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1分鐘(66) – 光明節/修殿節 Hanukkah

+按圖放大

光明節

獻上自己,成為明光

修殿節/光明節(Hanukkah),又稱為光明節,字面含意是Hanukkah有「獻上、奉獻」的意思。它並非神在利未記所命立的七大節期之一,而是為了紀念猶太人戰勝褻瀆聖殿的敘利亞人,光復耶路撒冷並重新奉獻聖殿給神,而燈油神蹟地燃燒了八天的事件。

聖經記載:

在耶路撒冷有修殿節,是冬天的時候。耶穌在殿裏所羅門的廊下行走。(約 10:22-23)

時間:

猶太曆基斯流月第25日至提別月第2日,為期八天。

(2018年12月2日黃昏後-10日黃昏前;2019年12月22日黃昏後-30日黃昏前)

節期起源:

  • 主前165年,以色列地受敘利亞王朝安提阿古.伊比法尼(Anti-ochus IV Epiphanes)的統治,他強制推行希臘文化,禁絕猶太信仰、廢除祭司,褻瀆耶路撒冷聖殿
  • 當時有位祭司哈斯摩尼的馬他提亞(Mattathias Hasmonean)拒絕向異教獻祭,他的兒子帶領猶太人起義,攻克耶路撒冷、恢復及潔淨聖殿,於基斯流月第25日重新獻殿,一共八天,補正了因敘利亞佔領期無法慶祝的住棚節,因此稱為修殿節。
  • 相傳猶太人點燃聖殿中那盞「永不熄滅之燈」時,燈油只夠一天燃量,而重製燈油需時八天。一個倍增的神蹟發生,燈油一連燃燒了八天,因此修殿節亦稱光明節。光明節燈台有有九支燈盞,比一般金燈台(menorah)七支為多。
  • 哈斯摩尼家族被猶太人稱為馬加比(Maccabees)家族。馬加比希伯來文意為「一群鐵鎚」,因為他們好像戰鎚般重擊敵人。在他們的帶領下,猶太人最終獲得短暫的獨立,史稱「哈斯摩尼王朝」。

光明節的屬靈意義:

  1. 重新獻上聖殿
    當時猶太人重新清潔聖殿奉獻給神,今日,神已揀選我們的身體成為聖靈的殿,所以我們應獻上自己,成為神榮耀的居所。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馬書12:1-2)
  2. 宣告祂是行神蹟的神
    原本只夠燃燒一天的燈油,卻神蹟地點燃了八天,今天我們也要倚靠神做更大的事。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裏去。」(約 14:12)
  3. 在黑暗中發光
    神興起了一群得勝的餘民在敵人的壓迫下興起發光,提醒猶太人要持續為信仰爭戰。今天我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將亮光帶入黑暗之地。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太 5:14)
  1. 讚美和快樂的日子
    紀念神的手曾幫助猶太人得勝,今天也繼續幫助和保護相信祂的人。
  1. 學習屬靈爭戰
    因著「一群鐵鎚」,祭壇得以重建。今天,我們面對屬靈爭戰,也要奮力攻破仇敵的營壘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林後10:4)。 

參考資料

  1. 《解讀猶太曆月份與節期》—大衛會幕禱告中心編著,以琳書房出版,127-131。
  2. 《聖地.com》—高爾文著,大使命基督徒團契出版,189-190
  3. 《猶太信仰之旅》—魏道思拉比著,聖經資源中心出版,235-240
  4. https://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history-and-overview-of-the-maccabees

希望在今Teen 教會機構職場合力 讓下一代真正脫貧

「扶貧研討會2018」於11月22日,由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假聖安德烈堂舉行,今年大會主題是「希望在今Teen」,有近400位教牧、機構同工、基督徒商人和有志服侍基層的信徒出席。主辦單位 期望透過座談會、工作坊及展示會,聚焦兒童及青少年貧窮問題,共同謀求下一步行動,幫助下一代重拾志氣,找到人生方向。

年青人貧窮問題嚴重

.葉兆輝教授

香港大學社工系講座教授葉兆輝向與會者分析政府的《2017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香港有137萬貧窮人口,即每5個人就有1個人活在貧窮中。」葉指出整體貧窮情況近年有改善,但兒童貧窮率仍然高達23%,主要原因有四方面:離婚率上升;新移民中六成是青少年;少數族裔收入不穩定;低收入家庭結構性貧窮。葉表示近年經濟發展未能使市民受惠,2001-2011 年間薪金按通帳調整後不升反跌,造成許多年青人不滿和絕望。葉向作老闆的發出呼籲:「大家招聘年青人時不要壓價,應慷慨一點,給予一個合理的薪水。」他又從地圖分佈發現青少年自殺的風險與貧窮有相關性:北區有6名青年在四個月內相繼自殺,他們的共通點都是只有中學畢業,沒有工作,欠缺家庭支持。葉建議教會植堂時可針對貧窮人所在的區域,在社區保護青少年,給他們介紹工作,助他們面對逆境。

