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dom LIFE】醫生跨越音樂界別 發揮文化影響力

「從前食嘢愛油鹽,食到超標不太掂……」試下以Beyond經典金曲《不再猶豫》旋律去唱這句歌詞,是否覺得朗朗上口?去年年底,一隊由醫生組成的樂團二次創作的歌曲《不再油鹽》受到社會各界熱烈追捧。今期Kingdom Life訪問了樂隊主唱蔡振興醫生,與大家暢談醫生『夾band』玩音樂的故事。

經歷面癱,重拾兒時夢想

2017年初,蔡醫生與太太去旅行期間,在第3日早上起床時發現自己的臉不受控制:右邊臉和嘴巴不能動,眼睛不能閉上,而且臉也歪了,連說話也漏風。太太以為他中風了,而蔡醫生照鏡子看到自己的樣子變了,自信心受到很大打擊。幸好當日蔡醫生能立刻回港就醫,證實是患上了面癱而非中風,但康復的過程也比較漫長。「大約過了3個星期,我的眼睛才能合上。在那3個星期裡,為了不讓眼睛太乾,我每晚都要用膠紙粘住眼皮才可以睡覺。之後再過了兩個星期,我的嘴巴才可以動。其實最初兩個星期一點進展都沒有時,我非常擔心,我在想:『如果我不能康復,又或者中風半身不遂,我有什麼事情未做而留有遺憾?』」

蔡醫生馬上就知道答案:「有的。」他想起了小時候曾想參加合唱團,或者歌唱比賽,都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成功。康復之後,蔡醫生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在2017年參加一次歌唱比賽。「我尋找老師教我唱歌,後來參加了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簡稱:聖約翰)的一個歌唱比賽,很幸運地獲得了冠軍。」

.蔡振興醫生

聖約翰是一個有8000多名義工的機構,蔡醫生獲獎之後不時被邀請在機構的活動中獻唱。原來聖約翰裡面有一支樂隊。「班主」鐘醫生聽完蔡醫生唱歌後,就邀請他加入樂隊。在每年聖約翰的大型活動——杏林之夜,樂隊都會參與演出。「我發現加入這個樂隊,其實完成了我的一個心願。廣東話有句俚語叫『friend過打band』是很對的,因為『打band』,我認識了一班很好的朋友。」

醫生樂隊大熱

或許不少人都聽過,政府近幾年成立的減少食物中的糖和鹽委員會。這個機構會定期推出一些宣傳,鼓勵市民注意飲食,他們於是找到一群醫生做代言人。最初的想法是由醫生帶市民去街市買菜,後來發現這個想法行不通。最後他們用了Beyond的歌《不再猶豫》重新填詞,改編成《不再油鹽》,結果是出乎意料地受到歡迎。

「我又不是鼎爺肥媽,醫生教人煮餸買菜,怎麼會有人看。但我們想到,醫生在香港社會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行業,是否可以利用這個身份去改變市民生活行為,飲食習慣,所以就利用這個機會去二次創作。文化有時容易『入心』,對社會產生影響力。例如我有些朋友說,以前喝咖啡落很多糖,現在會『飛砂走奶』。真的很奇妙,原來我可以對這個社會構成一點點的影響,改變世界少少,覺得很有意義。」

.醫生樂隊

《不再油鹽》既使減鹽減糖的宣傳獲得超過預期的效果,也使這隊醫生樂團接到陸續不斷的演出邀請,甚至有內地的電視台邀請他們出席跨年演唱會。「藉著這首歌,其實讓我踏入了不同領域的服事,有些政府關於健康的計劃,我們的樂隊都有機會從文化切入點去參與。其中有個計劃叫『邁向2025』,是關於推廣運動、注意飲食等健康衛生,將有一系列的活動會舉辦。我們樂隊亦有份參與,將《同步過冬》這首歌,改編成《糖分過高》,是繼少鹽少油之後的又一力作。」蔡醫生笑言。

[su_youtube url=”https://youtu.be/_thM6u3AXt4″ height=”340″]

