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秩序更替中 更深認識神主權

第五屆環球華人釋經培靈會於31-5日透過現場聚會及網上直播形式舉行。在午堂的聚會中,來自美國的謝挺博士以「顛簸人生論約伯」為題分享信息。在全球經歷超過一年的疫情肆虐,許多人失去工作家庭,人生被翻轉,謝指出義人受苦與世界秩序和反秩序大有關係,她從秩序角度,帶領信徒重新思考有關人生苦難的議題。

秩序的崩潰

聖經形容約伯是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的人。我們從約伯記1章3節看到秩序的人生:神給約伯一個完美的家庭和家產,作為敬畏神的祝福。這是道德和屬靈的秩序,但是我們看到這個傳統的秩序人生很快就被撒但的挑戰打破。

撒但挑戰神,約伯敬畏神是有緣故的。我們應當反思,當我們來到神的面前,是否常常求神的祝福。申命記28章講到,當以色列人背約,就要承受背約的咒詛;當以色列人守約,就要蒙福,這是非常清楚的傳統神學。在約伯記中,這個神學秩序被翻轉,義人遭遇嚴重的苦難。

當秩序崩潰時,我們要重新定義神掌權。神讓人活在秩序與混亂共存的世界,是要人極力去尋求屬神的秩序。當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我們會想到神失控了。然而當神掌權,不是要拿走十字架,而是藉著十字架來成就祂的救恩。今天當我們在各種各樣災難中,能否用這種方式重新定義神掌權。

反常中抗議

當約伯失去一切,他出於信而向神發出抗議。他相信應有的屬靈秩序,是敬畏神的人不應該得到咒詛的後果。約伯相信神是公義的,但是他所經歷的是不公義的事,他向神抗議,為何違反這個道德秩序。

約伯與神的關係是親密的,他可以坦誠向神表達,這是我們經歷反常中神給我們的權利。抗議顯出約伯的信心,因為他相信神在,才會和神對話,相信神是公義的,才會向神表達他經歷的不公義,他也相信神會聽人的抗議,並會行動。當我們個人向神表達抗議,這是神允許的,也是神悅納的。抗議的靈性就是坦誠向神說話,挑戰傳統神學,在抗議中顯信心。

絕地尋生機

經歷失去家庭家產,三友的攻擊和親友隔離,在人生最低谷中,約伯找到了自己所確認的:「我知道我的救贖主(者)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伯19:25)救贖者,在舊約中是一個人最近的親屬,他有不同的責任和義務,例如贖親屬的土地,娶親屬的妻子,為被殺的親屬伸冤等。約伯表達,他希望有一個中保在他和神之間,為他發聲。歷代以來神學家的詮釋,認為這救贖者是神自己。祂一方面好像是在逼迫約伯,但祂仍然是約伯的救贖者。只有神是在末了仍然會在地上,是活著的。約伯相信,他會在身體以外看到神,這是約伯的盼望。

約伯記19章教導我們如何在絕地尋生機。我們可以來到神面前求信心。約伯在經歷苦難和反秩序中,最想就是見神的面。後來這個願望實現了,「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見你。」

對基督徒來說,即使在疫情中去世,仍然有盼望能見到神的面,我們相信復活的大能,是沒有最終的死亡。不管今生有多麼大的苦難和想像不到的絕境,但總是有盼望的,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會去哪裡,有一天會親眼見到神。

 

顛覆的質問

約伯記38章是整卷書的高峰,約伯的經歷讓我們看到這旅程是從平常進入偏離平常,再進入更新平常的狀況。當神顯現的時候,神沒有回答約伯的問題,神在質問約伯。

在神的言辭中,神掌權並不代表祂會將混亂拿走,但神會為混亂和苦難立界限。神使約伯從狹窄的創造論中,進入更寬廣的奇妙世界。因著這個開拓的視野,約伯的世界觀被改變。約伯經歷神的確在掌權,是全知全在全能的神。人和所有受造物都是為了神的喜悅,整個神的創造以神為中心。約伯的「我」,本來是很大的,神發問後,他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不敢再質問神。神的質問顛覆了約伯的人觀、神觀和創造觀。

反秩序是一個過程,偏離平常不是永久性的,當神顯現時,才能帶人進入更新平常。當人處於反秩序當中,是會感到迷惘痛苦,但也是有盼望的,神終有一天會介入,正如約伯的經歷一樣。在反秩序中,我們不是要放大自己的苦難,而是經歷神的偉大,如此生命就能經歷神的翻轉,從苦難中走出來。

屬靈秩序的更新

約伯記42章是約伯對神言辭的回應。當神顯現,他才心服口服的承認,神萬事都能做。認知的改變是幫助我們靈性的改變,約伯仍然不知道為何受苦,但是他已經不需要答案,靈命的更新最主要還是要經歷神,經歷對神新的認識。在基督徒的信仰中,我們會對神和屬靈秩序有疑惑,但如果我們相信在神有新秩序和一切答案,我們可以把問題放在一邊,活在這種不明但是又信靠的張力當中。