以真理服事年青人

.蔡元雲醫生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副主席蔡元雲醫生在信息分享中指出,要以耶穌話語中的亮光,幫助青年向上流動。耶穌的使命宣言中(路 4:18-19),對如何服事貧窮人有不同的定義:「耶穌說要傳福音給貧窮的人,不單是提供財務資助,他們更需要聽到福音。很多年青人以為教會只關心天堂,但耶穌很關心我們在地上的生活。」耶穌又說要醫治傷心的人,調查顯示香港56% 的中學生有抑鬱徵狀,更有學童自殺,許多家庭都需要得醫治。蔡亦了解香港的年青人看不見未來的盼望,只看到黑暗和絕望,但他認為「瞎眼可以看見」:「我們要用耶穌的愛去服事他們,回應他們全人的需要。」同時,教育制度令學生追求卓越卻沒有靈魂,被困在家或在學校,耶穌叫被擄的得釋放,教育制度有必要改革,叫受壓制的得自由。蔡建議,既然每個區域都有貧窮人,教會應該與前線機構合作,以行動幫助他們。耶穌作了「向下流動」典範,他不是以高姿態去指出人貧窮,而是與貧窮人同行,作他們的朋友,謙卑地分享生命和愛。

蔡元雲特別談到基督徒踴躍參加政府政策中的「三年制友師計劃」,一萬五千名友師當中,七成是基督徒,令政府相當驚訝。友師幫助青少年追夢,關心他們的家庭,是很全面的關顧。蔡認為,友師關係要在監督之下,以保護友師和青少年。計劃讓參加者有機會進行職業探索、體驗和認定,長期陪伴青少年成長並向上流動。不少參加者透過友師加入教會,認識耶穌。

要長遠改變貧窮,蔡元雲認為可朝向個人、系統及結構性三個方向邁進。個人方面,商界及民間要擺上自己的力量。系統方面,家庭、學校、前線機構、商界及教會多方面要互相配合。蔡說:「政府很留意我們的聲音,只要有成果為證,就可影響政府扶貧及青年政策。」結構性方面,香港要走出過去的成功,走出只有四大產業的困局。

慎防貧窮陷阱

.余德淳博士

EQ研究訓練顧問余德淳博士認為協助年青人脫貧,要小心誤墮3種另類貧窮陷阱。首先是社會價值貧窮:年青人投入重複性又沒有前景的工作,只是一種沒有意義的生活。基督徒老闆要提供有社會價值的工作。其次是親情價值貧窮。余曾到木屋區探訪一個家庭,父親剛出獄回家,一家人吃飯快樂又團結。晚飯後,他卻收到另一個大學畢業生致電哭訴,她害怕結婚後收入不足以供樓。兩邊的對比給他很深的反思:「我們不要擁有居所卻沒有親情,家庭和親情才是我們所要的。」第三是個人貧窮,俗語說人窮志短,余認為只要找出年青人的志氣和方向,他們就會做得好,有力量走向豐富。

研討會中段設有七個工作坊,邀請多間教會或機構分享服事基層的孩童、中學生、大專生、職場及社區等不同年齡層及需要的經驗。研討會最後環節是展示會,有三十多個機構或單位介紹事工、尋求合作,造就基層人士。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在新聞稿中表示,盼望與會者「以此為起點,積極聯絡研討會中認識、有同樣心志的伙伴,一同計劃、開展及擴大事工規模和成效,祝福更多有需要的青少年。」

.研討會設有多個工作坊

(記者林暐皓報導)

【Kingdom LIFE】延續雄姐GOOD DAY精神 張彥博專訪:現在只是序章

GOOD DAY祝福

「GOOD DAY!」如果大家有留意不久前的無線劇集《跳躍生命線》,相信對這句說話印象會比較深刻。張彥博(阿博)在劇中飾演一名救護員「雄姐」。「救護員平時不會說GOOD BYE,因為平時經歷太多生離死別,所以每一次走的時候就會說:『GOOD DAY!』在我跌下樓的最後一場戲中,最後祝福我的兄弟就是『GOOD DAY』這句話,所以在12月9日的演唱會,我想用一句祝福人的說話,延續雄姐的精神。」

.跳躍生命線演員

演唱會是神的禮物

阿博從去年5月到今年11月一直拍劇未停,本來打算台慶之後放假,沒想到剛播出的劇集收視不錯,很多人喜愛「雄姐」角色。劇集播完不久就有主辦單位打電話給阿博,場地突然有期空出,是否有興趣做演唱會。初時他很開心興奮,但細聽才知日期是12月9日,離接到這個電話只有3個多禮拜!阿博考慮了2,3日,他明白,只要說不,就可以放假了。當他去問家人朋友意見,都說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祝福和好時機。「然後我想,這是我人生第一個演唱會,我等了13年,從歌手組合出道,到街頭表演,之後還做過很多不同工作為生,甚至到國內參加比賽,到了今天有人給我機會,我掙扎了很久。但有一晚我聽到一個聲音說,這是耶穌給我的一份禮物,而不是『鑊』。人生有時準備的時間就是這麼多,考題已經出了,如何在最短時間做到最好?後來我欣然接受,因為我知道這是應該爆,應該衝的時間,就放手去做吧!」

