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教會的連結範圍 -【選民系列】專欄

耶路撒冷會議沒有要求外邦信徒成為猶太人(徒15)。邁克爾(Boaz Michael)肯定地說:「神一直希望外邦人加入彌賽亞和以色列,卻不用失去他們的種族身分、語言或民族傳統。」這意味著外邦基督徒沒有責任遵守妥拉的所有誡命。帕森斯(John J. Parsons)呼籲基督徒要「認知律法」而不是「遵守律法」。

鄭力奇(Toby Janicki)指出,「律法對以色列大家庭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指示。」根據他對妥拉的研究,確實區分了以色列人和陌生人或外國人的責任。關於逾越節的獻祭,以色列和外邦人對律法的適用並不相同(出12:47-48)。關於住棚節,所有以色列當地人都必須住在棚內,但對於陌生人來說,這只是個選項(利23:42)。關於飲食誡命,陌生人可以吃明確禁止以色列人吃的食物(申14:21)。在新約中,敬畏神的外邦人被稱為敬畏神的人(徒10:22;13:26)。那些敬畏神的人沒有法規去強迫他們遵守妥拉中的猶太律例,如割禮或安息日。鄭力奇確定外邦信徒有責任遵守耶路撒冷會議中提到的四項禁令(徒15:19-21),但他指出一些猶太標誌的誡命是不適用於外邦信徒,例如安息日、祈禱匣、割禮、門框聖卷和繸子。

雖說是猶太標誌性的誡命,鄭力奇還是建議外邦信徒接受安息日,因為它是在創造中設立的,是為全人類預備的(創2:1-3)。雖然安息日是神與以色列人獨特關係的標誌,但當它與外邦人相關時,鄭力奇說有不同之處。他寫道:「在出埃及的背景下,命令是『遵守』安息日,而在創造的背景下,命令是『記念』安息日。因此,安息日有雙重目的。」這意味著外邦信徒沒有猶太人那麼嚴格。最後,鄭力奇寫道:「遵守安息日不是強制性的,但肯定不是被禁止的。外邦信徒需要一個神聖的日子來休息和敬拜,就像猶太信徒一樣。」

同樣,關於逾越節、五旬節、贖罪日和住棚節等節期,鄭力奇說:「第一世紀外邦信徒參與聖經節期是出於對以色列神及祂獨生兒子耶穌的愛,以及渴望在神命定的節期時間中完完全全加入以色列民。」帕森斯總結說,遵守律法是信徒對耶穌死亡和復活的內在反應,並通過愛神來證明。他說:「耶穌的律法就是愛,完全超越了遵守規則的行為,是我們真正與神及人相交的方式。」

與以色列連結源自對神及其選民的愛。連結是內向和外向連接的事情,內向連結是將希臘思想轉變為希伯來思想,表示回歸基督信仰的根源,將有助於了解猶太文化和聖經真理。外向連結是內在的表達,將有助於彌合與猶太人的差距。如果十字架拆毀了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的牆,那麼與以色列連結就是活出在基督裡的和好。如果信主的猶太人和外邦人都屬於一棵橄欖樹,那麼連結就是挫敗不信和傲慢來維護團結。為連結作出的努力是要滿足神的心,就是在基督裡神國度的合一性。

(本專欄完結)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連結的認知(中)-【選民系列】系列

希臘化基督教中的耶穌肖像看起來像一個幾乎沒有猶太人特徵的歐洲人。教會忘記了耶穌在世時是一位遵守律法的猶太人。邁克爾(Boaz Michael)斷言,這是在基督教神學中,「造成基督教歷史上許多錯誤和失敗原因」的盲點。如果耶穌是猶太人,祂和祂的追隨者就奉行猶太教,他們是在猶太人的背景下教導。如果耶穌過去和現在都是猶太人,那麼猶太人就是祂的親屬。祂與法利賽人的所有爭論都是猶太人內部的爭論。這意味著祂的信息不應被視為主張放棄猶太教,而應被視為促進和維護妥拉。麥鍷(Elwood McQuaid)建議外邦信徒「應該感受到對猶太人有親屬關係,及加以欣賞。」

耶穌除了有猶太人身分,還有神性的一面。猶太教的第一個支柱是一神論,當拉比式猶太教聲稱耶穌是神格的第二位時,他們認為基督教不再是一神論。鄧恩(James Dunn)指出約翰福音1章1節有翻譯上的錯誤,「道與神同在」意思是「有基督與神同在」,暗示基督/道「是一個與神完全不同的位格」,這導致了三神論的方向,拉比式猶太教就理解為放棄一神論。鄧恩認為使徒約翰的基督論仍然在猶太一神論的範圍內。他解釋說,耶穌是道成肉身,因此祂被理解為神的自我表達。耶穌應該被稱為道成肉身的神,而不是神子的道成肉身,以免將兒子視為神之外的另一位。雖然這有助於澄清基督教與猶太教持有相同的一神論,但鄧恩並不相信拉比式猶太教會接受它,因為他們可能不相信有真正的道成肉身,即神真的會成為有肉身的人,留給人活生生的記憶。

