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1分鐘(53) – 醫治服事的五步模式

+按圖放大

醫治服事的五步模式

醫治,如同救恩,是在代贖中給了我們的。耶穌被釘十架,為我們的得救,也為身體和情緒的疾病得醫治付了代價。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53:4-5

耶穌委任我們去醫治病人

  1. 醫治是耶穌服事的重要部分。聖經中提到耶穌傳福音的大部分經文,也會提及醫治。
    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太4:23 
  1. 醫治是耶穌給所有信徒大使命的一部分。奉耶穌的名去按手服事,是耶穌對「信的人」的命令。
    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可16:15-18

醫治服事前的預備

  1. 服事前和服事中都多用方言禱告。(林前14:2)
  2. 求問聖靈,是否有人需要饒恕,如有,立刻從心裡饒恕他。(太6:14-15)
  3. 求聖靈向你顯明生命中是否有未認的罪;如有,立刻悔改並求神赦免。(路13:2-5)
  4. 求神給你祂的愛去愛每一位你服事的人。(林前16:14)

五步模式:

  1. 面談
    簡要地與請求禱告的人面談。態度要專注並溫柔,愛的態度會讓人確信自己會得到好的照顧。問他哪裡不舒服需要禱告,毋須太過關注細節,以致談話過長。

  2. 診斷
    從面談的信息中判斷導致症狀的原因,例如:

    1. 意外導致受傷:通常是自然的原因
    2. 生來就有的症狀:可能是自然的原因,或者家族的咒詛
    3. 部分痛症:可能由情感或壓力引起。
    4. 屬靈原因,如習慣性的罪帶來的後果。

    如果原因不明,求聖靈帶領去了解症狀的本質和可能的原因。

  3. 禱告方式的選擇
    • 懇求:向神、耶穌或聖靈請求醫治
    • 命令:對有症狀的身體或製造問題的靈發出命令
  4. 禱告服事

    1. 出聲邀請聖靈降臨。
    2. 奉耶穌的名禱告或發出命令,要簡短。
      無論做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他感謝父神。(西3:17)
    3. 無論神做了什麼,感謝祂!
    4. 當做醫治服事時,如果你不僅知道症狀,也了解產生症狀的原因,要尋求對付狀況的源頭。除了醫治病症,更要將病源連根拔起
    5. 若禱告一次不成功,不要灰心,要再次禱告
  5. 禱告後的建議
    • 鼓勵被服事的人與神同行,並與他分享一段經文。
    • 有智慧地建議被服事的人改變引起疾病的陋習。
    • 如沒有得醫治,或者未完全醫治,鼓勵他繼續尋求禱告醫治。

 

資料來源:蘭迪.克拉克(Randy Clark)及湯姆.瓊斯(Tom Jones),《醫治特訓——服事團隊訓練手冊》

因耶穌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讓我們和身邊的人一同見證這個應許成就吧!

啟動香港進入超自然運動 馬都納多:要飢渴慕義吸引神同在

超自然經歷神特會已於5月11-12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在七場聚會中,平均每場有六千人參加,兩天中共發生了350多個被記錄的神蹟,耳聾聽見,瞎眼看見,瘸腿起來行走,趕鬼釋放等。馬都納多牧師亦在會中釋放信息,勉勵信徒運用神的大能,釋放醫治的恩膏;又要飢渴慕義,呼求聖靈的運動來轉化香港及中國!

成為行神蹟的人

在第一晚的特會中,馬都納多傳講鼓勵人行出神蹟的信息。他向會眾發問:「神蹟奇事的發生,使基督信仰不是一個宗教。若沒有超自然,我們有什麼可提供給這世界?」他指出,耶穌生平充滿神蹟。假如教會沒有神蹟奇事,耶穌就只是一名哲學家!「為什麼我們拒絕神蹟,只是輔導被魔鬼折磨的人?」他認為,神蹟是神愛的表彰,代表神在觸摸絕望的世界。他定義神蹟為:神超自然的介入世人不可能的狀態中。在他多年的服事中,曾見證天生只有眼窩洞的阿根廷少女生出眼珠;因病割去乳房的女人,在聚會出長出完整的乳房。他藉此鼓勵與會者:「神可以用任何信徒,只要你願意就可以。」

每到一個服事的地方,馬都納多的團隊都會啟動當地的信徒成為行神蹟的人,這次在香港也不例外。他帶領與會者宣告:「我是行神蹟的人。中國人會成為行神蹟的族群!」其後,他向會眾示範如何為病人祈禱,奉耶穌的名命令疾病離開。然而,他也分享,曾為同一個人禱告七次,對方才經歷神蹟,因此鼓勵信徒不要因為神蹟未出現就灰心。他說:「不要等神彰顯,要用信心行出神蹟!」最後團隊為與會者得著聖靈的能力禱告,然後邀請他們為身邊有需要的人禱告,多人得醫治並到台上作見證。

為香港教會拒絕聖靈認罪

第二天的上午聚會中,馬都納多帶領與會者進入神的同在,並為香港的教會拒絕聖靈工作認罪禱告。他提出,當你開始感受到神的同在,必須作出回應,呼求、流淚、舉手都可以。神用不同的方式向人介紹祂自己,所有聖經人物都跟神有超自然的相遇,他們更新改變後,神才可以使用他們震撼所處的世代。與神相遇可以是神主權的決定,也可以是人主動去追求。「當人渴慕尋求神,那份飢渴吸引聖靈來造訪你。在香港有飢渴的人嗎?」他又指出,神的榮耀跟同在有重要的分別,摩西求神讓他看見神的榮耀(出33:18-23),神讓摩西看祂的背面,祂的恩慈。相反,神的同在原文是指「神的面」,是與神面對面的狀況。人被造原是活在神的同在中,但罪孽成為我們的阻隔。隨後,他邀請香港的教牧為教會拒絕聖靈的恩賜、神蹟和感動,並為教會間的不合一認罪。「香港的牧者們呀,要悔改,讓我們回轉到神的同在中,一同呼求復興,求神造訪我們。前台的祭壇是開放的,前來呼求神吧。」他不下十次作出呼籲,多人被聖靈感動上前來流淚呼求及認罪祈禱。

進入末後聖靈運動

在最後一場特會中,馬都納多作出呼求及宣告,啟動香港,特別是年青人,進入末後聖靈的運動。他指出,廿一世紀到現在還未有一個像阿蘇撒街的大復興。個人名氣、宗教系統阻止了神恩膏的運作,使徒先知職分被取代了。他相信,末後的聖靈運動是一個包羅萬有的超自然運動。他這次來香港,盼望啟動香港進入一個救贖、豐盛、醫治、釋放、轉化和各種恩賜都出現的聖靈運動。他又邀請香港的牧者反思:「神正在香港教會推動什麼運動?」最後,他呼召所有25歲以下的年青人到台前,因為聖靈的火將要臨在到他們,盛載末後的運動,倍增過往的復興。

(記者林暐皓報導)

【Kingdom LIFE】藝術家放下自我 為神興起發光

不知你對藝術家的印象如何,是否覺得他們離經叛道難以捉摸?「其實藝術家是一群渴望被理解接納的人。」沙畫藝術家馬仔(馬穎章)說。今期Kingdom Life 採訪了馬仔及演員June(林兆霞),他們如何被神呼召在藝術領域為神得著這個群體。

.馬仔的沙畫作品

藝術領域服事團隊

馬仔過去一直從事沙畫及藝術有關工作,直到2016年在一個職場轉化特會中,神呼召他起來為藝術山頭贏回土地,並帶領他到一間非牟利機構成為駐場藝術牧者。藝術牧者的工作,就是牧養藝術家,幫助他們在藝術領域找回命定。藝術家工作時間飄忽,觸覺敏銳,情感細膩,甚至非常自我,在信仰,教會及信徒這三角型的關係中,未必懂得如何平衡和遷就。「聽牧師講以前與我相處的事,他也覺得我很有性格,不易相處的。因為我也是一個藝術家,也是性情中人。既然我是過來人,我明白與藝術家溝通,是源於什麼基礎及方式。神讓我在前半生先處理自己與神的關係,然後讓我成為藝術家與信仰相遇的橋樑。」

