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觀點】孕育夢想的基地

2022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於近日公布,申請人數創近9年新低,相信是受到移民潮所影響。無論是移民還是揀選學校,父母都是為孩子謀求最好的出路,以致日後能有更大的競爭力去實現人生夢想。夢想,對於今天香港的孩子和年青人來說依然遙遠嗎?

夢想與異夢其實是同一個詞(dream),聖經中常常提到神透過圖畫和靈裡的經歷,向祂的先知傳遞說話與啟示。夢想,不是虛空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夠在腦海中形成畫面,有具體形象的一個目標。而人被造的特性是,圖像的刺激,或者活生生的經歷能令我們深刻地記在腦海中。因此,神常常以異象異夢去激勵人走向祂所設立的命定。而有些人的靈裡經歷,甚至能夠完全反轉他的一生,例如保羅。

以今天的觀點去看,聖經中講述了大量夢想家的故事,亞伯拉罕、摩西、大衛和保羅⋯⋯筆者相信,當神向這些偉人傳授異象時,他們肯定都嚇一跳,摩西更是忍不住出聲推託神,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出4:13)而在踏出行動的過程,更難免遭到身邊人的嘲笑和阻攔,看看大衛如何東躲西藏地躲避掃羅的追殺,亞伯拉罕離開家族的時候,想想他的家人有何反應。但是這些信心的偉人跟隨著神行走,就真的看到一個個超越人所能想像的夢想實現。

我們的神是賜下異象和夢想的神,而每一個信徒都應該是夢想家。然而今天,信徒群體無法向世界彰顯出神本應有的大能和創造力。在過去一段長時間中,仇敵透過宗教系統,以及人為加添的世上小學(西2:20-22),限制了信徒群體聆聽聖靈的能力,以致從神而來的夢想和異象無法被傳遞。

今日我們能夠透過求問聖靈,歡迎聖靈說話,讓教會恢復孕育夢想的能力。教會不是需要更多的知識和神學,成為我們所依賴的一種慣性,以致簡單化去看待神的作為,抹煞了聖靈向我們說話的空間。相反,今日神透過席捲全球的震動向我們說話,教會應跳出宗教與神學的框架,站立在過去我們所知道和理解的根基上,恢復一種如同初期教會的簡單模式,以致聖靈將祂的異象和夢想毫無攔阻地向我們開啟,使教會彰顯出一種創新的行動力,成為神蹟奇事、偉大夢想的孕育基地。

 

 

國度1分鐘(73) – 追求精彩人生下半場

+按圖放大

追求精彩人生下半場

不少人在中年的事業巔峰時,發現人生的黃金時間已過去大半,會對所追求的成就感到迷失,不滿足於當下的生活,步入「中年危機」。作為信徒,應透過在基督裡反思生命的意義和選擇,開展美妙的人生下半場,繼續向著標杆直跑。

中年危機的10 大徵兆

  1. 生活滿意度減低
  2. 工作和金錢不能帶來滿足感
  3. 對無法實現自我感到無奈
  4. 創意減退
  5. 諸多不滿
  6. 失眠、多病
  7. 常覺得意志消沉、心力交瘁
  8. 胡亂花錢
  9. 有外遇
  10. 染上癮癖

 

中場檢討7步曲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弗 2:10)

  1. 走出遺憾
    將過去的悔恨和過錯交給神,相信神會帶來醫治
  1. 花時間檢討得失
    訂立獨處的時間,定意要聆聽神的指引
  1. 思考以下問題,重訂人生優次
    • 我是誰?我為誰而活?
    • 我的專長和恩賜為何?我有否結出果子?
    • 我願意為什麼付上生命?
    • 這是我未來十年想繼續的事業嗎?
    • 你的工作、家庭和生活有平衡嗎?
  1. 與夥伴分享心路歷程尋求印證和鼓勵
  2. 誠實面對自我找出內心的答案
  3. 耐心等候
    自省和改變需時,不能急躁
  1. 跨出信心
    相信神的帶領,作出行動

勇敢駕馭下半場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我憑着所賜我的恩對你們每一位說: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要照着神所分給各人的信心來衡量,看得合乎中道。 (羅 12:2-3)

  1. 制定簡明人生使命

人生宗旨、理念、存在目的、目標、重要的關係、配合神給你的恩賜、才幹和負擔,訂立資源運用的優次,作出承諾。

  1. 重新駕馭生活

發自內心地將金錢和時間用在榮神益人、喜歡和擅長的事情上,不再被生活掌控。給工作定界線,適當地說不,有恆心與神親密。

  1. 健全的自我形象

接納神創造我的本像,專注運用長處,與神同行,也要花時間幫助別人。

  1. 終身學習

多方面接收知識,保持頭腦清醒,讓思想有內容,有助完成人生使命。

  1. 尊重外界規則

不要與無法改變的外在因素抗爭,要以創意的方法突破,順服在神的權威之下

  1. 全力以赴

找出神真正要你做的,按神創造你的本性,全力運用恩賜才華

  1. 服事別人

過群體生活,服事社會,透過信仰為人帶來祝福

 

資料來源:

  1. Jacques, E. (1965). Death and the mid-life crisi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46(4), 502-514.
  1. 《人到中年百事哀?》,石丹理,林孟秋,蔡冠華及林靜雯。香港中文大學校刊,1999(2),35-38。
  2. 《人生下半場》,鮑伯.班福德著,楊曼如譯,雅歌出版。(Bob Buford; Halftime)
  3. Why So Many of Us Experience a Midlife Crisi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https://hbr.org/2015/04/why-so-many-of-us-experience-a-midlife-crisis

[國度觀點] 擊退中年危機,尋求更高呼召

有外國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80個國家200萬人進行的問卷調查研究,提出「U型曲線幸福理論」­­­——人在生命的初始和臨終階段感覺最幸福;而中年恰好處在U型曲線的底部,大部分人感覺最不幸福。或許換個說法,大家會熟悉些,也就是「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不是一個新冒出的現象,但近年漸趨受人關注。當都市人生活穩定,溫飽和生命安全不再成為問題,人在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時,人生的幸福感卻是受到更多因素的影響而變得不再受自我掌控。「中年危機」的現象,並非信徒就能免疫,作為主的門徒,即使已領受異象,在為主奔跑的過程中,也會有迷失和疑惑的「心靈黑夜」。當我們變得目標導向(Target-oriented),忽略了那給我們使命的主,即使有朝一日達至人生目標的巔峰,反覺是高處不勝寒。又或者,很多事奉者年少立志回應神,經歷多年的事奉,得到牧師傳道的職分,「教會工作」平穩安定,卻早已失去那團單純的使命之火。

聖經中有一個陷入「中年危機」的典型人物——以色列的大衛王。這位神所揀選的王,從東躲西藏逃避追殺,到登上以色列國王的寶座,經歷了九死一生的艱難險阻。在最黑暗的處境中,他寫下無數讚美尋求神的詩篇,然而卻在功成名就之時,過起懶散奢糜的生活,因一時之快犯下姦淫,引發了一系列的犯罪行為,並且為此付上慘痛的代價。然而大衛在臨終之言中提到,「神卻與我立永遠的約。這約凡事堅穩,關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他豈不為我成就嗎?」(撒下23:5)經歷了中年危機後的大衛,在臨終之時,看到了神與他所立的是永遠的約,這不是大衛已經突破自己生命的所限,看到神要藉著大衛家和以色列成就的更高呼召嗎?

正如保羅所說,我並不是得著了,乃是竭力追求。只要還在這個客居的世界逗留一天,神給予我們的使命就不會有終結之時,但關鍵是我們是停滯在過去的異象中,還是留心神時刻的作工而調整自己跟上神的步伐?放下過去一切,無論是失敗與成功都會成為你前進的纏累,進入更深之處求問我們的主,讓那不滿足成為尋求生命更高呼召的渴慕,所謂「中年危機」的詛咒自會不攻自破了!

