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2020 為興起全球豐收作預備

「全球外展佈道日」(Global Outreach Day)自2012年起,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舉行,截至2019年,已動員2,500萬基督徒、印刷2億份傳單、讓全球數以百萬人聽到福音、1,100萬人接受救恩,超過10萬人在加勒比海受洗。2020年,「全球外展佈道日」展開特別行動,「GO 2020」,活動由一天擴展至整個5月,目標是到20205月底,動員1億信徒向10億人傳福音。

釋放天國資源

GO 2020於4月28-30日 舉行網上醫治聚會「Online Healing Explosion」,邀請了新加坡Soakability Church 創辦人Jeff Yuen、Bethel Healing Rooms 總監Chuck Parry,以及Global Awakening創辦人Randy Clark分享信息,並在網上實時為人釋放醫治禱告。

Jeff曾見證4萬多個醫治神蹟發生。他以馬太福音16章13-19節向參與者分享。耶穌說:「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在希臘原文中,這段經文有更豐富的解釋:凡我們想在地上捆綁的,其實在天上已經不存在;凡我們在地上想釋放的資源,其實早已在天上釋放。

Jeff指出,因著啟示和我們所認識的彌賽亞,我們成為連接天國與地上的代禱者。我們能看到天國的資源,知道疾病並不屬於天國,所以我們就能奉耶穌的名去捆綁。同樣,我們看見在天上已釋放的,我們就能在地上釋放出來。這是一個耶穌已經完成的交易,釋放神蹟和醫治並不是我們的工作,而是耶穌所完成的工作。我們只是將天國資源帶到地上,釋放給有需要的人。

見證帶有能力

Randy分享了福音書中的3個故事。第1個故事在路加福音6章,許多人來聽耶穌講道,又指望醫治。眾人都想要摸他,因為有能力從他身上發出來。第2個故事在第8章,關於血漏婦人得醫治。「她觸摸了耶穌的衣裳繸子,血漏立刻就止住了。耶穌感到有能力從他身上出去。」而這並不是耶穌通常醫治病人的方法。

是誰告訴她這個辦法的?Randy認為,她肯定認識某些在6章中提到觸摸耶穌得著醫治的人。那些見證給這個女人希望和信心,她可以像他們一樣因為觸摸耶穌就得醫治。第3個故事在馬太福音14章:「那裡的人把病人都帶到耶穌那裡,只求耶穌准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摸的人就都好了。」聚集的人有如此大的信心,只是希望觸摸耶穌的衣裳繸子,是因為他們聽到了血漏婦人的見證,他們認為她能得醫治,自己也可以得著醫治。

Randy指出,醫治與見證是有關聯的,見證建立了人的信心,正如知識的言語建立了人的信心。隨後,他播放一段關於人得著醫治的見證短片,呼籲參與者憑信心去領受醫治,神蹟必定能發生。Online Healing三天的聚集,有不少人即時反應,他們得著了醫治。

覺醒的運動

GO 2020 全球禱告會於5月1日透過網上直播進行。這次祈禱聚會是為新冠病毒危機的全球大收割臨到而禱告。大會匯聚了145個國家的教會機構以及國際代禱網絡參與這次聯合祈禱活動,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牧者領袖,包括一些孩子來帶領祈禱。

13歲兒童佈道家Hadassah帶領眾人禱告

「全球外展佈道日」主席Werner Nachtigal分享,GO 2020是一場關於大收割以及教會覺醒的運動。有先知性話語曾提到,當葛培理離世,神會在全地興起最大的靈魂收割運動。2018年,在他返回天家的那天早上,我們起來禱告,呼求在座所有信徒加入GO 2020運動。經過兩年預備,我們原本計劃的很多大型聚會,都因為新冠肺炎緣故而取消。我們本來感到非常沮喪,但後來發現,這個意外也許能夠成就比我們想像和計劃更偉大的事情。你能相信嗎?在這段時間,Google上最多人搜尋的字眼是「禱告」。當這麼多人去禱告,耶穌就會成為他們的答案,雖然我們現在處在非常艱難的時刻,但卻是教會接觸人的最好時機。

Nachtigal向參與者發出挑戰,在5月的每個星期都為1個人禱告,以及向1個人分享福音。當我們都願意這樣做,在5月29日,我們能看到一個真正的五旬節,聖靈大大的澆灌在地上,上百萬的基督徒在各處都能經歷基督,分享基督,在5月30日這個星期天要將教會再次交在基督的手裡,讓我們的世代能夠覺醒,完成大使命。

Global Outreach Day主席 Werner Nachtigal

華人為列國禱告

戴冕恩牧師在聚會開場的致辭中談到,我們現在正進入一個新的季節,耶穌在約翰福音17章的祈禱正在應驗和成就,基督身體有前所未有的合一,而且不單單是合一,我們還要進入另一個層次,就是要整個世界相信耶穌是被天父差派而來的,而且愛我們每一個。正如約翰福音提到,我們已經將榮耀賜給他們,好讓他們成為一。這不光是選擇或者盼望,而是耶穌真實的禱告,求神開我們的眼睛看見這個真理,我們能經驗聖靈的流,使我們能成為一。