.張彥博受訪

放下負面,活出精彩

阿博從小到大都很喜歡玩音樂,以前每日最開心的時間就是放工後回家招呼朋友彈吉他唱歌。初入行時阿博也遇到很多困難,搞樂隊曾經試過3年沒有糧出,靠捱麵包過活,但經歷過這些最難熬的日子後,因著有信仰的支持和教會的守望,阿博現在覺得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勝過。「人是有情緒的,我也有很多怨氣和負面情緒,有時候很努力去做也未必有果效。但我現在學會在每日結束,留住好的東西,將那些壞的東西放下。以最好狀態迎接新的一天,這才是對得住自己。『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杆直跑。』這是我每日提醒自己的金句。」

.阿博曾以樂隊身份出道

阿博坦言,他也常常與神爭論。「我如何才可以在神給我的功課中有喜樂?我開始嘗試用另外的切入點去想神為何要我經歷這些事。過去很多令我覺得很疲累,很影響情緒的事情,現在反過來看,都是一個個很大的課題。如果能夠克服,會是我人生很大的祝福和故事。」阿博從小就想,如果人生只有30歲,我會如何善用我的時間?他將人生看作一本書,「每一日,我都在這本書中書寫,現在到了第13年,也只不過是我的序章,而將會發生的故事,我很想和大家一起去發掘。在無線短短幾年間,我原來已經拍了36套劇,從做兵,海盜,露宿者開始,到現在經歷很多故事,我覺得如何在每一天活出生命的精彩才是最重要。」

神有最好的時間

「我很想成為神所喜悅的人。我不是完全人,但我希望盡力在人生上做到耶穌喜悅,有種光從裡面出來感染身邊的人。我相信,適當的時候,神就會使用我,不用刻意去做。」從2009年開始,阿博有3年時間退居幕後工作,當時曾試過放下工作,去退修,參與短宣,神在那段日子給他很多話語和裝備。「那時我就對神說,耶穌,如果你覺得不應該給我,就不要給我了。我寧願不紅,也不想靠自己硬要成就一些東西。我需要準備我的心,我的全人。我向神祈禱,有些東西請袮按著祢的時間給我吧!」

.張彥博

(記者莫嵐報導)

[國度觀點] 揭穿仇敵的科學偽裝

上月底,中國媒體人民網刊登一則震驚全球的消息:一對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CCR5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成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這對嬰兒的誕生,已經衝破道德倫理的底線,人類企圖改造自身的狂妄之想似乎已被打開一扇窗。

人類對基因的認知尚停留在膚淺的層面,徹底去除一個基因對人類所帶來的影響是無法預測並且不確定的,這正是其中最為人所憂慮的。科學研究的目的乃是瞭解、掌握、運用自然界的規律。隨著科學的飛躍性發展,人類的欲望和驕傲驅使人做出更多悖逆神主權,企圖主宰自我生命的行為。類似的科學研究,不但喪失起碼的科學倫理道德,更是藐視了神所創造的奇妙可畏。妄改物質界的自然法則,自有承受自然界作出相應的反噬的覺悟,其風險乃是全人類的共同承擔。

從信仰角度去反思,基因編輯首先否定了生命的主權在乎神,是那惡者以科學研究作為偽裝的宣告:人可以掌控自己,隨意改變生命的性狀,剝奪了神對生命所擁有的主權,破壞下一代自主性的基礎。在約伯記38-39章,神在旋風中以造物的奇妙責問約伯,約伯最後只能認罪自責,順服神擁有絕對主權:「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其次,基因編輯否定了人是有靈的生命。以賽亞書42章5節提到:「創造諸天,鋪張穹蒼,將地和地所出的一併鋪開,賜氣息給地上的眾人,又賜靈性給行在其上之人的神耶和華。」神除了給人物質生命,更重要的是,神賜給人有靈在裡面運行。只有神使人能稱之為人,隨意改造人類,就是在否定人的靈性,認同人只不過是高智商,構造先進的動物罷了,並且妄想人越趨完美,生活就更幸福。

聖經中人類第一次使用「讓我們……」的字眼,卻是在建造巴別塔。「他們說:『來,讓我們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我們要為自己立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面上。』」(創11:4,和修本)神早已透過聖經警戒世人,人若是企圖透過手所作的榮耀自己的名,是必然自取滅亡,因為「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箴19:21)

韓食第一品牌「本粥」創辦人崔福伊 首次來港見證分享會

11月27-28日,影音使團邀請了韓食國際第一品牌「本粥」創辦人崔福伊分享「本粥」品牌及企業的經營秘訣和個人見證,並由以斯拉事奉中心院長張漢業牧師國語傳譯。「本粥」在韓國擁有1700家連鎖店,作為市場上的領航者,擁有韓國「粥」市場最大佔有率,崔福伊曾經歷街頭擺攤,並在環境惡劣的巷子中創立本粥第一家店,她的故事見證了神如何把軟弱變成剛强,從患難中看見恩典的操練。