跨界別的服事

醫病和唱歌,蔡醫生還曾經出書,以及成立服事年青人和長者社區機構……神賦予蔡醫生不同的恩賜和身份,藉此使他能夠跨界別服事不用領域的人。他的社區機構與香港扶貧委員會合作,配對一些中學,為學生做生涯規劃,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為未來作好準備。「想成為醫生的這個想法沒有對錯,但年青人最重要是從兩個方面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能力;認識自己的興趣。認識自己能力,很多時候不同科目的成績可以告訴我們,但認識自己的興趣,很多時候整個中學生涯未必會有人會與你談過。這是我特別有負擔的事情,就是幫助下一代認識自己,找到未來方向。

 

(記者何雲深報導)

教會與米芝蓮大廚合作 開餐廳專招待窮人

意大利米芝蓮星級主廚博圖拉(Massimo Bottura)計劃2018年在巴黎和拿坡里開設新的餐廳,卻不歡迎有錢人來吃飯。餐廳提供免費餐點,用的是超市賣剩的菜,而且只服務窮人。

博圖拉最富聲望的餐廳開在意大利北部的摩德納(Modena),每個客人需付約250歐元,但他在米蘭的餐廳(Refettorio Ambrosiano)則餵飽了無家可歸的人,目前他計劃將這實驗性質的慈善工作再加以擴展。

Refettorio餐廳位於米蘭市郊的一座舊戲院,搜集從商店剩下的食材,按照博圖拉和其他知名主廚的食譜,煮成免費餐點。「我從不認為這些食材是無用的,我總認為麵包碎屑、過熟的蕃茄、變黑的香蕉還是有可用之處,正可以顯示出我們的創意。」博圖拉接受路透社訪問時如此表示。

博圖拉的計劃從2015年開始,他重新利用米蘭世博會餐館剩餘的食物,而在教會機構「安布羅希亞納明愛會」(Caritas Ambrosiana)的支持下,如今已成為永久的計劃。與一般傳統慈善廚房不同的是,來此用餐的客人不需要大排長龍,每個人都可以坐下來接受款待。「因此我稱它是餐廳,而不是慈善廚房。」博圖拉說。

雖然每天用餐的人數僅限96位,但博圖拉和明愛會表示,此舉可以幫助那些人重新恢復自信,並可以過正常的生活。「數字無法定義成功,你如何伸出援手是很重要的,然而你的幫助能在他們生命中產生什麼樣的激勵,這才更為重要。」明愛會負責人葛芮堤(Luciano Gualzetti)說。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資料,每年全世界有大約三分之一,即13億噸的糧食遭浪費或遺棄。

(取材自Charisma News,2018年1月2日,Sylvia編譯報道)

禱告:為這項計劃能滿足更多有需要的窮人禱告。

國度1分鐘(42) – 感恩節的事實與真相 Thanksgiving Day

+按圖放大

感恩節的事實與真相
Thanksgiving Day

與宗教改革運動有關

1600年 宗教改革運動末期,英國一班分離主義者認為新成立的英國教會與腐敗的天主教無異,決定遷移到北美新大陸。
1620年8月 40多名分離主義者與其他人乘坐「五月花」(Mayflower)號輪船離開英國
1620年11月11日 到達位於今日麻州的鱈魚角(Cape Cod)
1620年冬天 一半人捱不過寒冬而因病或營養不良過身
1621年春天 在印第安原住民的幫助下開始學習耕種
1621年秋天 喜見豐收,為感謝神在教堂裡舉行一連三天的感恩歡慶,為美國歷史上首次的感恩節慶祝。

(來源:history.com)

抗衡進化論

19世紀中期,加拿大有一些牧師為抗衡進化論的影響,於1859年開始向政府倡議訂立一個感謝神的日子,用豐收證明神的存在,這是感恩節在加拿大的起源。

(來源:歷史學者Peter A. Stevens)

一個女人的40年堅持

19世紀初,美國女作家莎拉(Sarah Josepha Hale)花40年時間不停撰文和寫信遊說社會和政府官員,將感恩節正式訂立為全國的假期。起初反應緩慢,到了1863年,林肯總統正式宣布感恩節的訂立。

林肯總統:「美國正在內戰中,而訂立全國的感恩節有助國家統一。」

成為法定假期

從17到20世紀中期,美國的感恩節日期出現多次改變,直到美國國會在1941年正式立法每年11月第4個星期四為感恩節。

1777年10月 13個州聯合舉行了一次感恩慶典
1789年 華盛頓總統宣告11月26日星期四為感恩節
1863年 林肯總統宣告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為感恩節
1941年 美國國會正式立法每年11月第4個星期四為感恩節