來自中國武漢教會的Ruth Hao姊妹亦在會中為列國代禱。她非常感謝疫情開始的時候,列國家人為中國的禱告,如今中國的教會走過這段旅程,要舉起手為列國守望禱告。Ruth說,在最艱難的時候,神用啟示錄12章11節鼓勵他們,讓他們靠著羔羊的寶血和見證的道,成為得勝的戰士。今日他們要特別為列國禱告,教會在疫情中興起聖潔的祭司,為國家舉起聖潔的手禱告,預備教會去迎接這末後的屬靈大豐收和大復興。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1分鐘(97)通往致富之路的障礙

+按圖放大

金錢不會使我們富有,一個靈裡貧乏的人是一個徹底貧窮的人,唯有神可以使我們富有,且不加上憂慮。當我們真正明白屬神的財富法則,我們才能擺脫貧窮或金錢的捆綁,擁有真正的豐盛生命

錯誤的態度

●   環境本身並不會使我們消沉致無法達成目標,問題出於:我們以錯誤態度面對不愉快的處境。以正確態度面對不利的處境,會讓不利的因素變成有利,會讓危機變成轉機。(雅1:2-3)

●   神明白我們的處境,我們不應爲了卑微的起步而感到氣餒,祂透過環境教導我們,大成就始於小成就。若我們明白自己的呼召,並相信全能的神,將擁有足夠的資源去完成夢想。(路12:32)

 

害怕踏出信心的一步

●   一旦害怕冒險,就無法實現計劃和夢想。大多數人不想冒險,因爲他們喜歡舒適的生活,希望一切按照計劃進行。信心是征服未知的必要條件。當敢於冒險的心加上對神話語的信心,就產生信心的行動。

●  我們靠所信的事物過活。神給我們的一切應許終有一天會實現。神會爲未見之事負責。祂必然掌管著我們所相信的一切不可見之事。(林後4:18)

 

尚未作好成功的預備

●  許多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爲他們沒有準備好,缺乏完成呼召所需的基本知識和能力。耶穌在世上的事奉只為時三年半,但是他爲此預備了三十年。我們花愈多時間爲一項任務作準備,就愈可能成功。

●  不認識自己呼召的人看不見亮光,就像以手帕矇住眼睛跑來跑去。他們只想迅速獲得成功,不想花時間做功課,好好地預備自己。(箴言19章2節)

 

不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  創造者將種子放在我們生命裡,是要我們結出果子。我們需以神的話澆灌它,並保護它不受雜草的侵襲。明白神呼召的方式乃是更多認識神,而不只是認識更多關於神的事。

●  當神交給我們一項新任務,就是讓我們在神裡負一個更高層次的責任,而這也意味著我們將面臨愈來愈強大的阻撓。別專注於我們的軟弱和失敗。如果我們在某件事上失敗,繼續嘗試,直到成功為止。

 

無法超越對自己的看法

●  如果我們認爲自己是失敗者,我們就是失敗者。這種態度令成功變成不可能,除非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並開始以神的眼光看自己。

●  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應該和神對我們的看法一致。神知道我們不完美,祂看到住在我們裡面的耶穌的完全和聖潔。只要我們來到祂面前,披戴祂的公義,作祂的兒女,神就視我們爲聖徒。

 

活著不是為了取悅

●  只要我們想討人喜悅,就無法討神喜悅。倘若我們感到不得不做某些事來取悅別人,我們要知道這種力量來自撒旦,因為撒旦控制著那些按著人的期待和風俗習慣生活之人的生命。(弗2:2)

●  世界的道路和神的旨意及目的背道而馳。惟有住在主裡面,你才可以享受這個世界。

●  當我們學習討神喜悅而非討人喜悅,就能使我們能剛強地守護自己的立場,成爲有能力而獨立的信徒,帶領別人前進。我們不應等別人來爲我們喝彩,因爲惟有耶穌可以贊同或指責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和事奉。

 

不願順服神

●   在你決定征服世界之前,你必須先學習順服神。我們可能征服了全世界,卻不知道如何掌控自己,這只會給魔鬼機會將我們變成笑柄,要拒絕仇敵的引誘:「等我事業成功後,我就會變得完全。」

●  只要活在世上,我們就暴露於誘惑中,主耶穌也受過誘惑,但他會賜給我們力量抗拒肉體的慾望。或許我們會失敗和跌倒,只要站起來,繼續爭戰,最後會贏得成功的冠冕。(林前9:27)

 

虛假的滿足

●  成功並非單一事件,而是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如果我們滿足於今日的成就,就沒有機會獲得新的成功。事實上,虛假的滿足是更大問題的彰顯——微小的夢想和異象。 基督徒經常因著虛假的謙卑和缺乏遠大的目標,而限制了自己。

●  神會賜給我們配得上祂的夢想和異象。如此,我們就沒有時間和意願坐下來,爲獲得某種成就而大肆慶祝,取而代之,我們會繼續前進。我們要勇敢且大膽地進行計劃,而我們的目標要高於世人的目標,因為我們享有認識神的優勢。

●  發揮創造主放在我們裡面的潛能,讓成功成爲一個如影隨形的伴侶,而不是一個偶爾到來的訪客。惟有當我們從全能者手上領受我們的冠冕,成功才會完全(啓2:10,3:11)。

 

資料來源:《為神作個有錢人》,桑戴.阿得拉加(Sunday Adelaja),以琳書房

 

 