史夫曼(Michael Schiffman)建議使用術語「三合一」(tri-unity)而不是「三位一體」(trinity),因為三位一體聽起來很天主教。三合一意味著神三位的本性,確認「神是獨一的,並且永遠存在於三個位格中——父、子和靈,而並不試圖解釋這是怎麼回事。」他斷言三合一並沒有教導三位神祉的存在。他敦促:「神格中三個位格的想法完全在猶太人的概念之內。相信彌賽亞的人必須向猶太人講述耶穌的彌賽亞身分。」畢竟,當亞古珥提到造物主時,他暗示祂有一個兒子:「誰升天又降下來?誰聚風在掌握中?誰包水在衣服裡?誰立定地的四極?他名叫什麼?他兒子名叫什麼?你知道嗎?」(箴30:4)彌賽亞猶太信徒知道祂的名字是耶書亞(Yeshua),基督徒稱祂為耶穌(Jesus)。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連結的認知(上)- 【選民系列】專欄

關於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1章的教導,橄欖樹代表以色列,被折斷的枝子是不信的以色列人或猶太人,而在栽植橄欖樹接上的野橄欖枝則是外邦信徒。基於這些異象,韋爾森(Marvin Wilson)指出了三個重要的真理。首先,被接枝的外邦信徒與神古老的子民聯合,他們必須適應於以色列,而不是反過來。其次,橄欖樹的根是眾祖宗,即亞伯拉罕及其直系後裔。第三,應該注意只有一棵橄欖樹。韋爾森寫道:「這代表神的一個子民,有猶太人和非猶太人,吸收同一樣的活命肥汁。」這些真理喚起了人們對教會與以色列之間連結的認知。

雖然目前基督的身體主要是外邦信徒,但只要誇口威脅到它與以色列的關係,它就是不完整的(羅11:18-21)。誇口導致教會看低猶太教,認為自己比以色列更好,在神的眼中更受寵愛。它擴大了差距,並為猶太人被接枝回橄欖樹造成了不必要的障礙。

連結意味著教會回歸其猶太根源,以便與以色列合而為一,這也意味著教會需要意識到它是多麼的非猶太。教會追溯到其起源,始於耶路撒冷的猶太教會。離發源地越遠,教會在希臘文化中的根基就越深。弗格森 (Everett Ferguson) 撰寫有關早期教會歷史的文章,並注意到希臘羅馬宗教和哲學對基督教的影響。他寫道:「異教對惡魔、占星術和魔法的信仰如此頑固,以至沒有真正消亡,而是被後來盛行的基督教所吸收。同樣,許多傳統禮儀在基督教儀式中倖存下來。」在希臘化的世界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諾斯底主義,令基督徒將肉體的物質世界視為邪惡。韋爾森寫道:「諾斯底派說得救就是靠奧秘知識來超脫身體,得救不是現今世界裡享受得到的事。諾斯底派傾向苛刻地看待身體。」諾斯底主義源自二元主義,認為事物不是神聖的就是世俗的,不是好的就是壞的。這偏離了希伯來的思想:「世界是好的。世界雖然墮落了,還沒有得救贖,卻是神創造的;祂為人類最大的好處而把世界設計成這樣子。」

基督教既有希臘化的歷史,邁克爾(Boaz Michael)認同基督教植根於異教而非猶太教。由於猶太人一直保持他們的文化和宗教不受外來的影響和同化,他們會極之敏感去避免來自教會的「感染」。正如韋爾森所說,教會必須適應於以色列,外邦信徒應該改變希臘化路線,開始走向去希臘化的過程。

去希臘化的答案是回到托著的根(羅11:18)。韋爾森將根定義為「以色列那敬虔的、活潑的信仰」,就是以色列的先祖(來11)。這根是猶太教的基礎,亦是基督教的。弗羅斯特和赫希建議外邦教會必須從猶太教中學習希伯來的世界觀,這樣「我們才能在彌賽亞裡發現對神更深刻、更熱情的體驗,當然對信仰更投入、更有使命感。」這使命是通過相信彌賽亞耶穌,幫助猶太人重新接枝到橄欖樹上。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以色列與教會仳離的縮減(下)-【選民系列】專欄

2010年10月,教皇本篤十六世邀請來自中東各教會的180位主教在梵蒂岡會面,他呼籲這些阿拉伯基督徒領袖成為解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衝突的和解中介。希臘梅爾基特(Melkite)教會的大主教西里爾·薩利姆·布斯特羅斯(Cyril Salim Bustros)對此善意卻存相反看法:「聖經不能用來證明猶太人返回以色列並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是正當的,也不能用來證明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土地是正當的。我們基督徒不能說『應許之地』是猶太人的專有權利。這個應許被基督取消了,不再有選民——所有國家的男男女女都成為選民。」