美加大不同

加拿大 美國
每年10月第2個星期一 每年11月第4個星期四

傳統感恩節食物

火雞是感恩節的傳統菜式,原因無法確實,推測可能是因為感恩節假期倡議者莎拉對火雞的重視。但可以肯定的是,火雞不是17世紀清教徒慶祝感恩節的焦點。

除火雞外,傳統感恩節食物還有焗南瓜批(Pumpkin Pie)、蔓越莓醬(Cranberry Sauce)、馬鈴薯泥(mashed potatoes)等等。

千禧世代熱愛感恩節

95%的千禧世代慶祝感恩節
(來源:2014年美國Ypulse調查結果)

雖然感恩節是傳統節日,但對千禧世代很有吸引力,不過他們將感恩節「轉化」為瘋購購物、狂歡宴樂的假期。

記念唯有神賜豐收

你們若留意聽從我今日所吩咐的誡命,愛耶和華你們的神,盡心盡性事奉他,  他必按時降秋雨春雨在你們的地上,使你們可以收藏五穀、新酒和油。也必使你吃得飽足,並使田野為你的牲畜長草。(申11:13-15)

 

讓我們在亞洲都推動感恩文化吧

【Kingdom LIFE】將天國文化帶進飲食業

香港的飲食文化異常豐富,各色各樣的餐廳應有盡有,但飲食的方便卻是由從事飲食業人員的巨大付出而成就。很多人認為飲食業是最難信耶穌的行業之一,但有一群的基督徒卻迎難以上,抓住神的呼召去服事這個群體。今期Kingdom Life 採訪了從事飲食業牧養工作多年的鄭偉誠牧師及「好主意」餐廳經理Dickson,透過他們的經驗及分享鼓勵更多人加入服事飲食業,同心以天國文化轉化飲食業。

摸索新的牧養模式

在鄭牧師多年的服事中,他看見飲食業信耶穌最困難的是時間問題。他們每日工作時間很長,週末是最繁忙的,而教會的活動卻集中在週末。很多時候,飲食業從業員信了耶穌,但當要返教會時,就面對工作時間與教會生活的衝突。有些弟兄姊妹甚至在信主之後很難在這個行業立足,因為你跟別人說信耶穌,別人會對你有要求,造成很大壓力,最後索性轉行。另一情況是,有些基督徒入行之後,就不再返教會了。

面對飲食業的這個狀況,神給鄭的領受是「先聚後散」。意思是,一群飲食業的基督徒先匯聚一起工作,彼此牧養。因此,從今年1月開始,鄭從星期一至五的上午都在「好主意」餐廳的水吧做義工,逢星期一下午都會與餐廳的員工聚會,用這個時間敬拜祈禱,看聖經及分享信息。「如果我們只是和飲食業的人口講要跟從耶穌是沒有用的。」飲食業和文書工作很不同,他們的學習模式主要是模仿,即是師傅不會教你怎樣炒菜,而是你去觀察他是怎麼做。「如果我們想去牧養這個行業,就要用他們慣有的模式去做,就是模仿。和他們一起工作,也是對我的一個挑戰,我要用實際行動去活出我所信的耶穌。」

「『好主意』是一個牧養點,而我們期望在更多的地區建立這些點,那麼餐廳就成為很好的聚會地方,除了可以牧養餐廳的同事,還可以輻射附近做飲食業的基督徒來參與,以致更多人有機會被牧養。」這就是鄭想建立的飲食業的牧養模式,他定義自己的身份是職場牧者,每星期撥出一部分時間和他們一起生活,牧養他們,而工作的場所就成為一間教會。

除了職場牧者,鄭也期望興起職場宣教士。「有些弟兄姊妹很想在這個行業中回應主,我就鼓勵他們不需放下過去在行業的經驗,只需要願意在工作崗位中成為職場宣教士,就可以成為服事的人。」鄭現時正在提供門徒訓練給這些有心的弟兄姊妹,期望他們被裝備後可以差派到一間基督徒老闆的餐廳中工作。那麼,一位職場宣教士配搭一位職場牧者,這樣兩個彼此配搭,就會成為互相支持,而這些餐廳就會成為飲食業的福音大本營。在飲食業中,這種文化的轉移很難一步登天去到不同食肆中,但從基督徒老闆的餐廳開始,匯聚越來越多人,就可以令這個文化能不斷擴展。