【國度觀點】新世代的青年運動

雖然新冠病毒爆發令所有大型聚集被迫終止,然而全球性的福音遍傳運動「GO2020」如期在5月開展,配合神在這段時間的工作,預備福音大收割和聖靈的澆灌在全地發生。儘管不能聚會,GO2020的禱告聚會透過線上直播反而令全球不同種族和膚色的信徒都能一同參與禱告,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兩名13歲的非洲佈道家和14歲印度女孩的禱告,如同向世界宣告,神興起年青的軍隊,少年人成為被神使用的勇士。

中國的5月也有一個關於年青人的節日——五四青年節。在101年前的1919年的5月4日,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在北平發起,為了維護當時中國領土的完整而以多種形式進行抗議活動。五四運動喚醒了一代有夢想和抱負的年青人,成為日後中國的政治、科學、文化和經濟等領域的開拓者,見證了年青人的承擔和影響力。2020年,五四運動踏入一個新世紀,當我們不斷呼求主興起華人信徒起來承擔宣教使命時,五四運動提醒我們,華人要興起另一場由年青人主導的運動。不同於過去年青人為地上的國而奮戰,新一代的青年運動是將自己的夢想和抱負投放在天國的事業,為天國在地上的拓展而奮鬥。

新青年運動的年青人將會恢復約書亞的生命特質,帶領一整個世代進入神應許之地。如同約書亞一樣,「摩西轉到營裏去,惟有他的幫手——一個少年人嫩的兒子約書亞不離開會幕。」(出33:11),新運動的年青人享受留在神的殿中與祂面對面,將自己分別為聖,晝夜敬拜親近神。當十二探子被派去窺探迦南地,約書亞和迦勒信靠耶和華,認定神所賜的應許之地。新運動的年青人擁有屬天的眼光和分辨力,當別人只看到困難和挫折,他們能看透事物本質,明瞭神的心意。摩西去世後,約書亞接替摩西成為以色列民的領袖,領他們進入迦南地。想像一下,摩西所留下的是多麼艱鉅的任務,然而約書亞勇敢承接上一代未完的使命,繼續為以色列的應許而奮鬥。新運動的年青人將是承先啟後的世代,他們願意承接上一代的使命,委身培養下一代,帶領多代同心前行。

當香港的年青人正在竭力呼求自由民主之時,願神釋放他們進入屬神的真自由,並且承擔興建神國的使命與責任,投入這場即將發生的新世代華人青年運動中!

 

雲端敬拜讚美 五地華人合一宣告

2020年4月30日,由國度事奉中心主辦,香港禱告會協辦的「High Place High Praise」於網上舉行12小時敬拜直播,今年大會聯合五地華人,包括來自香港、國內、台灣、澳門以及馬來西亞敬拜隊同心獻上敬拜,在屬靈至高處宣告天門打開,聖靈澆灌。

「High Place High Praise」起源於2003年沙士期間,一群香港牧者父老聚集禱告尋求神,香港該如何面對沙士疫情。於是神賜他們異象,要好像尼希米一樣建立屬靈城牆,保護城市。當年他們在維多利亞公園,神蹟地舉行了52天禱告會,其中一日是公眾假期(佛誕)。神當時啟示他們:只要讚美,不要爭戰,用讚美來淹沒仇敵。他們就為神聚集,築起敬拜讚美的祭壇。

大會召集人Mabel Tai分享主題是「擴張帳幕之地」。說到擴張,有四個不同的方向:長、闊、高、深。神彷彿拉闊我們的眼界,像今次的災難,觸及這麼長的時間和寬的境界,神跟我們說,不要單顧自己的事,讓事情遮蔽眼睛,要退後一步,看得更寬,看到神國要降臨在不同地域,神要在各地做新事。神很想我們不單用平面角度,還要用新的眼界和高度去看現在發生的事情,明白神心意。同時,這時間神要我們好好思考人與人、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和神關係的進深是為了預備我們進入末後的復興世代。

澳門華人金巴崙長老會崔浩基牧師分享要認識神的良善。人的「好」可能是基於對與錯、有沒有益處。如果我們不完全相信神是好的,我們便相信我們自己是好的。我們所想的便高過神。崔鼓勵聽眾無論是在人生的高處或低處,都要相信神是好的,是良善的。

國度事奉中心總幹事何寶生分享,如果人沒有預備好讓神回來作王,衪便不會回來。在路加福音13章,耶穌向著耶路撒冷哀哭說:「我多次好像母雞召聚小雞一樣召聚你們,但是你們不願意。」以色列人沒有預備好。耶穌何時回來呢?就是當人準備好的時候,直到以色列人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當人認識衪回來是要作王掌權直到永永遠遠,神就會回來。末後所有一切的考驗,是為了讓人破碎與謙卑,讓王作王,讓主作主。

台灣世代合一禱告祭壇葉杰瑜牧師指出,2020年是神帶領我們進入安息的一年,神要我們與衪對齊,分別為聖,活在天國的體制裡面。神不僅要擊打埃及王,還要擊打我們裡面埃及的系統。現在整個宗教、政治、經濟、健康系統被擊打,但神要我們成為衪的兒女,住在一個神會供應我們、醫治我們、為我們開道路的律裡面。雖然人不能聚集,但是祂讓我們安靜下來,看見祂的作為;從屬魂的系統和思維中得釋放。