約伯記最後提到,約伯在還未死就讓女兒在弟兄中得產業,這是一種更新和行義。這是約伯遇見神之後,從家裡開始一個新世界,領受新的祝福,在家中為女兒行義。在新約中,這種更新秩序更加明顯:心靈貧乏的人有福了;凡為我犧牲生命,必得著生命;人子是安息日的主;五旬節聖靈降臨到所有人身上……而最大的秩序更新,就是耶穌的十字架,無罪的代替有罪的。耶穌帶出更新的屬靈秩序。

在這個反秩序的旅程中,神也邀請我們進入信仰動態的生活,去思想秩序和反秩序與神的關係,我們如何在信仰上調整自己更認識神,靈性不斷成長。信仰是持續更新的過程;信仰需要常常親眼見神;信仰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稱頌神。

(記者何雲深報導)

 

 

國度1分鐘 (116) 人心中的七大渴慕

+按圖放大

我們靈裡的渴慕,乃是神所放的,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些渴慕反映出神的性情,並引導我們尋求祂。神將我們設計為渴望尋求單單從祂而來的滿足,是神智慧計劃的縮影。

神享受與我們同在

․ 主帶著忌邪之心,以一對一的方式享受與我們一起。這是我們受造的目的,神以此來安排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

․ 神對我們不吝付出的情感,滿足了我們被需要的渴望。我們的成功單單取決於耶穌對我們的重視和滿足。因祂以我們為樂,我們的心就會被點燃和得滿足。

錯誤的渴慕:有人要,才有價值

․由於人對神的認識不夠,不明白何為有價值,以為我們最終的價值,取決於我們的貢獻。我們的價值不在於行為,而是來自渴望我們的神。

 

嚮往驚奇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對新鮮事物的渴慕,人類一直在尋找那「萬物背後的力量」,這促使我們去探索和思考,也將我們導向神。

․ 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人心未曾想到的(林前2:9)。我們最深的想像,也無法理解在永恆裡讓我們震驚的豐富——神自己的榮美。

錯誤的渴慕:娛樂中的虛假驚喜

․ 當人不是活在對神的嚮往中,就會變得靈裡消極,容易被錢財、藥物、酒精和不道德的行為等替代品誘惑。當我們看見耶穌的榮美,就能將名利和享樂的追求都棄於一旁。

 

追求美麗

․ 神是真實之美的源頭。神所擁有的美麗,透過祂的救贖分賜給祂的百姓,藉著耶穌轉移到人身上。

․ 當一個人擁有神內在的榮美,生命的能力就會被釋放,他們要從自己所加諸的捆綁中得到自由。

錯誤的渴慕:對外在美麗的迷戀

․ 我們渴望變得美麗又有吸引力,這正是神智慧與性格的表現。然而仇敵卻扭曲了這種渴慕,使人以不屬神的方式看待美麗,養成對外貌不健康和毀滅性的迷戀。

 

領導與掌權

․神賜給我們與祂一同掌權的地位,被贖者要與耶穌同坐寶座,這個啟示解答了我們想要成功的呼求。

․將來的國度對領袖的獎賞有不一樣的標準。耶穌說,在今生作一個甘心樂意並且謙卑的工人,在永世必得到權柄。(太25:21)

錯誤的渴慕:自我抬舉之心

許多人不能抗拒自我抬舉的試探,奪取自以為理當得到的權柄和領導地位,然而他在神國裡能得著的將是在後的。(太20:16)

 

全心全意的付出

․ 神堅持我們對祂要全心全意,為了使我們能經歷最豐盛的生命。當我們將屬世的珍寶丟在塵土裡,我們會在祂那裡得著珍寶。(伯22:23-26)

․ 當全心全意付出的渴望因為積極尋求神而得滿足,我們的靈就能與神對齊。我們可以自由的作自己,不被三心二意的生活所限制,有更大的度量去愛人,也更容易遵守神的命令。

錯誤的渴慕:三心二意的生活方式

三心二意的信徒夾在神與罪中之樂中間,生命充滿屬靈的矛盾,即使有穩定的教會生活,卻是活在靈命停滯,理想幻滅的惡性循環中。

 

親密關係

․ 與耶穌親密的關係是雙向的關係,神渴望與我們分享祂心中所想的事,將祂的心意向我們顯明,因為祂信任我們,並邀請我們進入祂啟示的奧秘領域。

․ 神渴望我們將所有隱藏或私密的事向祂敞開。神與我們走過生命中所有的過犯,並以我們不配得的榮耀待我們。

錯誤的渴慕:令人羞恥的不聖潔親密

․ 仇敵利用人渴慕親密,引誘我們陷入許多假冒的親密而導致羞愧。當人處於破碎的光景中,會以不聖潔的方式來滿足這個渴望。親密的意義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使人們能彼此分享內心的最深處。

 

成就深遠的影響

․ 當我們和基督同作後嗣掌權,我們就能配合祂對這個世界的計劃中,神國因著我們完全委身而向前推進。

․ 神在尋找一群想要留下深遠影響的人,不只求有好的工作,或追求個人幸福,而是渴望與祂同工。

錯誤的渴慕:野心或驕傲的混淆

有些人將這種渴望與野心或驕傲混淆,花時間去追求自我肯定,或是稍縱即逝的名聲,而不是行事順服神而對他人生命產生深遠影響。

 

資料來源:人心中的七種渴慕, 畢邁可與底波拉・海伯,慕主先鋒傳播事工。

 

