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觀點】VOL04(一) 末後萬物復興的徵兆

在今年逾越節的東門列國匯聚中,大衛會幕禱告中心創辦人章啟明長老指出,根據根據以西結書1043章,神的榮耀是從聖殿的東門離開,末後也必從東而來,再次充滿聖殿,而在此之前,世界必會進入萬物復興的時刻。

「神的榮耀從東方照入殿中,也是萬物復興的時刻,現在有些徵兆已經顯明,首先是以色列復國。」末後萬物的復興包括了四大類型:1.以色列國復興,如同火車頭,拉著其他復興運動往前進。2. 教會國度性(Ekklesia)的復興。在末後的日子,神要興起天國議會,不只是恢復群眾和民族,而是天國要降臨,恢復國度的復興運動。3、萬國萬民的復興,神要我們學習擺放天國的優先次序高於國籍之上。當萬國萬民成為天國子民,將來神要把第二層天的所有權柄收回來,給基督的身體管理。4、最後進入萬物都復興,來迎接君王的再來,榮耀重回東門。

***************************************************

全球守望禱告地圖——東門區域

根據以西結書48章30-35節,耶路撒冷東西南北面各有三個門,各城門的名字是以十二個支派的名稱命名。1999年,耶路撒冷萬國祈禱院的湯海士牧師(Tom Hess)從神領受全球守望 (World Wide Watch)的異象,將全球分為12城門的區塊,形成全球24小時的守望禱告的地圖。其中城的東面包括三個門,即約瑟門(伯大尼門)、便雅憫門(金門)和但門(獅子門),東門區域目前約涵蓋了60個國家,34億人口,其中大部分的東方海島也位於此區域。

***************************************************

 

電影《耶穌革命》發佈承接校園復興 「是神完美的安排」

關於7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耶穌子民運動」的(The Jesus People Movement)美國電影《耶穌革命》(Jesus Revolution),於美國2月24日上映,上映兩周票房已超過3千萬美元。面對公眾的熱烈反應,導演Jon Erwin表示:「我從來未見過如此多人在社交媒體以這部電影為題分享,以及見證此電影如何帶來生命改變。我看到有些分享的片段是人們在戲院外的噴水池受洗,又或隔天在湖裡受浸;也有觀眾在看完電影後即席發出敬拜讚美和禱告。」

Jon指出,攝製這部電影的意念是於2015年閱讀《時代雜誌》時萌生的。「我開始研究美國最近一次的復興史,深受吸引,為何我的世代不能經歷如此復興呢?60年代末與當今環境十分相似,瀰漫絕望與分裂的氛圍,而神真的在那時候介入了。」

Jon原本希望電影能夠在較早時候上映,但他相信神的時間最完美。而他相信亞本斯理大學(Asbury University)校園復興是一塊巨大的拼圖。當時他曾到訪亞本斯理大學,親歷其中,並深受影響。「我記得當時Greg Laurie打電話給我,問我有什麼感受。我說,與電影的情節幾乎一樣。電影能在這時刻發佈,實在奇妙,也讓我驚嘆。」只要堅定忍耐到底,時候到了,便會迎來大豐收。

拍攝洗禮場景當日

Jon與他的拍攝團隊享受整個拍攝過程,同時也見證一連串生命轉化與超自然的回轉發生。「在我們拍攝洗禮場景的那一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屬靈能力,我想是從螢幕流出來,我相信觀眾在電影中也能感受得到。」

電影獲得A+的評分,令Jon成為首位獲得4次A+評分的電影製作人。對此,他滿心感恩,同時為著電影帶來生命的改變而興奮。透過電影向觀眾傳達強而有力的信息,講述真實的轉化故事是他的熱情所在。「我們所做的這一切並不關乎我們,而是關乎每一個觀眾,以及他們觀看的經歷。感謝神作成超越這一切的工。」

《耶穌革命》電影海報

禱告:願神興起更多祭司,以藝術的方式宣揚祂的榮耀,願神的榮耀如洋海充滿全地。

(來源:GOD TV,2023年3月8日,Joshua Chung編譯報導。)

 

 

大雨前的一小片雲 -【國度角度】專欄

以利亞上了迦密山頂,自己屈身臉伏兩膝之中,卻吩咐僕人上山觀看兆頭,僕人重覆來回七次觀看,最終才看見有一小片雲從海裡上來,以利亞馬上警覺,說:「當套車下去,免得被大雨阻擋 。」(王上18:44 )猶如守望者站在望樓上,晝夜警醒守望,作出適時通風報信,好讓君臣百姓,作最佳的攻守預備!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外海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殺傷力的9.0級地震,引發最大溯上高40.1公尺的巨大海嘯,加上福島核電廠的核外洩,導致東北地方部分城市遭受毀滅性破壞,也成為二戰後迄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許多人起初只好奇地觀望海的遠處所湧起的白頭浪,卻很少人意識到浩劫將至,直至看見洶湧而來,一浪比一浪高的海水衝破了堤霸,湧入城內,推倒一切的建築物,人們才驚呼求救,意識到這是一埸驚天大海潚。這不單重創了岩手、宮城及福島縣,更奪走了約一萬六千條性命,約一萬人受傷,而自誇最堅固安全的福核電廠,更受重創,受核污染的海水之遺害,至今仍未得以解決!

而今年2月8日,發生在美國肯塔基州亞斯本理大學(Asbury University)的校園復興,起初只不過是牧師分享了一埸認罪與悔改的道,但聚會後卻有一群學生自發留下,繼續敬拜禱告,出乎意料加入的人越來越多,而敬拜祷告復興烈火卻晝夜持續不斷,從美國甚至世界各地渴求復興的人潮,更不斷聞風而至,將原本只能容納1500人的會堂,擠得日夜水洩不通。復興之火現已席捲美國及分散至各地校園,而會堂現場敬拜禱告之火仍延續至今,生生不息!

我們深信,這正如以利亞吩咐作守望的僕人一様,雖然經歷多次往來仍不放棄,直至第七次才看見那一小片雲,以利亞馬上意識到滂沱大雨將至。而多年來站在望樓上不斷瞭望的你,是否藉今次遠方的亞斯本理校園復興,已經看見遠方的一小片雲,而滂沱大雨正湧向亞洲,這會否引爆中港台澳的一次屬靈大海嘯?我們衷心奉勸各位戰友,要作好最佳的準備,以迎向這次聖靈極大的澆灌到來,藉此贏得屬靈的大豐收,卻不至如日本311海潚中的無知觀望者,被無情的巨浪所淹沒,願與各位戰友家人共勉!

 

文@何寶生

 

 

美國亞本斯理大學敬拜禱告晝夜不息 復興之火不斷點燃

位於肯塔基州威爾莫爾的亞本斯理大學(Asbury University)晝夜不息的復興禱告會已持續了10天,成千上萬的人從不同地方前來,希望能更深與神相遇,經歷靈性復興。

2月8日,在大學禮拜堂舉行的恆常禱告會上,牧者分享了認罪與悔改的信息,與會學生深受感動,會後不願離開,決定繼續留下敬拜禱告,許多其他學校和地區的敬拜者收到消息後都前來參與,已先後有22 所大學的學生團體參與聚集。

俄亥俄州辛辛那堤市(Cincinnati)斯普林代爾拿撒勒教會(Springdale Nazarene Church)的Daryl Blank牧師是首批到達的朝聖者之一。他於社交媒體貼文分享他的經歷和看見,並呼籲人們一同禱告,讓聖靈的工作遍滿國家全地,臨到全球。「禮拜堂內充滿了人和他們敬拜的歌聲。進到裡面時,我知道自己站在聖地上,旁邊的人都沒有穿鞋。所有在場的人都在唱詩,有些人趴在走廊上,有些站著,還有些聚集在房間的角落禱告。有幾隊敬拜小隊輪流當值,所有的事都是自發的,都沒有事先預備,沒有人在掌管,沒有人敢干預神正在做的事。有復和、饒恕、醫治發生,這是復興臨到的第二晚。」

亞本斯理大學校長Kevin Brown接受訪問時表示:「這裡只有神的靈,深深的進到我們的學生、教職員和我們社區的心靈和思想中。」學生Mia Lush說:「人從四面八方而來,除了這裡,他們都不想去其他的地方。我是老鷹隊的忠實粉絲,但我都沒有去看超級碗賽事。我已經能夠放棄連我自己都不認為可以放棄的事情。」三年級生Abigail Glei表示,復興教曉了她關於神的主權。「神在教導我相信祂正在掌管一切,我不需要擔心。」24 歲的Daniel Moyes說:「對我和我的許多朋友來說,這幾年真的很艱難,但在這裡,我感覺到神把我從痛苦和憤怒中釋放出來,經歷到從神而來的平安和喜樂,以及敬拜和崇敬獨一真神的自由。」