崔福伊分享,「本粥」成功的秘訣是「軟弱」,因為神能使我們的軟弱變為剛強。接著她詳細向與會者講解了以下3個方面的軟弱:第一個軟弱,粥。粥以前是貧窮的人,生病的人吃的食物,但現在變成了韓國食物代表,而且主要的消費者是年輕人及家庭。過去不起眼的粥,現在變成了國際品牌,是如何發生的?崔福伊指出,是因為他們把粥放在耶穌手上,耶穌使任何放在祂手上的東西都變成神蹟。粥的成功和走向國際,是耶穌的作品和禮物。

第二軟弱,崔福伊本身。崔福伊分享,她現在是企業家宣教士,是神使軟弱的自己成為剛強的人。崔的丈夫在韓國金融風暴中破產欠債,他們被迫在路邊擺攤賣麵包。在困難和痛苦中,神讓崔明白,原來小小的食物,沒有神,也賣不出去,生死禍福都在神手中。「那時我徹底知道財富來自神。我遇到很多貧窮悲慘的人,於是我向神禱告,神啊,再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再次站起來,為主作見證。」崔發現學生常常挨餓,於是她做的麵包比別人大一倍,而且很便宜。從經營的角度,崔會因此破產的,但事實上很多人排隊去買她的麵包。這讓崔體會到,雖然人策劃自己道路,唯有神能引導我們。

後來崔開始本粥的生意,她分享,韓國有2萬7千個宣教士,其中很多宣教士沒有得到很好照顧,因此他們想先幫助宣教士,協助宣教士在海外開本粥的店。「我們把粥和便當讓宣教士去賣,供應他們需要,讓店鋪成為福音賣場。」崔又指出,「聽從」是比「順從」更高的屬靈層次。有時順從是出於錯誤的,可能順從自己或者魔鬼的聲音。所以聽清楚神的聲音很重要。經營企業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一切的目的都集中在耶穌身上。當與神面對面,就有能力,策略給我們。一切盼望根基,使命異象都在耶穌身上。「我們常常祈求神的手,我也常這樣,但我們尋求神的面,更得神喜悅。」

第三個軟弱,本粥第一號店。崔指出,本粥的第一家店的所在舖位,之前已經倒閉了4家店,而且地點偏僻,裡面到處是蟑螂。崔來到神面前先以信心定契約。開始時,他們每天賣8到10碗,全家7個人根本不能生存。於是崔和丈夫每天去派傳單,後來有人傳言他們的粥好吃,慢慢多了顧客。當時崔的目標只是每天賣出100碗粥。但到了40,50碗時,她就發現到達極限。因為他們的粥是一碗一碗的熬,每個客人來都得重新做。「我有想過放棄,但我還是嘗試每晚不斷練習,如何趕快做好。7,8個月以後,店裡擠滿了人。後來店裡出現兩條人龍,一條是排隊吃粥,一條是排隊要開店。」

崔後來明白為何神讓他們在最惡劣環境做第一間店。之後加盟的人反映經營環境不好,她就能與他們分享經驗。因為她接受了高難度訓練,是神想透過她幫助別人,所以放她在最困難的地方。「神的訓練中,我合格了。我的手曾燙傷,有痛症,後來明白這也是神訓練的方法。」因著這樣的熬煉,令崔可以去愛自己的員工,她發明了攪拌粥的機器,讓員工少受困難。「神從來不做無意義的事情,祂比我們看得更深更遠。神給我們的一定是最好的,我們一定不要放棄。神不會把祝福裝在不聖潔的器皿中,所以要讓我們這個器皿成為聖潔,分辨什麼是我們要做的,就忠心去做,祝福就直線賜給我們。」

 

(記者何雲深報導)

前黑社會牧師井上薰來港分享 因有耶穌,活著就是精彩

前日本黑道井上薰牧師11月24日來港於「活著就是精彩」音樂會中分享見證,並與港日信徒組成的敬拜樂隊同台演唱敬拜,活動共有接近100名香港人及居港日本人出席,主辦單位表示,過去香港教會差派很多宣教士到日本傳福音,本次的音樂會是為了向那些日本宣教士的付出表達感謝。

井上薰牧師曾參與黑社會活動10年,因著認識他現在的太太比呂子,井上薰開始讀聖經,認識耶穌,他清楚感受到,耶穌告訴他三句話:「我愛你」、「我保護你」與「我隨時在你左右」。後來因著信主,他得以脫離毒品的控制,從過去所犯的罪中得釋放。他說:「在日本的黑社會世界,如果有任何糾紛,手下需要去保護大佬,甚至要替大佬坐監,但是我們基督徒的『大佬』耶穌居然為我們而死。我受洗已經29年,我只讀到中學畢業,但神使用我去不同國家和地方,對一些吸毒者和囚犯分享見證。黑社會和吸毒者本來只有3條路可以行:死,進精神病院或者進監牢。但是耶穌基督拯救了我,我沒有進過醫院或接受任何輔導,是耶穌醫治了我。以前生存很艱難,太痛苦,但神使我人生變得精彩,並且告訴我,我不是一個人的。」

