我們禱告以後,連一小片被封住的塑膠片都不容許存留。第二天晚上,當我們手牽著手站在工場上時,貨盤占滿了整個場地!從自然界的眼睛看來,那真是令人無法承受。有一會兒,我們站立,為了主的信實和憐憫讚美祂。接著我用最大的聲音呼喊:「天和地啊,你們聽著!誰是『亞法培』的主呢?祂的名是耶穌!奉耶穌的名,我命令所有的塑膠分子都恢復原狀!」我們一邊方言禱告,一邊按手在每一個貨盤上,三個小時後我們結束了。於是我們回家,工作已經結束了。

星期一早上,我弟弟交代工廠全體員工打開所有箱子,察看裡頭的貨品。榮耀歸與神,沒有一個袋子是被封住的!我們所事奉的真是一位全能神!當我們將生命的每一方面都交給祂時,這就是不可見變為可見的榮耀因素。我們與祂同行時,會有一種喜樂帶領我們走過,而祂在所行的每一件事上都是卓越非凡的,那就是世俗企業與獻給主的企業之間的差異。


文@剛納‧歐森

(節錄自《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作者是國際基督徒商會(ICCC)的創辦人及主席,也是一位企業家。他以神國原則在職場中服侍,並經歷神在生活中的超自然帶領。)

按此購買《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

國度1分鐘(69) – 正確認識聖經創造論

+按圖放大

正確認識聖經創造論

創世記關於創造及世界早期歷史的記載飽受主張無神論的進化觀點衝擊,甚至有教會和信徒將科學假設與歷史事實混淆,扭曲或輕看聖經的權威,使福音的基礎被破壞。然而,聖經創造論是不容妥協的。今日信徒應該全面認識聖經所記載的創造論。

聖經創造論

創世記第1章明言神在6日內創造了天地及所有生物,所有生物各從其類的繁殖後代。人在第6日被造,因著亞當夏娃的墮落,死亡和混亂進入了世界。地球歷史只有數千年,所有化石是由全球災難性洪水造成,洪水中只有挪亞一家和少量動物能存活。但因19世紀地質學出現的均變論,使地球歷史從數千年延伸至數百萬年成為主流說法。

聖經創造論的重要性

  1. 聖經才是記述創造的終極權威,而不是不斷轉變的科學意見。
  2. 相信六日創造論,才可以訂立福音的歷史根源,包括亞當夏娃的被造和墮落帶來的死亡與破壞及末後的新天新地。
  3. 如果聖經不是宇宙的真實歷史,基督信仰只會變為一個哲學想法而已。

六「日」創造根據

  1. 創世記是平鋪直敘的歷史記述,不是詩體。希伯來文對於歷史記載有特定的文法,如大量使用連接詞,而創世記是以此方式寫成。
  2. 「日」的解讀:
    希伯來文學者都支持六日創造是「字面解釋」,希伯來文Yom「日」字,在聖經出現過410次,都是指平常的一天。
  3. 聖經指明創造是以一周為基礎 (出 20:11),神的日子與人的日子是一樣的。假如我們不能按照字面的意思明白神的話語,那麼讀聖經就沒有意義。

關於「有神進化論」(Theistic Evolution)的謬誤

「有神進化論」認為科學負責解釋宇宙起源的歷史,聖經只是說明世界為何出現。

  1. 有違神的良善:
    神創造的世界本是好的,神不會在人類出現前幾億的時間任由死亡和苦難發生在世界上。罪因人犯罪才進入世界,死亡和苦難才出現。
  1. 有違福音的內容:
    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又是從罪來的,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裏眾人也都要復活。基督既為我們受了咒詛,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林前15:21-22,羅5:12-21,加3:13)
  1. 有違末世的內容:
    將來在新天新地再沒有死亡和苦難,是復興到神原本的創造的狀態。
  2. 正確解讀聖經:
    聖經多處引述創世記的人物或事件,新約中耶穌及其門徒多次提到創世記時,也視為真實的歷史。