亞本斯理大學成立於1890 年,沒有正式隸屬於任何基督教教派。其根源始於19 世紀衛理公會興起的衛斯理聖潔運動(Wesleyan-Holiness movement)。學院曾於1970年經歷聖靈大澆灌,復興運動席捲校園,期間課堂遭取消,學生敬拜禱告至深夜,運動也延伸至其他學校。

曾於1970 年大學復興期間分享信息的講員表示:「我從來沒有想過在有生之年會看到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但它果真發生了。這讓我充滿了盼望,下一代,Z 世代,不必被焦慮定義,他們可以活在盼望裡。」

亞本斯理大學學生生活部副主席Sarah Baldwin形容這次復興為「神愛的傾倒,從 Z 世代開始,滿溢至我們其他人身上,帶來醫治、喜樂與合一。這一切的核心,在於重回全心全意委身於耶穌,遠離任何讓我們分心和離開基督的事情。我們深深感謝神所做的這一切。」

禱告:求聖靈在美國的復興運動持續不止息,讓過去仇敵的工作完全被翻轉。願亞本斯理大學校園復興的餘震震動全球,亦臨到亞洲。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Fox NewsCBN News,2023年2月10、15和17日,Joshua Chung編譯報導。)

【國度觀點】呼出香港命定的時刻

神對香港有獨特的命定。自回歸25年以來,香港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以及開埠以來的發展優勢,在經濟、民生和文化方面都得到穩步發展,成為中國通往世界,世界連結中國的門戶與橋樑。香港的命定與中國的命定息息相關,而香港的興起不是只為了自己,在世界的發展急速轉變的當下,香港亦需站立在自己的位置而主動迎向改變,作為香港信徒群體,無論立足任何領域,都應該為著香港領受策略,抓住先機,同心帶領香港更深走進命定。 

回歸耶路撒冷的命定

梁燕城博士在專訪中指出,當我們去看香港的命定,其實離不開中國的命定。聖經中有一個預言指向中國,就是以賽亞書49章12節:「看哪,這些從遠方來,這些從北方,從西方來,這些從秦國來。」「秦國」的希伯來文「synym」 ,直到今天,以色列人還是用這個詞來代表中國。有關「秦國」這個預言,指出末後大戰之後,相信是中國人來到以色列,支持重建耶路撒冷,祝福以色列的。中國的興起有神的計劃,當世界敵基督文化的興起,其龐大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勢力正在將家庭、人性和屬神的價值觀破壞,只有中國的興起,擁有足夠的的國力去敵擋這種文化。另一方面,中國誕生最單純的基督徒。中國過去經歷特別的處境,讓基督教很多爭論的東西都消失了,中國基督徒在這個特殊處境回到只有聖靈和聖經,令使徒時代教會在中國出現,中國教會和信徒的生命力令人很震撼。因此中國本身的政治經歷力量,加上單純的基督徒,以及中國文化本身對人性價值的肯定,這些因素的交匯,使中國在末世的興起是特別的。

香港是一個祝福中國的地方。回歸之後,香港成為中國與西方溝通和匯流的中心(Hub),香港教會一定要回到本身召命,不要成為政治利用的勢力,而是祝福人的愛的力量。教會的核心在乎生命是否與聖靈有關,不在乎政治採取何種立場,經過大震動的香港,在未來的日子信徒應用愛來重建香港,也在香港重建靈性的力量。在大灣區興起,香港與中國融合的過程中,讓香港信徒繼續將美善、慈愛和祝福帶給中國,在末後的日子一同祝福以色列,迎接耶穌的再來。

列國華人合一的搖籃

回家聚集始於1995年萬國守望者團隊於加拿大的聚集,後因華人信徒的加入,促成了2010年在香港舉辦第一次全球華人回家聚集,從此回家聚集成為了一個席捲全球的信徒運動。香港如同亞洲的母腹和橋樑,在2010-2019年的10年間,舉辦了七次大型回家聚集,把各地華人連在一起,生出了「五胞胎」(中,港,台,澳和海外)的華人身體。香港應該站立華人母腹的位置,成為列國華人匯聚合一,交流共融的平台,幫助海內外華人的連結,推動華人在列國的服事與宣教。 

2019香港回家現場

香港的位置以及未來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簡稱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以及珠三角九個內地城市。「大灣區」的概念於2015年3月首次在國務院的文件「一帶一路」中提出。大灣區是繼美國紐約都會區、美國三藩市灣區和日本東京都市圈之後,世界第四大灣區,2021年生產總值突破1.9萬億美元,總人口已經超過8600萬。大灣區是全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且具有一個帶動全中國經濟與文化復甦的功能。

香港於大灣區中有其獨特定位: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並為灣區提供相關服務,同時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大灣區亦有助香港經濟多元發展,特別是在創新科技和創意產業方面。香港的大學學府擁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科研團隊,與鄰近的深圳合作,能夠大力推進科創產業的發展,能夠為香港的年青一代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中外文化薈萃與交流的橋樑

香港以多元文化薈萃為特色。在國家規劃中,香港將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致力將西九文化區打造成為大灣區的文化樞紐。2022年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現中國國寶和歷史文化,有利於傳播中華優秀文化;2021年開幕的M+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具規模的視覺藝術博物館之一,展現現代與當代視覺文化,使香港文化藝術展覽和表演共冶一爐,以及推動中西文化的交流。

一帶一路的連結

「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於2013年倡議並主導的跨國經濟帶,投資近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其範圍涵蓋中國歷史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行經的國家與地區。近年來,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著力建立「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機制,夯實互聯互通基礎,建立國際劇院、博物館、藝術節、圖書館和美術館聯盟等,以及開展「一帶一路」文化貿易與投資重點項目征集活動,培育了一批重點文化企業和文化項目,推動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和交流合作。

一帶一路資訊圖(圖片取自HKET)

香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亦站立在連結海島國家的位置,「一帶一路」的文化發展,令香港教會得以中國文化與藝術為信仰的載體,從文化產業的領域去接觸「一帶一路」的國家與地區,推動華人宣教的工作。

香港甲骨文現代畫展  文化藝術啟動信仰傳遞

有文化與藝術領域的基督徒領袖看到香港在大灣區與一帶一路角色所帶來的宣教機遇,計劃透過文畫展覽方式,展示中國文化與信仰之關係。2022年10月20-26日,「古今相傳,跨越時空」文畫展在香港產業創新中心舉辦,主要展覽了30幅由甲骨文所啟發的現代畫。展覽主要由基督教組織策劃,並得到眾多非基督教組織及企業支持,他們期望透過文字與藝術相結合的形式,在文化領域中將信仰的價值觀傳遞到大灣區,甚至是一帶一路的國家。

張志輝博士為甲骨文書畫作解說

世界文化藝術聯合總會張志輝博士在開幕禮中提出「一帶一路,文以載道」,提倡以圖像的方式教導其他國家和文化的人學習中文。當他們用自己的言語解說字根意義,與字根有關的字體就有了串珠式的意義,以此方式就能更快掌握中文的學習。「文字的根源貫通信仰,沒有信仰的人能從中找到解答,有信仰的人就感到更踏實。因為先有圖畫,後有文字,再有經文。」他分享到一幅關於甲骨文數字「二」的作品時說道:「按著聖經經文的解說,就是天上的水與地下的水分開,中間就有空氣。這幅畫命名為『二層喜氣』。」

蘇祖耀博士在開幕禮中發表演講

主辦單位香港家庭優先慈善基金的蘇祖耀博士提出,「希望打造香港成為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藉此提倡「中文字母」,又透過文畫展帶出傳承與創新的概念。」

 

關於香港的先知性預言

2002年,美國雷克·喬納(Rick Joyner)︰「台灣變成一艘商船,船身有破損,水流將它帶進一個港口(香港)得著修復,變得更大更堅固,很快駛回大海時,船後有兩條粗纜繩,把中國大陸帶到開放的海洋中。」

2015年,加拿大戴冕恩(David Demian):「香港被神揀選成為『母腹』,讓人們來到當中『受孕』,就是懷有種子,經歷『生產的痛』,從而生出全世界都期待看見的東西。」神就可以在末後用香港來為中國作「生產」準備。