Kingdom Army召集人David Lui以約翰福音4章撒馬利亞婦人故事指出,神要恢復我們的敬拜祭壇,得著活水,使我們不再在一個口稱頌神、心遠離神的矛盾狀態,而是按靈與真理來敬拜。而當我們的敬拜被恢復時,以西結書47章1至12節的大復興景象便會在敬拜之處的聖殿,也就是我們的四周發生,如有水從聖殿流出,到處充滿神蹟奇事。

 

 

世界宣明會調查 冠狀病毒疫情下 九成受訪兒童情緒受困

過去兩個月,世界宣明會在13個發展中國家進行聚焦小組訪談,訪問101名兒童及青少年,以了解2019冠狀病毒對他們的影響。調查報告顯示,91%受訪者感到焦慮或不安;75%受訪者認為保持社交距離相當影響情緒。然而調查亦顯示,雖然受訪者感到焦慮及緊張,也希望為對抗疫症大流行而出一分力。

受訪者認為,有三大因素直接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包括學校停課、保持社交距離帶來的情緒困擾,以及貧窮問題加劇。世界宣明會倡議及外部參與項目伙伴關係的負責人Dana Buzducea表示:「冠狀病毒疫情下,學校關閉及失去既有的社交安全網等,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影響尤其嚴重。隨着多國採取封城措施,最貧窮及脆弱的兒童未能上網或欠缺相關工具,以致未能如其他同輩般接受教育。此外,數以百萬計的學生無法獲得學校提供的膳食,不少家長在失去工作及生計後,也無法為子女提供食物。他們在調查中表示,無法聯絡朋友及親戚,令他們感到困惑或焦慮,有時甚至感到絕望。」

16歲的Anita,本身已面對伊波拉病毒的剛果,她表示:「我不喜歡現狀,我們希望伊波拉在國內絕跡,無奈現在又要面對冠狀病毒。我們無法上學、無法上教會,也不可以參加聚會。隔離措施雖然可以保護我們免受病毒感染,但同時令我們面對饑餓的問題。」

來自巴西17歲的Lara表示,「洗手是其中一項最重要的防疫措施,不過,大部分家庭面對缺水問題,每星期只供水一次,這樣,他們又怎能保持良好的衛生?實在很困難。受感染的人數將會繼續增加。」

雖然感到困惑不安,兒童及青少年仍然渴望在他們的社區,為防止疫情擴散出一分力。他們認為,參與抗疫對他們而言相當重要,他們希望透過網上或其他遙距的溝通及合作方式,協助更多人提升防疫意識。

Dana Buzducea表示:「疫症大流行下,兒童並非無助及隱蔽的受害者,反之,他們有能力改變現狀、與他人互動,共建更好的社區。當兒童及青少年參與在社會改變的過程中,他們的自信心得以提升,減少無力感,令他們更能面對種種困境。今次調查顯示,雖然兒童深受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但無損他們希望協助社區抗疫的意願。為他們賦權相當重要,可以為他們的現在及未來帶來真正的轉變。」

(新聞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15)送走完美主義 – 【狂野的夢】專欄

對自己要求高是一件好事,但期望達到完美則是不切實際。父神沒有要求我們思考、說話、行事都要完全沒有瑕疪。聖經說「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意思是在祂裡面完全——不是在肉體上完全。我們為狂野夢想奮鬥時要定睛於完美的那位,而不是拚命把事情做到十全十美。完美主義只會拖慢進程。

辨識完美主義傾向

完美主義者可能永遠也到不了夢想實現那一天。如果你要等待最完美的時刻才行動,那麼你大概永遠不會行動。如果你要等候最完美的商業伙伴出現,可能永遠也不會開始做生意。如果你期望每件產品或每項服務都要完美才推出,那麼它們大概不會面世了。

完美主義會扼殺夢想,因為它會扼殺創意。它是一種「不盡得,則無取」(all-or-nothing)的思想,而最終多是「無取」而非「盡得」。完美主義會破壞伙伴關係,因為你的期望必定高於對方力所能及。完美主義令你人生一片愁雲慘霧, 因為沒有任何一件事可謂「夠好」。 完美主義的非黑即白思維衍生壓力、焦慮和災難化思想,令人透不過氣,也無法專法做好眼前的工作。

十個克服完美主義的可行方法

即使你了解到自己是完美主義者,還是有希望的。你可以透過禱告,及設立新界線的實際步驟來克服完美主義:

  1. 降低你對自己和他人的要求。完美主義者會定立很高的標準——往往高得不設實際。把期望定得較為合理,你的打分表上便有更多的勝利和較少的失敗。降低期望或要求,不等同沒有要求。神有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不過人行事即使未達純全(完美),也可以是善良可喜悅的,那已經足夠了。
  2. 接納自己,以及與你同工的人的限制。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恩賜、才能和限制,接受這些限制,並開始和身邊的人建立團隊關係吧。我們要除去心中對神的限制,但自己的限制是要承認的。
  3. 不要在細節上糾纏。你認為是重大缺失的錯漏,可能只是無傷大雅的小瑕疵。如果你過分專注於失誤之處,人們會為之慶祝的成功,也永遠無法令你覺得滿意。不要苦苦對自己或他人吹毛求疪。
  4. 追求卓越,而不是完美。卓越是使人滿意的標準,完美則是不可能達到的標準。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但6:3)。示巴女王因所羅門王國的顯赫而感到詑異(王上10:4-9)。聖經沒有說但以理和所羅門是完美的人,但他們的出色表現令人注 目。我們應該以此為目標。
  5. 問問自己:「坦白說,這有多重要呢?」我們有時會通宵達旦,只為把一件工作做到一百分。不過每件事情都有報酬遞減的轉折點——過了某個程度,付出與收穫就會變得不成比例。做得足夠便要住手,開始為下一個目標努力。努力工作是一回事,報酬遞減時還要勞役自己又是另一回事。