(八)家庭聚會 -【家的韻律】專欄

家庭聚會有點像運動員在更衣室內聽到的打氣說話。 與孩子傾談,特別是聆聽他們的討論,是健康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家叫人最難受的,莫過於在當中醞釀的難言之情。當然,面對孩子的個人問題,我們也會與他們單獨傾談,但一起共同面對孩子的掙扎,能啟動一股家庭力量,足以解決不少問題。

就如去年,我其中一名女兒面對在校小休時的社交問題,我們大人可能會嘗試很多改善的方法,但後來還是其他女兒成了她的幫助。她們起初建議把欺負她的人揍一頓,在我們說服她們去想一個較好的手法後,她們就邀請她小休時與她們一起玩,事情就此解決了。這個經從長計議得出的方案,讓我的幾個女兒操練現實生活的解難技巧,又叫她們姊妹間的感情親密起來。

家庭聚會能讓我們重申家庭的異象。就如成立企業時不能沒有異象和使命宣言來指引商業決定,建立一個家庭也不例外。作為家長,我和丈夫都清楚說出彼此對家庭未來的異象,又將這異象與我們的孩子分享,擁抱家庭異象為我們平日的辛勞添上意義,又能在我們作出困難的決定時,幫助孩子更體諒和明白。

我們在家庭聚會中有時會禱告,但走在一起更是為了溝通。我們可以討論過去一週發生的事、下週的計劃,以及提出潛在的關係問題(通常是幾個孩子之間的)。給予討論的空間,能幫助孩子分享她們放在心上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能教導她們明白各人都有自己的難處,並要走在一起彼此幫助。作為大人,我們也要以身作則,分享自己的難處。

孩子們常聽到人吩咐他們「別做這、別做那」,怪不得父母也常聽到孩子不斷說「不」了! 家長都明白在孩子還年幼時,須常常提醒他們避免燒傷、觸電、   踫撞,或會引致窒息的舉動,但我們希望孩子從我們的讚賞,而不是更正中經歷更多的愛。家庭聚會是一個可以製造更多進步和成績的地方。在其他家人面前讚賞每名孩子(及配偶)在該星期做得對的地方,能加強他們持續做好的願望,又能激勵其他家人追求好的表現。

每當家人有突出的表現,我們都會以外出或特別聚餐來獎勵。我們喜歡以特別的經驗,多於物質作為獎勵。遇上家人感到失意的時候,我們會特意鼓勵他,重提他往日的成績和將來的夢想。這角度能再次鼓勵他看自己為家庭隊伍的一員,而不是「觀眾」。我們家庭成員走在一起,在成功時可以分享喜悅,在困難時能夠彼此扶持。


作者Shani Ferguson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彌賽亞信徒敬拜主領,熱衷祈禱及家庭牧養。她和丈夫Kobi在耶路撒冷領導耶穌以色列(Yeshua Israel)以及以色列藝術家啟動」事工,讓以色列藝術家和音樂家聚集,敬拜,培育和擴展恩賜。他們5個孩子現居於耶路撒冷。

成為讓人熱愛跟隨的領袖 在無限賽局中留下永恆影響

隨著華人的職場及教會新一代領袖興起,領導力對於帶領教會及機構邁向卓越尤其重要。2019年度的香港「全球領袖高峰會」於3月15-16日在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舉行,主題為「人人都有影響力」。會中多名世界級領袖用視像信息分享領導力的藝術,包括克雷.葛羅雪(Craig Groeschel)、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及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等等,約有300人參與高峰會。

成為人熱愛跟隨的領袖

.克雷.葛羅雪(Craig Groeschel)
.克雷.葛羅雪(Craig Groeschel)

高峰會首先由克雷.葛羅雪分享信息,主題為「成為人熱愛跟隨的領袖」。他是領導力節目主播,暢銷書作者,也是美國生命教會主任牧師,他們的教會創建了全球通用的聖經應用軟件YouVersion。葛羅雪指出,當人跟隨好的領袖,會感到受重視、得到啟發並自覺有能力帶來改變。若領袖要創造這樣的環境,需要有關懷的心,啟發人的熱情及樂於授權。「你要成為一個愛人的領袖,人們才會想跟隨你。」相反,好的員工離職往往是為了離開差勁的領袖。他指出,領袖須要向跟隨者表達兩個重要信息:「我注意到」及「你很重要」。葛羅雪每個星期五都會在生命教會向每一位同工表達感謝及欣賞,他的宗旨是「以超過應有,再加上一倍的程度向人表達讚賞」。領袖要啟發人的熱情,將人裡面蘊藏的熱情引發出來:「熱情得到啟發,就會生出一份執著。」

其次,領袖亦必須樂於授權。葛羅雪提醒:「你可以掌控,或可以讓團隊成長,但你不能兩者兼得。」委派任務會帶出跟隨者,委派權力則培養出領袖。領袖宜多說:「我信任你、由你決定吧、我信任你的判斷力。」因為要了解團隊是否可靠的唯一方式就是信任他們。葛羅雪最後指出,耶穌就是人熱愛跟隨的領袖,以致兩千年後仍有人願意跟隨。祂關懷罪人和弱者,啟發門徒進入呼召,更授權人完成天國使命。

看得更遠更早

.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
.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

約翰・麥斯威爾接著分享「領袖的共通點」,他曾任衛理會牧師25年,現為領導力大師。他指出所有領袖有以下共通點:他們比別人看得更遠,也比別人更早看見。首先,要有豐盛的心態,擁抱創意或彈性,才會有遠見。第二、領袖要有一套「五步前進循環」:嘗試、失敗、學習、改進和重來。麥斯威爾提醒,不斷發現新方法而從不放棄,才是長遠成功之道。第三,領袖要常接觸能夠啟發你的人或場合,讓自己不斷進步。第四,領袖要每天刻意成長,好像他修訂自己25年出的書,改動了九成的內容;也像他父親在96歲高齡卻相信生命最大的可能性仍然在前面一樣。最後,要為異象留下空隙,就是「你正在做的」及「你可以做的」之間的距離,去驅動你「看得更遠」、「更早看見」。麥斯威爾總結說,人的終點就是神能力的起點,當我們到了極限,就要放手交給神。

無限賽局的新型態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

領袖除了突破個人成長,對整個戰局的理解亦非常重要。賽門.西奈克就向會眾提出一個突破性的「無限賽局」論述。一般人認為所有競爭都是「有限賽局」,就是好像足球賽一樣,有已知對手、固定規則、共同目標的競賽。而「無限賽局」是指,包括已知和未知的對手,規則隨時可變,目標是繼續留在競賽場上。西奈克提出,公司的運作和人生的旅程都是一個「無限賽局」,當中沒有所謂勝負,只有領先或落後,而真正的對手只有自己。要在「無限賽局」中領前,有以下五個重點:有正當的目標、可信賴的團隊、相稱的對手、求生的彈性及勇氣。正當的目標使人願意為之犧牲,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包容所有人,並以服務為導向。達成這個目標的主要利益,是由貢獻者以外的人獲得。領袖有責任創造出環境,讓團隊展現最好的一面,成為可信賴的團隊。「無限賽局」中相稱的對手能夠挑戰和驅使我們繼續進步,但擊敗他們並不是主要目的。為了實現正當的目標,領袖要願意砍掉現有的運作模式,這是一種求生的彈性。持續地留在無限賽局中需要勇氣,西奈克鼓勵與會者選擇讓公司、機構和人生以無限賽局的方式運作,讓我們永恆的生命,為人留下永恆的影響。

多年致力推動領導力發展的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總監陳敏斯博士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許多教會領袖受到聖經及神學的訓練,領導力方面的訓練卻相當不足:「近年香港社會對教會評價負面,青少年離開教會,許多教會也正值領導交接時期,領導力急需要得到提昇。」正值華人領袖興起的時候,她相信:「領導的恩賜能夠啟動其他的恩賜,影響力比我們想像更大。」

.大會今年製作了大型標板協助人明白主題脈絡

(記者林暐皓報導)

堪薩斯先知甘保羅逝世

一代神國將領甘保羅(Paul Cain)2月12日逝世,享年89歲。根據甘保羅的事工網站資料,他在76年前開始服事,行過許多神蹟奇事和醫治。

甘保羅是1940年間的醫治復興運動中最年輕的講員。他跟同期的葛培理(Billy Graham)和奧羅爾羅伯茨(Oral Roberts)一樣,在大帳篷裡領會。他有出眾的預言恩賜,常常從群眾中召人出來,並詳細地述說他們的生命的事情,如地址、孩子的生日及同事的姓名等等。

到了1950年間,甘保羅到各國服事,他在瑞士和德國舉辦的帳篷特會吸引了多達30,000人參與,但知名度卻導致他出現不道德的生活方式。他持續同性戀和酗酒的行為一段長時間,並沒有再公開事奉。