參與演出的樂團之一DIAKONOS的原創敬拜詩歌同時有日語及廣東話版本,期望透過兩種語言的敬拜,使香港信徒和居港的日本信徒有更多合一,同心服事神。而和唱組合SHEEP’S 的其中一名成員Mika Nagoya曾為日本著名女子偶像團體「小貓俱樂部」成員,當她在英國讀書時認識了現在的香港人丈夫,婚後就來到香港定居,現在她主要是以教堂音樂(Acapella)敬拜神及到不同教會服事。

(記者莫嵐報導)

幸福盟:愛家3公投 跨越500萬同意票門檻

「愛家公投感謝有你!」下一代幸福聯盟(簡稱幸福盟)理事長曾獻瑩、公民行動總召游信義於11月24日晚召開記者會宣布第10、11、12號公投投票結果:在全台15,887個投開票所,已順利跨越500萬同意票門檻。

曾獻瑩說,這是所有重視家庭價值及下一代教育的全體民眾的勝利,大家以一張張的同意票,告訴執政當局什麼才是主流的民意。幸福盟強烈呼籲未來政府在修訂相關法律及制訂國中小教材課程時,應絕對依照此次公投結果來執行:10號公投「婚姻定義:民法婚姻應限定在一男一女」;11號公投「適齡性平:在國中小不應對學生實施同志教育」;12號公投「婚姻以外其他形式保障同性生活權益:另立同性共同生活專法」。幸福盟也將成立「修法小組」,將用最快的速度將草案送進立法院,兩個提案是立法原則創制,期盼立法委員看見民意的所在(公投的結果也反應人民對大法官748釋憲案的反對),盡速修法。

這次九合一選舉也有許多支持愛家公投的候選人當選,幸福盟也恭喜所有當選的候選人,期盼所有當選的縣市長、議員,重視家庭及下一代的教育,推動「家庭主流化」。最後幸福盟強調,他們絕對不是「反同」,在推動愛家公投的過程中,不同意見之間的許多對話機會,他們都將之視為成熟民主社會進行的溝通,希望未來大家能更有共識,共同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魏麒原報導)

研究發現人類基因可追溯至一對父母 現今所有物種同一時期出現

美國和瑞士的科學家今年五月有驚人發現:今天的人類都是同一對父親和母親的後代,他們在10萬到20萬年前活在地上。而其他9成的動物物種的祖先都在差不多相同的時期開始出現並繁衍。該發現挑戰了進化論認為物種由簡單生物進化而成的說法,與聖經的創造觀吻合。

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馬克・斯托克爾(Mark Stoeckle)聯同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的戴維・塞勒(David Thaler)組成的專家團隊進行基因研究,他們分析了來自10萬個不同物種的500萬隻動物的線粒體基因序列。線粒體基因好像「基因條形碼」,由雌性代代相傳下去,每次繁殖時都會出現誤差。通過測量累積誤差,條形碼之間的模糊或多樣性,科學家能夠推斷出時間的流逝。結果顯示,今天所有動物物種的百分之九十都來自約10萬年前的父母。

塞勒博士說:「專家們分析發現人類中的遺傳變異較低,這是由於我們最近十萬年才從一個小群體擴展而來的,其中一個母親的序列成為所有現代人類線粒體序列的起源。」

根據進化生物學家的說法,物種在數百萬年間逐漸發展。斯托克爾和塞勒則發現大約10萬年前發生了一件創造事件,衍生了全新有別於過往紀元的物種。物種並非數百萬年間漸進而出現,各種物種屬於非常獨特、廣泛分離的基因族群,正切合聖經所描「各從其類」的描述。

遺傳變異在同一物種的兩個個體之間線粒體基因序列差異,不會隨種群大小而增加。斯托克爾說:「有人可能會認為,由於人類數量眾多,地理分佈廣泛,可能會產生比其他動物有更大的基因多樣性。人類的基因多樣性並不是特別大,在人類重視個體和群體差異的時代,我們更應花時間研究人類之間,以及與其他物種之間的相似之處。」

(來源:Fox News英國每日鏡報,2018年11月24及25日,Human Evolution期刊2018年5月號,Vasco Lam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人類及萬物都是神所創造的真理在世上廣傳。

科學家認實聖經對所多瑪的描述為真

一項美國科學研究證實,在數千年前一個從天降下的大災難摧毀了死海附近一帶地區。

在11月中舉行的美國東方研究所年會上,來自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聖三一西南大學(Trinity Southwest University)的考古學家Phillip Silvia匯報成果。他們的團隊在約旦河及死海一帶的五個大據點進行開挖研究,他指當中的谷中戈爾地區(Middle Ghor) 曾是肥沃農地,至少2,500年都有人居住,但在大約3,700年前突然被某大災禍移平,當時約有40,000至65,000人因而被滅絕。