2017年,國際先知翟辛蒂(Cindy Jacobs):「神要將一個不尋常的合一的運動帶來香港。我看見你們發出的禱告會編織成一個巨大的捕魚網,並驅使我們這位豐盛的神在香港撒下這個豐收的網。我還看見一幅很美麗的絲綢從天上垂下來。當大家合一時,不但喪失的被尋回得救,神的榮耀要覆蓋香港,許多教會將會經歷神蹟奇事。」

 

 

2018年,美國恰克·皮爾斯(Chuck Pierce):「香港是釋放突破和開啟亞洲的門戶。一個新的運動正啟動,在華人中快速形成,新一批的神國領袖要興起,舊的營壘都要倒塌,香港就是神在亞洲下一個運動的門戶。」

2020年,印度克安通(Anton Cruz):「神會給香港五年,興起一萬個年輕人大力禱告神。2040年,香港會有大復興,全球的人要來到香港尋求神。宣教大軍要到阿拉伯回教國家,大批猶太人要因為香港的宣教隊得救。年青人起來大大宣教、帶著恩膏施行奇蹟醫治,用媒體影響列國。」

參考資料:香港地方誌中心網站、香港金融管理局網站、維基百科、國度禱告網

 

 

2022呼召歸回特會講員籲會眾委身傳講福音 復興歐洲

覺醒歐洲(Awakening Eurpoe)於7月14-17日於荷蘭鹿特丹舉行「2022呼召歸回特會」(The Call Back 2022),覺醒歐洲創辦人Ben Fitzgerald牧師呼籲會眾完全委身予神,放膽在歐洲傳講福音,帶來復興。「天上人」雲弟兄及他的兒子劉以撒(Issac)也在聚會中分享信息和見證,盼望將中國大陸的大復興,延燒至歐洲。

Fitzgerald牧師在特會第一晚分享,多年前先知Rick Joyner領受異象,神向他啟示教會最嚴重的罪是自義、懼怕人、驕傲,以及靠自己不依靠神。基督徒擔心世人如何看待自己,多於倚靠天國的榮耀。他表示,現在是奉獻委身的時刻。「你來到這裡不是來聽講員的分享,然後生命依然故我,而是把你自己的生命全然獻上。祂用了3年時間向你顯示什麼是虛空,什麼事值得付上一切的代價。要學效馬利亞打碎玉瓶,全然愛耶穌,在歐洲放膽宣講福音。」

雲弟兄於第三晚分享,他感謝Fitzgerald牧師說出的先知性話語,現在歐洲正經歷最大的復興。神也回應Fitzgerald牧師,要他和所有人看見歐洲列國好像枯骨,而黑暗籠罩整片大陸,教會空盪盪,牧師不愛神,但好消息是耶穌並沒有離開過。雲弟兄問道:「這些骸骨,這些國家,這些教會能復活嗎?」他又呼籲與會者,向這些墳墓、骸骨發預言,向死蔭的幽谷發預言。「你要向自己的心思意念說預言,對家庭、教會、國家宣講神的話,說:枯骨要活了,長出肉來,並且帶來改變。不僅對這片大陸說預言,而且向神的氣息說預言,從四方八面呼喊神的氣息,讓祂的氣息注入生命。」

「現在全世界疫情嚴重,戰爭爆發,又有饑荒,我鼓勵所有弟兄姊妹,不管面對什麼問題,每天早晨起來,像耶利米一樣,選擇用喜樂面對。因為信仰是每一天的決定,而我已經決定,要跟隨耶穌。」

劉以撒鼓勵與會者,「容讓神使用你的(福音)船,你的生命。雖然我不知道神會帶領你去哪一個地方,但祂對你有一個呼召,不是要賺大錢、買房子,我們唯一的呼召是在這塊土地上還福音的債。」

(新聞來源: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復興歐洲」匯聚事工力量 同心興起年青世代

「復興歐洲」(Revive Europe),始於歐洲三十多個學生和宣教機構的大學復興運動,於5月25日在波蘭舉行的歐洲領袖論壇(European Leadership Forum)上表示將成立事工機構,繼續聯合歐洲的學生和基督教事工,一同以禱告、敬拜和裝備,尋求神運行在歐洲的年青世代之中。

新成立的機構將由「復興歐洲」總監、國際學生福音團契(IFES)歐洲福音培訓統籌Sarah Breuel與新任主席Dave Patty携手帶領。他們將繼續以宣教和屬靈復興為重心,與其他福音運動和事工合作,推動合一。IFES秘書長Tim Adams表示:「在2019的復興聚會中,我們見證學生帶著熱情和委身回到自己的國家,深感震奮。其後,復興的異象和呼召持續的擴展,我們相信現在是適當的時候,讓團隊成立事工組織,我們會繼續為Breuel和她的團隊禱告。」

Breuel受訪時談及復興歐洲的異象和對將來的期待,她指以賽亞書43章是他們對歐洲的渴想。「我們這乾旱的大陸需要新鮮的泉水,我們不能單單制定讓福音重新遍傳歐洲的策略,我們需要聖靈新鮮的澆灌,扭轉我們歐洲大陸的光景。」Breuel分享到神在2016年12月的一個深夜喚醒她,向她的靈說話。「在往後的幾個月,我對神的話語和同在充滿極大渴慕,每天為著歐洲的年青世代禱告,求神在他們當中動工。」Breuel起初以為這只是她個人的經歷,但在之後遇到幾位歐洲的領袖,他們都有​相似的經歷和渴望。「神彷彿在召喚我們為著歐洲的學生同來尋求祂,我們一同站立,因為我們渴望神成就比任何事工都要大的事。」

「復興歐洲」將於今年12月28至明年1月2日在德國舉行學生特會,現時已收到超過1,500名學生報名。被問到如何讓特會持續發展成為復興運動,Breuel指挪亞建方舟的故事對他們團隊別具意義,而他們相信,神正帶領他們從五方面建造方舟:一、廣度:今年底舉行的特會預計將有3,000名來自90個國家的學生參與;二、深度:我們將深入培育新興領袖,包括奮興家、關鍵學生領袖和復興大使;三、本土化:我們在不少的地方已看見復興的種子,如柏林、赫爾辛基、貝爾法斯特等地,期望透過彼此連結激勵,讓火繼續燃燒;四、地土:於2023年在2,200間大學內走禱,還有IFES247禱告;五、歷史:透過數碼天路歷程,認識神過去復興歐洲的歷史,並求問祂將要做的事。

Breuel最後表示:「在我們努力建造方舟的同時,希望你們也禱告,求神向人吹氣,相信祂會降下恩雨。」

禱告:求主的靈大大澆灌和運行在歐洲,得著年輕世代。興起他們成為傳福音的使者,點燃復興的火苗,帶來屬靈大豐收。

(來源:Evangelical Focus,2022年5月25日,Amy Fong編譯報導。)

 

 

國度1分鐘(134) 春雨運動的復興

約珥書223節說,神要降下秋雨及春雨。一般認為,「秋雨運動」是指1902-1906年發生的五旬節運動,而春雨運動在1948年起源於加拿大北堡(North Battleford),隨後擴展至世界各地。

 

春雨運動起源與發展

復興之前

§  1940年初,五旬節教徒經歷了一段屬靈乾竭的時間,一些飢渴慕義的信徒渴求聖靈再次澆灌。直到William Braham牧師出現,他為病人禱告得醫治,行耶穌所行的奇事,並在世界許多地方帶領聚會。

§  1947年10月,北堡有幾位弟兄和沙崙聖經學院的學生開始同心禁食禱告和研讀神的話至翌年2月。

§  1947年秋,Braham牧師在溫哥華帶領了一連串聚會。很多人在聚會後開始尋求神,每天禁食禱告。

春雨降臨

§  1948年2月12日,復興突然降臨到聖經學院最大的課室,有學生在神的大能中倒下,有的屈膝讚美敬拜神。Ern Hawtin說出關於大復興的預言:「這是末後的日子,神要復還聖靈恩賜給祂的教會,你們若是遵從神的旨意,將會在按手禮中接受預言和得恩賜。」