關於「古老地球論」的謬誤

「古老地球論」認為創世的每日等於數千萬年,嘗試容納科學的框架,然而它與聖經所描述的創造仍有以下牴觸:

聖經創造論 古老地球論/進化論
先有地球後有太陽星宿 先有太陽星宿後有地球
地球起初被水包圍 地球起初是一團熔岩
先有海洋後有旱地 先有旱地後有海洋
生物在陸地上出現 生物在海洋裡出現
先有植物後有太陽 太陽出現,過了許久才有植物
魚類及鳥類同時被造 先有魚類,過了許久才有鳥類
先有鳥類後有陸上動物 先有陸上動物後有魚類
人和恐龍共存 恐龍絕種多時,人類才出現

關於「時溝論」或「毀壞重造論」的謬誤:

在創1:1及1:2加入一段時溝,兼容科學界的看法。神創造天地以後,有一段時間,撒旦令地球變得敗壞,神以洪水審判牠,並重新創造,那時才開始第一天。另一種說法指創1:2及1:3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然後創造周才開始。

  1. 如果神創造的世界本來已經有數億年的死亡和苦難,神的救贖就顯得沒有必要。
  2. 「天地」的希伯來文是指宇宙間的一切,不只是地球。
  3. 創1:2開首的希伯來字母「Vav」,作為「解釋功能的連詞」,因此第2節是第1節的補充說明,中間不牽涉數千萬年
  4. 第2節希伯來文「Hayah」英文只能解作”was”(中文「是」),不能解作”became” (中文「變成」)
  5. 「空虛混沌」只有「未形成和未填滿」的意思,不一定是邪惡或審判的結果。

參考資料

《創世答問》(The Creation Answers Book )—唐.巴滕、大衛.卡奇普爾、喬納森.薩爾法提、卡爾.威蘭編著,Creation Book Publishing, Ch. 2-4。

相關文章:聖經如何看進化論

香港大部分信徒沒有固定聚會 新護教學以行動彰顯神

近期有調查報告指出,香港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口與恆常參與教會聚會的人數有很大落差,代表大部分基督徒都沒有固定參與教會聚會。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於126日舉行主題為「相信但不相干?」的首次轉化實踐研討會,盼望透過公佈「留堂會、離堂會」問卷調查的研究結果,本地和海外學者的主題講座,探討信徒群體如何在公共空間中表達自己和信仰。聚會在伯特利神學院舉行,超過100人與會。

「留堂會、離堂會」研究結果

根據2014年的香港基督教教會普查,參與崇拜的基督徒約佔香港人口4.6%。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收集由2006年至2018年出版的香港學術研究文章當中有宗教數據的47份作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得出香港基督徒 (不包括天主教徒)比例約為20.4%至29.3%,顯示香港不少基督徒沒有穩定的教會生活(表一)。為了解香港基督徒的信仰狀態和經歷,柏祺去年進行了「留堂會、離堂會」研究,結果由中心總監陳敏斯博士發表。柏祺在2018年10月至12月間透過網上問卷訪問了2400多人,當中接近九成是基督徒,女性佔六成。研究報告以參與教會聚會穩定程度分為3個組別:1、恆常返教會(約78%);2、自稱沒有穩定教會聚會(不穩定,約12%);3、自稱過去六個月沒有參加教會聚會(離堂會,約8%)。研究收集三方面的資訊,包括信仰成熟度、表達信仰的方式及參加教會聚會與否的原因。

表一:香港基督徒人口及教會生活比率

組別 比例
香港基督徒 (不包括天主教徒) 20.4% – 29.3%
參與崇拜的基督徒 4.6%
沒有穩定教會生活的基督徒 15.8 – 24.7%
.陳敏斯博士 (Photo Credits: Simon Lau)