馬仔曾帶一位音樂家去教會,這位音樂家之前是不喜歡教會的,因為他覺得教會的音樂很差。「我嘗試告訴他,其實神很愛你,很想你用不同的方式敬拜祂,所以你可以用自己的音樂敬拜神的。」經過幾次的交流,他願意繼續去教會,因為他感覺到教會對他的接納。

June是一名演員,同時與馬仔在同一團隊中從事行政工作。June在2015年拍的一部電影中扮演流浪的婦人,一星期後巧遇一位朋友正要去探訪露宿者。「我聽到之後腦中好像微波爐一樣『叮』一聲,就立刻加入他們一起探訪。之後他們就邀請我去教會,所以很暢順地,我就信主了。」2016年,June偶然重遇馬仔,當時他正在現時的機構中開荒,正正也欠缺一名行政員工,就是這樣,June加入了團隊,並且在馬仔初信栽培的牧養下快速成長。June形容,這是她在信仰裡的一個轉折點,神感動她配合團隊在藝術範疇做職場轉化的工作。

.《春嬌救志明》劇照(左:June)

表演散播福音種子

「有時我會想,我是一名演員,如何在一些重要的場合,去事奉神或者愛別人?然後我想到,可以與別人的生命直接接觸的,我最拿手就是演戲了。」於是June想到用表演去接觸小朋友或街坊。「可能日後有其他人向他們傳福音,而我們所做的就是其中一個點,當他們以後將所有點連起來,就會成為一條路帶領他們回到神的家。」最近June在參與一個與音樂有關的藝術項目,源於她有一個基督徒朋友是吹長笛的,他一直有在網上做直播。June發現他直播中演奏的音樂能夠安撫人的心靈。June很想與他合作,就嘗試以唱歌形式加入朋友的直播。June後來收到的反應都很正面,很多朋友都覺得這種的合作很好。偶然他們也會在直播中播放詩歌,她認為如同撒種一樣,期待神將有一天使它們發芽。

.June聖誕互動故事劇場《熊出沒主意》

而近期最令June深刻的一次表演服事,是在去年機構的聖誕活動。當時她既要負責行政工作,又要負責一個獨角話劇表演。因著行政工作實在太忙碌,臨近聖誕那段時間,她差不多通宵幾個夜晚趕工,而話劇劇本卻一直抽不出時間完成。最後在表演開始的前一晚,June已經筋疲力竭,但她深知這是神想她去做的表演,咬緊牙關用一個通宵的夜晚很高效率地排好整部劇。第二天的表演,小朋友和街坊的反應都很好。「我最記得表演結束後,有一位小妹妹本來一直很安靜地看話劇的,竟然突然抱著我的腿,對我說:『我想和你做朋友。』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眼淚忍不住湧出來。」

用藝術進入不同社群

.馬仔沙畫表演

神也透過沙畫,不斷擴張馬仔的服事邊界。當他第一次倒沙落燈箱時,神就說話,其實你也是一粒沙。人不喜歡沙塵,落到身上都想拍走,但神說祂喜歡,因為是祂創造的。「不要小看幾粒微小的沙塵,當它們堆積一起,有光就有變化,很美麗的圖畫就可以創造出來。」對馬仔來說,以前從沒有想過可以進入精神病院教精神病康復者畫沙畫。「我覺得很奇妙,畫畫可以去到醫院、監獄甚至肢體殘障社區等,那裡的人全部都是社會看來不美麗,殘缺的人。這又令我想起沙,因為沙也是石頭經歷過無數磨蝕及粉碎才變成。所以神也愛那些殘缺的人,神都愛的我們就要去服事。我發現自己在服事過程中也被建立和鼓勵,這才是我最大的得著。」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觀點] 香港踏進超自然的時間已經來臨

5月11-12日在香港舉行的「超自然經歷神特會」為香港教會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史無前例的門,香港現在要看見超自然得以在自然的物界中彰顯出來。這是一個全新的契機,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神是個靈,那就是說,祂是一個超自然的神,不受限於自然界的運作,因為時間和空間都是祂創造的。從始至終,神都盼望祂所創造的人要在超自然中運作——以超自然為核心去管理自然界的運作。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優先次序的問題,而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正如耶穌吩咐信徒要「先求祂的國和義,吃、喝、穿的東西都要加給他們」。吃、喝、穿與神超自然的國度不是敵對的,但須要按着超自然來運作。

然而,墮落的人卻喜歡停留在自然中運作,認為肉眼看見的、手能摸到的就是一切,拒絕讓超自然介入並管理自然的運作。基督的教會過去一直受西方希臘思想影響。當中有信徒直截了當地否認耶穌能醫病、趕鬼、叫死人復活,認為神蹟真的與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因着耶穌崇高的情操和道德而被感動和找到生命的價值。另外,有些信徒則不否認耶穌行過的神蹟奇事,但是認為超自然的醫治和釋放等事情只屬於耶穌和初期新約教會的時代,它們隨着使徒時代的完結已經「終止」了。又有一些信徒不單相信耶穌和初期教會醫病、趕鬼和叫死人復活,而且相信超自然的事情今天仍然不斷發生,但是他們卻仍然停留在自然的運作中——沒有藉着自己把超自然的國度在自然界中彰顯出來,沒有跟隨耶穌那樣倚靠聖靈去醫病、趕鬼、叫死人復活。

上述的三種信徒的情況雖然程度不同,但是跟昔日以色列人於七七節在西乃山領受神的律法時的情況差不多,都是停留在自然的運作中,拒絕行在祂超自然的大能中。神起初為何把十誡寫在石版上,而非以色列人的心版上?因為以色列人的心硬。石版是硬的,象徵他們的硬心。因為以色列人不願意在神的靈的超自然中運作,只想在自然的頭腦和肉身中運作。雖然神知道以色列人心硬,不是真心的跟隨祂,但是神仍然超自然地用祂的指頭把十誡寫在石版上(出31:18)。果然,以色列人的硬心在神的考驗下真的顯露無遺,他們選擇埃及的金牛犢,也不選擇祂。結果,雖然神再次賜他們新的法版,但不再是超自然的運作了,正如以色列人想要的那樣。神再沒有超自然地用祂的指頭把十誡寫在石版上,而是要摩西把十誡刻在石版上(出34:27-28)[28節的耶和華的原文是他,指的應該是摩西]。

超自然是輕省的,自然是艱難的。香港踏進超自然的時間已經來臨!往後將會如何,那就要看香港的教會如何回應了。


文@朱其傑

「響起全城敬拜的聲音」啟動禮

近期Busking文化在城中掀起熱潮,許多熱愛音樂的年青人擺脫狹窄空間的束縛,紛紛現身街頭為夢想高歌。為幫助香港新一代的基督徒音樂人搭建平台,發出屬於香港的敬拜聲音,奉獻力量與國度事奉中心合作舉辦「響起全城敬拜的聲音」的活動,計劃在6-9月期間,結集100隊本地的年青敬拜隊伍,走上街頭帶領300場敬拜Busking。5月20日,主辦單位舉辦了活動的啟動禮,奉獻力量事工顧問陳利泉先生,及國度事奉中心總幹事何寶生先生分別在會中致辭,並邀請了天虹小學兒童busking樂隊,德志香港武術團及國際青年音樂家朱芸編到場表演。