 

【國度觀點】仰望秩序背後的神

香港統計處於3月3日首次發表零售業網上銷售數據,顯示香港1月零售銷貨價值按年下跌13.6%,並已連跌24個月,然而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逆市而行,不跌反升92.1%!疫情侵襲,令香港零售業面臨重創,這是一個普遍的市場現象,慘淡的經營環境卻成為其他網上經營者的轉機,亂流中尋得生機,更催化了傳統零售門市向網上銷售的轉型行動。

席捲全球的疫情,使混亂和未知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香港地小人多,交通便利,過去網上銷售的前景一直不被看好,近期網店和IG銷售正在迅速冒起。現在是世界秩序被顛覆的時期,混亂反轉了我們對世界慣有的認知,也代表一個新的規律和秩序正在慢慢形成。兩千年前的初代教會遭受逼迫,信徒被迫分散,反使福音得以傳到中亞細亞以及歐洲。在過去數年裡,中國教會也朝著同拆方向發展,大教會模式不再有效,甚至教會的形式也被更改,使家的恩膏在華人中興起,新一波由華人帶領的運動正在成形。在過去一年,網絡媒體基本成為教會的「聚集場所」,使得教會成為流動的信仰群體,教會建築物空無一人,教會的聚集卻是隨時隨地發生。

當神介入人的生活,就會帶來舊有秩序的打破,使人的生活經歷打亂。新冠疫情就是神允許下出現的混亂,是神主動地介入到世界本有的秩序。當我們身處混亂中會感到冒犯和不滿,為何事情不是按著我們認知的規律而發展,正如約伯在經歷極大苦難後向神的抗議一樣。然而神的主權正是在這一次次的介入中向人彰顯,過去的秩序是祂所定的,他有權打破舊有,也有權去建立新的定律。而作為信神的人,我們要去仰望的不是那些我們被教導要「遵循」的定律和秩序,而是秩序和定律背後的神。因為神是全地的主,是秩序的神,立和廢都在祂手中。當我們能認清尋求對象,我們就知道在混亂中,可以向神求恩寵,在苦難中可以向神申訴;在未知中,可以向神求確據。神必有出路和答案。

聖經中,神早就透過哈巴谷書向我們傳遞這個信息,無花果樹不發旺 、葡萄樹不結果 、橄欖樹不效力 、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 、因救我的神喜樂。這不就是在反秩序中,尋得生機和逆向而行的秘訣麼。

 

 

GOOD TV好音樂詩歌徵選 力推詩歌創作文化

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震盪全球,GOOD TV站在媒體前線面對衝擊,加強力量投入宣揚福音,以新節目和新平台回應需求。繼2020年10月推出「好消息網路台」,GOOD TV將在3月1日推出「GOOD TV好音樂」詩歌創作徵選,並同步推出全新音樂節目「為祢唱新歌」,期待能為詩歌創作文化打造匯聚的園地,讓新好詩歌有發表的平台。

GOOD TV執行長曾國生表示,「我相信每位弟兄姊妹心中都有幾首歌,曾經感動我們、觸摸我們和幫助我們。詩歌音樂在教會中始終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與教會的復興息息相關。透過傳唱詩歌,不僅能傳達信徒對神的頌讚與尊崇,藉著詩歌也能帶領我們進入神的同在,使人得著力量、祝福,經歷生命的更新。」

去年10月開設的「好消息網路台GOOD TV+」,依照基督徒一天的信仰生活作息來排播節目表,並連結疫情中開始自行製作節目的教會,將他們的信息、敬拜等上架播出,讓「好消息網路台」成為跨教會的平台,服事全球各地有需要的信徒。而3月1日推出的「GOOD TV好音樂」詩歌創作徵選活動,期待「讓好歌被聽到,讓找歌的人被滿足,讓神在這世代的新作為被傳唱」。

曾又說到,推出詩歌徵選計劃的兩個目的:首先是讓詩歌創作者不孤單,為教會具音樂恩賜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全球平台,鼓勵創作,使好的音樂匯流,被聽見、被傳唱,放大詩歌作品的影響力,使眾人得著祝福。其次,他期待透過此計劃匯集一個華人基督教專屬詩歌創作平台,方便弟兄姊妹在此平台上輕鬆找到新好詩歌。所有入選作品也將在GOOD TV官網及網路台中播出。

3月1日起,GOOD TV網路音樂節目「為祢唱新歌」將訪問陳逸豪牧師、葛兆昕牧師、泥土音樂盛曉玫、小羊詩歌林婉容以及「眼光」的作者袁培華等知名創作者。袁培華在節目中分享了他創作GOOD TV台歌的故事。多年前袁聽了GOOD TV的故事,在極短的時間內創作出「我們需要好消息」這首歌曲,進而成為GOOD TV的台歌。多年後,他在一場聚會中遇到一位姊妹,她說,當她遭逢生命的低谷,甚至想要結束生命時,電視機播放的一首歌曲唱到:「我們需要好消息⋯⋯生命絕不是待解的難題⋯⋯」她當場潸然淚下,這句話如同一道光照進她絕望的心,她遂放下手中的刀子。多年來,她一直希望有機會能見見這首詩歌的創作者,當面謝謝他。後來神使他們遇見,並在禱告中一起流淚獻上感恩。