研究使用「信仰成熟量度表」,檢視三個組別與神及與人的關係。結果顯示,恆常返教會較另外兩組分數為高,而與神的關係比與人差距較大。與神關係的分數越高,越大機會穩定返教會,與人關係跟會否返教會則沒有因果關係。研究又探討各組別表達信仰的方式怎樣影響信仰成熟度(表二)。恆常組別中,頭三位最能預測與神關係的分數的方式是與非信徒談論耶穌、祈禱及默想;不穩定組別三大因素是祈禱、與非信徒談論耶穌及寫日記或屬靈筆記;離堂會的則是祈禱、讀經及花時間在大自然反思。與人關係中,三個組別中,有參與義工服事及與非信徒談論耶穌的人信仰成熟度較高。

表二:最能預測向神信仰成熟度的信仰表達的方式

恆常 不穩定 離堂會
1. 與非信徒談論耶穌 1. 祈禱 1. 祈禱
2. 祈禱 2. 與非信徒談論耶穌 2. 讀經
3. 默想 3. 寫日記或屬靈筆記 3. 花時間在大自然反思

研究又問到不穩定及離堂會組別不再參加教會聚會的原因,最主要的四項是:1、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2、不喜歡的文化或制度;3、找不到適合的教會;4、教會與我生活脫節(表三)。而值得留意,問及離堂會者將來會否考慮重返教會聚會,43%表示會,52%表示不確定,代表很多人仍會考慮。至於參加教會聚會的原因,三個組別大部分人都表示最重要是「讓我可以更親近神」,其次是讓我在困難和憂傷中得安慰、講道對我有幫助及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表四)。表達方式方面,越願意參與小組、參與聖餐及奉獻的人越大機會穩定返教會;原因方面,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讓我可以更親近神及讓我的孩子可以有道德基礎是穩定返教會的主因。

表三:不穩定及離堂會者不再參加教會聚會的四大原因

不穩定 離堂會
1.      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 (43%) 1. 教會的做法令我失望 (51%)
2.      找不到適合我的教會 (38%) 2. 不喜歡教會的文化 (51%)
3.      太忙碌 (36%) 3. 不喜歡教會的制度 (45%)
4.      不喜歡教會的文化 (36%) 4. 教會與我生活脫節 (45%)

表四:所有組別參加教會聚會的四大原因

1.      讓我可以更親近神 ~85%
2.      讓我在困難和憂傷中得安慰 ~65%
3.      講道對我有幫助 ~60%
4.      成為信仰群體的一分子 ~55%

以行動實踐新護教學

.葛霖教授(Professor Elaine Graham)(Photo Credits: Simon Lau)

英國實踐神學家,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Chester)的葛霖教授(Elaine Graham)隨後以「不需要道歉的護教學—在受宗教困擾的世界裡述說神」為題,向與會者分享信息。葛霖認為,在「後世俗」的世代,西方主流制度化的基督教正在萎縮,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口正在上升,七成16至22歲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是無神論者。對宗教的懷疑和反對越來越明顯,有人更認為宗教是社會的毒藥。然而,不少信徒卻開始更多參與在教育及政治等層面,展現信仰。葛霖表示:「信仰群體有需要實踐新的護教學,向當今文化述說神。」

葛霖指出,初代的基督教護教學,扎根於「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向對宗教、哲學、政治感到好奇的一群,嘗試以他們的角度,通過對話來推廣福音。時而勢易,現今護教學著重提供資訊,為教義爭辯到底,叫人信主,並證明基督教的優越。她說:「這樣違背了本身為引起討論的原意,未能展現福音對個人的力量,一味指向教條。」她認為是時候回歸到早期護教者的精神,重視三位一體的神救贖所有受造物,不單是個人得救或教會增長。

葛霖倡議一種以信心的行動為前提的「新護教學」,基督徒可作出三重回應:第一、經過神學反思和辨識,嘗試參與神在世上的工作,「找出聖靈在做什麼,並參與其中」。第二、要作主的門徒,以實踐和行動展現神的愛。第三、要言行合一,以行動彰顯神在世界之中。這是公共神學的呈現,透過對話與行動,衍生智慧和異象。她引述David Bosch的話提醒教會:「行動但沒有話語是愚昧,說話但沒有行動是空泛。」

最後,她以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點出護教真正的問題是:「誰是我的鄰舍?」富有的年輕人關心個人的得救和永生,耶穌卻指出神重視人與自己、他人和神有良好的關係。因此,最重要的不是信仰,更不是個人得救,而是所有人都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

 

(記者林暐皓報導)

【Kingdom LIFE】70,我的詩歌,祂的故事 吳秉堅:新一代的廣東話敬拜者是時候出現了!