§  一位姊妹隨即得到神的啟示,請5位學生出來,按手在他們身上,授予神的恩賜。按手的學生很快便能運用神給予的恩賜,使許多病人得著醫治,各人心存謙卑禁食和禱告。

復興的傳播

§  1948年7月7-18日舉行的五旬節盛宴營會,許多信徒從加拿大和美國前來參加。神蹟隨著聖經話語的教導在早晨、午後和傍晚發生。人們被聖靈充滿,發聲說方言。

§  營會後,復興的火經由不同的路線傳播出去。溫哥華的喜信會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復興中心,透過刊物、錄音帶、傳教士和不同地方的聖經學院,向全世界傳播這復興信息,忠實地教導和實踐復興的信息超過30年。

§  1980年,春雨運動認識到死人復活和最後審判的真理未復還之前,以色列必須先復還。喜信會發起祝福以色列的運動(賽40:1)。

 

春雨運動的復還旅程

一、神透過每一次的大復興逐步復還早期教會失落了的真理。

從馬丁.路德開始,神的手在一步步復還希伯來書6章2-3節的真理:因信稱義、水和聖靈的洗禮、按手禮和死人復活等。前三個真理是通過路德會,重洗派和五旬節派來復還。

二、春雨運動復還了按手禮,就是運用先知的語言,藉眾長老在按手禮給尋求者授予和印證 。

當中包括授予恩賜和職事,如保羅和眾長老按手在提摩太身上(提前4:14;提後1:6);智慧和尊榮,如摩西為接替他的約書亞按手(民27:18-23)。

三、在春雨運動中,神大力恢復讚美和敬拜的真理。

§  大衛帳幕的復還(摩9:11),就是恢復祂的寶座、同在、榮耀和豐富於新約教會。

§  讚美是末後世代的一個主要記號(詩102)。在末後的日子裡,有一個將要誕生的世代,不用經歷肉體上的死亡,而那個世代的記號是讚美。

§  以讚美為武器,當我們讚美主,祂就為我們爭戰且得勝。(代下20)

、主耶穌再來之前將會復還的真理:死人復活和永遠審判

§  在末後的復活之先,復活大能要復還給教會。主耶穌復活後,復活大能便賦與教會,教會在主耶穌升天後也曾行使這權柄叫死人復活。

§  在神永遠審判之前,教會也將復還審判的權柄,如亞拿尼亞和撒非拉欺哄聖靈,遭擊殺(徒5)。

資料來源: Latter Rain Teaching on Restoration(春雨運動復還的教導),趙仲權,1982

 

 

【國度觀點】 數算俄梅珥的等候

今年的耶穌受難節與逾越節前夕對齊,復活節與初熟節對齊,這舊約的節期正好預表了基督在地上最後一個,也是關鍵的服事,就是捨生成為贖罪祭,救我們逾越死亡,也成為復活初熟的果子,使信衪的人得著永恆的盼望。耶穌復活之後有40天之久向門徒顯現,教導神國的事情,再過10天後,門徒就在五旬節經歷聖靈的澆灌和差遣,開啟了使徒行傳的世代。

這50天被稱為「數算俄梅珥」的日子,是一個信徒領受信息,裝備自己,以致在五旬節得著聖靈能力,使生命轉化爲新皮袋,去承接新酒新油。使徒行傳1-2章記載了門徒生命轉化的歷程:從最初渴望復活後的耶穌復興以色列國的屬地眼光,轉換到看見天國,看見基督的救贖計劃與神國藍圖,以致爆發出屬天的能力,以福音打開人的心門,城市的城門,乃至國家的大門。

彌賽亞信徒領袖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在5月1日向華人分享的信息中提及,耶穌從耶路撒冷升天,將來也要再次從天上降臨,重回聖城,同時,福音從耶路撒冷而出,也將有一天,重回耶路撒冷。神在天上的國度與地上的彰顯是同時存在的,當我們仰望神去成就祂的應許的同時,不要忘記我們個人和群體去投入領受聖靈的更新轉化。接受聖靈的澆灌和能力,使我們能認出自己的位置,以致投入到將天上國度彰顯到地上的使徒性運動。

對於現今基督身體而言,數算俄梅珥的意義在於等候神國的能力臨到,以及使徒性團體被興起而帶來影響力及改變。50天的調整和等候,預備新皮袋去進入個人及群體的五旬節,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旅程,環境太多震動,資訊太多干擾,當初的門徒也問耶穌復興以色列的事、但耶穌說那日子有預定的時間,他們第一優先要務是領受上頭來的能力。我們是否有這樣的眼光,開始專注數算我們的俄梅珥,用信心來迎接等候個人及基督身體豐收的時刻?

復興是有跡可循的,不是複雜或是困難的,是一種專心與渴望的等候與尋求,並不是我們要呈現完美以及努力去做更多的事。我們都感受到復興浪潮已經離我們不遠,香港要進入更深的調整,放開理性的束縛,摘下自傲的冠冕,歡迎聖靈的澆灌與掌管,帶領我們進入一個不再熄滅,直至耶穌再來的復興日子。

 

 

靈風再次吹起 跨世代寫下復興篇章

「泰雅靈風吹起,聖靈造訪」運動今年進入50禧年。為了傳承復興的火,由基研智庫與跨教派教會聯合舉辦的「靈風young起來」聖靈復興青年特會,3月26日從桃園三民教會正式開跑,其中5場特會將在桃園和宜蘭陸續展開,最後在7月7日,特會將重回當年的新竹尖石田埔教會,舉行24小時不間斷的讚美敬拜,迎接聖靈再次造訪。

基督教研究智庫創辦人林鴻信老師

基督教研究智庫創辦人林鴻信老師分享,他們期待把歷史中的資源和養分,轉變為年青人能夠理解的信息,也期待現今的年青人,甚至是跨族群的,都能夠被聖靈的力量再次帶動,再次經歷教會的復興。台灣神學院助理教授梁越美分享,作為中間傳承的一代,去認識曾經發生在我們自己族群身上的故事是非常重要的。

 

台灣神學院助理教授梁越美

 

 

特會由各教會青年負責的舞蹈、戲劇與敬拜串聯,並由青年講員輪番上場,透過回顧歷史和分享生命見證,挑旺年青人的心,讓復興能夠跨族群跨世代的傳承下去。這次泰雅爾青年特會的重要推手,前桃園慈光教會李保盛牧師,也與女兒李晴牧師及年青一代一同站立,彰顯兩代攜手合一的恩膏。泰雅靈風復興運動進入50禧年之際,不只是慶祝過去的榮耀,更是要迎接全新的開始,當父親轉向兒女、兒女轉向父親,跨世代的連結合一必能迎來屬靈復興。

(新聞來源:GOODTV 新聞中心)

 

 

德州學生渴望得著真理的生命 「他們張開雙臂奔向十字架」

當世界試圖讓人相信,現今大批年青人正離開教會和遠離耶穌,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年青人正奔向十字架和聖經,他們厭倦了世界所給予的答案,渴望得著在耶穌裡的生命和真理。

3月2日晚上,一大群高中生和初中生聚集在科珀斯克里斯蒂市(Corpus Christi)的西奧索高中(West Oso High School)的旗桿下,他們有的在禱告,有的決志把生命交給耶穌,有的領受了聖靈的洗。新生命教會主任牧師Mike Fehlauer表示,那天早上,我們在早上的旗桿聚會上告訴學生,如果他們需要禱告,他們可以來,有人會與他們一起祈禱;如果他們需要耶穌,有人會幫助和帶領他們。「結果那天晚上成群結隊的運動員跑到旗桿下,他們都不想錯過耶穌,聖靈很大的爆發,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

幾個星期前,德州農工大學科珀斯克里斯蒂分校的大學生同樣經歷神很大的作為。Fehlauer說,在一個寒冷的夜晚,100名學生聚集在大學廣場上,那是一個由學生帶領的聚會,他們只有一把結他,就在廣場上敬拜、分享聖經和見證,許多人被聖靈充滿,說起方言。當晚有7個學生第一次決志接受耶穌為救主。隔天晚上,他們再次聚集,這次有200人,他們分享信主後生命改變和瞬間得醫治的見證。「那天晚上,我們最終為了18個學生施洗,就在一個噴泉裡!」

新冠疫情或許加速了仇敵摧毀我們的年青人的計謀,但Fehlauer認為它只會加速神對付仇敵的計劃。「我不認為大家完全意識到我們的孩子現正經歷各方面的攻擊,一個想要摧毀他們的邪靈正在釋放,在他們身上帶來傷痛、抑鬱、焦慮和恐懼,這一切你我都看見。然而,這裡的校長、老師和其他人都做得很好。我們的孩子餓了,他們正在尋找一個滿有真理的生命,我們看到他們張開雙臂奔向十字架。他們受傷了,他們正在尋找得救贖的生命,而他們正在與主一起找尋。」