(另外五個方法請參閱作者著作《狂野的夢》)

追夢操練:打破完美主義的模式

完美主義是一種思維模式。你可以刻意用不完美的行為動搖甚至衝擊這思維模式。你可以發一封電郵,不檢查錯漏就把它寄出去。你可以穿一件有幾道可見的摺痕的襯衣,也可以讓晚餐用過的碗碟在洗碗槽放置一晚;目的是讓自己對不時刻完美的境況能逐漸處之泰然。


珍妮弗李克萊Jennifer Leclaire)是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覺醒禱告殿」總監;「新族類復興網絡」權威領袖;AWAKENINGTV.COM聯合創始人;目前已出版超過25本著作。本專欄文章節錄自其著作《狂野的夢》

 

 

與以色列連結的歷史基礎 -【選民系列】專欄

外邦信徒與以色列的連結除了聖經、神學以及宣教基礎外,還有歷史基礎。基督教信仰是有其猶太根源的,教會和猶太人一直有互動,因為兩者都是神的子民。當外邦信徒加入以色列並成為亞伯拉罕的屬靈子孫時,教會和以色列便形成了一個整體。

有了這個整體的觀念,以色列的歷史跟中國是有關係的。公元前第10世紀,所羅門王去世後,以色列開始衰落。當他的兒子羅波安繼位不久,王國分裂為南北兩個國家。北部的國家稱為以色列,由十個支派組成。南部的國家稱為猶大,由兩個支派組成,仍然由大衛王的後裔統治。在東面的亞述帝國於公元前第8世紀入侵以色列,亞述王撒縵以色於公元前722年攻取了撒馬利亞,北國以色列不復存在。公元前586年,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進軍猶大,攻占了耶路撒冷,摧毀了第一聖殿。亡國的結果是人民淪為俘虜,被流放到巴比倫。經過幾代流亡,一些猶太人去到中國。

研究中國猶太人歷史的陳瑞貞說:「關於猶太人在中國最早又真實的記錄是在公元718年。但是在開封老猶太會堂的三座碑文中,有兩座記錄了在開封的猶太人,將其抵達日期稱為漢朝和周朝。」周朝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持續了大約八百年,而漢朝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持續了四百多年。

另一方面,一位名叫多馬·托倫斯(Thomas Torrance)的蘇格蘭人在1938年發現,中國西部的羌人「有可能來自以色列的十個失落的支派」。他稱羌族人為「這些華西的猶太人」,並稱山上的城鎮為「典型的猶太村莊」。如果開封的記錄和托倫斯的研究是正確的話,那麼古代的以色列人可能是在亞述和羅馬帝國滅了以色列國之下來到中國的。如此,選民與中國之間的聯繫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十世紀。

巴比倫人之後,猶太人分別被波斯人和希臘人統治。當希臘人離開時,猶太人短暫享受了約一百年的哈斯莫斯獨立時期(公元前142年至65年),然後以色列被羅馬帝國占領。猶太人多次企圖掙脫羅馬人的轄制,在大起義期間(公元66-73年),提多將軍率領的羅馬軍隊燒毀了第二聖殿。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Josephus)指出,第二聖殿被毀的日期與巴比倫人摧毀第一聖殿的日期相同。叛亂一直持續,羅馬皇帝哈德良鎮壓起義,屠殺超過一百萬猶太人。在公元135年,他將耶路撒冷更名為愛利亞˙加碧多連那(Aelia Capitolina),並將以色列地更名為敘利亞巴勒斯坦那(Syria Palestina)。猶太人大部分被驅離出其土地,並散佈在世界其他地方。

以色列人來到了古代中國,現在的中國人也訪問了以色列。以賽亞宣告:「看哪,這些從遠方來;這些從北方、從西方來;這些從秦國(原文作希尼)來」(賽49:12)。希伯來語Sinim(希尼)的意思是中國。中國和以色列在歷史上是聯繫在一起的,如今相互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密切。 彌賽亞領袖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表示,華人基督徒之所以來以色列,是因為他們對耶穌的信仰,並由此帶來了對以色列的愛。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我的民哪,要從那城出來! -【國度角度】專欄

2001年的911 浩劫之後,整個世界變得不再一様。自始恐怖主義彌漫全球,當時拉登曾誇口:美國若不妥善處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問題,恐襲陸續有來,美國必永無寧日。我多次求問父神,祂提醒我,藉911浩劫,神正向祂的猶太子民發出強而有力的警號:金融巴比倫系統快傾倒了,我的民哪,要從那城出來,免受災殃,趕快回家!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是眾多掌控全球重要經濟命脈的跨國企業總部所在,同時也是掌握環球金融經濟命脈的猶太人最集中聚居之地。世貿雙子塔的倒下,並沒有使700萬生活在優渥富裕的美國,特別是紐約的猶太長兄從黃金美夢中醒悟過來,似乎對神這強而有力的警號完全無動於衷,一切如常!更遑論有抽身「回家」——回歸應許之地的衝動。