神的恩典——「好主意」的誕生

「關於『好主意』的運作模式,其實是神從很多年前,就已經帶領我走向這個方向服事祂。」2003年,Dickson當時工作的餐廳結業,他就與一群弟兄去不同餐廳探訪及幫手,其中一間餐廳叫「好主意」,就是現在這間餐廳的前身。「當我一看見這間餐廳的名字就覺得非常好!『好主意』,就是GOOD IDEA,其中GOOD的一個字母『O』是透明的,意思就是神的旨意成就好的主意。」Dickson在「好主意」幫忙數天後,得知餐廳的股東想將這間餐廳轉手。「老闆問我是否願意接手,但我沒有足夠資金,所以根本不敢想。後來我回去和牧師祈禱,領受了一句經文:『當兵的人不用自己帶糧食。』當我聽到這句經文後繼續思想,就覺得很有道理,出去打仗士兵,當然不用擔心糧食和家庭需要的。」之後Dickson繼續禱告,突然有一位弟兄提議一起籌集資金,最後竟然籌到超過所需的資金數目。而那位老闆也決定,轉手的費用可以以後慢慢還。負責裝修的弟兄也願意遲些再收錢,所以到了餐廳重新開張的那天,Dickson看看銀行存摺,發現他基本上一分錢都沒有用過!神的應許就是這樣以奇妙方式成就了。

後來,「好主意」經歷了幾次的重整搬遷,每一次,Dickson或多或少都會有失落感。例如最開始的那間,他們也是做了7個月就結業。「當時臨結業時,我問神,我們不是為賺錢而做,也看見你的祝福和帶領,為何經營了7個月就要結業?」當時Dickson感到很低落,但有一天他在回餐廳的路上,看見天上有太陽,但又在下雨,就想起那首詩歌——「雲上太陽」。「聖靈在那刻就提醒我,當日在內地,神用幾日時間幫助我賣了一間餐廳,我覺得是神的工作,但今日我遇到一些事不明白,就質疑神嗎?當時我就立刻感到很慚愧。而差不多同時,有一位弟兄也和我說,你以為你不見了很多錢,但今天早上神告訴我,祂也是用了很多錢在栽培你。」

一路的經歷雖然困難,有很多不甘心及失望,但Dickson明白到,神在我們軟弱的時候,就會提醒扶持我們,這就是一個訓練。「直到今天,我覺得這個訓練還未結束,因為今日我站在經理這個位置,就是神給我權柄,揀選了我去服事這個群體,為著神給予我在飲食業的異象繼續奔跑。」

(記者莫嵐報道)

查詢食物到會或合作,請致電2799 8171(好主意)

為什麼吃帶血的動物有問題呢?-【請教拉比】專欄

為什麼吃帶血的動物有問題呢?

拉比回答:

利未記17章15節說:「無論是本地人,是寄居的,若吃了自然死去或被野獸撕裂的動物,要洗衣服,用水洗澡,必不潔淨到晚上,晚上就潔淨了。但他若不洗衣服,也不洗身,就必擔當他的罪孽。」為什麼吃帶血的動物有問題呢?問題在於動物死了以後,它的生命仍然還在它的血管裡。利未記17章11節說:「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靈魂贖罪;因為可以為靈魂贖罪的是血液。」這個贖罪的先例在創世紀2章17節:「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神要求罪需要活的動物犧牲,祂甚至還提供了第一次的動物獻祭。創世紀3章21節說:「神還為亞當和他的妻子用皮子做衣服給他們穿。」因為祂愛人類,他樂意通過接受無辜動物的生命來遮蓋人的罪惡,這樣人便可以恢復與神的關係。當一隻無辜動物的鮮血被流到祭壇上時,罪的工價已被付清,聖潔無罪的動物鮮血流向祭壇時,它的生命就已歸還給神了。一個人把那些動物的生命吃進入他的身體裡,而那動物的生命是屬於神的,他就是搶奪屬於神的生命。

我們這裡談論的血是流動在動物血管裡的血,而不是殘留在動物肌肉上的血。所以根據聖經的要求宰殺一隻動物時,動物的血要被流放出來,這樣死掉動物的生命就歸還給造物主,這樣動物處理乾淨後就可以當食物。在猶太人的社區裏,他們有專門監管正確的宰殺動物方式的人,以確保這些動物是潔淨可以當食物的。