教會的同工和弟兄姊妹定期到訪當地的高中,他們看到學生對主的熱枕正在加增。Fehlauer說,他們最近分別在十多個學校開設了讀經會。「對於年輕的世代來說,這是一個加速的時刻,我們看見年青人為主火熱,學生們自發地與其他學生分享,他們在所到之處設立講壇,實在是太美好了!」

禱告:願聖靈大大澆灌每個飢渴和貧乏的年青人,翻轉他們的生命,除去憂傷和黑暗,使他們的心充滿真理、信心、愛與盼望。

(來源:Charisma News,2022年3月3日,Amy Fong編譯報導。)

 

 

推動合一禱告:歐陽梁雪明牧師 -【巾幗戰士】專欄

歐陽梁雪明牧師(Gloria),致力在城中推動合一禱告以及社區轉化運動,從病房宣教,到開設書房,建立教會,神讓Gloria透過禱告,見證神在社區中的救贖與翻轉的大能。Gloria生命中最大的熱情是推動教會復興,釋放神的能力去轉化香港。

Gloria自小在爸爸的店鋪中看到許多人有生命問題,感到軟弱和絕望,沒有出路,這令她打算到18歲就了結自己的生命。後來Gloria認識了一位同學的媽媽,她是教會的師母,帶領Gloria正式決志,並叫她到他們教會接受牧養,卻遭到爸爸反對。「爸爸警告我,若去別的教會就會經濟封鎖我!我第一次經歷被親人逼迫!然而主跟我說:『我會大大使用你的經歷。很多人沒有生存的意義,你傳福音給他們吧!我會與你同在,給他們出路和盼望。』」神告訴她,醫院裡有很多臨終的病人可能一生都未聽過福音。Gloria於是在1981年加入護士行列,期間帶領很多臨終的病人,以及同事信主。

後因父母移民,Gloria需要協助他們為在港的物業收租,她每次去屯門收租,租客都以粗口問候,半年以來未能收取分文。Gloria邀請弟兄姊妹為她禱告。「4天後,租客竟然收拾包袱走了,但我要拿回租約,找他簽字,過程中他粗口不斷。我第一次宣告:『奉耶穌基督的名粉碎他黑暗的勢力!』他最後簽字了,我領略了祈禱的權柄與大能。」後來Gloria再招聚弟兄姊妹為店鋪禱告。「那次祈禱翻轉了我,有3名弟兄姊妹見到異象,看到爸爸的店鋪變成基督教書房,許多邊緣青年被喚醒,得醫治和釋放。」但她的計劃遭爸爸反對,「他覺得危險,因那商場已變成色情卡拉OK場所。」

因她即將前往阿根廷,就先把計劃放在禱告裡。Gloria夫婦在阿根廷親眼見證神轉化與復興城市的奇妙作為,深受震撼。「我很希奇,聖靈裡的合一帶來城市的復興,這種子種在我心上。」回港後,Gloria的爸爸奇妙地應允讓她開設書房。1995年聖誕節,書房正式開業。每周日,他們在書房敬拜禱告,後來警察晚上到商場突擊掃蕩,一家家卡拉OK開始倒閉。Gloria帶領弟兄姊妹進行「耶利哥行動」,為期七周,逢周日早上8時,圍繞商場一周禱告禁食,第七周經歷了奇事,商場所有卡拉OK倒閉,只剩下最大的一家。

隨著在書房信主的邊緣青年越來越多,Gloria不知應怎樣處理。「他們沒有上學,亦無家可歸,天天來書房,但我要做生意,又要上班,我問主怎麼辦,要帶他們去哪家教會。主說:『你要愛他們到底,牧養他們,給他們一個家。』我與先生祈禱,知道是時候要辭職,但我掙扎了兩個月。」Gloria與丈夫搬到屯門居住,成立教會,但書房地方不敷應用,他們屬意商場內最大的卡拉OK的鋪位。Gloria求問主,主就帶領她認識了屯門教會的一位姊妹,正正就是那個卡拉OK鋪位的業主。「她很愛主,希望鋪位能為福音工作所用,她說我的出現是她祈禱多年的答案,但坦承當時要收回鋪位並不容易。」她們一起禱告,同時Gloria每周與屯門牧者合一祈禱,結果當年香港發生了卡拉OK大火,政府勒令卡拉OK在每個房間安裝消防花灑,卡拉OK老闆認為投資鉅大,決定結束營業,促使教會的成立。

合一禱告改變了屯門的屬靈氣氛,更帶來整體罪案率下降,一向是全港罪案溫床的屯門更獲獎,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安全社區。「當我得知屯門獲獎很驚訝,以前屯門很危險,現在被神徹底地翻轉了!」Gloria更連結元朗及天水圍的牧者,成立「愛西北牧者網絡」,定期合一禱告。她企盼見到神的榮耀在這城市大大彰顯,中港福音的火燃燒至列國,最終回歸以色列。


在世界舞台上,有不少女性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聖經也記載了女士師底波拉率領希伯來人成功反擊迦南王耶賓的軍隊,她有勇有謀,又有公義慈愛。在現今華人教會裡,也有很多出色的女性屬靈領袖,本專欄由國度復興報編輯部撰寫,透過她們的生命故事,述說巾幗戰士的特質,激發女性回應時代的任命。

 

 

耶穌生平劇集首度於電視播放 為法國復興預備土壤

講述耶穌生平的劇集The Chosen將首次在國際電視頻道播放,此劇的法語版本在12月下旬開始於法國最受歡迎的電視頻道Canal+播出。當地教會起來配合跟進,為復興預備土壤。

The Chosen是第一部關於耶穌生平的多季度劇集,也是目前娛樂史上最龐大的眾籌電視節目,共籌得4千萬元製作費。劇集自2017年12月首播,現時兩季共16集節目已翻譯成50種語言,透過應用程式讓觀眾免費收看,點擊率已超過3億2千1百萬人次。

12月14日,劇中演員與500名觀眾於巴黎一間電影院出席國際首映活動。一名觀眾受訪時表示:「我喜歡門徒與耶穌之間的親密關係。」另一名觀眾說:「這與其他講述耶穌的電影不一樣,太棒了!」首次在大型電視網絡播放,劇集製作人之一Katherine Warnock表示:「能夠得到法國電視台Canal +接納,實在是我們的榮幸。」

劇中飾演耶穌的Jonathan Roumie接受訪問時表示,此劇帶領人得著新生命。「有不少我不認識的人告訴我,他們本來打算結束自己的生命,在看過劇集後,他們發現自己的生命是有價值的,決定要認識耶穌。」Roumie還透露在拍攝過程曾經歷屬靈爭戰。當時在拍攝第六集,場景是耶穌治好西庇太家中的癱子,150名臨時演員穿著整齊,專心地看著他。那是他第一次拍攝直接根據聖經話語來講道。「我心中突然閃過一絲恐慌,心想:『我在做什麼?我不應該這樣做,這是褻瀆神的。』」Roumie覺得自己不配說出耶穌所說的話,導演Dallas Jenkins跟他說:「我們當中沒有人配得這樣做,但我們講這故事是為了讓人們知道耶穌是誰,以及祂為什麼來。」Roumie因此更確定演出的使命。

法國福音派領袖Éric Célérier為劇集播放禱告,求神打開國民的心思,盼望人能透過劇中的角色與耶穌連結。Célérier已動員數百位牧師和天主教領袖,在劇集播放期間安排跟進事工及門訓課程。另有3,500名基督徒義工將在家中或其他地點開小組分享討論。「我們在預備土壤,希望劇集能預備人心,有更多的人與耶穌連結。」這也是Roumie的禱告,他相信「神正為大復興翻鬆土壤和撒種,能夠參與其中是我的榮幸。」負責發行的Angel Studios計劃為劇集配音,配上世上最多人使用的25種語言,期望能觸及10億人。

禱告:求神大大使用這劇,吸引人認識耶穌,賜下福音大收割。

(來源:CBN NewsChristianity Today,2021年12月20日,Joshua Chung和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國度1分鐘】(125) 復興轉化的旅程

主正在尋找重修城垣,站在破口防堵的人在這關鍵時期委身,使這土地得以經歷耶穌救贖的信實,透過眾信徒在基督裡連絡整齊,讓個人、家庭和國家的復興與轉化策略性地在地上全面實行。