研究顯示,該區120個小遺址有被強大的熱力和狂風摧毀的痕跡,在塔哈曼古城(Tall el-Hammam,即舊時的所多瑪)發現大量微小的球狀礦物顆粒,在現場亦發現一些陶瓷碎片,陶瓷表面被熔化成玻璃,當中含有經歷過極之熾熱的溫度(或許與太陽表面的溫度一樣)才會形成的鋯石晶體,這個災難性的事件令當地600年來再也無人居住。

學者們曾經推敲各種導致這場災禍的成因,他們最近發現有些與100年前在俄羅斯發生的通古斯隕石大爆炸很相似的痕跡。1908年6月30日上午,一個小隕石在離地3-6英里的上空大爆炸,把俄羅斯西伯利亞770平方里的森林夷為平地。科學家估計威力相當於1,500萬噸級的核武器,是37年後的廣島原子彈爆炸之威力的1,000倍。

Silvia又發現證據,顯示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將沸騰的死海鹽水推到曾經肥沃的農田上。這些科學解釋清楚地反映了聖經中對這兩個罪惡之城遭到破壞的描述:「當時,耶和華就使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以及城中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創世記19:24-25)

學者總結:「這場災禍不只毀壞塔哈曼古城,還波及鄰近地區(即蛾摩拉和平原的其他城市),種種跡象看來最有可能是行星大爆炸所導致。」

有份參與研究的Steven Collins博士撰文指:「因著覆蓋其城市的一層灰燼,證明了它是一個被從天而降的烈火所消滅的地方。」

(來源:Breaking Israel News,2018年11月23日,Hannah Lo編譯報導)

禱告:讓我們敬畏神,祂是公義審判者。

澳洲覺醒特會啟動福音運動

澳洲覺醒(Awakening Australia)特會11月中舉行,數萬名基督徒與會,並被差派出去分享耶穌。在該周末,數千名基督徒走到墨爾本街頭,向途人傳揚基督的愛,人們出乎意料地正面回應。

澳洲覺醒是兩位澳洲牧師—歐洲覺醒(Awakening Europe)的領袖Ben Fitzgerald及墨爾本Fire Church Ministries的牧師Daniel Hagen—的異象。Fitzgerald表示,他覺得有必要從歐洲回到澳洲舉行特會,相信「2018年要贏得10萬靈魂」。他說:「我感到主想興起人向自己國家傳教。我們希望澳洲人成為澳洲的傳教士。我們的心不是再舉行另一場特會,這是草根的人們興起帶領。我們希望大家在全國奔走,看到澳洲成千上萬的人歸向神。」

Hagen說:「我們的異象是看到每個信徒都成為福音的工人。我們現在坐在一個大球場中,但我相信神不是在尋找觀眾,祂在尋找球員!特會之後,我感到所有惡魔都離開了。」

佈道家力克•胡哲(Nick Vujicic)是講員之一,他在會中說:「我們只憑所看到的東西來說服自己,但神可以使用一個沒有手和腳的人成為他的手腳。」

(來源:Christian PostEternity News,2018年11月19日,Vasco Lam綜合編譯報導)

禱告:祝福澳洲經歷新一浪的復興。

肯亞穆斯林病癒改信基督 被勒令一天內回歸伊斯蘭教

非洲肯亞一名穆斯林改信耶穌後,接到死亡威脅,並被當地清真寺定為叛徒。現正在其他基督徒家中尋求庇護。

Sera村村民阿布貝卡(Abdul Abuk-Bakr)本是一名穆斯林,患重病逾月都沒好轉。11月3日某教會牧師探望他及奉耶穌的名為他禱告,他的病立即就得治癒。他一家四口便决志相信耶穌。該牧師歡迎他們加入教會。消息迅速傳遍整個村落及傳到當地清真寺領袖那裡。

阿布貝卡說:「清真寺知悉我改信基督教後,我在同一天就接到死亡威脅信息,說穆斯林將會殺死我們全家,我們租住的房子和以耕種為生的兩畝田地都會被沒收。」清真寺勒令他們一天內回歸伊斯蘭教。阿卜貝卡說:「他給我們一天的時間選擇要放棄基督教信仰,還是面對迫害以及失去我們作為穆斯林所有的特權。」他們到教會尋求庇護。

幾天後,清真寺的領袖宣佈審判:「阿布貝卡的家族現在已經離教,並且已成為叛徒,他們該死。」阿卜貝卡一家之後一個月在不同的基督徒家中暫住,並把兩名年僅四五歲的孩子收藏在另一個較安全的基督徒家中。「我們不知所措。失去家園,沒有食糧,被迫跟孩子分開,生命受到威脅。有時我們沒有平安。我的妻子為了擔心孩子而失眠。我們真的很需要禱告,去持守基督教信仰和有從神而來的平安。」阿卜貝卡說。