他的言論證明,替代神學及其基督教巴勒斯坦主義仍然主導著一些教會。即使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承認猶太人仍然是神的選民,但這並不意味著會完全同意猶太教的四大支柱,尤其是土地問題。2015年5月13日,梵蒂岡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意味著梵蒂岡同意「兩國方案」分割土地。而5月14日是以色列國獨立日,巴勒斯坦人稱為Naqba日。Naqba的意思是「『災難』,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人口成為難民,失去了對獨立戰爭前他們居住的大部分土地的控制和所有權。」羅馬教廷於1994年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但並不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根據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第181號決議,梵蒂岡支持聖城國際化。

在新教方面,最新的突破是2015年11月11日EKD(德國福音派教會)對反猶主義的譴責。新聞稿稱:「EKD大會120名成員一致決定,德國福音派教會的決策機構,放棄了16世紀神學家迫害和驅逐猶太人的呼籲。路德曾希望剝奪猶太人的公民權並驅逐出德國。」EKD是德國信義會、改革宗和聯合教會的遮蓋機構。近500年來,德國主要新教團體首次在反猶主義問題上與其創始人馬丁路德保持距離。然而,德國的突破並不代表全世界的新教和福音派教會的整體改變。美國的長老會、美國的福音派路德教會、聯合衛理公會以及世界基督教協進會等新教教會,要麼反對以色列「佔領土地」,要麼支持抵制、撤資和制裁運動去抵制西岸和戈蘭高地定居點生產的以色列商品。

去猶太化、反猶太化和替代神學導致教會脫離以色列,並將自己定位為神應許的絕對繼承人。通過這樣做,布拉頓(Bratton)評論說,基督教會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異化自己,這意味著教會成為迫害包括猶太人在內不同信仰的人之機構。莫爾特曼斷言:「今天的教會越是從這種濫用自己的行為中解放出來,它就越清楚地認識到以色列是它的永恆起源、歷史夥伴和希望兄弟。」如果以色列是教會的起源,那麼它也是教會的未來。與以色列連結就是讓教會與以色列建立夥伴關係,共同為世界帶來希望。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以色列與教會仳離的縮減(上)-【選民系列】專欄

根據德國知名神學家尤爾根·莫爾特曼(Jürgen Moltmann)的說法,在基督教信條的悠久歷史中,幾乎沒有提及以色列或神學評價。然而,在納粹大屠殺和以色列復國之後,情況開始發生變化。以色列國成立後不久,荷蘭歸正教會於1949年出版的刊物中,承認以色列曾一度被神拒絕,而猶太人散居列國是神的審判。儘管有這樣的拒絕,但神對以色列仍保存了未來,以色列仍然是應許的彌賽亞子民。「耶穌基督的教會還沒有成長到完全的規模,神的國度也沒有達到完全的展現,直到以色列被帶回他的彌賽亞。」這是新教教會對以色列的接受,與神重新接納他們為選民是一致的。

在天主教會,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在其關於以色列的神學上取得了突破,因為天主教會長期以來一直是替代神學的倡導者。在Nostra Aetate(《在我們的時代》)或「關於教會與非基督教宗教關係的宣言」中提及:「確實,猶太人的權貴和那些追隨他們的人,力言要處死基督;儘管如此,在祂的受難中所發生的事情不能沒有區別地歸咎於當時的所有猶太人,也不能歸咎於今天的猶太人。雖然教會是神的新子民,但猶太人不應該被神否定或詛咒,儼如這些觀點是出自聖經。」

根據尤爾根·莫爾特曼的結論,天主教會承認「教會不是在拯救歷史上接替以色列的機構。它並不能取代以色列的位置,所以它不能有任何想將以色列趕出去的願望。」藉此,費舍爾明白在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中正式宣佈替代神學已死。「1986年,羅馬主教自聖彼得以來第一次參觀了羅馬的大猶太會堂,在這一舉動中宣布基督教不僅對猶太教的聖經充滿敬意,而且接受了猶太教拉比對聖經的解釋是有效的。經過兩千年的護教學,今天的基督教承認,除非與猶太人的見證和宣講合作,否則它無法為神的子民思考神話語的意義。教會宣稱,只有與猶太人在一起,才能對神的國度作完整的見證。」

2015年,梵蒂岡發布了一份題為「關於天主教與猶太關係神學問題反思」的文件,聲稱猶太人可以在不皈依耶穌的情況下獲得救贖,「教會要以不同於其他宗教和世界觀之人的方式看待向信仰獨一神的猶太人傳福音。這意味著天主教會既不開展也不支持任何針對猶太人的特定機構宣教工作。」雖然1965年的《在我們的時代》是梵蒂岡與猶太人和解的里程碑式聲明,但這份新發布的文件在精神上發生了變化。筆者的理解是說猶太人可以脫離耶穌而得救,這種信仰類似於兩約神學教義(dual-covenant doctrine)。虔誠猶太教徒歡迎這個新文件,但這種不用叫猶太人信耶穌的呼籲違反了聖經真理(約14:6,羅10:9)。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以色列與教會的仳離(二)仳離的議題(中)-【選民系列】專欄

仳離議題三:神的選民是猶太人還是教會?