第一階段 傳遞復興與轉化的異象

• 傳遞方式:

1. 神差遣人來釋放先知性話語;

2. 神吹響號角,喚醒沉睡的教會;

4. 釋放城市或社區轉化的異象,並在渴慕的人中建立信心;

5. 揭示神對百姓的命定,幫助他們抓住從神而來的計劃。

•   重點是要辨認出足夠的屬靈領袖可以往前推進。

•   當人們不再只是感到興奮,而是願意付上一切代價成就復興,就預備好要進入下一個階段。

 

第二階段  興起聖潔的祭司

•   神要興起祭司式的服事,為了這地站在神的面前。(結22:30)

•   祭司是來服事神的心,以及預備自己的心成為禱告祭壇,以承接禱告的火。

主要目標:

1. 在教會和社區中建立禱告祭壇。越多禱告祭壇在地上建立,就有越多的地點可以穿透黑暗,打開屬靈領域,讓光進入這地。

2. 追求有效的爭戰代禱以及屬靈爭戰。當耶穌差遣我們出去爭戰,祂同時也賜給我們屬靈的裝備,就是聖靈的權柄和能力。

 

第三階段 創造一個管理團隊

•   管理團隊是一群屬靈領袖的組合,可以在這個領土內執行其屬靈權柄。

•   管理團隊採取開放性質,但其中總有核心的領導,他們的功能就好像是城市和社區的長老,來監督地上的工程進度。

管理團隊原則:

1. 管理團隊的工作不是去使喚別人,而是看到神的手所作的事,就開放空間讓合適的人來做。

2.管理團隊認出神親自興起的領袖和鼓勵神親自興起的領袖,把他們放在對的位置上。

 

第四階段 開發中央的屬靈泉源

•   屬靈泉源或屬靈的井,能夠使當地的禱告更加劇烈,教會有根有基的被建立,人們越來越順服基督的主權。

•   主動尋找屬靈的井,然後深深挖掘開發,好讓掘出來的水可以澆灌其他地方,讓那地的突破帶來整個地區或國家的突破。

•   發掘屬靈的井的方法:興起「247的禱告祭壇」、城市性的禁食禱告運動、眾教會接力進行的敬拜或禱告行動等。

 

第五階段 興起守城門者和守望者

•   守望者和守城門者都是祭司職份的一部份。

•   當神的同在臨到守望者身上,他就能站在神的地位,帶著權柄對這地說話,趕走這地的黑暗勢力,建立神國的根基。

•   耶穌說:牧羊人就是守城門的。首先找出屬靈領袖,形成管理團隊,然後與這地的其他屬靈領袖建立關係,以致大家可以同步前行。

 

第六階段 建立能力的訓練

•   透過訓練課程,以及賦予正確的動機,建立團隊成員的能力。

•   可以是階段性或季節性的,按著團隊的目標來安排訓練時間,不停止加給他們動力,並維持其熱情的最佳狀態。

•   最有力的其中一項工具是媒體,例如影片、社交媒體、音樂,雜誌和報紙等。

 

第七階段 加強夥伴關係,整合資源

•   團隊應整合地上的資源,並將它們應用在神國度的轉化。

•   需要屬靈的敏銳並跟上聖靈突破的時刻,使所有的人和資源都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   小心仇敵在這個季節發動的大量攻擊,當我們突破這個階段,整個城市或國家就會突然進入一個新的層次和復興。

•   這個階段將有很多新的道路和方法出現,因此需要很強的領導權,培養許多新的領袖,好應付許多倍增的新工作。

•   管家團隊要退到幕後,回到藍圖上,計劃擴張,好贏得戰爭,佔領這塊土地。

 

第八階段 要擴張,再擴張

•   預備把從前做過的再做一遍。當你如此做時,它將又是一個全新的層次。

•   假如你不預備進入下一個新的階段,你會經歷非常興奮的高點,然後就往下走,所以在每一個循環裡,必須要有目的地重覆去做。

參考資料:《烈焰禱告‧轉化國家》,慕約翰著,全國禱告網絡

 

 

科羅拉多州青年特會 興起年青世代轉化世界

The Standard青年特會在7月29至31日於科羅拉多州丹佛市舉行,學生在位於丹佛的州議會大樓前受浸,開創該州的先河。

為期三天的青年特會由致力服侍學生的組織The Standard,聯同青年使命團(YWAM)、丹佛和科羅拉多泉不同的教會一起籌辦。當中有60小時不間斷的敬拜禱告,還有青年領袖牧者Lou Engle、Gary Black和Chad Dedmon分享,裝備學生參與外展事工。不少與會青年重新獻上自己給主,更有許多人第一次將自己的生命獻給耶穌。The Standard負責人Shannon Clark指出,抑鬱、不饒恕、癮癖、虐待、色情、比較、焦慮、性別中立等並不是年青一代的標準,耶穌才是。The Standard 的名字和使命源自以賽亞書59章19節:「因為仇敵好像急流的河水沖來,是耶和華之氣所驅逐的。」看到全國各地的自殺和大規模槍擊事件,Clark的心破碎,她跟神說,她會從科羅拉多開始,並在祂帶領所到的地方,舉起神的旗幟和標準。Clark相信主透過異夢跟她說過:「The Standard是為了整個美國。」

在兩天的外展行動中,被學生服事的市民跟隨他們到州議會大樓,牧師和事工領袖在州長辦公室窗外放置了一個寫著「標準是耶穌」(The Standard is Jesus)的金屬牌。他們敬拜和宣告標準是耶穌,有市民被音樂和舞蹈所吸引。當中有一個婦女來到,接受領袖服事後,決定拋棄她吸毒和酗酒的生活,並受洗歸主。一連兩日的下午,青年和成年人下到水中受浸的同時,丹佛的天空下著傾盆大雨,受浸者完全浸透,在歡呼聲中重獲新生。

Clark 在特會中告訴學生,他們蒙召要像聖經中的約西亞王一樣,使國家遠離偶像。約西亞8歲受膏為王,18歲時意識到需要拆毀國民心中高於獨一真神的偶像。「你們蒙召要在世界糾正錯誤,成為你們學校和所在領域的光,拆毀自殺的靈和一切高舉自己在神以上的事。約西亞的一代蒙召在這季節尋求神的話語,並要在他們所在的領域宣告出來。神國的公義就是失喪的人得救,絕望的重返家中,破碎的得復原。」

Gary Black牧師遭遇婚姻破裂,兒子在2013年自殺,但他在悲痛中捉緊神的盼望,他告訴學生他們也有盼望,神要藉著疫情成就新事。「末後的莊稼已經熟了,你們就是復興,你們就是要在世上披戴耶穌基督,彰顯神的作為。」Lou Engle鼓勵學生向自己的生命宣告真理,醫治長期的抑鬱和焦慮。Lou Engle以詩篇139篇邀請學生與神同走天路,激勵他們對自己說從神而來祝福的話,並持續30天按手在自己的頭和心上,向自己發預言。Lou Engle以父親和祖父的的身分為每位學生按手祝福,祈求聖靈的洗和父親的心臨到他們。「我相信我們會看到大覺醒,如果這一代的人能夠看見,在同性戀和色情的掙扎中,神正在尋找他們,赦免和釋放他們的罪與羞恥,世界將會轉化。主的眼是烈火,祂正熱切地追尋你。」

禱告:願主興起年青世代,倚靠神的靈和話語爭戰,脫離一切的捆綁和轄制,作世上的光,引領失喪的得救贖,絕望的回到家裡,破碎的得復原。

(來源:Assist News ,2021年8月3日,Sharon Chow編譯報導。)

 

「挪亞的日子」特會 新婦妝飾整齊 迎接君王再來

香港孵化箱事工於3月31日至4月3日線上舉行「挪亞的日子」特會,邀請了美國國際禱告殿(IHOP KC)執行長林但以理牧師(Daniel Lim)分享信息,鼓勵香港的弟兄姊妹昂首挺胸並剛強壯膽,如新娘一樣妝飾整齊,準備基督的再來。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太24:37) 林明白香港人,特別是基督徒現今的艱難,勸勉與會者不要只著眼於環境,如不公義的事件、教會光景和疫情等等,因為「挪亞的日子」一方面標記著不同苦難的強度及屬靈爭戰的迫切性,但另一方面神釋放恩典的量度都會增加,包括神救贖計劃的藍圖和教會的信心。因此,我們的眼光要從地上,轉到迎接新郎再來的日子(啟22:17),如臨產婦人迎接新生兒一樣。與此同時,教會不論處於得恩惠時,受限制時,還是遭受敵對時,都要堅守禱告和尋求突破,以免落入不冷不熱的安逸或沮喪中。