直到1980年間,甘保羅與鮑勃•瓊斯(Bob Jones)訓練出稱為堪薩斯先知群的領袖,如約翰.保羅.傑克遜(John Paul Jackson)、吉姆.歌耳(Jim W. Goll)等等。他們影響了葡萄園教會運動,陳仲輝牧師、劉竹村牧師、郭美江牧師,甚至台北以琳書房,都出自這股水流。他又與鮑勃•瓊斯一起幫助畢邁可(Mike Bickle)建立堪薩斯市團契。

2005年,甘保羅在自己的公開道歉信中說:「我現在要承認以下事情:長久以來,我都在同性戀和酗酒中掙扎。我當時應該立刻認罪,但我卻否認真相,我為此道歉……」雷克.喬納(Rick Joyner)、畢邁可及傑克.戴雅(Jack Deere)當時曾公開指責他,並要求他參與一個恢復旅程。他們又為「看見甘保羅生命的問題的同時,仍然支持他的事工」道歉。

他的屬靈遺產之一是他對將臨復興的異象,他曾預言:「將有一種比潮汐更大的東西——一場巨大的屬靈地震來到……神將再次震動地……祂的榮耀將會被揭示。一個「沒有面孔」(Faceless)的一代……人數眾多……有報導會說整個世界都在為耶穌瘋狂……體育場館充斥著滿溢的復活和醫治的神蹟。」

甘保羅在事工網站說:「我堅信,神正在教會內和教會間做一些美妙的事情。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很高興聽到有如此多的教會正在成長並經歷了神聖靈的澆灌。預言服事帶來很大的鼓勵,特別是在逆境中。」他又說:「神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呼召我們,行在聖靈的大能中,以基督的義行出清潔的行為,並且教會會更加合一地執行使命。」

甘保羅又指出聖言與瑞碼(rhema)同樣重要:「我深信,神在今天和世世代代向祂的子民所說的最有力的方式,就是通過聖靈感動,無誤和不變的聖經。而當你看到今天神的教會時,很明顯預言的恩賜已在教會中得到恢復,預言是神與子民自然的溝通方式。我們要有智慧地將每一個啟示或預言與神永恆話語作對照。」

(來源:甘保羅事工網站God TVCharisma News,2019年2月12至13日,Vasco Lam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讓先知恩賜在神的教會廣被恢復的同時,也提醒我們要活出聖潔生命。

(十四)說出你的夢想來! -【無限商機】專欄

十年來,我一直夢想有個國際性基督徒企業運動,能夠在工商界帶來影響力。我夢想著看見神的愛和大能,因著成千上萬人在商業領域中行使信心,彰顯在職場上。基督徒要在仇敵轄管的領域——企業金融界,堅定站立。這將會是個國際性的運動,就是「國際基督徒商會」。

在那段日子裡,我堅守著那個夢想,並沒有與任何人分享。然後在1984年,一個機會臨到而扭轉了一切。那一年年底,在厄勒布魯市有一個特會,我已經登記為講員,但我還不確定神要我在那兒分享我的異象。成立全球性企業組織的異象,即將與一個斯堪地那維亞小國家中,一個說少數民族語言的小群人分享。我是真的聽見神的聲音了嗎?我的不安全感促使我急於尋求印證。

神藉著一通我僅見過一次面的美國商人打來的電話,奇妙地回應了我的禱求。這位商人提議我們在他轉機的三小時當中,約在斯德哥爾摩的阿蘭達機場會面。當我走向他時,他的第一句話便令我大吃一驚:「我是要來告訴你,現在該是你說出你夢想的時候了!」接著他打開公事包,他製作了兩千個胸針,上頭有描繪全世界的特殊標誌,但卻不是各大洲的圖案,而是兩個人臉透過魚的符號彼此對望。我一點兒都不曉得這會成為「國際基督徒商會」的正式徽章。

在機場的經歷是導向「國際基督徒商會」誕生的數個先知性印證之首。後來在特會上,我發現自己講了一些不尋常的內容——一個沒有人提過的主題。每個人都喜歡成功,但沒有人喜歡挫敗;它最好是能被拋諸腦後,然而我描述了一個失敗企業家的孤獨。我談到人所必須承受的孤單道路,以及當事情出了差錯時,他的家人連帶受到的影響。從來沒有人聽過像這樣的信息。「我們需要一間急救診所來幫助生病的公司。」我這樣說,殊不知這些話將會對眾人有何等的衝擊。

翌日,這個故事便出現在40間大報的頭版新聞。「『國際基督徒商會』開張急救診所幫助生病的公司!」在各大報上廣傳。我因此而電話應接不暇,超過150通電話佔線,人們熱烈地反應。我在國家電視台上接受訪問,並在歐洲其他地方的一個衛星國際廣播電台上,成為特別節目。假如這個夢想所需的是媒體的關注,那麼這個目標確實達到了!

然而這數以百計回應的人,並不是我所想像的那種人。那些都是事業上失敗、面臨破產、幾近自殺的人。只有走投無路的人才與我聯繫,這實在沒有用。我想要的是事業有成、能夠服事他人的人,不是失敗者!「主啊!幫幫我!發生了什麼事?」我呼求著。

後來我翻開聖經,結果正好落在撒母耳記上第22章1-2節:「大衛就離開那裡,逃到亞杜蘭洞。他的弟兄和他父親的全家聽見了,就都下到他那裡。凡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都聚集到大衛那裡;大衛就作他們的頭目,跟隨他的約有四百人。」

我驚愕地讀著這段話。這正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情景!大衛受神的任命要得著整個應許之地,卻率領著一支烏合之眾的軍隊。這些窮困不幸的靈魂是他有生以來的第一支軍隊。就像這些我日復一日接到不停來電的商人,他們全都是窮途末路的可憐人。儘管如此,這些人當中有37名將會進一步成為大衛的大能勇士。他們是神親自精心挑選的,祂從起初就看到結局。

事件發生得相當迅速,「國際基督徒商會」在1985年逐漸成形。神引導我個別地與五位創立成員見面:一位澳大利亞人、兩位美國人、一位加拿大人,和一位比利時人。主以超自然的方式,仔細地帶領我的腳步。夢想正逐漸成真,情勢的發展完全不在我的掌握之中。聖靈不可思議地透過我的生命運行,我隨著聖靈的激流席捲前進。


文@剛納‧歐森

(節錄自《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作者是國際基督徒商會(ICCC)的創辦人及主席,也是一位企業家。他以神國原則在職場中服侍,並經歷神在生活中的超自然帶領。)

按此購買《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

[國度觀點] 燃點祭壇的火

2018年年底,禧福協會與六福珠寶簽約,租下他們總部的整幢大廈,改名「八福匯」。2019年的除夕夜,數位領受要在八福匯頂樓建立祭壇的教會牧者及機構領袖在當晚祭壇的開幕禮中,宣告「禱告匯」(Prayer Hub)正式啟動。佐敦出現了一幢基督教大樓,大樓頂層出現了一個公開祭壇,使不少信徒領袖都感到鼓舞激勵。

在神國復興之前,神首先要復興禱告的大軍。在香港建立合一的祈禱祭壇,是很多代禱者多年的渴慕,期望匯聚更多信徒用禱告去改變這片土地。然而觀望去年香港教會面對社會種種問題,以及對內地教會受迫害的回應,雖努力嘗試尋求應對方法,但始終未能看到那種向神迫切的禱告,信徒群體靈裡積弱,甚至無力抓住屬靈權柄向仇敵反擊。越多開展的事工,若沒有首先在神面前委身祈禱,反而成為攔阻人成就神工作的障礙。你相信禱告的大能嗎,你相信有些問題或許只要持續祈禱,神便會出手解決?