文@Ari Sorko-Ram (作者是以色列彌賽亞猶太人運動的重要領袖,也是Maoz Israel Ministries創辦人,精於教導聖經)

【Kingdom LIFE】愛心社企 創出「希望」的味道

對一般人而言,飲食除了維持生命基本需要,就是味覺上的享受,但原來對某些人來說,還有更深一層價值,能賦予別人盼望與人生方向﹗

基督徒關愛弱勢社群,在生活中實踐「愛鄰舍」的聖經教導,固然是應當的。值得討論的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將資源更有智慧地運用,以達到最佳果效,令最多人得到最好的幫助。「2016使命商道論壇」便是以「愛鄰『社』——我當作什麼?」為主題,探討可行的踐信方向,更請來不同界別人士分享,藉以啟發信徒多角度思考,探索適切的社關行動,而其中兩位的經歷都與飲食業有關﹗

「四無」人士  烘出希望明天 

現時在社企餅店Le Fournil Boulangerie Et Patisserie Ltd.任職的鍾志謙(Paul),分享時臉上掛著陽光笑容,與他述說的黑暗往事成強烈對比。他曾在電視訪問上向觀眾談及過去,表示自己年輕時沒有從事過正當職業,更曾加入黑社會,因販賣毒品而在泰國被判終身監禁。「人生完全是絕望了﹗」在泰國服刑19年後,得以返回香港繼續服刑,兩年後終於重獲自由。Paul在獄中信主,重踏社會之後獲更新會收納為阿尼西母訓練計劃學員,更於2014年回到泰國宣教一年,參與當地監獄事工,服侍在囚人士。

縱然誠心悔過及改變,但由於更新人士的身份,以及缺乏工作經驗及學歷,Paul的生活仍然艱難,只能從事搬運及清潔等工作。2015年,Paul透過更新會介紹加入Le Fournil成為曲奇學徒,學習專門的手藝。「我本來不懂煮食,也沒有興趣,甚至對『烘焙』二字非常陌生,但神讓我在這間公司中由零開始,學會做曲奇。」他承認,要重新學習新技能確實非常困難,然而他亦明白這是必經的階段。

Le Fournil創辦人Rebekah擁有豐富的飲食業經驗,特別在甜品方面。她曾在監獄探訪中接觸到一些囚友,覺得他們都有悔過的心,卻因為背景而難以找到工作,十分可惜,於是決定用自己的專業用來幫助他們。Le Fournil所聘請的員工都是「四無」的,就是無學歷、無經驗、無相關技能、無社會接納的人。公司除了給予工作機會,更會資助員工參加培訓課程,甚至贊助他們出國參與國際飲食比賽。

Paul在Le Fournil工作的過去一年間,見證公司曾聘請11名更新人士,其中曾有5位同時共事。

「我們這些曾經犯事的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但神在職場帶領我,讓我可以再次抬起頭來﹗」

他由衷地說。「原來我是可以學到一門專業技能的﹗」他體會到人生的基本需要,因為能用勞力來賺取每月收入,不需再想犯法的事,已十分滿足。如今,他的生命充滿動力,對將來抱有希望,期望有天可以建立自己的餅店,正繼續努力學習,打好基礎。Paul期望,他的故事能鼓勵更多基督徒商人,願意幫助更新人士,並給予他們機會。

 

印度廚藝老師  放送「希望之味」

另一位分享者、印度籍的Kaushic Biswas是一位專業廚師,多年前來到香港,後來成為基督徒,並且領受呼召全職服侍,開始在重慶大廈展開事工。其後他建立烹飪學校Taste of Hope,為貧困及受歧視的南亞少數族裔提供烹飪技能的職業培訓。他跟Harmony Baptist Church合作,借用他們的廚房,服務對像除了定居香港的少數族裔,還包括難民和家庭傭工。他們會在教學的過程中分享福音,當中有不少學員因而信主。曾有一名尼泊爾少女,因為生命沒有方向而迷失自己,甚至開始吸毒,後來參加了Taste of Hope的職業訓練,在餐廳找到工作,生活安穩下來。