猶太教第三個支柱是以色列人。以色列的揀選是由一個盟約所密封,神將自己與以色列捆綁一起。猶太人作為選民肩負一個神聖責任,就是「作外邦人的光」,彰顯神的榮耀,以敬虔的影響力去祝福世界。

猶太人一直努力抗拒文化和民族的同化,這在公元前2世紀的馬加比起義中得到了證明。「猶太教」這個詞是在那個時期首次使用的。鄧恩(Dunn)說:「這個詞被造出來是為了反對『希臘化』,正是為了表達猶太人對聖約信仰的確認。」希臘帝國消失了,但希臘文化在羅馬帝國仍然盛行。公元70年羅馬人摧毀了耶路撒冷聖殿後,猶太人試圖在沒有聖殿的情況下重建猶太教,藉此將基督徒社區與猶太會堂區分隔開,從而努力保留和鞏固自己的猶太性。另一方面,教會擴大了,外邦信徒的人數超過了猶太信徒。教會看到聖殿被毀及猶太人的分散,就將猶太人的敗亡解釋為神的懲罰和拒絕。

外邦教會基於這種心態,在第2-4世紀中出現了一種新的傲慢和替代思潮,教會聲稱自己已經取代了以色列。作為『新的』以色列,外邦教會便在屬靈上接收了屬於以色列的一切。在此期間,外邦教會開始了去猶太化和希臘化的進程,將自己視為新以色列人。

仳離議題四:會否為以色列地而戰?

猶太教第四個支柱是以色列地。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的條款包括將迦南地賜給他的後裔(創17:8),以色列能擁有或繼承它。猶太人認為以色列土地比任何其他土地更為神聖,但擁有它取決於他們的服從。在反抗羅馬人起義之後,猶太人被逐出這片土地,分散在各國。由於以色列不復存在,教會開始用靈意解釋土地的概念,使地上的迦南幻化為抽象無形的天上迦南。

猶太人將以色列地視為地球的中心(結5:5;38:12),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中心,聖殿是耶路撒冷的中心。聖殿是這片土地的焦點,也是政治、經濟和宗教中心。雖然耶穌對聖殿持肯定態度,但宗教領袖發現耶穌一些關於聖殿的說法是不可接受的。

首先,當耶穌醫治癱子時,祂宣布他的罪得到赦免(可2:1-12)。一些文士聽到這話就很生氣,因為癱子的罪沒有在聖殿裡獻祭就被赦免了。根據他們的信仰,獲得神寬恕的必要程序是通過獻祭制度,因此耶穌的宣告傳達了一種思想,即獻祭制度是不必要的。

其次,耶穌最冒犯他們的話是:「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2:19)這成為對耶穌的指控之一,甚至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有些人還以祂毀壞聖殿的話來侮辱祂(可15:29)。他們視耶穌這些話是挑戰他們猶太教的權勢。猶太教領袖對土地問題非常敏感,他們誤解了耶穌和祂的追隨者對土地和聖殿的意圖。在兩次反抗羅馬人的起義中,當猶太人失去聖殿和土地時,誤解進一步惡化,導致猶太教和基督教進一步仳離。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以色列與教會的仳離(二)仳離的議題(上)-【選民系列】專欄

仳離議題一:一神論還是三神論

猶太教信仰第一個支柱是神,就是一神論,表示只有一位神。教會宣布彌賽亞耶穌是神的第二位格。當基督徒相信耶穌的神性時,基督論的問題是將猶太教與基督教分開。猶太教不認為基督教是一神論,也不相信道成了肉身。猶太人期待的彌賽亞,「他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詩72:8)耶穌從來沒有統治過。猶太人認為,耶穌在有生之年,總被敵人追趕,最終還落入他們手中,無法解救自己。他怎能拯救全以色列呢?根據魏道思拉比(Wayne Dosick)的說法,彌賽亞的主要任務是為地球帶來和平,但耶穌當時和現在都沒有給世界帶來和平,因此,耶穌不符合彌賽亞的資格。