(KRT訊)

 

 

2021客家禱告祭壇 原客漢禱告合一同行

「客家興起,不用害怕,因主永遠與你同在」。3月7日下午,來自94個跨宗派教會及機構的400位傳道人及信徒,齊聚在中壢靈糧堂舉行2021「客家禱告祭壇」,眾人用客家語齊唱《客家興起》,宣告「只要客家族群還有人沒有聽聞過福音,宣教傳福音的行動就不會停歇」,客家教會要跟國、閩、原住民的眾教會更多連結,為主興起發光,傳揚主名到四海。

今年客家禱告祭壇的主題為「愛火重燃、靈火焚燒」。客家福音協會總幹事白美月牧師表示,莫忘主耶穌託付教會和祂的百姓「傳福音給萬民聽」以及「凡事倚靠聖靈帶領」的宣告。因著客家福音協會推動「客家教會十年倍加運動」,台灣的客家族群信主比例從2015年的0.3%,倍增到現今的0.6%。

客家家人為原民家人祝禱

白美月本身是布農族原住民,因著嫁給客籍溫宏敦牧師而致力推動客家福音運動。她説,只要客家庄還有人未聽聞福音,客家宣教協會就會繼續踏著宣教、為主贏得客家靈魂及實踐普世宣教使命前進。

《客家興起》創作者、客家福音協會董事劉志忠律師表示,客家興起不單是講客家語的族群,我們在這世界上都是客旅,在主裡都是一家人,所以客家興起,其實就是提醒每個教會和基督徒,我們都是連於一個基督身體的教會,要合一同行。

「原客要同行,原客會復興。」客家福音協會余慶榮牧師說,去年客家禱告祭壇在竹東的聚集,首度有原住民牧者參與,100多位原客牧者不單在兩天一夜的聚集中有很好的交流,現在原住民、客家及漢人的傳道人也已經成立了22個復興禱告小組(RPG),有60多人參與。這群組的人很多彼此並不認識,但是能夠像家人一樣在RPG小組中兩三個人同心合意禱告。

原客漢一同禱告

余慶榮說,客家興起是為了跟眾教會一同站立,客家教會雖然微小,但可以祝福台灣的長子、原住民的教會和牧者。他哽咽說起一段客委會拍攝的廣告,客家人為著過去對原住民的欺壓及剝削表示歉意,所以客家的教會先與原住民的教會彼此和解,同行走在一起,這是很有宣示意義的。而原客的同行,就可以帶出華語及台語族群的教會與信徒的合一同行。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路主席周神助牧師、客家福音神學院溫永生牧師以及新竹峨嵋教會范秉添牧師代表客家家人為原住民禱告,求神把合一的靈不單放在原住民及客家族群,也放在原漢客的族群當中。余慶榮說,客家禱告祭壇舉辦的3月7日這一天,代表原客漢三合一,對齊神的完美(3代表原客漢、7代表神)。泰雅族的賴安淋牧師及李保盛牧師也代表原住民接納客家牧者,李保盛牧師說,原客漢在主裡就是一家人。

一同禱告

周神助引用使徒行傳一章14節祝福與會者,基督徒不單只是一起禱告,更要同心合意恆切禱告。周神助分享,他的外祖父鍾亞妹是客家福音的先驅,一百多年前就在客家庄撒下福音的種子,他還記得在2002年,加拿大的戴冕恩牧師推動回家運動,開啟原客漢同行,他印象深刻的是當時聚會結束時,一位客家老姊妹抓住戴冕恩牧師的手,哽咽地說,我們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周神助指出,原客漢同心合意恆切禱告的推動是沒完沒了的旅程,耶穌在世三年半的時間,門徒互爭誰為大,連坐在耶穌的左邊還是右邊都要爭個沒完。但到了使徒行傳的年代,門徒卻能放下爭競,兩三個人就能聚在一起恆切禱告,關鍵就是門徒看見耶穌願意捨命為世人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且門徒願意與基督同釘十字架,這就是聖靈的工作。而復興禱告小組(RPG)就是原客漢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一同禱告的操練。

(新聞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一源運動首創主題曲 將翻譯成22種語言

「聽信真道亞洲」(Faith Comes By Hearing Asia)及「香港福音團契」於2021年2月17至4月4日,推動全城一連47天的聆聽聖經運動。今年是聽信真道連續第三年舉行聆聽聖經運動,主題仍是「一源」,代表「一本聖經、一個教會、一個城市、一位基督」,主旨是推動香港基督徒的合一,基督只有一個身體,信徒同為一所教會的精神,並藉香港基督徒齊心聆聽聖經的行動來回應,又讓「一源」運動的每位參與者得著復興,令生命不再一樣。

始於香港的「一源」運動已拓展為全球運動,今年首次有五大洲共22個國家共同參與。Daniel KL Chua 教授受到「一源」運動感動而創作了「一源」主題曲「ONE」(中文版《唯一的基督》),由本港多間教會及音樂界業內人士携手製作,並將被翻譯為22種以上的語言版本。 [fvplayer id=”2″]