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之後,整個世界變得不再一様。由紐約華爾街引爆的金融海嘯幾乎令美國整個銀行和金融體系解體,全球各國也無一倖免,損失慘重。我們的猶太長兄本應深受重創,唯因美國政府以量化寬鬆狂印美鈔,才得以僥倖全身而退。但猶太長兄似乎仍樂此不疲,對神這再次強而有力的警號仍繼續無動於衷。

2020年冠狀病毒的爆發始於中國,再連環爆發於歐洲,但疫情最嚴重、感染及死亡人数最多的卻是美國,而紐約成為全美疫情的重災區。我不禁要問:這一切都只是偶然?還是天父一而再,再而三地藉這些世紀災難,向我們的猶太長兄大聲疾呼:我的民哪,快從那城出來,免受其災殃,趕快回家!

我深深相信,一日全地猶太人仍未肯回歸,天父必仍會使用各種方式去催促猶太子民回家,歸回應許之地,而耶穌在馬太福音24章所提及有關末世的所有預兆,必將

越來越明顯地應驗在我們的眼前,目的是為滙聚全球信徒邁向更深的合一、结盟,以及逼切祷告,以催生出一個新的世代,一個新人和一個完全的新婦,以迎接新郎的來到,為榮耀的君王預備道路,迎向一個基督在全地作王掌權的全新屬天國度。

而華人教會的命定,豈不正是要領我們猶太的長兄以及以實瑪利回家麽?「以賽亞書19章」 的預言得以應驗,豈不是為了滿足與安慰天父,及信心之父亞伯拉罕久已破碎的心麼?懇請大家切切為猶太長兄「回家之路」及三國一律預言的應驗禱告,使中東不再活在戰爭的咒詛,更因三國合一,成為全地的祝福!

文@何寶生

 

 

英國民調顯示 封城有助促進家庭關係

為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實施的全國封城措施嚴重影響全球經濟,然而,民調發現英國家庭關係反而因此變得更緊密。

據Study Finds報導,網絡平台MumPoll早前訪問了2千名英國家長,八成家長表示自從全國封城開始,家人之間的連繫比之前更牢固;六成家長認為現在與配偶的相處比居家檢疫前更愉快。

平台創辦人Siobhan Freegard說:「居家檢疫期間人們被迫停止日常忙碌的生活,讓很多人反思對自己來說什麼才是真正重要,包括對孩子、父母,以及我們所屬的社區。」

他又說:「雖然這次疫情帶來可怕的損失,但人們亦因此更懂得為生活中的小事感恩。冠狀病毒或許有助我們建立更友善的社區,讓我們更多為生活中所享受的事物感恩。」

調查還顯示,半數受訪家庭表示居家檢疫期間「一起玩桌上遊戲和拼圖」; 三成家長稱「在家組織了讀書會,與家人一起閱讀」;28%家庭表示「初次嘗試耕種」;62%指他們的「孩子比從前更有社區意識」;七成半家長說他們的「孩子幫助社區較易受感染的人們購買食品和雜貨」,另外有孩子「替長者鄰舍補充藥物」;大約一半受訪家長會「透過電話接觸隔離人士,提供精神健康支援」。

同時,九成家長表示「更為敬重孩子們的老師和教育工作者」。在冠狀病毒居家檢疫期間,當家人共處一室的時間增多,或會為家庭關係帶來很大的張力,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大多數家庭已經勝過這種壓力,變得比以前更親密。

禱告:感謝神讓家庭恢復緊密關係。願神興起父母作兒女的屬靈導師,教養孩子走祂喜悅的道。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20年4月22日,Hannah Lo編譯報導)

 

 

教會回應社區需要 事工大樓成緊急隔離中心

新冠肺炎在美國各地持續蔓延,截至5月1日,喬治亞州有2萬7千多宗確診個案,1千1百多人死亡。州內一所教會與當地緊急管理部門合作,設立緊急隔離中心。

位於喬治亞州內部薩凡納(Savannah)的Compassion Christian Church將其青少年事工大樓轉變成隔離中心,預備接收檢測結果為陽性、不用住院但急需地方接受自我隔離之人士。

主任牧師Cam Huxford接受訪問時表示:「當教會的名字叫憐愛(Compassion),就該展現出來,對吧?我們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關愛行動,在非洲挖掘井水,為當地人提供乾淨食水;在印度建孤兒院;現在於自己所在的社區照顧病患者。」

教會將開放咖啡室和其他設施供入住者使用,食物會由查塔姆緊急應變及管理署(The Chatham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簡稱CEMA)與救世軍等合作伙伴提供。公共衛生部門將派人每天巡查兩次,為各人量度體溫,持續監察各人病徵及維生指數,看病情有否改善,還是需要送院治療。