70歲,可以說是一個人生的里程碑。被譽為「香港流行敬拜先驅」的吳秉堅將在3月1-2日舉辦音樂會,總結過去70年的人生中,神在他身上的作為,這既是他個人的生命故事總結,同時也是過去40年香港現代廣東話敬拜運動的一個見證。

詩歌訴說生命故事

.吳秉堅

走過40年的音樂之路,吳秉堅曾創作了超過100首敬拜詩歌,這次音樂會所選擇的歌曲大部分都承載著他的生命故事,是神在他生命作為的印記。其中一首《親愛主》,吳秉堅非常喜歡。「有一首50年代的詩歌《親愛主,牽我手》是我從小唱到大的。當時的廣東話詩歌的很多聲韻都是『撬音』的,青年人很難接受,所以我就嘗試用同樣的歌詞配上新的旋律,於是就創作了《親愛主》這首歌。」但吳秉堅沒有想到,3個月後,這首歌幫助他渡過人生一個大難關。當時他病得很嚴重,在大腸中發現兩個腫瘤,差不多所有醫生都對他說是九死一生。「我很記得在做第一個手術的早上,我好像被人扔進一條很黑的隧道。我很害怕,不知道隧道盡頭在哪裡,我從來未經歷過那種驚慌失措的感覺。當我一個人孤單地走在隧道中,我回想起這首歌,我意識到我不是一個人走,只要伸出信心的手,相信天父會帶我走出去。於是我做了一個祈禱,那是我40多歲以來第一次經歷聖經所說那種出人意料的平安。」後來太太告訴他,護士推他進去準備做手術時,他臉上帶著微笑。

合一與下一世代

數年前,集合近100位音樂人力量製作的福音大碟《We Are One》大獲好評,吳秉堅是主要發起人。「我做這件事時,拍檔都覺得我瘋了,這些音樂人全部有自己機構和音樂專輯,怎麼會給你寫歌。」當時第一個答應的是金培達,他完全沒有想過就答應了。他說,Ben,過了這麼多年,是時候做這件事了。有些音樂人對於為這張碟寫歌有疑慮,吳秉堅決定做好的歌之後歸還他們自己用,於是他們也決定不收取作曲費去共同完成這張專輯。「這種互相的包容達至了雙贏局面。We are one 不是説我們是一樣,而在神裡面能合一,因為我們有同樣的神。」

.吳秉堅笑言很少彈自己作的歌,訪問期間演奏了一首他以「八度」創作的詩歌

在大約6年前,吳秉堅覺得自己已經65歲,是時候享受退休生活。然而有一天卻突然接到一個電話,美國馬鞍峰教會華理克(Rick Warren)牧師找他。吳秉堅覺得很意外,為何華理克牧師會認識自己,後來得知他想在香港建立馬鞍峰教會,原來想邀請吳秉堅做教會的音樂傳道人(music pastor)。「這是一個挑戰,因為年紀大,我要學新東西很難,但他這樣對我説,Ben,我不是想你做音樂,我想你為下一代做音樂。當時『叮』一聲,幾十年前恩師蘇恩佩曾經和我說過同樣的事情。於是我接受這個挑戰,我很開心,我知道,神要我做的,我就去做。」