陳利泉在致辭中提到,今日是五旬節(Pentecost),一個主所預備的特別日子。這次的活動他從神領受「5P」:Prophetic(先知性),今次的活動是一個先知性的運動,要抓住神給我們的呼召與異象,以致整個活動都是由聖靈帶領;People(群眾),這個活動要去到群眾當中,將神的好消息,透過音樂及不同的藝術方式在街頭向群眾表達及傳遞;Praise(讚美)及Prayer(祈禱),這是一個向神發出的敬拜及祈禱的活動;Proclaim,香港被稱為文化沙漠,其實今日人的心靈就好像沙漠,需要聖靈的活水江河,我們要在城中宣告神的國要臨到。

何寶生在致辭中提起當年他在維園敬拜的經歷。當時因著他和弟兄姊妹的敬拜充滿神的同在及喜樂,吸引很多人加入他們敬拜的行列,又有多人信耶穌。因此,他祝福在座的年青人:「今日是全城敬拜的啟航日子,祝福100隊敬拜及表演隊伍為神走上街頭表演,就是將神的榮耀從天上帶下來,改變香港的屬靈氣氛及文化,使這片土地充滿「神氣」。

啟動禮中,主辦單位還邀請了兒童、少年及青年3個年齡組別的表演嘉賓以歌聲、武術及樂曲率先向全城響起敬拜的聲音。他們分別是:來自有Happy School 之稱的浸信會天虹小學的小朋友組成的Busking樂隊;德志香港國術會的少年武術團,曾於全港各大型武術比賽中屢獲殊榮;國際青年音樂家朱芸編先生,土生土長的香港年青人,以二胡演奏揚威海外,曾於國家主席訪英期間在與威廉王子夫婦的見面會上演奏,亦曾為BBC紀錄片及荷里活電影演奏配樂。

組隊參與「響起全城敬拜的聲音

(記者何雲深報道)

第30屆亞細亞聖徒訪韓盛會開幕 12萬人與會 逾4,000華人參與

第30屆亞細亞聖徒訪韓盛會,於5月16-18日在韓國首爾汝矣島純福音教會舉行。16日開幕時,有來自全球71國7,000人參與,其中包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台灣等地區逾4,000華人與會。本屆是最後一屆訪韓聖會,適逢汝矣島純福音教會60週年慶,有別以往在純福音禱告山舉行,改以首爾的汝矣島純福音教會為主場,最後一天更移師至可容納12萬人的「上岩世界盃體育場」盛大舉行。

在開幕崇拜中,創會及前主任牧師趙鏞基,一開始就吟唱經文「親愛的弟兄啊!我願你們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們靈魂興盛一樣」,向所有會眾問安。趙鏞基以使徒行傳一章8節證道,勉勵聖徒倚靠聖靈幫助教會繼續成長,並且無論得時或不得時都要傳福音,為救贖靈魂而努力。同時,他也宣告下一個60年要成為宣教、禁食禱告、聆聽聖靈聲音的教會,因為60年前他就相信神必會成就這樣偉大的異象。

.趙鏞基牧師(左)傳講信息

汝矣島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李永勳,也在教會異象宣言中提到三項重點:第一、要常常被聖靈充滿,並將教會標語定為「唯有聖靈」;第二、每天儆醒遵行神的話語,努力行善事,戰勝試探過得勝的生活;第三、成為服事周圍受冷落的人的先鋒,人人都成為小耶穌,同時教會也將每年三分之一的預算運用在貧困人身上,更加積極參與世界慈惠宣教事工。

5月18日,禱告大聖會在亞洲最大足球場「上岩世界盃體育場」舉行,禱告主題包括:為南北韓合一和平、社會慈惠救濟工作,以及亞洲華人教會復興來禱告。擔任大會翻譯長達29年,台北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張漢業受訪時表示:「我們華人參加的禱告會都是幾百或幾千人,但這次能夠參加來自世界各地10多萬人的禱告會,我相信大家會大開眼界,也會增廣我們屬靈的廣度跟深度,帶給大家對復興更大的動力和啟發。」

回顧過去30年,不論是非典型肺炎(SARS)、口蹄疫或禽流感,甚至戰爭威脅都不能阻止訪韓聖會的進行,真可謂是神蹟。訪韓聚會,使聖靈的火焰傳到全世界各國家,例如在台灣,10多年前開始舉辦的烈火特會,從300人參加,到今年數千人出席,也是訪韓聖會所結的美好果實。當主辦單位去年宣布2018年是最後一屆訪韓盛會,立刻收到許多教會反應,認為訪韓盛會是把復興的火焰帶到各地的重要聚會。主辦單位也認同訪韓聖會是個重要的宣教策略,因此決定明年將開始新一屆特會,也就是Overseas Chinese Conference in Korea(OCCK),未來的重點是傳承,讓第二代也領受禱告和復興的生活。

(台灣國度復興報綜合報導)

大台中全球禱告日 為年底選舉及公投連署禱告

5月20日是一年一度的聖靈降臨節,台中市教會發展策略聯盟與中部地區眾教會舉行「2018全球禱告日——中部地區禱告會」,六百多位牧者及弟兄姊妹一起在敬拜中歡迎聖靈的同在,盼以具體的禱告行動來轉化城市、翻轉台灣、改變世界!

今年禱告日特別聚焦在「年底選舉及推動婚姻定義公投」的議題上,鼓勵眾教會弟兄姊妹同心禱告,積極參與婚姻定義公投的第二階段連署。場外設置多個公投連署站,許多弟兄姊妹踴躍索取並填寫連署書,以具體行動表達對婚姻定義公投的支持。

台灣基督教聯盟秘書長、台中旌旗教會蕭祥修牧師引用調查最新數據指出,2017年基督徒人數與台灣人口比率,福音派(7.15%)加上天主教(1%)預估可達到8.15%,其中大台中地區基督徒(含天主教徒)比例約7.95%,換算為人數約有22萬1977人。目前進入第二階段的公投連署,希望在八月底前大台中地區連署目標至少10萬票,鼓勵每位基督徒都能邀人簽出5-10張公投票,呼籲中部眾教會能夠積極動員參與。

(資料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研究發現:聖經比咖啡更適合開展每天的生活

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委派研究組織巴納(Barna Group)進行了《2018年度美國聖經使用狀況研究》,訪問了二千多名美國成年人。結果發現,61%「以聖經為中心」的人認為聖經比咖啡更適合用作開展每天的生活。

美國聖經公會總幹事彼得森(Roy Peterson)指出:「許多美國人意識到,雖然咖啡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暫時性的能量提升,但只有改變生命的聖經信息,才能帶來持久的盼望和平安。聖經為今日的恐懼、挑戰和掙扎提供了切合時代的智慧。」

2018年度的研究不單評估美國人閱讀聖經的頻率,更研究這對他們的選擇、人際關係、靈性及道德層面的影響。研究按照聖經在受訪者生活中的參與程度(聖經參與度)分組:「以聖經為中心」佔9%,「經常與聖經互動」佔17%,「對聖經友善或中立」佔20%,其餘54%為「不與聖經互動」的人。研究發現,聖經參與度越高,越有可能感受到以下情況:渴望更多閱讀聖經;相信「聖經包含了一個人過有意義的生活所需要知道的一切」;認為聖經對美國社會影響力太小;相信聖經比美國憲法為更重要的道德結構;美國的道德和價值觀正在變差。

另外,閱讀聖經也對生活有正面影響。在「每個月至少讀聖經一次」的人中,56%表示他們更願意持守信仰,54%表示他們更願意向其他人展現愛心,42%在時間、精力和財力上更加慷慨。

關於恐懼與盼望,4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比過去更加恐懼,特別是女性(47%)和千禧一代(49%)。相反,聖經明顯地改變了其讀者的生活,41%的受訪者覺得閱讀聖經時感到平安;而在「經常與聖經互動」的組別中,62%的人表示他們的恐懼水平在過去五年沒有增加。另外,81%的美國人對未來有盼望,其中78%「以聖經為中心」的人有盼望,比「不與聖經互動」的組別只有24%高出許多。