伊斯蘭極端分子曾在他們所身處的Garsen市殺害多名基督徒。肯亞雖然有8成人口為基督徒,仍然在「敞開的門2018世界守望名單」(Open Doors 2018 World Watch List)中排行第32。

(來源:Morning Star News,2018年11月23日,林國祥編譯報導)

禱告:為普世改信耶穌的穆斯林所面臨的挑戰禱告。

天國是如何選拔君王領袖 -【國度角度】專欄

近日,台灣及香港先後經歷選舉的洗禮,兩地的情況各異,但結果卻驚人地相似,政壇新人、素人撃潰政壇老將。縱觀近年世界各地由民主的選舉的政府,若你細心點算一下,大多都出現高票當選,低票下台的情況,為何近年由民主選出來的領䄂,往往成為反諷,每每是「Elect & Regret」(選了就後悔)?何解?是否現今的民主觀念,與先輩們崇高的理念越行越遠?這讓我晝夜反思,究竟聖經有何亮光,敎導我們「走出困局,進入破局」。

聖經第一次按「民意」選出的君王——掃羅,家世顯赫,又健壯、又俊美,無人能比,身體比眾民高一個頭(撒上9:1-2)。但君王出現的主因是百姓厭棄神作王。掃羅既是神因順應民意而被立,自然要順應民意而行,授權為討好,結果神預先警誡百姓的話,句句應驗。當百姓被君王轄制,被四圍仇敵攻擊,最終眾民向神哀求拯救,並且認罪:我們求立王的事是罪上加罪了(撒上12:10-19)。

聖經中第一位按「神意」選拔的君王­——大衛。神尋得合祂心意,凡事遵行祂旨意的大衛作王(徒13:22)。撒母耳雖然是神的先知及以色列民的士師,但當他誤判以利押必定是神的受膏者時,神並不諱言表明祂選拔君王所看的重點: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16:6-7)。

基督,奴僕君王,天下君王之首。「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祂的肩頭上,祂必以公平公義治理祂的國。」(賽9:7)神所膏抹揀選的僕人君王——耶穌,不喧嚷,不掦聲,滿有憐憫與恩慈,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叫被囚的出監牢、被壓制的得自由,被捆綁的得釋放,醫好傷心的人,扶持弱小者,以愛服事人民,也以愛折服人心。(賽42:1-3;路4:18)

但聖經卻啟示有一天,世上的君王卻會一齊起來,領袖一同商議,民意一致對齊,要敵擋耶和華,否決神的受膏者,且誓要掙脫神的管治,妄想推翻神在錫安所立的君,但天上的神必發笑,主必嗤笑,並且責備,並提醒地上的君王應當醒悟,審判官也當受管教。神國中的君王、士師、先知、使徒等領袖,從挪亞到亞伯拉罕,從摩西到大衛,從大衛到基督耶穌,從來都不是由「民主選舉」而產生,而是由「神主選拔」。既是由神所「選立」,當王不合神心意,神就有權「廢去」,這才是「天國福音」真正的內涵與核心價值。主在末世的預言中提到: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24:14)。這會否是主一早的預知及命定,民主救不了世界,唯有這天國的君王耶穌所帶來「天國的福音」才是這紛亂的世界唯一的出路與答案?


文@何寶生

(四)特別的日子、特別的聚餐 -【家的韻律】

安息日是個頗富爭議性的話題,很多神學書籍已有討論,我們在此不用多談。我只想單單指出,七天的一週以休息的一天結束,已是創世以來的自然循環,無論你是否打算在這天休息,讓自己從新得力,還是你明白安息日這神聖日子背後的奧秘,每星期的這一天,原是為了讓你歇下來,與神和所愛的人更親近。

這特別日子的設立,不是為了要完成一個長長的清單、沒完沒了的事情,而是讓你終於可以放下每天的煩擾,停下來作真正重要的事情。有時我們會特意把這天出來,用作禱告或好好睡個覺,但通常我們把星期六用作優質相處的時間,有時我們會在家裡玩遊戲,或者外出與朋友見面。現在我們一家人平均每週有五天一起用餐,如果你們一家人只能做到每月一次,那已是一個好的開始呢。

每逢週五,我們會吃一頓特別的晚餐去迎接安息日的來臨。孩子知道這是一個特別的場合,都會刻意的打扮自己,我們也會邀請友好來共進晚餐,並以別出心裁的菜餚款待。我們開始用餐時,會按照傳統點燃臘燭,擘開無酵餅,然後我們會唱傳統希伯來的歌曲,家中的男人便會為妻子和兒女祝福。這些做法並不是必需的,不過是我們猶太人的傳統方式,用來祝福自己的家庭,及慶祝每週最美好一天的來臨。