林引述羅馬書8章,指出末後日子的四個嘆息:得著兒子身分、受造之物切望神完全的榮耀、身體得贖及聖靈的歎息,為要迎接新郎的來臨。信徒必須更多認識耶穌基督的啟示,以及耶穌的3個身分——熱情守約的新郎、公義審判官和再來的君王,以免落入巴比倫的迷惑中,被虛假的平安和被建基於錯誤價值觀的昌盛所蒙騙,否則巴比倫的權勢會在教會及世界中蔓延。

林又認為,「挪亞的日子」,信徒會面對三個層面的危機,包括了個人、教會及世界,當中個人內在危機是最關鍵的預備。信徒會面對恐懼(Fear),冒犯(Offense),情慾(Lust)和蒙騙(Deception)4個挑戰。林特別提到,要珍惜每次被冒犯的機會學習,在失去面子,被拒絕和出賣的時候,靠著聖靈得勝。因為我們面對目前的苦難,是與基督一同受苦,相比將來的榮耀顯得微小,克服眼前的苦難,才能進入十字架的榮耀。靠著寬恕得著靈裡的自由,才不會受制於他人或外在環境,掌握屬天的思維,透過多方禱告和神的律法,心思意念得以更新,方能為自己,為教會以至世界守望禱告。

林激勵與會者在「挪亞的日子」中,要守望教會和接受神的管教,透過以弗所書6章10-18節,他鼓勵信徒為7個方向守望,包括自己、家庭及鄰舍、地上君王及在上位者、教會、前線宣教士及耶路撒冷。他又特別提到教會要明白神救贖計劃與以色列得救息息相關,要切切為耶路撒冷求平安,帶來以色列和外邦人的合一。

馬健明牧師在最後一場特會中分享信息「信仰的危機」,他引用邱吉爾格言,呼籲與會者「不要讓一個好好的危機淪為浪費」,應向使徒學習。馬認為,過去香港人所謂的正常季節已經過去,一去不返,從回歸以來,香港人對身分的認同依然模糊。正值逾越節,信徒要如以色列人一樣,走出埃及,離開為奴之地,尋回自己的身分,否則會失去神所預備的產業和命定。

另外,面對教會遭受逼迫,馬引述「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徒5:29)他指出,教會不是要與政府對抗,如有任何勢力要教會降低神的標準,無論是極權政府或民主政府,都會選擇順從神的真理。在末後的日子,教會要領受屬天的能力和權柄,與黑暗權勢爭戰。教會亦不應如使徒在耶穌升天後,站著望天,而是積極盼望聖靈降臨,準備進入復興,迎接末後大收割。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趙錦漢報導)

 

 

雙北逾百教會RPG大會師 點燃台灣復興禱告烈火

從2019年起,復興禱告小組(Revival Prayer Group)運動在台灣教會界蔚為風潮,要在這天災頻傳、人心失喪的末後世代,點燃禱告的火,遍地築起禱告祭壇,轉化城市、國家並祝福列國。

RPG核心精神

鑒於台灣多個城市陸續組成「城市復興禱告聯盟」,惟獨台灣首善之區的雙北(台北、新北)還沒有動起來。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與台北真理堂楊寧亞主任牧師3月18日招聚北部地區153間跨宗派教會及機構、350位牧者同工,齊聚台北真理堂舉辦「雙北牧者RPG大會師」。他們宣告,未來要有至少10萬個RPG在台灣的教會、家庭及職場被建立。

北部地區共153間教會機構參與

日前跌倒負傷,仍在休養期間的楊寧亞牧師在這場聚會中首度公開露面。即便仍需靠輪椅代步,楊仍如期出席聚會。他分享,當教會和信徒習慣在牆內以主禱文禱告的時候,我們必須更多與神的心對齊,重新學習禱告。不單只是受限教會內所關注的人與事,而是放眼神的國。

即便行動不便 楊寧亞牧師依然心繫RPG

「過去台灣向非洲、新加坡、韓國及歐美國家的教會學習如何禱告,現在的RPG就是台灣教會自行發起的禱告運動!」楊分享,他在2019年的時候,曾有一段時間面臨「禱告小組推不動」的瓶頸。當他禱告後,毅然決定暫緩原本要按立200個教會小組長的行動計劃,因為瓶頸就在於組長和組員之間的關係「卡關」。楊決定讓8位非小組長的弟兄姊妹組成新的禱告小組,重新學習禱告。當時他們藉著靈修、彼此關心代禱、以及關心周遭的職場福音朋友。當年的復活節,他們邀請了39位朋友到教會參與聚會,到了年底,其中有28人受洗,這就是「關係導向的禱告小組」,也就是現在RPG的核心精神。

RPG從「我」開始

最近幾個月密集南來北往到各城市推動RPG運動的周神助牧師鼓勵大家:「RPG從『我』開始。」他現在除了跟教會界的漢(國語、台語、客家)及原住民牧者RPG之外,也跟家人(師母、兒孫)及打網球的球友RPG。周說,台灣教會和信徒之間需要更多的「同心合意、恆切禱告」,而且不單是教會內,更要在各個職場及家庭遍地築起RPG的禱告祭壇。

同為推動RPG運動的核心成員台灣全福會總會長曾國生分享,2020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台灣及全球都陷入困局,不單是經濟層面、更是心靈的層面。當全球的國家都封閉國境,甚至停止實體聚會時,神帶領楊道諾牧師來到台灣傳遞「兩、三個人奉主的名聚會」的RPG禱告,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

RPG是關係的連結

劉群茂牧師分享

士林靈糧堂主任牧師劉群茂說,有人問他,教會有那麼多禱告小組了,還缺一個RPG嗎?他跟大家說,RPG可以5分鐘,也可以60分鐘,禱告的內容包括:「感謝讚美加上禱讀聖經神的話」、「為著日用飲食(需要)禱告」,更重要的是為著「神國降臨(福音、轉化)代禱」。舉例來說,RPG的成員就可以為著「不方便」在教會公開提出代禱事項的個人隱私彼此代禱,若是當事人同意,就可以由小組長及區長等進一步關懷,這樣彼此之間的關係會更緊密。

周學仁牧師分享

大會還邀請了在新北萬里、瑞芳以及台南都有拓植分堂的基隆靈糧堂周學仁牧師分享教會推動RPG的得著。周說,現在他有90個RPG,最近他們就迫切為台灣大缺水禱告。今天他從基隆來台北參加這場聚會時,基隆還正下著滂沱大雨,但「在台灣的每個人都是生命共同體」,中南部缺水,台灣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因為不分東西南北都是神的國度及百姓,每個受苦的人,神都眷顧。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2021客家禱告祭壇 原客漢禱告合一同行

「客家興起,不用害怕,因主永遠與你同在」。3月7日下午,來自94個跨宗派教會及機構的400位傳道人及信徒,齊聚在中壢靈糧堂舉行2021「客家禱告祭壇」,眾人用客家語齊唱《客家興起》,宣告「只要客家族群還有人沒有聽聞過福音,宣教傳福音的行動就不會停歇」,客家教會要跟國、閩、原住民的眾教會更多連結,為主興起發光,傳揚主名到四海。

今年客家禱告祭壇的主題為「愛火重燃、靈火焚燒」。客家福音協會總幹事白美月牧師表示,莫忘主耶穌託付教會和祂的百姓「傳福音給萬民聽」以及「凡事倚靠聖靈帶領」的宣告。因著客家福音協會推動「客家教會十年倍加運動」,台灣的客家族群信主比例從2015年的0.3%,倍增到現今的0.6%。

客家家人為原民家人祝禱

白美月本身是布農族原住民,因著嫁給客籍溫宏敦牧師而致力推動客家福音運動。她説,只要客家庄還有人未聽聞福音,客家宣教協會就會繼續踏著宣教、為主贏得客家靈魂及實踐普世宣教使命前進。

《客家興起》創作者、客家福音協會董事劉志忠律師表示,客家興起不單是講客家語的族群,我們在這世界上都是客旅,在主裡都是一家人,所以客家興起,其實就是提醒每個教會和基督徒,我們都是連於一個基督身體的教會,要合一同行。