舊約聖經中有不少築壇的例子,神非常看重祭壇,它是自然界與靈界之間的門戶,是人與神可以有更深的交通的所在(創28章)。建立祭壇與內室禱告有所不同,禱告祭壇不只是舉辦一兩次禱告會而已,是需要恆常維持的。在壇上必有常常燒著的火,不可熄滅。(利6:13)因此,祭壇是持續在神面前的一種禱告生活,這個「持續」是祭壇一個不可或缺的特徵,以致能打開天上的門,釋放神的同在與啟示。

筆者曾經在台灣參與一次國際性特會,在每場聚會開始之前的一兩個小時,有一群委身的代禱者在台前跪下為整個聚會方言禱告。他們不但為著每個列好的祈禱事項去代禱,還去領受神要釋放的信息,以致能為神的工作暢行無阻而祈禱。因著他們的代禱,在聚會開始之前,整個場地已經被神的同在充滿,使參與者一進入會場已經被感染,迅速進入狀態。其實,這群忠心的代禱者為著台灣的復興,已經委身祭壇代禱守望多年了。香港需要燃點代禱的火,神渴慕那些有負擔守望這個城市的代禱勇士,委身在合一的持續代禱中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同心以禱告尋求神的面,宣告神要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想所求。

全球首家基督教航空成立 盼望協助宣教工作

美國德州的航空宣教機構「猶大一號」(Judah 1)將成為全球首家基督教私人飛機公司,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近日已接受其申請,預計他們將在2019年夏季投入服務,主要目標是協助宣教團隊更簡便地前往宣教工場。

猶大一號主要服務對象是教會和宣教機構,運送他們到國內及國際的宣教目的地。宣教團隊不用付行李運送費,團員的行李、物資和醫療物品等也可隨身,避免遺失。

猶大一號的創辦人和行政總裁艾弗雷特.艾倫(Everett Aaron)分享他的異象:「猶大一號是主在1994年給我的異象。我看到很多宣教士和宣教物資已經預備好,神呼召我去預備飛機讓他們可以出發。神讓我看見航空宣教的必要性,我深信猶大一號有助福音的傳播,還能見證聖靈在行動中的大能。」

根據猶大一號的網站,他們的飛機已經接載了數百名宣教士並運送了數千磅的貨物,協助了許多團隊。艾倫表示:「乘坐猶大一號可免行李運送費和減少行李與物資遺失的風險。不少宣教士乘坐一般航空公司到宣教場地的旅途中,經常遇到行李和宣教物品遺失的問題,猶大一號希望提供解決辦法。另外,乘坐猶大一號毋須通過一般機場的安全檢查,宣教團隊可以在同一架飛機上,團員和一切行李與物資都可沿路隨身,讓整個宣教旅程更加順暢。」

(來源:Christian Headlines,2018年12月19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興起更多航空業的資源推動普世宣教工作。

希望在今Teen 教會機構職場合力 讓下一代真正脫貧

「扶貧研討會2018」於11月22日,由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假聖安德烈堂舉行,今年大會主題是「希望在今Teen」,有近400位教牧、機構同工、基督徒商人和有志服侍基層的信徒出席。主辦單位 期望透過座談會、工作坊及展示會,聚焦兒童及青少年貧窮問題,共同謀求下一步行動,幫助下一代重拾志氣,找到人生方向。

年青人貧窮問題嚴重

.葉兆輝教授

香港大學社工系講座教授葉兆輝向與會者分析政府的《2017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香港有137萬貧窮人口,即每5個人就有1個人活在貧窮中。」葉指出整體貧窮情況近年有改善,但兒童貧窮率仍然高達23%,主要原因有四方面:離婚率上升;新移民中六成是青少年;少數族裔收入不穩定;低收入家庭結構性貧窮。葉表示近年經濟發展未能使市民受惠,2001-2011 年間薪金按通帳調整後不升反跌,造成許多年青人不滿和絕望。葉向作老闆的發出呼籲:「大家招聘年青人時不要壓價,應慷慨一點,給予一個合理的薪水。」他又從地圖分佈發現青少年自殺的風險與貧窮有相關性:北區有6名青年在四個月內相繼自殺,他們的共通點都是只有中學畢業,沒有工作,欠缺家庭支持。葉建議教會植堂時可針對貧窮人所在的區域,在社區保護青少年,給他們介紹工作,助他們面對逆境。

以真理服事年青人

.蔡元雲醫生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副主席蔡元雲醫生在信息分享中指出,要以耶穌話語中的亮光,幫助青年向上流動。耶穌的使命宣言中(路 4:18-19),對如何服事貧窮人有不同的定義:「耶穌說要傳福音給貧窮的人,不單是提供財務資助,他們更需要聽到福音。很多年青人以為教會只關心天堂,但耶穌很關心我們在地上的生活。」耶穌又說要醫治傷心的人,調查顯示香港56% 的中學生有抑鬱徵狀,更有學童自殺,許多家庭都需要得醫治。蔡亦了解香港的年青人看不見未來的盼望,只看到黑暗和絕望,但他認為「瞎眼可以看見」:「我們要用耶穌的愛去服事他們,回應他們全人的需要。」同時,教育制度令學生追求卓越卻沒有靈魂,被困在家或在學校,耶穌叫被擄的得釋放,教育制度有必要改革,叫受壓制的得自由。蔡建議,既然每個區域都有貧窮人,教會應該與前線機構合作,以行動幫助他們。耶穌作了「向下流動」典範,他不是以高姿態去指出人貧窮,而是與貧窮人同行,作他們的朋友,謙卑地分享生命和愛。

蔡元雲特別談到基督徒踴躍參加政府政策中的「三年制友師計劃」,一萬五千名友師當中,七成是基督徒,令政府相當驚訝。友師幫助青少年追夢,關心他們的家庭,是很全面的關顧。蔡認為,友師關係要在監督之下,以保護友師和青少年。計劃讓參加者有機會進行職業探索、體驗和認定,長期陪伴青少年成長並向上流動。不少參加者透過友師加入教會,認識耶穌。

要長遠改變貧窮,蔡元雲認為可朝向個人、系統及結構性三個方向邁進。個人方面,商界及民間要擺上自己的力量。系統方面,家庭、學校、前線機構、商界及教會多方面要互相配合。蔡說:「政府很留意我們的聲音,只要有成果為證,就可影響政府扶貧及青年政策。」結構性方面,香港要走出過去的成功,走出只有四大產業的困局。

慎防貧窮陷阱

.余德淳博士

EQ研究訓練顧問余德淳博士認為協助年青人脫貧,要小心誤墮3種另類貧窮陷阱。首先是社會價值貧窮:年青人投入重複性又沒有前景的工作,只是一種沒有意義的生活。基督徒老闆要提供有社會價值的工作。其次是親情價值貧窮。余曾到木屋區探訪一個家庭,父親剛出獄回家,一家人吃飯快樂又團結。晚飯後,他卻收到另一個大學畢業生致電哭訴,她害怕結婚後收入不足以供樓。兩邊的對比給他很深的反思:「我們不要擁有居所卻沒有親情,家庭和親情才是我們所要的。」第三是個人貧窮,俗語說人窮志短,余認為只要找出年青人的志氣和方向,他們就會做得好,有力量走向豐富。

研討會中段設有七個工作坊,邀請多間教會或機構分享服事基層的孩童、中學生、大專生、職場及社區等不同年齡層及需要的經驗。研討會最後環節是展示會,有三十多個機構或單位介紹事工、尋求合作,造就基層人士。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在新聞稿中表示,盼望與會者「以此為起點,積極聯絡研討會中認識、有同樣心志的伙伴,一同計劃、開展及擴大事工規模和成效,祝福更多有需要的青少年。」

.研討會設有多個工作坊

(記者林暐皓報導)

【Kingdom LIFE】進入八福之地 興起宣教運動

2018年9月21日,禧福協會正式與六福珠寶簽約,租下六福珠寶中心整幢大樓,並改名為「八福大樓」。其實早在2004年,神已經在禱告中啟示祂要為自己預備一幢樓,而這異象的具體化,乃至最終成真,確是用了10多年時間的不斷禱告等候。今期Kingdom Life 訪問了禧福協會會長劉達芳博士,親述神如何一步步帶領他們進入應許的八福之地,以及神所啟示的關乎香港信徒運動的異象。

神為自己預備一幢樓

2007年11月14日,神清晰地向劉博士啟示,他們要得著一整幢大廈。「那天早上,當我一踏進自己的辦公室,神吩咐我把辦公枱旁的百葉窗簾拉起,祂說:『我應許禧福的全幢樓,在簾後面。』簾一拉開,我發現當時君龍酒店的外牆,掛了一大幅廣告牌,寫著:『全幢招標出售』。神說:『不是現在,你要耐心等待。』當時,這幢樓的1、2層都是夜總會。神說:『我要把大樓清理乾淨,而且你搬進去時,不用怎麼裝修。』」後來六福珠寶買下全幢樓,請走了租客,成為裝修豪華的總部。

在這10年間,禧福的同工每個星期五都為此禁食祈禱,求問神如何成就這個應許。直到兩年前,劉博士認識了一位姊妹,是六福珠寶高層。劉博士將這個感動告訴她,當時她不明白。劉博士說:「其實這件事也有點荒唐,別人沒有說要租或賣,你說要用,在情理上是說不通的。」2017年5月,劉博士突然接到這位姊妹的長途電話,她說,六福珠寶的總部想搬走,這幢大廈想全幢出租,你要不要?劉博士馬上答應,要!