在以色列,週五晚一起用餐歡迎安息日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因為大部份的商店都關門了,我們明白有些人因週末要工作而不可以這樣做,所以這是可以因應每個家庭的情況而修改的。一起用餐一向是猶太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許有人不以為然,我們不是每天都進食嗎? 但事實上,與人一起享受食物能增進感情,是個獨特的經驗,簡單來說,如果你接受或拒絕與某人一起用膳,就說明了你對那人的感覺。一起用膳也是我們訓練孩子的重要時光。用餐時,我們會略略分享各人的近況,我們會問孩子他們喜歡的學校活動,好友近況如何? (這個每星期都在改變呀!) 哪個老師最優秀? 哪個最差勁? 以及我們作父母的在當天曾討論過的屬靈話題。

「特別的日子、特別的聚餐」這原則,為你製造了空間,可以花時間在重要的事情上,不至被沒完沒了的急事逼得喘不過氣來。就試一試吧,你會漸漸發現,這個週而復始的常規,將成為你每星期的精彩時刻!


作者Shani Ferguson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以色列彌賽亞信徒敬拜主領,熱衷祈禱及家庭牧養。她和丈夫Kobi在耶路撒冷領導耶穌以色列(Yeshua Israel)以及以色列藝術家啟動」事工,讓以色列藝術家和音樂家聚集,敬拜,培育和擴展恩賜。他們5個孩子現居於耶路撒冷。

(六)抉擇時刻 -【聆聽的藝術】專欄

你的抉擇反映你將會成為怎樣的人。屬魂的抉擇會增加你魂的「厚度」,但屬靈的抉擇才會令你更活現出基督的樣式。

事實上,我們在心靈的黑夜中所面對的許多挑戰,將持續向我們展示不同的選擇,從而試驗出什麼在主導我們:是靈還是魂。被魂主導的決定更像是本能反應——那些你不經思考便做出來的行為。這與醫生測試你身體反射動作的回應相似。你的想法依循的模式「帶領」你作出某個屬魂的決定,你甚至未必察覺有另一種不同的反應(屬靈回應)存在。

當魂主導了決策過程,通往屬靈回應的道路就會被隱藏或隔絕。這就是長久以來容許在我們生命中建立的見解和態度。由於道路堵塞了,我們不得不另闢蹊徑,走那阻力最小的道路,這就是屬魂反應。由於我們的許多抉擇都在瞬間發生,因此以魂作決定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也就不足為奇了。心靈的黑夜為我們提供了機會,重新選擇將踏上的道路:我們可作屬靈的決定,這會引領我們更趨向成熟和縮短在曠野中流離的時間;我們也可以作屬魂的決定並維持現狀。

我們品格的建立往往取決於是否願意打破不健康的思維模式並重新建立。每次選擇都由一些刺激驅動的,即任何能引起反應的事。品格只能通過特定的刺激來培養,這些刺激需包含有意識的,價值觀為本的選擇。這可以是任何事情,從我們早上起床時對配偶的反應,到上班途中有人導致交通受阻時我們的回應。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無數培養品格的機會。許多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剛才已作出了有意識的選擇。想想你與陌生人搭電梯時低頭望地而不是和他攀談——這便是一個有意識的決定。緊隨刺激之後的是對個人命運具驚人影響力的一瞬間——也被稱為抉擇時刻。這短暫的時刻內,我們要選擇是否由靈主導,並按聖靈的果子作出回應。

這三個部分——刺激、抉擇時刻和我們的回應,能驗證我們的生命是否由靈主導。我們要對自己的選擇負上責任,同時也要對導引我們選擇的思維模式負上責任。這就是抉擇時刻如此舉足輕重的原因。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領略到推卸責任是很容易的,但神卻不能接受。祂知道我們心中的想法和意圖,並不認為我們的過犯是出於我們的父母、老師、兄弟姐妹或其他人的錯。祂要求我們每個人為自己的屬魂選擇負責。

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棄絕受害者心態。持受害者心態的人會不斷做出同樣的抉擇。他們常常覺得自己被「盯上」了,每個人都反對他們,並且他們永遠找不到合適的地方融入,因為沒有人理解他們。當我們把自己的困難歸咎於別人的決定時,那些只有通過毅力和克服難關才能成就的品格,就難以在我們身上培養。

受害者心態是一個難以攻破的思想營壘和行為循環。然而,我們一旦開始為自己的選擇及其後果承擔責任,神就可透過祂的恩慈和恩典醫治及更新我們。抉擇時刻是我們站在生命樹(靈)和分辨善惡樹(魂)中間的那一剎那。兩棵樹都已在我們面前矗立及等待,我們要決定從哪棵樹上摘下果子。我們可以回應神的話語,也可以順從自己的肉體。

我們作出選擇,然後選擇塑造我們。請緊記,我們的選擇反映我們會變成怎樣的人。屬靈的選擇使我們更新成基督的樣式,而屬魂的選擇使我們更像世界的樣式。我們越多選擇生命樹,選擇的時刻就越會延長,並越發明顯,而我們對魂的反應會逐漸減少,並逐漸更多地跟從基督的處事方式。


文@約翰.保羅.傑克遜(John Paul Jackson),國際基督教先知性領袖,國際溪水事工(Stream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創辦人