「香港福音團契」主席兼香港聖公會聖安德烈堂主任牧師麥凱歷牧師(Rev. Alex McCoy)説:「盼望香港及各地的基督徒藉『一源』運動得到鼓勵。」「聽信真道亞洲」事工主席陳喜漢說:「一同參加『一源』運動,讓我們達成『異象2033』,目標是到了2033年世界上99.9%人口能以母語聆聽神的話。」

「一源」聆聽聖經運動手機應用程式「ONE HTW」有6種語言可供選擇,程式下載人次至今已超過5萬次。在「一源」運動期間的七周內,參與者可透過應用程式,每天收聽馬可福音經文、靈修及禱文各一段,並在星期日觀看一段福音電影。

(新聞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國度基因的傳承 – 【回家的旅程】專欄

溫哥華喜訊會在1948年的春雨運動中,成為一個主要的復興中心,以致後來溫哥華成為回家旅程的起點和母腹。柯希能(N. Krushnisky)牧師的《聖靈全能的工作》(Almighty Power of the Holy Spirit)中記載了當年神奇妙的作為:在一個聚會中,一個10歲的小男孩被聖靈充滿,竟然用他完全不懂的挪威話來讚美神。在另一次聚集中,一位弟兄被聖靈充滿,開始用希伯來文宣告,另一位弟兄翻了這方言:耶穌是彌賽亞!正好一位從以色列來的猶太人大受感動,當場接受耶穌作他的救主!

書中還記載了1950年初喜訊會的一次聚會,恰好是趙仲權出生的那年,當時有白人牧師受感向會眾用廣東話發預言。一位來參加聚會的中國紳士聽到,十分驚奇地問牧師何時學會講廣東話,牧師回答說他從未學過中文!那位中國人說牧師用廣東話發出預言:「神要用我們的教會來祝福中國人!」

二十多年後,又有一位「中國紳士」經歷了同樣的神蹟!1979年的一個主日,神帶領趙仲權第一次來到這個「復興的古井」——喜訊會,「恰好」趕上喜訊會的「中國週」(China Week)。

趙仲權參與了喜訊會主日開始前的禱告會,讓他十分驚訝的是,竟有兩三百人參加這個一小時的禱告會,用方言熱切地禱告!忽然有一位白人弟兄用廣東話說:「耶穌在這裡,不用怕!」他以為這人懂廣東話,後來才驚訝地發現,他完全不懂!

接著的主日聚會,讓趙仲權更加跌破眼鏡!當天牧師的信息關乎中國,他說:「神藉著中國的領袖已經把偶像都破除了,預備中國進入復興!」這是主曾經啟示趙仲權的,原來主也向白人釋放了同樣的啟示。他感動流淚。

趙仲權開始參加喜訊會的聚會,每主日早上在喜訊會聚會,下午去宣道會聚會,晚上再回喜訊會參加聖經學校。那時他十分渴慕認識聖靈,甚至連姊妹的聚會,都坐在最後一排偷偷地旁聽!他這樣堅持了好幾年,漸漸感到不能再這樣兩邊跑了,他尋求主,等候主給清楚的印證。在那年的父親節,主藉著約翰福音12章26節對他說,要跟隨祂的腳步前行。主說話了,趙仲權就從宣道會出來,完全投身於喜訊會,進入新的季節。

沒多久,趙仲權和好朋友一起去釣魚時,神突然對他說:「趁著白日要做工。」主指示他要開始建立喜訊會的中文聚會,就是錫安教會的前身。他就開始尋求主,「主,新建立的教會叫什麼名字?」主說:「錫安教會。」趙仲權向主求印證:「我今天的讀經需要讀到三次『錫安』這個詞,就知道這是神的意思。」果然,那天他讀經,有三次讀到了錫安。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詩篇51篇18節:「求你隨你的美意善待錫安,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而「美意」就是他女兒的名字。

從幾位弟兄姊妹一起在家中查經開始,錫安教會於1982年11月成立。從廣東話的家人開始,後來有説英文的弟兄姊妹加入,漸漸地講國語的人愈來愈多,從此錫安變成中英雙語教會,直到今日。幾年來,錫安教會每天早上六到七點都有早禱會。喜訊會上午的聚會常有各地神重用的僕人來分享,近水樓臺先得月,在下午聚會的錫安教會就邀請這些外來講員來分享,他們不知不覺為這個新生的華人教會注入了國度的眼光和胸懷,這份寶貴的國度基因就這樣傳承下來了。


始於1995年萬國守望者團隊於加拿大的聚集,後因華人信徒的加入,促成了2010年香港全球華人回家聚集,從此回家聚集成為了一個席捲全球的信徒運動,為了聚集同心合意的信徒走上回到天父家的旅程。本專欄節錄自同名書籍《回家的旅程》,透過作者曉林的親身經歷,向讀者展示這個旅程中的幕後故事及神的計劃。

 

 

以色列中心地位(一) 以色列要祝福列國 -【選民系列】專欄

聖經描述以色列為地球的中心(結38:12)。宣教學家格拉瑟(Arthur Glasser)說:「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中心,錫安山為耶路撒冷的中心,而聖殿位於錫安山上。」以色列的中心地位可視為領域,又可視為觀念。