興起廣東話敬拜接棒人

現代敬拜是由美國傳來香港的,當時是70年代末,吳秉堅與他的拍檔在香港開始了流行敬拜歌的創作。「當時我感受到音樂是一個最好的媒介,因為音樂是對人發出感性上的挑戰,它容易被人接受,而當人感性時,很多圍牆可以被拆掉,使神的話可以直接進到人的生命。那個效果是驚人的。」時至今日,廣東話敬拜發展也經歷了不同階段。回歸之後,來自台灣、美國的普通話敬拜歌開始在香港流行。吳秉堅認為這是一件好事,這能將我們音樂的領域拉闊和加深,更加多樣化。但是正因如此,很多本地音樂人開始去做很多獨唱歌,就忽略了敬拜。

吳又坦言,「我今年70歲,感覺到我的歌已經過時了,而我可以做的也很有限。雖然很多人將我的歌翻新,但是現在的年青人在聽什麼音樂呢?現在的音樂已經改變了,很多不同的音樂形式湧現,還在聽《神是愛》這麼古老的詩歌的人真的不多了。」當年吳秉堅的恩師蘇恩佩曾對他發出挑戰:「你留意現在的年青人聽什麼音樂,你可否用他們熟悉的音樂媒介,將我們永恆的信息寫進去?」

.當年第一張《齊唱新歌》的出現,為本地基督教帶來一股新的音樂潮流

今日,吳秉堅希望透過這個音樂會,挑戰更多本地音樂創作人關心廣東話詩歌,用他們的音樂和才華奉獻給神。「很想找到幾個像幾十年前的吳秉堅、翁慧韻,陳芳榮那樣傻傻地,不知死活就做出《齊唱新歌》的人——不需要考慮太多,知道是神給的負擔就衝出去。我覺得,現在是時候有這樣的人出現了。」

去年吳秉堅與ACM(香港基督徒音樂事工協會)去北美做巡迴佈道會,他的心感到很重:「我的時間差不多了,我的歌開始觸摸不到青年人的心,我覺得很急要找到那些約書亞,迦勒去接棒、承傳這個廣東話詩歌運動。」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觀點] 宣教新路向:匯聚與合一

羅恩·博漢謨(Ron Boehme)所撰寫的《第四波宣教浪潮》(THE FOURTH WAVE),提出近代的宣教浪潮已經到達第四個階段,其中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信徒的高度參與——所有信徒都是宣教士。在今日網絡科技高度滲透的年代,不但人類的溝通方式被改變,人生價值觀也遭受巨大的翻轉,「打卡」、KOL(網絡紅人紅)、Youtuber、電競等網絡用詞已成為日常化詞彙,每個人似乎都有機會成為「名人」,甚至迅速致富。這種屬世的網絡潮流是否也在悄悄影響著屬靈事工的運作?網絡時代既驅動信徒看見媒體宣教的新形態,也令「我能夠」的心態在信徒群體蔓延,尤其使年青人的心分散,機構各自為政,致使大量花費人物財力製作的新媒體資料未能達到應有效果,就淹沒在資訊的汪洋大海之中。

「新媒體興起令宣教變得輕鬆容易了」的思維模式,令眾信徒群體誤以為掌握新媒體,就是掌握了強大的傳福音「武器」。然而這只不過是仇敵施行的又一分離計謀。科技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大大拉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卻在不斷拉大。個體之間愈加明顯的獨立,令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往往也使心門更難以攻破。博漢謨在提出第四波宣教浪潮時,也提到創新科技與關係佈道等方式同等重要。人心真正需要的,仍然是群體中經歷真實的關係與愛,無論是為未信者,還是主內服事者,預備合一的群體和屬靈的「家」同樣重要。

「我另外有羊……我必須領他們來……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約十16)今日人人都能成為宣教士,意味著人人都能參與宣教,建立關係,合成一群,同心聆聽大牧人的聲音,共同成就神的工作。近期,匯聚(Convergence)的呼聲開始在各處的信徒群體中湧現。去年9月,「國際禱告殿」(IHOPKC)及「回家」聚會的歷史性匯聚,彼此成就了神的預言,並誕生新的運動異象。今年1月,禧福協會接手「八福匯」大樓,在佐敦匯聚眾多服事不同群體的機構及教會,為要成就神的「屬靈超級市場」。「EKKLESIA」及職場教會小組的興起,就如同神要聚集一群群的基甸團隊,因著耶和華沙瑪的同在及非凡合一的靈,擊打米甸人如同一人。信徒的合一與匯聚,才能在今日瞬息萬變的時代,發揮協同效應,成就天國事業。