.「六福」將改名為「八福」

當然,異象成真之前,禧福經歷不少困難和考驗,而神卻是不斷給予他們印證和鼓勵。2017年11月14日,剛好是領受異象的10年,劉博士收到美國一位姊妹的電話及email。她想支持禧福這個異象,於是賣了一些物業,奉獻十分一給禧福。「當我收到這個消息,我就明白六福會找到新的地方搬走。」兩日後,劉博士接到六福電話,他們找到新地方了,經過接近一年的協商,終於在今年9月21日,禧福與六福簽約,正式租下了整幢大廈。

247禱告祭壇

在禧福同工的禱告中,神向他們啟示,這幢大廈是一間無墻教會,又如同服務的超級市場,人走進來,衣食住行都能得到滿足。而且這裡是服事很多不同類型,教會接觸不到的人,例如黑白兩道,去夜總會的人,貧窮人,不同性傾向者都能在這裡得到幫助。到了明年,地鋪會有福音餐廳,流浪漢能在這裡領飯,悲苦的人要在此唱歌。因此,「六福珠寶中心」將會從此改名為「八福大樓」。

同時,神很多次對劉博士說,這幢大廈的頂樓(17樓)要成為24/7的祈禱中心。同工在祈禱中看到異象,頂樓整晚都是燈火通明,很多火在那裡燒。頂樓是整幢樓的心臟,它會帶來很多祝福向下流。當這裡的火開始點燃,就會分散,這個禱告祭壇就會複製,整個香港將會出現很多禱告祭壇。「這個247祭壇不是禧福的祭壇,而是全港性的祭壇,所有人都可以來祈禱,疲倦的牧師、宣教士可以重新得力,有困惑的弟兄姊妹能聽見神的聲音,在這裡能經歷神的愛。」

啟動宣教運動

關於佐敦在屬靈位置上的重要性,劉博士又分享,大約18年前禧福搬到佐敦,神就告訴他們,佐敦是香港的心臟。「那時候我們完全聽不懂,因為我覺得中環才是心臟。而神又進一步說,佐敦道是宣教運動起飛的跑道,宣教士要從這裡去到世界各地。」後來有一次行區祈禱,他們去到圓方那一帶,那時高鐵正在挖土動工,他們就突然明白過來了,高鐵站就如同心臟一樣,很多中國人可以透過高鐵來到這裡。高鐵連接機鐵(機場鐵路)去到世界各地;高鐵附近也有海路,能去到南中國,以及其他海島。「就好像心臟一樣,有不同的血管,連接不同的地方。所以,八福大樓不單是基督教大樓,也不單是傳福音大樓,而是宣教的大樓。當香港教會被復興,信徒熱心愛主,服務社區,轉化城市,就會啟動一個宣教運動。」

.劉博士關注基層人士生活

(記者莫嵐報導)

多位領袖領受復興異象 鼓勵教會預備迎接

多位基督教領袖早前重聚多倫多,當地於1994年爆發「多倫多祝福」復興浪潮。他們都領受歷史上最大的復興即將出現,並分享弟兄姊妹可以如何預備迎接。

約翰‧阿諾特(John Arnott)領導多年前爆發復興的多倫多機場基督徒團契,他在異象中看見「一波極大的復興,好像海嘯般席捲世界。當浪潮捲上岸的時候,突然間神就會奇妙地傾倒一切。」

宣教士海蒂‧貝克(Heidi Baker)受訪時表示她也有一個榮耀浪潮的領受:「我看到了那波浪,它充滿著面孔。我看見他們是激烈地愛神的人,來自各族、各方和各國,他們將帶著神的榮耀去到世界的盡頭。」

神學教授及電台節目主持人米高‧布朗博士(Dr.Michael Brown)也發現,每當學者都認為基督教在美國消失時,大覺醒就會臨到。「我真的相信,美國最偉大的覺醒,以及全世界最大的澆灌仍在未來。」

對於如何準備復興,布朗認為基督徒要為真理站立,戰勝世俗,甚至是那些鄙視真理的人。「我們面對罪惡的世界,需要被神的愛重新遮蓋,要在我們身上顯出耶穌的樣式,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像他一樣服事這個世界。我們也要認識到黑暗總是討厭光,要放棄試圖取悅人們並被人接受。我們必須用愛說出真相。」

阿諾特則認為:「我們可以提升禱告生活,重新審視我們如何度日,如何花錢。神需要成為優先考慮。又要保持正確的心態,不要記恨那些冒犯了你或傷害過你的人,你只要紮根於神的愛,並為神給你更多的事做好準備。」

(來源:CBN,2018年8月21日,Vasco Lam編譯報導)

禱告:全地的教會都要熱切祈求並領受新皮袋接住復興的浪潮。

列國的命定 -【復興以色列】專欄

每個國家都有兩類人:一類是神眼中叛逆祂權柄的普羅大眾(詩篇2),一類是真正重生跟隨耶穌的餘民 。一個國家的屬靈命定由該國的信主餘民所承載。我們無法從不信的人明白神對於一個國家的目的和命定,即使不信的人通常是一個國家的大多數。

當神看一個國家時,祂將它看作一個水果——例如一個帶有殼的堅果。這個國家的不信者就像外殼,但是你,作為國內信主的餘民,是神看為國家命定傳承者的一部分!神對你國家的旨意和命定不在於不信者的外殼中,而是在你這些信主的餘民果仁中。

神對各支派、各民族、各邦國都有一個屬靈的目的和命定——需要我們用屬靈的眼睛去看列國(啟示錄7:9)和以色列(啟示錄7:4)。神昔日為以色列留下七千餘民,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如今也是這樣,按著恩典的揀選,還有剩下的餘數(羅馬書11: 2-5)。以色列的命定在隱藏的信主餘民中,而不是在不信的大多數人中。若然透過不信主的政治家,或者不信的拉比去明白神對一個國家的命定,很可能會令人困惑。我們必須以屬靈的洞察力來看我們的國家,餘民日漸增多代表神的國度在擴張。

我們必須擁抱神對列國的異象,這主要透過國家的信主餘民呈現。每個國家的人民有兩種可能的命定:有來自耶穌的美好命定,和來自魔鬼的扭曲命定。從撒迦利亞書第14章可看到這一點,「列國」這個詞語被使用了兩次。在2-3節:「因為我必招聚列國與耶路撒冷作戰」,他們將在第二次降臨時被耶穌摧毀。然後在16節:「……所有前來攻擊耶路撒冷的列國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來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並且守住棚節。」你看到「列國」既有正面的神聖命定,也有負面的邪惡命定。這兩個命定之間的鬥爭就是屬靈爭戰。你是你國家的代表,承載著神希望在你國家所要成就的命定。

你不會成為來到耶路撒冷被毀滅的「列國」不信者之一!你代表著你國家內的果仁,而不是外殼。你為你的國家帶著神關於以色列的異象,你被呼召與以色列的餘民合作,通過代禱支持神對以色列的旨意。你的未來將會是那些來自列國,每年聚集在耶路撒冷敬拜君王耶穌的人。這就是在各支派、各方言、各民族、各邦國的餘民所乘載列國的命定。


亞設.因崔特(Asher Intrater)是以色列彌賽亞信徒群體的使徒領袖,創辦「復興以色列事工(Revive Israel Ministries)」,另外在耶路撒冷「耶穌之愛教會」及「提昆國際事工網路(Tikkun International)」擔任監督職責,最近出版新書《與神對齊》。

按此購買新書《與神對齊》

(八)將你所有的都給他們 -【無限商機】專欄

我辭職的決定並不容易。然而當我們禱告時,雅思特和我經歷到一股極深的平安——這是我們行在神旨意裡有把握的確據。我已經禱告求神賜給我屬於自己的公司,並且知道那是祂在我生命中的旨意之一。因此現在我開始感謝祂帶領我出來,明白該是踏上未知道路的時刻了。