以色列的中心地位來自神與亞伯蘭所立的約,神對亞伯蘭說:「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而得福。」(創12:3)那是以色列的使命,使徒保羅稱之為福音:「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加3:8)福音就是耶穌基督的救恩(加3:14),祂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加3:14)。薩菲爾(Adolph Saphir)說:「給予外邦國家的所有應許都以以色列為中心。」

在摩西之歌中,摩西闡述了以色列的中心地位。「至高者將地業賜給列邦,將世人分開,就照以色列人的數目立定萬民的疆界。耶和華的分本是他的百姓;他的產業本是雅各。」(申32:8-9)神心繫萬民,卻指出以色列是衪的產業。「照以色列人的數目」這句話表示以色列與各國之間存在的關係。摩西對以色列人說:「耶和華但喜悅你的列祖,愛他們,從萬民中揀選他們的後裔,就是你們,像今日一樣。」(申10:15)以色列被神揀選並不意味著神拒絕其他國家。神揀選了以色列來彰顯祂自己並拯救列國。

神命定以色列成為外邦人的光,叫偶像崇拜的世界回歸獨一的真神(賽42:6-8)。救恩來自猶太人的彌賽亞耶穌,當西緬在聖殿看到聖嬰耶穌時,他重複以賽亞的話來稱耶穌「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路2:32)舒霖(Joseph Shulam)說:「以色列的任務並沒有在第一世紀將彌賽亞帶入世界而告終,猶太人的遭遇仍然影響著地球的每個角落。以色列仍要成為萬國之光,表明獨一神的真理,展示道德行為,並將神的榮耀帶給整個地球。直到彌賽亞回到錫安,這項工作才能完成。」

以色列人在埃及生為奴隸,他們出了埃及,得著神所賦予的新身份。「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19:6)以色列的呼召,是為列國站在神面前,因此以色列的祭司職事,是在神和列國之間供職。以色列作為祭司國度的角色,可於亞伯拉罕的盟約中預見,神要他獻上他的兒子來履行大祭司的職事。賈斯特(Daniel C. Juster)表示:「以撒的獻上是祭司為整個人類的偉大代禱式行為,預表彌賽亞的到來,為世人的罪而死。」教會有義務幫助以色列實現其命定去祝福列國,成為外邦人的光,並發揮其祭司的角色。基於這個原因,教會需要與以色列連結起來。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鏟除病灶 連根拔除 -【國度角度】專欄

我絕對相信神現今仍施行神蹟,祂一發令,我馬上全然得醫治;即或不然,我也相信神能透過醫生的手來醫治我!但相信神蹟醫治,相比相信神藉做手術的醫治,哪一種信心更大?在我心中,當然是相信神蹟醫治的信心更大!但這次信心的考驗與經歷所帶出的功課,讓我對何謂真信心,有一個嶄新的認識。

當家人們知道我要面對整個膀胱切除的大手術,都心疼我,關心我,更為我發起大大小小的禱告會,靈裡也有很多不同的領受。我真的深深被感動,深覺被愛網與禱告重重包圍,非常給力,從心裡一沉變成充滿從上頭而來出人意外的平安!經歷多次癌病與手術,感恩每次家人們都會為我逼切禱告,我非常寶貴每位家人為我禱告的領受。當面對不同領受帶來抉擇上的困惑時,我向天父求,關乎我生命及生死的事,求父親自向我說話,好使客觀的事實與我主觀的領受相互印證,讓我能更貼近父神的心意,按父的旨意而行,這是我的祈求,也是我的心願。

不久前的某天早上,當我祈禱的時候,突然心中響起一句話:我要鏟除病灶,連根拔除!我心中回應:「那太好了!求天父施行神蹟,將膀胱裡面所有的癌細胞完全剷除,片甲不留。」但我彷彿聽到聖靈說:「若我要移除你整個膀胱,以剷除整個病灶,你願意嗎?你能相信我嗎?」我愕然了。這當然不是我祈禱的方向,更不是我的意願,於是聖靈讓我想起經上記着說:「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裡。」(太5:29 )嘩!這問題太震撼了,聖靈反問我,神蹟醫治和切除膀胱,那一個抉擇要求更大的信心?我無言了!從前讀到這段經文,我曾問天父,真的要這麼認真嗎?若然,教會可能充滿殘疾人了,萬萬沒有想到,今天這抉擇臨到我,我真心向天父說:「若這是你的美意,求你賜我力量及無偽的信心,從容面對!」

聖靈再提醒我,神吩咐掃羅要將亞瑪力人滅絕淨盡,掃羅及百姓因心有不捨,竟違神命,沒有將亞瑪力人滅絕淨盡。可悲的是,掃羅自作聰明而違反神命,結果因姑息養奸,至終竟死在一個亞瑪力少年人的手中,真是情何以堪!這慘痛的教訓,代價又豈是我們能承擔?我彷彿聽見聖靈說,鏟除病灶,連根拔除,這次是從你的身體開始,下一波卻會是從我自己的身體(教會)開始!我激動地說,主阿!願你最美好的旨意成就!