Kaushic Biswas坦言,少數族裔中不少是穆斯林或是來自其他宗教背景的,跟他們分享福音有一定困難。他會嘗試打破對方的思維及律法思想,例如在他們的文化中,對老師的尊重非常重要,而他作為學員的導師,卻會請學員稱他為「兄弟」而非“sir”,強調他們是「一家人」。事實上,他自己亦在印度教家庭長大,後來成為基督徒,要面對的挑戰亦不少,而他亦會將這些挑戰跟學員坦承分享。

另外,Taste of Hope之所以重視難民的服侍工作,因為難民在港不能工作,即使他們想參與沒有支薪的義務工作,有關單位又可能會被視為「剝削」他們。因此,難民在港停留期間,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接受不用付款的培訓。事實上,許多幫助難民的機構主要集中於提供法律援助,而Taste of Hope則可以填補這個空缺,為難民提供培訓活動。

此外,Taste of Hope亦會為一些企業辦團隊建立活動,有些活動更會開放讓少數族裔與本地人一起進行,令他們在輕鬆的環境與氣氛下接觸及交流,而這種機會在這城市中是少有的,卻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消除偏見與歧視。

(記者陳淑安報道)

從異端到主流的飲食之道 -【好食有道】專欄

有些異端因為本質上的錯謬,永遠都是異端,但有些異端卻會最後成為主流,當初只是不被主流所接納,才被視為異端。幾十年前,坎貝爾博士(Dr. T. Colin Campbell)就已提出素食為主的飲食才是健康的王道,雖然今日被廣泛接納,但與當時美國社會的營養學觀念不相同,忠言就被視為異端學說。

坎貝爾博士在2006年出版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The China Study),被稱為震驚營養學世界的著作。他引用調查數據,證明肉類為主的飲食習慣與慢性疾病、癌症有關,所以現代人應該減少吃肉,不吃加工食品,日常餐飲以蔬果為主。我們不是常常聽見這種說法嗎?有何特別呢?原來在坎貝爾博士踏足營養研究的時期,美國還沒有這種觀念,健康飲食是吃肉,吃雞蛋,喝牛奶,注重蛋白質的吸收。他將肉食與疾病扯上關係,甚至提出健康飲食習慣才是最有威力對抗疾病的方法,當時這是奇怪的講法。

為什麼他的研究與中國有關呢?70年代初,周恩來總理患癌病後,發動了一項規模龐大的全國健康調查,動用65萬工作人員在全國各地搜集資料,坎貝爾博士看出這調查結果為癌病與環境、生活習慣之間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線索,後來獲得學界和撥款支持,就在中國廣泛地區展開深入的研究,最後將結論出版成書,名為《中國健康調查報告》。

他在書上指出,今天健康資訊雖然很多,飲食與健康的研究也做了很多,但只有很少的人真正知道如何能促進健康,連醫生也不能告訴你,為什麼?因為真的科學被埋沒在一大堆無關重要、偽科學資訊和食品工業的議程之下。換句話說,噪音太大,將需要聆聽的聲音淹沒了。我們如何得知真相?

我不是科學家,如何判斷什麼說法值得相信?為什麼我會相信坎貝爾博士,而不是其他人?我們通常會看這個人是不是健康,有沒有患癌病,才決定要不要相信他講的一套。但患病的因素很複雜,百分之二至三的癌病個案與基因有關。基本上,我會用常理和知識判斷,但較為重要的,也看這個人是不是可信任的。他提倡的言論與自身的利益有什麼關係?什麼驅動他這樣做?有沒有為他的言論付代價?即是要問,他對自己的言論忠誠嗎?這跟買有機蔬果一樣,認人不認證,與其信任一個缺乏監管力的認證,不如信任生產者的品格。對於素食為本的飲食方式,我支持,也願意身體力行。


文@黃少芬

思維比飲食法更重要 -【好食有道】專欄

你有一個心願,可能是改變飲食習慣,促進健康,或者單一明確目標例如消脂。於是你到書店想找一本健康飲食指南,橫掃健康主題書櫃時,定會眼花撩亂,接著進入迷失狀態,選擇太多,卻不知從何入手。坊間流行的健康飲食法層出不窮,即使每月試一個方法,十年八載也未能試完,新的說法只會接踵而至,永不休止。

健康飲食當然有些基本原則,我認為這離不開天然無污染的「真食物」,「真食物」是指在天然原本狀態的食物,沒經加工。真食物也有千千萬萬,吃什麼才好?我一直在尋尋覓覓,但自從看了「葉博士」(Dr. Leaf)的書,我才有頓悟,最重要的其實是我們的思維,而聖經老早就給予了智慧之言。