仳離議題二:行律法或不行律法

猶太教第二個支柱是妥拉(Torah),就是希伯來聖經或摩西律法的前五卷書。拉蒙 (Einat Ramon) 提到,猶太人「擁有開放房子和熱情好客的悠久傳統,歡迎不同立場的討論。」這意味著猶太教不擁抱一個權威來源,而是擁抱多個來源;並且全都回到妥拉作為基石。從廣義上講,在妥拉的保護傘下,人們可以考慮一大堆猶太遺產,例如塔木德(Talmud),內裡包含米示拿(Mishnah)或評論米示拿的口傳律法革馬拉(Gemara),以及其他拉比著作。從巴比倫流亡歸來後,以斯拉的改革將妥拉置於以色列生活的中心。妥拉的中心地位標誌著以色列自覺成為神的選民。揀選是基於神與以色列的盟約,遵守律法就是生活在這盟約中。律法是一項挑戰和指示,教導被救贖的人應該如何走神的道路。遵守律法決定了神子民的成員身分。

妥拉內有三種主要的習俗,來維持選民受到聖約的約束:割禮、安息日和食物律法。儘管猶太彌賽亞信徒繼續遵守律法,但外邦基督徒卻不必奉行。謙妙法(Himmelfarb)評論道:「到了第一世紀後期,基督教的成員主要是外邦人。而且,保羅到外邦人那裡宣教,主張外邦人不用守妥拉……在保羅和他同時代人生活的世代,妥拉已經過時了。」韋爾森(Marvin Wilson)論到安息日並得出結論:「關於安息日和其他固定的猶太人做法,教會和會堂的立場相反。千百年來,猶太群體認為,教會決定在星期日崇拜就是棄絕猶太經歷的核心,就是棄絕律法。」

關於星期六和星期日的對立立場,說明了處理有關他們信仰問題的不同方法。紐示拿(Jacob Neusner)評論道:「基督徒和法利賽人同屬於以色列,但對以色列這個詞的定義不同。基督徒將以色列視為一個家庭;法利賽人將其視為一種生活方式。」將崇拜日從星期六改為星期日冒犯了猶太人,因為遵守安息日是猶太人的生活方式。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以色列的救恩(三) 五旬宗與以色列 -【選民系列】專欄

在20世紀初爆發的五旬節運動中,那些接受了靈浸及說方言的人,經歷了神蹟奇事,意識到神正在復還屬靈恩賜給教會,以完成大使命。他們認為使徒行傳2章中的猶太信徒是前期五旬宗人士,而他們看自己是後期五旬宗人士,在世界宣教中努力工作,以加速基督的再次降臨。神召會於1914年成立,其中心主題是期待主耶穌第二次來臨。1931年,該宗派刊物指出,所有基督徒對猶太人的迫害都是錯誤的,要點是「猶太人仍然是選民,神所賜的奇妙應許正等待著他們實現。」1945年,神召會通過了一項譴責反猶主義的決議。1967年,也就是六日戰爭的那一年,前會長里格斯(Riggs)表示,根據神與以色列的盟約,以色列土地永遠屬於猶太人。

這些年來,神召會通過確認猶太人是神的選民,以色列土地是他們永久的產業,承認神與以色列的盟約。早期的五旬宗人士認為,外邦教會為福音欠猶太人的債。William H. Cossum鼓勵五旬宗人士在猶太人中傳福音。他相信,當以色列在五旬節的力量中流動時,普世宣教將成功完成。神召會一開始就通過在美國和國外設立猶太使團,與猶太人建立聯繫。

使徒保羅說:「但屬靈的不在先,屬血氣的在先,以後才有屬靈的。」(林前15:46)他講明一個原則,屬血氣的先於屬靈的,暫時的先於永恆的,這可以應用在以色列和教會之間的關係,因為兩者之間存在平行關係。錫安主義運動於1897年開始後不久,五旬節運動於第20世紀初誕生了。以色列於1948年獲得獨立後,葛培理於1949年崛起,而醫治運動和靈恩運動也於60年代出現了。六日戰爭後,耶穌運動在美國加州爆發,許多嬉皮士和猶太人信了耶穌。珊朵拉·泰普林斯奇(Sandra Teplinsky)注意到:「隨著古城耶路撒冷回歸以色列,古代的恩膏也回歸給教會,是經由同時間誕生的當代彌賽亞猶太運動」。猶太人在80年代初期從前蘇聯和東非遷移回以色列,應驗了以賽亞書43:5-6中的預言,是與聖靈第三波的爆發平行發生的。相反而言,當以色列交出土地作為綏靖敵人時,珊朵拉·泰普林斯奇評論說:「教會也在綏靖,就是與罪惡妥協,是從前難以想像的」。以色列和教會之間的平行發展,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負面。這提醒教會,與以色列的連結,就是要懇切禱告,並因此按正直而行。

教會和以色列兩者都是神在末世執行救贖計劃的工具。教會必須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傳遍世界,包括向猶太人傳福音。猶太人首先用福音祝福了世界,教會有義務回報去祝福他們。猶太人返回他們祖先的土地,及以色列國的復生,標誌著末日的倒數開始了。教會必須與神攜手,叫以色列全家得著救恩。一個信主的以色列肯定會影響整個世界。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以色列的救恩(二) 個人層面的救恩 – 【選民系列】系列