(來源:Charisma News,2018年10月5日,Vasco Lam編譯報道)

禱告:更多人發現以聖經為生活中心的好處。

美國啟用耶路撒冷大使館 哈馬斯承認騷亂死者為恐怖分子

5月14日,美國將駐以色列耶路撒冷從特拉維夫遷移到耶路撒冷,並舉行遷館典禮。危地馬拉的耶路撒冷大使館亦在5月16日開幕。該段期間,哈馬斯煽動巴勒斯坦暴力示威者在加薩走廊邊界嘗試突破邊界,遭以軍開槍還擊,造成超過60人死亡。

美國遷館典禮上,總統特朗普透過影片發表講話。他指出,1948年以色列宣佈建國後,將耶路撒冷城定為首都,古代猶太國亦以此為首都。今天,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政府、立法機構、最高法院和以色列總理兼總統的所在地。以色列是一個主權國家,與其他主權國家一樣,都有權決定自己的首都。他又說:「今天,我們貫徹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並在此開設我們的大使館。」

其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亦發表講話感謝總統特朗普有勇氣遵守承諾。他又指出,我們只能在真理上建構和平,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恆及不可分割的首都!最後,他在列國代表面前以撒迦利亞書 8章3節總結講話:「耶和華如此說:我現在回到錫安,要住在耶路撒冷中。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萬軍之耶和華的山必稱為聖山。」

兩日後,危地馬拉亦啟用其耶路撒冷大使館,總統莫拉萊斯親身出席典禮,獲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握手歡迎。他接受CBN訪問時提到:「自以色列復國以來,危地馬拉與以色列的關係一直很好。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將為雙方帶來祝福。」危地馬拉駐以色列大使表示,1956年,危地馬拉是世界上第一個在耶路撒冷設立大使館的國家,現在我們回到耶路撒冷,是歷史另一個里程碑。

然而,哈馬斯自3月30日起,於加薩走廊發動為期6周的「偉大的回歸遊行」(The Great March of Return),示威及暴力衝突在5月14日,巴勒斯坦人所認為的「災難日」(Nakba Day)達到高峰,多人死傷。哈馬斯派出5萬名暴力騷亂分子,點燃輪胎,發出厚厚的黑煙,又向以軍投擲石頭和燃燒彈,並嘗試突破邊界進入以色列社區進行大屠殺。

以色列駐香港總領事詩愛華發表文章指,哈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已承認5月14日騷亂中至少有一半的傷亡的人是與他們有聯繫的恐怖分子。哈馬斯努力地在媒體上令他們的活動看來像人民起義,而不是哈馬斯的暴力計劃。「和平之橋」撰文指,哈馬斯的議程似乎是爭取國際同情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人的和平遊行,抹黑為防止大屠殺而採取自衛行動的以軍為侵略者。

(來源:CBNCharisma NewsBridges for PeaceEvangelical Focus以色列在香港臉書專頁,2018年5月14-16日,Vasco Lam綜合編譯報道)

禱告:更多國家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加薩走廊的暴力衝突止息。

教宗發表宗座勸諭 依賴知識和個人意志妨礙進入真理

3月19日,教宗方濟各發表了宗座勸諭《歡喜快樂》(Gaudete et Exsultate),警告基督徒小心兩項一直存在,但在現今世代被重新包裝的異端邪說——崇尚知識的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和強調個人意志能力的伯拉糾主義(Pelagianism),更指幾個世紀以來,基督徒一直都被引誘墮入這兩條「妨礙進入真理的歧途」。

諾斯底派以學問淵博為傲,相信只有其理論有助完善自己、全面理解信仰和福音真理,並且完美無缺,足以使他們成為聖人,比「無知的群眾」更完美更好。教宗認為諾斯底主義是其中一種最陰險的意識形態,他們「將奧秘通俗化」,並且自以為知道一切,但教宗反駁:「當某人能解答所有問題,這表明他偏離真理。《聖經》表明神本為大,且行奇妙的事,祂的智慧也無法測度。由此可以推斷,希望一切清晰確定的人想要抑制神的超然地位。」另一方面,教宗相信教會容許人對真理提出懷疑和詢問,並非封閉的系統:「各種闡釋基督徒生活和真理的方式可以在眾教會中合法共存。」

另一方面,伯拉糾派則強調意志,為個人努力達致的成就感到自豪。他們最終只相信自己的力量,認為人的意志無所不能,並自覺比其他人優越,恩典往往只是附加元素。「若當中有部份人對弱者說:『一切都可以靠上帝的恩典完成』,其實他們心底裏傾向認為人的意志能實現所有事情,彷彿意志是純粹、完美、無所不能,然後才加上恩典。」今天有部份基督徒靠自身力量尋求理據。「結果他們自滿於自我中心和精英主義,喪失了對神真正的愛。」

「恩典建基於自然,它不能一下子就完全治癒人類的弱點。不承認人的限制妨礙恩典在我們生命中更有效地作工。除非我們承認自己的能力實在有限,否則一旦神親自吸引我們、賦予我們恩賜,我們將無法看到主每時每刻逐步真實可行的引領。何況眾教會已反覆教導,人稱義不是因着行為,而是因為神主動賜下恩典。我們無法依賴自己的成就討神的喜悅,只有神出於愛的恩典喜悅人。」

教宗建議信徒應該被聖靈的愛引導。「如果教會不遵循聖靈的帶領,它將成為一件文物,或被少數人所控制。當一些信徒群體太重視某些規則、習俗或行為方式時,福音的大能往往會因此受到限制,失去其純樸、吸引力和味道。」這解釋了何以部份群體、運動或社區往往從激烈的靈性生活開始,最終卻變得腐敗僵化。

教宗提醒,要避開這些引誘,我們可以提醒自己「愛」是神學道德中重中之重,正如「盡心盡性盡意愛主」和「愛人如己」才是一切律法和先知書的總綱。諾斯底派和伯拉糾派也同樣忽略了這一點。

(來源:Religion News Service,2018年5月10日,潘意韻編譯報道)

禱告:各種闡釋基督徒生活和真理的方式可以在眾教會中共存,教會遵循聖靈的帶領牧養信徒。

炸彈襲擊印尼三間教堂 兒童被利用執行恐襲

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的三間教堂於5月13日遭受連環自殺式炸彈恐怖襲擊。施襲者是同一家庭的六名成員,包括四名9至18歲兒童,分別到三間教堂引爆炸彈,共導致13人死亡,40多人受傷。伊斯蘭國已承認策動襲擊。

當日早上8時前,一家六口中的兩名十多歲兒子駕駛摩托車衝入聖瑪利亞教堂(Santa Maria Church)引爆炸彈,15人受傷,包括一名警員。5分鐘後,父親接載母親並兩名9歲及12歲的女兒到GKI教堂(GKI Diponegoro Church)。據美聯社援引一名保安人員的話,母親在擁抱一位教友後,引爆她身上的炸彈。有報導指,這是印尼首次有女性執行自殺式爆炸襲擊。5分鐘後,泗水中五旬節教會(Surabaya Center Pentecostal Church)也遭攻擊。父親駕駛載著炸彈的汽車到該教會引爆。

三處襲擊共導致13人死亡,包括該一家六口。警方在差不多時候亦阻止了針對另外一間教會的襲擊。印尼警察總長指出,這個家庭與支持伊斯蘭國的印尼泗水的激進組織「神權游擊隊」(JAD)有聯繫,一家不久前才從敘利亞返回印尼。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譴責襲擊,認為是「非常野蠻及懦夫的行為,超越人性的極限」。教宗方濟各為受害者禱告:「讓我們呼求賜平安的神阻止暴力和仇恨,以和解和友愛來取代。」

(來源:CBNMorning Star NewsChristianity Today報道,2018年5月13及14日,Vasco Lam綜合編譯報道)

禱告:求主拯救兒童脫離恐怖活動,回教國家的基督徒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

希伯來文中「聖潔」是什麼意思?-【請教拉比】專欄

希伯來文中「聖潔」是什麼意思?