1972年9月30日,我向董事會主席遞出辭呈。那天早晨我回到公司,我收到了一封信。上面沒有姓名,只有信箱號碼和城市,郵戳是來自挪威的。我打開信後大吃一驚!裡頭是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經文以賽亞書60章20節:「你的日頭不再下落;你的月亮也不退縮;因為耶和華必作你永遠的光。你悲哀的日子也完畢了。 」下方寫著:「像但以理一般勇敢站立。等候從天上來的一切幫助。」

直到今日我還不曉得是誰寄了那封信,但是時機真的恰到好處。現在我知道我聽見神了,並且祂看顧我生命中的每一步,即使我沒有工作,也沒有公司。這是來自神的「瑞瑪」話語,是在我們最無助地順服祂時,特地賜給我們的。

那天晚上,一位陌生人來到我們家,與我見面閒聊。我們的談話漫無邊際,我納悶著他究竟來我們家有何目的。當他準備轉身離去時,看著我悄悄地說:「我來找你是因為我失業破產了。」然後他向我要了一大筆錢。我茫然不知所措。過去從未有人向我要過錢。在瑞典,很少人會落入這般景況,因為國家通常會供應他們。他怎會有如此的膽量來我們家要錢呢?一定有什麼不對勁。「請坐下。」我建議,一邊拖延時間。然後我進到客房,那男人則在外頭等候著我的決定。「主啊,我該怎麼辦?」我問主。馬上有了回答:「將他所求的給他。祝福他,然後讓他離開。」於是我就照做了。我不知道是誰比較訝異,那位訪客還是我!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有財務困難,而每一次我求問主該怎麼辦時,祂總是告訴我要給予。起初我感覺還蠻好的。慷慨解囊是種令人愉悅的感覺,我很高興能夠幫助人。但是過了一陣子之後,我得從銀行提領大量資金來供應我自己的需求,於是開始覺得稍微沒有把握了。最不可思議的經歷大概是在某一個晚上的禱告會。我安靜跪下後,領受了一個只能描述為敞開異象的經歷。我看見一個家庭在我面前,彷彿他們就在電影銀幕上一般。我看見關於他們的所有資料:他們的姓名、住址,以及糟糕的財務窘境。到目前為止,我已經習慣給予了,於是我求問主該給他們什麼。

「將你所擁有的一切都給他們。」

聽到這番話後我僵住了。我想都沒想到會如此!當我到家後,我告訴雅斯特發生的事。在幾週過後我們就要展開新的事業了,而我需要資金。雅斯特望著我,明顯地顫抖著。然而她提醒我:「還記得我們如何不斷在學習從神領受祝福,並非仰賴自己的努力嗎?或許就是這條路了。祝福永遠隨著順服而來。我會禁食禱告一個禮拜。」她真的這麼做了。因此當一星期結束之後,她閃爍著眼眸,前來向我宣布說:「好吧。我們就這麼做吧!」

於是隔天,我們從銀行將一切的財產全數提出來,拿出所有用來買食物的現金,還有口袋裡的金錢,以及孩子們存錢筒裡的積蓄,全收集起來,然後開車前往我在禱告時「看見」的那個地址。當我把車停靠在屋外的時候,心想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我的來意,但門一打開,我望著在異象中「看見」的同一個家庭時,話就一股腦兒地溜出口了。我開口說,「我將一位朋友的問候傳給你們。祂要你們知道祂愛你們,而且你們並不孤單。祂知道你們目前的感受。」

接著我把一個用大信封裝著的金錢遞給他們,道別後就離開了。他們當然十分訝異,但是主知道祂自己在做什麼。我順服,而他們蒙福了。對那個家庭而言,那一刻是他們的轉捩點,卻也是我們的轉捩點。頓時之間一切都改變了。


文@剛納‧歐森

(節錄自《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作者是國際基督徒商會(ICCC)的創辦人及主席,也是一位企業家。他以神國原則在職場中服侍,並經歷神在生活中的超自然帶領。)

按此購買《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

國度1分鐘(56) – 啟動先見的恩膏

+按圖放大

啟動先見的恩膏

從前以色列中,若有人去問神,就說:「我們問先見去吧!」現在稱為「先知」的,從前稱為「先見」。 (撒上 9:9)

聖經中提到運用先知性恩賜的職分有兩種,而神正在教會中恢復這兩道先知性的水流,使教會得造就、安慰和勸勉。先見與先知都須要紮根聖經、持守禱告生活,在與神的親密關係中,學習分辨領受,委身教會,以愛和謙卑服事。

先見與先知的對比

先知 對比 先見
נָבִיא nabiy’ (創20:7):

受感說話的人,先知

 

原文意思 חֹזֶה chozeh (撒下 24:11):
異象觀看者、注目者 或רָאָה ra’ah (撒上 9:19):
看見、凝視、察覺
聽見神的人 定義 持續而規律地看見異象的人
傳達神的心意 任務 察驗神的心意
受感聆聽神,之後向人發言或寫下作記錄,憑信心啟動服事,自發地釋放恩膏 運作形態 要等候神,透過各種渠道:魂遊象外、肉身被提、奧秘、在清醒時看見的異象或啟示、睡眠時獲得的異夢等等,再尋找引證,用各種方式將超自然的圖像描述出來,較仰賴神同在的彰顯
聆聽和說話為主
(聽覺和口頭上)
感官 眼觀和分辨為主
(視覺和感覺上)
較多為禱告:方言、翻方言、發預言、知識言語 釋放方式 較多為敬拜:音樂、代禱、舞旗、繪畫、藝術、解夢、辨別諸靈
拿單、以利亞、以利沙、雅哈悉 聖經人物 撒母耳、亞薩、希幔、耶杜頓(以探)、迦得

釋放先見啟示的渠道

  1. 異夢:神說末後人要做異夢(徒2:17),
    神會在夜間用夢教訓人(伯33:14-16)
  2. 異象(圖畫、片段、聲音):亞拿尼亞見異象,要見掃羅(徒9:10);保羅領受馬其頓的異象(徒16:9-10)
  3. 奧秘:神會顯明奧秘(羅16:25-27)
  4. 靈裡經歷:
    1. 魂遊象外:彼得在約帕城禱告時(徒 11:5)
    2. 靈裡被舉起:靈將以西結舉起,看見超自然領域(結11:1)
    3. 造訪天堂:保羅說有人曾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林後12:2)
    4. 進入聖靈中:耶穌被聖靈充滿,到曠野受試探(路4:1-2)
  5. 超自然肉身被提:腓力被提到別的地方(徒8:39)

啟動先見恩膏的禱告

  1. 「求主賜下智慧和啟示的靈,使我真的認識你,照明我心中的眼睛,釋放啟示的亮光,使我知道你的恩召有何等指望,又認識那在我裡面豐盛而榮耀的基業,使我明白祢在我身上的大能大力。」(弗1:17-21)
  2. 「耶和華啊,求你開我的眼目,使我能看見。」(王下 6:17)

 

參考:《先見 The Seer》 – 吉姆.歌珥(Jim Goll)著,以琳出版。

美朝峰會提及人權問題 繼續為受逼迫的基督徒禱告

6月12日,美國和北韓首腦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會談,朝鮮半島無核化是這次峰會中主要的議題。據基督教迫害監察組織「敞開的門」(Open Doors UK and Ireland)指,總統特朗普在會談中曾提及北韓基督徒及人權記錄的問題,他相信情況會改善。

一位成功脫北、現居英國的基督徒和人權倡護人士蔡先生(化名)說,經濟發展能夠為北韓建立一條通往思想自由,機會均等和宗教自由的道路。蔡評論:「雖然峰會沒有明確地討論人權議題,但無核化將為北韓帶來更多資源,是讓北韓人民的生活環境得以改善的第一步。」

在敞開的門2018世界守望名單(Open Doors 2018 World Watch List)中,北韓在50個國家當中排行第一,意味著北韓是人們最難以基督徒身分生活的國家,他們面臨的逼迫最為嚴峻。北韓政府把基督教扭曲成邪惡的形象,視之為危害國家,必須被消除的威脅。蔡先生自小就目擊基督徒被公開處決。當他脫北的時候,獲基督徒拯救,他卻因為看到那人掛著十字架而逃走。組織估算現時北韓有大約20-40萬名基督徒,當中7萬名基督徒因著他們的信仰,在北韓被囚禁於監獄或勞改營,正在面對難以想像的非人道酷刑,而這只是北韓政權眾多違背人權的作為之一。在北韓每年都有數百名基督徒被揭發,然後被送進勞改營,因做苦工或是捱餓致死。