CEMA外展和義務工作統籌主任Chelsea Sawyer說:「緊急應變管理的基本法則,是要預計社區內一切可能發生的不同事情,計劃應對措施,提升社區的抗逆力。」

Huxford說他們會確保隔離中心的安全,無論在醫療、身體、情緒和關係上。中心共提供20個床位,均配備被鋪和毛巾等。CEMA協調主任Michael Whiteaker表示,床位主要會供給未能安全自我隔離的確診人士,如無家者或居於公寓和共居空間的人,他們有較大的傳染風險。

Huxford補充說:「我們知道這是個重要的時刻,醫院、醫護和人們都受到打擊,能夠於此時幫上忙、服侍社群,我們心裡也很激動。感覺教會的使命正在達成,這是我們身處這裡的原因,我們很慶幸能夠提供援助。」

禱告:求神使眾教會看見社區的需要,以愛心服侍,播下信心與盼望。

(來源:CBN News,2020年4月25日,Joshua Chung編譯報導。)

 

 

以別詞取替「 以色列」 丹麥聖經2020譯本遭受抨擊

丹麥聖經公會(Danish Bible Society)今年出版的聖經譯本 Bible 2020刪去了數十處對以色列的記述,不少團體對此表示失望。

「熱愛聖經和擁護以色列」的丹麥人Jan Frost看過該譯本後指出,在新約60處關於以色列的記述中,「以色列」一詞在其中59處被其他詞語取代。例如,「以色列的土地」譯作「猶太人的土地」,「以色列民」譯作「猶太人」。另外,詩篇121篇中「保護以色列的」譯為「保護我們的」。

Frost認為這譯本受替代神學影響。替代神學主張新約取代舊約,認為神與以色列民立的約已被棄絕,被神與教會立的約所取替。

丹麥聖經公會解釋,2020譯本的對象是不認識基督教的人,以及可能以現代地緣政治理論理解「以色列」的人。「現代人讀聖經的先備條件跟耶穌時代的人截然不同,此譯本旨在以簡單明確的丹麥語來傳達意思,期望讓不認識基督教和聖經用語的人都能明白。」為避免讀者混淆或產生誤解,他們在譯本中加入了註釋。其中一個例子是「以色列」一詞的引用,現代人通常用來代表以色列國,但這詞在聖經中卻有著不同的含義,而於不同歷史背景的著作中更有很不一樣的意思。

聖經公會補充說,「以色列」一詞在舊約中有三種不同的使用方式。首先,「以色列」是神與雅各摔跤後給雅各取的名字,及後成為雅各兒子十二支派的名字。此外,它也指所羅門王死後國家分裂出來的北方王國。最後,「以色列」亦指「流散後神特別的子民」。翻譯員在舊約譯本中「釐清了這些不同的含義」。

Frost並不是唯一拒絕接受丹麥聖經公會解釋的人。自稱「和平伊瑪目」(The Imam of Peace)的穆斯林學者Imam Tawhidi 說,聖經協會背後的目的是要將「猶太人說成是無國籍的人」。他認為這譯本是「錯誤和違背神的」。

以色列聖經公會於其網站發表聲明,對翻譯的處理表達關注。聲明指出,丹麥聖經公會使用自己的預算,在聯合聖經公會的監督以外進行此項目,而以色列聖經公會在該譯本出版前並不知悉。

他們向丹麥聖經公會了解過,明白翻譯的取向是使不認識神話語的人能讀得懂,背後並沒有政治考慮。然而,當地信徒及以色列境外的信徒對此翻譯版本都感到驚訝和失望,期望丹麥聖經公會認真考慮他們的意見,作出必要的改正。

禱告:求神賜下智慧和恩典,讓人能清楚明白祂的話語,認識祂永恆不變的真理與應許。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The Bible Society in Israel,2020年4月22日及24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檢疫隔離中的大復興 網上廣播引領十萬人信主

在受苦節的一週內,全球共超過10萬人在觀看福音機構Pulse的復活節網上廣播時接受福音,決志相信耶穌基督。

Pulse創辦人Nick Hall表示,他們從國際熱線中心、電郵、網站留言、短訊等收到11萬7千人願意接受基督的回應,當中有來自俄羅斯、歐洲、印尼、中國內地、香港、非洲、印度、中美洲,見證著神在疫情中於人心動工。

「我們從世界各地(從尼日利亞至印度和中國)收到照片,家庭聚集在客廳,一同坐在電視或電腦屏幕前,觀看我們的廣播。禮拜堂的門或許被關閉了,但教會沒有關閉。我們正在經歷檢疫隔離中的大復興,相信這只是個開始。」

Pulse事工發展主任Susan Harris接受訪問時表示,全球廣播的想法是在這獨特的時刻產生的。當人們被關在家裡,主要通過網絡科技聯繫,我們希望在復活節期間有一些特別的行動,於是想到全球廣播,然後開始聯繫各地不同的網絡,協調翻譯、跟進和栽培工作等。Harris說:「籌備過程實在奇妙,我們都驚嘆神如何精密編排了一切,祂為我們打開一道道的門,所有事情都在兩星期內及時促成。」

復活節廣播翻譯成40種語言,主辦單位估計全球有170萬人從167個國家透過Youtube和Facebook觀看,包括日本、中國、尼泊爾、泰國、印度、肯亞、尼日利亞、烏克蘭、俄羅斯。廣播中除了有Hall分享福音信息,還有Michael W. Smith、Lauren Daigle、Kari Jobe和Cody Carnes等帶領敬拜,基督徒作家Max Lucado、美式足球超級碗冠軍隊伍及名人堂教練Tony Dungy、Samuel Rodriguez牧師、陳恩藩牧師(Francis Chan)、護教者Ravi Zacharias等分享信息。