拉比回答:

「聖潔」一詞表示從世界的標準中分別出來,這個意思也暗示任何聖潔的都不會與不純的,骯髒的或被污染的東西相混合。

神在聖經中說:「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的,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利未記20:26)祂對以色列人說這句話的基本含義是,以色列人要與其他民族和他們不敬畏神的行為分別出來。

同時,它還意味著一個人要小心在自己的生命中不可有未悔改的罪。這個概念來自古Accadic詞語「Kodus」,意思是「要小心謹慎」。當你生命中存在罪時親近神是很危險的,因為祂與罪並不相交。當神靠近罪時,他的聖靈就顯現出憤怒;而當聖靈靠近謙卑悔改的心時,他的聖靈則顯現出慈愛,憐憫和寬恕。

成為聖潔並不表示你是完全的,而是意味著你竭盡全力地按照神的話語和規定行。聖經上說挪亞在那個時代是義人,指的是他如何按照神所告訴他的去行。此外,新約中保羅和彼得也按照神指示他們的去行。他們並不完全,但是他們竭盡全力的按照神的話語去行。

成為聖潔也意味著你不可效法你身邊人的行為, 即使這些行為是你身邊人的文化或者信仰所接受的。神的話語必須成為你行在聖潔中的標準。


文@Ari Sorko-Ram (作者是以色列彌賽亞猶太人運動的重要領袖,也是Maoz Israel Ministries創辦人,精於教導聖經)

更多拉比教導,請瀏覽:Maoz Israel Asia.

遇上(二)-【蹤跡】專欄

上期提要:2002年我和安姿兩度巧妙地遇上,卻互不相識,直到第三次兩人才相認了,我把她納入我的小組接受牧養和心靈醫治。她丈夫正傑炒賣股票受重創,負債累累, 更賠上了婚姻,健康和房子。可是他說賭博使他快樂,不肯收手。安姿懷著破碎的心從新加坡轉到香港來工作,兩人分居已一年。

同年夏天,他們的離婚手續已辦妥,只欠兩人的簽名。我一直相信只要正傑肯來見我,事情是會有轉機的,但安姿堅信那是沒有可能的事。因為婚姻已支離破碎得無法挽回,況且正傑的態度很強硬,對基督教和輔導非常的抗拒。安姿最終取消了回新加坡簽離婚書的行程,繼續心靈的治療。講到父親,她翻著白眼說:「這人!我該說什麼!」他父親是個賭徒,從小學到中學她只夠錢買一套校服,書簿沒有錢買,穿的是破鞋子,因為家裡的錢都給輸光了。中學時向父親拿高考的報名費,他說手風不順沒赢錢,別考了。父母雖同住,但廿年來兩人互不相干。安姿一臉不屑地說,她從來都看不起這嗜賭如命的父親。偏偏自已的丈夫今天也是個賭徒!

醫治的療程中,安姿饒恕了父母、丈夫,也饒恕了自已。緊接著,她回新加坡老家去見父親,記憶中那是她頭一次與父擁抱,道歉,以孝敬的心去修復父女關係。這破冰之旅,連帶父母間冰封已久的關係也得以融化,父母恢復了對話。

不久之後,正傑被派到香港公幹,由安姿帶著來見我。面前的他一表人才,人略瘦削,大概是曾患胃癌的緣故吧。我和他單獨坐下來談了兩、三小時。事隔16年,談話的細節已不復記憶,但感覺十分良好,正傑的心很軟,非常誠懇。那天他決志信了主,也答應從此不再賭。這破冰之談在禱告和淚水中完滿結束。門打開時,安姿見到正傑哭著出來,初是震驚,繼而感動,因為相識十三年,正傑對著她大呼小叫是平常事,可不曾見他流過半滴眼淚呢!正傑超愛香港的美食,可是那天晚上他整個人癱瘓了,不吃不喝,哭了一條河的眼淚,是前所未見的破碎。

隨後的兩天我助他們把積累了多年的「垃圾情緒」清理乾淨,最終夫婦互執著手決定一起重建婚姻和財務。那週末剛好是浸禮的日子,夫婦兩人一起受浸,兩人在牧師的見證下重新交換結婚誓言和戒指。這時正傑在安姿耳邊說:「對不起,我錯了,請原諒我!」安姿回答說:「都原諒了。」

從那天起,兩人真的緊密地走在一起,安姿調回新加坡總公司上班,她把自已的私己錢全數交給正傑償還部分欠債。他們積極地參與當地的教會,正還自學了結他去敬拜神。第二年女兒美瑾出生,今天已是十四歲的美少女。正傑從此沒有再賭,事業屢創高峰。夫婦同心合力以五年的時間把所有的債務都淸還了。十六年後的今天,夫妻恩愛依然,一家三口一起在教會裡侍奉得很開心,好一個愛主的幸福家庭。


文@Pastor Lindy Heung (香港超自然事奉學校校長, 禱告醫治室負責人)

ICA Office: Tel: 2527 2270  (Monday to Friday, 9am to 5:30pm)
The Healing Rooms: Tel: 2102 0964  (Saturdays 10am to 12pm)
Email Address: healing.rooms@icahk.org

(六)尋求真實 -【無限商機】專欄

當我還是年輕小夥子的時候,便夢想三十歲之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如今這個夢想已經成真。我在廿九歲時成為是一間公司的總經理。這家公司頗有名氣,董事會成員皆是來自瑞典各地德高望重的人士,而董事長更是皇室家族的成員。神不斷地祝福我的生命。我不僅達成了職業的目標,同時雅思特與我也奇蹟似地能夠生兒育女。然而儘管擁有這一切,我仍無法心滿意足。我知道生命不止於此,仍感到若有所失。那會是什麼呢?

我極渴望經歷神同在的真實,但同時我生命中也有一些領域是我向來所掩藏而且試圖忘卻的、一些我無法向人坦承的事。它們像沈重的包袱壓得我喘不過起氣來,並且似乎攔阻了我進入神的豐盛裡。我在絕望中禱告著,卻沒有釋放臨到。我愈是呼求神,我靈魂的仇敵愈是企圖阻撓我。失眠症在夜間折磨我,我只好在客廳的地板上焦躁地來回踱步,向主呼求祂的幫助。最後,我才在凌晨時分疲憊地入睡,而我的夢境總是惡夢連連,總是以這個合理的決定作結:除了坐下來等死解脫之外,我無計可施。

疲憊和憂鬱沮喪引起了失眠症,當我試圖堅持下去時,卻只是愈來愈糟糕罷了。睡眠不足導致了其他問題,我的情形每況愈下,體力透支,精疲力竭。終於,我經不住絕望逐步地啃蝕我的生命,無可避免的事終究發生了。我企圖自殺了斷。在這時候,祖父的命運沈重地籠罩著我。凌晨時分我溜下床,走進小會客室,不由自主地嚎啕大哭,我跪下來禱告著:「神啊,讓我回家吧。我再也無法承受了!」

就在我人生最幽暗的時刻,整個房間頓時間湧進一股溫暖的同在。愛環繞著我,幾乎可以觸摸得到。我正在全能神的同在之中,簡直無法用言語確切地描述當時所發生的事,但當我正要開口表達感激之心時,一種奇怪的語言從我裡面深處不斷地湧上來。我向神獻上我的感謝和讚美,那未知的言語竟從我口中冒出來。終於,我明白神是愛我的了。過沒多久,我突然覺悟到自己正在「說方言」。