Dr. Caroline Leaf是美國一位心智腦神經科學家,自80年代起研究心思和大腦結構的聯繫。美國的科學家多的是,但很多受進化論影響,而Dr. Leaf卻是熱愛引述聖經的科學家,她發現存在於我們腦裡的思想是「真實的東西」,並非純粹抽象概念,日想夜想,久而久之那些思想會改變腦部結構,可以是朝向好的方向,但也可以相反。所以每天選擇思想什麼,腦部結構就發生相關的變化,結果影響全人身心靈。將行為歸咎於生理問題,例如腦部結構出現問題,故此人不應為行為負責任,這種論說在美國很流行,但Dr. Leaf卻引用研究力證,人是可以改變自己的思考,所以應為自己的行為和人生負責任。她喜歡在演講時引這經文:「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十5)

她的著作《Think and Eat Yourself Smart》針對大腦與健康飲食的關係。她首先批評追求便捷、效率、生產力的文化,導致食物供應系統出現畸形發展:十億人口饑荒,每天卻有海量食物浪費;但同時其他人口進食摧毀健康的加工食品,我們明知不好,卻偏偏要吃不好的東西,為什麼?這位腦神經科學家就開始解釋,我們吃什麼,主要是受到心思的影響,正確的思考就會有健康的飲食生活。可是現代的飲食集團(食品公司、超市、快餐店等)透過各種方式和資訊塑造「方便文化」,用以取代我們的思考,吃什麼不吃什麼,不知不覺間受到操控。因此只有改變思想,我們才能重建健康生活,真正能為神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益處。

她建議的第一步如戒毒一樣,人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她直言,今天很多基督徒悲觀地認為世界是墮落了,毫無盼望,置身道外,但真相是基督已更新一切,而神給我們的責任是看守祂所造的大地。你願意踏上這一步嗎?


文@黃少芬

加爾文的美食主義 -【好食有道】專欄

雖然福音派教會不是改革宗的支流,但追溯歷史源頭,信仰的啟蒙確是離不開16世紀宗教改革的影響。聽聞現時本港有些教會正密鑼緊鼓籌備明年(2017)宗教改革五百周年慶祝,馬丁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將抨擊教會弊端的「95條論綱」釘在威登堡教堂門外,隨即掀動一場激動人心但又充滿血腥的革命。五百年過去了,有了時間的距離,才會更清楚看出真相。明年的慶祝活動相信會反思當年宗教改革家的神學,或帶來新的詮釋,而我特別感興趣的是加爾文對教會藝術的「真」觀點,除此之外,便是他對飲飲食食的看法。

加爾文面容嚴肅,經常禁食閉門寫作,加上英國清教徒深受他的神學影響,總的來說,給人的印象是一位生活刻板、毫無情趣的神學家。但他在《基督教要義》裡,對基督徒的享樂卻提出過聖經教導。他認為神為人類創造食物,不僅是滿足身體需要,也是為了給我們觀感和味道的歡悅。身為神學家,當然少不了聖經的根據,他以詩篇一零四篇15節支持他的論點:「又得酒能悅人心,得油能潤人面,得糧能養人心。」所以我們不應只重視食物的實用價值,更要懂得享受,這才是屬靈啊。因為所有美物的受造目的是為引導我們認識它們的創造主,對祂產生感恩之情

美國著名長老會牧師凱勒(Tim Keller)曾在其著作中引用加爾文的觀點,提醒人要欣賞受造世界,不要只重視事物的功用價值,有時候要停止工作,全心敬拜讚美神,享受勞碌得來的美物(包括美食),否則不能經驗到生活的意義。可惜西方文化信奉實用主義,追求效率,不會欣賞日常的美好事情。其實,華人教會文化也一樣,太重視效率和功能,在安息日,崇拜過後有一連串的工作會議,學習和服侍都集中在這一天進行,忙得不可開交。這些活動本身不是不好,但若然繁忙使我們錯失了享受神的機會,那就仍然遠離我們受造目的。猶太人在這方面比我們聰明,安息日提早下班,與家人朋友享受豐富晚餐,心裡懷著感恩之情度過愉快的一天


文@黃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