Open Doors為北韓的教會及當中被囚禁的信徒提供緊急食物、藥物和衣服,聖經和其他宗教物資。組織發言人Zoe Smith說:「若要為這個絕望的情況帶來一個真正的改變,必須在人權問題上有進一步的協商。」

Bolz Ministries主辦人Shawn Bolz 牧師認為,這次歷史性的峰會是數十年來眾多弟兄姊妹的禱告所換來的,他相信,神創造大韓民族時,並非分裂的。他看到南韓的經濟科技發展迅速,又差派宣教士到全世界,反問道:「當仇敵這樣壓制北韓,牠是否在阻擋什麼呢?北韓有什麼救贖的命定?」他曾在2004年領受異象,有天使對他說:「神要透過列國的代禱使南北韓合一。你有生之年將會看到。」當我們為神在特朗普和金正恩之間所做的事情禱告時,這是解除戰爭的開始,神正在推動兩國走向合一。這個合一將會影響整個世界,使韓國對世界在屬靈和自然界的影響力倍增。

蔡先生盼望:「如果北韓人民可以上教會,可以自由地談論自己的信仰,自由地表達意見,屆時北韓就是一個自由的國家了!」

(來源:Charisma NewsASSIST News,2018年6月13及15日,Hannah Lo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求主叫北韓早日正視人權問題,並拯救正在受逼迫的基督徒,宣告神對南北韓的心意成就。

(七)神啊,給我一間公司 -【無限商機】專欄

因著在那個黑暗的夜晚,被聖靈充滿,我獲得了這新生命與新希望,一股想在各樣事上榮耀神的渴望便隨之而來,包括我自己的專業領域。身為執行總裁,我必須遵照董事會的準則和決定,所以關於公司的決策,我沒有完全的自由來跟隨主。然而我知道我需要在每日的商務中經歷神,但要如何呢?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擁有我自己的公司,而我十分清楚這所需要承擔的責任,於是我謹慎地寫出一個禱告:

「主啊,求祢賜給我一個為了神國度的目的而營運的公司,好叫我無論在生命和工作上,都能榮耀祢。」

那一刻徹底地扭轉了我的一生。我寫下那些話語之後,主的同在充滿了房間,我意識到在神的同在中是何等地可畏。我的生命歸屬於祂,而我的異象現在已定睛於祂國度不可見的真實裡了。從那一刻起,我經歷了與神深刻的愛與親密的關係。

我們的家成了興旺的禱告小組中心。這個小組是從我們擅自進入一個位於索倫蒂納市(Sollentuna)的家庭聚會開始的。我們到了那裡時,發現我們並非唯一的不速之客。另一對夫婦也和我們做了同樣的事。從那一晚聚在房間裡的8個人開始,一個禱告小組於是誕生了,當我們再次聚集禱告,消息便逐漸傳開,愈來愈多人前來加入。許多人經歷了聖靈的施洗,生命徹底地翻轉。我們並未聽說靈恩運動的復興,然而卻身在其中。而正當我們愈是感受到神的同在在我們的生命中,釋放我們進入如此大的自由,我想要擁有一間公司的渴望就愈發地加深。然而,我卻不明白神會如何回應我內心的渴求。我每日不斷地禱告著:「神啊,給我一間公司。」

一天,有一位生意人來找我,他是當地五旬節派教會的一位長老,隔週主日我又遇見他了。於是我決定邀請他吃午餐,和他聊聊。我們坐在餐廳裡時,他突然說:「我有個毛病,能夠跟你分享嗎?」我納悶著他接下來要說什麼,但他繼續說道:「只要我一開口禱告就開始結結巴巴。我不知如何是好,在教會這樣子很尷尬。我一直沒辦法大聲禱告,連在自己的家中都不行。」他才剛一說完,神的大能就臨到我,就在餐廳正中央,聖靈給了我關於這個人的話語。不假思索地,我發現自己開口大膽地說:「你將會站在教會中央傳揚神的話語!」

「不,不!那是不可能的。」他震驚地回答。在那之後什麼也沒發生,但在接下來的星期五,他出現在我們的禱告會中。晚間聚會當中,我感覺聖靈引導我讀出一段經文:「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就在我讀這些經文的當下,聖靈強而有力地降臨,那男人跳了起來開始高聲說起方言。他的聲量大而快速,聽起來就像一把機關槍不停地發射。這僅是轉化的開端而已,因為他的口吃不僅完全得了釋放,他還成了有恩膏的禱告者。

這場禱告運動橫掃了我們的地方教會,很快地就座無虛席,甚至在週間的聚會也是如此。神的大能彰顯,祂的話語在當地的五旬節教會被傳講,並有神蹟奇事隨著。一次主日,牧師向會眾宣布,某人今天必須要講道,請這位領受神話語的人來到前面。這位曾為口吃所苦的人,毫不猶豫地站起身走向講台。他環視群眾一會兒,然後說:「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這是我所聽過最短的一篇講道,但神的能力隨即釋放出來,那天早上許多人得了醫治。那個人今天仍在神的國度中被神使用。

後來這位男士邀請我與他合夥投資創業,這件事全然地改變了我的人生。我既勤奮又滿懷抱負,是先前提過的斯德哥爾摩總公司的總經理。我的職位穩固,同時也十分樂於在前瑞典王子的旗下工作。絲毫沒有任何理由考慮離職。然而我曾求主賜給我一個能榮耀祂的公司,而祂並沒有忘記。

一個週末我們租了一艘船,在斯德哥爾摩沿海的群島間旅遊,商討我們的構想並一起禱告。我們禱告時,我察覺神就在這個不可能的情況之中。於是我知道,我必須辭去我的工作了。


文@剛納‧歐森

(節錄自《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作者是國際基督徒商會(ICCC)的創辦人及主席,也是一位企業家。他以神國原則在職場中服侍,並經歷神在生活中的超自然帶領。)

按此購買《無限商機——將臨國度回憶錄》

以色列立國70年 跨代承接 開啟未來

2018是以色列立國70年的日子。70這個數字在聖經及猶太人文化中具重要意義,今期我報專訪彌賽亞信徒事工茂滋以色列(Maoz Israel Ministries)創辦人阿睿–高獅(Ari Sorko-Ram)及Fellowship of Israel Related Ministries」(FIRM)領袖MichaelYoel他們鼓勵弟兄姊妹著眼歷史,關注現在及展望將來禱告並按神的應許作出行動,連結及聚集當地彌賽亞猶太信徒群體,跨世代繼承神國異象。

靈要從四方吹進以色列

阿睿分享,聖經中的數字有特定的秩序,如但以理從耶利米書上讀到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為滿,他就禁食禱告(但9:2-3)。「當現在以色列復國70年,代表猶太人的散居和掙扎已經終結。教會要學習但以理,按著神的應許禁食禱告,領受神的心意並開始行動。我們要做任何必要的事,使以色列回到命定。」他指出,神已經將猶太人從分散到萬民中召集回來,正是申命記30章1-4節的應驗,但是下一步是要開啟以西結書37章。「……氣息啊,要從四方而來,吹在這些被殺的人身上,使他們活過來。」(結37:9)原文的「氣息」一詞是「靈」,以色列的枯骨需要「靈」,列國的教會要與神同工,「靈」要從四方而來,吹在這些猶太人身上,使他們認識主。神國的王與王后要乳養年輕的以色列(賽49:22-23),協助這個嬰孩成長。他又指出,以色列是神「眼中的瞳人」,若傷害了它,就看不見神在做什麼。若我們照顧和建立它,就有能力看見神的作為,讓祝福臨到列國。以色列是首先被試驗的,摩西之約的意義之一,就是透過以色列的失敗,證明任何人都不能靠自己成聖,需要救贖。當教會明白及尊重以色列頭生的角色,協助以色列復興,列國才會蒙福。

異象傳承與跨代同跑

阿睿亦提出,異象是跨代傳承,任務卻是屬於每一代。異象就像接力賽,每一代都在異象中有份,但每一代都有責任跑完自己的一棒,並且交棒給下一代。「不要因為自己完成不了神的異象就氣餒,要學習如何與下一代同跑。」他看到運動場上能力再強的隊伍,交棒出問題同樣會失敗。他勉勵信徒:「年青的領袖,現在就要開始學習交棒給下一代,讓異象跨世代繼承。」他感恩神賜給我們兩份禮物,第一份禮物是饒恕,當我們願意饒恕,才有能力幫助別人。「許多傷害你的人是你將要交捧的人,他們只是步伐跟你不一樣。」另一份禮物就是神協助我們,也協助身邊的人進入命定。他發現,幫助別人成功會大大成就自己的命定,「你不會幫助人比神幫助你更多!」他又鼓勵當今的年輕領袖:「你們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世代,你們可以影響世界,看見最大的復興,甚至耶穌的再來。神選擇你們活在這個世代,祂必定信任你們。」