台灣5大教派聚集 為印尼與教會合一祈禱

2019基督徒合一祈禱會於1月26日在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舉行,以申命記十六章18-20節經文「公正!你要追求公正!」為題,台灣5個教派透過詩歌、信息分享,跟隨普世教會為印尼與教會合一祈禱。

台灣教會合作協會秘書長陳科神父致歡迎詞指出,今年的主題在各種分裂與紛爭的情況當中是迫切且必須的。當我們聚集祈禱時,讓我們提醒自己,我們身為基督身體的一份子,是受呼召來尋求並體現公義的。我們在基督裡的合一可以鼓勵我們,並使我們有力量參與在更大的為了公義和促進生命尊嚴的奮鬥當中。

陳再明牧師傳講信息時指出,關顧貧窮人是耶穌傳福音的核心信念,而從窮苦弱勢族群中,我們可以學習耶穌在登山寶訓所講的「虛心的人有福了」(太五3),承認自己的軟弱,靈性貧乏,跟貧苦人的生命一起成長,同時珍惜自己被善待的機會與資源。譬如他所牧養的教會做社區工作,跟教會弟兄姊妹探訪一位窮苦的身障弟兄,這位弟兄跌斷腿,無錢就醫,由年邁母親照顧,住在簡陋鐵皮屋,人發高燒,他們見狀趕緊把人送醫,救回一命,因著這起事件,激發教會弟兄姊妹愛人愛神的心,更多去關懷社區弱勢族群。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橘色獅樂團 兩代同行結出的果子

「橘色獅樂團」於元月19日假台北復興堂分享首張福音專輯《童趣‧同去》。此樂團是由一群居住在台南的年輕人組成,他們過往數年高度參與教會的聯合聚會服事,去年年底正式發行首張福音專輯,現場約有200位年青人出席。

聚會中「橘色獅樂團」除了演唱所創作的福音歌曲,樂團音樂總監蔡孟諴弟兄更分享,「我很感謝子駿哥(台北復興堂牧師)在我國中時就讓我加入敬拜團,開始服事主,當時一個禮拜雖然要練習五首歌,但是因著這些磨練,讓我後來考到台南的大學後,結識到一群為主忠心服事的弟兄姊妹,成立橘色獅樂團!」

「橘色獅樂團,可說是『兩代同行』結出的美好果子!」一路看著橘色獅樂團成長,同時是團員之一陳以諾的父親陳弘彬牧師(烈火先鋒敬拜中心)受訪時,談到此樂團的成立。他認為是多年來藉由三個世代的同行,才有今天的橘色獅樂團。大台南多年來有多位牧者同心同行,從每週固定聚集的集體聆聽,到聯合城市眾教會的禱告聚會,都可以看到父老牧者、中生代,以及年輕人深入的彼此連結。這群年輕人就在被陪伴、引導、裝備、訓練中,音樂技巧及敬拜生命不斷長進,也和其他不同年齡層的服事者一起在代禱與敬拜的服事崗位站立。

去年的大型聚會,例如「敬拜在府城」與台灣「回家」聚集聯合籌辦的「1111立約對齊」聚會、年底的跨年禱告會,都可看見這群年輕人充滿活力和創意,願意順服的同心服事。以「耶穌」(JESUS )名字作諧音構思的「橘色獅樂團」,被網友譽為「真正用心用靈魂唱歌」。為要撒下福音的種子,全團成員自去年年底開始,獲得許多機會到各城市的教會分享。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李瑞娟報導)