Hall說:「有翻譯人員在封閉國家工作,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幫忙把信息傳達給他們的人民,因為福音對他們來說是多麼的寶貴。」

在復活節廣播之前,機構於4月8日還舉行了名為「領袖報到」(Leader Check-in)的活動,旨在激勵世界各地的牧者和傳道人。他們在前所未有的全球危機中鼓勵信眾的同時,也需要支持和鼓勵。大會邀請了不同聖經學者和講員分享,包括Samuel Rodriguez牧師、陳恩藩牧師(Francis Chan)、Henry Cloud博士、Priscilla Shirer、Beth Moore和格萊美獎得主街舞藝術家Lecrae,從思想神的話提供實際建議。

Hall說,這可能是一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復活節。「禾場的莊稼從未如此成熟,當人們在這場全球疫症中尋找希望與意義時,很可能是我們分享福音的最大機會,但是如果我們現在不關心和支持我們的牧師和傳道人,我們將錯失這機會。」

Rodriguez說:「我心感恩惠,不是為著疫症,而是因為神為著祂兒女們的好處而使局面扭轉。他必會解開這些問題,萬事都互相效力,叫信祂的人得益處。感恩我活於如此時刻,有幸經歷這大覺醒。」

禱告:願神繼續在人心裡動工,興起眾教會作好準備迎接大豐收。

(來源:CBN News,2020年4月23日,Amy Fong編譯報導)

 

 

疫情下強制封城 敘利亞糧食危機加劇

敘利亞北部聯合教會(The Alliance Church)George Moushi牧師最近向美國「敞開的門」(Open Doors)談及國家深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敘利亞歷經9年內戰和伊斯蘭國(ISIS)的摧殘,如今又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說:「我看見男男女女因為飢餓而哭求。」

敘國政府因應疫情,強制執行嚴格封城,也使當地基督徒更感絕望,尤其是北部的居民。

食物需求大增

Moushi的教會位於卡米什利(Qamishl)東北部,靠近土耳其邊境,該區受疫情和封鎖政策嚴重影響,尤其是每日打散工的人。「餵養家人和孩子的食物需求比以往要大,本來就貧困的家庭,受到的影響更大。」敘國有八成人口活在貧窮線下,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數十萬人擠在「國內流離失所者收容營」(IDP camp),如今情形無疑是雪上加霜。

「敞開的門」敘利亞事工監督Mourad說:「需求來得又猛又急,每個地區都有人哭求幫助。」

如今是彰顯耶穌大愛的時刻

2019年後期,土耳其軍隊入侵敘利亞北部,建立軍事安全區,敞開的門與當地伙伴合作,發放食物和補給品給當地顛沛流離的信徒和家庭。

2020年的原定計劃是減少緊急食物發放,只提供給最貧窮和最有需要的人。Mourad說:「這是希望有能力的人可以漸漸自食其力,不過最近半年的經濟危機,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食物需求不減反增。於是我們又重啟發放事工,教會現在該為人群站出來、支持他們,並在危難時刻彰顯耶穌的愛。」

Moushi說:「現在最大的需要是食物。在短短兩小時內,教會就發出80個家庭的食物配給券。然而,有需要的家庭數目遠超過80個,我們盡所能幫忙。很多人都在挨餓,有人因為沒有食物給孩子吃,跟我哭訴。我們極需要支持更多家庭的資金。」

七成醫療人員已離開

截至5月7日,敘利亞有45宗確診個案,當中3人死亡,全都集中在首都大馬士革。戰爭摧毀了醫療體系,北部受創最嚴重,恐成為疫情擴散的破口。數百套醫療器材遭炸毀,一半的醫院和診所只能維持部分運作。

美聯社報導,有七成醫護人員已離開,留下的人員也僅能用垃圾袋來充當防護衣。外界的醫療資源無法進到敘利亞,過去從伊拉克駛來的聯合國船隻,現在也遭盟國俄羅斯禁止。

疫情之下教會保持關係、同心禱告

當地因應疫情實施宵禁,從下午兩點到隔日早晨六點,沒有人可以出家門,只有有限人數可以外出採買必需品。

教會被迫禁止實體聚會,必須以其他方式崇拜,Moushi的教會利用通訊軟件保持聯繫,幾乎所有會友都加入了群組。「我們每週有三次聚會,分別是週日、週二和週四的下午六點。我們一起崇拜、讚美、敬拜神。每個人都開口禱告和分享感受,交換最新消息,並列出代禱事項。」

Moushi經常致電或拜訪會友,看看他們有什麼需要。「身為牧師,我比較可以在城市內自由行動,可以提供必需品給有需要的家庭。除了物質上的需求,不少人感到疲憊和恐懼,我陪伴他們一起禱告,他們因為教會的關心受到鼓勵。」他請大家為他與教會,以及全世界代禱,禱告這場危機盡快結束,讓人免於飢餓之苦。

禱告:求主賜下當地所需資源,並祝福教會的工作,給予人們即時的幫助和力量。

(來源:基督教論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