我明白及相信天父給我的提醒,於是我昂首向撒但宣告:2004年你已經奪走我一個腎,如今再奪走我的膀胱,這些都可以失去,但卻無人能奪走我愛天父的心。只要天父留着我的命,手術後我必一如既往,竭盡所能,鞠躬盡瘁,去完成天父給我的託付及使命,至終得着天父為我存留,那天國永恆的獎賞。

文@何寶生

 

 

走出喪子之痛 歌手譜新歌傳盼望

基督徒歌手TobyMac最近推出了一首滿有力量的新歌,是他自2019年10月兒子Truett McKeehan猝然離世後寫的第一首希望之歌。

這位七屆格林美獎得主最近接受電台訪問,訴說創作新歌Help Is On The Way (Maybe Midnight) 的過程和靈感來源。 「當時我正處於兒子去世的低谷,一天早上我下樓,翻開聖經,讀到詩篇說:『 神正在捲起衣袖 』(祂的右手和聖臂施行救恩)。 我想, 嘩!我從來沒有在聖經中看到。當你想到創造萬物之神為我們捲起祂的衣袖,那是多美麗的意象。我就想,這是多麼美好的應許。讀完這經文後,我馬上執筆寫下了副歌,『也許是午夜,也許是正午,祂從不會早,也從不會晚。祂會信守諾言。我的經歷足夠告訴我…… 幫助即將臨到。 』 」

56歲的 TonyMac表示,他終於尋回失落多時的希望。「新歌的靈感就這樣一下子來到,我在檢疫隔離期間寫了一些歌, 都是一些傷感的歌曲,因為失去了兒子,寫的都是那黑暗的幽谷。這是第一首帶著盼望的歌,因為我抓住了真正的盼望。」

TobyMac 感謝神讓他去年有時間與家人共聚和反思。「這是一個反思的季節,一切事情的發生,兒子離世,接著是經常在家的日子,對我而言真的是一份禮物。我非常感恩,可以有這麼多時間在家與家人一起,不用常常在外或在錄音室工作,只是單單與妻兒在一起,我為此感恩。」TobyMac也期待重新上路,他將與Tauren Wells、We Are Messengers、Unspoken、Cochren & Co.以及Terrian等一起巡迴演唱。

禱告:願神使用音樂藝術,述說祂奇妙的作為,釋放神的醫治與盼望。

(來源:CBN News, 2021年2月24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逼迫讓阿爾及利亞信徒回歸初代教會 在家裡敬拜擘餅

阿爾及利亞的基督徒在靜候政府回應他們重啟被查封之敬拜場所的同時,在家裡和戶外繼續聚集。

2019年,阿爾及利亞政府關閉了13個社區的教會,包括位於提茲烏祖市(Tizi-Ouzou),全國最大的基督教會。該教會牧師及阿爾及利亞新教教會(Eglise Protestante d’Algérie)總幹事Salah Chalah接受訪問時談及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及基督徒對未來的盼望。「我們的國家跟世上所有的國家一樣,正面臨新冠疫情引發的社會經濟危機。我們愛我們的國家,不住地為國家各方面繁榮昌盛禱告。對信徒而言,2020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我們從2019年10月被剝奪了自由敬拜神的權利。然而,讓我們感到鼓舞的是,基督徒仍舊聚集,以小群形式在室內同領聖餐。就像初代教會一樣,信徒都在家裡或戶外崇拜,包括在我位於提茲烏祖市的家中聚會。聖靈持續不斷觸摸人心,有新人信主,在河裡、海裡或屋內受洗,這讓我們感到鼓舞。」

Chalah表示,儘管處境艱難,他們仍心存平安。「我們堅信所有的事都叫我們得益處,因此我們動員了更多的代禱,信徒之間也進一步團結起來。」Chalah還指出,被查封的教堂至今還未解封,他們就此給總統寫了三封信,但迄無回應,他呼籲全球的基督徒繼續為他們禱告。

禱告:願聖靈繼續在阿爾及利亞動工,信徒合一為國家守望代求,活出神的道。

(來源:Evangelical Focus,2021年2月17日,Amy Fong綜合編譯報導。)

 

 

福音船事工五十周年 航海觸及150國家

1971 年2 月18 日,世界福音動員會(Operation Mobilisation,簡稱OM)真道號(Logos)先驅船與義工船員離開鹿特丹(Rotterdam)造船廠,駛往倫敦向支持者展示改裝好的船艦,裝載書籍,啟航前往印度。

50年過去,4艘福音船航行的海里足以環繞地球5次。船員接待了近4900 萬訪客,並在岸上接觸更多的人。真道號(Logos)、忠僕號(Doulos)、真道二號(Logos II)和望道號(Logos Hope)為150個國家帶來知識、支援與希望。他們分發了數百噸書籍和援助物資,支援自然災害的受災社區,並與社會邊緣的人同行。船上的義工大多是年輕人,來自60多個國家,他們透過船上的服事經歷裝備自己,信心得著增長,他們的付出也激勵更多人走上服事的路。

OM創始人George Verwer憶述他第一次提出購買一艘船來使事工觸及全球的想法時,人們認為他「失去了理智」。50年過去,他回顧說:「我們為著神透過4艘船所做的一切而歡欣喜樂。全世界至少有1億人以不同方式接觸福音,成千上萬的人歸向基督。我們非常感謝神賜予我們無數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禱告夥伴和支持者。50周年有一系列的慶祝活動,禱告夥伴、捐獻者、前船員和事工領袖將在網上聚集,分享他們的回憶,並共同展望未來的計劃。