我持續全然地沈浸在神的愛中。現在我確信神愛我。這並非由於我是基督徒,所以才相信或接受的事。不!我明白神確實愛我是因我感受到了!那情形宛如父神從天而降,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一般。就是那樣程度的愛和親密湧流在那房間裡。神已恢復並釋放了我。祂給了我期盼已久的真實。


文@剛納‧歐森

(節錄自《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作者是國際基督徒商會(ICCC)的創辦人及主席,也是一位企業家。他以神國原則在職場中服侍,並經歷神在生活中的超自然帶領。)

按此購買《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

國度1分鐘(52) – 以色列禱告花園 Israel Prayer Garden

+按圖放大

以色列禱告花園

Israel Prayer Garden

位於Global Spheres Center的「以色列禱告花園」(Israel Prayer Garden),代表Glory of Zion International Ministries對以色列的支持和認同。開始時只是一個種植七種以色列香草的小花園,後來擴大成為覆蓋2畝土地的十二支派禱告花園,栽種聖經植物:無花果、葡萄、石榴、大麥、小麥、橄欖樹、棗樹及其他,共佔地2畝。以色列禱告花園反映神對以色列、子民和教會的愛,並表達「一個新人」的聖經觀念。

地址:Global Spheres Center

7801 S. Stemmons Freeway (IH35E), Corinth, Texas, TX 76210, USA

十二支派

禱告內容

猶大 猶大啊,你弟兄們必讚美你;你手必掐住仇敵的頸項;你父親的兒子們必向你下拜。 猶大是個小獅子;我兒啊,你抓了食便上去。你屈下身去,臥如公獅,蹲如母獅,誰敢惹你? 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就是賜平安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 猶大把小驢拴在葡萄樹上,把驢駒拴在美好的葡萄樹上。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汁中洗了袍褂。 他的眼睛必因酒紅潤;他的牙齒必因奶白亮。(創 49:8-12)

求耶和華俯聽猶大的聲音,引導他歸於本族;他曾用手為自己爭戰,你必幫助他攻擊敵人。(申33:7)

長老中有一位對我說:「不要哭!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衞的根,他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啟5:5)

迦得 「迦得必被敵軍追逼,他卻要追逼他們的腳跟。(創49:19)

論迦得說:「使迦得擴張的應當稱頌!迦得住如母獅,他撕裂膀臂,連頭頂也撕裂。(申33:20)

「迦得支派中有一萬二千」(啟7:5)

 

流便 「流便哪,你是我的長子,是我力量強壯的時候生的,本當大有尊榮,權力超眾;但你放縱情慾、滾沸如水,必不得居首位;因為你上了你父親的牀,污穢了我的榻。」(創49:3-4)

「願流便存活不至死亡,願他人數不至稀少。」(申33:6)

「流便支派中有一萬二千」(啟7:5)

瑪拿西 當日就給他們祝福說:

「以色列人要指着你們祝福說:『願神使你如以法蓮、瑪拿西一樣。』」於是,立以法蓮在瑪拿西以上。(創48:20)

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都照摩西所吩咐他們的,帶著兵器在以色列人前頭過去。(書4:12)

「瑪拿西支派中有一萬二千」(啟7:6)

以法蓮 當日就給他們祝福說:「以色列人要指着你們祝福說:『願神使你如以法蓮、瑪拿西一樣。』」於是,立以法蓮在瑪拿西以上。(創48:20)

他為牛羣中頭生的,有威嚴;他的角是野牛的角,用以牴觸萬邦,直到地極。這角,是以法蓮的萬萬,瑪拿西的千千。」(申33:17)

以法蓮人必如勇士,他們心中暢快如同喝酒;他們的兒女必看見而快活,他們的心必因耶和華喜樂。(撒10:7)

以薩迦 以色列伸出右手來,按在以法蓮的頭上,以法蓮乃是次子;又剪搭過左手來按在瑪拿西的頭上,瑪拿西原是長子。他就給約瑟祝福說:「願我祖亞伯拉罕和我父以撒所事奉的神,就是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神,(創48:14-15)

以薩迦支派有二百族長,都通達時務,知道以色列人所當行的,他們族弟兄都聽從他們的命令。(歷上12:32)

「以薩迦支派中有一萬二千」(啟7:7)

西布倫 論西布倫說:「西布倫哪,你出外可以歡喜。以薩迦啊,在你帳棚裡可以快樂。(申13:18-19)

「西布倫必住在海口,必成為停船的海口;他的境界必延到西頓。(創49:13)

但那受過痛苦的,必不再見幽暗。從前神使西布倫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視,末後卻使這沿海的路,約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着榮耀──(賽9:1)

「西布倫支派中有一萬二千」(啟7:8)

拿弗他利 「拿弗他利是被釋放的母鹿;他出嘉美的言語。(創49:21)

論拿弗他利說:「拿弗他利啊,你足沾恩惠,滿得耶和華的福,可以得西方和南方為業。」(申33:23)

「拿弗他利支派中有一萬二千」(啟7:6)

西緬 我的靈啊,不要與他們同謀;我的心哪,不要與他們聯絡;因為他們趁怒殺害人命,任意砍斷牛腿大筋。他們的怒氣暴烈可咒,他們的忿恨殘忍可詛!我要使他們分居在雅各家裏,散住在以色列地中。(創49:6-7)

「挨著便雅憫的地界,從東到西,是西緬的一分。(西48:24)

「西緬支派中有一萬二千」(啟7:7)

「但必判斷他的民,作以色列支派之一。但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虺,咬傷馬蹄,使騎馬的墜落於後。 「耶和華啊,我向來等候你的救恩。(創49:16-18)

論但說:「但為小獅子,從巴珊跳出來。」(申33:22)

聽見從但那裡敵人的馬噴鼻氣,他的壯馬發嘶聲,全地就都震動;因為他們來吞滅這地和其上所有的,吞滅這城與其中的居民。」(耶8:16)

亞設 「亞設之地必出肥美的糧食,且出君王的美味。(創49:20 )

論亞設說:「願亞設享受多子的福樂,得他弟兄的喜悅,可以把腳蘸在油中。 你的門閂是銅的、鐵的。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33:24-25)

「亞設支派中有一萬二千」(啟7:6)

便雅憫 「便雅憫是個撕掠的狼,早晨要吃他所抓的,晚上要分他所奪的。」 (創49:27)

論便雅憫說: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同耶和華安然居住;耶和華終日遮蔽他,也住在他兩肩之中。(申 33:12)

「便雅憫支派中受印的有一萬二千」(啟7:8)

 

(資料來源:dcmga.com/israel-prayer-garden/

 

以色列立國70年 跨代承接 開啟未來

2018是以色列立國70年的日子。70這個數字在聖經及猶太人文化中具重要意義,今期我報專訪彌賽亞信徒事工茂滋以色列(Maoz Israel Ministries)創辦人阿睿–高獅(Ari Sorko-Ram)及Fellowship of Israel Related Ministries」(FIRM)領袖MichaelYoel他們鼓勵弟兄姊妹著眼歷史,關注現在及展望將來禱告並按神的應許作出行動,連結及聚集當地彌賽亞猶太信徒群體,跨世代繼承神國異象。

靈要從四方吹進以色列

阿睿分享,聖經中的數字有特定的秩序,如但以理從耶利米書上讀到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為滿,他就禁食禱告(但9:2-3)。「當現在以色列復國70年,代表猶太人的散居和掙扎已經終結。教會要學習但以理,按著神的應許禁食禱告,領受神的心意並開始行動。我們要做任何必要的事,使以色列回到命定。」他指出,神已經將猶太人從分散到萬民中召集回來,正是申命記30章1-4節的應驗,但是下一步是要開啟以西結書37章。「……氣息啊,要從四方而來,吹在這些被殺的人身上,使他們活過來。」(結37:9)原文的「氣息」一詞是「靈」,以色列的枯骨需要「靈」,列國的教會要與神同工,「靈」要從四方而來,吹在這些猶太人身上,使他們認識主。神國的王與王后要乳養年輕的以色列(賽49:22-23),協助這個嬰孩成長。他又指出,以色列是神「眼中的瞳人」,若傷害了它,就看不見神在做什麼。若我們照顧和建立它,就有能力看見神的作為,讓祝福臨到列國。以色列是首先被試驗的,摩西之約的意義之一,就是透過以色列的失敗,證明任何人都不能靠自己成聖,需要救贖。當教會明白及尊重以色列頭生的角色,協助以色列復興,列國才會蒙福。