救恩是在耶穌基督裡:「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沒有人」的意思是指個人,因此救恩是個人接受或不接受的決定。施洗約翰曾對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說:「不要自己心裡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太3:9)那時,猶太人認為他們在神國裡有一席之地,因為他們繼承了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但約翰告訴他們,不悔改的人將面臨烈火的懲罰。(太3:10)使徒保羅斷言:「因為從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因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就都作他的兒女。」(羅9:6-7)成為團體的一員並不能保證得救,除了相信耶穌,別無他法。保羅預見「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這意味著以色列國將會得救,但不一定是所有個人。除非他們相信彌賽亞耶穌,否則猶太人作為神的選民不會自動得救。

猶太人和外邦人同有一種救贖方式,保羅清楚說明了這一點(羅10:9-13),因此向猶太人傳福音就沒有理由遲延。珊朵拉·泰普林斯奇 (Sandra Teplinsky) 引用路得記來說明教會應該如何幫助猶太人。「以寓言的方式來看,拿俄米(希伯來文的意思是『愉悅』),代表的是以色列;路得(意思是『朋友』或『緊握不放的那一位』)代表的是忠心跟隨耶穌的外邦人。」她呼籲基督徒要愛以色列,「路得緊緊跟隨拿俄米,在她的至親——救贖主(波阿斯)面前蒙恩,照樣現今的基督徒心繫以色列,也會吸引他們至親——救贖主(彌賽亞)的心一樣。藉著路得的情誼,拿俄米的身心從苦境轉回,滿了喜樂。同樣,基督徒對以色列真誠的友情,也必能改變猶太人的心。」為了加快耶穌的再來,教會必須向全世界宣揚天國的福音(太24:14),包括接觸猶太人。只有當相信的猶太人呼喚耶穌回來時,祂才會回來。

舊約聖經的結束有一個末日預言:「在末日未到之前,以利亞會先來做家庭和好的工作。」(瑪4:5-6)由於西方教會有反猶歷史,猶太人仍然對基督徒十分反感,這就阻礙了他們接受耶穌和基督徒。如果在末日耶穌再來之前,全世界會有福音大豐收,又如果猶太人歸向耶穌是豐收的一部分,那麼神家裡的和解必不可少。而中國教會可以承擔教會與猶太人和解的角色,因為中國教會沒有參與十字軍東征、宗教裁判所或大屠殺。聖經提到中國人的到來:「我必使我的眾山成為大道;我的大路也被修高。看哪,這些從遠方來;這些從北方、從西方來;這些從秦(原文作希尼)國來。」(賽49:11-12)華人教會應該與以色列連結,帶領他們認識他們的彌賽亞和祂的救恩。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以色列的救恩(一) 國家層面的救恩(上)-【選民系列】專欄

耶穌說:「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約4:22)神選擇以色列作為耶穌的出生地,耶穌是猶太人,為了拯救世界而掛在十字架上,因此救恩和以色列被揀選密不可分。

耶穌在耶路撒冷被釘死,成就了得救,但大多數猶太人沒有接受衪的救贖恩典。事實上,把祂送上十字架的正是宗教領袖。使徒約翰提到大祭司該亞法,是他計劃殺害耶穌的。(約11:49-52)該亞法對耶穌懷有敵意,可是他所說的卻是預言。田尼(Merrill C. Tenney)解釋說:「這是一個無意識且非自願的預言,說耶穌的犧牲使國家不致滅亡。有這樣的預言,是由於該亞法擔任大祭司的職位,而不是由於他的個人品格。」布朗(Raymond E. Brown)持相同觀點:「約翰福音中這件事的宣告,其獨特之處在於這關鍵的說話不是出自耶穌的口,而是出自祂的對頭人。在猶太教,無意識預言的原則是可接受的。而特別之處是,預言的恩賜與大祭司的職分有關。」

薩菲爾(Adolph Saphir)指出:「除了猶太民族外,聖經沒有說耶穌為任何國家而死。祂為猶太國而死,也只有為猶太國而死。祂受死,為要將神所有的子民聚集在一起;但當中也有所不同。為國祂只為猶太國而死,為人祂為所有人而死。」這意味著以色列即使在歷史上曾亡國,卻永遠不會消失。「惟有以色列必蒙耶和華的拯救,得永遠的救恩。你們必不蒙羞,也不抱愧,直到永世無盡。」(賽45:17)這也意味著以色列全家將會得救(羅11:26)。以色列整個民族將會得救,是根據預言說耶穌為以色列而死。