他們還會跟現時的船員連線,聽取在新冠疫情的挑戰下,望道號如何繼續在加勒比海展開旅程。望道號剛迎來新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他們熱衷於延續福音船的傳奇,並希望尋索創意的方式與社區接觸,在需要的地方,效法耶穌,身體力行服侍人。福音船行政總裁Seelan Govender 指出:「我們回顧過去50 年福音船事工對世界的影響,非常謙卑和榮幸能被神使用。福音的信息使生命轉化,數百萬人透過福音船,經歷福音在他們生命和社區的大能。福音的信息將繼續推動我們前行,因為我們相信還有數百萬人需要經歷神的愛。」

福音船義工來自世界不同國家

禱告:求神繼續引領福音船向前邁進,打開更多福音的門,得著更多靈魂。

(來源:Assist News,2021年2月18日,Sharon Chow編譯報導。)

 

 

以色列國家圖書館獲贈以斯帖記古卷

位於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國家圖書館,近日獲贈全球其中一份最古老的以斯帖記古卷。

學者研究古卷的行文風格和科學證據,包括採用碳14定年法,相信古卷於1465年左右由一位身處歐洲伊比利半島的抄經士抄寫。古卷以褐色墨水和典型的塞法迪風格寫在皮革上,與妥拉相似。在經卷的開首,以斯帖記正文前,載有傳統上於宣讀經文前後背誦的祝禱,顯示當年在伊比利半島的猶太社群會在宗教儀式中使用該書卷。這社群於15世紀末被逐離西班牙和葡萄牙。

猶太人歷來會按照習俗,在普珥節誦讀以斯帖記,以紀念神曾藉以斯帖拯救以色列人免遭滅族。以色列國家圖書館在今年的普珥節(2月25至28日)前獲此餽贈,別具意義。古卷由猶太裔慈善家Ludwig Jesselson的後人捐出,是唯一一份落入私人收藏家手上的15世紀以斯帖記完整古卷。以色列圖書館負責猶太人藝術品館藏的館長Yoel Finkelman博士形容,該古卷見證伊比利半島猶太人的豐富物質文化,非常難能可貴。館方對於能夠保管這份珍寶,為猶太人和世人保存伊比利半島猶太人被驅逐前留下的遺物,感到非常榮幸。公眾可於以色列國家圖書館網站瀏覽該古卷。

禱告:願人從歷史中認識神的偉大和信實,知道祂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祂的國度永恆無盡。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以色列國家圖書館網站,2021年2月25和22日,文奴綜合編譯報導。)

 

 

伊朗禁止聯合國核監檢查 持續威脅中東和平

伊朗禁止聯合國核監管機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 在當地檢查,以色列眾領袖譴責伊朗首都德克蘭成為中東地區以至全球的威脅,呼籲就此採取行動。

伊朗在2月24日宣佈拒絕讓IAEA檢查其核武基地,同日IAEA釋出報告指德克蘭鈾存量已大大超出核協議限制的14倍。伊朗於2015年與英、美、中、法、德、俄六國訂下全面行動協議。自2018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宣佈退出協議,並對德克蘭重新實施制裁後,伊朗開始違反協議限制。

以色列外交部長阿什克納齊(Gabi Ashkenazi)發表聲明表示,「伊朗把國際原子能總署最後一絲的監控也破壞了,並持續威脅中東地區和平。伊朗的極端舉措必會帶來國際上的即時回應,而以色列視之為威脅,絕不會袖手旁觀,容讓伊朗取得核武控制權。」

以色列國防部長甘茨(Benny Gantz)出席一個軍隊典禮時表示,「以色列國防軍正在佈防,為任何事態發生作準備,包括採取任何軍事行動,預防伊朗取得核武。」他同時指出,要阻撓伊朗政權的核武野心,需要團隊合作。「伊朗是全球及中東一帶的首要問題,不僅以色列受到威脅,因此我們必需與美國、歐洲以至中東地區的新伙伴攜手合作。」

核協議於2015年簽訂,美國現任總統拜登當時任職副總統,拜登似乎熱切重返當年協議,然而總統辦公室表示在伊朗重新遵守核武規定之前,美方不會重返協議,伊朗方面則要求美方先撤除Catch-22制裁。

以方就此表示擔心,並希望禁止華府重返協議。有報導指兩國將就伊朗政策進行秘密會議。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正值普珥節前夕,伊朗此時的舉動並非巧合。「伊朗及中東周邊國家向我們索取性命,而2,500年前普珥節前夕,另一波斯惡人嘗試滅絕猶太人但他失敗了,所以今天你同樣會失敗。我們絕不容許極端份子及野心政權取得核武,不會重返過千年前列祖的旅程,讓那些呼叫亞拉真神的政權妄想得到以色列地,並就此結束猶太人復興史。以色列不會把所有希望放於與極端政權所作的任何協議。不論協議存在與否,我們將不惜一切讓你無法取得核武。」

禱告:願神在中東地區掌權,粉碎黑暗權勢,讓以色列見證耶和華是保護和拯救的神。

(來源:Bridges for Peace,2020年2月25日,Asher Chiu編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