異象傳承與跨代同跑

阿睿亦提出,異象是跨代傳承,任務卻是屬於每一代。異象就像接力賽,每一代都在異象中有份,但每一代都有責任跑完自己的一棒,並且交棒給下一代。「不要因為自己完成不了神的異象就氣餒,要學習如何與下一代同跑。」他看到運動場上能力再強的隊伍,交棒出問題同樣會失敗。他勉勵信徒:「年青的領袖,現在就要開始學習交棒給下一代,讓異象跨世代繼承。」他感恩神賜給我們兩份禮物,第一份禮物是饒恕,當我們願意饒恕,才有能力幫助別人。「許多傷害你的人是你將要交捧的人,他們只是步伐跟你不一樣。」另一份禮物就是神協助我們,也協助身邊的人進入命定。他發現,幫助別人成功會大大成就自己的命定,「你不會幫助人比神幫助你更多!」他又鼓勵當今的年輕領袖:「你們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世代,你們可以影響世界,看見最大的復興,甚至耶穌的再來。神選擇你們活在這個世代,祂必定信任你們。」

連結信徒群體,興起年青世代

FIRM事工的Michael及Yoel是年青一代的彌賽亞信徒領袖,他們在訪問中談到興起以色列年青世代的重要及對未來的看法。FIRM是一個事工網絡,連結以色列五十多個事工群體,致力啟發列國年青信徒關愛以色列,裝備他們到當地服事。Michael指出,除了聖經的歷史和耶穌的腳蹤,以色列現在及未來的發展更值得關心。他相信彌賽亞信徒和外邦信徒可互相祝福和學習,鼓勵列國教會與當地的信徒連結。他們發現年青一代有才幹和精力到當地服事,但需要找到適當的機會,並與當地信徒建立關係。因此他們每年舉辦「遇見耶路撒冷」特會,啟發有志認識以色列的信徒,並協助他們投入服事。為興起以色列的千禧世代,有事工機構為彌賽亞信徒提供當兵前後的門訓計劃,堅固他們的信心,尋找人生意義。另有事工機構創作切合時代的希伯來文敬拜音樂,讓千禧世代認識以色列。Michael又邀請列國的教會為眾多以色列事工在合一之中展示卓越和專業的運作,並為興起下一代的信徒禱告。

以色列職場信徒追求卓越

Yoel主要負責連結商界信徒及職場轉化事工,他鼓勵彌賽亞信徒應積極投身職場或開展生意,成為社會的支柱。他認為信徒順服神的引導,應該比非信徒更加成功。「神呼召我們成為卓越,在任何位置做到最好,改變人的生命。」他又挑戰來到以色列營商的人,求問神應如何參與以色列的未來。職場人士與事工應構成有效的合作夥伴:職場的人需要許多事工的代禱者幫助他們作出決定;事工人員需要職場人士的專業經驗幫助他們營運機構。他盼望教會可以為彌賽亞職場信徒禱告,求神賜下合一,讓他們跨代興起,成為卓越,在社會中彰顯神的榮耀。

(記者林暐皓以色列報導)

【Kingdom LIFE】享受安息日 進入神祝福的循環

今年是以色列建國70週年,筆者有幸親臨聖地探訪,除了參觀歷史遺跡,追尋耶穌當年行走的腳蹤,也有機會參與當地華人信徒的安息日家庭聚會,親身經歷這個已經繼承超過數千年的安息日傳統,更深體會安息日是神祝福的循環的關鍵,不但對猶太人,還有當代信徒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以色列,猶太人的時間管理及運作是以安息日為中心的。安息日是從星期五黃昏至星期六黃昏,筆者於星期五上午抵達耶路撒冷,便與當地華人信徒直奔城內最大的猶太人市場採購當晚安息日晚餐的食物。市場熙來攘往,到處擠擁著急於採購的猶太人,因為市場甚至整個耶路撒冷城的猶太人商舖都會在下午3點左右關閉,整個民族進入到安息日的預備中,準備與家人度過一個美好的晚上。接待筆者及一眾訪客信徒的華人信徒Jimmy是一名商人,他已於耶路撒冷定居7年,同樣按著神的感動過安息日也有7年了。

Jimmy為人謙卑低調,他自稱為蒙福的商人。以前Jimmy的生意經營範圍很廣,在多個大城市中都設有分公司,常常由加拿大到中國,甚至世界各地不斷奔波。但當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生活開始越來越忙碌,甚至連安靜和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更遑論與家人有美好的關係。直到7年前來到以色列,當Jimmy夫婦在耶路撒冷居住下來,就發現聖經的真實,城中的一花一草,一磚一石都具體地展現出神的真實及對這片土地的祝福。他們開始不滿足於當時忙碌的生活,發現猶太人得力及生活智慧的來源是從享受神所設立的安息日開始。於是他們決定學習聖經中猶太人的生活方式,享受每週一天的安息與喜悅。當Jimmy一家開始堅持過安息日,發現夫妻關係開始變得更和諧及美好,從前孩子們不喜歡回家吃飯,也開始準時在星期五晚在家中筵席中出現,有時甚至會帶朋友及同學參與安息日晚餐。

「享受安息日就好像扣好襯衫的第一粒扣鈕。」Jimmy邊做扣衫鈕的動作邊與我們分享。當第一粒扣好了,其他扣鈕就會按順序排列好。同時,猶太人守安息日是對神的信實一個重要表現。以賽亞書30章15節:「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Jimmy感嘆,很多信徒都記得這節經文的上半句,「得救在乎歸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但卻忘記了下半句,就是「你們竟自不肯」。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尤其對華人信徒,雖然我們頭腦知道神的安息,但很多時候心裡並沒有真正相信。「神透過安息日想向我們傳遞的核心信息是,我們是否對神百分百信任。就好像神問我們:『你信任我嗎。』而我們過安息日的屬靈意義在於回應對神的信心。因為信任,我們才會懂得放手及交託,才能回轉向神,真正享受神的安息。

安息日當晚,Jimmy為我們到訪的眾人預備了豐富的晚餐,其中專門為安息日預備的有安息日麵包及甜酒。晚餐開始時,首先由家中的女主人Jimmy的太太點燃兩支蠟燭,邀請神的光來到家中。然後由男主人Jimmy祈禱祝謝,擘開安息日麵包,並將鹽撒在上面,喻意我們要成為世上的鹽及光。Jimmy提到,麵包提醒我們,神是一切的供應者,滿足我們靈性、身體以及工作的需要。然後他又舉起安息日的葡萄酒,因為這酒是為提醒我們,神是生命的源頭。接下來Jimmy用箴言31章來祝福太太,然後祝福孩子們及下一代。最後大家一同享受安息日的晚餐,享受與家人朋友相交的時刻

這就是筆者所經歷的第一次安息日晚餐的過程,除了認識猶太人的文化更多,也讓筆者經歷到神在家庭及承傳下一代的心意,信仰的生活化是我們從屬世的人中分別為聖的標記,也是我們生命彰顯神榮耀的屬靈印記。晚餐結束後,筆者暗暗祈禱,一定要將享受安息日的文化帶回香港的家中呀

(記者莫嵐以色列報導)