儘管以色列有救恩的應許,使徒保羅仍感嘆以色列人的不信。(羅9:1-4;10:1-3;11:23)以色列的不信不是他們否認神,而是不願接受耶穌作為他們的彌賽亞。使徒保羅說:「我可以證明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羅10:2)保羅用橄欖樹作類比,他相信以色列人「若不是長久不信,仍要被接上,因為神能夠把他們從新接上。」(羅11:23)他相信以色列全家將會得救(羅11:26),「全家」的聖經含義尚不清楚。古思尼(Donald Guthrie)寫道:「保羅在使用這個詞時含糊不清,但至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相信會看到以色列某種大規模對主耶穌的回應,而迄今為止,猶太人對耶穌回應很少。」整個以色列就是一個民族,意味著以色列有集體救恩。

以色列必會得救,因為神沒有棄絕她(羅11:1),並且祂是信實的,信守永恆救恩之約和應許(羅11:27)。此外,神對各民族的應許是以以色列為中心,正如以賽亞所宣布的:「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賽2:2)列國的人民將去以色列,「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賽2:3)彌賽亞將在以色列作王,並統治列國。(賽11:10)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以色列中心地位(一) 以色列要祝福列國 -【選民系列】專欄

聖經描述以色列為地球的中心(結38:12)。宣教學家格拉瑟(Arthur Glasser)說:「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中心,錫安山為耶路撒冷的中心,而聖殿位於錫安山上。」以色列的中心地位可視為領域,又可視為觀念。

以色列的中心地位來自神與亞伯蘭所立的約,神對亞伯蘭說:「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而得福。」(創12:3)那是以色列的使命,使徒保羅稱之為福音:「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加3:8)福音就是耶穌基督的救恩(加3:14),祂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加3:14)。薩菲爾(Adolph Saphir)說:「給予外邦國家的所有應許都以以色列為中心。」

在摩西之歌中,摩西闡述了以色列的中心地位。「至高者將地業賜給列邦,將世人分開,就照以色列人的數目立定萬民的疆界。耶和華的分本是他的百姓;他的產業本是雅各。」(申32:8-9)神心繫萬民,卻指出以色列是衪的產業。「照以色列人的數目」這句話表示以色列與各國之間存在的關係。摩西對以色列人說:「耶和華但喜悅你的列祖,愛他們,從萬民中揀選他們的後裔,就是你們,像今日一樣。」(申10:15)以色列被神揀選並不意味著神拒絕其他國家。神揀選了以色列來彰顯祂自己並拯救列國。

神命定以色列成為外邦人的光,叫偶像崇拜的世界回歸獨一的真神(賽42:6-8)。救恩來自猶太人的彌賽亞耶穌,當西緬在聖殿看到聖嬰耶穌時,他重複以賽亞的話來稱耶穌「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路2:32)舒霖(Joseph Shulam)說:「以色列的任務並沒有在第一世紀將彌賽亞帶入世界而告終,猶太人的遭遇仍然影響著地球的每個角落。以色列仍要成為萬國之光,表明獨一神的真理,展示道德行為,並將神的榮耀帶給整個地球。直到彌賽亞回到錫安,這項工作才能完成。」

以色列人在埃及生為奴隸,他們出了埃及,得著神所賦予的新身份。「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19:6)以色列的呼召,是為列國站在神面前,因此以色列的祭司職事,是在神和列國之間供職。以色列作為祭司國度的角色,可於亞伯拉罕的盟約中預見,神要他獻上他的兒子來履行大祭司的職事。賈斯特(Daniel C. Juster)表示:「以撒的獻上是祭司為整個人類的偉大代禱式行為,預表彌賽亞的到來,為世人的罪而死。」教會有義務幫助以色列實現其命定去祝福列國,成為外邦人的光,並發揮其祭司的角色。基於這個原因,教會需要與以色列連結起來。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以色列蒙揀選(四)—— 暫時拒絕 -【選民系列】專欄

聖經中雖然有如此多的經文支持神對以色列堅定不移的信實,路德維希•施耐德(Ludwig Schneider)指出,聖經也有一些警告,說神會拒絕以色列。儘管保羅否定神會拒絕以色列(羅11:1),但他也說,因著猶太人有幾分硬心,神有一段時間會拒絕他們(羅11:15)。他用一棵橄欖樹的圖像來說明,樹上有一些枝子已經折斷(羅11:17),但可以重新接回橄欖樹上(羅11:24)。當猶太人相信耶穌時,便會重新接上。施耐德解釋:「這種拒絕是暫時的。它只會持續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即直到全部蒙揀選的外邦人進入神的教會為止,然後『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到那時,神與祂的子民以色列永久的盟約將會恢復,基本的意思是:當神談到祂對以色列的拒絕時,只是一種臨時狀態。」