連結信徒群體,興起年青世代

FIRM事工的Michael及Yoel是年青一代的彌賽亞信徒領袖,他們在訪問中談到興起以色列年青世代的重要及對未來的看法。FIRM是一個事工網絡,連結以色列五十多個事工群體,致力啟發列國年青信徒關愛以色列,裝備他們到當地服事。Michael指出,除了聖經的歷史和耶穌的腳蹤,以色列現在及未來的發展更值得關心。他相信彌賽亞信徒和外邦信徒可互相祝福和學習,鼓勵列國教會與當地的信徒連結。他們發現年青一代有才幹和精力到當地服事,但需要找到適當的機會,並與當地信徒建立關係。因此他們每年舉辦「遇見耶路撒冷」特會,啟發有志認識以色列的信徒,並協助他們投入服事。為興起以色列的千禧世代,有事工機構為彌賽亞信徒提供當兵前後的門訓計劃,堅固他們的信心,尋找人生意義。另有事工機構創作切合時代的希伯來文敬拜音樂,讓千禧世代認識以色列。Michael又邀請列國的教會為眾多以色列事工在合一之中展示卓越和專業的運作,並為興起下一代的信徒禱告。

以色列職場信徒追求卓越

Yoel主要負責連結商界信徒及職場轉化事工,他鼓勵彌賽亞信徒應積極投身職場或開展生意,成為社會的支柱。他認為信徒順服神的引導,應該比非信徒更加成功。「神呼召我們成為卓越,在任何位置做到最好,改變人的生命。」他又挑戰來到以色列營商的人,求問神應如何參與以色列的未來。職場人士與事工應構成有效的合作夥伴:職場的人需要許多事工的代禱者幫助他們作出決定;事工人員需要職場人士的專業經驗幫助他們營運機構。他盼望教會可以為彌賽亞職場信徒禱告,求神賜下合一,讓他們跨代興起,成為卓越,在社會中彰顯神的榮耀。

(記者林暐皓以色列報導)

【Kingdom LIFE】三代領袖對談 擁抱年青人 裝備適應力

(左起﹕黃元山(論壇主持)、鄭慕智、陳君洋、楊建霞)


近年,香港社會出現嚴重的、代與代之間的撕裂,即使是各年齡層的領袖,彼此之間都缺乏溝通,甚至只著意帶領同輩,跟上一代或下一代離得更遠。在2月份舉行的「全球領袖高峰會2017」,除轉播多位世界知名領袖的演講外,更舉辦了一場貼近社會現況的本地論壇,以「不同季節的領袖」為題,邀請了三位不同年齡層的領袖彼此對話,分享其領袖歷程及領導思維。

領袖要懂「授權」、「同理心」

80年代末出生的「良師香港」(Teach4HK)創辦人及CEO陳君洋,在學業生涯上可說是「大贏家」,以會考十優的成績入讀中文大學環球商業課程,更從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畢業,卻因為眼見教育不平等,創辦Teach4HK,招募及培訓具熱誠、才幹的大學畢業生,一年全時間投入以基層為主的學校參與教學服務。身為青年領袖,每天接觸及領導不同的年青項目老師,陳君洋體會到授權(empowerment)及同理心(empathy)對領袖的重要性。「你必須做錯了才能學習。」他強調,授權需要有信任,容許對方有錯誤,同時聆聽他們的不同意見。另外,要嘗試從對方的角度去設想,了解前線工作的實質困難。「即使我的機構員工只是比我年輕兩、三年,我也有時候不明白他們的想法。然而,同理心就是領袖最重要的質素,沒有同理心就不能獲得尊重。」

核心價值團結組織

另一位講員、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總幹事楊建霞坦言,自己比陳君洋多約十年社會經驗,回看自己作為領袖的旅程,是神一直在栽培及帶領。她在機構中提倡文化更新,跟同事重新討論機構的異象、使命、價值,得出四個核心,就是基督信仰、透明度、信任及合一精神。「如果這四個核心抓不緊,再做什麼服務都只是表面功夫、包裝。」她指出,YWCA董事會強調跨代的領導,部分成員為約三十多歲的青年。

信靠神帶領人生路

第三位資歷較深的講員鄭慕智博士,在本港作執業律師超過三十年,曾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及擔任多個政府公職。當年他學業成績不佳,幾經波折才入讀香港大學首屆新開設的法律學系,藉律師這個專業服侍社會大眾。他以兩段經文勉勵與會者,並說明多年來的心路歷程。馬太福音二十26-28﹕「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鄭指出,基督徒每天要學習順從天父旨意,虛心服侍人。另一段經文是「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十二2)不論什麼行業、年齡的基督徒,都應該讓神的旨意在自己身上活出來,顯出與非信徒的分別。基督徒擁有最大的恩典,正是有天父同行。若工作是天父給予的,祂必定會賦予足夠能力應付。

三代領袖看香港青年

論壇上提到當今年青人因社會環境而缺乏機會,鄭慕智卻認為今日年青人創業成功例子比他年青時更多,而服務社會機會仍然存在。「當你想投身服務社會,總會找到機會,而我也鼓勵年青人不要太專注於一個範疇,必須多方面地均衡發展。」陳君洋則表示,香港年青人確實對社會、政治環境感到迷茫。然而他相信,社會雖然缺乏空間,但每個人仍然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去改變社會。「不過,給年青人希望是十分重要的。世界不斷改變,不可以用上一代的『獅子山精神』去衡量下一代。」

楊建霞認為,自己年輕時物質生活不充裕,必須先「搵食」,生活安穩之後才可以追求夢想,而現今年青人大部份不缺乏基本生活需要,因而期望的東西亦不同。陳君洋則指,今日年青人即使有一定收入,卻因土地問題而無法有安定居所,難以成家立室。另外,香港社會亦缺乏「失敗文化」,年青人若生命中走錯路,就不會再有機會。「年青人關心社會的心,我們有責任去珍惜,並且幫他們用於正確地方。」總括而言,在不斷變化的世代中,三位講者都認為,年青人必須終身學習,裝備自己適應任何困難與挑戰。

(記者陳淑安報道)

[國度觀點] 沒有異象 教育就放肆

教育改革是香港當今面對的重大議題之一,而討論重點主要集中在語文政策、學制及考試制度等上,卻甚少從教育精神及本質出發,重塑全人教育的模式。基督教在本港教育工作上貢獻良多,然而沒有異象的基督教教育,根本與其他教育無異,都是不能引領人進入基督裡的豐盛生命。美國「Worldview Matters」總監奧化文(Christian Overman)提出基督教教育走向二元化的危機(有關新聞見本報P.3),直指這世俗化的趨勢導致基督教教育失去本身的意義。

奧化文指出,基督教教育是培育人成為敬拜神的人,所有科目都應具有聖經觀念,而不是將基督教變成一個獨立科目,與其他科目沒有聯繫。教育本來是培育思維、品格,但在競爭劇烈的社會,提升謀生機會及就業率成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基督教教育本應有更崇高的目標,但失去異象的基督教教育,所提供的教育缺欠聖經觀念,學生不能在倫理、科學、商業、藝術等各範疇中認識聖經原則,也無法從聖經角度理解人、社會和世界的一切。即使他們成為基督徒,但因為發展了二元化思維,當他們進入社會,也是以世俗的方式發展工作,建立家庭,以及參與社會事務,只有在教會參與信仰活動時,才回到屬靈的思考方式。這就是奧化文所提出的二元化危機。

當信仰不是人生的全部,而只是一個科目或一個宗教活動,信仰就不是真實的信仰。基督教教育的改革應優先處理整合的問題,以聖經價值為本,提供整合信仰和知識的全人教育。在香港開埠的早期歷史,大量西方宣教士來港投入教育工作,開辦學校,惠及貧苦大眾。今天有基督教背景的學校遍佈全港各校區,不少更是名校。如果這些學校真正將教育基督化,轉化社會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