「原客要同行,原客會復興。」客家福音協會余慶榮牧師說,去年客家禱告祭壇在竹東的聚集,首度有原住民牧者參與,100多位原客牧者不單在兩天一夜的聚集中有很好的交流,現在原住民、客家及漢人的傳道人也已經成立了22個復興禱告小組(RPG),有60多人參與。這群組的人很多彼此並不認識,但是能夠像家人一樣在RPG小組中兩三個人同心合意禱告。

原客漢一同禱告

余慶榮說,客家興起是為了跟眾教會一同站立,客家教會雖然微小,但可以祝福台灣的長子、原住民的教會和牧者。他哽咽說起一段客委會拍攝的廣告,客家人為著過去對原住民的欺壓及剝削表示歉意,所以客家的教會先與原住民的教會彼此和解,同行走在一起,這是很有宣示意義的。而原客的同行,就可以帶出華語及台語族群的教會與信徒的合一同行。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路主席周神助牧師、客家福音神學院溫永生牧師以及新竹峨嵋教會范秉添牧師代表客家家人為原住民禱告,求神把合一的靈不單放在原住民及客家族群,也放在原漢客的族群當中。余慶榮說,客家禱告祭壇舉辦的3月7日這一天,代表原客漢三合一,對齊神的完美(3代表原客漢、7代表神)。泰雅族的賴安淋牧師及李保盛牧師也代表原住民接納客家牧者,李保盛牧師說,原客漢在主裡就是一家人。

一同禱告

周神助引用使徒行傳一章14節祝福與會者,基督徒不單只是一起禱告,更要同心合意恆切禱告。周神助分享,他的外祖父鍾亞妹是客家福音的先驅,一百多年前就在客家庄撒下福音的種子,他還記得在2002年,加拿大的戴冕恩牧師推動回家運動,開啟原客漢同行,他印象深刻的是當時聚會結束時,一位客家老姊妹抓住戴冕恩牧師的手,哽咽地說,我們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周神助指出,原客漢同心合意恆切禱告的推動是沒完沒了的旅程,耶穌在世三年半的時間,門徒互爭誰為大,連坐在耶穌的左邊還是右邊都要爭個沒完。但到了使徒行傳的年代,門徒卻能放下爭競,兩三個人就能聚在一起恆切禱告,關鍵就是門徒看見耶穌願意捨命為世人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且門徒願意與基督同釘十字架,這就是聖靈的工作。而復興禱告小組(RPG)就是原客漢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一同禱告的操練。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國度1分鐘 (115) 香港開埠初期差會開拓的領域

+按圖放大

香港教會歷史始於鴉片戰爭之後,1842年首位宣教士來港,到1866年聖公會聖士提反堂的建立,這段時間是宣教士在香港尋找發展道路的階段,逐漸形成一條發展香港事工的路線。

認識這段時期的香港教會歷史,能增進我們對香港教會的了解,傳教士在一個半世紀前經歷的這個摸索階段,當中的經驗對後世是很有意義和參考價值的。

支援中國宣教的基地

香港特殊的政治環境為進入中國的宣教士提供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支援中心。一旦內地情況出現危險,宣教士被迫離開,還能在香港得到照應。

差會在香港辦訓練學院以期訓練服務全國的華人宣教師和辦印務等。例如倫敦會的英華書院、聖公會的聖保羅書院。

在1840年代尾,倫敦會向內地宣教直到1856年亞羅船事件,倫敦會宣教士回港避難,因而重新繼續在港宣教事工。

 

海外與國內華人的中介站

早期宣教士從南洋各站帶同華人助理來港開展工作,倫敦會的何福堂、浸信會的郭向和聖公會的羅心源均有海外生活經歷。

浸信會透過鄉里和語言群體的網絡,建立潮州——香港——南洋的網絡。

倫敦會透過香港作為華工出洋港口之便,差派青年基督徒往澳洲和美洲的華人社群宣教。

幾個差會都將香港站視為廣東/華南事工的一個組成部分。

 

放眼鄉村 建立方言聚會

宣教士入鄉村開展宣教工作的原因:鄉村民風純樸,語言統一,亦容易招聚民眾聽福音信息。

美國浸信會差會在港潮語事工:浸信會差會在曼谷已開展潮語事工,宣教士有一定的潮語基礎,宣教士鄰為仁認為當時香港在市區、鄉村和船家很多潮洲人群體,令浸信會差會開展在港潮語事工。

1846年,巴色會與巴勉會派遣4位牧師到達香港宣教,邊學習不同方言,邊到各鄉村佈道,隨後成為崇真會和禮賢會的開山祖,分別專向廣府人和客家人傳道。

 

城市佈道使教會扎根

倫敦會是首個在香港城市建立華人教會的差會。其骨幹成員多是受過差會教育後成為商人和知識份子的人。倫敦會在城市凝聚了一個商業、專業階層的信徒群體,以致教會能在香港城市扎根。

1844年,倫敦會建立下市場堂,除了有教會講道,亦以俗稱「講街書」方式在街上招聚民眾講福音故事。在1860年代,倫敦會已在城市建立三間座堂,受浸人數共119人。在教會發展方面,已在1849年有華人長老,甚至華人教會可以自資差遣宣教師到內地宣教,後來發展為道濟會,也成為中華基督教會的前身。

 

教育英才 傳揚福音

對於差會來說,辦學不僅建立與華人社會的接觸點以向學生傳教,還希望透過教育向中國引入西方知識,訓練華人宣教師,為長遠的中國宣教事工作基礎。

1842年,馬禮遜教育協會將學校從澳門遷往香港,純以推動教育事業,傳授西方知識,以「啟蒙」中國人為目標。

1843年,倫敦會把位於馬六甲的英華書院遷到香港,承傳「傳揚基督教」及「溝通中西文化」的辦學旨意,開辦中小學課程,並提供專上教育,華人學費完全由倫敦會支付。

1849年,聖公會創立聖保羅書院,該校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份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

 

醫療服務 接觸鄉民

倫敦會宣教士合信醫生在灣仔建立醫院,藉醫療服務向華人發放福音訊息。

醫院早上提供廣府話聚會,晚上則有潮語聚會。合信醫生主張「以醫院作為向病人傳揚福音的輔助」,赫什伯格醫生亦在下市場堂應診。

資料來源:《香港華人教會之開基》,劉紹麟,中國神學研究院;《香港教會掌故》,李志剛,三聯書店

 

 

烈火祭壇禱告會 禱告尋求突破與復興

農曆春節假期過後,新店行道會於2月18日舉行「烈火祭壇禱告會」,主任牧師張光偉帶領與會的上千位弟兄姊妹,俯伏在神面前敬拜讚美;數算神的恩典,將心思意念轉向神,預備進入2月21日開始到4月1日的「40天禁食禱告」。

聚會在敬拜讚美神的氛圍中開始,由張茂松牧師、張光偉牧師輪流為個人渴慕聖靈、教會復興、台海兩岸局勢和地震等方面禱告,接著為弟兄姊妹身體病痛、生意等個人需要按手禱告,呼求聖靈動工,做奇妙的工作。

「主祢大能同在降臨,改變我們,在祢榮光環繞中完全降服,向我們敞開天門,願祢再次降臨!」張光偉帶領與會弟兄姊妹,在聖靈同在中用詩歌敬拜禱告。張光偉說,在敬拜讚美中聖靈提醒他,使徒行傳中馬可樓上的眾聖徒敬拜神,沒有動人的鼓,沒有炫耀的燈光,而是單單渴慕神同在,不懼怕被捉,被逼迫,而是大聲的禱告,被聖靈充滿的恩典大過一切。我們敬拜神同樣不是靠樂器、燈光及LED螢幕,而是預備好渴慕神同在的心。

跟隨韓國汝矣島純福音教會趙鏞基牧師對聖靈的渴慕,新店行道會興起烈火禱告運動,張光偉在會中特別提到於15日舉行安息禮拜的趙師母金聖惠。他思想過去幾年有好幾位神國度將領被接回天家,我們要承接這些屬靈長輩的棒子,向神禱告,「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求神把加倍恩膏澆灌在我們身上,如同歷代眾聖徒一樣,帶來台灣的復興。

最後,張光偉鼓勵與會的弟兄姊妹,參與2月21日開始的40天禁食禱告,戒掉不健康的癮。過去有一位父親很興奮跟他分享,兒子在教會40天禁食禱告期間完全不碰手遊,他以這位學生為榮。若為尋求禱告有突破、經濟有突破、講道有突破,甚至為全台灣教會復興的緣故,付上代價是神所悅納的。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