舊約中何西阿和歌篾的故事描繪了暫時拒絕是怎樣的,他們的關係是神與以色列關係的預表。歌篾是個妓女,神告訴何西阿去娶她為妻。她生了三個孩子,每個孩子的名字都有重要意義。第三個孩子的名字叫羅阿米,意思是「非我民」,這意味著神與以色列之間的盟約已經破碎,但並未廢除(何1:10)。第二章描述了以色列的通姦罪,神想重新建立盟約關係,就說:「我必將她種在這地。素不蒙憐憫的,我必憐憫;本非我民的,我必對他說:『你是我的民。』他必說:『你是我的神』(何2:23)。在第三章中,神告訴何西阿接回不忠的妻子歌篾,並再次愛她。何西阿把歌篾買回來後,並告訴了她:「你當多日為我獨居,不可行淫,不可歸別人為妻,我向你也必這樣。」(何3:3)

即使何西阿將歌篾買回給自己,她也必須獨自度過一段時光,才能恢復親密關係。同樣,以色列必須被擱置一旁,等待一段時間,看看他們是否真的悔改。英文標準版聖經評論說:「歌篾/以色列的分開將導致她得潔淨、重新委身和更新。這種分開意味著放棄那些導致以色列屬靈上不忠的事情。」在分開的時候,聖經說:「以色列人也必多日獨居,無君王,無首領,無祭祀,無柱像,無以弗得,無家中的神像。後來以色列人必歸回(或作:回心轉意),尋求他們的神耶和華和他們的王大衛。在末後的日子,必以敬畏的心歸向耶和華,領受他的恩惠」(何3:4-5)。

上述的「多日」可能意味著猶太人兩千多年的散居,他們在此期間沒有猶太統治者、猶太聖殿和偶像崇拜。這都是暫時的拒絕,直到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為止。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猶太人分散在世界各地,但他們仍然保持著猶太人的身份和文化。以色列的重生和回歸祖先的土地,證明了神的信實,守住祂的應許。(利26:44,撒上12:22,賽41:9)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以色列蒙揀選(二)替代神學的謬誤 -【選民系列】專欄

替代神學的前提

神跟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在本質上反駁了替代神學,替代神學聲稱教會已取代以色列成為神的選民。Ed Smelser解釋替代神學是什麼:「這種思想學說的前提是,由於猶太人民拒絕耶穌為他們尋求的彌賽亞和救主,所以神拒絕了他們。教會已成為猶太人及其土地的延續,將猶太人排除在外。猶太人不再是選民,在關係到神的旨意上,他們作為一個國家或族群,都沒有專有權。除了悔改、重生和融入教會之外,猶太人民沒有前途,沒有希望,在神的計劃中也沒有呼召。」

簡單來說,替代神學是說以色列或猶太人放棄了作為神選民的地位,而教會卻是被揀選來替代了。克拉倫斯·瓦格納(Clarence Wagner Jr.)說道:「舊約中賦予以色列的應許、聖約和祝福已從他們身上奪走,交給了教會。」

替代神學的弱點

屬靈化以色列:那些接納替代神學的人開始在聖經中看到「以色列」一詞指的是「教會」,被稱為「新以色列」,因此,「以色列」成為「教會」的代名詞。替代神學家將專門提到以色列的字用在教會身上。雅各布·弗朗查克(Jacob Fronczak)仔細閱讀了聖經,發現「以色列」一字從未被用來形容教會,並得出結論:教會不是以色列。葉光明(Derek Prince)在新約聖經中發現了79個「以色列」或「以色列人」的實例,他說:「在仔細檢查了所有實例之後,我得出的結論是,使徒們從未將以色列用作教會的代名詞。」

對經文錯誤解釋:聖經中有幾段經文,是替代神學支持者經常用來證明其主張的依據。「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加3:29)替代神學教導說,基督裡的信徒成為亞伯拉罕的屬靈兒子,以及聖約的繼承人。它將這一包容性的聲明解釋為將猶太人排除在外。在這節經文裡,保羅並沒有提及將以色列排除在外。這節經文僅意味著教會加入了以色列並成為其一部分。根據弗龍恰克(Fronczak)的說法,「外邦人選擇將自己置於猶太人之王的權柄之下,是加入了以色列的共同體。從這個意義上說,教會可以看作是『以色列的多國延伸』。」

馬太福音21章33-46節通常被用來證明神已經拒絕了猶太人。替代神學將耶穌的陳述解釋為猶太人已被替代,「所以我告訴你們,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太21:43)。雖然耶穌比喻中的葡萄園是以色列家(賽5:7),但耶穌不是對葡萄園說的,而是對園戶說的,即耶穌所指那些希律黨的祭司,他們都是管理聖殿的領袖。巴里·丹尼森(Barry Denison)解釋說:「耶穌宣布拒絕,不是拒絕以色列,而是拒絕園戶,這些人對以色列葡萄園擁有權柄。」他澄清說:「該比喻不是針對猶太人或整個以色列,而是針對那一代腐敗的領導人。」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