[國度觀點] 以色列七十年國慶 迎向屬靈的回歸

「耶和華如此說:『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我要眷顧你們,向你們成就我的恩言,使你們仍回此地。』」(耶29:10)

今年5月14日是以色列依照西曆計算的獨立紀念日,但按照猶太曆,剛過去的4月19日才是猶太人真正的國慶。亡國二千五百多年後,竟然能夠復國,以色列是顯給世人看的神蹟,有如枯骨復活一樣。基督徒為耶路撒冷求平安,復活的盼望也在我們心裡燃點著。雖然以色列人在七十年前已被帶回到應許之地,但屬靈的景況仍未復興,到了七十年時期的結束,真正的枯骨復活神蹟或許已不遠了。

「70」在聖經裡有特別的象徵意義。當雅各帶同家人移居到埃及地時,創世記說當時他們共有70人;在民數記,摩西有70位長老;在福音書,耶穌有70位門徒。無論是地上的以色列國或是天國,都是從70人開始的,神在祂至高無上的主權下呼召70人建立祂的國度。雖然以色列的不順服使他們一度亡國,神國的計劃卻沒因而告吹,在神的慈愛和憐憫下,祂預定了以色列被擄到巴比倫70年,這時期結束,就是回歸的日子。在這70年,應許之地成為荒涼之地,列國從以色列的遭遇認識神的公義,而以色列也得著回轉的機會,轉向尋求神。70年的荒涼其實是神的美好旨意。「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29:11-13)

自18世紀起,俄國、歐洲對猶太人的迫害越來越大,到了大屠殺達到頂峰,苦難催促流散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對回歸重燃盼望,開始步入與神心意對齊的民族發展路線。排除萬難在1948年終於復國,但時至今日,世俗化猶太人仍是主要人口,接受耶穌為救主的彌賽亞猶太人仍是稀少。但有指望,人口比例雖小,增長率卻是驚人,有機構估計以色列本土現有一至二萬彌賽亞猶太人。

「耶和華說:『我必被你們尋見,我也必使你們被擄的人歸回,將你們從各國中和我所趕你們到的各處招聚了來,又將你們帶回我使你們被擄掠離開的地方。』這是耶和華說的。」(耶29:14)猶太人已陸續回歸神賜給他們的土地,但屬靈的回歸才剛開始,更重要的是,以色列要從屬靈的巴比倫歸回神,進入屬靈的大復興。

「2018全國祭司總聚」行使神國度屬靈權柄 發揮影響力

全國禱告網絡於4月26-28日假台灣新恩堂舉辦特會,邀請了烏干達牧師慕約翰以「全國祭司總聚-歷火見證、能戰且勝」為題分享,他以三方面來講述如何在現今世代有效讓神國度推進。特會共有近160間教會、700多位牧者與弟兄姊妹參加。

首先是神兒女權柄的增長。教會帶領未信者進入神國,這是神國度推進的徵兆。大部份的人都認為神國度的擴張,就是教會(人數)增長或植堂增長,但他認為,真正教會的增長應該是神兒女權柄的增長。因為,當人類墮落時,最嚴重的處境是喪失神國度的權柄,並失去神國度的自由。而耶穌賜給我們的權柄是可以踐踏蛇與蠍子。使徒保羅也在羅馬書提到,教會是與主同掌王權,這是關乎神國度的權柄。所以當我們專注在神國度的權柄,如同初代教會一般,教會就會快速增長,主就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我們(徒二47)。

其次,要以耶穌的眼光看神國度。當初代教會面臨逼迫,他們就分散到不同角落,不再有大教會,只剩下使徒(徒八1)。若以人的眼光,這是很大的失敗,沒人想留在這樣的教會,但有一人卻很享受,就是主耶穌。祂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這是耶穌的設計,影響力不斷增加,從耶路撒冷到周遭城市,神國度繼續往前推進。所以,我們要捨棄人的眼光,而以神的眼光看待神的國度,以基督的心為心(腓二3-5)。特別是當教會落入比較、爭競,就會失去權柄,抵擋神的代價是如此巨大,我們承受不起,我們需要以耶穌的眼光看神國度。「神國度眼光跟世俗的眼光是不同的!」慕約翰強調。我們常落入自然人的眼光,對很多事情及教會分門別類,但使徒保羅培養出以基督的眼光思維看神的國度,保羅只看到一個教會(徒二十17-35)。

最後,推進神的國度要行使國度的權柄,產生影響力。在大而可畏的日子來到時,教會領袖是要來到主的面前交帳,羊群若是因為教會領袖帶領的方式失敗的話,是要為此交帳的。譬如使徒保羅所在的以弗所,發現福音在整個城市產生影響力,所以在以弗所書中,保羅講到神國度的奧秘、神的愛、肢體間的愛、屬靈爭戰等。但在啟示錄中,耶穌卻責備以弗所教會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啟二4)。所以,這間教會值得我們學習,因為他們的福音在此城市具極大影響力,也就是教會有極大的屬靈權柄。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何枝枝報導)

「青年就業及向上流動」調查發佈會 迎戰AI代工 尋找年輕人轉化新機會

2018年,「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教關)就加強青年上流能力展開調查,並於4月28日舉行「青年就業及向上流動」調查發佈會,出席人員包括企業、機構、教會、學校及家長代表。調查指出,在科技蓬勃的發展中,未來將有大量工作崗位流失;基層低學歷、欠缺動力的青年需要因此提升就業能力,取得合宜的工作,以此打破跨代貧窮。會上亦有不同工作範疇的講員分享就業市場的需要,佐證調查的發現。

顧問研究公司顏麗真女士在發佈會中指出,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提倡穩定就業,而穩定就業是向上流動的重要元素。然而,在全球各地,向上流動機會逐漸減少,貧富差距卻同時擴大。人們因著未能穩定就業、累積財富,引致長期貧窮,甚至跨代貧窮問題。要打破跨代貧窮,提升就業能力是重要關鍵,研究公司從兩個向度作出調查。第一,青少年應專注發展工作所需技能。若青少年能成功裝備五項就業具備的能力(Howard Gardner),獲聘於優質工作的機會也會提高,五項能力包括:專業紀律力,至少掌握了一種特定的學術、工藝或專業的思維方式;綜合表達能力,能從不同來源獲取信息,客觀地理解、評估並整合;創造力,提出新想法,提出不熟悉問題,喚起新的思考方式;尊重不同,尊重分歧,嘗試理解他者,並尋求合作;專業道德,思考工作本質及社會需求,不由自我利益出發。第二個向度是專注發展未來主動性就業行為,青少年必須辨清未來路向、提高適應能力,才有能力在未來管理事業。

顏麗真女士又指,社交能力在就業市場逐漸變得重要,低社交技能的工作機會會減少,而高社交技能工作的就業和工資會有大幅度的增長。若青少年成績未如理想,可投身能夠取得社交技巧的工作,如銷售員、客戶服務、店舖助理、電話/網上服務等,鍛煉社交技巧,此能力將在職涯中一生受用。

教關執委羅志聰先生回應,解決貧窮問題並非一個人或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調查結果的發佈亦並不代表必能為貧窮問題找到出路。扶貧和滅貧的道路上仍然需要個人、家庭及社會各界共同並長期努力才可達成。「教關」盼望能夠在使命上繼續實踐,藉由此調查及此後各項事工,結集各界的力量並互相合作、發揮所長,消滅跨代貧窮問題。

「1017 唔食都得」運動召集人姚國杰先生指出,運動在過去幾年收集了不同人對貧窮問題的看法及聲音,本年度銳意為貧窮問題尋找辦法,因此「教關」委託顧問研究公司進行調查,協助跨代脫貧工作。調查過程中發現創造力對裝備青少年日後就業的重要,因此在本年度的藝術比賽中加入短片製作,給予參加者更多想像及創作空間,透過影像拍攝更具體回應香港貧窮問題。

(新聞稿由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