第9屆台灣牧者國是論壇 落實愛家公投 興起神的軍隊

第9屆「台灣牧者國是論壇會議」於1月21-23日在高雄義大皇家酒店召開,3天的會議議程包括「教會如何面對這世代的新變局」、「幸福盟如何落實愛家公投」、「家庭主流化」、「青年牧者的話」及「為國禱告會」等,全台眾教會、福音機構上百位牧長同工出席了此次會議。

在22日晚的禱告會上,寇紹恩牧師(台北基督之家主任牧師)分享,愛家公投不是仇恨對立,撕裂的爭戰,在公投之後,全台灣教會都應用愛來挽回人。去年11月24日的大選綁公投,神用765萬張票彰顯祂奇妙大作為,但公投過後,仍有又大又難的關卡要過。2020年是台灣關鍵的一年,不管是總統、立委都是台灣最重要的一群人要被選出,求主在2020年元月選出合神心意的人。

寇紹恩又說,去年一整年,全台灣眾教會發起了三波禱告運動,共180天的禱告,尤其是228啟動禱告運動後,全台眾教會陸續參與其中,並在禱告中看見神榮耀的作為。因此,今年2月28日也會啟動今年第一波的40天為國禁食禱告,盼望在228那天,全台灣的教會都動起來,投入禁食禱告運動中,領受神新鮮的加倍恩膏。

「2019年是榮耀的一年,我們要看見神榮耀的作為!」寇紹恩指出,這是他在禱告中領受到神對他的說話。如同狄更斯小說《雙城記》描寫的,「這是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這是黑暗的季節,也是光明的季節。」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站在神這邊,與主同行。他說,去年6月之前,他的教會從來不討論社會議題,但主卻對他說,「你去做這件事(愛家公投)」。如同神要身經百戰的約書亞脫下鞋子,順服神的方法,攻打耶利哥城,約書亞順服神就得勝。「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詩一二七1)神揀選了台灣,即使媒體一面倒,沒人看好愛家公投,因耶和華在人的國中掌權,使台灣成為21世紀華人的榮耀。

過去一年,因著愛家公投,寇紹恩看到教會的甦醒,至少千間教會被動員起來。連他牧會30年的教會,在去年6月底,有小組長作見證,一個小組就連署700份連署書,甚至有一個人連署300多份,讓他驚訝神的大作為,神提醒他,「你這小信的人,為何認為我的教會不會改變?」於是他連續5個星期,帶著超過500人上街頭連署愛家公投,年輕夫婦還推著嬰兒車上街,神真的在教會作奇妙的工作。

教會如何進入神榮耀作為的裡面呢?寇紹恩指出,2019年,教會必須轉換體質,對圍牆外的社會發揮影響力,基督徒要像明光照耀,照亮外面的黑暗,變成新皮袋,否則無法進入神榮耀。寇紹恩舉例說,10年前,他的教會因著所在大樓住戶中一位弱智女孩的衝擊,開始做社區工作。後來,這位女孩不僅信主受洗,還成為教會社區工作的同工,帶領一批孩子做打掃工作。因此,求神賜下恩典,讓教會體質不只是家,還要改變品質,成為耶和華的軍隊,只有耶和華軍隊才能得地為業、得人如魚。

2019年翻轉台灣教會成為耶和華軍隊的關鍵,在於教會傳道人願不願意轉變教會的體質。寇紹恩說,要得地為業,就必須是軍隊,當年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就稱以色列人為「耶和華的軍隊」,因為要進迦南美地得地為業。但進入曠野40年,以色列人雖然每天都活在神蹟中,衣服不破,鞋子不壞,卻是人類最悲哀的一件事,因為這一代都得死在曠野。如今台灣被神揀選,神的榮耀不會只停在愛家公投765萬同意票而已。神的時候己到了,祂要讓台灣教會有極大翻轉,盼望與會的牧長同工,跟隨神的腳步,一起動起來。「求神把盼望放在我們裡面,教會要有不一樣的體質,成為耶和華的軍隊、耶和華精兵的體質。因為教會體質不對的話,用什麼策略都沒有用,只要教會體質健康,相信神要作祂榮耀的工作。」

 

(KRT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